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描写大海的诗歌

描写大海的诗歌

时间:2023-05-30 09:57:0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描写大海的诗歌,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描写大海的诗歌

第1篇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诗意】

一路东进登上碣石山,终于观赏到大海的奇景。那海水波涛汹涌,海岛上山峰高耸。

周围是葱茏的树木,丰茂的花草。秋风吹过,萧瑟之声中,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翻卷着,呼啸着。

经天的日月,还有那横跨天空的星河,都好像是从大海中升起来似的。

啊,真是幸运得很,让我们尽情歌唱,抒发心中的情怀。

【写作背景】

汉献帝建安十载(205),曹操平定冀州,袁绍的儿子袁尚、袁熙投奔乌桓,次年乌桓人攻破幽州,俘虏汉民十余万。为消除边患,进而统一北方,曹操于建安十二载(207)秋天率师北伐,远征辽西乌桓,途经渤海边的碣石山,跃马挥鞭,登上了秦皇、汉武曾登临的碣石山,心情激荡,浮想联翩,于是便把当时登高望海的所见所感写了下来。

【内容主旨】

这首诗借景抒情,表面是写大海吞日吐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实际上是展示诗人自己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抒发了诗人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

【重要词句】

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洪波涌起”逼真地展现出了大海波澜壮阔的气势。其中“涌”字用得尤其出色,它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大海波涌连天的壮阔,更让我们仿佛听到了海浪惊涛拍岸的声音,充满了动感。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这四句诗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使我们从中领略到了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

诗歌风格】

气势雄浑,充满豪放气概。

【中考链接】

1.(2013新疆乌鲁木齐卷)对《观沧海》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水何”六句,诗人从大处落笔,浓墨重彩地描绘大海浩瀚壮阔的景象,着力烘托山岛的高峻和草木的丰茂,使人感到海边景色的壮丽多姿。

B.“日月”四句是全诗的,从两个“若”字可看出写的是虚景,即通过诗人的主观感受,写出了沧海之大,描绘出了一幅吞吐日月、包孕群星的图景。

C. 这首诗通过描写沧海赞颂了祖国壮丽的河山,表现了正处于事业最高峰的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抒发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第2篇

一、古典诗歌的美育特征

收录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古典诗歌展示了意境的美,做教材是选之得当的。这类诗歌首先具有情感美。诗歌一般都包含了诗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如:表现男女之情的《关雎》,展示报国豪情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诗歌的美育讲的是情动情思,用情打动他人,作者以其深刻的思想,浓烈的感情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心灵的震撼。其次,具有语言美。如“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这极度浓缩的诗句里情感强烈,想象力丰富,脍炙人口,美不胜收,经久不衰。第三,具有形象美。我们读这些诗歌,就会感受到姿态飞动,形象生辉,在讲授课文时,我们引导学生还原诗歌里的生动形象,对学生欣赏水平的提升大有裨益。

如我们读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作者极尽白描手法:用枯藤、老树、小桥、流水画出一幅深秋僻静的村野图景。以古道、西风、瘦马描绘了一幅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意境,为僻静的村野图又增加一层荒凉感。小桥、流水、人家,则与流落他乡的游子的凄惨相映照,出现舒适和静雅的景象,给断肠人更添凄凉。如曹操在《观沧海》这首诗中先写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像绘画的轮廓。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深入描写。大海本没有生命,然而诗人却用如椽之笔赋予其充满活力的生命和及其鲜明的性格,把大海的真实面貌毫无掩饰地展示在我们面前,反映了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志胸怀。

二、古典诗歌教学中美育的途径

初中语文教师要把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当作己任,把古典文学当作平台,把古典诗歌当成载体,在初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中给学生分享艺术美和语言美,使学生的思维受到美的侵蚀,变得清晰透明。

1.在诵读中带领学生领略诗歌的美

诗歌和其他文学形式相比,较容易朗读和背诵。朗诵得好可以眼、耳、心、口并用,让字面上的诗歌灵动起来,变为清晰的形象和能听的文字,带领人们快速进入诗歌的意境,使心灵美得可以净化。教学诗歌,教者应当取高声朗读、浅浅低吟的方式示范朗读,采取播放名家朗读录音和全班齐读、个别读、小组读的方法。

比如朗读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可按照“二 /二/三”的节奏:“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其中的“涨”、“归期”和“共剪”应重读,以表现李商隐时刻盼望速归能与妻子共坐西窗之下,剪去烛花,深夜畅谈的复杂心理。而此时,只能苦苦思念的悲切的情怀。学生在反复的朗读吟诵中,就能体会到诗歌的音乐美。教师对教材中感情丰富,意境深远的诗歌的满含深情的示范朗诵,把诗中蕴含的形象和意境展示出来,学生在教师的导引下,就会深入诗歌的情境之中,体会、揣摩,最终被情感染,被美陶醉。

2.在合理想象中进行美育培养

优秀的诗歌作品,都会为我们描绘一帧帧如痴如醉的画面,在诗歌欣赏中,要抓住诗歌的艺术形象帮助学生进行欣赏。教师要把自己的想象力发挥到淋漓尽致,让诗歌中的艺术形象和场景再现,让学生陶醉在诗情画意之中。

如:《蒹葭》一诗,蒹葭、白露、伊人、秋水,构成了一幅朦胧淡雅的水彩画。画面上早晨的薄雾、晶莹的露珠、洁白的冰霜、羞涩的少女、曲折的道路,隔水可望的伊人,影影绰绰的身影是那样可望不可及。如果学生能在大脑中构筑这样的图画,就能更好地领悟作者那一唱三叹如泣如诉、如怨如慕的情感。想象力丰富是初中生的特点,他们擅于让想象力遨游在诗歌的海洋中。初中语文的诗歌教学,需要这样的想象力。我们要设法让学生的想象力一直驰骋在诗歌学习的全过程中,这样,就可以让学生领悟诗中所蕴含的艺术形象和意境。

3.用美的语言让学生获得美育感受

诗歌的语言精练含蓄、优美生动,在精致的诗歌里蕴含了充沛的感情和想象力,有着强烈的美和表现力。老师用丰富的语言讲述,也是学生美学的内容。因此,语文教师应该使用美丽生动的语言描述诗的艺术概念、形象、写景、抒情和表现,将学生带入美丽的景致中,让学生沉浸在美之中流连忘返,享受美,对美产生快乐愉悦的感觉,激发他们对美的渴望和渴求学习语文的热情。

第3篇

关键词: 语文味 古典诗词 朗读 品析 穿越

程少堂先生指出:“‘语文味’就是指在语文教学中体现出语文学科作为一门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的基础学科的性质来体现出语文学科的个性和执教者、学习者的个性来,从而使语文课洋溢着一种语文课独有的迷人的氛围和人性美丽,使学生对语文产生强烈的兴趣,进而使师生双方都得到共同发展。”

中国的古典诗词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强大的审美功能,无论是吟咏诵读还是品词论句,既有音乐美,又有文学美。可是在现实的古典诗歌教学中,要么一笔带过、浮光掠影,要么完全闲置、舍本逐末,只是要求读读背背以应付考试,以简单的作者介绍代替“知人论世”,以串讲和翻译取代了品词析句,这种没了“语文味”的课堂使得古典诗词的教学一步步陷入尴尬、低效的境地。如何还古典诗词课堂语文味?笔者做了如下思考。

一、朗读指导——变“囫囵吞枣”为“细嚼慢咽”,让古典诗词的课堂充满音韵美。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它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为了应付考试而机械地“读”和“背”,导致的恶果必然是把字写错,背过就忘。“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里“读”不仅指读准字音,还包括读出节奏、读出缓急、读出感情。

