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人与畜禽

人与畜禽

时间:2023-05-30 09:49:0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人与畜禽,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近年来,肥城畜牧业保持较快发展势头,奶牛、生猪、家禽等优势产业进一步巩固。同时,我市认识到种畜禽在畜牧业发展中的重要物质基础地位,高度重视种畜禽产业在加快建设现代畜牧业、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不断引导和推动我市种畜禽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一、种畜禽产业品种齐全,基本涵盖主要畜种。目前我市共有种禽场22家,涵盖奶牛、生猪、肉鸡、蛋鸡、肉鸭、兔等主要畜种。进一步完善了我市畜禽良种繁育体系,良种供种能力显著增强,有效保障了我市畜禽品种的供给,为我市畜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品种和科技支撑。

二、产业优势明显,亮点突出。肥城市着力打造山东省县域肉种鸭繁育第一县,肉种鸭繁育优势产业逐步形成,目前建有7个樱桃谷父母代种鸭场,存栏65万只。在逐步巩固发展以肥城六和经纬、山东和永为代表的的樱桃谷肉种鸭产业的同时,2010年7月,美国枫叶鸭集团与山东永惠食品有限公司,签订了枫叶鸭品种引进推广合同,首批美国枫叶祖代种鸭于2010年10月份引进饲养。这也是枫叶鸭首次进入亚洲唯一的落户中国肥城的合作推广项目。目前已经建成枫叶鸭祖代场4处,父母代场1处,年可向市场提供父母代枫叶种鸭300万只,商品鸭5亿只。美国枫叶集团投资建设的曾祖代种鸭场1处,现已开工建设,逐步形成了祖代种鸭―生产培育父母代种鸭―生产商品肉雏鸭的良种繁育推广体系,肥城市成为全国最大的枫叶鸭研发育种及推广基地,填补了国内空白。通过美国枫叶鸭产业的发展,能够使山东乃至全国的肉鸭品质逐步优化,生产性能和养殖效益显著提高。

三、加强种畜禽日常监督管理,加大执法检查力度。我市畜牧兽医局与种畜禽场监管责任人、种畜禽场监管责任人与畜禽场负责人分别签订了种畜禽质量监督管理责任书,加强种畜禽生产日常监管,确保种畜禽生产安全。加大对种畜禽生产法制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对种畜禽生产的重视程度,加大对种畜禽场生产、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水平。配合各级部门加大对种畜禽场的检查力度,定期开展种畜禽专项执法检查工作。

(来源:中国畜牧兽医信息网)

第2篇

    1畜牧业的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畜牧业的发展对环境的影响表现在2个方面。一是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二是加剧了草原的退化,破坏了草原地区的生态环境。从环境的污染方面来看,一是畜禽粪便等排泄物严重污染了环境。由于畜禽排泄物中含有大量氨、钙、磷等化合物、微量元素和药物等,这些排泄物对草原的空气、水源和土壤等都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有毒有害物质在土壤中积聚,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使得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都受到严重的影响。二是饲料污染。饲料污染包括生物性污染、化学性污染和放射性污染。生物性污染主要是各种细菌和病毒等影响了动物的机体;化学污染主要是有机氯和有机磷等农药的污染。重金属方面的污染主要是汞、铅等的污染,化学污染对动物的器官、组织和神经系统等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大幅度增加了动物的发病率。三是药物残留的污染。畜产品普遍存在着兽药、消毒药物和农药等的残留,这些药物的残留对人体产生了隐性影响,同时不规范的畜禽屠宰也污染了环境。

    2协调畜牧业发展与环境的措施

    要把畜牧业的发展与保护环境统一起来,在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促进畜牧业的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是合理规划畜牧场地。畜牧场建设要远离城市和工矿区等人口密集的地方,并且远离水源。在规划牧场时,要把农、林、牧三大农业产业结合起来考虑。二是科学控制畜禽粪便,降低畜禽排泄物对环境的污染。一方面采用多种技术对畜禽的粪便进行处理,另一方面降低饲料中矿物质和粗蛋白的含量,从而降低粪便中有害物质的含量。三是构建生态型畜牧产业,发展循环经济。根据生态学的原理和生态经济学组织畜牧场生产,科学合理地利用牧场的自然资源,引进国外先进的生态技术,在遵循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无废物的排放和无污染的生产。四是通过科学技术,加强畜牧场基础设施的建设。研发低污染和无污染的生物饲料,通过科学技术降低饲料中有害物质的含量。通过高科技技术改良畜禽品种,培育高产量和高质量的优良畜禽品种[3]。

    3结语

    尽管近年来我国的畜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然而畜牧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草原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导致草原环境严重恶化。草原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又阻碍了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自1972年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以来,我国政府强调要建设以循环经济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作为农业产业中的支柱型产业,畜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把畜牧业的发展与环境保护统一起来,才能有效地保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第3篇

本文作者:蔡鹏程 刘飞翔 苏琦 作者单位:福建农林大学

基本思路

针对龙岩市农村环境的污染现状,建立以沼气工程为纽带的规模养殖场模式可以较大程度的改善生态环境。按现有饲养量估算,龙岩市全年畜禽粪尿年产生量约为564万吨,其中猪223.0万吨,牛242.1万吨,羊3.0万吨,兔44.1万吨,其它51.8吨[4]。面对如此庞大的畜禽排泄物可以建立以沼气工程为纽带,进行畜禽粪便综合处理和利用的模式,既建立大型沼气池以畜禽粪便发酵沼气,沼气用作生活能源和发电,沼渣、沼液作为果树、茶树和蔬菜的肥料,也可以通过使用人造温室和新型的沼气供热设备,解决传统农膜的“白色污染”问题。这种模式的好处是结构科学,操作简单易懂,节省生产和生活能源,既解决了畜禽粪便对环境的污染,净化了环境,又为种植业提供了有机肥,减少了化肥农药以及薄膜的使用[5]。同时政府要积极引导进行综合利用,提倡农牧结合,种养平衡一体化,从源头及生产过程中减少排放,减少治理成本,提高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

实践探索

1加强循环农业推广力度,强化循环农业的治污理念

发展循环农业的主要地点在农村,因此只有让农民明白其科学道理和经济效益,才能提高农民发展循环农业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为此,应加大循环农业的推广力度,普及资源综合利用的科学与法律知识,增强农民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和责任感[6]。从经济、自然、社会、生活的多角度和农户、合作社、龙头企业、行业协会主体多主体,对循环农业的知识进行多层次的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调动农民参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积极性,培养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价值观,使循环农业的治污理念深入人心[2]。同时,各级政府管理部门也要有责任感和危机意识,把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保护农村环境的重要举措来抓,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建立明确的目标管理机制,保证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提高发展循环农业的科技水平

龙岩市应在农村的循环农业发展方面加大科研资金投入,大力建设一批先进的绿色技术科研基地,努力培养农业科技人才,积极建立农业清洁生产、废弃物资源化、生态产业链等绿色循环技术体系。把龙岩市的政府、生产、学校、科研部门的力量聚合起来,搞好技术研发,加大对生态农业生产、生态健康养殖和农牧结合、新能源利用技术、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循环经济发展中延长产业链技术、“零”排放技术、可回收利用材料和回收处理技术、废弃物重新利用处理与工业污染防治的成套技术等等相关循环经济技术的研发,形成完善的资源节约、能源梯次利用、资源回收利用的技术体系。

3创新农技推广体制,强化服务体系建设

创新农技推广体制,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为主的多元化农技服务组织,优化农技推广队伍结构,形成一套完整的农业技术研究、推广和普及的网络体系,并建立一套激励机制,激励技术人员创新和农民采用生态农业技术。鼓励、引导各类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以多种形式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在龙岩市建立发展循环农业示范村,发挥示范村的带动作用,加快农业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步伐,全面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同时,加快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积极提供新品种供应、新技术推广、统一耕种收获、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等服务,充分发挥市、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蚕桑总站、农经管理总站、畜牧兽医局和乡镇级农技推广机构在服务农业农村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4篇

