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1 06:32:1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工厂管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生产组织
1、根据本公司产品生产特点及员工素质的状况,生产部应为车间的生产班组配备最佳的生产工人组合,提高生产效率。选择最适当的人和最适当的工作顺序完成生产任务。要及时做好人员不足时的应急准备措施。
2、要考虑适当的管理幅度,每个班组的人员不宜超过10人。
3、车间管理层次为二级。生产部及生产班组。每个生产班组有一名责任人。每一个生产工人只对一个直接主管负责。生产任务由生产部下达到生产班组,并安排好生产程序。
二、生产管理
1、要采取各种措施,充分调动车间工人的积极性,吸纳相关的建议和意见,不断改进工作程序,提高生产效率。
2、要根据生产现场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机器物料置放地点,提高物流管理的效率,提高工作效率。
3、为保证生产组织系统在大部分时间内始终处于一个均衡生产状态,生产管理人员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阐明每一员工的职责及其中工作范围。
(2)生产任务的布置,必须清晰明确。
(3)要研究生产过程的合理性。如有可能应尽量画出流程图表明产品的生产操作步骤,比较能源的可供性及各项设备之能力状况。并编制多个可行的生产进度表。
(4)检查所需材料供应与储存的情形,竞争的供应来源,可替用的材料。
(5)确定维护,材料处理,事务工作,控制程序,运输等所需要的劳务。
4、生产交接班管理
(1)交接班双方人员在交接班时共同对所有设备及仪器仪表的运行情况作一次认真全面的检查。
(2)接班人员应按时到达工作地点,做好接班准备,接班人须认真查阅交班记录和听取交班情况。
(3)接班人员未按时到班者,交班人员应报车间负责人,但不得擅自离岗,直至有人顶班为止。
(4)交接班时如遇事故,应待事故处理完毕后,再办理交接手续,接班人员应积极协助交班人员处理事故。
(5)接班人员一经在交接班记录上签名之后,就表示对记录的认可。如交班时的实际情况与记录本上不相符,接班人有权拒签。
(6)每班下班前必须认真地填写交接班记录否则按有关规定处罚。
三、岗位职责
1、生产工人岗位职责:
(1)无条件地服从领导的安排与调派。
(2)在生产车间、库房内严禁吸烟。
(3)按时上、下班,并按要求进行加班。
(4)上班时不得做与工作无关的事,不得随便离岗、串岗,工作时间应穿工作服、戴工作帽。
(5)车间工人既是生产操作工,又是设备维护、修理和装卸工,每次卸车、装车时,原则上大家都必须一同劳动。
(6)爱惜公司的一切财产,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
(7)不得擅自把公司的财产带回家中。
(8)每班下班前必须对整个车间工作场地进行清扫、整理。
2、生产车间班组长岗位职责
(1)按公司下达的生产任务组织安排本班的生产。
(2)在生产过程中全权负责本班组的人员调动,合理安排各员工从事生产及其它事务。
(3)负责整个车间设备的开、关机及其正常运转,严格按各机器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4)负责组织人员维护、修理各机器设备,并作好原始记录。
(5)负责有关设备易损件的申报。
(6)做好每班的生产记录、交接班记录和成品入库手续。
(7)带领本班员工,自觉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各项质量标准。
(8)搞好安全生产,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若发现事故苗头,及时按级汇报,并想方设法积极排除。
3、进料工岗位职责
(1)严格按技术部的配方备料,准确计量每种小料品种的重量。
(2)保证每批料中添加的小料品种及重量都正确无误。
(3)严格按领料手续领取各种原料,不得随便搬取。
(4)每班上班前清理风筒下的粉料,并按规定回制。
(5)每班下班前都应清理永磁筒上的铁杂。
(6)每批原料进完后必须清扫工作场地,将线头、麻绳、碎纸放入指定地点,不得进入生产线中。
(7)协助品控员检查每包原料的感观质量是否合格。
4、接料、计量工岗位职责
(1)每班生产前从仓管员处领取本班所需生产品种的包装袋。
(2)在包装物上加盖饲料名称、生产日期及生产批号。
(3)计量时要求每包成品料都在称量的误差允许范围内。
(4)经常清扫计量秤上的清洁卫生,并经常进行回零调试。
(5)监督成品饲料的感观质量是否合格,对成品饲料有感观疑问的,及时向当班品控员反映。
5、打包、封口、堆码工岗位职责
(1)上班前领好当班所需的缝包线、不干胶带。
(2)打包时要求不漏钉、针脚均匀一致、缝口平整,双道折线。封口要求不干胶牢固、平顺。
(3)堆码成品料时必须按仓管员指定的地点及堆码高度进行堆码。
(4)每班上班前必须清理粉料初清筛下的杂物,并放于指定地点。
(5)每班上班前必须先清扫缝包机内的清洁卫生,并对该注油部位进行。
6、装卸工岗位职责
(1)必须服从仓管员的安排,做到随叫随到,随时装卸。
(2)装车时,按照仓管员指定的品种、地点及数量装车,并协助仓管员做好装车数量记录。
(3)卸车时,按照保管员要求的堆码高度把货物卸于指定地点,并协助仓管员做好卸车数量记录。
(4)卸下的货物要求堆码整齐、牢固,不能人走包倒。
(5)认真清扫卸车场地的清洁卫生。
四、处罚措施
1.严禁在车间及库房内吸烟,违者罚款50元,屡教不改者加重处罚。 2.上班时间不得迟到,违者迟到时间在5分钟之内者,罚款5元/次;超过5分钟者,视为旷工处理。旷工一天,扣两天计件工资。 3.未请假不上班者,视为旷工。连续旷工三天以上者,视为自动离职。 4.上班时间严禁打牌、下棋等与工作无关之事,违者每人每次罚5元。 5.严禁坐踏成品饲料及饲料包装袋,违者每人每次罚款2元。
6.下班前未打扫干净工作场地卫生的,每人每次罚2元。
7.每班必须按规定检查粉碎机的筛片,并做好交接班记录,否则每人每次罚2元。
8、进料工段应准确计量每批所需原料的包数与重量,若发现生产所用原料与配方有出入者,违者每次罚款10元。
9、进料工段应保证每批料中都按规定加入相应的小料,违者每次罚款10元。
10、进料工段对使用的原料已明显变质而不反映者,每次罚款10元。
11、进料工段每班下班前必须清理永磁筒和粉碎机上的铁杂,违者每次罚款2元。
12、接料,计量工段对成品料的感观指标明显不合格而不反映者,每次罚款10元。
13、接料,计量工段用错包装袋、以及打印错了生产日期、批号者,每次罚款5元。
14、接料,计量工段计量超出允许误差范围者,每次罚款5元。
15、打包、封口、堆码工段应保证打包的针脚均匀、整齐、不能漏针,违者每次罚款2元。
16、打包、封口、堆码工段如堆码数量不对、堆码品种混乱者(包括卸车)每次罚款2元。
五、车间请假管理
1.一般情况下不允许请假,对于非请假不可者,公司旺季三班生产时,必须自行找到顶班者,并报生产部负责人批准之后方可。
2.请假一律使用书面文字,写好请假条,口头请假一律无效。
关键词:电气设备;现状;维护与管理;措施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4.137
0 引言
随着工业生产自动化的进一步发展,电气设备在工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比例越来越大,企业工厂在日常经营活动中使用电气设备,不仅可以提高机械化的生产率,还可以提高工厂综合的工作效率。因此,在这个电气设备的广泛使用的背景下,必须加强对电气设备的维护,提高对电气设备的管理。下面就具体谈谈工厂电气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现状。
1 工厂电气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现状
电气设备是工厂生产的关键,同时电气设备维护和管理是保障工厂正常运行的重要工作内容。工厂电气设备的维护和管理需要利用监测和诊断技术,对相关设备和仪器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能够在安全事故或运行故障发生前,及时准确的发现隐患并制定及时合理的解决方案,从而保障工厂电气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减少经济损失,而且还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经济效益。
1.1 电气设备设计多样,运行环境独特
市场上的电气设备多种多样,覆盖了电气领域的方方面面,不管是电气设备的设计还是电气设备的制造,都有非常多的厂家,不同的厂家设计和生产出来的电气设备各不相同,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电气设备的差异比较大,操作流程也大不相同,所以,工厂的管理人员对电气设备的管理和维护越来越困难。比如,一台电动机用接触器来启停,三相接入电动机的部分就是一次回路,接触器线圈、启停按钮、电流互感器,指示灯等小电流原件组成的回路就是二次回路,对于电气设计来说是小电流控制大电流,低电压控制高电压,一次回路相对二次回路呈现高压大电流特点建筑电气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对于这样复杂的设计系统,只要设计的时候稍微改动其中一个配件的型号,设计出的电动机就会不一样。除此之外,工厂电气设备的运行对环境也有一定的要求,电气设备的运行环境是由机房位置、空间温度、光照强度等一系列因素构成的,同时对这些因素的选定有相应的标准。因此,电气设备设计的多样性和运行环境的独特性对电气设备的维护和管理都有一定的影响。
1.2 电气设备操作人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低
工厂电气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效果与技术因素息息相关。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体现了电气设备的产品质量,而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高低,最终体现在电气设备的运行效率上。如果设备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比较低,以及对工作的态度和责任心达不到工作的需要,在平时的工作中对设备的运行状态不能细心观察,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就会影响电气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在实践中,一些公司特别是中小型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只顾眼前利益,使用过时的电器设备,或使用一些质量不合格的设备,这些设备会存在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再加上电气设备的操作人员技术水平低,不能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维护电气设备,就会导致严重的后果,最终给工厂带来不利的影响。此外,电气设备操作人员对电气设备的管理水平也对企业工厂的发展有很重要的影响。但是,在实践操作中,管理人员对自己的管理目标不清晰,对电气设备的操作管理不严格,从而造成其他操作人员对电气设备的操作不规范的后果。
2 提高工厂电气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的措施
上面已经对工厂电气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从中可以看出,电气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现状中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电气设备设计多样,运行环境独特;二是电气设备操作人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低。为了提高工厂电气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水平,下面就针对以上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措施。
2.1 选择适合工厂实际情况的电气设备,严格控制运行环境
作为工厂生产的重要工具和手段的电气设备,无论在占有份额和资产管理业务,还是市场竞争力上,它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提高设备的管理水平,对于促进工厂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但是,工厂在购买电气设备的时候,要注意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工厂发展的电气设备,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工厂的经营成本,还有利于工厂对电气设备的管理。同时,电气设备操作人员应该严格控制电气设备的运行环境,从而保证电气设备的运行效率。
2.2 提高电气设备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提高电气设备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是保证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的关键。首先,企业管理者必须意识到提高设备管理的重要性,注重运用设备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国家关于设备管理工作的相关政策文件。其次,上级主管部门对他们进行评估时要将他们的个人收入与设备管理目标的实现情况联系在一起。公司设备管理部门,要通过分解设备技术经济指标,将其逐个分解到车间、部门、团队和个人,并实行定期检查制度,做到赏罚分明。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对电气操作人员的培训工作。
3 总结
综上所述,工厂电气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对工厂的发展有很重要的影响,但是,在实践操作中还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电气设备设计多样,运行环境独特;二是电气设备操作人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低。为了提高工厂电气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水平,工厂应该采取选择适合工厂实际情况的电气设备,严格控制运行环境和提高电气设备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措施,从而来保证工厂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陈光辉.工厂电气设备维护与管理探讨[J].网友世界・云教育,2014(18):110.
[2]张毅.论工厂电气设备维护与管理[J].商品与质量,2016(43):226.
