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重症监护室护理新技术

重症监护室护理新技术

时间:2023-05-30 09:49:4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重症监护室护理新技术,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重症监护室护理新技术

第1篇

重症监护室是危重病人密集的场所,具有病人病情变化快、突发事件多、先进医疗仪器集中、护理工作强度大的特点。重症监护室护士是护士中的特殊群体,有较多的机会遭致感染,从而危害其身心健康。如护士缺乏自我防护意识,还可能成为医院的传染源和传播媒介,给患者带来院内感染的潜在危险。所以护士的自我防护尤为重要,它不仅可以避免自身遭受疾病侵袭,同时也可预防交叉感染的发生,让危重患者得到安全可靠的护理。现将防护对策总结如下。

1 职业危险因素

1.1心理因素 重症监护室病人病种多,病情复杂且变化快,长期处于危重病的包围中,护士每天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随时监测病人和各仪器的各项指标,为保证病人的生命安全,身体始终处于应激状态。面对急、危症病人极易造成护士的身心疲惫。长期的压力可以导致护士性格改变,情绪不稳,工作效率低,差错事故发生率增加。

1.2生物性因素 重症监护室护士长期接触病人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及排泄物等,这些潜在的感染都会产生极大的威胁。护士常在患者未明确有无潜在传染病前即投入对患者的抢救和处置;常忽视了自身的防护,这些均使护士极易被感染疾病,不仅造成自身感染,还会成为疾病传播的媒介。其中乙肝、丙肝、艾滋病是最危险的感染性疾病。感染途径常见于:针刺伤;通过黏膜或非完整性皮肤接触引起的感染;进行日常护理操作后手的带菌等。

1.3化学性因素 重症监护室需频繁接触各种浓度较高的消毒液,如各种器械、一次性物品的浸泡消毒、机器表面的擦拭消毒及每日的地面消毒要使用含氯消毒液,加上环境封闭,一些药物和消毒剂的挥发气体在重症监护室通风系统和空调系统中循环,直接影响护士的健康。

1.4物理性因素 (1)放射线导致的辐射损伤。重症监护室患者经常需要接受床旁胸片检查,护士需协助拍片;护士不可避免要接触放射线,长期过量照射会使人产生疲乏无力、记忆力减退等症状,严重时可引起内分泌紊乱和造血功能损害,甚至致癌。(2)噪声。重症监护室拥有众多的监护抢救设备,各种仪器工作时发出的声音如呼吸机压缩机发出的声音、监护仪等发出的报警声, 加上患者的声,噪声可达45-80dB。

高分贝的噪声可引起护士听力下降、烦躁不安、头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等反应,使工作效率显著降低,特别是降低精确度和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3)职业性腰背痛。有研究表明:护士的职业性腰背痛大约有2/3是在搬抬患者时发生的。而术后转科、外出检查搬抬患者是护士的常规工作,因此,ICU护士较易发生职业性腰背痛。在搬抬过程中若协助不当,则会导致危险性增加。

2 防护对策

2.1心理因素防护 加强护士业务能力和专科知识的学习、培训,提高护士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抢救水平, 减轻护士因新技术及知识更新造成的心理压力,重视身体素质锻炼及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学会自我调节心理技巧,提高职业道德及个人文化素质修养,提高沟通能力和心理耐受力,降低心理、社会因素对护士的危害,使之保持最佳心身状态。在工作之余合理安排休息与休假,劳逸结合,促进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

2.2生物性因素防护 严格执行空气消毒、物体表面消毒、手的消毒、终末消毒、预防院内感染及消毒隔离等有关规定,是预防生物因素伤害的最有效措施。体液隔离除能阻断血源性疾病通过损伤的皮肤、黏膜感染HBV、HCV、HIV外,还能阻断化疗病人体内物质所含的化疗药物原型及代谢物对护士的损害。因此,当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黏膜、破损的皮肤或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时,一定要戴手套。一旦被病人的血液或体液污染及每次摘下手套后,都要对手进行彻底清洗。

2.3化学性因素的防护 护士在配置、使用消毒剂时要戴上防护手套或口罩,必要时要戴眼罩;熟悉化学制剂的配置方法及注意事项;室内安装空气净化装置,挥发性的制剂要加盖保存。护士在使用经环氧乙烷消毒灭菌的物品时,要注意生产批号、消毒日期。如果日期很近,可将物品在高温、通风、干燥的环境中放置半个月后使用,使环氧乙烷对人体的毒性损害降到最低程度。

第2篇

【关键词】持续质量改进;重症医学科;排班模式

【中图分类号】R16.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20)10-118-02

持续质量改进(CQI),为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前提下,逐步发展的。其中,对于管理以及环节的质量控制更加注重,为新质量管理理论,护理质量可对患者的病情恢复产生直接影响,三分靠治疗、七分靠护理。重症监护病房,为危重患者以及现今设备仪器集中的科室,利用相应的监护,可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判断,并将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提出来。所以,强化对ICU患者实施的安全管理,提升护理质量监管。因此,本文针对持续质量改进在重症医学护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如下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科室共有24名护理人员,主管护师2名,护师共8名。其余人员为护士职称,专科护士一共为6名。平均工龄6.54年,其中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为10人。所以,护理人员的年轻化,工作方面存在不足,患者要求复杂以及多样化,需要经验十分丰富的高年资护理人员对其给予强化监督,对护理进行完善,以便患者和家属更加满意。如表一所示。

1.2方法

科室共有床位12张,为两组,2名专科护士担任护理组长,护士长以及护理组长,需要做好相应的监控护理质量[1]。第一组人员应用床位包干制度,一名护理人员对1-2名患者负责,这些患者的治疗以及相应的护理工作、健康教育等都由该护理人员负责。其中,需要精准、完善的对护理记录进行书写,将专科特征进行体现,组长以及专科护士需要对年资低的护士给予指导,帮助其完成相应的护理工作等,并定期学习和反思。第二组应用统一管理制度,所有护理对全部病房进行管理,组长以及专科护士实施相应的健康监狱工作等护理内容,护士负责护理工作,记录护理过程等。持续质量改进涵盖了危病患者护理质量、环境监管、技术操作、患者安全以及舒适等。结合每一项护理环节当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质量控制,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控制,并确定质控点,将理论和技术操作培训进行强化。利用有组织以及有目的考核,可对抢救措施的落实有效性给予保证。护理组长和相关专科护士,针对重危患者抢救工作、重症患者的临时处置,需要快速、正确、果断,及时采取相应的抢救任务。

每日需要对两名激动护士进行安排,以便帮助两组护士,对相应的护理工作完成。夜间护理,需要高年资的护士带领两名低年资护士。年资低的忽视,分别管一组,高年资护士对护理质量实施全面系统的质量监控、将参与性、监督管理以及质量控制等职能进行了发挥,使得低年资值班护士减轻了自身的工作压力以及心理压力,避免了有差错产生[2]。

针对有着疑难病例的患者,需要组织全科护士对其实施每月1次的护理病例查房,责任护士汇报护理患者的床号、基本情况等,其中要包括饮食要求、护理级别等。之后,科室人员给予补充和完善,最后护士长和护理责任组长提出问题,全员进行讨论,护士长最后给予相应的讲评。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要有耐心以及爱心、理解等,关心患者。所以,要强化护理责任心,正确处理护患关系。

2结果

两组工作不同的小组,对于质量的提升起到的效果是不同的。如表2所示。

3讨论

持续质量改进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措施,对于管理以及环节的质量控制更加注重,为新质量管理理论,护理质量可对患者的病情恢复产生直接影响。特征为组织性强、参与面广的不间断活动,护理效果质量非常高[3]。所以,在日常工作中,护理人员需要对质量意识進行强化,坚持质量标准,强化质量监控,以便将质量水平进行有效提升。对于护理质量水平的不断提升,需要护理人员不断的学习以及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以便自身的能力提升。此外,护理人员要做到技术精湛、技术操作规范、创新求实。积极主动学习更多的新技术,对新的领域进行开拓。总之,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在护理管理中,是不可缺少的灵魂,排班模式的更新,有益于护士长管理,更能更加合理的用人,避免对人才和劳动力方面出现浪费情况,使得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要所减轻,有效提升了重症监护室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瑛,张艳.持续质量改进在危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践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35):6853-6854. 

