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优秀女性

优秀女性

时间:2023-05-30 09:57:0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优秀女性,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优秀女性

第1篇

政治和数学,曾被认为是男性的天下。如今越来越多的女性出任国家元首,而这位女数学家也打破了数学的“规律”。 数学界的诺贝尔

与米尔扎哈尼一起获奖的还有三位男性数学家:英国华威大学教授马丁・海尔、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曼纽尔・巴尔加瓦,以及任职于巴黎狄德罗大学和巴西国立纯数学与应用数学研究所的阿图尔・阿维拉。显然,米尔扎哈尼的“光芒”盖过了其他获奖者――女性,在伊朗出生、长大、接受高等教育,在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四年后即成为斯坦福大学教授,从事最艰涩的纯数学研究。

菲尔兹奖为已故加拿大数学家菲尔兹设立。每四年颁奖一次,每次会授予两名到四名获奖人。今年的奖金为1.5万加拿大元(约8.5万元人民币)。相比动辄百万美元的诺贝尔奖,菲尔兹奖实属寒酸。但菲尔兹奖得主赢得的学术声誉,绝不逊于诺贝尔奖得主。

实际上,获得菲尔兹奖的难度超越了诺贝尔奖。首先,诺贝尔奖一年一次,每届评选的人数也多。此外,菲尔兹奖还有一项特殊规定:获奖人年龄不得超过40岁。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几乎都有深厚的数学功底,甚至有些就是数学家。因此,数学界流传着一种说法:一个梦想获得大奖的年轻数学家,如果到了40岁还与菲奖无缘,那就去研究经济学,争取拿个诺奖吧。

年龄限制是菲尔兹定下的规矩,“一方面是肯定已做的工作,同时鼓励获奖者争取进一步的成就,并刺激另一些人的重新努力。”这么多年来只有英国数学家安德鲁・怀尔斯是个例外,他成功破解了困惑数学界长达三个多世纪的难题“费马大定理”,时年45岁,于是国际数学联盟专门为他设立了一个特别贡献奖。

米尔扎哈尼是另一个破局者,在黎曼曲面及其模空间的动力学和几何学,她做出了复杂且高度原创性的贡献,因而获奖。 差距正在缩短

女性在数学界中的处境远谈不上理想。米尔扎哈尼指出,对于那些热爱数学的女孩来说,现今社会施加给她们的压力可能并不比我成长过程中减轻多少。平衡事业与家庭依旧被认为是女性要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这些困难导致许多女性不得不面对艰难的选择,这对她们的工作是巨大的伤害。

此前有研究显示,在两性更平等的社会里,男性在数学方面优势并不明显。然而,无论在数学,还是科学、技术、工程等领域,女性受到排挤、孤立等多种扰动,对未来缺少职业期待,很多女性或主动、或被动地离场。这些领域的女性像水滴一样,从布满洞眼的管道中不断流出,最终导致从事科研的女性越来越少。

2014年8月发表的一项最新综述文章表明,性别印象带来的认知偏差,不仅影响了男女两性在求职、研究资金、奖项授予中的平等竞争关系,还在更广泛的层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对女性科研工作者的能力期待。英国《自然》杂志曾刊发一项经典研究表明,在申请博士后项目时,女性要比相同水平的男性做出两倍以上的论文成果,才能在评比中获得同样的打分。

不过,仍有一些像米尔扎哈尼这样的优秀女性,在证明着她们的能力。有研究表明,虽然女性作者发表的经同行评议的科学论文的数量更少,但论文质量整体高出男性作者。

2014年7月底,奥地利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一项研究表明,随着生活条件、教育水平的改善,女性在原本就擅长的认知能力,如事件记忆等方面,会拉大性别差异,变得更占优势;而在原本男性擅长的数学能力等方面,性别差异会变小,男性的领先优势越来越不明显。

第2篇

关键词 理想国 女性观 局限性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1 柏拉图《理想国》中的女性观

1.1 教育

在西方,柏拉图是为数不多谈及女性教育的哲学家。他在《理想国》中写道:“如果我们不分彼此地使用女子,照使用男子那样,我们一定先要给女子以同样的教育。”他认为女性也应像男子一样具有受教育的权利,应该像男性一样接受相同的教育课程。针对当时社会普遍认为男女间有很大差异的论调,柏拉图认为,男性和女性在天赋上并没有什么区别,唯一的区别是生理上的;一个人是否能接受教育取决于他的天赋和才能,而不是性别。男人和女人在性别上不同,但只要女性具有天赋、才能,就应该给予其受教育的权利,并接受与男子相同的教育。

1.2 职业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用“母犬”和“公犬”来比喻女人和男人。他说:“我们要不要指望母犬帮助公犬一起在外追寻搜索,参加一切警卫工作?还是让母犬躲在窝里,只管生育和抚育小犬?格:我们除了把母的警犬看作较弱者,公的看作较强者以外,应当一切工作大家同干。”由此可见,柏拉图认为女性可以和男性从事同样的工作,他承认男女之间存在差异,但不认为这些差异会构成女人从事某种职业的障碍。他认为决定职业的因素不是性别,而是禀赋。如果男女禀赋相同,又接受了相同的教育,那么女子也可以从事任何男人从事的职业。

1.3 爱情婚姻

柏拉图认为人们之所以有私欲是因为“财产的私有”,因此他反对一夫一妻制,认为女人应该归男人共有。城邦中的任何男子想要和女子结合由抽签决定,这样人与人之间就没有仇恨,对国家也没有抱怨。“女人公有”可以保证城邦安定、稳定、团结,使城邦守护者一心一意地守护国家。柏拉图还认为 “一个人应当为了城邦的利益,而不是自己的理想而结婚。”婚姻的目的在于能够延续优秀的后代。为了使繁衍的后代保持优秀的品质,《理想国》中还规定了男性和女性的婚嫁年龄。

1.4 生育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最好的男人必须与最好的女人尽多地结合在一起,反之,最坏的与最坏的要尽少结合在一起。”柏拉图还提出了女性生育的最佳年龄为“二十岁到四十岁”。”为了给国家生育优秀的下一代,柏拉图人为地为理想国制定了“优生优育”的方法。此外,柏拉图还提出“儿童公有”——每个人都不知道自己的儿子是谁,于是每个人都会把别人的孩子都当成是自己的,都会视如己出,这样国家就没有纷争了。

2 柏拉图女性观的局限性

从教育上看,柏拉图提出男女平等教育,但却忽视了男女的差异性。长期以来,教育一直是男性的特权,人类积累的大多是关于男性的教育经验。如果把这种单一的教育经验直接应用到女性身上,会忽略女性自身的特点,也会使女性在教育过程中产生一些不适应。

从职业上看,在《理想国》中,柏拉图主张20岁时,进行第一次筛选,考察他们有无辩证法的天赋;30岁时,作第二次筛选,被选出的人用五年时间习辩证法;35岁再放到实际工作中锻炼。同男性相比,女性衰老得更快,30岁的女性在生理各方面远不及男性,若按照这种方式筛选,女性在人才挑选过程中是处于劣势的,很难取得与男性相同的成就。此外,柏拉图指出男性和女性可以从事完全相同的工作,也忽视了男女的生理差异。

从爱情上看,柏拉图认为男人和女人之间不应凭自己的喜好,而应为了国家的利益而结合。这样一来,男女的结合成为了国家巩固其统治而利用的工具,与爱情无关。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没有爱情,只有交易。

从生育上看,柏拉图鼓励优秀的人多生,反之则少生或不生;优秀的孩子用最好的条件培养,反之则随意丢弃。女性只是延续种族的工具,始终无权决定自己是否生育。佛教中认为“万物皆有灵,众生皆平等。”对于那些“有缺陷”的孩子,这是一个“理想”的社会吗?

