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49:4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学生会发展规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二:加强秘书处内部管理,增强与各部门的凝聚力(内部信息的团结、外界的影响力);
第三:秘书处发展的中期战略规划(学生会的发展的方向问题);
第四:制定学生会每期工作计划和各部门的目标要求,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加强学生会的运作能力(组织性和纪律性)和具体落实责任制度和工作业绩考核;
第五:评审各部门工作的执行力度和工作考评向主席团汇报;
三、干部培养建设方案:
1、合作制度:加强对内、对外的合作联系,提升本身的实力和影响力;
2、决策制度:分工协作、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
3、激励制度:严格执行工作目标和奖励制度;
4、自律制度:学会自我反省、自我总结、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
关键词:顶岗实习 人才培养 管理系统 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2(a)-0138-01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明确指出要“引导建立企业接收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1],并要求各高职院校应加强和推进校外顶岗实习力度,使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比例逐步加大,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顶岗实习工作作为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作为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需要通过顶岗实习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专业动手能力水平,培养其职业综合能力,并建立起良好的职业道德,顶岗实习质量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
1 普遍现状
显然,顶岗实习是一个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共同参与的过程。在此阶段,学生具有双重身份,他们既是学校的学生,实习作为教学安排的一部分;同时又是企业的员工,承担着岗位工作任务,因此要接受学校和企业的双重管理。学校和企业是性质不同的两种社会机构,各自的运行规律和追求目标不同。学校的主要目的是育人,而企业则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主要目标。不同的目标会使双方在许多方面的认识出现偏差,甚至产生矛盾。如:学生的实习补助问题,工作时间问题,加班工资问题,学生食宿问题等等。当前的实习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学校和企业的联系不够紧密;学校对学生的实习管理工作制度不完善;学校难以实现全程监管学生的实习工作,仅仅验收实习效果,难以有效地监督提高学生实习的积极性。
2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的实际情况与需求分析
作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的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响应国家号召,在深入了解全国知名职业院校和国外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成功实践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借鉴与提高,建立起了全新的工学结合“1+1+1”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一年时间在学校学技术理论、一年时间在实训基地边干边学、一年时间到企业顶岗实践。大三最后一年的企业顶岗实践安排,是按照优先学校安排、专业对口的原则上,先到企业进行12周生产性顶岗实习;下学期面临就业,是以学生自主寻找就业单位进行实习的方式进行就业性顶岗实习。这样专业对口的实习,能保证学生毕业上岗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
在目前的招生规模下,已经不可能实现一个教学班的学生同在一个单位实习了。在生产性顶岗实习阶段,是以学校为主进行安排,主要安排在学院生产性实训校区的各企业内,相对而言,学校与企业和学生的联系较多,但受生产性实训校区企业规模所限,一个班的学生会分散至不同企业中去,也有一部分学生是自主实习;而到了就业性顶岗实习阶段,面临就业问题,学校基本不直接安排实习单位,是以学生本人联系实习单位为主,实习单位地点分散严重,管理难度更大。
在这个过程中,会在在不少问题,如学生实习地点不集中,顶岗实习人数多,管理混乱,学校和企业指导教师缺乏沟通,师生之间、校企之间信息沟通不对称。所以,如何保障学生的顶岗实习效果,如何确保信息能在师生之间及时、方便、顺畅、准确地进行传递和接收,如何满足学生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如何监控学生的实习情况和教师的指导情况等,这些都是急需高职院校解决的绊脚石。虽然现在可以借助电话、电脑、邮件等现代通讯技术进行交流、联系,但仍然存在局限性,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只能巡点,或是远程指导,很多时候并不能很及时地发现和解决实习中出现的问题,实习质量难以保证。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在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上仍然是比较粗放的,对实习过程的管理不够到位,由于学生已分散至校外,难以收集学生资料,有的指导教师只要求学生实习结束后交实习日志和总结报告,而忽视过程管理;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问题不能及时向指导教师反映并得到响应;学校通知或公告不能第一时间传达到所有学生等。作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这种粗放式的管理方式肯定是不行的,必须尽快建立一套快速而行之有效的实习质量监控措施,来对学生校外顶岗实习进行管理。
3 政策支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2],教育部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也指出,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以信息技术支撑产教结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3]。2012年底,教育部“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征求意见稿)”,其中明确提出“学校应该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信息化顶岗实习管理平台,与实习单位共同加强顶岗实习过程管理”[4]。随着通信技术与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职业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升级改造,各类信息系统逐渐在学校各个环节中应用,包括教学管理、就业实践等,越来越多的新机遇和挑战将对高职院校的顶岗实习模式进行考验。借助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开发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系统,实施顶岗实习课程化管理,是有效提高顶岗实习管理效率和水平的重要手段[5]。
4 结语
顶岗实习质量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身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必须尽快建立一套快速而行之有效的管理系统,来对学生校外顶岗实习进行管理。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2] 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3] 教育部.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征求意见稿).
关键字:中职班主任;建班育人能力;提升
随着改革的深入,职业教育面临新形式、新挑战。中等职业教育急需一支业务能力强、理念更新快、工作效率高的班主任队伍,中职班主任的建班育人能力直接影响中职学校的学生管理水平和德育效果。因而,提升中职班主任的建班育人能力是推进中职学校德育改革的重要途径。
一、中职班主任的主要工作职责
中职班主任平时主要精力用在了琐碎的班级管理工作之中,不仅工作繁杂劳累,学生教育效果也不理想,同时还存在职业指导工作开展不足、缺乏专业能力提升渠道等问题。为此,有必要理清班主任的主要工作领域,指明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的努力方向。教育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颁布的《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的意见》文件系统归纳了中职班主任6种实际工作相关的职责,即“班主任要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班级管理工作、组织班级活动、就业指导工作、沟通协调工作以及反思总结工作。”这6种职责对应了中职班主任日常工作中的6大工作领域。
二、中职班主任建班育人能力分析
通过分析这6大工作领域,可以揭示出中职班主任的日常工作所应具备的具体能力,归纳出了典型的中职班主任建班育人能力:思想工作能力、班级管理能力、组织活动能力、就业指导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反思总结能力。这些典型能力进一步细化为27项建班育人具体能力,如表1所示。
三、中职班主任建班育人能力提升策略
1、开设班主任论坛
开设班主任论坛,可以营造出有序竞争、人人发展、百家争鸣的良好学习氛围,有助于促进班主任间的沟通和交流。班主任论坛可以每月举办一次,轮流主持,就工作中发现的新现象、遇到的新问题、想到的新观点,进行分享讨论,交流班级工作的成功经验,具体案例具体分析,有具体的解决办法,有理论指导,形式多种多样,给广大班主任以启发。班主任在相互学习交流中不断吸取经验、不断反思总结,不断提高建班育人能力。
2、主题班会展示观摩活动
中职班主任的基本功之一是设计、开展主题班会活动,一堂优秀的主题班会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促进班风积极向上发展。主题班会课也是学生的一次表现自我的机会,锻炼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临场应变能力,讲话叙事的能力,让每个学生都能拥有展示自我的机会,也是开展德育教育的一种巧妙方式。作为德育的重要手段,学校应组织主题班会课和观摩活动,为中职班主任提升建班育人能力搭建平台。
3、加强班主任心理辅导能力指导
中职学生有些来自特殊家庭,没有得到很好的家庭教育,从小缺乏正确的引导,因此中职学生存在不少不良行为习惯。中职学生处于人生的特殊时期,因此很容易受到他人影响,心理问题上也是一样,如果没有及时干预,抽烟喝酒等行为,攀比跟风等现象都会发生,原本孤僻的学生会被孤立,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和交流障碍。提高心理辅导水平,有助于强化中职班主任的育人能力。班主任不但要掌握班级每个学生的情况,而且要从学生各时期的心理特征和表现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处理心理问题。班主任需要掌握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相关方法和理论,以便顺利开展学生思想工作。定期给班主任开设专题讲座,特别是每学期开学之前,再结合本校的实际案例,来分析问题,指导方法,让班主任积极参与其中,在互动中让班主任体会相关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4、开展班主任职业规划实践能力辅导
开展班主任职业规划辅导培训,有利于发展班主任的职业指导能力,让班主任更加顺畅地分析学生、帮助学生自我分析优点和缺点,扬长避短,熟悉环境,了解自身的性格,发挥优势达成发展目标。让学生对于自己的职业有充分的认知,做出短期和长期的职业发展规划,并为之努力,落实计划。
5、开展校内班主任职业能力比赛
我国职业教育在近十年经历了飞速的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职业教育在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适应市场需要过程中,不断改革创新,采取有力措施,推进事业发展,确立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江苏无锡作为我国近代民族工商业和现代乡镇企业发祥地,历来有着重视职业教育和高技能人才的优良传统。在近百年的历程中,无锡的职业教育发展和改革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随着经济国际化、城市现代化和新型工业化步伐的加快,无锡职业教育获得了更好的发展。近年来,无锡市通过扩大办学规模、优化教育资源、提升内涵建设、完善办学体制和增强服务水平等具体措施,吸引并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无锡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无锡市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把加快优化发展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健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围绕职业教育发展目标,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无锡职业教育重视建设具有职业教育特点和行业企业特色的专业文化和校园文化,强化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技能、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不断加强职业教育内涵建设,在江苏甚至全国起到引领示范作用。无锡市学校管理中心特别研究制订了《无锡市属职业院校三年提升行动计划(2011~2013)》,目标是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强化内涵、提升质量,形成具有全国先进水平和经济发达地区特征的现代职业教育新局面。特别强调职业院校要紧贴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求,结合本校产业发展实际,建立人才需求预测与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优化学校专业设置。专业结构与布局较好地适应无锡区域产业、特别是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实现学校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相协调,形成以品牌专业为龙头、特色专业为纽带、骨干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2012年7月,无锡市学校管理中心高职部下发《关于进一步提高市属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意见》,明确要求市属职业院校要开展职业系谱建设,为在校生谋划好就业前景。建设职业系谱可以让每一位职业院校的学生了解所学专业和技能在区域经济建设中的地位以及就业单位的分布情况,合理找准就业定位,科学规划职业生涯。无锡市学校管理中心从区域经济发展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出发,以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理念为指导,首创性地提出开展职业系谱项目建设,对进一步提升市属职业院校的竞争力、服务力和影响力,推进职业教育内涵发展,无疑是极富创新和坚实的举措。
二、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现状
(一)职业系谱 “职业系谱”作为一个全新的名词,以行政公文的形式首次提出,作为学校管理机构布置的任务下达到各市属职业院校。无锡市学校管理中心对“职业系谱”的官方解释是:某一专业所对应的本区域范围内的就职单位、就业层次、就业流程的关系总和。看到“系谱”,人们不由得会联想到“家谱”、“族谱”,以图表串联的形式展现家族的发展脉络、层级关系及历史轨迹。基于这样的观念,以专业为核心内容的某一职业也有其特有的发展图谱,每个从事这一职业的个体要给自己准确的定位,从而科学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然而,与家谱不同的是,系谱不仅要清晰地反映过去,准确地定位现在,还要帮助学生(就职人员)展望未来,真正做到“心中有谱”!专业是学业门类,职业是工作门类,职业院校培养上岗即能用的高素质专业技能人才,基本目标是学以致用,并能以专业为核心发展职业。职业系谱建设是职业教育以人为本、以就业为导向的必要工作,具体包括:对专业、职业进行科学诠释;对本区域经济发展做出准确判断;对职业院校学生面向的就业单位、就业层次进行合理定位;对学生就业流程和职业发展做出明确指引。
(二)会计职业系谱 首先,“会计”是一种职业、一个岗位,也指代一种人群。根据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职业进行的分类,会计属于专业技术人员中的经济业务人员,会计人员是“从事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经济组织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专业人员”。其次,“会计”是一门学科,一个专业。在高职高专专业目录中,会计专业归属于财经大类下的财务会计类,与之相近的专业还包括会计电算化、会计与统计核算、会计与审计、财务管理等,它们同属一个专业群。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专业本身也有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新的会计制度日趋完善,会计岗位对会计人员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财务与会计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工作,要求工作人员既掌握现代会计、财务、税法、金融、财政、计算机理论和技术,还要具有一定的实践工作经验。会计专业的就业方向比较广,像内资企业银行、保险、外资企业、会计师事务所以及行政事业单位等。面对挑战与机遇并存的环境,职业院校会计专业的学生必须做到知己知彼,从容、自信地挑战未来的职业。会计职业系谱是展现会计专业(群)文化、指导职业发展的综合性成果,它对会计专业进行充分的职业分析,既总结过去的辉煌,也展现当下的繁荣,更要与时俱进,前瞻性地描绘将来的发展趋势,为在校生谋划好就业前景,为地方经济服务。