第3篇

【关键词】 护士长;日查房;护理质量

护士长是临床护理工作的指挥者,组织者和实施者[1]。同时还担任某些行政管理,业务管理,病房管理等。科室护理质量的高低与 护士长自身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有着密切关系。作者自担任护士长以来,坚持每日查房,由原来的每天一次到后来的每天4~5次, 不但提高了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更提高了科室的护理质量。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作者先后在神经外科,骨科,妇产科和重症监护室担任护士长。在神经外科7年,现任重症监护室护士长。

2 查房的形式和内容

2.1 护士长自查

每日提前20~30min钟到岗,上午,下午上下班之前先后对护士站,治疗室,病房进行巡视。

①问候住院患者及陪护患者。了解情绪和需求。

②重点观察和了解危重,疑难,新入院患者的诊断,护理措施,心理状态及基础护理情况,为晨交班收集资料,便与评价和指导。

③了解病区物品损坏情况并及时报修。

④检查病床单元,物品摆放情况,环境卫生等。

⑤了解护理措施落实情况并观查病情及患者用药的反应。

⑥边巡视边问候边观察边进行健康教育。同时解答患者的疑难问题。

2.2 护士长带领护士进行质量查房 每天晨间交接班后,护士长带领护士进行质量查房:

①询问患者夜间休息情况,病情变化情况。

②向患者及家属进行知识宣教,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

③重点检查危重,特殊病例的护理计划,护理措施落实情况并及时评价。

④检查基础护理是否到位,物品摆放是否整齐。医疗垃圾处置是否合理规范。是否实行标准预防。

⑤检查责任护士健康教育执行及患者掌握情况,同时征求患者及家属意见。

2.3 随同科主任,管床医生查房

①听取医生和主任对护理工作的评价,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改进措施。

②听取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③了解患者病情变化,治疗效果,用药效果,疾病的病理生理等,全面掌握本病区危重疑难患者诊疗计划,把握护理难点。提高业务水平。

3 体会

3.1 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防范护理差错

护士长作为一名护理工作的监督者,能够通过日查房及时预见性地发现一些问题,防止不良事件发生。甚至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如:一天下午刚上班,作者我习惯的走进护士站对面病房巡视,见有一位刚入院的患者较烦躁,询问陪护人情况,陪护说:“没事,他喝多酒摔了一跤。”作者习惯性地看了一下患者的瞳孔,患者双侧瞳孔已经散大。立即报告医生并做好CT检查的准备。患者矢状窦破裂。立即入手术室行开颅手术。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当时询问陪护:“当班护士是否来看过患者?”陪护说:“护士刚走大约10 min!”颅脑外伤患者病情复杂变化快,需及时观察患者病情,及时处理,确保患者生命安全。防范护理差错的发生。

3.2 以人为本,和谐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减少了护理纠纷

护士长日查房,针对每一位患者的病情适时给予关心和问候,指导其饮食,活动及功能锻炼,让患者及家属感到备受重视,爱护,尊重,使他们产生安全感和信赖感,增强了护患之间的信任和理解,构建了和谐的护患关系。

3.3 提升了自身及科室护士的业务能力

护士长日查房就促使自己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及时了解本专业的新业务,新技术,新理论,新方向。通过跟随医生和主任查房,也提高了自身和护士们的知识和理论水平,提高了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使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结合更充分。

3.4 繁琐,细微是护理工作的特点,容易被忽略和遗忘,及时的督导和检查成为各项工作质量的保障[2]。护士长日查房,有效的督促各项护理措施的落实。如:是否按时翻身,是否雾化及其效果怎样。各种标示是否清晰正确。抢救物品,抢救药品是否定点放置,是否处于备用状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反馈及时制定改进措施。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3.5 提高管理水平和护理服务质量

护士长通过查房收集了很多对医疗护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合理的调整护理人员,加强责任心教育和人本位医疗的学习,有效协调全科护理工作,充分发挥护士长管理支持作用。增强了护理人员之间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4 小结

通过护士长日查房,能够体现人本位医疗,层层检查,严把护理质量的各个环节,对改进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确保护理安全,构建和谐护患关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 考 文 献

第4篇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857-01

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是各类危重患者集中治疗、监测的特殊病房,需要一批高素质及有经验的医护人员对危重患者提供高水平的密切监测和连续的治疗与护理。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增加、护理模式的转变、医疗体制改革的全面实施以及各种新的护理技术和设施的使用,护理工作的内容和范围都在不断变化,临床护理工作量不断增加。现将护理工作量的影响因素分析如下。

1 ICU病人疾病严重程度与护理工作量的相关性分析

ICU是危重症患者的集中地,研究表明[1]不同特征患者其护理工作量也有所不同,对护理人员各方面要求也很高。ICU患者病情重,变化快,医疗干预措施多,护理工作量也相对较大。我国的护士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于治疗性护理,尤其是昏迷、呼吸科、意识障碍或头颅手术患者,病情变化快给予机械通气的频率及次数较多、吸痰、呼吸机管路护理等占据了护士大部分时间,同时,由于各种治疗手段的干预限制,患者的自理能力下降或缺失,用于生活护理的工作量也会增加。随着入住ICU时间的延长,患者的护理工作量随其病情的加重会逐渐增加。部分患者大多无法接受手术治疗,保守疗法又无法较快去除病因,因此病程较长[2],且随着病程的延长,其病情逐渐加重,各种侵入性操作和支持治疗导致的医院感染、继发性疾病成为危害患者安全的重要因素,其治疗护理难度较大,护士工作量必然增加。

2 ICU病人意识程度与护理工作量的相关性分析

ICU工作中基础护理工作占较大的比例,ICU病人因有各种监护仪器及导管而不能自行活动,病人床上活动大多由护士协助。同时患者自理能力差,生活护理相对较多,护理工作相对繁重。而清醒病人基础护理工作量明显低于昏迷病人。清醒病人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鼓励自理活动,例如刷牙,进食进水,床上活动等,有利于病人自理能力的恢复,向正常人过渡。昏迷患者的基础工作量相对较大,必须全部由护士完成,且有的操作比如协助翻身、洗头擦身,人工气道病人进行口腔护理时等需2人甚至以上同时操作,更占据了护理大量的时间,与国外报道[3]一致。

3 ICU病人不同转归方式与护理工作量的相关性分析

预后不良的患者护理工作量显著多于预后较好的患者。一般而言,患者濒死前,各种特殊治疗、抢救以及与其相关的检验、输液、处置等救治措施较多,其护理工作量亦相应增加,加之某些患者病情反复变化,抢救次数的增加更增加了护理工作量[4]。死亡病人的平均每天的护理工作量显著高于好转病人的护理工作量[5]。

4 ICU病人不同治疗方案与护理工作量的相关性分析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护理工作技术要求也随之提高,并不仅限于发药输液等基本操作。ICU患者的治疗方案逐渐多样化,护理操作项目也逐渐增多。多种新业务新技术的广泛开展,新仪器、新设备的更新应用,如胸外科使用振动牌痰机进行肺部体疗,床边血滤机的使用,支气管显微镜进行深部排痰,大多需要护士来完成具体的操作、配合操作或清洁处理,使护士工作量增加。手术患者工作量低于非手术患者,其原因可能:ICU已提前获得手术患者必要的信息,因此有足够时间进行准备,患者被送至ICU时,大部分病情处于稳定状态,且ICU医护人员对患者可能出现的危险和病情变化有所预防和准备,随着患者清醒以及循环功能、呼吸功能的恢复,出血、栓塞等各种危险因素的减少,护理工作量就会随之减少。而非手术患者转入ICU时病情多复杂,伴随呼吸、循环等多系统功能方面问题,患者需要进行各种检查以及获得呼吸、循环等系统的支持,护士必须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随时准备抢救患者的生命,因此伴随的药物、物品、仪器设备的准备和各种急救技术的实施,护士工作量必然增加。护理服务范围的扩大,护理模式的转变,要求护士不但要完成医嘱以内的各种治疗任务,还要求护士积极开展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等。

5 ICU病人不同住院时期与护理工作量的相关性分析

不同的入住ICU时间段所需要的护理工作量不同。病人入住ICU当日的护理工作量与次日和最后一日相比,有显著差异[4],这一结果与国外研究一致[6]。病人入住ICU当日大多是病情危重、生命垂危,需要较多的监护措施,如各种监护仪、呼吸机、引流装置的连接和观察等,而即将离开ICU的患者,由于病情好转需要撤去各种非必须的仪器与抢救、治疗设备,还要将病人送回其所属病房,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护理工作量.。

ICU的护理质量是危重患者能否救治成功的直接影响因素,能体现医院的救治水平[7]。国外研究显示,护理人力配置与护理质量及医院效率密切相关,护理人力的配置方法大都根据护理工作量来决定,护理工作量的计算是护士人力配置的基础[8]。护理管理者应该根据护理工作量合理安排各班次护理人员,以保证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陈樱.ICU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护理工作量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0):26-27.

[2] 郭浩然.综合医院临床科室平均住院日合理计算的探讨[J].中国医院统计,2002,9(3):167-168.

[3] Miranda DR,deRijk A,SchaufeIi w. Simplified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 Scoring Systrm The Tiss-28 items-Results from a multicenter study[J].Crit Care Med,1996,24:64-73.

[4] 苏兰若,沙丽.护理活动评估量表在ICU护理工作量调查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8,22(9):2329-2331.

[5] 沙丽,苏兰若.应用护理活动评估量表对ICU护理工作量的调查与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7):591-594.

[6] 彭刚艺.广东省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与对策[J].中国护理管理,2004,4(2):15-19.