早读课是古典诗词诵读的最好时机,可是我们听到的“书声琅琅”中有多少朗读是读准了字音并读出了感情的呢?这种只求声音洪亮不重朗读质量的“囫囵吞枣“式的朗读必然导致学生死记硬背古诗词,更别说体会古典诗词中的人情美和意境美了。“读”历来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法宝,它能够让学生从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一项不可忽视的语文基本功训练,而在这一项语文基本功训练中,教师的范读和导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范读是教师从教材中感受了作者的情感,从教材的字里行间理解了作者的情思,把无声的语言文字通过有声的朗读,正确地、示范性地表达作者情感的一种方式。如在讲授《春望》的时候,如果只是从字面上看这首诗无非就是:“国家破碎了山河还在,城里长满了荒草,鸟鸣花落,一片破败的景象。战火连绵,久未和家人联系,家书特别珍贵,心中忧伤白了头簪子也插不住了。”学生只能从字面上大致感受诗人的感时伤世,却无法深刻理解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为此,我进行了范读: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我有意在“破”、“在”、“春”、“深”字上拉长音并重读,意在引发学生对“山河依旧国家却一片萧条破败,春天来临却看不到繁花似锦、春意盎然”之景的想象与对比;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和“鸟”两字最容易让人想到鸟语花香,可是在这首诗里却是“花溅泪”和“鸟惊心”,于是该两字的拉长音调是一种暗示更是一种强烈的反差,而“溅泪”和“惊心”的重读则有助于学生对花、鸟的拟人化手法的理解;颈联“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战火延续了三个月,足见战争之惨烈;家书胜过万金,足见对家乡和亲人是否平安的牵挂之深,“连”和“抵”的拉长音调、“三月”和“万金”的重读,可以传递这种惨烈和牵挂;尾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是全诗的点睛之笔,也是诗人感伤之情的强有力表达,动词“搔”和“不胜”的重读可以引起学生对诗人感伤之情的共鸣。

可见古典诗词的朗读,节奏的停顿和语速的快慢及字词的轻重读尤其重要。节奏停顿要注意连而不断,并且要注意为加强语气、阐明观点、表达感情作逻辑的停顿;语速的快慢安排要依情节发展与感情的表达灵活处理,一般情节紧张、情绪欢快昂扬时快,情节舒缓、情绪忧郁悲伤时慢;重音的处理,要结合句子找出规律,以更好地表情达意。

二、斟词酌句——变“望文生义”为“举一反三”,让古典诗词的课堂充满语言美。

古典诗词经过了岁月的沉淀而能流传下来,可见它作为我们民族的文化瑰宝留给后人的不仅有艺术魅力,而且有人生的魅力。可是古典诗词教学却游走在语文教学的边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教师教法单一且用读与默代替古诗词的斟词酌句,常见的教学流程是:读诗正音—作者简介—名句强调—串讲意思—分析思想感情—背诵默写,诗歌的教学变成了诗歌知识的教学,变成了诗歌内容的分析;诗歌作品自身的感人力量在教师自我陶醉的分析中随着横飞的唾沫星消失了,学生非但没有在教师的讲解中受到熏陶,反而增长了厌恶、反感情绪,进而排斥及逃避。

诗词是千百年来中国的百科教学之本,虽然现代诗派别纷呈,但是在艺术性、凝练性、音乐性、思想性等方面,无一达到古体诗词的高度,无论是写景还是叙事、抒情,都要有所领悟,必须溶进文本,斟词酌句,方能体味其中的妙笔妙味之所在。无论是余映潮老先生“解说注释—描述诗联—品析字句”式的教学思路还是胡立根老师的“物象—诗人形象—情感”式的品诗过程,方法不尽相同,但都把品词析句作为古诗教学的重点,一言以蔽之,没有词句玩味的古诗词课堂是没有语文味的课堂。诗歌“言有尽而意无穷”,如何通过字斟句酌品出诗意和诗味?以下几种方法值得一试。

1.换字法,即通过更换同义字让学生体会诗人炼字的精准。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描绘的是钱塘湖早春充满生机的迷人景色表达诗人对早春美景的赞美之情,其中“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是最有代表性的早春之景,这一联极富情感色彩与生命活力的景物描写,充分显示了白居易对描写对象的细致观察和准确把握其特征的能力。可是由于古汉语语法系统和现代汉语语法系统有很大的差异,学生望文生义,把“乱”理解为“杂乱”,把“没(mò)马蹄”理解为“马蹄不见了”,不但没有正确理解诗句的意思,而且诗意全无。于是我试着把“乱”字改为“杂”字,把“没”字改为“盖”字,让学生读一遍:“杂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盖马蹄。”学生经过这种比较能发现“杂”是多而乱之意,而“乱”是种类繁多之意;“盖”字没有生命力,只有“遮盖”之意,而“没”能体现小草萌芽绿黄一片刚好遮过马蹄的景象,两个字恰到好处地体现了早春一派生机活力之景。

2.描述法,即创设情境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的画面。如曹操的《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诗人在这里描写的大海,既是眼前实景,又融进了自己的想象和夸张,联系廓落无垠的宇宙,纵意宕开大笔,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托现在读者面前,曹操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和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在这几句里得到了最集中的体现。如果不介绍曹操的生平和该诗的写作背景,则学生无论如何是体会不了这几句诗开阔而壮大的诗境的。为此我借助多媒体播放曹操的生平和该诗的写作背景,并展现了几幅大海的图片:有波澜壮阔的,也有风平浪静的,为的是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然后问学生:“该怎么用自己的话描述曹操的这几句诗呢?”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起来,有的说:“曹操此刻看见大海的心情是自豪的,他感觉大海的壮阔就如他的人生一样,虽变化莫测却前途不可限量。”还有的说:“曹操此时的心情是激动的,他感觉日月在大海中穿行,银河的璀璨也点缀着大海。”诗歌的意境慢慢凸显。尊重学生的体验,那是新课标对语文教学很重要的一项要求。

3.比较法,即通过同一诗人不同诗的比较异同,加深对诗人和诗歌的理解。如苏轼的《浣溪沙》中的“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和《水调歌头》中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同样是体现词人旷达乐观生活态度并流传千古的哲理名句,前者流露出对青春活力的召唤,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后者强调对人事的达观,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又如杜甫的《望岳》和《春望》乃诗人不同人生阶段的作品,前者虽然诗人此前考进士落榜,却依然豪情万丈,表现了希望登上事业顶峰的雄心壮志,以及对前程万里的乐观和自信;后者是诗人“安史之乱”期间在长字所作的,先感时,后念家,再及己,显示了诗人一贯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博怀。通过这种的比较,学生能更好理解诗词包含的深刻内容,进而再现诗词反映的厚重而广博的历史画面。

三、古今“穿越”——变“含英咀华”为“融会贯通”,让古典诗词的课堂充满人情美。

新课程理念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文本、教师、学生、多媒体课件等都属于课程资源,语文教学要在诸因素的互动中展开。要实现这些互动,首要的是让学生充分地“动”起来,而打破时空的界限让学生借助古诗词与诗人古今“穿越”,就是“动”起来的一种有益尝试。

古典诗词不论是反映现实,歌咏志趣,还是抒写性情,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美的音韵、语言的享受,更有诗人的形象和情感的熏陶。可是时空的久远,严格的格律,极少的信息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联想和想象。“穿越”指不受地球的时间、空间与思想的束缚,请作者“来”到现代为自己的诗歌“代言”或让学生“回”到古代与作者“对话”—这种“来”与“回”,既是课内与课外的衔接,又是阅读与写作的对接。当然在“穿越”之前教师必须提出要求:(1)符合诗歌的情境,想象要合理;(2)有具体的对象,不能泛泛而谈;(3)使用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4)有理有据,感情真实诚恳。如学生在《读东坡诗,品人生路》中写道:“每次漫步惠州西湖,总能想像您‘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自得与洒脱;当明月爬上窗棂,又总会托腮想象你欲乘风归去却留恋人间的矛盾与无助,今夜月圆,你与子由应该有说不完的话、诉不完的情吧?且让我为你唱一曲《我的好兄弟》,愿血浓于水的亲情都能如同你俩情比金坚!”

