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49:1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月夜忆舍弟,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杜甫是我国伟大的诗人,在包含忧国忧民思想的诗作中,也有思念故土亲人的思乡情感。“月是故乡明”一句出自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此句千古流传,成为思念故土亲人,忧国忧民的佳句。“月是故乡明”作为苏教版高中必修第一册创新导练第三专题,体现着这一单元的整体思想倾向。
1.背景环境
安史之乱爆发后,全国陷入一片混乱之中,老百姓为了逃避战争,四处奔逃,纷纷躲难,颠沛流离。当时,杜甫为了躲避战争,来到秦州,虽然暂时能够保住性命,但是心里仍然是满怀国难家忧,想起国家危机,亲人离散,顿时满腔悲痛。在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写下这首《月夜忆舍弟》,抒发了心头难以排解的忧国忧民、牵挂亲人的感情。
2.杜甫《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杜甫《月夜忆舍弟》
这首诗的点睛之处在于一句“月是故乡明”。这句诗中虽然没有一个“思”字,没有一个“念”字,也没有一个“怀”字,但却充满忧国思乡的情怀。当时,杜甫因为战争的原因,分散在了洛阳、山东、河南这些战乱的地方,而且通讯也因为战争而被阻隔,杜甫与几个兄弟的联系完全被切断。杜甫非常担心兄弟们的生命安全,但却苦于自己无计可施,举手无措,非常懊恼。于是,只有通过回忆家乡的明月,回想起兄弟手足家中赏月的情景,心里才有一丝安慰。
3.杜甫的“月是故乡明”的赏识
自古以来,月亮就是人们对故乡怀念的寄托之物。古人喜欢看月亮、说月亮、写月亮,其实并非仅仅因为喜爱月亮,而是因为月亮代表着故乡,而故乡代表着亲人,故乡和亲人是人的情感之根。在古代,通讯落后,交通不发达,古人一旦离开家乡,有可能是与亲人永远的别离,与故乡永远的别离。但不管去到多远的地方,人对故乡总是会有一种无法割舍的情怀。每当月圆的时候,多愁善感的离家游子,就会仰望天空,通过诗歌描写圆月,寄托自己无法得到释怀的思念家乡和思念亲人之情。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通过“月是故乡明”,表面是赞美故乡的月亮,其实是表达自己担心亲人,牵挂故乡的强烈心情。自己不在故乡,连看到的月亮都不是明亮的。这样的明显的不合常理的写作手法,反衬了杜甫思念感情之深。
二、季羡林的望月追昔
表达思乡之情,即便到了现代,仍然有非常多的代表作品。其中,季羡林的思乡散文《月是故乡明》,成为了现代思乡散文的代表作。该散文以“月是故乡明”为文题,成为现代充满诗情画意的望月思乡作品的典范。
1.背景环境
季老通过《月是故乡明》,写出了很多童年的回忆趣事。之所以写的是童年的回忆,原因是童年与故乡总是融合在一起的。季老对家乡一草一木的描写都非常细腻,即使已经离家几十年了,仍然记忆犹新。这足以见得,季老对家乡的怀念的感情是有多么的深刻。
2.季老《月是故乡明》的分析
第一段,写作者对“月是故乡明”理解,认为所有人都热爱自己的故乡,表达了一种大众普遍的心理感受。第二至五段,季老用比较大的篇幅描写了自己对故乡的回忆。即使在故乡只是待了六年,离家已经有好几十年的光阴了,可是故乡的一切至今依然是历历在目,难以忘怀。第六至八段,季老描写了三十多个国家的月亮,可是全都没有自己国家的月亮那么圆,那么亮,表达了“月是故乡明”的强烈的思念家乡感情。最后,通过“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我故乡的月亮呀!我怅望南天,心飞向故里”,首尾呼应,点明主旨,在把全文推向的同时,戛然而止,余音绕梁,发人深思。
3.季老的《月是故乡明》的思想赏析
季老的《月是故乡明》中的最后一句,“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我故乡的月亮呀!我怅望南天,心飞向故里”成为了整篇文章的主旨。“月是故乡明”,引用的是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千古名句,表达了自己与杜甫一样的怀念家乡、怀念亲人的思想感情。《月是故乡明》是他将近八九十岁的时候写的一小段回忆录,小时的种种玩耍印记,也是他日后思乡的重要因素之一。“我怅望南天,心飞向故里”不仅仅是思念故乡的感情,而且是怀念儿时童真的趣味生活的感情,对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万千感慨之情。
细细品味,其实可见这种思念并不局限于故乡,真正思念的还是具体到某个人、某个回忆、某种在现实中已经不复存在的情怀。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爱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可见思念来自内心的爱,故乡就是这爱的代名词。
三、永恒的主题,变化的情怀
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与季羡林的《月是故乡明》,产生于不同年代,不同背景,表达的深层思想自然也不尽相同。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写在国难当头的时刻。杜甫一心想着国家安定,眼前民不聊生的场景让他寝食难安。杜甫的“月是故乡明”除了表达了担心兄弟,思念家乡的情怀之外,还包括了忧国忧民的思想。月明,小至家庭和睦,家人平安;大至国家安定,繁荣昌盛。
季老的《月是故乡明》写作时间并非战争年代。季老的《月是故乡明》的创作,既是建立在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上,又是它的延伸。回忆故土,回忆亲人,热爱国家,是两者共同具有的情感,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传承的优良品质。季老的文章,透露着一种对时间飞逝的感慨与对世化却无法保留某些东西的可惜之情。季老的故乡是一个小山村,现在已经不复存在的小山村。即使寻遍全世界,都找不到小山村带来的那种家的感觉;即使看遍全世界的月亮,也再也找不到像家乡那儿的那么明亮的圆月了。心中的“故乡”,已经不再存在。从具体故乡的描述,从而升华到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季老通过“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我故乡的月亮呀!我怅望南天,心飞向故里”,表明了对这种充满爱的生活的向往,给社会上所有的人敲醒了一次爱的警钟。
四、结语
无论是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季羡林的《月是故乡明》,还是千千万万思乡怀亲的诗人作者,创作的作品都免不了一个主题:爱国、爱故土,热爱返璞归真、安宁祥和的生活。永恒的主题,变化的情怀,从爱国忧民到社会忧虑,即使是变化的情怀,依然是同一个热爱祖国人民的主题。
2、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____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3、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____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4、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____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5、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____张九龄《望月怀远》
6、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____范成大《车遥遥篇》
7、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____杜甫《月夜忆舍弟》
8、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____张继《枫桥夜泊 / 夜泊枫江》
9、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____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10、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____王安石《泊船瓜洲》