关键词:工程;机械设备;维修管理;现状;解决举措
工厂机械设备运行良好与否直接关系到工厂生产的安全、质量高低,可见,必须要对工厂机械设备做定期的维修,加强日常管理,改善工厂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水平,提高工厂生产效率,降低设备损耗。
一.工厂机械设备加强维修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决定施工生产的关键性因素在于工厂的机械设备,如果工厂机械设备能长期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那么不仅能够提高其使用率,而且还能延长使用寿命,这也是工厂想要提高经济效益所必须要注重的一方面。
当机械设备处于长时间的使用情况下,久而久之,组成零部件便会必然逐渐的被磨损,发生变形、断裂等一系列问题,当组成部件磨损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便会对机械设备的技术状态产生影响,使机械设备发生故障,降低其使用功能与使用精度,甚至会导致整台机器都丧失掉使用价值。
对工厂机械设备进行维护与管理是为了恢复其使用功能与使用精度,所以,应采取更换或者是修复设备组成部件的方法,来恢复机械设备原有的技术性能。
维修包括维护、修理这两个重要内容,维护是为了保持或者是延长机械设备性能,改善其使用功能而实施的一项技术活动;修理则是为了恢复并且提高机械设备使用性能而实施的一项技术活动。
工厂想要得以持久的生存与发展,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做好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这项工作,这也是能够保障工厂正常生产、提高产量、强化质量以及降低成本的一项长期投资。
但是,当前大部分工厂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仍然有些问题存在,必须认真总结,落实做好机械设备维修管理的举措。
二.工厂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现状分析
(一)对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不重视
还是有很多工厂领导未能将机械设备维修管理的工作重视起来,仅仅是追求短期的效益,导致有一部分的机械设备带病运作,其组成部件已经严重磨损。同时在机械设备的使用中不能严格依据要求实施维修、保养,这也会直接导致机械设备发生故障的几率提高,不利于其使用寿命的延长。即便是有做出对机械设备维修的行为,也仅限于恢复原样,而不进一步的做技术改造,导致发生机械设备效率低、消耗高等不良状况。
随着当前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对工厂机械设备的S修所应配套的检测仪器与检测设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有些工厂认为这些专业的检测工具并没有很高的使用率,继而不愿意投入成本来购置这些仪器,这也就为机械设备的维修增添了难度。
(二)缺乏高水平的维修技术工作者
在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为了提高工厂的管理水平,有许多工厂纷纷进行对部门的精简,这也就使机械设备维修管理这一原本不受重视的部门遭到极大精简,流失了许多专业技术工作者。这一流式不仅仅是体现在数量上,更是体现在质量上。
现如今,机械设备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快,而且机械设备技术的含金量却日渐升高,在对机械设备维修时,需要到的技术工作者涉及各个领域,包括机、电、液以及微机监控等等。而很多工厂还未能对这方面的人才储备重视起来,工资待遇低,导致人才外流问题严重。一些工厂虽然配备有维修工作者,但是其知识水平还处在原始的阶段,技能水平有限,甚至有的是滥竽充数,根本就不是专业人员,在维修上仅依靠经验来做出故障判断,精准度非常差,这也会直接导致工厂中一些高端、精密的机械设备由于发生了很小的故障但是不能得到正确处理而发生闲置,或者是根本就废弃不用,除了在资源上造成浪费之外,还会使得工厂提高不必要的经济花费。
(三)缺乏维修行业强有力的指导作用
一些地区没有机械设备维修管理协会,甚至有的地区根本未设立这一协会,那么就导致很多有关于机械设备维修的新技术、新材料以及新工艺无法普及到各个工厂中去。另外,工厂自己对机械设备维修的信息不重视或者是不积极接收新信息等,都会无法很好的解决机械设备维修管理问题。
三.加强工程机械设备维修管理的举措
(一)提高对日常维修的重视程度
机械设备在日常使用的过程中,必然会由于各种操作因素、人为因素等影响而出现各种故障,那么除了需要预先就采取保护举措加以保护之外,还应及时针对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的维修举措,以此来保障机械设备的使用性能,确保并延长其使用寿命,实现安全生产。当机械设备发生故障时,必须要及时进行维修,坚决禁止带病运行,但是如果工厂不具维修的必要条件,也不能强行进行拆修。拆卸、安装都要严格依据说明书要求进行,使用专业的维修工具进行维修。
另外,在日常使用机械设备时,也要规范操作,这样就可以尽量减少故障的发生率,延长修理的间隔期,节约维修费用,将机械设备的使用效能最大化的发挥出来。
(二)强调事前预防
对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分为故障发生前的预防性维修、故障发生之后的解决性维修两种。预防性的维修强调在机械设备发生故障之前进行定期的检修,通过定期的检查与保养,消除潜在的故障隐患。当前最常用的是根据机械的维修周期进行大修、二级、三级保养,同期做定期维修这一预防方法。
涉及到机械设备的使用时,应落实预防性维修的重要性,首先对机械设备的近况做出整体性的判断与分析,再于使用完成后进行总体的检查,发现在使用过程中是否存在了违规操作而导致设备出现问题,通过仔细的排查、总结经验,来减少机械设备故障的发生率,继而降低维修费用,提高使用效率,为工厂生产带来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三)积极引进先进的检测技术
积极引进现代化的监控检测仪器,是做好机械设备预防维修的关键手段。机械设备磨损速度各不相同,为了针对每一台机械设备做好对其恰当的维修,就必须使用先进的、高水平的监控检测仪器,对发生故障的部位以及发生的故障程度进行精准检测,尽量保证在发生进一步的故障之前,就制定好合理的维修计划,减少不必要的花费。
(四)积极引进专业人才,创建高水平的维修团队
从工厂效益方面来看,需要维修的机械设备不能做到每一台都送到专业修理厂或委托专业人员进行修理,还是应主要依靠自己的维修部门。针对于此,工厂必须要组建一支高水平的维修团队,积极引进会操作现代化仪器的专业人才,能实现对故障发生的精准判断与及时排除。通过有计划、有重点的对机械设备进行日常保养与定期修护、检修,减少机械设备故障停机率。只有在人才的保证下,才能使工厂机械设备高效的发挥出其效能。
结束语
通过加强对机械设备维修管理的重视程度,针对维修管理现状制定有效的解决对策,是发挥机械设备应有作用的前提,更是提高工厂经济效益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骆洪亮,董媛媛.轻型及高架式炉底结构在步进底式炉上的应用[J].节能,2013,32(5):47-49.
[2]田海,靳珂珂,袁有扩等.步进式加热炉多级网络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自动化与仪表,2014,29(4):23-26,39.
关键词:配电智能化 智能管理 效益分析
一、前言
配电智能管理是指:利用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与电力设备相结合,将配电网在正常及事故情况下的监测、保护、控制、计量和供电部门的工作管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改进供电质量,与用户建立更密切更负责的关系,以合理的价格满足用户要求的多样性,力求供电经济性最好,企业管理更为有效。
工厂配电智能管理包含企业中与配电系统有关的全部功能数据流和控制。主要包含以下2个方面:
10KV及低压馈线自动化。馈线自动化完成馈电线路的监测、控制、故障诊断、故障隔离和网络重构。其主要功能有:运行状态监测、远方控制和就地自主控制、故障区隔离、负荷转移及恢复供电、无功补偿和调压等。
配/变电站自动化。变电站自动化指应用自动控制技术和信息处理与传输技术,通过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或自动装置代替人工对变电站进行监控、测量和运行操作的一种自动化系统。变电站自动化以信号数字化和计算机通信技术为标志,进入传统的变电站二次设备领域,使变电站运行和监控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显著的效益。变电站自动化的基本功能有:数据采集、数据计算和处理、越限和状态监视、开关操作控制和闭锁、与继电保护交换信息、自动控制的协调和配合、与变电站其他自动化装置交换信息和与调度控制中心或集控中心通信等项功能。近几年,大量的配、变电站采用了变电站自动化设备,显示出显著的经济效益。
二、直接经济效益分析 1.可提高供电质量 信息时代的到来,要求不间断供电的计算机设备越来越多,给供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停电或限电会导致减产,而忽然的停电则会危害工厂的重要设备。落后的人工配电方式,在城乡都是不适用的。只有实现配电站的自动化,才可能最大限度地提高供电质量,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与生产的需要。实现配电站自动化可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实现配电站自动化,可减少故障次数,缩小事故范围,缩短事故时间,为恢复供电、快速分析、诊断、报告事故原因提供有效的依据。某工厂没有采用配电自动化前每月故障次数为1次,故障抢修时间为2小时,每小时的产出商品价值5000元,每年开工11个月,每年可减少停电导致的生产损失为2*1*5000*11=11万元,采用配电自动化系统后,即可将故障次数大大减少,设备在发生故障前隐患即可被发现,无需全面停电检修,生产设备可以做到不停机,每年可减少损失11万元。
2.降低网损率的经济效益 根据国内配电自动化系统运行的成功经验,通过电压和无功优化控制,可以降低网损率3%左右。某工厂的年用电量为1000万KWh,通过电压和无功优化控制,每年可节省电量为30万KWh,节能效益按0.42元/KWh计算,每年节约12.6万元。由此看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十分巨大,间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则更大。
3.设备管理的经济效益 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效益还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配电设备管理上。比如设备检修,如果没有相应的配电自动化监控管理系统,所有设备按一定期限定期检修,其工作量巨大,耗费大量人力物力,配电管理系统的使用可以使设备检修的针对性更强。变故障修为状态修,变人工巡检为自动故障保修,减轻维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操作人员;增强电力系统的免维护性。
