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57:1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实验室设计趋势,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Linux;操作系统;软件测试;软件工程;系统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世界经济正在进入知识经济形态,信息产业是知识经济的支柱产业,其中软件产业具有很高的战略地位,是我国在知识经济时代的战略制高点和信息产业图强的重点,软件产业对于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保证文化不受侵蚀、对出口创汇具有重大意义。
近几年,Linux发展迅速,国内Linux产业也在高速推进中,国外企业集团包括IBM、HP、Intel、Oracle、DELL、Sun、RedHat、Novell等现都是让Linux回归到商业路途阵营中的重要推进者,不管他们是以Linux为主业,还是将其作为一种战略投资。2005年以后的市场容量更是极速增长,Linux商业阵营已经初具规模。这些国际知名企业纷纷投入巨资在其全球研发中心建实验室和与高校联合组建其实验室。
从技术趋势看,操作系统实验室日益普及,软件工具、平台、环境开始广泛使用,对软件开发过程的研究开始转向对软件评测过程的研究,基于软件质量评测受到广泛关注,成为主要技术热点,开放性、标准化成为主要潮流。这些技术趋势反映出信息市场的需求,在我国软件实验室及软件产业的发展中应予以高度重视。
2操作系统实验室重要性分析
“Linux操作系统实验室”是软件实验室中最基础和重要的实验室。建设“Linux操作系统实验室”主要致力于Linux相关技术研究,目的是为中国广大Linux软件产品创新提供一个开放的实验和资源平台,为Linux软件产品的开发、测试、教育、认证等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
建设“Linux操作系统实验室”,是顺应全球Linux发展趋势,加速培养Linux产业急需的人才,也是Linux各类产品诞生的摇篮。通过建设“Linux操作系统实验室”,可以开发、评测、认证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操作系统软件,并实现相应的技术要求,通过成果转化,进行规模化和产业化的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促进我国基础软件、应用软件的研发、生产、销售、教育培训整个信息产业链的发展。“Linux操作系统实验室”建设将以安全性、可靠性、高效性、自主及开放性赢得广阔的前景,将为我国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和GDP的增长做出更大贡献。
建设“Linux操作系统实验室”有利于软件产业的发展,成为软件产业及人才的基础设施,成为一种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实验室本着发展民族软件事业的精神,根据任务要求,开放思想、创新研究方法,本着消化吸收国内外同类先进技术、严谨工作、积极开拓的精神,在设计、开发、使用过程中坚持技术先进、功能适用、操作简单、性能高效的原则,不断创新。
3操作系统实验室职能分析
操作系统实验室计划设计如下职能:
(1) 开发、测试和认证服务
提供Linux操作系统开发及底层应用相关平台,建立开源技术资源数据库。
提供Linux软硬件可靠性、兼容性测试和认证服务。
提供基于Linux的应用系统测试服务(性能、功能测试等)。
(2) 咨询服务
实验室将为电子政务、电信、金融、能源、教育等重点行业提供基于Linux的行业解决方案咨询(包括系统架构设计、技术选型、项目实施监理等)。
供Linux技术情报。
(3) 培训服务
实验室将提供中高级Linux技术培训,培养高级Linux技能型人才。
Linux系统开发高级培训
Linux系统开发中级培训
(4) 协同开发服务
为企业提供先进的协同开发环境,帮助企业建立新的外包、监理和离岸开发的工作模式;
为企业和开源社区架起沟通的桥梁,为优秀的开源项目在企业中牵线搭桥,促进商业化,也为企业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4操作系统实验室的技术特征分析设计
(1) 安全、稳定的内核分析设计
“Linux操作系统实验室”以单体内核为基础,并引入模块化机制,将文件系统、驱动程序、网络协议等用模块方式予以支持,从而分析操作系统达到了怎样的性能,具有怎样的灵活性。
(2) 优化内存管理,操作系统宕机分析设计
“Linux操作系统实验室”划分用户空间和内核空间,用户程序有很多的地址空间可供使用。同时采用内存分页技术,支持4K和4M(PAE方式下为2M)两种大小的内存页面,并可以用参数指定部分内存使用大页面方式而另外一部分使用小页面方式,适应系统中不同应用的特点,保证需要大内存的操作系统程序使用大页面以提高性能,而需要内存不多的各种小操作系统使用小页面以节省内存,同时内存换页的技术避免了因为内存管理而出现的数据溢出(即蓝屏)现象,测试操作系统蓝屏的问题,提升了操作系统的安全和稳定性。
(3) 支持多文件系统格式,异构系统间文件兼容与交换分析设计
“Linux操作系统实验室”支持的文件系统应是操作系统中最多的(包括NTFS)。当前Linux操作系统支持的日志文件系统有ext3、ReiserFS、JFS(IBM开发)、XFS(SGI开发)、VxFS(Veritas开发),其中JFS/XFS/VxFS由成熟文件系统移植而来,具备高稳定性、高性能和高可靠的特点,独立开发的加密文件系统模块,与具体文件系统无关,在各种文件系统上都可以实现细粒度/高强度的加密,并且具备很高的灵活性和易用性。
(4) 完善的网络环境分析设计
网络功能分析是“Linux操作系统实验室”的重要特色,作为Internet网络技术和异种机连接重要手段的TCP/IP协议就是在原Linux上开发和发展起来的。而TCP/IP是所有Linux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因此,Linux在Internet服务器中占绝对优势。同时Linux操作系统支持所有常用的网络通信协议,包括NFS、DCE、IPX/SPX、SLIP、PPP等,提供主机系统,以及各种广域网和局域网相连接的环境,这也是Linux操作系统具有出色的互操作性(Interoperability)的根本原因。
(5) 支持异步I/O分析设计
“Linux操作系统实验室”支持异步I/O,且符合POSIX标准,使用POSIX异步I/OAPI开发的操作系统程序在Linux操作系统和其它操作系统之间测试其可移植性。