(三)会计职业系谱研究现状 无锡市职业教育经过多年发展,已从规模发展转向更注重质量的内涵发展阶段。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课程建设、实训条件、教学团队建设和运行管理构成了职业教育六项核心建设指标。结合地方经济的发展要求,无锡市各职业院校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方面下足功夫,取得了不少成绩。专家指出,职业教育要构建与地区产业结构相适应的专业结构,各专业规模比重也应与本地区产业结构中各行业比重大体相同。无锡职业教育应重点围绕第二、三产业确定规模和设置专业,并围绕新兴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形成和发展特色专业。同时,要建立人才需求预测与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使职业教育专业结构调整更趋科学合理。内涵发展的建设成果最终体现在人才培养的准确定位和顺利就业,以上建议正是职业系谱的建设的基本思路――厘清本专业在本地区的就业单位分布、学生就业层次和职后发展等情况,让学生有一个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系谱”虽是一个新名词,其专业建设的内涵和实践就业的指南却与职业教育改革的各项工作密不可分,需要深入挖掘专业内涵,仔细探究职业前景,从社会需求的角度把握人才培养要求,构建完整的谱线系统。
国内许多职业院校在专业文化建设方面颇有成绩,宣传手段包括文化墙、实物陈列及校园网等。相比于专业课程教学,专业文化以宣传为主,专业文化思想主要靠课程渗透或学生自觉学习,学生并没有形成强烈的专业意识和准确的职业定位。面临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职业院校必须提前对学生做好专业教育和职业定位。社会分工、经济发展对职业岗位提出更高更细的要求,说明除专业思想教育外,一份科学完整的就业指南也是职业教育的内涵。以会计专业为例,其专业内涵丰富,职业发展前景良好。然而,不同于其他专业能对应特定行业,会计专业的就业面向各个行业,包括企事业等不同性质的单位。会计核算与监督又属于企事业单位重要的管理工作,因此会计人员技能素质要求高于一般的技术人员。一直以来,会计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就业指导等均不同于其他专业,难度很大。因此,学校需要做大量的工作,让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通过会计职业系谱建设,用明了的语言和关系图清晰地呈现本专业的职业关系,无疑是非常重要且非常必要的工作。
三、会计职业系谱建设意义
系谱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厘清本专业在本地区的就业单位分布、学生就业层次和职后发展等情况,让学生有一个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做好入职和升职的准备。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系承担会计职业系谱建设的研究。会计系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区域经济建设需要,具有诚信、合作、敬业的职业素质,掌握会计、涉税管理、财务管理、审计等岗位业务,熟悉企业会计核算、纳税申报、财务管理、年报审计等业务处理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并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较强可持续发展能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能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通过会计职业系谱的建设,在加强专业建设,更好地服务学生、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新生入学教育 系谱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专业文化建设,系谱研究成果最终将以物化的形式呈现给师生,最直接的方式是建成一个会计文化展示厅。展示厅内高度精炼地表现会计的内涵,使学生很直观地了解会计专业和会计职业,知道在校要学什么,毕业能进入什么岗位,将来有什么发展前景,从而产生专业认同感、职业自豪感和求知渴望感。过去,新生的入学教育侧重于管理条例的灌输,在专业思想教育上花的功夫少,其原因主要在于没有专门的老师做这项工作,也缺乏系统资源。系谱建设成果可以通过赏心悦目的形式传递专业文化思想,有利于新生入学教育。系谱展厅也可以长期对学生开放,让学生更深入地感受会计文化。
(二)有利于毕业生就业 系谱建设必须对本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及本地区就业市场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或是政府规划的搜集分析,或是邀请行业企业专家解读经济形势并阐述用人需求,或是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通过各种途径取得充分的资料,从而形成科学的就业指南,帮助学生合理定位并顺利就业。会计专业看似就业面广,但无法像其他专业那样“批量”就业,因此建立多方面的就业渠道极为重要。不同行业会计核算要求不同,不同会计岗位会计工作重点不同,越是细致的调查越有利于学生就业。借助系谱建设,形成校企合力,学校与市场成功对接,是理想的教育和就业模式。反过来,系谱建设过程中建立的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又为今后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奠定了基础。
(三)有利于人才培养方案的完善 以职业系谱为指导,新生经过专业入学教育后完成一份相对不成熟的职业生涯规划。经过几年在校学习和实践,在毕业前对早期职业生涯规划进行反思和修订,形成更实际的职业规划。学院以及系部制定毕业生就业跟踪计划,根据毕业生职后发展情况及时调整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即人才适应社会的质量。将毕业生职后发展受到的评价及其个人感想纳入系谱建设系统,促使职业院校更好地改革创新,适应社会需求,实现培养目标。会计岗位更需要及时反馈用人信息,以便于教育部门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出“适销对路”的人才。
四、会计职业系谱内容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系系谱建设团队通过调研论证,充分考虑高职会计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设计四条谱线来展示会计系谱(见表1)。
(一)会计专业发展谱 会计专业发展谱是了解会计文化的入口,通过图片、纪录片等形式,向学生展现会计发展史,使之了解会计职能、工作手段的变化,并展望未来会计工作的发展趋势。可介绍会计及经济领域知名学者(包括国内外、近现代),推荐专业著作,以提升学生的专业修养。展厅的一角辟出图书角,陈列推荐书籍,联合学生会开展经济读物借阅和知识讨论活动。
(二)会计职业发展谱 会计职业发展谱是一份详细的职业发展指南,帮助学生准确定位、顺利就业。系谱建设团队通过深入细致的学习和调研,具体了解无锡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会计人才需求及职业前景等,使学生有基本的入职和升职准备,形成强烈的职业自豪感。会计岗位是公认的管理工作岗位,其人才素质要求高,职业前景广阔。可根据区域规划,测算岗位需求人数,使学生就业有信心。职业发展谱展现客观且美好的未来,学生看到自己的事业前途,坚定了认真学习、勤练技能的信念。
(三)会计系发展谱 会计系发展谱展现学院会计专业建设的发展历程,也是会计系未来的展望。本版块介绍优秀毕业生,展现当前的教学管理团队、优秀教师,还可将优秀在校生写入系部发展谱,使学生形成强烈的专业认同感。系部每年评选优秀教师和优秀学生,其精彩的表现促进了会计系发展壮大。会计系发展谱让师生主动关心系部建设,同系部共成长。可以想象,这条谱线随着学院和系部的发展会越来越丰富。
(四)专业学习发展谱 专业学习发展谱是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大众版。本版块清晰地告知学生高职的主要课程、技能要求和必备证书,指导其完成第一份职业生涯规划。学生在毕业前再进行反思和修订,形成更实际的职业规划。学校以此为契机,建立起科学的毕业生跟踪计划,以反馈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学生从一开始就知道要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及考核要求,并对照了解会计岗位素质要求,主动完成职业规划,从而钻研专业知识,练习专业技能。院系通过毕业生追踪,将就业发展情况反馈到系谱中,促使人才培养方案的完善。
五、会计职业系谱建设过程
职业系谱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成果体现,也是推动职业教育改革的手段,从概念的探索形成到第一期成果的完成,历时约一年时间。
(一)领会精神,学习探讨 作为无锡市学校管理中心直属职业院校,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率先开展职业系谱建设的探索实践工作。各院校系部领导及骨干教师参加学校管理中心组织的系谱建设动员会议,准确领会精神,并与兄弟院校一同讨论系谱含义,确立建设思路。作为一个首创的概念和项目,各院校一致认为系谱建设可以集成和完善专业文化建设,可以向学生、家长及社会提供有说服力的就业清单,对推动职业教育改革、提升职业教育满意度等均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组建团队,制定方案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系具体负责会计职业系谱项目建设。系部在接受任务后立即组建了项目建设团队,团队成员包括资深专业教师、招生就业指导教师以及优秀的撰稿人员,系谱建设团队分成三个工作小组开展研究:规划组,负责制定工作计划,确定成果目标;行动组,负责调研搜集数据,完成定性定量的分析;组织组,负责协调开展工作,保证文案撰写顺利完成。项目建设团队积极开展考察学习及头脑风暴活动,设计关于会计职业系谱的四条谱线,并制定具体建设方案。大家共同探讨,深入挖掘各条谱线的内涵,细化实质内容。
(三)调研论证,文字备案 项目建设团队根据四条谱线的设计思路,分工协作,利用一切业余时间,或是查找历史资料,或是走访具体的单位,或是学习最新文件资料,或是立即组织开展活动。系谱建设中最困难也是最重要的谱线是会计职业发展谱。团队特别邀请市级经济专家来校进行讲座,认真解读国家、省直到市级经济发展规划,既拓宽了师生的思路,又为系谱建设提供了科学资料。并针对性发出上千份调查表,仔细了解无锡地区会计岗位(包括财务总监、财务经理、会计主管、总账、成本、出纳等)的招聘要求及薪酬水平,获取最新的市场行情。
(四)细致研讨,规划展厅 系谱建设团队整合了初步的文字稿,使历史资料既简洁又震撼,让调研资料越发科学完善,也让大家对未来发展思路更清晰。系谱建设最终要为学生服务,需要将电子文档资料转化为视觉效果好、简洁清晰又极具思考价值的实物资料,如何布置一个美观、实用且有教育意义的文化展厅是本阶段的具体任务。团队成员集思广益,探讨和研究了大量不在专业范围的展馆建设内容,逐渐形成预想的展厅形象。根据设计思路,展厅以“文字、图片、视频、实物”等样式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示会计专业、会计职业的内涵。
(五)招标建设,物化成果 系谱资料充实完善的同时,文化展示厅工程建设也正式开始。会计系建设团队主要负责资料物化的确认工作,后勤处主要负责工程硬件装修协调。展厅中最具视觉冲击力的莫过于视频资料,为了使之图文并茂,音像俱佳,团队一遍又一遍修改背景词。视频资料分触屏互动和大屏滚动播出两种形式,在展板、实物等静态资料的映衬下,给参观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经过辛苦而卓有成效的努力,会计系完成系谱项目硬件建设,会计系学生成为系谱展示厅第一批参观学生,每个学生在展厅内通过参观都得到很大的启发。
六、职业系谱建设收获与展望
(一)系谱建设的收获 首先,系谱建设激发工作斗志。系谱展厅是一个有效的宣传窗口,该窗口能动态地呈现专业建设成果,并根据系部发展不断增添新内容。通过会计职业系谱建设,促使会计系全体师生回顾历史,审视今天,展望未来。职业系谱建设告诉师生,只有加强专业建设,打造品牌,搞出特色,系部乃至学院发展才有希望。其次,系谱建设提升职教理念。建设系谱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建设团队细致学习会计发展史,明确会计人员职业规划,了解区域经济发展动向,分析会计职业前景。系谱建设团队专业地诠释了会计专业及会计职业的内涵,引领全系教师(包括教辅人员)直观全面地理解人才培养方案及专业建设的意义,从而提升职业教育理念。再次,系谱建设打造宣传平台。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学院多次向全院通报会计系谱建设项目进展,积极宣传系部专业建设实绩。作为承担系谱建设任务的职业院校之一,接受并完成会计职业系谱建设,无疑是对学院会计专业的肯定和支持。系谱研究建设成果除了文化展厅,更快捷的方式是学校宣传网站,丰富的系谱资料让未进入校园的学生和家长也有了解学校、系部及专业的窗口。
(二)系谱建设的展望 囿于经验、资金等方面的原因,目前系谱建设工作尚有很多不足。首先,限于展室面积,展板不能承载太多内容。动态的视屏由于成本及技术方面的原因,数量及质量还可以再提高。对此,还要不断补充各种专业技能训练画面、学生实训作品、获奖证书等,以增强荣誉感。其次,区域经济发展的数据资料需要及时更新,可联络招生就业等部门协同开展专业调研,使其指导作用更强。清晰地分析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一项持续性的工作,这样人才培养才是科学合理的。
系谱建设是专业建设、招生就业、校企对接等具体工作的集合与凝练,要充分发挥系谱展室的教育宣传功能,将其建设成一个有意义的活动教室,让更多学生以及家长走进教室,了解专业以及职业,寻找自己在谱线中的位置,争取成为亮点。另一方面,展厅是系谱的表现形式之一,完善以系谱为核心内容的网站或网页也是系谱建设的重要任务。让系谱成为专业教育的良好助手,丰富教育内容、巩固专业思想,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同时系谱也要在招生宣传方面发挥强有力的作用,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关键词】产业结构调整,高职院校,就业
一、问卷调查的目的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高等教育连续的扩招,大学毕业生规模越来越大,而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高职院校毕业生因专科学历等原因而遭遇求职尴尬的现象时有发生,要想更好地解决高职学生毕业即失业的问题,高职院校和用人单位必须进行深层次衔接。本次问卷调查对近3年毕业生的就业情况采用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从而为本课题的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明确本课题的研究方向和对策。
二、问卷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一)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形势喜忧参半。调查问卷显示,21.2%的高职院校学生认为非常乐观,有多个意向职位供自己选择,自信能找到好工作;32.2%的高职院校学生认为乐观,通过努力能够找到比较满意的岗位;33.6%的高职院校学生认为不太乐观,通过多次面试后能够找到合适岗位;12.3%的高职院校学生认为不太乐观,通过多次面试后能够找到合适岗位;0.07%的高职院校学生认为形势堪忧,根本找不到工作。
(二)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在和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的过程中,仍需要适当的调整。为更好地适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2005年国务院了《国务院关于实施的决定》。近些年,高等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上为了达到与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的目的,不断进行调整。但是,在调查中发现35.6%的学生认为学校的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调整存在一定的差距;14.4%的学生认为学校的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调整存在较大的差距。
(三)高职院校学生对产业结构调整及相关政策缺乏了解。调查问卷显示,仅有14.7%的高职院校学生了解产业结构调整,其中深入了解的仅占到1.4%,53.4%的高职院校学生仅听说过产业结构调整,而对产业结构调整一无所知的学生占到调查总数的31.9%。
(四)如果重新选择专业,高职院校学生会将专业设置是否适应产业结构调整放在首位。52.7%的高职院校学生会将专业设置是否适应产业结构调整,有无良好发展前景作为首要考虑因素。25.3%的学生选择的是个人喜好;选择行业薪酬的学生占到16.5%;而选择亲友建议的仅占到5.5%。
(五)高职学校学生在行业选择时,将行业是否符合产业结构调整,前途远大列为主要考虑因素。调查中发现,45.9%的高职院校学生主要考虑行业符合产业结构调整,前途远大;20.9%的高职院校学生主要考虑与自己的专业对口;11.5%的高职院校学生主要考虑创业机会大;选择创业机会大和行业收入较高各占到8.8%;选择其他的占到4.1%。
三、建议与思考
纵观而言,政府、高职院校、用人单位、学生自身等需要多方面协调,才能保障高职院校学生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顺利就业。
(一)从政府角度思考。第一,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对产业结构调整了解程度不深的现状,政府应大力加强产业结构调整相关政策宣传,使高职院校学生在学校选择、专业选择、行业选择时,切实考虑到适应产业结构调整,从而顺利就业。第二,制定与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的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政策,提高产业结构调整下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