第5篇

【关键词】儿科;护理;风险管理;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08(2015)32-0232-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32.172

儿科是医院的高风险科室之一,患儿病情进展变化快,患儿家长对医护服务质量的要求高,是医疗护理纠纷相对高发的科室[1]。本研究于2012年7~12月将风险管理应用于本院儿科护理中,效果确切,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7~1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168例患儿作为研究组,其中男89例,女79例;年龄40d~13岁,平均年龄(5.5±2.6)岁。选择2012年1~6月收治的165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其中男85例,女80例;年龄42d~13岁,平均年龄(5.6±2.7)岁。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风险管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对既往儿科病房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制定系统的病房风险管理和护理方案。(1)提高护理人员法制观念和安全意识。护士长定期组织科室护理人员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与医疗有关的法律法规,分析国内及院外的医疗护理纠纷,从中吸取教训,消除各种儿科病区风险因素可能引起的不安全护理行为,使护理人员从患儿入院开始即重视护理过程中的任何细节,避免护理差错发生,(2)加强儿科病房风险管理质量控制。护士长加强对护理质量及环节质量的管理,落实重点患儿的交接班工作,对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差、散漫等现象,及时处理,奖罚分明。对医嘱用药、节假日值班、新生儿操作及并发症护理等重要环节进行重点管理,避免护理差错的发生。(3)加强对科室护理人员的理论技能培训。科室定期由科主任、护士长讲解儿科危重症及常见病的相关知识、处理方法及注意事项,提高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水平,以使遇到急症病例时,护理人员能做到预见性护理。定期进行小儿新肺复苏等急救培训,提高抢救成功率。定期派护理骨干进修,学习新技术,回院后传授给每个护理人员,提高全体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1.3观察指标(1)观察对比两组护理风险事件、护理纠纷的发生率及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情况。护理风险包括:管道脱落、感染、突发意见风险等。(2)护理满意度采用自拟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评估,满分为100分,70分以上为满意。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分析与统计,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的对比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护理风险事件、护理纠纷的发生率为1.79%、0.60%,低于对照组的7.27%、4.85%(P<0.05);护理满意率为98.81%,高于对照组的89.29%(P<0.05)。见表1。

3讨论

儿科重症监护室是高风险科室,儿科急症起病急,并发症危重,病死率高,容易引发医疗纠纷。因此,强化儿科重症监护室的风险管理工作是医院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4]。我院儿科于2012年7~12月对168例患儿实施了风险管理干预措施,疗效确切。风险管理是指通过对已有及潜在的风险进行识别及科学的分析,并系统地制定护理措施以防范和减少医疗风险带来的危害,提高护理质量。风险管理制度将护理责任贯穿于每个环节、每个班次,每个护士都必须认真去落实,以此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识别能力,使其对风险有预见性,有利于管理者制定的风险管理措施全面严格地执行。同时,合理安排其作息时间,实施弹性排班制度,培养护理人员间的团结互助精神,可以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技术水平,以及对危险征象的识别,有预见性地评估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并在并发症发生后积极果断处理,改善预后和临床结局。此外,提高护理人员的沟通能技巧,做好护患沟通和解释,使家长对患儿病情有正确了解,知晓可能出现的风险,获得家长的理解,也可以减少护患纠纷[5-6]。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理风险事件、护理纠纷的发生率为1.79%、0.60%,低于对照组的7.27%、4.85%(P<0.05);护理满意率为98.81%,高于对照组的89.29%(P<0.05),这与有关报道结果一致[6-8]。可见,风险因素管理可以有效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及护理纠纷的概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陈清.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9):185-186.

[2]刘璇,孜依丹•买买提.风险防范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5(2):161-162.

[3]刘妙盛.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8):104-106.

[4]张明霞.风险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5(6):97-98.

[5]王芳.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9):92-93.

[6]谭海玲.儿科护理管理中风险防范护理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15):44,46.

[7]曾月嫦,麦海娟,马梦玲,等.风险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下旬刊),2012,18(2):38-39.

第6篇

关键词:极低出生体重儿 中心静脉导管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71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16-0103-03

极低出生体重儿由于早产以及喂养不耐受需要长期静脉高营养,周围中心静脉导管(PICC)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肠外营养方式,是挽救新生儿特别是极低出生体重儿不可或缺的生命支持技术之一。本研究对我院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NICU)收治的8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家长进行了调查,发现接受PICC置管术者仅有27例,笔者对拒绝者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以探讨影响PICC临床推广应用的因素,提高患儿家长对PICC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临床应用的依从性。

1 临床资料

1.1对象

2010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收治住院的极低出生体重儿80例,胎龄28-36w,出生体重980-1480g,其中男43例,女37例。

1.2材料与方法

1.2.1 选择美国BD公司生产的1.9Fr规格的PICC穿刺包。穿刺静脉首选右上肢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或头静脉入锁骨下静脉至上腔静脉,或下肢大隐静脉入腹主静脉至下腔静脉[1],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技术的要求穿刺置管,置管后X摄片确定导管尖端位置,确保导管留置在相对安全的静脉中,用透明敷贴妥善固定。详细记录导管批号、穿刺静脉、置入长度、外管长度、摄片定位结果、双侧臂围及穿刺点的情况。成功置管后应用于日常治疗,加强对PICC管的维护,直至拔管。

1.2.2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设计临床问卷调查表,内容包括患儿家长的基本信息(如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经济收入、家庭成员)、患儿家长对PICC认知程度、拒绝置管的主要原因等。由专门调查员进行调查,发放问卷80份,回收80份,有效回收率100%。

2 结果

2.1 患儿及家庭人口学基线资料

调查患儿80例,其中置管者中男15例,女12例;未置管者中男28例,女25例。选择置管者27例中,22例治愈出院,3例好转出院,2例放弃治疗,治愈者平均住院日为44.43±2.26天。拒绝置管者53例中,16例治愈出院,19例好转出院,17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1例死亡,治愈者平均住院日为48.75±4.5天。

患儿父母年龄以20-29岁间居多,文化程度以高中、中专和大专及以上为主,家庭经济状况多为中等,父母职业以工人所占比重最高(见表1)。

表1 患儿家庭的一般情况(n=80)

人口学情况 n %

母亲/父亲年龄

20~ 64/59 80.0/73.4

30~ 13/16 16.2/20.0

40~ 3/5 3.8/6,6

母亲/父亲文化程度度

文盲 1/0 1.2/0

小学、初中 15/22 18.7/27.5

高中/中专 35/27 43.8/33.8

大专及以上 29/31 36.3/38.7

经济状况

较差 17 21.2

中等 46 57.5

较好 17 21.3

母亲/父亲职业

无工作 5/0 6.3/0

自由职业 21/18 26.2/22.5

工人 26/33 32.5/41.2

农民 13/12 16.215.0/

干部 15/17 18.8/21.3

2.2 家长对PICC的态度

调查家长80人,其中男性36人(占45.0%),女性44人(55.0%)。以性别分层, “担心患儿能否忍受疼痛”与“担心会引起感染” 在父母间有统计学差异,其他问题未见差异;担心技术风险的占88.7%,担心护士操作是否熟练的占78.8%,担心患儿病情能否承受的占80.0%(见表2)

表2 患儿家长对PICC应用的态度〔n(%)〕

主要态度 男 女 合计 χ2 p

认为PICC比传统方法有优点

是 30(46.9) 34(53.1) 64(80.0) 0.45 >0.05

否 6(37.5) 10(62.5) 16(20.0)

担心技术的风险 0.46 >0.05

是 31(43.7) 40(56.3) 71(88.7)

否 5(55.5) 4(44.6) 9(11.3)

担心患儿能否忍受疼痛

是 24(38.1) 39(61.9) 63(78.7) 5.71 <0.05

否 12(70.6) 5(29.4) 17(21.3)

担心患儿的病情能否承受

是 27(42.2) 37(57.8) 64(80.0) 1.02 >0.05

否 9(56.3) 7(43.7) 16(20.0)

担心会引起感染

是 22(36.7) 38(63.3) 60(75.0) 6.73 <0.05

否 14(70.0) 6(30.0) 20(250)

担心影响肢体活动

是 25(46.3) 29(53.7) 54(67.5) 0.11 >0.05

否 11(42.3) 15(57.7) 26(32.5)

担心治疗费用

是 28(45.9) 33(54.1) 61(76.3) 0.08 >0.05

否 8(42.1) 11(57.9) 19(23.7)

3 讨论

3.1 PICC置管的可行性:

3.1.1 PICC导管柔软无刺激,操作简便,易于观察及护理,在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还减轻了护理工作量。

3.2.2 PICC导管尖端位于中心静脉,血管壁厚,血流量大,能迅速降低液体的渗透压及药物浓度,因此能够长期安全输注高浓度的有刺激性的静脉营养液,有效避免了药液外渗引起的局部皮肤坏死,特别适合极低出生体重儿[2]。

3.2.3 PICC置管显著减少了反复静脉穿刺的次数,减少了人为的过度刺激,感染发生率与常规静脉留置针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极低出生体重儿维持长期通畅的静脉通路[3]。

3.3.4 PICC置管不影响患儿的喂养及护理,却减少了对患儿的不良刺激,因此有利于患儿的体重增长,缩短了平均住院时间,减少了住院费用[4]。

3.2 影响PICC置管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中应用的原因有:

3.2.1 患儿家属对PICC知识的缺乏 调查发现,由于文化水平低以及职业的差别,很多家属对PICC相关知识缺乏了解,在未经医务工作者介绍之前,甚至没有通过任何渠道接触过这个概念。

3.2.2 患儿家属对PICC置管存在怀疑及恐惧 在签署特殊治疗同意书之前,医务工作者会向患儿家属介绍PICC置管的优点及可能存在的风险。调查发现80%的家属经过介绍后虽然能够了解该技术的优点,但是更多的却是持有怀疑的态度。由于对此了解有限,他们不能够完全肯定这项新技术的优点,却更关注该技术潜在的风险,他们怀疑医务工作者掌握这项技术的熟练程度,担心该技术的难度会增加患儿穿刺时的疼痛,担心长时间置管会发生堵管、脱管甚至拔管,担心长时间置管会增加患儿感染的几率以及影响今后患儿肢体的正常功能活动。