这种“穿越”集古典与现代于一身,是开放的课堂,既能缩短学生与诗人的距离,更好地走进文本,走近诗人,能够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又利于提高学生的鉴赏和写作水平,克服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畏难情绪,训练他们的个性化表达,使他们在课堂学习中能真正有所感悟,有所思考,从而享受到审美乐趣。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菘舟先生在《好课三味》中说:“‘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录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使语文教学具有浓厚“语文味”的重要因素是课堂上要充满浓浓的情趣和浓厚的文化氛围,而这种情趣和氛围,需要教师营造,无论是朗读指导带来的音韵美,还是斟词酌句体验到的语言美和古今“穿越”产生的人情美,都需要老师的激情投入和知识储备,让古诗词课堂因老师自身的激情和人格魅力而更有语文味。

参考文献:

[1]程少堂.程少堂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M].海天出版社,2006.8.

[2]李少勇.怎样读懂古典诗词[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28).

[3]赵红昌.读懂诗歌是鉴赏诗歌的前奏[J].学周刊·A,2011,(4).

第4篇

自然界的春夏秋冬、花鸟虫鱼、风雷雨电……都可以作为多情诗人笔下的意象出现,而在众多的意象中,月亮历来成为众多诗人的“宠儿”,成为了诗人们反复歌咏的永恒题材。这一轮皎月究竟有何魔力,能让这么多不同时代不同背景的诗人们都对它情有独钟呢?中考试卷中也非常注重诗歌鉴赏的考查,所以很有必要对教材中出现的诸多月意象的功用进行探讨,以此为例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一、将月喻人

太阳的光芒璀璨夺目,如一个充满阳刚威猛之气的男子,令人无法正视,敬而远之;而月亮的光芒却柔和皎洁,如同一个欲说还羞我见犹怜的美女,令人心驰神往,欲罢不能。圆月美满、丰盈;缺月柔美、回旋。无论圆缺,它都有一番独特的神韵,这些都符合唐宋文人的审美世界。在中国美丽的神话传说中就告诉我们广寒宫中似乎真的住着一位美人嫦娥,令人遐想不已。因此在古诗中明月往往是美人的象征。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吟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此句中的“婵娟”原指姿态美好或美女,这儿借指月亮。李商隐也曾赞美:“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二、以月表时

月亮在古代的诗歌中大多表意时间。辛弃疾的《西江月》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明月”和“半夜”相呼应,同时点了词题——《夜行黄沙道中》,词人在一个月明风清的夏夜去游山村野乡,更是乐趣无穷。同样,一心归隐的陶潜的《归园田居》中有这样一句“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带月”是“披星戴月”的意思,在这里指夜晚。《泊秦淮》中“烟笼寒水月笼沙”,也点明杜牧游秦淮河是在一个月色迷蒙的夜晚。

三、借月抒情

此时无声胜有声,道是无情却有情。“月”虽无言亦无情,但这个亘古永恒的女神却被那些夜半难眠,敏感多情的诗人们赋予无限的情意。

1.月下忧国

南唐后主李煜在亡国后无奈地浅唱低吟:“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词人仰视天空,缺月如钩。“如钩”不仅写出月形,表明时令而且意味深长:那如钩的残月经历了无数次的阴晴圆缺,见证了人世间多少悲欢离合,今夜又怎能不勾起人的离愁别恨呢?落魄的人,孤寂的心,这一弯残月又寄托着他无尽的亡国之恨。晚唐诗人杜牧在经历了内忧外患,目睹了民不聊生,感受到唐王朝的风雨飘摇的背景下,在“烟笼寒水月笼沙”的凄迷冷清的秦淮河上竟听到了商女靡废的亡国之音,这怎能不让忧心国事的他大为愤慨呢?

2.月下思乡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直白如话的诗句非但未曾引来非议,反而代代相传。月亮寄托着从古至今无数游子的思乡之情。唐人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句以委婉的疑问点出了这月圆之夜人间普遍的思乡心绪,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朋友的深切思念。同样,月下思乡之作还有:“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等。

3.月下思人

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朵奇葩。唐朝时整个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这个时代的男儿志在四方、漫游成风,他们纷纷辞别父母,泪别妻儿,北走幽燕河陇,南游荆楚吴越,去求取功名,戍边守疆。于是常常经历着悲欢离合,人们在人分两地、天各一方之时,心中的相思无法倾诉,只好让苍穹中的一轮明月寄相思。月意象也就成了诗人创作时表达离别相思之苦的首选载体。

(1)思亲

苏轼因为政治处境的失意,以及和其弟苏辙的别离,中秋对月,不无抑郁惆怅之感。于是他也举杯问青天:“明月几时有?”但是由于他生性豁达,并没有陷在消极悲观的情绪中,对生活的热爱使得他最终发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不但祝愿弟弟子由,也祝愿所有离人,显示了苏轼旷达的胸怀。

(2)思友

大约在天宝七八年间,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此时听到老友被贬的消息,立刻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写道“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他将自己关注友人的一颗“愁心”寄给明月,让明月代替自己陪伴有人去荒僻的被贬之地,聊以慰藉友人那孤寂的身影。一轮明月承载了李白的一颗诚挚之心、一腔问候之情。通过诗人的艺术想象,无知的月亮就这样成为了李白与王昌龄心灵之间的纽带。

(3)思爱

风花雪月、花好月圆、花前月下……古代还有“月老”的称呼:月老在中国民间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他主管着世间男女婚姻,在冥冥之中以红绳系男女之足,以定姻缘。可能因为月夜特有的浪漫气息,月亮清冷皎洁的光辉,情人们似乎特别偏爱在月夜传情达意。李商隐的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描绘了与自己的爱人想见却不易见,见后却难分难舍的纠结情怀。这两句形象的描写出这位女子日思夜想,为爱情而憔悴,而痛苦,而郁悒。“夜吟”句更是推己及人,想象对方和自己一样痛苦。被相思折磨的她揣想“君心似我心”,对方大概也将夜不成寐,只能对月吟诗遣怀,但是月光寒冷,心情也必将凄凉。想象如此生动,体现了她对于情人的思念之切和了解之深。此时的月是一段凄美爱情的见证。

四、托月明志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尚书·尧典》)“诗言志”概括地说明了诗歌表现作家思想影响的特点。李白在《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豪兴大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前句写晴昼秋空,很明显此句中的“明月”,并非实景,这“揽明月”的看似狂放大胆的想象却让读者分明感觉到诗人对高洁理想境界的向往追求。《步出夏门行·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是他在北征乌桓时所作,这次征战的决定性胜利,巩固了他的后方,最终才有了他第二年的挥军南下,以期实现统一中国的宏愿。这次的乌桓之战可以说是曹操事业的转折点。“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四句则联系广阔无垠的宇宙,从大处落笔,描绘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茫茫大海与天相接,浩瀚无边;在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汉(银河)都显得渺小了,它们的运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纳。此句中的“月”是作为一种衬托大海的意象而存在。言为心声,难怪沈德潜评价说曹操诗歌“时露霸气”呢!

第5篇

   最新《繁星春水》读后感

  在这个短暂的寒假里,尽管我有许多要做的是,但我还是抽出了很多时间来读书。我读了《繁星、春水》、《名人传》等长知识的书。在这些是书里我最喜爱的还是《繁星;春水》,因为这本书的作者冰心写出了自己对母亲所有的思念和爱。还有冰心的《繁星春水》的体裁是诗歌。要知道我是最喜欢实歌的了!

