时间:2023-05-30 09:48:5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柳永词两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苏轼 柳永 爱情词 表现手法
柳永爱情词通过丰富的想象,运用清丽的语言,采用清雅脱俗的意象来抒发美好而纯真的感情。薛砺若先生将柳永一代之词称作柳永时期,把他视为宋词革命巨子。清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言:“苏轼的爱情词在缠绵中透露专注,在细腻中体现洒脱,在热烈中表达质朴,在哀思中蕴藏沉稳,突破了刻红剪翠的艳科和旖旎温柔的情语。”接下来我们结合实例具体分析。
一.相同点
(一)在白描基础上借景抒情
《江城子》上片描写对亡妻的思念,下片描写与妻子梦中相会的情景。“不思量,自难忘。”感情真挚;“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无限惆怅;“夜来幽梦忽还乡。”无比喜悦;“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无比悲痛。《雨霖铃》起首通过“寒蝉”“骤雨”写出离别前环境的清冷;接着通过“兰舟催发”写离别时的苦楚、无奈。最后通过想象之景写离别后的悲凉、孤独。全词不着一个离别的符号,但读来别情俱显,不着一爱字,但爱恋之心溢于言表。正所谓:“东坡之词,纯以情胜,情之至者词亦至,只是情得其正,不似耆卿之喁喁儿女私情耳。”
(二)结合自身境遇抒发感情
两首词中融进了自身际遇,倾注了人生酸楚。柳永年轻时得到别人举荐,但仁宗由于其狂妄只批了四个字“且去填词”。从此封杀了柳永的仕途人生。政治上的失意使得他未来的生活无所保障。苏轼的妻子王弗不但是其生活上的伴侣,还是文学上的知音,更是事业上的贤内助。可惜王弗在与他生活了十年后病逝。这无法挽回的遗憾给苏轼内心造成了无法解脱的痛苦。期间苏轼因反对王安石新法,使他经历了仕途上的艰难和生活上的困顿。适逢亡妻10年忌辰,苏轼写下了这篇悼念亡妻的词作。
(三)正反衬结合
两首词运用正反衬相结合的抒情艺术,使词达到了深邃隽永的艺术效果。《雨霖铃》上片从“寒蝉”和“骤雨”正衬出清冷之秋。又在这凄清缠绵的离别情绪中,反衬出作者身世的不幸。《江城子》由上片对妻子的追念到下片梦幻与妻子的欣喜相见,最后到梦幻消失的深沉失落。用乐景反衬悲情。
二.不同点
(一)《雨霖铃》几经转折,《江城子》悲喜转换
《雨霖铃》中“帐饮”与“无绪”是一转折。“留恋处,兰舟催发”又一转折。“执手相看泪眼”却“竟无语”是转折,几经转折,写足了两人难舍难分的情状。冯煦曾评析柳永慢词“耆卿词,曲处能直,密处能疏,奡处能平,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而出之以自然,自是北宋巨手。”《江城子》由起初思念之悲到梦中相会妻子之喜,再到梦醒失落之悲。悲喜转换,情意尽显。
(二)在虚实相生基础上,《雨霖铃》以想象为主,《江城子》巧设梦境
《雨霖铃》中一个“念”字由实入虚,推想别后情景,衬托出诗人对未来一切不可预知的茫茫然。“今宵酒醒何处”的设问,再次引出想象之景与上片遥相呼应。苏轼把现实感受与梦幻交织。由于爱妻之深,积思成梦。为读者创造了一个感情真挚和无比凄婉的梦境。两词借助于想象和梦境的虚幻与缥缈使词若虚若实间,真情无限。
(三)柳永善用意象,苏轼用词精确
《雨霖铃》中通过“寒蝉”来衬托出离别时场景的落寞。用“长亭”“柳”等意象来抒发离别之情。《江城子》中“不思量”,用反语的手法去表达对妻子感情深厚。“纵使”表达本不可能相见,却幻想可能,表达出对妻子的一往情深。一个“忽”字表现出词人又惊又喜的心情。可见苏轼用词的精妙之处。
两篇文章在遵循大体的词作特色上又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恰到好处的变化表现手法的形式技巧。为我们展现的不仅是优美的词作,还是凄美的画卷,更是凄婉哀怨的乐曲。
参考文献:
[1]薛砺若《宋词通论》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文艺出版社.
[2]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人民文学出版社.
[3]柯迁娣.浅析柳永雨霖铃的艺术技巧[J].池州学院学报.
[4]林语堂《坡传》长江文艺出版社.
多年教学生涯中,曾有几次请假经历,为不耽误学生课业,笔者就请了语文组其他老师临时代课,过后和学生一起交流,发现他们普遍感到兴奋。也有别的老师请假,笔者替请假者代课,情况也是如此。笔者思考后认为:学生们的反应,除了新鲜好奇及对老师能力水平的评判之外,应当还有其他原因。
高中语文教材内容广博,仅靠一位教师以一种相对固定的风格来陪学生走过三年的时光,必让教师有力所不逮之处,并让学生感到疲劳乏味。于是笔者就私下里做了些尝试。比如,讲授诗词鉴赏中的婉约词时,笔者一有机会就邀请同组的陈静雅老师前来替本人授课。陈老师作为一名女性,对婉约词的品味拿捏,点拨指导,都远在本人之上,学生们也反响强烈。
去年暑假,笔者与其他三位语文老师一起承担了一个暑期培训的任务,趁此机会,笔者就和这三位老师商量研讨,把培训的内容和目标加以分解,各取所长,每人承担一部分任务,结果效果很好。那么,我们能不能把这种合作的方式再深入一点,再固定一点呢?
二、构想依据
韩愈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任何一位老师,由于受知识储备、生活阅历、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都会形成比较固定的风格。而高中语文的教材内容是风格各异、丰富多元的,以一种固定的教学风格面对风格各异、丰富多元的教材,教师肯定会有力不从心之时。就笔者来说,在课堂上诵读《将进酒》《念奴娇》时,可以真情投入,激情飞扬,自信满满的;但范读《雨霖铃》《声声慢》时,总有几分没谱。有人说,借助名家录音不就解决了?其实不然,当你在指导学生诵读时,仅依靠名家录音,可以入情入理、让人信服吗?于是,探讨一种新型的教学合作模式的必要性也就显而易见了。
三、实施办法
1.高中语文教学新合作模式的组合类型
(1)名师强化型。在新合作模式的实验初期,很多老师对此不很了解,很多班主任也会有很多担心,这时,宜采用名师强化型组合。这种组合就是让风格不同的两位高水平名师根据自己的优势就同一本教材分课选课,组合起来完成教学任务。这种模式能够通过强强联合,让众人信任和接受。
(2)风格互补型。这是新合作模式的基本类型,就是让风格不同的两位老师根据自己的优势就同一本教材分课选课,组合起来完成教学任务。这是在名师强化型的组合实验成功,得到大家的信任和接受后的推广模式。
(3)男女搭配型。这种组合其实也是风格互补型的组合,只是在这里强调了它的性别构成。这种组合还有一种好处就是,有利于塑造青少年男女不同的性格和气质。
(4)强弱提携型。这种组合就是让水平不同的两位老师就同一本教材分课选课,组合起来完成教学任务。这种组合利于弱水平教师的培养和成长,但也可能带来学生感受落差过大的问题,需谨慎对待。
2.高中语文教学新合作模式的分课例析
以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必修3》为例,笔者和陈静雅老师根据两人的特点和特长,作了以下教学任务的划分:阅读鉴赏部分,共有四个单元。第一单元为戏剧单元,有《窦娥冤》《雷雨》《哈姆莱特》三个剧本。陈老师舞台经验丰富,在戏剧演出、活动组织、台词表现等方面有所专长,所以就全部交由她来承担。第二单元为宋词单元,有柳永词两首《望海潮》《雨霖铃》,苏轼词两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辛弃疾词两首《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声声慢》。陈老师风格细腻婉约,负责柳永词和李清照词的教学;苏轼词和辛弃疾词的风格比较适合笔者,其教学任务由本人承担。第三单元为杂文、随笔,其中《拿来主义》深刻厚重,笔者负责;《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是从哲学、心理学的角度对父母之爱的分析,《短文三篇》是对生命、生活的感悟,而陈老师感性细腻,且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专长明显,承担这两篇课文的教学任务。第四单元为古代人物传记,有《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张衡传》,笔者在古代文学以及文言文教学方面,略胜于陈老师,笔者更适合承担。表达交流部分,是关于议论文的写作探讨。我们采取同课异构的方式,共同承担这部分的教学任务,以期给学生的写作带来更多启发。梳理探究部分,主要是对学生活动加以引领和指导。笔者曾专门学习过逻辑学,因此,更适合承担“逻辑与语文学习”的教学活动;而“走进文学大师”“影视文化”等活动则由陈老师负责。
3.高中语文教学新合作模式的注意事项
这种新合作模式的实验初期,最好采用名师强化型的组合,时机成熟后,可推广风格互补型的组合。值得说明的是,新教师因为对教材尚未把握深透,风格尚在形成之中,还有很多变化和未定之处,所以不宜深度参与新合作模式的教学。一般来说,一位教师只有经历两轮教学之后,才能够成长为一位有相当知识储备、有一定教学经验、有相对稳定的教学风格的业务骨干,这个时候参与新合作模式教学,就能够既着眼全局,又发挥特长优势了。另外,教师分工合作,不是对任务之外的置之不管,只是力求任务之内的精益求精。
四、效果预期