(6) 多种数据库支持能力分析设计
由于Linux具有强大的支持数据库的能力和良好的开发环境,所有主要数据库厂商,包括Oracle、Informix、Sybase、Postgress等,都把Linux作为主要的数据库开发和运行平台。从某方面来讲Linux操作系统就是作为强大数据库的基础进行开发的,支持能力的测试也很重要。
(7) 完善的开发接口分析设计
“Linux操作系统实验室”应该为软件开发人员提供丰富的开发工具,迄今为止,Linux工作站仍是软件开发厂商和工程研究设计部门主要的工作平台。有重大意义的软件新技术的出现几乎都在Linux上,如TCP/IP、WWW、OODBMS等。Linux操作系统是Posix标准的执行者,且开放源代码。由于开放源代码,Linux操作系统才得以高速的发展,更多的应用程序得以在Linux操作系统上开发,更多的功能在Linux操作系统得以实现。这也为Linux操作系统的后续开发提供了强大的后台支持。
(8) 安全分析,实现灾难自动恢复功能设计
目前操作系统安全中,用户最担心的问题是主机硬盘出现物理损坏将造成整个工作的瘫痪,“Linux操作系统实验室”使系统完成联合文件系统(aufs)的支持,实现了在硬盘出现物理损坏后可立刻通过一张光盘恢复运行整个操作系统的功能,使用户工作不受到影响,提高系统的可用性。
(9) 创新思维方法,测试兼容Windows应用的运行设计
在应用软件的兼容问题上,“Linux操作系统实验室”摆脱传统思维方法,科学的采用虚拟机技术,使用户不用修改Windows 的二进制文件,就可以运行,解决以往困扰Linux推广应用中Office文件不能兼容的测试难点。
(10) 迎合用户习惯,嵌入桌面环境支持KDE4.2,满足用户使用习惯设计
现有用户基本上都习惯使用微软提供的视窗界面和操作方法,对此,在使用方法上要积极创新,“Linux操作系统实验室”要采用了KDE4.2技术,实现视窗模式的用户界面,使用户在操作习惯上不需要进行改变,就可以完全掌握操作系统的使用。
(11) 办公环境支持,完全兼容MS Office文档格式设计
“Linux操作系统实验室”在办公环境方面,改变以往的依靠应用软件的支持才可以使用Office软件的问题,预置Office办公组件,完全支持XML、MS office 下的doc、Excel、ppt文件等格式,集成pdf输出功能,解决MS Office文档格式兼容的问题。
(12) 总体性能指标分析设计
“Linux操作系统实验室”结构的设计,直接影响到其稳定性和可靠性。因为操作系统需要肩负对硬件设备的兼容和对上层应用的支撑,所以系统的稳定性成为衡量操作系统好坏与否的最重要标志。
(13) 实验室可靠性分析设计
“Linux操作系统实验室”借助的是类UNIX原理和成熟的技术手段,是能达到大型主机(mainframe)可靠性要求的。它将在大中型企业中每天24小时、每年365天不间断地运行,需要极高的可靠性。
(14) 实验室可伸缩性分析设计
“Linux操作系统实验室”不仅有笔记本电脑、PC、工作站,甚至小型机,而且能在所有主要CPU芯片搭建的体系结构上运行。此外,由于“Linux操作系统实验室”要很好地支持SMP、MPP和Cluster等技术,使其可伸缩性又有了很大的增强。系统能支持的SMP,CPU数要达到几百甚至更多个,MPP系统中的节点甚至要超过1024个,支持的异种平台Cluster技术也将投入使用。它的伸缩性远远超过了传统操作系统实验室所能达到的水平。
(15) 实验室开放性分析设计
开放性是“Linux操作系统实验室”最重要的本质特性。由于开放系统深入人心,几乎所有系统宣称自己的产品是开放系统,确实每一种系统都能满足某种开放的特性,如可移植性、可兼容性、可伸缩性、互操作性等。但所有这些系统与开放系统的本质特征相去甚远,只有遵守GPL协议,及时公布新产品源代码,使开放性更加充分也更符合开放系统的要求。
(16) 实验室安全性分析设计
“Linux操作系统实验室”的设计参考Linux的体系结构,在安全性及代码结构安全性上,相对于Windows操作系统来说更胜一筹。首先,病毒代码不可以在“Linux操作系统实验室”上存在并破坏系统,因为无论是正常的代码还是病毒代码,都需要权限来运行,病毒代码将无法获得足够的权限来进行感染和破坏工作。“Linux操作系统实验室”对于病毒这种形式的破坏要具备免疫力,可以在测试期内减少大量的维护费用。其次,“Linux操作系统实验室”完全开放的模式,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得足够的用户反馈,并及时修补安全漏洞。
(17) 实验室兼容性分析设计
“Linux操作系统实验室”可以使用在所有的硬件架构之上,从IBM的Z系列大型机到个人手中的移动电话。而在主流的企业级计算架构中,“Linux操作系统实验室”应该支持IA32、IA64、X86-64、IBM Power这些所有的计算平台,可以有Sun Sparc、HP小型机和Alpha计算机,它的兼容性比Windows操作系统主机更加强大,各个厂商也必将看中这一点,开发出更多的驱动程序和应用软件以适应快速的发展。
5发展方向与探讨
随着操作系统开发领域的应用和不断发展,操作系统实验室也由最初各种单机扩展到了针对操作系统半成品甚至过程产品的全过程网络测试,这是对操作系统测试的一种必然发展趋势。操作系统实验室也会随着这一思想,不断地扩展到产品各个生命周期中去,这将使操作系统的版本升级工作更加顺利,这也是我们以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参考文献:
[1] Daniel Bovet. 深入理解Linux内核[M]. 3版.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2] 赵炯. Linux内核完全剖析-基于0.12内核[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3]Jonathan Corbet. Linux设备驱动程序[M]. 3版.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4]Jon Masters. Linux高级程序设计[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5] 朱少民. 全程软件测试[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6] 于秀山. 软件测试新技术与实践[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7] William E.Perry. 软件测试求生法则[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关键词]职业教育 信息安全 实验室
