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

时间:2023-05-30 09:49:4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

第1篇

[摘 要]备文本要树立全篇意识、专题意识、文体意识和运用好导语和提示语的意识。

[关键词]备文本;四种意识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的特点:学拼音、认汉字与最基本的语言训练整合;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体现了价值观的引导和识字、阅读、口语交际、实践活动等的整合;选文典范,题材、体裁丰富多样;呈现方式灵活,课后练习留给师生宽广的空间。理解了这些特点,教师在备课中牢固树立四种意识,就能使语文课堂提纲挈领,舒展活跃。

一、要有全篇意识。新课标教科书有些知识点在课文中无法体现出来,而这些知识点对理解课文又是必不可少的,有时编者就以课后思考与练习题、语文园地的形式提出来。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重视课后思考与练习题、语文园地,全面、准确地理解全文大意、思想、情感等。典型的题型有:

1.直接引出对全文把握的思考。如:想一想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六年级下册《匆匆》)。

2.以问答题形式出现几个小题,逐步引导直至能把握全文。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想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课文哪些部分写的详细,哪些部分写的简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想一想,按照老规矩,北京人是怎么过春节的?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六年级下册《6北京的春节》)

3.以填空题形式出现几个小题,强调很简短的重点,逐步引导直至能把握全文。如(四年级下册《11蝙蝠和雷达》):让我们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再读一遍。(1)雷达的天线就像蝙蝠的( )。(2)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的( )。(3)雷达的荧光屏就像蝙蝠的( )。又如:根据课文内容用适当的词语概括我心情的变化得意( )( )( )(五年级上册《13钓鱼的启示》)。

4.要求讨论全文表达特点。如:你发现本课在表达上有哪些特点?和同学交流交流。(六年级下册《15凡卡》)5.填写表格,理清思路。如: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介绍了几种新型玻璃,它们有什么特点和作用。小组合作设计一个表格,把它们的特点和作用填在表格里(五年级上册《11新型玻璃》)。

二、要有专题意识。实验教科书按专题编组,每个专题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3篇,略读课文1—2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提供课文的背景资料,并丰富学生的阅读;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有4个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全册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既富有教育价值与时代感,又突出学习语文的特点,所以所谓专题意识,就是学习每组教材之前,要充分领会每组要求。因为这些要求既是学习重点,也是练习设计的出发点。比如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组热爱生命专题,从对自然万物生命勃发的感悟,到对人的生命的尊重、救助,及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对学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第三组大自然的启示专题,则从生物、自然与人类的关系,给人类的启迪,提出对生存环境的思考,比前几册相关专题内容更深入,具有丰富的思考价值。

三、要有文体意识。小学语文编排的时候,很注意体例的相对集中。这点编者在编写说明里说得很清楚。记叙文、古诗词、童话、寓言、小说、戏剧、文言文、应用文体分类齐全。这样编排,便于类型化教学,也使学生对文体的重难点更明白。以五年级下册“ 作家笔下的人”单元为例,单元要求明确提出要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课后练习题都从内容设题,要求“认真读课文,想想可以用哪些词语概括文中人物的特点,课文的哪些描写突出了这样的特点”。课文学习完了,学生也熟悉了描写人物的方法、表现人物的特点该种文体。到了习作时,就能试着运用课文中一些写人的方法,写出他某一方面的特点。

四、要运用好导语和提示语。新教材自中年级开始在形式上增添了导语和提示语。导语包含人文性和工具性两个层面。第一层用来激发兴趣,点明专题,适合朗读,有的也可背诵;第二层用来提示学习重点、学习方法,明示读写训练点,适合让学生默读,以快速找到这样的“点”。如四年级下册第三组导语,图片以海豚与潜水艇的外形对比作为背景,很直观地揭示了本单元探索大自然的主题。来看第一层:“大自然是人类的老师,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它告诉我们,过度地砍伐树木,会破坏人类生存的环境,最终要受到大自然的惩罚;鱼儿在水中自由沉浮,人们由此受到启发,发明了潜水艇。”它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点明了本单元的主题,也很适合朗读,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去朗读去背诵。第二层“让我们来阅读本组课文,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并围绕“大自然的启示”,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做到对大自然有新的发现,在语文学习上有新的收获。”提示了本单元 “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习”的重点,也给我们提出了本单元综合实践活动的重点,帮助学生迅速地找到了本单元读写训练的点。提示语以学习伙伴的口吻、以“泡泡”的呈现方式插入在精读课文内部或结尾处,用来引导学生认真读书,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有重点地深入感悟和思辨,以培养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和目的性。从内容上看,提示语有的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含义,如“我知道为什么叫双龙洞了。”(四年级下册《3记金华的双龙洞》);有的引导学生抓住某些重点词语、句子或语言片断理解课文内容,如“联系上下文,我体会到了这句话的意思。”(四年级下册《27鱼游到了纸上》)“联系现实,我读懂了这句话”。 (四年级下册《15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有的引导学生想象课文描述的生动情景,如“我仿佛看见了‘雨后春笋’的画面。”(四年级下册21《乡下人家》)有的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或文章的表现方法,

第2篇

【关键词】优化课程教 综合性强 启发思维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6-0105-01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课程资源十分丰富。教材中的语言无不布满了人类丰富、美好的情感。这样安排,不仅能使学生了解各方面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有助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使学生对我们中华民族的语言和文化产生学习兴趣。然而,我们的学生恰恰在阅读理解和写作方面是薄弱环节。鉴于此,在组织学校教研活动时,大胆尝试"集体备课中怎样将语文课与其它学科整合"。布置这一任务后,老师们通过大量阅读,精心准备,果然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语文课与《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整合

通过钻研,老师们发现:品德教材有许多方面内容和语文课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者具有可兼容性及同构的知识。

(一)《品德与社会》和语文课文内容的整合

品德的教学目标与语文的德育目标是一致的,在集体备课中,老师们能够把握好学科整合尺度即"以文载道"中的"道"的尺度,也就是思想内容与道德情感。上课时就不会把语文课上成品德课了。同时,品德课上通过各种探究活动方式能促使学生对语文课文内容的加深理解。真正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取新知,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生道德情感。达到整合要求。