3 柏拉图女性观的启示

3.1 女性教育要结合女性特点

女性主义把女性的受教育权作为核心问题之一,因为教育是影响社会变迁乃至改造社会最有效的工具。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提出了男女教育平等的主张,但忽略了男女差异性。要想达到最优化的教育效果,除了和男性一样接受教育之外,还应重视男女教育内容的差异性。很多国家为男女学生开设了不同的课程,如针对男性特征设置的木工、电工、修理等动手能力较强的课程;针对女性特征设置的烹饪、刺绣、插花等优雅的女工类课程,这为男女充分发挥各自特长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教育不能一概而论,要注意个体的差异性,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 职业的绝对平等和相对平等

有人认为男女平等就是任何事都要求一样,但任何事物都没有绝对的平等。男性体力较强,可以做重体力活,如扛重物、搬运东西、跑腿等;而女性体力不如男性,但性格较男性更温柔、细心,更适合从事服务类的职业。若为了一味地追求平等,让男性去绣花,让女性去扛煤气罐,效果只会适得其反。因此男女在职业上的平等并不是绝对平等,而是基于男女的差异而进行分工的相对平等,这才是合理的人性化的平等!

3.3 女情婚姻的自

在“理想国”中,没有一夫一妻制,实行“女人共有”,女性生育是也受到国家严格控制。表面上看对国家非常有利,实则忽略了人内心的需求。最早倡导女性生育权的玛格丽特·桑格说:“无法拥有和控制自己身体的女人,不能说自己是自由人,直到女人可以有意识地选择是否成为一个母亲。”现代社会女性在爱情和生育上有了更多的自去选择更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婚与不婚、生与不生,不再由别人决定。

第3篇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周围的话,会发现同等收入水平、同样家庭背景的男性和女性,过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

如果一个女孩子说自己是“月光族”,钱都花在了化妆和衣服上,所有人都会宽容地笑笑,甚至宠溺地认为女孩子好可爱、好爽朗;但如果一个男孩敢这么说,所有人都会觉得这男孩太没上进心、太不靠谱了。

在这种差别对待下,年轻女性比年轻男性生活得光鲜亮丽许多,也丰富许多。即使只有数千元收入,年轻女性也可以毫无顾忌地把全部收入投入到健身、看电影、看戏剧、听音乐、学插花上,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可以活得潇洒一点、任性一点。如果颜值再高一点,有的是愿意为她们付账的优秀男性。而与她们收入相当的男性,则要苦逼得很――收入较低者根本没有时间和金钱奢谈爱好,收入较高者也不敢乱花钱,资金的首要流向都是攒老婆本。唯一的娱乐就是打游戏,很少健身,更别提去旅行。

对待同样没有社会基础的年轻人,中年人们很愿意带着女孩子们一起玩儿,却把这种生活圈向那些男孩子们紧闭。以前有个笑话说过:“不要得罪任何一个年轻的女孩,她有可能变成你的老板娘。”说白了,她们能够提前享受这种生活,并不是依赖自己的能力,而是依赖“女性优势”。

这是社会对部分年轻女性的善意,然而这种善意看似是年轻女性的福利,其实正是女性的灾难。握着跻身上流社会钥匙、身边流连着许多优秀男性的年轻女性,很容易产生一种错觉:“我也是这个圈子的一员。”她们不但看不起跟她同一个阶层的男性,甚至看不起比她生活层次更高的男性。

抱有这种错觉的女性,很容易放弃个人的奋斗,等着坐享其成,产生“我一个女孩子为什么要这么拼”“我已经很优秀了”的想法。

但是,这个世界给你的定位并不在于你吃了什么、穿了什么、享受了什么、看了多少风景,而在于你能为它生产什么、贡献什么。

在年轻女性陷入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陷阱的同时,那些她们看不起的“潘俊薄安莞”们,已经从社会对他们的冷遇中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现状,去努力攀爬社会的阶梯、远离那些光怪陆离的享受了。

忽然有一天,这些“女神”们就会发现,那些曾经配不上自己的男性已经一骑绝尘而去。这些人可能大腹便便、可能秃顶、可能言谈粗俗,但他们占据着他们拼命奋斗来的社会资源。而这时候的他们,已经看不上当年的“女神”,转而用手上的金钱与社会资源,去哄骗新一代的年轻姑娘们。于是,一代又一代的年轻女性,在老男人为自己营造的光鲜错觉中沉沦,心甘情愿地把成长的权利拱手让出,将自己变成他们人生成功后的战利品。

当你在最应该奋斗的年纪去流连声色犬马时,你已经落入了温柔虚幻的陷阱。想要成为真正的“女神”,只有努力拼搏,才是女性上升的唯一途径。中

第4篇

作为成都市几百万妇女共同的“家”,共同的服务者,成都市妇联见证着成都女人的进步,见证着成都女人对城市变迁的巨大影响力,并一直为成都女人提供着展示自我,展现美丽的平台和舞台。勇气、远见、才华、爱心,这些品质在成都女人身上熠熠发光,这些足以倾城的美丽,也令妇女工作者们骄傲和感动。

在第二届“十人倾城”活动优雅开幕之际,我们采访了成都市妇联主席王进女士。看看她眼中的成都女人,正挥洒着怎样的倾城之态。

Q:《成都女报》A:王进

Q:在成都这座城市里,女人正越来越多地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为社会带来着怎样的影响。

A:成都被称为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因为她有悠久而深重的历史底蕴,同时又不乏前卫、创新和国际化的元素。我认为,成都女人正集中反映着成都这座历史名城的品格和精神,成都女人对成都的影响正越来越大。举例来说,目前全市的女性人才、女性干部的比例稳步上升,比例已经超过40%,而人大女代表、政协女委员的比例更是高达28%,高于全国的平均数。这些数据就是最直观的反映,说明成都女人不仅是城市靓丽的风景线,更对城市的进步,社会的和谐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Q:您心目中倾城女性的标准和形象是怎样的?

A:具备几个品质,智慧和才华,勤劳和善良,当然漂亮和时尚也是必备的。其实这几个品质是大多数成都女人具备的。比如漂亮,成都是著名的美女之城,古人用倾国倾城来形容美人,“十人倾城”活动的候选人也个个都是大美女。比如勤劳,也许很多人目前过多地看到的是每天穿梭于城市的忙碌着的白领们,其实成都周边郊县的女性,她们身上的美也是光彩瞩目的,目前农村有超过65%的女性们扛起了务农和顾家的担子,随着城乡一体化的进行,她们也越来越时尚,越来越美丽。至于善良,这几乎是女人与生俱来的品质,无须赘述。而一个倾城女性,更应该将这份爱心和善良,从个人,从小家延伸至社会,延伸至无限大,并转换为“爱”所独有的,强大而伟大的力量。

Q:我们将本次评选活动分为了勇气倾城、才华倾城、爱心倾城、远见倾城4个类别。表面上看,这几个品质似乎与舆论中成都女人温柔或刁钻的印象不符,其实这四个优点正是成都女人具备,却未被认真关注的。您对这四个品质如何看待?

A:勇气、才华、爱心、远见,这四个品质对于女人而言,非常重要。也许以前人们会有这样的偏见,较男人而言,女人在勇气、远见、才华等方面是落后的,这在目前是个巨大的错误。成都女人绝不缺乏这四个品质,甚至我可以说,这样的女性几乎随时可见,可以信手拈来。而“十人倾城”就是给了优秀女性们一个平台,让这些品质集中地被展现出来。总的来说,这个年代的女人绝不比男人差,给女人一点阳光,我们就能活得很灿烂,给我们舞台,我们也有自信表演出更丰富多彩的人生。

Q:您曾经参加过去年的“十人倾城”活动,也一直见证着《成都女报》的成长。对于今年的“十人倾城”,您有怎样的建议或期待?