中图分类号:G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1-0254-01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信息安全的内涵在不断延伸,从最初的信息保密发展到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和不可否认性,对信息系统提出了“保护、检测、反应、恢复”的保障安全策略。信息安全技术涉及面广,包括如物理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信息基础设施安全等多个方面。
一、实验室建设原则
信息安全实验室需要符合信息安全最新技术发展的总体趋势,建设时应该考虑以下原则:
(一)以满足岗位任职需要为原则,重点突出实用性
职业教育院校的学生来自于不同岗位不同层次,他们的学习目标更加注重岗位实践能力的提升。因此,信息安全实验室的软硬件环境建设、实验内容安排,实验结果评定都应该更加以岗位任职技能提高为导向,重点突出满足实际任职的实用需要。
(二)以紧跟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为原则,重点突出先进性
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信息安全领域的硬件设备、软件技术都在不断更新和提高。因此,在进行实验室建设的时候,应选择实现原理与技术相对先进的实验设备和建设方案, 以保证实践内容的先进性。
(三)以遵循设计架构科学灵活为原则,重点突出可扩展性
在进行实验室建设规划设计的时候,应充分考虑当前需求与技术发展之间的关系,遵循系统架构灵活可扩充的基本原则,使实验室提供的实验平台能够及时升级与更新,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新技术与新方法。
(四)以保证实验系统行为可控为原则,重点突出安全性
信息安全实验室的部分实验具有一定的攻击性和破坏性,所以在进行实验室总体规划时,应通过采取合理的设计方案、采用有效的技术措施、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以保证实验过程中的行为不会对实验室内部以及外部网络造成破坏和干扰,充分确保信息安全实验室数据与环境的安全性。
二、实验室建设规划
(一)实验室总体规划
针对职业教育院校学习特点,结合实用性、先进性等相关建设原则,信息安全实验室主要从网络信息安全、通信信息安全、实体安全等方面来进行建设。
1.网络信息安全实验平台
网络信息安全作为信息安全的重要环节,是当前实现信息安全保密的关键。通过搭建网络信息安全实验平台,可以完成包括远程控制、病毒防护、漏洞检测、木马攻击、防火墙应用等实验,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掌握网络信息安全隐患和相关的防护技术。
2.通信信息安全实验平台
通信信息安全主要包括固定电话系统和移动通信系统的安全防护。通过通信信息安全实验平台,能够完成固定电话模拟窃听,移动通信信息截获,手机通话模拟监听等实验,进一步提高学生信息安全意识。
3.实体安全实验平台
实体安全防护主要包括固定设施、文档、设备的安全防护。搭建实体安全实验平台,能够完成模拟文档防复印、存储介质数据安全等实验。
(二)实验室环境设计
1.实验室平面布局
考虑实验室建设的可扩展性和安全性,将实验室从整体布局上划分为两个区域:实验区和演示区。实验区主要供学生进行网络信息安全保密的相关实验活动;演示区主要进行通信信息安全实验和实体安全实验的相关演示活动。
2.实验室逻辑结构
实验室结构主要可分为3个部分:网络信息安全实验区、通信信息安全实验演示区和实体安全实验演示区。
(1)在网络信息安全实验区部署学生实验用机。以5人以内为单位分为多个实验小组。为了更好的进行不同操作系统环境下的安全实验,每台学生用机配置windows、linux双系统。部署一台教师用机和一部投影仪,主要用来给学生进行网络信息安全实验、安全攻防的集中演示。
(2)通信信息安全实验演示区主要设置通信信息安全实验台,包括手机、固定电话监控设备、移动通信信息截获装置等。
(3)实体安全实验演示区主要设置实体安全实验台,主要包括实验存储介质、防复印设备等。
三、主要实验项目设计
根据信息安全实验室建设的三大平台,设计出不同方向不同层次的实验项目,有助于充分发挥实验室的最大效能。
(一)网络信息安全实验
实验一:交换机端口安全。从网络管理的安全性考虑,对交换机上端口的访问权限做些限制,通过限制允许访问交换机某个端口的MAC地址以及IP地址来实现严格控制对该端口的输入。通过该实验使学生理解交换机端口的安全性,并掌握其配置方法。
实验二:网络扫描。使用网络端口扫描器,了解目标主机开放的端口和服务程序,从而获取系统的有用信息,发现网络系统的安全漏洞。通过网络端口扫描实验,增强学生在网络安全方面的防护意识。
实验三:口令设置与破解。使学生了解口令破解的工作原理,验证弱口令存在容易被破解的隐患。
实验四:木马的功能和危害。采用教师演示和学生亲自操作的形式,体验木马的远程控制功能,认识木马的窃密危害。如文件的下载、上传、远程屏幕控制,远程音视频监控等。
实验五:木马的植入。了解和体验木马的植入手段。
实验六:网络传输信息的泄露。通过嗅探获取网络传输数据中的重要信息,了解网络数据传输中被窃听的风险。
实验七:网络传输信息的篡改。通过篡改网络传输的信息,验证网络通信过程中存在的数据被篡改的风险。
实验八:ARP欺骗实验。了解ARP欺骗类型和手段,掌握防范ARP地址欺骗的方法和措施。
(二)通信信息安全实验
实验一: 模拟手机通话防监听。通过教学专用的手机通信监控设备,模拟监听手机的通话内容,验证手机等信息终端存在的失泄密隐患
实验二:模拟固定电话防窃听。通过教学专用的固定电话通信监控设备,模拟监听固定电话通内容,验证固定电话存在的失泄密隐患。
(三)实体安全实验
实验一:存储介质的安全风险。磁盘文件删除和高级格式化后,对磁盘进行数据恢复,验证存储介质的安全风险。
实验二:文档的安全风险。通过防复印技术处理文档实验,使学生具备对文档的防护技能。
参考文献
[1] 李长春.高职院校信息安全实验室建设研究与实践[J].湘南学院学报,2013(2):92-98.
[2] 蔡灿民,邹瑞源.网络攻防实验室建设探究[J].科技广场,2011(5):55-57.
[3] 董理君,宋军,王茂才.信息安全专业实验教学中的若干问题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0(22):142-150.
[4] 方玉怡.实验室网络信息安全防范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福建电脑,2012(2):174-175.
