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49: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档案管理政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农机;购置补贴;档案管理
中图分类号: F323.3;G27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04.038
1农机购置补贴档案管理的内容
农机购置补贴档案是指各有关单位在实施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中形成的,能真实、准确、完整、系统地反映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的文件、合同、发票、照片、电子档案等资料,是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是详细核实农机购置补贴合同、农户信息和机具信息,将购机申请表、购机者身份证明复印件、购机补贴管理合同、购机补贴指标确认通知书、购机发票复印件、机具花名册、乡镇农机管理站或村委会购机证明信等信息资料,购机者身份影像、公示资料以及人机合照等进行了分类建档,一机一档,人机统一、手续齐备、资料齐全并全部备份。
二是农机购置补贴的办法、制度、规范性文件、实施方案以及农机购置补贴会议、技术培训等相关资料、补贴产品选型等文件资料。
三是经销商上报的农机购置补贴资料、机具汇总表、机具申请表原件及购置补贴工作的相关调研、检查、核实记录材料以及年度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工作总结以及其他有关农机购置补贴资料。
2农机购置补贴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农机购置补贴工作是国家出台制定的强农惠农政策,亲民利民,意义重大。农机管理部门一方面要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不折不扣的落实到位,同时要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真实性、准确性、科学性。确保农机购置补贴档案有理可依,有据可查,才能真正避免违规违纪等各类问题的出现,切实体现出农机购置补贴档案管理工作为民服务的宗旨。
2.1农机购置补贴档案管理工作是国家制定补贴计划的重要依据
做好农机购置补贴的档案管理工作,可以给农业部门提供具体的数据分析,根据农户需求、市场供给、调配等方面制定合理可行的补贴计划和政策,为翌年的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做好充足准备。
2.2规范化、标准化的档案管理工作可以促进农机购置补贴工作高效、有序运转
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可以对农机市场需求与供给进行统计分析,便于对农户购买农机的数量和类型进行引导,避免盲目购买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并把农户对购机的需求通过专业分析之后把信息反馈给生产商和经销商来调整生产规模和销售规模,以实现市场的宏观调控。
2.3农机购置补贴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
做好农机购置补贴档案管理工作,保证备案资料的详细和真实,保证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安全、规范、高效使用,及时、准确对购买补贴信息、农户个人信息进行备案,防止农户倒卖农机来套取国家补贴资金。
2.4认真做好各类纸质、电子档案归档整理工作是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的必然要求
对于纸质档案要专人管理,科学分类。购机补贴的电子档案主要包括从购机补贴系统导出的各种汇总表、明细表、供货确认时照的人机合影及各乡镇农机补贴明细表以及用户购机发票的电子扫描件等,电子档案数据只需一次录入就可以多次利用,达到网络化、实时化、自动化,是提高办公效率和档案安全性的必然趋势。
3目前农机购置补贴档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3.1对农机购置补贴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有些部门对农机购置补贴档案管理工作没有足够重视,未设置专职农机档案管理人员。有些档案管理人员对补贴政策、当地农业信息和管理工具等还不是很熟悉,没有完全掌握。
3.2档案管理者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不足
有些档案管理人员没有经过专门的业务培训,缺乏一定的档案管理知识和技巧,进而影响到档案的收集、管理和利用。
3.3购置补贴电子档案管理不够系统化
有些农机购置补贴档案管理部门没有采用电子化信息管理系统,没有按照统一制定的软件程序操作,不能完整的保存档案资料,影响了工作效率和档案保管时效。
4结语
农机购置补贴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繁杂而琐碎的工作,真实记录和反映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的详细情况,是检查农机购置补贴落实情况、考评总结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得失和制定实施方案的重要依,对现代化农业建设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马晓真.谈谈机关档案管理定级升级工作的步骤与方法[J].北京档案,1991,(02).
[2]刘静.农机技术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中的推广应用[A].全国丘陵山地农机化技术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1.
[3]唐凤贵.正确处理两个关系是做好农机化工作的前提[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
【关键词】民政档案;核心;发展方向
一、新形势对民政档案管理的影响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逐步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取代,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开发经济建设,国家政策和经济体制的支持也侧重于促进经济发展,因此,在新形势下民政工作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迎合社会和国家的发展需求,突破传统的管理观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新形势下的民政档案管理工作被赋予了更大的使命和要求。只有正确把握民政档案管理的核心方向,有效落实民政工作建设、管理和服务社会的基本职能。利用科学化合理化的管理手段推动新时期的民政工作创新发展。在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体制共同发展的形势下,利用新型的信息化管理技术对民政档案实施高校管理,利用创新思想改善民政档案管理队伍的面貌,有效利用科学手段和新思想观念解决民政档案管理中的问题。并在实践中寻求更适合现阶段形势发展的民政档案管理方法,在发展中不断进行创新,以保证我国民政事业持续发展,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政策和方针,以新思想、新面貌、新态度、新方法落实完成党和国家赋予民政档案管理工作的使命。
二、民政档案管理的核心要求
新形势下的民政工作侧重于发展完善经济体制,民政工作作为国家基础工作的一部分,结合着民政工作利民为民的特点,民政工作中涉及的档案管理工作就尤为重要。民政档案体现了综合性较强、涉及范围较广、类型较复杂等因素,并且都与民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而民政档案的管理受到广大人民群众及社会的关注。进一步做好民政管理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民政档案管理的档案关系到国家政策的落实及实施。在以科学和经济发展为前提的新形势下,民政档案管理的核心要素体现在管理基础、管理水平和管理理念上。
(一)民政档案管理的基础建设是民政档案管理核心的重要部分。民政档案可以从宏观定义上分为专业、文书、实物、电子、声像和科技档案等。民政档案管理是民政部门中的基础性工作。随着我国经济体制不断发展和完善,民政档案管理也呈现着多元化的特点,新形势下的民政工作要求更加多样化,档案资料类型复杂,涉及范围较广。所以,民政工作更需要与时俱进,利用新型信息化技术完善管理方法,确保民政档案的基础性工作跟上时代的发展。利用科学方法收集真正具有保存意义的文档资料,保证档案的完整性和公正性,对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进行创新,推进信息化收集和管理,进而提升民政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
(二)民政档案管理的管理水平也在核心概念上占有重要成分。民政档案管理相对于其他档案管理较为复杂多样化,管理人员和管理资料需要进行合理分配,才能够有效地保证工作质量。民政档案管理的管理水平体现在档案管理制度、管理规范、工作制度和员工职责等方面。在科学技术和经济体制发展的新形势下,培养具有时代意义的新型管理型人才,利用更具专业性的人才改善现有的管理机制,对工作权责进行合理分配,并物尽其用,达到对民政档案以及相关人员的合理性管理。
(三)新形势下民政档案管理的管理理念也在改变,传统的民政档案管理通常存在很多懒散的、不作为、不规范等现象。新形势下的社会经济体制给民政档案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传统管理观念的基础上,更需要有协调合作的管理理念。民政档案管理部门不再是一个单独行动的主体,而是需要和其他部门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国家和政府的任务,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摒弃错误的封建思想和管理概念,努力形成具有现代化意义的数字化管理概念。
三、新形势下民政档案管理的发展方向
我国的经济体制不断发展和完善,民政工作也由原来的传统模式,转变成了现代化适应经济发展的管理方式。对于加强经济建设,以及对全面奔向小康社会目标的确立,国家大力推行各种福利救助、民主政治建设、消防建设、社会事务管理政策等。对民政档案管理工作来说,其发展方向不仅决定着民生的发展,更将成为一个时代的印记。所以,在新形势下,找到推动民政档案管理发展的要素极为重要。现代化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档案管理是新时代的产物,在多个领域应用中发挥其重大作用。所以,在民政档案管理中,信息技术、数字化处理技术以及创新管理理念也将成为民政档案管理的发展方向。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民政档案管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多样化的政策实施给民政档案的基础性收集和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新形势下的民政档案管理迫切需要改善核心要求和明确发展方向。在社会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今天,信息化高科技技术已经成为各领域普遍应用的管理方法。民政档案管理更需要条理性强、专业性强、协调性强的数字化管理。所以,新形势下民政档案管理将顺应时代的发展,对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对管理方法进行完善,利用科学有效的信息化管理技术推动民政档案管理的发展。
作者:袁振 单位:洮南市民政局
【参考文献】
[1]文丽鹏.浅析在市场经济中档案管理的挑战和出路[J].东方企业文化,2013(10).