关键词:古诗词鉴赏 比较法 比较 风格 时代 题材 意象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 在诗词鉴赏中恰当地运用比较法教学,将两首或两首以上的古诗词将其内容或形式等方面进行比较、对照,这样既可以开阔眼界,活跃思想,使认识更充分、深刻,又可以看到差别,把握特点,提高鉴赏力。古诗词比较阅读可以提高学生古文知识的迁移思维的能力,以及学生语文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的梳理水平,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质量。在诗词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指导学生进行比较。
一、作家自身风格的比较
同一个作家,或由于时代的变迁,或由于人生的坎坷经历 。他们的作品所表现出来的风格也迥然不同。利用作品的比较,可以清晰地了解这些作家作品的风格。
在李清照诗词模块教学中,出示她的两首词。
其一,《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其二,《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彷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第一首写于北宋,作者用白描法,勾勒出一位活泼天真、热爱生活的少女形象,栩栩如生地揭示出她那美丽的内心世界和高雅的生活情趣,这是与她大部分作品的风格一致的作品。而后一首则是写于南迁途中,词人发挥奇特的想象力,以豪迈清空的意境,雄健矫拔的笔力,刻画自己的精神世界,那“九万里风鹏正举”的气概令人钦佩,正像梁启超所评价的那样,“此绝似苏辛派,不类《漱玉集》中语”。那种“无一毫钗粉气,自是北宋风格”,突破了易安词的婉约格调。
再如,在陆游《书愤》一诗的教学中,出示他的另一首词《钗头凤.红酥手》 。
陆游《书愤》一诗,笔酣墨饱,通篇浑成,雄放豪迈,极有气势。既有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忠愤之气,也有世事间阻、功业难成的悲愤之气。但,悲愤而不感伤颓唐,仍以诸葛孔明自期,于此可见英雄本色。这首诗秉持他一贯的风格,是他爱国主义诗篇的代表之作。
通过作品的比较,学生从不同的意境中了解到作者不同风格的作品,对作家有立体的认识。
二、作者不同年代作品相比较
好多诗人、词人跨过的年代漫长,或太平盛世、安居乐业,或烽火不断、民不聊生,由于前后生活的时代不同,政治、经济、文化经历了大动荡、大变革,也自然而然地形成不同的风格。
在对李清照的词《声声慢》进行教学时,将她的两首词放到一起来进行阅读鉴赏。
出示其前期的词《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再出示后期的作品《声声慢》:“寻寻觅觅,冷泠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最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惟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在前一首词里,作者以外物形象刻画人物形象,以具体的艺术意境体现抽象的内在情思,为我们描绘了一位感春的少女形象。全词体现出一种较为欢快的气氛,将其前期的艺术风格充分地表现出来。
而后一首词,是李清照婉约派的代表作品,在她经历了国破家亡夫死的惨痛后,“悲”之情在内心煎熬,整首词深得六朝抒情小赋之神髓,体现其“神骏”的风格,无枝无蔓,始终紧扣悲秋之色,用接近口语的朴素清新的词语谱入新声,其悲其愁跃然纸上。
学生一比较,其中的欢快与悲愁不言而喻。
三、同类题材作品的比较
现当代文学作品中,同题材作品屡见不鲜,而古诗文中,此类情况也是所见甚多,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同题材作品的比较,了解作品的不同。
比较同是以元宵为题材的词,李清照写的《永遇乐》:“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瑕,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云鬟雪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辛弃疾写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前一首词,李清照以小见大,用对比的手法,即从其所写的个人过元宵节时的今昔之感,想到了国家的兴亡,广大人民丧乱流离的疾苦。
后一首词,是辛弃疾六百多首词中不多见的婉约风格的作品,作者用象征的手法,本身虽为英雄豪杰,却塑造了一个不慕繁华,自甘寂寞,与世人情趣大异的象征性女子形象,将其作为自己的理想化人物。
通过比较,可以让学生明白即使同一题材,作家不同,其审美情趣不同,即使表现形式相同,内容也会截然不同。
四、同一意象的比较
意象是寄托诗人的情感,构成诗歌意境的客观物象,如果要理解诗中蕴涵的
情感,解读诗的意境,那就必须把握意象。然而由于学生的知识面有限,阅读面不宽,他们对意象的理解比较困难。如果用比较法学习,就会形成可比可感的具体印象。
在学习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时,有的学生问:词人为什么非要写残月而不写别的。实际上从古到今,有许多以“月亮”为物象的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我们不妨列举一些进行比较。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杜甫的《月夜》:“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唐人王建《十五夜望月》:“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月亮是有圆缺的,正如人有离合。因此,在我国古诗词作品中人们往往寄托于月亮这一物象之上的意思就是思人、思乡。这样由表及里,逐层剖析,诗意就不难理解了。
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从思想感情、抒情方式、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比较。通过反复的比较,学生学习诗词的兴趣会得到大大的提高,知识面也会得到拓展。同时,学生从中得到的知识是完整的,而不是零碎的;是有联系的,而不是孤立的;是灵活的,而不是呆板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只要认真寻找规律,掌握方法,就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表现的具体内容及诗词中传达的思想感情、人生观,更好地理解诗词反映的时代特征、社会习俗、人物形象及社会意义。
参考文献: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2003年,教育部颁布
一、教材
我曾有这样的经历,在讲高中语文必修4柳永专题时学生对于他的生平、风格不大理解,我用一首诗来概括他:柳家风度世有稀,承父诗情举词旗。恃才欲上占金榜,鹤冲天里把君欺。填词奉旨三变柳,花里江山数悲啼。半城缟素东京暗,群妓合金葬柳七。学生一看兴趣大增,于是也纷纷模仿写柳永的诗,给柳永作传,乐此不疲。
二、理论
我在讲授意象与意境时曾用这样的方法。
1.明确两者关系。意象是表意的典型物象,是主观之象,是可以感知的、实在的、具体的;意境则是境界和情调,由作者创设氛围,读者投入体悟出来的。这就是说,在文学创作中,总是意象在先,意境在后,是先有一个个意象在作者的脑子里,组合融合为一种意境。意象或意象的组合构成意境,意象是构成意境的手段或途径。正确地把握二者都需要想象,即形象思维,但意象一定是经过读者再创造才真正成为意境。如白朴的《秋思》:“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鸥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绿叶黄花。”共并列了十二个意象,虽也鲜明生动地呈现出绚丽的秋色图,但并无饱满深挚的情感,缺乏“情与景”“情与理趣”的自然融合,就无法构成所谓的境,缺少了一种灵气,或许是缺少了一种主观的情感、人影,或许缺少“深山藏古寺”式的暗示或“返影入深林”式的回光,缺乏意境,当然就难以感人了。再看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是一首通过一组意象有机组合而成为优美意境的杰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此散曲营造了一个游子思归而不得、触景生情的凄凉悲清的意境。为了完成此意境的营造,作者构筑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天涯”等意象,把这些名词意象直接连缀,产生了明暗、冷暖的双重落差,自然水到渠成地形成了意境。通过这两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意象与意境的鲜明区别。在这里一个明显的标志就是是否感情化了的景物。
2.精而当的训练。在这个训练过程中一定要反复使用、锤炼的理论是“一切景语皆情语”,就是让学生明确景物是为了抒写人物内心情感的。当然这里一定又有大量的练习,学生根本找不到一丝快乐,教师要找好切入点、兴奋点。如我对一道模拟试题的处理:
夏意
宋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 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 梦觉流莺时一声。
注:别院,即正院旁侧的小院。此诗以“夏意”为标题,着眼点在“意”,写诗人于炎热盛夏中的一种心境。
(1)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
(2)“时一声”的“流莺”与这种心境是否和谐?为什么?
