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优秀作文开头

优秀作文开头

时间:2023-05-30 09:57:1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优秀作文开头,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优秀作文开头

第1篇

一、问题分析

新材料作文,要求解读出材料的内容和含义,不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隐含着一个潜台词:所给的材料是引发你写作的缘由。因此,如果写议论性的文章就要“缘事而发”,在写作中应引用它,只是在什么位置引用,引用的技巧、水平因人而异,有所差别。

在写新材料议论文时,在“引论”部分考生最容易犯的毛病是:

1.引述材料过长,不简洁,不概括。2.材料和观点之间缺乏有机的过渡,使观点和材料成为“两张皮”,没关联。3.亮出的观点不够鲜明。

二、新材料作文议论文开头处理材料的要求

1.扣。开头要扣材料,点中心。扣题要稳、准、狠。请看下例:

勇气,能让经验和技术插上腾飞的翅膀;勇气,能让思前想后的心灵专注;勇气,能让我们摆脱患得患失的怪圈。有无畏之心,方可成就大事业。(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Ⅰ优秀作文开头

此段没有寻常考生的引例分析,没有拖泥带水的议论。开篇直奔主题,运用比喻,将三个因果的思辨关系直接切开,可谓稳、准、狠。

2.简。文字要简洁,不冗长,不拖沓。三言两语,述料,点题。议论文开头一般要引述材料,往往引述材料过长,不能交代中心。请看下面两例:

钻石硕大,裂缝刺眼,主人苦愁,众人无胆,师徒合作,完美切割,价值顿升。(2013年全国卷Ⅰ优秀作文《博客日志三则》)

作文材料很长,结果作者仅用28个字概括,且句式整齐,可谓一字千金。

3.美。开头要有文字,要靓丽,要能一下子勾住阅卷者的眼和魂。当然,这“美”必须立足于“扣”“简”基础之上。例如:

林徽因曾说:“真正的平静,不是远离车马喧嚣,而是在内心修篱种菊,即使如流往事,涛声依旧,放弃执念,便可寂静安然。”真正的平静正如此,面对钻石的天价,唯有放弃心中的杂念,泰然处之,方能收获价值。

心之泰然,是坦荡之果,唯有无视价值,方知价值可贵。

――《钻石有价,我心泰然》

此段引用名言,水到渠成地亮出中心论点,且自然点题。

三、新材料作文议论文开篇引题的一般方法

方法一:引材―评材―观点

(一)引材

在审题后,根据中心论点的需要,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引用材料。

(二)评材

在“引材”之后,要有对材料的精练点评,作为过渡到中心观点上的桥梁。

(三)观点

在“过渡”之后,亮出自己观点。观点要扣住材料,还要准确、鲜明。

例如:

从同一个窗子望出去,看到的却是截然不同的东西。雅与俗,闹与静,简朴与纷繁……你看到的,正是你一直在逃避的内心。

佛家有句偈语:相由心生。传说菩萨有千面之相,内心丑恶之人看到的便是凶残之相;内心善良之人看到的便是纯良之相,而坐在莲花台上的佛看到的却是:“无我相,无众生相,皆是虚妄。”所以你有一颗怎么样的内心,你眼中的世界就会是怎样。

以一颗真挚、纯净的心面对这个世界,你便会发现,你一直渴望的美好,就藏在心中的某个地方,如花般悄然绽放。

――2014年山东高考优秀作文《心之所向,道之所往 》

本文开篇扣题方法:引材―评材―观点

方法二:引材+提观点+联系现实,议论过渡

第一段:引材;

第二段:提观点;

第三段:联系现实,议论过渡。

例如:以“欲无杂草,必须种上庄稼”为题的文章。

开篇:

①漫画中,有一个人,左边身体代表文化水平,满脸微笑,右边身体代表心理水平,一脸愁容,而且身高要比左边矮一个头。(简括漫画内容)

②这幅漫画不正是要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吗?文化水平虽高,但如果心理水平不过关,那么生活也不会快乐的。看完这幅漫画,我突然明白了:文化与心理平衡,才能成就美好人生。(由漫画内容提出自己的观点)

③的确,一个人仅拥有很高的文化水平,心理素质过不了关,是很难成就美好人生的。古今中外,大凡留名成名者,很多都是既有很高的文化素养,又有很好的心理素质的。(议论过渡)

方法三:引言+观点

引用名言、古语、谚语、对联、歌词、广告词等,亮明自己的观点,可达到言约意丰,加深主题的效果。例如:

梵高说:“生活对我来说是一次艰难的旅行,我不知道潮水会不会上涨,及至没过嘴唇,甚至涨得更高,但我要前行。”

耀眼的黄,浓郁的绿,夺目的蓝,梵高的向日葵以咄咄逼人的颜色,宣示着青春的热烈、张扬,豪情满怀。

认真无悔地书写青春才能让青春不朽,坦然地接受年华的老去是对青春最好的纪念。

――2014年江苏省高考优秀作文《活得像梵高的向日葵》

方法四:整句+观点

以对偶、对比、排比句、排比段等整句的形式切入内容,先声夺人,结合比兴等手法,既能凸显文章的华丽文采,同时又能增强文章的气势。例如:

相信拥有一份热爱,便可驱散烈日骄阳;相信心怀一份信念,便可建造最美的花园;相信执着于一份坚守,穷乡僻壤也可绽放出最美的风景。我愿为我的心注入一份爱,填满一份信念与坚守,以绽放出人生最美的风景!

第2篇

下面本文拟从以下七个方面来对作文的开头设计作一粗浅探讨。

高考作文想达到吸引人的眼球,获得高分效果,开头必须要讲究形式和文采。例如在作文中,开头的形式大体有题记、短片日记、诗歌铺垫、名言警句、寓言故事、句式点题、问题引导等等。如何做到形式和文采的有机结合,需要多积累,多思考,多辨析,多运用,进而达到运用之妙,存乎一心。那时你就会明白这些形式和技巧便是可以洞悉和掌握的,即到达所谓的“游目骋怀远迷宫,万变难离皆其宗”的境界。

一、题记:提纲挈领扣精魂,一语破定乾坤。

题记能够凸显文章的主题和要旨。它是指能够揭示文章中心、表达情感的句子。贵在含蓄简洁一语中的。但在具体运用题记的时候务必要注意,题记不是随手拿来的,更不是直接从文章中摘抄的。它是文章主旨的概括和点睛之笔,也可以说是神来之笔,贵乎神,就是要让题记奠定作文的品质和韵致。此外题记一般不宜太长。

例如《好样的同桌》一文的题记:“人生的真谛,别人无法教你,只能在生存的过程中自己体味。”这里引用了名言,一言既出,分量不可小觑。再如《五彩的幸福》题记:“生活如花,姹紫嫣红;生活如歌,美妙动听;生活如酒,芳香清醇”,把生活中的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短片日记:抛砖引玉尽文气,彩头花絮添新意。

日记体本来就是作文行文的一种形式之一。它能够打破一般文章整章整段的单调,给人以灵活清新的印象。这里讲的短片日记,就是利用了日记体的这一优点,加以运用的。如《邂逅》的开头:“某年月日,雨,星期天――长久的冬季,使人窒息,抑郁的星期天,压抑着情思,无聊之处,便顺着意识的流动,双脚开始了漫无目的的远游……在公园拐角处的梧桐树上,遇见了你――嫩芽,哦,美丽的春天!”这片小小的日记,在短短的几十个字中,却把作者的情感变化展现的一览无余,可谓妙哉!