3.2.3 患儿疾病的严重程度 调查发现,20%的家长拒绝PICC置管的原因是因为患儿病情极其危重,家长对治愈疾病缺乏信心。本组研究资料证明有18.8%的患儿因病情危重或死亡,在入院后较短时间内放弃治疗。

3.2.4 经济因素 置管的费用造成的经济负担对自费的低收入家庭影响较大。本研究发现,21.2%的患儿家属经济收入相对较低,他们认为PICC导管价格昂贵,相对于普通静脉输液方式来说一次性投入过高,难以接受。甚至,对于能否负担后期的治疗费用也表示怀疑。

3.2.5 社会因素 本次调查发现,在拒绝PICC置管的53个家庭中,有66%家庭为非独生子女家庭;在孕育一胎的家庭中,有78%的父母比较年轻,不超过30岁;有相当一部分家庭对出生孩子的性别表示了失望等等,这些社会因素都直接影响了家长对这个孩子的期望度。

PICC置管术对于极低出生体重儿是一种经济有效的静脉输液通路,对极低出生体重儿行PICC置管术是围产医学发展的要求。医务工作者应不断提高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熟练掌握PICC置管技术,针对不同家庭的不同个体、不同文化层次,有针对性的进行PICC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改变患者对PICC的认知程度,不断提高PICC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中的使用率。

参考文献

[1] 赵敏慧,张莉,姚莉莉等.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在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应用[J]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6,9(5):328-331.

[2] 林苑清,崔其亮,陈丽萍等.早产儿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术后常见并发症与处理[J].广州医药,2002,33(6):42-43.

第7篇

【关键词】 心脏骤停; 复苏; 安全转运; 护理

中图分类号 R541.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26-0080-0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猝死和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跳呼吸骤停的发生率越来越高,急诊科如何提高院内猝死的抢救成功率、如何注重复苏患者的院内安全转运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回顾分析了2010年以来,在本院急诊科救治的各类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对其复苏成功患者的院内安全转运制定严密的治疗和护理措施,现将体会总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7例患者中男19例,女8例,年龄37~78岁,平均57.5岁。原有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ACS)14例,脑卒中4例,肺部感染伴窒息3例,电击伤1例,溺水1例,不明原因4例。其中,气管插管23例(120带入气管插管12例),电击除颤13例(三次以上除颤成功者2例,自主呼吸恢复4例,同时遵医嘱给予肾上腺素、阿托品、利多卡因、多巴胺、碳酸氢钠等抢救药物治疗,并完成心电图、血常规、血气分析、心肌酶谱、电解质、肾功能等实验室检查指标。

1.2 方法

本组27例患者经急诊抢救室复苏,自主循环恢复后,随即转入ICU,由复苏小组人员全程负责转运任务,转运人员由具有丰富急诊抢救经验的一名主治医师、一名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和一名参与抢救的临床护士组成转运小组,全部患者均携带转运的心电监护仪,上肢开通两条或以上的静脉通路,头置冰帽,留置尿管,需维持血压的携带输液泵,保持转运途中升压药物的准确使用,气管插管患者携转运呼吸机,除颤患者携除颤仪,备急救药箱,根据病情内放急救药物。

1.3 转运前准备

1.3.1 转运风险评估 心脏骤停患者经复苏成功后,病情平稳,需转运到ICU进一步治疗。转运途中随时可能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及再次心跳呼吸骤停,顾对患者转运或者转运途中都需要进行风险评估。对患者病情进行充分的评估,途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告知家属,与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1]。

1.3.2 转运人员要求 负责转运的医护人员具有丰富的急诊抢救临床经验,且具有较强的责任心、敏锐的观察力,准确的判断力,具备独立工作和应急处置问题的能力。

1.3.3 转运前的准备 转运前测量患者生命体征,了解患者病情,做好抢救仪器的转运准备,包括呼吸机、除颤仪、监护仪等,检查各管道的连接是否通畅,管道是否扭曲并妥善固定,做好标记,防止滑脱。转运前清除患者气道内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清空尿袋。转运前由急诊分诊护士电话通知绿色通道电梯,告知接收科室需准备的物品,如呼吸机、监护仪、吸引器等,确保接收科室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护士在转运准备过程中,保持有条不紊、动作熟练,并实施心理护理,使患者及家属有安全感,安静的配合治疗与护理[2]。

1.4 护理措施

1.4.1 转运途中的护理 转运时将推车床栏抬起,患者保持合适的,急诊抢救的主治医师和急诊急救专科护士站于患者头部两侧,负责观察患者神志、瞳孔、面色、胸廓起伏情况,气管插管与呼吸机连接是否完好、密切观察心电监护的心率、节律,血压和血氧饱和度情况,发现生命体征异常及时处理。参与抢救的临床护士站于患者下肢一侧,负责观察各种引流管通畅在位。转运途中突然出现心跳、呼吸骤停,立即进行就地抢救,同时呼叫其他医务人员协助,随时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填写特别护理记录单,并做好与家属的沟通[3]。

1.4.2 转运后的护理 与ICU护士共同交接患者,包括患者的神志、瞳孔、生命体征、各管道是否通畅在位、患者的病情和用药情况、患者的皮肤情况。最后双方签署转运交接单。

2 结果

27例患者通过转运前的充分风险评估,于家属保持紧密的联系与沟通,医护人员的密切配合,转运中严密的病情观察,以及急救器械和药物的充分准备,均安全转运至ICU。

3 讨论

急诊科是医院的一个重要窗口,要以热心、耐心、细心、真心、诚心的态度为患者提供及时、快速、有效、全程的优质服务。CPR抢救流程的管理是一个持续及反复评估及实施的过程,要求不仅是管理层要制定规范的评价标准,定期评估及不断完善,还要求所有实施者要不断地根据实际操作情况进行反馈,以使抢救流程更加合理。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新技术和新观念不断涌现,要求急诊护士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接受护理新理念,提高整体的应急能力,以求取得更好的抢救效果,而这些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急诊护理人员加强内涵建设,加强抢救环节中的质量监控,将抢救中的各项技术操作标准化、程序化,以提高CPR成功率及患者的存活率,而位于CPR抢救流程中的院内安全转运则是保证复苏患者最终存活和提高生活质量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本文中27例患者经过医护人员的及时救治和严密观察护理,平安将患者转送至ICU,故完全转运心脏骤停复苏成功的患者,不是一个简单的运送过程,而是监护、观察、治疗和护理的过程,成功的转运患者,降低患者死亡率,切实提高患者的近期存活率和远期生活质量[4]。

参考文献

[1]卢勇,苏磊,秦伟毅,等.危重病人院内转运的探讨[J].中国急救医学,2010,25(6):457.

[2]张永斌,孙松峰.院前猝死的病因与防范[J].中国急救医学,2011,25(8):599.

第8篇

继续把落实***行为规范,进步全体***的服务意识和医德医风建设放在首位。严格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并加大治理力度,进一步抓好和完善内在软指标的执行水准,如微笑服务、规范化语言、首问负责制、舒适护理等,倡导人性化的服务理念,进步病人的满足度。以“医院治理年”、“满足杯”等主题活动为载体,以“服务、质量、***”为目标,开展多形式的优质服务活动。今年继续开展了“出院病人电话随访”活动,时间具体化,定在每周二、五;职员相对化,相对由高年资的质控组长负责随访任务;内容框架化,根据不同的病种、病情、个体差异做好具体的指导,使肿瘤治疗达到综合、连续、动态的过程。今年共电话随访157次,获病人好评。

二、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防范护理差错

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是进步护理质量,确保医疗安全的保证。今年全体***参加了护理部组织的“护理安全教育”活动。根据科室存在的题目召开全体***大会两次,指控组长会议每季度一次,在以护理安全为条件的条件下,同一操纵程序,简化操纵流程,发现题目及时改正。今年在职员调整(两名),新同道定科(四名)的情况下,召开了新同道的座谈会。座谈会上强化了***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并鉴戒了兄弟科室好的工作办法。玄月份全院电脑工作站版本升级,全体***献计献策,不断交流与总结,加强医护沟通、协调、配合,使我科顺利度过了这次系统的升级工作,无差错事故发生。

三、注重健康教育,完善整体化护理

健康教育是人性化护理治理的重要内容。今年我们在原有的内科健康教育计划单的基础上又完善了肿瘤科病人健康教育计划单,并在全科开始使用。在病区走廊新设了报架及白板报,宣传健康知识及肿瘤病人的抗癌饮食,获得了病人的一致好评。我们还规定每个化疗病人的健康教育时间不少于5分钟,重点是抓好首次化疗的病人,要求各项内容宣教后要有病人或家属签字。签字主要是带动***(尤其是年轻***)主动与病人沟通的意识,真正把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肿瘤科收住了一大批晚期癌症病人,基础护理多,抢救任务重。***除了完成常规治疗、护理、健康教育工作外,还要承担这部分病人的基础护理、心理护理、临终关怀工作。今年我们协助重大抢救五例,其中一例到现在还记忆犹新。金某,鼻咽癌,忽然鼻腔大出血800ml伴窒息,面色青紫、神志丧失,血压下降,紧请五官科、麻醉科会诊后行气管插管、插胃管、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路、胸外心脏按压等,全科10多名医护职员抢救了三个多小时,16:50病人转进icu,外面正下着大雨,五名***把病人安全转运至icu。当时病房化疗病人多,又有4台参与手术,连班***、连班实习同学放弃休息时间主动一起参加了抢救中,全体***延迟一个半小时才放工。正是我们的积极抢救为病人的生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三天后病人转危为安再次转回我科。