(二)作文课与《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整合

课程内容源于生活,指导生活,其编排与语文课本一样,把主题相似的内容编成一个单元,仔细探究每个单元的内容都能为语文课本的习作训练服务。如: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六单元的主题"成长记录册"有《我爱你,母校》一课,能为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一板块的习作训练服务。上好《品德与社会》--"我爱你,母校"这一课,必将激起学生情感的涟漪,并以课内活动相关事例为写作素材,学生写作时不仅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感要发。字里行间就会流露出自己对母校对老师的爱的真情实感。习作训练便迎刃而解。同时,也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二、语文课与科学课的整合

(一)语文课文和科学课整合

如:语文课中的《捞铁牛》一课,老师在课上通过实验演示捞铁牛的过程:用绳子的一头栓铁牛――绳子另一头拴在装满泥沙的船桨上――铲掉泥沙――靠水的浮力铁牛会渐渐从淤泥中――行船靠岸――捞出铁牛。通过实验学生从捞铁牛的过程中理解了课文内容,懂得铁牛是靠浮力的原理从淤泥中拔出的。同时,也和科学课《浮力的产生》一课的教学珠联璧合,起到了两者"互补",两者"双赢"的良好效果。

(二)作文课与科学课整合

《新课程标准》指出:"作文要做到观察、思维、表达密切结合"科学课上的各种实验,最容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养成善于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体会观察对于作文的重要性。再引导学生有顺序地说出刚才的实验过程,然后再让学生议一议实验现象及结论。这样不仅培养学生认真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语文课与音乐课的整合

很多教师都能想到给课文配上恰当的音乐,借助音乐来创设情境,促进学生想象力,再将想象内容转化文字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样就弥补了语文课堂枯燥的读、写、讲的不足。但是,在借助音乐组织语文课堂教学时,一定要把提高阅读能力作为"本",不能把语文课上成音乐欣赏课。只有有机、恰当、巧妙的将音乐与理解课文整合,才能活跃课堂气氛,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语文课与美术课的整合

美术与语文虽然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学科,但在教学中它们是可以相辅相成、互为利用的。在语文课堂中,若通过各种直观图片观察、欣赏或生动的动画演示,将使抽象的教材生动化、形象化,不仅能启发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而且课堂效果也会有较大的提高。

1.将美术与语文整合在教学中,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将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个性化。

2.将美术与语文有机地整合在作业设计、写话练习中,会更具开放性,而且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潜能。

第3篇

【关键词】教材 插图 课文内容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2A-0070-0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要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形成相对稳定而又灵活的实施机制……”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六年级的教材中,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插图分别在50幅左右,其中五年级下册近60幅。语文教师应当结合教材图文并茂的特点,利用好课文插图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课文的能力和想象能力。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从三个方面利用和开发这些课程资源,科学地利用教材插图,有效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一、观察插图,激发阅读兴趣

不少教材插图是根据课文内容而创作的,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循循善诱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并根据插图理解课文内容,再将课文内容回归插图画面中,将图和文有机地结合起来,相辅相成进行图文阅读理解,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率。在v课前,教师可以灵活利用教材插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产生阅读动力,为提高阅读效率做铺垫。如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詹天佑》的第一幅插图是詹天佑的铜像照片,是写实性图片,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这幅插图后,可以设计这样的导入内容:“在北京的青龙桥车站,竖立着一座詹天佑的全身站立铜像。为什么会有这样一座铜像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走进课文《詹天佑》吧……”《詹天佑》的第二幅插图是文中所写的“人”字形线路插图,通过观察图片,学生理解了什么是“人”字形线路,也就不难理解詹天佑是如何克服铁路设计和施工困难。

二、仿照插图,画出想象示意图

语文新课标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可见,教师仅仅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理解能力是不够的,还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教材插图激发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在学生理解了课文的相关内容后,教师指导学生把这些内容画成想象示意图,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想象和运用能力。如教学《詹天佑》一课引导学生根据第二幅插图理解“人”字形线路后,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解读课文内容,指导学生将这部分内容画成想象示意图(如图1),让课文内容“原先推的火车头拉,原先拉的火车头推……”具体形象地展现出来。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画想象示意图后,教师还可以将居庸关工程“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和八达岭的“中间确凿井”画成想象示意图(如图2),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出发,设计灵活的竞赛式创作,最后互动式评选学生的作品。这样教学,师生互动读课文、观察插图、画想象示意图、师生互动竞赛,充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了想象力,学生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爱国思想教育。

三、让插图画面动起来,加深记忆

有些情景图中的事物具有表形的特点,但图中的物体真正表形的往往只是其中一处。教师在教学时,应当让学生先整体后部分观察画面,突出最形象的表形部位,启发学生想象,将静止的画面想象为动态画面,指导学生表演,可以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作能力。笔者曾听过一位教师指导学生阅读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冬阳・童年・骆驼队》一课,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利用教材插图理解课文描写的相关内容,想象“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咀嚼的样子……”并请学生上台表演文中描写的这一处细节,最后用多媒体课件播放骆驼咀嚼食物的视频,这样的阅读指导,让学生从静止的画面过渡到动画视频,从阅读理解向创作方向的发展,把图画和课文内容相结合,使其认知由抽象变得具体,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增强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第4篇

一、实现学生的自主式学习,充分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新课改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但是,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是“师生问答”的单一、被动教学方式占主流,学生的学习个性得不到张扬,自主性得不到尊重,缺乏独立思考的机会,这使得语文课堂丧失了应有的生命的活力,学生没有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意愿。在新课程背景下,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对教学方法进行及时的改进,要立足课堂,对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设计,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即实现学生的自主式学习,从而做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比如,在学习六年级上册《詹天佑》这一课时,我给学生出示了一份导学案,让学生按照导学案上的内容对本篇课文进行自主阅读和自主分析,内容为:

1.读一读:詹天佑 要挟 藐视 轻蔑 悬崖峭壁 毅然

勘测 泥浆 隧道 赞叹不已;

2.按照课文内容填空(具体内容略);

3.自主思考:

(1)课文中主要写了发生在詹天佑身上的什么事情?能否分别用一个词概括?

(2)詹天佑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接受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的?

(3)在开凿居庸关和八达岭两条隧道时,詹天佑采取了哪两种不同的方法?能用图示说明吗?