关键词:实验室管理;系统需求;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21-0000-02
1 引言
随着最近几年高等教育的发展,实验性操作性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不断提升,这样实验室和实验设备的管理就变得尤为重要。但是,目前很多高校在实验室的管理方面任然处于手工统计和人工记录的这样的原始管理模式中。这样产生两个问题:(1)数据量太大,查询和管理非常费时费力,不方便。(2)实验室大量的宝贵的实验仪器设备无法共享不能充分利用,浪费资源[1]。
现阶段随着互联网和信息管理技术的飞速发展,迫切的需要我们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对高校实验室设备资源进行科学、合理、高效和全方位的管理。发挥出实验室的最大能量和功能[2]。因此,运用最新的互联网管理理念,建立起一套实验室服务管理系统,是提高实验室资源利用率和管理效率的关键所在。
2 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和概念介绍
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和概念是指通过综合运用信息化技术来实现对实验室的各种信息管理的系统。在高校中,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实验室人员管理、实验室用户管理、实验室设备管理、课程管理和实验室管理等几个方面。利用互联网技术将各个实验室连接起来,利用分布式管理系统将各个分散的实验室管理起来[3]。从而实现网络共享实验室数据、无纸化统计设备仪器的数据和实现教学模式网络化。
3 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设计
在充分的研究和分析和参考了其它的类似的系统的基础上,同时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对实验室管理系统进行了总体的设计。最终确定本系统由五大模块构成。分别为:实验仪器和设备使用时间管理模块、用户注册管理模块、实验仪器和设备使用申请管理模块、用户信息管理模块和实验内容管理模块。现对各个功能模块的详细设计说明如下:
3.l 实验仪器和设备使用时间管理模块
实验仪器和设备使用时间管理模块主要用来实现对实验仪器和设备的使用时间来进行管理。这个功能模块主要由管理员和普通用户两种角色构成。管理员可以进行添加仪器设备、修改仪器设备、删除仪器设备、查看仪器设备、统计仪器设备、审批申请、输出统计报表这些功能。而普通用户只具有查看仪器设备这一功能。如图1所示
3.2 用户注册管理模块
用户注册管理模块可以实现用户远程注册的功能。其主要有系统管理员和普通用户两种用户角色构成。其中,管理员可以添加新用户、删除旧用户、修改用户信息、查看用户信息、修改用户密码等用户管理的功能。而普通用户可以进行登录、注销和修改密码的操作如图2所示。
3.3 实验仪器和设备使用申请管理模块
实验仪器和设备使用申请管理模块是为满足普通注册用户申请使用设备仪器需求而设计的模块。其系统角色只有一个,为注册用户。注册用户具有设备仪器注销浏览功能、设备仪器在线搜索功能、设备仪器使用在线申请功能、设备仪器使用历史查看功能。如图3所示。
3.4 用户信息管理模块
用户信息管理模块主要是对用户的各项信息进行管理。这个模块有系统管理来进行操作,包括对管理员、讲师和学生的注册信息进行增、删、改、查这些操作如图4所示。
3.5 实验内容管理模块
实验内容管理模块主要辅助学生完成实验而设计的。这个模块有系统管理、教师和学生这样三种角色。系统管理员可以进行和操作这个模块的所有功能。教师具有查看实验进程、添加注释、更新实验计划、下载文档资料、下载授权、信息广播、请假受理这些功能。学生具有查看实验进程、文档资料下载、下载申请、广播信息查看和学生请假这些功能。
四.结论
本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按照上述设计已经全部实现,并且也应用到了学校的实验教学工作中。其运行稳定,工作高效。为学校实验室的信息化建设树立了榜样。
参考文献:
[1]张永芬.浅谈高校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仁[J].中国科技信息,2009,(11):154-160.
[2]韩也,汪跃,赵越.信息化条件下地方高校实验室建设发展趋势分析[J].长春大学学报,2008,04-30.
关键词:实验室开放;开放形式;存在问题;改革思路
作者简介:李玥(1980-),女,吉林长春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教务处,助理研究员。(北京 100192)
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3-0108-02
实验教学是高等学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适应时展的高素质人才的关键所在。依据我国教育部“大力推进高校自主创新,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文件精神,全国各高校都在加大实验教学改革力度。高校实验室是实验教学的主要场所,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基地。其中,实验室开放作为实验教学改革的一种手段和途径,正在高校中广泛推广及实践。
实验室开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并非简单意义上的空间、时间的开放,它的实施涉及思想观念、管理体制、经费保障、课程改革和队伍建设等系列问题。本文主要就高校实行实验室开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实现实验室开放的应对策略和改革思路,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一、实验室开放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一,培养创新型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需求,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是我国高等教育在经历数十年发展之后的必然结果。实现高校学生将书本知识向动手能力转化、提高其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实验教学不可或缺。国内外众多高校“实验室开放”的实践已经证明其在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显著作用,实验室面向本科生开放已成为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二,传统实验教学模式的不足逐渐显露。传统的实验教学内容固定,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较为陈旧,不利于因材施教,整个实验环节缺乏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导致学生对实验缺乏兴趣和热情,且实验时间安排较为固定,实验教学往往因为实验室要关门或打扫卫生等问题草草结束,这些传统实验教学模式的不足逐步影响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第三,实现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适当精简演示性和验证性实验内容、增加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内容是实验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不但能达到理解掌握理论知识实验基本技能、动手能力培养的目的,更重要的在于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合作精神和科研能力。
第四,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为实验室开放提供了客观条件。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教育事业经费投入,高校实验室得以引进大批先进仪器设备,这为实验室开放提供了物质基础。通过实验室开放,可以提高实验室设备利用率,可以实现教学方法多样化,可以使教师课堂辅导与学生自主实验有机结合。
二、实验室开放的主要形式
目前国内高校实验室开放主要有三种形式:时间开放、内容开放和功能模式开放。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根据实践经验制定的《实验室开放管理暂行办法》中,明确了更适合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特点的两种实验室开放模式:时间开放与内容开放。
1.时间开放
全校各教学实验室,除教学任务安排的实验教学外,其余时间均可向学生开放,实验室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采用以下适宜的开放方式:全天候开放、定时开放、预约开放和阶段开放。
2.内容开放
全校各教学实验室,除必做实验项目外,还向学生开设选做和计划外开放实验项目,学生可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和研究方向自主选择以下开放内容,按制订的学习计划开展实验活动:
(1)指定开放实验项目。实验室根据自身条件开设一定数量的设计性、综合性指定开放实验项目,并编制实验指导书,学生根据指定的开放实验项目,在实验室完成指定实验。