三、诗歌铺垫:缘情造境起风云, 辞采风流力万钧。

诗歌具有精炼、概括、含蓄、意味隽永等特点,诗歌铺垫不仅能够更好的表达文章的情感旨趣,而且还能够增添文采,让你的文章意气飞动,辞采飞扬。诗歌铺垫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引用现成的诗歌;一种是原创。

引用现成的诗歌是多数人的首选,因为只要你能够记忆起适合文题、切合题意的诗歌都可以运用。如《真正的天堂》(2005高考优秀作文?湖南卷):“你站在窗台上看别人/别人站在桥上看你/你装饰了别人的风景/别人装饰了你的梦/”这里引用卞之琳的小诗,使文章的意味突显隽永,余味幽长。

至于诗歌原创,第一、可以弥补作者因一时紧张或者失忆而想不出适合情境的诗歌的不足;第二、因为是原创,就是根据题目来创作的,它比引用的诗歌更为切题,它就是文章的直接组成部分,所以能更好地营造意境,表达情感。如《逝者如斯的轮回》的开头:“‘江南旧日采莲女,红妆裹,藕花深处恨难求。纤腰束,牵延步,首徐回,杯盘笙歌五更躇。东风破,明月缺,一行相思泪双眸。’生命中的轮回,有时就如偶遇一佳人,有沉鱼落雁之容,碧月羞花之貌,性行贤淑,但仅是一面之缘,复见难矣,空余一怀愁苦。”此处把轮回比喻为偶遇一佳人,有情有境,可遇而不可求,大有崔护“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怅惘失落之感。

四、名言警句:春花秋月露华浓,文渊阁楼写情重。

这是在作文中运用的较多的一种,它比起引用诗歌来,一则少了记忆的难度;二则可以信手拈来,灵活机动。如《明月,照着我们的脸》(2005高考优秀作文?江西卷):“唐时的风,吹动多少公子的飘飘白衣;宋时的雨,打湿了多少女子的乌黑鬓发?那是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坡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将含有月的诗句连串和组合,造成了意想不到的奇特效果。

五、寓言故事:言微旨小笔犀利,醒世谕理有张力

寓言故事适合一些记叙或者议论性较强的作文,因为引用寓言故事一方面可以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另一方面,这寓言故事本身就是文章的例证之一。它出现的目的就是作为补充或例证之用的。如《胜与败》中开头引用《伊索寓言》中《蚊子和狮子》的故事来补充说明胜败是相对的,胜败会因时因地相互转化的道理。

六、句式点题:势如破竹添虎翼,华首余芳造英奇。

句式点题是指用一组句子来点明文章的主旨,当然这些句子大多借助于一定的修辞手法。诸如排比、比喻等等,如《我们美丽的往昔》的开头:“曾经冬去春来,春暖花开;曾经沧海桑田,天地轮回;曾经潮来潮去,海浪翻滚;曾经月桥花院,锁窗朱户;曾经……曾经的一切良辰美景如东逝的春水,虽然一去不回,但是在你心灵的河流中定会留下朵朵晶莹的浪花……”,这里运用排比,不仅能点题,还能增加语势和文采。

七、问题引导:名装丽服须善剪,二月春风作针线

第3篇

每年高考之后,那些百里挑一、万里挑一的满分作文或高分作文往往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成为考生模仿、教师解析的经典“个案”。至于汇聚历年优秀作文的“大全”、“宝典”之类的书籍,更是凭着张扬的商业广告,引得无数学子或家长去寻求应试作文的“独门秘笈”。

高考作文产生如此普遍的教学影响和强烈的市场反应早已司空见惯。现在,且让我们随意从坊里选择一本优秀高考作文选,仔细读读这些在考场上脱颖而出的篇章,或许考生洋洋洒洒、一蹴而就的敏捷才思的确令人刮目相看,并且这些优秀作文中亦不乏文思俱美的佳构。然而,这样的优秀高考作文读多了,我们却生出了非常浓烈的“审美疲劳”。

“审美疲劳”从何而来?一言以蔽之,来自于应试情境下优秀作文的“精致化”取向。何谓“精致化”?“精致化”的本质是“形式化”。透过这些优秀作文,很多时候,我们感受到的不是青年学生心中的那份使命与忧患,不是他们燃起的激情与梦想,不是可贵的理性与责任,而仅仅是一堆言辞。从大量高分作文里,我们很难看到青年学生独立、自主的思想,深切、厚重的现实关怀,很难看到一代人真实的成长和真实的青春。我们看到的,只是那些失去生活品格和情感内蕴的华美辞章。

高考作文“精致化”的表现随处可见。君不见,那些训练有素、制胜于考场的学子们,他们不约而同地写着排比式的短小段落,又不约而同地在每个段落里书写着一气贯下的排比,而在诸如开头、过渡、结尾等文章醒目处,又大都是一些精警的、如同格言的短句独立成段。特别是两两相对的骈偶句子更是频频出现:前面若写“朝霞满天”,下文必述“夕阳西下”;上句写到“春花烂漫”,下句自有“秋月如水”;上段是“回望历史”,下段必为“展望未来”,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这样写下的文辞不可谓不形式整饬,琅琅上口,甚至不可谓不先声夺人。经验也一再表明,它们确实能在一瞬间捉住评卷教师的目光。

然而,问题正出在这里。高考作文“精致化”的背后是什么呢?是学生“带着镣铐的舞蹈”,是思维与情感被模式化的无奈与悲怆,是对个性与创造力的束缚与扼杀,是一种不正的“文风”。这种“文风”固然是某种“文章病症”,但在一定程度上,它们又何尝不是一种现实担当精神的丢失?一种理想情怀的远逝?精致化、形式化的句子正在遮蔽考生最宝贵的人生思考与生命感悟,正在消解他们青春的光焰与热力。

高考优秀作文的“精致化”现象,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六朝文学追求骈丽的形式主义文风,联想到“文起八代之衰”的散文大家韩愈。六朝文学之病或许可归罪于形式化追求,今日之高考作文却是应试惹的祸。

笔者曾听到某著名中学之特级教师上了一堂高三作文观摩课。“名师”煞有介事地指导学生如何写出哲理性短句,以备将来应试之需。想来滑稽,哲理本是思维开出的最美花朵,而在这位特级教师眼里,它却降格成了一种可以举一反三的“文字技术”。我们丝毫不怀疑这种应试指导对于学生在短时间内“捞分”的“速效”,但如此功利化的指导,不能不说是在为作文“精致化”取向推波助澜。