(4)读完课文,詹天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然后,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对这些问题进行自主思考和分析,得出结论后,向老师陈述看法。这样,我就实现了学生的自主式学习,既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凸显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也有利于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内容,为本节课高效课堂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注重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实施分层教学,做到因材

施教

由于受遗传因素、心理因素等的影响,不同学生在各方面是存在一定差异的,如学习基础、接受水平、心理素质、智力因素、兴趣爱好等等,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如果忽视每个学生的差异,那么吃太饱、吃不着的现象就会时时发生,十分不利于高效语文课堂的构建。所以,我们应做到注重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实施分层教学,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个层面的学生都能获得一定程度的

提高。

在学习六年级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一课时,在进行第二课时的教学时,我们就针对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制订了不同的学习目标,如各项能力处于一般或者较低水平的学生,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是读懂第五自然段,回答课后第五、六题,对课文开头提出问题、中间记事、结尾照应开头点明中心思想的写作方法进行学习和掌握。而各项能力处于较高水平的,除了要达到这一学习目标,还要能够用开头提出问题的方法,自选内容写一段话。这样,依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制订不同的学习目标,我们做到了语文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使班里每一位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获,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提供有效的保障。

三、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对学生进行良好情感教育的培养

新课改中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所以,我们除了向学生教授课本上的内容,还应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对学生进行良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能够获得独特的体验。

第5篇

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的文本有的文质兼美,有的结构新颖,有的角度独特,有的富含哲理……如何从这些文本中寻找语文实践的机会呢?课堂练笔无疑是一种好办法。下面就具体谈谈课堂练笔的形式。

一、依样画瓢――仿写型

有研究表明,模仿在儿童语言的形成和发展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牙牙学语”这个词中我们也不难看出,儿童语言的发展是从学习和模仿开始的。人教版的教材中有很多适合学生模仿的训练点,这些语文实践的机会,能让学生更快地掌握语言文字的特点并进行运用。

(一)精彩句式仿一仿

教师在阅读训练中要善于挖掘教材资源,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指导学生进行练笔。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鸟的天堂》第12自然段:“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这一自然段用两个“到处”、四个“的”、三个“有的”写出了鸟多的场景。通过这一自然段的仿写,可以帮助学生描写大场景。比如有一个学生描写了沙滩上人很多――“起初,沙滩上很寂静。太阳慢慢升起,远远地看见一个爸爸带着孩子来了,接着,一个、两个,人们不断地涌向沙滩,这里一下子就热闹起来了。到处都是人声,到处都是人影。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有的在堆沙子,有的在水里嬉戏,还有的在打沙滩排球。”

(二)特别表达仿一仿

教材中的许多课文其实都是学生习作的蓝本,它们的构段方法和语言表达各不相同。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各类文章的构段和表达方法,找出规律,进行形式多样的写段训练。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秦兵马俑》第8自然段,运用了先实写后虚写的方法描写兵马俑的神态。这一表达方法的运用使文章生动而形象,读着充满了向往。以此为依托点,可以让学生也来写一写其他兵马俑的神态。有学生这样写:“有的兵俑,身披盔甲,手持长矛,严肃地站立着,似乎正准备随时赶赴沙场。有的兵俑,一脸沉稳,气宇非凡,这也许是位英勇善战、胸有成竹的将军吧!有的兵俑一脸沉着,似乎正在思考制敌取胜的方法……”

(三)新颖布局仿一仿

被选入教材的文本,不仅语言优美、表达特别,有些文章的结构布局也很实用。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颐和园》按照总分总的结构,以移步换景的描写方法介绍了颐和园内的美景。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现在的学生常会跟随父母出门旅行,即便没有出门旅行,平日里学校也会组织学生春游、秋游,这样的结构和布局很适合学生做旅游记录。这样的仿写解决了学生实际生活中不知道该如何写游记的难题,让语文学习真正得长所用。

二、不离其宗――改写型

改写指的是让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二次创作。可以改变文本的体裁,如将诗歌改编成现代文,将叙事性的故事改编成剧本,将游记改成导游词;可以改变文本的表达顺序,将顺叙改成倒叙或插叙;可以改变文本的人称,将第一人称的叙述改成第三人称的叙述……但不论如何改写,都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从整体上把握文本的中心。

(一)文体换位改写

以课文内容为基础,转换体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再创作,做一“小练笔”。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忆江南》一诗后,学生根据生活体验和文本,想象画面,进行创作:每当春日的暖阳照耀在江面上,江边的桃花映衬着江里的日光,仿佛比火还要红;清澈的江水倒映着蓝天、白云,江底的鱼儿时而跃出水面,这仿佛就是一幅流动的水墨画。改写古诗,让学生用散文的笔触表达诗歌的意境,绵长而悠远。

(二)角色换位改写

在阅读教学中,变换叙述角度,进行读写训练,可充分挖掘课文语言因素,活化课文内容,引发写作兴趣,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使课文内容变为学生的语言。如学习了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钓鱼的启示》后,学生将第一人称的叙述改成了第三人称的讲述,在改写的过程中,感悟着“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的含义。学生在角度变换的训练中,决不是简单的内容移植,而是合理的创造表述,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是颇为有效的。

三、百花齐放――续写型

续写是一种常见的练笔形式。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些课文的结尾令人深思、耐人寻味,给人以“言已尽而意无穷”的余音。学生在充分阅读、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合理安排续写,能让学生放飞心灵的翅膀,让文本延续精彩。

(一)依托情节续写

对于课文中的一些情节未尽处,教师要引导学生以课文的终点为续写的起点,进行情节延伸续写。

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穷人》一文并没有交代桑娜一家以后的生活,在学完课文后,可以让学生进行续写。学生有的写桑娜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有的想象了一个悲剧性的结尾……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续写不仅是对文本的理解,更是学生情感的释放。一样的文本,不一样的结局。续写,让语文百花园姹紫嫣红。

(二)在意犹未尽处续写

教材中的许多文本都是点到为止、意犹未尽的,而此类文本往往能充分激活阅读者的联想,给人以无尽的想象空间。

如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桥》一课时,根据课文的结尾,学生了解到课文中的老汉和年轻人其实是父子俩以后,教师可安排学生进行续写,写一写老太太和百姓们此时会有怎样的言行。学生通过在意犹未尽处进行练笔,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享受到了习作成功的快乐。