这首诗在理解上难度不是太大,当然是要先从意象入手。我先把这首诗改造了一下:
夏意
别院深深夏苦长, 石榴开遍火映窗。
流金满地日当午, 梦里流莺一梦香。
学生看到教师把经典诗歌给改了,趣味十足,有的佩服,有的不服。无论是持何种态度,学生都会仔细来读这首诗,学生讨论热烈,讨论之中我适时点拨。
原诗解读:“别院深深夏席清”:“夏”字点明节令,而“别院”“深深”“清”三词却层层深入,一开始即构成清幽的气氛。别院即正院旁侧的小院。深深,言此小院在宅庭幽深处,小院深深,曲径通幽,在这极清极静的环境中有小轩一座,竹席一领。“夏席清”,谓虽当盛夏,而小院深处,竹席清凉。深深是叠词,深深与清,韵母又相近,音质均清亮平远。这样不仅从文字形象上,更从音乐形象上给人以凉爽幽深之感。
“石榴开遍透帘明”:“帘”字点明夏席铺展在轩屋之中。诗人欹卧于席上,闲望户外,只见榴花盛开,透过帘栊,展现着明艳的风姿。隔帘而望榴花,虽花红如火,却无刺目之感。
第三句说虽当中夏亭午,而小院中仍清阴遍地,一片凉意。此句与上句设色相映,从“树阴满地”可想见绿树成林,不写树,而写阴更显得小院之清凉宁谧。
在这清幽的环境中诗人又在干什么呢?“梦觉流莺时一声”,原来他已为小院清景所抚慰,虽然烈日当午,却已酣然入睡,待到“梦觉”,只听得园林深处不时传来一两声流莺鸣啼的清韵。写莺声而不写黄莺本身,既见得树荫之茂密深邃,又以幽静之中时歇时现的呖呖之声,反衬出这小院的幽深宁谧。南朝王籍诗云:“鸟鸣山更幽”(《入若耶溪》),王维《辛夷坞》:“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末句意境正与二诗相类。
新诗解读:“别院深深夏苦长”:“夏”字点明节令,而“别院”“深深”“苦”三词却层层深入,一开始即由“苦”字奠定了感情基调。其中“深深”又有“庭院深深深几许”之高庭深院之闭塞无聊,夏日正午之烦热,诗人几欲有奔走哀号以抒内心之忧。
“石榴开遍火映窗”:本已烦热无比,又哪堪窗外石榴如火似欲点燃窗帘,本已忧心如火,窗外花如火,又如火上浇油。
“流金满地日当午”:正午艳阳流火,满地流金,室内、室外、内心,天空无一处不是火起,烟炽涨天。
“梦里流莺一梦香”:现实如此,我能如何,只好去梦里找寻清凉,可梦里的流莺此时也耐不住苦夏之热,现实无聊,独自沉沉睡去。诗人在现实中找不到一丝清凉,梦里找不到一点安慰。
两首诗比较而言,第一首表达了闲适,第二首则传达了苦闷。仅仅改变了几个字,但总体还是贯彻原来意象与意境的关系、景情关系。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碰撞最为激烈的时代之一。宋词作为宋代文学的集大成者,是宋代文化的精华,亦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忘记是从何时开始爱上宋词的。待到觉察时,对它的依恋已如向日葵眷恋着阳光一般,无法自拔了。我爱它的含蓄,爱它的婉约,爱它的精致,爱它的缤纷,也爱它的豪迈。
宋词中有画。赵佶用“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著燕脂匀注”来勾勒杏花之美;周邦彦用“新绿小池塘,风帘动、碎影舞斜阳”来展现黄昏之绚丽;陈克用“金碧上青空,花晴帘影红”来描绘都市之繁华;王安石用“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来表现长江之壮阔……一首词,便是一幅画。画中有季节,有风光,有韵味,仿佛世间美景一览无余。人在词中游,人在画中游,这是何等的美好!
宋词中有音。且不说苏轼的《水调歌头》词韵完美和谐,就是那《临江仙》中随意两句“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也让我觉得似有余音绕耳。或许是我偏爱苏子吧,总觉得能从他的词中听见风吹林啸,听见江水滔滔,听见犬吠蛙鸣……听见生活的回声。他确是宋词中的佼佼者,风采卓著,而我也只能毫无抵抗地拜倒在他溢满才情的长袍之下了。当然,不得不提的还有陈与义的“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还有张先的“数声(是鸟)(鸟),又报芳菲歇”;还有潘的“阁下溪声阁外山”……每每吟宋词,总觉千年前的声音随之来到耳边。
宋词中有情。在那个伟人英雄填词言志,达官贵人咏词怡情的年代,宋词蕴涵了太多人的情思,而让我印象最深的,非陆游与唐婉所作的两首《钗头凤》莫属了。也曾因之怨憎那为恶的“东风”,也曾叹息相爱的人被迫离散的苦楚;也曾气恼放翁的愚孝,也曾为唐婉“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的心酸而心酸。是的,宋词是有情的,柳永“奉旨填词”是无奈,苏子作《江城子》是悼亡,稼轩登亭挥就《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是寂寥……词因情而生,情因词而不灭,也许,这便是宋词的精魂所在。
像亲历了一场离合悲欢,像听了一场古老的戏曲,读宋词时常浮起这样的心情:有画,有音,有情,有纷纷扰扰,有剪不断理还乱的流年,有纷纷扰扰的人生。可贵的是,那个内敛的世界里没有钢筋水泥,没有霓虹投影,一切都还泛着青翠的色彩,连词人的哀愁仿佛都沾染了大自然的气息,美得动人心弦。
【作者系湖北省红安县大赵家高中高三(2)班学生,指导教师:郑传兴】
关键词:高中语文;复习;策略
当前,国家对教育方面越发重视,因此开展了新课标的改革工作,不仅重视人文修养的养成,同时也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素质教育。所以传统的教学模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新课标的发展要求,这种强加在学生身上的教学方式反而会令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一种厌倦的心理,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尤其是对于高三的学生来说,可以说每一分钟都是十分宝贵的。因此本文重点探讨了如何在高三关键性的一年,更加高效的提升学生的语文成绩,令高三的语文课堂活跃起来,争取令学生在语文方面获得更加理想的成绩。
1 掌握学习方法,适当降低难度
在高三这段时期中,学生多数都面临着较大的压力,所以语文课堂往往都是沉闷的,这样就会影响到课堂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该适当的将课堂氛围调动起来,积极与学生开展互动,这种互动性的方式不仅可以令学生紧绷的神经得到缓解,同时也可以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实现高效化的发展特点。以诗词鉴赏为例,这是高中语文考试中必考的一项内容,高中三年来,所学习的诗词也不在少数,例如高一的《诗经两首》、《离骚》、《孔雀东南飞》等,高二学习的《柳永词两首》、《辛弃疾词两首》、《苏轼词两首》等,三年下来,这方面的内容是学生不应该丢分的部分,所以教师在课堂复习的过程中,可以采用诗词接力的方式,一方面达到了有效的互动,学生的注意力也得到了集中,为更加高效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铺垫。
另外,除了诗词的背诵以外,诗词赏析也是高考的重点内容之一。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指导学生在答题时的关键点,笔者认为应该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对诗词炼字进行充分的认识,了解在句子中所表示的意思,二是体会其中运用的手法,三是将字的原意掌握清楚,最后还要厘清在句子中的作用,达到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等。按照步骤有序的令学生学会答题的技巧,这样不仅可以规范答题格式,更重要的是不会出现丢分的情况。教师在不断引导的过程中该应该注意不要将学生的思维禁锢住,教会学生答题技巧要比每道题都详细讲解更加高效,学生的自信心也会得到提升,这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所在,也是实现高效复习的主要途径。
2 制定学习目标,划分学习难点
高三语文复习的过程中,学生应该明确终极目标就是为了高考,但是也可以将这一大目标分解为几个小目标逐一攻破,学生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不仅会获得一种满足感,同时也达到了高效复习的目的。笔者将高三语文复习中的学习难点大致分为三个部分。
首先是背诵的部分,应该争取令学生达到满分。在不该丢分的部分一定不能丢分,在可能丢分的部分尽量少丢分是复习的主要任务。背诵部分所占的分数相对较小,所以很多学生都不重视,甚至完全忽视了这部分的复习。教师在帮助学生复习这部分的内容时,应该细细的推敲,以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为例,这首词是他在建康通判任上所作,复习时应该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韵味,体会豪放派写作的特点,可以引申到豪放派其他作者的写作中。并且还要掌握这首词的主要写作手法,例如用典与情景交融等,这些写作手法在其他诗词中也会经常用到,对于其他诗词的复习也会具有一定的帮助。
其次是文言文的翻译,这是学生经常丢分的部分,因为有些字没有翻译出来,就会出现丢分的情况,因此这部分的目标就是要将字字都得到落实。复习的要点包括四个部分:(1)18个虚词;(2)词类活用;(3)文言句式;(4)翻译的方法准则。例如对《烛之武退秦师》的考查,译句:我们还是回去吧!令学生写出原句;或者采取填空式的翻译,仍以这句为例:译句:我们还是回去吧!原句:吾___还也!这种练习可以达到熟记文言语句,增强语感的效果,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文白对应”的意识。