(二)从高职院校角度思考。第一,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要与产业发展相对接,切实做到招生与产业人才和行业人才需求相适应,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第二,高职院校应完善教学体系,合理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设置及课程安排体系,专业课程的安排应与产业需求相适应。加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实践课程,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经历,转变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的需求,最终达到提高学生专业就业适应度及就业竞争力的目的。第三,高职院校要加强就业引导,建立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机制。首先,发挥大学生就业指导部门的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引导学生选择合理的长期就业目标,帮助学生选择那些能够发挥自己特长和潜能的职业,让学生学以致用,增强就业竞争力,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其次,建立科学的就业指导制度,就业指导应与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及时掌握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政策和信息,对学生适时作出现代化、专业化、个性化的就业指导,确保毕业生高质量的就业。
(三)从用人单位角度考虑。用人单位要努力创造公平、公正的用人环境,要树立正确的择才观念,根据本单位的长远人才发展规划,科学合理地选拔不同专业、不同层次、适销对路的毕业生。针对各地人才数量与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间不平衡现象,以长远的、科学的、战略眼光,建立人才后备队伍,和高职院校共谋发展,解决就业难题,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协调、全面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四)从高职院校学生自身考虑。第一,就业观念与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是首要问题。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应将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思想,贯穿始终。第二,高职院校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必须主动适用产业结构调整。第三,高职院学生要认清新形势下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树立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崭新的就业观,经受锻炼,接受考验。从思想观念上真正实现转变,树立实事求是、敢于竞争的就业观念,提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四、本次调查的局限性
由于本次调查受一些因素的制约,调查对象大多数为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学生,女生的比例明显高于男生的比例。但本次调查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产业结构调整下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方面的一些意识、态度、观念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对产业结构调整下促进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翟国静等 河北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问题与对策《职业教育研究》 201101
关键词:大学教师;心理健康;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10-0057-03
大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其心理素质的反映,而教师的心理素质和生理素质、知识技能素质交互作用,共同影响教育教学的效果。因此,探讨大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不仅是对大学教师群体的关怀,也是从根本上关注教师的教育能力和教学效果。大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形成和提高存在着现实的制约要素。只有认清所存在的现实要素,透析制约因素的关系,才有发现提升大学教师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有效路径的可能。
一、社会层面:对大学教师角色的观念转变
与模糊化
伴随时代变迁,社会对教师角色的期望存在较大差异,染上了不同时代的色彩。如今,高等教育面临复杂多样的社会环境,改革也逐渐深化。尽管如此,社会对作为高等教育基本力量的教师却有不尽如人意之感。在现实化的社会中,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质量、就业状况等问题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从这个焦点散射出去的争论往往绕不开大学教师角色定位这个话题。大学教师应该是什么样的人?如何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大学教师?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无形中影响着教师心理健康的养成和提高。
在功利化的社会现实面前,大众对大学教师角色的观念不得不转变,对大学教师角色的定位趋于服从现实需要。这必然导致诸如就业这类问题和指标,成为影响大众评判大学教师乃至高等教育的心理坐标,从而往往使增进学生就业能力这样的功利指标成为社会对当下教师角色的重要期望。如此,象牙塔中的纯粹学术和理性光辉就居于次要地位了。社会现实与学术理性是一对矛盾,置身其中的大学教师是充当现实炼炉,还是理性天使,也引发了教师自身的反思。“为了满足社会对教师的角色期待,他们常常不得不在超负荷的身心压力下工作……如果社会不能正确看待教师的辛劳,不能给予有力的心理支持,就会导致教师心理失衡。”[1]
与社会大众同步,大学教师对自身角色的观念也在发生转变。因为社会现实与学术理性矛盾的存在,教师职业心理素质便成为了教师们处理矛盾的不自觉的中介变量。心理素质这个中介变量是趋于社会现实,还是学术理性,就造成了教师角色定位或转变的两难,这就产生了制约大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困境。同时,由于社会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和社会主体的多元化利益,形成了多元化的大学教师角色期望。这种多元价值判断又使大学教师角色定位呈现模糊化状态,从而加剧了大学教师心理健康养成与提升的困境。
二、学校层面:教学科研双重管理压力与职业心理辅导的缺失
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是大学教师的基本工作,也是高校及教育管理部门评价教师的重要领域。高校作为大学教师的组织单位:一方面为教师职业发展提供了背景和条件,另一方面却不自觉地制造了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困境。
尽管存在对教学工作进行评价的基本指标和程序,但由于高校教学工作的特殊性,以及专业学科的差异性,很难保证对教师教学评价的针对性、适宜性与全面性。围绕教学评价展开的有关教学管理活动则显得更加硬化和程式化。各种教学管理活动从现实来看,往往只触及教学的形式或工作。如此,一方面导致部分教师追求教学形式的美观,诸如教案、试卷等材料的美化,而淡化了实质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因为很难做到对大学教师教学的长期而全面的跟踪“检测”,教师的实际具体的教学工作受到了忽视。以点代面式的教学评价虽然体现了抽样研究的优势,但对教学工作的评估却容易形成偏差。这两个方面对处于教学一线的教师都造成了一定的额外压力。正常压力是教师进步的动力,额外压力是教师工作倦怠的诱因,对其心理健康养成与提升无疑是一种制约因素。“教师聘任制度、教学评估制度、教学管理制度等各项制度的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对教师的影响不可低估,当教师无法适应这些变革时,心理就可能失衡。”[2]
大学教师不仅要传递知识,还要创造知识,普及或推广知识,承担教育者、研究者、社会服务者等角色。由于教学评价的难度和种种问题,科研项目与科研成果成为衡量大学教师水平的重要指标,实际上甚至成为唯一指标,进而成为职称晋级的重要或唯一依据。从现实来看,在各种评定中,科研参数已经远远超越教学参数。这也导致高校教师对科研成果的向往大大胜于对教学效果的追求。科研项目申报获批和科研成果出版发表的资源有限,造成了大学教师在科研方面的激烈竞争,给其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除了基本的专业素质,也需要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来应对科研的压力,面对科研中的成败。这对大学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造成的冲击力可能会更大些。总体来看,科研压力是影响教师职业心理健康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
把对大学教师的教学评价和科研评价相结合来看,“在现实中,基于教师考评制度和教师的理性选择,大学教师往往更看重科研,把主要精力放在和申报课题上,在很大程度上淡化了‘教育者’角色,基本上变成了研究者”。这两种角色扮演的冲突导致教师的心力交瘁。众多迹象业已表明对大学教师的“考评制度出现了功能异化”,从根本来看,对大学教师的考评制度异化“导致了大学教师的角色冲突,使大学教师出现了自我和角色分裂,偏离了理想的社会角色”[3]。
诸多研究业已表明,由于多重压力的存在,大学教师身心可能处于所谓的“亚健康”状态。然而,专门针对大学教师职业心理进行的辅导和援助则少之又少。员工援助计划(EAP,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更多地受到企业的青睐,在企业中应用得较为广泛。尽管大学有关单位和人员成为研究员工援助计划的重要主体,而有针对性地面向大学本身的教职员工的援助计划却被忽视了。如何开展针对大学教师这个特殊群体的职业心理辅导,是目前教育学术界和教育管理界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
三、学生层面:对教学模式的多元化需求
与教师角色的多重期望
相比过去,当前大学生有很多方面的特点。最明显的两点是:其一,网络极大扩宽了当前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通道;其二,相对的高度社会化。这些特点造成了他们对教师教学模式的多元化需求,以及对教师角色的多重期望。“教师不再以知识权威和绝对权力的姿态走进教室‘传道、授业、解惑’,而是充当课程实施的‘积极推进者’、‘平等对话者’、‘行动研究者’的多种角色。”[4]如此,教师如何才能进行有效教学?
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拓宽了人接受信息的渠道,导致知识和信息的传递在教师的功能中已经不如从前。如今大学生已不再满足于“知识传递者”这一教师传统角色,即很少有学生会喜欢纯粹“知识传递者”。“信息社会个性化教育的背景下,教师必须能够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学习类型、学习风格和学习进度等‘对症下药’,以促进每个学生都得到适合他自己特点、类型和风格的最大化和最优化的发展。”[5]过去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现在给学生一碗水,可能自己要拥有一条河流,甚至成为活的水源。这种现状为教学准备与设计带来了不小冲击。在这种情况下,要教给学生什么内容?采用什么方法来教?如何成为源头活水?这些是当前教师不得不面对的重要问题。“‘学生成长’成为公认的衡量教学成效的标准。而学生成长并不是仅仅凭借学业分数能够评定的。因此,‘什么是学生成长’、‘如何判别’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也是一个富于挑战性的问题。”[6]同时,这些困惑必然影响到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在教师良知的前提下,要保证有效教学,摆在大学教师面前的以上问题和困惑无形中增加了其教学压力,从而间接影响到教师心理健康水平。
过去大学被形容为“象牙塔”,大学生与社会接触相对较少,学习环境相对封闭。如今,特别是在社会资源比较丰富的大中城市的在校大学生,则是走向另一个极端,他们有机会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也都付诸行动。这群大学生在学校进行传统“狭义”的学习,仅是其学习生活的小部分。这种现象可以被称作当前大学生的“相对的高度社会化”。“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人际关系的变化,导致了社会对人基本素质需求的变化,也导致了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而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教育过程中学生角色的变化,必然要求教育过程中大学教师和学生以不同于以往的权利关系来应对变化的社会。传统的‘师道尊严’和‘教师中心’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应让位于以各自独立、互相负责和交换意见为标记的民主式的师生关系,以萌发、生成独立、自主的现代人格。”[7]学生在“相对的高度社会化”条件下,对待师生关系就可能存在多种观念,进而影响到其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这种“相对的高度社会化”的现象可能会直接影响师生关系,从而可能间接影响到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
四、大学教师自身层面:职业心理品质的欠缺
以上所述主要是大学教师心理素质提升困境的外在因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影响教师心理素质提升的内因则在于高校教师自身职业心理品质的欠缺,特别是在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职业胜任力和职业发展规划三个方面。大学教师职业认同感的低落、职业胜任力的不足和职业发展规划的缺失,既影响了当前的教育教学效果,又对自身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产生了直接作用。
大学教师职业认同感体现了教师的职业价值观,直接影响教师的工作幸福感和快乐感,对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和工作归属感产生一定影响,从而也制约着教师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式,进而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在观念层面,“部分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意识淡漠,对职业规范、周期及专业发展规律、价值等认识不清”[8]。诸如社会层面、学校层面和学生层面的导致大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往往通过教师的心理变量而发生作用。其中,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就起到核心的中介作用。面对同样的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具备较高职业认同感的教师,可能会合理对待或加以转化,甚至变不利为有益;而对于职业认同感较低的教师而言则可能成为心理健康的隐患或病因。
教师的职业胜任力不仅是其作为专业技术人员的基本条件,也从根本上直接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教师的胜任力和其心理健康水平是正相关的关系。在现实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往往由其胜任力不足而导致,这可能会造成“职业挫折”。由于在大学教师入职或选拔、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大学教师工作评价等环节存在种种问题,并不能保证每一个教师都具备较高的职业胜任力。不能胜任所从事的教学或科研工作,首先表现为 “心理受挫”。因此,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其胜任力不足的一个显著副作用。
职业发展规划缺失,是造成大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又一个重要的自身困境。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随着职业发展的进程而在不断变化。如果能够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有助于事业的发展,对心理健康也是有益的。从现实来看,相当部分大学教师没有进行过职业发展规划,有的则比较模糊,不具备可操作性。大学教师的职业发展方向不明,容易造成行为无效、情绪低落、意志动摇等不良后果。总之,大学教师自身的职业心理品质的欠缺是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的内在根本原因。
五、大学教师心理健康制约要素的关系分析
影响大学教师心理健康的各种因素并非单独起效,而是相互作用共同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的。社会、学校、学生等层面因素是影响大学教师心理健康的外在因素或诱因,其作用不容忽视。这些外在因素通过与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职业胜任力、职业发展规划等内在因素的交互作用,经由个人素质,主要是心理素质为中介,实现对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节或制约。其作用模式如下图所示:
大学教师心理健康影响要素及其关系图
教师主体内部的职业心理品质和生理素质、知识技能素质、心理素质等个人素质又相互作用,主要是通过教师的心理素质这个心理健康的内核来调节和影响心理健康的状态和水平。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则直接影响其教育教学的效果,而教育教学的效果反馈于社会、学校、学生,进而又对教师的职业认知和行为产生反作用。如此,这些因素构成一个影响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循环系统,这便是诸因素发生作用的关系理路。
参考文献:
[1][2]吕斐宜.论影响高校教师心理素质发展的因素与对
策[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4).