【关键词】 医院;人事档案管理;问题;对策
人事档案是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在人事管理工作中形成的,反映自然人生活、工作、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情况的真实记录,是人才信息的重要载体。医院人事档案管理重点是在构建人事管理制度和制定人事政策,医务工作人员的档案集中到档案管理部门,形成信息库,通过科学的管理能够对人才的识别培养发挥作用,于此同时,通过医院的人事档案管理,有助于更好地促进医院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服务,推动医院人才素质建设。1 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现状及问题
1.1 人事档案管理及归档意识相对淡薄 医院的主要中心工作就是医疗,作为公共医疗服务机构,为广大的公众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是整体医务人员的职责所在,据此,管理人员也积极重视医疗的服务质量的提高,为医院的事业发展而努力,后勤行政人员需要积极配合临床一线业务,从而忽视了后勤行政人员在积极影响医院工作发展的能动性。上述医务人员的意识也就成为制约人事档案业务发展和高效利用的主要因素。也就形成了人事档案管理普遍存在“重管理、轻利用”的特征,普遍形成了本职工作基本完成,人事档案资料不丢失的工作意识,而缺乏积极主动构建人才信息库的意识和行为,更没有形成主动为医院发展建设提供人力资源信息的参考和建议,利用档案信息和数据,推动医院业务中的管理高效发展。这也就造成当前许多医院人事档案管理职工档案管理意识淡薄,没有档案利用的认识,工作观念陈旧。
1.2 档案管理人员业务水平需进一步提高 档案管理人员业务水平是档案管理及服务整体水平的关键所在,当前医院档案管理的人员结构中,首先表现出来知识结构不平衡的状体,学历和知识体系构成的层次较低;其次是部分档案管理人员是调离和中途转行,对从事的档案管理工作研究和认识不深;最后,管理人员多数只安于现状,没有良好的积极心态来继续学习和努力提高,本来知识体系就存在欠缺之处,在没有主动学习提高的状况下,很难促进档案管理的水平发展。由于管理人员本身水平,严重影响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提高。
1.3 档案管理方式落后 长时间来,医院对于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低,也造成了在投入资金和人力的相对欠缺,表现出了基础设施差,设备更新慢,信息化程度低,管理手工作业,纸质文件材料是工作的对象的特点。因此,造成了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的管理档案质量不高,利用率低,档案出现丢失和涂改的概率加大,在人力耗费下,不利于档案科学化,系统化、标准化的管理。2 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的对策
2.1 更新观念,加大投入 人才是发展的生产力,医院作为公共医疗服务机构,集聚了人才与知识,并通过挖掘人力资源能够发挥出巨大的社会效益。而人事档案的管理不断深入,不仅能够满足于医院的人事政策的要求,在日常的工资福利管理方面的良好实现,更有助于推动医院形成构建人才信息智库的观念,在观念的指引下,有助于进一步发挥人力资源的生产力作用。据此,在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需要全体人员树立人事档案管理凝聚资源的作用,对医院服务水平提高有积极推动作用的意识,能够进一步加大资金与人才的投入,购买管理应用软件,形成高效运作和资源高效利用的档案管理体系[1]。
2.2 提高档案资源的服务效能 改变传统医院人事档案工作集中在档案的收集整理和人事政策的执行工作,转变成为人事档案的资料收集与整理,信息库的创建,形成数据信息为医院管理发展提供信息支持。在人事档案管理过程中,需要树立为医院服务的目标,积极拓宽思路,创造管理服务的手段,从整体上把握高效服务的宗旨,从细节上提倡高质量服务的行为意识,通过全面构建人力信息库,挖掘人才资源,为培养医院高素质人才提供基础,推动医院服务水平提供资源。
2.3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 通过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教育,进一步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水平和政治素质。对于医院服务公众、以民众利益为自己的利益的思想建设起到积极作用。因此要按规定配备专职档案管理人员,将档案人员培养纳入到医院人才培养计划,通过专业培训、在职学习、考察进修、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等方式,适应新形势下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及时了解和掌握人事档案管理领域的新方法、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政治责任心和组织纪律性。在实践中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先进管理理念和前沿知识,努力提高人事政策水平和工作质量,全面掌握科学管理档案的综合技能,以适应档案业务的创新和发展。
2.4 实现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科学化、现代化 在信息化时代,应注重电子档案的建立。实现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增强档案的活力和生命力,引进现代化技术和设备建立医院人事档案数据库。可以及时更新,动态化管理人事档案信息,保证档案信息的时效性、真实性和准确性,以便检索、查询、信息统计分析及开发利用,使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科学化、现代化,提高人事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更好地为医院发展服务[2]。
总之,医院作为公共服务机构,其服务质量是公共认同的关键,而决定服务质量的高低在于医院的人力资源的多少与利用率高低。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的目的就是逐渐构建能够为医院管理层提供人力资源信息支持的服务工作,不仅仅是日常人事管理政策的制定,更多是为医院的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服务,充分调动人力资源的生产力作用,培养高素质的医务人员,进一步提高医院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
目前,在绝大多数乡镇、社区都制定了比较健全的计划生育管理制度,对各类各级工作人员的职责进行了明确划分。但是对于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制度的建设、责任划分、考核却很少过问。现阶段,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档案资料收集、整理效率低下,管理不集中,信息资源缺乏整体性。制度建设不完善,有价值的档案材料得不到充分的重视,资料收集效率低下,信息管理和档案管理严重脱节,档案工作逐渐失去了其自身的完整性,很多的档案信息资源缺乏有效的整合。
1.2 计划生育档案管理手段落后
现阶段,计划生育档案管理过程中手段和方法都比较落后,这和相关领导部门的不重视有很大的关系。在很多基层地区计划生育档案管理依然采用人工方式进行处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在计划生育档案管理中应用较少。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不仅工作效率低下,而且还很容易出现错误,对计划生育档案内容的真实性和科学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外,计划生育档案管理法规政策落实不到位。尽管最近几年,国家制定出台了多种法规和政策,但是这些法规和政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法规执行能力不足。
1.3 计划生育档案管理人员工作素质参差不齐
人才专业素质是影响计划生育档案管理质量和效率的又一个重要因素。目前,从事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的专业工作人员在专业素质、专业理论水平和文化程度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人员配置随意性大,人员流动性大,高素质专业人才普遍缺乏。工作队伍专业知识掌握程度不足,并且计划生育档案管理缺少专职人员,大多数是由从事行政、工会等部门的工作人员兼职的。现阶段,计划生育档案管理人员少,专业技术跟不上时展进程,缺少正规培训的机会,存在专业知识老化,知识面狭窄,知识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此外,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由于缺少重视,薪资待遇较低,难以全面调动起计划生育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工作效率低,经常出现重大错误,不利于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2 计划生育档案科学管理措施分析
2.1 强化制度建设
在原有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完善了档案管理工作的各项规章。按照《档案法》规定,在档案局的具体指导下,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即:档案保管制度、档案查、调阅利用制度、档案收集制度、档案整理制度、档案工作安全管理制度、档案统计制度、档案保密制度、档案员岗位职责。将这八项制度切实落实到实际,促进其在档案管理中发挥更好的作用。同时,还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要保证档案室条件完备,基本符合档案室防盗、防光、防高温、防火、防潮等要求,保证档案的安全存放。档案人员办公室还配备办公桌椅、电脑、复印机,为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
2.2 强化自身建设
强化计划生育档案工作安全第一的意识,建立必要的投入保障机制,改善库房保管条件,严格遵守规章制度,落实档案安全管理责任,抓好汛期、黄梅天、极端高温天的档案库房巡查,确保档案安全万无一失。不断提高计划生育档案安全保管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确保档案信息安全和实体安全。做好创建测评自查验收工作,按要求填报《先进(合格)综合档案室申报表》。通过共同努力,寻找工作中的短板,真抓实干,确保计划生育档案管理更加规范和科学。
一、当前医院档案管理的弊端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各行各业都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也拉开了与自身相适应的改革的序幕。在医疗卫生行业,也进行了医疗体制现代化的改革的进程[1]。但是,随着医疗现代化进程的越来越深入,一些医院在改革中取得巨大成效的同时,还存在一系列问题,这主要体现在医院的档案管理方面。笔者通过研究分析,可以将目前医院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档案管理的意识欠缺