第三,在写作部分,应该实现规范合题意的目标。写作,可以说是高三语文的重中之重,也是大多数学生头痛的一项。每每作文练习的时候,能顺利理清思路,看好命题的人,少之又少。那么在复习写作的时候,教师就要要求学生能够根据要求,切合题意,不歪解材料,语言流畅,中心明确。不论是什么文体,首先要确保行文流畅,让读者能够明白写作思路,平时多积累写作素材,将这些素材适时应用到写作中去,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学生在临考前半个月,可以放松的心态作三两个规范的完整作文。在这时的作文里,要有意识的提炼归纳一些时事人物正反事例,回忆完善自己印象最深的生活小事,把这些作文散件放入记忆仓库,也许考场上会发生奇效。我们看,第一流的棋手在比赛前都要闭门研究,他们肯定会准备一些有用的定势。最重要的是,这对学生有一个心理上的安慰作用。
3 切实提高听课效率,有效落实考点知识
高一、高二的课堂都是针对教材的,偏向于语文素养的熏陶涵养。而高三的课堂是针对高考大纲上的考点逐一复习的,偏向于知识点的记忆,为高考语文能打高分打基础。因此,学生的听课习惯要有所改变。(1)学会调控情绪,尽量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高三学习要注重考点,将语文的考点放在首位上逐个复习,精力高度集中到重点上来,为的是能够在高考中拿到优异的成绩。(2)适时、及时地做好课堂笔记。高三语文需要学生在老师讲考点的时候着重记忆,通过老师的强化,自己的思维方式,在配上勤动笔,记笔记的好习惯,通过对笔记的利用,适时翻看,也能提升效率。(3)争取在课堂中便能掌握知识点,甚至能够运用。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三阶段是学生提升成绩的关键性阶段,作为三大主要学科之一的语文,在复习的过程中学生与教师都面临着时间紧迫的压力,学生在身心方面经常会出现较大的波动,所以教师应该不断鼓励学生,提升他们的自信心,以更加饱满的面貌应对即将到来的人生大考,本文重点探讨了如何在高三语文复习阶段提升效率,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予以进一步的优化,希望本文的探讨可以为广大高三语文教师提供一定的借鉴。
参考文献
[1]潘兴元.高三语文复习教学建议[J].中学语文,2011(3).
1.朝代
2010年的18套试卷和2008、2009年一样都共选用了19首诗歌,其中唐代作品5首,宋代作品9首,元代作品1首,清代作品1首,三国魏作品1首,南朝梁作品1首,南朝陈1首。与近三年高考试题比较,唐宋两代作品再次成为命题者的重点。这其中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唐宋两代分别有代表一代文学成就的诗和词,唐诗、宋词的成就在诗歌文学领域的地位不容忽视。其次唐宋两代是一个各种矛盾十分尖锐的时代,国家不幸诗家幸,大量的优秀的诗人出现,从而创造出大量优秀的诗歌。2010年所选诗歌朝代的涉及范围变得更广了。2009年唐代以前的作品未能进入命题者的视野,而2010年范围明显比以前扩大了,命题范围涉及到7个朝代,唐以前的作品也进入了命题者的视野(共有3首,分别为三国魏作品1首,南朝梁作品1首,南朝陈作品1首,)且有继续扩大的趋势,因为其符合试题范围广,类型多样化特点。
2.审视作者
18套试卷涉及诗人18位(宋代陈与义两次入选)。本年度改变了以往著名作者较少的情况,学生耳熟能详的知名诗人增多,如三国魏阮籍;唐代李白、王昌龄、杜甫;宋代的欧阳修、黄庭坚、范成大、陆游、王安石等。跟以往一样,命题者虽选用这些知名诗人,但其作品入选的并不是他们的知名作品。这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避免和各地的辅导复习资料撞车,另一方面减少注释,降低了对诗歌主题内容的理解难度。同时仍然延续了以往对“二线诗人”的选录,如唐代的司空曙、雍陶;宋代的郭祥正、陈与义等。
3.体裁
19首诗歌中诗歌中,诗作13首,其中五律6首,七绝6首,五古1首;词曲6首,其中小令5首,元曲1首。以往七绝和小令为命题者首选题料,这两种体裁独占鳌头已经好多年了,今年又增添了一个比重很大的新成员――五律,五绝和元曲则长期备受冷落。特别是五绝,今年在占绝大比例的诗中,连一席之地都没有。这是因为五绝内容相对简略,缺乏深刻的内容含量。相比七绝和小令则更受命题者的亲睐,就连文化大省江苏2009年选了词中长调岳飞的《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也昙花一现,今年仍就选了七绝王昌龄的《送魏二》。
4.观察题型
18套试卷中多数以直接采用简答题作为考查的基本形式,只有北京卷、上海卷、福建卷(采用了填空题考查形式)三套试卷采用选择题和问答题两种考查方式。总的来说跟以往一样以单篇鉴赏为主流,比较鉴赏题型2009年仅见于湖南卷,而今年仅见于天津卷;另外延续了去年的“多元解读”题型的登场,好几套试卷出现了探究性答题模式,答案不再是唯一,而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不定答案。说明“答案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即可”。这种题型的大量涌现,符合诗歌教学的多元化,符合高考重在考查学生解读能力的要求,必定会赢得社会喝彩。
5.考点
2010年高考试卷中,除了北京卷、上海卷、福建卷三套试卷中选择题不好具体纳入考点外,笔者统计18套试卷34道诗歌鉴赏主观题中,涉及“形象”的3题;涉及“语言”的4题;涉及“表达技巧”的12题;涉及“思想内容”的10题;涉及“观点态度”的5题。当然这是一个粗略的统计,因为试题蕴涵的考点往往是互相联系,互相交叉的,很难给它一个确定的界定。但是从这粗略的统计不难看出,跟以往一样,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考查是命题者首先考虑的考查模式(粗略统计2009年涉及“表达技巧”11道,涉及“思想内容”12道),而且表达技巧体型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青睐,且有继续上升的势头。这是因为这一考点符合新课程下能力的考查,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甚至是动手能力,让学生学会采用不同的表达技巧来达到内容表述的目的。
一、读懂诗歌
考生在诗歌鉴赏题中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读不懂诗歌的内容,无法把握作者的思想主旨,导致“一步走错,满盘皆输”的局面。下面,笔者将从“读懂”诗歌这个层面,结合有关试题谈一谈一些基本方法。
方法一:关注诗题。
题目是诗词的眼睛,它往往直接揭示了诗词创作的时间、地点、事件和主旨等。
[例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登科后 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结合全诗内容,理解此诗作者表达了怎样的心情?(4分)
答:表达了作者在考中科举进士后的兴奋和得意。
方法二:关注注释和诗前小序。
“序”,或交代了创作的年代,或交代了创作的缘由,或交代了创作的经过,或交代了创作的背景。它对理解诗词的思想内容是至关重要的,鉴赏时不能忽视。试卷中无任何闲笔。因此,诗词下的注释,一定要仔细审读,因为有的提供了背景材料;有的解释词语,帮助解读诗词;有的甚至还暗示题目的答案。
[例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夜郎,第二年春天行至巫山时遇赦,回到江陵。在南游岳阳时写下这首诗。
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4分)
答:表达了诗人遇赦放还的兴致勃勃、欣喜愉悦之情。
方法三:关注作者,知人论世。
高考大都选名家作品,这些作家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有自己与众不同的作品风格,或豪放,或沉郁,或清丽,或哀婉。知其人,晓其风格,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对其作品的理解也就容易得多。
[例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少年游 柳永
参差烟树灞陵桥,风物尽前朝。
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
夕阳闲淡秋光老,离思满蘅皋①。
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②。
【注】①蘅皋:长满杜蘅(香草名)的水边陆地。②兰桡(ráo):指划船的桨,这里代指船。
“独自凭兰桡”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独自”二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4分)
答:结句“独自凭兰桡”描绘了一幅独自一人倚在船舷的画面;“独自”二字,笔力沉重,透露出一种孤寂难耐的情怀,充分表达了依依惜别的衷情,孤身飘零的苦况。
方法四:抓特定意象。
意象是指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在诗歌中,常常有一种反复出现的意象来表达诗人特定的情趣和意味,它代表民族和人类共同的情感和体验。必须以解读诗词的意象为突破口,以熟知的诗词意象为突破点来解答题目。
[例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寄 远 杜 牧
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回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本诗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变化?请做简要分析。
答:这两句正是客心孤寂之时,忽见红袖凭楼而更增思家之情。诗人看到红袖凭楼的情景,一下子想到家人也在盼望自己归来,于是思家之情更加浓重。
方法五:抓关键。
抓关键,包括表情达意的关键字、词和点明主旨的关键句。捕捉诗词中主观色彩较浓的词语,如:孤、独、愁、喜、客等;抓抒情议论的句子,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抓首句和尾句,首句往往交作缘由或奠定感情基调,尾句往往会直接点明主旨。
[例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秋怀 欧阳修
节物岂不好,秋怀何黯然!