A:首先,《成都女报》自创刊以来,一直比较关注当下妇女的精神领域和生活状态,这种办报方针和发展方向是对的,女报嘛,关注女人就是关注自己,这是女报的特色和优势。而“十人倾城”这个活动更是一个好事情,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活动。在全市范围内,评选出优秀的具有代表意义的女性,挖掘并展示她们的闪光点,通过榜样或者标杆的力量,既展示成都女人的精彩,更有利于推动更多女性共同进步和发展,这是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当然,在活动的举办形式上,我希望第二届“十人倾城”在发动面和参与面上能够更广泛一些,能最大限度地挖掘优秀女性,最广泛地发动成都女人来共同参与。在评选方法上,做到公开、公正和积极活泼,既要引起每一个女性的共鸣,又要用活泼的形式吸引她们积极参与进来。

第5篇

北京市对一些月薪在5000元至15000元的女性进行的调查发现,这一层次的女性独身者达50.2%。调查显示,独身的原因有5种:1.经济独立,不必依赖男性,占48.3%;2.忙于事业,占6.5%;3.太优秀,找不到更优秀的男士,占12.2%;4.对感情不信任,占23.4%;5.其它占9.6%。

对未婚同居态度转变

在过去,“未婚同居”在人们眼里是可耻行为,而如今,有80%的被调查女性表示对未婚同居持无所谓态度,认为只要男女相爱,不一定要“一纸婚书”。

第一代独生女择偶条件苛刻

学历要高,气质相貌也得中等偏上,要有发展前途;学历若一般,就必须有相当的经济基础;既无学历又没钱,就得外表漂亮,懂得专业技能,甘心操持家务。这些女孩去登记征婚时,常常由家长陪伴,征婚条件也多是家长开出的。家长们说,孩子从小到大从没为自己的事操过心,婚姻大事更不能让她们自作主张。

对女性生育年龄的看法

周围的女性30岁之前没有生育,认为“不好,因为女性身体条件会下降”占35.22%;认为“不好,以后养育孩子比较吃力”占4.54%;认为“没什么,以上都不是问题”占19.31%;认为“哪怕不生育也可以理解”占40.90%。

3口之家不再是家庭主要模式

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家庭模式选择目前呈现一降三升格局;即与1997年的同题调查结果相比,选择核心家庭(夫妻二人加子女)的人数比例下降了11.3%,而选择丁克家庭、独身和直系家庭(夫妻加老人、老人与孙辈一起生活)的人数比例分别上升了1.1%、3.9%和6.1%。

失眠困扰中青年女性

现代中青年女性正面临失眠症越来越严重的侵袭。据中华医学会2002年对失眠症发病率的抽样调查,上海市人群已达35%左右,目前这一发病率还在急剧上升。(来源:大洋网)

第6篇

2012年是“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第102周年,组织好今年的“三八”纪念活动,对进一步动员全市广大女职工弘扬克拉玛依精神,在推进克拉玛依科学发展和长治久安中发挥好“半边天”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开展好今年庆祝“三八”系列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各级工会女职工组织要把庆祝“三八”活动与各单位工作实际相结合,以“建美好油城、创美好生活、做靓丽女性”为主题,以引导女职工积极参与创先争优活动、女职工素质提升工程和实施女职工关爱行动为重点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庆祝活动,保证本区域、本系统、本单位每位女职工至少参加一项节日庆祝活动。要特别关注本单位女劳务派遣工及女农民工群体,有条件的单位在组织“三八”节庆祝活动时尽量吸收她们参加,令她们同样感受节日欢庆和工会女职工组织的关怀和温暖。

二、主要内容

(一)广泛开展创先争优和评比表彰工作,大力倡导和宣传“靓丽女性、内外兼修”的时代风貌。

要结合本单位实际,以“靓丽女性、内外兼修、创先争优,促进和谐”为主题,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三八”表彰和节日庆祝活动,要把女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 “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的总体思路上来。要把身边那些精诚团结、乐观进取、贡献突出的优秀女职工班组及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优秀女职工挖掘出来,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现代媒体,组织有深度、有广度的专题报道,大力宣传各族女劳模、女技能专家、女标兵和各类优秀女职工集体的先进事迹,激励全市女职工为打造世界石油城做贡献。

(二)结合女职工素质提升工程,组织开展油城职业女性素质提升流动课堂实践活动

要紧密结合“女职工素质提升工程”,充分发辉“市油田女职工素质教育讲师团”作用,借助互联网络,不断整合资源,通过特邀讲师、刻录配送光盘下基层、举办沙龙读书、话题讨论交流等多种方式,积极引导基层女职工开展内容丰富的“职业女性话题讲座”、女职工大讲堂和女职工素质教育流动课堂等活动,全面提升全市女职工的综合素质。

(三)启动女职工关爱行动,组织开展女职工健康体检和各种帮扶活动

各区总工会、各单位工会女职工委员会要在节目期间,继续深入开展“送知识、送健康、送温暖、送快乐”等系列关爱行动。同时,着力推进女职工健康体检服务项目,进一步动员组织本区域、本系统、本单位的女职工积极参加免费(优惠)妇科体检活动,关注体检结果、关注自身健康状况。特别要组织本单位非在编女职工、女劳务派遣工及女农民工群体进行妇科体检,让更多的女职工能够享受到优质妇科体检服务,切实提高油城职业女性的健康水平。要落实“三八”单亲家庭帮扶机制,开展入户走访慰问困难、单亲和“患病”女职工活动,通过送视听知识、送专题讲座、送咨询服务、送爱心帮扶等形式多样的困难、单亲女职工家庭关爱行动,让她们感受到工会组织的温暖。

(四)组织开展岗位读书、健身排舞等丰富多彩的系列特色活动

要积极组织广大女职工参加“在线读书沙龙”、女职工素质教育流动课堂——精品课程分享和职工书法、摄影、手工艺术作品大赛活动,充分挖掘广大女职工的文化艺术潜能,展现油城女职工多姿多彩的精神风貌,推动油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组织开展深受女职工欢迎的“健身排舞”、健步走、厨艺、手工针线才艺大比拼等特色活动,充分展现油城职业女性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五)组织参加“三八”系列活动

今年“三八”期间,市油田工会女职工委员会将开展六项系列庆祝活动。 一是开展市油田工会2010-2011年度模范(先进)工会女职工委员会和优秀女工干部的评选表彰工作。二是召开市油田工会女职工委员会八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暨女职工“关爱行动”启动仪式。三是继续实施女职工素质教育流动课堂”,在“三八”节前夕,推出“庆三八”职业女性素质教育系列精品课程。四是开展2012年“关爱女性健康,共建和谐家庭——困难单亲女职工妇科病与乳腺疾病免费(优惠)体检”和走访慰问活动。五是举办“油城职业女性风采”专题展播活动。六是参与“油城靓丽女性”评选表彰活动。

第7篇

2012年9月5日,一场在过去15年中享誉世界的颁奖典礼第一次在中国上海隆重举办。作为联合主办方,处于中国家庭类SNS媒体领导者地位的宝宝树将首届“中国最值得瞩目女性”(Women to Watch China)这一荣誉授予了14位工作在亚洲的杰出职场女性。

打造职场女性明星

这场鼓励女性事业成功的具有开拓性意义的活动,对这些杰出的职场女性授予崇高的荣誉,不仅展示了职场女性的风采与智慧,更激励中国乃至国际女性在职场继续拼搏与奋斗。宝宝树创始人兼CEO王怀南通过简单地分享自己的亲身经历,向现场嘉宾解释了宝宝树如此热情地支持这一活动的缘由。

Susan Arnold,这位在王怀南供职宝洁公司期间给予莫大支持的成功职场女性,宝洁唯一的女性副董事长,同时也是12年前Women to Watch奖项在美国的获奖者之一,通过一句忠告令他获得了走上今天的成功创业之路。“不管生活给了你什么,不要垂头丧气。振作起来,相信自我,和大家打成一片,有必要时勇敢说出你和他人的不同。你会赢!”而宝宝树认为这样的支持与鼓励,也是所有徘徊在职场与生活当中的女性们应被赋予的,同时也是她们应当展现给世人的面貌。

在颁奖典礼上,王怀南代表宝宝树,向所有获得首届在中国颁发的“Women to Watch最值得瞩目女性”殊荣的获奖者们致敬。在宝宝树看来,她们是职场上最璀璨的明星。做职场优秀女性是值得骄傲的,她们已经到了成功的起跑线,而随着全社会的关注与鼓励,未来或将取得更大的成功。

“‘Women to Watch’在美国纽约已经成功举办过十几届,从几百人瞩目到几千人再到整个广告界、市场界、商界出动,已经形成了良好的职场造星风气。”王怀南对《成功营销》记者说道,“正如演艺圈有大大小小的奖项,职场女性也需要明星,全社会关注职场明星的氛围必不可少,她们真实的存在于我们周围,她们的挑战就是职场妈妈正在或者将要经历的挑战,她们的成功对职场妈妈有很大的指引作用——中国需要这样的职场鼓励机制,而宝宝树作为一个行业引领者,将全力支持和赞扬这一活动在中国延续下去。”