四、进步护理职员的业务素质

通过晨会提问、组织护理查房、进行操纵演练,反复进行基础护理知识、护理理论、护理技能的学习和练习,做到护理工作程序化、技术操纵标准化。坚持每月一次的个案查房,由年资高的***轮番主持,鼓励年轻***参与。今年我科轮转***周伟成功主持了一次大内科的护理查房和护理体检演示,获得好评。继续坚持每周一次的业务小讲座,内容贴近临床基础护理,新技术、新疗法,新动态的护理。组织***参加科内医生每周一次的业务学习。继续形成***-组长—***长的三级质控的三基操纵考核制度,针对操纵中的薄弱环节,11月份起我科***放工延迟30分钟练习三基操纵。今年我科护理质量操纵考核合格率达到100%。为了进步***的抢救应急能力,我科先后派两名***(卞钰、胡欢)到重症监护病房呼吸科监护室、icu监护进行了为期两周的院内进修任务,并写进修体会及收获,带动全科***抢救能力的提升。

五、坚持***的继续教育,进步学历层次

积极安排***参加院内外的各项业务学习活动,鼓励***接受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今年徐春兰、顾哲风、朱小亚自考本科毕业。胡欢自考本科还剩最后一门,预计明年上半年毕业。李清华、邢志花完成专升本成人高考南医大进学考试。周燕顺利完成夜大大专学业。大专在读100%。本科在读达30%。今年顺利完成了肿瘤专科省护理继续教育班开班工作,并做好了国家级继教班的申报预备工作。

六、加强护理科研,开展新业务、新技术

无导丝锁骨下静脉穿刺术截止到三月底穿刺达425例,固然这项技术在我科已相当成熟,但由于它不在***工作范围内,自今年四月份起不再开展。今年我科60%的浅静脉留置针用于肿瘤化疗病人,改变了以往化疗病人都用刚针的情况,避免了化疗药物外渗的不安全因素。picc穿刺在我科也广泛开展起来,董人平、顾迪、徐春兰已熟练把握。截止到11月底共穿刺59例,成功率达98%,在穿刺技术、日常维护、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并在全科开展了picc的业务讲座及换药规范的学习。通过供给室的大力支持,我们在全院率先预备了专门的picc穿刺包、picc换药包。为了更好的方便病人,弥补我院没有picc门诊换药这一特点,又方便***更好的安排临床工作,我科专门定于每周二的下午安排一名***进行住院病人的换药工作。还承担了一些外地治疗picc管带回的常州病人的换药工作,并帮助兄弟医院、门诊病人行picc穿刺。高雪娟、邢志花利用自己的时间义务上门为行动不便的晚期病人进行换药、治疗,家属非常感谢。

今年我科新的hg2000体外高频热疗机、肿瘤热疗注参与治疗机投进使用,组织了相关护理职员的学习。我科***在繁忙的工作同时,协助其他兄弟科室的病人进行热疗的治疗。顺利完成了洛拉曲克、双环铂、替吉奥、螺旋藻多糖胶囊的gcp工作。迎接了市重点学科复核、gcp的检查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均排名第一)。我科今年共撰写论文5篇,发表省级2篇,其余3篇待发表录用。

七、荣誉

第9篇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5.010

随着学科的发展,对护理人员专业技术、判断能力、心理素质和沟通技巧的要求与日俱增。然而高职业风险、复杂的工作环境、超负荷的工作强度及社会价值不对称等给护士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烧伤专业护理有着较强的专业特点,集烧伤预防、临床护理、伤口护理、危重症护理、康复护理、心理护理等于一体,对护士提出更高的专业要求。护理工作压力影响着护士的心理、生理健康,与护理质量和患者预后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分析导致护理压力产生的因素,护理压力对护理人员心理生理健康的影响,烧伤外科对护理人员的新要求及新挑战所带来的心理压力,以及探讨其应对措施,对控制护理风险、缓解护士压力、提高护理质量提供依据。现综述如下。

1护理压力对护理人员健康的影响

1999年美国国家职业与健康研究所将工作压力定义为,职业者能力、资源和需求不能满足工作要求时产生的一种有害的生理心理反应[1]。工作压力会引发被称为“抗争或逃逸”的机体反应,导致机体感受外部威胁、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及肾上腺皮质系统兴奋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反应[2],包括心率、血压、血糖增高,血管紧张性增加,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抑制等。高频率或长期的工作压力导致交感神经及肾上腺皮质系统长期处于兴奋状态,从而产生一系列急性体征并发展为慢性亚健康状态,如情绪睡眠障碍、消化不良、头疼、家庭关系紧张等常见的工作压力早期症状。此外,有研究表明长期暴露于工作压力与高血压、高脂血症,心血管疾病[3]、感染及自身免疫疾病[4]、焦虑与抑郁、骨骼肌肉系统疾病的[5]发生密

作者单位:400038重庆市中国第三军医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烧伤研究所

郝芬:女,本科,护师

切相关。工作压力同样会对个人健康行为产生影响,如吸烟、酗酒和体育运动减少[6]。护理行业是医疗保健行业工作压力最大的行业。2011年美国护理协会调查研究显示,护士普遍认为工作压力和超负荷的工作强度是影响她们健康和安全最主要的两大因素[7]。护士所承受的工作压力已成为一种职业危险,持续高水平的压力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导致工作倦怠及离职意向升高。

2护理职业压力源分析

护理压力来源于多个方面,包括社会因素、职业因素和个人因素等[8]。

2.1社会因素

2.1.1社会地位及价值社会价值不对称造成压力,目前仍然有部分医院和大部分患者及家属存在重医轻护观念,认为护士只是医师的助手,导致护士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得不到公证的社会肯定和重视,发展机会、外出进修学习机会受限,护士收入水平和护理水平、工作业绩不平衡等。这些状况造成护士心理压抑、自卑、失望、焦虑的情绪,直接影响护士的心理健康。

2.1.2工作压力由于医院人事制度的改革,大部分青年护士为聘任制或合同制护士,面对医院激烈的竞争,为适应护理事业发展的需要,每位护士都要学习新技术、新理论以面对考评、晋升等压力[9]。

2.2职业因素

2.2.1工作环境临床护士日常护理操作中,不可避免会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组织排泄物、医疗废弃物及放射性物质,因此罹患各种传播性疾病的机会相应增高。护士需要接触不同性格的患者及其家属,要处理各种应急情况,要面对生死离别的情感冲击,要完成繁重的本职工作。这样的工作环境使护士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精神状态,加重了她们的心理负担[10]。

2.2.2职业风险由于患者病情变化快,不确定因素多等特点,要求护士必须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及果断的判断能力,能够及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并迅速积极采取施救措施,为患者赢得抢救和治疗最佳时机。因此,护理工作是一项风险大、责任重的工作。医院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高标准严格要求的管理模式,无形中加重了护士的心理压力。目前医患矛盾突出,特别是患者维权意识的增强,对服务要求的提高等,容易使造成患者及家属与护士间的直接冲突,增加护理工作的难度,引发护士心理问题。

2.2.3工作强度护士工作繁重琐碎、频繁的夜班,护患比例严重失衡, 导致护士生活规律紊乱,引起人的生理、心理活动的变化,形成恶性循环,加重心理压力。

2.3个人因素

2.3.1知识技能的更新随着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新的医疗仪器、新的诊疗技术的出现及临床应用,护士是医疗护理活动的直接实施者,要求护士要不断的学习新理论新知识,发展新的技能,给护士带来了新的挑战。

2.3.2人际关系各种疾病及创伤会导致患者发生不同程度心理障碍,护士需要面对患者的愤怒、恐惧、悲伤的情绪变化,有些患者及家属求医心切,常对治疗效果不满意,面对高额医疗费用会对医护人员产生仇视心理,护士要负责患者费用的解释与催款,易与患者发生直接冲突。复杂的医护关系也是护理压力产生的一个重要来源。护士长期面对这些负面情绪,易导致心身疾病的发生。

2.3.3工作与家庭矛盾护士多为女性,肩负工作与家庭的双重压力,面对家庭的责任和家务琐事,日常工作中的负面感受有时会影响家庭生活, 还要承受因怀孕、分娩、月经、绝经期等生理变化而出现的心理问题,增加工作压力[11]。