因为档案管理自身的局限性和特殊性,它无法直接创造出巨大的可见的经济效益,这样一来,就引不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甚至在一些人的观念里,档案管理这个程序在医院日常所有的工作中可有可无。医院管理人员自身档案管理信息化意识的不高,致使下面的档案管理的实际负责人也不被重视,他们在平时的工作中找不到职业的认同感和成就感,他们也就无法积极探索新时期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有效措施和方法。再加上档案管理意识的淡薄,很多医院从事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在平时的工作中都没有责任心,带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工作,这样就使得档案管理的效率和质量都不高。
(二)专业档案管理人才的缺失以及后备管理人才不足
一个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在医院进行档案管理的人才素质。作为医院中各个管理层中最具管理科学的典型代表,医院在现代化进程中并没有高度重视档案管理人才的质量[2]。这些传统的档案管理人才因为自身缺乏新时期档案管理理念的指导,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有限,严重阻碍了医院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进程。此外,由于医院本身不重视自身的档案管理,他们也就不会加强一些档案管理后备人才的培养,使得档案管理的人才更新换代的速度远远落后于医院自身的发展诉求。久而久之,他们就会成为医院现代化体制改革中最大的阻力。同时,由于后备档案管理人才的不足,一旦前面的管理人才出现问题,就会造成当时医院档案管理人才的断层[3]。这样一来,不光严重制约了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进程,也使得医院自身在人才更新方面显得很是被动。
(三)档案管理的方法技术落后
因为医院自身对于档案管理的意识比较单薄,使得他们在医院档案管理上投入较少。在互联网大数据信息发达的今天,一些医院并没有顺应时展的需要,购置一些设备器材为档案管理工作服务。纵观各大医院,很多医院在其他方面都实现了信息化管理措施,但是在医院档案管理过程中,他们还是主要依靠人工归档对医院的档案进行分类、归纳、储存。这种最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不仅给负责档案管理的人增添了很多的工作量,使得他们的工作效率低下,提不起工作的积极性,而且在人工归档过程中可能因为很多问题最终致使档案归纳出现失误,严重影响了医院档案管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也会影响医院之后的工作效率。
(四)相关技术保障和政策支持的空白
虽然信息化已经深入各行各业,比如在医院的行政管理、医疗管理方面信息化就得到了切实的应用[4]。但是,在档案管理信息化进程中,却缺乏相应的技术保障。一些基层医院还停留在人工归档的档案管理模式之上,在保存档案时还主要保存的是纸质版或者照片版的。除此之外,国家政府在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方面相应的政策文件的缺失,也是严重制约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一个因子。
二、进行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
因为经济的快速发展,致使信息化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这就要求医院的各个方面都要紧跟信息化的步伐,为群众提供更优质、更快速、更便捷的服务。而档案管理信息化作为医院的一项重要工作,实现其信息化也必不可少。作为记录医院整个发展历程的第一手资料,实现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可以在提高医院的日常工作效率的同时,为以后医院的发展规划的制定提供参考和经验,在某种程度上提供一些指导性的意义。此外,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进程,也可以为医院实现其他方面的信息化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促进医院整体信息化步伐的发展。
三、信息化在档案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信息化已经成了衡量一个行业是否能够紧随时代步伐,顺应时代潮流的一个重要标志。而如何将信息化引入医院的档案管理过程中,笔者通过研究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办法措施,仅供同行人参考。
(一)增强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意识
要实现医院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趋势,首要前提是要增强医院整体的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意识,引起他们对医院档案管理的足够重视。这就要求上至医院的高层管理人员,下至具体负责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都要从心理上重视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发展,树立正确的,现代化的档案管理模式。要从心理上认识到完整、系统化、信息化档案管理模式对于医院长久发展的重要性,认识到良好的档案管理机制为医院所创造的隐形效益。这样,唯有增强了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意识,才能从全方位、高角度、多层次促进医院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进程,也才会在平时的工作中格外重视档案管理信息化的进度,在潜意识的促使下,促进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实质性进展。
(二)注重档案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后备人才的补充
实现医院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进程势必要设涉及到高新技术的应用,比如计算机的应用,网络信息资源的整合、筛选和等等,这些都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整体,需要和信息化进程保持同步。要想让这个系统正常运转,需要特定的专业人才的参与,这就要求医院必须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加大对医院档案管理人才和后备人才的培养补充力度,不断完善医院档案管理人才的建设队伍。只有让医院的档案管理人员的网络化信息基础知识增强了,他们实际操作计算机的能力提高了,他们才能促进医院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进程快速发展。同时,医院应该加强后备档案管理人才的不断补充,让医院自身在人才选择方面占有很大的主动性。在这里,医院完全可以走出自己的行业限制,与一些高校进行医校合作,让高校一些专业的档案管理教师到医院开展与档案管理信息化有关的学术讲座和交流会,让二者形成一个良好的交流沟通机制,这样可以促进档案管理信息化进程的同时,也可以为医院自身的发展不断注入新鲜的血液,为医院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三)运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档案管理
医院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要求医院在档案管理过程中,将纸质等可见的档案和电子存储隐形档案二者相结合,通过一些现代高新技术的处理让二者之间建立某种联系,以适应医院自身发展的需要。毕竟,医院档案管理的终极目标是为了满足医院工作过程中的信息需要[5]。因此,医院自身要引进一些档案管理的先进仪器设备,不断增强医院档案管理的硬件设备建设,为其信息化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同时,医院一定要有进行档案管理信息化的专业化、安全性良好的软件,用它辅助档案工作人员进行档案的立卷、编目、统计、检索、借用等工作任务,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就提高了档案管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也大大提高了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此外,进行医院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处理可以保证医院所有信息的保密性,保存信息的简单快捷,也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档案存放的空间。由此可见,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可以进一步完善医院的档案存放库,为医院的日常工作提供更便捷、更快速的信息支持。
(四)相关政策法律体系的完善
医院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的前提是需要相应的技术保障和政策支持。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相關部门虽然已经陆陆续续出台了一些政策法律来规范引导目前的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进程,但是与变化莫测的市场经济现实和信息发展的时代特点相比较,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相关部门在档案管理信息化领域应加强一些立法措施,弥补档案管理过程中的存在的法律空白或者灰色地带,引导着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向着更加规范、科学、准确的方向发展。这样,就可以更好地促进档案信息化向着良性态势迅速发展。
【关键词】城镇廉租住房;档案管理;现状;措施
随着城镇廉租住房建设保障工作的实施,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城镇廉租住房保障档案,这部分档案作为民生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真实对廉租住房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记录,而且还能够对廉租住房保障家族的状况进行有效反映。而且通过对城镇廉租住房保障档案进行管理,能够为住房保障动态管理提供重要的依据,有效的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因此住房保障部门的档案人员需要充分认识到廉租住房保障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做好廉租住房保障档案的积累工作,并科学对其进行开发的利用,加快推动城镇廉租住房保障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现代化进程。