通过对负荷的监控,合理分配负荷,还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供电设备投资。有利于提高设备的安全和健康水平,延长使用寿命。某工厂,每年因烧毁电力设备、动力设备等事故的损失为6万元(一台变压器的价值就在10万元以上,一台10KV开关柜价值在5-8万元之间,电动机的价值从几千到几万不等,高压电动机更贵,其它断路器、接触器、继电器设备数量更多,更应容易烧毁),实现配电自动化之后就可以完全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每年节省设备维护费用6万元。
4.提高企业用电的管理水平
传统用电管理是由电工的经验来实现的(即经验管理),其管理的好坏决定于电工人员的经验、责任心、及情绪。在珠三角的制造业对电工师傅的称为叫“电工大佬”,他是公司中非常重要的人物,甚至公司的一些管理制度到了“电工大佬”这都要开绿灯,因为老板深知“电工大佬”的心情就可以影响公司用电费用。但是“电工大佬”对工厂也只是起保证用电的作用,根本谈不上安全、可靠(质量)、高效的用电管理层面。
西格玛电能管理系统是给现代化工厂提供的一套信息化时代的用电管理手段,她能准确、及时地提供实时的数据和信息;可以直观地监视全厂内任何地方、任何设备的运行情况,方便的控制计划停电、供电,实现总体控制。为用户调整用电峰谷时段,提供有效的依据。做到值班电工通过电脑化面实时监视系统的运行状况;检修电工根据画面的予警提示有针对性的对设备进行保养、检修;电气工程师通过系统报表和分析曲线制订保养、检修、整改计划;管理者代表可根据详细的电量统计报表核算、控制产成本;为企业ERP提供充足完整的数据信息。在不增加人员成本的基础上,大大提升了管理水平。
5.节省人员成本
西格玛系统令电工职责更清晰、层次更分明、分工更具体,对运行、检修人员要求少而精,电力系统经验:一个35KV变电站比不做自动化前节省1/3的人员。
三、间接经济效益
随着电力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如:变频器、电脑、电子镇流器等)的同时,也带来了对电源的污染,其中谐波、电磁干扰对环境及设备的影响最严重。
1. 通过西格玛系统可诊断出困扰公司多时难解决的问题,比如:产品合格率的瓶颈、电脑、功控设备寿命短等平时很难发现及解决的问题。
2. 由于系统的监控主机一般安装于办公室或值班室,与电气设备(尤其是高压设备)有一段距离,将减少值班员、运行工,检修工等一线人员拉出到发生职业病的可能范围以外,减少输配电系统职工的发病率,减轻企业的医疗负担,提升员工的生活质量。
四,结语:
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经济效益,一直以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它无疑具有强大的经济效益。如果把每年的直接经济效益产出定义为
S=(J+ L + W)*T
J=每年因检修导致的停电损失,(上文假设为11万元)
L =每年因网损导致的电能浪费,(上文假设为12.6万元)
W =每年节约的设备维护费,(上文假设为6万元)
T=设备运行年限
[关键词]工厂电气;设备;维护;管理;电动机;变频器
中图分类号:P578.9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06-0186-01
1、工业生产中常见故障分析
1.1 电动机故障和决绝对策
(1)电动机通电之后,不转有嗡嗡声
故障原因:①电动机定、转子绕组有一相断线,或者动力电源有一相失电;②电动机绕组内部线路接反;③电源回路接点存在松动,造成接触电阻大;④电动机负载电流过大;⑤电源电压不稳定,压降过低;⑥电动机轴承装配过紧;⑦轴承内油脂不合格。
解决对策:①检查电机绕组和动力电源断点,并予以修复;②检查电动机的绕组极性,改变绕组线路状况;③检查电机接线端子,如果发现松动,对接线螺丝进行紧固;④检查电动机所承受负载的状态,如果过高及时进行减载;⑤检查电动机电源电压,如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⑥对于电动机轴承,重新进行装配保证灵活可靠;⑦更换电动机轴承油脂,使之符合标准。
(2)电动机在运行时,出现异音
故障原因:①电动机的轴承缺油,出现干磨;②电动机的轴承出现磨损,或者油内混进有砂粒等异物;③电动机的定子,或者转子铁芯出现松动;④电动机的转子与定子之间,有异物造成磨擦;⑤电动机的风扇的风叶碰撞风扇罩子;⑥电动机的定转子铁芯之间,间隙过小造成磨擦;⑦电动机外部的电源电压过高,或者三相电压出现不平衡;⑧电动机的定子绕组错接或者出现短路。
解决对策:①对电动机的轴承进行加油,如果轴承磨损严重,及时进行更换;②及时更换轴承,对油及时进行更换,保证轴承的清洁度;③检修电动机的定子、转子的铁芯,发现松动及时进行紧固;④对电动机的转子与定子之间的异物进行清理;⑤对电动机的风扇,重新安装设置;⑥重新调整电动机的定、转子铁芯之间的距离,调整间隙避免磨擦;消除擦痕,必要时车内小转子;⑦检查电动机电源,并调整电动机外部电源电压;⑧检查电动机的定子绕组的线路状况,发现错接和短路的现象进行处理。
1.2 变频器故障分析
(1)过电流故障
通用变频器运行中出现过电流故障,主要原因是变频器外部故障原因。引起过电流保护动作的情况在这里再总结如下:
1)电动机负载突变从而引起较大的冲击电流造成过电流保护动作;
2)电动机内部和电动机电缆绝缘破坏,造成匝间或相间短路,因而导致过电流保护动作;
3)当通用变频器控制系统中装有测速编码器时,速度反馈信号丢失会引起过电流。另外,外部控制信号线断线或传感器故障,也会引起过电流,导致过电流保护动作。现在有的变频器增加了反馈信号断线保护功能,可以防止这种故障发生。
(2)过电压故障
对于通用变频器的过电压保护动作故障,应首先区分是经常发生还是偶然发生,然后区别分析对待。过电压保护动作故障最常见的原因是由于制动力矩小,电动机回馈能量太大,致使中间回路直流电压升高造成的。如果是经常发生过电压保护动作,且没有加装外部制动电阻或制动单元,应考虑加装;如果此前已经有外部制动电阻或制动单元,则可能是容量偏小,应更换大一点的,但在这之前应排除不是由于设定的减速时间短造成的,排除的方法是将减速时间设长一些试验一下,如果不再发生,也就排除了故障。如果是偶然发生的过电压保护动作故障,则应考虑电动机堵转、电动机突然甩负载、外部控制信号线断线或传感器故障,使控制信号丢失、变频器功率模块故障、载波频率设定值不合适等。
(3)变频器过热故障
通用变频器的过热保护动作故障,应首先检查冷却风扇有无正常工作或散热通道不畅通,冷却风扇损坏是常见的故障,但容易检查发现,只要能及时更换或清扫就能排除故障。如果不属于这类故障,对于负载过大的原因如果是偶然发生的故障应检查工艺过程,找到引起过载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其再次发生。这类故障一般发生在原料加工类机械上,如粉碎机、塑料机械等。对于经常发生的情况,最大的可能就是变频器容量偏小或电源电压偏低的原因,应检查这两个方面分别处理。除此之外还有变频器本身故障。另外比较容易被忽视的就是载波频率调整不当,谐波大所致。
2、建立设备台账
设备维护人员(设备专业点检员)在日常工作中要做好设备台账,完善的设备台帐管理能有效的提高设备维护工作的质量。目前,利用管理软件来进行设备台帐管理更是一种趋势,如SAP系统的工厂维护模块,它集成了设备信息建档,备品备件库存管理、维修记录存档、预防性维护计划制定等功能,大大提高了设备台帐管理的水平。
3、电气设备维修遵循的规律
3.1 先动口再动手
对于有故障的电气设备,不应急于动手,应先询问产生故障的前后经过及故障现象。对于生疏的设备,还应先熟悉电路原理和结构特点,遵守相应规则,拆卸前要充分熟悉每个电气部件的功能,位置,连接方式以及与周围其他器件的关系,在没有组装图的情况下,应一边拆卸,一边记录,并进行标记。
3.2 先外部后内部
应先检查设备有无明显裂痕,缺漏,了解其维修史,使用年限等,然后再对机内进行检查,拆前应排除周边的故障因素,确定为机内故障后才能拆卸,否则盲目拆卸可能将设备越修越坏。
3.3 先机械后电气
只有在确定机械零件无故障后,在进行电气方面的检查,检查电路故障时,应利用检测仪器寻找故障部位,确认有无接触不良,再有针对性地查看线路与机械的运作关系,以免误判。
3.4 先静态后动态
在设备未通电时,判断电气设备按钮,接触器,热继电器以及保险丝是否损坏,从而判定故障的所在,通电试验,听其声,测量,判断故障,最后进行维修。
3.5 先清洁后维修
对污染较重的电气设备,先对其按钮,接线点,接触点进行清洁,检查外部控制键是否失灵。许多故障都是由脏污,导电尘埃引起的,一经清洁故障往往就解决了。
4、设备运行动态管理
设备运行动态管理,是指通过一定的手段,使各级管理人员能牢牢掌握住设备的运行情况,依据设备运行的状况制定相应措施。
4.1 建立健全系统的设备巡检标准
要对每台设备,依据其结构和运动方式,定出检查的部位,内容,正常运行的参数标准,并针对设备的具体运行特点,对设备的每一个巡检点,确定出明确的检查周期。
4.2 建立健全巡检保证体系
生产岗位操作人员负责对本岗位使用设备的所有巡检点进行检查,专业点检员要对重点设备进行专业点检,工厂要根据设备的多少和复杂程度,确定设备专职巡检工的人数和人选,专职巡检工除负责承包重要的巡检点之外,要全面掌握设备运行动态。
4.3 信息传递与反馈
生产岗位操作人员巡检时,发现设备不能继续运转需紧急处理的问题,要立即通知当班班长,由值班的设备维护人员组织处理,一般隐患或缺陷,检查后登入检查表,并按时传递给专职设备维护人员。
何谓现场
(1)现场包含“现”与“场”两个因素;(2)“现”就是现在、现时的意思,强调的是时间性;(3)“场”就是场所、地点的意思,强调的是区域性;(4)“现”与“场”结合在一起,就是赋予了一定时间的特定区域;(5)对于制造型企业来说,现场就是生产车间。
走进现场
1.现场的“三忙”现象。忙乱:表面上看每个人都很忙,其实,都在做多余的事情,或者所做的是无效功。瞎忙:由于太忙,人们总是机械地做事,没有工作方向,效率不高。迷茫:长期盲目地工作导致人们思想麻木,意识迷茫,整天不知自己在干什么,干什么都是糊里糊涂。
2.现场最关注的是产量:分析现状―找出瓶颈―采取措施―解决问题―提高产量(显示能力)。
3.现场的功能:输出产品。
4.现场管理的核心要素:4M1E。人员(Man):数量、岗位、技能、资格等。机器(Machine):检查、验收、保养、维护、校准。材料(Material):纳期、品质、成本。方法(Method):生产流程、工艺、作业技术、操作标准。环境(Environment):5S,安全的作业环境。
现场管理的金科玉律
1.当问题(异常)发生时,要先去现场。
2.检查现物(有关的物件)现象(表现出的特征)。
3.当场采取暂行处理措施。
4.发掘真正的原因并将它排除。
5.标准化以防止错误再次发生。
生产活动的6条基本原则
1.后工程是客户。作业的好坏由后工程的评价来定;不接受不合格,不制造不合格,不传递不合格。
2.必达生产计划。年计划、月计划、每日每小时按计划生产――生产计划的保证。
3.彻底排除浪费。浪费是指:不做也可以的事,没有也可以的物。
4.作业的标准化。有标准作业书,作业基准书,不是标准化。标准化是作出规定,遵守而且改善这个规定,不停地进行改善―遵守―再改善的活动才可称为标准化。
5.有附加价值的工作。管理的目的是谋求更大的附加价值(利润)。现场要有大局观,辨别生产瓶颈,采取最优对策。
