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人文环境

人文环境

时间:2023-05-30 09:49:2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人文环境,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人文环境

第1篇

人文环境”就是人文加环境,也就是打上文化烙印、渗透人文精神的生活环境。它以直观和感人的形式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社会情绪与心理状态,使得人们生活于其中,能够感受到其中的美好,其中的善良和关照,其中的召唤和推力。营造人文环境是实现课改新理念最形象、最广阔的空间。

我认为一所好的学校,是能培养出好的品德习惯、积极的人生态度,较为宽阔的知识面和浓厚学习兴趣,以及性格开朗、能与人合作的学生的学校。学校建设的核心在于形成一种精神文化,它是一种更为内在的东西。

教育本身所需要的是奉献、爱心、耐心。教师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那么教师的素质、个人道德行为与健康的心态就尤为重要,因为教师所承担的特殊角色及其工作是教育道德性的具体体现。所以打造一支积极向上的教师群体,培养教师的人文素质,创建良好文化校园,是我们追求的办学目标。

一、科研先行,品牌、高效

作为一个学校的管理者,需要由科学发展观做引导,不能仅靠数量、规模取胜、更不能靠拔高宣传,而是要靠用

心做教育,做出内涵、做出品位、做出口碑来。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在市、区专家的帮助下,进行科学研究,就是想通过科研,促进每一位教师科学育人,使每一位教师具有鲜明的教育价值观、鲜明的育人立场和明确的道德目标。

中央教科所所长朱小蔓说过:“教育价值观在于按照一定的教育尺度来衡量办学效能。这种尺度就是育人,它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着眼于学生的均衡发展和应‘世’能力培养。育人才是教育品牌的根本标识。”所以,每学期我校都聘请专家顾问团到校对教师进行指导、培训,通过听课研讨、问题研究以及在与教师诊断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地辅导、讲座,引领教师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总结。在专家的引领下,教师学会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去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引导广大教师以课题为抓手,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不断提高对课程改革的认识,关注课堂、关注学生、关注质量。

目前我校有北京师范大学专家指导的攀登英语实验――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研究;有首都师范大学专家指导的中英交互电子白板――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研究;有市品德教研员指导的品德学科德育实效性研究;有我校独立立项的区级重点课题――有效促进学困生发展实践研究以及语文阅读与实践等课题研究。

我们要在一切细节上用心考虑如何使学生获得均衡发展,考虑各个学科的教学质量,考虑每个学科如何渗透价值观和整体育人。

我们希望培养的学生是具有良好道德素养、健全人格以及良好心态和与人友好相处的品质;是那种在十年、二十年之后依然能立足社会、服务社会的人。

因此,学校打品牌就一定要和科研相结合,加强科研,加强理性思考。通过科研不断积累和反思,进而创造和提炼思想,靠一点一滴用心去做,进而办出特色、创出品牌。

二、人文素质,成长、智慧

人文是在大环境下的人与人交流习惯而形成的一种环境,素质是个人或整个民族的科学、道德及体质的综合水平,成长在多数情况下指个人身体及心理等方面全方位的积极发展和提高。

人文是影响个人素质和成长的环境因素,也是主要因素。但个人素质和成长不仅取决于人文环境,也取决于个人在精神方面的探索与实践。时代对教师的发展不断提出新的期待、新的要求,自主成长型教师是教育全民化、信心化、终身化、学习化的内在呼唤。

我们鼓励教师在研究中学习,在工作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为解决难题而学习,然后在工作中去成长,学习使教师更有能力解决难题,得到鼓励后就更有兴趣再去学习,这样就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在探索中,我们重视教师的职业认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重视激发教师的热情、意识体验、以及教师自身成长的价值追求与生活体验的过程,关注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要求。

实践证明,没有教师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教育质量的提高;没有教师素质的提高,很难有学生素质的提高;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研究精神,就很难有学生主动研究的精神。教师的成长与发展直接决定学校的教育质量。因此,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素质,是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为此我校开展了“学会教育”的校本培训,引导全体教师充分利用参与研究与实践的有利时机,不断自觉地加强对新课标、先进教育科学理论方法以及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改革创新。

我校围绕学会教育的主题,引导教师做到“三学”:即学会学习、学会实践、学会交流。并力求使他们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学校进一步加大了校本教研工作,规划时间、地点、主讲人,明确每一个参与者的任务及责任,全面将教研工作落到实处。如:我校开展的教师论坛活动,教师们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管理上取得的点滴收获进行交流,实现教育方法的有效沟通。学校一切研究从教师和学生实际出发,从课堂出发,加强课题组的教学研究,创设互帮互学的研讨氛围,尝试开展“学科联动”的教育活动,科研型教学课堂充分展现,力求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充分利用好每月单周进行的课题组活动,实现教师共同研讨提升的氛围。

个体的素质得到提高,身体及心理得到成长后,会影响整个区域的人文环境得到良性改善,从而使学生在这个得到改善的整体人文环境下受益,逐渐形

环境和个人素质及师生成长的良性发展。

三、创师工程,信念、名师

一个教师成长主要是三个要素,第一个要素是在一定的专业化标准构成下的专业化水准;第二个要素是成就动机和对教师职业的信念,也就是教师对自己能否成为一个好的教师的信心;第三个要素是健康的,保障着教师个人奋发向上、相互鼓励与欣赏的组织文化。

学校注重教师队伍培养,注重骨干和青年教师素质提升,启动“青蓝教师培养”工程,我们将教师队伍划分三个层次:一是具有丰富经验的教师;二是具有一定经验的教师;三是刚刚接触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针对这三个不同层次的教师,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方法进行“帮、促、创”工作。

“帮”是指帮助那些没有教学经验的新教师尽快入门。学校引导他们爱自己的岗位、爱自己的学生、爱所从事的事业,并能遵循学校九字要求即稳下来、钻进去、做出来。对青年教师我们提出跨好五个台阶达到提高业务素质的目的。即对、懂、通、透、精。通过专家指导、学校培训、个人努力三个层面,使新教师尽快成为一名合格教师

“促”是指让那些在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能够再进一步。学校通过结对子等拜师学艺等培养青年骨干教师,学校注重教师教学基本功的锤炼,通过开展教学研讨、教学评优、骨干引路、青年亮相等展示汇报促进教师相互交流,通过年级教研、同组备课评课、学校校本研究以及请教研员听课指导等方式达到提高青年教师业务素质。

“创”是为那些有个人教学风格的教师创造自我发展的舞台。我们对具备一定教学水平的教师,给他们展示的机会,聘请教研员担当师傅,请专家指导,创造条件让他们参加骨干培训,走出去学习,参加全国、市级、区级教学研讨,提高教师素质。学校出资选派骨干教师出国学习培训,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第2篇

一、人文环境建设的重要地位

人文环境可以定义为一定社会系统内外文化变量的函数,文化变量包括共同体的态度、观念、信仰系统、认知环境等。从整体意义上说,人文环境是建设西部强省的基础,人文环境状况是持久发展的动力,人文环境建设是社会地基也是其拱心石。用电视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把人文环境建设摆到基础性地位上来,有着广泛的依据。

其一,从历史实践出发,尊重历史的必然性,始终恪守逻辑与历史统一的原则。如果没有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运动创造的人文环境,就很难培植出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和近代社会文化转型。例如15世纪中叶之前,中国的科学技术在世界上长期处于领先地位,为什么1600年之后,中国却变得大大落后于西欧呢?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停留在过去人文观念上无所事事、缺乏创新。如今,国家提出创新,人们凡事都在创新。可以说,没有人文精神创新的先导及其肥沃土壤,就没有社会历史的进步。我们近几年的电视实践,就是为人们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如大型电视片《大秦岭》、《舞动陕西》、《望长安》等等。这得益于陕西电视台有一大批致力于电视纪录片创作的团队,重视电视的寓教于乐。用电视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是这些痴迷者始终不渝的追求。

其二,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是两种相对独立的不同学术传统,尽管二者时或平行、时或交叉、时或互动、时或渗透,但是毕竟二者有不同的对象、出发点、价值观、信念、方法、规范和模式。在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两种传统的关系方面,目前我们极易犯范畴误置的毛病而流于取消(人文学科)论、对立论、主次论等。放眼审视人性和文化史,不难发现人类有其固有的人文独特性难题,事实上原子弹爆炸了,基因工程发明了,宇宙飞船上天了,科学技术进步了,可是人类社会和精神问题解决了多少?有趣的是,科技落后会带来各种问题,但是科学每一次进步,也会提出哲学难题;科学越进步,提出和带来的社会和哲学难题也就越多越复杂。这样以来,人们多么渴望电视图文并茂的表现,来激发某种超越智慧的功力,让人类兼有科学与人文,让科学与人文并存而互相规范、互相促进,这正是人类的福祉。

其三,新思想、新思潮、新价值等对社会意识有巨大的规范力、凝聚力和向心力作用,其作用力之大有时出乎意外,正是在这种作用中,社会主体得以建构、发展。现代化的电视宣传手段,正是凭借合乎科学性的理论社会主体,转化成现实的时代实践主体才得以成功的。人文观念对社会主体具有构造和统一作用,电视用“美”,就这样一个简单的字,就能把民族精神统一到同一样的哲学领域、精神领域和思维领域;建设西部强省,如果缺少了与之相适应的人文思想和精神充实武装起来的社会主体,圆满成功将是难以想象的。