  冰心写的这200多首诗歌里,充分表现了除了冰心对母亲随时随地的感情与回忆。在冰心看来,母爱是无比博大无边的,伟大无穷的。就像这首诗:“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射到他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卓这是用了比喻、拟人的写作手法,把自己比作鸟儿,把母亲比作鸟巢。是啊,这种比喻真是太恰当了!

  我读着渎着看见这样一首诗:“阳光穿进石缝里,和极小的刺果说: “ 借我力量伸出头来罢,解放了你幽因的自己!”树干儿穿出来了,坚固的磐石,裂成两半了。”这首诗虽人语句婉转,但在字里行间中写出了对于困难要努力克服,要对未来抱着必胜的信念,只有这样成功的大门才会为你打开,才能更好的去面对未来。看完这首诗我就想起了自己经历过的一件事:在我六年级的时候,有一次在做数学练习题时,我遇到了多道难题,怎麽想也做不出来,于是我就急了,把所有的书和本子都扔到了地上,当时我真是气急败坏,以致马自己是笨蛋。真时妈妈州了进来,看看趴在床上了哭得我,又看了看地上的书和本。走到平我面前对我说:“孩子你怎麽这麽没有耐心呢?甘什麽事都要耐心、认真,怎麽遇到一点挫折就放弃呢?你要敢于面对现实,克服困难。这地上的书和本你就看着办吧!”说完妈妈就走了,留下不知所措的我,我坐起来仔细想了想觉得妈妈说得很有道理。于是就把地上的书和本都捡了起来,耐心、认真的又作了一遍,这一回我真的把所有的题都攻破了。看来妈妈说的真太有哲理性了!

  读完了冰心写的《繁星;春水》我得到许多启示。让我体会到了母爱的伟大和面对困难应有的态度。《繁星;春水》这本书真是让我受益非浅啊!

  最新《繁星春水》读后感

  与《飞鸟集》的风格不同的是,泰戈尔语言有印度本土的风味,更有一种寓言的韵味,而冰心的则更带有她个人的风格,语言更加清丽,给人一种近乎透明的感觉,仿佛是她将自己全部的爱与关怀都倾注在了这几行诗中,读泰戈尔的文字时,我觉得周围的世界都成了棕色和红色,大概是因为那股特有的语言和民族风;而读冰心的诗时,我仿佛来到了一个蓝色的地带,也许是轻盈的天空,也许是平静的海底,总之与泰戈尔那深红色的视觉感受相比,似乎更显淡雅。

  冰心的语言含蓄,因为她貌似什么都没有说;深刻,因为她道破了一切都是爱。这里面的内容是宽泛的:她爱青年,所以她提醒少年努力学习,珍惜青春,展望未来;她爱社会,所以她写道要“解放思想,反抗斗争。”她爱生活,所以才写“要迎接生活的风浪”;她爱整个人类,所以才同情弱者,为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意义而时迷惘,时奋发。对父母之爱、童年与故乡欢乐的回忆也凝结了她赤诚的爱。她对万物都怀着一颗感性的心,都用心爱,发现爱……这难道不正是一种博爱吗?

  想到这里,我不觉感动了。这么伟大的胸怀,包容万物,爱整个世界,这么美好的内心,这么高雅的情操,只能使我为爱而感动。

  最新《繁星春水》读后感

  我读过了《繁星春水》一书,我知道了冰心写的诗十分优美,大都表现对于母爱,童真的描写,歌颂和对于大自然的赞美,都是“爱的哲学”的具体表现。

  《繁星春水》歌颂了伟大的母爱。在冰心的笔下,母爱是最值得赞颂的博大无私,至高无上的人类情感,它是生命的源泉、美的极致和人生的港湾。世界上没有任何两件事物是完全相同的,只有母爱是永恒一致的。

第6篇

关键词: 威廉・华兹华斯 浪漫主义 颠覆 抑制

新历史主义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英美文化和文学界,它在70年代末已经初露端倪,即在文艺复兴研究领域中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批评方法,而且这种阐释文学文本历史内涵的独特方法日益得到西方文论界的认可。新历史主义主张我们不可能对历史进行任何“置身于其外”的客观分析,对过去的重建只能基于现存的文本,这些文本是“我们依据我们自己的特殊的历史关怀予以建构的”。蒙特洛斯对新历史主义的理念给出了一个简明扼要的界定:文本的历史性与历史的文本性。新历史主义实质上是一种文本历史主义,是一种与历史发生虚构、想象或隐喻联系的语言文本和文化文本的历史主义,是一种带有明显的批判性、消解性和颠覆性特征的后现代主义的历史主义。格林布拉特的两个重要的概念:“颠覆”与“抑制”。颠覆是指对代表统治秩序的社会意识形态提出质疑,使普通大众的不满得以宣泄,而抑制则是把这种颠覆控制在许可的范围内,使之无法取得实质性的结果。本文从新历史主义批评的这两个基本概念入手,对威廉・华兹华斯的诗歌创作进行分析。

一、华兹华斯的成长历程

1798年,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 1770―1850)与柯勒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合作出版的《抒情歌谣集》(Lyrical Ballads)标志着浪漫主义新诗的诞生。华兹华斯的诗歌描写湖光山色和田园生活,歌咏大自然的美,是“湖畔派”诗人的主要代表。他的诗风格淳朴,清新自然,英国诗人雪莱称他是“讴歌自然的诗人”。华兹华斯的人生与诗作都与大自然水融,他一生定居于山野乡村,与青山为群,和绿水做伴。他以饱含感情的文字赞美大自然,发掘湖光山色、花草虫鱼等对人类心灵的影响。可以说大自然是华兹华斯的良师益友。是什么使他醉心山水,从大自然中寻找慰藉。难道是他天性使然?让我们看看华兹华斯的成长历程。

华兹华斯降生在一个律师家庭,他有过短暂的欢乐幸福童年。在故乡的青山上,他和妹妹多萝茜一起追逐嬉戏。然而就在他忘情地游玩于青山绿水之中流连忘返的时刻,母亲抛下华兹华斯永远地离开了人世,那年华兹华斯8岁。祸不单行,5年后他的父亲也匆匆地离开了人世。父母双亡,无依无靠的他只得投奔亲戚。尽管如此,这段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对他以后的人生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他的诗作里充满对童年美好时光的回忆。1787―1791年他就读于剑桥大学。在这期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暴发了,诗人热情洋溢地投入了这场革命,他曾两度去法国,但不久因为经济原因被唤回祖国。没过多久英法两国交战,诗人的革命梦想破灭,他失去了革命热情,从此隐居于风光秀丽的湖区,再度与自然为伴。

可见华兹华斯是自己革命理想破灭之后,心灰意冷,才退隐山林,从大自然中寻找安慰。难道他像我国晋宋时期诗人陶渊明那样过起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生活?虽然华兹华斯“性本爱丘山”,但他的归隐并不意味着真的从此与世事隔绝,过起了远离尘世、宁静悠闲地日子。

二、华兹华斯的诗歌创作

《抒情歌谣集》压卷之作《丁登寺》是1798年华兹华斯在其妹妹多萝西的陪伴下故地重游后所作,叙述了与其妹妹重游丁登寺时的感受和思想变化。怀河河谷及丁登寺的美与宁静给诗人留下深刻印象,天地一片安详,使他深感慰藉,令他遐思无限。