6.积极应对变化。基本要求――决定标准书等作业的基本,养成遵守的习惯。先观察――事前收集情报,采取下一步措施。掌握实力――提高技能和扩大实力,提高设备稼动率等。
现场的日常工作
1.现场的质量管理。现场如何确保优良品质呢?避免失误的五原则:a.取消此作业;b.不要人做;c.使作业容易化;d.检查;e.降低影响。
2.现场的成本管理。降低成本最佳方法,就是剔除过度的资源耗用。a.改进质量:工作过程的质量,合理的5M;b.提高生产力以降低成本:不断地改善;c.降低库存:流动资金、储藏、搬运、质量隐患、新产品;d.缩短生产线:合理的生产线工人;e.减少机器停机时间;f.减少空间;g.现场对总成本降低的作用
3.交货期:管理者的主要工作之一。
4.现场实际作业应把握的内容。a.生产作业计划的合理性、生产计划与实际困难、计划调整的影响。b.人员状况、员工的技能、缺料设备故障引起的停产、不良品对策及处理。c.零部件/工装夹具/生产辅料是否齐全、生产是否正常、工作方法可否改善。
5.现场的基本方法。深入一线、信息畅通、了解生产能力、注意员工状态、时间/动作研究。
6.现场的注意事项。异常处理的制度化、现场教育、解释、工作职责明确、公正评价员工。
现场管理的实施方法
1.日常管理的要点。a.重视所有管理项目。b.决定重点管理项目。原则:“不给下个工程或客户添异常”,决定重点项目;“应该做到怎样的程度为止”,管理水平的设定。c.管理的习惯化。量化及明确一些日常工作,管理习惯化。
2.日常管理的进行方法。P―D―C―A管理循环。如作业管理,目标为生产计划的达成、生产率的提高。P(计划):达成生产;D(实施):实行计划―作业设定;C(检查):检查目标与实绩的差;A(行动):采取对策或者改善。
3.现场管理方针。a.生产部的工作口号:不接受不良,不制造不良,不传递不良!b.品质管理方针:质量第一,高效准时,客户满意,不断提高。c.生产管理方针:创新技术,改进生产工艺;科学管理,强化运作和谐;挖掘潜力,充分调动积极性;追求卓越,全面提升生产效率。d.管理的要求:①以落实岗位责任制为基础,实行全员责任包干制。②任务是死的,有条件要执行,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执行。③决定了的事情就是对的,如有疑问,事后再说。④必须奖罚分明,且要及时、到位。
4.自主管理。a.以给自己做事的心态工作。b.自负其责,在符合标准的情况下自己拿主意。c.不推卸责任。d.以自我为根本,完成工作任务。
5.三检法。a.其作用是实现“三个不”(不接受不良,不制造不良,不传递不良)。b.要实现“双检”靠的是自主管理:灌输实施“双检”的重要性。不定时地现场抽查,有问题出现时强调“双检”关联双方的责任。
6.修理作业。a.修理作业是指对不良品实施的纠正措施。b.要通过修理,举一反三,提出反馈意见,防止再发生。c.埋头苦干,并不一定是最好的。d.修理员是生产部管理者,尤其是组长的摇篮。e.修理品的管理:修理品需经过原检查工位重检;对修理品有适当的标识;修理中发现多次修理或有重大隐患应立即报告。
7.执行作业指导书。a.班组长要熟悉作业指导书,并教会员工。b.可能不是最佳的方法,但作为标准,任何时候作业人员必须遵守。c.如果你有更好的方法,可提出修改意见,待修订批准后才可执行。d.“5他法”:讲给他听;做给他看;让他试做;帮他确认;给他表扬。
8.抓住现场的主线。a.现场的主线是什么?生产计划;所有现场人员都围着它转,是焦点。工作目标是衡量工作结果的标准。b.日生产计划:计划的产量就是任务,如完不成时就要承担责任。如果不能完成任务,就要申请加班。
9.产量要心中有数。a.产量是生产部门至关重要的目标。b.生产管理者要做到对产量心中有数就需要掌握和控制好生产线的速度。c.决定产量的因素:生产线的运转速度,机器、设备的机械能力,工程与工艺的稳定性,人员的作业能力,材料的品质。
生产准备
生产准备是新产品从开始试产到批量正常生产的整个过程中,为了确保新产品能够按计划顺利进行试产、批量生产,保证产品质量而进行的相关人员培训、指导书制定、物流调达、设备(含工装、量具、工具)的准备活动。
现场管理中的生产准备
1.生产工艺和资料准备:流程图,作业指导书,图纸,QC标准等;2.工装夹具、工具、辅助材料、劳保用品等的准备;3.设备、仪器、工装的安装、调试;4.人员的岗位安排和产能设定;5.现场员工的生产前培训;6.物料、设备、工艺、资料异常的发现和反馈。
现场确认
1.现场配置管理表:也叫生产线配置管理表:它的形式像检查清单一样,可以使管理者确认现场的布置状态。指定工位人员,工具用品,仪器,材料的放置区域,作业方法,记录单等。
2.现场器具点检。时机,范围,责任者,频率,方式,内容,记录,确认。
作业日报的管理
作用:1.交货期、品质、安全、成本管理等多个项目管理的工具;2方便与上司和其他部门传递情报、交流信息;3.出现各种异常或问题时,作为原因追踪的资料;4.帮助管理者掌握现场的实际情况。
常见问题
1.内容太多,记录起来很费时间;2.需思考、回忆、判断内容太多,很异常,所以马马虎虎算了;3.自己不愿意写而让他人;4.没有人指导怎么填,所以随便填就行了;5.工作日报只是当成资料收集起来,上司也不看,也没有什么作用。
作业日报的要求
1.设计要求:必要的事项齐备,项目尽量精简;项目顺序要符合实际作业或逻辑习惯;减少描述或数字填写,用符号或线条代替记入;采用标准用纸,避免过大或过小,方便存档。
2.应把握的内容:每人的工作日报是否准确;材料/作业/产品有无异常;作业效率;是否完成计划;生产效率与设备效率;不良产品及工时损失;工时分析人员配置是否合理;整体实绩情况。
作业日报的填写
填写作业日报:需向有关填写人员说明作业日报的作用;班组名、作业者名、产品名、批量号等基本内容由现场办公人员填写,再发给作业者填写其他事项,减轻作业者负担;生产数量、加工时间只有作业者才清楚,由作业者填写;要养成写完后再度确认的习惯;管理人员要认真审阅作业日报,及时指出异常点并协助解决问题,形成良好的互动局面;现场人员根据日报把握作业的异常趋向,并针对这种趋向实施重点指导。
关键词:静电;表面电阻;管理体系
静电电荷是人们在生产活动中不可避免会产生的一种物质,它对电子类产品质量有着较大的影响。电子器件受静电电势作用后容易造成不稳定的电性能状态(软击穿)或永久性损坏(硬击穿)。硬击穿在产品出厂前容易被发现,能够及时剔除,可以避免给客户造成损失。但软击穿不宜通过常规性能测试被发现,隐蔽性极强。流入市场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其隐患逐渐暴漏出来:一是产品寿命极大折损,二是对客户容易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因此,如何在电子产品生产车间进行有效的防静电管理是每一个电子产品生产企业所面临的且必须要从根本上解决的实际问题。
1 产生静电的根本原因
通常任何物体带有等量的正负电荷,当与其它物体摩擦并机械作用下分离时,因不同物体的摩擦起电序列不同,容易造成一种物体上积聚正电荷,另一种物体上积聚负电荷的现象,物体表面的静电就随之产生了,并在物体的周围形成静电场。而物体摩擦起电并不是产生静电的唯一方式。例如,喷涂作业中,水滴吸附空气中的负离子促成其表面双电子层的形成,也可产生静电。
2 电子工厂静电防护工作的主要特点
2.1 电子工厂产品具有超细、超薄以及细微的加工工艺结构,产品对于静电放电的敏感度与其他行业和产品相比较尤为明显,即便很小的静电放电电压都可能对电子元器件造成破坏和损伤。
2.2 电子工厂生产的产品,如集成电路、半导体分立器件、电容器、厚薄膜电路及电阻器、压电晶体等,都是对静电极其敏感的电子元件,然而在电子设备中这些产品又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对静电危害的防护问题就成为了电子工厂的主要工作。
2.3 静电防护工作是涉及敏感电子产品的制造、装配、处理、检查、试验、维修、包装、运输、贮存、使用等各个环节的一项系统工程,这项串联模式的系统工程决定了它在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够允许出现错误;同时,它对产品生产环境以及操作人员着装有莫大的关联,任何环节的疏忽都将导致静电防护工作的失败。
3 电子工厂生产过程中如何进行有效的防静电管理
结合电子工厂生产过程静电防护工作的主要特点,要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一系列标准。当前较好的选择是采用综合标准化方法,依照静电防护系统的根本要求,制定相关的标准和协调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把防静电工作各环节的方方面面全盘纳入标准的规范之下成为一种有序状态。
3.1 EPA区域的静电防护等级确定
为了全面的产品静电防护等级,静电防护小组应收集公司产品的类型、静电敏感器件的类型、静电敏感器件的防护等级、每种产品占总产品的比重;同时静电防护小组应该关注不同客户的需要,确定EPA区域的静电防护等级;第三,对于目前电子企业,特别是国内企业,领导层的意见往往起着关键作用。因为每个公司即使相同的器件,由于用途不一样,对于器件失效的比例接受度不一样。领导层对于器件失效的比例接受度有很大的决定作用,因此,充分了解领导层的期望,是项目组在静电防护区域等级分类确定时必须考虑的一个环节。
3.2 建立静电防护规范体系
首先,为了便于电子企业能快速制定出静电防护规范体系,并且规范出完全满足电子产品生产的防静电要求,项目经理应组织对相关国际、国内静电防护标准学习,特别是对于最新的国际标准;为了使静电防护体系能够有效运行,在建立静电防护体系基本框架结构之后,需要对各个过程及所涉及的相关活动进行描述,因此,应高度重视静电防护体系规范文件编制这一环节。规范的内容应体现协调性、可操作性和可检查性,编制规范应特别注意保持完整性、系统性和层次性,规范的内容应当具有完整性和可行性,因为静电防护体系是有关人员从事静电防护活动的依据所在。
3.3 静电防护区域建设
首先是环境建设,要依照静电防护区域的具体要求和防护等级制定相应防静电环境。我们可以用鱼骨图分析法来定义静电防护环境建设的影响因素,并从中挖掘出主要因素。环境建设一般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防静电的标识、防静电地板、环境的温湿度、EPA区域接地、环境离子浓度、防静电工作台;其次是设备控制,由于静电敏感器件在生产过程中接触最多的就是电子工厂的生产设备,因此设备的漏电将对静电敏感器件造成巨大的影响,且这种影响是以批量单位计算的,因此,在EPA建设中设备的控制也是一项重要的环节。一般我们从设备中与静电敏感器件接触材料方面、设备的接地等方面来考虑设备控制问题。找出引起器件失效的设备是设备控制的关键所在,我们还是可以采用鱼骨图分析法来进行设备控制分析;第三是人员控制,主要应从人员的操作过程、人员的穿着以及人员静电防护规范的遵守等方面来考虑;第四是材料控制,主要从电子产品的使用环境以及静电敏感器件的包装方式入手。一般来说,直接接触比间接接触要求要高,静电防护区域外部比静电防护区域要求较高。另外有效期的把握也是材料控制的主要内容,通常情况下对于周转材料一般选用有效期较长的材料,减少防静电材料切换所浪费的成本,从而降低综合成本。对于发货包装材料一般选用有效期较短的材料。
4 结束语
企业管理过程中电子工厂生产过程中的防静电管理工作是重中之重,静电防护的计划、资金、技术等各类问题应纳入企业日常管理内容当中。防静电管理对于提高直通率、提高企业产品质量有着积极的作用,作为电子工厂管理者要对电子生产过程中的防静电管理体系建设在心理上得到高度的重视,为企业的高速、可持续性发展探寻出一条正确的道路。
参考文献
[1]GB 4345-1995.防静电鞋,导电鞋技术要求[S].
