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24 22:31:5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生物科学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
首先,确定教学目标,设置疑难。对于实际生物教学活动,教师必须确定教学目标,方可有序开展实践与探究教学。可以说,教学过程也是一个设置疑难与解决疑难的过程。在课前,教师必须精心设置实践疑难,在课堂教学时,积极抛出疑难问题,让学生去自由想象、创造。对于生物教学,尽可能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对学生来说,因个体好奇心较强,答疑解惑的能力就是潜在思维能力。在生物教学时,根据新教材目标与内容,在实践与探究环节,科学设置教学环境,促进教学过程的合理发展,指导学生如何去思考与解答问题。在该过程中,教师承担辅助角色,让学生个性思维得以充分发挥,使学生能够主动去想,在实践中探究,进而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究能力,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创造力。其次,紧密结合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对于实践与探究环节,作为课本教材的重要内容,在教学时,不能脱离课本知识,与教材知识相贴合,开展实践性、探究性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学科认同感。例如,在实践与探究教学中,必须重视案例教学法与情境教学法的运用。设计实际案例,与课本知识相结合,多关注身边的人和事,选择和学生息息相关的事件,以构成知识系统,建立政治教学数据库。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案例筛选与对比,围绕课本知识开展教学,合理编制教学案例。利用案例教学法,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制定科学教学计划,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提高学生的学科认同感。例如,通过讲述遗传关系,利用杂交技术,所生产的杂交水稻,如何增加粮食产量,解决人类粮食问题。在临床上,分子学与细胞学的应用,是如何确保人类健康等。通过介绍这些案例,使学生感受到生物科学与自身息息相关,进而提升学习兴趣。
二、注重实验教学
第一,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生物科学作为实验、观察相结合的基础性科学,实验是生物学习的重要手段。对于学生而言,实验技能较为贫乏,因好奇心、新鲜感,对生物实验课的兴趣十分浓厚。因此,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学生好奇心理,在生物教学中,多开展实验教学活动,立足实验目标教育角度,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避免灌输式、空洞式说教。第二,提升学生观察力。在实验课教学中,观察十分重要。若观察不佳,便会影响实验教学效果。因此,必须明确观察目的,防止学生盲目观察。在实验观察中,要求学生完成既定观察目标,还要引导学生如何去发现新现象。同时,指导学生有序观察,按照顺序观察,提升实验观察效果,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第三,提升学生操作技能。对于实验教学而言,实验操作极为关键。若操作不得当,对实验效果具有直接影响,也会影响学生学习心理,阻碍学生做实验,难以形成良好科学素养。在培养学生操作技能时,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动手实验。对于某些惧怕实验的学生,必须给予适当帮助,指导学生如何消除恐惧心理。增加学生动手实践频率,多技术标本、仪器,学生操作技能必然得到明显提升。第四,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展生物实验教学,就是为解决实际问题。在实验教学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的能力。例如,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教学中,笔者向学生抛出问题,我们开展这个实验的目的,为达到实验目的,需要解决什么问题,注意哪些实验事项。接着,让学生展开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发言,笔者再给予指导。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分析问题能力自然得以充分提高,使生物实验设计能力明显增强。同时,学生解决问题、操作技能得以培养,进而为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奠定了基础。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国家不断注重教育事业改革,生物教学方式、内容、教材正在日益改变与完善,更加注重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在今后生物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个人生物素养的提升,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实验教学,有效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作者:戴英操 单位:吉林省四平实验中学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生命科学在中学基础教育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近年来我国的高等院校的专业结构已经由单学科性向综合化发展,目前,对于生物教师的职前教育和中学基础教育还有着一定的脱节现象,但在通识教育上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1.1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与目标分离