二、人文环境建设的内容

人文环境是当今最时髦最常用的一个词汇,它的产生和广泛使用适应了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客观需要,实际就是指人们周围的社会环境。建设西部强省,最大的问题或者说最高的难题就是“人•自然•经济”三元关系的问题。西部的社会环境一般,自然环境脆弱并且持续恶化,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而且结构陈旧不合理,三者之间的关系又是极不平衡的。这就需要更新人文观念以做为支撑,要真正从人文环境建设上完成西部强省的社会动员,目前首要问题是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只有发挥传媒,不管是报刊、广播,还是电视、网络,只要有人文价值的传播,才能作为社会动员的引导。西部强省的人文精神,应靠传媒来营造适应建设西部强省的大环境,应能担纲西部强省的社会终极信念和原则。从人文环境结构出发,相应地建设西部强省的人文环境建设起码应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一是营造人文主义精神。陕西电视台拍摄的许多电视纪录片,就是为了每一步发展都必须参照未来。建设西部强省的长远影响非常重大,必须超前地在这个伟大的行动中打进未来文明生长因素的楔子,为未来发展开拓和构建空间条件。这就要加快科学的未来学和作为人类科学转型新范式而出现的环境学科群的研究,充分吸收重视的是古代儒、释、道思想中,含有丰富的人文生态智慧。电视片《法门寺》就是用镜头阐述人文环境的代表作之一。这部纪录片具有能使人与自然统一和谐的泛生态化人文精神和发展,有很好的价值评估体系。这样的舆论氛围,使人们接受和选择,也决定了人文建设朝泛生态型的观念、思想转变。

二是营造公共理性精神。首先要正视和超越自己的传统。比如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矛盾十分突出,人文学科丧失整体性,道德的、制度的、政治的等原则多不相干、难以统一,只知一家一派而不知有公共理性,这是学术和生活圈孤立、单一、闭锁造成的。电视片《望长安》,就是基于儒家核心在于伦理学,但儒家始终解决不好政治与伦理关系,有些陋儒停留于“忠孝”拉扯;也始终解决不好伦理与经济之关系,儒家知道“义利”关系乃社会上首要问题,可是就是解决不了,总免不了落入两极对立;在伦理与法律的关系上就更显无奈,两千年封建帝国的历史的确陷在“隆礼重法”的二难泥潭之中难以自拔。所以,我们在批判西方近代工业资本主义文明的负面影响的同时,一定要广泛吸收他们的优点。尽管西方也有不平衡的地方,但都得到较大限度的发展而形成比较自足自备的社会体系。他们的长处在于富有公共理性。同时,建设公共理性精神需要现代意识。

三是内在人文素质的提高。中国古人在心灵生活、心灵境界方面有着世界公认的不可忽视的成就。儒、释、道都是重要的关于精神生活的资源。儒家关于修身养性和慎独诚明的教导、道家关于万物一体的超越体验、理学家关于安身立命的理论、佛学的解脱觉悟方法等都可以大加发明,裨益现代人可能遭遇的精神飘零虚脱。延安曾经为革命根据地,积累了在偏僻落后条件下克服困难实现文化、人文素质先进发展的丰富经验。电视片《舞动陕西》,从空中俯瞰这块宝地,让人看到了延安的经济与社会进步,看到了延安新城的崛起。过去,有人说,陕西处于内陆,人文素质就更具有战略地位。如今,又有人说,陕西缺少了人文素质水准,就会从缺少魅力变得更缺少魅力。现在,我们说,通过电视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提高了陕西的人文素质,等于占有文化优势,陕西社会等于坐而增加价值。我们承认,电视不是万能的,但是,我们又认为,离开电视又是万万不能的。以上这三点,我们以为是陕西人文精神内容中最重要的“三纲”,沿着这三个方面开展工作,应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三、推动人文环境建设的大众化

人文精神的现实化,必须依赖于社会化的过程。一定社会的人文精神从总体上有所提高,才是人文精神环境成熟的标志。而总体上提高,有待于“社会化教育”。这里的社会化教育是指公众教育,指全社会都参与到人文精神的学习、传播、创新和实践中来。那么,我们应当怎么做呢?孔夫子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办私学的人之一,由于其私学承诺社会公共伦理责任,又面向公众,所以恰是这种“私学”反而奠定了中华民族普及性的公共教育基础。后来儒者更广泛地立私塾、廷训、经堂、乡校、书院等,愚夫愚妇、渔牧耕樵等来者不拒。电视片《大秦岭》中,反映陕西关中书院和关中乡学、白鹿书院,就是很好的例子。正因为如此,儒家知识分子得以融入大众、嵌进社会;大众得以下学上达,儒家精神成为公共意识形态。不过,由于经济的原因,儒家教育社会化仍不充分,多是局限于士人阶层以上家系,因为广大劳动者、平民阶层无经济实力、无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他们常常是间接地在社会生活中通过濡化而吸收到儒家人文观念。

第3篇

【关键词】远程教育;人文环境;构建

当今,在我国经济不断飞速发展的同时,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层面的培养和享受。人们则可以通过远程教育达到“足不出户学知识”的状态。因而,在远程教育中增加对人文环境的构建,远程教育的发展必将得到更加地完善“人文”一词在《辞海》中有这样的解释:“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而人文环境可以定义为一定社会系统内外文化变量的函数,文化变量包括共同体的态度、观念、信仰系统、认知环境等。人文环境是社会本体中隐藏的无形环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民族灵魂。因此,人文环境的构建就成为远程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机会和突破点。

一、远程教育的课程文化形态

远程教育课程涉及几乎所有学科,包括传统的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体现了对人类文化的多样化选择和多元的文化视角。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内容,表现出的文化意蕴各具特色,我们以文化的视角加以观测,可以提升和发掘其普遍性的人类倾向和主流价值。远程教育课程虽然是以技术为支撑的信息化的课程,但它更是对文化的传递,是文化过程的再创新,是文化的不断改组和重构。在课程的实施中,教师总是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和价值观念,对课程进行新的诠释,学生在接受课程时也总是在文化背景和个体条件下操作,从而形成多向度把握模式和接受方式。

①过程-理解式。关注课程实施中文化介入后学生所形成的理解力和态度,致力于学生内化理解基础上对文化的理解、构建和生成,不是一味地灌注知识,而是重视主体的价值性抽象意义,即关注学习者的精神、情感陶冶和个性解放,尊重学习主体的文化状态。

②参与-互动式。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价值,营造远程教育学习环境的平等民主氛围,使学生以学习主体身份,主动参与到课程的实施环节中,通过协调、互动、合作进入教育过程,师生共同构建远程教育课程新的实施文化。

此外还有情感-体验式、探究-研究式,等等。远程教育课程的实施主要是在数字化和网络环境中完成,学生学习的特点是利用网络自主学习和个别化学习,因此远程教育课程实施的目的或者说深层次的价值是通过课程实施构建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人格。这是比传授知识技能更为重要的问题。

二、构建远程教育人文环境的必要性

从开发到设计,从计划到管理,从决策到内容,从实施到评价,价值决定课程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离开了对文化价值冲突的把握和解读,我们就难以认识课程改革的精神意蕴和发展走向。有学者指出,当前我国课程文化价值选择的背反与矛盾主要表现为以下六个方面:①是以促进社会发展为根本,还是以促进人的发展为根本;②是以掌握科学基础知识为主,还是以直接经验为主;③是以群体发展为主,还是以个体发展为主;④是强调继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还是强调批判与超越;⑤是主张国际化,还是本土化;⑥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何者为主,抑或以两者融合为主。(王德如,2004)

由此可见,构建远程教育人文环境,有助于我们从文化的视角来看待课程,发现课程蕴含的文化价值。在远程教育高度技术化、信息化的课程体系中,文化更具有“在场”的含义。课程中的许多问题,如课程内容和目标选择的价值性,课程的文化定向(预设和控制)、课程价值观的个人取向和社会取向,学生使用学习工具的偏好,网上讨论互动的参与程度,学生对面授和自学方式的态度反应,师生对课程权力分配的期待程度,等等这些问题,都是文化问题在课程中的反映。发现以及正确处理上述问题,无不需要构建远程教育人文环境。因此,构建远程教育人文环境,在文化参与的广阔背景下探讨远程教育课程建设的原则、策略、途径和方法,对全面把握课程文化建设的规律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构建远程教育人文环境的对策

(一)远程教育应树立构建人文环境的理性自觉

构建人文环境,有助于我们从文化的视角来看待远程教育,发现其蕴含的文化价值。在远程教育高度技术化、信息化的课程体系中,文化更具有“在场”的含义。课程中的许多问题,如课程内容和目标选择的价值性,课程的文化定向(预设和控制)、课程价值观的个人取向和社会取向,学生使用学习工具的偏好,网上讨论互动的参与程度,学生对面授和自学方式的态度反应,师生对课程权力分配的期待程度,等等这些问题,都是文化问题在课程中的反映。发现以及正确处理上述问题,需要学习主体具备课程文化的自觉意识。

(二)远程教育机构及工作者应设法满足学习者的需要

与传统教育比较,远程教育更强调自主学习和自我调控。远程学习者需要组织机构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教学组织,和实现学习过程的有效监督和保证;而远程教育机构应在远程学习过程中则更多地承担组织者、指导者和监督者的作用。在明确职责的基础上,以院校建立的测评指标为依据,对职责的履行情况实施定期检查。

由于远程学习不同于传统的学习模式,远程教育机构有责任让学习者及早了解它的办学模式、教学方法和实践环节,使学习者在最初学习时就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从而为质量保证提供必要的基础。远程教育工作者是远程教育机构和学习者之间的“媒介”,应该承担起桥梁和纽带的角色。教师要树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思想,在学习者需要获取帮助时,切实提供灵活、多样、及时的反馈,以保证远程学习的顺利进行。

(三)远程教育的教学者和学习者都应重视技能培训

所有的远程教育机构往往都会通过不同的媒体形式来提供教学内容,以实现师生互动。必须不断完善教育技术,创造应用最新技术的环境。同时也要重视对教学者、管理者和学习者的技术应用技能培训,使教师和学习者掌握应用能力,而不至于因技术原因影响教学的正常运行。尤其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使他们具备创建多种形式教学活动的能力,使他们和学习者之间建立有效的沟通,从而使远程教育教学更符合成人学习者的特点。

(四)建立学习过程的阶段目标,加强教学过程管理

远程学习辍学率高于正规院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学习者不能承受长时间的自我调控。冗长的学习过程常使学习者失去学习动力。为此,远程教育机构应在编制教材时,就要考虑分解难度较大的课程,采用模块教学,以有助于确定阶段学习目标,从而使学习者维持学习动力。与此同时,院校在指导远程学习过程中也要加强教学管理,通过形成性考核,建立与学习者的联系,定期反馈信息,激励学习者不断增加自主学习的信心,实现学习的最终目标。

综上,必须高度重视远程教育人文环境的创建。几乎所有远程教育机构都在发展多种媒体教学的过程中,注重面授辅导的提供。

参考文献:

[1]胡定荣.课程改革的文化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郝德永.课程与文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钟启泉.课程改革的文化使命[J].人民教育,2004(8).