一、城镇廉租住房保障档案管理的现状
(一)档案业务基础薄弱
城镇廉租住房保障档案管理作为城市住房保障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工作中,需要收集、整理和保存廉租住房的所有档案信息,这就对档案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而且还要具备强烈的责任心和实事求是的精神。但当前城镇廉租住房保障档案数量呈逐年增长的态势,但相对的基础设施却没有随之增加,档案业务基础十分薄弱,档案信息化建设较为缓慢,部分地区仍然采用纸质档案,这对城镇廉租住房保障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难度。
(二)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
近年来,随着我国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廉租房建设的数量不断增加,针对于保障性住房方面的政策和条例不断完善,但对于廉租住房保障档案管理方面的制度还处于空白状态,这也导致档案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由于机制和制度缺乏及无法有效衔接,从而导致工作效率下降,达不到预期的工作效果,存在许多重复性工作。
(三)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在廉租住房档案管理工作中,部分管理部门没有设立专职档案管理人员,而兼职人员不仅没有系统学过档案管理知识,而且精力有限,这就导致廉租住房保障档案管理工作十分混乱,存在着空白档案和死档的现象。这对档案规范性管理及档案工作质量的提升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二、加强城镇廉租住房保障档案管理工作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的廉租住房管理档案制度
廉租住房档案管理机构应当有针对性的建立一套完善的辅助档案管理机制,这才能对档案管理人员有更有效的约束,从而让他们的专业能力得以提升。长期以来,廉租住房档案管理机制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人员配置不合理、缺乏流动性,加上职工岗位长期固定单一,很容易让职工产生倦怠感。因此,在档案管理制度的构建上首先应当建立合理的用人机制、培养机制、竞争机制、流动机制,让其更有效确保员工能更好的为用户群体服务。档案员的工作本来就单一而枯燥,久了容易产生倦意,这时就需要管理人员对馆员给予充分的信赖、尊重及对其日常工作的充分支持。这样档案员才能更积极的工作,对于自己的工作也更有责任心。
(二)强化档案管理的“软、硬”件建设
针对于当前廉租住房保障档案管理工作基础薄弱的问题,需要从硬件和软件入手,加强廉租住房保障档案基础建设工作。充分的利用计算机技术,加快推进廉租住房保障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利用现代化手段来对廉租住房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建立相对应的电子档案,针对廉租住房保障档案信息的变化情况及时对相关数据进行更新。并针对当前廉租住房保障档案数量不断增加的新情况,及时购置设备,并做好档案的保管工作,做好档案信息的备份,建立廉租住房保障档案检索系统,为档案查找工作带来更多便利。
(三)确保归档内容齐全完整
在廉租住房档案管理工作中,需要确保对所规定的全部档案资料进行收集,具体档案内容包括保障机住房数据信息、住房保障对象详细信息、住房保障管理信息、住房保障房源信息及住房保障资金信息等,这些信息要及时进行收集,确保归档内容的齐全和完事。而且要从廉租住房实施初期就要抓好建档工作。廉租住房建设作为我国住房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需要长期落实下去,这就需要从廉租住房建设初期就要扎实的做好建档工作,有效的提高廉租住房档案管理水平。
(四)提高廉租住房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档案管理的工作是专业性较强的,需要档案员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与专业技能,然而,很多廉租住房档案管理人员在这方面却十分缺乏。从实际情况中不难看出,大部分廉租住房档案管理机构招收的档案员文化水平并不高,也没有经过专门的职业培训,很多档案员工作经验也很浅,这会使得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及专业技能都很缺乏,在实际工作中产生诸多障碍。因此,应当让档案员在专业技能上不断得到提升。一方面很有必要加强对于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培训,可以通过定期组织相应的学习课程对于他们的专业化水平、专业化素养以及服务态度等展开训练。另一方面,在后期的档案管理人员招收及录用上应当相应的提升门槛。应当尽量选取那些有关相关工作背景或者教育背景的人员,在人员入职前应当给予他们相关的入职培训,让他们对于廉租住房档案管理的特点、工作流程等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并且要加强他们服务意识,这会在后期实际工作展开中起到很大帮助。
三、结束语
城镇廉租住房保障体系的实施是一项惠民的大事,因此需要针对当前城镇廉租住房保障档案的多层面性、动态性及双轨制等特点来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提高我国城镇廉租住房保障档案的管理水平,将这些惠民政策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更好的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村级档案管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在近些年的不断深入,而村级档案作为记录新农村实际建设发展情况的重要资料,也开始愈发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做好村级档案的管理工作,不仅可以对农民的民利和物质利益做出有效维护,还可以为农村地区各项建设工作的展开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档案管理在农村的重要性
村级档案不仅涉及范围较广、内容十分丰富,还是我国农村政策、农业产业、农村各项工作多年发展情况的重要见证。村级档案主要包括了民主选举、农村党建、经营承包、村务公开、教育卫生等方面的内容,是我党和国家有关农村和农业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贯彻落实情况的重要历史记录,其全面的记载了农村地区各项工作的真实情况。因此,村级档案的收集也应当以上述讲解的各项活动和工作期间形成的文件资料为重点,以此为更新农村政治、社会、文化、党政建设工作的进行提供完善的资料参考。但就目前来看,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有关村级档案的材料收集不健全,归档率相对较低,导致很多村级档案中只有一些由上级所下发的文件资料、统计报表、工作记录等,且这些资料的时间也基本都是最近几年的,无法为建设新农村提供一定的现实保障。
二、村级档案管理的具体方案
(一)完善层级管理网络建设。首先,我国负责档案行政管理的部门需要通过深入调查来制定村级档案管理的具体办法,通过成立市/县、镇、村三级档案管理工作小组,明确各个管理小组的工作职责。而各级管理小组也需要将村级档案管理列入自己的工作计划之中,并成立领导小组,将分管档案工作规划到每个领导小组的工作职责中。其次,档案管理部门需要结合其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针对村级档案管理制定出统一的管理办法和标准,通过划定档案归类范围和保管期限的方式,尽量将村级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到行政部门日常工作中,对其管理内容进行部署、管理效果和水平进行检查与考核。为了确保这一管理策略的实效性,政府部门可以先在一些整体水平相对较高的农村地区建立管理试点,在试点成功后,通过总结其管理经验的方式,在各个地区推广。其次,强化对村级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通过提升此类人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方式,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村级档案工作的各项任务要求。最后,我国各个乡镇档案管理部门需要定期到其辖区内各个村庄进行档案管理效果的初步检验,确保辖区内各地区村级档案管理水平不会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从而在辖区内形成完整、连贯的档案管理工作网。此外,对于我国针对村级档案管理提出的各项工作要求,要确保其能够自上而下逐级传达、贯彻落实;而对于基层提出的各项管理要求,也可以通过这一工作网络由下而上的提出,由各个上级部门通过层层把关的方式解决,以此来确保村级档案管理工作可以科学规范的展开。
(二)施行因地制宜的管理方案。对于一些经济水平较高、发展速度快的农村地区,应该建立其“一步到位”的系统化档案管理体系,对该地区的所有村级档案施行集中管理;对于经济水平较差、经济发展过于平稳的地区,则应当先提出村级档案的基本管理要求,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工作机制,明确各管理人员的职责,完善基本管理设置的配置。而后在结合该地区经济发展速度,逐步创造各类对提升村级档案管理水平有利的条件,最终实现对档案的统一集中管理。特别是对于那些处在贫困山区的农村,不仅不能够提出过高的档案管理要求,还需要从各个方面给予其足够的照顾。在管理村级档案时,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和基层机构只有从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应的管理政策,才可以确保村级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和整体管理水平的稳步提升,从而为推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效帮助。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国农村地区只有建立完善的档案层级管理体系和网络,才可以为农民提供更加完善的社会服务,从而为我国建设新农村带来极大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1]张艳玲.加强村级档案管理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J].档案天地,2012(12):43-44.
