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培养教育内容

培养教育内容

时间:2023-05-30 09:49:4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培养教育内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培养教育内容

第1篇

关键词: 高校创业型人才 培养教育 必要性

2010年,我国应届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30万。由于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城镇新增失业者及非应届待岗人员持续增加,各路就业大军形成“叠加”效应,使2010年的大学生就业成为国家尤为关注的社会问题。而创业型经济是一国经济发展引擎,重视创业型人才培养是从国家发展战略的角度出发的必然之举。2010年5月7日,教育部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加强创业基地建设,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大学生自主创业扶持政策,强化创业指导和服务,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实现突破性进展。在此背景下,研究创业型人才培养教育在高校实施的必要性是非常有意义和必要的。

一、国外创业型人才培养教育研究现状

近20年来,创业成为美国等西方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创业教育在国外取得了蓬勃发展,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创业教育都已发展到比较成熟的阶段。针对大学生创业教育,学术界的研究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创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师资培养、评估指标等。目前,国外主要的培养创业型人才的方式有:一是以创业学学科建设为目标的发展路径,拥有雄厚而稳定的师资、社会化的教育网络、丰富的资金来源等(沈蓓绯等,2010;施丽红,2010;Katz. J,2003;乔明哲等,2008);二是以提升学生创业素养和创业能力为本位的发展路径,从小学至大学的全程培养使得学生在不同阶段习得不同创业技能和素质(蔡克勇,2000;卢小珠,2004;李志永,2009;Bennett,Dr.William E,2001;乔明哲等,2008)。前者主要采用聚焦模式(focused model),教学活动在商学院和管理学院进行,培养专业化的创业人才;后者主要采用辐射模式(radiant-model),教学活动在全校范围内展开,主要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为学生从事各种职业打下基础。

二、国内创业型人才培养教育研究现状

1.国家层面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活动开展及政策制定

创业教育在我国的发展不过10多年的历程,1999年教育部公布《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提出要加强大学生的创业教育,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这是中国高等教育对创业教育理念的正式回应。从1999年开始,由团中央、教育部、中国科协、全国学联联合主办开展了每两年一届的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2002年4月,教育部确定清华大学等9所高校作为全国首批创业教育试点校。2005年1月,为引进KAB,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与国际劳工组开始磋商,并在2005年12月份完成了《大学生KAB创业基础》教材的翻译与改编。2006年,YEN将通过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在中国6所大学对学生开展KAB教育试点。

2.各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教育现状

近年来,各高校都以符合本校实际的创业型人才培养教育模式为指导,来开展创业型人才培养教育活动。创业型人才培养教育模式是指在创业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以培养学生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为目标,以课程教育体系为主导,以创业导师为引领,以创业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创业实践基地为依托,以创业服务体系为保障的人才培养模式(段远鹏,2008)。随着高校扩招,人们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注不断提高,对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也不断增多。通过整理相关文献可知,目前国内的创业型人才教育培养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以课程教育为主的模式(段远鹏,2009;连小敏等,2010)。开设创业教育系列课程,教师除讲授创业的基本知识外,主要以分析创业者的案例为主;开展创业教育讲座,请校友、企业家来校谈自己的创业感想,对学生的创业思想做出指导。这一模式重在培养学生创业意识,构建创业所需知识结构;第二,以学生赛事和活动为中心的模式,如“挑战杯”等(丁三青等,2009;周频,2010;蔡克勇,2000)。学校建立和开放实验中心和创新基地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科技竞赛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创业意识,增强了学生的创业能力;第三,以构建创业园或科技园为中心的模式(文峰等,2010;张项民,2008)。基本做法就是把社会资源引入创业园中,将科技工作者和学生吸引入园从事科研活动,以各种方式指导学生自主设计、创办、经营商业企业或科技公司,从事商务活动、技术发明、成果转让、技术服务等。

三、创业型人才培养教育的必要性

1.创业型人才培养教育是创业活动实施的前提和基础

“创业”,本质上是一种新价值的创造活动,这不仅指的是从通常意义上的创业机会到创建新企业这一过程,而且指成熟大企业内部新业务的开展,即公司创业。研究表明,创业活动是经济发展的基本推动力之一,创办企业提供了相当比例的就业机会,并且在社会发展中起着创新发动机的作用,推动了技术创新和生产率的提高。“创业教育”由英语中“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翻译而来,最早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9年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发展趋势国际研讨会”上提出的,主要指对青年的事业心、进取心、冒险精神等的培养。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面阐述了完整的创业教育概念,即创业教育包括两个方面内容:求职和创造新的就业岗位。

在一般情况下,“创业”与“创业教育”(即“创业型人才培养教育”)具有时间上的先后关系,先有“创业教育”,后有“创业”行动。创业教育是从事创业活动的准备阶段,包括思想意识、心理素质、知识技能等多方面的储备。创业教育是顺利开展创业的前提和基础,而创业是创业教育行动的实施。因此,创业教育是服务于创业行为的准备性教育,创业教育将使创业这一行为更具目的性和有效性,增大其成功的可能性。

2.开展创业型人才培养教育势在必行

创业型人才是指具有创业家才能,善于发现机会并通过创办企业、动员和组织生产要素的生产性努力,以抓住利益机会实现自己理想和追求的人员。企业家才能是创业型人才的潜质,不懈的创业行为是创业型人才的表征,而成功的创业型人才则成为企业家。开展创业型人才培养教育是必要的:

(1)创业型人才培养教育首先是生存性职业教育。2007年至今的全球经济危机,使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充满竞争与挑战,终身稳定的职业已经不复存在。学会生存是人们在新形式下接受职业教育的首要目标。因此教育不仅要帮助人们掌握宽厚的文化基础、出色的专业技能,而且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以适应日新月异的新形势。而创业型人才培养教育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

(2)创业型人才培养教育是创新教育的延伸和深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从广义的创业教育概念来说,创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在高校实施创业教育中培养目标就是使学生形成基本的创业素质。

(3)创业型人才培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载体与体现。创业型人才培养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是把素质教育引向深入的一种新形式。高校实施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高为目的,以创新精神、创新理念、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对教育观念、手段、方式及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全面的改革和创新。

我国创业型人才培养教育相对于国外几十年发展起来的相对成熟的教育形式还有很大的改进和创新空间,特别是在创业教育被教育部列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育体系中的课程之一,以及国家、各省为大学生大力营造良好创业环境的条件下,针对我国目前创业型人才培养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在结合现实调查的情况下,对创业教育功能深入化、实践可行化与评估有效化方面做出新的探索与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段远鹏.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运行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10):452-453.

[2]文峰,罗亚泓.大学科技园与创业教育平台的建设[J].科技管理研究,2010,(2):83-84.

[3]蔡克勇.加强创业教育――21世纪的一个重要课题[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1):16-21.

[4]丁三青,王希鹏,陈斌.我国高校学术科技创新活动与创新教育的实证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2):96-105.

[5]周频.“挑战杯”竞赛在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功能[J].中国成人教育,2010,(4):67-68.

[6]施丽红.美国创业教育支撑体系的特点及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0,(5):158-160.

[7]Bennett,Dr.William E.The Next Chapter of American Education[J].Business Perspectives,2001,13(3).

[8]Katz.J.The chronology and intellectual trajectory of American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3,(18).

[9]沈蓓绯,刘明霞.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特色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0,(5):52-55.

[10]乔明哲,卫.英国大学创业教育的特点及其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9,(6):92-96.

[11]卢小珠.创业教育的国际比较及启示[J].教育与职业,2004,(14):68-70.