西风酒旗市,细雨天。
感事悲双鬓,包羞食万钱。
鹿车何日驾?归去颍东田。
结合尾联,分析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4分)
答:我何日才能驾起鹿车,回到颍东去过躬耕田亩的生活呢?表达了作者对归隐山林、过躬耕田亩生活的渴盼。
方法六:调语序,补成分。
诗歌短小凝练,常会省略很多信息。同时,诗歌由于声律要求或出于修辞上的表达需要,常会打乱语序。从语法上看,诗歌的语言充满了倒装与词类活用,这都需要我们将诗歌的语言顺序还原为现代汉语的语序,这才容易理解。如,崔颢的《黄鹤楼》中“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调整语序之后就变成“晴川汉阳树历历(可数),鹦鹉洲芳草萋萋。”这样诗歌就好理解了。
二、规范答题
在平时的练习考试中,常会发现考生在作答诗歌鉴赏题时,胡乱答题,造成不必要的丢分。为此,笔者从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一些考生常见的答题失误情况,希望考生在答题中能引以为戒。
【典型题例1】(2015年南京市、盐城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踏莎行 吕本中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恼人风味阿谁知?请君问取南楼月。
记得去年,探梅时节。老来旧事无人说。为谁醉倒为谁醒?到今犹恨轻离别。
【失误例举】
失误1: 脱离文本,分析空洞。
(1)上片中的“不似” 二字,具体含义是什么?(2分)
误答:“不似”具体指雪与梅花拥有不相同的特性,即尽管没有雪的那般纯洁,梅花依然有高洁的品质。(0分)
失误2:以译代析,没有鉴赏。
(2)词中写到了哪些“恼人风味” ?(4分)
误答:①年老之后心事无人交流;②不知为谁而醉,为谁而醒;③离别的伤感。(2分)
失误3:要点不全,笼而统之。
(3)上下片都写到“梅”,写法有何不同?各有什么作用?(4分)
误答:上片用比喻,梅花纷飞如雪,写出了作者内心思绪的繁乱与内心的苦恼;下片回忆去年探梅旧事,抒发自己“无人说”的苦闷、孤独和当年的悔恨。(2分)
学生优秀答卷:
(1)①雪不似梅那么香;②梅不似雪可以飞舞。
(2)①无人抒怀的孤独;②对离别的怅恨。
(3)上片实写,将梅、雪做比喻,点明季节,引出“恼人风味”,为下文的抒情作铺垫;下片虚写,回忆去年探梅往事,与今日看梅形成对比,反衬出现在无人抒怀的孤独,并引出下文的离愁别绪之恨。
【典型题例2】(2015年南京市、盐城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
自兴国往筠宿石田驿南二十五里野人舍
苏 轼
溪上青山三百叠,快马轻衫来一抹。
倚山修竹有人家,横道清泉知我渴。
芒鞋竹杖自轻软,蒲荐松床亦香滑。
夜深风露满中庭,惟见孤萤自开阖。
【失误例举】
失误4 :不明手法,泛化归类。
(1)简析首联运用的修辞手法及表达的情感。(3分)
误答: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溪上三百叠的青山,只有诗人骑着快马,穿着轻衫奔驰着,表达了作者前往野人舍时的急切、喜悦之情。(2分)
失误5:审题不清,答非所问。
(2)诗中哪些方面可见“野人舍”的特点? (4分)
误答:①“倚山修竹”“横道清泉”写出居住环境的偏僻;② “芒鞋竹杖”“蒲荐松床”写出生活的简朴。(0分)
失误6:主观臆断,任意拔高。
(3)结合尾联,赏析“孤萤”这一形象的作用。(3分)
误答:作者以孤萤自比,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不满、孤独之情(1分)
学生优秀答卷:
(1)首联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三百叠”“来一抹”皆是夸张的体现,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马速之快,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欢乐愉悦之情。
(2)①生活环境:“倚山修竹”“横道清泉”;②生活条件:“芒鞋竹杖”“蒲荐松床”。
(3)诗人以“孤萤”自况,夜色深沉,霜寒露重的庭院中只有孤萤在起舞,以环境之凄衬托出孤萤之孤,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凄凉之情。
三、命题预测:2015高考最可能考的五大题型
(一)分析意境型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
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开头两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题型解说】
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解答分析: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境、情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4.答题步骤:
(1)找出诗中的物象、意象,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要忠实于原诗,语言力求优美。
(2)概括景物营造的氛围或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回答要具体,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5.答题示例:
开头两句描写了诗人早晨乘船赶路时,江南水乡风雨潇潇,落叶飘飞的深秋景色(步骤1),营造了冷清、萧条的氛围(步骤2),表达了诗人漂泊在外的孤寂、思乡之情(步骤3)。
(二)分析技巧型
陶者 梅尧臣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寸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这首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题型解说】
1.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修辞手法)?
2.提问变体:(1)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手法)。(2)诗人是如何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3.解答分析:表现技巧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考生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技巧。
4.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分析诗人是如何使用这种手法的。
(3)此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意旨。
5.答题示例:
对比(步骤1),诗人把长年辛劳而居室简陋的陶者与不劳而获的统治阶级作对比(步骤2),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以及对不劳而获的统治阶级的愤慨之情(步骤3)。
(三)分析情感(主旨)型
念 奴 娇①
[南宋] 叶梦得
云峰横起,障吴关三面,真成尤物。倒卷回潮目尽处,秋水粘天无壁。绿鬓人归,如今虽在,空有千茎雪。追寻如梦,漫余诗句犹杰。
闻道尊酒登临,孙郎②终古恨,长歌时发。万里云屯瓜步晚,落日旌旗明灭。鼓吹风高,画船遥想,一笑吞穷发。当时曾照,更谁重问山月。
【注】①这首词是作者兼知建康府(今南京)时,登镇江北固山有感而作。②孙郎,即孙策,曾经常携酒登临此山游宴。
全词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4分)
【题型解说】
1.提问方式:(1)这首诗(或某句)抒发了诗人哪些感情?