多年前,就有学者曾痛斥中学生作文严重“缺钙”。缺钙者,缺思想,缺风骨也。想想,今日之高三学生正是风华正茂、血气方刚的青年,是信仰确立、梦想放飞、热血沸腾的年龄。卡尔·马克思于中学毕业时的演讲辞,字里行间跳动着志存高远之血性,青年当年于湖南省立一中写下的《商鞅徙木立信论》可谓思想雄阔、饱含忧患。我们无法苛求每一位青年都有此种襟怀与气度,但对当下中学生来说,我们热切地呼唤“俱怀逸兴壮思飞,可上九天揽明月”的理想主义与浪漫主义情怀,呼唤一种兼济天下的社会担当精神。

我想,只有站在“语文育人”、“语文立人”的立场上,高考作文之教学与命题才可能确定好行走的坐标,才不致于陷入作文“精致化”的泥淖而不能自拔。(作者黄耀红:湖南教育报刊社)

第4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作文;创新性;实用性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入,高中语文教学工作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为了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需求,要求高中语文教学要转变教学理念、丰富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作文作为高中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工作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为了使其具备创新性与实用性,要积极探索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不足,并采取有效的对策进行解决,以此推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工作的高效与有序开展。

一、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的不足

1.高中语文教师的素质偏低

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与学生的素质,但目前,部分教师的综合能力偏低,未能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同时其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与枯燥,在此基础上,难以促进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提高。例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利用全国高考满分作文,通过赏析,让学生掌握作文写作的布局,但此方法固定了学生的思维,使其写作缺少创新性,最终在高考中难以得到高分。

2.过于强调“量”,忽视了“质”

高中语文写作是重要的,主要是由于高考中写作水平的发挥直接决定着语文的成绩,因此,学校、师生均十分关注此项内容。在高一阶段,便2课时/周展开写作训练,此时的作文题目主要源于全国高考真题作文,此时的教学虽然让学生了解了高考作文,但未能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同时学生也未能有效掌握写作技巧与写作方法等,因此,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缺少实用性。

3.传统的评比方式效果甚微

现阶段,高中语文作文的教学模式仍为一节课创作、一节课点评,通过优秀作文的欣赏,让学生明确自身存在的不足,以此促进自身作文的完善,主要完善方法便是借鉴优秀文章的语句与格式等。在此模式下,语文写作教学的效果甚微,难以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二、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创新性与实用性的融入对策

1.融入创新性

高中语文写作教学要明确创新的重要性,创新是国家进步、民族前进的动力。纵观历年的高考优秀作文,均取胜于创新,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对学生实际能力的掌握,为其提供有效的、合理的学习方法,以此促进其写作水平的提升。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要注重与生活实际的联系,通过对题材与资料的了解,为写作提供可靠的素材,在此基础上,创新性的作用才能够得到发挥。同时,写作过程中,要注重创新的合理运用。例如,关于感动题材的教学,学生往往过于关注重大的感动事件,主要围绕的对象有国家伟人、大型自然灾害等,此类事件的选取可以称之为大爱,但在写作时难以描写出真实的感受,此时的作文便失去了创新性与真实性。因此,教师可以建议学生选取自身所经历的感动事件,通过小爱的阐述,不仅饱含了真情实感,还实现了创新。

2.融入实用性

实用性方法对于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也十分重要,它是学生写作水平提升的可靠保障,通过实用性方法的掌握,学生的写作能力将得到大幅度的提高,进而利于适应高考作文的挑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坚持实用性的理念,在此理念的指导下,讲解优秀高考作文中的有益内容。例如,关于写作格式的教学,要保证写作格式的实用性与新颖性,以便吸引阅卷老师的注意力。作文中的开头与结尾要具备鲜明性,并保持首尾呼应,以此为文章增色,进而对于写作格式学生实现了有效的掌握。

同时,在教学时,教师要将作文写作划分阶段展开教学,如:开头、中间与结尾,通过三部分的划分,让学生逐阶段练习,以此保证各个阶段的保质量。例如,关于文章开头的写作练习,学生通过对不同类型文章开头的尝试,明确了适合自身的开头写作方式,通过此方式保证了自身文章的创新性与独特性,通过反复的练习,此后在高考中将取得良好的成绩。再者,在对作文题材进行分析时,也可以采用实用性。如:车票,此题材的范围较为广泛,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如果仅凭借字面的意思,便会禁锢学生的思维,制约其写作水平的发挥。因此,通过实用性分析,车票可以为人生车票、可以为星际车票、还可以为亲情车票,此时的教学,拓宽了学生的思维,促进了其写作能力的增强。

三、总结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方位培养,要明确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全面落实创新性与实用性的改进对策,相信,随着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模式的调整与教学方法的丰富,学生作文的写作能力将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不仅能够适应素质教育改革的需求,同时,其高考成绩也将更加理想。

参考文献:

[1]于永新.初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衔接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

第5篇

关键词 高考作文 写作 策略

在新课改前提下,语文教学思路必须紧跟新形势,语文教学中尤其是作文教学,更加突出。我们总喜欢把作文教学的痛苦和困惑,把老师怕教,学生怕写的尴尬,统统归罪于应试,直接把矛头指向高考。其实,这是认识上的一种误区,我们不能把二者完全对立起来,而是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快乐作文的理念,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作深入细致的反思。

一、多角度思维——创新的立意

生活中事物呈现扑朔迷离的复杂性,从不同的层面、方面、角度可以发现同一事物的不同特点。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样是面对夕阳,李商隐“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朱自清“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因此,人们提倡发散思维,将思维的触角伸向四面八方的各个角落,多角度、多侧面的比较和分析找出符合题目或材料的重点,这样写出的文章就有了新意。

二、多方选材——创新的内容

新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新材料。怎样使材料新颖呢?筛去那些人云亦云、老生常谈的材料,选择那些别人没有写过的典型材料。因为人们都喜欢新颖别致的东西,毫无新意的材料人们是不屑一顾的,而新的例证、别人尚未分析过的材料,往往使入耳目一新。例如,谈“改革需要勇气”,一般人往往引出古今中外的改革家作例证,而有个作者却偏偏不用这些,而以西红柿为可食用之佳果的发展过程来说明以上的道理:西红柿最早生长在南美洲秘鲁的森林里,被人称为“狼桃”,只因为它成熟时色泽娇艳,人们对它分外警惕,把它当作观赏植物,谁也不敢咬上一口。十六世纪,英国有个公爵去南美洲游历,带回了一个回英国献给了伊丽莎白女王。从此,英国人把它称为“禁果”,种在花园里,仍无人敢吃。又过了差不多两个世纪,才有一位法国画家,冒着生命危险品尝一个,它才冲出花园,跳进菜园,上了餐桌。要想有新的材料,必须要关注时代生活、博览课外读物。因此,要想有新材料、新内容,一定要关心时人时事,了解时尚时弊,读文学名著,读中外精品,读时文英华,广泛涉猎,勤勤恳恳地积累材料。