第2篇

关键词:建筑师 进阶教育 人才培养

传统的建筑学教育是我国应试教育的组成部分,该教育模式长期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学科知识为重点,培养的建筑师大多缺乏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难以适应社会需求。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对现行教育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将建筑师职业能力进阶培养作为改革的方向,以培养出适应当代社会需求的建筑师为改革目标。

一、建筑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重理论,轻实践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现有的建筑学教育仍主要采取课堂授业的模式,对理论知识的传授非常到位。但是,建筑学是一门“因地制宜”的学问,知识内容必须根据周边自然、人文、气候环境等做出灵活的调整。然而,在当前建筑设计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普遍缺乏实地考证,导致学生缺乏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设计出的作品大多是脱离实际的“空中楼阁”,实际应用价值非常有限。

2.重美观,轻实用

同样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为了能设计出让授课者耳目一新的作品,在测试中获得高分,学生们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往往倾向于重点突出作品的外观设计,而忽视了其实用性,所以,设计出的作品容易出现“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问题。近年来,有很多建筑物就是因为过度追求美观、忽视了实用性,在施工中经常出现无法克服的困难,从而导致“烂尾楼”现象频发。

3.重模仿,轻创新

近年来,我国建筑界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相当罕见,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建筑师们思想的僵化。究其原因,多是在培养中过度重视对现有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独立思想的培养,导致建筑师们普遍缺乏创新能力,只能模仿前人的成功作品,即使偶有改进,也鲜有亮点。

二、建筑师进阶培养模式

随着以上问题的逐渐暴露,实行新的教育模式势在必行,进阶式培养模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培养出真正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建筑师。

1.系统化的课程设置

首先,在课程设置中应当注意系统性,使文化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形成完整的逻辑结构,方便学生消化吸收所学的知识。

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如果要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就要设置相关的逻辑思维、空间想象、绘图绘画等方面的课程,全面对学生进行培养,从而确保学生能真正理解、掌握建筑设计,而不是一直停留在能画出作品的阶段。

2.递进式的培养模式

在建筑师培养教育中,应当坚持从简到难的施教顺序,按照先文化课,再专业基础课,最后专业课的顺序设置课程,循序渐进。第一学年重点设置文化课,主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第二学年以专业基础课为主,使学生掌握绘图、测量等技能,初步掌握建筑设计技巧;第三学年以专业课为主,使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水平进一步提高,逐步培养和训练学生独立设计的能力;第四学年以实地测量和设计为主,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能设计出真正与环境相契合的作品。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式

教育必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建筑师的培养教育应当经常安排学生进行实地实践,例如,对参观、测绘设计新颖的建筑;对设计失败的作品进行分析、改进;或者在一个新的环境下,要求学生模拟进行实地设计,最大限度地贴近生活,使学生在掌握原理的同时也能熟练地运用。

4.模仿与创新相结合的教育理念

在教学中,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向成功的建筑师学习,另一方面也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他们天马行空地想象,要积极引导他们将自己的独特想法设计出来、实践出来。同时,应当不断开拓学生的视野,锻炼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学生成为有独特思想的设计师。

三、小结

建筑师进阶教育模式的实施,应在不同的阶段实现不同的目标。在培养教育的基础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在培养教育的进阶阶段,应重点关注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独立设计的能力;而在培养教育的最后阶段,则重点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确保学生在设计团队中发挥自己的才华,最终成为真正能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合格建筑师。

参考文献:

[1]马骁.建筑师职业才能进阶式培养模式研究[J].中原工学院学报,2014(4).

第3篇

关键词: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职业生涯规划;培养教育

探索高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复合型知识结构培育的有效途径,对于高校培养高质量的、满足新世纪人才市场需要的数学与应用数学大学毕业生,使其更好地参与经经济建设,才能更好的参与国际竞争,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赶超世界强国,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1.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1 专业划分过细,设置过于专业化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划分过细结果导致学生知识结构单一,专业特色很难体现,造成课程内容重复。一些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多年来,我国高校按照过多、过窄、过细的专业设置,制定了严格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编写了统一的教材,造成基础课过窄、专业课过专、必修课过多、选修课过少的状况,这些都不利于拓宽学生视野、扩大学生知识面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2 教学内容和教育模式落后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学科特点决定了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前沿性和交叉性,而且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日新月异,那么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使之适应当前社会需求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但很多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几年如一日,很少进行调整,这样做的直接后果是造成学生学不到最新的知识,使教学和社会脱节。

1.3 课堂教学时数多

学生自学时间少,不给学生留出思维的空间和余地,难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主要是重点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课程内容陈旧老化,不适应新的人才培养的要求。任何时期的经济理论都是为现阶段的经济建设服务并指导现阶段的经济活动的,由于教育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致使很多教学内容难以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需要。

2.构建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理论思考

2.1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要以教育思想和观念的创新为先导。传统的教育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记忆,认为把知识都记在脑子里就是真正学到了东西。这种教育观念在高校里占据着统治地位,积累和学习前人留下的知识遗产成为学校教育的绝大部分内容。在知识经济及全球一体化的今天,知识的更新换代的频率越来越高,传统知识就像电脑一样“贬值”很快,很难适应未来,这就要求全社会都要更新教育观念,强化创新意识,拓展创新教育手段,尤其是高校教师和学生。培养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其创造能力,是高校开展创新教育的前提。

2.2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要以构建学校创新教育系统工程为保证。学校创新教育系统工程是一个庞大的社会教育创新系统工程和复杂的学校创新教育系统工程。高校不能只注意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具有自如运用这些知识的创造能力,以及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高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开展创新教育,应以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以拓宽专业口径、增加人才创新适应能力为目标构建创新型教育体系。同时要注重学校创新教育系统工程的协调发展,并形成整体合力和优势,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创新模式。

2.3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要以教育内容改革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为关键。发展创新教育,培养高素质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创造型人才,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培养教育方法的改革是极其重要的一环。改革传统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培养教育方法和教育模式,改革现行的教学方法。首先,应改变长期以来盛行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法。要倡导互动式的教学方式,要给学生留有自己思考的空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创新的品质。其次,要真正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创新教育的学生观,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自主精神,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首创精神。

2.4 积极开展“有效”课堂学习活动。主要是指课堂学习要有效果、有效用、有效率。有效果是指课堂教学要指导学生有效掌握知识达成教学目标,努力追求教学效果;所谓有效用,指当下的学习应该对后续学习、终身学习有用;有效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完成一定量的教学任务。积极推行基于实际应用的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和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专业课程运用真实任务、真实案例教学的覆盖率要达到100%,主干专业课程企业和行业的参与率要达到100%。根据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理学院提倡教师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创造现实性的课堂教学模式,解决应用性的教学内容,真正调动起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结语: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要以教育模式的创新为手段。高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教育是全新的领域,许多问题需要不断探索。现有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教育教学模式还存在着诸多弊端,不少课程仍采用刻板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忽视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学生只是被动的听众,缺乏促使大学生创造个性发展的良好环境。构建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重点突出“创新”。高校应努力适应科技发展和社会变革的需要,积极地进行教育观念的更新及教育体制的改革,实现从应试教育模式向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模式的转变,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心理健康、适应能力强、开拓创新的复合型人才,以便能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教育必须加强人力资本与智力资本的培养,其关键在于创新。只有以创新的精神、创新的途径与创新的举措,才能推进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教育不断跃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樊红云.数学分析课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J].发明与革新,2005,(6):14-15.

第4篇

一、俗话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

“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习惯伴随人的一生,好习惯要早养成。人们一旦形成良好的习惯,学习、生活和工作效率就会提高,人生就会幸福精彩。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行为习惯与人格关系研究课题组在北京11所小学的教育实践表明,少年儿童个体处在一种最积极的准备和接受状态,正是人的潜能开发和社会行为发展的最好阶段。少年儿童自我意识尚未成熟,可塑性大。教育家林格说:“教育要抓根本,?@个根本就是习惯。习惯,既是一切教育的起点,又是一切教育的最终成果。”

那么养成教育该如何有效的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呢?