(2)学生自拟实验项目。学生可自选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题目,自拟实验方案(包括实验方法、步骤、仪器、设备),经指导教师审阅通过后,在实验室完成实验。
(3)教师科研项目。经申请面试通过后,学生可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的研究,在实验室完成教师科研课题某一方面的实验。
(4)学生科研项目。对于学生课外科研立项的有关科技活动,实验室可提供相应的实验条件,并指派实验指导教师进行指导。
(5)学科竞赛项目。学生参加由学校(学院)组织的各类与学科竞赛有关的实验。
三、实行实验室开放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实验室开放三年多来的成果来看,实验室开放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它同时也给实验室管理带来了较大冲击,某些客观条件更是限制了实验室开放的实施,如果以下问题得不到妥善处理,那么“实验室开放”很难进一步推进。
1.观念意识不够开放
实验室开放在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开始全面实施已经有三年多的时间,但部分教师对开放概念的理解还不够深刻,纯粹教学目标主导的思想和相对落后的管理体制阻碍了“实验室开放”的实施,实验室开放仍然存在形式大于实质的情况。观念意识的开放和升华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这也是全国大多数高校在实验室开放初期都会出现和面临的问题。
2.开放实验经费不足
由于实验室管理工作量增加,实验项目增多,消耗了更多的材料,为此需增加仪器设备的维修和维护费用等额外资金。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这三年多的经验看,实验室开放后,所需费用增加较多,教学编制并不能完全满足这些新增需求。
3.实验指导教师力量不足
一方面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实验室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实验专职人员较少,教师实验操作能力相对于专职实验人员而言偏差,且常规教学任务也牵制了实验室专职人员和教师的时间;另一方面在实验室开放过程中,要求指导教师深入掌握各种设备性能及使用方法,以便在实验中指导学生正确合理地使用设备,这就进一步限制了合格实验指导教师的数量。
4.可供学生选择的开放实验项目较少
传统实验教学模式中,实验课程学时少,内容却繁多复杂,学生只能按照规定的实验程序完成一些验证性项目,能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较少,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5.开放实验教学与正常教学秩序的矛盾
开放实验的时间、空间自由度高,在时间上经常与理论教学冲突,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放弃理论教学还是放弃已经预约的开放实验都会给正常教学秩序带来负面影响,对教学管理也带来了诸多不可预测的问题。
6.学生积极性不足与实验资源利用效率偏低
实验室开放形式不够多样化,实验室向学生公布一些实验项目,其中多数属于教师的科研项目,对学生的素质要求较高,能参与的学生较少;或者是由实验室罗列一些课内实验项目,实验过程就是在已有的设备基础上,开展一些与课程有关的验证性实验,既没有明确的实验目的,也没有考核压力,因而大部分学生缺乏参与意识,更谈不上创新意识。再加上相关政策、管理制度的不到位,开放的实验室只能迎来少量的参与者,甚至出现“无人问津”的局面,造成了实验室仪器设备和实验材料的闲置与浪费。
四、推进实验室开放的对策
1.加强思想观念建设,让实验室开放深入人心
部分教师对实验室开放不重视,主要源于对项目理解不够深刻。因此加强思想教育工作,深化实验室开放理念非常重要。思想开放才会有政策开放,政策开放程度将决定开放效果。学校各级相关人员要充分认识到实验室开放建设的重要性,解放思想,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实现实验室真正意义上的开放。
2.有机整合人力物力资源
目前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在各项资源上的融合程度还存在挖掘空间,尤其是在实验室、实验设备以及实验指导教师方面,要把这些资源更加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实现“1+1>2”的效果。另外要对现有实验员队伍进行有计划的培训和提高,如鼓励部分实验员攻读硕士与博士学位、轮流组织实验员到相关单位进行业务培训和学习,促使他们不断吸取新知识、学习新技术、掌握新方法,形成一支思想稳定、业务素质高、充满活力的实验教师队伍。
3.开发更多的开放实验项目
在增加开放性实验项目方面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进一步开发实验项目,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以课后作业或课内选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由学生自行安排时间完成,使学生在参与开放实验的过程中,带有较强的目的性。二是组织科技活动和各类竞赛。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为培养创新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人才,除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市级、国家级的学科竞赛以外,还组织了许多学生科技活动和校级学科竞赛,进一步扩大了学生的受益面。
4.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学生参与开放实验积极性不高,其主要原因是对学校的一些制度以及开放的实验内容不够了解,感觉实验题目很难,无从下手。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增强学生对开放实验的认识,通过开放实验教学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二是加大校园内的宣传力度,使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三是制定合理的奖惩制度,对学生起到激励和制约作用。
同时,还要对实验教学模式进行适应社会发展的改革。要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制订培养方案,科学设置课程体系,特别是要强化实践教学;不断深化实验教学改革,科学地将相近学科中实验学时多、实验项目多的课程,设置为单独的实验课。此外,也要加强实验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如多媒体技术手段应用、虚拟实验室的构建等。
五、结束语
实验室开放是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是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的根本要求,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开放实验室,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教学实验资源,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现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由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在管理体制、经费保障、课程改革和队伍建设等方面仍存在一些客观问题,在实施的过程中更要不断地摸索和分析实验室开放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积极探索实验室开放的客观规律,在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基础上,加大力度进行现代实验教学改革、建立长效的开放实验室管理的运行机制和激励体制、不断提高实验教师队伍的素质,真正实现实验室开放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心平,梁亚平,张心弟.高等院校实验室开放与管理[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19):164.
[2]龚双姣,陈功锡,刘应迪,等.开放实验室与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初探[J].高等理科教育,2001,(2):92-94.
[3]成玉梅,康业斌.教学型实验室开放的基本条件运行与机制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56(10):138-139.
[4]张继德.教学型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培养模式的构建[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8,129(7):93-97.