一、生物发酵床养猪模式

生物发酵床模式是一种零排放环保型健康养猪生产方式,是根据微生态理论和生物发酵理论,以谷壳、锯末、枯草菌和酵母菌等复合微生物发酵菌制成混合有机物垫料,铺垫在猪舍里,猪的排泄物渗入有机垫料,经微生物作用被迅速降解、消化,利用猪的拱翻习性进行粪便的翻埋,便于新旧垫料的更新及好氧、厌氧菌的交替,从而达到免冲洗猪栏、无臭味、零排放、从源头实现环保、无公害养殖目的。在此过程中,猪的排泄物混入有机垫料中,与复合微生物发酵菌有机结合,通过发酵即可制成优质的生物活性有机肥,消纳了大量的秸杆、稻草、木屑等农业废弃物,促进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又可以解决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的问题,改善农村、农业生态环境,形成人与动物、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农业系统。北流市新城畜牧有限公司、广西北流中澳发酵床生猪饲养场、北流市担水冲养殖场等养殖场从2009年开始先行先试微生物发酵床技术,并取得成功,至2013年全市微生物发酵床养殖户100户,面积达16万平方米。在北流市国家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北流市新诚畜牧有限公司,该猪场采取微生物发酵床“零排放”生态养殖技术,使猪粪便在微生物发酵床猪圈里全部分解掉,不向外界环境排放,达到清洁环境的目的,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全市清洁养殖。猪圈粪尿直接排入垫层中,经微生物发酵分解,将粪尿转化为有机肥,猪舍里不产生臭气和氨味。该场17栋猪舍内只听见猪叫声、不闻猪屎味,走近一看,一头头肥猪正在“席梦思”上生活。如今,发酵床养殖已成为北流市清洁养殖的新“利器”,全市年发酵床养猪20万头以上,仅此一项就可节水225万立方米,减少污水污物排放300万吨以上,减少折合COD排放近5000吨。

二、标准化无害处理养殖模式

全市规模畜禽养殖场大力推进标准化示范养殖,积极创建畜禽标准化示范场,近几年有12家规模养殖场参加创建畜禽标准化养殖场,现已有5家获国家级标准化养殖示范场,7家获广西区级超标准化示范场。通过示范创建推动养殖业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其中,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场广西凉亭集团、北流市新茂养殖场,通过“干清粪+粪便生产有机肥+污水厌氧+好氧深度处理+有机肥料种水稻”的农牧循环模式,建成5500立方米的沼气池,氧化塘面积136700,农业综合利用面积达5000亩,达到清洁生产、资源化综合利用、环境友好和人畜和谐的示范带动作用。广西北流市茶山养殖有限公司建成年存栏栏15万羽种鸡标准化生产线,成为广西区级标准化示范场,公司鸡场通过“干清粪+粪便生产沼气+污水厌氧+好氧处理”模式、资源化综合利用,不向外界环境排放,达到清洁环境的目的。2013年北流市全市规模养殖场154户共建沼气池12300立方米、化粪池15500立方米、氧化塘52万立方米。全市散养户及规模场共建沼气池14万立方米,化粪池9万立方米。

三、固体粪便堆肥工艺技术模式

堆肥是在人工控制水分、碳氮比和通风条件下,通过微生物作用,对固体粪便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使之矿质化、腐殖化和无害化的过程。堆肥过程中的高温不仅可以杀灭粪便中的各种病原微生物和杂草种子,使粪便达到无害化,还能生成可被植物吸收利用的有效养分,具有土壤改良和调节作用。堆肥处理具有运行费用低、处理量大、无二次污染等优点而被广泛使用。堆肥分好氧和厌氧堆肥,好氧堆肥是依靠专性和兼性好氧微生物的作用,使有机物降解的生化过程,好氧堆肥分解速度快、周期短、异味少,有机物分解充分;厌氧堆肥是依靠专性和兼性厌氧微生物的作用,使有机物降解的过程,厌氧堆肥分解速度慢、发酵周期长,且堆制过程中易产生臭气。目前,北流市玲珑牛奶场、仕利奶牛场主要是采用好氧堆肥模式。

四、沼气工程技术

1.沼气(厌氧)还田模式。又称农牧结合方式,根据畜禽粪便污水中养分含量和作物生长的营养需要,将畜禽养殖场产生的废水和粪便无害化处理后施用于农田、果园、菜园、苗木、花卉种植以及牧草地等,实现种养结合。西养殖场、陈寿养殖场等都是采用该模式。

2.沼气(厌氧)自然处理模式。采用氧化塘、土地处理系统或人工湿地等自然处理系统对厌氧处理出水进行处理。主要利用氧化塘的藻菌共生体系的好氧分解氧化(好氧细菌)、厌氧消化(厌氧细菌)和光合作用(藻类和水生植物),土地处理系统的生物、化学、物理固定与降解作用,以及人工粪污处理主推技术湿地的植物、微生物作用对厌氧处理出水进行净化。

3.沼气(厌氧)达标排放模式。即采用工业化处理污水的模式处理生猪养殖场排放的粪污,该方式的畜禽养殖粪污处理系统由预处理、厌氧处理(沼气发酵)、好氧处理、后处理、污泥处理及沼气净化、贮存与利用等部分组成。采用这种模式的有凉亭公司、大发公司等规模养殖场。

第5篇

时间安排

从即日起至10月底。

指导思想

按照国务院和省、市、区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统一部署,全面开展迎“双节”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专项整治,重点组织开展八项行动,进一步巩固今年以来的工作成果,切实加强对各类监管对象的监督检查,坚决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全力确保“双节”期间全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

重点任务

(一)启动农资打假专项治理秋季行动。

根据市局统一要求,以种子、农药、肥料等为重点,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秋季行动,对生产、销售企业进行“拉网式”全面检查,并围绕重点环节和重点产品组织监督抽检,努力确保不发生因禁用农业投入品引发的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和因假劣农资引发的重大农业生产事故。

此项工作由王仓同志负责,张艳芳同志配合,法规科(执法大队)、农业科、土肥站、植保站具体组织实施。

(二)组织开展养殖业投入品专项整治。

1、饲料环节:组织开展饲料生产、经营企业监督检查,严厉打击、查处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添加“瘦肉精”等违禁药物的行为,组织开展饲料经营门店大检查,督促建立健全购销台账,严禁销售“三无”饲料产品和拆包、分装饲料。加大“瘦肉精”等违禁添加物抽检力度,做好新公布违禁添加物监测,组织开展隐患排查和风险预警。

此项工作由刘子恒同志负责,饲料办具体组织实施,四个基层站配合。

2、养殖环节:加强对养殖场(户)宣传与警示教育,逐场逐户签订《不藏匿、使用“瘦肉精”承诺书》,所有养殖场都要张贴统一制作的《关于严禁藏匿、使用“瘦肉精”的告知书》。强化养殖档案管理,督促养殖场建立完整、真实、规范的用药用料记录,完善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兽药等来源、名称、使用时间、用量等生产记录。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拉网式检查,对规模养殖场(户)进行“瘦肉精”尿样抽检,做到不漏一场、不漏一户。发现阳性样品,按规定办理,坚决依法查处。

此项工作由马文英同志负责,畜牧水产科具体组织实施,四个基层站配合。

3、出栏检疫、运输及屠宰环节:

(1)监督养殖企业严格落实出栏前自检制度,确保《“瘦肉精”自检合格报告书》或《未添加使用“瘦肉精”保证书》、《动物溯源追溯单》填写齐全。

(2)严格实行检测与检疫同步进行制度,督促定点屠宰企业对待宰畜禽进行自检,加强监督抽检和屠宰检疫,没有企业自检合格证明或有关部门监督抽检、屠宰检疫不合格的,动物检疫人员不得出具检疫合格证明。

(3)会同工商等部门加强对收购贩运经纪人与活畜市场的监督管理。要求动物收购贩运人员作出不教唆、不兜售和不收购、不贩运“瘦肉精活畜”的承诺。及时向工商部门通报已办理工商营业执照的收购贩运主体信息,严格查验过往运载动物活畜的车辆。

此项工作由刘子恒同志牵头,韩振林同志具体负责,动物卫生监督所具体组织实施,四个基层站及相关单位配合。

(三)组织开展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监督专项整治

进一步加大对畜禽出栏、运输、屠宰、销售以及动物收购贩运环节的检疫监管,“双节”期间要抽调力量对相关监管对象进行突击检查。同时,要结合公安部门,继续深入开展病死及死因不明动物整治行动,加大对各畜禽养殖场、畜禽产品储存及销售市场的监管力度,严把畜禽产品市场准入关,一旦查出违禁产品,立即追根溯源,依法严惩不法分子,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

此项工作由刘子恒同志牵头,韩振林同志具体负责,动物卫生监督所具体实施,四个基层站及相关单位配合。

(四)组织开展蔬菜产品(含豆芽产品)专项整治

加大“双节”期间蔬菜产品的抽样检测力度,杜绝在蔬菜生产过程中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行为。同时,按照区食安办统一要求,对区内“豆芽坊”实施拉网式清查,全面整治豆芽生产环节,坚决打击在豆芽生产过程中添加违禁物品的非法行为,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消费安全。

此项工作由马文英同志牵头,蔬菜办具体组织实施,相关单位配合。

(五)组织开展养殖环节地沟油专项整治

1、养殖环节:组织力量对全区范围内的各类畜禽养殖场所进行拉网式排查,严厉打击非法使用未经无害化处理的餐厨废弃物饲喂畜禽、畜禽养殖场从餐厨废弃物中分离、转运、提炼废弃油脂等不法行为。