3烧伤外科对护理的要求

烧伤是由火焰、高温固体、化学物质和强辐射热等引起的损伤,造成受害者皮肤损毁和肌肉坏死,引起严重的全身性反应,严重者也可伤及如关节、骨骼、肌肉甚至内脏。大面积烧伤,导致人体各系统和器官的代谢紊乱及功能失调,危及生命。烧伤是突况下的意外伤害,烧伤患者要面对致残、毁形、功能丧失甚至死亡的威胁,对患者心理造成直接的、极大的创伤,极易产生创伤后应激、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12]。当前发生烧伤表现出总量不减、伤亡较重、伤情复杂及群体性较多的特点。烧伤专业护理有着较强的专业特点, 集烧伤预防、临床护理、伤口护理、危重症护理、康复护理、心理护理等于一体,对护士提出更高的专业要求[13]。在烧伤护理过程中,一些患者常伴有其他慢性疾病或复合伤,烧伤后并发症多,感染率高、病死率高,给烧伤治疗及护理增加了很大的难度[14]。烧伤外科是专业性很强的科室,其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患者病情急、病情危重、复杂且变化快,在监护和救治患者过程中所需要的仪器和设备比普通病区要复杂,要求烧伤科专业护士要熟练掌握烧伤患者的现场急救、伤员的后送与住院处理、创面护理等环节以及日常护理的实践,熟练使用护理器械尤其是救治重症烧伤患者的呼吸机、血透仪、体外循环支持等设备、要不断提高对于烧伤患者创面护理的技能,探寻减轻烧伤患者痛苦的方法途径[15]。烧伤科护士面对的患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烧伤患者伤情严重常伴肢体残缺或毁形,创面疼痛和漫长的恢复期均可导致患者产生不同程度心理问题,这些负面情绪市场会转嫁到护士身上,导致护士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16]。烧伤感染居烧伤死亡原因首位,为有效控制院内感染,烧伤重症监护病区实行家属不陪护,患者治疗与日常护理全部由烧伤护士完成,需要护士投入更多劳动和精力,体力长呈透支状态。烧伤病种的特殊性造成护士频繁接触患者的体液及创面渗出液,职业暴露危险性明显增加[17]。因此,外科烧伤护理人员比常人更容易身心僬悴,有的会引发紧张和焦虑的情绪,甚至会出现腰酸背痛、饮食睡眠不佳等躯体症状。

4控制护理压力的干预策略

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应采用“以个体为中心”与“以组织为中心”的综合干预措施[18]是控制护理压力最有效的方式[19]。

4.1以个体为中心[20]

4.1.1健康教育与自我调节护士定期参加心理讲座,定期进行心理疏导,为临床工作减压。自身加强心理学的学习,提高对不良刺激的应对能力。

4.1.2提高沟通能力护士要掌握各种沟通技巧,善于沟通,当自己的负面情绪无法排解时,要及时与亲友或同事进行交流,学会正确排解负面情绪。在工作中要宽容他人,主动改善医护关系,护患关系。

4.1.3提高业务素质与职业素质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关注外科烧伤领域的前沿及发展动态,及时了解烧伤治疗及护理方面的新技术、新进展,更新和完善自身的护理理论知识体系,如烧伤病程、发展规律、创面用药、烧伤感染、重症监护、生命支持及心理学研究等知识,丰富理论知识支持临床实践。

4.1.4加强风险意识与法律意识重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条例》《护理文书书写》《紧急封存病历条例》等法规的学习,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时刻以慎独的工作精神要求自己,充分保障患者和自己的合法权益,确保临床护理质量。

4.2以组织为中心[21]

4.2.1完善排班制度合理科学配置护理工作,杜绝护士超负荷工作,对经期、孕期、哺乳期护士进行人性化关照,解决其

在各个特殊时期的心理问题和实际问题。

4.2.2加强职业防护改善护士的工作环境,定期进行护士工作环境的安全检查,及时检测和维护医疗器械的使用情况,确保其安全性。

4.2.3保护理解支持充分实现人性化管理,理解、关心、爱护护士。对待工作中出现问题的护士, 鼓励其敢于承担责任,及时总结经验教训,积极消除护理安全隐患,护理管理者应通过帮助、支持、鼓励的方式,促进其尽快恢复正常工作。

4.2.4建立激励机制努力营造平等竞争的人文环境,鼓励护士主动提高业务水平,合理表彰在临床教学、科研和管理方面有突出表现的护理人员,充分调动其工作主观能动性,使护士能够从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实现自我价值。提升护士的自豪感与责任心。侧重正性激励,实行绩效奖励,给护士精神和物质上的满足。

4.2.5改善政治经济待遇建立切实可行的办法,鼓励护理工作与经济效益挂钩,以高质量的护理增值服务为医院取得经济效益和品牌效应,同时使护士的辛勤劳动得到合理的报酬。在晋升职称、评选优秀方面给予护士和医师同等的机会,增加护士的社会认同感和医院的归属感。制定合理公平的奖金分配制度,提高工资奖励透明化程度,从而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

护理工作的职业特点和高风险性决定了护理工作更容易给护士带来工作压力,影响护士身心健康。护理压力来源于工作中各个方面。烧伤专业护理有着较强的专业特点,对护士提出更高的专业要求。烧伤科护士要面对伤情严重、颜面毁损、身心遭受重创的烧伤患者,并且日常护理工作经常处于繁琐紧张的状态,会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因此,综合采用“以个体为中心”与“以组织为中心”的干预措施有望成为缓解烧伤专科护士的工作压力,提高烧伤外科护理质量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Brookes K,Limbert C,Deacy C,et al.Systematic review:Work-related stress and the HSE Management Standards[J].Occup Med(Lond),2013,63(7):463-472.

[2]Wirtz PH,Ehlert U,Kottwitz MU,et al.Occupational role stress is associated with higher cortisol reactivity to acute stress[J].J Occup Health Psychol,2013,18(2):121-131.

[3]Landsbergis PA,Dobson M,Koutsouras G.Job strain and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a meta-analysis and systematic review[J].Am J Public Health,2013,103(3):61-71.

[4]Kayser M.Severe infection and autoimmune disease are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risk of mood disorders[J].Evid Based Ment Health,2013,17(1):20.

[5]Kim MG,Kim KS,Ryoo JH,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Occupational Stress and Work-relate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in Korean Male Firefighters[J].Ann of Occup Environ Med,2013,25(1):9.

[6]Heikkil? K,Fransson EI,Nyberg ST,et al.Job strain and health-related lifestyle:findings from an individual-participant meta-analysis of 118,000 working adults[J].Am J Public Health,2013,103(11):2090-2097.

[7]McHugh MD,Kutney-Lee A,Cimiotti JP,et al.Nurses′ widespread job dissatisfaction,burnout,and frustration with health benefits signal problems for patient care[J].Health Aff(Milwood),2011,30(2):202-210.

[8]罗礼兰,李显涛.护理工作压力分析与对策[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0):1552-1553.

[9]马秀青.缓解护理工作压力源对护理风险控制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22):94-95.

[10]郭增才.现代护理压力与对策[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8A):151-152.

[11]赵雪.临床护士工作家庭冲突及应对方式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4):28-32.

[12]沈忠萍.烧伤患者97例的心理护理[J].中国临床研究,2013,26(2):196.

[13]张寅,陈雅琴.高级实践护士在烧伤领域的发展[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1,6(2):299-302.

[14]张莎.烧伤外科护理常见问题和解决措施探析[J].中国美容医学,2014,23(3):247-248.

[15]杨立珏.外科烧伤对护理人员的新要求[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24(1):501-502.

[16]吴蓉蓉.烧伤科护理人员的压力及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3(14):417,420.

[17]雷艳,梁敏.烧伤科护士心理压力分析防护对策[J].中国美容医学,2013,22(16):1735-1736.

[17]Roberts RK,Grubb PL.The consequences of nursing stress and need for integrated solutions[J].Rehabil Nurs,2014,39(2):62-69.

[19]Wright K.Alleviating stress in the workplace:advice for nurses[J].Nurs Stand,2014,28(20):37-42.

[20]Burke M.Managing work-related stress in the district nursing workplace[J].Br J Community Nurs,2013,18(11):535-538.

[21]Montano D,Hoven J,Siegrist J.Effects of organisational-level interventions at work on employees′ health:a systematic review[J].BMC public Health,2014(14):135.

第10篇

【关键词】 基层医院; ICU护士; 心理压力; 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6-0160-03

doi:10.14033/ki.cfmr.2016.6.088

基层医院重症医学科(ICU)一般是综合性ICU,收治内、外、妇、产,甚至儿科的急、危重症患者及大手术后需要严密监测的患者,ICU患者病情重、变化快、监测项目多、管道复杂,护理工作多元化[1]。对护理人员要求较普通病区护士要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专科实践技能,还要具备一定的英语水平[2]。由于ICU医疗服务的特殊性,实行全封闭式管理,不允许家属陪伴,患者所有的生活护理、治疗护理全由护士完成,护理工作重而繁琐,长期超负荷工作强度及ICU特殊工作环境,给护士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如焦虑、抑郁、情绪低落、对工作感到厌倦及疲惫,直接影响临床护理工作质量[3]。本文旨在找出造成ICU护士心理压力的因素,探讨提高心理素质的方法,以提高护理质量,培养护士良好的心理素质。

1 ICU护士心理压力产生原因

1.1 职业因素

1.1.1 工作负荷过重 一方面原因,基层医院承载着全院各科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及大手术后监护。ICU患者病情危重变化快,监测项目多,管道护理多且复杂[3-4]。患者基本生活不能自理,护士不仅要照顾患者日常生活起居,如大小便护理、口腔护理、擦浴、翻身拍背、喂食,还要书写较多的护理记录及随时面临抢救任务[5],这大大增加了护理人员工作量。另一方面原因,护理人员严重不足。按2009年卫生部制定的《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要求,二级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人数与床位数比2.5~3∶1。据调查研究,基层医院护士人数与床位数比为1.2∶1。护士人手缺乏,夜班多,护士工作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