从现行的课程设置来看,虽然生物科学专业在形式上增设了通识教育课程的模块,也增设一些选修课,但实际上能够真正体现通识教育本质的课程并不太多。目前大学通识事件中最严重的问题就是通识教育课程无法全面覆盖到通识教育目标要求上。由于通识课程内容零散杂乱,缺乏课程设置的逻辑起点。因而导致了通识教育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课程结构也缺乏系统性。从课程内容看,很多高校存在的问题都一样,就是通识性不足,知识层面多数停留在介绍上,较少涉及到其思想深度上,对学生的精神领域关注不够,很难达到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搭建宽广综合的基础平台的目的。
1.2将通识教育等同于基础课
过去,不少高校曾将通识教育当作高等教育里为专业教育打基础的基础教育。然而,通识教育被认为是基础教育其实是一种误解,通识教育不直接与专业相联系,它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包括文化科学知识以及人文关怀的精神等。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联系虽然存在基础性的一方面,却不能将其等同为基础教育。事实上,基础教育可以看作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中间环节,具有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两者的一些特性。
1.3缺乏完整、有效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我国教育在中学阶段就开始文理分科,且课程体系中的人文教育内容较为狭窄,到了大学教育阶段,就体现为通识教育内容不够全面,课程设置专业性很强,而通识教育流于形式,只是象征性地开设一些有关人文社会科学的课程,而人文素质的培养不是通过办几场讲座、开几门课程就可以实现的。缺乏一个课程体系能够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完整的融合。没有科学的课程和课程论便不会有科学的教学,因此,课程设置在教育体系中总是处于中心地位,如何建立一个完整、有效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已成为目前高等师范院校生物科学专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2加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教育是科学化的人文教育与人文化的科学教育的有机整体,主要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的。因此,教育无论在哪一阶段,都需要重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2.1促进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的交叉综合化
通识教育课程是师范类与非师范类本科生都必须学习这类课程。通识性课程对于师范生来说,既不学习“教什么”,也不学习“如何教”,更不是专业的知识,但学习这些通识性课程,能为师范生提供一个广阔的平台,形成开阔的视野,为师范生教师素质的形成打下基础。当今社会,通才教育正替代专才教育成为教育改革的主流,高等师范院校培养的师范生首先要具有广博的各科基础知识,用更多学科专业知识以外的其他知识,提高自身的科学和人文素养。生物课程在内容上有着极强的学科交叉性,对生物教师的各项知识都有挑战,因此就需要生物教师除了掌握过硬的生物学科知识,还要了解相关学科的知识,因为不同学科直接是相互促进和影响的,生物教师只有全面的掌握相关学科内容,才能使生物教学更加完整的展开。通识教育与生物专业教育间的交叉和渗透,对于长期接受理科思维训练的生物科学学生来说,人文学科知识的学习有利于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能够培养直接思维、发散性思维方式,人文的力量与生物科学的力量以及艺术、思维力量等有效结合,才有助于生物专业方向的发展。为了推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高等师范院校生物科学专业应该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设置上要保证通识性课程所占的比例,促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间的交叉与渗透;在课程结构上,要实现跨学科的有机融合,打破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之间的壁垒,使学生具有广泛的综合性和宽厚的知识;在课程内容上,要教给学生最基础性的知识,却能使自然科学内容与人文科学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融合,跟上知识更新发展的速度;在课程形式上,要使学生通过学习各种形式的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实现知识的综合化。
2.2提高教师队伍的素养,贯穿通识教育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加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不能只依靠几门通识性课程,也不能脱离专业教育课程,而是要借助教师的力量把通识教育贯穿于专业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寓通识教育于专业教育之中。要提高生物科学专业教师的个人素养,这样才能有效推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效融合,才能培养学生拥有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追求真理的精神,实现学生独立思考的精神层面的问题。一是要通过宣传引导;二是要通过政策激励;三是要通过加强管理,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督促和约束。
2.3在第二课堂中体现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融合