三、多种手法——创新的表现形式

有了新立意和新材料,还要有新的表现形式,即通过准确鲜明形象的语言,自然贴切布局技巧来表现文章的内容,从而写出既思想深刻,又艺术精美的文章。

(1)首先谈语言。生动形象、有文彩、个性化的语言最能打动人感染人,因此应该使用极富表现力的词语、特别是运用一些创造性的修辞手法来达到这种效果。请看一段谈“羡慕”的作文片断:“有的人虽存羡慕,但心中并没有撒上尘土、升起无名妒火,而是找出自己的不足,把羡慕当作力,当作帆,当作奋斗向前的旗帜。在他们心目中,羡慕等于奋斗。因为它带来的是二月的杏花,七月的盛夏,九月的丰收,有的是朝气、希望,而没有颓唐和沉沦。”一连串创造性比喻的运用,不但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自己的见解,而且也使得文章新鲜活泼起来。

(2)其次谈文体。近些年高考作文都不限制文体,因此也要突出个性。形象思维发达、会编故事,擅长记叙描写的同学可选择记叙文,甚至小说、童话、剧本、诗歌等文学体裁样式:逻辑思维发达,会思辩,擅长议论说理的同学可选择议论文,甚或夹叙夹议的杂文形式;感情充沛,文句优美的同学可选择抒情性的散文;一些应用文体,如书信、日记等也可根据情况灵活使用。

(3)谈文章的整体布局。应追求多样化的布局技巧,以求匠心独运:或先抑后扬,或欲擒故纵,或尺水兴波,或悬念层叠,或撷取画面,惑一线穿珠,或众星拱月,或烘云托月或回环反复。或一字立骨,或虚实结合等等。

(4)讲究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文章的开头要像“风头”,必须漂亮、俊秀。既要接触主题,简洁明确,还要如“春云初展,鲜花含露”,叫人一见钟情,“卷帘而望庐山,香炉峰之雪”那样突兀、峥嵘,引人人胜。记叙文的开头有描写式、交待式、倒叙式、悬念式、抑扬式等;议论文开头有解释题意、论据先行、正反对比、激发、释字析义等;说明文则有定义式、导入式、溯源式、故事式、描写式等等。开头的方式有很多种,要善于独创。结尾和开头一样,在文章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古人把“豹尾”和“凤头”并提,既说明结尾的特殊作用,又包含着结尾要有力度的主张。好的结尾不仅要完成文章主旨,言简意赅,明确有力,还要令人回味,有“余音袅袅,三日不绝”之效果。黄政枢说:“好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文无定格,贵在独创,文章千变万化。结尾也应该有种种不同:记叙文有以情传理、含蓄蕴藉、出人意料、景物衬托、饱含哲理等等;议论文有提出希望、强烈抒情、反问作结、戛然而止、瞻望前景等等:说明文有预测式、描写式、比喻式、对比式、补充式等等,不一而足,文章结尾要力求结出新意。

第6篇

那么作文如何突出中心呢?关键就是点题。点题,就是在恰当的地方用简明扼要的语句点明题意,揭示文章的主旨,暗示全文的脉络层次。这种用于点题的语句,我们称之为点题之笔。点题不仅使文章中心突出,主题鲜明,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且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这种点题之笔,在诗歌中又称之为“诗眼”,在文章中又称之为“文眼”,是全诗文的精神“团聚处”。点题是一个选材问题,也是一个技巧问题。点题之笔的艺术可谓多姿多态,精彩纷呈,常见的有以下几法:

一、标题“点题”,亮人眼眸

文题是文章的眉目。“文好题一半”,一个好的题目,可以概括全文的内容,可以体现全文的思路,可以蕴涵全文的主旨,可以表明全文的特色,能给人清新脱俗,耳目一新的感觉,能一下子抓住读者的注意力,激发起仔细阅读的兴趣,能使文章起到眉目传神的妙用。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内容和读者情感心理之间的第一个接触点,是让人一见钟情的因子,也提供给读者窥视文章内容的独特视角,标题是文章内容和阅卷老师情感心理之间的第一个接触点。

在标题中嵌入话题,先入为主,抓住主旨,将文章扣到话题上来。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要求自拟题目,我们可以用标题来点明中心。题意即是文意,成功的标题,应含话题,融观点,有文采,这样一下子就能吸引评卷老师的眼球,“亮人眼眸”。如高考四川卷以“坚强”为话题的佳作《用坚强塑造光荣的勋章》、高考广东卷以“纪念”为话题的佳作《让纪念闪耀理性光芒》,均将话题语嵌在标题中,以此来点明中心,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

文章的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可以反映文章的主旨,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所以取一个好标题至关重要。记叙文的标题一般要求形象生动,如《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议论文的标题要概括表达观点,如《因材施教,发展自我》;散文的标题则比较含蓄,《有梦不觉人生寒》。

二、篇首“点题”,一见钟情

好的开头落笔入题,既要紧扣标题,又要引人入胜,如果开篇就能扣标题入题,就为全文定下基调,能使读者一下子就抓住意脉,产生极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对于一般性的议论文或者散文,在开头就应该亮明观点。

如优秀作文《这也是一种美》的开头:“美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牡丹的国色天香,艳压群芳,令人为之倾倒;四大美人的”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美流传千古,令人神往。然而单纯、质朴也是一种本真之美,极致之美。”文章说自然美是一种美,然而单纯、质朴也是一种美,而且是本真、极致之美,不仅点出中心论点,而且点出这个标题的题眼“也”字,这样开头的“点题”,让读者很快明白该作文的中心。

三、结尾“点题”,余韵悠长

作文的结尾是一道重要的“工序”。写得不好,会使文章结构松弛,黯然失色;写得好,会使文章严谨缜密,大添异彩,真可谓“回眸一笑百媚生”。精彩的结尾,正如撞钟,既锁定主旨,又让人感到余韵悠长。点睛之法,卒章显志,最为常见。在充分叙述、说明或议论的基础上,水到渠成,一语破的,既能让读者充分地、准确地把握中心思想,同时在结构上收束全文,给人一个清晰深刻的总体印象。结尾点题是一种最常用的方法,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四、重复点题,突出醒目

字面重复点题,是指把能体现中心主旨的句子或词在文中或段中连续或间隔出现。其作用是:在内容上,因为句句紧扣中心主旨,因此可使中心突出;在形式上,由于它的出现,可使层次更清晰;在表达上,因其常与排比句连用,可增强语言的气势与节奏感。

五、排比“点题”,气势磅礴

在行文过程中,在某些段落或每个段落的开头或结尾,用字面相同的句子构成排比段重复标题或中心,反复点题,从而达到突出中心的目的。这样做可以使文章中心从思维深处浮现于视觉表面,作者更便于紧扣中心作文,读者容易把握。