1.1.2 ICU高风险护理工作 综合性ICU患者病种多,病情危重且复杂,留置管路多,有创操作多,需要用到特殊监测及药物较多,需要护士注意力高度集中,各项技术操作严格按规范执行,稍有疏忽对患者即是致命的危险[6]。另一方面,护士专业技术操作较普通病房多,面临职业伤害危险系数高,这样高风险的护理工作,使护士精神长期处于紧绷状态,心理压力倍增。

1.2 ICU环境因素

ICU是医院感染高发科室,一方面,ICU本身是易感人群相对集中的场所,人员流动频繁;另一方面,基层医院ICU病房很多是旧病房改造,设计达不到标准ICU要求,通风采光条件差,且基层医院资金匮乏,缺少先进的空气洁净设备,同时基层医院医务人员对抗生素合理使用未能严格把握,因此院内感染率相对较高[7]。ICU实行全封闭式管理,护士工作繁忙,上班时间全是在封闭环境里,与外界几乎无接触。而且,ICU监测仪器多,各种仪器报警声彼此起伏;患者痛苦声、烦燥患者忽然尖叫声,这样超标嘈杂的环境导致护士心情烦躁、易怒[6-8]。由于ICU收治患者范围所致,护士时常面临患者抢救与死亡,每天还面临着各种各样物理性、化学性伤害,面对这样的工作环境,护士身心受到不同程度冲击。

1.3 ICU护士专业知识缺乏

ICU护理工作要求护士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及熟练的抢救技能,还要熟练掌握各种先进仪器使用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有研究表明,基层医院护理人员文化层次相对较低,大部分只是大专学历,本科学历相对较少,还有相当一部分是中专学历,ICU护士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英语水平,这对于基层护士是很大的挑战[9]。随着医学不断发展进步,许多护理新理念、新技术在三甲医院得到广泛应用。由于医院制度制约,基层医院护士外出进修学习机会少,专业技术跟不上时展步伐。护士工作之余,还要学习新技术、新知识、新理念,这样才能确保患者安全[10]。

1.4 社会认可度低

基层医院普遍存在重医轻护现象,在绩效分配上,医护之间有很大差异[11]。ICU护士绩效系数远低于同年资的医生。患者或家属对待医生和护士也是截然相反的两种态度[12]。对医生言听计从,对护士呼来唤去,甚至大声训责,或对护士工作处处挑刺,认为花了钱,护士就应该按家属要求护理患者,如果达不到家属要求,护士面临患者家属投诉现象常有发生。大多数患者康复后,对医生千恩万谢,对护士的辛勤劳动只字未提,这使护士产生职业失落感。近年来,医护人员被伤事件常见于报端,这使得护士工作中处处小心,生怕稍有疏忽遭遇不讲理家属的人身伤害,心理压力大可想而知。

2 应对策略

2.1 人力资源管理

有研究表明,ICU护理是危重患者能否救治成功的直接影响因素,能体现医院救治水平,护理资源配置与护理质量密切相关,护理人员数量不足会导致护理质量明显下降[13]。医院领导、护理管理者注意倾听护士想法和建议[14]。更多关心一线ICU护士,适当增加ICU护理人员,延长夜班周期,改变薪酬机制,提高ICU护士待遇[14-15]。如ICU护理绩效以岗位为核心,以护理服务质量、数量、技术风险等比普通病房相应给予提高[16]。合理安排护士外出学习机会,对在ICU工作年限长的护士,在晋升上给予优先照顾。

2.2 改善工作环境,降低职业风险

加强对ICU病房流动管理,减少人员流动频率;提高ICU空气净化设备,有条件的医院ICU采用层流洁净病房,无条件的ICU病房布局要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并定时开窗通风,医务人员合理使用抗生素及无菌操作。在工作、休息场所进行人性化设计,有研究表明,在好的环境下工作,能使人心情舒畅,工作效率倍增。感控科定期对ICU病房进行空气、物表、消毒物品监测工作,加强对护士手卫生及职业防护知识相关培训,以降低护理人员被感染风险[17]。设备科人员定时对ICU设备维护保养,减少因设备因素引起的环境噪音。

2.3 开展专科培训工作

ICU护士长对本科室护士制定培训计划,并鼓励护士工作之余自学医学知识,提高护士理论、技术操作水平及抢救技能,以便对突发事件处理能力得心应手。根据护士资历、技术水平开展护士分层管理[18]。加强对ICU专科技能培训,如呼吸机使用、除颤仪使用、各种监护仪使用、血气分析仪使用、注射泵使用等多种仪器使用培训,以及各种抢救技能配合的培训工作,提高专科护士技术操作水平,遇到抢救或突发事件应付自如。科学排班,设置护理组长,根据护士资历、工作能力合理搭配,明确职责,组长或高年资护士指导年轻护士解决工作中的难题,减轻年轻护士心理压力[19]。

2.4 营造和谐的团队氛围

护士长加强与护士沟通,了解护士心理需求或生活上难题,帮助协调解决。成立护理人员心理支持小组,促进工作上的自由交流,通过倾听面谈、接受宣泄、尊重理解、支持鼓励和解释疏导等方式帮助身边有需求的护理人员,为其改善身状况,摆脱心理压力[6,20]。对于抑郁或工作中表现烦躁的护士,定期对其进行心理疏导,适当安排调休。经常组织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或感恩教育,使护士感受团队的温暖与力量,从而缓解心理压力[21]。

2.5 引导护士树立正确人生观

在科室,护士长是护士心理健康信息收集者及危机处理者,是护士的主心骨[22]。护士长应掌握本科室护士思想动态,引导护士学会控制和调节情绪,正确处理工作、生活与学习各方面关系[23]。培养护士积极生活态度和自我调节能力,积极开展护士心理咨询,鼓励护士参加各种心理辅导班,学习沟通技巧,并熟练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引导护士正确宣泄不良情绪,对于实在不能适应ICU工作的护士进行调整,调离ICU环境[5]。

2.6 护士自我调节

护士面对压力时,学会保持乐观情绪,不逃避、不退缩、不自责,及时化解问题,缓解心理压力[24]。在人际交往中与人坦诚相待,不封闭自己。闲暇听听音乐或外出旅游。注意个人文化修养的提高,培养多样化生活情趣和幽默感,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工作中注意言谈举止文明,态度和蔼,良好的护士职业形象,这样才能赢得社会尊重与赞誉,才能赢得患者或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支持,才能创造和谐的护患关系,使护士心情舒畅[25]。

综上所述,ICU工作环境和特点决定了护士工作压力来源各种各样,护士工作量大、危险性高,心理承受压力随之增大。应对护士心理压力,必须采取组织和个人干预,一方面管理者要优化护理人力,降低工作负荷,提高薪酬待遇;另一方面,管理者争取社会对护理工作的理解与支持。“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当患者被医护人员从死亡线上抢救过来时,多数患者或家属只认为是医生的功劳,是医生抢救了他,这时管理者应对护士工作给予肯定,充分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增加护士自尊心、责任心、自豪感。同时管理者为护士提供深造机会,营造团结互助的团队精神,以人性化的管理,以人为本的关怀与照顾,减轻护士心理压力,保证良好护理质量及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魏丽,方晓琴.基层医院ICU护士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J].全科护理,2014,12(13):1221-1222.

[2]姜玲燕,娄静静.ICU护士工作压力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调查[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22(7):1028.

[3]李玉萍.ICU护士心理压力及应对措施[J].吉林医学,2011,32(20):4236.

[4]张彤.ICU护士工作压力与应对[J].天津护理,2012,20(1):59.

[5]朱玉梅.ICU护士工作幸福感相关性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23(19):97-98.

[6]谢青青,尚娜娜,张利,等.ICU护士心理压力及对心理咨询需求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东南国防医药,2013,15(3):273-275.

[7]陈秀女.基层医院ICU护理管理的体会[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1,31(8):821.

[8]乔安花,席淑华.ICU护士胜任力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2):1194-1196.

[9]李言秀.ICU护士压力研究现状与进展[J].哈尔滨医药,2011,31(4):298.

[10]封德梅,王效白,何淑蓉.ICU护士压力源及应对策略[J].教学参考-卫生职业教育,2014,32(2):155-156.

[11]段其花.基层护士健康问题的探讨[J].甘肃护理,2012,4(3):72.

[12]陈凤萍.ICU护士疲劳状况的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1,26(7):49.

[13]李尊柱,姜亚芳,康晓凤,等.ICU护理质量相关因素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0,25(14):75.

[14]高娟玲.ICU护士压力源分析及相关应对措施[J].临床护理杂志,2014,13(6):55.

[15]丁榆,李绮慈,李杏崧,等.ICU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应对方式分析[J].天津护理,2011,19(1):12.

[16]骆金铠.我国ICU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及管理研究现状[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4):19.

[17]刘曼丽.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现状调查[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148.

[18]叶向红,彭南海,李维勤,等.ICU护士分层管理的实践与效果[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0,23(7):756.

[19]李佰华.浅谈重症监护室护士心理压力分析及对策[J].吉林医学,2011,32(32):6911.

[20]胡敏,杨霞.ICU护士职业倦怠的人文关怀[J].护理学报,2014,21(22):15.

[21]席凤英.ICU护士压源与身心健康状况调查分析及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55.

[22]赵春娟,薛洪涛.ICU护士心理健康状况横断历史研究[J].护理研究,2015,29(3):797.

