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49:1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争论作文600字,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二零二二年的一所汽车工厂里,汽车们争论起来。
“老大哥”水车说:“我非常奇特,全身是水,不管走到哪,周围都是水,身子就陷了下去,可以下地,可也有个缺点,我怕逆水。”
飞行车也来凑热闹,说:“我只要按其中的按钮,背后的口子张开。出现一个火箭,身子上升,可消耗能源不变。“
心灵车也答话:“本人小巧玲珑。有一大优点,就是可以防止坏蛋抢劫,这我可以在一秒钟内用心灵查明网查明乘客是否有坏心,有坏者就会把他自动弹出车外,连司机也不例外呢!”
防撞车说:“我是大工厂的注册商标,我的车壳外有个透明的防护网,在车距长时发挥无效,可在短时可以保持二分米的车距!”
小号车——太阳能自行车嚷嚷:“别说我个小,我可厉害呢!我的车后有个太阳能吸收板。那板吸收阳光达全世界最高水平,只吸收,不发出,所以即使坐在吸收板上也不会被烫伤,下面还有一个开关。最高时速达两百公里。”
快车——火箭车抢着说:“你的速度慢的很,我的速度高达一千公里,创下了吉尼斯记录,而且耗品少,每天只要二十克水,名字是因为速度而得。”
汽车争完了,工厂里一片寂静。
二零二二年的汽车真神奇啊!
我们在日常交际中运用到最多的就是语言了,语言虽然普遍,可是如果想运用好它,可就是个大学问了。语言文字在我们生活中所处可见,十分贴近我们的生活,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便利,可是语言有利也有弊,我们应正确地运用语言,发挥语言的魅力。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四年级语言作文600字左右,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四年级语言作文600字左右1一句话有时是一记重锤,足以毁灭一个人;但有时候,一句话也是一个最好的慰藉,可以战胜一切困难。
一天,我和几位好朋友一同去打篮球。我的这群朋友打篮球都很厉害,唯独我技艺稍弱,所以经常会拖我们队的后腿。小墨和小郑是我的两个队友,对手是小林、小游和小牟。小林是我们这片儿有名的篮球健将,要想赢他们队困难不止一点点,我心里不禁打起了退堂鼓。
比赛开始了。篮球在小林的手中就像一个泥丸,任凭他们指挥。“小游接球。”小林大声地朝着自己的队友吼道。小游如一只愤怒的狮子,气势汹汹的接到球就一跃上篮,动作行云流水,毫不含糊。太阳火辣辣的,如同一根根钢针,深深的刺中了我的心。我透过汗水看到了记分板,小林队已经五分了,而我们才三分。我的脸色有点凝重,周围的气流仿佛被挤压了似的,也变得无比沉重,直接压在了我的心头。
小郑仿佛看出了我的心思,伸出手拍拍我的肩膀,眼神很坚定:“别气馁,你一定行!”听了小郑的话,我不知哪来的勇气,紧盯着目标。抢到球后,左冲右突,来到篮板前,小郑给我作掩护,我一跃而起,直接上了一个球。得分的感觉太棒了:原来我也可以做到。借着这良好的感觉,我竟然一路碾压,陆续又进了两个球。
听到队友的欢呼,我顿时热血沸腾。几局征战下来,比分瞬间就拉开啦!最终在裁判的惊呼之下,18:10。小林有些不敢相信,一阵微风吹过,他挥挥手,向我们拱手道别。我们三个队友拥抱在一起,开心地跳了起来。
“别气馁,你一定行!”队友看似平常的一句话,在我心中却是最美丽的语言。美丽的语言,果然有它的魔力,一句鼓励的话就能逆转战局。
四年级语言作文600字左右2汉字,是炎黄子孙的骄傲,是先人一代代智慧的结晶,是一种神奇的字体。
每个汉字都由横竖撇捺这些简简单单的笔画组成,却有着自己的情感。瞧瞧它们吧,你会感受到她们独特的性格。望见“朝阳”两字,你能感受到一丝明媚的阳光照耀着你,而望见“晚霞”你会为那绚丽的色彩而迷醉;看见“崇敬”这个词,你又会感到一股神圣的力量。“喜”字使人笑逐颜开;“哀”字一望而皱眉;“芬芳”好像敬出花的香味,“无忧无虑”一词出现后,你就如小鸟般快乐。
当你用笔写出一个个生动的汉字时,一定会感叹汉字的奇妙。它就如一位技术精湛的魔术师,时而轻如鸿毛,时而重如泰山,时而飘若游丝,时而矫若惊鸿。每一个字都是一幅幅流光溢彩的画面;也是一个跳跃欢快音符的乐章。她们还悠长的历史:从甲骨文到金文、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最后到我们现在的楷书,你说又有哪一样不值得我们去感叹呢?
