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49:1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校促就业工作计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强化领导,落实工作职责,强化责任意识
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对劳保所工作高度重视,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下达的目标任务,我们从上到下建立责任制,强化了工作领导,明确了工作责任,确保工作有序开展。各社区劳动保障站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一级对一级负责,形成了上下齐抓共管、各方协调联动的机制,确保各项政策及时落实到位,劳动保障工作有序推进。
二、宣传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营造良好的就业再就业氛围
建国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充分发挥宣传工作的先导作用,通过媒体宣传、发放宣传单、入户面对面等形式积极宣传国家的就业再就业政策,进一步转变了各类失业人员的就业观念,树立新的就业理念,为推动我辖区的就业再就业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我所积极开展专项宣传活动。根据阶段性工作重点,分别开展了“再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等系列活动,活动开展情况如下:
1)开展就业援助服务,帮扶就业困难群体。我们开展了“上门走访、送就业政策、送就业岗位、送职业指导、送培训信息、送困难帮助”再就业援助月活动。针对辖区内一户就业特困援助对象的实际困难,开展再就业援助活动。帮助其上岗参加公益岗位,在活动月期间,我们共提供就业岗位36个,通过帮助解决就业的困难,让就业困难群体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和爱心。
2)开展“春风行动”送岗位活动,服务农村劳动者。我们组织开展了以“保障民工权益、促进城乡和谐”为主题的“春风行动宣传月”活动,在市政府广场为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者和本辖区农村富余劳动者提供良好的就业服务。建国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为其提供免费的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和培训服务。活动期间,发放“春风卡”320份,“宣传单”、“务工手册”数余张,为350余人次提供政策咨询。同时,我所组织了50名农村劳动者参加了市就业局组织的“春风行动”劳务交流招聘会,其中24人达成意向性协议。
3)5月下旬,我所积极宣传并组织人员参加了民营企业大型招聘会,现场有多家民营企业前来招聘,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搭桥,为民营企业招聘人才服务。在本次活动中,为高校毕业生、复转军人、农民工、城镇失业人员及民营企业提供“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送服务”的“四送就业服务”,达成意向性协议50人。同时,此次活动为本辖区的高校毕业生、复转军人、农村劳动力、城镇失业人员以及辖区内企业单位中有培训意向的人员免费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共有高校毕业生12人,复转军人2人,农村劳动人员13人,企业31人报名参加培训。
4)为了使辖区内的城镇失业人员能尽快的换发和办理全国统一《就业失业登记证》。8~9月份,劳动保障站工作人员秉着以人为本的精神,为要求换证和办证的居民耐心、细致、周到、真诚地服务,让他们感觉到社会的温暖和国家政府的关爱。截止目前,办证和换证工作已进行近两个月,已办理《就业失业登记证》1800多个,办证和换证工作仍在继续,工作人员将仍以“微笑服务”的理念继续为广大公民服务。
三、稳中求发展,积极完成既定工作指标
建国劳动保障所全体人员一年来努力工作,扎实落实年初既定工作任务和目标,截止目前,工作指标完成情况如下:
1)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150人,完成全年计划指标的115%,其中城镇失业人员就业人数446人,完成全年计划指标的115%,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人数113人,完成全年计划指标的95.5%,失业率控制在4.5%内;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就业人数260人,完成全年计划指标的104%;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人数229人,完成全年计划指标的104%;创业促就业成功项目数量14个,完成全年计划指标的100%,解决零就业家庭比率100%。
2)全面开展城镇失业人员技能就业培训,2014年共举办计算机培训三期,中式面点培训二期,共计368人参加培训,完成全年计划指标的123%,新生劳动力培训20人,完成全年计划指标的100%。开办创业培训二期,共计125人参加培训,完成全年计划指标的104%。同时,为农民组织种植养殖及病虫害防治培训班一期,有农民36人参加,完成全年计划指标的120%。
四、开拓进取,继往开来,积极备战新一年工作
在2012年即将到来之际,我所积极准备新一年的工作计划,如下:
1)进一步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一是做好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的申报、发放工作;二是进一步开展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专项宣传活动,深入基层开展面对面的直接宣传。
2)推进星级充分就业社区工作。在原有2个星级充分就业社区的基础上,争取全部创建星级充分就业社区,完善服务功能,提高就业信息网络化水平,为本辖区各类失业人员就业提供统一、高效的服务平台。
3)增强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和创业能力。继续开展具有“针对性、实用性、短期性”特点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工作。结合各企业用工岗位的需求,把培训和劳务输出有机结合,以专业技能培训为主,扩大“订单式培训”和“个性化培训”,使每个外出务工人员都能掌握一项简单的专业技能。同时辅以维权内容,搞好外出人员的劳务输出前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和适应市场的能力。
4)充分发挥职业介绍的“纽带”作用。我所将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市场的窗口服务作用,进一步加强就业服务体系的信息化管理,实现劳动力资源信息、培训信息和用工信息的快速传递,为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者及用人单位提供方便、及时、高效的服务。凡是有劳动能力且登记求职的人员,将为其免费提供相应的就业岗位供其选择。
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我们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全面完成了签状指标和区委、区政府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起步之年,我局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区委区政府“打造浑河商务城和临空国际城”的战略构想,优化发展环境,为“一轴一线两带
三区”服务。突出重点,统筹兼顾,扎实做好就业创业、社会保障、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等劳动保障各项工作,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完成,为我区又好又快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一、劳动保障事业工作思路
2011年我们将立足劳动保障工作实际,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思路,转变工作作风,“围绕抓重点项目促调整,抓环境促提升,抓民生促和谐”,着力抓好创业、就业工作不断强化服务保障意识,为企业改革发展出主意、解难题,维护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实施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树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良好形象,为苏家屯区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2011年工作目标
(二)就业技能培训操作规范,全年培训城乡劳动力2060人;
(三)实名制扶持创业带头人50人,带动就业300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00万元,当年到期回收率不低于95%
(四)加强就业基础管理,启动实施《就业失业登记证》制度。年内完成《再就业优惠证》、《失业证》换发工作,确保公益性岗位安置人员、享受“4050”灵活就业社保补贴人员、登记失业人员全部领取《就业失业登记证》。适应《就业失业登记证》和就业、失业登记全省范围内信息化管理的要求,确保统一软件的应用和本地区相关硬件设备的配备。
(五)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城乡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达到“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工作”六到位的要求,乡镇、村劳动保障基层服务平台建设率达到100%。
(六)实现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就业信息网络全覆盖;按照人社部关于建立就业失业监测制度的要求,及时上传规定的数据信息和空岗信息。
(七)启动开展劳动监察“两网化”
管理工作
(八)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偿还率98%以上,不发生新的拖欠,全部建立预防和解决拖欠的长效机制;受理农民工投诉举报案件结案率达到95%以上。
(九)企业职工综合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8%以上
(十)基本医疗保险新增参保人数不低于4030人,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不低于38062人;工伤保险人数不低于67700人,其中农民工参保人数不低于15800人。
(十三)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6.03万人,个人缴费记录见帐率达到100%。
(十四)调节仲裁案件按期结案率达到90%以上。
三、工作措施
(一)、充分落实就业创业政策,拓宽就业渠道,帮助劳动者实现就业
1、进一步加强就业和劳动保障基层平台建设。
进一步完善平台的工作职责、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并做到统一样式上墙悬挂。健全平台业务操作规程、计算机操作和网络管理、服务行为规范等制度,公开办事依据、办事程序、办事要求、办事时限、承办人、负责人、咨询电话等。接受群众的监督,及时处理群众投诉。进一步完善社区平台基础数据,整合辖区人力资源、农业剩余劳动力、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参保人员、企业退休人员、用人单位、劳动争议调解等现有台帐和数据库,研究制定统一的基础数据采集和管理系统,提高基础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实现数据的及时更新和动态管理。
2、以大项目为依托,扩大就业渠道。
依托我区经济快速发展,继续盯住我区新项目建设,做好人力资源库与岗位信息库、企业招用工与劳动部门兑现优惠政策有效对接,努力实现在项目立项、开工、竣工的同时,签订用工协议、上岗培训协议和劳动合同。提供优惠用工政策和跟进服务,有序引导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和农民工等群体求职就业,主动为重大项目提供人力资源的支持和就业服务。促进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充分发挥投资项目拉动就业的效应。预计一季度实现实名制就业完成2900人,其中城镇实名制就业1550人,农村转移输出135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以内。
3、进一步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围绕新生劳动力,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实施创业带动就业;围绕就业困难群体,实施政策带动就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全面落实创业扶持政策,通过给予创业补助、给予创业培训补贴、给予小额担保贷款、扶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支持创业载体发展、继续延伸就业载体扶持政策等多种措施,鼓励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带动更多
人就业。一季度预计实名制扶持创业带头人10人,带动就业60人。
4、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
扩大宣传渠道,加强对新培训政策的宣传力度,深挖现有资源,不断拓宽再就业培训人员覆盖面。加强与其他职业技术培训机构的联合,增加培训种类,不断提高失业人员的素质。加强定单式培训服务,做好人力资源开发规划,按照项目对人力资源的素质要求有的开展人才培养和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为重大项目提供适合专业的人力资源前期培养和储备,提升人才职业技能培训层次。一季度预计开办培训班2个,培训90人,农村剩余劳动力引导性培训436人。
(二)、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做好社会保障各项工作
1、做好社会保险扩面工作
我们将继续落实社会保险扩面工作各项措施,特别要把非公有制企业作为扩面工作的重点,对有扩面可能的单位进行集中扩面,继续深挖潜力。充分利用基层社会保障平台,对辖区域进行摸底调查,建立台帐,有针对性的宣传,推动扩面工作顺利开展。同时,适时根据出现的各种情况采取措施,调整政策,使此项工作更加完善规范。一季度企业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征缴达到800万元。按照区政府指标提出的任务指标不断扩大医保范围,预计一季度全区基本医疗保险新增参保846人,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不低于38062人。
2、做好被征农民工社会保障工作
目前我区被征地农民数量在不断增加,但是参加社会保障的积极性不高,主要原因是由于这部分人群文化水平低,没有一技之长,造成就业率低,没有收入来源。我们将针对他们开展实用的技能培训,适时组织培训,提高其素质和劳动技能,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
3、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监管。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制度,做到各项制度的落实到位和紧密衔接,切实加强基金管理,确保安全运行。
(三)、构建和谐劳动
关系,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1、推进劳动保障监察实现“网格化网络化”建设。
抓好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重点做好用人单位基本信息数据库和劳动用工电子信息档案的建立,做到网格内用人单位数、职工人数、合同签订、参保缴费及工资支付等情况“五清”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网格化管理体系。
2、劳动争议仲裁全面推进“实体化”建设。
以实体化建设为基础,积极提升劳动争议仲裁处理能力,尤其是建立健全多渠道、开放式的劳动争议调解网络,按照“以调为主,以裁为辅”的原则,努力谋求和谐仲裁的社会效果。调解仲裁案件按期结案率达到90%以上。
3、进一步加强农民工维权工作。
加强农民工维权中心建设,与各部门联动,加大对欠薪企业的处罚力度。加强和改善农民工就业服务环境。完善农民工培训机制,提升农民工综合素质,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善待、帮助农民工的良好氛围。加强农民工工资保障金管理,实现电算化管理。受理农民工投诉案件结案率要达到95%以上。
四、下阶段工作举措
2011年的我局工作已经全面开展,在努力完成好一季度目标过程中,要积极规划二季度重点工作,保证劳动保障工作全面平稳的发展。
一是围绕今年中心工作,积极开发新的就业岗位,严格执行用工登记备案制度,坚决取缔私自招用工行为,主动加强与大中型企业沟通联系,及时做好区内大项目用工的信息收集,搞好用工对接,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
二是完善市场就业机制。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实现城乡劳动力统筹就业和稳定就业。建立专业性招聘会与综合性招聘会相结合、城镇安置就业与农村转移就业相结合的就业机制,实现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
银行精准扶贫工作计划范文一
20xx年,镇安农商行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坚持“面向三农,服务城乡”为己任,在全市首创了金融扶贫工作模式,不断加大信贷资金投入,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感,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该行主要采取五项措施着力“双包双促”精准扶贫工作。