[4]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5]郝德永.课程与文化:一个后现代的检视[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02.

第4篇

“如何营造大学的人文环境”是一个综合性、并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的问题。高校人文环境是指,围绕在师生周边的校园外部空间领域中,与教学活动相关的具有文化历史意义的组成部分,以及校园一切教学科研等活动的学术圈子及制度基础,具体包括物质、行为、制度和精神四个层面。1大学之为大学,不仅在于它是一种客观物的存在,更因为是一种精神的存在2。这种精神的形成不是个别个体在短期内所能完成的,而是需要特定的群体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通过共同生活来确立。无论是中国的书院建筑布局传统,还是欧美大学红砖合院建筑传统,都是人和时空互动的历史产物。每所大学的建立和发展都具有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渊源,在办学理念、历史传统、人文气象、地域特征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而这些差异即学校的特色及魅力所在。大学校园应该是一个充满学术氛围、拥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场所,它体现人在空间中的主体地位,使人从中感受到认同和归属感,满足精神的需求。对于新建校园而言,在设计中应自始至终关注校园人文环境的营造,既要强调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也要尊重老校区的文化传统及地域特色。

2、项目概况

2010年经江苏省教育厅提议,南京林业大学和淮安市人民政府共同创建南方学院淮安校区。校区位于淮安市高等教育园区内,规划总用地面积1300多亩,拟建建筑面积30万平万米,分为南、北2个校区,目前北校区已建成500亩校园和7.5万平万米校舍,并已投入使用。2010年9月,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接受南京林业大学和淮安市人民政府委托,开始进行南方学院淮安校区南校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南校区基地内的自然环境条件优越,有着众多的沟渠水系和丰富的植物资源,生态环境良好。本着尊重场地原有环境条件和空间肌理的原则,综合高校校园应具备的功能,提出南校区的规划结构:以校园共享公建轴和生态水系绿带为结构,将教学科研区、中心景观区、后勤服务区(学生生活区、教工生活区)、体育运动区等功能区组织在一起,并通过众多视线通廊,将校园各部分与绿地水体等自然生态要素进行结合和渗透。

3、规划理念

3.1“一校两区”的整体性与连续性

“整体大于局部之和”。当设计师面对特定地段时,既要通过对时间、地域、场所的重视,强调“形态延续”,也要追求发展过程中的动态平衡,实现“有序演进”。南方学院淮安校区南、北两个校区的规划与建设上有一定的时间差,在南校区的规划设计中,我们始终强调在空间、交通、景观上与北校区衔接自然,充分融合,积极互动。在规划中充分考虑资源共享,功能配伍,统筹安排。以校园共享公建轴和生态水系绿带为纽带连接南北校区完成整合。(图2-4)在整体空间塑造上,新建校区的空间形态与北校区保持协调,遵循原有校区空间格局的规律,自北向南延续北校区的现有轴线,增加了相应空间序列的节点与层次,并将公共空间渗透至教学组团内部,丰富了中间层次,加强师生对校园空间的理解和应用。校园中心区服务于整个校区,是校园发展进程中最具活力的区域,这里既是空间序列的,也是校区中最重要的两个轴线——空间主轴线和景观轴的交汇所在。充满理性的教学空间与生动感性的自然景观在这里交融碰撞,和谐共生。理性之于校园犹如规矩之于治学,体现出对于科学知识、社会责任感以及优良道德素养的尊重。感性则赋予校园以生命与活力,理性和感性相结合,体现严谨的治学作风和富有活力的校园文化的双重内涵。

3.2景观功能的多元化

本次方案自设计之初,就对校园景观与规划同步进行考虑,希望通过规划、景观、建筑的一体化设计对校园人文环境进行整体营造。一方面是希望提升校区整体环境质量,另一方面希望拓展景观功能的多元化,比如景观文化功能、景观教育功能,信息载体功能等等。(1)景观的文化功能“景观”与“文化”具有亲密关联,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要营造校园的“人文环境”,提升景观的文化功能是设计的重点所在。我们在校园的景观设计中充分表达了对地域与文脉的尊重。在方案早期阶段,10-15度夹角的出现是对基地原有机理的回应,虽然由于种种原因,在一想法没有最终实现,但也表达了设计者的一种尝试精神。在在景观元素上,我们尊重南京林业大学老校区优秀的景观元素,如大面积的林下空问,独立幽静的读书场所,百年纪念铜鼎和大片的樱花树阵,给予新校区的学子能够与老校区紧密联系的心理感受。在植物的应用上,除了在统一基调的基础上,树种力求丰富有变化,并有针对性地选用杂交马褂木、水杉、樱花等在南林大校园里具有文化意义的特色树种,以此展示其丰富悠久的林业文化内涵,使淮安校区能传承南林大原有的历史积淀与文化传统。(2)景观的教学功能现代大学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环境育人”是希望通过塑造校园良好的学术氛围,以便能够培养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高素质人才。大学的学习场所已不再局限于课堂,而是扩展到整个校园。优美的校园环境不仅能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也能启迪思维、激发灵感。而对于“南京林业大学”而言,“景观”与“教学”之间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我们在中心景观的南部开辟了实验区,为广大师生提供了相应的室外实验基地,它将成为课外教学、交流的重要场所,师生们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进行生态湿地、花卉栽培、果蔬种植等的研究、实验。从而激发、培养、提升大学生科研实验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彰显林业大学的特色景观。通过课堂内外交流环境的潜移默化,促使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将“环境育人”的作用发挥到最大。(3)景观的信息载体功能校园景观除了提供师生学习与活动的空间之外,也是学校与师生之间联系纽带。景观本身是信息的载体,它传播着生活方式、审美方式、文化特征。在具体设计中,在空间序列的起始点以及核心景观区的中心位置布置关键的景观元素(包括校训、铜鼎、高水平的公共艺术装置),起到控制全局、突出重点的作用。并希望再后期建立完善的校园标识系统,使师生随时了解校园的全貌,增强校园的可识别性,有效增强校园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3.3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人文环境”概念本身就带有“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提倡根据人的实际需求,包括行为、生理、心理等特征规律来进行设计。对校园规划而言,其目标是营造适宜师生自发行为,尤其是交往与自发学习的校园空间结构和氛围,从而增加并提升交往、学习等人文活动的数量和质量。(1)便捷的校园交通(图8)校园交通设计满足人车分流。对于步行流线的组织,要使师生能够适应校园的行为文化,在满足便捷高效需求的同时,也要提高自发活动的数量和质量,促进学生的交往与自发学习。具体做法是结合校园景观设计步行系统,为学生创造一条便捷并景观宜人的生活轴线,使生活区能和教学区、核心景观区、后勤区、运动区均能到达便捷联系。(2)宜人的校园尺度新建高校最大的诟病在于尺度偏大,空间冷漠,不宜交往。在规划中,我们首先有针对性的适当缩小环路覆盖半径,在空间序列中有节奏的布置节点,把学生步行规模尽量限制在十分钟之类。通过有效控制和缩小学生最主要流线路程的长度,来赢得学生出行的便捷性,增加了其步行的舒适度。其次,对主景观的尺度进行再次划分与细化,由此获得更亲切宜人的尺度氛围。此外,控制校园建筑高度,对围合空间的高宽比进行控制,并借助绿化和构筑物等景观要素改善空间尺度氛围,适当增加对校园空间进行围合的建筑界面的变化,弱化建筑物的体量感,使之融于景观,从而获得亲切的氛围。(3)灵活的交往空间师生在校园的活动可分为正式教育活动和自发学习活动两种类型。校园是师生聚集一堂的场所,在强调“第二课堂”作用的今天,这些自发的学习、交往、观演、展示、游憩、集会、演讲等人文活动,对学生们的启发与教育意义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诱导、引发、增加、改善这些人文活动的数量和质量是创造人文校园的一个核心目标,只有创造了适宜于这些活动发生的环境场所,才能真正创造出一个充满活力、激发创造、催人奋进的人文化的校园。在南方校园的规划中,交往空间被混合交叉设置于各种功能建筑与景观之中。教学楼底层设置架空空间,交往、展示、游憩等功能可自由灵活转换。图书馆毗邻景观水面,并与对岸的大学生活动中心遥相呼应。水边草坡在精心的竖向设计后易于停留、歇息与交流。将交往空间的设置毗邻于步行系统,增加其使用率,提高活动的频率和质量。在校园核心景观与学生生活区之间设计一条“学生步行街”,设置了书吧、茶吧、小卖等实际功能。“学生街”与“景观轴”两个系统一静一动,相互穿插,创造出适宜于不同活动的交流场所。

3.4与城市的积极对话

当今的大学校园早已不再是文化的孤岛,它迫切需要与城市、社会产生交融。一方面大学校园原有部分功能,如后勤、居住和配套直接向城市转移;另一方面,教育自身的发展要求大学校园向城市提供开放空间,从封闭教育走向开放教育。高校的产业、科研、文化、旅游和教育功能对城市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与渗透力。南方学院淮安校区位于淮安市高等教育园区内,其周边地区不可能具有像城市中心区一样配套完备的文化、体育设施,因此校园部分设施的对外开放有利于校园和城市的积极对话。本次规划中,南北校区的教学区遥相呼应,既有利于公共资源充分共享,又保证教学中心区的相对紧凑和完整。而生活区、后勤区、运动区、产业园则依次向外拓展。体育设施位于用地北侧,临规划道路,方便独立对外开放,用地的东南侧安排教师公寓用地,易于社会化管理。西南角预留用地以备后期产业园的发展。这一功能结构既便于管理,又能适应各项辅助功能对社会开放的需求,有利于将来的经营与运作,有利于促进大学校园与城市的协同发展。