一、 总则
第一条 为创建安全文明的生产和办公环境,做好各类安全事故的防范措施,保障员工的身心健康,维护公司财产安全,客观,真实,公平地评价保安人员的工作绩效,特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 本管理规定适用于本部工厂保安人员。
二、 考评细则
第三条 上班迟到10分钟以内,每次扣罚2分;超过10分钟,每次扣罚3分;超过30分钟作旷工处理,每次扣罚5分,值班时间无人每次扣5分。
第四条 上班时间内未经批准早退或脱岗者,每次扣罚5分;无故不上班,每次扣罚10分。
第五条 严禁上班时间喝酒或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每次扣3分。
第六条 遗失保安装备者,每次扣罚2分,并按原价赔偿。
第七条 工作时要礼貌待人,因态度不好或不周受到投拆,影响公司形象、集体利益,每次扣罚3分。
第八条 违反厂规厂纪每次扣罚3分,另按厂纪厂规处理。
第九条 违反治安管理条理,影响公司形象、集体利益,每次扣5分,情节严重的开除出厂。
第十条 因工作失职致使公司财产受到损失500元以内,扣罚5分;500元以上扣罚10至20分,并赔偿损失。
第十一条 严禁利用公司电话办私事,打长途电话,每次扣罚3分。
第十二条 工作中徇私枉法,执法不公的每次扣罚5分。
第十三条 乱用对讲机及损坏对讲机者,每次扣罚2分,并按原价赔偿。
第十四条 严禁乱拿别人物品或翻看别人资料,公物私用,每次扣罚5分。
第十五条 在工作中,受到外界表扬者每次奖励3分。
第十六条 在工作中查获场内案件者奖励5分,重大案件奖励5~10分。
第十七条 对外协厂管理处理妥当,公正执法,按罚款数目的5%进行奖励。
第十八条 在集团后勤工作上获奖者或工作中有创新者每次奖励3分。
第十九条 表现突出,认真负责,积极上进,有功于集体奖励3分。
第二十条 在工作当中有检举舞弊及包庇行为者,秉公办事每次奖励5分。
第二十一条 及时发现重大火警并处理得当一次奖10分,并上报管理部奖励。
三、 考核程序
第二十二条 保安组组长负责对保安人员进行日常工作考核,并于每月5日前将考核结果上报到管理部行政后勤主管,由行政后勤主管负责审核。
第二十三条 保安人员岗位薪资的20%作为绩效薪资,另80%作为基本薪资每月固定发放,不受绩效结果的影响。
第二十四条 根据考核分值的不同,将考核结果分为四类,与绩效薪资挂钩情况如下表:
分值 100~90 90~80 80~70 70以下
对应等级 A类 B类 C类 D类
绩效薪资分值 100% 80% 50% 0
四、 附则
一、甲方负责大楼进驻企业的供水、供电和电梯,以及提供治安保卫,环卫清扫、绿化管理等项服务。甲方为乙方提供服务,乙方应积极协助,提供便利条件。
二、乙方提出的供水、供电要求:
1、用电类别:____;用水容量:___
用电容量:__; 用__表直供:___
用甲方配电房__柜直供。
2、每月水费、排污费按黄石市规定工业用水、排污费的收费标准计取;
电费按供电部门费用标准另分摊配电费及维修费0.15元/度;每月初3号抄表,7号收费。
3、除突遇不可抗拒因素导致停水、停电外,凡因维(检)修等原因,甲方应提前一天通知乙方作准备。
4、乙方要严格按申报的电容量用电,若一经发现超负荷用电,除按有关规定给予处罚外,由此造成的事故责任和损失,由乙方全部承担。
5、凡由甲方配电、供水的直供户,不得向楼外邻近的用户提供水、电,也不得在内部擅自接用水、电,如若超负荷造成的配电设备损坏,或因其他原因影响他人生产或造成下水道堵塞而造成的损失,由乙方负责赔偿,修复。
三、计量办法:
1、乙方专线始端应配置电度表,每月按表计费,并分摊部分公用电费用;
如中小企业合用一个电表、水表时,则按电表、水表的实用数进行各户分摊,分摊比例按各户使用情况,水管直径等情况议定。
2、根据XX市供电局有关规定,实行基本电价 元/KVA.月,基本水价以自来水公司规定底价,作为该户的起动价。
3、乙方接到甲方《缴费通知》后,如对耗电量费用有疑问时,应在2个工作日内向甲方提出咨询、核对,逾期被视为认可。
4、甲方向乙方发出《缴费通知》(含本协议第七条规定的收费项目和租房合同所规定的项目)后三日内(遇节、假日顺延)应缴纳费用,如电话催促仍逾期不交者,按日加收滞纳金0.05%,每月20日前仍不结清欠款的,则停止水、电供给。
四、物件设施管理:
1、甲方有偿提供给乙方的物件、设备、设施(如门窗、配电柜、厕所、空调、电梯)应完好无损。
2、乙方要加强员工管理教育,爱护公物和公共设施,自觉遵守卫生条例,不乱扔废弃物,不乱堆垃圾,不乱停放车辆,违法乱纪者将处以5XX50元罚款。
3、甲、乙双方都要加强治安保卫工作,甲方负责门卫治安,乙方负责内部保安工作。甲、乙双方要互相支持,密切配合。
五、电梯使用管理:
1、甲方提供正常运行客货梯,其维修、大修、保养费用和电费,由乙方或使用电梯单位共同承担。
2、原则上由甲方指派专业人员操作电梯,也可由乙方指派专人持证上岗操作电梯,并且负责保养电梯、打扫电梯内卫生。
3、若电梯出现故障时,应及时通知甲方物业管理部门派专业人员检修,其维(检)修费或更换零件费等开支,由乙方支付。
4、电梯为客货两用,不能超重,严格按照电梯使用的有关制度进行管理。
六、收费项目及金额:
1、电梯使用费:0.1元/平方米XX月,使用电费由企业共同承担。
2、物业管理费用:3元/平方米XX月(含市政设施、公用维修、环卫、公共卫生、绿化及治安等费用)
七、其他:
1、本协议系甲、乙双方所签孵化场地租赁合同之附件,与该合同具同等效力。
2、本协议未尽事宜,双方另行议定,其补充协议书经双方签章后与本协议具同等效力。
3、本协议经双方签章后生效。
4、本协议一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甲方:XXX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乙方:
甲方代表:
乙方代表:
年 月 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我能够参加公司举行的竞聘演讲会,感到非常荣幸,十分激动。公司领导准确把握市场形势,适时推行内部人员改革,为我们公平竞争提供了舞台,必将激活企业活力,提高经济效益,为公司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我叫xxx,现年34岁,中专文化程度。1995年参加工作,在xxx厂负责包装物仓储管理。企业改制后,被xx集团招聘继续从事包装物仓储管理工作。我十分珍惜自已的工作岗位,能够认真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不折不扣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做好以下方面:
一是加强学习,深化认识。坚持向书本学、向市场学、向同事学,谦虚好学,不耻下问,增强忧患意识,增强对市场经济的认识,增强增效创收意识。同时,要不断更新自身文化知识结构,努力提高自身文化素质。
二是忠实履行岗位职责,积极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坚持认真负责、一丝不拘的工作作风,把公司各类包装物管理的井井有条。对每一批货都要亲自仔细查看、清点,严防残次品入库。在日常管理方面,要经常清点库存包装物,及时、认真地记录好各类表册账表,并按照仓储部的要求,及时报送。对包装物的发放使用上,要按照公司的规章制度办事,严把出口关,要求领物车间按需领用,领物人必须签字,并经常到车间查看包装使用情况,严防浪费。
三是树立xx发达我发展的思想,一心一意为xx事业的发展尽职尽责,不遗余力。要爱岗敬业,恪尽职守,把工作岗位作为实现个人理想和抱负的平台,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加班加点,从无怨言,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心中想的总是武酒的发展。把团结作为为人处事的第一标准,善于从公司利益出发,与同志精诚团结,坦诚相见,互相学习,相互帮助,共同促进,共同提高,为武酒的发展努力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我的发言完了,谢谢领导和同志们。
1.目的
通过开展以“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AFETY)”(以下简称“6S”)为主题的“6S”标杆班组评优工作,进一步增强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规范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行为准则,有效提升X项目建安期间的安全文明施工和环境形象,同时,通过6S班组评优的方式,促进并积极带动X项目6S管理建设工作的有序进行。
2.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X有限公司(以下简称“X”)X工程总包范围内的6S管理建设工作,以及承包商6S标杆班组评优活动。
3.定义
3.1
6S
指的是由6S的日文:SEIRI(整理)、SEITON(整顿)、SEISO(清扫)、SEIKETSU(清洁)、SHITSUKE(素养)和英文SAFETY(安全)这六个单词,由于这六个单词前面的发音都是“S”,所以简称为“6S”。
3.2
整理
将办公场所和工作现场中的物品、设备清楚的区分为需要品和不需要品,对需要品进行妥善保管,对不需要品则进行处理或报废。
3.3
整顿
将需要品依据所规定的定位、定量等方式进行摆放整齐,并明确地对其予以标识,使寻找需要品的时间减少为零。
3.4
清扫
将办公场所和现场的工作环境打扫干净,使其保持在无垃圾、无灰尘、无脏污、干净整洁的状态,并防止其污染的发生。
3.5
清洁
将整理、整顿、清扫的实施做法进行到底,且维持其成果,并对其实施做法予以标准化、制度化。
3.6
素养
以“人性”为出发点,透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等合理化的改善活动,培养上下一体的共同管理语言,使全体人员养成守标准、守规定的良好习惯,进而促进全面管理水平的提升。
3.7
安全
指企业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能够在工作状态、行为、设备及管理等一系列活动中给员工带来即安全又舒适的工作环境。
4.组织机构
为有效、逐级推行X项目“6S”管理建设及标杆班组评优工作,X项目将成立:6S领导小组、6S工作小组。
4.1“6S”领导小组
是“6S”工作的领导机构,为“6S”工作提供所需的人力、物资和经费等各项资源,并对该项工作进行有效的决策与指导。
“6S”领导小组组织机构如下:
4.1.1组长
由X项目现场部总经理担任
4.1.2副组长
由X项目现场部副总经理、安全经理、X项目总监、各承包商项目负责人担任
4.1.3组员
由X项目施工经理、调试经理、X项目质量安全部负责人和各承包商安全经理担任。
4.2“6S”工作小组
是“6S”工作的执行机构,负责“6S”工作的策划、培训、实施、考核等具体工作的实施。
“6S”工作小组组成如下:
4.2.1组长
由X项目安全经理担任
4.2.2副组长
由X项目安全管理部安全监督科负责人、X项目质量安全部负责人和各承包商安全经理担任
4.2.3组员
由X项目安全管理部安全管理人员、X质量安全部安全管理人员、各承包商HSE区域主管组成。
5.实施规划
为更加科学、合理地推行6S评优活动,切实提升6S管理工作的效率和实效性,现将“6S”管理建设及标杆班组评优活动分为8个阶段,并将评优标准进行逐级推广,具体如下:
5.1
第一阶段(2013年8月)
由X安全管理部策划并制定项目现场的“6S管理建设及标杆班组”评选方案,并将“6S”管理理念的基本要素与X项目的现场实际相结合,制定“X项目6S标杆班组评选
B级标准”(以下简称“B级标准”);同时,X组织对承包商施工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进行6S知识的教育培训工作。
此外,X将在施工现场进行6S文化宣传活动,创建浓厚的6S文化氛围,必要时,将对承包商的班组现场6S工作进行初步指导,提供有效的建议,为后续的“6S标杆班组评优”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5.2
第二阶段(2013年9月)
以中核X公司生产车间作为活动试点,以B级标准为依据,通过为期1个月的检查、跟踪与评比工作,在所有班组中评选出一个“6S标杆班组”予以奖励,并将“6S标杆班组”信息在X进行注册。
5.3
第三阶段(2013年10~12月)
以B级标准为评选依据,将活动的范围拓展至中核X公司、X公司、X公司生产车间的所有施工班组,各评选出3个“6S标杆班组”(总计9个),并在年底安全评比活动中予以表彰和经济奖励,同时,将“6S标杆班组”信息在X进行注册。
5.4
第四阶段(X年1~4月)
以B级标准为评选依据,将评选活动的范围拓展至中核X公司、X公司、X公司的所有承建区域,并将其划为“1-2#核岛、1-2#常规岛、1-2#BOP、3-4#核岛、3-4#常规岛、3-4#BOP、生产临建区”7个分区,在每个分区中各评选出一个“6S标杆班组”(总计7个)予以奖励,并在X进行注册,同时,在第三阶段的活动中,X将引导,并培养承包商之间6S创先争优的竞争心态,使现场的6S管理态势逐步以“被动督促”,转变为“主动推进”。
5.5第五阶段(X年5~7月)
以B级标准为评选依据,将活动范围拓展至所有承包商的班组,在每个分区中各评选出一个“6S标杆班组”(总计7个)予以奖励,并在X进行注册。
5.6第六阶段(X年8月)
在现场管理状况有了显著改进,人员的安全意识和个人素养有了明显提升,现场的文明施工、环境形象稳定保持的前提下,X将组织承包商对1-4阶段的6S管理实施工作进行经验总结和反馈,同时,采取更为精细化的管理措施,修订并正式“X项目6S标杆班组评选
A级标准”(以下简称“A级标准”),并对承包商进行宣贯。
5.7第七阶段(X年9~10月)
以A级标准为评选依据,将更为精细化的6S管理要求在中核X公司、X公司、X公司生产车间同时推行,并在所有班组中各评选出一个“6S标杆班组”(总计3个)予以奖励,将“6S标杆班组”信息在X进行注册。
此外,较B级标准相比,执行A级标准期间评选出的标杆班组将予以更为丰厚的奖励。
5.8第八阶段(X年11~12月)
以A级标准为评选依据,将活动范围拓展至所有承包商的班组,在每个分区中各评选出一个“6S标杆班组”(总计7个)予以奖励,并在X进行注册。
5.9持续改进
当X项目现场顺利完成上述1-8个阶段后,X将继续采取有效的督促、评优与考核机制,确保现场6S管理态势的稳定,并对相关工作进行经验反馈,结合2013-X年的6S管理经验,编制《X工程6S管理手册》,在现场形成制度化,系统化的6S管理模式,力争将此作为X的企业6S管理标准,为总承包项目的6S管理积累宝贵经验。
6.