一是创新金融扶贫模式,着力搭建扶贫架构。为切实做好“双包双促”精准扶贫工作,镇安农商行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创新了“1234”金融扶贫模式,即制定一个规划——《镇安农商行金融支持精准扶贫六年规划》;开发两种产品——金融扶贫富民农户贷和产业贷;探索三种模式——“基金+贴息”保障模式、“公司+农户”担保模式、“服务+技术”支撑模式;完善四项机制——完善金融扶贫联动协调机制、贷款风险补偿担保机制、金融服务监测考核机制、政银联席定期磋商机制。为扶贫工作搭建了架构,建立长效机制,确保精准扶贫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是加大信贷资金扶持,着力增加群众收入。至2015年12月末,累计发放精准扶贫贷款10450万元,其中精准扶贫金融富民农户贷1466笔,金额 6199.33万元,有力地支持了贫困户发展产业致富;精准扶贫金融富民产业贷157笔,金额4250万元,以产业带动就业,促进贫困户增加收入。
三是捐助民生工程,着力做好面上大扶贫。2015年,向包扶的丰收村捐资3万元修建公厕,捐电脑6台、太阳伞45把、石桌石凳5套、宫灯60对,制作旅游标识牌、宣传牌8个,增设助农取款点1处、安装无线POS机具1部、配备点钞机1台、灯箱1个,分发雨伞、水杯等宣传品1000余份;争取资金33万元支持丰收村饮水净化工程。支持民生工程,做好面上大扶贫。
四是驻村联户扶贫,着力增强群众致富信心。首先是制定规划及措施。2015年组建驻村联户扶贫工作队,制定《包扶村2014-2016年三年发展规划》、《贫困户调查及产业发展情况统计表》、《驻村工作队职责及任务》等;其次是建档立卡开展结对帮扶。向包扶的腰庄河村25户“亲戚”捐赠价值14万元的铡草机、粉碎机等农用机具44台;再次是创新模式开展信贷扶贫。农商行以丰收村为试点,为该村36户贫困户发放精准扶贫贷款184.7万元。为丰收村汪和春服装加工厂贷款25万元,增设备扩规模,解决50多名贫困人口就业,人均年增收1.5万元;最后是确定产业开展项目扶贫。工作队帮助成立“丰收乡村旅游公司”,引导村民刘长卫等15户移民户办起了农家乐和乡村旅馆,解决贫困户就业30余人,人均增收9000多元。通过该行的政策宣讲、资金扶持、项目带动、捐赠物资等多种途径帮扶,解决了贫困户“等靠要”思想,群众致富信息进一步增强。
五是职工自发奉献爱心,着力帮助弱势群体。2015年8月23日为丰收村16名小学生捐赠学费、学习用品价值1.28万元。后期计划对因病无法发展产业的贫困户,通过职工捐款,对他们实施爱心捐助,帮助弱势群体。
镇安农商行倾情致力精准扶贫工作,取得良好效果,受到省市领导关注、县委政府通报表彰和群众好评。这是镇安农商行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的一个缩影。2015年,镇安农商行要持续推进金融支持与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度融合,以“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长、银行发展”为目标,将进一步加大信贷投入,重点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从“献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
银行精准扶贫工作计划范文二
一、总体目标
以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赣南苏区同步进入小康社会为统领,全面做好贫困群体的金融服务,初步建成全方位覆盖贫困群体的普惠金融体系。
(一)金融扶贫开发体系日趋完善。完善面向“三农”的金融服务体系,推动商业性金融机构网点持续下沉,不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推进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着力消灭金融服务盲区,争取实现基础金融服务不出村、综合金融服务不出镇(乡)。
(二)信贷投入总量持续增长。通过创新金融产品,逐步加大对贫困户和扶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支持力度。力争每年全市涉农贷款增量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三)融资结构日益优化。通过加强对扶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上市培育,鼓励引导扶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债券市场进行融资,拓展扶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渠道,实现直接融资规模同比增长。
(四)风险保障体系逐步健全。通过创新发展小额信贷保证保险、特色农业保险、医疗、养老等保障保险,充分发挥保险行业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和地位,健全贫困群众的风险保险保障体系。
(五)金融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创新精准扶贫担保模式,破解贫困群众无抵押、无担保的瓶颈;努力推进贫困群体金融知识普及,推进诚信文化建设,使贫困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
二、基本原则
(一)着力增强贫困群体“造血”功能。坚持以产业发展为引领,通过完善金融服务支撑,促进贫困群体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增强贫困群体“造血”功能。
(二)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坚持市场化和政策扶持相结合,以市场化为导向,以政策扶持为支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三)坚持统筹兼顾与因地制宜相结合。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金融精准扶贫的决策部署,立足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体的实际,各县(市、区)和各金融机构根据产业特点、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按照因地制宜原则,创新扶贫开发金融服务方式。
三、政策措施
(一)完善面向“三农”的金融服务体系。推进普惠金融,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尽快完成农信社改制为农商银行工作目标,推动涉农银行业机构开展类似于农行“三农金融事业部”模式改革,引导邮储银行加快乡村营业网点布设步伐,鼓励村镇银行分支机构向乡镇延伸;纵深推进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加快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行政村全覆盖工作,切实满足偏远农村各项支农补贴发放、小额提现、转账等基本服务需求,消灭金融服务盲区,争取实现基础金融服务不出村、综合金融服务不出镇(乡)。鼓励在重点或大型乡镇设立专业支农的小额贷款公司。鼓励人保财险、中国人寿等保险机构完善乡镇营销服务部的布局,创新保险机构在乡镇行政村的服务方式。
(二)引导信贷投放向贫困群众和贫困地区倾斜。以我市油茶、脐橙、花卉苗木、养殖等农业主导产业和优势农业产业等为扶持重点,鼓励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特别是农发行、农业银行、农信社(农商银行)、村镇银行、邮储银行等涉农金融机构加快扶贫金融产品和业务创新,加大对有条件的贫困农户小额农贷投放力度,扩大贫困农户贷款覆盖面,大力实施产业金融扶贫;积极搭建平台,有效对接国家开发银行等扶贫开发贷款,重点支持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扶贫;针对扶贫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推出切合实际的信贷产品,重点支持“公司+合作社+贫困户”、“龙头企业+基地+贫困户”等产业发展模式,切实加大对其信贷支持力度,实施就业金融扶贫;落实好现有国家济困助学信贷扶持政策,对当年被全日制大专以上院校录取的贫困家庭大学生提供生源地助学贷款支持,加大对农村校舍改造等项目贷款的支持力度,开展教育金融扶贫;支持农村医疗卫生等基础设施改扩建等项目贷款,开展保障金融扶贫。
加快推进农村“三权”抵押贷款的推广运用,在全市推广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适当扩大对林权、果园证抵押贷款的额度,延长贷款期限,实行优惠利率;适时探索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赣州银行、农信社每年要新增不少于3亿元的扶贫专项贷款额度。涉农金融机构要做好“财政惠农信贷通”的发放工作,各金融机构在同等条件下要优先满足扶贫对象的信贷需求,加快扶贫贷款的审批流程,充分保障扶贫对象合理续贷需求。确保涉农贷款增量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增速高于全市贷款平均水平。适当提高对扶贫贷款的风险容忍度。配合“雨露计划”、“金蓝领工程”等就业扶贫措施,加大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对贫困家庭成员的信贷支持力度,享受小额担保贷款相关贴息政策。
(三)借力资本市场推动扶贫开发。建立扶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直接融资后备库,支持符合条件的扶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到新三板和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融资。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发行企业公司债券、短期融资券、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多种债务融资工具,扩大直接融资的规模和比重。筹建覆盖四省九市的区域性农产品交易市场。对油茶、脐橙等我市优势农产品设立期货品种开展研究论证。探索筹建扶贫产业发展基金,重点支持扶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
(四)建立保险行业精准扶贫长效机制。鼓励保险行业积极参与精准扶贫工作,结合贫困户的特点创新保险产品和服务。开拓农村小额信贷保证保险产品,推动实现农民小额贷款“手续简便、无抵押、无担保”。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业保险工作,推进油茶、茶叶、花卉苗木、水稻、生猪等地方特色优势农业保险,力争加快将柑橘(脐橙)、烟叶、油茶、白莲等农业保险纳入中央、省级财政补贴范围;创新发展天气指数保险、产量保险、收入保险等新兴产品。关注特殊人群的保险保障,积极发展大病补充医疗保险;推广低保、五保、残疾人、重点优抚对象的意外保障制度;探索对失地农民养老保障的新模式。鼓励保险机构降低保险费率,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由财政出资为贫困户购买补充医疗保险等保障保险。
(五)创新精准扶贫担保方式。将贫困户和扶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列入“小微信贷通”的重点支持范围。由市县财政统筹资金,组建赣州市扶贫开发担保机构,为扶贫对象等提供贷款担保,免收担保费用;提高对扶贫开发担保机构代偿损失的容忍度,对扶贫开发担保机构的代偿损失,由市政府、各县(市、区)政府、扶贫开发担保公司、协作银行按比例共同承担。
(六)加快推动精准扶贫金融知识普及。搭建市、县、乡三级金融培训平台。充分发挥市委党校、市金融研究院以及驻市高校的平台作用,面向各金融机构开展小额信贷业务和技术等方面的培训,提升金融服务水平;面向基层干部进行农村金融改革、小额信贷、农业保险、资本市场等方面的宣传培训,提高运用金融杠杆的意识和能力;借助县、乡两级平台(如,农民培训学校),对贫困群体开展专项金融教育培训,提高贫困群体的诚信意识,使农民学会用金融致富,当好诚信客户。
四、组织保障
(一)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强化政府部门与银证保等金融机构联合,进一步完善横向协作机制。由市金融局牵头、市财政局、市扶贫办、赣州银监分局、人民银行等政府部门以及驻市各金融机构共同参与的整体联动机制。建立金融精准扶贫联席会议制度,组织相关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相关工作计划,统一具体宣传内容和口径,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和困难,有效凝聚各部门的力量和资源,形成金融支持精准扶贫整体合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
学校学生工作管理部门负责统筹、指导、服务、考核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除了包括对在校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管理、监督及检查等方面,还要围绕学生成长成才,大力加强和推进学风建设,促使学生更加自主学习、自觉成才、树立以学为本的思想,构建集教育、管理、活动于一体的学风建设平台。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支持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校建设。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学生工作管理部门应该在这中间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一、加强大学生思想素质教育
一是按照示范性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加强学生思想教育、管理制度完善、学管队伍和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示范校建设;大力推进学生素质教育工作,配合党委、团委等部门构建具有政法特色的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宗旨的校园文化,不断增强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和团队观念;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素质教育与职业素质养成教育相结合,提升学生就业竞争能力。
二是配合教务部门抓好学风教育,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增强诚信意识,养成良好学风;结合政法特色,积极开展职业技能竞赛,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二、加强科学规范的学生工作制度化建设
学校要把提高工作质量作为重点,坚持以爱为核心,以服务学生为宗旨,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以职业为切入点的学生工作理念,进一步落实学生工作两级管理和流程管理。继续推进学生教育管理服务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学生教育管理新模式,推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从过程管理向目标管理的转变。在加强常规管理的同时,继续抓好大学生素质拓展和职业能力工作,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三、踏实做好学生管理工作
作为学生管理工作者,首先要从自身做出努力,即坚持“一个原则”、实现“两个转变”、抓好“四项工作”。
1.“一个原则”
坚持“一个原则”,就是坚持“上为领导分忧、下为师生服务”的原则。学生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涉及到学校学生管理的方方面面,很多具体的事情涉及到师生的切身利益,因此必须把服务广大师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管理人员要把“参与政务”“管理事务”“搞好服务”三大职能统筹兼顾,合理安排,使工作目标更明确,重点更突出。
2.“两个转变”
实现“两个转变”,一是实现角色的转变,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二是实现思维方式的转变,从原来的“领导交办,办就办好”的思维方式向“怎样去办,怎样办好”的方式转变,围绕学生工作制订工作计划,有安排、有检查,保证工作落到实处。
3.“四项工作”
抓好“四项工作”,就是抓好学习强素质,抓好调研摸实情,抓好制度促管理,抓好勤政树形象。
四、合理化建议
在继承原有良好工作作风和工作模式及完成常规工作的同时,根据《“十二五”教育事业改革发展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在新的形势下,应不断完善学生工作管理体系,突出学生管理服务的人性化、规范化,有效发挥管理服务的育人功能。实行“纵向、横向”管理:“纵向”管理即学生工作管理部门指导各级学生工作者,按照业务类型,与各职能部门对接;“横向”管理即按照各专业、年级,由班主任合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学风建设、专业意识教育、学生管理日常工作上起到引航人的作用,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教育有法,教无定法。复制别人的做法不是一个好办法,参考别人的成功经验时,还得考虑到自己的教育风格、理念是否能与学生合拍,这样才会真正有效。
五、结语
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学校不仅仅要注重传授知识,还要有高素质的学生管理人才队伍对学生进行“育”。高校现在需要开创学生管理工作的新局面,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和理念,构建好责权清晰、分工明确、合作有序的学生管理工作体制,运用现代化的教育管理手段,真正促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走向专业化、科学化、制度化、人性化,适应新形势,不断为加快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中职学生技能竞赛 教学改革 技能竞赛实效性