此项工作由同志负责,畜牧科具体组织实施,四个基层站配合。

2、屠宰环节:组织力量对区内屠宰场(点)下脚料处理进行监督检查,同时加强对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及流向的监督,防止违法分子利用病死畜禽提炼、加工油脂。

此项工作由同志负责,动物卫生监督所具体组织实施,四个基层站配合。

3、饲料加工环节:组织力量对全区动物源性饲料生产企业进行监督检查,防止企业使用未经检疫的原料进行生产,防止生产出的饲料用猪油用作它用。

此项工作由刘子恒同志负责,饲料办具体组织实施,四个基层站配合。

(六)组织开展生鲜乳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

对区内所有奶牛养殖小区、生鲜乳收购站、生鲜乳运输车辆进行拉网式排查,确保区内所有生鲜乳收购站和生鲜乳运输车辆全部持证经营,奶牛养殖小区监管实现全覆盖,确保生鲜乳质量安全。

此项工作由同志负责,畜牧水产科具体组织实施。

(七)组织开展蜂产品(进入食品生产加工和流通环节之前的蜂产品)生产投入品专项整治

对全区范围内的养蜂者进行拉网式排查,建立档案台账,指导养蜂者按照国家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进行生产,对蜂产品适时进行抽检,对蜂及其产品进行检疫。

此项工作由同志负责,韩振林同志配合,畜牧水产科具体组织实施,动物卫生监督所、四个基层站配合。

(八)组织开展无证(《动物防疫合格证》)生产经营行为专项整治

组织力量对全区畜禽养殖场、屠宰场等相关生产经营场所进行监督检查,严厉查处无《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从事养殖、屠宰、加工、销售等违法行为。

此项工作由同志负责,同志配合,兽医科具体组织实施,动物卫生监督所、四个基层站配合。

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局成立迎“双节”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名单附后),指导整个专项整治工作的实施。局领导班子成员、各相关科室、下属有关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要求,严格落实“一岗双责”责任制,认真履行各项监管职责,确保责任落实到人。

第6篇

关键词:少数民族山区;绿色发展;无公害畜禽肉产品

新晃侗族自治县地处云贵高原边缘,位于湖南省最西部,南、西、北三面与贵州省毗邻,是全国成立较早的少数民族自治县之一,也是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革命老区县、比照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县、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重点县。作为典型的贫困山区,如何选取发展路径至关重要,这不仅仅是关系着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更是要实现今后的可持续发展。一直以来,新晃侗族自治县也做出了很多的尝试,但在发展的科学性、经济性、持续性方面还有很大的完善空间。借着党的十的东风,从绿色发展的角度重新审视各种发展规划、发展路径、发展措施显得尤其紧迫和重要,作者从大力发展新晃侗族自治县无公害畜禽肉产品的角度,进行了探索性研究。

一、新晃县绿色发展的现实选择

(一)关于绿色发展的理论指导

党的十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

(二)新晃县经济发展选择面临的问题

从十报告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式就是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而长期以来,为了加快新晃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在战略选择上,不约而同地做出了以工业发展优先主导的模式,主要的建设资金及发展重点都集中到了工业园区建设上来,希望吸引外来企业落户新晃,通过产业集群,形成规模优势,带动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但是从实际效果来看,园_区建设进度较慢,入驻企业较少,优质企业不多,贡献税收少,带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作用有限,同时还带来了一些矛盾和问题,如征地拆迁与村民的矛盾、园区建设与村民生活用电的矛盾、企业污染土地、河流等问题,这让我们不得不反思,到底要怎样规划选择,才能够走上绿色发展的道路?

(三)新晃县发展绿色产业的有益尝试

在集中进行工业发展的同时,依托该县肉牛产业的传统优势,近几年来,通过战略定位、项目争取、品牌建设等多方面的努力,特别是以2009年6月新晃黄牛肉被列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为标志,该县以畜禽肉产品,特别是新晃黄牛产业为突破口,依托资源优势,确立了肉牛产业发展思路,全力打造“三湘黄牛第一县”,大力推动全县无公害畜禽肉产品的快速发展。这可以是看作新晃县作出的有益尝试,效果突出,很有特色,符合绿色发展的要求,也是该县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可行的现实选择。

二、新晃县无公害畜禽肉产品的发展

(一)无公害畜禽肉产品

无公害农产品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引自《无公害农产品管理方法》)。按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标准,无公害农产品包括了四大类,有无公害蔬菜、无公害水果、无公害畜禽肉产品、无公害水产品等。

(二)新晃无公害畜禽肉产品的发展现状

全国无公害农产品发展现在正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各方面的法律法规、监督机制、认证体系都得到了很大的完善,这对于新晃县来说是更大的机遇。

1.找准定位,抢抓机遇发展。湘西黄牛是我国科技部、农业部重点打造的中国黄牛品牌。为加快提升地标品牌竞争力,该县立足本身有利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突出品牌创建,把新晃黄牛产业作为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来抓,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落脚点,以加工企业为链接点,以农企联合为切人点,大力推进产业化建设,新晃黄牛产业得到较快发展,确立了在农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2.重点突击,加强品牌建设。2013年,新晃嘉信食品有限公司、新晃老蔡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新晃永益牧业有限责任公司三家企I总销售量分别为1 200吨、1 600吨、400吨,销售额分别达到1.008亿元、1.11亿元、4 000万元;2014年,嘉信公司、老蔡公司、小肥牛食品有限公司等三家企业就实现销售额3.5亿元,实现利润3 600万元,上交利税2 196万元,形成了比较大的规模,建立起了良好的品牌。通过各级政府与部门的共同努力,2014年,嘉信、老蔡、永益牧业又三家企业荣获了《湖南省农业厅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证书》,三家企业两证的获得,这是该县无公害畜禽肉产品发展的标志性事件,提升了该县畜禽肉产品质量档次,同时对该县畜禽水产品规模养殖场标准化建设,培育打造全省乃至全国的无公害畜禽肉产品品牌起到了强劲的推动作用,为新晃黄牛产业这个品牌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3.全力推广,增加农民收人。目前,该县在发展黄牛产业方面形成了两个成功经验。一是公司+基地+农户的肉牛养殖模式。嘉信、老蔡、永益牧业、小肥牛等几家比较大的肉牛加工企业主要通过这种模式,不断发展自己的养殖基地,吸引更多的养殖户加入产业环节,带动了新晃整个肉牛产业的稳步增长;二是大力鼓励发展能繁母牛养殖的农户个人养殖模式。2015年,全县存栏黄牛73 050头,能繁母牛24 010头,出栏牛5.63万头,培养的养牛大户有287户。通过黄牛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农民收入的大幅提高。

三、新晃无公害畜禽肉产品发展困境及对策分析

(一)发展困境

从全国无公害农产品发展情况来看,目前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存在的问题具有共通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无公害农产品在认证产品数量上,虽有一定规模,但总量仍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我县取得突破的肉牛产业,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虽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无公害畜禽肉产品的发展还是比较滞后,形成品牌和规模的企业还不多,涉及的种类还不全面,肉源供应跟不上市场需求,规模发展较小、较慢等瓶颈,难以发挥集聚效应。

2.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在行业间发展不平衡。该县无公害畜禽肉产品认证也面临这样的问题,也就是在2014年才取得突破,老蔡公司等三家肉牛加工企业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而且都集中在肉牛产业这一块,数量小、种类少。

3.无公害农产品优质优价的市场机制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品牌效应有待于进一步扩大。该县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三家肉牛企业,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发展思维保守,更多注重项目资金的争取,而忽视技术创新,对规模养殖的实际投入与重视程度还有所欠缺等不利因素。

(二)对策分析

根据发展困境的对比分析,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出应对,以期能推动该县无公害畜禽肉产品的良性发展。

1.进一步加快产业园区建设。近两年来,为了适应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发挥集聚效应,减小成本的需求,该县在兴隆镇柏树林村规划了肉牛加工产业园,准备将几家规模较大的企业搬进园区。但是由于征地拆迁、项目资金、周边配套设施建设等多方面的事务受各种条件的影响和限制,建设的进度仍然缓慢,仅有小肥牛一家企业进入投入生产。下一步必须破除各种困难,提速园区建设进度,更早一步发挥规模生产集聚效应,示范带动作用,促进更多无公害畜禽肉产品的认证。

2.加强监管、技术指导部门与企业的合作。为了做大做强该县的特色产业,各监管、技术指导部门要认真履行好各自的职责,为加工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为他们的快速有序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对取得成功的老蔡、嘉信、永益牧业、小肥牛等企业,鼓励他们探索拓宽加工种类,推广成熟经验,带动其他肉类加工企业的发展,争取更多的企业能够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证。