汉字,它们像一个个充满灵气的小精灵,在纸上跳着欢快的舞蹈,姿态是那么的优美,那么的迷人,我每次都会陶醉在这美好的境界之中。别看每个字都是那么平凡,那么普通,其实它们都深藏不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思想。每个汉字都由它的来历、字义……若是碰上什么烦恼,坐下来,听一段优美的散文,脑海里似乎跳动着一个个汉字精灵,不停地上下飞舞在四周萦绕,等它们消失时烦恼顿释,如释重负。
每个汉字都经历了一段不可猜测的道路,才能流传到现在。它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作,是中华民族的光辉荣耀。汉字使我们中华文化更上一层楼。
四年级语言作文600字左右3“你是对的!”简单的四个字,对我来说,是最美的语言。
我是个做题达人。高尔基说,他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同学们说我扑在题目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到美食上。一张试卷发下来,那上面的白纸黑字、符号图形便仿佛是饼干蛋糕各种美味。填空选择很简单,那是开胃的小菜;证明题有些复杂,要动脑经,就像是得动手的烧烤;遇上这么道题,看起来简单,倒蕴含了好几个考点,无疑是道大餐了。我很享受这种做题的乐趣,一点也不觉得学习有多苦。
最享受的,是遇到一道超难的题目,苦思冥想,绞尽脑汁,却始终百思不得其解。这里设辅助线,没用;从那条思路去想,又找不到连接的点。就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时候,忽然灵光乍现,转了一个弯,那答案就柳暗花明又一村地出现在脑海里了。那时的豁然开朗欢畅淋漓的滋味,真仿佛沐浴了一场灵雨,畅快极了。
对于一个做题达人来说,还有什么比“你是对的”更美的语言呢。我很享受和同学们争论题目时那激烈的氛围。每个人都激动地描述着自认为正确的答案,在争论中,不断有答案被证实是错误的。当看到我的答案活到最后,我就觉得自己像是一个战场上红缨在手缚住苍龙的英雄。那同学们的一句句“你是对的”便成了祝贺英雄归来的欢呼。
如果遇上老师让我们板演,那三米黑板便成了我的舞台。我大胆地假设,缜密地推论,小心细致地写下解题过程。板演结束,我长舒一口气,看着老师微微颔首,就期待着他说一声“你是对的。”老师果然说了,我就如闻仙乐,很是激动。
自然,我时常遇上“你是错的”,这难免令我沮丧。可是我更清楚地知道,每一个对都在错的背后。于是我收拾心情,转换思路,苦苦追寻,期待着另一个“你是对的。”
“你是对的”这美丽的语言,让我在学习中得到无穷的快乐。
四年级语言作文600字左右4世界之美,不光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诗情画意,“绿杨阴里白沙堤”的烟波画船,“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婉情意境,“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的峻美之景,更是因为美丽如诗、迷人如画、醉人如酒的汉语,汉语传承千年的动人语言!
汉语之美,美在质朴,美在意蕴,美在用最精准的语言传承最动人的思想。想起李绅为了写诗被和尚赶出庙门,为了语言能精准,十几遍,几十遍地朗诵、修改。《悯农》一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是李绅千锤百炼写成的,“字字皆辛苦”,可见他对语言的精准,对农民的同情。
曾有哲人说:世界上最永恒的不是物质,是思想,而能精准记录思想的,唯有文字和语言。五千年的中华文明给予我们的是一片浩瀚如海洋般的语言财富,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怎能不传承好先人的智慧,捍卫母语的尊严?
现在的社会,低俗、不规范的网络词汇代替了新闻报道,孩子们只谈论关注PK争当粉丝,网页游戏,QQ,却忘记了“书中自有黄金屋”的道理。语言文化被破坏是多么残忍的啊!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被网络打破,现在的人宁可用键盘敲下一个个字母,也不会动起笔来写上涵义浓厚的汉字,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做到捍卫母语的尊严了吗?