职业技能竞赛是结合生产和经营工作实际开展的以突出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群众性竞赛活动。职业技能竞赛是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完善职业培训制度的产物。
但是,鉴于竞赛的设备、场地、师资等原因,国家、省、市级的职业技能竞赛设置的项目、参赛人员毕竟是有限的,能参与的只有少数的教师和学生。从2008年开始,我校开展了一年一度的校内学生职业技能竞赛活动——技能竞赛节。竞赛目的是“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代检”以及“ 与省市技能竞赛接轨,通过校内竞赛为参加省、市相关项目的竞赛挑选、储备选手”。
机械教研室对每年的技能竞赛节十分重视,发动所有的教师参与到职业技能竞赛活动中,为机械专业的师生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相互沟通、学习提高的舞台,为专业教学改革提供了实践研究对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多次受到学校的奖励。以下就校内学生参与竞赛的实践做一些归纳。
一、竞赛项目的设置
(一)优先考虑在专业学习中的导向作用并与省、市技能竞赛设置的项目相衔接
技能竞赛的专业比赛项目设置,其导向作用较强。实践表明,在技能竞赛的推动下,与比赛项目相关的专业将得到强化建设,并有可能建设成为重点专业、强势专业。首先,技能竞赛项目设置引导专业课教学的加强。技能竞赛内容和标准,往往注重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应用,切实突出技能性,使技能竞赛具有较强的选优功能。这些都具体表现在技能竞赛的项目设置之中,并将引领中等职业学校及时改革教学内容,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其次,技能竞赛项目设置促进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技能竞赛的举办,正是中等职业学校加强专业课教师实践操作技能的强大推动力。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必须首先大力提高自身的技能操作水平,不然就不能指导学生,也不能在技能竞赛中取得好的成绩。
由于高级别的技能竞赛有以上重要的作用,所以校内学生技能竞赛项目的设置首先要考虑省、市技能竞赛设置的项目。另一方面,校内技能竞赛的目的之一是“与省市技能竞赛接轨,通过竞赛为参加省、市相关项目的竞赛挑选、储备选手”,为达到这一目的,竞赛项目的设置也优先要考虑省、市技能竞赛设置的项目。
(二)考虑实用性、先进性、可操作性,还必须低成本
我校开设的机械方面的专业有:数控技术应用、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生产实际中最常见的机械技能工种有:数控机床操作工、数控编程员、模具工(制作模具或维修模具)、模具设计员、计算机辅助绘图员、产品检验员。由于高级别的技能竞赛(市级以上)有着上述那么重要的作用,在校内的学生技能竞赛中,市级以上的技能竞赛项目是要优先考虑的,比如说数控车、数控铣、计算机绘图,钳工,其中数控车、数控铣、计算机绘图三种工种既实用、又具备机械行业先进的加工工艺和加工方法,学生就业上有广阔的前景。
但是,如果完全照搬省、市的数控车、数控铣、计算机绘图的竞赛方式,必然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导致举办技能竞赛的成本高昂,因为校级技能竞赛参与人数较多,而学校的师资、设备都是要维持日常教学,尤其是数控机床的实操练习,成本较高。另一方面,低年级的学生因为还没有学习专业课程,也无法参加这些专业技能竞赛。为了让低年级学生也能参与技能竞赛,必须设置一些适合低年级学生参加的专业基础技能竞赛项目。
综述以上几个方面,我们决定校内学生技能竞赛项目是:对机械类专业一年级学生开设手工机
械制图竞赛,因为一年级的学生刚学机械制图,还未学计算机绘图,而手工制图对学生后续学习计算机绘图和学习专业课程时的识图作用非常大。对机械类专业二年级学生开设数控仿真加工(数控车、铣)、计算机绘图等项目。
二、竞赛方案的设计
技能竞赛宗旨是: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机械专业技能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开阔机械专业学生专业知识视野,更好掌握机械专业技能;检验机械专业学生专业技能的水平,树立榜样,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专业技能;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增加就业竞争力;对于参加市级或省级竞赛的学生也起到备赛的作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制订竞赛方案时做到以下几点:(1)结合学校给出的激励机制赛前进行全面动员,要求机械专业的学生全员参与一项以上(最好是多项)已学过课程的竞赛项目,通过技能竞赛让学生更好、更全面的掌握专业技能。(2)竞赛分预赛、决赛,赛前安排一定时间的辅导,利于学生对所学的专业知识复习、巩固、提高。(3)预赛、决赛尽量利用课余时间,不影响日常教学。
三、竞赛内容的拟定
竞赛形式均为实操技能检验,命题按照《国家职业标准》相应的中级职业等级技能标准,同时参照我校教学计划、大纲要求进行命题。
四、竞赛辅导的策略
各个竞赛项目参赛的学生均学过相关的课程,赛前辅导的作用是对竞赛项目相关理论和技能进行复习、巩固和提高,辅导内容以综合技能的学习为中心内容。比如说数控铣仿真加工,是以一个零件的三维建模、加工作为学习任务,一般采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其教学过程结构为:任务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这种课型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中心,培养学生解决综合问题的方法以及三维建模和加工的技能,还起到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团队协作精神等。其特征是:重视方法、重视过程、重视能力、重视创新。教学组织形式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首先,教师、学生都要做好准备:相关的工具、指导书、分组;教师明确任务:零件仿真加工的要求(学习目标),组织各小组学生自学、获取信息;小组研讨决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制定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教师讲解零件建模和加工的原理、方法并进行示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设计方案,由教师检查、评价并让学生修改;当小组完成仿真加工任务后,最后由教师和小组成员共同将每位同学的建模和加工方案进行综合分析比较,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综合问题的方法和技能。
五、技能竞赛后对教学改革的思考
(一)引发教师对教学质量的反思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各环节进行自我分析、自我审视、自我评价的过程,对教学实践的改革与教学方式的改进意义重大,有助于教学内容的优化与更新,使教学更有效。在技能竞赛的工作中,教同一门课的教师在出题、辅导学生、监考、评卷等工作中通力合作,可以一睹自己和其他教师的教学成果,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同时,对自身而言,也是一次查漏补缺的契机,在竞赛中寻找与同行之间的差距。教师可以博采他人之长,借鉴别人先进的教学观念和教学经验,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对未来的教学设计与创新做出规划。
(二)明确专业教学目标,推进教学内容改革
由于竞赛形式均为实操技能,命题按照《国家职业标准》相应的中级职业等级技能标准,促使教师的教学内容改革应更突出针对性、实用性和操作性;促使教师在现有的实训条件下努力营造实用教学环境,从课堂讲解到课下思考,将生产生活实际问题融入其中,增强教学内容的生产实用性和实践操作性。
(三)促进学生努力学习,提高教学实效性
机械教研室注重在各个场合宣传技能竞赛项目,教师在讲授竞赛项目相关课程时会向学生讲明该课程有参加技能竞赛机会以及该课程在就业上的广阔前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努力学习专业知识。
技能竞赛包括预赛和决赛环节,学生为了参加竞赛做准备,必须进行相关专业知识的复习,进一步掌握专业知识,这对于二年级的学生非常重要,因为二年级的学生在二年级下学期开始找实习单位,扎实的专业知识有助于他们通过实习单位的考试,更有利于学生走上实习工作单位后尽快适应自己的工作。这是许多学生对技能竞赛的反映。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手工绘图技能竞赛也有助于他们更扎实的掌握机械制图的理论和技巧,为学习计算机绘图和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怎样提高校内学生技能竞赛的实效性?学校的学分奖励机制对学生参加技能竞赛有很大的吸引力,有不少学生就是冲着有学分奖励而参加竞赛的,这一点必须坚持下去。但是,不能让学生轻易就能拿到学分,要让学生付出努力才能得到成果——既掌握专业技能又拿到学分。比如,在竞赛题目上,可以出一些“基础题”(要求掌握最基本的专业技能,难度小)和“提高题”(有一定难度的专业技能),做出“基础题”的学生就可以拿到学分,做出“提高题”的学生可以拿到更多的学分、甚至拿到一、二、三等奖。连“基础题”都做不出的学生不能拿到学分。“基础题”的难度小,平时学习一般的学生也能做出。因此,技能竞赛对绝大部分学生都有吸引力,“以赛促学”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四)存在的不足
在竞赛实施的过程中也有不足的地方。有些学生对参加技能竞赛的积极性不高,认为自己水平比不上别的同学,参赛只是别人的陪衬,不愿参加,但学校对每一位参赛学生都有一定的学分奖励,有些学生能参加的项目都参加,但是不认真准备,马马虎虎应付了事。针对这种情况,机械教研室初步作了如下规定:(1)计算机绘图和数控仿真加工竞赛项目不带必备工具的学生不准进入赛场;进入赛场但什么也不做的学生当作不参赛处理。(2)手工机械绘图项目不带绘图工具不准进入赛场,带了绘图工具入场但什么也不做的学生当作不参赛处理。这种做法基本上打消了一些学生通过参加比赛“混学分”的念头,迫使大多数的学生老老实实去做准备工作,但还是有少数学生是在“混学分”的。
我校开展技能竞赛的时间并不长,机械专业方面,竞赛项目的开展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还存在不足,如何开展更多的竞赛项目,如何激发学生的参予热情,如何使学生享受比赛的乐趣并在比赛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是我们今后要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广州市轻工职业学校第三届学生技能竞赛方案,2011.
【摘要】地方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受政策、地理位置、师资等方面影响致使招生难,人才培养难,服务区域难,本文针对性提出了“外树形象,内练真功,以人为本,立足课堂”的建设与发展思路。
【关键词】地方高职;酒店管理;发展思路
一、地方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发展的困境
1、招生数量少,质量不高。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全国开设酒店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日益增多,但招生中家长和学生对这个专业仍存在一定偏见,专业招生人数整体偏少,生源质量不高。以湖北省为例,2013年全省开设酒店管理专业的院校有46所,平均学生仅为84.59人。因受招生政策、地域等因素影响,学校间生源数量极不均等,地方高职院校生源普遍偏低。2、人才培养水平不高地方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偏低的主要因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学生自身的因素。从思想上讲大多数学生以取得毕业文凭为目的。从专业认识上讲,学生仅停留在专业易学,好玩上。从个人素质上讲学生整体学习基础较弱,还有相当数量的学生综合素质差、作风散漫、组织纪律观念淡薄,不能很好地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整日沉迷于游戏、网吧、恋爱之中。其二是教师方面的因素。酒店管理专任教师科班出身人数偏少、师资水平普遍偏低。外聘教师的教学任务只能插空安排,时间很难保证。其三是在课程体系设计上,虽然注重了理实结合,基础课、专业课与实践课的合理分配,但在教学组织上各自为政,以完成课程教学目标为终极目标,忽略了专业的整体目标,课程间的整合效果“1+1<2”。3.服务区域难高职办学的宗旨是面向区域,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目前在酒店行业人才需求求大于供,在工资水平、酒店管理水平、生活娱乐条件等方面大城市高于小城市,沿海城市高于中西部城市的现状下,地方院校培训的学生要想直接服务于区域经济,在客观上难以实现。
二、地方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发展的思路
地方院校酒店管理专业要想取得发展,必须打破常规,以“外树形象,内练真功,以人为本,立足课堂”的建设与管理思路,以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为突破口,以教学常规管理为抓手,依托师生和企业人力,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才能确保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1、外树形象立口碑。提升专业的知名度,创建专业品牌,应从形象工程做起,从参加省级、国家级技能大赛找突破口。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应站起来能说,坐下来会写,待人接物彬彬有礼,行为举止落落大方,衣着打扮符合职业标准,品格气质具有职场风范,在学校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具体做法是强化行为训练,养成职业习惯。如《形体与礼仪》课程由一学期开设变为每学期开设,学生由坐、握、站、走、蹲基本行为训练开始,到舞姿、瑜伽高难度形体训练,形体动作训练固定为形体举止习惯,提升为职业素养。通过素养展示树立专业口碑,增强学生自信,促进学生成长。2、内抓管理促质量其一是建立完善的专业教学管理制度。在教学实践中逐步构建和完善一整套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包括院长—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业教研室主任层层管理制、教师岗位责任制、教师工作考核、课后答疑辅导制、听课评课制、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等制度。其二是加强教学常规检查。抓开学工作“五个”到位,保障教学工作正常运转。抓教与学的质量双管齐下,每周定期组织技能与知识考核,发现问题及时诊改。其三是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对教师的工作计划、备课、授课、作业批改、辅导、考核、听课、总结等方面做出具体规定,每学期组织各学科教研组长进行教学检查,并认真做好记录。其四是加强毕业班工作的指导与扶持。完善相关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毕业班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加大对毕业班教师的奖励、考核倾斜力度,为做好毕业生的实习、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创造良好条件。3、以人为本谋发展专业的发展离不开人,地方酒店管理专业要想发展,需要主动作为,调动一切可用的人力资源。学生是专业发展的基础,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有目标、充实,能阳光、体面、高薪就业,学生会自觉成为专业的代言人。教师队伍是专业建设的主力军,酒店管理专业在师资紧张的情况下,要通过教师引进与转岗积极解决教师量的问题,通过不断加强教师培训,选派教师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增强教师的实践技能,解决教师质的问题。此外企业人力资源是专业建的师资宝藏。高校应极力牵手地方大型酒店管理集团公司,充分挖掘企业的人才资源,构建学院与酒店管理集团长期共赢模式,学校为企业提供员工,企业为学校提供师资;企业订单培养学生,实习期间送学生到地域位置较好、管理最规范的酒店学习、实习,毕业时优先安排订单班学生回地方重点培训。企业培养、储备、获得更多的优质人力资源,利于集团扩张式发展;学院低成本吸纳企业的高技能师资;学生得到了较好的实训实习机会,毕业后工作有保障,短期内就可获得晋升的机会。4、立足课堂抓落实课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要向课堂要质量。其一是依据学生特点和职业要求制定课程内容与目标。学生贪玩、畏难,没长远目标、不能坚持是他们显著特征,因而课程目标要看得见,实践教学要摸得着。其二是大力开展教学方法创新。提倡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案例式,交际型、任务型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进教学手段改革,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网络教材、酒店实训教学平台进行教学,增加课程教学的信息量,提高教学的生动性和直观性。其三是开展过程考核。所有课程的课堂组织形成固定为课前复习,课后考核,力求当堂解决教学目标。每周设专门时间开展周教学内容抽考,教师每周提交授课教案和考题到教学管理平台,教研室根据教学内容制作成抽查题目或情景对话项目,学生现场作答,专业教师进行点评。抽考后教师进行教研活动,对周教学进行诊改。
参考文献:
[1]张智,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育现状及应对策略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5/S1.