例如,优秀作文《让心底盛开一朵花》的作者安排了这样三个排比段:

让心底盛开一朵花

让心底盛开一朵自由之花,让心与天地相连。像庄子一样,为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大鹏,为蜗居污泥中的鱼鳖,为翩翩起舞的蝴蝶。以大地为床,以蓝天为被,不为蚁蝼所驱,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彼且恶乎待哉?庄子的自由是超脱万物的自由,是与天地相连的自由。于其一世,飘飘乎无所求。让心底盛开一朵自由之花,心与天地相连,如庄子超脱自然,身处登仙之境,优游自得,羡人无穷。

让心底盛开一朵自由之花,让身脱离尘俗。像陶渊明一样,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的快然自足,有“寄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的悠然自得,又有“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的畅快淋漓。这位田园大家,摆脱世俗缠绕,由朝廷小吏化身为田园农夫,乐于山水,钟情自由。陶公的心底盛开着一朵自由之花,让他脱离尘杂。让心底盛开一朵自由之花,让身脱离尘俗,使心深得其乐。

让心底盛开一朵永不凋零的自由之花,花香四溢,令人陶醉。

全文的每一段都紧扣中心论点:让心底盛开一朵自由之花,思维衔接,思路清晰,中心突出,结构完整;排比对偶,灵活运用;语言洋洋洒洒,气势磅礴,感情酣畅淋漓,使文章既具有视觉上的美感,又有听觉上的节奏感。

第7篇

首先要解决的是灰色周记问题。

1.多和学生谈心,尤其是在讲解课文时,潜移默化的灌输给学生积极的思想、培养他们乐观的精神。 如看到他们的周记中有因为学习的辛苦而牢骚满腹时,我会给他们讲他们的师哥师姐怎么学习的现状如何,让他们从师哥师姐的成长过程看到自己的将来;讲课时,每节课我都会找一些积极刻苦的人的事例或者鼓励性的名言故事等讲给他们听……

2.教给学生“换一种眼光看问题”的方法。我把书中描写秋雨的例子打了出来:“是谁在胆怯的敲打着紧闭的窗扉?啊!原来是你――久违了的秋雨滴。你这软心肠的小姑娘,又在为谁无声的哭泣?…… ”换一种角度:“秋雨无声无息,从朦胧的空中,从轻轻的风中,飘然而降,倒像一位温存的少女,笑着向你走来,带给你清凉,带给你舒适……”

正如一本书中所说:换一种眼光看,也就心平气和了。当然,这不仅为了一时的心平气和,这个转变的过程,实际是立场的转变,思想态度价值观的转变。

3.让每个同学开设一个专栏,专写“美好的人和事”。如我先给他们的专栏起名为《心中的美丽》,引导他们去发现生活中的闪光点。

学生们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中的小事注意不到,即使老师说了但是不关系自己的事大多是漠不关心的,这就要求教师引导他们去关注他们周围的生活。

我先以活动为突破口打开学生思路。如:在上次参观完北京植物园后,我在全班提了这么一个问题:谁发现你身边值得表扬的同学了?同学们没有一个人举手。我启发到:是谁把地上的一张废纸拣起扔到了垃圾桶里?有几个同学说出了拣纸的这位同学的名字。是谁跑到很远去叫还没有归队的同学?是谁拾到了十块钱交公了?是谁上车时相互礼让?我提出了这么多问题,同学们也找出了值得表扬的同学。我还没有就此停住,我让他们从自己站队开始回忆,还有没有值得表扬的人。一会儿,学生又说了许多值得表扬的人:有同学、有老师、有司机、有工作人员、还有收废瓶的老人等等,此时,学生的思路已经打开了。还要启发学生平时生活中同样存在着许多“闪光点”,这更需要学生留心观察。如早上上学来,看到码车的同学汗如雨下你感动了吗?进门同学的一声问候你感到温暖了吗?上楼时有一张废纸被一个同学顺手拣起带走你写进周记了吗?……

经过了这样的引导和启发,用个一个月的时间,许多同学的笔下已经告别了灰色,又出现了七彩阳光。

其次,要解决真周记变成好作文的问题。

第8篇

关键词:高考作文;古诗词;妙用

我国的古典诗文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资源,妙用古诗文可以激活语言表达,彰显文章底蕴,使文章散发出浓浓的书卷气和文化气。这无疑是高考作文“出彩”“创新”的一条有效、便捷的途径。那么,怎样借用古诗文来为高考作文增辉添色呢?

一、以诗句为题,画龙点睛

俗话说:“题好一半文。”可见拟好文题很重要。在文章标题处引用古诗文名句,能让题目显得典雅蕴藉,富有文学情趣,起到耀人眼目、催人卒读之功。如2003年福建考生的《月是故乡明》,引用杜甫名句作为标题,不仅紧扣“感情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一作文话题,而且表达得更有韵味;2004年福建考生的《一蓑风雨任平生》,引用苏轼《定风波》语句,作为题目,既紧扣所选的历史人物,贴切凝练,又昭示文章题旨,写出了苏轼的豁达与超脱,可谓“一石双鸟”。再如2007河南高考考生以“暖风吹人醉,疾风见劲草”为题,道出“爱还是潮水般涌来,孩子依然是那个在荒岛等待救援的无助者。在我们跌倒的时候,需要家的温馨,教育、社会、学校的搀扶,这样的爱才完整”的深刻主题;2006高考全国卷Ⅰ考生以曹操短歌行中“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诗句为题,巧妙扣住文章论点――找准自己的位置。然后由物及人,论述“人要发挥自己的优势,也要有创新精神”。

二、以诗句为题记,引导全文

2004年高考佳作《闲话山水》的题记:“山,沉稳,敦厚;水,灵动,聪慧。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既为文章增添文化底蕴,又关联了全文,使用恰当。

三、以诗句开篇,先声夺人

在文章开头嵌入诗词佳句,以此领起全篇,则能够使语言显得凝练精辟,更能让阅卷者立刻“窥”到作者的文化积淀和人文素养,给他们留下较佳的第一印象。如2004年陕西考生的《寻找快乐,精彩人生》的开头:“漫步于秋日落叶徐徐的小径上,不禁吟了一句:‘无边落叶萧萧下,不尽愁绪滚滚来。’慨叹落叶的悲哀与不幸。其实,落叶的生命或许就是这样,只求得春日繁茂,秋日落英缤纷。换个思维方式,龚自珍曾说过‘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嘛!我们应该欣喜,享受落英缤纷的秋景。”

这个开头由情景入手,化用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自然引出对落叶的联想,然后再引用龚自珍的名句,恰当地诠释了“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这一哲理话题的内涵。这样处理,使文章在开头便显得意蕴深刻,诗意灵动,从而避免了“开门见山”式说理可能会有的干巴枯燥。