[2]王赛春.村级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建议[J].档案天地,2016(06):38-40.
1医院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出现的新问题
根据十余年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的实践,笔者就医院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出现的一些新问题谈几点拙见。
1.1档案移交不及时
已辞职、辞退、解除劳动合同等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有些没有及时移交当地人才服务中心,有些没有人事权的单位擅自保管流动人员人事档案,造成部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丢失、材料不齐全、手续不完备等情况出现。
1.2“弃档”现象较严重
一是人事档案作用逐步淡化,医院在聘用专业技术人员时往往只是面试即可。
二是人才流动日益频繁,有的人受利益的驱动,不顾组织是否同意,一走了之,新用人单位还可以在当地人事部门的帮助下为其重新建档。
三是人事费普遍过高,也是导致“弃档”的原因。
1.3档案管理不规范
有的单位对档案的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用人不规范,考核、档案工资晋升、评定机制不健全,不注意平时材料的形成,导致档案材料缺失,给出国政审、职称评定、出具人事档案相关证明和办理流动手续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1.4人事缺少特色服务
目前大部分地方人事还处在单一服务阶段,在很多业务领域里还是空白,缺少个性化、专业化的服务,无法满足社会和个人的发展需要。
1.5档案管理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档案管理人员业务培训机制尚未健全,部分单位档案管理人员变化较大,对人事档案管理业务不熟悉,有待加大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
2加强医院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对策
为了保证医院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真实性、严肃性,促进卫生事业单位人才合理流动时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完整性、真实性,应该加强对其的管理,认真做到以下几点。
2.1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营造人事档案规范化管理氛围要加强领导,广泛宣传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政策规定,提高档案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建立档案管理人员业务培训机制,定期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努力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知识和管理水平。
2.2完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政策法规
一是对过去不合时宜,制约人事档案管理方面的政策加以完善,建立全国统一的法律法规,杜绝各地区各部门各自为政的现象,以适应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
二是加强对企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的力度,规范对人才中介机构的管理,不准民营和合资人才中介机构从事人事和人事档案管理以及人事调动业务,促进我国人才中介机构的健康发展。
2.3创新人事服务形式
要不断丰富人事档案的内容,提高人事档案的使用价值,经常了解用人单位和人才对人事档案材料的新要求,树立人事档案利用的“受众”意识,变过去“守摊式”服务为“开发式”服务,重视研究人事档案用户的多方位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个性化服务。健全管理人事档案的机构,要在条件具备的地方成立人才服务机构档案管理部门,认真做好人员配置、经费来源、安全保密等方面的工作,通过档案管理机构的规范化管理,促进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朝着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企业档案管理;现代企业
随着科技事业日新月异的发展,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观念和方法已无法适应企业的发展,知识管理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思想逐渐被广大档案管理工作者所接受,这一全新理念也成为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指导,笔者认为,把知识管理和信息管理渗入到企业档案管理当中,是新时期企业档案管理的必然要求。
一、企业档案管理发展的实然状态
(一)传统管理模式制约企业档案管理的发展
企业档案室直接隶属于企业,是企业部门的分支,企业档案管理作为市场经济改革的一部分,必须适应现代化企业的发展。而当前,许多企业档案管理仍沿袭传统管理模式,并没有得到彻底改革和完善。这不利于企业档案管理的发展,也严重影响了企业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二)企业管理者对企业档案部门重视不够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企业面临着激烈竞争。为求得生存,占有市场份额,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很多企业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加速产品生产周期,忽视产品研发,造成当前企业间的恶性竞争,生产出的产品质量差,信誉低。这些都是因为企业管理者对企业档案管理重视不够造成的。这种缺乏远见的思想,不仅损害了企业形象,而且严重影响企业的发展步伐,使企业面临生存困境。这样虽然短期内经济发展了,但对于企业的和远发展是十分不利的,缺乏企业档案管理部门对企业人员、相关信息的整合,对企业的长期发展极为不利,长久下去,给企业带来的损失是难以估量的。
(三)企业发展与档案管理发展不协调、不同步
档案管理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管理促进企业发展,企业发展与档案管理必须协调、同步发展。而当前,企业档案管理由于本身地位的无奈,加之企业档案管理思路不创新、落后,与企业经济发展脱节,不能根据企业发展需要而进行相应的企业档案管理改革,这样就造成了企业发展与企业档案管理不协调、不同步。同时,企业档案管理者由于思想落后,知识沉旧,加上旧有的管理思想模式影响,思想素质低,服务态度差。对相应的档案管理工作忽视,不改进。这样就制约了企业档案管理的发展。
(四)企业档案管理人员年龄结构不合理
首先是40-60岁老年结构左右的人偏少。由于企业改革的需要,一批年龄稍长的企业人员被裁员,很多企业实行50岁以外“一刀切”,致使很多有丰富经验的企业档案管理人员被裁撤,使企业失去了很多有丰富档案管理经验的人员。其次是中年人比例偏多,中年人年富力强、经验丰富,这些都无可厚非,但企业中年比例偏多的话,就造成了干活的年轻人太少,有经验的老年人不能掌好舵,过于模式化、方式化。再次是年轻人太少,年轻人是接受新事物最快、学习新知识最强的群体,他们有一种向上的冲力和不认输的精神,如果一个企业缺乏年轻人,那么这个企业就像人的生命特征一样,过于老龄化,缺乏斗志和活力。
企业档案管理需要老中轻配置一个合理的结构,年长的人可以掌好舵,用其丰富的经验为企业发展护好航向,中年人利用自己的经验和工作力为企业具体安排事务和工作的执行,年龄人则是企业的未来,不断学习新知,为企业发展输入新鲜血液。
二、解决制约企业档案管理发展的应然追求
企业档案管理与企业发展息息相关,管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速度与效益,因此,加快企业档案管理改革步伐,建立与现代企业发展相辅相成的新的企业档案管理模式,是企业档案管理发展的必然路径。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完善相应的法规及政策
首先,企业管理者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企业档案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管理是新时期企业管理的一种思想,理念和方法,对许多企业来说都是全新的,要建立现代企业档案管理模式,就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革除传统管理模式。采用现代化手段管理,把知识管理,信息管理适用于企业档案的管理当中,促进企业档案管理全面发展。
其次,完善的法律法规是企业走向成熟、走向正规发展的必由之路。企业档案管理也应走向法制化的轨道,在原有体制下的法制存在着条文过死,条例不统一等对企业发展不利的现象,新的法律制度应克服旧有的障碍,以发展企业为主,由对企业的直接管理向监督为主转变。这就要求相应的法律条文作出相应的调整。在原有体制下,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是主体、是主导,而在新的体制下,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是国有企业档案管理部门的服务指导部门,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有直接指导向服务转变,真正实现为企业提供信息、提高服务质量、监督和引导为主的彻底转变,把管理的自交给企业档案管理部门,这样企业档案管理部门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的彻底的改革。
(二)重视档案管理部门,加大对企业管理部门的投入
企业管理的滞后,不只是企业档案管理者和企业档案管理部门的错误。这与企业管理者重视程度有很大关系。一般情况下,管理者不重视,企业档案管理就无法正常运行,很难得到发展。加大企业档案管理的投入,是企业档案管理发展的必然选择。首先是资金的投入,足够的经费是企业档案管理向前发展的物质保障,其次是政策的支持,企业管理者要从政策上给予支持,对于企业档案管理部门的合理要求,需要相应文件支持都应大力支持。再次,企业管理者要与档案管理者形成默契,两者相互支持,才能使企业档案管理迅速发展,最终推动企业的发展。
(三)企业发展与档案管理相互促进、协同发展