首先要注重养成教育各种教育途径的协调一致 。

学生生活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组成的一个大系统之内。所以养成教育自然就是一个相互协调的系统工程。主要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条途径来协调实现。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就要主动指导,积极协调各种途径,调动各方面因素形成全员育人的强大合力。

二、养成教育要有切实可行的计划,要循序渐进

行为习惯的养成不能等孩子出现什么问题再进行什么教育,当然这不排除发现什么问题就应该进行什么教育。关键是要主动,有计划的开展。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朝夕之功。任何孩子的成长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养成教育也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生理特点由易到难做好规划,教育内容、方法、时间、空间等都要科学规划。

中心要明确,重点要突出。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不可能对所有内容都细致训练,面面俱到,如蜻蜓点水,既没有那么多的精力,也难以在儿童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要抓住中心,突出重点,以点带面。中心抓准了,就会得心应手,事半功倍。让好习惯带动好习惯,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

注重阶段性,结合年龄特点。小学低中高年级要有各自的训练重点,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水平分析哪些习惯在什么阶段最主要最关键。低年级学生主要是以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为主,中年级主要以文明礼仪、安全法制、快乐学习为主。高年级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五爱”教育为主。当然各个阶段的教育也不是孤立的。

要循环上升。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是一个长时间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要注意联系,低层次培养教育为高层次培养教育打基础,高层次培养教育也要注意巩固和强化低层次教育。

三、养成教育要注重训练,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依托

儿童的生理特点决定了对于儿童只有通过反复训练才能形成自然的稳定的习惯。训练要持之以恒。习惯成自然是需要时间的,要反复抓,抓反复。训练过程要加强指导。孩子们缺乏起码的经验和耐力,在训练的过程中既要有统一的要求,还要因材施教,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化差异。训练要求要具体化。为避免简单说教,训练的方式就要力求趣味化,和丰富多彩的活动结合起来,寓教于乐。例如我校就将学生的养成教育和国学经典进校园结合,和重大节庆日活动结合,和家长学校工作结合,和学科教学结合,和社团活动结合。再如在班级中开展“请你像我这样做”的活动。在适当的时间如课堂坐姿不正确时老师做一个动作,边拍手边说“请你像我这样做”,学生边说边像老师一样做,经常提醒训练学生就会养成正确的姿势。儿童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活泼好动的天性。他们在感知中无意性和情绪性比较明显,容易被感兴趣的、新颖的内容吸引。如果训练形式单一,孩子们就会感到枯燥,容易厌倦。

四、养成教育要注意发挥榜样的影响作用

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靠简单的说教是不行的。老师更要以身立教。榜样是无声的力量,是活的教科书,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符合孩子喜欢模仿的天性,对孩子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形成有着特殊的作用。发挥榜样的作用可以从如下方面入手:阅读名人故事和名言警句,引领孩子前进的方向,用老师的言行感染熏陶学生,熟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榜样的树立不必高大上,要多在孩子中发现和树立好榜样,孩子们既是玩伴儿又是学伴儿,心意想通,没有距离,彼此更愿意模仿学习,更想要彼此超越。品德要靠品德去影响。教育者要善于帮助孩子寻找并发现其与榜样的相似点、共鸣点,使其知道该学什么怎么学,使孩子们对照分析找差距,不断提高。

第5篇

【关键词】品格教育;德育教材;统计分析;存在问题

一、对德育教材德目的统计分析

1.对人教版小学教材《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德目的统计分析

品格教育要求的十个德目内容在小学教材《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中呈现的特点是:注重对“忠”“仁”“勤”“和”德性品格的培养教育,它们文本内容所占的比例依次为:20%、19%、14%、12%;相对对“义”“信”“俭”的德性品格的培养教育的内容就显得比较少,它们的文本内容所占比例依次为:5%、2%、2%。这样的以培养德性品格为主的德目内容安排情况,脱离了小学生发展的客观实际,我觉的是不合理的。因为从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弱,自立能力较差,但模仿能力强,因此,开展培养“社会公德”为主的品格教育,更能有效地培养他们的“礼”“仁”“孝”等德性品格。

2.对人教版初中教材《思想品德》德目的统计分析

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突出对初中生“勤”的德性品格的培养,显然是符合初中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初中阶段的青少年,其自我意识发展很快,渴望自我的发展。在这时期注重对他们“勤”的德性品格的培养,应该是抓住了道德发展的关键期,这对于他们以后的自我意识和认同感的发展会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的。正因为初中生是自我明显发展的时候,此时他们更容易处处体现自我,所以应该在小学阶段培养的基础上,继续培养他们“社会公德”方面的德性品格。

3.对人教版高中教材《思想政治》德目的统计分析

高中阶段的品格教育培养的德性特点有两个极端,非常地突出对“忠”的德性品格的培养,比例高达37%。而却完全忽视了一个重要的德性品格的培养,即“孝”。而“忠”以“孝”为先、为基础,只有懂得孝敬父母、孝敬长辈,养成“孝”的德性品格,才能更好地理解、接受、内化“忠”这一德性品格。在实际行为上也才能移“孝”作“忠”,人教版高中教材《思想政治》对“忠”“孝”德目的具体内容设计显然是不合理的。但是在此阶段,还是忽略了对“俭”的德性品格的养成教育。

4.对高教版大学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德目的统计分析

在大学阶段的品格教育方面以突出“勤”的德性品格为主,它的文本内容所占比例为25%,这也是符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的。大学生逐步向成人转变,各方面趋于成熟,但是缺乏一定的社会阅历和经历,心理方面还是相对稚嫩,但其自我的意识和要求是空前发展的,因此需教育引导他们勤奋努力,自强自立。但是,很矛盾的是,此阶段对“智”的德性品格的培养却又非常的忽视。可见教材在内容上的安排是不合理的。

二、品格教育德目及其衔接存在的基本问题

1.德目衔接不到位

从整体上来看,体现相应德性品格的十个德目在各个学段之间存在着衔接不到位,结合不紧密,有越位、缺位、倒挂现象,缺乏层次性,系统性,不能突出德性品格培养的循序渐进性。比如“忠”的德性品格的培养在小学阶段就非常的注重,相应的文本体现内容所占比例是20%,比例最高。对“忠”的德性品格的培养,在小学阶段排在首位,但在初中阶段却是排在了第八位。衔接上显然不到位。

2.德目具体内容简单重复

德目的具体内容很多都表现出简单的重复,这样,在学生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往往会使他们产生似曾相识之感。客观地说,这样的学习内容也往往也没有了吸引力,也就难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教育的效果会不明显也就不足为怪了。

3.德目内容设计脱离学生实际

品格教育的德育教材德目内容在设计上是脱离了不同学段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实际的。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特点,在小学阶段德目内容设计上应侧重体现对小学生的“礼”“孝”“和”“信”“俭”等德性品格的养成教育,培养其良好社会公德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但是实际的教材内容编排上更多的是侧重对小学生进行“忠”的德性品格的养成教育;到了初中,也还应该在小学“礼”“孝”的教育基础上,继续培养初中生良好的社会公德行为习惯,但在此阶段中对“俭”“信”“孝”等德性品格的培养还是不够重视。很明显,在对“信”德目内容的设计时存在的问题是最大的。小学、初中不重视,在高中、大学才开始引起重视,这样破坏了德目设计的阶段性、渐进性规律,那么品格教育的效果也就很难达到,以期通过品格教育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的德性品格的目标也就难以实现。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2]丁锦宏.品格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第6篇