3.加强技术创新,维护品牌形象。对于已经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企业来说,一定不要固步自封,安于现状,而是要以更加积极进取的精神,充分利用和发挥无公害农产品品牌的效应,扩大规模建设、加强自身质量监管、重视市场营销手段等,让品牌带来更大地效益。

四、新晃县无公害畜禽肉产品对绿色发展的启示

同志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他强调,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对于少数民族贫困山区的新晃县来说不仅仅是从GDP的指标和工业的角度出发,用老的眼光、旧的方式来看问题、想问题、解决问题。新晃县在无公害畜禽肉产品方面取得的成绩是很好的尝试,为全县在绿色发展方面的不断完善、不断丰富、不断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一)以特色产业为突破口,夯实绿色发展基础

作为新晃县来说,始终要以绿色发展作为指导方向,以县域经济发展作为自己的落脚点,而其中重要的载体就是要发展符合当地实际的特色产业。新晃县抓住了契机,充分利用了自己的传统优势产业――肉牛加工业,逐步扩大了产业规模,集中生产加工,不仅带动了企业的发展,给财政带来了可观的税收,同时也大幅度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新晃的肉牛加工业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能引导和带动整个县的绿色发展,如在侗藏红米、烤烟种植、龙脑樟种植等其他产业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发展。

(二)以品牌建设为着重点,提升绿色发展内涵

第7篇

清水县是农业县。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畜牧业的发展,提出了畜牧强县战略,把建设全省肉牛大县为主的畜牧业做为全县三大支柱产业之一来抓,全县2010年底畜禽饲养量突破了300万头(匹、只),畜禽养殖不断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动物防疫是养殖生产的关键环节,是发展畜牧业的重要保障措施,科学免疫是动物防疫成功的根本保证。为此,我县树立了抓动物防疫就是抓畜牧发展的理念,建立健全了动物防疫常抓不懈的工作措施。根据近几年来笔者从事基层动物防疫尤其是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比较实用的技术管理模式和思路,并在实践中应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从改革管理体制入手,构建动物防疫网络是基础

乡镇畜牧兽医站是承担畜牧业生产发展、动物防疫等重要职能的部门,但是由于从事疾病诊疗、防疫、服务功能还不强,严重影响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落实。为改变原有的基层动物防疫机构不健全、人员不到位的状况,我们从抓基础工作入手,从2006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下,在全市率先组建了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按照千人以上村两名,千人以下村一名的标准,配备村级防疫员360名。2007年通过省市考试重新确认了240名,达到1村1名,成为我县农村动物防疫工作的主力军。由于村级防疫员进的是猪牛圈,社会地位不高,不能吸引人才加入,导致农村动物防疫队伍老龄化、文化层次低,村级动物防疫队伍残缺不全等现象。村级动物防疫人员普遍出现厌烦情绪。随着经济的发展,近几年就业机会增多,很多年轻的防疫员外出务工,致使农村基层动物防疫人员呈减少趋势,个别乡村出现有畜无人防,有病无人治,有疫情无人报的局面。从2008年通过兽医体制改革,成立了畜牧兽医局,组建了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动物卫生监督所和畜牧技术推广站,加强了动物防疫工作的组织领导,对全县乡镇兽医站新配备了专业技术干部21名,达到了年轻化。2011年省招了500名兽医,分配我县30名,达到了专业化。充实了乡站力量,对村级防疫员依据《办法》增加了补助工资,吸收了乡村个体兽医,开展了年度考核,从而增强了活力,建立了县乡村比较完善的动物防疫网络,实现了动物疫情电话一线通,保证了防疫工作的顺利进行。

2扎实有序开展动物疫病控制与防治是关键

动物防疫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工作,环节多,牵扯面广,重视各环节的质量监控和计划实施是关键,只要一个环节出现失误,就会前功尽弃,需要采取查因补缺,扎实工作,方保效果。

2.1扎实搞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近年来,我们根据省市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一是积极组织开展集中免疫工作。二是落实常年和集中补免相结合的工作,在集中免疫结束后,对新补栏畜禽、漏免畜禽集中进行补针,保证防疫密度。三是坚持冬夏强化免疫工作,在6月和12月根据免疫抗体水平测定结果,有针对性的在全县开展重大动物疫病强化免疫工作,有效提高免疫保护率。

2.2重视其他动物疫病的防治工作

积极贯彻因病设防,突出重点的原则,一是开展畜禽常发疫病的防治工作,在规模养殖户和专业村全年共用8种疫菌苗进行其他动物疫病的防制。

二是重视动物驱虫工作,提高畜禽抗病能力,减少消耗性疫病的发生,使用高效驱虫药阿维菌素、多拉菌素、抗蠕敏等驱治畜禽寄生虫病。

三是积极开展畜禽普通病的防治工作,与养殖户建立密切关系,取得养殖户的信任,为防疫工作奠定群众基础。

2.3开展了动物疫病调查与疫情监测本文由收集整理

一是开展畜禽饲养情况调查,确保免疫密度,充分利用集中免疫机会,组织开展了畜禽存栏量的调查摸底,确保存栏畜禽应免尽免,畜禽防疫密度达到100%。

二是排查动物疫情,确保动物安全,全年开展规模养殖场(户)拉网式的动物流行病学排查,通过对落实补救措施效果的督查,进一步消除了疫情隐患。县业务局组织县乡技术人员,分二组交叉抽查验收了各乡镇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在交流抽查中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2.4强化抗体监测,锻炼干部实验室工作水平,确保免疫质量

一是开展普检,评价工作,锻炼技术。为了有效监测全县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免疫效果,提高全县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水平,采取随机抽样和乡站送样相结合的方法,对强制性免疫注射工作进行免疫抗体水平检测,以抗体水平评价免疫质量,对乡站工作排名排序,年终进行奖罚。

二是积极开展外购良种畜禽抗体水平和防疫情况的监测,保障良种工程的顺利实施。

2.5加强消毒灭源工作,切断传染途径

一是开展集中大消毒,在集中免疫结束后,组织全县开展了全面细致的全县大消毒。二是重点加强养殖场所的程序化消毒。建立养殖场所定期消毒制度,对规模养殖场(小区)、养殖大户区域周边村镇等进行全面消毒。制定科学的消毒程序,督促落实消毒措施。县政府无偿配发高效消毒药,有效地净化养殖环境。

3开展兽医技术试验、示范与推广是根本

动物防疫工作在新形势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疫病控制和防治难度进一步加大,实际工作中,要求不断的开展理论探索和实践试验,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才能解决实际问题,降低发病率,发挥示范引导作用。

3.1建设动物防疫示范点,抓点带面

动物防疫工作,量大面宽,没有疫情,养殖户体会不到防疫带来的效益,有麻痹大意的心态,拒防现象时有发生,疫病控制难度大,为了示范防疫效果,我们集中力量采取以建立动物防疫示范乡镇、村(组、场)小区为工作突破口,向养殖户示范防疫效果,用事实说话,用效益引导,不断扩大防疫成果,建立标准化示范点8个,防疫示范村36个,抓点带面,促进动物防疫整体上水平,努力降低畜禽发病率,推动动物防疫工作全面达标。

3.2建立动物疫情监测点,掌握疫情动态

成立由高级兽医师为队长的动物疫病流调队,组建应急分队,制订《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完善重大动物疫情监测机制,健全疫情监测报告网络,在全县建立健全8个动物疫情监测点,在养殖规模比较大的养殖小区、养殖场、养殖专业村和县境交界区域设立疫情监测点,密切跟踪和及时掌握疫情动态,确保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和严密性,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3.3积极开展科技试验示范推广,创新工作方法

近年来我们开展科技试验推广共4项。一是开展《特

转贴于

效药物驱治家畜寄生虫病的实验》工作。二是开展了《猪病防治与综合配套技术的推广应用》。推广应用《猪瘟、高致病性蓝耳病、口蹄疫三种疫苗同时分点注射防控猪病》的技术,在全县10乡镇得到推广应用起到示范引导作用。三是积极参与《甘肃省养殖小区动物防疫疫病监测技术研究应用》项目的实施,全县共应用推广102个规模养殖场,其中示范推广10个。本项目获农牧渔业丰收一等奖,四是认真落实市列课题《规模化养殖标准化防疫的试验》的区域试验示范工作,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3.4全面落实防疫包乡责任制,靠实责任

我县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动物防疫目标管理责任制,各包乡镇技术责任人与各养殖场签订《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责任书》,做到了三集中、四统一,实现了确保一方净土的目标。