企业的档案管理能够促进企业更好发展,企业发展又必须完善企业档案的管理制度,把企业的眼前发展与长远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企业发展与档案管理的协调、同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同时,加强对企业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只有提高了企业人员的素质,才会使企业发展与人员发展同步进行,企业发展了,人员素质才能跟上。这求要求档案管理人员要不断学习新知识,交流新经验,不断创新自身思维,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教育企业档案管理者端正思想,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从而保证档案工作严格按照规定办理,使企业档案管理前后衔接起来,突出制度化、科学化。
(四)完善企业的管理规范,吸引并留住人才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企业档案管理也应按照一定的规则和程序运行。在原有体制下,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是主体、是主导,而在新的体制下,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是国有企业档案管理部门的服务指导部门,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有直接指导向服务转变,真正实现为企业提供信息、提高服务质量、监督和引导为主的彻底转变,把管理的自交给企业档案管理部门,这样企业档案管理部门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的彻底的改革。
另一方面,一个企业的发展需要有好的人才,当代社会的竞争就是人力资源的竞争,这就要求企业要以优厚的政策和理念吸引优秀人才。同时,企业也要留住人才,原有企业人才流失是造成企业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新的历史时期,要求企业档案管理部门与企业发展同步,关于留住人才,使人才愿意在企业发展,愿意与企业共荣辱,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得到长久、稳序的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的档案管理问题复杂,发展道路曲折,必须坚持长久、彻底的改革。培养具备档案管理工作文化素养和职业素养的新一代人才。完成新老交替工作;通过加大对企业资金的投入,逐步整合各类现有的档案资源,促进档案资源总量增加,质量提高,结构优化;全面提升企业档案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和能力,秩序渐进。做到企业发展与档案管理统筹兼顾、科学发展;把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相结合。融入到新的管理模式中,使档案管理者不仅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而且具备过硬的业务能力。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企业档案管理已逐步走向网络信息化,这就要求企业档案管理人员要不断学习现代网络技术和创新档案管理体制,只有这样才能不断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发展的需要。企业发展了,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也提高了,这样才是企业与档案管理的应然发展。诚然,企业档案管理的发展仍然面临诸多困难,传统企业旧有的管理模式,档案管理人员的思维及知识现状等都给企业的发展与改革造成很大的障碍,因此企业档案管理的发展任重而道远,这需要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企业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企业管理者的重视等多方面的努力,并形成一个合力,企业档案管理才会走向一个健康、稳续发展的轨道,并对企业形成反哺,从而推动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国兰.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路径选择[J].山东社会科学,2011(1).
[2]杨红梅.企业档案管理的网络信息化开发利用[J].科技创新导刊,2011(22).
[3]李荣.企业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湖北电业,2009(3).
关键词:电力企业;档案管理;问题;对策;意义
中图分类号: G2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我国的经济体制已由计划经济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此相应,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也随之建立,电力工业改革和发展的步伐也不断加快,电力的生产与经营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电力工业的改革和发展给电力档案工作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档案管理作为电力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电力行业的飞速发展和电力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显得日益重要。
1电力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意义
档案管理是电力企业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原始记录和原始凭证,电力档案包含着许多内容,涉及到方方面面,范围广、门类多、信息容量大。档案是企业成长发展历程的真实写照,涵盖着丰富的科技资源和知识信息,是一笔不可估量的财富。档案管理是保证电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有效手段。目前我国电力企业的档案管理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相关部门应结合实际,转变思想,以科学创新的理念加快企业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建设,构建合理、有效的管理机制,不断完善档案管理工作,为促进企业发展壮大提供有力的信息保障。
2 电力企业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档案意识淡薄,归档不及时
当前,企业员工对档案管理工作缺乏足够的认识,档案意识淡薄,对单位的各项文件、资料不够重视,归档不及时,资料流失、损坏的情况时有发生,增加了档案收集的难度。此外,企业普遍存在着重生产、轻管理的现象,造成档案管理的不规范,经常现档案材料不完整、数量不齐全的情况,根本无法发挥档案管理的作用,不能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2.2 档案管理人员短缺,业务素质不高
目前,企业档案管理人员短缺,业务素质不高。部分档案工作者学历偏低,责任心不强,缺乏对档案管理工作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业务水平低下。有些档案管理人员身兼数职,工作变动频繁,使得他们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档案工作中。另外,档案管理员的待遇普遍不高,岗位级别也低于其他专职人员,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经常出现人员跳槽或是更换岗位的现象,导致档案工作的人员队伍不稳定。档案管理人员的频繁变换,使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缺乏稳定性和规范化,对档案的延续性不利。由于企业的档案管理人员基本不是档案专业出身的,对档案管理的内涵缺乏足够的认识,专业知识匮乏,严重制约了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
2.3 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档案利用率低
企业虽然已经建立了档案管理制度,但不够健全,在档案的收集、保管、借阅、保密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档案资料收集不全,信息缺失;借阅档案时不履行相关手续,经常有借无还;还有些档案人员随意涂改、销毁甚至出售档案资料,严重违反了档案管理的要求。此外,企业对档案的宣传力度不够,使得档案的利用率较低。实际上,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可以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长期以来,企业一直重“藏”轻“用”,缺乏有效的宣传,使得企业员工对档案的利用效益知之甚少,信息资源开发不足,造成档案利用率不高。
2.4档案管理的理论研究和政策指导不足
随着电力行业的飞速发展和电力改革的不断深入,档案管理工作显得日益重要,是摆在电力企业面前的一个新课题。企业必须加强档案管理的理论研究和政策指导,特别是关于档案的产权特征、法律地位、档案在资源建设中的作用、企业产权变更后档案的流向等问题,需要有关部门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完善企业的档案管理模式,并出台相关政策,指导档案管理工作的稳步发展。
2.5 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落后
信息化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方向,也是提高档案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目前,电力企业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还比较落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企业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不够;相关政策、制度、标准不健全,实际开展过程中缺乏具体的措施和依据;很多企业虽然配备了相关的数字化硬件设施,但利用率很低;企业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足,未能实现资源共享;专业人才匮乏,制约了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3 加强电力企业档案管理的对策