文以载物,言以传情。流行的网络语言只是迅速信息化的催生物,相比的载物传情,它根本做不到,而当这些网络用语登上大雅之堂,那是对整个民族语言的侮辱。
那蜿蜒千里的连绵不绝的不是长城,它是中华语言的秦晋风骨;那浸润万年浩浩荡荡的也不是黄河,它是中华语言的汉唐脊梁。语言文化的传承,是我们炎黄子孙的骄傲,中华文明、语言文化,万古流芳!
四年级语言作文600字左右5欧阳永叔云:“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其本意乃颂山川之美景,以示醉翁悠然自得,心旷神怡之念。然今人以此句为贬用,或曰:“不可知其人之心也。”或曰:“其意不善。”此何之谓?以异眼视一物,其形意异也。
吾尝与友于午时携作业之师处。适值吾师阅卷,且下午有课。曰:“退之,此时方至,吾何以咸阅之?”吾与友乃退,方行,师又言:“今后若我课于下午。
且作业收于午后者,不必携来与我。”吾屈其意。旦日,师下午有课,吾谓友:“不必收矣。”不想适值中午,师至,大怒,痛斥我,我始知屈其意。此之谓听言须慎思其意,否则酿成大祸。
发言须谨慎,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智者与愚者之别,在于言行,智者思而后言,愚者不思即言。诚以其二人皆为友,若难,则智者暄而愚者嘲也;智者暖而愚者寒也。由此观之,发言须三思而谨慎,良言利友而恶言损友。
君子言而有信,言必信,行必果;小人言似吹风,誓始出,乃违之。故世人敬君子而恶小人。昔关公与刘玄德,张翼德二人于桃园结义为兄弟,誓死相守,终生不离,后关公败于曹操,操以为兄弟,每日以好酒好肉待之,良衣玉帛赠之,欲为己用,关公念与刘、张之誓,委言谢之,操别无良策,但留于营中,不予任务兵权。关公何等义气,欲报操之恩情,斩颜良诛文丑后,往辞曹操,操留不住,设五关阻之,关公急于见兄长,过五关,斩六将,浑然不惧,终得脱。玄德感其言而有信,后人亦感其忠义,信守誓言,立为神。吕布,认丁原、董卓为父,立誓终生孝之,然后弑之,故世人恶之。故曰:“言须有信,言行必相照,一日失信,终生无信。”
诚实让生命开出灿烂的花朵。
—题记
在一个晴朗的早晨,我走出家门,准备去和大姐姐玩。走到半路,一个奇异的盒子犹如磁铁吸引住了我的目光和好奇心。我走过去一看,咦?好精美的盒子啊!我顿时睁大了眼睛。盒子上画的图案简直是世外桃园啊!葱绿的草坪上点缀着五彩缤纷的花朵,红似火、粉斗霞、黄赛金、绿如翠、白如雪。
这么精美的盒子,里面到底藏的是什么呢?我怀着满肚子的好奇心,小心翼翼地打开盒子,盒子中放射出奇异的光彩。我眨了眨眼睛,盒子里居然有一部粉红色的手机!我拿起手机,仔细地端详一番,这手机还是新的呢!我四周望去,路人都行色匆匆,并没有注意到我。哇!我有手机了!如果把手机卖掉的话,应该值不少钱呢!麦当劳、《小学生作文600字大全》——我来了!可我又转念一想:失主发现手机丢了,一定很着急。再说,包装得这么精美,一定是要当成礼物送人的,现在礼物丢了,该怎么办呢?可又一想:这可是新手机啊,值很多钱呀!两种想法犹如是两个人,在我头脑里各抒己见、争论不休。我犹豫了一会儿,最后还是决定把手机还给失主:我是一名少先队员,我不能给胸前的红领巾抹黑,做一个诚实、拾金不昧的孩子是每个少先队员应有的品格!
我把手机放回盒子里,坐在路旁的石头上等待失主。等了很久,眼看中午就要到了,可还是一个人影也没有,妈妈该喊我吃饭了。这时,一个身穿牛仔裤、格子上衣的叔叔,匆匆忙忙走过来,不时还向四周望了望,好像在找什么东西。这不是我们村的一位叔叔吗?于是,我走了过去,彬彬有礼地问:“叔叔您是在找这个盒子吗?”他赶紧点了点头,回答道:“小朋友,这是我的,里面是一部手机。”我把盒子递给了那位叔叔。他接过盒子,从口袋掏出十元钱,说要给我买糖吃。我微微一笑说道:“叔叔,我是一名少先队员,这是我应该做的,我不可以拿您的钱。”说完,我跑了回家,只听见后面传来叔叔感激的声音:“谢谢你,好孩子!”