再如:生命就是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献身精神。生命就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生命就是坡“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的超脱与豁达。生命就是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无奈与感伤。

比较:生命就是龚自珍的献身精神。生命就是文天祥的浩然正气。生命就是坡的超脱与豁达。生命就是杜甫的无奈与感伤。很明显,后一语段显得单薄、空洞,前一个语段则具体形象。

四、以诗句写景,境界优美

唐人眼中的花,妩媚而烈,“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那里的落英缤纷,很美。宋人眼中的花,伊人憔悴,“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那里的花烛照红妆,红瘦绿肥,很美。清人眼中的花,飘零流水,“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那里的花,游丝无力,楚楚动人,也很美。上面这段文字选自辽宁一高考作文《今年花胜去年红》,文章撷取白居易的《忆江南》、欧阳修的《蝶恋花》及《红楼梦》中黛玉的诗句,紧扣话题,展现了三幅不同的画面,有的繁盛美丽,有的满目凄凉,昔日之花与今日之花相对照,历史之景与现今之景相衬托,为表现主题作了很好的铺垫,而且风流华美,读来满纸花色蕊香,令人折服。

五、以诗句议论,观点鲜明

寂寞是什么?曾几何时,有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也许,寂寞便是皓月当空,好风如水,万籁俱寂时形影相吊的那种感觉吧!曾几何时,有李后主感慨“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也许,寂寞正是深宫大院,国愁家愁人也愁的情丝纠缠吧!曾几何时,有陈子昂感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也许,寂寞就是芳草依旧,天涯依旧,物是人非的空虚心境吧!于是,我问月亮,广寒宫的嫦娥告诉我,寂寞是“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辰”的“碧海青天夜夜心”。寂寞到底是什么?我无法回答。(高考优秀作文《寂寞的意韵》)

上文所选语段连用5句古诗词名句,让“寂寞”具有了深刻的文化内涵,使文章底蕴厚实,充满典雅蕴藉的诗意和丰富的人文气息。这样的语段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在高考作文中常被运用。其实这种语段并非只是展示作者的积累,而且可以使语言具体形象。

六、以诗句抒情,情感丰富

为了表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可用这样一组句子:

我爱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庐山瀑布;我爱那“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的泰山绝顶;我爱那“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黄河九曲;我爱那“两岸猿声啼不住”的长江三峡;我爱那“秦时明月汉时关”的古朴塞北;我爱那“日出江花红胜火”的秀丽江南。

运用时要注意:(1)当用才用,不可为炫耀而堆砌古诗文名句;(2)要选用适当的古诗文名句,不可与语段主题脱节;(3)选用的古诗文名句与上下文衔接要紧。

总之,高考作文中如果能巧妙引用古诗,就会化平淡为神奇,收到字如珠玑、情真意浓、底蕴深厚、余韵悠长的效果。只要你心存诗意,追求诗意的语言表达,高考满分作文或许离你并不遥远。

参考文献:

[1]赫学颖.2007年全国各省高考优秀作文报告[J].课堂内外,2007(7).

第9篇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重点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5-0142-01

一、扩大课外阅读面

语文是基础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必须经过一个较长的过程,而课外积累就是关键之一。

1.多读。阅读其实是获取知识与经验的最有效途径,尤其是课外阅读。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课外阅读能力,教师就要推荐一些经典文学作品或优秀作文供他们阅读,引导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通过广泛的阅读,阅读习惯和能力就会因量的增加而产生质的变化,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语文能力与文化品味。

2.选择课外读物。现在市面上的书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小学高年级学生往往喜欢新奇、有动感的书籍,缺乏辨别能力,因此教师要经常性地向学生推荐有益的读物,一是与语文教学密切相关的书,如读了《火烧赤壁》,指导读《三国演义》。二是经典作品、名家短篇佳作、童话寓言、科普读物等,除了教材后面提供的书目外,还可以阅读《神奇的花园》,《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中华上下五千年》,《读者》,《第二课堂》,《少年文摘》等等,尽量适合孩子的口味,篇幅一般不要过长。

3.多积累。要指导学生在阅读的同时记读书笔记,摘抄优美句子,背诵优秀篇段,撰写读后感。教师应定期利用语文课进行交流,评出优秀给予表扬,做到以读促写,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写作能力。

二、写作教学

1.写什么、怎么写。这是当前小学生最大的困惑。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以为贵在指导,只要适时科学地指导,写作教学一定会有收效。

经验一:缩小范围。命题范围过于宽泛,反而会使小学生无所适从,所以要尽量缩小写作范围,聚焦到几个关键点,消除学生取材的盲目性。

经验二:贴近生活。从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发生在他们身边,为他们所了解、熟悉的生活经验入手,无需过多加工,就是很好的素材,写起来自然得心应手。

2.写好开头。简洁新颖的开头,能增加文采,吸引读者。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开头方法可以借鉴。即开门见山开头法、描写景物开头法、提出问题开头法、介绍背景开头法、抒发感情开头法、揭示中心开头法等,可以根据自己的作文内容选择运用。

3.由仿到创。刚开始,作文内容与形式都难以拿捏,所以可以采取仿写的方法,尤其是作文形式。这种方法虽然比较死板,但对于很大一部分思维不够敏捷的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还是比较管用的。时间一长,就会仿出门道,自然能够自我作文。

4.坚持写日记。说千道万,最重要的,还是得让学生多练笔,除了正常的周记作文之外,最有效的方法是让他们坚持写日记,由家长或老师检查验收,并给予积极的鼓励,不但锻炼了笔法,还会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三、写字教学

写字作为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已不仅仅是练习一项技能,而且对于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道德情操,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小学高年级学生课业负担还不是很轻,就可以直接练习钢笔字,但如果条件具备,还是从毛笔字练起,效果会更好。

1.选帖。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指导他们选取一些美观规范,容易掌握的字帖,从楷书练起,而不要选择那些怪异出常的字帖,比如司马彦、庞中华等名家的字帖就比较适合。

2.临写。这是练字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环,得有耐心和恒心,最忌急躁情绪。所以,要经常给学生以鼓励,只要坚持练下去,肯定会有进步。必要时,老师也可以范写,或与学生一同练习,做他们的榜样。

3.展览评价。为使学生能看到自己的进步,激发练字热情,可以适时举办书法作品展览。我就在自己的班上不定期地选出一些学生的优秀作品张贴在学习园地里,让全班甚至全校同学参观,常常会产生很大动力,对其他同学也是一种激励。

四、培养自主学习意识

语文学习是一项涉及面相当广的学科,在教学中,最要紧的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加之小学高年级学生在逐渐脱离童心,已经有了自己的个性思想,开始追求意识的独立,向小大人过度,所以语文教师就要对这一意识积极引导和培养。

1.放手。在教学中,我会根据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思维特征,布置不同难度层次的预习题目让学生去预习,尽量发挥他们不同的智力水平,上课检查效果。解决问题时,鼓励他们发表不同的见解,支持答案的多样性,持之以恒,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就会得到培养。

