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57:1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分层培养计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职业学校 分层教学模式 主体性发展
一、分层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
1、确定分层教学的基本模式
实施分层教学首先必须确定一个基本模式。峰峰集团教培中心的做法是:以新生入学成绩和学校入学测试成绩为依据,结合学生是否就读“升学班”的意愿,把学生择优分流组成“升学班”,按相应教学计划组织教学,把文化基础知识稍差,暂没有升学愿望的学生分流组成“特色班”。按相应的教学计划组织教学英语、计算机应用课程,按该课程以往成绩(或统一测试成绩),结合学生意愿,以“走班”的形式分成A、B两种层次组织教学;数学课程采取“班内隐性分层”的形式,实施分层组织教学;在毕业学年,按学生的意愿把学生编成“升学补习班”,按计划组织教学。
2、制定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
以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性教学计划、课程标准为依据,以社会、市场的需求为导向,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如“升学班”在教学计划中增加了语文、数学、英语课程的课时,以成人高考、高职入学考试的课程标准作为教学依据,建构起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立交桥”。另外,在学法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等方面,A层次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究精神,让他们学会主动学习;B层次强调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培养学生兴趣,树立学习信心。
3、强化教学组织管理,强化教学监控
采用“情景教学”、“做中学”等体现职教特色的课堂模式,调动全体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在课堂秩序的管理方面,由任课教师安排学生座位表,严格考勤制度,采用相应的课堂日志。在教学监控方面,定期召开任课教师、班主任、学生座谈会,及时了解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及教改进展情况。
二、分层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1、合理分层是基础
新生入学后进行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摸底考试,结合学生参加中考的成绩,参考学生毕业后的志愿,把同专业的学生分成两类并组班开展教学。对成绩较好、学习能力较强,毕业后有意愿参加升学考试的学生编排到A班,把成绩较差、毕业后参加就业的学生编排到B班。同时依据每类班级中学生存在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的差别,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分层,教师依据学生所处的类别、层次进行相应的教学工作。 2、改革教材是保证
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所依据的主要学习资料,教材内容的起点要切合学生的基础情况,内容的递进速度要适应学生的学习能力,内容的难易程度要满足学生的理解、接受和掌握水平的要求,所以教材的选用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可根据教学目的对教材内容进行增删处理。可组织教师编写补充教材和讲义,以适应和满足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需要。
3、科学安排教学过程是关键
在教学课程安排方面,A类班可提前完成教学计划任务和大纲要求,然后集中按对口升入高职学院考试大纲的要求,进行强化辅导,力争使其考入高职院校继续深造。B类班在教学计划任务和大纲要求的主要内容基础上,重点培养和强化学生专业和操作技能,保证学生毕业时有较强的职业技能而能顺利就业。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方面,面向分类班组后的全班学生,以该班中层大多数学生适宜接受为中心,并使各层学生各得所需。
4、建立考核评价标准是导向
根据对不同类别学生的不同教学要求,建立适应不同类别和层次学生的考核评价标准,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引导学生的努力方向。A类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可适当增加对知识的综合能力的考核内容,引导学生对知识的拓宽和加深。B类学生在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及简单应用的同时,加大相应课程实操技能考试分数在总评成绩中所占的比例,引导学生注重掌握实践操做技能,还可在考试中增加附加题,使同类班级中高层次学生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杨志勇 何倩《分流分层——中职成材教育的有效模式》[J].教育与职业,2007,(15)。
一、加强病区管理,确保安全
1.护理人员的环节监控:对新调入护士以及有思想情绪的护士加强管理,做到重点交待、重点跟班。切实做好护理安全管理工作,减少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隐患,保障孕产妇就医安全。
2.孕产妇的环节监控:新入院、转入、急危重孕产妇、有发生医疗纠纷潜在危险的孕产妇要重点督促检查和监控。
3.时间的环节监控:节假日、双休日、工作繁忙、易疲劳时间、交接班时均要加强监督和管理。
4.护理操作的环节监控:输液、输血、注射、各种过敏试验等。虽然是日常工作,但一旦发生问题,都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作为护理管理中监控的重点之重点。
5.从护理管理角度监控:不定期的进行护理安全隐患检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自身及科室的角度进行分析,分析发生的原因,吸取的教训,提出防范与改进措施。对同样问题反复出现的个人,追究相关责任,杜绝严重差错及事故的发生。
(1)坚持医疗安全天天抓,坚持每月专业知识、急救知识、技术操作培训,强化责任意识,急救意识。确保患者就医安全、防患医疗纠纷的发生。
(2)强化科室注重抢救物品的管理,平时加强对性能及安全性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维修,保持设备的完好率100%
(3)加强薄弱环节的管理,减少护理差错事故发生。主要是科室新进人员,责任心不强人员的管理要重点帮扶。
(4)加强危重孕产妇的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认真落实产科各项护理常规,杜绝差错事故发生。
(5)培养护士经营意识,认真执行物价收费标准,善于进行成本效益核算,降低医疗成本,节约不必要的开支,保证资源有效合理配置。
(6)定期对科室人员进行院感知识培训考核,定期或不定期进行院感质量检查,进行原因分析,及时反馈并进行整改。
二、转变护理观念,配合市场部,做好科室的营销
加强服务就必须有考核,要宣传营销没有后续好的服务反而是浪费资源,所以明年的工作中继续加强全体人员服务意识的教育,加强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同时还要加大宣传力度,配合市场部做好宣传工作,把科室的宣传资料及科室电话、科室骨干电话送到他们手中,让他们有机会联系我们,并取得孕产妇的信任。
1、继续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增强工作责任心。培养护理人员树立“以孕产妇为中心”的观念,把孕产妇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孕产妇的需要作为第一需要,把孕产妇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孕产妇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加强主动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在进一步规范护理操作的基础上,提高护患沟通技能,从而促使护理质量提高,确保护理工作安全、有效。