[2]凌跃华;沈洁红,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02.
作者:贾卫华 单位:仙桃职业学院
关键词:第二课堂;学科竞赛;学科竞赛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1.107
1分析目前高校第二课堂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
国内第二课堂呈现出这样的状态:活动繁多、内容重复、质量不高;导向作用不明显,无明确的活动目的;活动安排和形式需要改进,在学生当中的普及范围有待扩大。
经过调查和研究发现有以下几点原因致使第二课堂发展受阻:
第一,学校各部门的重视不够,缺乏支持力度。高校的相关职能部门对第二课堂的价值和意义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部门之间对第二课堂的重视和配合不够,第二课堂的引导、策划、组织等主要依托学校团委、学工处和二级学院学工部门,其他部门往往缺乏支持和配合的意识,导致对第二课堂场地、资金、设备等的有效投入不足,给第二课堂的顺利开展造成诸多障碍。
第二,多数偏重文体娱乐型,结合专业的理论研究、科技创新的活动相对欠缺,体现不出专业特色。尽管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热情较高,但从整体上来讲,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面还比较小,活动对于提升学生能力和素质,特别是专业素养缺乏针对性,效果不佳。
第三,第二课堂缺乏相关老师的有效指导。缺乏相应的保障和激励机制,指导教师缺乏投入热情和积极性,不能很好地指导活动开展。此外,有些协会因缺乏教师的专业指导,导致学生自发组织的一部分活动形式虽然很新颖,但是挖掘不到一定的深度,拓展不到一定的广度,领悟不到一定的内涵,实效性差或因得不到支持而无法组织。
第四,社团建设力度不够。大学生社团是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主要阵地和载体,社团建设的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效果,高校社团虽然很多,但有一个共性的问题,就是社团的建设受经费、场地和指导老师等方面的制约,部分社团甚至处于半瘫痪状态。
2分析如何积极引导第二课堂的建设和发展
建设和发展第二课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建立第二课堂领导机构。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灵活的高校管理机构。高校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建立起相应的领导组织机构,对第二课堂进行有效的规范管理。
第二,建立第二课堂教学管理体系,将第二课堂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科学地设计第二课堂教学体系,实现第一、第二课堂的联动和协调。让第二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提升自我能力、自我素养的又一平台。
第三,构建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为更好把握第二课堂建设和发展的有关规律,需要构建起一套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其中包括社团活动评价,指导教师工作评价,学生能力提升评价等方面。
第四,建立学生实践考评与质量监控。第二课堂活动指导老师应认真组织好学生成绩的考评工作,客观、公正地评定成绩。
第五,扩大学生参与的覆盖面。丰富第二课堂的内容和形式,扩大所涉及的范围,使更多的大学生有机会参与其中。
3经管类学生学科竞赛管理体系的构建
3.1学科竞赛促进二课发展
近几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时代的到来,高校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教学质量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也是各高校工作的中心和生命线。因此,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也成为高校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教育部倡导的学科竞赛,正是以促进高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促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的,面向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是考察学生某个学科基本理论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比赛。如何建立和开展系列化的学科竞赛活动,并形成科学、规范和系统化的竞赛体系及管理机制,鼓励广大学生积极、广泛参与学科竞赛活动,为学生创新活动搭建平台,以学科竞赛为依托,促进教学改革,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全面提高教学和学生培养质量,值得各高校去探索和研究。
在“二课”背景下,针对经管类学生,通过构建学科竞赛管理体系来促进第二课堂的发展。学科竞赛体系的构建主要通过组建“学科班”,打造学科竞赛精英;“以赛促赛”,推动校园竞赛常态化;用机制推动竞赛,用竞赛带动创新;把竞赛融入教改,靠质量铸造品牌来实现。
3.2设立第二课堂建设的组织机构,构建全方位的第二课堂体系
以经管类学科本科人才培养综合改革为契机,推动教学与学工协同发展,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联动。专门成立第二课堂建设组织机构,负责制定相关管理办法,以及相应的工作计划,组建社团和兴趣小组,选配优秀导师以及遴选有关赛事等等,从制度和机制层面有效保障和推动第二课堂的大力开展。
构建全方位的第二课堂活动体系。第二课堂活动课程涵盖的内容广泛、涉及的学科门类繁多。高校应当紧扣经管类学科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科专业特色,分门别类有重点、有层次地科学构建第二课堂活动体系。主要将活动分为综合类和专业类两大类,综合类活动课程如“社会实践协会”、“PPT协会”和“演讲与口才兴趣小组”等;专业类活动课程如“创业创新兴趣小组”、“经济热点分析兴趣小组”、“模拟招聘兴趣小组”、“商务策划兴趣小组”、“商务谈判兴趣小组”、“ERP沙盘模拟兴趣小组”、“财务实务兴趣小组”、“证券投资兴趣小组”等。
3.3丰富创新活动内容与形式
不断拓展活动内容,丰富活动形式,提升第二课堂的吸引力,增强活动效果。内容可以涉及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包括文娱体育、课外科技、学科竞赛、社团沙龙以及社会实践等活动,涵盖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以及工程技术等各学科领域,场地可以室内外和校内外相结合,形式可以采取专家讲座、主题演讲、知识竞答、团队比拼、专题沙龙等等,丰富多彩,不拘一格。
划拨专项经费支持硬件投入和成果孵化。设立专项经费为实施第二课堂创建好的硬件条件,搭建多层次、多环节的第二课堂活动平台,为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提供资金和设施保证。
3.4构建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
积极主动地构建一套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涵盖社团活动评价,指导教师工作评价,学生能力提升评价等方面。以便更好地总结经验、完善方案,不断促进第二课堂建设与发展,把第二课堂建设成为真正受学生欢迎、让学生受益的重要教育环节。
3.5建立健全组织管理机制
一是建立起由学校创新创业中心、二级学院和项目负责人的分级管理体系。二是加强指导教师的挑选和数据库建设。高水平的指导教师队伍是学科竞赛取得优异成绩并将之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的保证。三是完善参赛选手培训。除了平时教学夯实理论知识基础外,在各项比赛前还应对选手进行有针对性的集训。
3.6加强激励机制建设,设立专项奖励项目
参赛学生除给与物质奖励外,还可按参赛级别高低给与相应学分、综合素质得分,优先推荐评选各类奖学金、优秀大学生等,并优先推荐就业或攻读硕士研究生。在比赛结束后召开座谈会、研讨会、成果展示会等,让更多的教师、学生参与其中,扩大覆盖面,让激励效果更加持久。
第二课堂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平台,第二课堂的完善可以让大学生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能,并且能更好地激发大学生的潜能。针对经管类的学生,构建学科竞赛体系,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达到学以致用,开拓创新的效果。经管类的大部分专业都比较强调实践,所以通过构建学科竞赛体系,可以在第二课堂的背景下,为经管学子提供一个平台去将专业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全方位提升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孙景芳.依托学科竞赛,拓展第二课堂,促进学风建设[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8,(3):16.
关键词:应用化学;校内实践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07-144-03
Abstract:Practical teaching is necessary and important for personnel training of chemistry specialty with innovative and problem solving abilities.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practical teaching modes, this paper explores new modes to improve students’ innovative and practical operation ability, including constructing new experiment course and evaluation method with clear objects, encouraging students to join research groups to foster their thinking ways, and moving up the time for graduation design.
Key words:Applied chemistry;Practical teaching in school;Mode
高等农林院校肩负着培养和输送农林业科技人才的重任,农林业类院校本科毕业生将直接进入社会关键技术岗位,服务“三农”和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然而,由于目前我国多数高校依然处于偏重理论知识传授,而忽视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阶段,导致本科毕业生在参加工作后通常眼高手低,综合运用知识和实际动手能力差,这严重影响着社会对本科生的认可度,也引发了人们对高等教育的思考。近年来,实践教学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独特的功能和作用逐渐被教育界所重视,它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专业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环节[1-2]。因此,加强实践教学成为了提高高等院校教学水平,培养具有实践创新能力以及社会竞争力的应用型人才的一个重要措施。
随着化学在其他自然学科以及技术领域的渗透,高校教育中化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也受到了一定影响。高等农业院校培养的化学类专业人才必须接受到各种应用方法和开发性研究的基本训练,并能初步将化学基本理论和知识运用到生产实际中,解决问题。本文结合高等农业院校办学资源和办学特色,对其应用化学类专业校内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探究。
1 高等农业院校化学类专业校内实践教学现状
目前化学课程实验和毕业设计是高等农业院校化学类专业2种主要的实践教学形式。传统的化学实验,包括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实验内容大多是对化学理论课程结论或现象的验证性实验,处于从属地位。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进行实验讲解,学生机械照搬给定的实验步骤,不需要动脑思考,更不需要自己设计,久而久之,学生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丧失了应变能力。考核成绩一般按书面的实验报告成绩来计算,忽视了对学生实验课堂的表现和动手能力的评价,导致学生只片面的追求实验结果。这种实践教学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训练学生基本的实验技能以及简单的实验操作,但不利于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一种主要的实践内容是毕业设计。毕业论文质量的好坏,是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评价内容。毕业设计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直接影响着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力的发挥。然而大部分学生以及教师都没有重视毕业论文这个环节,学生依赖指导教师直接给出方案,再按照安排的内容进行短时间的实验,这样导致学生在写毕业论文时都还不了解实验的背景和意义,也不懂得收集和分析实验数据,答辩时,答辩教师也尽量不让学生为难,顺利让其通过,毕业论文质量根本得不到保证。而部分教师因为自身科研任务重,繁杂性事务过多,对本科生的选题、指导、评审不上心,对学生撰写的论文不加仔细修改,敷衍了事。更有部分教师对学生缺乏足够的耐心,为避免指导过程中的麻烦,甚至直接将学生毕业论文中的关键部分代劳完成。这样的实践教学模式需要改变,要充分结合学校内部资源,及早开展新的切合实际的校内实践模式探索来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出既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的创新人才。
2 高等农业院校应用化学专业校内实践教学模式
2.1 明确培养目标,构建新的课程实践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 首先,对原有的课程实验(无机、有机、分析和物理化学)体系进行优化重组,削减简单重复操作以及过时陈旧的实验,一方面结合生活实际增加一些学科交叉和实用性的经典验证性实验,另一方面鼓励学生根据实验室现有条件以及课程内容设计教学实验,提高学生实验的积极性以及兴趣,适当加大综合性实验的比例,以此来巩固学生的操作技能与基础理论。其次,围绕教学内容适当增设一些有挑战性的实验课题,如设计性以及研究创新性实验等,鼓励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进行讨论并设计实验,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再次,要发挥高等农业院校的特色专业优势,建设化学与农业专业结合的实验平台,便于开展相应的交叉实验教学,不仅能使学生在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得到升华,认识到化学为专业课服务的意义,并能举一反三的应用于本专业的实践活动中。最后,为进一步促进学生掌握实验技能,要重视并完善实验考核制度,注重对动手能力的考核。在平时的考核中,要细化到实验预习,实验操作,实验报告以及实验设备的清洗与维护等各个部分。在最终的考核评定中以考核学生的动手、应变能力,抽调一部分实验出来,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自行完成随机抽到的实验考核内容,而指导教师只对一些注意事项进行提示,最后由教师根据学生完成的操作准确性以及结果来对学生进行综合的评价。
2.2 鼓励学生参与科研课题组,培养化学思考方式 仅仅靠实验课程教学还不足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分析、创新能力,农业院校还要结合自身有特色的科研优势,鼓励本科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长自主参与科研。学校和学院更要积极创造条件,完善实验室条件,通过一些制度以及奖励性措施鼓励教师将自己的科研工作与这种实践性教学相结合,把自身科研的优势转化成为实践性教学优势。进行1a的基础化学课程实验训练后,学生可以被告知教研室的科研工作及目前各位教师承担的研究课题,学有余力以及对科研有兴趣的学生可以和教研室各课题组的教师联系,相互确定后,学生加入课题组。学校还可以开展一系列其他科技创新活动,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直接参与教师的科研和研究生的课题中,提高自身整体科研能力,也为后期的校外毕业实习和进一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奠定基础。对教师而言,学生的加入也是对其科研力量的一种补充,但更多的是尽职尽责的付出。教师要帮助学生进入研究角色,针对学生的兴趣和情况组建不同的学生研究小组,并选取自己科研课题中部分实验周期短的课题为项目。学生根据课题内容查阅文献,在教师的启发下提出自己的研究方案或创造性设计工作,根据自身的课余时间制定科研工作计划以及具体实验,培养自行处理和归纳数据的能力。
2.3 毕业设计时间提前,培养学生的独立创新意识 以往毕业设计往往安排在本科最后一个学期,时间为3个月。这时的毕业生迫于就业压力,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花费在寻找或联系工作单位中,甚至部分学生已经离校参加工作前的实习培训。即使学生按要求进入了实验,但当工作刚出数据的时候,时间不充裕的情况下也只能敷衍了事,这些都会导致学生的科研训练不够完整,毕业论文质量下降,这是目前高校普通存在的问题。考虑到毕业论文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好环节,为避免学生因时间仓促等原因而完全依赖指导教师的情况,可将毕业论文开题时间提前1a,让学生有充分时间查阅文献,对课题进行全面的调研,对题目有较深刻的认识进而能独立提出研究方案。同时,为保证论文的有效工作量,对学生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际操作的时间进行严格规定(至少3个月)。指导教师在学生毕业论文的过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要督促管理学生,还要根据学生的水平和层次,逐步引导学生进入提出的课题,独立实验设计工作。教师可以定期组织交流会,让学生汇报工作进展,一方面教师可以监督学生完成课题实验内容,并及时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另一方面,学生也能在这种互相交流的方式中学到新的知识,端正态度。另外,对毕业论文成绩评价方式也要有所改变,首先,根据论文完成的各个环节包括文献查阅,开题报告,中期考核,毕业论文和毕业论文答辩进行综合评定。要杜绝部分教师因个人的情感而偏颇于自己指导的学生,导致其他评阅人无法客观地评阅成绩等情况。少部分教师也不能仅因毕业生在论文答辩环节讲的好而给予高评分,而应结合论文整体质量的基础上,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以及回答情况来综合评定。其次,学院应该制定有关毕业论文的严格评分制度,对教师也要采取奖罚分明的政策。表扬和奖励毕业论文作得优秀的同学,而对于由于自身原因达不到要求的学生可采取延期答辩和降级的严厉措施。
3 结语
总之,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在教育中的作用是重大而深远的。而如何加强校内实践教学环节,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优秀化学人才,适应21世纪人才激烈竞争对高层次人才的需要,是化学实践教学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在这方面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多下功夫,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和成绩。
参考文献
[1]邓国英,朱晓文.我国本科教育质量改进述评[J].淮阴工学院学报,2015,2:64-68.