形成社会氛围

事实上,宝宝树对年轻的职场妈妈的关注早已开始。为了令更多的中国女性了解“生宝宝”与“取得职业上的成功”之间的微妙关系,给已生育和准备生育的职场女性以权威专业的指导,让母爱没有挑战,为职场妈妈们加油喝彩,宝宝树联合智联招聘等机构共同推出了《中国女性生育前后职场调查报告。

调查中,近九成职场女性表示生活因生育而发生巨大的改变,而这种改变主要是由于对家庭和孩子的顾虑变得更多,孩子的健康和教育问题对女性职业生涯影响最大,具体到对于上班的时间,路途的远近以及薪酬压力的要求和以往大不相同。另一方面,女性也面临着全职妈妈脱离社会、及家庭负担重等压力,超过八成女性认为全职妈妈重返职场有难度,但离开职场显然并不是大多数女性的选择——有超六成女性选择不做全职妈妈。一边是与生俱来的母子亲情,一边又是满载梦想的职场平台,两条路对于任何一个母亲来说都是艰难抉择。

推出《中国女性生育前后职场调查报告》,宝宝树希望能够给中国的职场妈妈带来更多鼓励与指导,同时让社会关注优秀的职场女性所取得的成就及她们为家庭所做的努力和牺牲。而关注职场妈妈只是起点,作为一个优秀的媒体平台,宝宝树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观点,呼吁社会形成更加理解并体谅职场妈妈的良好氛围,并希望职场妈妈得到来自社会和家庭的更多帮助和指导。

米卡助力职场妈妈早教

在与颁奖晚宴同天举办的Market to Watch论坛活动中,宝宝树还携旗下米卡成长天地早教产品,向超过500位参会嘉宾展现了线上线下全方位的先进早教育儿理念,米卡人偶的特别到访,引来人们的关注,尽管这是宝宝树走向国际的一小步,却也代表着中国早教和育儿市场走进世界的一大进步。

米卡成长天地是宝宝树团队经过3年时间,投入上亿资金研发的家庭早教套装。与市场上杂乱拼凑,无系统性的早教产品不同,米卡成长天地采用“分龄月递”的方式,针对0-6岁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特点精心设计,通过DVD、CD、益智游戏书、益智玩具、中英文故事绘本、创意探索手工包、父母手册等多媒体的方式,全面解决父母育儿过程中的各种困惑。同时,米卡和市面上的舶来品不同,更自然和深刻地拥抱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并用更自信的眼光从小帮孩子拥抱世界文化。

第8篇

在男性握有话语权的中国电影行业中,导演界一直持续不断地摇曳着一些美丽而坚韧的女性身姿。这批优秀的女性导演始终坚守着自己的艺术理想,对影视事业抱着由衷的热爱,以电影这种艺术创作形式表达着她们对社会人生的感受以及对影视艺术的执著。她们在电影艺术表现、创作手法以及影视语言等方面具有其独特的开拓与创新之处,创作出一系列打上了独特女性印记与艺术色彩的电影作品,其中不乏许多在艺术性与思想性方面都非常出色的优秀之作,以其独具特色的影视语言与艺术手法为中国影视带来了艺术视角的拓新。

一、女性生命视野下的影视语言创新

女性导演的性别角色身份决定了她们具有不同于男性导演的生命视野与艺术体验,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她们的电影艺术创作与表现技法。女性导演执导的影片呈现出女性独特的生命视野。她们既对社会对人生有着细腻的内心体验与情感解读,又有着见微知著的洞察力与敏感性。中国女导演以自身独特的视角关怀社会现实,关注弱势群体,拍摄出一些优秀的电影作品,以细腻而丰富的表现手法呈现出执著而真诚的艺术追求,在影视语言表现方式方面体现出了唯美的倾向,同时彰显了反映女性内心柔软的人文关怀,为电影市场注入了一股清新的活力。

女导演在电影语言和表现样式方面进行着拓新,影片叙述形态呈现出多元化的状态,在影片题材方面关注个人在社会中的处境以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这在第四代女导演身上表现得较为突出。影片在叙述形态与表现手法方面,既有基于女性视角的写实主义,同时还有浪漫抒情的写意手法的运用。她们注重电影的表现内容及表现形式的艺术化呈现,坚持对影视语言的创新,探讨影视画面本身的可能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其表现潜力,提高电影的艺术表现力。

女性导演的影视语言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画面空间的丰富呈现。电影画面总体较为柔和,追求一种唯美效果的呈现,同时有意给影片画面加入丰富的元素,使蕴涵深层的意蕴,从容有效地开拓了画面的表现空间。在俞飞鸿导演本文由收集整理处女作《爱有来生》这部影片中,采用了一种极简的影视表现手法,但在画面中却蕴涵着更多层次的丰富内容,画面色调较为柔和流畅,画面空间具有层次感与深邃性,体现出导演对每一组画面的用心。二是幽远意境的营造。女性导演在电影创作过程中还较为注重意象的运用与意境的营造。其中有很多电影作品在意象与意境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营造出散文诗般的美丽意境。这类电影往往表现一种较为主观情绪化的生活,拓展出现实之外情绪流动的表现空间。三是色彩语言的运用。女性导演重视电影画面中色彩元素的组合与运用。她们在影片中创意地进行色彩造型的设计,从而发挥色彩对影片情节的铺陈作用,或者营造与影片主题相融合的影片氛围。张暖忻执导的影片《青春祭》,其中便有取景在美丽的西双版纳,原本是一个绿树常青的地方,但在这部影片中主题色调却不彰显绿的色彩,而是采取暖红色来反映影片的表现内容,即李纯回忆中的家乡傣乡的色调。色彩造型的独特运用恰好反映了电影主人公在面对美丽的异乡风光时内在情绪的流动与主观感觉的呈现。

二、女性独立意识下的艺术方法表现革新

从以黄蜀芹为代表的第四代女导演开始,女性导演们开始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冲破男权中心的传统影视文化桎梏,表现出觉醒的女性意识,并在艺术创作过程中不断地探寻着女性自我意识的表现。因此,女性导演创作出一系列的女性电影,这种电影是女性导演在女性独立的前提下,以女性的自我意识表现女性生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黄蜀芹的《人鬼情》。它也是国内第一部以女性意识表现女性状况的女性影片。这部影片以女性主义的视角,呈现了女主人公秋芸作为一名女性的命运发展的历程。她经历了童年失去母亲的不幸遭遇,青年时代又遭遇爱情磨难,中年时代又面临婚姻的痛苦。影生动细腻地表现了一名女子的情感心理及其对生命遭遇的无声呐喊。影片以崭新的视角反映当代女性在这个男权社会谋求自身独立与职业发展的时候所经历的困惑、苦恼与挫折,在追求情感归宿与婚姻幸福的路上所遭受的各种苦难。黄蜀芹在她的另一部影片《画魂》中,“选取那些在男权社会里最能触犯女性痛楚的事件来创造屡经苦难、身世飘零的画家潘玉良的形象,力图透过历史文化层面,表现女性生命意识的觉醒和斗争”。在影片创作及其艺术视角方面,这一代女导演以鲜明而独特的女性意识,解读女性命运的遭遇与生命的困惑,开拓出新的艺术表现内容与创作方式,同时也一改以往影视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单一与苍白,赋予这些女性形象以丰富而具层次性的性格内涵,表现出她们内在真实的情感体验与生命况味。这些女性电影丰富了中国影视作品中的的人物形象,拓展了电影艺术的表现领域与表达方式,在中国电影的文化视角方面做出了新的开拓与创新。