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都不应仅仅体现在第一课堂上,要实现这二者更好的融合,就要由第一课堂教育和第二课堂课外活动、社会实践和实训实习有机结合,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各自的活动融入学会求知、做事、共处和做人的理念。根据高等师范院校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应能使学生通过实践,在生活中体验和推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这就要求教师要在学生的社会实践和实训实习中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另外,在第二课堂中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讲座、课外读书活动及其他课外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身心修养,开阔他们的视野,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时候,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启发艺术灵感和哲学思考,将专业教育方式与通识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3结语
关键词:生命科学 毕业设计 环节 实践 探索
本科毕业设计是大学四年教学中重要的一项的教学实践内容,是培养和检验学生所学基础知识和科学理论,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训练和养成科学研究能力的综合过程。不仅是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主要途径,更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同时,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力、实践力和团队精神力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毕业设计实际难以达到教学培养目的的要求,部分学生往往“走过场”,毕业设计最后成为空洞的形式主义。一方面,由于学生急于在大学最后一年实习找工作,主观不重视毕业设计;另一方面,由于选题陈旧,缺乏吸引力或指导教老师疏于管理,未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等原因造成。本文就多年参与指导生命科学类本科毕业设计环节的教学工作,从青年指导角度出发,针对以下4个环节,提出和总结一些实践与探索经验。
一、毕业设计选题环节
毕业设计选题时间不应从大四开始,而应该从大一入学开始。由于生命科学类本科是以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核心教育任务,培养生物类专才,具有生命科学领域的相应基础知识,能独立开展教学、研究、技术开发的骨干力量。相对于其他学科,生命科学类的毕业设计动手性和实验应用性更强。已有研究表明,生物科学类毕业生中50%以上选择继续读研深造,而其他毕业生则主要就业于生命科学相关领域企事业。因此,大一新生一入学,专业负责人安排学生参观各个实验室,激发学生科研兴趣,使其提前融入实验室环境氛围。 部分学生跟随研究生学长,在自己感兴趣实验室,学习相关实验手段和方法。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实际的实验操作和理论学习,逐步确认毕业设计选题方向。同时,给予部分学生二次选题的机会,当学生实际操作后,最终发现缺乏实验兴趣或无力继续该项目研究,可重新毕业设计选题。同时,一个大的实验主题,分2~3个小选题,以便2~3名同学组队参与,即保证指导教师有足够精力逐一跟进每位同学的毕业设计进程;同时注重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力保学生积极、主动、有目的性的参与准备和投入到毕业设计中,为毕业设计最终完成创立良好的开端。
二、文献检索和实验设计环节
文献检索是毕业设计的起始环节。根据指导教师下达的课题任务,团队中的同学通力分工合作,检索、查阅文献、归纳汇总资料、消化资料。然后,由学生和老师共同讨论课题的可行性实施方案,完成实验技术先进行论证,最终初步确认合理的、较为完善的研究技术路线和实验步骤。实验设计环节应兼顾学生的不同意向,对打算继续深造的同学,实验设计应更多涉及科学性,锻炼学生的科研思维,为其后续的研究生科研生涯提供做最初的理论和科学技术支持;而对打算直接就业的同学,实验设计应更多涉及应用性和操作性,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本科设计过程中,使学生掌握“一技之长”,在就业竞争中更具专业优势。
三、实验完成过程环节
实验完成过程环节是毕业设计中最关键的环节。在此环节中,指导教师应该紧密与学生联系,绘制实验时间进度节点表格,每周组织开展小组讨论会,掌握学生实验进度,积极鼓励学生发言,听取学生实验过程面临的问题和难点,不断改进、完善、修正实验技术路线。同时,发掘每个学生闪光点,鼓励科研积极性,树立科研信心。参与本科毕业设计的学生,均为20岁左右的青年,毕业设计不仅是培养学生的理论和科学知识,同时也是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刻。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缺乏吃苦耐劳品行和坚韧不拔的毅力。生命科学类实验设计过程,培养学生能力,不仅是指生命科学专业技术能力的培育和提高,还包括毅力、创新力、实践力、团队合作力等培养。无论他们选择就业还是继续深造,这些能力的获得将会有益于他们今后的人生。因此,指导老师直面指导,肩负着教书育人的双重责任,必须坚持以身作则,言教身传。
四、论文撰写与答辩环节
毕业论文撰写环节是培养学生实验数据处理、统计能力和对实验研究结果综合分析,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会绘制图表,撰写符合规范的科学论文。在指导中,要求教师有目的引导,从而培养学生归纳分析、综合思维、逻辑写作能力。既要杜绝教师的对学生撰写论文采取“包办代替”,亦不可对学生放任不管,应该采取“分阶段”,“分重点”,“分章节”有目的引导学生写作,使学生最终撰写出代表其科研结果,语言又不乏具有其个人特色,同时符合培养大纲要求的学术论文。
答辩是最终检验学生毕业设计成果的环节,亦是部分学生感到紧张和恐慌的一关。甚至有些学生,虽然论文完成的很好,准备的也非常充分,但是实际答辩中,常常会语无伦次,发挥大失水准。追溯其原因,是由于这类学生心理素质差,缺乏在很多人面前讲话机会,因此造成紧张、害怕的应激心理。针对这一原因,在答辩环节之前,指导教师应组织多次预答辩,模拟提问,帮助学生克服紧张心理,在实际答辩中发挥正常水平。经过此锻炼,对学生今后在科研报告或工作岗位中畅所欲言,展示自我均有积极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刘彦臻.高职毕业设计(论文)网络课程“五环节”教学模式探索[J].广西教育,2013,(11):128-130.