[2]周秦武,张博,张大龙,等.以项目驱动为导向的专业综合实验课程设计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83-185.
[3]王学业,黎华明.建立三环节化学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创新人才[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4,3:146-148.
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物业管理不但成为现代城市管理和房地产经营管理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在保民生、促就业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随着物业服务需求的不断增长,物业管理行业人才供不应求的局面将不断加大。我国物业管理起步较晚,在行业发展迅速的情况下,物业人才供给与开发存在较严重的问题,如整个行业人才流失率较高,企业人才供给相对严重不足,物业从业人员的素质有待提升等。因此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物业人才开发机制是非常必要的。
以‘州’电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为例,物业管理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包括以下儿类:
1.高层管理人员。高层管理人员包括物业管理企业的正、副总经理等,他们是决定物业管理企业发展方向、速度和质量的主导力量,也是建立新的管理体系的决定性因素。他们不仅要有系统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还要具备实际管理经验。高层管理人员应具备的能力包括:制定企业发展规划的能力,建立健全企业管理制度的能力,经营决策的能力,组织协调的能力等。
2.中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包括综合管理人员、职能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三种。综合管理人员指物业管理企业的物业总监、项目经理、物业经理等综合管理或监督物业项目的管理人员。职能管理人员指企划、市场、财务、人力资源等部门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包括物业管理企业的正、副总工程师,电气、机械、暖通、电梯、给排水工程师,安保、清洁、绿化、客服经理等。中层管理人员应具有管理学、法律、经济财会等方面的知识,具备建立健全部门岗位责任制和部门规章制度的能力,制订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的能力。尤其是物业服务的综合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他们应具有利用技术手段提高服务质量的能力,制定业务操作标准和质量检查标准的能力,推动业务落实到位的能力等。
3.基层管理人员。基层管理人员包括工程、安保、清洁、绿化、客服主管和管理员等,是单一管理物业项目的工程、安保、清洁、绿化、客服的管理人员,是基层操作人员的直属上级。他们是落实业务的最重要的环节,其素质决定着物业服务项目成功与否。基层管理人员应具备将服务标准贯彻落实到基层员工的能力;指导、培训基层员工掌握业务技能的能力;基层员工团队凝聚力形成的能力;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持续改进服务质量的能力等。
4.基层一线人员。基层一线人员是指电工、保安、保洁员、绿化工、客服人员等在一线提供物业服务的员工。他们是直接为业主的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具备某方面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基层一线人员需要具备的能力包括:对服务理念的领会和运用的能力;理解、掌握和执行业务标准的能力;服务过程的质量控制的能力等。
二、物业管理行业人才供给和开发的现状
1.人才流失情况严重,尤其是一线员工。物业公司目前流失人员有三种:一线人员,主要是保安和电工;中层管理人员和学历较高的员工。一线人员流失的主要原因薪酬待遇,存在哪里待遇高就去哪里工作的现象。以‘州’电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为例,每个月保安的人员流失率都高达30%以上。中层管理人员流失的主要原因是薪酬待遇和企业自身环境等原因,想通过跳槽迈向更好的职业发展阶梯。学历高的人一般很少留在物业行业,主要与物业行业性质和社会地位有关。人才流动性过大的情况已成为物业管理企业发展的一个瓶颈,对物业管理企业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如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降低了业主的满意度和忠诚度等。
2.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尤其是中高层管理人员。论文格式目前物业管理从业人员的知识、技能、经验等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物业管理行业发展的状况,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物业管理行业从业人员学历层次不高也是不争的事实,以国家一级资质物业管理企业1,‘州1,’电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为例,2010年该公司员工的学历构成情况为中专以上学历的员工不到60%,大专以上学历的员工不到25%,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硕士以上的人才各只有4人,寥寥无儿。物业管理人员的素质,不仅影响到物业管理的质量水平,而且事关整个企业的兴衰成败。对于物业管理这样的服务性行业来说,好的从业人员就是企业的旗帜。未来的物业管理市场竞争中,高质量服务的品牌是企业竞争实力的象征,而高素质的物业管理从业人员是企业高质量服务品牌的保证。
3.企业内部人才供给不足,人才开发机制不完善。人力资源规划可以使企业能够确定未来各类人才的供需状况,然后利用这些信息制订招聘、录用以及培训和开发等环节的具体计划。人力资源规划具有很大的价值,但笔者实习的1,‘州1,’电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忽视了这一环节,因而没有形成系统的、长远的人力资源规划体系,采用实用主义,缺什么人才就马上补什么人才,也造成招聘工作经常要完成紧缺性职位的任务。另外,大多物业管理企业都忽视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许多培训工作只流于形式。员工的培训工作通常是与人力资源部门分离的,一般都由各物业项目对新入职员工进行简单的岗前培训,常着眼于当前。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还没有从开发人的能力角度制定培养符合企业未来发展需要的、有潜质的中高层管理人员的规划。
4.社会人才供应渠道狭窄,导致人才供求失衡。目前国内物业管理行业的从业人员主要来源于其他企事业等部门单位转制而来的管理人员和工程人员,例如从事保安工作的退伍军人,以及城市的下岗职工和农村剩余劳动力,例如经过简单培训后从事保洁、绿化的一线人员。这些物业从业人员虽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但缺乏物业行业服务意识、创新意识,难以满足行业发展的需要。这些年来,全国各地纷纷成立了不少物业管理专业的培训机构和大中专院校,还有一些高校也先后设立了物业管理专业。但由于行业发展过快,相对于全国2_50多万的物业管理从业人员来说,也只是杯水车薪。[LunWenData.Com]
三、物业管理企业人才开发策略
1.树立正确的培训观念,完善培训体系。物业管理行业企业应该强调一种培训观念:培训不光是专业知识的传授,岗位技能的提高,更重要的是物业管理观念的更新,服务态度的改变。企业人力资源部应统筹各部门和各项目的培训工作,结合招聘计划,分门别类地为各岗位员工提供培训。第一,对于正、副总经理和各部门负责人等高级管理人员来说,应该与本地大学和培训结构合作,为其提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从而提高管理的理论水平和实战能力。第二,应该为正、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专业技术职称报考和学历教育提升机会,实行工作轮换制度,从而提高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第三,应该为品质经理、项目经理、各专业主管等中层和基层管理人员提供项目管理和团队管理培训,从而提高综合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第四,对于中层和基层专业技术人员,应该由其直属上级提供各项目运作程序和业务模块的培训,从而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
关键词:中药学专业;分层次递进式;实践技能;人才培养
实践教学在中药学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与科学素养培养中起着重大作用。实践技能培养是中药学专业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2]。李凯从大学生实践创新教育制度建设、构建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建立创新型实践教学模式、开展课外科技活动等方面,改良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刘芙等按照基础、专业、综合、社会实践“四层次”设计教学内容,构建了“四阶段”实践教学模式。中药学本科专业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足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更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理论联系实际过程的训练和培养,以激发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从而培养实践技能和创造能力。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在长期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近年来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大胆改革创新,建立了一套以“实验技能培养集中实习实践科研创新训练专业综合实践”为基本构成模块,涵盖第一、第二和第三课堂,跨越大学一年级至四年级,具有“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能、夯实基础与创新提高三结合”教学特色,全方位,多手段,分层次递进式的中药学专业本科生实践技能培养模式,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奠定了基础。
1分层递进式实践技能培养模式主要内容
1.1开设设计性综合性实验
培养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大力推动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开展,从工作量认定、教改经费资助等方面予以扶持。每门实验课至少包含1~2个设计性实验,由学生设计具有一定创新性的实验方案。专门开设综合性实验,教师定出实验题目,由学生查资料,在综合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设计实验方案,然后师生讨论方案的可行性并修改方案,最后由学生独立完成实验。从大学一年级的专业基础课直至专业实验课,均要求开设设计性或综合性实验项目,近年来每学年的开设比例占实验课程总数50%以上。
1.2组织实验技能大赛
以赛促教促学促练中药学是实验性科学,实验基本技能是学生核心竞争力的保证。从2009年起每年组织一次中药学实验技能大赛。旨在规范、熟练实验基本操作,提高学生基本实验技能;通过竞争发现实验教学工作中的优、缺点;培养广大学生的实验兴趣和创新意识,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让学生重视实验技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良好的科研与学习氛围。此外,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实验技能大赛,多次组织团队参加北京市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并多次获奖。
1.3强化毕业论文环节
提高学生实验综合素质毕业论文是检验和增强学生自学能力、分析能力、设计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的重要一环。以往的毕业论文安排在第8学期,考虑到此学期学生还要参加考研复试,以及联系工作等实际情况,我们尝试将毕业论文工作提前到第7学期开始,保证有充足的时间完成。为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特长,毕业论文题目保证1人1题,不得重复。
1.4渲染学术氛围
引领学生实践为提高学生对于科研、科技开发的兴趣,渲染学术氛围,学院每年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前来讲学,包括中国医学科学院肖培根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黄璐琦院士、陈士林研究员、302医院肖小河研究员、香港浸会大学赵中振教授、美国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职业安全与健康研究所(NIOSH)病理生理研究部首席生理学家AnnaAShvedova教授、美国Daemen大学BrendaL.Young教授、AndrewKierWise博士等共20多人。此外,还鼓励教师带领对科研有浓厚兴趣的学生从大一下学期或大二开始进入实验室,通过学生自愿申请、科研导师审核,遴选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新药创制重大专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项目、横向科技开发项目等研究。自2007年以来,学生参与科研项目达40余项,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其中多篇被SCI、EI、SCIE等收录。
1.5建立学生科研创新平台
促进创新思维的形成搭建学生科研创新平台,提供全开放的自主学习实验教学环境。通过课外创新实践项目立项,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外创新设计学习,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科学研究能力。①建设学生科研创新平台网站。完善网络宣传交流版块,包括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招标通知、报名、申报评审程序、项目管理运行机制、科研成果信息公布等信息;②实行导师准入制度。教师只有通过培养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课程的学习,通过测试,方可取得导师资格,再通过申请成为导师团队成员;③实行审批制。学生确定研究题目或研究方法后,以课题申请的方式提出申请,获得批准后将为其指派指导教师或学生自行联系指导教师,实验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实验完成后撰写并上交论文报告,接受答辩;④实行项目定期考核制度。学生定期上交研究进展,统一进行标书评优,在实施过程中,各小组定期召开组会进行本课题的讨论;⑤召开大学生科研创新例会。定期召开创新工作专题会,讨论工作计划及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针对各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由指导教师团队进行摸底、总结、提出解决方案;⑥建立奖励机制。每年拿出专项经费,对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参与教师科研活动以及各种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给予奖励,并通报表彰,激励拔尖学生脱颖而出。
1.6加强与外界合作
拓展学生实习实践空间,积极加强与外界的合作,进一步拓展学生实习实践空间。①与校内科研实验室的合作。依托学科优势,大力加强实验室软硬件建设的同时,及时把科研优势转化为校内实习实践基地,将教育部“中药制药与新药开发工程研究中心”、“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市“中药基础与新药研究重点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信息工程”重点研究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经典名方有效物质发现”重点研究室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科研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发展为校内教学实习基地。②与校外实习基地的合作。充分利用学校在中药研究领域校友资源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建立与校外实习基地的合作,拓展学生的实习实践空间,与北京康仁堂药业等医药企业和广安门医院等三甲医院及安国药材种植基地、松山植物园共建校外实习基地。③组织专业科学考察。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走入生产实践一线,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中药资源调查等科学考察,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合作精神、创新精神,磨练学生意志,引导学生热爱实践、勇于实践、服务社会。