关键词:学校认同 缺失 学生工作 学校认同培养

“认同”(identity)的概念可以说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根据美国学者Philip Gleason研究,直到20世纪50年代开始“认同”一词才在社会科学领域中流行开来。采用Fred Mael和Blake E. Ashforth的定义,组织认同是指个人对于自己属于一个组织或者一个组织命运共享关系的知觉和感受,是一个人用组织成员的身份来定义自己的过程。而本文所述的大学生学校认同即是大学生对于学校这个组织的意识,是指学生对于学校所产生的出于价值认同、学术认同、文化认同和情感认同的归属感。培养在校大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有利于学生树立与学校共荣辱的价值观,增强其对学校价值内涵的认同,培养其积极的、高度的责任感;[1]对于毕业生来讲,学校认同有利于学生在社会上的荣誉感和归属感的形成,也有利于高校优秀品质的传承以及高校品牌的传播。

一.中国高校的学校认同感现状

目前,中国高校学生和毕业生的学校认同感现状并不容乐观,主要的问题在于目前学生对学校认同感的缺失以及高校对于学校认同感培养教育的缺失。

1.中国高校普遍存在的学校认同感缺失

一些相关的调查可以反映出大学生目前的学校认同感现状。以教育部学信网面向全国进行的高校满意度调查可以看出,学生对于自己所在高校的环境满意度、生活满意度和综合满意度调查中,给出的评价都不算很高,以综合排名第一的北京大学为例,其综合满意度也不到90%,河南高校的综合满意度多在60%-70%之间。重点与普通高校之间存在差距,地域之间也存在差异,以甘肃省为例,其高校的综合满意度较河南省更低。另外就毕业生而言,学校认同感缺失现象表现得更为明显。在2014年5月由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和手机腾讯网,对12626人进行的题为“你还记得你们学校的校训吗”的调查统计,仅有46.6%的受访者能清晰记得母校的校训,59.2%受访者不了解校训含义,70.7%受访者不知道校训出处。[2]而在更早的该中心进行的“你觉得大学毕业之后自己和母校还有关系吗”的调查中,称“毕业后就没什么关系了”的竟然高达35.3%。一组组数据足见当前中国高校的学校认同感现状是存在很大问题的。

2.高校对于学校认同感培养教育的缺失

学生对于学校认同感不高其主要原因在于学校方面。学校或没有符合学生的期望,或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没有传递学校的价值,或没有足够的影响力或社会荣誉。除此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目前中国高校缺乏对学校认同感的培养教育。根据认同理论来讲,认同感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因此,高校对于学校认同感的培养应当是一个循序渐进、融入学生学习生活的一个过程。而目前中国的很多高校确实没有将学校思想和价值在平时的教书育人中传达给学生,只是让学生被动地形成认同,自然会出现学生的学校认同缺失的情况。高校与大学生之间应该是紧密的依存关系,与毕业生之间也应当有维系情感的纽带,可是实际上学生对于高校的情感相对淡漠,高校对于学校认同的教育还没有进入学生日常教学、管理、服务工作之中。

二.对大学生进行学校认同感培养的重要性

面对中国高校目前学校认同缺失的现状,高校应该进行一些反思。在现代越来越快的学习、生活和工作节奏下,在高校具备了良好的硬件设施和实现规模化发展的今天,价值观、思想和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又开始越来越多地引起关注。之所以要重视学校认同感的培养,是因为学校认同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与学校之间情感上的共鸣,而且对于学生的成长以及学校的长远发展都是受益的。

1.学校认同会深刻影响学生学习

国内一些学者通过相关分析、独立样本T分析等统计方法对回收的问卷进行分析,大学生的学校认同与自主学习能力、学习动机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且学校认同感高的大学生其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动机都显著高于学校认同感低的大学生。[3]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学校认同是对大学生的学习有着较为深刻的影响,对学生的学习行为有积极的意义和影响力。在大学中,学生以学习知识为首要任务,而对学校而言,培养学生的学术学识也是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学校认同既然对学生的学习能够产生积极影响,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是有意义的,作为校方也更应该重视学校认同感的培养教育工作。

2.学校认同可以促进学生的自我提升和形成健全人格

对学校的认同感是建立在对高校的学术水平、价值体系、文化传承等各个方面的认知的基础之上的。培养学生学校认同感的同时,就需要学生更多地了解学校,从价值和文化的层面真正与学校的思想、理念与精神产生共鸣,从而建立认同。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是学生在不同层面的自我提升,同时,学校认同会形成对学校组织的积极方面的情感,形成与高校价值体系相关的价值观念,这种情感和观念可以促进学生以正确的态度来面对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问题,帮助其形成积极进取的心态和对学校情感的升华。

3.学校认同可以推进学校发展和进步

从学校认同的建构过程来看,在学生对学校认同的建构过程当中,会产生对学校不同的评价,学校可以根据这些评价来衡量自身,从而进一步改进自己的工作以促进学校认同的形成。而大学生在校时可以向低年级的同学传递这种认同感,离校后也会向社会传递学校的价值观念与文化精神,对于学校来讲,无形的声誉可以转化成为直接的收益――高校品牌建设的提升,生源更加充足优质以及可能享受更多资源等。从学校认同发挥的影响来看,学校认同感高的学校,毕业生更倾向于通过合作或捐赠等形式回馈母校,为学校带来直接的收益。国外一些知名大学的学校认同感普遍比较高,其在校学生和毕业学生都对学校有较高的评价,最直观地表现在毕业生对母校的捐赠。以美国高校为例,普林斯顿大学的年度校友捐款率常年保持在60%以上;哈佛大学每年获得两亿多美元的捐款,而中国高校的毕业生捐赠平均还达不到5%。[4]其实,中国高校毕业的成功人士也并不少,但是回馈母校方面较国外高校来讲差距还很大,一方面原因在于回馈机制的不完善,而更重要的则是中国国内的学校认同感还有待加强。

三.在学生工作中开展学校认同教育

学校认同的构建是一个过程,同样,学校认同感的培养教育也应当是一个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过程。而且,在培养学生的学校认同感过程中,学校要全员动员参与其中,教学、行政、后勤等各部门都应该融入其中,学校的硬件设施、教学教育资源水平、管理体系、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在校吃住行问题等等都是学校认同感形成的重要方面。特别是与大学生有密切联系与接触的学生工作者,在学校认同感培养的工作中更应该走在前面,发挥重要作用。

首先,加强学生工作者自身的学校认同感。虽然本文的学校认同主要是针对大学生的学校认同而言,但其实学校认同中教师也是重要的一个主体。所谓言传身教,提高教师自身对学校的认同感是首要任务,特别是做学生工作的广大辅导员和奋战在教学一线的教师们,在他们身上所表现出的对学校的热爱、归属感和荣誉感可以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同时有良好的示范作用。其次,应当将学校认同教育融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学校认同教育结合起来,能够激发学生对学校的热爱以及对学校各项事务的关注与关心,在平日工作中向学生传递有关学校的价值理念、文化精神、优秀传统及历史沿革等信息,有利于其学校认同构建的同时,也有益于学生三观的形成。所以其实学校认同教育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可以高度契合的。再次,转变工作思路,激发学生主人翁意识。与其说学生工作者所做的是教育与管理的工作,不如讲我们做的是引导与服务的工作,这就是在工作思路上的转变。秉承服务理念的学校应当为学生们积极解决困难与问题,创造良好的硬件、软件等各方面条件,让学生真正成为学校发展的主体。当学生充分地投身到学校的各项事务、学校的发展成长之中,意识到他们与学校是紧密相连的,是与学校共荣辱的,他们则会以主人翁的姿态去主动关心、热心学校的各方面事务,愿意投入、付出、建言献策,收获归属感和荣誉感从而提高学校认同。最后,建立健全毕业生服务、校友会工作等相关体制,建立毕业生与学校的稳定联系。学生工作者是与学生最密切联系的教师群体,见证他们在学校的成长,顺利毕业迈出校门,学生工作者可以说是当前毕业生与学校之间情感维系的最重要的纽带。正是要利用这样的优势,做好毕业生就业服务、跟踪、帮扶工作,健全校友会体制,让这种联系规范化、制度化、系统化,以有利于今后毕业生工作、校友工作的常态化运转,进而也有利于学校认同更好地发挥作用。