X项目6S标杆班组评选
B级标准
B级标准主要根据6S管理体系中所涵盖的6项基本要素内容,在结合福清核电建安施工现场HSE管理特点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整合和优化,形成一个较为简洁适用、便于操作的评级准则,旨在明确6S管理工作的基本框架,使其能够有效指导现场的6S初期建设,并为标杆班组的评优工作提供依据,具体内容如下:
1)班组建设
Ø
承包商应建立实名制班组,以及班组信息台账;
Ø
承包商对班组长进行培训考核、授权、注册;
Ø
在班组作业区域挂设“班组信息牌”进行公示,信息牌应体现:班组名称、班组长信息、作业区域/类别等基本内容要素;
2)作业场所设施与材料清点
Ø
班组将施工区域内本班组使用/待用的设备、材料进行清点和统计,明确其可用性;
Ø
将材料进行分类,将余废料进行统一清理和回收;将存在缺陷的设备、工机具进行封存、修复、标识;
Ø
将可用的中型、大型施工设备挂设信息牌,履历书,并在危险部位张贴醒目的安全警示图牌;经检查完好可用的手持电动工机具、手拉葫芦、开关箱等小型设备应按要求张贴季度检验合格标签;
3)材料、工机具摆放及功能分区
Ø
施工材料应堆码整齐,进行围挡并标识,零散材料可装箱存放;施工临时水电管线应拉设整齐,并采取架空或过路保护措施;
Ø
承包商应制作外观和功能定制化的存放架、储物隔断、工具箱等设施供班组使用,以便于工机具、劳保用品、文件、水壶等物品的统一存放;
Ø
承包商工程、技术管理部门,以及施工队应对承建范围内的区域进行功能划分,增设必要地面分区标记,以及区域定制化管理平面图,明确材料/设备存放区、临时加工区、人行通道的基本设置,确保人员通行、材料和工具周转取用的便捷性;班组在作业场所应有效规划材料和工机具存放点;
4)环境清洁、垃圾清理与收集
Ø
班组每次作业结束前,可采取班后会等活动形式,对工作环境进行清扫,将垃圾进行清理,保持工完场清,设备设施干净整洁的文明施工良好习惯;
Ø
承包商应在作业区域定点设置垃圾斗、垃圾箱等存放容器,确保垃圾能及时存放和清运,防止垃圾长期散放在作业区域内;对可能产生污染的物料与设施,应采取防渗漏、收集、吸收措施;
5)承包商项目部6S管理制度化、程序化
Ø
承包商应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编制切实可行的6S管理制度/程序,有效指导并推动班组6S管理工作;
Ø
6S管理/程序应有效执行;
6)常态化管理绩效
Ø
班组的6S管理区域应能够长期保持整洁有序(21天良好习惯的养成);
Ø
班组实施6S管理过程中,班组长,班组成员之间应养成良好默契的协作关系;
Ø
6S管理在班组内应常态化运作,形成良性有序的管理模式;
7)人员安全行为、防护措施及环境适宜度
Ø
班组成员应保持自身行为满足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的要求,杜绝违章行为在本班组出现;
Ø
班组作业责任区内,应保持孔洞临边、设备危险部位、临时用电、防物体打击等各类防护措施的安全有效;
Ø
班组作业区、休息室、集装箱等区域应保持良好、整洁、事宜的环境(如配备降温,饮水点,通风等设施),班组的劳保用品、办公用品等应定制化管理,摆放整齐;
7.
补充说明
工作小组在上述1-8个阶段中,将根据A级、B级标准,每周不定期对承包商承建区域的主要作业面/主通道/生产车间进行2-3次检查,或根据承包商的推荐,对其6S标杆示范区进行检查。检查过程中,工作组将以打分表的形式对班组的6S管理进行考核打分,将平均成绩最高分的班组评为各个阶段的“6S标杆班组”进行奖励、注册并张贴6S标杆班组的帽贴。
此外,本方案中所评选的34个标杆班组仅为计划内的数量,承包商可结合本单位情况进行内部自评,并向工作小组推荐本单位的6S标杆班组,工作小组在实际检查过程可予以打分和评估,将评选出的6S优秀班组予以奖励,并注册成为标杆班组。
附录
附录1:X工程“6S”领导及工作小组组织机构图
附录2:班组信息牌
附录3:X项目6S标杆班组评选
A级标准(初稿)
附录4:“6S管理建设及标杆班组评优活动”实施流程图
附录5:6S标杆班组打分表(B级标准)
附录6:6S标杆班组信息注册表
附录7:6S标杆班组帽贴
附录1:X工程“6S”领导及工作小组组织机构图
“6S”领导小组
组
长:X项目现场部总经理
副组长:X项目现场部副总经理、安全经理、X项目总监、各承包商项目负责人
组
员:X项目施工经理、调试经理、X项目质量安全部负责人和各承包商安全经理
“6S”工作小组
组
长:X项目安全经理
副组长:X项目安全管理部安全监督科负责人、X项目质量安全部负责人和各承包商安全经理
组
员:X项目安全管理部安全管理人员、X项目质量安全部安全管理人员和各承包商安全管理人员
X公司作业班组
X公司作业班组
X公司作业班组
X作业班组
X作业班组
X作业班组
附录2:班组信息牌参考样式
附录3:X项目6S标杆班组评选
A级标准(初稿)
1地面上的环境要求:
1.1没有“死角”或凌乱不堪的地方。
1.2
没有闲置或不能使用的输送带、推车、台车、叉车、机器、设备、工装、模具、夹具、物品等。
1.3
没有闲置于各生产车间的清扫用具、垃圾桶、材料箱、纸箱、容器、油桶、漆罐、油污等。
1.4
工作场所没有不该有的东西,如:衣服、拖鞋、雨伞、皮包、空盒子、花盆、烟灰缸、纸屑、杂物等。
2
工作场所的环境要求:
2.1
使用拖把、扫把定时清扫工作场所/车间/厂房的地面、塑料板、工作台、机器设备、测量设备等。
2.2
工作场所内不可放置3日内不使用的物料。
2.3
零件、外购/外协件、在制品(半成品)、成品或材料应将其置于周转车上或塑料筐或其它容器内,不可直接将其置于地面上,并且对其要有一定的标识。
2.4
经常清理地面,使其清洁、干净,不可有油渍(油污)或水渍。
2.5
消防栓与公告栏前均不可有障碍物。
2.6
工作场所内不可有多余的架子或屏障影响现场的视野。
2.7
车间现场车行道、人行道及安全通道要畅通,地面应平整无破损。
2.8
地面、墙壁、工具箱内外,工作台上下均需保持整洁,无散落零件,机床周围不准放置与本机台无关的物品。
2.9
检测仪器、器具、标准件应放置有序,位置适当,便于使用和操作,防止变形和工序磕碰伤。
2.10
工位器具(工具箱、工作台、踏脚板、在制品塑料/筐板等)均需按规定位置摆放,不能超出规定的标准线。
2.11
工作区物品要摆放整齐,在加工摆放过程中要轻拿轻放,防止磕碰受损,并及时交检,做好防护。
2.12
工作区内严禁吃零食,吃饭,看书刊杂志,不准将雨具带入工作间。穿戴齐全劳动防护用品后方可进入工作区。
2.13
厂区内严禁吸烟,不准随地吐痰,乱扔垃圾。
2.14
生产现场不准穿便鞋,不准穿高跟鞋,穿好工作服,佩戴工作证上岗,不可放置私人物品(可在指定区域集中放置)。
2.15
对暂时不用的物品,全部清理出生产现场。
3
工作区域的标示要求:
3.1
区域线的颜色规定:
A)合格区:绿色油漆或绿色胶带。
B)不合格区,可疑品区或安全警戒线:红色油漆或红色胶带。
C)待检验区域、定位线或通道线等:黄色油漆或黄色胶带。
D)办公区、工作区、作业区域,待作业品区域等:白色油漆或白色胶带。
3.2
区域定义:
A)合格区:指专用来存放本制程检验员判定为符合检验标准及规定要求之物品的区域,其区域大小可视场所需要而定。
B)不合格区:指专用来存放本制程检验员判定为不符合检验标准及规定要求之物品存放的区域,其区域大小可视场所需要而定。
C)可疑品区:指专用来存放因无标识或标识不完整而无法辨别产品名称种类或无法明确产品状态(合格或不合格)之产品的区域,其区域大小可视场所需要而定。
D)待检验区:指专用来存放等待本制程检验员检验的物品的区域,其区域大小可视场需要所而定。
E)暂存放区:指因需流入下一流程或等待电梯或等待出货等物品暂时存放的区域,暂放时间限为一周内,其区域大小可视场所需要而定。
F)×作业区:指某一流程正在或即将作业的区域,如进货检验区等,其区域大小可视场所需要而定。
G)×放置区:指用来定位某些非质量体系类物品的区域,为了现场的整体美观,其区域大小可视场所需要而定,如清洁用具放置区、文件柜放置区、报废产品放置区等。
4
在制品的整理、整顿和环境要求:
4.1
严格规定在制品的存放数量和存放位置
确定工序交接点、生产线和生产线之间的中断点所能允许的在制品标准存放量和极限存放量,指定这些标准存放量的放置边界、限高,占据的台车数、面积等,并有清晰的标示以便众所周知。
4.2
在制品堆放整齐,先进先出
在生产现场堆放的在制品,包括各类载具、搬运车、栈板等,要求始终保持叠放、摆放整齐,边线相互平行或垂直于主通道,既能使现场整齐美观,又便于随时清点,确保在制品“先进先出”。
4.3
合理的搬运
放置垫板或容器时,应考虑到搬运的方便,有可能时,应利用叉车来搬动。
4.5
在制品存放和移动中,要慎防碰坏和刮痕,应有缓冲材料将在制品间隔以防碰撞,堆放时间稍长的要加盖防尘盖,不可将在制品直接放在地板上。
4.6
不良品放置场地应用红色标签予以标示。如果将不良品随意堆放,容易发生误用,所以一旦将产品判定为不良品,应立即将其放置于指定的场所。
5
机器设备(包括测量设备)的整理、整顿和环境要求:
5.1
建立机器、设备的责任保养制度(包括:机器、设备的保养制度),并定期检查机器、设备系统、油压系统、空压系统、电气系统等。每一台设备都要有保养记录,设备使用者及管理者均需作明确标示。
A)检查注油口、油槽、水槽、配管及接口、各给油部位。
B)检查电器控制开头紧固螺丝,检查指示灯,转轴等部位是否完好。
C)对松动的螺栓要马上加以紧固,补上不见的螺丝、螺母等配件。
D)对需要防锈保护或需要的部位,要按照规定及时加油保养。
E)更换老化或破损的水管、气管、油管。
F)清理堵塞管道。
G)调查跑、滴、冒、漏的原因,并及时加以处理。
H)更换或维修难以读数的仪表装置。
I)添置必要的安全防护装置(如防压鞋、绝缘手套等)。
J)要及时更换绝缘层已老化或被老鼠咬坏的导线。
5.2
建立机器、设备的操作指导书,要求所有人员按规定对机器、设备进行操作,并扫除一切异常现象。
5.3
工艺应指导及制定相关指导书,明确机器、设备的清扫工具、清扫位置、加油基本要求、螺钉卸除紧固方法及具体顺序步骤等。
5.3
生产现场、各车间的设备摆放须整齐、干净。
5.4
不可有短期内(二周内)不使用之设备存放于生产现场、各车间,如有则需以“待修理”或“计划停机”等标牌进行标识。
6
材料、物品及料架的整理、整顿和环境要求:
6.1
材料、物品摆放须整齐,并以标示牌作明确标识。
6.2
材料、物品须有专门的存放区、放置区。
6.3
料架须摆放整齐,并且牢固。
6.4
常用的料架上不准放置有好几年或很久没有用过的原材料、辅助材料、零件、配件等。
6.5
料架上不准存放呆料、废料或其他非材料的物品。
6.6
料架上不准有好几种材料、零件、配件等混淆放在一起。
6.7
已生锈或变质的材料或零件、配件不准放置于料架上。
6.8
不用或不能用的模具架、料架等不准随意放置在非放置区。
6.9
不用的物品不准随意放置在料架上或与料架上的物品参杂放在一起。
6.10
料架使用的空间尽量规划妥当,以免造成料架的空间浪费。
7
仓库、储存室的环境要求:
7.1
仓库、储存室须有管理责任者的标示,仓库、储存室管理员对所保管的物品应按“先进先出”原则进行领发作业,并确保其“帐、物、卡一致”。
7.2
光线的照明亮度应适适宜,且仓库、储存的区域应通风、不积水、不潮湿、干净、整齐。
7.3
必要时,仓库、储存室需有贮存平面布置图标示,其内储存、存放的物料、材料等应以标签、标识牌等作明确的标识。
7.4
仓库、储存室存放的物品、材料如以纸箱储存,须有叠放高度的限制。
7.5
对仓库、储存室所存放的易燃易爆、有毒物品、危险物品、化学药品等储存须以明显的标识牌进行标示,并对其予以隔离、防潮及采取消防护措施。
7.6