全诗大致分为五节,用内心独白的形式,采用无韵诗(blank verse)的格律写成。第一节从Five years have passed; five summers with the length开始到The Hermit sits alone结束,主要描写诗人五年后故地重游时的所见所闻。第二节从These beautious forms开始到We see into the life of things结束。在此节中,诗人回顾五年前与妹妹初次游历怀河河谷和丁登寺时所留下的深刻印象及其对诗人心灵的冲击和净化。美好的景物虽已久违,但从未忘怀。第三节较短,可以看做是一个过渡,也可以看做是对第二节的肯定或强调。它以If this be but a vain belief开始,以How often has my spirit turned to thee结束。自然帮助华兹华斯从“无益的烦闷和世界热病的沉重地压迫”中解脱出来。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诗人是如此频繁地在精神上转向“绿叶葱茏的怀河”和怀河所代表的自然。在第四节,诗人回到诗歌的开头。此节从And now, with gleams of half-extinguished thought开始,到Of all my moral being结束。在此节中,诗人对比此次游历与年少时初次游历的不同,由第一节作铺垫,强调重游对未来岁月的影响。在当下的愉悦中,诗人欣慰地想到未来岁月的生命与粮食正蕴藏。

第五节,也是诗的最后一节,从Nor perchance,/ If I were not thus taught到最末一行结束。这一节主要为诗人对其妹妹的“劝勉之言”。诗人在妹妹身上看见了过去的自我(“在你的嗓音里/我捕捉住从前心灵的语言,在你顾盼流转的/野性的眼睛里,我再一次重温了/往昔的快乐。”),他希望妹妹也能回归自然,也能培养、发展出一种与自己一样的对自然力量的深切领悟。

在《丁登寺》这首诗中,华兹华斯探讨了人与自然、自然与人生的相互关系。自然之于人,有如神灵之于虔诚的教徒,而要得到自然的启迪和护佑,正确的途径就是像诗人一样回归自然,崇拜自然,返璞归真。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如火如荼,由此引发了英国内部的动荡。正如Geoffrey Durrant所指出的那样:“《丁登寺》可以看作英国式想象在18世纪末面对由革命和战争的热情所带来的不安,面对与科学不断增强的疏离感所带来的不安,特别是面对商业、工业城市不断发展壮大所带来的不安时的经典表达。”

颠覆是指对代表统治秩序的社会意识形态提出质疑,使普通大众的不满得以宣泄,而抑制则是把这种颠覆控制在许可的范围内,使之无法取得实质性的结果。华兹华斯把自己的真实意图隐藏在诗行中,让读者自己细细体会。他的不满与愤怒,抱负与期望,只是徘徊在字里行间,在现实中无法实现。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种颠覆是权力产生的,权力本身就“建立在这种颠覆的基础之上”,通过抑制颠覆来强化统治。(杨正润,1994)

华兹华斯的另一首诗作《伦敦,1802》,是运用这一理论的最佳例证。十九世纪初,在英国,商业资本的发展和海外的掠夺,使地主和中产阶级的一部分人发财致富,社会贫富悬殊。诗人深感国人重视物质利益、自私、精神沉闷、缺乏内心的欢乐。这首十四行诗的前四行,“弥尔顿,您应该生活在今天!/英国需要您:它是泥沼,死水一潭;/圣坛、刀剑、纸笔,火炉旁,/雄伟富丽的大厅与闺房”,表达的是诗人对英国沉闷腐朽现实的痛心疾首,希望借弥尔顿的献身精神,把英国从堕落的现实中拯救出来,“啊!扶我们起来,再回到我们身旁;/给我们礼让、美德、自由与力量/您的灵魂象颗明星远在天边;/您的声音象是大海的激浪,/纯洁好似朗朗的青天,自由而庄严”。

《世事让我们过分劳心》是一首带有社会批判性的十四行诗。在诗的前八行中,“我们对大自然的召唤视而不见;/为了蝇头微利,我们八灵魂弃捐/大海沐浴在月光之中,/大风呼啸昼夜不停,/现在象安睡的花儿一般沉静……”人们龌龊的金钱交易,与大自然月光海水交相辉映,与风云变幻的图景形成鲜明对照。从第九行中间开始,诗人表达了宁愿做个异教徒以求与大自然为侣的想法。在诗的结尾大海引起的联想涤荡了前面数行使人感到郁闷气氛,把人带入美妙的神话般的世界,表达了诗人忘却樊笼、返归自然的喜悦。诗人面对英国社会风气的低下,商业意识的滋长驱使人们绞尽脑汁攫取财货的社会现实,虽然满腔愤怒,但无能为力,到最后只能忘却烦恼,回归自然。

三、 结语

本文从新历史主义角度,尤其是格林布拉特的“颠覆”与“抑制”两个概念,简单分析了华兹华斯的成长历程及其三首诗作,认为华兹华斯虽然一生寄情山水,追求超尘脱俗,但内心恬静淡雅,浪漫飘逸,朴实无华,长期生活在尽享天地之灵气的湖区,其诗作多以描写大自然和人生关系为主题,咏颂大自然这一人生快乐和智慧的源泉,被誉为伟大的“自然诗人”和“诗的风景画家”,其名作《咏水仙》、《丁登寺》、《孤独的收割人》、《致杜鹃》等被后人争相传诵,但其实是怀有一颗忧国忧民的心,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只能寄情山水,将对贫苦人民的同情及对不平等社会的憎恶反映在作品中。大自然对华兹华斯来说,既是心灵的归宿,又是灵魂的避难所。面对残酷而黑暗的社会现实,他无能为力,只能选择逃避。

参考文献:

[1]罗选民.英美文学赏析教程(散文与诗歌)[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孟庆枢,李毓榛.外国文学名著鉴赏:上册[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

[3]孙华祥.文学文本:阅读与阐释[M].济南:山东电子音像出版社,2006.

[4]周永启.英诗200首赏译[M].海南:海南出版社,2008.

第7篇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宽现代技术手段的学习和运用,充分整合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于语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整合中提高学习效率,开阔视野,获得能力。”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给人的印象就是枯燥无味,除了反复单调的读就是繁杂枯燥的写,学生和教师对此积极性都不高。信息技术的运用极大地改变了这种现状,既方便了语文教师的教学,改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单一性和枯燥性,同时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下面结合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见解。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字就是指学习乐趣,学习兴趣。多媒体课件能提供直观动态的图、文、声、像并茂的交互式教学环境,带给学生多种感官综合刺激,能唤起学生的心理感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唤起学生更强烈的学习动机,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积极主动 ,更有兴趣学习。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尤为枯燥的便是诗词教学,运用多媒体创设情景,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在讲解主席的诗词《》时,由于该诗词的时代背景距离现在学生的生活年代遥远,学生很难进入学习状态。因此笔者在授课之前先播放了关于途中战役和表现艰难困苦的视频资料,之后,让学生展开热烈的讨论。经过讨论,学生加深了对《》主题的认识,他们明白了要学习“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英雄气概,以及战士们藐视困难、战胜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学会战胜困难,克服挫折,增长才干,自觉接受人生教育,整节课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运用多媒体丰富写作内容,充实情景作文资源

传统的作文教学场景通常是:教师先在黑板上写出题目,然后写几条要求,讲台下出现的多是学生唉声叹气、抓耳挠腮的情景。即使有部分学生能够很快写出来,但由于“闭门造车”,写出来的作文缺乏生活气息,缺乏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生活的真正感悟。在这种模式下作文,对部分学生来说好像是受“酷刑”,最后达到的效果可想而知。

现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作文教学,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运用多媒体可以创设情境,丰富题材,充实作文资源。如进行当堂作文训练时,笔者让学生写一段描写春天景色的文字,先播放了一段有关春天景色的视频让学生观看,贵如油的春雨、和煦的阳光、轻柔的春风、色彩亮丽的花朵……浓郁的春天气息,充满生命力的画面,引起了学生对春天的遐想。接着笔者又挑选了几篇关于春天的美文,通过视频、录音朗读的形式让学生品味。这样一来,学生脑海里就有了一定的前期作文资源储备。然后让他们结合自己对生活的实际感受,把看到的、听到的描述出来,学生写作能力逐步得到了提高。