四、以小见大――扩写型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文章中的细节处,创设情境,取意植根课文,想象取之课外,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填补文章的空白。这样既可以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实践,也可以带领学生真正走进文本,入情入境地体验与感受。

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一课中,仅以“老人每天早晨抓把柴煮饭,带上干粮扛上铁锹进沟上山;晚上回来,吃过饭,抽袋烟睡觉”一句话概括了老人15年的生活。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老人所创造的奇迹很不简单,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扩写老人是用怎样的信念坚持下来的。

学生从这句话中很容易地找到了关键词“每天”,但这样的理解都是静态的,没有画面感。让学生展开想象,抓住关键词,联系实际进行联想扩写,才能更好地理解文本之中深藏的内涵,体会老人平凡简单生活下的不平凡不简单。

第6篇

关键词: 智趣共生 小学语文教学 教学效果

目前,我国小学语文课堂中,许多教师已经注意到了课堂上运用趣味性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好处及对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作用。在这样的情况下,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趣味教学方式,让学生上课时感到十分新奇有趣,对语文课产生浓厚的兴趣。但是由于一味追求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很多小学语文课堂出现学生接受知识的效率不高的现象,许多学生虽然喜欢语文课,但仅仅觉得语文课有趣。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智趣共生问题,让学生不仅对语文课感兴趣,还可以学到真正的语文知识。

一、创设合理的情境进行智趣共生的课堂教学

对于小学语文课堂而言,合理的情境是能够让学生高效率学习的前提条件。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前教学准备时就需要注意课堂情境的准备工作。创设情境可以使用到多媒体设备,通过在课堂上采取为学生播放视频、幻灯片等方法,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教材内容及应该学到的知识。在创设情境后,学生可以对教材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且与教材的距离也得以拉近,学习兴趣达到较高程度。这时教师需要注意为学生传达知识,让学生可以在学习兴趣最浓厚的时候接受教材要求掌握的语文知识,学生这时掌握的知识会更牢固。如学习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鞋匠的儿子》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讲授林肯生前事迹,及当时美国社会对出身贫寒人民的歧视,通过一些纪录片,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美国社会的歧视情况是多么严重。在上课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林肯总统是如何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竞选上议员及总统的。学生在了解了这些历史背景后,可以更容易地理解文章内容,而且文章中林肯的宽容大度能够让学生产生共鸣,对于教材含义的理解更容易。

二、让学生进行分组学习进行智趣共生的课堂教学

学生之间互相学习,进行优势互补,往往能够让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对于学生的知识漏洞可以进行很好的补充。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让学生进行分组学习是实现智趣共生的课堂教学的前提。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对教材内容进行讨论和自主学习,并且在讨论结束后让小组派出代表为全班同学讲解自己小组的学习成果。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给以相应的点评。由于分组讨论是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因此进行分组讨论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教材知识,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都会有很大的提高。如学习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的《养成读报的好习惯》时,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然后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自己家中因为读报而发生的一些趣事,并且可以让学生自己总结一些读报的好方法,及如何在生活中养成读报的习惯。在学生讨论完成后,教师可以让小组代表上讲台为全班同学汇报小组讨论结果,将一些读报的好习惯及好方法与同学们分享。在这种方法下,学生一方面会因为讨论对教材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由教材内容引申到实际生活中,学会读报方法及如何在生活中养成读报的良好习惯。

三、通过课文展开的方式进行智趣共生的课堂教学

小学语文教材选材十分有趣,因此可以采用发散方式进行智趣共生的课堂教学。通过对课文的展开,对教材内容的发散,学生可以让自己的大脑思维活跃起来,从而对教材知识的掌握更牢固,并且在此过程中学生会对语文课更感兴趣。如学习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的《明天,我们毕业》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展开讨论,让学生分享六年学习生活中发生在自己身上及身边的趣事,学生由课文展开,对自己六年学生生活中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与其他学生分享。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对未来生活展开畅想,为学生介绍一些中学学习生活经验。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学生不仅对教材内容产生兴趣,而且可以学到很多传统教学方法无法学到的知识,让学生在课堂上收获更多。

四、智趣共生的小学课堂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目前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已经意识到了智趣共生的语文课堂对于学生的意义,因此他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积极打造智趣共生课堂。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智趣共生的课堂要着眼于开发学生智力,生成学生智慧,以智激趣,以趣启智,努力实现智与趣互相交融。

2.智趣共生的课堂要成为生成智慧的课堂。在教学情境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流程,增强教与学的互动生成,引领学生认识、辨别、顿悟,不断规整、发现、创新,逐步成长为智慧型少年。

3.智趣共生的课堂要成为充满趣味的课堂。教师要以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为基础,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为目标,激发学生阅读、认知、理解、探索的兴趣,进而碰撞情感和思维的火花,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佟晓博.新课标视野下如何增强小学语文课堂的生命活力[J].学周刊C版,2013(12):139.

第7篇

一、读出标点背后的内涵

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可以帮助人们确切地表达思想感情和理解书面语言,也是书面语言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现行标点符号分标号和点号,其中标号主要表明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点号主要是表示语言中的种种停顿和语气。正是由于标点符号在表达中的特殊作用,我们在进行语用训练的过程中,才要特别关注句子中的标点符号,引导学生体会不同标点符号的深刻内涵。

一位教师执教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鞋匠的儿子》,在学习“说到这里,林肯流下了眼泪,所有的嘲笑声全都化成赞叹的掌声……”时,教师及时提醒学生,读课文不仅要读懂句子,还要读懂标点。然后让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从省略号中你读懂了什么?如果你是那位傲慢的参议员,你想说些什么?如果你是其他的参议员,你会说什么?学生从省略号中不仅读出了傲慢参议员的惭愧、其他参议员的敬佩,也读出了林肯的宽容、大度。借助省略号,学生逐步走进人物的心灵深处,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触摸高尚的灵魂,读懂伟人的心,读出了标点符号背后蕴含着的深刻内涵。

二、悟出标点背后的情感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反应形式,是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就语文课来说,情感是语文教学具有鲜明特色的个性目标。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感情,让学生与作者同喜同悲,教会学生敢爱敢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许多教师特别重视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所包含的深厚感情。