注 释

[1]牟艳娟,谷正杰,《大学生母校认同缺失的心理成因及应对措施》,高教论坛,2011年7月第7期,第15页。

[2]邱凌,向楠,《53.4%受访者坦言记不全母校校训》,中国青年报,2014年5月6日,07版

第7篇

学科现已发展有硕士生导师6名,专任教师12名,教授职称4名,副教授8名,具有博士学位2名。哈工大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招生,根据学科发展规划每年计划招生6~8名。招生主要对象是体育院系本科生,普通高校本科跨专业学生及在职体育教师等,从2008年至今招生26名,已毕业20名并获得教育学硕士学位。

二、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与探索

1.建立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估和监督机制

哈工大体育学硕士教育改革的特点体现在严格,遵循哈工大的校训,对研究生培养教育过程的严格要求是学校办学宗旨。加强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完善研究生管理监督机制是改革的重要体现。教学质量评价和监督从两个层面上实现,一方面是研究生院的教学质量评价检查制度和要求,另一方面体育部教学督导组的教学检查评价。按学校教学质量检查要求,每学期开学前,每位任课教师要在网上提交教学日历,研究生院根据教师提供的教学进度,安排校级教学督导专家检查听课计划,检查课采用不定期的抽查,每学期对每位教师听课1~2次,每学期教学质量检查评价结果及教师提交教学日历情况进行公布。体育部每学期由部教学督导组对所有任课教师也进行严格的教学检查,检查结果与体育部教师年度考核及岗位绩效工资挂钩。通过研究生院和体育部二级教学质量监督,促进了硕士研究生教学质量的提高。

2.加强论文过程管理,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研究生学位论文综合地反映了研究生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学位论文是衡量研究生学术水平的主要方面,也是衡量研究生教育水平的主要指标。要保证质量,必须从源头做起,抓好学位论文过程管理监控,同时严格评审、严格答辩。在论文开题、中期检查、论文答辩等环节上建立一整套的管理制度。加强论文的过程管理,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首先,毕业论文答辩要通过校外专家的外审,才能报送本专业论文答辩委员会上,得到通过后,报送学科分委员会进行评审要获得三分之二通过,最后报学校学术委员审批。论文开题和论文答辩聘请国内体育学院知名专家和校内外体育专业教授担任评委,并采用预开题和预答辩,再进行正式的答辩过程。另一方面,哈工大制定了论文不端行为检测管理条例,并严格规定论文正文部分文字重复率超过5%,不允许参加论文答辩。对论文的高标准严要求,避免减少了学生完成论文过程中不端行为发生,使学生树立了学术研究的良好正气。提高了论文过程管理水平和毕业论文的质量。

3.加强教育培养过程实践环节,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1)教学训练实践,哈工大体育学硕士生培养目标是定位于体育师资,而教学实践能力是教师专业能力的核心和本质,教师要提升其专业水平,就要使自身的教学实践能力得到持续地发展。因此,重视对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教学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加强教师职业专业特长的训练,从而使他们能够了解教师的角色,规范并掌握相应的专业技能。硕士生在第二学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为本科学生上5~7周的教学实践课,要根据教学进度认真备课,写出教案,并依据教案上课,教师负责对教学实践全过程进行指导。实践课结束前,由体育部组织教授专家组进行考核评价,考核成绩记入研究生培养档案。

(2)积极参加社区体育指导员培训实习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深入社会进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体校,体育俱乐部辅导,社区群体活动指导,社会体育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时间为4~6周,一般安排在第三至第四学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后要写出3000字实践报告并要经导师审查签字后交研究生院备案并记有学分。

(3)竞赛实践完成1~2项校内外竞赛工作,要参加竞赛的赛前的组织编排、竞赛期间的临场裁判、赛后总结工作,竞赛工作的指导教师负责对硕士研究生参加竞赛工作情况进行考核。

(4)科研实践要求硕士研究生每学期参加学术报告、前沿讲座不少于2次,毕业前在校内外或体育部论文报告会不少于1次,每学期应提交学术报告手册,经导师审核签字。

三、教育改革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哈工大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教育,经过几年的改革实践,不断发展提高,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在如下几个方面:

1.师资力量问题影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由于哈工大体育部几十年主要承担本科生体育课教学和训练任务,近年承担硕士生培养教育的教师,是自身培养的,有能力和资格能参与研究生教学和指导的仅是一小部分教师,而且这部分教师多年来是担任本科生教学,研究生理论课程讲授较为生疏,所以担任研究课程对任课教师都感到压力很大,导致大部分教师都没有积极性参与研究生教学工作。同样,硕士生导师也存在相同问题,导师既要负责学生平时培养教育,更要保证学生毕业论文的完成通过,在目前不断加强论文质量管理,提高论文检查考评形势下,没有多少教师愿意承担硕导的工作。因此,要扩大和提高研究生教育的师资队伍,必须要有与教师评职考核密切相关政策激励,同时每年要有专用名额引进优秀体育硕士或博士毕业生及国内高校知名教授。要制定师资队伍建设培养近期及长远计划,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教育师资队伍的数量和质量。

2.招生困难问题

由于哈工大近年来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分数居高不下,而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分数线基本是其他专业分数相同,在每年高位分数线下报考体育学研究生的学生倍感望而却步,从而导致近年报考人数在逐年减少,招生已经显现出危机状况。学科发展专业的兴旺发达,必须要有保质保量的学生,因此,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要有招生政策的支持,要从专业的发展和实际出发,体育学研究生的招生要与其他专业区别对待,在不影响学校招生计划方案的前提,根据考生情况适当地降低分数,保证每年招生计划完成,再不断提高招生质量。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其他专业学生资源的优势,积极鼓励非体育专业学生跨学科报考体育专业研究生,实现培养跨学科的复合型高级体育人才的发展方向,比如,学经济学的学生,可以对体育产业的成本核算和投资风险有很好的控制;学管理学的学生,更能用管理学的方法和理论来完善体育管理体系;学机械类的学生,可以利用他们的专长提高我国体育健身器材类设计的科技水平等。

3.课程设置问题

第8篇

【关键词】青年教师 培养教育 职业道德 专业成长 激励评价

在新世纪的教育工程中,如何培养青年教师,使之尽快提升业务能力,早日成为“研究型”的教师,早日成为“名师”,对能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至关重要。

一、培养崇高的师德

青年教师,大部分是从师范院校或其他院校刚毕业就从事教育工作的,教育教学工作经验不足,情绪易波动,教育、教学的心理素质不高。因此,在青年教师的“师德”管理上,必须形成一系列教育管理的方法,才能更为有效地培养青年教师的崇高的师德。

首先,强化岗位培训,提高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和业务理论水平。做好“铸师魂、养师德、练师能、做师表”的“四师”综合工程建设,充分利用每周一次的理论学习,充分利用每一次与青年教师接触的机会,通过强化学习培训、交流谈心等各种有效途径,倡导热爱教育事业、积极投入的敬业精神;不怕吃苦、勇挑重担的奉献精神;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讲究科学、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

其次,采取开放型的管理模式,调动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学校应当营造一个健康活泼、积极向上的教育教学、学习生活的大氛围,充分发挥教工之家、共青团的作用,开展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丰富教工生活,灵活处理青年教师“除了教书,还是教书”的单调的生活氛围。