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还要求学生在班级主页上分类建立自己的“作文博客本”,把看到的好的诗词、段落分门别类地复制、粘贴到自己的“作文博客本”里,同时记录好自己的个人感受。另外还要求学生利用QQ、邮箱等网络工具相互交流、点评“作文博客本”,做到取长补短,相互充实作文资源。

三、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想象,解决教材重点难点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借助多媒体的音频、视频,可以为枯燥乏味的文字材料呈现更为直观灵活的艺术形象,提供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在平时的教学中,针对教材重难点,笔者先让学生在脑海中再现文字描绘的内容,然后通过多媒体来强化这种想象的效果,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比如在学习《听潮》这篇文章时,先让学生熟读课文重要段落,自己在脑海中再现课文情景,感悟课文描绘的内容。由于学校位于内陆农村,有不少学生没有见过真正的大海,难以领会课文描绘的意境,特别是落潮、潮起、三个阶段的描写成为感悟品味的难点。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先给学生播放了一段波涛汹涌的大海的视频,再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了这三个特定的教学情境。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假如自己就在其中,你会有什么感受?这样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达到了预期教学目标。本节课通过利用多媒体,使学生从声音、视觉、感觉等角度全面领略大海的温柔和雄壮,使学生得到了美的享受,体会到 “意境”之美,又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突出解决了重难点,达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四、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能力,有效拓展思维潜能

科学实验证明:信息获取的途径83%来自于视觉,11%来自于听觉,两部分合起来就有94%。由此可见,人们获取信息主要是来源于视觉和听觉。反思我们平时的教学,教师的讲和学生的学往往是“两张皮”。学生单纯地听教师讲,只能接受11%的信息,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被浪费,学习效率也就比较低下。长此以往,教师疲惫学生累,恶性循环,学生的阅读能力很难培养起来,参与学习的主动性更不会被调动起来,更别说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了。而多媒体技术可以直接作用于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感官,使学生看得见、听得见,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例如讲授《乡愁》时,由于学生们年龄较小,不能深刻理解“乡愁”,难以体会其中蕴含的思乡之情。为突破这一思维难点,笔者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在上课前先播放歌曲《想家的时候》,创设整体氛围。课上在马思聪《思乡曲》的伴奏下集体朗读全诗,体会思乡感情。让学生带着感情模仿诗中的情景片段,分小组表演母子、夫妻离别情景剧,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进而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经历,谈谈对某些人和某些事的离愁别绪,从而逐步体会和领悟诗人在诗歌中所要表达的浓浓的思念之情,使学生对于诗人当时的心境产生了共鸣,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使学生思维空间得到了有效的拓展延伸。

五、结束语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正能量”,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适时加以运用,辅助教学,能够有效激活语文课堂,开拓学生的视野。我们相信,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正能量”,诗情画意的语文课堂一定会向我们走来!

参考文献

[1] 吴明骏.培养学生交际能力,回归语言教学本源[J].基础教育参考,2013(6):59-60.

[2] 吴媛媛.中学古典诗歌教学探析[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3(5):52-55.

[3] 张东敏.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J].教学研究与评论,2013(7):45-47.

[4] 李建军.中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问题归因及对策[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3(2):18-22.

[5] 管小琴.在语文教学中关注赏读[J].现代教学,2013(5):59.

第8篇

乡愁,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情绪,是一段扯不断、理还乱的心园藤蔓。风吹雨淋的破坏不能锈蚀它的棱角,秋霜冬雪的摧残不能抑制它的萌动。从古到今,描写乡愁的作品不胜枚举,长满乡愁的诗人层出不穷。然而,余光中先生却因那首看似质朴无华、平直无奇的短诗,奠定了他乡愁诗人的祭酒地位。这不仅是一种奇迹,更是一支标杆。这不能不让我们动心、动情,让我们反思。作者凭什么创造了这首短诗的独特审美,作品凭什么牵动了这么多读者心田的痛觉神经。纵观语文教学参考和不少赏析评文,虽然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但也总有一丝“析情不尽、析艺不清”的惋惜。凭什么,这首诗用一串质朴的生活意象,思亲念家的倾心表白,就凝聚成氤氲的挥之不去的游子思乡念家之情;用一组平直的口语素材,独具匠心的天然构合,就迸发出荡气回肠的赤子思乡念国之愁。我们都知道,能获得这样的艺术效果,离不开作者厚积薄发的诗情和诗艺,离不开作者深厚敦实的文化积淀和深邃浓郁的思乡情结。在此,笔者认为有两个问题最需要厘清,否则会出现许多牵强附会的解释,影响诗歌强烈的使命感,削弱诗歌巨大的感染力。

一、要领悟诗人“慎终追远”、“思时之敬”的民族信仰

这首诗中一共四个意象,表达了四种特定的情感。对于“邮票”、“船票”、“海峡”都比较好理解,唯独“坟墓”让人困惑。苏教版教参上解释为这是一个“丧母之痛”的画面,实在让人费解。更何况“景为媒,情为胚”(吴介《围炉讲话》),用丧母之意来诠释,破坏了由“邮票”、“船票”甜美意象营造起来的和谐意境,使温情脉脉的思亲念家赞歌蒙上一层让人伤感的悲情。

其实,这是作者从另—个更深的视角抒写了思亲念乡之情,那就是尊祖敬宗的民族信仰。吉礼即祭祀,是我国古代五礼之首,祭祀天神、地祗、人鬼等的礼仪活动,是中国人重要的社会活动。祭奠祖先被赋予了特定的文化内涵,通过祭祖,可以表达“慎终追远”、“追祖溯源”、“绳其祖武”的孝道,也可以满足“事神致福”的愿望。百善孝为先,而祭祖在中华民族的民俗文化中就是尽孝的最好表征。作者提取这样—个意象可谓神圣,祭祖活动是承载民族文化传承的脐带。通过对先祖的祭扫场面的刻画,表达了追本报始、知恩报恩的情怀,也流露出了诗人思乡念亲的寻根情结。这个意象散发出浓浓的孝情,是庄重而神圣的,是向世人宣誓诗人是神州华胄,大陆是诗人的宗脉所在。

二、要清楚诗人用对比手法彰显了赤子的思乡爱国情结

对比在这首诗中运用得淋漓尽致,通过物象与情感、意象与意象、历史与现实、浓浓的乡愁与拳拳的爱国之情构成了多层次、多视角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

(一)巧用叠词,将娇小物象与思乡爱国的赤子情怀形成强烈的对比。一枚“小小”的邮票,传送的却是母子涛涛的思念之情;一张“窄窄”的船票,装载的却是夫妻绵绵的思恋之情;一方“矮矮”的坟墓,供奉的却是子孙对祖先追本溯源的崇敬之情;一湾“浅浅”的海峡,割断的却是大陆与台湾同根同宗的血脉之情。这一组组对比可谓意象鲜明,用物象的微小突出了意蕴的宏大,用意象的单纯折射出思乡爱国之情的丰满。

(二)精于构思,将思亲报本的乡愁与祖国分离的民族之痛形成了强烈对比。这首现代诗可以说是传承中国传统诗歌美学的样板,用比用兴信手拈来,化功夫于无痕。用一个个质朴物象作比,营造出一种深情浓意的“乡愁”意境,使“乡愁”这种可感难叙的内心感受,在漂泊异乡的心灵罅隙中生长;使游子难归、祖国分离的惆怅,在华夏儿女的灵魂荒原上弥漫。