3.5有机增长与弹性发展

大学校园是不断生长变化的机体。办学模式、社会人文、科学技术、基地情况等的变化都会影响到校园的生长模式。我们以一种积极的、动态的目光着眼于规划的“生长过程”而非“最终形态”,力求校园规划建设的过程合理性。我们在校园的规划中采用了“组团式建筑布局+模数化设计”3的有机增长的弹性规划方法。首先,明确的交通体系为校园空间的发展提供清晰的规划机理和有序的空间骨架。其次,在功能组织和建筑布局方面应用“学科群”的概念,将教学组团适度分散,并与学生生活区形成对应的关系,以保证学习与生活的连续性。另外,根据建筑进深计算得到的建筑设计控制模数,还可以提高空间的灵活性和功能的通用性。

第5篇

关键词:艺术门派;城市人文环境艺术;浮雕

中图分类号:J3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09)03-147-02

说到浮雕,相信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不会陌生。浮雕大致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期的仰韶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浮雕形式的出现为彩陶艺术增添了装饰的手段,也为新石器时期的玉器创造了装饰的手段,更为重要的是它为以后青铜器艺术提供了很有意味的装饰形式。现在,浮雕艺术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广泛应用于我们身边的各个角落,成为我们生活中有着重要、积极作用的一部分。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城市景观、环境艺术在我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浮雕艺术的发展前景将更为广阔。

浮雕,是在平面上雕刻出凹凸起伏形象的一种雕塑,是一种介于圆雕和绘画之间的艺术表现形式。它即有圆雕的高低起伏的特点,又具有绘画的平面特点。它即可以表现单独的个体,也可以有复杂的背景关系,或众多人物的宏大场面。它能独立存在,也能附属于建筑物的墙面。浮雕艺术在表现上总可以很自由,很灵活,其艺术手法与表现形式非常丰富。

一、浮雕艺术的表现方法

浮雕综合了雕塑与绘画的技术优势,表现手法上的具有多样性和多样化。二维空间中的透视缩减,陪衬主体形象的背景刻画或虚拟,使浮雕的塑造语言比其它雕塑(尤其是圆雕),具有更强的叙事性,同时也不失一般雕塑的表现性。形成浓缩的空间深度感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使浮雕艺术对于形象的塑造具有一种特别的表现力和魅力。

(一)浮雕的压缩法。

即对一个固体空间假设有三条轴;X轴、Y轴和Z轴,其中X轴为垂直轴,Y轴是水平轴,Z轴是纵深轴。在做浮雕时,保持X轴与Y轴不变,而压缩z轴,并将三条轴上的全部内容压缩在一个平面上就可以了。在保持X、Y轴不变的情况下,先仔细把稿起好,再在离你最远的一点涂上一层积土,在最近的点上涂上三层积土,如果你做的是近乎于圆雕浮雕,也是如此,只是不要忘了随时缩小Z轴的比例。

(二)浮雕的视错觉法。

这种方法往往适用于层次多,内容复杂一些的构图中。并且高、中、低浮雕的表现方式同时并用。最常见的是前景人物采用涂浮雕法,随着物景的推移,越来越平,直至背景只需稍稍刻画上去就可以了。在这里表现方式的界定标志是需要明确的。A、高浮雕即可能到对象的背后进行感受。B、中浮雕要压缩至Z轴的二分之一。C、浅浮雕一般就要压缩至十分之一了。利用厚度的差异,就是利用人视觉上的错觉,必要时可以把后面的物体推到前面来,甚至处于同一个平面上。

(三)外轮廓起位法。

外轮廓与背景交界处,前后轮廓和背景垂直高起的部位叫做起位。在观察学习别人的浮雕作品时,要特别留意这些连接处是如何处理的,观察艺术家对微小变化之处是如何处理的,是如何使远处的那只眼睛刚好从眉毛下面露出来的。这个起位技术是浮雕中非常重要的,它可以把主体与背景拉开距离,使浮雕有了立体感,并表现出多层次。

二、浮雕的分类

(一)根据建筑物的功用性及装饰角度和装饰部位的不同可划分为纪念性、主题性和装饰性三种浮雕类型。

纪念性和主题性浮雕多遵循叙事性构图的原则,并含有指示象征意味。它顺应着纪念性建筑深远意义的表达,具有延展建筑精神的作用。它为表达人们某种向往、崇敬、膜拜的情感,以及记录重大事件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其形式也由古至今,不断被使用和发展。装饰性浮雕,一般总是雕刻在某座建筑物的部件或局部的表面,例如门框、窗边、梁柱、墙面、转角等或其它建筑物的表面。巴特农神殿的三角客墙和长浮雕饰带;巴黎凯旋门的浮雕和法国阿尔弗雷德、穰尼埃设计的巴黎现代艺术馆浮雕,都是这方面的成功范例。装饰性浮雕与主题性和纪念性浮雕的区别,主要在题材的处理和意境的表现上。装饰性浮雕一般不注重情节描述和叙事性。也不着重于表现重大主题,而更多地是追求抒情性和赏心悦目的形式感,内容形式和装饰部位也相对地自由和活泼。它更强调对装饰对象的依附和烘托,更强调空间形态上的适应,以及对平衡、对称、条理、反复等形式美的规律和装饰艺术语言的运用。

(二)浮雕因用途的不同,放置地点的不同,表现方法和艺术处理不同,又可以分为装饰浮雕、透视浮雕、透雕雕刻。

1、装饰浮雕。

它的特点是附属于建筑物,被认为是设计成为建筑整体的一部分。为了保持建筑的平面感即建筑感,所以形体的起伏必须服从墙面,一般来说起伏不能太大,古埃及浮雕形式是在一个平面上用阴刻的手法刻下轮廓,中间用阳刻浮雕手法,效果十分突出。还有中国传统木雕刻浮雕中采用散点透视,使人物与景物互相穿插,前后人物大小差不多,造成画面丰满、构图复杂的效果,高低凹凸很大,表现手法十分灵活自由。有的体积很厚,几乎接近圆雕,浮雕形体起伏几乎接面。

2、透视浮雕。

它的特点主要是以绘画上的焦点透视为观察方法来表现,前面凸的部分人物和景物较大,体积较厚,逐渐过渡到后面,使人物和景物愈往后愈小愈薄,从而增加了空间深度的视觉效果.在这方面。西方的许多古典浮雕具有代表性,如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雕塑大师季培尔蒂创作的佛罗伦萨洗礼堂两扇大门上的浮雕,具有比较独立的画面,比较丰富的故事情节,具有较强的阅读性。然而,在实践中,我们很难清楚的划分一些作品的类型,往往各种因素兼而有之,所以在这里,我们应该再一次强调浮雕制作的灵活性与自由性,鼓励大胆实践。

3、透雕雕刻。

透雕雕刻的发展历史也很长,它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探索出来的更具有实用性和艺术性的一门雕刻艺术。浮雕与透雕广泛运用于日常生活之中,而透雕更为广泛地运用在建筑上,它具有既美观又坚固的艺术特点,集艺术与建筑于一身。由于房屋建筑是千年之计,在雕刻装饰上首先要以结构牢固、坚实为主;同时在装饰上要注意整体效果,建筑物经过雕刻后,其结构承受力不减;另外,在装饰上要十分注意欣赏视线,房顶的雕刻应力求粗放,起到便于仰视的艺术效果。要努力达到既是力学的支撑,又是一种文化的装饰;既能达到通风效果,又要美化环境的艺术境界。透雕艺术除了广泛适用于建筑上,也大量运用在园林环境艺术设计等方面,它要求设计创作者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把心中对大自然的美好向往及精神追求尽量表达出来,使作品达到“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艺术效果,让人们在欣赏艺术美景的同时,受到文化艺术的陶冶,增 强对艺术的鉴赏力。

三、浮雕创作的表现形式

浮雕创作的表现形式应该既是标志性的也是装饰性的。

它要比单纯装饰性的建筑视觉受到更多的局限。因此浮雕创作有较高的难度。在浮雕创作的意象上。要突出标志性和装饰性两者的统一。在表现形式上既不能是写实的。也不能是抽象的。写实性的浮雕难以与建筑环境形成和谐的统一,从视觉角度上看,写实具象的图像有很强的思维上的定式,这样就不能与观众形成联想情感的共鸣。

环境艺术与架上绘画艺术有很大的差异.后者是个体的、主观的审美动机,而前者应是和大众的审美意识相合拍,才有广泛的审美群体,这就是环境艺术的大众性。抽象的浮雕作品很难与大众的审美思维相和谐,人们不太习惯欣赏如此强烈的艺术语言。而且作为城市景观中的视觉创造,必须做到主题清晰明了。因为它毕竟不是公园中的艺术小品,可以抽象得让观众驻步凝思,如果这样就失去了浮雕的标志。因此创作表现形式应该具有中国特色的“写意”手法。这样既可以做到一目了然的标志性作用,又能在似与不似之间的“写意”造型中找到这种装饰性的审美趣味。

四、浮雕的制作技巧

浮雕在制作技巧上与圆雕的区别在于不论是高浮雕还是低浮雕都是在一块背景板上根据不同的需要而有高低的差别。这种差异可能是很大的,高的可以和圆雕差不多,低的可以像一张纸。最重要的是在制作时,它总是从凸现最小的开始做起,一直到凸现最高的点,这样可以避免一个麻烦――即从凸现最高的部位开始,你可能会把空间用尽,而不得不去往后面的底板上延伸空间,最后不得以挖空背景来做离你最远的部位。