以李少红为代表的第五代女性导演,一直孜孜不倦地致力于新的叙述形态与艺术手法的创新。虽然她们所创作的影片具有迥然不同的艺术追求,在审美表现方面也是各不相同,但在挖掘与表现女性独立意识这一层面上则较为整齐划一。较之于上一代女性导演,她们以更为大胆的作风、更加开放的心态来表现女性意识的觉醒,并用女性独有的电影艺术语言去表现现代女性的生活感受,从女性角度去描写女性追求自我价值实现心路历程,表现女性情感欲望与社会压力的冲突。这类主题的电影作品注重隐喻,淡化情节。女导演接受社会新观念,以造型手法加重象征与隐喻的比重,在艺术手法方面力求创新,在影片选材与叙事手法、镜头拍摄技法等方面都更为大胆创新。胡玫在《女儿楼》中揭示女性深层的心理活动,书写女军人在欲望与责任之间的冲突与挣扎;彭小莲《女人的故事》反映在农村地区妇女女性意识的觉醒;李少红的《红粉》从新角度反映女性境遇与复杂个性特点。除此之外,这些女导演在表现女性意识与女性境遇的时候,注重将女性放在家庭这一空间环境中来呈现。

女性导演们在对女性生存状况与女性意识觉醒进行艺术表现的同时,广泛吸收国内外名导的电影表现技法与修辞技巧。她们不再局限于传统电影表现技法,重新构建属于自己的具有独特风格的电影语言与镜头特色,同时注重在电影中加强制造视觉冲击力。宁瀛在电影艺术方面有着独特的追求,她广泛采用实景拍摄与长镜头,并借鉴意大利的新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构筑了一个独特的含混的电影世界。女导演们还在电影中加入了象征、隐喻与暗示等多种艺术 ,创造具有具象特征的电影语言,来构筑既有丰富内涵又有意蕴深远的故事空间。另有一些独特的造型元素都隐喻着一定的影片内在的含义。她们努力地做着各种艺术上的尝试,借鉴世界著名电影文化的经验,试图构筑其自身独特的电影语言,在艺术表现手法方面做出了大胆的尝试与革新,丰富了中国影视的艺术表现空间。

三、女性性别角色下的内观视角拓新

新一代女性导演的性别角色意识增强,通过对女性角色、对自我的凝视来建立电影艺术中的内观视角。内观视角在女性导演影片中主要表现为女性角色对自我内部的审视与反思,有时也呈现为一种内部的交流与对抗。女性角色对自我内部的观察与审视,可以用来概括许多女性导演电影的主题思想与内在线索。女性将自身置于一种封闭的内在空间,体现在电影中便表现为室内剧套路的沿用。宁瀛执导的电影《无穷动》中,四个女人便被置身于四合院这个封闭的场所中。李玉导演的同性恋题材电影《今年夏天》故事场景基本是室内。导演马俪文的影片《我们俩》也沿用同样的模式,主人公的活动几乎全部发生在屋子与庭院之间。这些电影在空间组织的安排上体现了女性内观的视角,突出反映出女性的主体意识。室内剧的陈设象征着女性自我文化空间的景象,女人之间的交流与碰撞也是发生在自我的内部空间,而没有延展到外部空间,充分体现了女性性别角色下内观视角的艺术追求与取舍。女性的内部交流与碰撞表现在女性的自我认同以及成年女性与母亲的交流、对自我历史的回忆、认同与超越。在影片《今年夏天》《世界上最爱我的那个人去了》等诸多女性导演影片中,父亲角色的缺失正是这种内部交流存在的前提。

第9篇

一、基本情况

__区共有37个行政村,本届选民总人数14700人,其中女选民6835人,占选民总数的46.5%。在选举产生的125名村委会成员中,女性有41人,占33%,其中任村主任3人,占8%。农村妇代会主任进“两委”的比例达到100%,其中进党支部的23名,进村委会的36名。

二、主要特点

经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这次村“两委”换届选举选出一批年富力强、有能力、群众信得过的优秀妇女干部,掀开了农村妇女参选参政工作新的一页。从调查结果看,今年的妇女参选参政呈现出如下特点:

1、当选女干部的整体素质有了提高。本次选出的女主任、女委员,文化程度较上一届有了提高,大专以上的3人,占7%;高中(或中专)的14人,占34%;初中及以下的24人,占58.5%。年龄也趋向年轻化,35岁以下的7人,占17%;36--45岁的25人,占61%;46—60岁的9人,占22%。

2、妇女群众参选参政意识明显增强,成功率提高。在本次选举中,由于男子外出、妇女民主法制意识增强等原因,女选民占到了46.5%。在选举前和选举中,区委组织部大力支持,区妇联主动参与,积极宣传引导,组织参选妇女模拟竞职演讲等活动,提高了妇女群众的参政意识和参选信心,参选成功率得到明显提高。

3、村级妇代会主任当选比例较高。在本次换届选举中,原妇代会主任因为在妇女群众中有较高的威望,且综合素质强,参选的积极性高,当选比例高,29名原村妇代会主任再次当选进入村“两委”,8名妇女新当选为妇代会主任,全区37个村均顺利选出了新一届的妇代会主任,进两委的比例达到100%。

三、存在的问题

在本次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中,各级党委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妇联组织也花本文来源:文秘站 了很大的精力,做了大量的工作,但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农村妇女参选参政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传统的性别观念影响着农村妇女参选。首先,妇女自身社会性别观念浓厚、参政意识淡薄。在当前农村,“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仍占主宰地位,一般把男性推到前面,在选举中,大部分妇女领到选票后按丈夫的意愿填写,有的妇女自己填写选票也会认为女性能力不强,干不成事。其次,群众轻视、歧视妇女的思想仍然存在,村级组织对女性的重视程度明显低于城镇。大部分群众认为女性较适合于妇女工作、计生工作,要当主任、支书能力不够;有的人则认为一个村里选出了女当家的,是对男人的一种不信任;群众对女性还比较挑剔,要求高,使得一部分女干部中途而退。

2、农村妇女的自身素质制约着妇女的参选。在农村,妇女文化程度整体不高,这导致她们参与村务管理的能力有限。近年来,有一定素质的女青年纷纷外出打工,致使农村留守妇女年龄偏大、文化素质偏低,少与外界交流沟通,在家中经济地位不高,说话也没有份量,不愿参与社会活动。现任的村妇女干部也存在整体素质偏低的现象,在我们选举前组织的模拟竞职演讲中,有多数参选妇女谈到自己从来没在公开场合发过言。同时,由于农村妇女长时期在社会层次中处于低弱的位置,一些妇女存在着自卑、依附、服从等心理弱势,对自己的能力估计不高,参与意识不够强,对成功的期望值较低,不敢也不愿担当重任。

3、参政环境不优影响着女性参选。第一,选民的民主法制意识与新的选举办法不相适应。在农村中由于受封建宗族势力影响,加上村民的民主法制意识跟不上,宗族势力、拉帮结派参选现象仍不同程度地出现,在这种情况下女性处于劣势。第二,配套改革后,村“两委”职数明显减少,竞争十分激烈,女干部进“两委”的难度加大。第三,女党员在总体上比例过低,后备力量不足。据统计,目前农村共有党员819名,其中女党员134名,占农村党员的16.3%。女性党员比例低,影响到女性进村支委的比例。

四、措施及对策

女性具有不同于男性的许多特点和优势,农村妇女参选参政,可以把女性特有的优势带入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活动中去,为更好地促进农村妇女参选参政,提出如下措施及对策:

1、广泛宣传,提高对农村妇女参选参政重要性的认识。首先要在各级党政领导中宣传农村妇女参政的重要性,使他们真正认识到占人口半数的妇女是支持村级事务管理、发展农村社会主义民主、推进村民自治的重要力量。建议各级尤其是乡镇党委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女干部的培养和选拔工作,创造一个妇女参政的宽松环境。其次要广泛宣传女干部的工作业绩,宣传她们自律意识强、办事认真、善于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等优势。突出宣传优秀妇女典型,提高社会对女性价值的认识,激励妇女向榜样学习,激发她们的自信心,在参选参政工作中展示新时代女性风采。