11、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____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2、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____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1、月是故乡明的意思:人是故乡的亲切,月亮也是故乡的明亮,是说故乡的一切都比外面好的意思,表达了一种思乡之情,表达了身在他乡的游子家乡对想念,对亲人深深的思念。
2、出处:“月是故自乡明”是出处于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一首诗《月夜忆舍弟》中“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来源:文章屋网 )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
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6、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8、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9、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1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来源:文章屋网 )
关于中秋的名言警句【最新版】1. 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张煌言《舟次中秋》
2.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
3.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4.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5.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6.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7. 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长桥见月圆。渐上远烟浮草际,忽依高阁堕檐前。——徐渭《十五夜抵建宁》
8.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9.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李白《月下独酌》
10.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11.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辛弃疾《满江红》
12.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13.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14.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15.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关于中秋的名言警句【经典版】1.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2.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李白《月下独酌》
3.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4.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5. 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6.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
7.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8.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
9.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关山月》
10.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11. 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张煌言《舟次中秋》
12.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
13.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14.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15.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关于中秋的名言警句【感人版】1.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2. 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长桥见月圆。渐上远烟浮草际,忽依高阁堕檐前。——徐渭《十五夜抵建宁》
3.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4.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李白《月下独酌》
5.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6. 数十年过去,就如夜间一声叹息,唯有每年中秋夜晚,我会静心思考……
7.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8. 秋桂飘香时,秋色此正浓。秋波碧波荡,秋月映苍穹。
9.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10.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半人间,家家团圆。
11. 同一个世界,观同一片晴空,赏同一轮满月,拥同一个中秋。
12. 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13.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
14. 墨色沉,月花影,听取月中嫦娥吟,看尽树下水袖舞,赏析宫中笑花靥,尝遍世间园月饼。
15. 信寄托情感,言表达欢乐,思念之情却无法遮掩,唯独在那月圆之夜,又被幽月勾起。
16.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17.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辛弃疾《满江红》
18.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玉阶怨》“唐”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3、《秋浦歌其十三》“唐”李白
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
4、《月下独酌》“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5、《关山月》“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6、《把酒问月》“唐”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7、《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8、《月》“唐”薛涛
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
9、《望月怀远》“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10、《月夜忆舍弟》“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南斋玩月