2、注重收集护理服务需求信息,通过与孕产妇的交谈,发放满意度调查表等,了解回访意见、获取孕产妇的需求及反馈信息,及时提出改进措施,同时对护士工作给予激励,调动她们的工作积极性,从思想上,行动上作到真正的主动服务。把“用心服务,创造感动”的服务理念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3、深化亲情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在培养护士日常礼仪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护理操作用语,护患沟通技能。培养护士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三、加强护士在职教育,做好带教工作,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1、继续保持临床带教小组,强化相关知识的学习掌握,定期组织护士授课,实行轮流主讲,分级针对性进行业务培训,每月组织业务学习、技能操作培训、急救演练,定期考核。如遇特殊疑难情况,可通过请医生授课等形式更新知识和技能。互相学习促进,并作记录。
2、随着护理水平与医疗技术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有计划的选送部分护士外出学习,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优化护理队伍,不断的更新护理知识。
3、新上岗护士实行一对一带教,适应制教学,重点加强专科疾病的培训,将专科疾病的环节分解讲解,并定期召开带教工作总结会,听取带教教师及新上岗的护士的意见。
四、确保完成各项护理指标
1、基础护理合格率100%。
2、急救物品完好率达100%。
3、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90%
4、护理人员“三基考核合格率达99%。
5、一人一针一管一用灭菌合格率达100%。
6、常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7、急救车管理合格率100%
8、一次性注射器、输液(血)器用后毁形率达100%。
五、附:产科XX年工作计划具体安排
第一季度工作重点:抽查基础护理落实情况,护理安全执行情况。
一月工作计划:制定护理工作计划、季重点、月安排;制定三基三严培训计划;组织召开护理人员会议,明确职责与分工;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一次护理安全教育培训。
二月工作计划:细化各项考核标准并落实到科室;组织一次护理业务大查房;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化培训。组织召开护理质控会议;分层次护士考核。
三月工作计划:对第一季度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组织召开护理质控会议;分层次护士考核。
第二季度工作重点:组织护理操作技能培训(静脉输液法),安排“5.12”护士节活动及专科护理健康教育内容。
四月工作计划:抽查健康宣教,护士节活动安排;科室培训护理操作。组织召开护理质控会议;分层次护士考核。
五月工作计划:庆祝“5.12”护士节活动;护理操作技能(静脉输液法)考核;检查各科室急救药品和器械。组织召开护理质控会议;分层次护士考核。
六月工作计划:对护理质控进行全面检查;抽查一级护理质量;组织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安全教育培训;组织召开护理质控会议;分层次护士考核。半年工作总结。
第三季度工作重点:加强护理文书书写及安全隐患排查,督促5s定位管理落实情况
七月工作计划:抽查30份护理病历,找出存在的共性问题并加以整改;抽查患者健康教育开展情况。组织召开护理质控会议;分层次护士考核。
八月工作计划:对急救药品和器械进行全面检查;重点检查各科室院感管理情况。组织召开护理质控会议;分层次护士考核。
九月工作计划:组织各组长对病房管理进行检查;检查5s定位管理落实情况,组织召开护理质控会议;分层次护士考核。
第四季度工作重点:急救物品及院感工作督查,病房管理质量月抽查及做好准备迎接年终检查
十月工作计划:护理质量检查,急救药品及器械的清点督查;组织召开护理质控会议;分层次护士考核。
关键词:护士;分层级;规范化培训;实践
培训是指由组织提供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与学习,旨在改进工作人员的知识、技能、工作态度和行为,从而使其发挥更大的潜力以提高工作质量,最终实现自身良好组织效能的活动[1]。护士培训的目的是促使护士知识、技能、能力和态度4个方面的行为方式得以提高,保证护理人员有能力按照工作岗位要求完成所承担或将要承担的工作和任务。护士的规范化培训是在完成护理专业院校基础的教育之后所需要接受的护理专业培训[2]。针对我院护理人员较多,文化层次参差不齐,护士学习主动性差,医院或科室培训、考核方法不得当等问题,护理部以岗位管理为切入点,以护理岗位需求为导向,建立完善护士分层级规范化培训体系。从2013年1月起,我院把全院临床护理人员根据学历、职称、工作年限及工作能力等分成N0~N4五个层级,分别根据层级、科别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经过一年的运行,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护理人员分层级培训管理的实施
1.1 确定护士层级 我院护理人员工作能级根据工作年限、职称及个人工作能力等分为N0~N4五个层级:N0级为未取得护士执业证或新入职工作1年内的护士;N1级为工作1~5年护士,或工作1~3年护师;N2级为工作5年以上护士,或工作3年以上护师;N3级为聘任主管护师且工作3年以上,或聘任专科护士5年岗位者;N4级为聘任副主任护师及以上职称且工作2年以上者。
1.2 确定不同层级护士培训项目侧重点
通过科室提交能级申请表,护理部审核确定科室护理人员能级。护理部根据各科室护理人员能级编写护士分层培训教义,确定各级护士培训内容、目标、方式、学时、考核标准。根据不同层级护士的能力标准及岗位需求设置培训项目侧重点:N0级培训项目为基本素质、基本能力,N1级培训项目在N0级基础上增加专科理论、专科技能,N2级培训项目在N1级基础上增加护理教学,N3级培训项目在N2级基础上增加护理科研,N4级培训项目在N3级基础上增加护理管理。
1.3 建立护理部-护士长-教学组长三级培训管理体系 护理部结合全院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和科室实际情况,将培训内容、对象、时间及方法明确划分,制定N0~N4五个层级培训总计划和考核。各科室护士长在护理部总体规划下细化科内不同层级护士培训计划,结合学科发展、科内人员素质制订具体培训内容、方式和学时并进行科与科之间的交叉检查。教学组长在护士长的领导下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科室护士不断学习相关知识,培训护士的理论、操作、护理文书、护理科研、护理教学、仪表举止、医德医风等。
1.4 建立动态考核机制,分阶段考核评估 每个能级护士每年必须完成阶段内能级任务并达到考核标准,才能进入下一能级的培训工作,如果完不成本阶段能级培训就不能晋升下一个能级。科室将每个人的培训情况记录在案,护理部随机抽查科内培训落实进度和效果,督促护理人员加强培训,直到培训合格为止。
1.5 护理人员培训晋级与绩效考核挂钩,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积极性 我院护理绩效考核与护理人员工作能级、工作岗位、工作质量等挂钩,其中工作能级占绩效考核权重的25%,N0~N4级级数越高,所占的工作能级分配系数就越大,护士工作、学习的积极性就越高。
2 取得的效果
见表1。
通过对护士进行分层级规范化培训,护士三基水平、护理科研水平、论文质量和病员对护理的满意度均显著提高。
3 体会
临床护士规范化培训是护理专业毕业后教育的重要阶段,是终身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它有利于护理队伍的稳定和人才培养,提高护理水平,保证护理质量,且为培养专科护士、临床护理专家奠定基础[3]。通过对各层级护士实施分层次、有针对性的等级培训,有利于提高培训效果。护士规范化培训不仅需要考虑毕业后进入护理实践人员胜任护理工作岗位的需求,提高专业素质的问题,还应考虑在此基础上建立护理人员的职业生涯和专业素质的问题,以及考虑在此基础上建立护理人员的职业生涯和专业发展长效机制的问题[4]。所以,护士分层次规范化培训是一个漫长而不断探索的过程,护理管理者应根据各自医院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不断改进,不断完善,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分层次规范化培训体系,为祖国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护理人才,促进护理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魏畅,王建荣,张黎明.护士分层次培训与考核的方法及效果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06,6(6):7-9.