第6篇

与物质环境相对立的就是人文环境,人文环境是客观世界当中的主观映象,同时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当中的特定精神现象,人文环境包括个体的行为规范、伦理关系、综合素质、社会心理、价值取向等诸多要素。融洽的人文环境能够促进人类个体之间心理的彼此相容,这不但是心理健康的一种表现,也是高尚积极的一种态度;优越的人文环境可以激发人的潜能、规范人的行为、陶冶人的情操;和谐的人文环境促使每个个体主动地去接受周围环境的熏陶和影响,进而将整体的修养与素质提高。在学校体育教育人文环境当中,学生既可以认识与学习到各种体育制度文化、人文知识,还可以逐渐养成良好的体育道德行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并且能够促进综合体育素养的提高。优化学校体育教育人文环境也是体育课程改革的需求。学校实施体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切实的教授给学生锻炼身体的科学方法,引导学生理解体育、热爱体育、享受体育、体验体育。然而,学生往往都不喜欢上体育课,但是却喜欢体育运动,造成此类现象的原因就在于体育教学所运用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没有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使学生无法体验到体育课程的乐趣。因此,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创设有助于学生发展的人文教学环境是当前体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二、学校体育教育与人文精神融合的可行性

(一)学校体育教育能够促进人文精神的培养

1.有利于学生人际交往。学校体育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人与人交流、接触的机会,进而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增进彼此间的情感交流,而且在人际交往过程当中还能够培养学生主动与人交往的习惯及意识。2.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体育锻炼不仅能够改善学生的生理健康、增强个人的体质,并且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完善学生的心理素质。比如在体育教学中,对于如何调整心态、如何控制情绪、如何面对挫折与困难等均有真实的锻炼机会和感悟机会。3.有利于学生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许多需要团队合作的体育运动,比如篮球、足球,不管个人的技术能力和水平有多高,要想取得胜利就必须加强团队成员之间的积极配合,当今社会的建设与发展也迫切的需要团结合作的精神。而学校的体育教学则可以在潜移默化的过程当中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集体责任感以及团队意识。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体育活动不仅需要团结协作,同时也需要竞争,需要团队间的角逐,培养竞争意识对学生今后的个人发展和自我超越是非常重要的,对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3]。

(二)学校体育教育对培养人文精神有着独特的优势

1.学校的体育教育的主要教学方式是肢体实践活动,其寓教于乐、调节节奏、强身健体、审美育德、修身养性、增添情趣等一系列功能及作用是任何学科都无法比拟的。2.学校的体育教育具备着独特的时空属性,不会受到有限活动空间的限制和束缚,也不会受到有限时间的局限和约束,可以在学生体育课堂或者业余时间的每时每刻,同时也可以在辽阔的室外,甚至是校外的自然环境当中,能够促使学生与人类原生状态的学习环境更为接近。3.学校的体育教育可以更为自然的加强直观性、示范性教学方式的运用,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前的相互切磋、相互交流也变得更加便利,从根本上体现出了体育教育对学生主体性的重视。由此可见,学校的体育教育对培养当代学生的人文精神有着显著的优势,体育教学的巨大作用是学校其他任何学科都无法取代的,这为学校体育教育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奠定了可行性的重要基础。

三、优化学校体育教育人文环境的有效措施

学校的体育教育是一种推动人类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极易给人们带来积极的心态、健康的身体、奋斗的激情、坚韧的意志以及向上的精神等优良的生存状态,所以,优化学校体育教育人文环境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能够为我国社会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现代化人才。

(一)提高体育教师的人文素养

学校的体育教师不但需要具备丰富且扎实的体育技能和体育知识,而且还应当具备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教学能力。所以,体育教师应当以其自身的优秀人文素养来感染学生,这也是育好人、教好书所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在学校体育教学过程当中,学生通常会因为对某位教师的喜爱而喜欢上这位教师的课程,由此可见,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良好的人格魅力是与个人的人文素养密切相关的,所以,学校的体育教师应当重视加强自身人文素养,全面展现自身独特的人格魅力[4]。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体育教育是一个以身体锻炼为主、师生共同参与的双向活动,体育教学不但需要师生对普遍的教育规律加以遵守,而且还必须切实的符合体育教学的诸多特殊要求。在学校体育教学当中,要想创设良好的人文精神环境,那么就应当及时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只有这样才可以从根本上促进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学习不单单只是一种个体化的行为,同样也是一种组织性的行为,从教学活动组织的角度而言,不仅需要顾及每一位学生的利益,而且还需要照顾到每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要求教师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来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使所有的学生都可以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活动中,让全体学生都能够拥有及享受体育的权利,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素与内在需求,从总体上来看,教育的过程实际上是师生关系建立及形成的一个动态过程,学校的体育教育活动是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的双边教学过程。教学课堂人文环境指的是以班为单位的体育教学活动中,被学生所体验与感知的人际环境,这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行为、认知以及情感等因素,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是最佳培育学生人文精神的切入点,是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而积极的教学氛围的前提及基础是良好的人际关系。所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为学生营造活泼生动的教学气氛,充分地满足学生的身心需求,尽可能地创设出师生民主交流、心理相融的良好课堂氛围,使学生在欢快的环境中展开体育学习。

(四)转变评价考核方式

传统型的终结评价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个体之间身体素质差异,导致身体素质出众的学生仅仅重视考试结果,最终养成了平时不运动、不锻炼的不良习惯;而对于身材矮小、学习态度端正的学生,由于考试成绩不理想,进而造成了学生自卑心理的加重。因此,教师应当积极地转变体育课程的评价考核方式,建议采取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有机结合的评价考核方式。所谓形成性评价指的是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主要目的是为了激励和促进学生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对自身的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的调控,进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获得成就感,能够大大地弥补传统评价考核方式的不足。两者的有机结合更加有助于促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体育观念以及正确的体育意识。

四、结束语

第7篇

    与物质环境相对立的就是人文环境,人文环境是客观世界当中的主观映象,同时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当中的特定精神现象,人文环境包括个体的行为规范、伦理关系、综合素质、社会心理、价值取向等诸多要素。融洽的人文环境能够促进人类个体之间心理的彼此相容,这不但是心理健康的一种表现,也是高尚积极的一种态度;优越的人文环境可以激发人的潜能、规范人的行为、陶冶人的情操;和谐的人文环境促使每个个体主动地去接受周围环境的熏陶和影响,进而将整体的修养与素质提高。在学校体育教育人文环境当中,学生既可以认识与学习到各种体育制度文化、人文知识,还可以逐渐养成良好的体育道德行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并且能够促进综合体育素养的提高。优化学校体育教育人文环境也是体育课程改革的需求。学校实施体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切实的教授给学生锻炼身体的科学方法,引导学生理解体育、热爱体育、享受体育、体验体育。然而,学生往往都不喜欢上体育课,但是却喜欢体育运动,造成此类现象的原因就在于体育教学所运用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没有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使学生无法体验到体育课程的乐趣。因此,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创设有助于学生发展的人文教学环境是当前体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二、学校体育教育与人文精神融合的可行性

    (一)学校体育教育能够促进人文精神的培养

    1.有利于学生人际交往。学校体育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人与人交流、接触的机会,进而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增进彼此间的情感交流,而且在人际交往过程当中还能够培养学生主动与人交往的习惯及意识。2.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体育锻炼不仅能够改善学生的生理健康、增强个人的体质,并且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完善学生的心理素质。比如在体育教学中,对于如何调整心态、如何控制情绪、如何面对挫折与困难等均有真实的锻炼机会和感悟机会。3.有利于学生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许多需要团队合作的体育运动,比如篮球、足球,不管个人的技术能力和水平有多高,要想取得胜利就必须加强团队成员之间的积极配合,当今社会的建设与发展也迫切的需要团结合作的精神。而学校的体育教学则可以在潜移默化的过程当中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集体责任感以及团队意识。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体育活动不仅需要团结协作,同时也需要竞争,需要团队间的角逐,培养竞争意识对学生今后的个人发展和自我超越是非常重要的,对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3]。

    (二)学校体育教育对培养人文精神有着独特的优势

    1.学校的体育教育的主要教学方式是肢体实践活动,其寓教于乐、调节节奏、强身健体、审美育德、修身养性、增添情趣等一系列功能及作用是任何学科都无法比拟的。2.学校的体育教育具备着独特的时空属性,不会受到有限活动空间的限制和束缚,也不会受到有限时间的局限和约束,可以在学生体育课堂或者业余时间的每时每刻,同时也可以在辽阔的室外,甚至是校外的自然环境当中,能够促使学生与人类原生状态的学习环境更为接近。3.学校的体育教育可以更为自然的加强直观性、示范性教学方式的运用,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前的相互切磋、相互交流也变得更加便利,从根本上体现出了体育教育对学生主体性的重视。由此可见,学校的体育教育对培养当代学生的人文精神有着显着的优势,体育教学的巨大作用是学校其他任何学科都无法取代的,这为学校体育教育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奠定了可行性的重要基础。

    三、优化学校体育教育人文环境的有效措施

    学校的体育教育是一种推动人类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极易给人们带来积极的心态、健康的身体、奋斗的激情、坚韧的意志以及向上的精神等优良的生存状态,所以,优化学校体育教育人文环境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能够为我国社会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现代化人才。