第三,规范学校师德工作方法的途径。改革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一套封闭、简单、空洞无力的工作方法,探索适应由市场经济体制向知识经济体制转化、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体制下的学校师德教育工作的实用有效的新途径。根据教师教学生活实际,面对社会现实,采取注重效益的工作思路来对青年教师进行师德教育。

第四,宣传教书育人的先进事迹。如“树立典型法”,通过挖掘身边的教育资料,树立师德模范。又如“现身说法”,通过自己的成长历程及获得的荣誉,对青年教师进行现身说法的“说教”,对培养青年教师的成长,加强师德教育,无疑事半功倍,效果明显。这样,青年教师的师德养成更有章可循,有人可比,加快自省、自律、自信、自强的成长步伐。

二、有效提升教学业务能力

教师教学业务能力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尤其是青年教师,更需要一个锻炼的过程,它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得以增长的。因此,学校领导更要加强对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和管理,创造机会,促进教师在教育教学岗位上成长。

一是热心指导、精心扶持。学校可以组织教学经验丰富的中老年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子,由中老年教师热情指导,促进青年教师的业务能力的提高。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最佳教学方法;精选例题、习题;准备、创制教具等;要求教师详细地编写教学目的、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练习等内容。这种通过骨干教师对青年教师从制订教学计划、备课上课、批阅复习等各个环节到班主任工作的热情指导、精心扶持,不仅能加速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的提高,而且能形成一种互帮互学的良好教研氛围。

二是创设机会,培养提高。创设机会和条件是提高教师业务能力的重要途径。学校应当鼓励青年教师进修,为其提供在职函授、脱产进修的机会,并给予进修的教师一定的补助。学校还应经常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听课,积极参与教研教改,以拓宽视野,鼓励教师把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体会和经验总结,写成论文进行交流,还可通过比赛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如每学年搞教案展评、板书设计展评、书法、演讲比赛、班团队主题活动评选、论文评奖和课堂教学基本功竞赛等活动来不断推动、促进青年教师业务能力的发展。

三、正确地激励与业绩评定

各级政府及领导对青年教师的培育要倾注更大热情与希望,大力表彰奖励有突出贡献的青年教师。有关调查表明,被评为“优秀青年教师”“教坛新秀”“教学中坚”“青年骨干教师”“教学明星”等荣誉称号的青年教师都能坚守岗位,不为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而流失。这些青年教师都能从内心深处认识到教师职业的崇高和神圣,更好地投身到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去的。我们应该努力创建一个有利于青年教师发展创业的良好客观氛围,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使得教师的劳动价值得到社会的高度认可,以有效激起青年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在微观教育环境中,各级学校应为青年教师提供施展才华的场所,营建青年教师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根据多年经验,我认为对青年教师的师绩评定应遵循如下几个原则:

一是知人善用原则。青年教师初涉教坛,加上自身素质的差异,学校领导应该根据每个教师的能力大小以及能力作用方向的不同,把他安置在适当岗位上,以充分发挥其特长。用人所长,要克服求全责备的思想,我们不能只看一个教师不能干什么,而主要去看他能干什么,能把什么干好。在具体情况下作具体分析,从实际出发,进行适当调配,作出相应的人事调整。

二是激励原则。教师的工作是教育学生的工作,学校领导要增强教育工作的激励因素,引导教师以多种技能或能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致使青年教师工作单调乏味。尽量让青年教师系统地担任一个班级的教育教学工作,最好采取“跟班制”。这样,能使教师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亲切感,增强教育教学工作的自主性,促使青年教师产生高度的责任感与满足感。

第9篇

一 创设良好环境,营造文明礼貌的氛围

围绕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主题对园所环境进行创设,营造宽松、愉快、和谐的环境,让幼儿在耳濡目染中受到良好的养成教育。

在环境创设上做到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每一寸草木都言情。如从主题墙装饰、功能区设置到各区域的操作材料投放,都要注重注入养成教育内容。活动室主题墙上“团结友爱”“快乐家园”等装饰画激励孩子们互帮互助;各类区角上的“请用文明语”“请”“对不起!”“谢谢!”等,提示孩子们使用文明语言;盥洗室墙壁上也有“节约每一滴水”“不推也不挤”“我会提裤子”等提示语,提示幼儿养成好的生活习惯,让孩子们受到润物细无声式的教育启发。

这些无处不在的环境熏陶,促进了幼儿良好习惯的自然内化,推进幼儿良好习惯的教育。

二 开展多种活动,推进行为习惯的培养

1.在一日活动中渗透习惯培养教育

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的教育理念,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对习惯养成教育有着重要意义。如为帮助幼儿学习和正确使用文明礼貌用语,设计“一句好听的话”活动;为了帮助他们生活自理能力的养成,开展“我要这样做”等主题活动。在“我要这样做”活动中,孩子知道就餐前要主动洗手,吃过的果皮能马上送到垃圾桶,上床前能主动把鞋子摆放整齐……这样,从幼儿的年龄、身心特点出发,通过一些实际的体验来进行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

2.在节日活动中挖掘习惯培养教育

充分挖掘节日活动中教育的元素,将习惯养成教育分解落实到活动实施的各个环节。

从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出发:利用多种教育方法,将个人活动、集体活动、园内参观、家中生活实践和日常学习生活等各种活动形式相互配合。如妇女节亲子活动,“我当妈妈”的游戏中,让孩子和妈妈互换角色,要求孩子为妈妈穿衣服、系扣子。这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体会到妈妈的辛苦,从而知道感恩。“五一”劳动节组织幼儿参观食堂,让孩子们懂得尊重、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地球日的“环保小卫士活动”让孩子们学会关注、爱护周围的环境等。

通过这些活动,使幼儿主动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促进健康个性的形成与发展。

3.整合活动形式深化习惯培养教育

幼儿园要为教师提供优秀的教育资源,同时也要引导教师注重开展整合活动,创新教育形式。如开展互助献爱心活动,让幼儿从小就知道友爱,知道关心他人;设立不同的习惯养成教育评比栏:“礼貌之星”“助人之星”“我爱干净之星”等,通过评比幼儿能自觉约束自己,从而逐渐让幼儿在一种丰富的、形式多样的环境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善于总结,积累科学有效的培养方法

幼儿园要善于总结,通过多项实践活动进行科学分析,积累一些有价值的实践经验,作为深化开展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工作的切实依据。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有:说服法、榜样法、鼓励法、游戏角色扮演法、环境教育法等。如运用实例榜样法、游戏角色扮演法以表扬、奖励的手段启发幼儿改掉坏习惯,要比旧式的说服教育法更有效。针对幼儿个体差异的特点,适时运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有益于孩子的一生。

三 家园共育,优化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1.让家长成为幼儿行为教育的榜样

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家长要以身作则。如生活习惯方面,要定时作息、讲文明礼貌。如家长要指点孩子把垃圾放进垃圾桶,不乱扔垃圾,自己要言行一致。同时,多做情感表扬少做物质性奖励,让孩子认识到这是一个好孩子应该做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就是在家庭当中潜移默化地形成的。

2.让家长成为养成教育的课外教师

通过定期给家长培训、宣传关于习惯养成教育方面的知识,帮助家长端正与更新家教观念,使幼儿在离园后,各种行为习惯也能得到持续的培养和巩固。如召开参与式家长会,指导家长在家教中不足的地方,从而做到有针对性地去培养自己孩子的良好习惯,发挥家长园地的作用;开展优秀家庭经验交流活动,用实际例子现身说法介绍在培养幼儿良好习惯方面的经验,以点带面;组织问题答疑,针对家长在教育过程中的困惑答疑。通过交流,让家长转变为“课外教师”的角色。