第10篇

所谓点题,就是在恰当的地方用简明扼要的语句点明题意,揭示文章的主旨,暗示全文的脉络层次。那么“点题”中的“题”具体指什么?我们认为一般指的是点题目 、点话题和点主题三个方面,当然如果写材料作文则还要注意点作文材料的主旨。考场作文点题很重要,这个学生也知道,因为点题是获取保险分的“奠基石”,是想要获取高分的妙招,是挽救离题文的“救命草”。所以,我们可以交给学生点题的一些方法,让他们心中有法,笔下才能有文。具体来说,大体有以下几种:

第一,彰显心志,标题点题。例如以“天使” 为话题的作文题目可以这样点题,《用爱雕琢心中的天使 》,《用奉献雕琢心中的天使》 ,《心有天使,诗意人生》等,题目中直接包含了作文中的“天使”二字,直接鲜明地点了题目,让阅卷老师一看题目便知道作文的大致写作范围和内容。

第二、先声夺人,题记点题。例如:

(1)《人与路》:世间的路千千万,你必须选择一条自己的路,并走上自己的道路。――题记

(2)作文《我能》:人生如登山,往上走,即使一小步,也有新高度――我能! ――题记

以上两则作文都在题记进行了点题,非常醒目,让阅卷老师一眼便能看到,印象深刻。

第三、开宗明义,首段点题。例如2012年满分作文《把握青春》的开头段:[1]

青春的风铃,吹开了心扉,青春的彩笛,吹动了梦想,青春的音符带动我奔向希望。青春,这个美好的季节,正是我们播种希望的时候,珍惜它,把握它,让它在我们手中放出夺目的光彩。

文章开头便点题,让阅卷老师一读便有了好的印象,而且语言优美,非常有力的点明了文章的主旨。

第四、抓住题旨,段末点题 。例如2009年江苏常州中考满分作文《传递》的第3、4段: [2]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李白“会当凌绝顶”的杜甫“但愿人长久”的苏轼“人比黄花瘦”的李清照??原来是你孕育着一个个人才向人间传递着知识和希望。

“竹外桃花三两枝”的春天“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夏天“停车坐爱枫林晚”的秋天还有“纷纷暮雪下辕门”的冬天。你无时无刻不存在我们的身边默默地为一代又一代学子奉献你的力量。

此文的3、4两段,点题句在每个段落的末尾出现,围绕中心进行议论点题,很显眼,阅卷老师很容易读到,有利于得到高分。

五、排比显志,首尾点题。例如2006年广东高考优秀作文《心有天使,诗意人生》一文有这样几段:

是谁本着一颗报恩的心,是谁守望着偏僻的山村?徐本禹,是什么驱动着你奔向贫瘠的大山?是爱的天使,是一种对社会报恩的责任感吧!……

是谁奔走在田垄间行医,是谁一心拯救人民?是什么驱动着你奔走在田垄间?你无怨无悔地为人民医治,你是一个如花一般美丽,如水一样灵动的天使。李春燕!……

是谁在舞台上用心灵独舞,是谁于无声处展现生命的蓬勃?邰丽华,你于无声处展现生命的蓬勃,你的“开花衽”绽放出的花儿是那么骄艳,那么动人,你心中一定有自己雕琢的天使,一个让当今中国人民感动得流泪的天使,是吗?

作者在每段的开头都用相同的句式,形成排比句,并且每段的末尾都进行点题,文章紧凑有致,主题鲜明,情感强烈,非常好的吸引了阅卷老师的注意力,有利于得到高分。

总之,考场作文考生可以抓住两大技巧来点题――文中不断出

现点题词语;学会在关键处点题,特别注意在文章的首尾处点题。通过以上的作文点题方法,我们要让考场作文的点题如烈性的二锅头酒一样,有滋有味,香醇浓烈而醉人,让阅卷老师一读文章就迷醉在作文中,浑身发热,热到鲜血沸腾,瞬间被它吸引,被它打动,从而得到阅卷老师的欣赏,拿到高分。这正应了江苏省高考作文阅卷组组长何永康教授所说:“应考作文,要多一点‘二锅头’,少一点‘碧螺春’!” [3]

那么,就让我们的考生用如二锅头一样的点题句“醉”倒阅卷老师吧!

参考文献:

[1] 作文网《中考满分作文点题佳句大全》

第11篇

【关键词】:兴趣、创新、勤奋、积累

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说:“对工作有了浓厚的兴趣,遇到困难、挫折,才能顽强攻克,百折不回。”

为解决农村学生作文难等问题,不断推进素质教育,激发学生求知欲望,逐步提高写作创新能力,将快速作文与创新写作融为一体,在学校实验组的指导下,本人以“写作英才的发现与培养”作为“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实验”的子课题。具体实施如下:

一、成立作文兴趣小组。

二、达成目标:达到初中生45分钟完成500字左右的习作。做到语言美、文面美、首尾美、立意美。作文每年不少于14次,字数不少于0.7万,其它练笔不少于1万字。

三、实际计划分三年进行,2007年秋季开始实施。

第一阶段:2007年9月——2008年8月,学习《快速作文真法》(田家骅教授主编)记叙文快写法、说明文快写法。

第二阶段:2008年9月——2009年8月,学习议论文快写法,各种应用文写法。

第三阶段:2009年9月——2010年8月学习创新写作教材的给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写法、综合巩固训练。

四、研究的程序和方法

1、不断发现写好者、让他们自愿报名参加作文报小记者,给他们投稿和参赛优先条件。

2、在日常生活中感受生活,积累素材。如坚持写日记、周记,每天抄录两条以上的中外名人名言,教师每周认真审阅一次,并加以点评、鼓励。

3、教师订阅《作文报》、创新写作教材,《我这样学写作(上、下集)》、《创新写作指导》、《快速作文描写·论据手册》、《中学生话题作文素材大全》、《中学生议论文论点论据论证大全》,并将这套资料由组长负责保管,让同学们互相传阅,同时要求做读书笔记。如分类抄写:勤奋、兴趣、自信、成功、创新等多方面的论点、名言、典型论据。

4、上好每一堂作文指导课。用田家骅教授主编的《快速作文真法》的写作理论信息交合法和创新写作教材《我这样学写作》的写作技法指导学生审题、拟题、构思、成文、开头、结尾、过度等写作方法及话题作文的模式和写作方法,让学生在欢笑声中进入写作意境,由学生讨论———写作——修改——成文。

5、上好作文讲评课。由小作者有感情地朗读优秀作文,学生评作文,教师归纳总结,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多赞美成功之处,课堂上迎来掌声阵阵,气氛非常活跃。