2.提问变体:(1)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2)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趣?(3)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3.解答分析:这类题通常是结合某一诗句或意境提问,因此必须明确诗歌的表层意思与深刻意义,才能把握诗歌的主旨和思想倾向。
4.答题步骤:
(1)分析具体诗句写了什么。
(2)抒发了什么情感,暗喻了什么。即,基于何种原因(或情境)产生的情感。
5.答题示例:
对眼前大好河山的赞美;对自己年岁日增的慨叹;对历史英雄(孙策)壮志未酬的感怀;对北定中原收复失地的期盼。
(四)评价型
惜余春 贺铸
急雨收春,斜风约水,浮红涨绿鱼文起。年年游子惜余春,春归不解招游子。
留恨城隅,关情纸尾,阑干长对西曛倚。鸳鸯俱是白头时,江南渭北三千里。
【注】西曛:斜阳。
后人评价“春归不解招游子”有“无理之趣”,请对此做简要分析。(3分)
【题型解说】
1.提问方式:题干文字表述格式一般是前人评论(诗论引文)――要求判断(是否同意)――阐发理由(为什么)――要求(结合全诗)。
2.解答分析:此题型虽没有直接提出问题,需要考生自己分析评价的是诗眼,关键词句,思想内容,还是表达技巧,然后结合问题和诗歌进行恰当的表述。
3.答题步骤:
(1)认真审题,圈出关键词。
(2)依据关键词,深入阅读理解诗词。
(3)结合诗歌内容,结合评论答题。
注意:紧扣诗文内容,点面结合地分析;阐明理由时,紧扣评论关键词。
4.答题示例:
“春归”本是自然现象(步骤1),词人埋怨春弃己而独归是“无理”的(步骤2),但无理却有趣,借此把游子思归之情表达得委婉、真挚(步骤3)。
(五)比较鉴赏型
杂 诗 无名氏
旧山虽在不关身,且向长安过暮春。
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
落第长安 常建
家园好在尚留秦,耻作明时失路人。
恐逢故里莺花笑,且向长安过一春。
请简析这两首诗所抒感情的异同。(3分)
【题型解说】
1.提问方式:给出两首或几首诗词,要求学生比较阅读后,对其异同进行分析评价。
2.解答分析:这种题型命题者往往给出在题材、感情、写法、风格上相似甚至对象也相同的两首诗词,要求学生比较阅读后,对其异同进行分析评价。这种题型易于考查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和综合鉴赏能力,已成为高考命题的重点和热点,考生应该高度重视。
3.答题步骤:
(1)通读这两首诗词,把握其思想内容和主要的写法,包括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
(2)结合题干中的比较角度(思想内容、感情、艺术手法、写法、修辞方法等)来寻求诗词的差异性。
(3)注意点面结合,既有总体分析,又有具体分析。表述时要注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注意:分析不能顾此失彼,要兼顾两诗;对比分析要具体,突出差异性。
4.答题示例:
分析诗词中作者的思想情感是高考常考的知识点,以2013年高考18套试卷为例,除上海卷、天津卷未考查外,其余16套都直接或者间接考查了诗词的思想情感。
如何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看注解(题目、作者、背景、题解等),从中发现蛛丝马迹;抓意象,从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揣摩情感;抓诗眼,从某些透露作者情感倾向的关键词句解读诗歌;看典故,诗人往往借助历史故事或化用前人诗句,以抒怀言志或影射时事;看手法,表现手法是表情达意的方法之一。
此类题目答题时一般采用总分结构:先总说,全诗(诗歌的某些句子)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再分说,结合具体的意象、诗句分析作者感情的成因。如果作者在表达思想情感时用了艺术手法,一定要点明手法。其答题格式一般为:本诗通过(什么)的描写(叙述、回忆),抒发(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情感分类】
根据诗歌内容的不同,我们可以将高考诗歌情感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一、忧国伤时类:对统治者昏庸无道、穷兵黩武的抨击;反映山河沦丧、国破家亡(战乱)的痛苦;对百姓疾苦的同情,对国家民族前景的担忧;建功立业的豪情、保家卫国的决心;韶光易逝、怀才不遇的悲叹,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报国无门的激愤,贬官谪居的悲恨等等。
【关键词】
意象:哀鸿、乌鸦、燕子、鹧鸪、草木、烽火、烽烟、兵锋、大漠、孤烟、长河、黄沙、长云、秋月、雪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角声、莲、松柏、、梅花、冰雪、鸿鹄、神器、吴钩、柳营等。
典故延伸:长城、南冠、夜郎、碧血、化碧、金鸡、黍离、商女、问鼎、逐鹿、投笔、楼兰、抱璞、掣肘、折腰、折桂、辞第、请缨、钓鳌、还珠、金鸡、献芹、抱柱、射天狼、昆山玉、细柳营、天狼星、执牛耳、花、望帝啼鹊、击楫中流、髀肉复生等。
【高考链接1】
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13年四川卷节选)
九日和韩魏公①
[宋]苏洵
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②。
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③。
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
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
【注】①九日,农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韩魏公,时为丞相。②金,泛指酒盏。③曲台,指太常寺,掌礼乐郊庙社稷之事。
本诗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解析】结合全诗中的关键词句“晚岁”“萧萧华发”“闲伴诸儒”与“壮心偶傍醉中来”,可以判断诗中作者流露出的主要情感倾向为:壮志未酬的深沉愁绪和无限苦闷
【参考答案】主要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的忧愁和苦闷。作者已头发花白却不得重用,佳节时愁苦叹息,只能在酒醉中俱露雄心,因愁思而寒夜无眠,凡此种种,都表现了作者壮志未酬的忧愁和愤懑。
【高考链接2】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13年北京卷节选)
古风(其十)
[唐]李白
齐有倜傥生,鲁连①特高妙。
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
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
意轻千金憎,顾向平原②笑。
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注释:①鲁连:鲁仲连,战国齐人,他说服魏与赵合力抗秦。②平原:即平原君,赵国重臣
前人评此诗:“此托鲁连起兴以自比。”结合诗句,谈谈李白借鲁仲连表达了自己怎样的人生理想。
【解析】这首诗是通过吟古人以明己志,作者以鲁连自比,借他的故事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鲁连“说服魏与赵合力抗秦”,辅佐平原,力挽狂澜,倒得以“却秦振英声”,建功立业,功成名就,而后淡泊名利,获得了后人的褒扬。答题时,结合具体诗句,答到“建功立业”与“功成身退”“淡泊名利”(“热爱自由”)即可。
【参考答案】要点一:辅弼天下,建功立业。结合诗句:“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要点二:不慕名利,功成身退。结合诗句:“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
二、思乡怀人类:羁旅愁思、思亲念友、边关思乡、闺中怀人,表达游子逐客的凄凉、征夫思妇的幽怨、离别思念的愁绪等等。
【关键词】
标准词:孤、悲、怜、空、独、客、故园、相思、无情、登楼、登高、凭栏、捣衣等。
特殊节日:冬至、除夕、元宵节、重阳节等。
意象:芳草、尺素、芭蕉、短笛、鸿雁、杜鹃、沙鸥、古道、浮云、暮霭、秋风、衰草、梧桐、寒山、暝色、高楼、宿鸟、日暮、西楼、高楼等。
典故:劳歌、烂柯、双鲤、莼羹鲈脍等。
【高考链接】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13年山东卷节选)
山寺夜起
[清]江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
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不眠”的原因。
【解析】作者“不眠”的原因明显集中在文中最后两句,比较好找,但题干要求“结合全诗”,故答题时要对文章的整体做分析说明。前六句,描写了一幅山中夜景图,为烘托诗人的心情作了铺垫。“谁见无家客”一句是关键,无家,痛彻心扉的思乡与回归之愁是其“不眠”的最重要原因。
【参考答案】诗人不眠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喜爱山中夜景,前四句描写山中月夜美景,第五句“开门惜夜景”,“惜”字表达了诗人对山中夜景的喜爱;二是思家,最后两句中“无家客”“独”表现出诗人的孤独和羁旅思家之情。
三、生活杂感类: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恬淡,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感慨,借古讽今的情怀,青春易逝的伤感,仕途失意的苦闷,告慰平生的喜悦,亲情友情的真挚,对秀美山河的赞美等等。
【关键词】
意象:梅、竹、兰、菊、鸡黍、琴瑟、清泉、修竹、幽篁、松林、白鸥、墟烟、桑树、青山、桑麻、耕夫、渔樵、蓑笠翁、野老、牧童、浣女、空山、江村、莲舟、深巷、柴门、荆扉等。
典故:采薇、劳歌、斑马、谢家、东篱、梦蝶、三径、东山高卧、高山流水、白衣苍狗等。
【高考链接】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目。(13年安徽卷节选)
秋斋独宿
[唐]韦应物
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
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和韦苏州①《秋斋独宿》
[金]赵秉文
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
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
【注】①韦苏州:即韦应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称“韦苏州”。