3.让家长成为孩子习惯养成的监督者

第10篇

一、写作教学现状

近年来,写作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人们综合素养的基本标准,受到很多高校的广泛重视,例如,清华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从2018年就开始设置学生写作的课程内容,重点关注学生写作素养的提高和发展,认为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在此情况下,高校在汉语言文学专业领域中,就需要重点关注写作教学工作的实施和开展。但是从目前情况而言,高校给予写作教学一定重视,但是还存在学生难以学习,教师难以教学的矛盾问题,未能全面改善学生写作能力。尤其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之下相关写作教学依然有很多问题需要改善,在教学工作中一些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写作的成果,倾向于培养学生的写作技术,忽略其思维发展,导致学生最终出现写作思维固化或是机械化的问题,创新素养的发展受到一定局限。对于此类现状,高校在教学期间应按照所有学生的特征、教学的具体情况,重点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其健康、良好的思维品质,提升其思维素养水平,探讨教学改革优化的措施。

二、现代教育思想背景下写作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

首先,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任务重,导师教学压力大,想要抽出课时实践现代教育理念相对较为困难。尽管许多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导师能领会写作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因为学校体制、教学进度以及教学督导等因素无法将写作教育教学模式真正贯彻落实。运用现代教育思想是高校写作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创新发展路径。现代教育思想背景下,高校改革充分结合现代教育理念,对于教学课程与教学模式进行更新。相较传统的写作教学课程而言,结合现代教育思想的写作教学课程需要考虑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与写作意识的培养,应当为学生未来的写作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而实际教学工作却无法将现代教育思想贯彻落实。除此之外,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课堂缺乏信息化多媒体技术的支撑,难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现代教育思想融入教学工作的创新发展模式难以顺利实施。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被动接受写作教学理论知识,没有充分掌握说明文、议论文、散文、小说、记叙文、应用文等文体写作能力。部分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写作教学课程仍通过传统教学方式开展,不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导致学生难以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对照,写作能力提升缓慢。

三、现代教育思想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通过上文分析不难得知,在多种因素影响下,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并没有将写作教学模式真正贯彻落实。但当前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传统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课堂逐渐暴露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写作学习成效,因此,非常有必要结合当下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课堂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方式方法引入现代教育思想,提升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课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助力学生思维素养得到更好发展。对此,提出做好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课程的奠基工作、创新写作培养教育形式、开展写作活动实践等策略,致力于全面提升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课教学质量,有效发挥现代教育思想的优势和作用,促使高校整体教育教学改革顺利开展,借此提升高校综合实力。

(一)做好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课程的奠基工作

教育工作者要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文体的区别,掌握写作技能,提升写作思维品质,势必要做好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课程的奠基工作。新时代的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只有在现代教育思想理念的引导下学好学透教材文章以及文学作品,才能逐渐领会写作要领。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写作教育工作者应深入宣传贯彻教育指导方针的纲领思想:加强教育工作顶层规划,保证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学习贯彻的系统性;把控写作知识点,加强学习贯彻的针对性;紧抓教育落实,保障学习贯彻的实用性。建立现代教育思想理念创新发展模式,力求开创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课程教育的崭新局面。细化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课程奠基工作的贯彻落实,经费划拨优先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课导师倾斜、导师招聘指标优先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课导师倾斜、教育培训项目优先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课导师倾斜政策保障体系,把好师德师风建设(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导师政治关)、合理规划选聘条件(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导师入口关)、建立授课反馈制度(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授课质量关)、落实导师培训制度(素质能力提升关)“四个关口”。结合多种方式,提升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导师的写作教学亲和力与教学针对性,提升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课的质量和水平,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教育培养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创新写作培养教育形式

写作教育一直都是文化思想阵地中的桥头堡,只有培养和激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写作意识,才能切实让学生领会文章以及文学作品的结构、要素、风格、表达,并通过写作表达出所思所感,提高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教育成效。对于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而言,最有效的写作理念培养教育,毋庸置疑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理论知识课程。导师在强调文章的内涵特征时,并不是僵硬地直接告知,而是通过课堂教学内容的合理取舍,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感知文章的内涵和特征,积累丰富的阅读体验,当体验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学生自然会在头脑中建立起系统的写作知识体系。框架的建立是条理、归类的,当学生的写作知识框架构建到一定程度时,学生的写作意识逐步形成,反过来作用于阅读与理解,形成良性循环。随着现代社会各项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的培养教育形式也不可小觑。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教育工作者应将现有的写作教育培养传播形式推陈出新,使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相关课件,通过视频、音频、图片等多媒体形式展现文章以及文学作品的内涵、文体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吸收写作知识。此举措运用现代教育思想理念,结合新时代多媒体技术,在增长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见闻的同时,也实现了教育工作者培养新时代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写作理念教育的根本目的,提高了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课程的教育直观性,通过写作教育,为学生未来的写作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开展写作活动实践

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写作教育工作者,除了要通过理论知识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还要开展写作实践来验证学生的实际写作能力。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写作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课上练笔与课后作业的形式帮助学生进行写作实践。首先,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教育工作者应以作业形式布置经典文学作品阅读及摘抄,提升学生阅读量以及词汇量,力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通过课上练笔的形式,结合社会时事命题,激发学生写作热情,按照说明文、议论文、散文、小说、记叙文、应用文等文体写作进行循环练笔,锻炼学生的综合写作能力,并且按照小组形式进行作品分析,全面深化学生对于文章与文学作品结构、要素、风格、表达的理解。根据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处环境与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观相关的古诗词进行写作理念教育,结合古代文人墨客留下的经典诗词,让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在自然中感悟写作的文学理念。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课程作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应当掌握先进的文章创作理念,妥善解决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现代教育理念应用工作的开展,应当做好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教育的奠基工作,在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教育教学工作中推陈出新,开展写作活动实践,全面深化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对于文章与文学作品结构、要素、风格、表达的理解与领悟,培养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俱佳的现代化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永贵,许兴阳,吴丹,等.创意写作与转型背景下的高校写作教学综合改革实践探索[J].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21(1):104-109.

[2]韩莹.新媒体背景下写作教学策略研究[J].文学教育(上),2021(1):118-119.

第11篇

[论文摘要]中外合作办学是引进国外先进教育理念的一种新型的办学形式,为我国培养国际复合型人才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尚处于尝试和探索阶段,学生培养教育工作也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本文通过对专科学校学生的特点和在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

中外合作办学在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教育技术等方面是一种创新型的教育模式,被视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手段之一。这在这种办学模式下,学生的求学目标会根据自己不同的追求和家庭条件选择不同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理想,也因此给合作办学下的高校学生培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目前合作办学模式在我国应用的还不成熟,主要还处于尝试和探索阶段,而针对合作办学高校专科学生的培养教育工作自然又要面临着更多的困难。

合作办学下专科学校学生既具有专科学生和合作办学学生的共同点,又有着区别于其它类学生的特点:

一是中外合作办学的专科学校生源一般都来自本省,并且有很多学生选择了就近上学,且有相当比例的学生来自学校所在城市。这在一方面有利于学校与学生家长就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进行及时沟通、交流,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校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

学生就近上学的情况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管理上的问题。很多学生读高中时是走读生,进入大学后不能很快地适应集体生活,与同学的沟通协调能力要差些;其次出现问题后倾向于回家找父母解决,自己主动解决问题的意识较差,而父母的过多关爱也促使了学生的这种依赖性。

二是专科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较差,而合作办学的录取分数又相对要低一些。同样的一堂课专科学生的接受能力要较本科生有明显的差距,且由于社会对专科生的一些普遍看法和高中养成的一些恶习,使得学生容易在学习上自暴自弃。特别在学分互认专升本考试结束后,没有考上的学生心态极其不稳定,有突然失去学习目标的感觉,容易做出极端的选择,更有甚者表现出对任何事情都漠不关心的态度,这更加大了学生教育管理的难度。