仓储/贮存区域使用的空间规划应合理,以避免造成贮存空间的浪费。
7.7
贮存区料架上不准存放呆料、废料或其他非材料的物品。
7.8
贮存区或其料架上有好几种材料、零件、配件等混淆放在一起。
7.9
已生锈或变质的材料或零件、配件不准放置于贮存区内或其料架上。
7.10
不用的物品不得随意放置在仓储区域或与料架上的物品参杂放在一起。
8
工装、模具、夹具、治具、刀具、工具、检具/量具仪器、零件、劳保用品的环境要求:
8.1
工装、模具、夹具、治具、刀具、工具、检具/量具仪器、零件、劳保用品等储存、保管须予以定位放置,并以标签或标识牌予以明确标识,工具箱需时常进行整理。
8.2
工装、模具、夹具、治具、刀具、工具、仪器、零件、劳保用品等须采用目视管理,并以标签、标识牌进行明确标识且瞬间即可找到。
8.3
零件、备用品及劳保用品须有进出账目之管理。
8.4
工装、模具、夹具、治具、刀具、工具等常用的物品应放置于作业场所最接近的地方,避免使用和归还时过多的步骤和弯腰。
8.5
频繁使用的,应由个人保存。不常用的,则尽量减少数量,以通用化为佳。先确定必需用的最少数量,将多余的收起来集中管理。特殊用途的刃具更应标准化以减少数量。
8.6
容易碰伤的工具,存放时要方向一致,以前后方向直放为宜,最好能采用分格保管或波浪板保管,且避免堆压。
8.7
应注意工装、模具、夹具、治具、刀具、检具/量具仪器等物品的防锈,对存放在抽屉或容器底层上的工装、模具、夹具、治具、刀具、检具/量具仪器等应在其上面铺上浸润油类的绒布。
9
消防设备的控制和管理及环境要求:
9.1
消防栓应经常擦洗,且其前1米处不可堆有障碍物,须用红色油漆或红色胶带予以标识。
9.2
灭火器须定期点检,气压不足时,应立即更新或重新充气。
9.3
如有消防水池须定期检查,保持水位足够(以水量充足为原则),出水阀门应能随时打开。
9.4
严禁使用汽车或其他低燃火点的石油分馏物洗涤机器、设备及其零件。
9.5
任何时刻不得在严禁烟火区域内吸烟或携带火种。
9.6
搬取或携带汽油、煤油及各种易燃易爆物品限用安全油罐或其他有加盖的金属容器。
9.7
一切消防设备,不得用于非消防目的之工作上。
9.8
机器、设备、材料和物品的堆放,不得妨碍消防设备的取用。
9.9
电气设备着火时,若非确信电源已切断及附近无其他电器设备,不得使用水来进行扑灭和抢救,应用灭火器或砂来进行扑灭和抢救。
9.10
在不通风之处使用四氯化碳进行救火时,易发生中毒意外,使用人于数分钟内应迅速奔往通风处所。火灾扑灭后,须先加以通风,方可容许其他人员进入。
10
对物的安全因素的控制和管理要求:
10.1
对有机溶济、剧烈物品、有毒物品、易燃易爆物品的控制和管理:
A)保管地点是否标明了保管物品的内容及责任者,是否按类别进行整理、隔离和保管。
B)容器是否有加防护盖,以防止其蒸发,是否有溢流、泄漏等不良现象。
C)油废棉纱头是否保存在带加防护盖的不燃容器内。
D)贮存仓库是否定期进行点检,是否备有消火栓或灭火器。
E)使用场所的通气、换气或局部排气装置是否运转正常。
F)操作强酸、强碱、纯碱等有毒物质的工作人员,须接受严格的工作教导培训,并使用适当的保护和防护设备。
G)有毒溶液的气体仍然有毒,操作人员应按公司规定设法避免呼吸此类气体。
H)取用酸、碱等化学物品的工作人员必须按公司规定使用防护用品(如:戴橡皮手套、安全眼镜,使用面罩、橡皮裙或胶鞋等)。
I)有机溶济、剧烈物品、有毒物品等应贮藏在阴冷、通风之处,且容器内不可混入易燃性物质。
J)轻拿轻放,避免震动。
K)充装溶液不宜装满,应留有起伸缩余地。
L)若遇有泄漏,应及时对其进行处理。
M)使用盛装过的有机溶济、剧烈物品、有毒物品等空桶时,应使用相关清洗剂将其清洗干净后再使用。
10.2
对油类物品的安全控制和管理:
A)油废棉纱头是否存放在带有加防护盖的不燃容器内。
B)如果有油类洒落在地面上,是否立即擦掉或对其进行处理。
C)油类贮存的周围是否有烟火现象发生。
D)不能在油类贮存的周围进行动火作业(如:焊接等)。
10.3
对机器、电气设备的安全操作和管理:
A)非指定的工作人员不得开动马达及其他电动机械、设备,如遇有故障或不正常的情况,应立即通知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B)保险丝熔断时,应通知设备管理人员进行修换,但遇紧急且在220伏特以下(包括220伏特)时由责任管理人员指定的人员进行修换(此项人员须熟悉电气相关知识及其操作者)。
C)所有电动机器及电动手工具其外壳必须接地,且对其接地线路应定期进行检查,以确保其接触良好。
D)不要擅自修理电气线路及设备,见有故障如:过热、火花、或马达冒烟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并将其报告直接领导后通知有关人员进行修理。E)、临时电源使用前必须加以检视,有无绝缘不良、破皮等。避免将其绕于手臂或携带于身体任何部位进行作业。
F)所有固定电源应将其视作电的活线,不可把身体与搬运物与其
进行接触。不可太相信电线外面有包皮可以保险而不会触电。发现由电线杆上落下的线,应立即通知电气管理人员进行处理,且忌不可用手去拿和接触。
G)再度发生保险丝熔断或控制器跳开必有原因,应立即先报告部门负责人,然后通知电气管理人员处理。
H)电气机器加油量应求适量,过多过少都易造成异常现象发生。
J)若站于潮湿的场所或金属物上,且忌不可用潮湿的手去接触电气设备及其带电部分。
K)应禁止外来人员不得进入变电室及设有围栅的变压器室。
L)凡有电线通过的工作场所之地面,如有人来往时必须加安全防护盖进行掩盖。
M)得用铜线等金属丝代替保险线。
N)机器、设备的安全罩、联锁、区域传感等措施有不完善的地方时,应报告部门负责人,然后通知电气管理人员处理。
O)设备的安全装置措施是否完善,尤其是干燥机的温度是否过高,机械手、自动运转设备的防灾措施是否完善。
10.4
对修理机器、设备及工程设施的安全控制和管理:
A)非自身操作的机器、设备或未经管理人员授权操作的机器、设备一律不得擅自进行操作。
B)不对转动中的机器、设备作较大的修理作业。若须在转动的机器、设备之近旁处所进行作业,则操作人员与机器、设备间须设有适当的隔离防护设施。
C)除经常操作上必须的调整外,一切调整或加油等工作,均应等机器、设备完全停下之后进行。
D)不用手去摸触机器、设备的转动部分。
E)禁止使用不适当的代替品,如:以汽油桶充作支架或工作台,以扳手当榔头,以木箱当阶梯等,以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F)工作人员不许搭乘于吊车或起动车辆悬吊或搬移物品的电梯中。
G)铁链不可用打结或加螺丝的办法以缩短或接长。
H)各种起重吊车及启重机械的操作人员,应注意他人的安全,使用适当的信号或音信,以引起他人的注意,并设法保持钢索在卷筒上排列整齐。
I)非事先征得相关管理人员同意,任何人均不得在酸碱、有毒及易燃气体、易爆物品、高压之设备上从事任何修理或调整等作业。
11
对人的安全因素之教育和预防:
11.1
对部门负责人的安全责任要求:
A)部门负责人应负防止意外事故的责任。
B)部门负责人应以身作则遵守安全卫生须知。
C)部门负责人应教导及监督部属和员工遵守安全卫生须知。
D)发生意外事故时,部门负责人应立即联络厂务人员及公司高层管理者共同谋求改善。
E)部门负责人对属下应施以正确的安全工作方法教导和培训。
F)应使属下确能熟练而安全地完成指定任务。
G)对于新进人员或由其他部门调用之人员,应注意其精神体力是否适合其工作。
H)对新进人员应详细解释与其有关的安全工作法和注意事项。
11.2
对员工个人安全行为责任的要求:
A)切实遵守公司所规定的安全卫生须知。
B)依照规定的标准/方法进行工作,或按上级指示的方法进行工作,不得擅自改变工作方法。
C)非个人所负责操作的机械、设备,不得擅自操作他人的机器、设备。
D)任何时刻不得无故逗留或徘徊于他人的工作区域。
E)放置工作上所需的物料于货架上、高塔上或其他高处时,应确保不绊跤他人或跌落以避免击伤他人。
F)若须从高处抛下物体,应禁止地面上有人通行和在此作业。
G)移动一个机器、设备或货架时,须先将放置其上之未固定物体取下。
H)不得于工作场所到处奔跑、嬉戏、或搞恶作剧或有其他妨碍秩序的行为。
I)不可使用压缩空气设备中产生的空气用来清除身上的灰尘或将压缩空气管指向他人。
J)行走时不可为谋取捷径而穿越生产操作区域或与安全有关的工作场所。
K)不在工作区域中的吊车吊臂下或悬空重物下走动或进行作业。
L)若发现漏油、漏气之处不健全及已损坏的梯子、平台、栏杆及其他不安全的环境时,应随时报告部门管理人员或安全人员。
M)不要使用不健全的工具或机械、设备。
N)推门出入时,不得用力猛推,以及撞及对面而来之人。
O)安全通道、安全门出入口前后必须保持畅通,不得以任何理由进行物品堆置而妨碍通行。
P)严禁从正在施工中的脚手架下走过、通行。
Q)上下阶梯或行走于容易滑跌之处须特别小心,以免摔倒。
R)在搬运物品时应小心,以免产生伤害。
S)搬运货物专用的电梯或吊车,应禁止任何人员以任何理由进行搭乘。
T)每一员工都须自认防止意外事故为其应尽的一份责任,并互相劝勉他人并要求其遵守安全须知。
U)熟记工作场所的出入口、安全门位置。紧急情况发生时,必须遵守秩序,听从指挥。
11.3
对工作/作业服装的安全管理:
A)在指定的工作场所佩带使用安全帽等安全防护用品。
B)在工作时身上不得带有锐利或尖锐的物品。
C)在操作或搬运发热的油类或其他物体以及进行救火时,必须穿着足以遮蔽全身的衣服及戴适当的安全工作帽,不得将袖子、裤管卷起。若须穿着其他特殊的服装进行作业时,须由公司统一购置和使用。
D)操作或修理一部转动机器或在近旁工作者,不应打领带、悬垂袖口或穿过宽的工作衣服,使用砂轮或其他无覆盖的高速度转动机器、设备时,勿带手套进行作业。
11.4
对安全保护用品(安全帽、眼镜、口罩、耳塞)的管理:
A)正确佩戴工作场所规定的安全帽、眼镜、耳塞、口罩等。
B)按公司规定及时更换工作场所所使用的过滤用品。
C)随时备有安全保护备用品。
D)对安全保护用品是否指定固定的保管地点,并对其进行正确的保管。
12
对工作环境因素的安全控制:
12.1
对公司安全维护及其标志的管理:
A)为搬运、修理设备等工作的便利须暂时拆除地板、地面的盖孔或栏杆时,应设法加以适当的随时围护,待工作完毕后立即复原。
B)一切设备及围护栏杆,不得用作支架或捆棒用作起重绳索。
C)在人行道、通道或可能有人通过的工作场所之上方进行工作,下方应设警戒区,并设安全警示牌,严禁人员通行。
D)存放或使用强酸、强碱、汽油及其他危险物品之场所及设备均应设立危险标志。
13
对工作管理上的因素控制:
13.1
对工作现场的安全伤患救护之管理:
A)火中救人,营救者须先将自己衣裤浸湿,并以湿巾缠裹头部,如营救者衣服着火,可倒地滚熄,切勿慌张奔跑。如伤者衣服着火而不能打滚时,应立即取被毯之类覆盖其身上使火熄灭。
B)救护中毒者,如须进入有毒气体充塞的场所,应佩戴防毒面罩并使用安全绳索,一端绕住营救者后臂,另一端由室外救护人员拉住。
C)救护触电伤者时,如电气开关近身,应立即切断其电源,否则使用长而干的木/塑料手杖、干木棍、干绳索、干布或其他良好的绝缘物体,使伤者与电源断开。
D)救护卷入转动机器、设备的伤者时,应先切断电源,停止机器、设备的运转,而后尽速将伤者移出事故发生的地点。
14
不可控因素的控制,如自然灾害、地震、台风、风暴、水灾、火灾等在即将发生前应采取紧急措施,在保证人员安全的情况下,使公司财产损失减到最低。
15
厂房设施卫生区域的环境要求:
15.1
厂房设施卫生区域须安排人员定期清扫与整理。
15.2
厂房设施卫生区域须定期进行检查。
附录4:“6S管理建设及标杆班组评优活动”实施流程图
执行B级标准
编制6S方案
制定B级标准
开展宣传及教育培训
评选并注册24个
6S标杆班组
1-5阶段6S管理建设
以及标杆班组评优