3.5加强防疫技术培训工作,提高技术水平

一是在积极参加全县突发重大动物疫病应急培训演练,组织有关单位和乡镇兽医站人员,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历时10d的酷暑训练,成功地进行了突发动物疫情应急演练,为应对重大动物疫情的处置积累了经验,锻炼了干部。

二是积极开展防疫技术培训,在春防开始前,由包片领导和包乡责任人在各乡镇兽医站举办技术培训班,规范指导防疫人员开展免疫注射,特邀专家在养殖大乡组织举办畜禽疫病防控知识培训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6示范落实驻场兽医制度,提高服务水平

为切实抓好规模养殖户、小区的动物防疫工作,按照省市安排,我县建立健全了驻场兽医制度,按照谁包谁负责,服务与监督同并重,效果与工资发放、职称考评、奖惩择优相挂钩,极大的提高了各级干部、防疫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全县102个养殖小区(场)基本落实了驻场兽医。

3.7建档立卡规范详细,有据可查

今年我县编制了《清水县动物防疫免疫情况登记汇总表》、《清水县村级动物防疫免疫档案》、《清水县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防疫档案》,对存栏畜禽做到了免疫登记在村,汇总登记在乡镇,汇总总结在县的规范管理。

4强化工作措施,落实是保证

动物防疫工作量大面广,政府、业务部门、防疫员、养殖户都责任重大,情况复杂,采取的工作措施必须落实到责任人,付诸于实际,才能保证防疫效果的确实性。

4.1加强领导,落实防控经费

抓动物防疫就是促畜牧业的发本文由收集整理展,是动物食品安全的必然选择。县政府每年拨付动物防疫经费30万元,用于县乡防疫工作经费,保证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防疫员年报酬从240元已增到1 000元,成立了领导小组,明确了各乡(镇)人民政府和乡镇兽医站站长的责任,加强了对重大动物疫病防制工作的组织领导。

4.2落实责任,保证效果

围绕“力争不发生,确保不流行”的防控目标,县乡两级采取了多种有效措施,使防疫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县政府将重大动物疫病防疫工作列入乡镇经济和社会发展考核指标。

4.3强化督查,促进工作

动物防疫督查组深入动物防疫第一线,对全县动物防疫工作进行了跟踪督查,现场查看疫苗的贮存保管使用情况,实地走访农户(场),现场观察村动物防疫

转贴于

员的免疫注射操作情况,对在督查发现的业务技术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纠正。

4.4科学程序,保证质量

为了落实国家强制免疫制度,散养鸡实行禽流感、新城疫同时免疫,散养猪三种疫苗同时免疫的免疫方法,规模养殖户采取程序免疫的方法,从而提高了免疫密度,降低了村防疫员的工作量。

4.5制定计划,分步实施

我县春秋两季动物防疫工作制定了分三个阶段实施的计划。第一阶段集中免疫。集中一月时间全面完成全县动物集中免疫工作。第二阶段集中补免。利用一月时间集中进行排查补免,第三阶段强化免疫。根据抗体监测水平和疫情动态有针对性的开展强化免疫和消毒灭源工作.

第8篇

我国海洋植物资源极为丰富,海底生长着多种野生植物,其中产量较高的有海藻、海带草、海青菜、海更菜、紫菜、海谷菜等。而海藻是海洋中分布最广的生物,从微小的单细胞生物到长达数10米的巨藻,种类繁多。世界海洋中的海藻类植物约10000多种。有绿藻门、褐藻门、蓝藻门、红藻门等11门,在这些藻体内含有丰富的海藻多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以及具有特出功能的生理活性物质,是提供食品、饲料和药物的原料库。按藻类形态可分为大型海藻和微藻两类。目前,人们主要对大型海藻加以综合利用,如褐藻中的海带、裙带菜、巨藻、;绿藻中的苔条、石莼;红藻中的紫菜、石花菜、伊菇草等,这仅是海藻资源的很少1部分,而蕴藏量巨大的微藻,是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取之不尽的原料库。用海洋植物作畜禽动物饲料的研究和应用始于本世纪50年代,我国至今尚未形成相应的海洋植物饲料加工业。

海洋植物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抗病、抗病毒、促进生长等生物活性。栽培海洋植物可以改善生态环境,保护水生生物资源。因此,开发海洋植物饲料,促进畜牧业发展正日趋受到广泛重视。

1、海洋植物的营养特点

1、粗蛋白含量较高。并含有丰富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利于畜禽的繁育和生长发育。

2、含有抗菌抑菌的活性物质。这些活性物质对霉菌、金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都有抑制作用,同时又能提高畜禽的免疫力和抗病力。

3、含有生物活性激素和促生长因子。能调节饲料中各种养分的平衡,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产生抗应激作用,可提高畜禽的生长速度和抗病能力。

4、含有丰富的色素。海洋植物中含有藻黄素、胡萝卜素等物质;用于畜禽饲料中,可明显改进畜禽产品的品质,使畜禽的皮肤、肌肉颜色鲜艳。

5、含碘量高、钙磷比例适中。用它来配制畜禽饲料,可使肉蛋奶的产品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蛋壳的厚度增加,蛋黄的颜色变成深黄色;特别是蛋黄中碘的含量较原来高出10几倍;脂肪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使胆固醇的含量降低。

6、含有苯酚类化合物和晾胶、褐藻酸等物质。因含苯酚类化合物,有较强的抑菌防霉作用,是天然的饲料防霉剂,因含琼胶、褐藻酸和吸水性物质,是天然的饲料粘合剂和防潮剂,可吸收饲料中的水分。

7、降血脂抗凝血作用

褐藻淀粉经碘化而得的硫酸脂,可以代替肝素具有降血脂抗凝血,改善微循环系统的作用。

2、海洋植物的营养成分

海洋植物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还含有大量的非含氮有机化合物以及未知生长素。(以海藻粉为例)

海藻粉化学成分(%):粗蛋白8.95、粗纤维6 、粗脂肪0.3 、甘露醇11.3、褐藻胶24.7、褐藻淀粉1.7、褐藻糖胶0.3、碘4500mg/kg、钙0.07mg/kg 磷0.16mg/kg、铁1900mg/kg、锰37mg/kg、锌139mg/kg、铜20mg/kg 、

胡萝卜素10mg/kg 、Vc32mg/kg 、硫胺素0.1mg/kg 、核黄素2.1mg/kg、生育酚7.21mg/kg。能量:1009.30/kg。 3、海洋植物的采集

1、风浪后采集。每次风浪,尤其是大风大浪之后,会把大批海洋植物冲上海滩,乘此机会将其收集起来,及时晒干、粉碎、装袋备用。

2、退潮后采集。大海潮汐不止,每24小时两次退潮,每次退潮后,浅海礁石全部露出水面,海植物处处可见,乘此机会可大量采集、晒干、粉碎备用。

3、乘船捕捞。离海滩越远、越深,海底贮藏的野生植物越多,其营养价值越高。

4、采集海洋植物的适宜季节应在夏初至秋季。此时海洋植物生长茂盛,营养成分含量较高。

4、海洋植物饲料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

1、饲喂蛋鸡生产高碘蛋。在蛋鸡饲料中添加2—6%的海藻粉或海带粉,饲喂1周后,所生产的高碘蛋,其含碘量较普通蛋高出10几倍,维生素A的含量较普通蛋高出17—46%,成为有医疗价值的高碘蛋。海藻粉所含的碘是无机碘,在鸡体内能转化为有机碘,90%存在蛋黄中,10%存在蛋清内。碘在氧化酶的作用下进行碘化,与酪氨酸作用合成甲状腺激素。还可与其他氨基酸碘化合成不同的有机物,利用这些高碘有机物可以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哮喘病等疾病,长期服用高碘蛋对人的健康是有益的。

2、饲喂育肥猪。在猪饲料中添加8—10%的海洋植物饲料粉,饲喂育肥猪,可减少大肠杆菌、肠炎等疾病的发生,使日增重提高10%左右,饲料成本明显降低。同时又改善了猪肉的品质,使猪肉的脂肪降低,瘦肉率提高,色泽鲜艳,味道鲜美,很受消费者欢迎。

3、改善鸡肉和鸡蛋的品质:在蛋鸡和肉鸡的饲料中添加2-5%的海藻粉,可使蛋黄颜色深黄,蛋壳和鸡腿的颜色变的颜美,鸡蛋的薄壳率明显降低。

4、做饲料防潮防霉剂。1般在饲料中添加2—3%的海洋植物饲料粉,加入1周后可杀灭90%的粉螨及有害细菌,可吸收饲料中3%的水分,即可使饲料的保存期延长,有使饲料无异味、无污染,还能确保饲料的色泽、质量不变。