3.1 提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
企业要充分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员工的档案意识,明确档案管理是每个员工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增强员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领导的重视是做好档案工作的重要保证,各级领导应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强并改进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健全档案管理机制,建立现代化的企业档案管理体系。
3.2 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关系着档案管理水平,要想做好电力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必须重视档案管理人员的培养,通过专业培训、继续教育、进修学习等方式提高其业务技能和专业知识,增强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自觉性,全面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档案管理工作较之以往有了很大的变化,对档案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管理能力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新的发展形势,企业必须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有效完成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工作。
3.3 健全企业的档案管理制度
企业必须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统一标准、统一规范,确保档案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企业归档的文件资料需完整、齐全、准确、系统,管理人员要加强对档案的规范化保管,严格按照档案管理的要求开展档案管理的各项工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企业还要建立科学的档案管理体系,按照“集中统一、分级管理”的原则,将不同门类、不同载体的档案统一管理,完善企业的档案管理体制。
3.4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
作为档案管理工作的具体执行者,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态度、工作效率直接影响着档案工作的质量和结果。档案工作不仅是一项业务性工作,同时也是一项服务性工作。档案人员除了要有扎实的业务功底,还要具备较强的服务意识,增强工作责任感。档案管理人员应明确自身的职责,规范各类档案资料的管理,保证档案的完整性、真实性和保密性,同时,还要对档案的信息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以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促进企业发展。
3.5 加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电力企业应利用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对档案管理的方法、手段进行改革,加强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企业要充分认识到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深入研究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实现信息的资源共享,充分利用现代数字化设备,引进高水平、复合型的信息化人才,行之有效地开展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
3. 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力企业档案事业正面临着信息时代的挑战。档案管理要紧密结合电力企业发展的需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探索新的档案管理方法和路子,以适应新时期电力企业档案工作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李惠萍.浅谈电力企业档案管理网络[J].广西电业,2007,(5).
[2] 孙志梅.电力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10,(1).
[3] 汪蕙,索玉.电力施工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
[4] 林春媚.电力档案资料管理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10).
[5] 李霞.新时期电力企业档案管理的新思维[J].浙江档案,2006,(2).
一、加强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的现实意义
1.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社保业务档案是全面系统记录参保单位和参保个人缴纳社会保险费、计发社会保险待遇的重要凭据。可以全面反映参保人履行缴费义务、享受社保待遇的真实情况。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社会保险政策的出台,保险待遇、缴费基数、缴费比例、缴费期限等的确定,都得从实际出发,都必须查阅各种历史档案资料。因此,档案资料准确完整与否,直接影响到领导的科学决策,从而影响到参保职工的利益,影响到政府的形象。所以,档案的原始保存在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的过程中,具有不可缺少的基础地位和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2.为参保职工服务提供方便为职工服务,是单位社保经办人员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其中方便参保职工查阅本人的参保信息,提供政策服务,都依赖于社会保险档案。如何提供方便、快捷、准确的查阅方式,利用档案资源为参保职工提供优质服务,搭建起社保经办机构与参保职工沟通和服务的桥梁,也是社会保险档案管理人员的职责所在,更是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的发展方向。3.为社保基金安全提供保证社保基金是广大参保职工的“养命钱”。职工养老保险的完整保存、规范管理,也可以有效预防基金的挤占、挪用,保护参保职工合法权益不受损害。如果忽视档案工作的重要性,缺乏系统的档案管理机制和管理手段,那么,基金安全就不会得到有效保障,给参保职工一个明白账就无从谈起,为广大参保职工提供优质服务就难以实现,社会保险科学发展观就无法贯彻落实。4.为职工原始资料提供依据如某单位参保职工向有关部门举报社保部门养老金计发待遇有误,理由是他和另外一个人同时参加工作,也是干的同一种工作,只是不在一个单位,退休后他们的养老金待遇却大相径庭。接到举报信后,相关部门立即组织人员开展调查工作。经调阅两退休人员档案和有关退休审批手续以及两人的社会保险缴费记录,并和有关政策对照,发现两人确是同时参加工作,工龄相同,但两人的缴费时间和金额各不相同,所以养老金待遇也就不同了。向举报人反馈情况,同时进行了政策宣传解释,得到了举报人的理解。
二、养老保险档案管理体制创新的前景
1.健全网络,集中管理,强化档案工作管理体制立足实际,高标准、高质量做好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的基础工作。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主要是根据本单位的工作需要而进行档案的收集和整理,档案的借阅也仅限于本单位工作人员和参保单位的劳资人事专干,利用率普通不高。把本应该属于参保职工知情的社会保险政策、个人缴费情况、社会保险待遇等档案束之高阁,或者以保密需要等种种理由予以搪塞和推诿。造成了参保职工不了解政策而上访事件时有发生,给领导和参保人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应该是一个开放性的管理模式,它的宗旨应是为参保职工服务,如何提高档案利用率,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要转变服务观念,改变机关衙门作风,从求我办事到为您服务;其次要提高检索技术,材料归档后,为便于检索,建立符合规范的全宗卷,绘制档案存放示意图,编制室藏全部档案的检索工具,如案卷目录、全引目录、专题目录,配备了适用的档案管理软件系统,实现全部档案的计算机检索。2.从纸制媒介逐步实现电子数字化管理所谓数字档案,就是以计算机、数据库和网络为基础,把纸介文字和数据、图像、声音等档案资源存贮在计算机和光盘中,以计算机和网络等方式为各项工作服务,它具有档案资源共享化、信息传输网络化和服务对象广泛化的数字化的基本特征。相对传统纸介档案以阵地服务为主,通过档案室案卷内各种文本文件来提供服务的手工管理办法,更具有存储量大、检索方便、便于提供利用的特点。实现档案管理数字化,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和提高单位经办人员管理服务水平的必然要求、紧迫任务和发展方向。因此,建立社会保险电子档案势在必行。一是要选择合适档案管理软件,将档案信息录入微机系统,便于检索。二是要开展在线服务。传统的档案利用方式,如到档案部门利用档案、参加档案展览、阅读档案复制件或公布件根据档案自然形成规率养老保险档案是按照基本的体系整理和存放的,而档案的利用是具有特定性、多方面性和直接性要求的,这就需要有科学的利用途径和方式,为此,我们利用清晰快捷的自动化档案检索办法,实现了档案的利用价值。
三、档案管理工作的特征与地位