[5]张林.实验室开放问题探析及应对策略[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关键词:开放管理;实验室;智能门禁
一、基于开放管理的实验室智能门禁系统的功能分析
1.智能门禁系统的需求分析。高校实验室智能门禁系统的基本功能是实现人员的出入管理和时限管理,完成对进出实验室人员准确、快速且无障碍的识别。不同功能的实验室在开放时间上也存在差异,因此即使拥有授权的人员也需要在指定的开放时间内才可进入实验室。当进入实验室的人员满足准入条件后,智能门禁系统会存储刷卡记录并驱动门锁打开。此外,实验室异常情况的报警也是智能T禁系统需要处理的重要问题。当门出现长时间未关或出现非法闯入时会触发报警器。实验室设备都会贴有专属RFID标签,当设备被恶意带离实验室时会被门禁系统检测出,并发出报警警报。为了提高实验室智能门禁系统的可操作性,需要保证该系统具有计算机远程控制功能,以实现对出入实验室人员的远程控制。
2.智能门禁系统的运行模式。通过对智能门禁系统的基本需求进行分析后,需要确定实验室智能门禁系统的基本运行方式。由于实验室同时兼顾教学活动和科研活动的功能,因此智能门禁系统需要通过移动终端查询实验室的使用情况。实验室的技术人员可以通过摄像头查看实验室的实时状态。为了提高智能门禁系统的可操作性,可制作实验室专属的二维码,师生可通过扫描二维码,查询实验室的课程安排和开放信息。当实验室内正在进行教学活动时,智能门禁系统会拒绝学生进入实验室。在计算机实验室中,智能门禁系统可与机房上机管理系统对接,实现学生使用计算机的科学管理;同时该系统需要记录进入实验室的人员信息,以方便实验室管理人员对实验室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
3.智能门禁系统的运行管理模式。智能门禁系统应用的目的是简化和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实验室的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智能门禁系统实时监控每个实验室的当前状况,同时又可以根据出入实验室人员的刷卡情况对每一时段的进出人员进行统计,实现了实验室的便捷式管理。科学的实验室管理制度需要推进人性化的管理手段,以方便学生利用移动终端随时了解实验室的使用和预约情况。为了保证实验室开放情况的准确无误,在智能门禁系统的设计过程中,还需要设计相应的纠错模块,实现对错误信息的及时纠正。
二、基于开放管理的实验室智能门禁系统的设计方案
1.实验室智能门禁系统的应用前端设计。实验室智能门禁系统的应用前端设计包括电子标签和门禁控制器,通过电子标签可以实现门禁控制器与用户的有效互联。电子标签保证了门禁系统可以灵敏读取用户信息,实现对进出实验室人员的识别与控制,防止非法人员进入实验室。智能门禁系统的硬件设计主要包括控制模块、通信模块、供电模块、显示模块、数据采集模块、输入模块和警报模块。相比于单片机控制,嵌入式控制器在功能上实现了更大的延伸。设计方案中采用S3C44BOX为主控制器。显示模块选用FM12864M液晶显示模块,可以实现文字和图形的清晰显示。报警模块通过蜂鸣器实现。当控制器出现非法数据时,蜂鸣器会发出警报,不同节点的控制器与上位机之间的数据传输通过CAN总线实现。
2.实验室智能门禁系统的网络传输平台。实验室智能门禁系统的数据传输功能可以基于校园局域网实现。基于校园网搭建的实验室智能门禁系统网络传输平台,可以有效降低系统的开发成本和实施成本。本设计方案中采用三层网络传输结构,包括表示层、功能层和数据层。其中,表示层接收数据并解析用户端的请求;功能层负责处理智能门禁系统的核心逻辑;数据层则负责响应数据的插入、删除、查询和更新请求。
3.实验室智能门禁系统的信息管理平台。实验室智能门禁管理系统的信息管理平台主要包括系统设置、门禁管理、设备管理、人员管理、预约管理等模块。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操作系统与数据库的兼容问题。本设计选用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作为服务器的操作系统,选用SQL Server 2000 Personal作为数据库服务器。为了实现前台控制程序对后台数据的操作,采用ADO数据库访问技术。
三、结语
高校实验室的信息化和网络化管理是实验室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有效提高高校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质,需要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构建基于开放管理的实验室智能门禁系统。这种智能门禁系统与传统的机械门锁相比,可以有效降低管理成本,并可以提高高校实验室的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冯燕,冯广.浅谈高校实验室资源管理系统建设[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9):102-103.
工业工程专业设立的归属不同,专业体系建设的思路就不同,人才培养的模式也不同,实验室建设的方向和模式也就不同。
1.国内高校工业工程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
在专业设立的归属方面,国外普遍是把工业工程专业设立在工学院系,比较重视专业的工程基础教育和工程背景培养。而我国工业工程专业的设立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把工业工程专业设立在机械工程学院系,二是把工业工程专业设立在管理工程学院系,三是个别学校把专业设立在经济管理学院系。目前国内高校工业工程的培养模式主要可分为两个方面。(1)设立于机械学院,授予工学学士学位,以机械工程技术为背景增加管理知识,强调制造工程相关技术和理论在工业领域内的应用。(2)设立于管理学院,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以管理科学为背景增加机电基础知识,突出经济管理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系统方法和理论的应用。
2.三峡大学工业工程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
三峡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工业工程专业开设在机械与材料学院,2004年开始筹备,2005年获准开设,2006年正式招生,2010年培养出第一届毕业生,同时开展工业工程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机械与材料学院是我校最早开办的学院之一,开设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输电线路工程专业、金属材料专业、材料成型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湖北省品牌专业、国家特色专业,具有一定的学科优势,与周边地区的机械制造企业建立了长期的科研合作关系,教学科研力量雄厚。我校在2004年筹备工业工程专业时就充分考虑了工业工程学科特点及校企互补、产学研相结合培养人才的目标,将专业设置在机械与材料学院,专业定位于近机类专业,明确了毕业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培养方向定位为主要为机械制造企业培养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工业工程依托机械优势学科开展专业建设,因此专业建设强调制造工程相关技术和理论在工业领域内的应用,应体现以机械制造技术为基础,以生产系统管理基本理论为核心,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手段,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思路。
3.我校工业工程专业培养模式
我校机械与材料学院在工业工程专业的规划与建设中,基于机械大类教学平台,注重依托本学院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湖北省重点学科,以及水电机械设备设计与维护实验室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充分利用该学科较强的师资力量及制造实验室大环境,使工业工程专业成为学院现代制造系统大平台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共享教学实验资源。我校工业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是面向生产制造业,培养的学生毕业后能从事工厂规划设计和改善、产品制造工艺设计、生产制造过程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和管理工作,具备经典工业工程的应用能力和现代工业工程的创新能力。
二、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建设
1.工业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思路
当前工业工程实验室建设呈现两大方向:基础IE实验室和现代IE实验室。基础IE是工业工程发展的起点,也是现代IE的基础和组成部分,在工业工程应用中最为普遍,加强基础IE课程及其实验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已开办IE专业的高校基本上都建立了以工作研究与人因工程为研究重点的基础IE实验平台。现代IE是传统工业工程由工业技术及相关学科的发展不断注入新内容而演变的结果。现代IE涉及范围广泛,内容不断充实和深化,兼收并蓄了越来越多的学科知识和高新技术,其中包括信息科学、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优化理论和仿真技术等。目前,部分已开设IE专业的高校正分步骤、分阶段地进行现代IE实验室建设。因为现代IE实验涵盖知识范围较广、内容较多,同时由于投资经费的限制,各个高校现代IE实验建设侧重点不一、层次也不齐。