取得显著成效后
总结反馈
制定A级标准
执行A级标准
评选并注册10个
6S标杆班组
7-8阶段6S管理建设
以及标杆班组评优
常态化保持
并总结反馈
编制完成
6S管理手册
附录5:
6S标杆班组打分表(B级标准)
单位名称
班组名称
检查日期
班组作业区域
评分项(每项5分,包括10分加分项,总计110分)
如符合要求,则在内划“ √”,反之则划“×”
评分结果
班组建设
班组信息牌是否挂设
内容是否填写齐全有效
作业场所设施
与材料清点
施工余废料是否清理
设备的信息牌、安全警示牌是否齐全
小型工机具等小型设备是否安全完好
小型工机具季度检验合格标签是否张贴
材料、工机具摆放
及功能分区
施工材料是否码放整齐
临时管线是否布设规范
是否为班组配备了工具存放设施
是否进行了有效的区域划分
环境清洁
垃圾清理与收集
每日作业结束时,是否工完场清
作业区域是否配备了垃圾临时存放设施
是否对可能造成污染的设施采取了相应的防渗漏、回收措施
6S管理
制度化、程序化
是否建立6S管理制度/程序,并有效执行
常态化管理绩效
6S是否能在班组内常态化管理
班组成员是否能够协作开展6S工作
人员安全行为、防护措施及环境适宜度
是否存在人的不安全行为
是否存在物的不安全状态
班组是否在相对舒适、整洁的环境下工作
班组集装箱、休息点是否整洁有序
加分项说明
+5分(良好)
+10分(优秀)
检查人签字/日期
总分
附录6:
X工程“6S标杆班组”信息注册表
编号
班组所属单位
班组名称
作业项目
6S管理主要业绩
(可附页)
承包商
HSE部门意见
签字/日期:
X
安全管理部意见
签字/日期:
注册认证
根据现场检查评比结果,现将
班组注册为X项目“6S标杆班组”,希望该班组能继续保持良好的6S管理成效,在日常工作中并充分展现示范带头作用。
X项目
班组长签字:
安委会盖章
变更信息
班组名称变更
新名称:
班组成员变更
变更后的成员清单详见附页
取消标杆班组资质
0 引言
由于软件自身的许多特殊性[1],软件的工厂化的技术研究一直没有取得太大的进展。随着人们对软件的认知日益深入,软件技术人员对特定领域的软件架构不断达成共识,软件开发过程中的标准与规范不断形成,为软件工厂技术的研究创造了条件。近年来,微软、IBM等国际软件巨头都提出了自己的软件工厂解决方案,微软的COM/COM+技术在Window平台开发中得到广泛应用[2],IBM公司研发的软件设计工具Rose提供了“正向工程”机制,能通过形式化的设计模型自动生成目标系统的架构和局部代码;开源集成开发工具Eclipes/MyEclipes则提供了“反向工程”机制。通过反向工程,可以从数据库表快速地生成目标系统的DAO架构模型及Hibernate配置。这些都是软件工厂应用研究取得进展的表现。利用JEE系统架构模型及代码自动生成原理,结合ERP系统功能架构,深化Eclipes 环境下的软件工厂技术研究,则可以在Eclipes开发环境中实现企业信息系统工厂化开发,提高开发效率。
软件工厂一是要面向某种特定应用,二是自动化及快速配置[3]。因此,面向ERP领域的软件工厂技术研究,首先要深入ERP系统的功能架构和业务逻辑。其次深入研究信息系统的层次架构及代码自动化原理。
1 ERP系统功能架构
国内ERP领导厂商金蝶国际软件集团将ERP的业务范围划分为资本市场、供应市场、消费市场和知识市场等四大管理领域。资本市场主要涉及财务管理,供应市场主要涉及供应商管理,消费市场涉及客户关系管理,知识市场涉及人力资源管理(办公自动化、信息门户均属于这块内容)。这四个市场的中间是供应链管理和制造管理,其中,供应链管理又包括采购管理、仓存管理、销售管理和分销管理;制造管理又包含计划管理、车间管理、设备管理和质量管理。因此,一个完整的ERP系统主要包含:财务管理、销售管理、客户关系管理、采购管理、供应商管理、仓存管理、计划管理、车间管理、质量管理、设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功能模块。
在企业运营中,销售部门根据市场需求或销售历史数据制定销售计划,形成企业的主生产计划的数据来源。而企业主生产计划制定则是其他各部门制定各自计划的依据。比如,采购部门根据主生产计划制定采购计划,生产车间根据主生产计划制定车间生产计划和设备维护计划。
采购部门根据采购计划进行物料采购,一方面形成应付账款,与财务管理子系统对接,另一方面采购入库物料,与仓存管理子系统对接。采购过程中涉及原材料质量的鉴定与验收,故涉及质量管理。
生产车间根据车间生产计划,从仓库领料出库进行生产,最后将生产出来的产品存入仓库,即生产入库;生产过程中,要进行生产设备的管理及产品质量的监控,故涉及设备管理和质量管理。
销售部门从仓库中提取产品销售给客户,一方面形成销售出库行为,与仓存管理系统对接,另一方面产生应收账款,与财务管理子系统对接。
财务管理子系统通过固定资产管理对接生产部门的设备管理,通过薪资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子系统对接。
2 基于Java EE的软件架构
2.1 信息系统的层次结构模型
Java EE是目前最为成熟最为流行的企业信息系统架构,它目前最流行的两个开发架构是SSH(Strut+Spring+Hibernate)和SSM(Spring+SpringMVC+Mybase)架构,这些架构都为信息系统定义了明确层次架构,如图1所示。
(1)数据访问层
数据访问层主要提供数据库访问的元操作,为业务逻辑层提供数据库的访问接口。它由hibernate配置文件(hibernate.conf.xml)、hibernate映射文件(xxx.btm.sml)、POJO对象、DAO接口和对象组成。其中,POJO对象为应用软件中的实体对象;hibernate映射文件用于描述了数据库中表与POJO对象的映射关系;hibernate配置文件则提供DAO数据访问对象负责提供数据库访问元操作,包括数据的增、删、改、查等功能,而且业界为其定义了标准的访问接口。
(2)业务逻辑层
业务逻辑层有Server对象构成,负责处理系统相对复杂的业务,按一定的逻辑顺序调用数据访问层的DAO接口访问数据库。
(3)控制层
该层主要由Struct Action对象和Struct配置文件(Struct.xml)组成,主要负责响应视图层发起的业务请求处理和页面调转控制。其中,Action对象负责页面请求处理,配置文件struct.xml负责页面调转描述。
(4)视图层
该层负责人机交互,为用户提供数据输入界面和数据处理结果显示。其核心是HTML+CSS,辅以JSP命令、JSTL标签和Struct标签。
2.2 Java Web站点文件管理
Java Web的站点结构是相对稳定的。基于SSH架构的Web站点结构如图2所示。
web站点根目录下,主要是站点首页(index.jsp)及各种web文件和资源文件,比如CSS、JS和图片资源(images)等。值得一提的是“WEB-INF”文件夹,它是Java Web站点十分重要的文件夹,其下面包含classes、lib两个重要的文件夹和web站点的配置文件。
Classese文件夹存放由Java源文件编译生成的字节码文件(.class)。
Lib存放站点所需要的jar文件。比如数据库驱动包、hibernate相关的jar文件等。
Web.xml是站点的总配置文件,它描述了首页的访问顺序、struct映射等内容。
Hibernate.cfg.xml是hibernate的配置文件,描述了数据库服务器的地址及数据库访问的行馆配置,包括数据连接池参数的配置等信息。同时还告诉系统Hibernate的映像文件(xxx.hbm.xml)位置。
applicatioContext.xml是Spring的配置文件,描述了Spring的相关配置。
xxx.hbm.xml描述数据库中的表和应用程序中的对象的映射关系。
3 信息系统软件工厂插件的研发与应用
虽然ERP系统是面向生产制造类企业提出的。但是,从企业分类及涵盖范围来看,所有企业和事业单位的业务范围均可归属于它的架构范围。因此,ERP系统的工厂化插件可以是任何企业任何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模板和工具。通过工厂化组件应实现以下的开发效果:
(1)通过功能裁剪,实现目标系统所需功能模块的自动生成。即通过对话框选择目标系统所需的功能模块。
(2)可进一步设定各功能模块的相关参数。比如,仓存管理可设定为是否支持仓位管理,是否支持仓存管理策略,采用何种仓存管理策略,采购入库采用何种操作流程等。
3.1 软件工厂插件的研发
ERP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信息系统,不同的企业会有不同的功能需求和业务逻辑。因此,要研发一个能自动开发适合不同企业需求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工厂化组件,必须建立ERP系统的最大系统模型,这些模型包括:
(1)最大数据库模型
根据ERP系统最大功能模型建立数据库,并对其中所有对象的属性进行详细分类。比如将物料属性分为:基本属性、外观属性、物流属性、计划属性和成本属性等。以便能满足不同的目标系统的数据服务需求。
(2)子功能库模型
对各子功能模块进行详细地分析和分解,并各自功能模块建立子功能库。
(3)业务逻辑库模型
为功能库中的每一个功能建立所有可能的业务逻辑模型,并为相应的模型定义代码生成导语,一并构成业务逻辑库。
系统库模型建立好后,接下来就是开发工厂化插件。即开发一个能挂到Eclipse上的一个插件,该插件的任务是根据目标系统的功能需求和参数要求,利用系统库模型自动生成完整的信息行架构。
3.2 软件工厂插件的工作原理
信息系统软件工厂插件主要是利用代码自动生成技术,按信息系统的架构和Web站点文件部署架构要求,从ERP最大系统库模型中提取功能子集生成目标系统的架构模型。工作流程如下:
(1)利用程序修改Eclipse的相关文件,以在Eclipse工作区中创建一个Web项目,并按Web站点部署结构生成相关文件夹和文件。
(2)根据目标系统的功能选择,从ERP最大数据库模型中生成目标系统的数据库,并利用代码自动生成技术生成数据访问层的相关Java文件和配置文件,并导入相应的jar包。比如Model层的类、DAO接口和实现、Hibernate配置文件和映射文件等。
(3)根据所选择的业务逻辑模型,按其对应的代码生成导语,为各功能生成业务逻辑层的程序结构框架。
3.3 软件工厂插件的应用
利用软件工厂插件开发管理信息系统只能自动生成目标系统的数据库、DAO层和业务逻辑层的结构框架,相对复杂的业务和视图层、控制层的开发则只能通过人工开发。因此,软件工厂插件只能实现信息系统的半自动化开发。使用工厂化插件开发时,首先将插件附加到Eclipse开发环境中,通过运行插件弹出目标系统需求对话框,输入目标系统功能需求和参数要求,生成目标系统的结构框架和相关配置文件。最后,通过人工完善业务逻辑层及视图层、控制层的功能。这样便可以完成一个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
4 结束语
ERP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管理信息系统,涉及的功能多,业务逻辑复杂且多样化。要建立一个完整的ERP最大系统,需要对各模块进行详细的功能划分,并为各功能建立所有可能的业务逻辑模型,这需要很大的时间和精力。笔者在研究过程中就人力资源管理子系统进行了尝试,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证明应用这样的方法研究信息系统的软件工厂技术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