5、海洋植物饲料—海藻粉的生产

新鲜海藻—海水清洗—干燥—去沙石—粉碎—配料—混合—包装。

第9篇

根据会议安排,我就今年的环境保护工作进行发言,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

目前我们正在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其科学发展观中的一个重要内涵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不能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发展,不能以当代人的利益满足而砸掉子孙后代的饭碗。因此,我们要以这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

二、以葫芦河水污染事件为教训,彻底关停小规模淀粉企业。

葫芦河水污染已引起国务院和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究其污染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我县包括粉条厂在内的小淀粉企业污染成为焦点问题,据实地调查,我县共有粉条加工企业48户,小淀粉加工企业3户,规模以上淀粉企业4户。我们要以此为教训,严格按照省、市的要求,采取关小扶大、关污染不关产业的政策措施,彻底关停51户小淀粉企业。对4户规模以上淀粉企业严格按照环保“三同时”要求,进行污染治理,确保其达标排放。

三、以县城饮用水源安全为重点,依法整治畜禽养殖业污染。

近两年,我县生猪养殖业迅猛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大小规模养猪户近200家,这些企业均不具备环保条件和要求。因此,我们要以县城饮用水源安全为重点,依法从严整治全县所有畜禽养殖业污染,对有条件和有一定规模的养猪企业,要求限期新上污染治理设施,对无条件无能力的小养猪户,坚决依法予以关闭,从而确保县城饮用水源安全和河流出境断面水质达标。

四、以企业污染治理为载体,确保完成污染减排任务。

为确保完成二氧化硫当年减排0.6%和化学需氧量减排5%的目标任务,对大金山水泥公司进行烟尘粉尘治理并通过市上验收;对县精淀粉厂和朱店银海、宏达以及南湖成林淀粉公司,强制性进行污染治理,并通过市上验收;对县城部分小采暖锅炉进行强制性关停或拆除。

五、以生态示范创建为龙头,扎实开展农村环境保护工作。

我县争创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已进入尾声,为迎接明年国家验收,今年确定的通化、杨河、南坪、盘安、永宁、卧龙六个乡,要严格按照《实施方案》和创建标准进行创建,年底通过市上验收,其它已通过市上验收的乡镇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内容,收集充实资料,确定好的亮点,为国家验收做好准备。另外各乡镇要各抓一个生态示范村,上报通过省、市和国家验收命名。

以此为龙头,扎实开展农村环境保护,每个乡镇要抓好一个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试点村,在朱店新建一个中心环保所,推广生物养殖技术,建成通化康庄、朱店金锁两个养猪公司畜禽养殖污染治理项目并通过市上验收。

六、以务实的工作作风为保障,全面完成责任书考核目标。

第10篇

关键词:**;农村环境保护;对策

引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和农村是连接人与自然的主要纽带,保护农业资源和改善农村环境在建设生态文明进程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深入研究**市农村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对策与措施,对**市保护农村生态,维护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市农村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农村生活污染严重,“脏、乱、差”现象普遍长期以来,**市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农业废弃物任意排放的问题未引起根本重视,人畜粪便、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等大部分没有得到处理,随意堆放在道路两旁、田边地头、水塘沟渠或直接排放到河渠等水体中,在一些农村呈现出“围村、塞河、堵门”之势。“污水乱泼、垃圾乱倒、粪土乱堆、柴草乱垛、畜禽乱跑”、“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成为农村居民环境的真实写照。这些严重的污染现象,直接威胁着广大居民的生存环境与身体健康。

1.2农村工矿污染凸显,家庭作坊式污染严重近年来,**市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乡镇工矿企业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的排放剧增,目前已占到**市工业污染物总排放量的50%左右。另外,**市农村规模化工业企业相对较少,大多是分散式的家庭作坊加工业。

1.3农业废物综合利用率低,畜禽养殖污染日益加重随着农业生产能力的大幅度提高,畜禽养殖业污水、粪便、作物秸秆以及残留农膜等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大量增加。这些污染物大多数得不到有效处理,仅少数作为农业生产有机肥源利用,且大多数沿袭传统堆肥方式,畜禽粪便往往堆放于居所四周、村口等处,不仅污染环境,又影响村容村貌。

1.4水污染日趋严重,部分农村饮用水安全受到威胁**市地表水近年来上游入境水量不断减少,本区域内每年从城市、农村、工矿、企业排出来的污水达到2000-3000万立方米,已使河流水体水质超过了地表水环境功能要求。目前部分农村饮用水污染也比较严重,一些农村受自然因素和人为污染因素的影响,村镇饮用水水源地卫生设施差,水质不能稳定达标,居民饮水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此外农村简易自来水厂,多数水处理工艺流程落后,设施简陋,输水配套网系统老化,二次污染的隐患也比较突出,生活给水水质难以得到保障。

1.5农用化学品过量和不合理使用,农业面源污染加剧近年来,**市化肥、农药、地膜等的使用量逐年增加,大部分农村化肥、农药使用量较大,农用化学品的过量和不合理使用造成了农村面源污染严重。大量及不合理地使用农药、化肥、农膜等农业投入品,造成土地肥力下降,土壤质量退化,部分地方农业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农产品质量不安全因素增加,土壤中的氮、磷等元素通过地表径流或淋溶等对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污染,是河流等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污染物。

1.6农村居民环保意识不高某些村干部只重视抓经济,对农村环境保护在思想上没有足够的重视,目标制定较软,治理措施不得力,个别村还认为农村环境要彻底治好不可能,干劲不足,单单等待上级政府资金补助。村民自身环境保护意识相对较低,缺乏自主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缺乏创造性。

二、对策与措施

2.1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标准体系遵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市农村保护实际情况,抓紧研究、完善有关土壤污染防治、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饮用水水水源地污染防治、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等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方面的规范、条例和制度等。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研究制定农村区域间、城乡间的生态补偿政策。

2.2推广应用农村污染防治适用技术根据**市农村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现状,研究、开发和推广适合不同区域特点的农村污染防治适用技术。结合各县(市、区)开展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在广大农村地区,推广一批农村污染防治适用技术。

2.3建设农村环境保护监管体系建立和完善农村环境监测预警体系。按照《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积极推进县级监测站的常规监测能力建设。督促各级政府和重点企业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配备必要应急设施,提高农村地区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农村环境执法监督体系。按照《全国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标准》,加快县级环境监察机构标准化建设,提高机动性执法、现场取证、通信联络、信息处理、快速反应等配套执法能力。改善农村环境管理基础设施和条件。加大农村基层环保管理干部和技术人员培训力度。:

2.4深化农村生态示范创建工作各县(市、区)要把创建环境优美乡(城)镇、生态村作为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抓手,不断深化生态示范创建工作。

2.5推动农村污染防治示范工程针对目前亟需解决的农村环境污染重点问题,优先实施五类农村污染防治示范工程。包括:①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污染治理示范工程;②村庄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示范工程;③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示范工程;④农村工业小区污染防治示范工程;⑤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示范工程。

参考文献:

[1]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环境保护,2004.

[2]殷广平.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几点思考.河北环境保护,2008.

第11篇

《广西壮族自治区乡村清洁条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持续改善乡村人居环境,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自治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自治区城市建成区以外的乡镇、村屯、农林场。

前款规定区域内的所有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 乡村清洁工作应当遵循政府引导、村民主体、多元投入、奖惩结合、因地制宜、务求实效的原则。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乡村清洁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长效的资金投入机制,加大资金投入,扶持乡村清洁设施建设。

乡镇人民政府具体组织实施乡村清洁工作。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改革、教育、财政、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建设(规划)、交通运输、水利、农业、林业、卫生、新闻出版广电、水产畜牧兽医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照各自职责做好乡村清洁相关工作。

第六条 村民委员会负责组织村民开展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绿化美化村容村貌等乡村清洁活动。

农林场经营管理单位负责组织开展农林场的清洁活动,其他单位负责开展管辖范围内的清洁活动。

第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维护乡村环境卫生,有权制止、投诉、举报影响乡村环境卫生的行为。

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建立乡村清洁监督举报制度,设立并公布举报信箱、投诉电话和其他联系方式,及时查处影响乡村环境卫生的行为。

第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以及有关部门综合运用检查、考核等方式,对乡村清洁工作实施动态监督和管理。

第二章 乡村清洁设施

第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乡村清洁设施规划与建设管理工作,合理布局、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建设乡村卫生厕所、垃圾和污水处理等乡村清洁设施,配备符合要求的卫生保洁专用设施、设备。

鼓励和支持具备条件的乡村建设沼气池等设施,综合处置乡村垃圾、畜禽养殖废弃物、农作物秸秆等生产、生活废弃物。

第十条 乡村卫生厕所、垃圾和污水处理等乡村清洁设施应当符合国家和自治区的强制性技术规范和标准。

第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建设(规划)、卫生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对乡村卫生厕所、垃圾和污水处理等乡村清洁设施运行、管护进行技术指导和监督检查。