1.7加大投入
搭建坚实的实践教学硬件平台近年来一直积极申报各类国家财政专项以改善大学生实验室条件,同时本着勤俭持家的原则用好各项经费。学院历来注重实验内容和生产实际相结合,为满足专业教学需要,已建成能满足教学科研需要的研发基地近五千平米,其中包括符合GMP标准的中药制剂实训平台、中药材标本馆和小型药草园。中药制剂实训平台中既有制药生产中的常用设备,可供学生学习各种剂型的制备方法,也有万级、十万级的模拟车间、环境,使学生感受到工厂的氛围;中药材标本馆和小型药草园,使学生亲身接触到中药饮片和药用植物,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了“身临其境,乐在其中”教学境界。通过上述措施,将专业实验与生产实际融为一体,提升理论,注重实用,强化了学生解决中药生产与鉴别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1.8加强队伍建设
努力造就高素质的实践教学队伍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是完成实践教学任务,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关键。因此,学院十分注重加强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①加强在职人员的培训。对新留校工作、新调入人员必须进行实验技术岗前培训;支持、鼓励实践教学人员参加国内外各种教学研讨会;选派青年教师进修学习,以提高队伍的业务水平;②成立实验教学督导组。成立由知名专家教授组成的中药学实验教学督导组,对实验技术人员进行定期考核,同时对实践教学的改革方案进行专家论证、向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
2分层递进式实践技能培养模式特点与创新
2.1全方位
中药学专业本科生实践技能培养模式涵盖第一、第二和第三课堂。强化专业培养方案之内的第一课堂教学,即经典的验证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和毕业论文;坚持教学中心地位,开辟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即开办实验技能大赛,举办学术节,渲染学术氛围,引导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为学生提供训练和展示平台,通过比赛和科研活动,促教、促学、促练;应用所学专业实践技能,走出校门,进行科学考察,走进企业,调查中药行业发展现状,引导学生热爱实践、勇于实践、服务社会。分层次递进式培养模式涵盖了大学一年级至四年级。大一和大四学生分别主要以实验基本技能训练和毕业论文工作为主,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实验技能大赛、学术节、学生科研活动招标、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则贯穿大学一年级至四年级。
2.2多手段
采用多种实验教学手段,不断完善实验教学方法。在原有课堂教学和实物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先进的现代化网络技术,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建立虚拟仿真实验数据库,建立实验仿真教学平台和人机互动实验教学平台,提高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中药学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优势体现在以下方面:①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将图像、声音、动画引入到实验教学中,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习者呈现和传递大量信息,充分调用学习者的各种感官,使学习者加强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有利于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率。②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交互性可以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效果,通过3D效果建立起来的实验环境,可以使学生通过人机交互对整个实验过程进行全程操控和观察,让学生非常直观的学习实验过程。③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解决了中药学实验教学中的以下三点迫切需求:实现中药学实验教学的远程教育,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亲临整个实验过程;突破传统实验形式的限制,对于危险性、毒性极大的实验可通过模拟仿真平台实现实验过程的真实再现;对于资源有限、贵重的药材,不适宜于实验室中大量消耗,通过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实现了资源的保护。通过现代化的虚拟仿真实验和传统的课堂教学、实物实验有机结合,克服传统课程的缺点,通过建模与动态演示,把中药学过程中的实验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便于学生对实验过程的掌握,为学生实验创新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基础。2.3分层次探索建立了以“实验技能培养集中实习实践科研创新训练专业综合实践”为基本构成模块,各模块依次展开,层层递进,互为依存,有机联系,不断深化的多层次培养模式,形成了“实验教学奠定基础、集中实习巩固加强、科研训练培育创新、综合实践整合提高”的实践教学特色,提出了“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能、夯实基础与创新提高三结合”的实践教学理念。同时,以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为切入点,连续4年不间断,而部分优秀毕业生又可以作为专业思想教育的范例,反馈形成良性循环。
2.3.1实验技能培养层次
本层次立足于基本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培养、各项操作技能的熟练掌握、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基础和专业知识的巩固提高,内容包括附属于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及专业课程内的课内实验和独立实验课程,分为基础性、专业性和综合设计性实验三个能力分层递进的实验教学模块。①基础性实验包括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化学分析实验、仪器分析实验、物理学实验、药用植物学实验、生物化学实验、药理学实验等;②专业性实验包括中药化学实验、中药药理学实验、中药药剂学实验、中药炮制学实验、中药制剂分析实验、中药鉴定学实验、中药制剂显微鉴别实验等;③综合设计性实验又包括基础综合实验和专业综合实验。以上所涉课程时间跨度从第一学年到第四学年,教学主要采用多媒体示范教学、仿真模拟、现场参观、教师演示和学生实际观察和操作等方式进行。
2.3.2集中实习实践层次
根据课程学习需要,依托现有的实习实践基地,在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学、中药制剂学等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等课程教学中安排集中实习,包括松山药用植物学实习(包括野外药用植物资源调查、药用植物识别)、安国中药鉴定实习(包括常用中药材鉴定、道地药材产地实习等)、中药制剂实习(包括中药制剂车间实习、医院药剂科实习等)。本层次实习主要安排在第二学年和第四学年。通过集中实习,加深和巩固学生课堂所学知识,获取感性知识,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培养专业素质,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为今后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2.3.3科研创新训练层次
开展形式多样的科研实践活动,以此强化学生专业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本层次的创新训练主要面向已经完成基础和综合实验培训的二、三、四年级的学生,重点是“创新性、探索性”。具体包括:建立“科研创新实验”导师库,按照“以学生自行设计、操作为主,导师指导为辅”的原则,开设学生自行设计的“创新探索综合实验”;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科研课题申报;参加“挑战杯”等各种创业大赛;进入教师实验室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参加学校举办的专家、企业家系列讲座等。
2.3.4专业综合实践层次
毕业专题实习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的一次重要实践,同时也是实现中药学专业培养目标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在第七学期教学任务结束后即进入毕业专题实习,时间共16周。要求学生通过实习,了解本专业发展动态和趋势,熟悉本专题所涉及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文献查阅、实验设计、实验研究、数据处理、结果分析、论文撰写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并熟悉论文答辩过程,为即将开始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在第八学期末,根据学生入学以来的实验、实习实践、毕业论文等情况进行毕业综合考核。多年教学实践结果表明,通过以上四个不同层次的专业化训练,学生切实具备了扎实的实践技能与创新能力,能够胜任中药学相关领域的工作,并在工作中显示出较强的竞争实力。
2.4将科研过程及科技成果转化为实践教学资源
积极引导教师把科研过程中产生的科研及科技开发成果引入到实践教学之中,积极将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和毕业论文与教师的科研课题相结合。三年来,结合纵、横向科研课题的毕业论文300余篇,占毕业设计总课题数的36%以上;结合科研课题的综合设计性实验题目达85个,占实验项目总数的61%,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开设比例占实验课程总数40%以上;学生参与项目研究的课题占科研项目总数的70%以上。
2.5改革测评方法
建立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考核体系建立能够体现培养目标的、完整的实验教学考核体系。采取多元化的考试方法,将过程考核与终结考试相结合,以考察能力、操作为主,全面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该考核体系涵盖了实验技能培养集中实习实践科研创新训练专业综合实践四个阶段的各个环节。①在实验技能培养阶段,将实验技能考核分成平时实验能力测评和统考测评两种,平时实验能力测评主要包括:结合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实验预习网上过关自动积分、实验预习积分、实验操作能力积分、实验结果积分、实验报告积分;统考测评又分为实验理论考试和实验操作技能考试两部分。若平时实验能力测评优秀者,可免统考测评;平时实验能力成绩达不到优秀者,须参加统考测评;规定实验技能考核成绩不及格不得参加理论课考试;②在集中实习实践阶段,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要求学生提交实习报告和小结;③在科研创新训练阶段,要求学生撰写课题申报书、实验方案和详细实施计划;④在专业综合实践阶段,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选题、开题、实验、论文撰写和答辩等环节,使学生得到全面训练。多年实践证明,该体系保证了实验教学各环节的教学秩序与质量,为正确评价学生实践能力提供客观指标体系,同时也是新世纪中药学专门人才能力培养的基本保证。
3模式应用效果
分层递进式中药学专业本科生实践技能培养模式构建完成后已进行了多年实践,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3.1提高了本专业师资综合水平
2007—2016年,本校中药学专业相关教师有22人晋升教授或研究员职称,35人晋升副教授或副研究员职称。
3.2形成了多项教学改革成果
2007—2016年,该成果相关完成人获得各级教学成果奖5项,发表实践技能培养相关教研教改论文80余篇,建成北京市级精品课程2门,建设校级精品教材5部。鉴于在构建本科生实验技能培养体系的综合性、特色化和成效显著,实验研究成果突出,实验室管理科学合理,注重科研促进本科教学和科技服务,中药学实验中心于2007年被评为“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2年还申报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此外,中药学专业于2007年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08年获批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
3.3培育了学生的实践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经过全方位、多手段、分层递进式的实践技能培养模式训练后,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得到进一步强化。许多学生反映,在经过该模式的系统训练后,实践技能和实践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在学校连年举行的大学生科研课题招标活动中,中药学专业每年有数十个学生团体积极参与这一活动,在此过程中他们经历了科研全程训练,其科研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升。近年来共参加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40项,教育部创新性试验计划项目近30项,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项目5项,校级自主课题100余项;在第三届“挑战杯”首都高校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取得一、二、三等奖各1名,在第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取得铜奖1名;获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药苑论坛”创新成果三等奖2项;累计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其中被SCI收录论文多篇。
3.4提高了毕业生的社会竞争力
就业考研情况良好通过分层递进式中药学专业本科生实践技能培养模式的实践,学生的就业形势得到明显改善,缩短了中药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后的“磨合期”,提高了毕业生的社会竞争力。许多学生反映在经过全方位的实践技能综合培养模式训练后,就业面试时的自信心增强,提高了成功率。多年来,本科生就业率在95%以上。中药学专业本科生参与实践,特别是科研实验工作大大激发了他们对于中药学专业的兴趣和进一步深造的愿望。近年来本专业学生踊跃报考研究生,40%学生报考研究生,录取率30%左右,已考取的院校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等国内知名大学或研究机构,学生的实践技能受到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的一致好评。此外,有多名同学由于实践技能突出,被美国、英国、法国及香港和澳门等地的大学录取为研究生。
4小结
实践技能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应当基于实践教学的实践性、系统性、主体性、现场情境性、完整性等特点[4]。对中药学专业本科生实践技能培养模式进行有益探索,对于教育思想观念转变、实践教学内容改革、课程体系的构建及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5]。分层递进式本科生实践技能培养模式是多年探索、研究的成果,已经多年实践,该模式对于培育学生的实践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毕业生的社会竞争力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对中药学专业本科生实践技能培养和提高具有示范作用,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丁安伟,朱亮.构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中药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2):117-118.