[3]贾永堂.大学教师考评制度对教师角色行为的影响[J].
高等教育研究,2012,(12).
[4][6]钟启泉.“有效教学”研究的价值[J].教育研究,
2007,(6).
[5]霍力岩.教育的转型与教师角色的转换[J].教育研究,
2001,(3).
[7]孙杰.大学教师权威:“外在”与“内在”的博弈[J].教师
教育研究,2011,(6).
纪检部是学校学生会一个严格的部门。那么纪检部该怎样制定工作计划呢?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0纪检部成员年度工作计划精选,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2020纪检部成员年度工作计划精选(一)
桂花飘香,金秋送爽,转眼间我们告别了某某学年,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纪检部除了除了做好参加各种活动的系成员签到工作,各个班级成员的量化分考核,维持各种活动的纪律外,还和其他部门通力合作,对各个班级进行上课出勤率的抽查,院运动会和系运动会的各种服务工作等工作。
在过去的一学年中,我们努力认真的完成了各种工作,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量化分在后期的公布过程中有一些的混乱、对查课过程中的一些替答到学生的惩罚力度不够而且不及时、有些时候在一些活动中和其他部门的沟通不是很及时。
本学期纪检部的工作主要包括基础建设、检查和部门创新活动三个部分
一、基础建设:
1、部门干事的培养
做好迎接新生的工作,为新生营造出温馨的学习、生活环境。树立学生会在新生中的良好形象,为学生会的招新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做好学生会的招新工作,为纪检部注入新的活力。让新部员尽快熟悉部门主要工作,担当起部门的骨干力量,为系部做出更多的贡献。
2、增强交流
增强内部沟通和了解,强化团队意识。纪检部随着工作的的需要,人员相对较多,各司其职,为了使工作顺利有序,本学年则要求各部门干事加强内部交流和沟通,相互团结、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定期召开部门回忆,相互交流,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工作效率,提出工作上的困难和问题,并找出解决方案。
本学期纪检部计划与其他部门各搞一次联谊,使我们的队伍更团结更融合。加强团队的合作能力,更好的促使部门之间、部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沟通。
3、强化服务意识
纪检部成员要按照“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原则,在做好本部的本职工作中,积极配合学院和其他部门的工作,做好老师的得力助手。在学院指导下做好自己分内工作的同时,将加强与老师、学生会其它部门的沟通与合作。不定期深入同学中间进行日常检查,对各种违纪情况做好记录并及时处理,并及时了解同学们的意见和建议。
二、检查部分:
我部将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切实做好学生会的监察工作,做好各种检查记录,纪检部的主要工作是对学生会的干部监督及对同学们的检查,对出现的违纪现象和不良风气予以记录和处理并及时上报主席团。
1、会议纪律维持,认真做好考勤工作,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做好与会人员的记录及违纪情况登记,认真贯彻执行,我部将定期进行汇报,向大家公开,以便大家核对,增加工作的透明度。
2、定时检查上课出勤情况,每周总结记录,对无故迟到、缺席同学依情节处理。
对校、院举办的各种活动、会议进行纪律检查和监督。活动前向有关人员了解出勤人员名单,用点名或签到的方式记录出勤情况。会间注意整顿纪律,对扰乱秩序的给予警告,并登记上报。
3、学期结束前做一次对学生会工作反馈调查。
4、不定期深入同学中间进行日常纪律及行为的检查。
三、活动创新部分:
基于我们纪检工作的特性,我们的主要工作是幕后工作,很少自己策划举办活动,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部门很有必要在工作上做出创新,因此,我想下学期应打破我们纪检部只做幕后工作这一现状,实现策划、举办活动这一突破。
新的学年,新的气象,相信我们纪检部,我们的大家庭一定能够在这新的一年里工作更上一层楼,取得更好的成绩。
2020纪检部成员年度工作计划精选(二)
一、招新计划
纪检部肩负着检查学生早操以及卫生的使命,因此为了有更充足的力量来完成纪检部各项工作,纪检部将以公开招聘的形式招一批学习优良,拥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和服务意识的新生,以补充纪检部的力量。并在初期有意识的组织对新生进行培养,让他们尽快熟悉工作,转变角色,融入到纪检部团队中来。
招新人数界定在8~10人,其中男生人数界定在5~7人,女生人数界定在2~3人。
二、做好本职工作以及配合其它部门
作为纪检部,我们应承担起维持会场纪律,尽一切可能保持会场安静,让活动在有序的情况下完成,杜绝会场出现混乱情况。同时纪检部将努力配合体育部,保持早操能够有纪律的进行。纪检部也会努力配合生活部针对大一新生内务情况作出严格检查,进一步规范大一新生的行为。保持纪检部成员在学工处、老师、团委学生会的指导下,落实责任,公平公正,全力为我院同学创造良好的环境。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的工作是一个大的整体,纪检部在学院领导的指导下,做好自己分内工作的同时,将加强与团委、院学生会及其它部门的沟通和工作,在各类大型活动中联合组织,共同携手一道为创造学校的教学秩序和氛围努力,为同学生服务,为学院做贡献。
三、纪检部未来目标
纪检部作为我系学生会一个重要的部门,将更好的服务于广大同学,营造一个和谐,团结的氛围。同时纪检部将努力做好份内工作,在未来一年,为工程技术系发挥更好的作用。与其它部门携手共创"长城永固,工程无敌"。
2020纪检部成员年度工作计划精选(三)
纪检部是学校学生会一个严格的部门。全体成员都要做到自律,严格要求自己,才能机一部的去管理、监督他人。我们将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切实做好学生会赋予我们的责任,做好各种检查记录。我们对学校出现的危机现象和不良风气予以记录和处理并及时向上级部门进行汇报,树立良好的形象。根据我们一年多在纪检工作中出现的漏洞和不足,我们纪检部所有成员做出新学期的工作计划:
一、不定时对晚自习进行学生到位情况检查,认真做好考勤工作,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做好与记录及违纪登记,贯彻执行,将定期进行汇报,向大家公平,以便大家核对,增加工作的透明度。
二、不定期了解上课旷课情况,从班委处了解,对虚报情况的班委查处并上报,对旷课人员依情节严重性处理。
三、定时检查晚自习出勤情况,每周总结记录,对无故缺勤人员依情节处理。
四、对校、院举办的各种活动,会议进行纪检检查和监督,活动前向有关人员了解出勤人员的名单,用点名或签到方式记录出勤情况。会间注意会场纪律,对扰乱秩序的给予警告,并登记上报。参加各班班委的换届选举和评优评先。
五、维持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当场发现当场指出,并向上汇报。
六、选举结束后对有异议的及时上报,有不正当拉票行动向组织反映,并作相关处理决定。
七、学期结束前做一次学生会工作反馈调查。
八、不定期深入同学中间进行日常纪律行为的检查。
九、受理班干和各纪律的报告,并对违纪现象及时处理和上报。
十、不定期对学生会各部门进行调查工作,参与每周各部门例会并记录关情况,有违纪行为的向主席团报告。
十一、积极参加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努力做好学生会工作。
十二、及时了解同学们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各种方式与同学玫通工作,对合理的意见主动接纳,对不良情况的反映及时进行调查和处理。
2020年街道年度工作计划精选(四)
一、牢牢把握第一要务的时代大局,组织青年在经济建设中建功立业。
积极引导青年创新创优。实施青年科技创新行动,引导青年弘扬创新精神,投身创新实践,提高创新本领,把创新创造融入提高青少年素质的全过程,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青年人才。广泛开展创业竞赛、创意评比等多种创新实践活动,引导青年把学习知识与创造活动结合起来。
支持青年职工立足岗位创新创效。鼓励青年科技工作者到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创业发展,在技术革新、科技推广、自主创新中贡献聪明才智,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施展才华,树立各行业“三创”青年典型。
大力服务青年人才工作。通过先进典型的评选表彰和人才举荐活动,发现和推出更多的优秀青年人才。特别是对推动江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起重要作用的青年企业家队伍,要从生活上、工作上、学习上、创业上不断提高团组织服务优秀青年人才的能力。进一步引导青年企业家参与“爱心助学”、“爱心接力”等反哺社会的公益行动来提升我区青年企业家的素质形象。切实配合各有关部门做好各类优秀青年人才的稳心留根工作,让更多的青年人才扎根江宁区,为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贡献力量。
有效拓展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抓住区内高校众多、企业分布集中的优势,在全区现有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与高校团组织和企业的三方合作,更有效率地组织见习人员、征集见习岗位、安排人岗对接,建立起团、校、企合作联动的工作格局,进一步提高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的开发率、见习人员上岗率和就业签约率。
二、牢牢把握青年发展的时代需要,努力提高服务青少年的能力水平
坚持深入了解青年,反映青年愿望。发挥团组织联系青年的桥梁纽带作用,深入基层,深入青年,认真倾听青年呼声,准确把握青年脉搏,及时反映青年意愿。发挥好共青团代表和维护青年具体利益的作用,积极向区人大、区政协反映青年的意愿和诉求;加强与区政法委、教育局、妇联等有关部门的联系,积极参与涉及青年切身利益问题的决策,努力把青年学习、就业、维权等事务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切实把代表最广大青年根本利益的要求落到实处。
坚持优化成长环境,维护青年权益。着力构建青少年维权工作体系,进一步健全区、街、社区青少年维权组织和维权队伍。牢固树立依法维权的观念,完善青少年法律援助体系。挖掘和整合社会资源,深化“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创建活动,重点做好未成年人、进城务工青年、新经济组织青年等特殊青少年群体的维权工作。
深入贯彻落实与青少年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协调配合有关部门检查、监督、评估有关青少年的法律和政策的执行情况。广泛开展“远离”、“拒绝”等活动,优化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大力实施“为了明天”工程,继续推进“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创建活动,建立健全重点青少年群体动态档案,努力做好“一助一”、“多助一”帮教工作,不断巩固、提高预防工作水平。
坚持突出服务职能,满足青年需求。紧紧围绕青年需求,进一步开发服务项目,创新服务方式,健全服务体系,增强服务功能。针对贫困家庭学生,继续做好“爱心助学”工作,积极争取“圆梦大学”助学基金,帮助更多的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实施“伙伴计划”,帮助他们全面发展。
针对社区青少年,适时开展对突发自然灾害的自护、自救方法的培训教育。针对残障儿童等弱势青少年群体,发挥青年志愿者的作用,开展各类社区青少年帮困活动,解决其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困难。
三、牢牢把握团青工作的时代形势,不断增强共青团组织的自身活力
进一步推进团的组织建设。
坚持党建带团建,按照团中央提出的“两个全体青年”的要求,大力探索社区、两新组织等传统领域以及青年自组织等新领域的团建新路径。积极构建以街道团工委为核心,以区域内各级各类基层团组织为基础,区域青少年积极参与,社区青年组织共同推进的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区域性大团建格局。
深化居民区团组织建设。通过社区楼宇团建、园区企业团建等多种形式,推动“两新”组织团建工作。深入推进青年自组织团建工作,促进社区团组织与青年自组织联动发展,充分发挥其联系凝聚青年的独特作用。
进一步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
着眼事业需要,以团干部和优秀青年为重点,积极推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选人用人方式,把优秀青年人才及时选拔到各级团组织的领导岗位上,建立完善我区青年推优荐才工作机制。加强团干部的理论教育、业务培训和实践锻炼,及时充实和更新团的理论、业务等知识,提高理论水平,更新思维方式,增强创新与创造能力。
进一步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狠抓组织配备和能力提升。认真做好推优入党工作,加大基层优秀团员的培养。加强共青团员意识教育,准确把握“增强意识、健全组织、活跃工作、服务发展”的目标要求,巩固扩大教育成果,逐步使团员意识教育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进一步完善青少年组织建设。
加强对青商会、大学生村官联谊会、少先队工作的指导。充分发挥共青团在青商组织中的核心作用,强化青商会凝聚优秀青年企业家的职能。不断加大“全团带队”工作力度,把少先队建设纳入团建的总体规划,优化少先队工作环境,提高少先队工作水平,积极构建和谐的少先队活动、组织、文化体系,培育新时期“四好少年”。
关键词: 农村区域发展 实践教学 优化研究
实践能力是大学生运用知识的载体,是大学生各种能力的综合体现,是适应社会并改造社会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源于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的实现依赖于科学、合理和全面的实践教学体系。为此,要培养符合社会要求、具备综合实践能力的大学生,就必须构建一个科学、合理和全面的实践教学体系[1]。农村区域发展是发展学科的重要分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引进、应用和本土化,已经在我国的农村发展、扶贫、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城乡政治、经济与社会的统筹发展,发展管理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在全国发展领域内的地位更加重要。但由于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招生时间不长,各地区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缺乏亮点,导致高校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趋同化现象突出,严重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和专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十以来,国家对人才培养进行战略调整,强调教学与实践的对接,将实践与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但传统的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并没有与时俱进,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优化相关研究,对于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和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具有重要的意义。