王昌龄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
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中秋月
齐已
空碧无云露湿衣,众星光外涌清规。
东林莫碍渐高势,四海正看当路时。
还许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
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霜月
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秋宵月下有怀
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中秋待月
陆龟蒙
转缺霜输上转迟, 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 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 渐看星潆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 欲减初圆及午时。
倪庄中秋
元好问
强饭日逾瘦, 狭衣秋已寒。
儿童漫相忆, 行路岂知难。
露气入茅屋, 溪声喧石滩。
山中夜来月, 到晓不曾看。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刘禹锡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左车右并)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中秋月
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中秋见月和子由
苏轼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1、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李白《月下独酌》
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
4、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张煌言《舟次中秋》
5、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6、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长桥见月圆。渐上远烟浮草际,忽依高阁堕檐前。——徐渭《十五夜抵建宁》
7、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8、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9、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关山月》()
10、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11、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12、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13、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辛弃疾《满江红》
14、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
15、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一、月亮
月亮在我国古诗词中一般是思乡或恩人的代名词。例如李白的《静夜思》:“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中之月已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深情的意象了。又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无处不明,但故乡更明,因为忆弟思家,诗人为的是突出对故乡的思念。同样,王建的《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句以委婉的疑问点出了这月圆之夜人间普遍的怀人心绪,含蓄的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朋友的深切思念。另外还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欲问吴江别来意,青山明月梦中看”等诗句,大体上也表达了望月思乡或恩人的感情。
二、
作为傲霜之花,一直深受文人墨客的青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屈原的《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表现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元稹的《》:“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沽品格的追求。其他“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等诗句都借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无疑成了诗人人格的写照。
三、梅花
梅花和一样受到诗人的敬仰和赞颂。陈亮的《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王安石的《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香的因风布远,又含蓄的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操。王冕的《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四、梧桐
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乏吕龄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只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用梧桐破题,烘托出一种萧瑟冷寂的氛围。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梧桐更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等都是如此。
五、杜鹃鸟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话明月 迎中秋》。
秋浓了,月圆了,又一个中秋节即将来到了!今年的9月19日,是农历的八月十五,就是我国的传统佳节——中秋节!它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又被认为是我们中国人的团圆节。每到这一天,许多远离家乡的游子,都会纷纷赶回家中,与父母亲友欢聚一堂,把酒言欢。现在,我想问问大家:你们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吗?
“中秋”一词最早在周朝就已出现,而中秋节的盛行开始于宋朝。为什么叫“中秋” 呢?因为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是在三秋之中,所以称“中秋”中秋节还有许多称呼:“八月节”、“八月半”、“月节”、“月夕”等。中秋节原来是丰收的节日。过去,人们在丰收的季节里,总要大事庆祝一番,庆祝一年的好收成,享受丰收的喜悦。中秋时节云稀雾淡,月光皎洁,民间除了要举行赏月、祭月、吃月饼祝福团圆等一系列活动,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此外,中秋节还有许多美好的传说,如嫦娥奔月、吴刚折桂、玉兔捣药等。这些无不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中秋的月最圆,中秋的月最明,中秋的月最美!虽然中秋佳节是团圆的日子,但还有好多人因为种种原因而无法与家人朋友相聚,于是他们就把自己的种种情思寄托在明月中,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佳句。现在,我就想考考大家,看看大家知道多少。我说前半句,你们来接后半句,好吗?