2.我校工业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思路
工业工程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交叉性学科,要求理论联系实践,特别强调实践环节对学生的训练。本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时就把实验和实践放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在实践环节的设置、课时的分配等问题上都做了明确的规定,实践教学环节占总学分比例达到20%。同时,工业工程学科又是一门综合运用工程技术、管理技术,采用系统化、专业化和科学化的方法,综合多种学科的知识和技术,对由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规划、评价、创新和决策的系统工程学科,在规划和设计IE实验室时,必须强调现代IE的系统工程特点,必须注意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来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培养。在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指引下,我校在参考著名高校工业工程实验室的基础上,确立了基础IE实验室+现代IE实验室的工业工程专业综合实验室建设方向,将基础IE实验平台与现代IE实验平台有机地融合在一套实验平台中。我校工业工程实验室建设思路:营造一个类似真实的自动化制造系统生产运作环境,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的、创新的、密切联系工业实际的实验教学平台,能满足主要专业课程教学实验需要,保证实验内容的系统性、完整性、连续性,以达到锻炼和提高学生对制造系统的认知和操作能力以及生产运作与管理水平、系统分析和设计能力的目的。作为实验体系的核心部分,综合实验室中教学实验的设置,不应是相互独立的单项实验,而应根据IE专业的课程与知识体系,运用系统原理,设计一套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覆盖多门专业课程与知识领域的实验形式多样的教学实验体系,它能够提供验证理论知识和综合应用相关技术的环境,模拟真实生产系统的场所和开发应用工业工程知识的条件。
三、工业工程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实践
在模拟真实的自动化制造系统生产运作环境的建设思想下,我校工业工程综合实验室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在实验室里建立一个微型工厂(Mini-factory),营造一个类似真实的生产环境,主要从事制造系统规划设计研究、设施规划及物流分析研究、时间分析与作业研究、人因工程实验研究、生产计划与控制的实验与研究等,以加强学生对基础工业工程的知识和技能、现代工业工程的技术和方法的掌握,同时支持机械工程学科的相关课程实验。要求:实验体系模块化,可扩展、可重构;不仅可以满足教学要求,而且应当为科研和培训提供服务。我校工业工程综合实验室的微型工厂基本配置规划为一套功能设备较为完备的模块化的自动化制造系统FMS,包括:环形可扩展生产流水线,微型化、教学型的生产设备(至少一台立式,一台卧式数控加工中心),一台教学型工业机器人,一套RGV系统,堆垛机及微型化立体仓库、相关控制系统等。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验教学需要,适当添加工业摄像机、电子看板及其他数据采集及分析处理设备。微型工厂化配置是我校实验室建设的定位,也是高校工业工程实验室规划的一种趋势。这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在进行实验室规划过程中,我校机械与材料学院充分考虑到院、系现有的以及待建的实验资源共享问题,以避免重复性建设。为此,学院一方面利用机械工程学科现有实验资源,另一方面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购置设备,建立和完善专业实验室。工业工程综合实验室主要功能模块包括:基础工业工程实验模块、自动化制造系统实验模块、人因工程实验模块、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实验模块、生产计划与控制实验模块等。目前已经建设好并投入实验教学的是基础工业工程实验模块、自动化制造系统中的仓储与物流分析实验模块、人因工程实验模块。该实验室主要针对工业工程专业的“基础工业工程”、“生产计划与控制”、“生产自动化与制造系统”、“人因工程”、“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工业机器人”等多门课程。同时与机械工程学科资源共享,提供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先进制造技术”、“机械制造装备”、“机电传动控制”、“机电系统设计”、“企业生产管理”、“工业机器人”等课程的教学实验。下一阶段,计划在2011~2015年间,进行专业实验室其他设备的购买、安装、调试,基本完成工业工程专业综合实验室的建设。
[关键词] 机能实验;实验教学;实验室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1(a)-0146-03
[Key words] Functional experiment; Experiment teaching; Laboratory实验教学是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它无论在巩固、运用和完善知识体系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方面,还是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养成严谨的科学作风和勇于探索开拓进取的素质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医学机能实验学是基础医学实验科学中一个新兴的分支学科,它以机体生理功能、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功能代谢变化和药物作用规律为研究对象[3],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三个学科的实验系统有机融合,实现了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交叉与融合应用。我校机能实验室是在原有的生理、病理生理、药理及实验针灸等实验室的基础上经优化整合而组建的综合性实验室,它的成立改变了实验教学依附于单一学科的传统模式,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潮流,为创新性实验教学模式注入了新的活力。2012年3月我校医学机能实验室整体搬迁入新校区,实验室环境和设备层次得到了全面提升,为机能实验教学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理顺管理体制,完善运行机制
机能实验室作为一个独立的教学单位,在完成繁重的实验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进行日常的行政及教学管理、仪器设备及化学药品的管理、实验室建设等工作。因此,如何搞好机能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实现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的目标,是一项值得探索的课题。
1.1 创新实验室管理模式
管理模式是指一种成型的、能供人们直接参考运用的完整的管理体系,通过这套体系可以规范管理手段,完善管理机制,发现和解决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实现既定的目标[4]。目前,我国高校的实验室管理模式主要有校一级管理模式、校-院(系)二级管理模式和校-院(系)-教研室(组)三级管理模式三种,各有其优点和不足。校-院(系)-教研室(组)三级管理模式是较传统的管理模式,此种管理模式有利于教研室与实验室、教师与实验技术人员间的协调,但容易造成研究领域单一、规模太小、资源浪费,从而形成“小而全”的局面。校-院(系)二级管理模式是我国多数高校采用的教学实验室管理模式,它有利于调动各专业院系领导、教师的办学积极性,促进学科的综合与交叉,有利于实验教学的整体发展。目前,我校机能实验室实行的是校-院(系)二级管理模式,由基础医学院实验教学中心统一管理。虽然二级管理模式普遍采用,但笔者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这种模式的不足。在这种二级管理模式下,实验室与教研室关系较难协调,部分理论课教师带实验的积极性下降,形成了“只讲实验,不指导实验”的现象。另外,部分院(系)领导和理论课教师不了解实验教学的特殊性,往往重视教研室(学科)的发展而忽视实验室的建设,特别是对实验室的整体规划和实验课程的改革显得底气不足。校一级管理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校级管理的职能作用,使实验室真正成为独立于各学院的实验教学实体,不仅为实验教学改革搭建了坚实的实践平台,而且有利于综合设计性及科研性实验的开设,从而有利于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5]。笔者认为,校一级管理模式应该是基础性教学实验室的发展趋势,对招生规模不太大的医学类院校尤为适用。