第10篇

【关键词】女大学生 性别差异 学业优势 就业劣势 学业评价

近年来,学生学业及就业的性别差异备受研究者关注,国内外的不少研究者通过理论探索和大量客观的实证研究数据均表明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一方面“女生学业优势”即女生在学习成绩、学业表现、学业成就等方面均优于男生;另一方面“女生就业劣势”,即女生就业成功率、薪酬待遇,工作满意度等普遍低于男生。虽然当前研究者对上述两种现象都在积极进行研究,但很少有研究将这两种现象整合起来,在同一个研究中探讨两者的内在关联性以及形成原因。因此,本研究拟对大学生学业性别差异和就业性别差异的内在关系进行细致探讨,旨在深入分析女性大学生学业优势就业劣势的成因并探讨对策,以期为干预和对策的制定提供新的思路。

大学生学业性别差异

多项研究表明:无论是在学业成绩、竞赛获奖还是在学业行为表现上,高校女生普遍优于男生。在学业成绩的直接比较上,有研究对国内34所2003级毕业生的调查数据表明[1]:成绩排名靠前者女生居多,排名靠后的男生居多,学习成绩前25%的男生比例为31.2%,女生为44.9%,学习成绩后25%的男生占7.7%,女生为2.5%。在奖学金获取方面,有研究对安徽师大和皖南医学院1995-2000年间全体大学生的统计显示[2]:虽然在校男生比例高于女生,但在各种校级奖学金获取上女生人数远远高于男生。在学校学业行为表现上,有调查显示[3],女生出勤率(92.65%)显著高于男生(81.05%),女生的用功率(78.00%)显著高于男生(61.56%),女生的用功时间(72.26%)显著高于男生(49.87%)。上述事实全面显示:总体而言,女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业状况明显优于男生。

大学生就业性别差异

多项研究表明:大学生就业状况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女生就业相对劣势。对全国范围内28所高校的抽查显示[4],男生在就业率、起薪以及工作满意度上均明显高于女生,男生的就业率为67.4%,女生为59.8%,男生的起薪为1822元,女生为1638元,男生的工作满意度为51.5%,女生为45.4%。不仅如此,在就业岗位上的工作角色也体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如在学校、企业、公司等的行政队伍中,男性毕业生数量占绝对优势,即便个别女性参政,也更多表现为非权利的参与。以上数据及事实均表明,女生就业及未来岗位聘用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

女大学生学业优势就业劣势的成因

1.社会因素

(1)用人单位的性别歧视

大学生在择业时,由于传统性别观念的影响,男性化特质的优势更为各大企事业单位所推崇,有些单位甚至明确提出“只要男生”或同等条件下“男生优先”的要求。2009年全国妇联开展的女大学生就业状况调研发现[5]:56.7%的女大学生在求职应聘过程中感到“女生机会更少”。就业性别歧视制约和阻碍着广大女大学毕业生的发展平台和机遇,对其日后的工作和生活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2)适合男女的工作机会不均等

我们发现在高等教育的学科分类和招生人数中,理工类偏多、文科类偏少,女生对文科专业的偏好决定了其未来从事的工作类型多为教师、文秘等服务性工作以及对知识与技术要求较低的农林牧渔劳动。然而在现代社会,传统上适合女性的工作机会(如教师、文秘等)增长较少,而适合男性的各类企业的工作机会则增长更快,从而导致男女毕业生就业机会和结果的差异[1]。因此,男女工作机会不均是就业性别差异的重要原因。

(3)社会忽视女性特质的价值

中国教育传统几乎一直存在着排斥女性,尤其是排斥女性这一社会性别的惯性。社会一直以来为男性确立的职业形象是与政治、经济等社会公共领域密切关联,而为女性确立的形象则是与家庭私人领域密切关联,这些领域所需的人其职业形象的主要特征为富于情感、勤劳、顺从、自我牺牲等。很显然,这一形象是将女性培养成合格的母亲[6]。与女性相关的经验、品质、能力、价值观被忽视或排斥,这是学业优异的女生就业劣势的又一原因。

2.学校教育因素

学校里优秀的女生并不意味着就业依然占据优势,高校学业评价体系的导向作用不容忽视。一方面,当前高校终结性评价女性化倾向严重。在课程考核上,当前许多高校的考核内容往往局限于教材,多为记忆性知识,学生通过死记硬背、考前突击就可获得高分,这似乎更适合女性学生获得高分。脑科学和脑神经的研究结果表明:男性的空间能力超强,他们往往更喜欢运动,不喜欢安静,更愿意自己去解决问题、获取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死记硬背。这一点说明当前的评价方式对男生的学业发展不利,他们也很难在这些考核中获得高分,更严重的是这种评价模式抑制了对所有学生独立、主见、更有竞争性等未来工作更强调的男性优良特质的培养和习得。另一方面,不适当的过程评价抑制了男、女学生的共同发展。不少高校为了激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提出了过程评价模式,加强了教学环节的考核。过程考核中像考勤、作业、笔记、课堂表现等教学环节和教学过程被纳入学生学业评价体系中来,而且这些环节的赋分在总分中的比重日益提高。而课堂上的服从、遵守、被支配、安静听讲、卓越的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的评价更多符合女性化个性特质和能力的表现,这将使不论男生还是女生的女性化特质表现越来越突出,与此同时,女性吸取和习得男性特质的优点和长处的机会和情境也会越来越少。因此,我们会发现学校里优秀的女生到社会上、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却很难表现出真正的优秀。

3.自身因素

外因往往通过内因发挥作用,女性就业劣势与其自身的因素不无关系。女生在校时往往对课内学习投入过多,忽视课外实践对自己专业能力、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意义。另外,女生自身的一些负面个性特征也是其不被就业单位青睐的原因。现在越来越多的岗位需要更独立、有主见、有较强胜任力的人担任,而女性往往容易自信不足、依赖性强,应对能力、成就动机低于男性,这些负面特征自然会影响到她未来的职业表现。

对策

1.社会应重视女性的价值,增加女性就业机会

社会应看到女性优秀特征在社会工作中的价值,并努力营造重视女性价值的社会文化环境,而不是将女性优秀特征的价值排斥在社会工作领域之外。与此同时,与家庭生活有关的抚养、护理、膳食等活动相关的知识也应当在学校传播或相应的专业有所设置,从而拓宽女大学生就业范围和就业领域;还有社会应创设各种条件增加适合女性的相应就业岗位,从而增加女性就业机会;最后国家也应有相应的制度保障消除企事业单位对就业的性别歧视,帮助女大学生改变就业不利处境。

2.学校应树立现代性别教育理念,引领高校学业评价体系改革

首先,在学校教育中,消除学业与就业性别差异的关键在于培养具有现代性别观念的教师。因此,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行政机关及院系领导要系统学习现代性别理论,了解教育体系中的性别盲视和性别偏斜现象及其成因并进行反思。另一方面,对教师进行社会性别意识的在职培训,并鼓励教师将国内外性别教育方面的最新成果吸收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因性施教,促进两性学生性别特质全面发展。其次,学生的学业评价体系应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在当前更有利于女性的评价内容、评价依据和考核方式的基础上适当增补和加强适用于男性性别特质的相关内容,促使在校学业成绩优异的女生在职后也能真正自我实现,事业成功。

3.女大学生个人应端正认识,努力提升自我

毫无疑问,巨大的就业压力要求每个人都能适应社会竞争,能够在社会公共领域拥有立足之地,以保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作为女性,要在这一压力下拥有一席之地,就更要端正认识,努力提升自我。首先,女性自身要对传统性别文化的消极影响有清醒的认识,应注意树立现代性别观念,改变对数学、科学等理工科课程的回避倾向,扩大专业选择的范围,就业时敢于尝试与理工科相关的公共领域的职业。其次,重视培养自己独立的人格与自主意识。作为女性,应积极地与各种职业刻板观念作斗争,抗拒并摆脱外在力量对自己的控制,积极发展自我,表达自我。最后,女大学生应加大课外学习投入力度,利用各种机会积极参与校内外实践活动,提高实践能力,通过自身努力改变作为女性的不利处境,争取学业成功与就业成功并行。

参考文献:

[1]文东茅:《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学业与就业的性别比较》,《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年第26(5)期,第16-21页。

[2]姚本先、陶龙泽:《大学生学业成就的性别差异研究》,《教学研究》2004年第6期。

[3]陈太博、毕新华:《大学生男女群体学业成绩差异研究》,《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第3期。