[2]张荣荣.县级医院年轻护士规范化培训模式探讨[J].中国医药科学,2013,3(6):54-55.
【关键词】电梯项目 分层次教学 项目教学
一、问题提出
随着教育发展水平的提高,职业教育从过去的短缺教育、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并向普及化方向发展,与此同时也导致学生的差异程度扩大,因此分层次教学已成为一个热点话题。分层教学是以“因材施教”理论为依据,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通过有针对性地加强不同类别学生的学习指导,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电梯项目》是机电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综合性专业课,如何充分发挥它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是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在传统的教学中,《电梯项目》课程都是以班级为单位组织课堂及实训教学,学生按一样的教学计划和进度,学习一样的内容。这种“齐步走”的教学模式,强调的是“共性”和“统一”,它留给学生和教师自由选择的余地,无论是从时间和空间上,还是从内容和方法上来说,都所剩无几。因而,它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限制了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而且,也不利于教师针对性较强地因材施教。
二、分层教学的原则
根据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分成不同的层次,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辅以不同的教学设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每一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
通常对学生的分层是按照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来进行的。首先由学生根据自身的条件来给自己定位,即给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学生在对班级同学及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将自身的条件与阶段目标科学地联系在一起,同时教师根据教学经验和对学生进行考核给学生定位来综合确定学生的层次。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各种测试手段,另外,教师的考核过程通常要通过一定时间的教学来进行。
通常我们把学生分为三个层次: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等将学生大致分为:A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自觉,方法正确,成绩优秀;B知识基础和智力水平一般,学习比较自觉,有一定的上进心,成绩中等;C知识基础、水平智力
较差,接受能力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欠佳。
三、分层教学设计思路
在A层次学生教学过程中,以指导学生进行探索性独立学习为主要目标,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实践环节上让学生有更大的独立性和灵活性,教师在关键技术上指导即可。
对B层次的学生,由于基础知识和智力水平一般,有一定的上进心,但往往学习方法会有不当之处,在教学过程中要在学习方法上给予引导,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习惯为主要目标,在技术指导方面要求比较全面。教师要鼓励他们自己去克服学习上的困难,不能急于求成,以扎实基础知识为主,逐步学会灵活、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在实践中立足现有知识,适当补充,注重动手能力培养。
对C层次的学生,教师要注意利用各种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以帮助学生逐步学会技能,达到教学目标为主,以加强基本功为基础,同时加强思路和方法的引导,并带领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参与练习。通过不问断的鼓励,培养学生不甘落后的精神。
四、项目教学与分层次教学的具体实现
(1)项目教学法的特点。项目教学法教学过程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项目是指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是机电技术专业课程教学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具体实施过程中,通常要求学生制作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的产品,通常一件产品要求几个人合作完成。学生可自主选题,自行组织安排进度,最终形成成果。学生自己克服、处理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新学习的知识、技能,解决过去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学习结束时,师生共同评价项目工作成果和工作学习方法。
(2)分层实施。项目教学法中的实施过程对所有层次学生总体要求是一致的,即最终学生学习的知识点、掌握的技术水平等综合指标是一致的。不同的是,我们在项目教学法中为不同层次学生准备的项目大小即工作量和难易程度不同,但项目的推进过程、方法和途径是完全相同的。
将同一层次的学生分在同一组中,成立项目小组,推选小组负责人,制定计划,并落实分工。按照A、B、C三层学生分配不同的可选项目,教师与学生共同研究确定题目。
通常每个项目组有4-5个成员,每个小组由其成员选定一个组长。组长的职责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制定本小组的项目开发计划,负责本组各成员的工作任务分配,监督实施等各个方面的工作。
在实施过程中,不管原来基础如何,所有学生在小组中都有自己的角色,都有承担一定的任务。另外,每一个成员都是小组团队的一部分,个人的成功与否与整个小组联系到一起,增强了学生的使命感。
(3)分层辅导。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A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为主,鼓励学生通过调研、查阅资料等形式自主命题,选择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项目,通过课外活动小组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辅导,通过定期检查指导完成对A层次学生的教学过程。教师主要加强对B、C层次学生的辅导。对C层次的学生选择教师提供的选题,尽可能进行面对面的全称辅导,关键技术、总体设计等过程全称指导,时时关注项目的进展情况。对B层次学生可鼓励学生自主选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通过检查项目进度、与项目组长沟通解决项目制作过程中的问题。另外,可以通过A层次学生对C层次学生的辅导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进步。
(4)分层评价。分层评价也是分层施教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评价标准相同但项目大小有所区别。
关键词:分层次分阶段护理带教模式;外科病房;应用
对于学生而言,临床实习阶段是十分重要的时期,为了促进学生身份的转变,带教教师必须从学生的责任心、心理、态度与形象各个方面进行引导,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只是单一的信息传递者,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的综合水平难以得到全面的提高。
分层次、分阶段护理带教模式是近些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的个体差异能够得到很好的体现,这不仅能够有效会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强化学生的临床操作技能,近年来,我科对实习护士采取了分层次、分阶段的护理带教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5月在我科实习的100名实习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女生86例,男生14例,年龄为19~22岁,其中大专生61名,本科生39名,所有学生实习时间均为8w。将以上100例实习学生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学生从年龄、性别、病史等方面来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
1.2方法
1.2.1对照组带教方法 对于对照组50名学生采用传统带教方法;
1.2.2观察组带教方法 对于观察组50名学生采用分层次分阶段护理带教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2.2.1制定分阶段教学计划 对于以上100名实习学生实施分层次、分阶段护理带教模式,由内外科教学片长、内外科总带教及各个病区分别制定教学计划,计划内容包括阶段计划、周计划、日计划,同时,制定出不同阶段学生认知、技能、实习态度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评价表。具体带教方法如下:
根据责任护士、执行护士与辅助护士的工作将实习分为三个阶段,辅助护士实习阶段共计2w,执行护士实习阶段共计3w,责任护士实习阶段也是3w[1]。
1.2.2.2不同阶段的教育重点 在学生入科的前2d进行岗前培训,规范学生的各项操作,为学生介绍外科病房的大概情况,科室的分类与日常护理注意事项,同时,在学生入科前,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考核重点为动作的规范,加强对一般护理手法与护理流程的考核。
在学生入科后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分管4~8例患者,要求学生应用护理知识对患者需求进行有效的评估,并及时解决患者的生活需要,辅助护士责任内容包括基础护理与生活护理两个方面,在这一阶段,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与基础技能;
在执行护士阶段,让学生掌握应用护理程序、检查治疗方式、夜班工作程序、常用护理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的交接班、病情观察、记录书写能力,要求学生在带教师指导下完成患者辅助护士与执行护士的工作;
1.2.2.3带教过程的注意事项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患者疾病特征与护理特征安排课堂讲解,在讲解完成后,为学生布置作业,并批改,在实习后期,对学生进行临床小课讲授,在带教过程中鼓励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不断的发现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指导学生努力的思考与总结[2]。
1.3评价标准 学生实习完成后,使用我院自行设计的试卷对学生技能与认知进行判定,总分为100分,学习态度由带教老师与区护士长综合评定,满分为100分。
2结果
观察组学生技能、认知与学习态度均优于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3讨论
外科病房是医院的重要区域,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提供完善的术前教育、术前准备与术后生活知识,并采取科学的护理措施减轻患者的疼痛,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协助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提升患者的自理能力。在外科临床带教中,应该注重学生责任心的培养,提升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应急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为学生灌输"以患者为中心,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这样才能够为临床护理提供优秀的护理人员[3]。
总而言之,将分层次、分阶段的护理带教模式应用在外科病房的实习中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与责任意识,也可以提升带教老师的专业水平,该种教学模式是值得在临床实习中进行推广与使用的。
参考文献:
[1]朱茂芳.三级教学医院护理实习生分层次带教方法及效果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9(02):87-88.