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会碰到很多诱惑,在诱惑面前,我并没有迷失自我,而是努力战胜了它。
五年级:郭冰
[关键词]图书分类法 本土化 补杜法 改杜法 仿杜法
[分类号]G250
百年来,我国图书馆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图书馆学研究领域,由于“西方化”倾向长期主导,我国图书馆学缺乏自主性和本土特色。近10余年来,图书馆界有识之士积极反省,发出了加强图书馆学本土化研究的呼声,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学术自觉运动。然而,现阶段“图书馆学本土化”研究,大都停留在“本土化”概念和理论的争论上,鲜有对图书馆学本土化实践层面的探索。反观民国时期图书馆学,特别是在图书分类法本土化方面,有着大量探索和实践,研究和反思这段历史,将有益于今天图书馆学本土化的研究。
1、《杜威十进分类法》的引进
19世纪后半叶,世界图书馆学的重心由欧洲转移至美国,在此过程中,杜威图书分类理论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876年,美国图书馆学家杜威开创了《十进图书分类法》(简称《杜威法》)。此后,该分类法经多次修订和完善,在美国及西方国家广泛使用,成为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现代图书分类法。
清末民初,在西学东渐的历史背景下,中国图书馆界掀起了介绍、引进西方图书分类法的潮流,其中以《杜威法》影响最大。它最早由教会引入。据记载,早在1905年,上海圣约翰大学罗氏图书馆就已采用《杜威法》进行分类了。而最早向国人较系统介绍《杜威法》者是孙毓修。1909-1910年,他的《图书馆》一文连载于《教育杂志》。其中说:“吾国学校,类以习英文者为普通,兹之分类法,本美国纽约图书馆长MelvilDewey所撰之‘十进分类法Decemal Classification’一书为主,今最通行之目录也,群书报章,统分十部……立此十部,更析属类,今胪述左方,以供从事于斯者之借镜焉”。1912年,《教育杂志》又连载王懋《图书馆管理法》一文,也较详细介绍了《杜威法》。从此,《杜威法》开始为国人知晓,后经众多图书馆学者介绍推广,渐为图书馆界所重视并广泛采用。
2、《杜威法》本土化的原因及条件
近代以来,西文和新学书籍源源不断涌人中国,四部分类法(简称“四部法”)已难以统摄,而随《杜威法》引入产生的所谓“新旧并行制”,“往往因新旧标准之无定,以致牵强附会,进退失据”。由于新书和旧籍不能统一,分类多舛谬矛盾之处,读者难得要领,馆员亦无所适从,造成管理上的混乱和困难。因此,要求中外新旧书籍进行统一分类,已成现实之必然。
更重要者,《杜威法》是西方文化的产物,不完全适合中国国情,最突出的问题是其中有关中国类目太少,只有区区33个,而“以此直接分类中国图书或举中国图书并纳入杜氏之分类法而不须增益其类目,可以决其不能”。因为中国学术的主题和性质之特殊,古籍数量之浩繁,断非杜威等人所想象。倘以《杜威法》之中国类目直接类分中国书籍,只会有捉襟见肘、轻重失当之虞。在此情况下,为使《杜威法》更能适应中国图书馆实际,对其进行本土化改造,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图书分类法,成为图书馆界面临的时代课题。
民国初年,一批深受西方现代图书分类理论熏陶,又熟悉中国传统目录学,且文史和外语功底深厚的图书馆学家,以极大的热情和强烈的使命感,投身于图书分类法本土化工作中,掀起了西方图书分类法本土化运动,产生了一批重要成果。这些成果虽以《杜威法》为蓝本,但绝非盲目照搬,而是结合中国学术性质和藏书实际,借鉴中国传统分类法并对其“创造性转化”的产物。确切地说,它们都是本土化的分类法。
3、图书分类法本土化的实践
民国时期图书分类法本土化的主流,是把《杜威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与中国学术传统及图书馆实际相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分类理论和方法。按照对《杜威法》本土化改造及创新的程度,可将当时的分类法大体归纳为“补杜法”、“改杜法”和“仿杜法”三种。