    (一)提高体育教师的人文素养

    学校的体育教师不但需要具备丰富且扎实的体育技能和体育知识,而且还应当具备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教学能力。所以,体育教师应当以其自身的优秀人文素养来感染学生,这也是育好人、教好书所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在学校体育教学过程当中,学生通常会因为对某位教师的喜爱而喜欢上这位教师的课程,由此可见,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良好的人格魅力是与个人的人文素养密切相关的,所以,学校的体育教师应当重视加强自身人文素养,全面展现自身独特的人格魅力[4]。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体育教育是一个以身体锻炼为主、师生共同参与的双向活动,体育教学不但需要师生对普遍的教育规律加以遵守,而且还必须切实的符合体育教学的诸多特殊要求。在学校体育教学当中,要想创设良好的人文精神环境,那么就应当及时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只有这样才可以从根本上促进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学习不单单只是一种个体化的行为,同样也是一种组织性的行为,从教学活动组织的角度而言,不仅需要顾及每一位学生的利益,而且还需要照顾到每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要求教师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来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使所有的学生都可以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活动中,让全体学生都能够拥有及享受体育的权利,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素与内在需求,从总体上来看,教育的过程实际上是师生关系建立及形成的一个动态过程,学校的体育教育活动是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的双边教学过程。教学课堂人文环境指的是以班为单位的体育教学活动中,被学生所体验与感知的人际环境,这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行为、认知以及情感等因素,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是最佳培育学生人文精神的切入点,是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而积极的教学氛围的前提及基础是良好的人际关系。所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为学生营造活泼生动的教学气氛,充分地满足学生的身心需求,尽可能地创设出师生民主交流、心理相融的良好课堂氛围,使学生在欢快的环境中展开体育学习。

    (四)转变评价考核方式

    传统型的终结评价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个体之间身体素质差异,导致身体素质出众的学生仅仅重视考试结果,最终养成了平时不运动、不锻炼的不良习惯;而对于身材矮小、学习态度端正的学生,由于考试成绩不理想,进而造成了学生自卑心理的加重。因此,教师应当积极地转变体育课程的评价考核方式,建议采取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有机结合的评价考核方式。所谓形成性评价指的是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主要目的是为了激励和促进学生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对自身的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的调控,进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获得成就感,能够大大地弥补传统评价考核方式的不足。两者的有机结合更加有助于促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体育观念以及正确的体育意识。

第8篇

关键词:技术进步;人文;宜技人文

一、技术与技术进步

人和动物的区别在于动物只是盲目地顺从自然规律而生存,人类虽然也顺从自然规律,但更多的是领悟或认识这些规律而支配自然。人类领悟或认识自然规律,并把它们在实践中加以利用,就是技术――“技术一般指人为了满足自己的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以及其他非生产活动的需要,运用自然和社会规律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手段及方法的总和。” 即技术具有“人为”和“为人”两重属性。技术既是人为了特定目的而改造世界的手段,又是增加人类活动效率的全部资源之和,随着人类的不断发展而进步,技术进步不过是技术的一种表征。

科技活动是人类最为重要的创造性活动,而创造是人之为人最宝贵的品质,是对生物本性的一种超越。斯诺曾说:“就在科学活动本身的核心之中有一种内在的道德要素。寻求真理的愿望本身就是一种道德冲动,至少是包含着道德冲动。” 技术始终是围绕人来进行的,从根本上讲就是人性的,因此,人文因素在技术创新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技术进步的三个基本要求:社会需求、社会可用资源和社会公众认同,都包含一定的人文因素。因此,营造理想的人文环境,创造宜技人文,对技术创新的作用不可低估。

二、人文环境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人文(Humanities)字面上首先是一种知识分支,是关于人自身以及人类文化,用分析和批判的方法获得对人类价值的评价和人类精神唯一性的特殊知识分支。人文精神是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独特的精神文化。人类有其特有的人性、灵性,更有人性与灵融升华而成的人的精神境界。人性的发掘,主要靠人文启示;灵性的开发,既要靠人文启示,也要靠科学指引。

科学技术是关于客观世界的,然而科技本身并不能保证其发展方向的正确性,能为人服务、造福于人,引导这一方向的是人文。人文是精神世界的,主要满足人类精神世界的需要与终极关怀,是求善,是“为人之本”。然而,人文本身也不能保证其发展的基础的正确性,保证这一基础正确性的是科技。人文为科技导向;科技为人文奠基,两者本应相互感应。人文精神中所倡导的人的价值观、尊严、对命运的关切,以及人的信仰等都是科技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因素。怀海特说过,在现代科学理论还没有发展以前,人们就相信科学是可能的,因为科学精神弘扬的自由精神本质上就是人文精神。

人文能否适宜并促进科技进步是现实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人文是科技创新中的一种潜在可能性,即人文潜力。人文本身是一个复杂的因素,无法具体操控,默顿曾说过:“一个社会的普遍的或扩散的价值复合体可以包含对文化变革的含蓄的或坦白承认的各种态度,这些态度包括从极端对立的一级到绝对偏爱的另一级。” 人文的主题即人的潜在能力和创造能力,包括塑造自己的能力,是潜伏的,需要唤醒、需要让它们表现出来加以发展,所以称之为一种潜力――亟待开发的潜力。科技创新离不开人文环境的影响,适宜技术创造的人文环境对科技创新有重要的影响,分别通过人们的认知、情感、动机、态度、价值观以及信仰等诸多方面表现出来,而人文精神则是这些方面的集中体现。

三、适宜技术创新的人文环境对技术进步的影响

提到人文精神,人们往往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精神相联系,虽然我们现在的人文涵义已经远远超越了17、18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和思想启蒙运动,但谈到人文就不得不提到这两者,谈到技术创新也不能不提及18世纪的英国的工业革命。就让我们先从这两个事件入手来考察宜技人文潜力对科技创新的影响。

近代科学技术产生于欧洲文艺复兴的全盛时期,文艺复兴是一个历史过程,从10世纪开始的一系列运动,使人们冲破中世纪的宗教禁锢,对自然科学的兴趣不断增长,各种思潮在欧洲广泛传播。人文主义赞美人性和人权,恢复了理性、尊严和思索的价值,提倡个性自由和世俗生活,使人们的创新思想空前活跃。在人的信仰中,“经过路德?加尔文改革后的新教派认为,上帝就在自然之中,通过发现自然秘密就是发现上帝、就能与上帝沟通,提倡人们勤俭节约,以证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这有利于科学的发展。” 也同样有利于后来技术的进步。

文艺复兴绝不仅局限于狭隘的人文文化,它涉及到思想文化的各个领域,它追求的是“竭力要恢复要求理想自由的古典思想的真精神。” 以这种精神为代表的人文主义为科学未来的振兴铺平了道路,并在开阔了人们的心胸――只有心胸开阔了,才可能摆脱原有成见的束缚,克服外界的阻碍,科技创新才有可能。达・芬奇说过,谁要靠引证权威来辩论,他就是没有运用理智。文艺复兴提倡科学方法和科学实验,提出“知识就是力量”,开创了探索人和现实世界的新风气。人们坚信自己的眼睛和头脑,相信实验和经验才是可靠的知识来源。这种求是态度、这种思维方式、这种科学方法为后来的自然科学的大发展和技术革命打下了坚实的宜技人文潜力。

当文艺复兴的影响传播到英国,与当时的英国社会背景相结合,为大规模的技术进步提供了良好的人文基础,工业革命一触即发。值得注意的是,人文复兴所带来的后果是整个社会大面积的人文主义觉醒,而绝不是几个学者或者少数贵族的专利。17世纪的科学传播使得科学获得了大众性。“新型的实验哲学开始受到重视,探索自然奥秘成为时尚。如果说这种新获得的大众性本身并没有产生出显著的科学成就,它至少促进了理智的注意力集中到一个以前使人们感到十分神秘的领域。” 整个社会形成了一种崇尚发明创造的良好氛围,甚至把发明家作为人们所敬仰的理想人物。“科学变得时髦起来,得到了人们的高度赞许。查理二世本人对化学和航海颇感兴趣,从而树立榜样。鲁珀特王子称赞自然哲学事业并躬亲这类活动......人们开始认为,一个‘有文化的绅士忽视科学的’魅力是近乎反常的事情了。虽然这些显贵名流的兴趣对科学发展所作的贡献微乎其微,但是这作为社会对科学探索的尊重并提高其价值的一种象征性表示,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英国新兴的资产阶级非常重视科学技术,成立了皇家学会,对科学和技术方面的种种贡献专设了奖金,整个社会重视科学技术的工作,大学也逐渐参与到科学技术的开发中来,各项研究工作十分活跃,研究成果连接不断地问世,英国成为了欧洲科学技术活动的中心,自然而然地成了近代技术革命的发源地。

民间的科技活动也日益活跃,“在英国,市民们对政治变革采取回避的态度,他们直接占有了技术。新教徒改革者们远离伦敦政治权力中心,建立了一种以新的动力生产方式为基础的工业。早在1712年,一个英国铁匠完善了第一台实用的蒸汽发动机并为之申请了专利,他就是托马斯?纽卡门。在整个18世纪,像纽卡门这样的平民百姓就是通过技术抓住了权力,并且通过驾驭技术的方式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正是这种人文主义所倡导的对人的尊重和自由的精神,使得人们普遍的参与到了技术创新活动中并占有技术。整个社会对科技发明的热衷最终导致了各种技术发明在全社会的各个角落如雨后春笋般的大量浮现,纺织、采矿、交通运输业都出现了一大批技术工人的发明创造。这些发明又极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符合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有些新兴资本家不仅吸收别人的发明,自己也从事科技发明创造、花费大量的资金和人力以使技术更加进步,这样,英国的技术革命与资产阶级革命完美结合了起来。与此同时的思想启蒙运动,使新思想更趋成熟,对旧意识的清除更彻底,延续了文艺复兴的主要精神,与英国的工业革命相互促进,使科学,技术,人文相互交融,使英国在当时的资本主义世界处于领先地位。