关键词:分层教学;信息技术教育;应用
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其实就是根据教学计划的需求,通过实践性教学使学生的信息技术整体水平得到提升,而分层教学应用在高中信息技术教育中的本质意义就是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和实践应用能力进行合理的划分,分成不同层的几个组,根据每个组不同的知识掌握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从而能够保证任何学生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时都能够完全掌握基本知识点和实践应用能力。
一、高中信息技术教育中分层教学的内容
(一)教学内容的分层
高中信息技术分层教学是教育改革的必然结果,而且也是为了更加符合现在学生的学习需求。
1.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分层教学计划。首先,在进行高中信息技术分层教学时,根据对知识掌握程度的不同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分组,对知识掌握程度较低的学生一组、对知识掌握程度中等的学生一组、对知识掌握程度较高的学生一组,或者交叉分组,能力强的学生分散到各组,帮助提高其他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要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适当的调整教学难度。其次,分层教学是循序渐进的,在进行分层教学时,教师不能太过于心急,认为分层教学既然有一定效果,那么就必须快速见效,是不合理的,也不可取的。教师在情感上要时常对其进行鼓励,激发学生的自信,使学生能够对学习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兴趣;教学方法上要注重由易而难,逐渐培养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和自信,逐渐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成绩。
2.在教学内容方面,划分不同层次的教学难度。教师要根据学生只是知识掌握的不同情况进行清晰的划分不同的层次,对于成绩较好的那组就要适当的提升教学进度和教学难度,而对于成绩较差的那组来说,就必须要适当的降低知识难度并且还要放缓教学进度或加以单独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完成教学任务,这样既能减轻差生学习困难的压力,又能增强他们学习的求知欲望,从而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练习内容的分层
在分层教学过程中,可以将高中信息技术教育与平时的测验进行结合,根据学生当月的教学进度进行适当的测验,要保证教师能够及时的了解到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在进行高中信息技术练习时,主要将整体教学计划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就是重点练习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主要教学受众人群就是信息技术水平较差的学生,通过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练习,能够使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得到提升,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还能够起到一个巩固知识的作用;第二部分就是适当的给学生做一些简单的信息技术综合题,综合题的难度不宜过大,综合题的主要作用就是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综合题思考理念,使学生能够通过简单的信息技术综合题练习,拥有一定的信息技术思考能力和思维能力;第三个部分就是要将信息技术综合题的难易程度进行适当的提升,主要目的就是要提升成绩较好的学生进行延伸和拓展。例如在讲授文字排版与编辑的时候:①第一部分练习内容:输入一首古诗,对其进行简单的文字大小、段落格式调整,这个练习考量学生的基础知识,学生基本都能完成。②第二部分练习内容:对古诗标题进行简单美化,给学生加以提示,可以使用艺术字的形式对其美化,让学生自主选择不同形式的艺术字,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审美意识。③第三部分,根据古诗内容搭配插画或配上背景图,让学生从互联网中去搜寻图片,插入图片,改变图片的大小,图片与文字的位置协调,叠放次序,色彩搭配,这部分练习内容知识点涵盖比较多,要求较高,供成绩较好的学生去完成。
二、分层教学在高中信息技术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一)重点注重备课过程的分层
在进行高中信息技术分层教学时,要将主要教学计划分成两个部分,一个就是为总体成绩较好的学生制定的教学计划,此类教学计划主要是针对学生知识上的延伸制定的教学计划,适当的提升学生的信息计划教学难度,能够使学生信息技术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提升。而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就必须要着重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培养。比如在进行同一种教学时,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和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知识掌握度应当明确划分,成绩较差的学生只需要掌握相关基础知识和运行原理就可以了。但是成绩较好的学生就必须要熟练的掌握基本操作方法和全部运行原理,还要拥有一定处理突发问题的能力。
(二)重点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分层
在进行高中信息技术分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的放松对成绩较好学生的控制力度,可以使用任务驱动法,教师布置好任务后,让学生自主探索去完成教学任务,不要规定完成步骤。而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就必须加强对其的控制力度,严格控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让他们参照老师的每一个步骤去完成,使他们能够掌握更多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从而提升他们信息技术的整体水平。在高中信息技术分层教学过程中,要以提升学生整体成绩为目标,通过适当的划分层次,使班级学生的整体成绩得到全面提升。
(三)小组教学分层,共同进步提高
1.分层学习。由于很多学生来自农村,不少学生以前从未接触过计算机,因此动手能力不足,实践操作能力比较差。因此一上课,经常有很多学生不懂,举手提问,光靠老师一个人指导不过来,而且还经常影响课堂教学。另外一部分学生来自县城,家庭条件较好,家里都买了电脑,小学初中也开了信息技术课,因此实践动手操作能力较好,课堂知识点能较快掌握。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笔者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层次不同小组,提倡优生帮助差生,互补互助,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共同进步提高。这样又能保证课堂教学不被中断,学生都能积极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发挥了学生的特长。
2.分层评价。学生完成任务后,根据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和任务的完成情况,还有对学生小组合作讨论的过程加以记录,加以点评和考核,不同层次的学生考核标准不一,对优生考核标准要求要严格,高标准,使之成为操作能手、课堂明星和老师的好帮手。对中等学生不要遗忘他们,要以鼓励为主,既要肯定他们的优点之处,也要指出他们不足的地方,使他们明白自己的努力方向,更好的进步。对差生要不吝啬表扬,要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有进步的学生加以鼓励和表扬。通过分层教学,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还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合作意识。总而言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才能够更好的制定相关教学计划。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的了解到每一位学生的知识掌握度,从而根据学生知识掌握的不同程度制定适当的教学计划,这就需要教师恰当的划分教学时间,通过灵活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信息技术整体水平得到提升。