事实上,标点符号在表达情感方面起着直接而独特的作用。像表示句中停顿的顿号、逗号、分号,就是通过长短不同的停顿来表达情感;像表示句末语气的句号、问号、感叹号,就是通过不同的语气来表达情感;像表示特殊作用的破折号、省略号等,就是通过调整语速、重音来表达情感。有经验的教师,总能引导学生从普通的标点符号中感悟出复杂而深刻的情感来。

一位教师执教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黄河的主人》,在学习“不只一个,还有一个……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个人!”一句时,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句中的标点上面,尤其是句中的省略号、顿号和感叹号。学生通过换一换的方法,将句中的省略号、顿号和感叹号分别换成逗号、逗号和句号,再联系黄河那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危险,逐渐读出了看似普通的标点背后的深刻内涵。学生从省略号中读出了作者的怀疑:那么小、那么轻的羊皮筏子能坐这么多人,不可能啊。学生从几个顿号中读出了作者的惊讶:这么多人,不要说浪打,风一吹都可能翻船,太可怕了,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学生从感叹号中读出了作者的担心:那么小、那么轻的羊皮筏子居然坐了6个人,多危险啊。借助这些小标点,通过换一换的方法,学生读出了此时作者的惊讶、怀疑、担心和害怕,读出了标点符号背后蕴含着的深厚情感,充分感受到此时情况的危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加深刻了。

三、想出标点背后的留白

留白,原是国画创作中的一种构图方法,即在整幅画中留下空白。实际上,许多课文在描述过程中,也会留下思维的空白,给学生留下展开想象的丰富空间。有文章内容表达的留白,有语言文字描述的留白,这些留白本身就是语文教学的课程资源。其实细心阅读,还会发现许多标点符号也是重要的留白点。关注这些看似简单的标点符号,引导学生读标点、想画面,在空白处放飞思绪,常常能达到“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效果。

第8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尤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应该重视语言文字的扎实训练和拓展应用,尤其要重视优化词句训练,促使学生积极进行“语用”,这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一、抓准关键词句,深悟文本精髓

语文教学所谓的亮点就在“语文”里,就在“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书”里。阅读理解能力是学生综合能力发展水平的一个指标,学生听、说、写的能力与阅读理解能力的高低息息相关。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来加强对关键词句的理解,不能凭空分析。抓准关键词句来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意思及情感,是阅读课堂中最常用的引导方法之一。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文时,笔者紧紧抓住“美丽”这个词语,引导学生思考下列问题:课题中的“美丽”指什么美丽?这里的“美丽”还有其他特殊含义吗?“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到底是什么含义?鼓励学生多次走入文本,去感受这些美丽。这样,学生通过找出描写与“美丽”相关的词句,进行了品读感悟:“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了……”“镭射线也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她逐渐变得眼花耳鸣,苍白乏力。再通过小组合作,抓住“美丽”这一关键词进行讨论交流,明白了居里夫人的外表美、镭的颜色美、居里夫人的内在美及人格美,进而理解了课文内容,也培养了阅读理解能力。

二、揣摩辨析词义,精准解词品句

解词品句要引导学生选择最关键的词语或句子进行理解和揣摩。以往的阅读教学更多的是关注文本内容,对语言的学习很不到位――很少让学生去领会作者是如何用语言文字来表达内容、反映情感的。语文教学要突出“语用”训练,就应该引导学生揣摩、辨析词义,领悟文本所蕴含的真情实感。例如,五年级下册《白杨》一课中有这样一句:“那就是沿着铁路线的一行白杨树。每隔几秒钟,窗外就飞快地闪过一个高大挺秀的身影。”首先,笔者抓住关键词语“高大挺秀”,鼓励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议议该词的意思;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相关语段,并要求联系上下文去理解“高大挺秀”的含义。接着,笔者出示课件:语段中“高大挺秀”,如果换一个词,可换成哪些?好多W生说可以用“高大挺拔”来替换。笔者接着追问:作者为什么不用“高大挺拔”呢?通过读书、讨论、比较,学生感悟到,一个“秀”字准确地表现了白杨的美感。笔者顺势引导:这个“秀”字仅仅是为了赞叹白杨的外表之美吗?目的是让学生能进一步读课文,感受白杨的内在之美。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在反复的读书中逐渐学会揣摩、推敲,进一步体会到语言文字的妙处。

三、对比词句异同,丰富情感体验

“文章不是无情物”,它往往蕴藏着作者深厚的情感。因此,情感体验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训练目标。在阅读教学中,只有通过挖掘文本,精心创设语境,引发学生注重情感的体验,才能引起情感共鸣,形成良好的语感。要顺利达成这一目标,教师就应巧妙抓住文章中多处出现的相同句式或相同词语,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感悟,体会所表达的不一样的情感。例如,教学四年级上册《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时,笔者用课件出示两句话:1. 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灿烂的阳光没有使他苍白的脸红润起来。2. 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引导学生体会“静静地”一词在两句话中的不同含义,这仅仅是表示不吵闹吗?学生经过品读认识到:第一句是写小钱的非常不幸,才刚18岁,生命就即将结束了。这时,笔者将“静静地”与下句“即将凋零的花苞的花朵”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对比感悟,体会到生命的可贵和脆弱,然后告诉学生读这句时,应读出对小钱的深深同情。教学第二句时,笔者创设了危险的地震情境,让学生当护士或义工等角色,通过表演去感受台湾青年的心理,体会他浓浓的爱心以及对生命的尊重,然后引导学生读出青年在面对地震危险时的置之度外和勇敢。这样,通过创设各种情境,进行延伸拓展,使学生深入体会两个“静静地”所表达的意思,再引导学生反复朗读、领会,真正走入文本之中,与作者进行深度对话,从而感悟人物的高贵品质。只有通过这样扎扎实实的训练,思想感情的激发、道德品质的教育才能落到实处。