三是合作办学学生的家庭条件一般都比较优越,大部分学生每月生活费用都达到了两三千元。父母为孩子提供的优越物质条件并没有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学生学习的动力,更多地滋生了学生好逸恶劳的习惯,也腐蚀了学生积极要求向上的思想。优越的条件同时也很容易使学生之间形成互相攀比的风气,做事情容易冲动,对别人宽容和理解较少的心态。

四是合作办学学生学习课程多,学习压力较大。由于专科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差,为达到合作办学学分互认的要求,学院一般给学生安排的课时量都比较大,每周的课程都在40课时以上。而且合作办学学生的发展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在大二期末时出国深造,二是通过学分互认专升本或者自考专升本、社会专升本进入本科继续学习。但无论是选择哪个方向,学生的学习生活都是十分紧张的,较多的课时量在某些方面也诱发了学生厌学的情绪。

以上是笔者认为专科合作办学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上述专科合作办学学生的特点,要加强学生管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得以学风建设、班风建设为主线,辅以思想教育和素质培养。通过“一主两辅”这种模式,结合学生特点“抓两头带中间”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

一、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

刚入学的学生带着各种美好的憧憬来到学校,根本没有一个系统的、科学的大学学习生活规划,因此我们需要在入学教育中为学生做出合理的引导。首先,通过各种的专业介绍会让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国内外现状和就业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明确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发展方向,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其次,多邀请已升本的同学和出国留学归来同学为新生讲解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历,通过鲜活的事例证明专科生的前景也是美好的,激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现状,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合理课程安排,注重教学统一

针对学生学习基础差的问题,学校应结合专科学生的特点适当地降低课程难度和减缓课程进度,不宜使用和本科生统一的教材和教学大纲,在学生能够接受所学知识的同时逐步培养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应尽量与学生的就业相联系。针对合作办学下的专科学生在大一学年末要面对1+3模式的学分互认专升本考试,因此在大一期间的课程应以历年专升本课程为主,多结合考试内容有侧重点地给学生上课。大二期间,未升上本的学生主要的目标是针对自考专升本考试、英语四六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以及各种与所学专业有关的资格证书考试,出国的同学还要准备雅思或托福考试。只有设置与学生就业息息相关的课程才会使学生有兴趣去学,否则会更多地导致学生不按课程安排学习,发生逃课、旷课去做自己事情的现象。

三、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素质

理想信念是人们奋斗的目标,更是支持人们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只有具备一定的现实基础和可实现性才能更赋有感染力和吸引力的理想信念,才能增加学生的信心。对大专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必须紧密结合我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实际,结合大学生自身发展需求,切实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现实性,把理想信念教育的立足点建立在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服务之上,为其谋利益的宗旨上,积极引导学生认识他们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之所在,使学生们看到未来和前途,升华思想,坚定信念,减少他们在接受理想信念教育时的逆反心理。

四、实践与教学结合,培养复合人才

专科学生由于学历层次较低,在就业方面与本科学生和研究生的竞争能力较弱,需要通过素质拓展活动使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得到提高。加强实践环节,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利用合作办学的条件通过英语强化学习培养扎实的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以培养适合在外资、合资企业就业,成为21世纪英语语言能力较强的国际商务型人才为目标。

专科合作办学学生既有英文基础好、接受知识面广,继续升本深造或出国留学的优势,也存在着学历层次低,思想特点多样化的问题。我们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更新观念,以开拓进取不断创新的精神,做好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的专科学生的培养教育工作,为培养既懂专业又懂英语的国际商务型复合人才而开拓新的道路。

参考资料:

[1]杜菊辉.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对策思考[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3,17(4)

[2]钟毓卓. 当前中外合作办学中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J].当代教育科学,2008,(13)

第12篇

1、加强区域内高效合作,推动区域内艺术类人才培养

1)搭建艺术类人才培育平台国内任何区域均可搭建艺术类人才培育平台,以发挥协调、监督和强化区域内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关键职能。在搭建艺术类人才培养平台时,需制定中、短、长发展计划,确定每一个艺术类人才培养院校的发展目标及运营计划,帮助各院校高效处理办学中出现的困难与问题,寻找最佳处理方案:有计划地评估培育院校的发展目标实现情况并给出相应的发展建议,从课堂教学质量及实际训练质量下功夫;帮助各院校提升教师团队自身素养,可高效利用闲余时间集中开展老师技能培训工作.激发老师自我提升的积极性及潜在才能,进而提升老师自身素质,需格外关注“双师型”教师团队的质量。

2)重点发展校企合作由于国内艺术类人才培养工作发展的时间较短,大多数高等院校存在教学设备等软硬件条件滞后,满足不了办学需求的情况。假如能够与专业对口的公司开展合作,不仅仅可解决培养学校缺少教学设施的实际问题.同样能为企业培养企业发展所需的专业型人才。这种发展模式虽在国内教育领域内提出多年,但就当前办学现状而言,专业对口的公司参与积极性不足,因此,办学院校要重点关注该发展合作模式的办学规模大小和课堂办学质量提升上,可考虑把校企合作的企业对象拓宽至国内所有的企业:学校自身的教育,不管是在教学大纲、教材内容的编制或者是学科培养目标、教育模式的确定上,均需考虑公司的实际发展现状.以有效地推进“校企合作”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3)校校之间注重强强联合。不同艺术类人才培养学校间,需格外强化区域内不同院系的分工合作,高效利用资源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比如,部分专业虽然行业性很强,有社会需求,但市场需求量较小,就需要借助于区域内学校间统一协调、统一规划,推行交换培养或委托培养的模式开展;而部分学校某些专业相对比较差些,可考虑跟该专业较为强大的学校合并。另外,各院校在发展中均要较强学校专业的科学合理分布,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体现自身办学特色,以实现学校教学质量及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同时确保学校办学资源合理高效的利用。

2、加强区域间开放合作.促进全国培养学院的协同发展

艺术类人才培养区域间院校要做到协同发扎,第一步应搭建有针对性的合作平台,比如搭建全国性的职教协调平台,基于该个平台,有效地协调各院校的可用资源,统一统筹规划。另外,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及远程教育渠道丰富学校办学资源,集中区域间艺术性人才的教育培养优质资源,实现培养院校办学资源区域间分享的目的。

1)突破区域界限,强化横向联合。结合国内经济发展的实际差距现状,可进行细分为三类不同的地区:东部发达地区、东部欠发达区域及西部贫困地区(不发达地区),艺术人才培养策略受区域性经济发展现状的限制。因此,不同区域艺术人才培养策略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和欠平衡性。假如各培养院校单独发展、独立作战就必然导致不同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持续拉大和不平衡性的加剧。这就要求不同艺术类人才培养学校需打破当前的区域性限制,遵循因地制宜发展策略、协同发展的根本性原则进行改善艺术设计教育现状.既要满足不同地区经济发展客观需求,同时需强化区域性合作发挥的整体优势、以提升整体效率。不同培养学校可考虑基于区域间合作弥补不同地区的差异,达到劳动力过剩与专业型人才需求的互补,达到办学条件互补等。

2)打破国界,联合办学。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融合,不同地区及不同产业均产生了横向联合的发展倾向.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全球性统一的大市场已产生,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教育也必然随着这一发展倾向开始踏上联合办学、联合经营之路。国外的教育机构凭借自身较长的办学时间,在办学经验上较为丰富,各个方面均比较成熟,有自身的独特之处。基于国内外合作,可以吸取他人优势,掩盖自身发展劣势,进而在较短的时间内提升自身的水平和竞争力,这对国内艺术类人才培养运作模式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我们应高效应用各种渠道和方式打破国界.与国外办学院校联合办学.提升自身国际竞争力。我们在探讨艺术类人才培养教育区域合作发展模式的进程中,明显感觉到远大的发展前景。因此,教育从事者应遵循艺术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推动区域合作,拓宽合作范围,提升自身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