作者:黄世金 单位:江西省赣州市赣县中学
参考文献:
[1]刘仙.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实施分层教学的策略[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5(10)
摘要:本文结合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特殊性和教学的实际需要,提出在医学院校实施分层教育的必要性,并介绍了分层教学的优点、具体的实施过程、需解决的问题以及基于网络的分层教学的建议。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分层教学;医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由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教育水平不平衡,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在入学前存在很大的差异。有的同学已经在中小学或者家庭中学习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就会觉得安排的课程太简单,认为学不到新的知识,学习没有动力,不能满足他们想进一步学习的愿望;而一些农村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同学对计算机知识了解很少,甚至连电脑都没有见过。就会觉得课程安排的太难,不能消化,打击学习的积极性,收不到好的学习效果[1]。如何制定教学计划才能让基础好、学得快的学生“有东西吃”,又让基础薄弱、学习速度较慢的学生“吃得了”,是现在进行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教师的一个棘手的难题,是我们在教学中首先要解决的课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分层教育就是一种好的方法。
1分层教学理论
所谓分层次教学,就是教师在学生知识基础、智力和非智力等因素存在明显差异的情况下,有区别地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环节,有区别地进行教学,遵循因材施教原则,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类别学生实施学习指导,在教学的广度、深度、进度上要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不仅根据学生的实际选择教法、布置作业,还因材施“助”,因材施“改”,因材施“考”,因材施“分”,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从而达到总体教学目标。分层教育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组织能力[2]。
2分层教学的实施过程
分层次教学前首先做好分层的准备,比如准备好教师,制定好相应的规章制度。并且使学生充分理解学校进行分层的目的,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
2.1对学生进行分层
对学生严格考核并根据考试成绩分成A、B、C三个层次:A层为在进入大学以前学习过计算机基础课程,具备比较扎实的计算机理论基础,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可以使用计算机解决一定的问题。B层为成绩次于A层,但是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了解部分计算机理论知识;C层为基本上没有计算机知识,对计算机知之甚少,需要从头学习。
2.2分层目标的制定和教学实施
(1)A层学生
需要培养他们掌握熟练的办公自动化技能,适当的增加医学信息学的课时,培养解决医学信息中出现问题的能力。教学内容的制定:利用较短时间讲授教材内容,采用案例教学,通过Word、Excel、PowerPoint、FrontPage等作品的制作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对于医学院校的学生开设“医学信息学”课程,并且有选择的开设PhotoShop、Flash等学生喜爱的课程。重点在于设计一些应用性、探索性强,思维量大的内容。
(2)B层学生
要求通过学习能熟练使用表格、文字办公软件,掌握上网查找资料等工作技能。教学内容的制定:以教材为主,适当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用案例教学,让学生练习相对于A层简单的Word、Excel、PowerPoint实例,多以学生密切相关的问题入手,培养他们独立完成问题的能力。重点在调动其非智力因素上,引导他们独立思考,学会多观察、勤思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刻苦钻研上下功夫,通过练习,诱导他们向A层学生转化。
(3)C层学生
要求掌握文字、表格处理软件,提高上网技能[3]。教学内容的制定:从计算机基础知识入手,注重基本功的锻炼,立足于教材,授课采用教师讲授和学生上机练习相结合的方式,学习Windows基本操作、Word、Excel、PowerPoint等办公软件,举例浅显易懂,提高动手能力。重点强化基础,巩固技能。
2.3分层评价
分层评价是分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检验分层教学的重要手段。分层评价不能只看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而是要以其所在的层次中取得的进步作为衡量的依据。考虑到计算机课程的特殊性,可以把分层评价分为两个部分:期末成绩和平时上机成绩,同时要淡化记忆性为主的测试,以客观题测试为主,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增加上机测试的比重,通过教师平时的努力,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态度。
3分层教学的实践
我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也尝试实施分层教学,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把临床医学一个班作为教改班单独实施分层,首先在授课前摸底测试,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分层。成绩及格的同学进入A层,而成绩优秀的同学可以申请免修计算机基础课,直接给予学分;成绩不及格但是有一定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学生,划分为B层;其他为C层。实验表明,分层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端正了学生学习态度,每个学生都在本层中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和没有分层的学生成绩相比,分层的学生期末成绩和通过一级考试的过级率有明显的优势。如表1所示。
4分层教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分层教学给教师带来了繁重的工作量,要求教师在上课之前,务必要了解所教授层次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备课,有能力应付授课过程中的突发事件,这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大的要求;
必须采用适当的分层考试方式,根据本校学生的特点制定适合的授课计划和教学目标,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估,使奖学金的发放合理化;
全校范围的分层要求教务部门合理地安排理论和实践课程;
不同专业组成的班级,课堂纪律和班级管理方面要求学生部门加强管理。教务部门和学生部门必须团结协作,充分作好分层前的准备,严格把握分层的各个环节,使分层教学有条不紊地进行。
分层教学实施过程中带来的巨大工作量限制了分层教学在各校的发展,但是我们相信,利用网络这个特殊平台,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可以自主地选择分层学习,分层教育定能快速发展,为我国培养出越来越多掌握熟练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 胡声洲. 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分层教学研究与实践[J]. 聊城大学学报,2005,(3).