[2]卞金辉,陈娜,欧阳静,等.中药学专业能力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3(2):34-35.
[3]李凯.大学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才智,2011(1):324-325.
[4]刘芙,王韶春.高等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现代教育管理,2011(3):88-90.
做招生不容易,做一名优秀的招生人员更不容易。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学校招生个人工作总结精选。
学校招生个人工作总结精选1
__年的招生工作已过半,现将过去的招生工作总结如下:
一、__年上半年招生工作过程回顾
(一)打响招生工作“___”:在过去的8年中,每一年的年末和年初都是我一年来工作最花心血的时段,而__年年末至20__年初也不例外。在__年年年末的时候,我__地回顾了__年年的招生工作运作过程,详细分析总结出来的数据,进行__进而__出招生过程的“__”。__年年__月份率先带领一批__年_的__进行回访__,20__年的招生第一枪就这样打响了,做到“__”的第一步。
(二)深入“__”,摸清“__”,详细绘制出“__战况地图”:_月末携带__印制的__招生__材料和笔记本__我所负责的__地区,严格以____做好__工作为基本工作准则,第一时间__各个__的详细数据,根据swot分析方法进行矩阵式战术分析,在知己的基础上逐渐达到“知彼”。
(三)打好“__持久战”:根据前期的“__战况地图”扎实展开招生的__工作,充分借助__这一现代沟通手段,利用__、__、__、__与____、___、__、__进行沟通,结合心理学知识,展开营销学中最新的拉-登营销战术。
(四)全力进行“__”:抓住契机,以____为切入点,全力准备好20__年招生决战的全部事宜。在__的时候,完全改变网络报考志愿无法与__的这一局面,“____”,以__大会为形式,吸引__到现场彻底改变___的传统营销策略,全力运用“中国古代营销之母”李子昂的摔琴卖字战术,进而取得决战的初步胜利。
二、取得的点滴成绩
(一)20__年__地域填报志愿第一志愿填报总人数突破300人。
(二)20__年全院录取的考生文理科最高分出自我所负责的__地区,其中文科最高分为___分,录取专业是____、理科最高分为_____,录取专业是____。
(三)20__年__地域招生录取总人数突破230人。
(四)20__年所负责的__总报名人数突破50人。
(五)20__年个人招生录取总人数位居全院第一。
三、招生工作经验和策略
(一)充分利用___的先进科学沟通手段:在过去一年__咨询解答的基础上,进而丰富__宣传战术,通过丰富__战术,把__咨询方法做透、做精、做细、做实。比如:自建__和__的结合;__的定时、定量、定质发送;__的良好运用等等
(二)钻研营销学、心理学、公共关系学知识并运用到招生工作中:首先是改变传统营销学推销为魂的模式,把全新的“拉-登营销战术”引进到招生工作中来;其次是充分发挥心理学中首因效应、近因效应等心理学知识,在招生工作中全力推行;再次是提炼现代公共关系学中有利于招生工作的知识片段,为招生工作铺路架桥。
(三)事必躬亲做好__工作:__工作要以__为中心,而招生工作也应如此,而事必躬亲地去做__工作更是招生实践中一切以__为中心的诉求点。例如:平时与__的沟通,包括与__的沟通都至关重要。
(四)明白细节决定成败的重要性:把握招生工作的整个过程,扑捉招生过程的每一个细节,力争做到方法不断创新、策略适时调整、战术持续改进。例如:如何应对__,针对于此进行战略战术的调整、改变、创新,提炼出适合自己的招生__技巧。
(五)不要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改变工作方法从一而终的模式,试着学会开垦“__试验田”。例如:自己所负责的各个地域的__方法应不同,进而自己所负责地域各个__方法不同,以至于自己所负责地域____的__方法达到不同。
(六)吸取集体智慧的结晶,提炼团队精华:说的好:人多力量大,我认为他说的这句话不仅仅是从数量说的,我们应该从更深入的角度去分析,那就是十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的道理。例如:时刻留意集体中各个成员的工作__方法进行分析提炼为我所用;与团队多交流,学会倾听,相信一定有你惊喜的东西值得你去“收藏”、“把玩”、“收获”。
四、下一步招生工作计划
(一)做好__工作,提高录取新生的报到率。
(二)充分利用__这一契机,__201__年招生工作__。
(三)安抚__,做好____工作,稳定____,为建设和谐校园、创建品牌学院尽一份自己的绵薄之力。
(四)做好20__年的招生__工作。
五、工作的一点感悟
我认为我们__人员应该研究iso9000如何全力运用到日常的招生工作来,极力寻找招生工作的科学观,逐步往“召生”境界靠近,真正为学院的品牌建设__。
综上,这些只是我20__年上半年的工作概述,不妥之处诸多,期盼领导斧正!
学校招生个人工作总结精选2
时间过得很快, 从7月初到8月中,一个暑假的招生工作接近尾声。这是我有史以来过得最充实的一个暑假,这次招生工作 ,让我更深刻地理解和宣传了我校的理念,让我有一个畅通有效的服务我校、广大考生和家长的平台。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来对本次招生工作进行总结。
一、紧张而有序的招生过程
2012年的全面招生工作是从7月5日开始的。本次的招生大军有37人,分为征询组和电话、网上咨询组。招生队伍中有刚入职的新同志,也有参加过多次招生工作的老同志,大家来自学校的各个部门,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锻炼和提升自我,服务学校和学生而聚在一起,团结互助,并肩作战,配合招办开展好今年的招生工作。
7月3日,招办组织了全体招生工作人员进行为其半天的培训。书记为我们做了简短的培训,招生队伍的每一位成员也都做了简单的自我介绍,会上,我们观看了去年招生工作的照片和录像。整个培训会轻松而又愉快,我们都非常振奋,期待着招生工作的到来。
7月7日,是我们招生大军正式上班的第一天,也是我招生工作的第一天。当天工作任务不多,我们主要是熟悉工作材料和接听咨询电话。我属电话征询组第一组,组长是王老师。王老师是一位有多年招生工作经验的老同志,为人随和而幽默。上午八点多,王老师召集了我们征询一组的六名组员一起开了一个短会,他强调了工作注意事项,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经验和建议。记得第一次组长让我试着接电话,我很没有信心,生怕回答不好, 可慢慢地一次、两次,几次下来就熟练了,能轻松应付考生或家长的各种问题,看到自己慢慢进步,而且又能帮助到考生,听到考生电话里头的一句句“谢谢!”,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7月11日到24日,几乎每天都会有省份艺术和体育类陆陆续续投档过来,但每天都不是特别忙。没有省份投档,我们就接听电话,一有投档,录取现场把征询名单拿出来,我们马上分工合作,剪切名单,联系进档考生,征询进档考生意见及核对信息。记得我们组碰到的第一个钉子是四川艺术类的一个叫成峰的考生,我们打她家里电话,要么没人接,要么接了没人听,打学校电话,没人接听,老师接了也不配合,后来我通过上网查四川50中的百度贴吧,结果找到了她的同学,要了她本人的联系方式,但是因为她同学也迟迟不配合,等她联系上我校的时候,已经过了提档时间,因为她是调剂类考生,学校只好将她做退档处理。这是我第一次成功“挖”掉一个“钉子”,心里很高兴。
二、团结而又奋进的招生团队
7月25日到8月11日,是招生工作最繁忙的时间段,2012年工作总结因为很多省份都是在这个时间段投档过来。这段时间我们招生军队所有人都天天来招办上班,每天从早上八点到晚上十点,中间只有吃饭时间。当工作任务多的时候,我们都是全力以赴,争分夺秒。记得最忙的一天中午,我们很多工作人员只在办公室匆忙吃了学校发的方便面,然后又马上投入工作当中。
每天,我们都会准时上班,一有省份投档过来,我们马上按组分配打征询名单,如果每个电话都能打通,即使再多,也不是难事,我们的工作难就难在时不时会出现“钉子户”。钉子户无时无刻不存在,钉子户总是让我们焦头烂额,但最终总会被我们“搞定”。“挖钉子”——这就是我们招生工作最有挑战性,最有吸引力的地方。挖钉子的时候,我们不光是各干各的,大家你追我敢,又互相帮忙。只要完成了自己手头的任务,都会去帮助自己的组员,甚至是其他组的同事一起想办法挖钉子。这大大加深了我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印象最深刻的是广东投档考生的征询工作。广东全部考生都没有电话。那天刚好是周末,教育局和学校几乎都不上班。当我们每位拿到一份有十几二十人的名单时,大家心中都有一种无形的压力。不过,压力归压力,大家还是积极地开始找电话,从易到难,先找咨询数据,网上报名数据,再找同校校友。 如果考生有留家庭地址,就找派出所或者居委会。由于方言问题,在打电话过程中个别家长不会说普通话,增加了征询工作的难度,还好我们当中有两位会说广东话的老师,我是其中一个,所以,很多老师遇到语言障碍而一筹莫展时,我和另外一位广东老师都会过去用广东话跟家长交流,马上解决掉了语言障碍问题。看到家长认可的回答和同事感激的笑容,我们心里非常高兴。在广东的征询工作中,我有一些地域优势,因为我是广东人,我很多同学在粤西地区中学当老师,所以,遇到粤西地区如湛江、茂名、吴川、廉江、这几个城市的考生,我就跟我们组的成员说,这个我有把握,我可以通过同学联系上他们学校的老师。广东的征询工作我打了特别多电话,一整天似乎从未间断过,到了下午和晚上,嗓子都快哑了,但是依然充满斗志。所以,在广东的征询工作中,我一定程度上帮上了大家的忙,也因此获得了组员的认可,所以在接下来的征询工作中,大家也更热情地帮助我。
一天又一天,一个省份一个省份,我们每天早出晚归,扎根在招办,除了到食堂吃饭的时间,其他时间都在招办工作。每天都打电话征询,每个人几乎每天都会碰到钉子,要么是没电话,要么是空号,要么是对方不配合,有时候碰到特别棘手的钉子户,所有该想的方法都想过了,还是找不到,那种情况特别无奈,真想放弃,心想:“太累了,这工作太难了,就差这么一个了,一定要找到吗?实在没辙了,明年再也不来干了!”但困难过后,换来的是成功的喜悦和舒心的笑容,感觉既帮到学校,又帮到考生,觉得特别有意义,所以斗志又回来了。
在招办的日子里,我们是忙碌的,我们是辛苦的,但是我们又是快乐的,当没有工作任务的时候,我们会通过玩游戏来放松自己,增进感情,而“杀人”则是我们大家都喜爱玩的游戏,大家围坐一圈,每人手中一张扑克牌,互相猜测谁是杀手,谁是警察,非常有意思,这是我们在招办繁忙之余最快乐的放松方式。
三、温馨而又体贴的人文关怀
在招办的工作虽然辛苦,但是是比较体面的,当我们成群结队挂着工作牌到教工食堂吃饭的时候,跟大家说在招办上班,对方会报以赞许的目光。正式上班之前,领导请全体招生军队到餐馆聚餐, 吃完饭我们又一起去唱歌,这是一个快乐的集体,学校领导也特别照顾我们,我们因此而更快乐,也因此而决定要以努力工作来回报学校。
在7月底八月初这段繁忙的时间里,每天中午学校都会给我们提供饮料,记得有几天晚上我们工作到十点多,书记带着很多披萨过来给我们吃,大家吃着披萨,都很开心,因为这比不仅仅是几块简单的披萨,而是学校领导对我们招生大军的关心和照顾,所以我们觉得心里很温暖。
在不忙的时候,领导也会尽量安排我们轮休,工作之余,招办的王老师会给我们拍工作视频、照片,让我们留下工作的足迹,我们感觉很快乐。
每个组的组长都很关心组员,他们会轮班,留在招办守夜。每次有什么通知都会亲自打电话通知我们,有什么困难也总是站在最前面。我们组长特别乐观、幽默、有经验,当我们疲惫的时候,他总会以幽默的语言、洪亮的歌声,让我们快乐起来。遇到钉子他从来不慌不忙,而且会安慰我们并给我们提供建议,当我们都解决不掉钉子的时候,他总是最后亲自出马,帮我们把钉子拔掉。大家都尊称他为“哥”。
四、个人招生工作不足之处
这次参加招生工作,收获很多,在本次招生工作中,我基本做到了招办的要求,不迟到、不早退,有事提前请假。在打电话过程中,未出现过征询结果错误,也未跟家长争辩过,基本能代表学院老师的形象,正面宣传了我校。在询问考生联系方式的时候,基本做到了有礼貌,真诚。但是,在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打电话时比较啰嗦,有时候不够自信, 在询问考生联系方式时,未能抓住对方的心理,未能掌握技巧,因此很多时候未能有效地询问到考生的联系方式,走了很多弯路。
学校招生个人工作总结精选3
根据市、县教育局有关20__年度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文件精神,我校今年中职招生工作坚持从大局出发,学校领导认识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落实具体分工,较好地完成了中职送生任务,现将工作开展情况简要总结如下:
一、毕业生去向调查情况如下:
20__年春季学期毕业班学生数为183人,毕业生去向情况:1、高中招生__人,其中,毕业生考上贺州高中2人,考上__中学21人,__中学择校生2人。2、贺州市属中等职业学校为61人,其中就读县职教中心25人;就读__经济干校1人;就读__中专11人;就读__机电工程学校4人;就读__理工学校3人;3、__市外的中等职业学校17人。
二、工作情况回顾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周密部署