[4]曹星、岳昌君:《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性别差异研究》,《高等教育研究》2010年第1期。

[5]杨慧:《80后女大学生就业状况与性别差异分析》,《妇女研究论丛》2014年第21(3)期,第30-37页。

第11篇

关键词:少子化;日本女性;婚育意识;社会地位

中图分类号:C924.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9-0089-03

一、日本少子化社会和女性的婚育意识

少子化是指生育率下降,造成幼年人口逐年减少的现象。日本厚生劳动省的《将来人口推计报告》称,1995年后出生的人,估计20%将一生不婚不嫁。这个结果将导致日本人口呈直线下降的趋势,预示20年后的日本境遇不容乐观,其主要决定于具有生育能力的女性的婚育意识的变化.。

(一)日本少子化社会现状

日本政府在2004年版的《少子化社会白皮书》中,将少子化社会①定义为“总和生育率②远远低于人口更替水平,③少年儿童人口总数比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还少的社会”。

根据厚生劳动省统计情报部《人口动态统计》显示,2006年的1973年至2006年期间日本出生人口及总和生育率的变动情况,1973年日本出生人口数约为209万,1983年减少到约151万人,到2006年下降到约109万人,在30年的时间里减少了近一半。日本要维持同一人口规模的“人口置换水平”的总和出生率为2.07(以2003年为基准),但是2003年日本的总和出生率只有1.29。生育子女数量持续减少意味着日本在过去30年多年来一直处于少子化状态,这个状况目前还没有得到较大的缓解,少子化问题依然很严重。

根据日本省局(国告)的1947~2004 年日本人口年龄结构变动情况显示,少年儿童人口(未满十五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35.3%,到2004年仅占总人口的13.89%,而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人口)到1947年的4.8%涨到2004年的19.48%,15-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从1947年的59.9%,持续上升到1990年的69.5%之后开始转为下降,2004年减少到66.63%,不到60年的时间,出生率下降近三分之一,老年化比重上升四倍,生产年龄人口也在不断减少。④

由此可见,少子化导致老龄化、劳动力不足、社会保障崩溃等一系列问题,提高人口出生率是当前日本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

(二)女性婚育意识变化下晚婚、晚育、不育的现状

女性婚育意识是指女性15岁至64岁有生育能力人群,对结婚、妊娠、养育子女的意欲。日本人口出生率的下降与日本女性的婚育意识有很大关系。下面我们分析日本女性晚婚、晚育、不婚、不育的发展趋势。

根据2005年总务省(国势调查)数据显示,25岁至39岁的男女未婚率在不断上升,未婚女性25岁至29岁占59.0%、30岁至34岁占32.0%、35岁至39岁占18.4%,与2000年相比分别增长5.0点、5.4点、4.6点,未婚率急剧上升,导致平均初婚年龄延迟并进入晚婚化。根据厚生劳动省(人口动态统计)显示,日本人的平均初婚年龄为1975年女性24.7岁,到2005年女性27.6岁,约30年的时间女性平均初婚年龄增长2.9岁。根据厚生劳动省2009年(人口动态统计)显示,第一个孩子出生时,作为母亲平均生育第一胎的年龄是29.7岁,而在日本98%的孩子都是由已婚的夫妇生育的。由此可见出生率的下降与晚婚、晚育和不婚有着必然的联系。为什么会导致晚婚化和不婚的不断发展?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女性的婚育意识发生了改变。

二、影响女性婚育意识的要素

(一)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

近代时期,日本女性以“贤妻良母”、“男主外、女主内”这样的性别分工观念生活,自二战后,世界各国开展不同程度的民主化活动,日本女性地位向上问题逐渐被政府重视并制定一系列的政策,在政治上1945年12月女性的参政权被承认并于1946年4月实行。在经济方面,1947年4月7日政府公布了劳动基本法,但是男女均等待遇缺乏平等性,于1960年代后期,为了迎接日本高度经济成长期劳动力不足问题,政府鼓励女性走出家门,步入社会工作,并制定了“男女雇用会均等法”。在社会上,1945年开始国家制定宪法,男女共同参与家务劳动、男女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等。从以上可以看出,日本女性的社会地位提高了,在增强女性的自立意识的同时使婚育意识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因为女性在经济上的独立,使生活质量和要求自由的欲望也在增加,再加上在高校受到先进文化的洗礼,结婚对于经济上能独立的女性来说已经不再是必须或者迫不及待的事情,从而出现晚婚、晚育、不婚现象。

(二)结婚、妊娠、生产对女性生育意识的影响

日本未婚女性的未婚率逐年上升,原因是多方面的,日本女性参与就业经济上达到独立、受高等教育年限延长和自立意识的加强,日本未婚女性考虑更多的还是实际生活中结婚、妊娠、育儿等给自身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上带来的不利因素。

1.从独身女性的观点看结婚生活给自己带来的不利因素

(1)失去自由的生活方式和肩负家庭责任感。首先结婚后,两个人共同生活,为了夫妻之间更好的相处,为了养成共同习惯而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第二,可能会失去自我实现价值的机会,为了家庭,自己的任何决定和选择都要受到来自于家庭和社会的约束。比如在育儿和就业很难两立时,多数女性放弃自己的理想,选择了家庭。

(2)为了维持家庭生活带来的经济负担感。结婚后,孩子的出生费、教育费及家庭日常开销,仅靠丈夫一人的收入,维系一家的生活很艰辛,女性作为家庭的一员,也要承担一部分的费用。

(3)家务工作的负担感。日本男性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日本男人很少做家务工作,大部分繁重的家务都有女性承担。现在日本处于少子老年化社会,居家养老的父母很多,没有孩子的情况下,一对夫妻要照顾四个老人,除了承担家务工作还要照顾老人和孩子,负担很重,难以承受。

(4)随着离婚率升高,对结婚产生不信任感。

由于以上原因,在经济能够独立的情况下,独身女性对结婚、生育的积极性不高,导致晚婚、晚育、不婚、不育等现象的出现。

2.妊娠对女性产生的负面因素

(1)妊娠之前对妊娠的焦虑。

在少子化的今天,妊娠对多数女性来说,了解的知识少,而且现在报刊或媒体多报导妊娠期的负面教材,即使正面介绍也是敷衍了事,使女性容易产生恐惧感。

(2)伴随着妊娠女性身体、时间、金钱、心里的考虑

身体方面的忧虑:女性的妊娠期会很辛苦,大多数女性在妊娠3、4个月的时候,都会有妊娠反应,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当然也根据个人体质有关,对妊娠期间的强烈反应很苦恼。再就是对身体上的不便,过了妊娠反应期之后,随之而来的就是身体变形、体重增加、全身浮肿、耳鸣、失眠、胃胀等症状。如是就职女性,上下班通勤很辛苦,恐惧每天要乘坐拥挤的电车而辞职的也不少。在想生育第二胎时,想到一边照顾第一个孩子还要继续承受几个月妊娠的压力,很多女性选择放弃。

时间方面的忧虑:现在大多数女性在确认自己怀孕后,每隔两到三周去医院检查,而且每次都要等上2-3个小时,如是第二或第三台的孕妇,不得已还得带上之前的孩子等待检查。妊娠期间如出现紧张流产的危险性、相当严重的妊娠反应、妊娠中毒症等必须住院治疗,也有一直到生产在医院度过几个月的孕妇,不但给工作,给家庭也带来很大影响。特别是之前的孩子由谁照顾等的忧虑。

关于经济支出的忧虑:由于妊娠没有被纳入健康保险政策之内,在医院的巨额费用由自己承担,除此之外,孕妇的服装费用、孕期大人的营养费、孩子的必需品、育儿器具等费用,对于女性很难继续工作的新婚夫妇来说,经济薄弱,很难承担巨额的费用。

心理压力:大多数女性第一次妊娠都会感到强烈的不安心理。孩子出生后是否健康、能否流产、能否忍耐生产之痛、就业与育子能否两立、能否教育出优秀的孩子等等方面的担忧。

在医院检查感觉受到打击的的女性也很多,很多日本医院在实行内诊时,女性的上半身用单子盖着,下半身在外,这样的内诊台,女性对此表示非常不满,声称让我摆出那种受侮辱的状态,宁可死了也不想去妇产科诊治。

3.生产对女性产生的负面影

(1)生产之前对生产的忧虑

临近生产期,孕妇格外感觉到不安。什么时候、在什么样的状况下会产生临产前的阵痛?一个人的时候感觉到阵痛真么办?大的孩子由谁来照看?产褥期来帮忙的人会照顾大人和孩子吗?准备生产时的东西是否已经准备就绪?