1.实践教学体系研究现状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实践教学包括专业实践、课程实践、科研训练和毕业实习4个环节,这4个实践教学环节贯穿整个学程,其目标、内容和教学方法各具特色、相互联系,构成了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整个教学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分[2]。关于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国农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做了相关的研究与探索,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1专业实践。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专业实践贯穿整个大学学习过程,主要通过学生亲临三农活动,利用节假日主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体验农村生活、感受农村管理和运作。该实践方法从二年级开始,每4-6名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固定在种养大户、农业推广部门、乡镇政府、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或2~3个普通农户,定期或不定期地作为其中的一员参加生产劳动和管理活动的过程,了解和熟悉其具体环节;农业企业或农业行政管理方面的专家定期给学生提供实践能力的指导,形成一种社会专家辅助培养制度[3]。专业实践要求每个学生每学期参加实践次数不低于5次,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每学期结束时交流探讨,最终由指导小组教师共同评定成绩。
1.2课程实习。
课程实习主要是专项实践,其目的是使同学们亲自验证和体验在课堂上所学的相关概念、原理,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从而进一步理解和巩固理论知识,完善学科知识体系;有助于开阔学生们的视野,激发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农村区域发展专业课程中,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都安排相应的实习环节,如农业推广课程安排0.5周,农村社会学安排0.5周,农村社会调查方法安排1周,农村发展规划设计安排1周进行实践。课程实习的形式根据课程的特点和要求进行选择和安排,将课程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其主要形式有实验课、参观观摩、规划作图、社会调查、经济分析等,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运用和实践所学知识。
1.3科研训练。
科研训练是学生毕业论文的前期准备阶段,于第6学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散进行,结合导师研究课题,让学生参与其中,将学生毕业论文选题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有机结合,要求学生深入社会、农村和企业进行实践学习,从而切实感受当前社会发展形式和要求,了解农村发展的现状,提高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建立系统的实习制度。在此过程中,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与导师研究课题相结合,选择自身想要研究的方向和内容,充分培养自主能力。
1.4毕业实习。
毕业生产实习是学生在科研训练的基础上,学会运用农村发展的研究方法了解和熟悉农村发展情况,解决农村发展中存在的题;使学生把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掌握调查和分析问题的方法。毕业实习于第8学期第1-10周停课分散或集中进行,由各实习部门负责人、指导教师及有关人员组成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地点主要在各地农村社区、农业生产及其服务管理部门。实习的内容一般根据论文工作计划,运用所学的农村发展研究方法,调查和搜集有关的资料和数据;参加农村发展实践活动,掌握和了解农村发展的现状和成功经验。毕业论文是在毕业生产实习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解释、解决农村社会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建设性和实际意义的意见措施。因此,要求学生实事求是地分析整理所获取的第一手资料,按科技论文的要求撰写出规范的毕业论文。
据上研究发现,农村区域发展在实践教学体系方面注重产学研的结合和服务基层,专业实践教学发展理念不断更新。但是,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操作存在以下一些不足之处:(1)实践教学体系类似,缺乏大胆创新;(2)实践教学体系缺乏“临岗”式教学效果;(3)实践教学体系缺乏紧密的校企合作机制;(4)实践教学体系的评价体系过于刻板。
2.实践教学体系优化设计
通过探索和研究,克服目前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实践课程体系设置的“分离性”和过分“系统性”,增强实践教学体系设置的“针对性”;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强化实践教学专项技能培训,提高教学综合能力;提升校企合作水平与层次,提高学生的社会就业综合竞争力与考研效率;最终实现企业、高校、教师、学生的四赢格局。
2.1创建“分层实践,逐层提升”的实践教学制度。
提出针对不同阶段、不同深度的实践教学,确定项目、内容,明确要求和目标,制定相应的指导、训练、考核办法,并最终落实到实际教学中,形成“分层实践,逐层提升”的实践教学体系。第一个层次:专业基本认知实习与模拟,即在低年级时期(1-2学期)扎实学生社会调查、参与式研究和农村发展规划的基本技能;第二个层次:专业短期实习,在二、三年级(2-3)学期完成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综合见习实践教学工作,并逐步开展周末企业实习的相关实践;第三个层次:长期临岗实习,在四年级通过临岗实习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2打造“专家型(高校)――双师型(管理机构)――精英型(企业)”三个主体紧密结合的实践教学方式。
依托各个高校优势的教学资源,特别是学术背景深厚的教师参与实践教学的指导,充分利用学校农村区域发展学科的实验室进行实践教学模拟授课,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依靠学校其他相关专业内部具有各类资格证书的双师型教师参与实践教学,并发挥专业教师不同学科背景优势,共享相关资源,通过长期的共同学习、共同参与、共同分享,提升实践教学的水平,特别是吸纳其他专业具有实践管理经验的老师参与实践教学。按照“走出去、请进来”的发展思路,邀请校外政府机关管理人员、农业企业经营的高层精英管理人员参与课堂教学部分的实践讲解,强化实践教学的真实效果,帮助企业解决当前管理中面临的问题,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开放式互拥氖导教学模式。
3.实践教学体系优化关键问题
3.1加强校外实践基地建设。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应重视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紧密结合社会人才需求,培养符合社会要求和发展的应用型人才。福建农林大学多年来重视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根据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专业特点,对相关企业进行详细的考察,分别与当地农业局或企业,如闽侯县农业局、白沙湾休闲农场、超大现代农业、晋江围头村等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建设了教学实习基地,并开始聘请企业的优秀管理者作为专业顾问、兼职教师。课题实施后,通过教学基地的实习、实践,学生将有效地加强专业知识的运用,达到人才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目的。
3.2组织实施第二课堂活动。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中,要重视组织第二课堂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和条件深入实践,将课程知识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在实践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教学中,可与学生会、团委合作开展“三农”知识竞赛,组织暑期“三下乡”等系列活动,并将这些活动分别与相关课程有机结合。通过第二课堂活动与课程实践教学和学生社团有机结合,高效地完成实践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活动课程的实施找到有效的载体。
3.3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在实践实习过程中,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认可不仅仅体现在专业知识与技能上,还有与之相关的职业软能力。因此,在实践教学优化应着重培养学生三方面的能力和素养:一是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愿意从基层做起,踏实肯干;二是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敬业精神,认真工作态度;三是学生的合作能力、协调能力和团队精神。
参考文献:
[1]朱利群,卞新民,郭军洋.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构建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6(10):57-59.
[2]滕明兰.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广东农业科学,2012(10):210-212.
[3]许文娟,侯立白,贾燕.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5(07):55-57.
学生会是所有学生憧憬的地方,是大学最为精彩的组织。能在学生会工作,自然要做到最好!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大学生干部工作总结范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大学生干部工作总结范文1不知不觉已经在学生会工作半年。记得曾经加入学生会时,是经过几轮的挑选与努力才进入了学生会的'宣传部。这半年的工作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也交到了很多的朋友。既学到了很多能力,也拓广了社交的圈子。回首这半年,真的受益匪浅,其中有快乐也有苦涩。但是这一切都只为了一句话:在其位,谋其职。
上个学期的活动很多,对于刚刚踏入大学的我来说,学习的机会真的很多。
去年九月,也就是我们刚刚入学的时候。那时我们部门的工作还不是很多,主要任务是配合其他的部门做些海报的工作,布置了一些类似于新老生交流会等场合。刚刚加入宣传部的我们也在这样轻松的一个月中度过了磨合期,大家也渐渐熟悉。
十月是我们部门工作最繁忙的一个月。学院社团的工作也在这个月正式步入正轨,活动比较多,也因此我们画的海报也多。另外这个月最重要的活动是我们学院的迎新晚会。我们要配合这个晚会完成一系列的工作,画海报,设计宣传单,发放邀请函,制作节目单,舞台布置等。其中最费心的是舞台布置,这花了我们部成员好几天的课余时间。
但也在这个活动中,我们培养了团队精神,大家分工合作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任务。也终于不辜负大家的期望,我们给我们学院的同学们展现了一台纯手工但却精致特别富有我们学院特色的晚会。我想,在这些繁忙的工作背后,我们学到的一定比付出的多。
在十一月,我们宣传部的工作也接近尾声,这个月的院运动会的海报是我们设计的。另外,在这个月,部门分队参加了学校的海报比赛,有法制安全的电子海报比赛,“心灵碰撞”的手绘海报比赛,学校的墙绘评比等。结果有惊喜也有失望,但过程中能力的收获才是最重要的。
经过一学期的相处,部门的队友们都变成了朋友。各种工作我们都能相互配合最终交出满意的大卷。
在学生会宣传部这么久来,我也有了一些工作中经验。
1、虽然合作是最重要的,但是许多事情能自己完成的最好自己完成,不要依赖他人。
在努力完成自己分内工作以后,合作才有其效果。
2、要理解“在其位,谋其职”的含义。
对于有新鲜感的事物好奇心是必然的,但是坚持才是最重要的。
3、永远保持着当时刚刚进入学生会时的那份热情,积极参加各种部门里的活动。
4、对于上级的意见与批评既要虚心接受,也要保留自己的思想,适时的提出质疑更加有利于最后工作的完成。
以上就是我在学生会宣传部一学期以来个人总结。这个部门给我的大学生活增添了另一份色彩。学到了很多,也多了很多欢乐。希望部门的发展越来越好,以后学习的机会越来越多。
大学生干部工作总结范文2时间如白驹过隙,不知不觉中进入学术实践部一个多月了,在这段时间里感觉自己学到了许多,成长了许多。从一开始进入团委学生会,对各项工作几乎一头雾水,不清不楚。到现在,对各工作的流程更加熟悉与了解,对本部门的工作也得心应手。这其中,不但有自己的付出,更有部长的教导、学长们的帮助和同事们的积极配合。这一段时间我的工作总结和体会主要如下:
一、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
刚进入学术实践部时,部长就曾对我们说,在学生会最大的失落就是被冷落,有活动时被撇在一边。所以此后,每当学术部有任务下达时,我总是积极主动地承担主要部分,希望借此锻炼自己的能力,以获得更大的提高,同时也为了得到大家的认可。这些包括武汉理工大学第七届运动会信院入场式方阵的训练,信院“新生杯”辩论赛策划书的撰写及相关工作流程的拟定,Office设计大赛策划书的撰稿及复赛题目的初步选定。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里,还将参与IT前沿讲座总结的撰写,校科技之星的评比工作,科技节闭幕式活动。在刚刚结束的“新生杯”辩论赛初赛中,尽管效果不是十分令人满意,但我们会继续发挥创新精神,争取使下次活动搞得更出色。
二、细微之处见精神
团委学生会是个严谨的组织,从一份看似简单的通知的各种要求就足以体现它的严谨性。我们几位学长在平时工作中的细心严谨也让我深有感触,哪怕是对我们小小的一份策划书都是精心地审核批注。
细节决定成败,祸患常积于忽微。哪怕是一件芝麻大小的事,既然分配在自己手上,就得用心办好,力求完美,不放过每一个细节。从写宣传单到文印,从物品采集买办到活动策划工作流程的方方面面······每一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都要求你用心去做。勿以事小而不为,在这过程中,我学会了认真和细心,明白了在平时的工作中注意细节问题的重要。
三、坚持就是胜利
学生会的工作很多很杂,要占用大量的课余学习休息娱乐时间,做久了难免会产生厌烦心理。我也曾抱怨过,也曾想过做这些是否是在浪费时间,可是我还是坚持下来了。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发现原来自己还有不懂的地方,原来它并不是自己想象中的简单,原来这项工作我还可以做得更好。
或许这些工作真的不可以用量来衡量的,等你一路走下去了,在将来的某个瞬间蓦然回首,会发现它其实带给你很多收获,让你有了质的提升。
四、态度决定一切
在进入学术部的第一次部门会议上,部长就说过:态度决定一切,而能力则可以慢慢培养。在自己的切身工作中才体会到这句话的真谛。一件事交到自己手中,就是部门对自己的信任,就是一次对自我的考验。对于这件事你就必须认真负责到底,做到尽善尽美才是对自我能力的锻炼。
以前,总认为差不多就行了,何必如此一板一眼。现在,在重写了三次“新生杯”辩论赛策划书后,明白了那不是古板,而是对工作最起码的要求。如果每个人对每件事都是差不多,那可以想象这件事的最终效果一定会大打折扣。同时,你对事、对工作的态度也意味着你可以从中学到些什么,收获到多少。
五、团结就是力量
在平时的工作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一个部门凝聚力的重要性。当自己临时有事,不能完成所负责的任务时,只要一个电话,部门里的其他人只要有空就会尽力帮你。当自己在工作和学习中遇到问题时,部门里的人也会耐心地帮你解决。在Office设计大赛复赛题目的选定时,我更加感到了集体力量的巨大。一个人苦思冥想,收效甚微;但当你和部门里的其他同事一起讨论时,彼此的思想火花相互碰撞,思路打开了,更多妙点子也就接踵而至。
六、善于发现问题和总结经验
以前总认为把工作做好就万事大吉了,而完全忽视了对工作的反思和总结,更别提对工作中问题的发现与解决。所以一直以来,工作能力的提升缓慢。在后来的工作中才慢慢发现,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在工作后反思与总结,才是真正的负责到底,才会有进一步的提高。古代大智大贤之人尚且要“每日三省吾身”,何况我一介书生啊!只有用心发现问题,才能解决所存在的问题;只有善于反思和总结经验,才能让自己避免犯同样的错误,让工作更完美。
当然,作为一名刚进入大学不久的新生,对大学里的方方面面还不甚了解,对学生会的工作更无经验可谈,因此也犯过不少小错误。但有句话说,错不可重犯,错也要有水平。能在错误中成长也是件好事。在此,要感谢我们的几位学长,对我们的精心教导和培养,从他们身上我学会了许多待人处事的道理。也感谢团委学生会这个平台,在这里我拓宽了视野,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仍将尽力为部门贡献自己的力量和才智。我相信,在学生会这个大舞台上,学术实践部定会创出属于我们的精彩!