虽然工业革命有许多其它的历史因素,但文艺复兴所倡导的自由精神和信仰的人文因素是极为重要的。无论在公众信仰、价值观和对人性追求等几个因素,都与科技创新精神相符合,宜技人文的潜力一旦得到发挥,人们的精神力量得到解放、聪明才智得以实现,大规模的科技创新时代必然成为可能,社会进步势不可挡。人文精神在宏观上可以促进科技创新,对科技的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微观上对于科技从业人员也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人文精神可以使科技工作者眼界开阔、思想活跃,产生灵感。科技创新特别是重大的科技创新不是常规的逻辑理性推理就能实现的,往往需要某种灵感或顿悟,这种灵感很可能源于人文领域。虽然不难发现科学家和发明家“通常总是选择那些与当时占主导地位的价值和兴趣密切相关的问题作为研究课题的。”⑨大多数成果和研究方向都与当时的时代性联系紧密,但人文精神所倡导的自由精神并没有被时代所湮没,科学家大多是在其时代背景中自主地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创造,甚至有些人提出了超越时空的理论和延续至今的技术发明。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曾说,研究人员的世界观将永远决定他们的工作方向。爱因斯坦也曾强调,科学要是没有认识论,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科技发展史证明,尽管科技工作者们的自觉程度不同,但他们总是以一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来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19世纪德国出现了科学家群体,在很大程度上与德国古典哲学中的积极成分有密切关系,特别是康德的“二律背反”和黑格尔的辩证法,对科学家的研究起了重要的思维奠基作用。上述工业革命大规模的技术创新也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

四、促进我国适宜技术创新人文环境的对策

宜技人文对科技创新的作用是非常突出的。然而在我国,这种潜力还亟待发掘。增强人文素养,培养人们不断探求的科学精神,在整个社会形成良好的学风、治学氛围和评价体系,在当前是极为重要的。

我国科研体系中政府导向性强,重视对科学活动的政治评价和科学家的社会形象,关注科学家的学风,往往忽视了科学家的兴趣、专长对于科研和原创性的特殊重要性,忽视了科学思想的自由交流,低估了宽松和激励的治学氛围对于科技创新想法迸发的特殊作用,科学研究最需要的是科学家们在学术上能自由思考,知识底蕴要广博而丰富,充分交流,以及能激发新颖的创新思想的人文环境,也就是我们说的宽松、活跃和激奋的软环境,即发挥宜技人文的潜力。

我国还有很大一部分非专业人员在不辞辛劳地进行着科技创新和发明研究。社会上对这一部分人的看法不一。但无论其出发点和目的如何,都应该对其进行鼓励和肯定甚至进行一定的奖励和支持。人们之所以从事科学研究和科技发明的智力活动,正是体现了人文精神对于人自身的尊重和对世界好奇心的探索。虽然有些人的研究不能立即转化为经济动力,但是整个科学史可以证明,真正有益于人类的伟大发现,大多数起初并不是由实用愿望所推动的,而是源自人们的好奇。由此,充分发掘我国宜技人文的潜力,从政府政策、教育和科普入手。

形成崇尚科学的人文环境是科技创新的沃土。日本自20世纪后期至今已有12人获诺贝尔奖,不能不说与日本良好宜技人文有关。日本社会到处弥漫着崇尚科学的气氛,人们普遍尊重科学家的工作,外界也不以其暂时没有成果而施加某种压力,使科学家们以一种理想主义心态,在稳定的岗位上进行持续性的研究。我们要借鉴这些成功经验,立足中国实际,完善科技法规,以政府行为和立法手段引领出崇尚科学的社会风气,倡导追求真理、宽容失败的科学思想,使宜技人文潜力得到发挥,促进技术进步。

人们的价值观相对盲从,缺少自由的人文精神。中国传统的接受式教育导致学生动手能力普遍偏差,缺少怀疑和批判精神,而这恰恰是一切创新活动的基本出发点。无论各种层次的人在讨论问题上应该是平等的,给“小人物”充分的机会。

科学普及所蕴藏的科学思维和探索精神将为全社会的科技创新奠定最广泛、最坚实的社会人文基础,科学普及可以带动全民族对知识和人才的尊重,激发人们追求真理的献身精神和关注科学、崇尚理性、实事求是的价值观念,要把科技创新的各个环节和科学普及密切结合起来,努力破除公众对科技的迷信,揭去科技的神秘面纱,使科技走向大众、走向社会,确保科技始终为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服务。同时,科普应该是双向过程:科学家向公众传递科学知识;公众也要参与到科技创造和发明中来。这样才能有效的发挥宜技人文潜力的作用,促进科技创新的产生。

参考文献

[1] 陈昌曙.陈昌曙技术哲学文集[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2.

[2] 陈凡.技术社会化引论――一种对技术的社会学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第9篇

一、课题的提出

1、当前科学探究活动中的两个极端:

工序式:探究作为一种学习方式,需要通过一定的“形”表现出来并加以实施,这里强调的是探究的程序,现在一般认为组织学生探究学习和开展探究教学的基本步骤是:(1)提出或生成问题;(2)围绕问题,提出和形成假设;(3)收集证据,形成解释;(4)交流和评价。这几个环节也可以看作是几个要素,它们是探究性学习和教学的基本标志,它们使探究性学习和教学有章可循。但是,如果只是按照环节和要素机械地设计教学活动,安排探究路线,然后组织学生按部就班地实践或经历探究过程的每一步,把学生直接引向所要获得的学习结果,这其中既没有学生对现象、事件和观点的质疑,也没有对问题的自由性探索和观察实验的自主性设计,也没有教师对学生探索的智慧性启发和引导,那么,这种“探索”就会演变成对智力进行徒有形式的机械训练,而无法使学生体验探究学习的乐趣,迷失探究教学的方向,最终导致他们丧失学习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自由式:新课程的进程中,很多教师也认识到人本主义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但在具体的实施中常常矫枉过正,出现“伪人文”的现象。如教学目标虚化、教学内容泛化、教师使命缺失、教学过程形式化等。对于一个具体的科学探究过程来说,重点体现在三个“热门理念”上(即交流、活动、合作):

交流:实践中,常有教师把对话等同于师生问答,形成“乱插嘴”、“假活跃”、“注意力涣散”等不良探究习惯。这样的探究过程,展现的是学生肤浅表层的甚至是虚假的主体,失却是教师价值引领、智慧启迪、思维点拨等神圣职责,这是导致教学过程低效或无效的根本原因。当前一些探究活动中相当部分是散漫的、随意的、局限于表层的,活动缺乏明确的目的。

活动:教学中,学生一会儿忙这,一会儿忙那,教学场面闹哄哄、乱糟糟,还称之为“做中学”。这样的活动外在多于内在,动手与动脑脱节,目的性差,为活动而活动,有活动却没有体验,没有反思。

合作:一些教师却片面追求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形式,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及过程没有进行精细的设计。只要有问题,无论难易,甚至一些毫无讨论价值的都要在小组里讨论。讨论时间又没有保证,完全是随着的教师的意志“收”与“放”,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不是引导者而仲裁者,把学生往预设好的教学框架里赶。

2、什么是基于绿色人文环境的科学探究教学?

在2001年11月23日开幕的“中外中小学校长论坛”上,我国著名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作了题为《现代教育:绿色·人文·科学》的主题发言。他说:“科学求真,人文求善,现代教育应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而形成一体的‘绿色’教育!”基于绿色人文环境的探究是人本主义的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人的个性发展为第一要务的教学,是一种珍视“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教学。这样的教学回归自然生长,焕发生命活力,充满心智撞击。

一、课题研究的理论支持

1、可持续发展理论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

3、“做中学”理论

二、课题研究目标及内容:

(一)课题研究目标:本课题的研究要实现科学探究教学中科学与人文的统一,在教学中常发生的“对话、活动、合作”过程中,要克服浮躁、盲从和形式化的倾向,真正激活学生内在的情感和思维。保持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加强科学探究的能力,实现学生个体和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的研究重点在于具体的每一个科学探究教学中,特别强调对“交流、活动、合作”三个互动教学环节的探讨上。

1、交流是一种对话的过程

教学中的对话是教师与学生以学习内容为“话题”共同去生成和创造“文本”、去构造“意义”的过程。它包括人与文本的对话、师生(生生)对话和自我对话。对话既是一种方法,又是一种精神。从方法的角度说,它要求我们改变过去太多的“传话”和“独白”的方式,走向互动和交流,让“知识在对话中生成,在交流中重组,在共享中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倍增。”从精神的角度说,它倡导平等、交往、互利和共同发展的理念,注重教学的开放性和生成性。解决对话过程的有效性问题,关键在于既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又要努力发挥好教师的引领作用。

2、活动是一种体验的过程

马克思说:“人类的特性恰恰就是自动自觉的活动”。新课程提出要赋予学生更多自主活动、实践活动、亲身体验的机会,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因而在课堂上呈现了较多的外显活动。但是,有活动而没有体验,活动的价值也就丧失殆尽。因此,当前的探究活动中要努力提高教师对活动的指导水平,将对活动形式的重视与对活动的质量和有效性的重视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得到切实、长远的发展。

3、合作是一种碰撞的过程

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上的合作和交流,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机会增多了,教学过程也就更丰富精彩了。但是,应付式、被动式的合作缺乏平等的沟通与交流、尤其是缺乏深层的交流和碰撞,结果往往是优秀者的意见和想法代替了小组其他成员的意见和想法,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成了陪衬,他们的意见常常被忽视。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是合作小组成员间思维不断碰撞、能力不断互增的过程,因此,教师必须对合作学习的内涵作深刻认识和反思,对合作学习的操作过程作细节化的处理,让学生真正是通过合作得到个体整体素养的提升。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1、理论学习(理念的提升,理念具体化即总结教学时的注意点)

2、实践反思(个体反思、教研组内研讨、典型案例沙龙)

四、课题研究的步骤:

第一阶段:2004年10月-2005年1月,为本课题研究设计准备阶段,主要任务是广泛收集资料,设计本研究计划,对课题进行进行论证。

第二阶段:2005年2月-2005年12月,为本课题研究实施阶段。主要任务是开展多种形式的研究,逐步推出研究成果。

第三阶段:2006年1月-2006年10月,为研究课题总结阶段。主要任务是总结研究工作,进行回顾和反思,统计研究数据、资料,撰写研究终结报告,编写成果,进行结题评审。

五、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1、理论成果:通过对课题的研究,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得以提高,撰写教学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

第10篇

只有人才资源得到有效开发,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各方面英才不断涌现,才能使生产力中固有的因素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才能创造出更加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造福于民。因此,开发好人才资源,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体现,必须结合辽宁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实际,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实施人才强省战略。