村民委员会应当指定人员对乡村卫生公厕、垃圾和污水处理等乡村清洁设施进行日常管理和维护。

第十二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损坏、擅自拆除、擅自关闭乡村卫生公厕、垃圾和污水处理等乡村清洁设施,或者擅自改变其用途。

第三章 乡村清洁规范

第十三条 村民委员会根据本村实际情况组织制定和完善乡村清洁村规民约,将下列事项纳入村规民约的内容:

(一)保洁员的雇用、保洁费的筹集和使用;

(二)村民清扫打理自家庭院、房前屋后卫生的行为规范;

(三)生产、生活废弃物的处理规范;

(四)维护乡村公共环境卫生的行为规范;

(五)爱护乡村清洁设施的行为规范;

(六)违反乡村清洁村规民约的处理措施。

第十四条 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应当建立日常卫生保洁制度,按照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和村规民约向有关单位和个人收取保洁费。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可以从村集体经济所得收益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本村屯日常卫生保洁。

县级人民政府对乡村日常卫生保洁给予适当补助。

保洁费应当专款专用,其收取和使用应当至少每季度公布一次,接受村民监督。

第十五条 乡镇人民政府根据乡村地域面积、居住人口数量等实际情况,在征求村民委员会和村民意见后确定保洁员配备比例;县级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对保洁员配备比例进行平衡。

保洁员由村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小组雇用。村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小组按照约定向保洁员支付劳务报酬,并对其工作情况进行监督。

保洁员主要承担以下职责:

(一)乡村公共区域的清扫保洁;

(二)生活垃圾收集、分类和清运;

(三)乡村清洁设施的日常维护;

(四)协助村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小组收取保洁费;

(五)乡村清洁的日常宣传教育;

(六)制止、举报影响乡村环境卫生的行为。

第十六条 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应当定期组织开展村屯公共区域、庭院卫生整治和公益卫生活动,清理乡村溪流、池塘、沟渠、道路的垃圾、淤泥、粪堆,保持村屯公共区域、庭院整洁卫生。

鼓励村民理事会等组织开展经常性乡村清洁活动。

第十七条 单位和个人应当自觉维护乡村环境卫生,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在公共场所、公路、乡村道路、田间倾倒渣土、垃圾,排放污水,堆放杂物,丢弃农药、化肥包装物和农业废弃物、畜禽尸体;

(二)在公共场所、公路、乡村道路堆存粪便;

(三)在公路、乡村道路晾晒谷物、秸秆等物品;

(四)向沟渠、池塘、河流、湖泊、水库、海洋等水体直接排放畜禽养殖粪便、污水,丢弃畜禽尸体,倾倒垃圾和其他废弃物;

(五)在人民政府划定的禁烧区域露天焚烧秸秆、落叶等产生烟尘污染的物质;

(六)其他影响乡村环境卫生的行为。

第十八条 乡村生活垃圾应当逐步实行分类收集和处理。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激励措施推动垃圾分类工作,逐步实现垃圾处理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设区的市、县(市、区)、乡镇、村设有垃圾集中处理设施的,应当接纳具备转运条件的乡村所产生的生活垃圾进行处理;不具备转运条件的乡村应当在当地环境容量范围内,合理选择经济、适用、安全的技术就地进行处理。

第十九条 工程施工单位应当及时清运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并按照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进行利用或者处置。

村民应当将建设、装修房屋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堆放到村民委员会指定的地点。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非指定地点倾倒、抛撒或者堆放建筑垃圾。

第二十条 乡村集贸市场、公共活动场所、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废旧物品收购摊点、旅游景点、商店、餐馆等场所的经营管理者,应当落实人员负责环境卫生保洁工作,完善和落实防范、灭杀老鼠、蟑螂、苍蝇、蚊子等病媒生物的制度和措施。

第二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并组织实施乡村厕所无害化改造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推进乡村户用厕所无害化改造工作,合理设置村屯内无害化卫生公厕。乡镇人民政府以及村民委员会负责具体实施乡村厕所无害化改造工作,安排人员负责管理卫生公厕,定期消毒,保持干净整洁。

村民在新建住房时,应当配套建设无害化卫生厕所。

第二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科学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依法关闭或者搬迁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和养殖专业户。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应当根据污染防治需要,配套建设粪便、污水处置设施并正常运转,确保污水达标排放。散养密集区应当实行畜禽粪便、污水分户收集、集中处理利用。

鼓励和支持畜禽散养户采取种植和养殖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种植业消纳畜禽粪便、污水等废弃物,实现畜禽粪便、污水等废弃物的就地就近资源化利用。

第二十三条 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综合人口分布、污水水量、经济发展水平、环境特点,以及乡村现有排水体制、排水管网等确定乡村生活污水收集模式。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村落和民居的分布,采用集中处理、分散处理或者集中与分散处理相结合的方式,逐步建设污水处理系统。

第二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制定和实施乡村饮用水安全保障措施,划定乡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加强水质监测和卫生防护规范管理,因地制宜推进连片集中供水;开展乡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的违法建筑、排污口、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源排查和清理,消除污染隐患。

禁止在乡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修建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等可能危害水源水质卫生的设施以及从事影响水源水质卫生的活动,保障乡村饮用水安全。

新建、改建、扩建的乡村饮用水工程项目,应当符合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规定,确保建成后的乡村饮用水工程项目供水水质卫生安全。

第二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组织清除、处理农药、化肥等农用化学物品的包装物以及农用薄膜、秧盘等农业废弃物;鼓励和支持农业生产经营者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可降解、无污染农用薄膜,推广生态农业、绿色植保和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等农业清洁生产技术,促进农业环境改善,确保农产品安全。

第二十六条 农业生产经营者应当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农用薄膜、秧盘等,及时清理、回收农药、化肥等农用化学物品的包装物以及农用薄膜、秧盘等农业废弃物,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其对环境的污染。

农药、化肥等农用化学物品的包装物以及农用薄膜、秧盘等农业废弃物的回收和处理,按照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大力推广机械化农作物秸秆还田、秸秆饲料开发、秸秆气化、秸秆微生物高温快速沤肥和秸秆工业原料开发等多种形式的综合利用成果,提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水平。

第二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公路管理机构、公路经营企业应当按照职责负责公路及其用地范围的保洁工作;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乡道及其用地范围的保洁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航道管理机构负责航道和航道保护范围的保洁工作。

第二十九条 铁路运输企业负责铁路沿线站点、铁路货场以及铁路沿线封闭设施以内区域的保洁工作;未设置封闭设施的,负责铁路用地范围内区域的保洁工作。

第三十条 水工程经营管理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职责负责河道水工程、水库工程管理范围内的保洁工作。

利用河道、水库进行旅游、餐饮、娱乐、养殖等活动的,由经营管理单位或者个人负责经营管理区域的保洁工作。

前款规定以外的河道,由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组织开展清洁活动或者指定单位负责保洁工作。

第三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在村屯周边、道路两旁、房前屋后开展植树绿化活动,保护和美化自然景观与田园景观。

第三十二条 实施村屯道路硬化应当同时配套建设道路排水、排污沟渠,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

第四章 保障措施

第三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以政府公共财政主导、村民委员会和村民自筹、受益主体付费、社会资金支持的乡村清洁经费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强涉农资金的整合,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社会各类投资主体参与乡村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建设的,按照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规定享受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

第三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完善政府购买服务相关政策,鼓励通过聘请乡村清洁服务商等方式,为乡村垃圾清扫、收集、转运、处理等提供专业化、标准化服务。

第三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示范奖励等措施,鼓励畜禽分散饲养向集中饲养方式转变,扶持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及其污染防治设施建设。

对染疫畜禽、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畜禽尸体进行集中无害化处理的,按照有关规定对处理费用、养殖损失给予适当补助。

对乡村垃圾、畜禽养殖废弃物、农作物秸秆通过采取生产沼气、制造有机肥等方法进行综合利用的,按照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规定享受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

第三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乡村垃圾和污水处理、农业清洁生产等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鼓励和支持乡村清洁技术的科学研究,建立相应的科技推广指导和服务体系,推广先进适用的垃圾处理、污水处理以及废弃物综合利用等乡村清洁技术,促进乡村清洁技术水平的提高。

第三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乡村清洁宣传教育,普及乡村清洁法律法规和科学知识,提高村民参与乡村清洁活动的意识和能力。

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应当加强对乡村清洁的公益宣传。

第三十八条 乡镇人民政府与辖区村民委员会可以通过签订乡村清洁责任书明确责任的具体范围和要求。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建立乡村清洁巡查机制,定期组织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要求整改,督促有关单位和个人依法履行乡村清洁义务。