四、梳理词句联系,盘活学生思维

培养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是阅读教学的根本任务,而词句的感悟和运用又离不开思维的发展。课堂教学中,如何巧妙搭桥,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引发思维的碰撞,显得尤其重要。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通过厘清文中相关词句之间的密切联系,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争辩,活跃学生的思维。例如,教学一年级下册《乌鸦喝水》一课,笔者用课件出示课文中的插图,并在旁边打上相关句子,让学生一边看图一边读句子,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然后,出示问题:“乌鸦起先为什么喝不到水?请用课文中的句子来回答。”学生通过一边看图,一边朗读句子,就了解了乌鸦的嘴巴、水和瓶子三者的关系,理解了乌鸦喝不到水的原因是瓶子很高、瓶口太小、里边的水又不多。这样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的直觉思维就慢慢向逻辑思维发展。又如,六年级下册《一夜的工作》第三自然段开头:“我就到值班室去睡了,不知到了什么时候,值班室的同志把我叫醒。”学生朗读这句后,笔者提问:“你知道‘我’在值班室睡了多久吗?”好多学生说:“一定过了很久了。”笔者接着追问:“你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学生通过默读、探究、交流后终于明白:第二自然段中讲今晚要批阅的文件有“一尺来高”,作者送来的稿子“放在最后”。可见,差不多把这些文件批阅完了才叫醒何其芳的,确实批阅很久了。再从第四自然段中“喝了一会儿茶,就听见公鸡喔喔喔地叫明了”,也可以看出作者从“开始睡”到“被叫醒”,确实过了很长时间。这种联系上下文感悟词句的方法,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只有这样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促使其不断地探究,学生才会学得活,教师才能教得轻松,最终达到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

总之,词句训练要充分利用文本载体,通过优化设计,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举一反三,激活“语用”功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中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阅读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作者单位:福建省德化县阳光小学 责任编辑:辛铭)

第9篇

王祥连老师在《文本阅读的突破之道:独特的“这一个”》一文中指出:文本阅读有所突破之关键,也是在于基于文本,把握不同文本的特点,教出每篇课文独特的“这一个”。但是,要教出“这一个”的前提就是要发现文本的“这一个”,而老师们最大的困惑也正是在此。其实,我们只要深入钻研文本,用心寻觅,就能拥有一双罗丹的眼睛来发现其独特而精妙的“这一个”。

在具体教学时,我认为,不仅要审视不同文体的特点,还应细辨一种文体不同类别的特点。即使同是以形象作词、用感情谱曲的散文,也需要我们细品深味才能准确找到教学价值。乌申斯基认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大千世界,很多事物都具有可比性,文章也是一样。运用比较的方法,研究同单元、同一类课文之间的异同,从而发现每篇课文在大同之下的小异。这个“小异”往往就是被编者看中的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是这篇课文独特的“这一个”。

例如,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天火之谜》和六年级下册的《夜晚的实验》都是写实验的叙事性文章,都叙述了科学家通过某一个现象或者一直在思考的问题,通过反复的实验和研究,得到启发,最后有所发明或应用,从而造福人类的故事。这两篇课文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看,都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更多相似的背后一定会有不同之处,在叙述上一定会因学生的年龄特点、年段不同和写作知识的积累而呈现出它们的个性。那么,它们的不同在哪儿呢?为什么一个编排在五上,一个编排在六下?为什么五上习作7已经安排写一次有趣的实验,到了六下习作4又安排写实验?难道仅仅是为了知识的巩固?带着这些问题反复比较两篇课文,发现《夜晚的实验》与《天火之谜》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同是写实验,《天火之谜》写的是一次完整的实验过程,《夜晚的实验》写的却是四次实验,这一次又一次的实验正是通过描写斯帕拉捷的心理活动来推进的,而这些心理活动也恰恰更好地表现了斯帕拉捷善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根据这个发现,再来看《夜晚的实验》所在单元的习作训练,如果写蚂蚁实验仅是让学生记录一个过程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它只是停留在五年级的基础上,但如果能适时地加入心理活动描写推进实验过程,以此更好地表现人物,那就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有了新的提高,同时也就更好地把阅读教学和习作训练紧密结合起来了。

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上的同类文有很多,但凡同类文都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唯有经过细细比较才能发现各自独特的“这一个”,才能领悟编者编排的别具匠心,才能教出不同,使学生真正学有所获。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阴市城中实验小学)

第10篇

1.1小学语文教材所选取的部分课文过长,超过学生的理解能力;在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六年级的课文中,长篇课文不少,翻译的外国作品也很多,而且普遍较长。在六年级语文下册的第六单元中,《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虽然是中文作品,也达到了全文33个自然段。 而在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中,《“诺曼底号”遇难记》这篇翻译的课文竟然达到了47个自然段。这么长的课文,让我们成人来理解也要费一番心思,对十一、二岁的孩子来说,理解起来就更困难了,更不要说去理清文章的思路,去学习课文。如果教材在编排时能选取一些同样主题但是篇幅较短的文章,或是选取了较长的文章进行删改再做为主体课文,那么,学生就会学得清楚明白,学得轻松愉快,也能学有所获。

1.2小学作文要求应贴近学生生活;通过几年的教学研究,我发现小学语文课本上有些作文要求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太远。

比如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主题为鸟,单元的作文要求是在①我熟悉的一种鸟;②我见到过的鸟;③我养过的一只鸟;④我想象中的鸟四个题目中选择一个题目进行习作。对于现实中的孩子,虽然都见过鸟,但是对鸟并不熟悉,更没有条件去观察鸟,了解鸟,那么前三个题目会无法下笔,第四个题目,因为欠缺对鸟的了解,也会很难在鸟的特征的基础上去展开想象。

同样的问题,在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单元的主题为马,单元作文要求有三个:①搜集有关马的作品,选出最喜欢的介绍给大家。②如果你生活在农村或牧区,可以写写自己所了解的马的生活,如果你知道马的故事,也可以写下来。③想象作文:未来的马。这三个题目,只有农村或牧区见过马的孩子还能写出一些来,而城市的孩子,很少见到马,那只能写第一个题目或写马的故事,但是这些都只能从网络上摘抄,并不是习作。第三个题目也只有少数极有想象力的学生能写出来。

如果这些单元能改为以动物为主题,选几篇写各种常见动物的课文给学生做范文,作文要求设置为写自己熟悉的一种小动物,比如猫、狗、鸡之类,那么,学生可写的小动物会很多,对这些小动物也比较熟悉,并有条件去观察了解,写这种作文题就会比较容易。