一、辽宁实施人才强省战略中的工作重点

(一)抓住培养环节。培养是基础,健全人才培养教育机制,围绕支柱产业和重点行业对人才的要求,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二)抓住引进环节。引进是重点,完善人才、之力、项目相结合的柔性引进机制,围绕振兴老工业基地的重大项目、积聚国内外优秀人才和智力。

(三)抓住使用环节。使用是关键,健全人才配置和激励机制,围绕营造人才环境,完善政策体系,加强人才市场建设,留住、用好人才,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辽宁科技人才资源现状分析

(一)辽宁人才市场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人才开发力度进一步加大

目前,辽宁省已经形成了以中国沈阳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为龙头,区、县(市)人才市场为依托,专业和行业职业介绍机构为基础的市场体系。

(二)辽宁人才资源优势明显

教育优势明显。省内汇集百余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具备完善的义务教育体系,不仅本身积聚了一大批人才,而且也是具有规模优势的人才培养基地。第二,科技优势明显。拥有国家和省、市级科研机构,科研体系完整,拥有各类科技人员近两万人。一些重要领域的研发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并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构筑了科技人才资源优势。第三,环境优势明显。中央关于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决策为辽宁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同时为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环境对人才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

第11篇

关键词: 体育教学 人文环境 缺失 优化

相对于物质环境,人文环境是人类社会定的精神现象,包括个体的综合素质、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社会心理等要素。体育教学的人文环境应该是指向关怀人文精神生活的健康与充实,创造崇尚开放、多元的环境,以体育自身的独特性,促成教学与自然社会的关系的密切关联与转变,以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要。从高校体育教学现状看,人文环境的缺失是一个比较突出的现象,改善与优化体育教学人文环境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与研究的课题。

1.高校体育教学人文环境的缺失

1.1重体轻育,教学观念滞后。

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体育教学要让学生健体强身,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形成体育人文思想,形成人格、气质、修养等相对稳定的人格。对于一些高校来说,这种体育教育的本质是被忽略和架空的,在课堂上更多的只是让学生运动起来,笼统传授一些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学计划、教学小结,提交考试、考查成绩即可。虽然提出“素质教育”、“文化传承”等目标,但落不到实处,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个体发展的关注和实施仍很薄弱。

1.2缺乏创意,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薄弱。

目前高校体育文化被重视的程度是远远不够的,高校体育活动基本体现在一年一度的运动会上。但即便是运动会,现在有些高校也出现一些有别于传统的趋势:项目减少,难度降低,比如跨栏被取消,中长跑项目已经缩短至1500米。而其他大众健身娱乐项目更是少之又少,即使开展了相关活动,也缺少创新意识和科学的计划、有效的实施和反馈。这种校园体育文化的单调、缺乏创意的现状很难引起学生足够的关注度与参与度,显然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1.3不进则退,体育教师人文素养不足。

不可否认的是,部分体育教师的人文素养有待提高。体育教师重视技能和运动专项水平的保持和提高,知识结构相对单一,人文知识、文化素质会有不足;体育教学目标多确定在技术层面,偏重运动成绩和结果,在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上较难体现对人文知识、人文素养的考量。所谓“不进则退”是就人文素养在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生涯乃至高校体育教育发展中的重要性而言的,时代赋予了体育新的含义,同时对体育教师、体育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人文素养即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

2.高校体育教学人文环境的优化

2.1从实处入手,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

高校教师的人文素养包括对中外文学、历史、哲学、艺术及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了解,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心理素养,具备发展思维、发展个性、激发创造力的能力。体育教师面临同样的要求。一是学校相关部门和体育部门要充分重视体育教学和教育,制订具体的可行性计划,为体育教师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二是加强对各类图书、刊物的阅读指导和交流反馈,鼓励教师参加校级的各种活动,如读书、演讲、生活技能大赛,等等;适时地走出去、请进来,开阔眼界,陶冶情操;改部门例会单调乏味的内容和方式,以大家感兴趣的方式渗透人文知识、人文素养的培养。三是包括业务考核一类的方法和标准也可以围绕上述目标进行改革和创新……持之以恒,多方合力以求,方能潜移默化地形成对体育教师的历史文化教育和审美情操的陶冶。

2.2从课程设置着眼,以学生自身发展为根本。

高校体育教学应该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构建体育课程模式,形成自身教育的风格特色。随着高校体育改革的灵活性、可变性的大大增强,其发展呈现多样化趋势。可以看到,蕴含人文体育观的体育课程改革在一些高校得以展开。一是改革内涵的日益生活化,比如以教学生活化的价值为前提,延伸出生存体育、时尚体育、生态体育、职业体育等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未来密切相关的体育课程。二是满足个体需求,课程改革延伸到体育课课题化、小型化,使学生各取所需、各显所长、各有所用,在创造性的自我实现过程中产生情感的高峰体验,正契合马斯洛的“需要―动机―行为”理论。首先从观念上改变“重体轻育”的局面,创造良好的体育教学人文环境。

2.3借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营造和谐的体育人文环境。

校园体育文化对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态度、体育行为和体育价值观都产生直接的影响,是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一是强化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认识,从上至下达成共识,充分运用学校现有的软件、硬件资源,构建健康向上的校园环境。如合理运用板报、标语、广播、电视等媒体,学校各种社团活动、演出、竞赛,校内外专家讲座等,渗透体育精神和体育道德观念,宣传体育赛事中的重大突破和具有积极向上、拼搏精神的人物、事件。这样使得具体的体育课堂教学拓展到校园,延伸到社会。二是丰富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有效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修养,增强终身体育的意识与能力。相比较体育课,不少学生还是很热衷于其他灵活多样、有内涵有特色的课外活动,但在很多高校,这类活动的设计和举办还是有限的,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高校应该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相对稳定又具创新性的课外体育活动,如体育文化节、综合运动会、趣味性的小型竞赛活动、体育专题讲座、国内外重大赛事观赏,等等。

高校体育教学人文环境的缺失,原因是多样而复杂的,对体育教学人文环境的优化和完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随着人们对这一现状的认识和实践的不断加强,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体育教学人文环境正在逐步形成和发展。

参考文献:

第12篇

临夏民族聚居区的人文环境概况。

临夏位于黄河上游,古称河州,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这里居住着回、汉、东乡、保安、撒拉等22个民族,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由于历史和自然、文化因素的影响,形成了民族大分局、小聚居的分布特点。其中,回、东乡、保安、撒拉等6个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4.3%,占临夏少数民族人口99%以上,他们都有共同的,信奉伊斯兰教。

人文环境是社会主体体系中隐藏的无形环境,是一定社会内外文化变量,包括共同体的态度、观念、信仰系统、认知环境等。由于长期受宗教文化的影响,临夏穆斯林社会在生活习俗、文化认同、认知环境当中趋于一致。加之经堂教育发达,宗教交流频繁,其风俗人文理念趋于相近,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临夏穆斯林风情人文环境。

通过大量的调查发现,人文环境对一个的认识态度,学习态度,以及学习情趣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同样,临夏独特的少数民族人文环境也对临夏少数民族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产生一定的影响,调查发现,这种独特的人文环境对民族学生的英语既有有利的方面,同时也有不利的方面。主要表现在自然环境、语言环境、共同体价值观认可环境三个方面。

一、自然环境的影响

临夏少数民族同样与全国少数民族一样,多居住在交通不方便、经济不发达地区,与外界接触少,生活空难,知识交流很少的山区或半山区地带,有的东乡族山区孩童甚至连中文都不会说,更谈不上英语交流学习了。小学阶段,由于师资的影响,基本没有开过英语课。到了初中,虽然开始学习英语,但没有良好的语言环境,语言环境是人类获取语言必不可缺少的条件,因此,临夏少数民族学生对学习英语有一定的困难。在后续的学习中教育者和学生都应创选条件,为学生提供便于英语交流的场所。

二、语言环境的影响

1.语音。一方面民族学生中大多因为对阿语的接触和学习,对英语语言的学习并不感到陌生,他们以听音和辨音能力而见长,且思维活跃,模仿能力也较强,从小就习惯于拼音文字,这对英语语音的学习无疑是个有利的条件。另一方面,由于受母语(本族语)和第一外语(阿语)的影响,民族学生在英语语音学习时,从在这一定的困难或“障碍”,故而带有浓重的本族或方言口音,有的方言音还十分“顽固”,长期难以纠正。同时,在英语语音学习阶段易受母语语音发音方式的影响。

2.语法结构。学习英语的句法结构是学习英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任何一门语言,都有自己的语法规则。从调查对大多数民族学生来说,由于学习语言的种类相对比汉族学生多,因此在学习英语时表现出较强的语言感受力和接受力,模仿力。使他们善于把这种在第二或第三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方法运用到英语学习当中,容易进行多种语言、语法结构的横向比较学习。这本身对英语句法的掌握很有帮助。同时,由于受母语句法结构模式特殊性的影响,民族学生在学习英语语法时也存在一定困难。往往习惯用自己熟悉的语法表达方式来表达英语,还会造成多种语法表达方式的混用。因此在语法教学和学习中对英语语法的强化训练和巩固尤显重要,通过连续不断的强化加巩固英语语法结构在学生思维中固定。

三、文化宗教环境的影响

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生态和自然环境中创造了自己独具特有的文化,语言与文化在各自发展过程中均独具特色和相辅相成。语言既是交际的工具,也是反映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不但传递着人们的思想感情,也折射着民族个性和民族的认同性。少数民族、汉族、英语国家的人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宗教背景之下,多元文化必然交织碰撞,这就增加了英语学习的难度。深受伊斯兰宗教文化影响的临夏穆斯林群众由于地域影响,往往对自己的民族传统甚为尊崇,对外来文化非常陌生,甚至歧视、排斥,学习英语更显得毫无用处,这种思想观念也严重阻碍民族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的认识,更不利于自觉学习英语。加之对外交流、交通不通畅,相对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少。长期保存着自己别具特色的本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