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2、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3、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4、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5、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6、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7、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关键词:古典诗词教学意象策略
1意象的概念解读
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富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具有真实可感、朦胧含蓄的特点。如,古典诗词中频繁出现的意象“月”,它已不纯粹是客观存在的明月:杜甫《月夜忆舍弟》中“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中的“月”,是诗人在战乱中颠沛流离,兄弟离散,身处异乡之所见,只能倍增思乡忆弟之情;李煜《虞美人》中“春花秋月何时了”一句,三春花开,中秋月圆,岁月更迭,人生美好,可这样的美景却触动了词人由一国之君沦为阶下囚的无限伤感,甚至希望它早些了结。诗歌创作是一个观察、感受、酝酿、表达的过程,是对生活的再现。古人讲究“立象以尽意”,强调要借助客观物象来表达主观情感。因此,意象无疑是体味意境的美妙,走进诗人词家内心世界的一道桥梁。也只有对意象有了深刻的感悟,才能对古诗词中深邃而丰富的意蕴有全面深入的把握。
2例说古典诗词教学中意象策略的实施
2.1“读”出意象之美
古人在诗词学习中强调“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样的方法在今天依然得到了证实。特级教师黄玉峰说:“只有读,把节奏韵律全读出来,才能渐渐体会到诗之妙。同时情感也不知不觉地起了变化。所以,教师要千方百计引导学生读,读出韵味,读出节奏,读出意境。”古典诗词起初皆可入乐演唱,平仄交错,音韵和谐,极适于朗读。学者叶嘉莹认为:中国古典诗歌之生命,原是伴随着吟诵传统而成长起来的,诗本身就是一种心物交感的产物。意象是诗词的灵魂所在,因此,朗读就要充分读出意象的音韵美,力求运用标准的普通话,注意重音的处理,读出诗词的节奏,读出抑扬顿挫的律动。如,杜甫的《旅夜书怀》,首先要明确朗读节奏,五言律诗多是二三或二二一的节拍,而细草、微风、危樯、舟、星、平野、月、大江和沙鸥等意象,及韵脚就是朗读的重音所在。首联可读得轻缓,读出渺小、寂寞之感,颔联则可逐渐上扬,音量加强,读出雄浑阔大的气势,通过对比强烈的语调来突显两组意象,表现出诗人孤苦伶仃的处境和颠沛无依的凄怆。颈联应读出强烈的反问语气,以表现诗人遭排挤而被休官的愤愤不平。尾联又转为语调低沉缓慢,且可一字一顿来处理“一沙鸥”。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慢慢感悟到诗人身世际遇的凄苦,及弥漫全诗的深沉凝重的孤独感。另外,我们还可有效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搜集名家的配乐朗诵视频,借助优美的音乐,动感的画面,名家极具感染力的诵读,带动学生身临其境,心入其境,进而在情感激流中提升审美能力。
2.2“想”出意象之美
诗词鉴赏,是读者根据诗词意境在内心进行二次创作,还原作者所见所感的过程。因此,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和联想,引导学生结合生活感受和体验,将无声的文字转变为有声有色、具体可感的立体画面,在脑海中重构丰富多彩的意境,弥补语言描写的空白,才能更有效地感受诗词的意蕴。王维的诗歌素被誉为“诗中有画”,《山居秋暝》便是他山水诗的代表之作。诗人将精选入诗的意象,空山、新雨、明月、清泉、浣女、渔舟等组合成句,同时也在读者面前铺展开一幅迷人的山水画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合理的想象和联想,运用优美的诗化语言来再现画面:秋雨新霁,山间幽寂;明月初升,月影斑驳;泉水如练,淙淙流淌;笑语如铃,浣女夜归;莲叶纷披,渔舟下水。这幅山居图景,绘声绘色,动静相宜,山村的自然美、生活美淋漓尽致地渗透在字里行间,理解诗人“王孙自可留”的教学难点,也轻松得到了突破。
2.3“写”出意象之美
古典诗词是一种表意含蓄的文学形式,“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传统的诗词教学,教师往往趋于功利,把精美的古诗词拆解得支离破碎,对意象的品读、意境的涵咏常常被忽视。其实我们不妨给学生更多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与作者、作品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如运用恰到好处的写作练笔。千古名作《青玉案元夕》,词人用花千树、星如雨,宝马雕车、凤箫、蛾儿雪柳等意象,极力营造元夕夜的盛况空前、热闹非凡。课堂教学中,可让学生把这些词句改写成散文化的文字,适当加入修饰语和修辞手法,尝试再现当时的场景。再如,《春江花月夜》,诗人以淡寓浓,将春、江、花、月、夜、人等主导意象,错落重叠,勾勒点染出一幅淡雅清幽的水墨画,引领读者进入了一个浑然忘我的诗意境界。在鉴赏教学中,可让学生调动自己的情感认知与生活体验,把诗歌改写成散文,努力还原诗人笔下的幽美意境。这样的改写,实现了学生与文本的深入对话,不仅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也潜移默化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为古典诗词的课堂教学引入了一股活泉。