3.1 “补杜法”
由于《杜威法》的33个中国类目无法容纳中国书籍,最简易之法,即沿用《杜威法》分类体系,将中国书籍分散归人杜威类表所列中国类目之下,如若不够,可酌情增补子目或符号以容纳之。“补杜法”的代表有查修、桂质柏、王云五等。
“补杜法”滥觞于中国教会图书馆,较早曾有上海圣约翰大学罗氏图书馆拆分四部归入杜威类表中的尝试。查修首创“补杜法”之例,在《杜威书目十进法补编》中,把四部的经史子集拆开,分别归人杜威表的中国类目之下。其增补要点有:子部中的先秦诸子被看作哲学归人杜威表181东方哲学下,成181.1中国哲学,子部其他内容按学科性质归类;集部被看作文学归人杜威表895.1中国文学;史部归入杜威表951中国历史。至于历来受国人推崇的经部,由于其性质复杂难以按学科归类,因此除乐类归音乐780、小学归中国语言学495.1外,其余均归入杜威表之总论000下的空位,如000经部,001易,002书,003诗,004礼,005春秋,006孝经,007四书等;另外将数量庞大的丛书列入080。综观查修所创分类法,除经部有小幅修补外,对杜威类表几乎没有改变,故将其称为“补编”,可谓恰如其分。
桂质柏的《杜威书目十类法》,其方法和查修如出一辙,也是接受杜威分类表,所不同的是把经部归入181.1中国哲学之儒家,地理归人915.1中国地理及旅行,丛书归入895.1中国文学,其他如史部、子部、集部的归类与查修的做法相同。为突出中国类目,他把有关类目扩展至4-5级。相比较,查修把数目庞大的经部和丛书归人杜威表的总论000,其结构更合理,更符合中国古籍的特点。
王云五的《中外图书统一分类法》别具特色。在完全接受《杜威法》的基础上,为容纳中国书籍,于其原号码前加了“十”、“艹”、“士”三个符号作为点缀。符号“十”,用以排在绝对相同号码之前,使新号码与原有号码并列,如721建筑,十721即中国建筑,排在721之前;符号“艹”,排在十位相同的任何号码之前,如110形而上学,艹110即中国哲学,以下又细分为111易经、_艹112儒家等;符号“士”用以排在整数相同的任何号码之前,如920世界传记,上920即中国传记,排在920之前。通过这三个小小的点缀符,不仅保持了杜威原号码,而且还“变相”扩大了杜威表的巾国类目数量,适应了中国图书馆实情。具体对于四部的处理,王云五主张拆散经部,在杜威类表040丛书下没上041.1中国群经合刻,士042.2中国群经总义,其他
单经则按学科各人其类,如艹111易经,礼经人十390中国古礼仪,书经和春秋入艹952先秦史;史部入艹950中国历史;子部中的先秦诸子人艹110中国哲学,其他按学科性质分别归类;集部入艹810中国文学等。王云五分类法在东方图书馆首先使用,之后许多图书馆纷纷采纳,成为当时影响最大的分类法之一。据许晚成《全国图书馆调查录》显示,在所调查的400余所图书馆中,使用王云五分类法者占绝对优势。
3.2 “改杜法”
“改杜法”是鉴于“补杜法”之不足而对《杜威法》的进一步改造。“补杜法”只把中国古籍分散附于杜威类表的三、四级类目之下,不仅造成类目表轻重失衡,而且仍不脱左支右绌之困境。“改杜法”遂在接受《杜威法》十大类原则和符号标记方法基础上,提高子目层次或另立新目以容纳中国书籍。“改杜法”以皮高品、何日章和袁进等为代表。
皮高品的《中国十进分类法及索引》,继承了《杜威法》的十大部类原则。类表分为十大类:000总类,100哲学,200宗教,300社会科学,400语言学,500自然科学,600实业与工艺科学,700美术,800文学,900历史。此法本土化要点是:将四部的经籍集中列类,设为090经学;史部归入910中国历史;子部归入110东方哲学;集部归入810中国文学;丛书设为080。该法在类目设置上力求突出中国,在排列国别时将“中国”置于第一位,如410中国语言文字学,810中国文学,910中国历史等,大大提高了中国书籍在杜威表中的层次,突出了中国哲学、文学、历史、教育和语言的地位。另外还新增了070国学、210孔教和220道教等类目,加上其较完善的类目注释系统,大大方便了对中国书籍的分类和管理。蒋元卿称之为“增改杜威派”的“杰作”之一,可谓评价至当。当时众多图书馆纷纷采纳,特别是北京大学图书馆,一直延用到1975年改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为止。