[2]郭弘艺,唐文乔.浅析生物科学专业现状[J].中国校外教育,2014,490(07):114.
[3]郭弘艺,李世凯,唐文乔.以增强创新能力为目标生物科学专业学生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3,454(08):112-113.
在中国顶尖的恐龙研究者也不超过十人。
一块古生物的骨头化石,
一个80后青年的另类创作――
这两者,
是如何打通的?
在纸上组装古生物的骨头化石
29岁的赵闯,是中国为数不多的“科学艺术家”。2015年初,他和袁隆平等11位专家一起,被评选为“2014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
赵闯能借助一块古兽的骨头化石,用艺术手段复原已经灭绝了的地球古生物。他定义这份职业是“时空旅行者”,穿越时空障碍,让化石在纸上组装,重新站起来。
来到赵闯的工作室,确实挺“穿越”的。
工作室墙上挂着油画,箱子里装着素描,地板上堆放着雕塑――主题都是“恐龙”。
他指着颜色不同的两只南美洲恐龙雕塑,调侃有只颜色调坏了,像六块钱的地摊货;又拿起“沧龙”,指着它眼睛和鼻孔之间的小凹槽说:“这是‘颊窝’。很多远古的爬行动物都有颊窝,以此感觉温度的细微变化,判断天敌和猎物的方位。我必须做这个凹槽。小时候没玩过特别像样的恐龙类玩具,现在自己做自己玩儿。”
书桌绕了半面墙,立着好些大部头的书,基本跟化石、考古相关。两台大电脑,一台正用来绘制“长羽毛的恐龙”,一台好像放着一部科幻电影。
赵闯随机打开了一张电脑绘图:此物似鸟非鸟,头羽亮红高耸,翅膀黑白相间,尾羽蓬松,两只后肢强壮如兽,正在站立长啸――这竟是一只恐龙,来源于几年前辽宁出土的带毛恐龙化石。赵闯分析化石的骨骼尺寸,配合科学数据,用艺术手段让这只“赫氏近鸟龙”穿越1.6亿年而来,现于眼前。
“这也是科学复原最吸引我的一个兴趣点,从骨骼构架到肌肉纹理,再到毛发颜色等细节,恐龙形态有不可预知性,更像法医的破案工作。”
赵闯的第一张科学复原作品,是21岁和中国科学院合作的“远古翔兽”,登上了世界知名科技杂志《Nature》的封面――有的科学家穷尽一生未必能与之结缘。28岁,赵闯创作的古动物神兽仙兽、古银杏和古松柏,又登上《自然》杂志网站头条。
目前世界已经发现1500多种恐龙,而赵闯逼真复原过500多种,和北京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自然博物馆、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芝加哥大学等研究机构的数十位著名科学家都有过合作。“恐龙”的素描、油画等,加起来大概有一万多张。
合作者之一,古生物学家马克・诺瑞尔博士称赵闯“是世界一流的科学艺术家”。
“许多科学家都在封闭环境中工作。复杂的数学公式,难以理解的分子生物化学无法让研究成果显得有趣。但恐龙是大众科普教育的一个绝佳题材。赵闯基于最新的古生物科学报告以及论文进行创作,他用绘画、雕塑、素描以及电影表现恐龙,已经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
全球研究恐龙的学者只有一百多人,在中国顶尖的恐龙研究者也不超过十人。一块古生物的骨头化石,一个80后青年的另类创作――这两者,是如何打通的?