1、多次组织校领导班子成员及毕业老师召开专门会议,详细传达、认真学习县局文件精神,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性。
2、制定学校的中职送生攻坚方案,采取有效的措施,努力完成20__年高中、中职送生任务。
3、为加强高中、中等职业送生工作的领导,认真落实行政会议精神,安排专人负责,成立了以_校长任组长的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工作领导小组。
4、认真组织毕业班学生进行升学与理想教育,进行爱国、爱家乡、爱岗位的教育,积极动员毕业班学生参加中考,参加中考人数逐年增多,今年中考上贺高人数有了新的突破,上重点中学人数完成了县局划定的目标数。
5、积极宣传我县示范性高中-__中学,今年上重点中学考生,全部报读__中学,加大对__五中的宣传力度,很多考生报读了__五中。
5、积极动员毕业班学生就读市内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特别是动员他们就读县职教中心;
近三年来还对已就读县职教中心的学生进行跟踪调研,了解他们的学习动向,对毕业班学生宣传在读职教中心优秀的同学代表。
20__年是全区职业教育攻坚工作的关键一年,总结经验教训,将进一步加强领导,提高责任意识,明确责任,切实抓好宣传动员工作,确保来年高中、中职送生任务的顺利完成。
学校招生个人工作总结精选4
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效能;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进取,全体科室人员团结协作共同努力,较好完成了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今年招生人数1080人;完成了自治区扶贫开发办公室下达给我校的贫困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任务450人,顶岗实习安置率100%,毕业生就业率达98%。现将一年的科室工作总结如下:
生源是办学的基本条件,招生是硬指标,它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由于种种原因,招生出现了诸多的不利因素,招生市场竞争激烈,生源之争已达到了白热化程度,招生形势非常严峻。为了搞好招生工作,完成招生任务,我们继续发扬“四千”精神,不畏艰难,克服了重重困难,想尽办法招生。从招生方案的修订、招生简章的精心制作,招生对策、招生的宣传发动,组织生源、新生入学到录取审批等都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重点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继续成立招生工作组,分工落实,确保招生工作的顺利实施:根据今年的招生方案,抽调部分责任心强、吃苦耐劳、社会关系多、有招生能力的教职工组成招生工作组,任务到人,分片负责,大家团结协作,齐心协力,为完成招生工作任务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2、广泛宣传,扩大知名度:我们精心制作了__年的招生简章,在全区14个市教育局出版的招生指南上刊登;
在__日报上刊登学校的招生信息;今年我们共印制发放招生简章、宣传资料近10万份;制作招生宣传展版3个。
我们还利用社会招生人士、学校网站、电话、短信、电视广告、通过邮政邮寄学校招生简章资料等方式和手段宣传学校,进行了多渠道、多形式的宣传,有利地促进了招生工作;使考生及家长能够多方面、全方位对学校有更全面的了解。这些措施对于宣传学校,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吸引和扩大生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与时俱进,大胆创新。
,今年招生我校没有制定出台招生优惠政策,加之校园面积小、硬件设施不足,与校园面积大、硬件设施好、有各种吸引人的招生优惠条件办法的中职学校对比,我们的竞争处于劣势。为此我们扬长避短大胆创新:
(1)用对南宁附近中学报读我校的学生,安排他们在暑假期间进企业打工,挣第一学期的学习费用的办法。
(2)对校企合作订单培养,企业资助学费的宣传。
(3)扶贫资助政策宣传。
(4)采用就业典型事例促招生的宣传方式,使招生宣传更具特色,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
我们把近几年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按姓名、生源地、毕业中学、就读专业、毕业时间、就业单位,工资收入等内容制成表格资料,分发到初三班主任、学生、家长手上进行宣传。
4、发扬“
四千精神”深入乡镇农村,积极组织生源。积极与各级教育局招生办联系,营造和谐的招生环境,坚持深入各地,加强对中学的直接宣传,与初三班主任座谈、到班上向学生宣讲,利用家长会进行宣传,组织学生来校参观等。招生组成员不畏酷暑、日晒雨淋,经常早出晚归,牺牲许多休息时间,接待各中学老师组织学生来校参观考察48批次共569人。深入中学及乡村共350多个(不完全统计)。
5、认真做好考生和家长的接待工作:学校招生办公室是一个对外联系和接待的窗口,服务质量的好坏会影响学校的声誉,影响到学校招生工作的成败。
我们要求全体招生工作人员统一认识,加强服务意识的教育,在解惑答疑咨询方面做到热情、耐心,有问必答,有信必回。待人接物方面做到热心、细致、周到、快捷,确保招生工作的顺利开展,20__年共计接待2800多名学生及家长。
学校招生个人工作总结精选5
时光荏苒,伴随金秋的收获,我校的招生工作也接近尾声,详细回顾这一年的招生工作,由于领导的细心栽培和高度信任,我做了很多工作,充实许多也学到很多。在李科长以及同事的关心、帮助下,努力做到爱岗敬业,恪尽职守,以务实的工作作风、坚定的思想信念和饱满的工作热情,较好的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和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就一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思想政治方面
能够做到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自己工作的一切事业。积极服从与尊重学校领导的工作安排,自觉遵守各项法规与规章制度,与同事团结协作,共谋发展,一心为学校的新发展贡献自己最大的努力。
二、工作能力及工作作风方面
本人进入学校到招生办工作已有两年的时间,基本熟悉招生的业务和知识,具有一定的交际和公关能力,组织协调和开拓创新能力以及分析、研究、解决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作风:具体在工作当中,能严格要求自己,恪尽职守,积极主动,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团结同志,乐于助人,以高度的责任心,力求做好每一项工作。积极主动创新等等。
三、全面完成招生的各项工作任务
1、宣传工作是招生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沟通学校、招生部门和考
生及社会的桥梁,是外界了解我校最直接的途径。年初我们就可以开始投入简章制作,我通过以往收集的图片配合提供图片材料,
2、负责__职业技术学校联合办学的部分联系工作及__省、__招生资讯的简章编辑及刊登工作。
3、对于我校来说,我个人认为当今诸多形式的医疗卫生对口单位,比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所、药店等,都是医药工作者汇集的地方,来我校就读的学生将成为医护工作者的未来就业优势,所以药店就成为我校市区招生宣传的重要一部分。
我和__深入全市各大药店,通过细致周到、热情耐心地讲解,得到了药店工作人员的高度认可,提升了我校知名度。共对70余家诊所药店进行宣传。这一方式的实施,也使我校招生宣传工作又开辟了一项新的途径。,
4、设立咨询招生办公室并有老师在招生办值班是学校面向社会的一个重要宣传窗口。
招生老师应该在招生前积极研读家长心理,增强沟通技巧方面的训练定期互相交流招生宣传体会。在招生时做好招生咨询和接待工作。为了使咨询、接待工作有更好的效果,招生办的每一个老师应该认真熟悉招生政策,让家长“带着疑问来,怀揣满意归”。 从招生期开始准备开始到招生结束期间放弃节假日,招办始终保证有教师值班并且主动延长上班时间历时近8个月,保证生源“上得来、留得住”。
5、在下社区宣传及值班过程中负责发放绶带,白帘,简章及时回收。
6、迎新工作,作为二校区迎新工作主力,组织协调报名程序,帮助协助的教师做好学生报名的准备工作,例如讲解的方法,报名的程序等等,保证迎新工作的顺利完成。
迎新工作可以依靠我们的老生进行。
7、招生办通过相关方式了解报考高职中专类的考生及辍学在家的学生的联系电话,我们通过拨打电话方式让考生了解我校,为考生提供考试信息并指导学生报考。
8、对生源来源方式、各地区生源数量、各地区生源分布比例等基础数据进行细致统计分析作为20__年招生奖励及科学决策20__年招生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本年度的主要工作如下:
建议:
根据我校的自身情况,效仿省外高校招生的方式,采用设点招生的方法。我们通过各种形式动员全系教职工参与招生的宣传工作,把教师切身利益、专业涉及人员的利益同学校发展挂钩,理顺招生工作与学校的发展和自身利益的关系。增强教职工的危机感和主人翁意识,激发大家关心、参与招生宣传工作的热情,使全系上下主动关注招生进程,积极出谋献策,共同拓宽生源渠道。
若采用设置招生点的方法又有如下几种方式:
1.由我校老师自主报名在自己所熟悉的地方进行定点招生,这样属于知己知彼的招生手段,自己的地方都有熟悉的人脉圈子,会使招生的前期宣传和后期的学生咨询工作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
2.学校进行统一的规划,将学校的各自部门,各个系,各个专业进行划片分区域招生,学校依据每个部门所分的区域人数进行分指标招生,生源较好的地方,招生任务就应比生源较差的地方多一些,希望学校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定额。
这样责任到各部门负责人和任务一层层的下放能大大提高招生的质量,也减轻了学校对老师招生工作的管理与督促。这也可以成为学校检验老师个人能力的最好方法,能够及早地发现人才,提高老师招生的积极性,使其充分发挥自身的长处为学校做出贡献。
3.发动学校大二大三的老生单独去招生,对招来新生的老学进行现金奖励或是荣誉奖励,例如招到一个新生可以奖励金额100—
—200,但是一定要在学校开学俩个月后结算奖励金额,防止老生为了得到招生奖励拉自己的朋友或是找人凑数作假,事后要求学校退学费。
4.可以老师作为某一区域的招生组长,由老生作为招生组员,具体下到各个县村进行招生,将有报考我学校意愿的学生带到组长处,进行统一的咨询报名。
学生去招生点咨询的费用由此区域的老师承担,这样可以给学校做无形的宣传,学生相互宣传学校可以有良好的口碑。此外,招生老师根据老生所招学生到校注册报名情况,在开学俩个月后给老生结算招生提成,如遇特殊情况,招生老师应该提前告知老生。招生老师根据老生招生宣传所录取的新生人数付给老生一定的劳务费标准。招生老师应在老生所招学生报名的当天结算招生费的四分之一,剩余费用在开学俩个月后一并结算。(学费未缴清的学生除外)招生老师要负责招生资料印刷费,拨打上交名单电话费,学生接待费等,老生只负责所发通知书费用。招生老师需保障老生的付出能得到该得的回报,招生老师不得以任何借口克扣老生的招生款,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老生的经济损失。
5.学校专门制定一个具体系统缜密的奖惩措施严格按制度执行,比如老师招生1—
10个者奖励多少钱,10个以上多少钱,20个又是多少钱,有系统的进行奖励。既然有奖就要有罚,若是设定每位招生老师都要有招生任务,那么没有完成招生任务的老师就要承担相应的处罚。处罚可以是影响其升职或是不给其报销招生所需所消耗的费用等等。
此外,对于招生费用,我建议先由招生老师自己先行垫付,
(当然学校要制定标准)等招生工作全面结束后,凭发票及本人的招生任务的完成情况在学校财务处进行具体报销。完成指标的老师可以100%进行报销,未完成的按照比例进行报销,这样可以防止个别不负责任的老师招生偷懒。
作为招生的重要环节,前期宣传是十分重要的。
1.前提制作一批宣传我校在校学生活动影片(包括学生在校上课,各种活动,生活图景,实践及生产实习过程等),招生期间在大堂或电视频道播放。
2.学校统一印制宣传简章,大张贴,要统一要求布置好招生办公室。
3.招生前多次训练招生老师的宣讲水平,可以开培训课,搞讲座,在众多老师中找出宣讲技巧高的老师跟大家分享提高宣讲水品。
4.对招生老师进行考试,考察老师对学校情况和学校资料的掌握和熟悉程度。
这样有利于学生咨询时,老师对学校的自信程度及新生对学校的信任和向往。
5.一年至少宣传俩次,3月份就进学校进班级宣讲,杜绝在学校门口发放简章。
可以以招生老师为组长,学生为组员进校宣传,学生跟原来的初中老师都是认识的熟悉的,这是一个很好的沟通桥梁。如果可以,跟当地的学校做好沟通,利用一个合适的时间在校园做了小型的报告会,向学生介绍学校的情况。5月份主要做好学生的宣传咨询工作。尤其是在中考结束后要抓住时机,做好考后宣传,利用考后成绩不理想学生的心理,提供咨询服务,这大大加强了招生的胜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