两首诗中诗人的心境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
【解析】两首诗都是即景抒情,作者的情感寄寓在景物描写之中。从景物与“独宿”“ 不成宿”来看,“孤独”是他们共有的情感。但景物表现的意境略有不同,前者恬淡自适,后者孤独清冷。韦诗孤独中又有淡静,更多是在自然景物的动静中体现中恬淡自适的情怀。赵秉文眼中的景物是悲冷凄凉的,“冷”“残”“雨”“寒”等词语表现了自己内心孤独引发的清冷。
【参考答案】相同点: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在秋夜的孤独之感。韦诗以风动竹、鸟惊栖、人独宿表现内心孤独;赵诗以惊鸟无宿暗寓诗旨,含蓄地道出诗人心境的孤独。
不同点:韦诗孤独中又有淡静,皎月悦目,风竹悦耳,恬静怡人。赵诗孤独中更显凄冷,冷月残烛,秋雨寒枝,凄寒袭人。
四、长亭送别类: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等等。
【关键词】
时间类意象:日暮、斜阳、暮雪、暮钟等。
空间类意象:长亭、南浦、灞桥、古道等。
其他意象:酒、秋、杨柳、夕阳、寒砧、流黄、寒蝉、兰舟、孤帆、烟波等。
标准词:标题中的“送”“别”“赠”等词语。
【高考链接1】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回答问题。(13年福建卷节选)
送何遁山人归蜀
[宋]梅尧臣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
远壑杜鹃①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
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②
【注】①杜鹃:又名子规。②息机: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
三、四两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感的?请简要赏析。
【解析】颈联中,作者想象友人到家遇春燕、浣征衣的情景,表现出对友人的关心眷念。尾联中,作者想象友人在家摆脱了琐事杂务,终日临水闲居的情景,表现出对友人闲适生活的艳羡。
【参考答案】颈联想象友人喜逢家乡的燕子,一洗征尘,表现出归家时轻松愉悦的心情。尾联进一步设想友人归家后悠闲自在的生活,寄托了对友人真诚的祝福,也暗含着诗人对超脱世俗的自由生活的向往。
【高考链接2】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回答问题。(10年江苏卷节选)
送魏二
[唐]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1.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
2.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
3.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
【解析】第一问:“橘柚香”具有时令特征,代表秋天,由此可联想到柳永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之句。
第二问:由“别”字可以看出惜别之意;由“醉”字,可推出“愁”情,即借酒消愁;“江风引雨”为景语,起烘托此刻悲凉心境的作用。
下面再对由诗到词的发展与形成,做些简介。
词,将诗的五言和七言格律,转化为长短句,所以也称词为“长短句”或“诗余”。诗转为词;更有利于谱曲演唱。经文人加工后又形成了固定的“词牌”和严格的格律。
现用两个故事来说明词与诗的区分。
故事一:有人把杜牧的《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改写为长短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把原来的“七绝”改成了一首“长短句”的词。
故事二:据说清末某书法家为慈禧题扇,将王之涣的《七绝・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把其中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一句写成了“黄河远上白云”,丢掉一个“间”字。写完后,慈禧发现了丢字,正要动怒,他却灵机一动,把原诗改读为一首词读给慈禧听:“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乃使慈禧变怒为笑,避免了一场大祸。
以上改写的两首由诗为词,都属偶然,既无词牌,也不合乎词的格律。但从这两个故事中,可以说明词与诗的不同特点,词已打破律诗的五言或七言的限制,而成为比较灵活的长短句。但词也并未完全摆脱诗的格律的限制,在词的五言、七言的句式中,仍沿用着诗的平仄句式要求;而且在对仗和押韵方言,也不亚于诗,所以词也称为“诗余”。
词有多种词牌,有的词牌如“忆秦娥”“清平乐”等,可能原有其人其事,但沿用下来就成为词牌,与词的内容就不相关了,如同今天的歌谱一样。可以用同一词牌填写不同内容的词,所以有“填词”之说。
词以字数的多少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但在划分上也存有不同的意见,一般认为在50字以内为小令,50字到90字之间为中调,90字以上为长调。中调和长调,一般分为上下阕;在内容上,一般是上阕写景,下阕写情。但有很多词作,并不以此为限。
词的句式,突破了律诗的五言或七言格式,句式从一字句(也称为一字豆)到十一字句都有,如宋蔡伸的《苍梧谣》:“天。休使圆蟾照客眠。人何在,桂影自婵娟。”(见《宋词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62年版165页),的《十六字令三首》:“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其中的“天”字和“山”字,都属于一字句。十一字句,如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秋》一词中的“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和“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都可以算作十一字句式,但实际上这些长句,也可视为上六下五和上四下七的联句,其中又使用着律诗的五言和七言格律。
在词的对仗方面,由于它是长短句,对仗的出现较多,有的是扇面对,如的《沁园春・雪》一词中的“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和“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就是扇面对。
词在用韵方面,要求较宽,有的在一首词中要换韵,有的词需要用入声韵,不再细述。
下面就小令、中调、长调,举例对词谱作些简介。
《十六字令》:“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其词谱是: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或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用的是前一个词谱,蔡伸的《苍梧谣》似乎是用的后一个词谱。
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这首词的词谱是: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其词谱是“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这首词,可算作中调。
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这首词的词谱是“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这首词的特点是,在后阕中大换头。从字数看,已达93字,属长调。
下面再举一首长调《沁园春》来作说明。
《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它的词谱是: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这首词,共计114字,属于长调,分上下两阕,下阕换头;完全符合上阕写景,下阕言情的要求。而且用了扇对,在扇对开始时候,还用了一字豆,如“望长城内外”的“望”字,“惜秦皇汉武”的“惜”字。在平仄上基本符合上述规格。在内容上,宏论古今,气势磅礴,在格式上,无论是遣词和组句,以至对仗、用韵等等,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因而同志把它誉为是一首空前绝后的佳作。
词本来自民间,是可配曲演唱的,所以也称为曲子词,后经文人加工,而成为一种有严格格律的文体,但在平仄及押韵的要求上,较诗为宽。词有俚、雅之别,又以作者风格的不同而分为不同的派别,但就其大者而言,可分为豪放和婉约两大派,也有重音律和重词章的不同区别,一般来说,重音律的词多属婉约,重词章的词多属豪放,明张说:“婉约者欲其词调蕴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宏”,是有一定道理的。(可阅《唐宋词鉴赏词典》序言,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版第4―6页)现举南宋俞文豹在《吹剑录》中所记述的一个故事,来作论词作风格的结束语。
“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会十七八岁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这个故事,具体地说明了柳永的《雨霖铃・秋别》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表现了两种不同的艺术风格:前者可算是婉约派,体现出阴柔之美:后者可算是豪放派,体现出阳刚之美。
闺怨诗多是“男子作闺音”的代言体,一般认为,闺怨诗的抒情主人公主要是征妇、宦妇、商妇和游子妇,抒发的情感也基本趋于类同,丈夫或情人长期在外未归,思妇或无限惦念、牵挂(征妇担心丈夫的冷暖和安全);或一往情深,坚贞不渝;或孤独难耐,心生怨恨;或担心丈夫负心薄幸,自恋自艾。
闺怨诗有着浓重的感伤情调(深情幽怨,以悲为美)、细腻的心理描写和言浅意深的艺术风格。常见意象包括:生愁之景(月、梦、雁、更漏、笛声);行为意象(捣衣、缝衣、登高、凭栏等);室内用具类意象(灯、烛、帘、团扇、床枕、帷幕、镜等);庭院建筑类意象(高楼、玉阶、窗等)。
了解了闺怨诗的基本知识,下面通过一首富有代表性的诗进行赏析。
典 型 例 题
闺 怨
王昌龄
闺中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1. 本诗标题为“闺怨”,一开头却写“闺中不曾愁”,是否违反了题意?请陈述理由。
2. 诗中如何描写的心理变化?为什么“陌头杨柳色”会勾起幽怨的情怀?