从远古翔兽到宇宙黑洞
赵闯出生于辽宁沈阳一个普通的铁路职工家庭。
童年,他迷恋火车头,7岁有了套《十万个为什么》,翻到“霸王龙”那章:“身长15米,体重6吨,最凶猛的动物之一”,回家后念念不忘,从此自学画恐龙。在图书馆里翻找了所有资料,小学毕业时他手绘了一本《中国的恐龙》。有人笑他恐龙附身。
考上东北大学平面设计系后,赵闯也想停下来,画恐龙都是小孩的游戏,也该像别人一样,画画“美少女战士”吧。那时,他自学了电脑绘图,画一张游戏场景几百元,一天能画几张,可是他觉得没意思,“恐龙”如同魔兽般在召唤他往深探索。
这个好奇男生在大学修了心理学、生命进化学、物理学、高等数学闲暇时,他浏览国内外的古生物专业和博物馆网站,一边翻英文字典,一边看科学论文。别人觉得艰涩,而他沉溺其中:
“过去,你能在书上看到三角龙一个正脸已经很不错了,一连互联网,你能看见三角龙各种角度的照片,还有研究所的论文,各种科学推理。那么多资料,把我的这个心劲一下燃烧起来了。”
边看边画,赵闯也上传一些恐龙的彩铅素描到各种网站。
中国科学院古人类与古脊椎动物研究所的研究员汪筱林,注意到了中科院BBS上的这些精准素描,发邮件给赵闯,希望他参与最新发现的古生物物种“远古翔兽”的科学艺术复原工作。赵闯不假思索就答应了。
这个工作不容易。
他必须学会分析一堆骨头化石,依据科学家提供的古生物肩胛骨、腿骨、头骨等长度数据,想象古生物的形态精准,严谨,不允许任何偏离科学的想象。他备了本厚厚的英文书籍,全是动物骨骼的研究,作为工具书。《中国化石》《周明镇科学文集》等,也都放在案头。
一个月后,汪筱林给赵闯打电话,让他“喝酒庆祝”,这只兽,上了《自然》杂志封面!当时,他还在读大学。
2008年毕业,赵闯进入一家稳定的出版社,两年后离职,与好友兼科普作家杨杨创建了“啄木鸟”科学艺术小组,合作“达尔文计划――生命美术工程”,尽力复原地球上已经灭绝的古生物;出版过多种图书杂志,尤其大型画册《它们:恐龙时代》,厚,重,大,一打开,狂野逼真的恐龙时代,扑面而来。
赵闯边用电脑画画,为2016年3月在纽约举办的“长羽毛的恐龙”主题展做准备,边和记者聊天,说话挺逗:“有一种恐龙,手也是翅膀,脚也是翅膀,反正进化也是不断尝试的过程,就是我想飞,听说需要翅膀,长几个不知道,多来几个试试。”“霸王龙是终极王者,但幼年时也是毛茸茸的,挺可爱。”
赵闯不仅画各种古生物,也画复杂的机械运动,画癌细胞入侵身体的瞬间他还想画能吞噬一切的黑洞,对天体宇宙始终有浓厚兴趣。
这一切,都需要长时间执着的科学探索。同事们说,他每天平均工作15个小时。
“没觉得累啊。我很感谢同事们,他们要操心如何盈利,我只需要创作。如果哪里不明白,能和科学家聊明白,就觉得很满足。公司有周末,我也闲不住。我喜欢复原各种古生物,并且把这些知识用最好的方式呈现出来,这一点是有使命感的。但我不想说服谁,说这个更有价值,更靠谱。尊重别人自己的想法。”
探索未知,是一个永恒的趣味
《中国青年》:在发展史上,恐龙是先有羽毛还是先有鳞片?