特别尾节一个“而”字,更是这种精妙构思的应力集中点,使全诗如晴天霹雳、振聋发聩。为什么诗人要用一个表示转折的“而”字,这里有没有转折的意思呢?试想,思念母亲可以用一张“邮票”满足依念之情;思恋妻子可以用一张“船票”化解相思之苦;追思先人可以用祭扫一方坟墓的仪式慰藉孝敬之情。与母亲异乡分离,与妻子远隔重洋,与先人阴阳两界,虽然怀有无尽的乡愁,但还可以通过“通邮”、“通航”、“祭扫”来实现情感的沟通和交融。然而,就是这一湾“浅浅”的海峡,没有异域它乡的遥远,没有茫茫大海的宽广,没有阴阳两界的永别,却让诗人只能凭海远眺对岸的故园。更何况这不是天灾,却让同根同宗的华夏儿女只能隔海相思相恋,让宝岛的游子有乡不能回、有亲不能聚、有母不能孝、有子不能教……这是多么令人心痛的历史悲剧?通过前三段对思亲念家的乡愁铺陈,尾段飞流直转,至此,水到渠成,发自诗人灵魂深处的所兴之情砰然而出——期盼“三通”、期盼统一的爱国之情,无须诗人一句直白的宣告,无须诗人膜拜的说教,读者已在这诗意盎然的“乡愁”中受到了爱国主义的灵魂洗礼。对于这首诗,只要我们通过对民族文化层面的审视,就能从更深层上解开诗中的困惑,从历史长河的河床上滗出那牵肠挂肚的乡愁;只要我们通过对传统诗歌美学的静心品味,就会欣赏到比兴手法的审美意趣,从思亲报祖的乡愁中感受到诗人念家爱国的赤子之情。

(作者单位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武坚中学)

第9篇

关键词:课外阅读兴趣;有效途径;提升

“教材是语文学习的载体,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例子。”(赵景瑞:《探索语文教学的真谛》)教材中的课文篇数虽然有限,但却是学生积累和吸收优秀文化营养的主要窗口。然而,新的课程标准在倡导素质教育的同时,向我们提出了大阅读的理念,强调阅读不只是课内,还在课外,既要读有字书,还要读无字书。这就要求每位语文老师要树立大语文观,努力拓宽语文课程资源,把语文教学置于社会的大背景中,把语文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堂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之间融合的语文资源体系,以扩大语文学习的空间,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因此,在这样的理念下,教师应在教授教材时抓住教材与课外读物中存在的这样那样的联系点,全面辐射,把小学阅读教学向课外延伸。下面就将自己的一点实践总结如下:

一、由兴趣点延伸,提升兴趣

教学《海底世界》之后,学生对课文所介绍的海底世界的知识了解还是有限,同时对海底的奇异景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此时,教师可借机引导他们去看《海洋深处的秘密》《海底两万里》等书,激发学生对大海的向往之情,对科学的探求之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语文老师如果能让孩子们喜欢上阅读,有着浓厚的阅读兴趣,就已经成功了。

二、由疑点延伸,提升兴趣

学习了《恐龙的灭绝》《活化石》之后,很多学生对自然和社会中很多的事物产生了好奇之心,教师可适当引导他们阅读这方面的书刊,如《侏罗纪公园》等,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探求的欲望。

三、由写法比较延伸,提升兴趣

同样都是写人经历磨难的,《鲁宾孙漂流记》《海伦・凯勒》以及《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等都表达了相似的主题,但写法却不尽相同,让学生尝试将此类作品对比阅读,从而通过分析比较,认识各种表达形式的不同作用,懂得恰当地选择写作方法为写作内容服务。这样既能让学生在阅读中培养分析比较能力,也是学生学习写作方法、提高文字表达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

四、由欣赏品味延伸,提升兴趣

如在教学古诗两首《村居》和《宿新市徐公店》后,让学生体会这两首诗中对儿童生活的描写,再试着找一些描写儿童生活的诗歌(如《小儿垂钓》《池上》等)。

当然,阅读教学向课外延伸最重要的是将语文学习与生活紧密相连,不断扩大学习语文的空间。所以,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手段、多种方式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的延伸和拓展,广泛的课外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提高读写能力,课外阅读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极大的作用。

第10篇

关键词:创造思维;结合;意境;情感

课堂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作为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应该想方设法、积极主动的创设学习有关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与文章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只有这样,才能让课堂发挥它的最大功效,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且从侧面能够锻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我们在学习唐朝诗人王维的《鹿柴》诗时,如果我们的学生能“心”临其境,将能更好的体味作者以“动”造“静”的作诗妙法和诗人那颗远离凡尘,旷达幽远的心灵。那么,如何在具体的情境与氛围中解决情境问题呢?

一、图文结合,理解意境

语文教科书中,有很多的插图,特别是低段语文教科书,几乎每篇都有精美有趣的图画,编者并不是因为美观而大量的插图,而是这些插图更能与文字产生意境。而教材不断朝着图文并茂的方向修订、改进,配合朗朗上口的诗歌文化内容,能使我们的学生学习起来赏心悦目。学习这类文章,我们老师要尽最大可能利用插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特别是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地不断使用(如幻灯片、动画课件等),学生更能具体形象地感知文章表达的思想底蕴。例如小学语文第二册“识字1”选用八幅描绘春天的典型事物或现象的图片,构成了一幅春景图,引入进入春天的美好境界。当我们的同学用明亮的眼睛去观察@些图画时,不但能体会春天生机勃勃的特点,而且能更好的学好“春回大地、百花齐放、花红柳绿、莺歌燕舞”等八个词语,不但识其形,而且解其意。

二、绘图结合,感悟意境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知识量的递增,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也在不断发展。我们语文诗词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唯美的意境,让人读的如痴如醉,这时我们的老师依据实际情况,让学生充分动手描一描、画一画,来帮助体会文章的意境,特别是古诗的教学尤需如此。例如我们在学习《江上渔者》“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一句是,教师让学生动手画一画诗句所表现的内容:渔夫驾驶一叶扁舟,在风急浪高的江河里捕鱼。此时我们的心会随着风流而颠簸起伏,一种由衷的同情之情会油然而生。学习者不但与主人公同时呼吸共命运,也与诗歌作者进行了情感上的沟通。这正是我们老师所追求的理想状态。

三、创设意境,提升情感

意境的创设需要学生具有丰富的联想能力与发散思维,其中最常用而又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想象来“心”临其境,从而加深课文内容及其表达的思想感情的理解。例如教学《月光曲》中描写盲姑娘听了贝多芬演奏的曲子后仿佛看到了大海的景象的理解,可以在边播放《月光曲》的同时,让学生在老师的朗读引导下想象出月光下的大海的变化:在清幽的月光下的大海宽广而平静;月亮越升越高;再之后是风起浪涌,平静的大海被撕碎了。月光就像那美妙的音乐,那平静的大海就如穷兄妹俩对美好生活的向我与追求,但他们的美好愿望却被社会上这些无情的“微云”“大风”“巨浪”所破坏、所剥夺。当我们的学生想象到这些情景时,会不由自主地激起对无情旧社会的憎恨,对穷人悲惨命运的深切同情,从而更加深入体会到音乐大师贝多芬的伟大人格魅力。

四、大胆假想,体味意境

第11篇

一、运用多媒体投放与古诗词相关的背景资料创设教学情境。

所谓背景资料,指的是与古诗词的内容相关的资料,比如当时的时代状况、作者的思想和生活经历等。由于古诗词在遣词造句方面与现代的语言习惯有很大的差异,学生对古诗词中所描绘的社会时代、风土人情、人物思想等感到遥不可及,仅仅停留在背诵和教师的简单的口头解释上是很难体味到作者要表达的真实意境的。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集声音、图片和视频于一体的特点,就能在很大的程度上增强学习古诗词的教学效果。