[23]张晶,齐海妮,同黎,等.影响ICU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因素分析与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21):18.

[24]王志慧,冯丽娜,陈长香.护士职业压力、应对方式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J].职业与健康,2014,30(20):2883.

第11篇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isk factors in the process of newborn care, and effective protection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and analyzes its effect. Methods: choose was born in our hospital, and no serious disease, 100 cases of newborn,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50 cases in each group. Control group adopted routine nursing, the control for the possibility of risk factors for a specific protective measures and implementation. To observe and compare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the type and incidence of risk factors, 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service quality and patients' families.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risk factors is only 2%, the control group was 36%, and the incidence of risk factors in the two groups,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otal satisfaction was 96%, and controls the total satisfaction is only 76%,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 Conclusion: in the process of newborn care,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possible risk factors, risk factors and to take timely protective measures,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risk factors, improve patient care satisfaction,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the dispute, nurses and patients to promote the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nurses and patients.

Keywords:Newborn; Risk factors; Protective; Nursing

护理安全是确保护理质量的前提,是护理工作的基本要求。新生儿缺乏沟通能力,护理工作中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护理难度大。本实验通过选取在我院住院的新生儿,探讨在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提出有效的防护措施,并分析其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与对象

选取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出生,且无严重疾病的新生儿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50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25例,出生时间4-21天,平均(13.2±2.8)天。实验组男性25例,女性25例,出生时间3-22天,平均(14.1±3.1)岁。两组新生儿均为健康状态,重症监护或出生后存在较严重疾病的新生儿不得入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出生天数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危险因素

1.2.1 院内感染因素

新生儿抵御外界侵害能力差,易发生感染。病房环境等外界因素都可能直接或间接危害新生儿健康,严重者将危及生命。

1.2.2 人员素质因素

部分护理人员专业技能不足,工作责任心不强,严重者出现工作失误,导致不安全事件发生。部分新生儿在出生后没有及时配备腕带,或出现腕带丢失,造成新生儿混淆。

1.2.3 人员配置因素

排班不合理,影响实际工作需要,人员设置不足,影响工作效率,护理质量下降。新生儿需要的药物剂量、种类有个体差异,由于交接班及人员配备不足可能引起药物错发及漏发。

1.2.5 专业技术因素

医护人员工作繁忙,对最新护理技术及最新仪器操作的掌握参差不齐,出现技术水平协作能力不强的发生。

1.3 防护措施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照组针对可能发生的危险因素制定具体的防护措施并实施。

1.3.1 重视感染防治

注意新生儿床单、被褥、衣物等清洁,加强对治疗器械、床栏消毒。护理人员提升洗手依从性,防止病原体交叉传播,引起院内感染[1]。

1.3.2 加强医患交流

护理人员及时合理地对新生儿家属进行教育,在工作中具备认真的工作态度,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让患者家属积极主动地配合工作,减少医患关系的紧张氛围。

1.3.3 规范护理流程

制定规范化护理流程,包括入院、护理事项及出院等,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实现工作责任制,落实到个人,提高工作责任感,方便护理管理。

1.3.4 合理排班制度

根据新生儿的收治特点,制定合理化排班,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定期进行工作质量评估,提高新生儿护理质量[2]。

1.3.5 提高专业技能

在工作之余安排技术培训,提高技术水平,适应新的护理措施,紧跟医学护理技术的发展。

1.4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危险因素的种类及发生率,观察两组患者及患者家属对护理人员服务质量的满意度,总满意度=非常满意+较满意度+满意。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 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危险因素的种类及发生率的比较

对两组患者危险因素进行观察并比较,结果发现,实验组出现腕带漏带丢失1例,危险因素发生率仅为2%;对照组出现腕带漏带或丢失4例,药物错发漏发3例,院内感染3例,护患纠纷8例,危险因素发生率达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患者危险因素的种类及发生率的比较

注:*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比较情况

对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满意度进行比较,实验组总满意度达96%,对照组总满意度仅为7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比较情况

注:*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护理安全是指患者在接受护理的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3]。控制好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降低不安全因素的发生率,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4]。

新生儿无法准确表达自身感受,免疫力又低,容易发生院内感染,防止院内感染是安全管理的重点,病房要很据《新生儿病室建设与管理指南》合理布局[5]。新生儿监护室不设陪护人员,如药物发放错误等潜在危险因素可能会危害新生儿健康[6],强化药物治疗中的“ 三查七对” 制度,提高用药安全[7]。对护理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树立“ 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观念[8]。护理工作中很多危险隐患的发生主要在思想上认识不足[9],要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负责的工作态度及爱岗敬业的精神。此外,护理人员业务水平的高低是确保护理安全的关键,要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新知识、新业务、新技术,学习国内外的新知识、新观念[10]。

第12篇

根据医院领导的安排,近日,我参加了护士长管理研讨班学习。我对于自己能成为这一期护士长管理研讨班学员感到非常荣幸,十分感谢医院领导给我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能够切实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觉悟与工作、管理能力,从而增强了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与责任感。本次护士长管理研讨班,我同其他医院的护士长们一起共同学习了“护士长管理学与方法论”、“护理目标与思路”、“护理精英管理者形象与内涵”与“医院感染相关的护理质量控制”等课程。短暂的护士长管理研讨班学习,对我开拓人生视野、提升思想思维、优化工作理念、充实工作经历、提高工作与管理能力帮助很大,深感受益匪浅,决心做到“认真学习,努力锻炼,提高素质”,为医院护理工作做出贡献。

一、认真学习,提高政治思想觉悟

当前是知识的社会,没有知识就是一无用处的人,作为一名护士长比起一般护士更需要知识,这就要求我必须认真学习,提高素质。学习是增强党性、增长才干的重要途径,我要在学习中改造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己,要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精神追求和立身之本。我要认真学习党的理论知识,认真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为自己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只有学习好了,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在护理工作中才会有思路,才会有方法,也才会胜任医院赋予我的重要工作职责,完成医院需要我做的一切工作任务。我要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觉悟,遵守医院的制度规定与工作纪律,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做到无私奉献。在工作上我要养有吃苦耐劳、善于钻研的敬业精神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服从医院领导的工作安排,紧密结合岗位实际,完成各项护理工作任务,做到“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坚持把护理工作做完做好,保证护理工作质量,为医院的发展作出自己的努力,努力体现一名护理精英管理者的形象。

二、认真学习,提高工作业务能力

作为一名急诊科护士长,要管理好急诊科的重症监护室和观察室病房,必须具有较强的工作业务能力,因为护士长是医院护理系统中最基层的管理者,是一线护理的现场指挥者,医院护理工作水平的高低,与护士长的工作业务能力直接有关。所以,我要认真学习,努力锻炼,不仅要深入学习护理业务知识,用专业知识武装头脑,而且还要贯彻落实到平常的工作中,要有一种学习的危机感、紧迫感,把学习知识、提高素质作为生存和发展的紧迫任务,把学习当作一种工作和追求,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争当学习型护士长。要通过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提高知识层次,增强业务工作能力。在自己学好的同时,还要带领科室护士一起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使全体护士成为思想品德高尚、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丰富、技术操作过硬的优秀、全方位护理能手,切实提高我们急诊科的护理水平与护理质量,获得病人的真诚满意。

三、认真学习,提高创新工作能力

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深入,要使护理工作再上新台阶,就必须提高创新工作能力。如何结合新的护理工作要求,顺应形势进行不断总结、巩固、升华,是值得我认真思考的问题。要讲发展,不断开拓护理工作新局面,除了以良好的精神状态面对全新的工作,发扬艰苦奋斗、埋头苦干、自觉奉献的优良作风外,最主要是提高自己的创新工作能力,这就需要我把这次护士长管理研讨班所学到的知识落实到自己的工作中,做到创新发展。在创新发展中,我要发挥好护士长的核心作用,能够得到护士的拥护;自己所作的工作决策、工作安排,能够得到护士的积极响应;把急诊科的护士打造成“坚强、和谐”团队,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做好护理工作。

四、认真学习,提高自己的执行力

要做好护士长工作,完成医院布置下达我的工作任务,必须提高自己的执行力。为此,我要做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医院保持高度一致,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医院的方针政策、制度规定和各项决策部署;善于把医院的精神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做到勤恳塌实、兢兢业业;要强化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坚决克服工作懒散、办事拖拉的恶习,抓紧时机、加快节奏、提高效率和工作进度。提高自己的执行力,要善于做好沟通工作。一要做好与上级部门的沟通,在不折不扣执行上级部门指示精神的同时,把具体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特别是遇到突发事件时,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就有关问题进行沟通,拿出科学合理的解决办法,妥然处理好问题和矛盾。二要做好与部属的沟通,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尊重部属的人格,多听意见,多征求建议,解决问题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加强内部团结,做到协调一致,充分发挥部属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圆满完成科室护理工作任务。三要做好与患者的沟通,经常了解患者对护理工作方面的意见,把患者正确的意见和合理的建议及时反馈给每位护士,切实改进和提高我们的服务态度与护理工作质量,构建和谐、良好的护患关系。

短暂的护士长管理研讨班学习结束了,但是学习永无止境,我还要继续学习,要践行自己终身学习的承诺。要把这次培训学习所掌握的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理论知识与工作方法落实到自己的实际工作中,为医院的快速发展,为提高护理工作水平与质量,作出自己不懈的努力与贡献,不辜负医院领导的教育与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