赵闯:你这个问题非常专业。以往,我们传统观点认为恐龙先有鳞片。后来在辽宁的化石材料里发现恐龙有羽毛,推测是在白垩纪早期,那时恐龙时代都过了三分之二了,应该是先有羽毛。
《中国青年》:可我们熟悉的恐龙,都长着鳞片,而不是羽毛。
赵闯:恐龙身上所谓的“鳞片”,跟最早的蜥蜴鳞片不一样。蜥蜴鳞片像瓦楞一样,一层一层有覆盖,恐龙鳞片像拼接的马赛克,不存在覆盖现象。现在已经有直接证据,两米多长的帝龙是有羽毛的,在形体巨大化时,身体内的热含量就会越来越高,不再需要毛发保暖。所以这种“鳞片”结构,应该是毛褪掉后的皮肤组织。
《中国青年》:电脑上这是棘龙吧,背上这些长棘,是用来干吗的?
赵闯:之前科学认为主要是降温。棘龙体型巨大,一根长棘就高达1.65米,构成帆状物,连着神经体,要用这个“帆”来散热。最新的化石研究表明,它的喜水性相当之高,适应水中生活。棘龙可能用“帆”来调节方向帮助游泳,也跟散热不冲突。随着科研的每一个新发现,对恐龙的认识也会随时调整。探索未知,是一个永恒的趣味。
《中国青年》:如果没有21岁跟《自然》杂志的结缘,可能你现在不会成为一名科学艺术家?
赵闯:也许吧。当时登上《自然》杂志封面,我的偶像级人物,一位中科院院士,过去你想上北京找都找不到的,现在找你来了,“听说你给汪老师画得很好,我这儿有个鸟,你愿不愿意画呢?”(笑)
《中国青年》:你希望借所做的事情来传播自己的价值观,还是这种乐趣本身供养你?
赵闯:都有,后一个原因要更强烈一些。有的人可能就不喜欢这个,你没办法强加,是对人家不尊重。我们是搞恐龙研究的唯物主义者,我身边也有人信佛教,信道教,信基督教的,各有各的信仰吧。搞科学的,应该跟这些水火不相容,但是要聊宗教历史,我也能聊得还明白,因为会去了解我兴趣广泛。
一个小组与地球的46亿年PK
《中国青年》:有青年去各种地方拍珍稀的鸟,说身边的同伴是自己最大的精神支柱。而你画恐龙,都是一个人。孤独吗?
赵闯:我跟宅男也能聊,跟不是宅男的也能聊。该闹也闹,也能安静。各行各业也有同龄人收集恐龙模型谈不上孤独。我对别的兴趣也大。
《中国青年》:听说你很喜欢太空探索题材,会改行画太空吗?
赵闯:太空包含很多我喜欢的点,比如天体现象,红巨星,黑洞,虫洞等等这些玄理论,像《星际穿越》《地心引力》都是严肃好看的科幻片啊。我也想用创作,来实现脑子里很多的想法。如果有个种族大联盟,地球人会扮演什么角色?恐龙这道风景在地球发生过,假想有另外的星球和高等智慧生命,又经历过什么?我想用科学理论,用艺术创作,连接这两头。
《中国青年》:谈到高等智慧,我想起吕克・贝松导演的电影《超体》,女主角最终成为一种无形无状的超级电脑,可以穿梭时空回到过去,也可以直接和朋友心灵感应。
赵闯:这个是可能的。人脑和动物的脑,都有可能收到某种电波,类似于某种“心灵感应”。不过,人脑有结构限制,单从美术方面来讲,人就没法感知所有的色彩,只能看到整个电磁波的一小段,咱们叫可见光,从红到紫。像鸟这一类,包括恐龙的眼睛,要比人的视力范围大很多,能看见的色带宽很多。包括味道也是。我们能尝到酸甜苦辣咸,但昆虫用触角能感知空气中上亿种分子信息,人是永远感知不到的。
《中国青年》:哪只昆虫都可以?
赵闯:任何昆虫都可以。蚂蚁为什么能沿着一条线走?因为蚂蚁边走边释放信息,空气就是互联网。要不几万只蚂蚁能非常协调地工作,建立复杂的建筑?一群蚂蚁的社会形态,相当于人脑的一个生存形态。
我们在非洲看到野外的白蚁窝两米多高,中间是一个螺旋形大圆洞,非常符合空气动力学,下雨可以排水;正面朝南,有孔,保证里面永远通风。它们有养殖业,有畜牧业,还会在地下种蘑菇。蚂蚁单个的智能不高,但是集体智能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