6、班上开辟优秀作文栏目,用“功精力勤出佳作,意到笔成生妙品”作为激励性对联,使写作英才有成就感,写作新秀有学习的榜样。

五、成果

鲁迅先生说:“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

学生获奖

学生曾参加三穗县教育局的现场快速作文大赛,推荐八名均获奖,张美俊同学《半杯水的故事》获一等奖,二等奖2名,三等奖5人。首届“21世纪全国初中生写作大赛潘俊同学获三等奖,优秀奖5名,黔东南州“联通新时空杯”获优秀奖三名,全国青少年光辉的五十年读书活动作文大赛获优秀奖4名,第三届“语文报杯”中, 潘俊同学《可爱的家乡》获州级一等奖,黄音同学《我的家乡》获县级二等奖,首届和第二届全国中学生迎奥运写作大赛中,陈金凤同学《窗》、田茂霞同学《最美的景色是心情》分别获二等奖,三等奖4名,优秀奖3名,全国中学生“创新写作杯”写作大赛中,杨贵元《写作——启开心灵的窗户》、姜烹《学会欣赏,也是一种快乐》获一等奖,周英琼《春天的故事》、罗隆霞《写作——激励了我》获二等奖,王志文《我家乡的水电站》、黄志芳《考试》获三等奖。

个人受聘

曾被三穗县教育局聘为教法改革培训中小学语文学科示范课主讲教师,中学教师“快速作文”优质课竞赛评委,初中生现场“快速作文”竞赛评委,被湖北省荆门市快速写作研究院聘为“快速写作研究员”被首都师范大学作文导报社聘为首都师范大学作文报特约编辑。曾向作文导报社推荐校刊《雏鸟》三本,优秀作文若干篇。

个人获奖

曾荣获第三届“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贵州省赛区县级一等辅导奖。首届21世纪全国初中生写作大赛获“优秀辅导教师”称号,参加庆祝建国五十周年全国少年“成才杯”获最佳“园丁奖”,“优秀辅导教师”称号。首届和第二届全国中学生迎奥运写作大赛荣获“指导教师”二等奖。荣获“全国中学生‘创新写作杯’指导教师”一等奖。

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指出:“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深刻阐述了浓厚的兴趣和优异的学习成绩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们从心里学的角度研究,发现兴趣有四个特点:

第12篇

作文是初中语文教学重要的一环,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是其语文能力的重要体现。但在实际中不少学生对写作文越来越厌,越来越怕。厌,是觉得无东西可写;怕,是觉得不会写,不知如何下笔。因此,要改变这一现象,落实好初中作文的有效教学,必须让学生贴近生活,积累生活素材,引导学生阅读,激发写作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一、命题激趣

命题作文是指导学生写作的常用方法之一。叶圣陶先生说:“作文一定要让学生有话好说,有话要说。”寻求作文命题规律,能使作文命题更科学,更恰当。针对学生纯真、热情、求新、好奇、情感易激动等心理特点,钻到学生心里出题目,符合学生心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的题目大受学生欢迎。命题能切中学生的兴奋点,学生作文兴趣会一触即发。如新学期的第一次作文,可以这样命题:“我们的新班主任”“第一节语文课”“踏进初中”。命题迎合学生的心理和爱好,如“我有话对班主任说”“向语文老师提个建议”“语文和我的语文老师”等。或者作文命题只是划定一个范围,由学生命题或由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互相讨论交流后命题,如“我要倾吐心里话”“我想象中的大学生活”等,这样的命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写作兴趣盎然。

二、生活积趣

成功的作家,无不具有丰富的社会和人生阅历。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正因为有了生活中的甜酸苦辣,才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创作冲动。语文教师不应停留在命题中挖掘写作兴趣,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到广阔的生活大舞台中去寻找素材,激发灵感。把他们带到社会的大课堂中参与活动:组织他们听先进人物的报告,参观工厂,游览名胜古迹,博览群书,观看体育比赛,谈天下大事等;在阅读课前训练学生自编讲稿,进行课前说话,用一分钟讲演、两分钟朗诵、三分钟讲故事等形式开掘生活中的乐趣。鼓励他们做读书笔记,读书摘录。引导他们用自己的眼光来看世界,看生活中的一切;用心去体验各种不同的情感,激发他们对生活的浓厚兴趣,指导他们用日记记下一幕幕精彩的难忘的瞬间。

三、技巧生趣

平原上的小溪难引人注目,高山的泉水会招人喜爱。细而究之,山泉在崎岖的峭壁上流淌,善于表现自己的技巧。学生写不好作文,很大程度在于缺乏技巧。纵然有了写作兴趣,也难写出好的文章来,犹如过河渡水缺乏舟桥。为此,就有必要对学生加强技巧的专门训练。训练则可采用多种方法:一种是专门训练,像如何开头,如何过渡,如何选择典型事例,如何描写人物等。另一种是综合训练,这要在专项训练的基础上进行。无论何种训练,都要有计划训练,应宏观训练和微观训练相结合,制定好年度的训练计划。练前有明确目标,练中有恰当引导,练后有合理评析。如指导作文开头的方法:(1)运用题记;(2)开门见山;(3)运用修辞;(4) 景物描写;(5)对比开头。要重视训练后的导向性评价诱导,使学生感到在运用写作技巧上不断进步。

四、成功增趣

第一件工艺品的制作成功,往往是一生事业成功的契机。学生的篇篇佳文,是他们辛勤劳动的成果,理应得到教师的尊重。教师在学生作文中注意发现几处“亮点”,并及时总结表扬,那种“丰收后的喜悦”是不言而喻的。为此,我们语文教师的视角必须有一个很大的转换:把挑剔切换成欣赏,如多几条肯定的浪线,多几处赞美的批注,多几句激励的文字,多张贴几篇学生优秀作文,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和写作兴趣。在一位学生作文中我写了这样的评语:“文章引用岳飞的名句入题,结尾似高于高山之巅的呼唤。纵观全文,语言华美流畅,长短句参差,错落有致;举事例,引名言,凿凿有力。”学生的作文在批改中得到老师的肯定,学生就会写作信心大增,写作兴趣盎然,对学生作文产生深远的影响。

五、层次育趣

任何一个班级学生的写作水平都是多层次的。教师要在不同层次学生中同时培养写作兴趣,这是艺术中的艺术。我们可以从因材施教中得到启示,也应因材育趣。面对作文能力好、中、后进的不同层次,应该在写作目标、写作要求、作后批改、改后讲评四个方面设置不同的目标和要求,让他们共同品尝硕果的甜蜜,从而培育他们的写作兴趣,达到殊途同归的目的。在每个环节上,都不能一刀切。否则,就会挫伤中层生、后进生写作的积极性,把刚刚点燃的写作扑灭。部分后进生在写作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尤应谋求良好的方法给予开导,正面鼓励,让学生自己觉得要再努力一把,把文章写通顺,进而写好。一位后进生写了作文《谈意志》后,我写了这样的评语:“你比以前更喜欢写作文,你这一次作文比以前有很大的进步,语句通顺,结构完整,只要你认真努力,你的作文水平肯定有很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