那么有没有能让学生迅速而准确地读懂一首古诗词的方法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七方面入手:
一、抓“标题”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标题往往对诗歌广泛丰富的内容有很明显的提示总括作用:有些题目显示事件、情感;有些题目交作目的和写作背景;有些题目点明中心。所以,有时抓住了题目,也就大体抓住了诗歌的基本内容。
如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题目交待了内容(送别)、时间、对象;张籍的《秋思》,题目点名了感情基调;贾岛的《题李凝幽居》,题目暗示了内容。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题目既交代了时间(月夜),又表明了情感(忆),再加上特殊的人物关系(舍弟),让我们未读诗句就已经明白了诗歌的情感主旨――思念。
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视标题,尤其要重视标题中提挈全篇、精练传神的字词。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诗题中“闻笛”二字,杜甫的《春夜喜雨》诗题中的“喜”字。
二、抓“作者”
“文如其人”,“诗言志”。每首诗词的问世都是作者情感的流露,都和作者当时所处的背景,和作者的性格密切相关。因此,要理解诗词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就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所处的时代背景。其实,许多诗词所表达的主旨和思想感情都与作者的生平遭遇和所处的时代有关。我们要关注著名诗人的相关遭遇、境况,所处朝代国势、朝政。如介绍诗歌是作者被贬某地时所作,则要考虑是否有怀才不遇、报国思用等情感;如介绍作者常年旅居外地,则要考虑羁旅愁思、思乡怀人之情;如介绍作者是南宋诗人(或朝代已灭亡),则要考虑收复失地之心。
三、抓“意象”
古诗词中,作者常常通过选取特定的客观物象(如山川草木等等)来表达内心独特的感受,这些客观物象我们称为“意象”,它是作者内在思想情感与外在客观物象的统一。作者对意象的选取与描绘,是其主观情感的流露。我们鉴赏古诗词时就要留心诗词中出现的意象,抓住意象的特点,揣摩意象的含义,从而理解作品的内容。
在我国古典诗词漫长的历程中,形成了很多传统的意象,它们的象征意义基本是固定的,也往往寄托着特定的情感。如果我们熟悉这些意象,会对解读诗歌带来很大帮助。如月亮(思乡、思亲;人生的园满、缺憾;幽静、美好)、杨柳(离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高洁、隐逸)、梧桐(凄凉悲伤)、浮云(漂泊)、杜鹃(凄凉、哀伤)、鹧鸪(旅途艰险、离愁别绪)、寒蝉(悲凉)、鸿雁(思乡怀亲之情、羁旅伤感、指代书信)等。
所以要想准确理解古诗,就有必要在平常的学习中注意认识并积累传统意象。
四、抓“典故”
古代诗人创作时,有时借助一些典故来表现广泛而深刻的主题。如用典就是辛弃疾词的一大特色。典故是指诗词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用典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如果我们关注这些典故,了解这些典故,对解读作者的心境、情感、作品的内涵意蕴是很有帮助的。典故有正用和反用两种,正用就是取典故的原来意义入诗词;反用则在诗词中反用原典的意义。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典故浩如烟海,这就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注意尽可能多地掌握。例如,“司马青衫”、“豆蔻词工”、“封狼居胥”、“关河”、“三山”、“楼兰”等。
五、抓“注释”
注释是最值得注意的内容,虽短短几字,却是出题人给你的暗示。有些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诗词鉴赏中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或感情基调;有些是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寓意;有时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或主旨;还有些是解释诗中的生僻字句,那是在降低你阅读的难度。
六、抓关键词语或语句
关键词语或语句指的是直接表现作者情感的词语或语句。抓住它们,不失为把握诗词情感主旨的一个有效而快捷的方法。如李清照的《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我们从“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一句可以知道该词主要抒发词人思恋故乡的情感。并能推测出当为词人后期作品。
根据中国古诗词的结构特点,使用该方法,我们应特别注意一首诗词的结尾句。
七、抓题材类别
古代诗词按思想内容可分为山水田园诗、怀古咏史诗、边塞诗、离别诗、咏物诗、闺怨诗等类别。每一类题材都有较固定的思想情感。常见的思想感情有:忧国忧民、建功报国、怀古伤今、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惜春悲秋、思乡怀人、长亭送别、思乡念亲、相知相思、别恨离愁……
鉴赏古诗词,我们可以从题材类别入手把握情感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