1.利用多媒体投放静态背景资料,可以清晰明了地展示与所学的古诗词相关的历史风情和地理人文等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直观分析和领悟。比如在学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和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这两首诗时,可以用多媒体播放盛唐时期的疆域图。李白与孟浩然在黄鹤楼话别,顺长江而下去广陵,在图上标出黄鹤楼所在地(今湖北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在长江下游)、标出广陵(今江苏扬州)。元二是王维的好友,两人在渭城道别去安西,在图中标出渭城(渭水北岸,今西安西北)、安西(唐代安西都护府,今新疆库车县附近)、阳关(今甘肃敦煌西南,古代通西域的要道)。通过多媒体形象的展示和线路图的对比,直观清晰地看出,孟浩然从湖北向东,目的地是繁华的扬州,而元二从西安向西,走向荒凉的大西北。这样学生就能够很好地理解为什么李白的诗虽为惜别之作,却写得飘逸灵动,满怀高兴欢畅,而王维的诗虽然同样描写离别,却饱含忧伤凄凉。

2.利用多媒体投放动态背景资料,可生动形象地再现历史风云,展示与古诗词相关的社会历史动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文化和生活经历。比如学习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可以采用多媒体播放与“安史之乱”相关的视频资料:天宝年间,唐玄宗李隆基骄奢不理政事,导致奸臣当道,作者亲眼看到安禄山起兵反唐,长安陷入混乱,百姓逃散躲避战乱,导致田园荒芜。诗人一家人辗转流浪来到成都,在浣花溪边盖起一座茅屋当做栖身之所,没想到后来一场大风把屋顶的茅草卷走了,诗人和家人在凄风苦雨中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此情此景让诗人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不朽的诗作。通过多媒体播放这样的动态的视频和解说词,很容易拉近学生与诗人的时空距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沉郁的基调和诗人心怀天下百姓的高尚情怀。

二、运用多媒体展示古诗词中描绘的画面创设教学情境

古诗词一个非常重要的特色是“诗中有画”,作者往往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描写客观的景物,通过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抒发自己想要表达的感情和思想,这种“景生情,情生景”的特点,让读者在品读诗词的时候,眼前呈现出一幅幅绝美的画卷。对于学生来说,这样美妙的画卷如果仅仅凭空想象是很难想象出来的,而如果用多媒体演示,就可以把无形的诗词形象转变成有形的视觉和听觉形象,使学生一边欣赏美妙的画卷,听着美妙的音乐,一边领悟诗词中的文字的内涵,体会难以言说的美妙的意境。

比如范仲淹的《苏幕遮》,全词以绚丽多彩的笔墨勾勒出一幅辽远清旷的秋景图,抒写了夜不能寐、独倚高楼、借酒浇愁、怀念家园的深情。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画面展示碧云、黄叶、寒波、翠烟、芳草、斜阳、水天相接的江野辽阔苍茫的景色,同时配上一首笛子独奏《秋蝶恋花》,低回婉转而又不失沉雄清刚之气的音乐渲染,再加上画外音的配音穿插,使学生的眼前呈现出一幅“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寥廓而多彩的秋色图。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学生很容易领悟到作者在诗词中流露出来的广阔的胸襟和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同时很好地理解作者所抒之情柔而有骨,深挚而不流于颓靡。

三、运用多媒体播放动画和视频学唱古诗词歌曲创设教学情境

1.押韵是古诗词的基本要素之一。古诗词的节奏感很强,韵律和谐,具有音乐美。许多古诗词直接被现在的音乐人谱成歌曲,比如陆游和唐婉的《钗头凤》、苏轼的《水调歌头》、岳飞的《满江红》、李煜的《虞美人》、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等,这些歌曲现在被广为传唱。还有一些根据古诗词改编的歌曲,比如毛宁演唱的《涛声依旧》化用张继的名作《枫桥夜泊》,邓丽君演唱的《在水一方》根据《诗经·蒹葭》改编,还有她演唱的《清夜悠悠》改编自秦少游《桃园忆故人》,等等。在教学这些古诗词的时候,如果学生会唱,可以让学生跟着音乐齐唱,如果学生不会唱,而教师会唱,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唱。这样利用多媒体播放和学唱歌曲渲染情境,能给学生一种直观的感受,营造更强烈的情感氛围。

第12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 想象力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成为知识进化的源泉。”可见,想象能开发智力,拓展思维,使学生融会贯通地发掘事物,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

心理学研究证明,学龄初期儿童的心理发展正处于想象力培养的黄金时期。这时候,如果采用恰当的手段施以经常性地训练,就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课堂主阵地,因势利导,努力挖掘教材中各种有利因素,培养学生的

想象力。通常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看插图,启发想象。

小学低中年级的教材图文并茂,我指导学生仔细看图,多看多想,启发他们进行大胆想象。如《乌鸦喝水》这篇课文共三幅插图。课文写出乌鸦找水和想办法喝水的过程,并没有把乌鸦的心情和想些什么办法、怎样想办法写出来。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利用插图在想象中读懂课文。教师可根据第一幅图提问:“乌鸦想喝水,可是喝不着,这时他的心情怎样?”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通过看图,观察到乌鸦的两个翅膀张得大大的,像要去抱瓶子一样,眼睛也瞪得大大的,看着瓶子,想象此时乌鸦的心情非常着急,教师接着引导:“那乌鸦又是怎样想出办法的呢?”学生大胆地想象了乌鸦可能想出的几种办法。最后,乌鸦才想出最好的办法:把小石子放进瓶子,让瓶子里的水升上来。通过想象,学生读懂了课文,懂得了解决问题可能有好多办法,但是要用最好的办法,乌鸦遇事爱动脑筋,应该向乌鸦学习。

虽然,课本上的图画是静止的,但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在小学课本中能激发学生想象的插图很多,教师要有意地去挖掘,巧妙地去启发点拨,那静止的画面就会变成活生生的一幕再现在学生眼前,学生的想象力也会随之进一步提高。

2. 读课文,激发想象。

小学低年级课文教学要多读少讲。指导朗读,不仅要从朗读技巧上指导,还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要用朗读表达出思想感情来。有感请地朗读、分角色朗读,或者是课堂表演,都能具体而清晰地想象出课文所描述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如:我在教《荷花》这一课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全文优美的基调,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鼓励学生想象:“这么多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它们都是什么样的姿势呢?“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请学生做一回荷花仙子,告诉大家你身边发生了什么事?学生畅所欲言,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令人惊叹不已。

3. 听录音,展开想象。

音乐源于生活,表现生活,课文也来自生活,描写生活,因此,音乐与课文有一定的相通之处。在讲解课文的过程中,放上一段与之相关的音乐,引起学生联想翩翩,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如第二册语文有一课《大海睡了》,这是一首言简意赅的诗歌,所描写的是夜晚大海的美丽景色。在学生对原文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跟着起伏的音乐,想象自己就是大海妈妈的孩子,躺在妈妈的怀里睡着了,在梦里来到了哪里?看到了什么?玩了些什么?学生以特定的角色愉快地去学习,在角色体验的驱动下浮想联翩,心潮澎湃,此时此刻,他们情不自禁地去思考,去表白。从而促进学生感知、理解、想象、表达能力的提高。

4. 填补空白,丰富想象。

教材中有些课文在叙述时留有空白,这些空白可以引导学生想象表演,在创造中进行情感体验。以《小鹰学飞》为例,小鹰自认飞得很高了,对老鹰说:“现在……我总算……会飞了吧!”老鹰向头顶指了指说:“孩子,你往上看!”小鹰一抬头,只见白云上面,还有几只鹰在盘旋呢!课文收笔于此,但可以说是“言有尽而意无穷”,留下了艺术的空白,给读者以遐想的余地。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去填补,使省略的情节明朗化,以收到知识上融会贯通、感情上交流共鸣的效果。教师在教学此处时问学生:“想一想,小鹰看到在白云上面盘旋的鹰想到了什么?”要求学生根据文章的情节进行合理构想。教师可以扮演老鹰,让孩子们扮演小鹰,学生的想象很快地活跃起来。这时,静止的画面“活”了起来,学生的思维也“活”起来了,在表演中学生不仅从小鹰学飞中受到启发,而且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