(2)伴随着生产女性身体、时间、金钱、心理的考虑

身体方面的忧虑:关于生产对女性身体带来的最大不利是疼痛。生产前的阵痛时间因个人而因,长达数十个小时的也很多。在日本很多医院都实行预定生产日期,如果到了预定生产期,还没有镇痛时,给孕妇注射催生剂,这时候阵痛要比自然阵痛疼很多。另外,有时还会出现剖腹产、大出血、感染等问题,认为对身体更不利。还有要忍受生产前的灌肠,剃,在会阴处侧切等痛苦,如果产褥期调养不好,还会带来终身难愈的疾病。

时间方面的忧虑:现在孕妇生产基本都在医院,一般在一周左右,如果是剖腹产的话,时间会长一些,产妇出院后,大概在家休养两周左右,剖腹产大概需要数周,在此期间,产妇很难回到正常的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

经济方面的顾虑:生产是健康保险使用之外,入院费用由自己承担,入院时和为新生儿的费用增加时期,感觉经济负担很重的也很多。

心理压力:很多女性讲述生产时的心理压力是不安和孤独。在医院每天都有新生儿出生,对医生而言,就像面对没有感情的机器,根本就顾及不到孕妇的不安情绪。围产期(婴儿出生前后的时期),是孕妇危险多发期,有时会有死产、早产的情况,对孕妇产生不安的心理压力。另外,医院在产妇的病房安排方面很不合理,死产和顺产的产妇安排在一个房间,没有考虑到,死产的产妇的心理感受,不再计划生育。有些孕妇对妊娠和生产产生极度的恐慌和心里不安,这种现象被称为心外伤压力症群体,普遍认为生产不是病,不需要特别的照顾。作为医院,作为医生,只考虑产妇的母子安全问题,对产妇在身体和心理上都得到关照,不是女性妊娠、生产的应有状态吗?

(三)已婚女性就业家庭两立困境

在少子化和老龄化加快的社会背景下,就业形势不灵活、保育措施不完善、养老政策不完善等问题,使女性陷入家庭和工作很难兼顾的困境。

1.就业方面

据2003年就职女性因妊娠、生产辞职的调查报告显示,52%的人为了专心照顾孩子和做家务主动辞职;因工作育儿很难兼顾占24.2%;5.6%是被解雇和劝退的。2008年大概30%的人因就业和育儿两立困难主动辞去工作,这个数据在五年时间没有太大变化。由于没有完善的两立环境,这些职业女性不得不推出职场,等孩子进保育所或者幼儿园时,作为母亲的女性想重返职场,却很难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面对育儿和工作的双重困难,不仅影响到家庭收入、个人价值的实现,对结婚、生育产生消极的态度。

2.家庭方面

由于日本根深蒂固的“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的影响,已婚男性把工作放在第一位的占50%,也就是说大部分的家务都由女性承担,除了做家务,还要照顾孩子。要支付孩子高额的教育费用,不仅加重了女性的家庭负担还加重了经济负担,诸多压力使女性对多生育子女的想法很消极。

三、政府支援女性婚育政策、效果及不足

日本政府为了支持女性就业,减轻育儿负担,在1990年以后推出了一系列育儿休假政策。为了提高保育服务和完善雇佣环境,于1999年12月提出了“新天使计划”、在育儿和教育费用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和实施办法,并对日本职场中存在的性别歧视的陈旧观念给予纠正。从 2005年4月开始实施现行的“儿童?育儿援助计划”。与以前的少子化对策相比,在增加儿童幼儿园数量、延长保育时间等完善保育服务的基础上将现行计划的重新评估和年轻人的自立等也加入到政策里。2006年6月日本政府发表了《新少子化对策》,对唤起国民对儿童和家族观念的重视,提出更具体的对策。为了确保女性再就业日本政府设立了妈妈职业介绍所,为希望一边育儿一边工作的女性提供就业援助。并提出了“再挑战支援政策”,女性的再就业问题逐渐受到重视。2007年12月在以“援助子女和家庭”为主题,讨论协调育儿、就业、家庭之间的关系,制定切实满足民众需求的养育子女的援助计划。打破就业和育儿难以兼顾的现状。

通过以上日本政府针对少子化制定的政策可以看出,日本政府为了应对少子化,提高生育率和增加劳动力,不断改进政策和使用有效地措施,在缓解女性家庭、育儿与工作之间困难的问题上取得很大的成果,但是在女性生育到生产过程遇到的心理和身体上的考虑欠缺。

四、总结

女性婚育意识是少子化的又一主要原因,本文通过对影响女性婚育意识改变的因素进行分析,认为目前日本政府针对少子化实行的政策较完善,但是女性在怀孕到生产期间,对身体和对心理的影响没有得到重视,建议为了更好地应对少子化社会,应全面考虑,给女性创造一个宽松愉快的生育环境。

注 释:

①厚生省.“人口”.2006.

②总和生育率是人口统计学中的指标,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年龄组妇女生育率的总和总和生育率可以反映人口整体生育率水平的高低。尹豪.人口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6.94.

③人口更替水平是为了长期维持一个稳定的人口规模所需要的总和生育率。尹豪.人口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6.99.

④省局.国告.2005.

参考文献:

〔1〕李璇.日本战后少子化背景下女性两立问题研究.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2009.

〔2〕钱前.日本人口化趋势及影响研究.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2008.

〔3〕.从性别观的变化看日本的少子化现象[J].学术交流 .黑龙江史志,2009(208).

〔4〕吴拓宇.日本少子化社会中女性自立意识的分析.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2010.

〔5〕毕雅萌.日本的少子化和女性就业的关系.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2010.

〔6〕沈宝红.日本妇女的就业现状及发展趋势[J].引进与咨询,2000(2).

〔7〕李晶.日本社会少子化现象探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1(8).

〔8〕江原由美子.妊娠.少子化のジェンダ分析.草屋.

第12篇

由全国妇联指导支持,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学习型中国促进会联合主办的第九届学习型中国-女性成功论坛暨xxxx年学习型中国“百佳成功创业女性”、“百佳魅力女性”慈善颁奖大会,定于xxxx年xx月xx日-12日在xx隆重举行,

女性成功论坛邀请函。我们诚挚邀请您出席这一年一度的这个女性学习、交流与表彰盛会。

九年来,学习型中国-女性成功论坛秉承“传承只会,丰富人生”的分享理念,专注中国商界女性的事业、家庭、个人身心的全面成长,聚焦每年度优秀女企业家、时尚魅力女性、着名学者、培训师与关注女性幸福成功的其他成功人士,诠释和交流商界成功女性的商业智慧、幸福智慧,

范文《女性成功论坛邀请函》。

本届论坛将以“魅力之谜·幸福之道”为主题,描绘出中国女性的dna图谱,帮助更多女性拥有事业的领导力、创造力,人生的幸福力,让女性的成功幸福有章可循,拥有终身绽放的真正魅力。论坛内容以“高品位、高水准、新思维、新角度”为宗旨,助力中国商界女性绽放魅力,拥有幸福!

“女性智则国智,女性强则国强”。中国商界女性在实现自我事业成功的同时、也是孩子未来的孕育者,承担着家庭及家族的未来发展。女性真正的魅力在于内在气质的闪耀,在于人格的早就,在于事业的努力追求。女性在事业、财富、感情、家庭、健康等方面的全面提升,将带给家族的兴旺发达,企业的生机盎然,国家的和谐昌盛!

谨此,我们诚挚地邀请您出席“第九届学习型中国-女性成功论坛”,与1500位成功女性共享魅力幸福智慧盛宴,成就我们更为亮丽的美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