【关键词】 教师专业标准;分层培养;策略和途径
一、教师专业标准
为促进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小学教师队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国家特制定《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这是国家对合格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小学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小学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主要以“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为基本理念,对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能力方面提出了翔实的目标与要求。
二、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基本状况
1.被调查者基本情况分析
基于本校教师实际情况,部分40周岁以下的教师已经获得高级职称,所以本次被调查的教师是教龄在15年以下的28位青年教师,年龄均在38周岁以下。其中,教龄在9―15年的4人,占14.3%,教龄在3―8年的20人,占71.4%,教龄在1―2年的4人,占14.3%;被调查者中,普通教师24人,占85.7%,校级和中层领导4人,占14.3%;被调查者学历均专科以上,本科27人,占96.4%,一人本科在读;在职称分布上,中小学一级教师人12,占42.9%,中小学二级教师16人,占57.1%;在骨干教师评选中,教坛新秀有4人,占14.3%。
2.被调查者工作学习情况
调查中发现,优秀的青年教师都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有30%的调查者有每天阅读的习惯,其余的表示只要有时间就会阅读。在阅读内容方面,100%的青年教师参加了读书活动,坚持写有一定质量的读书笔记和教学反思的占85%。
3.被调查者教科研成绩
随着“科研兴校”的意识已深入人心,所有教师都十分重视教科研工作。调查发现,28位调查对象中,100%的调查者都参与课题研究,有4名老师是区级课题领衔人,带领着课题组成员研究课题。
4.被调查者师德师能情况
“亲其师”“信其道”,从而效其行。教师只有对学生倾注了真心的爱,教育才能取得成功。在访谈中,喜欢教师这份工作和喜欢学生的各占80%,说明各位青年教师对职业、学生的热爱度还是不错的。
三、青年教师分层培养策略和途径
根据以上对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调查情况,根据教师专业标准,可形成如下培B策略和途径。
1.建立合理青年教师分层培养标准
教龄15年以下的所有青年教师。按教龄和发展状态来分,分别确定具体的培养目标,采取具体的培养措施,以促进全体青年教师较快成长,并实现个性化发展。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三种:适应期(上岗1―2年),培养工作从“应知 应会”着手,使青年教师掌握教育教学的常规要求和教学技能;成长期(教龄3―8年):按照每个青年教师个性发展的特点,为他们创造成长的舞台,促使他们有目标地自我发展;成才期(教龄9―15年)重点培养青年教师在成熟的基础上向获得成就方向发展。
2.构建青年教师分层培养目标体系
根据《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提出的标准要求,根据各层次青年教师专业水平和发展需求,研究建构分层培养目标。分层培养目标坚持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既有师德、专业知识等方面的共性要求,又在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确定逐层提高的目标。分层培养目标将能力目标与成果目标结合起来,既有不同的具体的专业能力要求,又有专业竞赛、论文写作、教育科研等方面的成果目标。
适应期青年教师发展目标:头两年参加工作的教师要全面、全方位地参与对学生的教育教学管理,主动承担班主任或副班主任工作,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速度适应和熟悉教育教学工作;成长期青年教师发展目标:能非常胜任学校分配的各项教育教学任务,参与各项教学竞赛活动,参与教科研工作并有理论积累,成为学校骨干力量;成才期青年教师发展目标:在学校能起到模范作用,能上优质课、示范课,能主动承担课题,成为区级以上知名教师。
3.健全青年教师分层培养保障体系
制定了青年教师分层培养目标,学校就必须有一套良好具体的培养方案,予以保障。
首先要加强领导建“班子”。 为了把青年教师培养的规划落到实处,学校要成立青年教师培养领导小组,由校行政直接主抓这项工作。学校可以把区级以上的骨干教师作为每个分层阶段的领衔人,充分发挥学校教学骨干的引领作用:已获得市、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市教坛新秀称号的教师对所指定的青年教师进行一对一指导,给予领衔人各阶段的督促、考核等各项任务,由领衔人有计划地带领各青年教师发展;继续开展“与名校联谊,与名师结对”活动,充分利用校外名导师优势,让青年教师在教学实践与教学理论上不断进步。
其次要三年规划引“路子”。有合理的规划才有长远的发展,有了切合教师实际的规划才有实现的可能。学期初,要求青年教师制定三年自我发展规划计划书,分析自身的现状,自身的优势,自身的不足,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努力的方向等,由校领导和各组领衔人论证每人的规划是否合理,是否有发展,再以规划规整行动。
关键词:土木工程专业;模块化;分层次教学
中图分类号:TU-4;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2)04-0045-04
土木工程专业作为应用型本科,其目标是培养具备土木工程技术以及与工程技术相关的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具有一定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应用型人才。为实现这一目标,各高校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作了大胆尝试,其中“分层次教学法”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分层次教学是指按照教学对象的不同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如许多高校在某些课程(高等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程序设计等)教学中,根据学习成绩将学生分编到不同班级,然后按照不同的教学计划组织教学。这一教学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人为硬性分班给差生带来的负面影响较大,容易出现差生愈差的现象;分班后各班的教学计划和要求不一致,毕业证却一样,有失公平;为了鼓励、帮助差生,教师加班,教学成本增加,占用学生课余时间,学生积极性不高,效果差[1]。这种简单地根据成绩划分班级分层教学的方法难以达到高校培养目标的要求。如何适应教学需要和社会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改革教学管理模式,切实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毕业生尽快融入社会,适应工程一线的工作环境和要求,是值得研究和实践的课题,
关系到企业和社会对土木工程专业的认可以及土木工程专业的发展前景[2]。实施“模块化分层次教学”是实现上述目标重要的途径之一。
一、模块化分层次教学的含义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高等教育发展中产生的新概念,美国马丁?特罗(Martin Trow)提出:高等教育入学人数达到适龄人口的15%-50%时属于大众化阶段[3]。自2006年以后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并超过了22%,显然中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了大众化发展阶段。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和个性化是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两个重要特征,大众化教育阶段高校服务社会的职
能多样性和培养人才的多层次性也得到强化和深化,这要求高校在进行共性教育的同时能够充分掌握学生的个性特点,并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教育和服务,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改变学内容、教学进度和教学手段这种传统的“一刀切”教学模式。
模块化分层次的第一要素就是模块化教学。模块化教学是由若干个不同但互相联系的功能部件组成的动态的教学过程[4]。模块贯穿教学始终,反映了学习内容不同但紧密相联的知识内涵。灵活性和个性化是模块化教学的两个显著特征。模块化教学通过可选择的学习步调、学习形式、模块内容实现灵活教学,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土木工程专业的知识体系包含工具知识体系、人文社科知识体系、自然科学知识体系和专业知识体系等内容。武汉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根据自身的特点和行业要求,构建了“平台+模块”的课程框架。“平台”课程包括通识教育平台和学科基础平台,“模块”课程包括专业课程模块、实践教学模块和素质拓展模块。通识教育平台旨在培养学生的思想修养、思维方式、健康体魄、优良作风、基本知识和文化素质。学科基础平台旨在淡化专业,破除专业划分过细的培养模式,建设面向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相结合的平台课程体系,拓宽学生的专业基础范围,增强学生适应性。专业课程模块旨在突出专业特色,强调个性,扩展专业知识结构。根据培养方向的不同,专业课程模块又分为建筑工程专业课程模块、道路与桥梁工程专业课程模块和岩土与地下工程专业课程模块。实践教学模块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素质拓展模块包括创新教育和第二课堂,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在课外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爱好参与各种科研、素质培养及创造性实践活动。