大学生干部工作总结范文3日子如同白驹过隙,回首间,自己已站在学期之末。回忆这学期的工作,不知觉得略感失落,时间过的太快了,总是觉得自己在学生会这块令人瞩目的平台上得到的太少了。总是无法动笔写这份总结,哎,但是总结还是要写的,因为只有总结了过去,才能更好的提高自己,以至于来开展以后的工作。
成功、失败,这就好比一对孪生兄妹,与生俱来,浑然天成,他们地位等同。胜不骄,败不馁,也许人在最痛苦的时候,成长的更快,在生活和工作中做个有心人一切都将会好起来的。
在思想成长方面:我很喜欢每一次的例会,在那里我扬长补短,智慧的思想不断的撞击,因为每一位优秀的人身上都有很多优点,自然每一个成员都是一本使我受益的大书。特别是我们的学长、学姐们,在他们身上永远有我学不完的东西。对“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这句话有了更深的认识,当自己全身心的投入每一次学生会的活动时,我便深深的感觉到我们是同学的公仆,不论工作的哪一个方面都要考虑到同学的利益,也就是这一句话使我的责任感更强了,组织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在学生会里还有很多的经典语句,例如:做个有心人;高调做事,低调做人;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一切等等。以及老师总结时说的时刻保持一颗进取心、时刻保持一颗平常心、时刻保持一颗忍耐心、时刻保持一颗忠心。每一句话都但是一剂精神良药在工作中我不断的实践,领会,实践,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对这些话有了较深的认识,自身素质也提高了很多。每次会议结束后,我都会对其进行编辑。
在学习和生活中:我是一个喜欢忙忙碌碌的人,总喜欢充实的过好每一天,因为工作,学习的时间总是很挤。但作为一名学生会干部,就应该品学皆优,而不要为了工作而耽误了学习,图有虚名,因此在学习上我有很大的压力,在寝室里我是寝室长,自然我要带好我的兄弟们,我要以自身的优秀品质不断的影响我身边的每一人。但在工作和学习的时间上我安排的不够好,优待进一步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让自己的大学生活更加充实丰富。
在这一学期的工作里,我全心付出了,在协助其它部门的工作里,我们每一个成员都代表我们各自的形象,在这方面我做的还不错。开学的第一个礼拜二我们开了本学期的第一次会议,布置了这学期工作,老师提出要求,我也详细的听了这次会议,本学期活动很多,不仅能够相互交流大家好的方面,同时也是取长补短,吸取精华,同时增进各系之间的友谊,这同时也是我们锻炼的好机会。
同时,作为一名学习部的副部长兼教务组组长,我不仅代表我们这一个部门,而是整个学生会的缩影,但自己本身还有很多的不足和缺点,有待进一步完善,提高。
总之,因为有这样一个团队,使我在大学里不断的展示自我,提升自我,团结、和谐、默契、相亲相爱。最后预祝下一年的招新工作顺利展开,我们将以全新的姿态带好下一届新成员,争取取得更大的成绩。
大学生干部工作总结范文4在这个忙碌短暂的假期中,忙里偷闲,面壁反思。总结前段时间的工作,思绪万千,一幕幕和同伴们一起拼搏奋斗,一起失落,一起期盼,一起苦中作乐,一起流泪欢笑,一起为小小的成功,雀跃不止!林林种种的场景,清晰再现,如同刚发生一般,这样的经历,使我们收获了无法计数的宝贵财产!而作为一个学生干部,从中看到、体验到的,在纷繁过后,能以一个“局外者”回眸观看和慎思,似乎能看得更加清晰明了。所以,进行了一些自我的总结,希望能够在反思中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也对学生干部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纯属鄙人之见。
1、要有“三心二意”之精神:
三心:责任心、自信心、包容心, 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身兼何职,责任心对每个人都很重要,不管事情大小,都应该认认真真完成。我常跟朋友说,如果有一项工作用七分力就可以完成,那么我会是那个用十分力把它做好的人。不做则已,要做就就尽力去做好吧!
第二心就是自信心,自信心对学生干部来说,尤为重要,如果没有自信心,或自信心不足,在言行举止中,多的是几分羞涩和胆怯,少的是几分从容和淡定,所以,我们要自信点,再自信点。没有人会嘲笑你的勇敢和泰然,即使初出茅如的你,在台上或是面对众人时,错漏百出,语无伦次,紧张得不知所措,那又何妨呢,你需要的是再鼓起勇气,拿出自信,不断磨练,如此长久,你会在不经意间发现,在属于你的舞台上已经可以运筹帷幄!所以请记住,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最后一心,便是包容心,无论你做得有多么的完美,多么的出色,在你的周围都少不了不一样的声音。得不到认可和支持,受到责骂,也许会在你的工作历程中出现,但是请感谢这样的声音,因为太多的赞美会使我们容易迷失自我,正是这些人,这些话,激励我们去做得更好!当然不要轻易因为这些话,而“龙颜大怒哦”我们需要做的是整装待发,对事不对人。而在学生组织里面少不了是每天与人打交道,老师,同事,师兄师姐,同学,师弟师妹们以及陌生人,也许他们之中绝大部分只是你生命的过客。但是其中的一些人是值得你用时间珍藏的,那就是与你工作关系最密切的搭档,我很感谢我的几个搭档,主席团里的twoL,和组织部里的韦部长,由于工作的关系,最后可以变成知心的朋友。在大学里,你会发现也许最能懂你的,明白你的人,就是你的工作搭档,因为在工作中难免会遇到很多困难和烦恼,而很多的很多是与他们一起面对和解决的,只要一个眼神,TA就能明白你的苦恼,你说出上一句,TA便能猜出你的下一句。而其他的朋友,不是不能安慰你,只是在你工作中遇到的烦恼,也许他们读不懂,无比怜惜,却只能爱莫能助!而在与搭档之间是最容易有摩擦,发生小冲突的,这时候,如果有不同意见的,第一时间拿出来,讨论也好,争论也罢,就事论事,口水之战后,相视一笑。所以对你的工作伙伴们要学会彼此包容,因为他们会是你一生难得的朋友。
二意:诚意:意义
用最真诚的微笑去对待,关心身边的每一个人,不管是朋友或是对手,前者会成为交情更深的朋友,而后者也将成为被你用诚心感动的朋友!所以要相信,你的真诚和耐心可以慢慢融化一颗颗看似冷漠的心,而此刻,你拥有的是更多的支持和认可,你会发现,在面对重大抉择时,你会惊讶:身边有如此多的支持者。
我们做的每一件事并不是都有意义,有时候,我们无奈苦恼:为什么要重复做一些看似毫无意义的小事。在学生会中,每一个部门,每个人,就像一个机器的不同零件,在相对的空间、时间意义上是独立的,但是却彼此影响,发生作用,如果其中的部件发生问题,整个机器的运行都会受到影响,或大或小。所以即使在你看来毫无意义的事情,对与另一个部门来讲,就是他们能够开展下一项工作的前提,所以,事情的存在都是有理由的,就在于我们怎么看待它,请不要轻易的对要完成的小事不了了之!
2、要胆大心细:
这个应该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学生干部虽然算不上什么干大事的职务,但确实需要一定的胆识和魄力,其实现在的助理们特别是常规部门的助理们,有时会觉得工作略带重复,也常有师弟师妹们跟我聊天说到每天做一样的事情觉得意义不大。在做学期规划时,整体的框架基本如出一辙,但是框架里面的内容确实能充分发挥我们能动性的,这时候我们需要有开阔的视野,较为长远的目光,如果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大胆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来,那么你的提升就会具有一定的里程碑意义。所以如果在能够用不同的方法做同一件事情而取得预期满意的效果,看似就没那么容易,如果能做到,那么你的能力肯定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当然,有想法是一件好事,但切忌鲁莽行动,请用细心祝你一臂之力吧!
3、要学会“回报”:此“回报”并非平时所说的报恩,当然这个是每个人都要具备的。
这里所说的回报是“回头报道”,很多工作,我们是需要向老师或上一级汇报的,可是有时往往会忽略这一点,或者觉得并不重要,做完了别人交代的事情,就没有后续了,所以在完成工作时,请提醒一下自己,这项工作的完成情况,我需要或有义务让谁也要清楚的了解呢,即使时间太匆忙,发条短信也是必不可少,因为有人和你一样,正在等待工作结果的出现,无论好坏!
4、高低做事,但要低调做人:做人这方面,我就不多说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锋芒无需太毕露,保持谦虚的心态,你会从别人身上学到更多!但做事,还是需要一点小高调的,常常会听到同学们说,这个部门是做什么的?TA在里面是做什么的?如果你也听到关于此类的话,那就得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或者部门的工作了。在做事的时候,请让更多的人知道你在做什么,而且要让别人看到成果,我们没有必要做默默无闻的幕后者,因为在别人认可我们的工作前,必须要让别人了解我们的工作,所以要想打下更坚实的群众基础,请多多宣传我们的工作吧。
5、要坚信“我可以,我们可以。
”除了自信之外,我们也不能缺少他信,在相信自己的同时,请认可你所在的组织,认可你的同事,而且相信经过你们并肩作战,这个组织会发展得越来越好!我一直相信,我们学生会会发展得很好,而且是一个卓越的组织,所以经过几届人的.努力,她的光芒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发现!