何日章、袁进的《中国图书十进分类法》,也在继承《杜威法》十大部类原则基础上,为容纳中国古籍,对各部子目依中国图书之需要进行增删修订,如把经部列入总论下的090经籍,下分091经总,092易经,093书经,094诗经,095礼经,096春秋,097四书,098孝经,099石经等;对哲学、文学、历史部类下的子目也加以改动,单设120中国哲学,230道教,420中国语言学,740中国书画,820中国文学,920中国史地等。与皮高品分类法一样,这些改动和新增类目,加大了中国书籍在杜威类表中所占的比重,并通过提高类目层次来突出中国哲学、文学、历史等。该法也是当时很有影响力的分类法之一,被多所大学图书馆使用,后经几次修订,至今仍被台湾政治大学、台湾辅仁大学、台湾师范大学等采用。
3.3 仿杜法
持“仿杜法”者不满于“补杜法”和“改杜法”的小补小改,不满于强类目以就十进的机械做法,即在仿效《杜威法》十进制原则和标记方法基础上,对大部类的名称和次序进行全盘改造,期以新的分类体系容纳中国书籍。“仿杜法”以沈祖荣、杜定友、刘国钧、洪有丰、裘开明等人为代表。
沈祖荣和胡庆生合编的《仿杜威书目十类法》,分十大类,即000经部类书,100哲学宗教,200社会学教育,300政治经济,400医学,500科学,600工艺,700美术,800文学语言学,900历史。与《杜威法》相比,以“000经部类书”取代“000总类”,便于容纳数量宏富的经书、类书,并保持其整体性和连续性;将“哲学”与“宗教”并为一类,又把四部之子部归人110东方哲学;将“社会科学”大类下的“政治经济”与“教育”分别提升为两个大类,以增加经济政治和教育类目的容量,适应了当时中国急需经济政治和教育类知识的实际情况;将“应用科学”大类下的“医学”提升为大类400,并新设410中国医学;“语言”与“文学”并为“文学及语言”大类,又把四部的集部纳入其中,设820诗文,830词赋、戏曲,840诏令奏议,860公文尺牍等;把四部的史部单列为930中国史,又并列940年表年谱姓氏,970省府县志,等等。通过比较可看出,《仿杜威书目十类法》只采用了《杜威法》十进制及数字记号的形式,其大部类名称和次序已大不相同,它结合中国学术发展和四部法之长处,创造性地构建了中国式十进分类法,特别是将经部归入总类的做法影响了后来者。当然,《仿杜威书目十类法》分类表较简略,且分出“医学”大类有轻重失当之嫌,但它是图书分类法本土化的最早尝试,也是力度更大的一部。正如蒋元卿所说:“此法既系开山之书,较之近人著作,自为简略,然其所设类名,后之师之者,颇不乏人……此足见其影响于吾国图书分类改进之功,实未可泯也”。后来杜定友、刘国钧、陈子彝、裘开明等人都受其影响。
杜定友的《杜氏图书分类法》,亦采用《杜威法》的分类原则和标记方法,其类表分为十大类,即:000总类,100哲理科学,200教育科学,300社会科学,400艺术,500自然科学,600应用科学,700语文学,800文学,900史地学。与《杜威法》相比,它把“宗教”和“哲学”并为一大类,设为100哲理科学,“宗教”成为二级类目,即190宗教;把“教育”从社会科学中提升为一大类,即200教育科学;“语言”与“艺术”大类互换位置,使“语言”与“文学”大类相邻近。将四部之经部归入000总类,下设020中国经籍类以完整保存,如021群经,022易,023书,024诗,025礼,026乐,027春秋,028孝经,029四书等;将史部归入920中国历史;子部中的诸子归入i20中国哲学;集部归入820中国文学;丛书归入总类080;分类表以“2”为中国之助记符号。可见,该法对《杜威法》的大类名称和次序都做了很大改动,成为当时影响最大、使用广泛的分类法之一。