1.不断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力求构建一支高质量、高素质的档案管理队伍。伴随着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与变化,传统的档案管理相对知识已经不能够满足现行档案管理的需求,因此,这就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首先要企业定期的给予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技能培训,切实保障其管理人员能够学习到先进的相关技能;其次是顺应时展潮流,熟练掌握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为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提供基础保障;再次是号召并鼓励档案管理人员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确保能够紧跟时展步伐;最后是建立健全的考核激励机制,根据档案管理人员所做的贡献,给予相应奖励,进而,充分调动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自主性以及创造性。2.不断完善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制度整理养老保险档案应遵守的三个特点是:严肃性、完整性和以及唯一性。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为不断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总结来说,不断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应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是在旧档案管理制度的基础之上,立足于档案的收集、归档、保密、保管、利用以及鉴定等方面,结合现行档案管理的需求和特点,构建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另一方面是按照档案管理的发展趋势,立足于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一体化管理基础之上,以现行先进的档案管理技术为依据,不断完善档案管理机制。3.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职业道德素质是档案管理人员的核心部分,培养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首先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详细观察、分析以及收集有价值信息,争做工作有心人;其次是培养自身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善于发展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最后是树立自身高度的责任感,积极进取,不断创新,为保障档案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充分发挥自身应有的职能。社会养老保险档案是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中具体业务活动所形成的有完整规范的原始依据,做好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对维护职工的根本利益,体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保持国家的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正因为社会保障档案是社会保障管理的重要依据事实,可以全面反映参保人履行缴费义务、享受社保待遇的真实情况,保证了社会的政治稳定以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说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责任重大的社会保险工作。做好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要有一种信念,要有一种精神。
本文作者:王丽萍工作单位:泉州市市政工程管理处
关键词:企业员工 档案管理 对策
企业员工档案是企业劳动、组织、人事等部门在招用、调配、培训、考核、奖惩、选拔和任用等工作中形成的有关员工个人经历、政治思想、业务技术水平、工作表现以及工作变动等情况的重要文字材料,是员工完整的历史记录。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人才市场的相继建立和人事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企业员工档案管理工作中管理混乱、档案损毁丢失等现象时有发生。由此造成的员工身份无法核定、有关政策无法落实、员工退休手续无法办理等问题屡见不鲜。加强企业员工档案管理工作,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配置,已成为当前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企业员工档案管理的基本情况
1.企业员工档案的管理方式
以油田企业为例,按照员工身份实行组织、劳资部门分级管理是目前油田企业员工档案管理的普遍模式。
2.企业员工档案包括的内容
企业员工档案主要包括履历材料、自传材料、评定岗位技能鉴定考核考察材料、学历及培训材料、政审材料、入党入团材料 、奖励材料、处分材料、工资、劳动合同、调动转移材料、聘用审批表、复员退伍审批表、转业审批表、 退休(退职)审批表等。
二、当前企业员工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
1.现行档案管理体制与市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企业员工档案由多个部门管理,职责分工交叉重叠,对员工档案管理要求不一致。大中型国有企业领导班子成员档案,由各级组织部或企业工委代管;部分企业中层以上员工的档案,由人才中心或档案馆代管;有的企业还是按计划经济时期的管理方式将企业员工档案分成干部、工人档案分别管理,干部按组织部门的要求进行分类管理,工人则按劳动部门的要求进行分类管理,员工在企业中岗位及身份界定不清,这种管理方式,有悖于企业依法实行的全员劳动合同制度,给企业的员工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不便。
2.企业员工档案管理工作制度不完善
个别企业以追求利润为目的,存在档案意识淡薄的情况。企业领导把精力和资金主要投向生产经营和产品销售上,认为档案工作不重要,甚至片面地认为企业与员工是雇佣关系,没必要把太多的精力用在员工档案管理上,导致对档案基础工作投入不够,造成了档案工作处于被动应付局面,难以高质量地完成。
3.企业员工档案管理不规范,利用率低
一是企业员工档案内容简单雷同,个人材料分散。企业员工档案材料只记录员工的姓名、年龄、性别等基本信息,这种简单的企业人事档案内容不仅不能为选人、用人提供参考,进而影响到人员的正常晋升与轮换,失去了真正意义上的参考价值。
二是档案转递不及时,操作程序不规范。例如,有的人早已调离本单位,但其员工档案还未按规定转递到新单位;有的企业违反规定,把人事档案当作普通邮件寄送,不作机要转递,这就容易造成档案丢失;还有的企业在人事档案转递过程中,不填写转递单,不经密封,就随意将档案交给本人自带,致使篡改、丢失档案的现象时有发生。
三是有人利用档案管理的漏洞,制造虚假材料。例如,将工作时间提前、把学历变高、把年龄变小等等。这些情况的出现,使档案材料丧失了真实性、严肃性、权威性。
四是建档、存档时间滞后影响档案管理的质量。由于管理模式的变更,致使员工档案的建档、补档、存档发生变化,特别是存档资料量的减少和时间的滞后,将会给员工档案内容鉴定和工作开展带来影响。
4.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档案管理是一项政策性、规范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而目前企业的档案管理人员大多素质较低,文化程度和专业素质还不适应新时期开展档案工作的需要。有些人员责任心不强,造成企业员工档案材料的客观性、准确性、完整性差。由于部分企业没有严肃、负责地填写好每一份档案材料,致使有的档案错漏百出,给劳动保障部门办理员工失业、退休等手续增加了困难。如档案年龄与身份证不一致,前后出现多个参加工作时间,个人经历前后记录不完整等。
5.档案保管条件太差,影响了档案的安全
档案管理的软硬件建设配备较差,档案室达不到安全保管要求。档案管理人员也是得过且过,责任意识不强,档案业务不熟悉,年复一年,档案管理形成了恶性循环,出现了档案越管越差,越管越少的现象。
三、加强企业员工档案管理的对策
1.创新员工档案内容,严把进档材料质量
创新员工档案内容,就是要转换档案材料内容的重点,要收集、筛选、鉴定、整理员工的“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材料,从而达到“观其卷、知其人、用其才”的目的。实现档案材料收集、归档和鉴别的规范化,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及时收集和补充档案材料,并保证进档材料的质量。员工档案管理人员要坚持原则,认真审核,严格把关,真正要做到“六不归档”:即不经审查的材料不归档、手续不全的材料不归档、内容不实的材料不归档、填写不符合规定的材料不归档、国家不承认的不归档,与政策不符的不归档。
2.创新管理方式,实现员工档案管理数字化、现代化、信息化
纸质档案最具原始凭证性,但在人员流动性大的情况下,纸质型员工档案在传递过程中易导致个人信息失真或磨损毁坏。这就要求纸质型档案转换成电子型档案,通过电子信息手段,建立个人征信体系和社会信用制度。
3.创新员工档案管理制度,实行员工档案管理社会化
要从企业的实际出发,建立科学合理的员工档案管理制度。明确规定档案工作的年度方针和目标,以及专兼职档案员在档案工作中的责任和义务,按月考核,年终进行总结评比,职责明确,奖惩分明,从而调动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档案的收集要及时、完整,尤其应注意对档案的新内容进行及时的补充、收集。档案的鉴别必须遵循“去伪存真”的原则,档案的整理归档要严谨、科学,档案的借阅应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严格保密制度,只有维护了企业员工档案的真实性、严肃性、有效性,才能更好地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合理配置和合理利用,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供更好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