鼓励开展第三方村民满意度调查,及时公开调查结果。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二条规定,侵占、损坏、擅自拆除、擅自关闭乡村卫生公厕、垃圾和污水处理等乡村清洁设施或者擅自改变其用途的,由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其委托的乡镇综合执法机构责令恢复原状,对单位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可以并处十元以上一百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七条第一项、第二项、第三项、第六项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其委托的乡镇综合执法机构给予警告,并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对单位处五十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五十元以下罚款;多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单位处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五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

(一)在公共场所、公路、乡村道路、田间倾倒渣土、垃圾,排放污水,堆放杂物,丢弃农药、化肥包装物和农业废弃物、畜禽尸体的;

(二)在公共场所、公路、乡村道路堆存粪便的;

(三)在公路、乡村道路晾晒谷物、秸秆等物品的;

(四)有其他影响乡村环境卫生行为的。

有前款规定的行为,在公路倾倒渣土、垃圾,排放污水,堆放杂物,丢弃农药、化肥包装物和农业废弃物、畜禽尸体,堆存粪便,晾晒谷物、秸秆等物品,造成公路路面损坏、污染或者影响公路畅通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的规定予以处罚。

违反本条例第十七条第四项规定,向沟渠、池塘、河流、湖泊、水库、海洋等水体直接排放畜禽养殖粪便、污水,丢弃畜禽尸体,倾倒垃圾和其他废弃物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的规定予以处罚。

违反本条例第十七条第五项规定,在人民政府划定的禁烧区域露天焚烧秸秆、落叶等产生烟尘污染的物质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四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九条第三款规定,在非指定地点倾倒、抛撒或者堆放建筑垃圾的,由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其委托的乡镇综合执法机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对单位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二条第一款规定,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未配套建设粪便、污水处置设施并正常运转的,依照《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四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在乡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修建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等可能危害水源水质卫生的设施以及从事影响水源水质卫生的活动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六章 附则

第12篇

抗药菌株对环境的污染使细菌性感染更加难以控制

目前我国城、郊、乡、村几乎到处都可以见到猪、鸡、牛、羊和特种经济动物的饲养场、点、户。人畜混杂,粪尿污物横流,动物交叉流动频繁。在这样的环境中,一旦抗药性菌株产生即可迅速扩散。其结果是一家发病,很快扩散到邻舍,邻村,邻乡,邻场。污染的环境已成为后患无穷的传染源。抗药性菌株通过不敏感动物,像家鼠,飞禽、蚊虫等到处传播,进一步扩大环境污染。在污染的环境中,细菌感染更加难以控制,尤其对新养殖户和集约化养殖场造成了巨大的威胁。由于畜产品是人类食物链中重要的一环,人类食用污染有抗药菌株的畜产品后,引起人类的感染并给人类细菌性疾病的治疗带来了严重的问题。因此抗药性菌株的产生不但严重的污染了人类赖以生存环境,而且对人类的健康也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如某些动物携带的对人类具有重要致病性的细菌已成为人类感染的重要的传染源。前些年在日本流行的O157:H7血清型大肠菌,其主要储存宿主就是牛,这种对人具有致病性的大肠菌不会使牛发病。最近的研究证明,猪也可能是O157:H7血清型大肠菌的储存宿主。在人与动物接触的过程中,可以将这些病原菌传染给人并引发人类的感染。

引种中不注意防治措施的执行也是细菌性疾病扩散蔓延的重要原因

众所周知,良种可以有效的提高畜牧业的产值,可有效的提高畜牧业的经济效益。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我国和世界的联系也变得更为广泛。随着畜牧业发展的需求,我国频繁的从国外引进大量的畜禽优良品种。不可否认的是这些优良品种的引进对推动我国的畜牧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在从国外或外地引进良种时,只注意良种而不注意良种的身体状况;只注意良种的生产性能,而不注重疫情状况;只注意选种不注意良种的运输安全及隔离观察等防疫措施的实施。不但使一些新的细菌性疾病在引种的同时被带入,而且在客观上起到了扩散疫病的作用。这也是细菌性疾病扩散的原因。

应采取的对策

面对抗药性菌株的泛滥以及环境污染等严重的现实状况,我们必须寻求既能有效的控制细菌感染,又能有效的净化环境的方法。笔者认为应从免疫和治疗两方面来采取措施。转变观念,贯彻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由于目前对病毒感染基本上还没有特效的药物,故人们对病毒病的免疫接种还是非常重视的。而对于细菌性疫病的控制却较少使用疫苗,直到发病后再用药物治疗,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无疑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要在思想上对抗药菌株的存在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对养殖业危害较大的病原菌几乎对常规抗菌药物均产生了抗药性。而只有用有效的疫苗进行免疫接种才能有效地控制细菌感染并可节约饲养成本。如禽和猪的大肠杆菌病是养禽和养猪业中最常见又最难控制的疾病,但在现实中几乎大多数的养殖场都不进专论综述行预防接种,这给畜牧业生产带来的经济损失是难以估量的。既然许多重要的病原菌都产生了抗药菌株,寻求使用抗菌药物的替代品来对细菌感染进行治疗和预防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制备特异性抗体(抗血清和卵黄抗体)来控制和治疗细菌感染在历史上,人们用注射抗血清的被动免疫方法治疗某些细菌性疾病和毒素中毒性疾病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时至今日,用特异性抗血清治疗人类破伤风,肉毒毒素中毒等疾病仍发挥着抗菌药物所无法取代的作用。因此用被动免疫的方法来控制细菌感染仍不失为一种特异而又有效的方法。与人所不同的是在畜牧业生产中,应考虑到生产成本与价值,如果特异性抗体的生产成本超过家畜或家禽的成本则没有使用价值。因此在加强高免血清研制的同时,考虑到卵黄抗体的生产成本较低,制备和使用方便等特点,应加大抗各种细菌性疾病的卵黄抗体的研发力度。目前看来,这是一个经济而有效的控制和治疗细菌感染的手段,同时又解决了畜产品出口时的药残超标的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用微生态制剂控制动物细菌性疫病微生态制剂也叫做活菌制剂(Biogen)或益生素(Probiotics)。是可以直接饲喂动物的有益的活的微生物制剂。微生态制剂可以防治畜禽的腹泻和肠炎,提高饲料利用率,有利于畜禽的生长和发育。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类发现抗生素类药物的种种弊端后才开始重视对微生态制剂的研究。在发达国家,目前已研制出了多种用于畜禽的微生态制剂,有的已成为商品在畜禽中使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微生态制剂的优点是生产成本较低,使用方便。其不足是特异性不强。用特异的噬菌体控制细菌性疫病噬菌体(Bacteriophage或Phage)是感染细菌细胞的病毒,它可以侵入细菌细胞内。裂解噬菌体感染细胞后,通过酶的作用可破坏细菌细胞的细胞壁,使菌体裂解从而杀死细菌。在抗菌素发明之前,曾试图用噬菌体来治疗细菌感染。但在抗菌素发明之后,由于抗菌素治疗细菌感染效果较好,故将这一研究方向放弃了。上世纪末,鉴于越来越严重的细菌耐药现象的出现,各国科研人员开始重新探索用噬菌体对付病源菌感染的研究。利用先进的试验设备和成熟的实验方法,发达国家的科研人员已发现了一种可以裂解大部分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的噬菌体,叫做T-4噬菌体。用这种噬菌体制剂已成功的治疗了由这两种病原菌引起的实验动物的急性腹泻。用噬菌体治疗细菌感染有许多优点,如高度的特异性和高效性,而且非常安全。据此认为用噬菌体治疗细菌感染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在噬菌体治疗中也存在很多目前尚不清楚及在研发中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如噬菌体宿主范围窄,不易纯化,稳定性较差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对其作进一步研究。但作为一个净化环境,控制细菌感染的研究方向还是一种可取的方法。

几点建议

在饲料添加剂中停止使用抗生素类添加剂。如动物发病,用足量有效的抗生素进行治疗。这样既可节约饲料的成本,又可有效净化环境。政府加强兽药药政管理,在市场上杜绝假药及含量不足的抗菌类药物出现。这对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迎接加入WTO后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竞争的重中之重的关键问题。加强基层兽医人员的培训,在观念上首先确立预防为主的观念。同时在细菌性疫病的治疗中要树立慎用抗菌素类药物的观念。这对改变目前细菌感染难以控制的现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政府决策部门加强对能够有效治疗和预防细菌性疾病的非抗生素类药物的投资和研究开发力度,会从根本上解决细菌性疾病难以控制的问题,这对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创造绿色畜牧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作者:姜力 文学忠 任清丹 单位:吉林省畜牧兽医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