所以,我认为作文的要求要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能在身边找到要写的事物,能亲身去体验,然后写出孩子自己的真实感受。这样,学生才会有物可写,下笔有据,才能学会怎么写文章,把文章能写清楚、写好。

2.教师、家长要配合,给学生创造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条件

在我们的各级教育部门,经常会组织一些文艺活动或比赛,家长也很重视对孩子的艺术教育,但我们不重视培养孩子了解自然,研究科学的能力,导致我国艺术人才很多,科学人才却很少,一旦遇到实际问题,很多人才发现自己知道的科学知识很少,动手操作能力很差。

比如在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中,第四单元的教学主题为植树,在每年的植树节时我们只是组织很多成年人去植树,而给孩子创造了解植树的机会很少,导致在教师教了本单元的课文后,学生对植树还是停留在模糊状态,并不知道怎样去植树,也不知道一棵树它是怎样长大的。我想,学校在每年绿化校园时,可让学生参与一些种树的具体操作过程,或是家长可带孩子在节假日去参加社会上的植树活动,农村的家庭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在房前屋后种一些花草树木。有了亲身体验,学生自然能了解怎样种树,感受到种树的乐趣,树的美感,也会发自内心产生保护树木的感情。这样,在教这一单元的课文时学生才能有实际经验,才能对课文理解得更深刻,而不是让老师去给学生灌输怎样保护花草树木的生硬道理,那么,也就让学生从小体会到了环保的重要性。 转贴于

又如,在教学生写桥,写游记这些作文时,教师可与家长联系好,由家长带孩子去看桥,去游览。让学生到现场去感受,从而在家长、教师的指导下写出真实的文章。但是,只有一小部分家长们能在游览,参观时做到给孩子讲解景物的历史,和孩子讨论游览的感受,而大多数家长只是带孩子游玩,孩子回来后对于他去过的地方也说不出个所以然。生活在农村的家长因为经济拮据或是因为生活的忙碌就更谈不上到外面的世界去启迪孩子的智慧了,致使农村部分学生缺乏这些方面的生活体验,从而在写这些作文时难以下笔。

对于从网络上查资料,家长缺乏指导孩子查找所需知识的意识。在一次调查中,老师让学生从电脑上查找为什么地球有吸引力,而飞机却能在天上飞,不被地球吸引。在一个班上,有10个学生家里有电脑,可是只有一个孩子查到了资料。究其原因,是家长重视的程度不够。有些大一点学生的家长因为担心孩子玩网络游戏,不允许家里的电脑联网,更不让孩子接触电脑。对于这一点,作为孩子的家长应该正确认识,科学引导,让电脑成为孩子学习的好工具,使其获取知识的渠道更广泛,视野更广阔。只有这样,才能扩大孩子的知识面,增长孩子的聪明才智,让孩子能跟上现代科技的步伐,进一步激发孩子的创新意识。

3.留给学生充足的课余时间和充沛的精力,让他们去观察、去了解现实生活

为了应对考试,为了考上大学,学生不得不埋头于题海战术,补课,上晚自习,对身边的事物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去观察。而我们的很多老师也是整日在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攀比考试成绩,却没有去研究怎样把课本与现实结合,让学生去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能够学以致用。

我认为,对于每学期考试的的科目,应当设定一个合理的评分标准,比如及格率达到95% ,优秀率达到百分之85% ,平均分达到85分至90分,就可以评定成绩合格。而不是由于一味追求高成绩,导致出现严重脱离实际的及格率、优秀率,把对老师教学成绩、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只定位在掌握课本知识上。我们也常常强调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为什么就不能允许孩子在考试科目上的成绩差异呢?美国教育家库姆斯说:“教育不该被迫在聪明的精神病患者与具有良好适应能力的笨蛋之间作出选择。”而应试教育往往把有灵性的人训练成适应环境的庸才。

第11篇

1.小学语文教材所选取的部分课文过长,超过学生的理解能力;在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六年级的课文中,长篇课文不少,翻译的外国作品也很多,而且普遍较长。在六年级语文下册的第六单元中,《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虽然是中文作品,也达到了全文33个自然段。 而在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中,《“诺曼底号”遇难记》这篇翻译的课文竟然达到了47个自然段。这么长的课文,让我们成人来理解也要费一番心思,对十一、二岁的孩子来说,理解起来就更困难了,更不要说去理清文章的思路,去学习课文。如果教材在编排时能选取一些同样主题但是篇幅较短的文章,或是选取了较长的文章进行删改再做为主体课文,那么,学生就会学得清楚明白,学得轻松愉快,也能学有所获。

2.小学作文要求应贴近学生生活;通过几年的教学研究,我发现小学语文课本上有些作文要求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太远。

比如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主题为鸟,单元的作文要求是在①我熟悉的一种鸟;②我见到过的鸟;③我养过的一只鸟;④我想象中的鸟四个题目中选择一个题目进行习作。对于现实中的孩子,虽然都见过鸟,但是对鸟并不熟悉,更没有条件去观察鸟、了解鸟,那么前三个题目会无法下笔,第四个题目,因为欠缺对鸟的了解,也会很难在鸟的特征的基础上去展开想象。

所以,我认为作文的要求要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能在身边找到要写的事物,能亲身去体验,然后写出孩子自己的真实感受。这样,学生才会有物可写,下笔有据,才能学会怎么写文章,把文章能写清楚、写好。

二、教师、家长要配合,给学生创造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条件

在我们的各级教育部门,经常会组织一些文艺活动或比赛,家长也很重视对孩子的艺术教育,但我们不重视培养孩子了解自然,研究科学的能力,导致我国艺术人才很多,科学人才却很少,一旦遇到实际问题,很多人才发现自己知道的科学知识很少,动手操作能力很差。

比如在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中,第四单元的教学主题为植树,在每年的植树节时我们只是组织很多成年人去植树,而给孩子创造了解植树的机会很少,导致在教师教了本单元的课文后,学生对植树还是停留在模糊状态,并不知道怎样去植树,也不知道一棵树它是怎样长大的。我想,学校在每年绿化校园时,可让学生参与一些种树的具体操作过程,或是家长可带孩子在节假日去参加社会上的植树活动,农村的家庭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在房前屋后种一些花草树木。有了亲身体验,学生自然能了解怎样种树,感受到种树的乐趣,树的美感,也会发自内心产生保护树木的感情。这样,在教这一单元的课文时学生才能有实际经验,才能对课文理解得更深刻,而不是让老师去给学生灌输怎样保护花草树木的生硬道理,那么,也就让学生从小体会到了环保的重要性。