模块化分层次教学的第二要素就是分层次教学,根据不同的标准将学生分成若干个不同层次,形成若干个学习组。分层的标准形式很多,如学习成绩、兴趣爱好、就业和求学等。从实践结果看,按学习成绩分层教学易出现教学管理难度大、教学进度和教学深浅难把握、差生负面影响大等影响,不建议采用。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毕业后主要有二大去向,一是到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工程施工单位、工程建设监理单位等单位工作;二是到高校进一步深造学习。不同的毕业去向对毕业生的要求略有不同,工程建设施工单位对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和施工组织等要求相对较高;设计单位侧重于设计理论和工程设计软件的应用;高校深造侧重于夯实基础理论和专业软件的应用。因此,在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中,根据毕业去向的不同设置不同层次实践内容,由校内指导教师和校外指导教师(如接纳学生实践的施工企业的项目经理或工程师、监理公司的总监或专业监理工程师)组成双导师工作组共同指导学生,通过不同侧重点的实践有针对性地锻炼、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毕业生快速适应和融入新的工作环境。
模块化分层次教学模式具有灵活性、针对性、现实性、经济性的特点。它不仅重视知识的传授,而且更重视知识的应用,弥补了传统教学法注重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听课的缺陷。模块化分层次教学模式以
学生为教学中心,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和互动性,充分唤起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促进每一位学生的持续发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最优发展途径。
二、模块化分层次教学的实施
关键词:班级分层教学实效对策
班级分层教学即建立在班级学生个体差异背景下的针对性教学,在实施分层教学时应充分立足英语教学特点,考虑如下教学要素,确立有效的教学对策。
一、班级英语分层教学的主要特点
班级英语分层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教师教学观念新颖。
目前,大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模式较为陈旧,按着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传统教学模式仍占据教育行业的主导地位。而新颖的班级分层教育则要求教师要勇于接受新颖的教学观念、方法,并有着对其取精华、去糟粕的能力,运用科学的新思路来开展教学活动。英语教学本身就是借鉴外来学问,更需要教师具备挑战新事物、运用新思路的能力。
2、以课程为单元,实行教学分层管理。
以班级为教学单元,对同一年级的学生制定同一教学目标,以同一教学速度、模式来实行学,是英语教学中的传统模式。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班级英语分层教学颠覆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特点,尝试以课程为单元,对有着不同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学生给予不同难度和进度的教学。再以教学课程的不同,对其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
3、教学途径丰富多彩。
班级分层教学对象错综复杂,因此,为了使得每个学生可以学有所成、完善自身,丰富多彩。教师创设具体、丰富、自然、真切的情景,鼓励学生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行为融于会话中。例如:可以让学生利用网络或资料室查找Christmas Day, Thanksgiving Day, fast food, NBA, IT, Civil War in America, Emancipation of Slavery在西方国家的历史背景及其文化意义。然后,让学生先小组讨论角色的分配,然后自编自演,尽量把所学的词语用到对话中去,最后,可以将这些准备的好小剧本利用学校的晚会进行表演。
二、实施分层教学需要的几个要素
1、教学管理模式
分层次教学实行以课程为单元的教学组织,变统一授课计划、学目标、学进度、学内容为分层制定教学计划、分层明确教学目标、分层安排教学内容、分层确定教学进度、分层提出考核要求的分层教学模式。
2、学生管理模式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管理是以固定班级、固定教室、固定班集体、固定班级干部为特征的管理模式。实行分层次教学后,学生上课打破了原“行政班级”的界限,教学组织形式进一步开放。
3、教师教学观念
教师一般都注重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习惯于已有的教学模式。英语教学与应世界外语教学新理念接轨,避免盲目,封闭。融入分层教学理念的英语教学尤其要有新思路,新眼光。
4、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无论是词汇教学,还是阅读或写作教学,分层教学背景下的英语教学对教学方法的直观性、灵活性及教学手段的多样性要求增大,而且要求教师有较高的课堂调控机制。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应适应学生的学习要求。
三、高中英语分层教学的对策
1、以人为本:满足跨文化交际能力发展需要
以人为本的教学人文精神相对教师而言就是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发展需要,说到底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本的人文教学思想要求我们从“以分为本”回归到“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取向上。英语教学中的人文思想还包括跨文化交际思想。真正尊重学生的发展需要,关注学生的发展潜能。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应积极倡导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2、放眼未来:确立开放式教学系统
英语教学在吸纳英语语言文化的同时,还要求学生立足国情,放眼世界,放眼未来。国际外语教学形势变化很大,我们的英语教学方法必然也要随之发展和变化。因此,英语课堂教学方法研究也必然是一个不断发展着的开放式的活动系统。
3、合理分组:推行小组合作学习
充分研究学生,立足学生学习实际,合理分组,为分层教学提供组织保障。分层教学的基本含义是“同类组合”,根本目的是“共同提高”。因此,分组工作做得是否到位直接影响分层教学的实施效果。所以,在占有详尽资料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准确分组意义重大。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可自行完成基本词汇,句型的积累学习过程。小组合作学习也为学生提供口语交流平台,实现口语语境学习途径。
4、注重效率: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和结构
要探索建立优化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就必须不断研究课堂教学过程。教学活动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信息活动的过程,每一课堂都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教学系统,在这个教学系统中的信息传递是双向的:一是教师的信息处理和行为的相互作用,二是学生的信息处理和行为的相互作用。这两个系统之间也无时无刻相互作用着。巧妙设问,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引导学生迸发思维火花,可以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同时要加强研究教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5、建立学法指导系统
由于学生的学习具有多种特殊性,所以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不可能只是简单的某种具体的学习方法的指导,而且应该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首先学法指导应立足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让这种习惯内化为学生的一种品质素养。其次,学法指导应重点突出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再次,学法指导应体现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英语学习有别于一般课程的学习,把英语作为语言来学习是基本的方法指导。
参考文献:
1、张晓明、王军华,《英语素质教育和教法与学法改革》,《语数外教学》,2011年12月
1.传统“一刀切”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全体学生的需求
幼师生的物理基础和学习能力不是“整齐划一”的,而是有所不同的,有的学生基础牢固掌习能力强,而有的学生只略懂大概,完全不深入,还有些学生甚至没有任何的物理基础,面对这样的具体情况,如果我们继续沿用传统的“一刀切”教学模式,那么势必无法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那些学习能力较差、物理基础又不稳的同学来说,根本无法理解教学内容也不能跟上教师快节奏的步伐会导致这些学生出现听不懂、学不好的状况。久而久之他们也就失去了物理学习的兴趣。对于那些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而言河能还会觉得教师的上课节奏慢,教学内容无法满足他们的学习欲望。所以我们要实行分层教学法,以此来帮助全体学生更好地学习。
2.分层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分层教学法实际上是通过科学化的时间以及教学计划实现对学生的分层教学。正因为如此才决定了分层教学法无法实现教师对全体学生在统一时间内进行指导。所以,教师在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教导时,应是在不同的时间进行的。这就需要学生自己要加强自主学习能力譬如当教师在对成绩好的学生进行指导时,那么基础能力差的学生就应自主学习,以便在教师教导自己时能更好地配合教师。教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配不同的教学目标海个学生都要努力达到这个目标。在这种模式之下,逐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在幼师生教学中如何正确运用分层教学法
1.对学生进行分层