6、学会科学的管理时间:
最后一点就是关于如何处理生活、学习和工作的问题,作为学生干部,肯定少了很多空余的时间,也许,别人在逛街的时候,你在工作,别人在约会的时候,你在工作,别人在学习的时候,你还在工作!听起来很不可思议,而我就是这么经历过来的!当你被接踵而来的工作,忙的晕头转向时,你会埋怨,你会沮丧,甚至想过为了好好学习此类的理由而放弃学生工作。但是请在下决定前认真的思考清楚这样的问题:我真的不能同时兼顾好工作和学习吗?其实想想,人的一生中,有很多时候是很少可以一心一意只做一件事的,奋斗里面的一段话说得很好,我们必须去工作,去谈恋爱,去奋斗,这件事十万火急,我们一天也不能等。一连串加起来也就一件事。而当你走到社会,要扮演的角色更多,你在做好你的工作的同时,还要兼顾你的家庭,在兼顾你的爱人和孩子的同时,还要兼顾亲爱的父母们。这些加起来也只能是一件事,而且仍然是十万火急的事。当然,这些事不能被分解来依次完成的,我们不能等忙完这一件才开始准备下一件。所以科学的时间管理是何等重要,无论你在同一时间,遇到的是多少件事情,请不要慌乱,冷静分清孰轻孰重,衡量一下哪件比较紧急,以及用时情况,合理的切分时间,如果一个人不能解决,向身边的人求救,也不失为一个好的对策。至于学习,在大学里面,更加不会被工作所严重耽误,当然影响肯定是存在的,只要在开学时好好规划你的学习计划,了解学期课程设计,结合学生会里面的工作,合理安排一下,工作、学习、生活三不误还是可以做到的。
如果,时间能倒流,我们可以从初出茅如的高中生从新走进大学的校园,我坚信我还是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坚持走学生干部之路。
大学生干部工作总结范文5作为一名学生干部我们要具备比一般同学更多的能力,我总结了一下,大致分为以下几点:
(一)科学决策能力。
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和瞬息万变的形势,学生干部要善于及时作出正确抉择,抉择不及时就会影响工作的顺利进展。因此,学生干部要有决策的魄力,通过科学的比较,全面的分析,进行权衡利弊得失,作出正确的决策。
(二)贯彻执行能力。
学生干部要善于贯彻执行院领导和上级组织的决议和决定。要把上级的精神和意图根据本部门实际制定行之有效的方案和计划贯彻到各个班级下去,并做到全面准确,得当有力。
(三)组织管理能力。
每个部门的工作目标和发展规划都要靠领导组织全员来实施。学生干部要善于把本部门的目标同干事的实际状况结合起来,统筹兼顾。正确处理各种关系,合理组织各方力量,恰当使用各类人才,实现最终目标,取得良好效果。
(四)综合协调能力。
作为学生干部,良好的协调能力是不可或缺的。要善于团结同学,作为老师与同学们之间沟通的桥梁。一方面要有很好的感情因素,善于激发同学们的热情,为着共同的目标团结奋斗,塑造部门强大的战斗力。另一方面要善于社会交往,使各种外在因素都能为本部门的工作开展服务,为本部门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五)选材用人能力。
组织的发展和工作的好坏的.最关键因素都在于人。合理用人,因人施用也是学生干部素质的重要方面。用人得当则事业兴,用人不当则事业衰。一方面要善于发现人才,不惟成绩、经验,把真正有能力的人放在重要岗位上去,并使其能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事业发展。另一方面,要善于因人施用。每位干部干事不可能都是人才,但每个人也都有各自的优势。而学生干部就要根据下属各自的特点,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岗位。这样才能最大发挥每个人的能力,保障学生工作顺利开展。
(六)处事应变能力。
社会在不断的前进,我们所面临的环境也在不断的变化,学生干部不能抱定“以不变应万变”的心态去开展工作。因为世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也不存在一劳永逸的办法,光凭老经验和老办法是无法应付的。必须认真了解新情况,加以分析研究,审时度势,适时调整,争取最佳效果。
(七)开拓创新能力。
在事业发展的过程中,一味墨守成规是无法取得良好业绩的。如果学生干部仅仅具备“萧规曹随”的作风,也不能肩负起领导老师赋予的领导职责和任务。必须敢于突破,敢于创新。以大无畏的精神,在旧有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闯出新道路,开辟新领域,促进学生工作不断发展。
(八)学习、实践能力。
这也是领导干部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能力。学生干部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主要还在于自身的学习、实践能力。时代在前进,科学在发展,学生干部如果不通过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和能力素质,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也做不好既有的学生工作。学习的方法有多种,最行之有效的方法还是理论联系实际。即不仅要从书本中学,更要从实践中学。学生干部一定要深入实际,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实践的过程中用理论去研究、分析和总结,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实践方法。
最后,我们在工作中应注意一下几方面的提高:
①.树立执行意识
②.养成执行习惯
③.营造良好人脉
④.保持积极心态
⑤.学会分析任务
⑥.搞好时间管理
⑦.注重过程任务。
高职院校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面向高中毕业生和具有与高中同等学历的人员招生,从生源类型来看,学生学习的基础、方式方法、主动性等方面,远不如本科院校学生;从学生家庭背景来看,多数学生来自农民、工人、下岗职工家庭,在心理、学习、求职等方面不能得到来自家庭的足够的帮助、指导;从高职院校开设的课程来看,是从社会需要和高等教育地位出发,确定教育定位和培养目标,以能用为度,实用为本,多以专业课为主,缺乏人文知识的传授,缺少人文素质教育,在这种状态下成长的学生会逐渐成为“空心人”“机械人”。为此,高职学生迫切需要具有实用性、针对性、启迪性的就业指导,校方也迫切需要寻找、构建行之有效的就业指导体系。
1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存在的问题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高端人力资源,但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屡攀新高,毕业生就业面临严峻的挑战,国家非常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教育部要求在2008年所有高校都要把就业指导课作为必修课或必选课,全面加强就业指导工作,但目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还存在诸多问题。
1.1 内容简单
多数高职院校开设的就业指导内容过于简单,局限在讲解就业政策、收集就业信息、讲授择业技巧、规划职业生涯等方面,缺乏基于职业发展和人生可持续发展考虑的能力素质的培养。
1.2 形式单一
就业指导只局限于课堂,形式单一,缺乏形式的衍生与内容的延续,没有融进学生的学习生活当中。阶段教学的实施,时间跨度较大,前期所学内容,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得不到相应的实践与检验,效果不尽人意。
1.3 与社会需要相脱节[1]
多数高职院校开展的就业指导相对滞后于社会发展需要,与学生想要的、用人单位急需的仍有较大距离,出现学生有业不就,企业有岗无人,就业指导实效性亟待提高。
1.4 学生被动接受就业指导
就业指导理论与实际没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用性不强,只是对学生作单向的知识灌输,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共鸣,加之学生对就业指导重视不够,缺乏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的热情,处于被动学习的局面。
2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体系建设的基本思想
随着国际经济形势风云变化,国内行业格局瞬息万变,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指导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与高度重视。这就对就业指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就业指导不应是单独的理论知识的传授,更应是思想的启迪、方法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在形式上,将课堂教学、网络教学、活动教学、咨询服务、岗位体验结合起来;内容上,将社会需求与学生学习诉求结合起来、将理论学习与模拟演练结合起来;维度上,将行企专家、校友、专业教师、辅导员结合起来。充分考虑本院校特点、专业结构、学生的认知能力等多方因素,从学生需求出发,解学生所惑,助学生成长;从社会发展出发,以素质能力培养为主,按需施教;从学生长远发展角度考虑,引领学生独立思考、终身学习,认清自我,规划人生。构建以职业发展为主线,以品德教育为重点,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提升就业竞争力和终身发展为核心的就业指导体系。
3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体系的构建
就业指导不应仅局限于就业方面的指导,还应涵盖心理健康、职业定位、人生发展等方面的指导,融教学、咨询服务、实践体验为一体,从课堂教学外延到学生的生活之中,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终身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与就业竞争力,变学生被动接受就业指导为主动寻求指导,变被动学习为积极参与主动学习。
3.1 建立关注学生长远发展的课程体系
(1)课堂教学:由短期的择业指导向长期的人生职业规划转移。就业指导并不是指导学生就业的一时性行为,而是一个培养人长期发展的过程。转变就业指导就是指导学生择业、就业的短视行为,将传统的就业指导延伸到人的一生职业规划指导,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就业指导定位由“匹配式”转向“发展式”。[2]
按年级将课程分为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的提升、求职指导、创业教育四大模块,重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岗位体验、可迁移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品德教育,使就业指导成为学生职业发展、职业素质养成的蓄水池,为学生人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网络教学:由课堂教师监管向课外学生全程自主学习转移。就业指导贯穿于学生的大学时光,针对学生在不同阶段的思想特点,实行模块式全过程职业指导,并配以网络学堂,学生不受时间、空间限制,随时学习学校网站提供的知名指导专家在生涯规划、素质养成、就业创业等方面的课程。网络教学不仅是课堂教学的补充与拓展,又与课堂教学相得益彰。学生依据自身兴趣与能力,自行掌握学习进度,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
(3)活动教学:由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移。由于高职院校的特点以及就业指导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就业指导应侧重于应用性而不是单纯理论性,侧重于针对性而不是通用性。为此,应深入用人单位调研,实地了解岗位职责与用人标准,将用人单位注重的学生的素质与综合能力方面的培养纳入就业指导教材内容,提高就业指导课实效性。
将活动教学纳入课堂教学之中,举办各类生涯规划、创新创业大赛、演讲、求职大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锻炼学生写作、沟通表达、随机应变等综合能力。
(4)创业教育:由创业知识向创新创业能力转移。创业教育是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业品质和实践能力作为创业教育的核心目的,将创业教育纳入就业指导课教学计划,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创业能力;建立创业培训中心,对有创业意向和创业素质的学生,进行创业培训,教会学生创业方法;依托专业建立创业基地,供学生创业体验,培养创业能力;对创业的学生给予政策、资金扶持,帮助学生创业。
3.2 实施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实践体验体系
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才能得到锻炼和提高,因此,就业指导更应注重实操性,使学生在实践中感悟所学知识,进行职业体验,为今后的职业选择及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带领学生进入用人单位考察参观,了解职业环境;组织学生进行岗位实习,了解岗位职责、要求,增强岗位适应能力,缩短差距;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掌握社会知识,增强应用能力;增加课堂教学模拟演练环节,巩固所学知识,达到知行合一。
实践体检贴近于学生生活,便于学生理解和感悟,便于内化为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3.3 构建解决学生困惑、指引学生前行的咨询服务体系
(1)个性化咨询:由单一课程指导向复式咨询指导转移。个性化咨询针对学生个体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能化解学生迷茫、烦躁情绪,帮助学生认清自己,挖掘自身潜力。
个性化咨询指导有网站在线咨询,有面对面咨询,有QQ群咨询,有电话咨询,有一对一咨询,有集体咨询。就业指导延续于课堂之外,深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丰富了就业指导模式,扭转了就业指导课堂教学模式单一的诟病,解决了学生在生活、学习、交友、择业、就业、立业等方面的困惑。
(2)“360度”指导:由教师单一指导向校企生参与的多维指导转移。就业指导应广泛吸纳各届人士,充分利用他们的工作经验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在就业指导中的作用。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三位一体;翻转课堂模式;云计算辅助教学
1 专业应用结合教学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1.1 可能性
数据库技术、专家系统、机器学习和模式识别、软件工程及网络技术等都在生物学中有广泛的应用,因此我们强调计算机基础教育应该为专业服务,若抛开专业理论,独立地讲计算机基础知识,学生根本没有体会到计算机技术带来的辅效果,必然对课程产生“无用论”思想和抵触情绪。掌握现代计算机工具是所有专业的必然要求,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面向全校所有院系专业学生,如何把专业应用、专业研究方向、专业发展和未来融入到教学内容设计过程中,是我们要把握的重点。对于学生而言,一方面他们可以体会到如何利用计算机解决专业领域问题,一方面又意识到计算机学科的知识和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舞台,同时,也将激励学生努力学好计算机科学技术,为今后学科领域的应用奠定基础。
1.2 必要性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工程师的类型主要分为应用型、设计型和研究型三种。应用型工程师主要在现场从事产品的生产、营销、服务或工程项目的施工、运行、维护;设计型工程师主要从事产品或工程项目的设计与开发:研究型工程师主要从事复杂产品或大型工程项目的研究、开发以及工程科学的研究。应用型工程师主要在本科阶段培养,设计型工程师主要在硕士阶段培养,研究型工程师主要在博士阶段培养。
以应用型工程师为培养目标的工科院校本科毕业生应达到的知识、能力与素质要求摘要如下:
(1)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2)具有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分析并解决本专业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参与生产及运作系统的设计,并具有运行和维护能力;
(3)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行产品开发和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的能力;
(4)具备获取专业前沿信息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从培养应用型工程师角度出发,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应该围绕如何阐述专业知识、如何将计算机技术代人解决专业问题展开,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素养,更应该让学生学会将计算机技术作为一种辅助工具去解决专业领域问题。
工学结合是将专业学习、能力训练与实际工作经历结合在一起,把学生推向市场。一般来说,用人单位并不希望花钱对新职员提供计算机技能的培训,而是希望毕业生在校期间就能掌握所需知识,更期望求职的毕业生能较好地掌握信息技术,以便在工作中结合专业岗位有效地开展应用,提高工作效率。计算机技术因其实用性和有效性,已经渗透到了每一个专业领域,为解决专业问题提供极大的帮助。掌握计算机解决专业领域问题的能力,必然会提高工作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这是用人单位最关心的问题。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三位一体”包括知识、技能和素质。个人素质是否高,在于能否具备把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解决专业领域问题的能力,如果所学知识不能用于解决任何问题,学生会感觉索然无味。计算机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但是,对每个专业的学生来说,作用到底体现在什么地方,需要教师作为一个领路人指引其找到突破口。
2 研究内容