对于从网络上查资料,家长缺乏指导孩子查找所需知识的意识。在一次调查中,老师让学生从电脑上查找为什么地球有吸引力,而飞机却能在天上飞,不被地球吸引。在一个班上,有10个学生家里有电脑,可是只有一个孩子查到了资料。究其原因,是家长重视的程度不够。有些大一点学生的家长因为担心孩子玩网络游戏,不允许家里的电脑联网,更不让孩子接触电脑。对于这一点,作为孩子的家长应该正确认识,科学引导,让电脑成为孩子学习的好工具,使其获取知识的渠道更广泛,视野更广阔。只有这样,才能扩大孩子的知识面,增长孩子的聪明才智,让孩子能跟上现代科技的步伐,进一步激发孩子的创新意识。

三、留给学生充足的课余时间和充沛的精力,让他们去观察、去了解现实生活

为了应对考试,为了考上大学,学生不得不埋头于题海战术,补课,上晚自习,对身边的事物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去观察。而我们的很多老师也是整日在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攀比考试成绩,却没有去研究怎样把课本与现实结合,让学生去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能够学以致用。

我认为,对于每期考试的的科目,应当设定一个合理的评分标准,比如及格率达到95% ,优秀率达到百分之85% ,平均分达到85分至90分,就可以评定成绩合格。而不是由于一味追求高成绩,导致出现严重脱离实际的及格率、优秀率,把对老师教学成绩、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只定位在掌握课本知识上。我们也常常强调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为什么就不能允许孩子在考试科目上的成绩差异呢?美国教育家库姆斯说:“教育不该被迫在聪明的精神病患者与具有良好适应能力的笨蛋之间作出选择。”而应试教育往往把有灵性的人训练成适应环境的庸才。

第12篇

加强教师修养,突出“语文味”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策划者,掌控者,教师掌握教学进度,还要实时创新教学内容,灵活转化教学方式。因此,教师需要加强自我修养,提高教学水平,不断强化教学效果。当一个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旁征博引、灵活自如时,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被及时调动起来,并且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知识性;反之,小学语文课堂便会失去活力,死气沉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极大受挫。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下功夫,比如在教学内容上要深挖教材,与一些课外知识相联系,拓展学生的视野。在教学方法上,要积极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还需教师提高备课质量,重视备课环节,仔细钻研教材,划出重难点,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可行性教学方案。教师还应围绕教学主题设计一些互动性强的课堂学习活动,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组中的课文《天安门广场》时,教师应在课前收集天安门广场的各种资料,形成较为全面的知识体系,设想学生可能会问到的问题,及时充分地解答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学生在品读课文中体会“语文味”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已经具备一定的发散性,讲究对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认真品读文中的每一个精彩词句,使学生在品读课时悟出“语文味”。小学生理解能力有限,知识水平还不够,品读课文时还需要教师的指导,在教师的引导下消化和吸收文章精髓。

品读文中的精彩词句 苏教版小学语文中包含了很多趣味性和知识性兼具的文章,文中的精彩用词既体现了作者细腻的情感,也有利于培养小学生准确生动的用词习惯。在学习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中的课文《庐山的云雾》时,文中有这样一段描述:“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笼罩山头的云雾”像“白色绒帽”,“缠绕半山的云雾”则像“一条条玉带”,虽然同是云雾,但不同形态下的云雾又呈现出不一样的特点,作者用形象化的比喻准确生动地描绘了这两种不同状态的云雾,表现了作者细致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用词之精准值得学生学习。再如课文《老师,您好!》,文中有这样一段描述:“那是春蚕悄悄地编织理想的丝线;笑语盈盈,那是甘露轻轻地洒向茁壮的新苗。”将老师形象地比喻成“春蚕”“甘露”,既亲切生动,又准确细致,表达了人民教师的奉献精神。

品读文中的句子和段落 苏教版小学语文中的课文除了用词精彩外,还包含很多精彩句子和段落,这对于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其中包含了巧妙的修辞以及其他写作手法。教师引导小学生品读这些句子和段落能够使学生更为系统全面地掌握语言运用能力。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组中的《黄果树瀑布》一文时,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腾空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高达数百米,落在瀑布右侧的黄果树小镇上,形成了远近闻名的‘银雨洒金街’的奇景。”这段关于瀑布的描写动静结合,时而“悬挂在岩壁上”,时而“腾空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向我们展示了黄果树瀑布的奇观。“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将倾斜而下的瀑布比喻成织布机上泻下的宽幅白练,形象生动,让人体味到语言运用的魅力。

加强专项练习,实践“语文味”

要使小学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不仅要让学生多动脑,还要多动手,引导学生进行专项练习。如:加强写作训练,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为了不偏离主题应实时调动各方面有利因素,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教师还应善于“见缝插针”,鼓励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组课文《给家乡孩子的信》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认真品读巴金先生的信,理解文中巴金先生对时光飞逝的感慨,对孩子们的深深期许。比如,在学习古诗词的时候,教师可以把古诗词编成一个个小故事,让学生对古诗词充分理解,并体会到古诗词的韵味――古诗词能够把很长的一段话浓缩到几句诗里,并且能够做到对仗押韵。再如:在教学《螳螂捕蝉》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少年的智勇双全,一般教师都是顺着提问“少年的智勇双全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课堂中设计了这样的合作探究题:“螳螂捕蝉的确是少年那三天中看到的趣事吗?”探究一个这样的问题,本身的真实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让学生见微知著,从多侧面分析。小组学习中,学生围绕以上问题从多种不同的角度进行思维,如:从少年一开始就手拿弹弓来分析,他早就在心里想好了这个故事,弹弓只是一个道具而已。再如:这是少年早年经历的真实一幕,当吴王做出不成熟的决定后,少年在冥思苦想如何巧劝吴王时,想起曾经经历的一幕,于是用来巧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