错 答 列 举
第1题:
错答一 用开始的“不曾愁”和后文的见景生愁对比,衬托了愁的强烈。
错答二 没有违反题意。开头的“不曾愁”是一般情况下不会发愁,然而这个却有愁,突出了她的幽怨之深。
错答三 不是,以此更突出了“闺怨”的特别,“不曾愁”的闺妇这次愁了,说明很特别。
错答四 没有违反题意,更好地表现了从“不曾愁”到“悔”的心理变化过程。
第2题:
错答一 从开心、愉悦到之后的一时惊异,再到最后的后悔、愁怨。 当看到杨柳色时,一种伤感之情不免产生,四周一切变得陌生,便加深了对夫婿的思念和内心的悲伤。
错答二 先写登楼看风景,看出她的心情愉悦,当看到柳色时,心情一下低落起来。因为春天来临,自然界充满了勃勃生机,相比自己是多么孤单,不禁后悔让丈夫离开自己。
错答三 从不曾愁到悔教夫婿觅封侯,在久日未见夫婿,不曾想时未愁,但独自观陌头杨柳色却勾起了丝丝寂寞,这时才明白悔教夫婿觅封侯。
错 因 分 析
第1题:
1. 答题规范。第一问要求先作判断,然后展开分析,错答一不作判断,直接进行分析,虽然对诗意的理解较为准确,但要扣掉1分。
2. 答题少整体意识。错答二、错答三局限于“闺中不曾愁”,没有考虑诗歌的后三句,孤立作答,答案空洞甚至有些荒诞。
3. 答题片面。错答四注意到了情感变化的过程,是从内容角度切入的,没有提及形式(结构、手法)方面的作用。
第2题:
错答一 第一问较为准确地概括出了的心理变化过程,但没有结合诗歌内容,也漏掉了手法。第二问对于杨柳意象未做阐释,答案不够全面。
错答二 第二问抛开杨柳意象的阐释,直接答春天,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扣题不紧。
错答三 第一问能结合诗歌内容,但少了心理的概括。第二问漏答。
正 确 答 案
第1题:
没有违反题意。前面写“不曾愁”,正是为后面的“悔”作铺垫,采用欲抑先扬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的心理变化过程。
第2题:
先写兴致勃勃,梳妆打扮后上楼观景;转而写她看见路边的杨柳,勾起了对丈夫的离愁,心情由高兴变为懊悔。因为杨柳是古人临别时的赠物,看见杨柳,自然就想起与丈夫分别的情景,后悔之情也就油然而生。
例 题 解 析
这是一首典型的闺怨诗,主人公是宦妇(丈夫在外为官)。首句写其“不知愁”,生活优越,充满幻想,二句写她浓妆登楼赏春,三句急转,忽见柳色而勾起情思,春光无限好,柳树又绿,夫君未归,感叹春光易逝;四句忽然醒悟,悔恨当初怂恿“夫婿觅封侯”的过错。全诗不刻意写怨愁,但无限愁怨尽在其中。的心理变化过程是这首诗的抓手。第1题需明确判断,然后分析。分析时不仅要扣住首句,还要关注它与后三句之间的关系,从内容和形式两个角度考虑。第2题有两小问,分别作答。描述的心理变化过程时需结合诗歌内容,并准确概括。“杨柳”在古典诗歌当中的特定内涵需作简要阐释,然后再点出的心理。
矫 正 方 案
1. 明确诗歌题材类型,从而确定诗歌的内容与情感。这样可快速准确定位,缩小答题范围。本诗一目了然,抒情主人公属于典型的宦妇(由末句“夫婿觅封侯”可以看出)。因当年鼓励夫君外出做官,丈夫长期在外不归,思妇孤独寂寞,顿生悔意。
2. 抓住闺怨诗中的常见意象内涵。抓意象本身也是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本诗中就出现了柳(生愁意象),登楼(行为意象),高楼(建筑类)。柳是古典诗歌中的常见意象,不独闺怨诗有。杨柳的依依之态和人们的依依惜别之情联系在一起,柳与留谐音,折柳送别,又暗寓了殷勤挽留的意愿。闺怨诗中“高楼”“登楼”意象往往暗含着闺中思妇登高望远、思亲盼归的寓意。
3. 从闺怨诗的常见表现手法入手。闺怨诗善于通过动作、梦境、强烈对比、环境烘托等手法刻画人物心理,闺怨诗具有明显的伤春悲秋的倾向,美好的春色往往会勾起抒情主人公的愁苦之情,本诗中春色起到了反衬的作用,而春柳寓愁心,极写相思之情。
4. 规范答题,提高得分率。首先是审清题意。少部分同学在作答第1题时未作判断而直接分析,这样的扣分就很可惜。其次要有整体意识,答题时要关注整首诗的语境,从联系中思考。这首诗中不曾愁与后面的悔有着密切的联系。再次是理解一个词或一句话的作用时,应从内容和形式两个角度出发。很多同学只从内容出发,由不曾愁到悔的心理变化,却忘了结构上的铺垫和欲抑先扬的手法。最后赏析时务必结合文本进行分析,切勿架空,展现心理变化的词要准确概括,可在文本分析过程中点出,也可分析完集中点出。
现 场 练 兵
1. 阅读下面的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秋 夜 曲
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壁暗虫通夕响,寒衣未寄莫飞霜。
秋思赠远(其一)
王涯
当年只自守空帷, 梦里关山觉别离。
不见乡书传雁足, 唯看新月吐蛾眉。
(1) 两首诗分别是以什么人的口吻来写的?
(2) “当年只自守空帷,梦里关山觉别离”包含两重对比,请具体说明。
(3) “漫漫轻云露月光”和“唯看新月吐蛾眉”都写到月亮,各有什么作用?
2.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甘 草 子(其一)
柳永
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
池上凭阑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 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
(1) 触动主人公愁绪的具体景象有哪些?女主人公心乱愁苦的原因又是什么?
(2) 结尾二句“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写法上有何新意?
明月是中国古典诗词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意象之一。中国古代诗人曾无数次借助那高悬夜空、横亘千古的玉轮,以玄心洞见、妙赏深情的解读方式进行着一次又一次的灵魂与宇宙间的无限沟通,从而为后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韵味隽永、美妙绝伦的灵感源泉。明月的意象既来源于自然界独一无二的天文现象,更与中华民族自古形成的深厚的人文与宗教的体验息息相关。中国古代历来就有以日月配为阴阳的祭祀礼制,《礼记·祭义》中记载:“祭日于东,祭月于西。”同时,先秦关于“嫦娥奔月”的传说以及《诗经·月出》中赞美月亮的吟咏都说明了月亮不仅是物质的,是自然界的产物;更是精神的,是文化的产物。
为了让学生理解并接受月亮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具有双重属性(自然属性与文化属性),同时了解月亮从客观物象发展到诗歌意象的过程,笔者撷取苏教版职高语文教材中较有代表性的几首古典诗词为例,通过具体分析“明月”意象在不同诗人笔下呈现出来的不同审美意蕴,帮助学生深入而具体地感受明月意象“言外之意”的深层内涵。
本次比较学习选择的教材篇目分别是:王维的《山居秋暝》、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白居易的《琵琶行》以及柳永的《雨霖铃》。教学计划的第一步是让学生借助网络、工具书熟读诗歌,理解诗意;第二步是让学生从作品体裁、诗中“明月”这一意象的作用、“明月”这一意象的内涵三个角度去比较作品的异同,制成读书卡片;第三步是课堂交流、讨论,得出结论。整个活动过程学生表现主动、积极,加上笔者的适时点拨,师生圆满地完成了教学目标,深入而具体地感受了明月意象的深层内涵。现笔者整理如下:
第一,从作品体裁来说,这四篇作品既有近体诗中的五律《山居秋暝》,也有古体诗中的乐府诗《春江花月夜》和歌行体《琵琶行》,同时还有宋词婉约派的代表之作《雨霖铃》。这些作品能较好地帮助学生形成不同时代、不同形式、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可以拥有相同的创作对象这一认识,从时间角度理解明月意象的永恒性。
第二,虽然这四篇作品都有明月的意象,但明月在每首诗歌中的作用不尽相同,因此带给读者的审美效果也完全不一样。在这一点上,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明显有别于其他三首作品。在这首被后人誉为“孤篇横绝”的经典名篇中,明月的意象自始至终都是整首诗歌的主角,所有美轮美奂的波光滟影、曲折有致的宛转江流以及姿态万千的江畔花林都只为衬托天上那轮明月而存在,毫无疑问,这首名作中如果没有明月的意象,那么所有的灿烂繁华将归于沉寂黯淡,了无生趣。而在王维的山水代表作《山居秋暝》和白居易的千古名作《琵琶行》中,明月的形象经历了从最初的客观物象(某种自然景物),因携带诗人特定的主观情感而演变为意蕴丰富的诗歌意象的创作过程。然而,即便都属于景物背景存在,这两首诗中,明月营造的诗歌氛围也完全不同。“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是何等宁谧惬意的空山晚景;而“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又该是多么令人黯然神伤的别离画面。最有特点的应属柳永的婉约名作《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杨柳岸”“晓风”和“残月”三个意象的叠加既营造了惝忽迷离的爱情氛围,也传达了诗人心随爱人千里之外的痴念与怅惘。更为特殊的是,这里明月的意象并非现实的景物,而是诗人想象中的画面,也许诗人在创作之初的时候并不曾想到,他这一虚拟的神来之笔,反而无比真实地折射出人们送别时的心境,符合别离的审美心理。
第三,作为诗歌艺术最重要的创作成分之一,意象在诗歌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明月的意象之所以能成为中国古代文人吟咏不厌的诗歌对象,这与月亮广泛的衍生意义密不可分。映照在中国人内心深处的月亮始终有双层的含义:一种是宇宙中的千古明月,它那晦明变化、盈缺不一且周而复始的自然现象启发了人们朴素的宇宙意识,也激发了人们深沉的生命哲思(如《春江花月夜》);另一种则是心灵深处的诗化的月亮,它那淡泊静温、温婉玲珑的形象始终是诗人笔下的创作母体:①它象征了母系社会理想,是女性世界的化身,因此它是游子思乡或相思的载体(如《雨霖铃》);②月亮孤悬夜空、高不可攀的形象又牵发出骚客谪人孤独寂寞的心态,反映了失意者寻求慰藉和解脱的心理(如《琵琶行》);③月亮那冰清玉洁、遗世独立的特点又往往成为士大夫超群拔俗、笑傲山林的人格化身,在否定了现实功利的人生目的,淡化了纷纭复杂的人生苦难之后,月亮便成为飘逸高洁的典范,这一特点在《山居秋暝》中可见一斑。
正如季羡林先生在《月是故乡明》一文中说的那样:“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这句话平白朴实却意味深长。指导学生理解古典诗词中明月的形象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需的。因为明月的文化折射出中华民族特有的气质、品格、精神以致灵魂。因此,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该自觉担当文化传承者的责任,引领学生沐一身明月的清辉,品一盅文化的佳酿,寻一次心灵的皈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