2.1 根据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定位,改革课程教学内容
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定位是配合其他专业学科的教学。目前还没有一种具有专业特色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材。教师要想突出专业特色,对现行教学内容的改革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计算机基础教育必须优先解决的问题。目前,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结构如表1所示。
以生物技术专业为例,教材的选择应该兼顾学生的知识背景和学习兴趣,尽量选择有生物专业背景的作者撰写的教材,其优点在于:
(1)生物专业背景的作者能够从他们自己的知识体系出发,阐述计算机方法和技术如何用于生物数据的处理;
(2)生物专业背景的作者了解生物专业的学生需要哪些基本的计算机知识。
在授课过程中,针对学生的特点综合使用多本教材更能达到预期效果,但就目前我们的研究所知,符合专业需求的、可借鉴的国内外相关教材比较少。
笔者建议先以程序设计基础课程为例,以点带面,综合剖析人才培养方案,充分发挥本课程对支撑该专业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的核心作用,着重于专业领域的计算机技术应用改革课程教学内容。
2.2 按照为专业培养目标服务的理念,对教学目标的研究
目前,国内外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发展有两个重要趋势,一是计算机基础理论开始引入非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二是计算机基础教学开始与专业课程内容结合。因此,对于新型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我们必须重新认识、定位与设计,研究的教学目标是:
(1)让学生学习和理解数据分析基础。他们可能在专业课程学习中见过这些内容,但并不能深刻理解,更没有将它们应用于现实数据分析过程中。
(2)学习如何将计算技术“运用”于分析和解决那些只用分析技术很难或不可能解决的问题。
(3)学会如何“应用”计算机技术解决现实世界中专业领域问题,并将认识到专业领域中由于计算机的局限性所不能解决的一些突出性问题。
2.3 对课程内容的设计和研究
程序设计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广义的解决问题的技能,可以用在任何编程设计应用中。在传统的程序设计教学过程中,一般按照数据类型、操作符、分支语句、循环语句、输入输出、模块化、数据结构的顺序教学并举例说明。这种过程周期较长,而且实验课程难以安排。教学实践表明,过多的抽象概念和理论只会在学生和教师之间竖起高墙。
此外,在讲授专业应用案例中,教师应尽可能利用学生熟悉的语言进行教学,可以参考情境概念教学中所应用的不同案例:物理学专业喜欢使用力学的例子讨论速度和加速度;化工专业可能讨论反应速率和动态均衡。对这些例子进行分析和理解后,教师可以进行再抽象,从中提取这些现象所依赖的数据规律。实际上,这些从专业分支得出的案例和基础知识,很容易同计算的概念结合。
2.4 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研究
大多数教学活动主要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的思考很少,很多问题学生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应用能力不好。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很多教师对教学活动进行改革,提出任务驱动法、情景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等,还有的教学改革是从课程建设角度来进行的,包括课程内容的补充完善、实训案例扩充、加强师生互动等方面进行教学的深度探索。此外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基于网络平台进行的教学改革也越来越多。
2.5 重视实验环节,对设计实验内容的研究
实验内容的设计要以专业实践为突破口,实现计算机实践教学与专业实践教学交融、相长。就生物专业而言,实验显得尤为重要。例如,使学生了解计算机技术和方法在生物数据处理过程中的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实验课中,他们可以领略到计算机技术的魅力,并坚定学好计算机知识的信念。
2.6 对引入竞赛机制的研究
一般来说,企业在面试员工的时候,最先接触的是学生的成绩和各项获奖资料,获奖学生在同等条件下会被用人单位优先录用,但如果大学4年下来,学生说不出做过什么,也没有证据证明自己做得有多好,企业在选择优秀人才的时候会无所适从,往往依靠院系推荐,而推荐的学生又未必是适合企业文化的。但是有了获奖资料作为参考,企业很容易判断学生学过什么课程知识、对哪方面比较感兴趣、有什么长处、合适在什么岗位工作、是不是有上进心,这些都有助于企业顺利招收合适的员工。
我们希望合理设计与专业相关的竞赛选题,该项内容可以放在学期末最后几周进行。竞赛作品的制作和开发,是知识的综合运用、实践、创新的过程,有很强的系统性、目的性、实践性。竞赛必然包含证书和奖品,证书是大学毕业后进入企业的敲门砖,奖品则是对自己的努力、能力和付出的肯定,在一个富有挑战性的竞赛中获得荣誉和奖励,不仅让学生感觉学有所得,也会极大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不断挑战自我,积极向更深更广的领域探索。
2.7 构建网络课程交流服务平台,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研究
团队合作非常重要,因此我们希望构建一个网络课程交流服务平台,所有获奖作品都上传到该平台上供全校学生学习,在平台上不定期组织获奖学生在线交流和答疑,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
通过构建网络课程交流服务平台,不同专业学生可以发现自己的兴趣点,兴趣相同的学生会很自然地融合和沟通。在沟通的同时,一些综合素质较高并且志同道合的学生会慢慢凝聚成一支或几支学习能力强、学习潜力大的骨干队伍,这些队伍必然会在校内受到广泛关注,从而产生强烈的示范作用和影响力,有助于促进学风的整体提升。同时,团队还可以创办工作室,承接校内外项目,为将来创业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8 对构建CCAI(云计算辅助教学)资源平台的研究
云计算辅助教学(Cloud Computing AssistedInstruction,简称CCAI)是将各种教学服务(如服务器、带宽、软件系统、数据资源乃至技术资源等)迁移到云端,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登录云端获取学习资源、制定学习计划、保存私人数据等各项云服务,进行个性化的自主移动学习。
图1是“云教育”平台关系结构。“云教育”平台上没有“教师”与“学生”之分,他们的关系是平等的,共同作为平台的主体。平台体现了“信息民主化”,教师作为“知识来源”的作用将部分由网络替代,学生也是资源的提供者;教师既可在真实的学校中,也可在虚拟的网络中体现教师的角色行为。平台的“资源”“习题”和实时互动等功能,能很好地辅助学习。
云计算辅助教学平台有利于学校节约经费,有利于教师构建自己的个性化网络辅助教学环境、开展个性化网络辅助教学活动、增强师生互动、完善课程特色教学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学生搭建个人学习环境、规划和管理个人学习、自由选择所需学习资源和服务、自主制定学习计划和学习进度,促进学生高级思维能力和群体智慧发展。
2.9 对改革考核体系的研究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考核方式较单一。笔者建议在引入竞赛机制的基础上,让每个学生从“成果展示+论文+模拟答辩+PPT演示+个人风采”几个方面制作视频并传到网络平台上,邀请有关部门的教师和相关院系的学生等分配账号,按照规定的评分标准,在某个时间内登录平台打分,课程教师的评分占30%,学生的评分占30%,其他评分占40%。
论文要求学生提交作品文字说明,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增强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有利于建构新信息和修正旧信息。个人风采包括作者完成竞赛选题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模拟答辩、视频制作等都要求学生亲力亲为,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合作精神,还可以间接学习视频制作软件Premiere和音频制作软件Cool edit等。
2.10 对教学改革出现的问题的研究
计算机基础教学为专业服务的重新定位使得教学实践过程中出现多方面问题。分析这些问题并探索解决措施,是推进结合专业教学的必要途径,典型问题如下。
(1)教学内容选择上如何找到最佳结合点,如何删掉一些与该专业结合不紧密的内容,但又能保持内容体系的完整性。
(2)如何与专业课教师沟通,如何建立教师考评机制。
(3)如何建立有效的教学质量监督机制。
3 结语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以其特殊的优势以及作为现代高科技在各专业领域应用的广泛性,定位于服务其他专业学科的教学,在教学中努力把专业前景、专业研究方向、专业发展和未来融入到教学内容设计过程中。除了计算机基础课程,很多其他课程都可以围绕专业开展教学,让学生整个大学期间都在浓厚的专业氛围内完成学业并深刻感受每门基础课程带给专业课程的辅效果。
参考文献:
[1]于啸,张喜海,孙红敏.计算机专业生物信息学课程建设探新[J].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7):64-65.
[2]郑莉.漫谈计算机基础教育[J].计算机教育,2007(1):60-61.
[3]崔刚,陆勇.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工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之架构[J].江苏高教,2012(5):97-99.
[4]曲明哲,解海.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与社会需求适应性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8):135-137.
关键词:地方高校;分向选择;分层指导;分类评估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11-0158-02
作者简介:王磊,男,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心理学教学。
一、问题提出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合并、扩招带来的一些问题逐渐显现:一些独立办学、形成特色的院校被合并后实力被削弱;相当多的院校合并后貌合神离,联而不合,影响正常办学;现有教育资源不匹配,部分高校为创收而擅自降低入学标准,“宽进严出”有名无实;生源结构及专业结构存在许多不足,等等。从1999年国家决定大幅度扩大招生规模以来,中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以年均11%左右的速度骤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从现在到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24.2%提高到40%。许多地方高校每年的增长比例达到全国平均发展速度的两倍多,一些高校每年招生人数多在7000人以上。地方高校面临的实际问题也很多:缺乏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主动、前瞻性的认识研究,专业设置不够科学、内容陈旧、方法单一、实践动手能力低,等等,部分专业的毕业生供给远远大于市场的有效需求……但是,表现最为明显的则是学生近期和长远的学习效能偏低。
二、状态表现
连年递增的学生数量,无疑会造成师资、设备、图书、教室、宿舍等方面的全面紧张状态。学校在努力抓好各项工作之余,虽然加大考研、考公务员等渠道的拓展,全力为学生就业创造条件,但每年仍会有部分学生因学业原因不能获得学位;不少学生毕业若干年后,不得不重新积聚财力打拼创业,且创业项目几乎与所学专业毫不相干;学生综合素质低,不能有效地实现行业转换;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观念及效果不足,等等。几乎所有的学生,从刚入学就将自己面临的最大问题定位在“就业”而非“学习”上。这种心态及其行为,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是可以理解的,但它带来的直接影响则往往是:对专业不满意、兴趣不浓厚、心理不安稳、效果不合格等诸多表现,学生表现出的这种空泛甚至实用性的趋向,许多时候会直接导致教育教学效果的严重不良:基础学科不扎实、专业课程不系统、动手实践不深入、人文修养不到位、人际关系不和谐、创新创业不主动,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高校合并及大学扩招步伐的推进,对于许多以教学为主的一般性地方高校而言,着重表现为学生状况参差不齐的多元化及高校教师的年轻化两大倾向,使得教育教学效果进一步被侵蚀。教育功能往往存在一种侧重正面宣讲、缺乏反面思考的倾向,常常立足于远大理想的鼓励与煽动,而缺乏近期具体的操作实施方法,欲望的狂热遭遇现实的冷峻后,反而会造成更大的痛苦和无奈。笔者长期从事办公室工作、学生工作和教学工作,直接参与指导过许多具体活动的开展,曾重点围绕课堂教学改革、读书活动开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考研指导等展开工作,形式虽各有千秋,但总体效果却仍感欠缺。思考的结果是,部分学生根本不适合在普通高校学习,部分学生的巨大潜力被堙没于常态,常规教学虽为学生奠定理论但仍需在实践能力培养上致力于后期加工。
三、具体指导建议
2012年7月17日,总理在全国就业创业工作表彰大会上强调:“继续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积极拓展就业领域。”良好的就业来自良好的素质,良好的素质来自良好的教育,而良好的教育一定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此类问题千头万绪,本文尝试从高校学生的入口、过程和出口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1.分向选择
地位的平等绝不意味着能力的一致。孔子说“为己之学”,从一定角度说明大学教育不是为了简单的社会分工,不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期望,而是为了了解学生的优势、发挥他们的潜力、达到教育与就业的内在的和谐。2012年10月出台的关于职业技术教育的优惠政策,再一次表明国家对技术实用性人才的重视,并且也在着力扭转“普通教育太普通,职业教育太职业”这一不良现状。学生及家长一定要改变以往传统的观念,不能总是执泥于上本科院校,一定要考虑家庭经济状况、学生学业能力、未来就业前景等实际因素。如果学生确实不太适合普通本科院校学习时,就要放平心态,放宽眼界,甚至放低要求,学一门手艺,懂一门技术,选择一所相对适合自己的职业专科学校,最终效果肯定会更好。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就业,有利于学生学习,也有利于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如果从源头处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分流,普通高校生源需求量就会相对减少许多,对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会有不小的优化作用,利国、利校、利家、利己的多赢态势就会逐步形成。
2.分层指导
“中国不缺教育,但却缺少好的教育”。上大学容易,上名校很难。扩招后学生的走向,大多集中于地方普通高校,使之大量存在资源紧张、人满为患、就业不良等实际困难。必须承认,进入普通高校的学生的学习程度,仍然在多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专业选择固然是差异的一种体现,但从长远考虑,根据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进一步区分,无疑会对学生的指导更为直接具体。进入普通高校学习的学生,可以根据各校每年毕业生分布走向的具体情况,进行不同层级的设定。通常而言,每年约有10~15%的学生会选择考研,80~85%则随大流,或选择报考公务员、选调生,或在常规教育后选择自主创业,等等。同时,仍有5%的学生面临毕业困难。对于第一类学生,学校可围绕专业学习进行系统指导,配备专业导师进行辅导,鼓励他们在生活中磨砺并争得荣誉。应重点抓好学术期刊网的使用、专业经典的研读、高级别期刊的涉猎,以及相关专业及学校的排名了解等指导;对于第二类学生,学校则应该在夯实专业理论的同时,把重点放在以动手能力培养、实践活动参与、素质能力拓展、社会状况调研等活动上,以就业、创业为导向,努力培养学生了解环境、服务地方、回报社会的现实能力,回归教育的听、说、读、写等基本素养,回归人的良知、责任、理解、互助等朴素品质;对于第三类学生,应详尽分析其趋向动因,除学习能力偏差这一主要因素外,他们的心态多与家庭贫困、心理障碍、突发事件等相联系,重点应放在个别指导、学业预警、心理减负等内容上。
3.分类评估
一般高校对学生的评估,包括学业成绩、品行表现和优势特长等方面。入党、评优及每年度的奖助学金评定等,是绝大多学生追求的精神和物质目标。同时,学生每年的毕业论文(设计)无疑是耗时长、争议大的一种重要评估内容。正如教师的评估指标不能过于重视科研一样,为了更好地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许多院校已经开始注重教学改革项目、教学效果评估、联系实际状况等内容的指标权重。除了对学生的一般性常规评估以外,毕业论文(设计)也要改变:体音美重在设计,理科重在产研结合,文科重在实践应用,并且都要重视高水平的奖项获得,甚至可以直接替代毕业论文(设计)。尤其应回归教育本源,更加注重表达、阅读、写作、礼仪等基本技能的达标工作。这样,才会有利于学生特长兴趣得全面持久发展,减轻他们的负担,提升就业的效果。
四、结语
分向选择的重点在于观念转变,地方高校的国家投入、分层指导的重点,在于职业规划设计和教师指导的全员配合,分类评估的重点则在于灵活多变及其贴近生活实际。其中,需要注意的关键环节包括:学科设置、课程改革应贴近市场和实际;对教师素质的心向、经验、效果要加强评估管理;教学、学生管理、社会实习等一体化合力的形成,等等。管好入口、抓好过程、放活出口三管齐下,合理规范,加大落实,相信会对学生的实际就业需要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