要想让分层教学法真正地在幼师生物理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首先就要把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上,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而教师只是充当一个引导者的作用。幼师生物理的教学不再只是重视教授内容,而是将重点放在如何启发和引导学生上。在教学中我们不应只是片面地把自己当成一个传教者不能将物理教学当成是一项任务来完成,我们要和学生进行诚恳的交流指导学生应怎样去学、如何去学和学生共同探讨问题愈励学生勇敢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观点。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学习能力来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分层,并以此为基础来为学生设计出切实有效的分层教学计划。这里我们将学生分为三层:A层学生学习能力较差基础知识薄弱缺乏积极性;B学生学习能力一般基础知识能够基本了解和掌握肩一定的学习兴趣;C层学生学习能力非常好,基础知识能够熟练掌握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浓厚。通过对学生的分层,为以后有效地开展分层教学打下了基础。
2.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
教学目标的确定直接影响分层教学法的成功与否。一个合理的教学目标不仅能够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够从内心深处唤醒学习学习的兴趣。因此我们设计教学目标分层,必须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来进行教学目标分层的设计。A层学生主要以培养兴趣为主通过实际生活中的物理原理赴他们明白物理在生活中的普遍性和重要性体会到物理知识的渊博阴白物理学科的真正价值;B层学生以扎实掌握物理知识为主对于此类学生要强化基础知识的训练,以此来加深他们对物理知识和试验的掌握赊此之外还要让他们能够自己分析和解决一些相对简单的物理问题;C层学生以拓宽物理视野为主教师可适当地给予学生一些物理难题来让学生进行解答。当然所谓“难题”就要靠教师自己斟酌了,难易适中既有挑战性汉在学生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拓宽学生学习物理的视野发散学生的学习思维赴学生对物理产生独到的见解和认识,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对教学方法进行分层
教学方法分层是最为重要的一个阶段。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坚持“因材施教尊重个性”的教学方针。教师在分层之前,就应掌握每一个学生特点并且对学生的特点加以运用,通过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推进分层教学法的有效进行。对于A层学生,教师应以培养为主,给学生下放一定的任务赴学生收获完成学习任务后的满足感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改善学生对学习所产生的恐惧心理强化学生的基础训练;B层学生教师应以激励为主要激励学生去钻研难度更大的物理习题;C层学生则应以指导为主大多数情况下让他们自己去学习焙养他们独立学习的能力,当学生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指导学生进行团队合作,来将物理难题一个一个解开最终发现其中的真理。
4.对教学评价进行分层
教学评价分层是整个分层教学中最后的一个环节池是一项总结性的工作。通过教学评价分层后座个分层教学的效果才能够显现出来。所以教学评价分层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也是对教师教学成果的评价。在进行分层教学评价时,教师应仍以学生的特点为基准:A层学生布置相对简单的基础作业月的是让学生能够扎实地掌握物理基础知识;B层学生布置难度相对较高的强化作业,目的是提高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水平;C层学生布置作业的难度最大多以创造性和灵活性为主,丰富学生的解题思路。
三、结语
分层教学法指的是在体育教学中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人的身体素质的不同而将兴趣爱好相同的学生集中在一个层次之内进行集中培养的方法。教师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分组,在针对每个小组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按照实际的情况设定教学的内容,在不同的标准下促进学生技能的发展。
二、分层教学法内涵分析
分层教学法指的是在一定的教学指导思想下,老师按照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情况和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学生的能力水准进行分层,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在授课的内容上也都要进行提前的设计,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够得到最好的发展效果,达到整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
三、分层教学法的分类标准
1.按照个人身体素质分层
教师在体育活动设计中应该按照学生的个人身体素质情况进行教学内容的灵活性改变。例如在小学4年级进行了一场持久耐力跑的比赛,身体素质好的同学在3分15秒就可以跑完800米,而那些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这个时间只跑了700米。所以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按照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分组,将身体素质好的分到一组在训练中去激发他们的身体潜能,让他们跑的更快。对于身体素质差的学生在基本的标准下对其进行训练,慢慢地提升其身体的素质机能,逐渐的提高对他们的训练要求。
2.按照学习能力分层
对于体育的学习每个学生之间的理解也是不同的,学习能力强的同学能够很快的记住动作的要领,而学习能力稍差的同学在动作的学习上可能会稍微的慢一些,所以在体育课上出现了体质好的学上愿意上体育课,在体育课上能够得到自我价值的满足,相反体质弱的学生在面对体育课时就没有这么高的热情,不愿意去上体育课,就会用各种理由去逃避体育课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学生多进行观察,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对于喜爱的学生可以适当的增加训练而对于对体育学习吃力的学生则要适当的放宽对他们的要求。
3.按照教材的难度分层
在体育教学中由于教学的内容不同,因此在难度上也存在着不同,教师在教学过程的实施中之间的摸索循环渐进的去实施教学的内容。对于接受能力强、学习能力强、身体素质还好的学生可以适当的加快教学进度,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须求,而针对对于体育学习吃力的同学教师可以适当的放慢教学的速度,多给这部分同学联系的机会,让他们逐渐爱上体育的学习。
四、分层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1.应用分层教学的前提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学的主体是由多个个体参与共同组成的,在教学过程中他们相互促进,相互沟通,促进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在分层教学法中学生是分层的主体,所有的活动都应该是围绕着学生来展开的,因此来说对学生的合理分层是保证分层教学法实施的关键。只用明确了每一个层次中的对象需求,教师才能根据其需求进行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的设计。在倡导学生个性回归的基础上,教师要多关心学生,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因材施教。在对学生分层之前教师还要让每个学生明确自己适合在哪个层次,让学生自己选择层次进行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努力程度以及学生的进步情况对其所在的层次进行调整。
2.应用分层教学的核心
在新课程改革后对学生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学生的整体素质进行分层评定。教师不能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达到同一样的标准,应该要在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要求下去培养学生的发展,按照学生的个体层次不同,对其制定不同的管理目标,在教学中积极的鼓励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百米赛跑中有的同学可能跑的就很快,而有的同学也因为自身的原因可能跑的就不那么快,因此教师在评定成绩时应该进行积极的鼓励,鼓励那些成绩好的,让其继续进步,对于成绩较差的也要进行鼓励,让他们转变学习态度,积极进取将成绩追赶上来。
五、分层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正视分层差异教学
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其身体状况和个人的素质可能都不相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出现教学成果的差异化是很正常的。在现实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正视教学中的差异化存在,对个体进行分析,用分层教学法的理念将学生的整体发展水平做递增式排列。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正视了自己的不足后积极的进取取得进步。教师按照差异化的教学法对学生实现不同教学目标、不同教学内容的制定。
2.缩小差异分层训练
体育的教学中课堂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不同基础学生的训练强度是不同的,针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充分的考虑到这一点,对于身体素质好的学生可以适当的提高要求,而针对于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则采取标准的降低,慢慢地鼓励其进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