刘国钧的《中国图书分类法》(1936年版),自称“盖为我国之图书作也”。为了妥当处理中国古籍,该法对史地、哲学、文学、宗教等类目做了大幅改动。其大类如下:000总部,100哲学部,200宗教部,300自然科学部,400应用科学部,500社会科学部,600-700史地部,800语文部,900美术部。其中,他仿效沈祖荣把“语言学”并入“文学”,形成语文部;特将“史地”提前,并分中国、世界两大部类,600专为中国史地所设,以容纳中国庞杂的历史书籍。对于经部,他主张分散处理,将通论群经的书籍置于总部设090群经,单经则按学科归类;子部并入《杜威法》100哲学,设120中国哲学;集部并入800语文部,有关中国文学的类目占4个二级类目:820-850;丛书则归人080。总之,与当时众多新编分类法相比,该法更好地解决了古籍分类问题。最重要者,它的类目设立不囿于十进,“每视中国书之有无多寡而定”。如总部、语文部等有十一类,
而美术部只有6类。部类下的子目设置更加灵活机动,更适合中国图书馆藏书实情。可见,《中国图书分类法》是民国时期图书分类法本土化程度最高的一部,也是影响最大的一部,故为当时众多图书馆采用,直至解放后,仍有200余所图书馆继续采用,甚至影响到台湾。
另外,裘开明的《燕京哈佛大学图书馆中文图书分类法》和洪有丰的《图书分类法》,也是本土化的重要成果。他们的显著特点是本着不拆散经部的态度,将经部和丛书各设为一大部类,突出了经部和丛书的重要地位,保持了各自的连续性和完整性。特别是洪有丰为照顾旧籍,以000丛类代替总类,而100经、200史地、300哲学及宗教、400文学的做法暗合了经史子集四部之分法,更体现了本土化特色。至于详细情况,限于篇幅,兹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民国时期分类法之本土化,焦点是如何对《杜威法》进行改造以适应中国典籍及特殊学术系统的问题,其关键是对四部拆分与否及如何拆分的问题,特别是对于经部的分类,在当时引起了“分”与“合”的争论。从前面的分析看出,王云五、刘国钧等人是主张拆经者,而查修、洪有丰、沈祖荣、裘开明、桂质柏等主张经部应集中列类,以保持经部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值得一提的是,对于经部,杜定友和刘国钧还采取了“合”中附“分”、“分”中附“合”的两可之法,可见经部分类之难,而且时至今日,对古籍的分类仍在“合”(线装古籍仍单独收藏并按旧法分类)与“分”(即新版古籍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按学科性质分类)两可之间徘徊,始终未能妥善处理。对于被认为是四部中最芜杂的子部,各家都将其完全拆开,并按学科性质分别归入总类、哲学、宗教、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相应类目。总之,通过以上整合,《杜威法》得以不同程度的本土化,较好地适应了中国学术传统和图书馆实际,并产生了一批具有本土特色的图书分类法,初步建立了中国特色的图书分类理论与方法体系。
4、影响
众所周知,图书分类法具有时代性,并随学术发展和知识分化而不断革新。四部法因难以容纳新学而需要现代化,《杜威法》虽适应了现代学术分工和发展,但它毕竟是“西方中心主义”的。要使《杜威法》适用于中国图书馆,必须使其本土化,这是任何民族文化在与先进外来文化碰撞时必经的一个吸收和改造过程。
当时分类法本土化的主要目标,是在继承《杜威法》分类原理和标记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图书馆实情,借鉴中国传统分类法的优秀成分,对杜威分类体系进行改造,以容纳中国旧学古籍。从“补杜法”不改动杜威类目表而仅将经史子集拆分归人杜威所列中国类目之下,到“改杜法”较大幅度改动杜威类表子目以容纳经史子集,直至“仿杜法”改动十大类名称和次序,创设新类目以重建有中国特色的分类体系,三者对《杜威法》本土化的改造,有一个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点到面的动态发展过程,最终量的积累变成质的飞跃。到刘国钧的《中国图书分类法》时,无论理论还是技术都有了重大突破,已然成为有别于《杜威法》的新型分类体系,代表了民国时期分类法本土化的最高水平。而且在早期图书馆建设时期,它们能基本适应学术发展和图书馆现实,因而促进了中国图书分类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