1.2 强化实验室内部管理
机能实验室可设的实验课程及实验数量较多,仪器设备庞大,为了保证实验室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实验室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就显得尤为重要。我校机能实验室搬迁入新校区之后,在注重实验室硬件建设的同时,更注重实验室软件的完善。为此,我校实验室制订了实验室岗位责任制、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学生实验守则等多项规章制度。在管理上,我实验室实行主任负责制,实行以岗定人的岗位责任制,建立教师工作档案,分工合作,权责明确,有效缓解了实验室内部人员相互推诿的现象,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实验室各项工作的正常有序进行。
2 优化实验教学内容,体现能力培养
目前,我校机能实验室开设的实验课程归纳起来包括经典实验、综合实验和探索实验三部分,旨在给学生能力的培养搭建一个平台,活跃学生的思想,扩大知识视野,培养探索精神、独立能力和创新精神。
2.1 经典实验——基本能力的训练
医学机能实验技术是医学生进入实践操作的启蒙环节,其动手能力的培养及操作是否规范都与将来的临床和科研密切相关。因此,笔者认为首先要把各领域的经典实验引入到实验教学中,让学生在验证理论课所学知识的同时,掌握气管插管、颈总动脉插管、离体标本的制备、神经的分离等机能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并教导学生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每次实验。通过这种形式,学生不仅在短时间内掌握了基本操作、基本方法、基本技能,还利用了已学过的理论知识,为以后开展的综合性、探索性实验打下了基础。
2.2 综合实验——综合能力提高
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课程的综合知识或者与本学科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实验,也就是把多种基本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手段有机地综合到某一个实验中,达到完整的、综合的实验目的[6]。在机能实验教学中,综合性实验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例如,“体液因素及药物对离体心脏活动的影响”就是一个典型的综合性实验项目,学生在已经掌握了蛙类实验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础上来做这一实验并综合运用药理学、生理学的知识来分析实验结果,不仅强化了理论知识,达到了融会贯通的目的,而且还实现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预期目标。作为实验教师,要在综合性实验特别是跨学科的综合性实验的设置方面下工夫,在增加数量的同时保证质量,全方位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2.3 探索实验——科研能力的提升
探索性实验在机能实验教学中能体现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和创新性,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科学思维方法与严谨科学态度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7],因此增加探索性实验项目应该是机能实验教学的发展趋势。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探索性实验的开设在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也面临了诸多的困难,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点:首先是实验实施规模较大,项目涉及范围广,给带教及实验准备造成了一定的压力。探索性实验需要讲授、讨论、实践等多个环节的有机结合才能完成,这就要求带课教师在实验进行之前要先指导实验设计,对实验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论证,而实验技术人员要根据设计方案逐一准备试剂、材料和仪器设备等实验用品,教学工作量很大,但有些院校并没有在政策上体现多劳多得,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及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其次是实验条件及学时数,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探索性实验的发展。目前,我校机能实验室的硬件设施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发展和完善,但其拥有的实验设备也仅限于大纲规定的实验项目,这就使得学生的一些创新性强且有较大临床意义的设计方案无法施行,不得已改成现有条件允许的设计方案。另外,探索性实验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应该允许失败和重复,但由于受到学时数的限制,致使学生无法再进行实验而最终以失败告终。这些实际情况都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也使探索性实验无法达到培养学生探索精神的目的。面对这些困难和问题,笔者认为,实验教学应该在转变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的同时,引入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一方面,给予实验教师及技术人员政策的支持和奖励,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让越来越多的教师加入到实验教学的队伍中来;另一方面,在学生中成立科研小组,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间的平衡发展。此外,学校还应支持实验室的发展,加大投入以保障探索性实验教学的需要。
3 加强人才培养,稳定实验教学队伍
硬件和软件是实验室建设的两个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软件建设难于硬件建设,因为硬件建设可以在短时间内解决,而软件建设则要循序渐进,日积月累。搞好实验室管理、提升实验教学质量的首要任务就是建设一支结构合理、高素质、稳定的实验教学队伍。
3.1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实验教学是富有活力和创造激情的教学,但我国高校传统的实验室管理体制确不够完善,造成了实验技术人员地位较低,工作缺少荣誉感,以致出现实验室师资不稳定的情况。有的理论课教师往往把实验课当作是理论课的附设,上课精力投入不足,很少指导学生实验操作,这样就形成了实验教学不重要,要求低,实验技术人员低人一等的观念和环境。因此,要搞好实验室工作,促进实验室管理体制的改革,首先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实验室是高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前沿阵地,而实验技术人员是实验室工作的中坚力量。作为实验人员,应树立自信心和全心全意为教学、科研服务的思想,积极献身于实验室工作。作为学校,也应该加大宣传力度,重视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工作,明确实验技术人员的作用,提升其地位并得到大家的认同。
3.2 更新知识,提高素质
现代化的实验室,一是靠科学管理,二是靠提升实验技术人员的文化和业务素质,管理是方法,实验技术人员文化和业务素质的高低是关键。一名优秀的实验技术人员,不仅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丰厚的理论底蕴,还要掌握广泛的现代科学仪器知识和娴熟的动手操作能力,要经过比较全面的培训。因此,努力学习并不断补充新知识,熟练掌握实验技能,是每一位实验技术人员应该具有的业务素质。笔者认为,学校领导应充分认识到实验技术人员的作用,为其提供更多的学习深造机会,使人才素质得到真正的提高和发展。实验室也可根据具体情况,构建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定向培养,区别对待,在抓好基础及专业理论培养的同时,重点抓实验技术及维修管理技能,从而将我们的实验技术人员培养成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一专多能型人才。此外,实验室应积极落实青年教师导师制,强调对新引进的青年教师的培养,充分发挥高水平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并为青年教师创造更多的培训机会,以使其能尽快承担实验教学任务,成为促进实验室发展的重点力量。
3.3 稳定实验队伍
长期以来,由于实验技术人员不受学校的重视,导致实验室师资队伍不稳定的情况,很多人不愿从事实验教学工作,一有机会就往教师队伍靠,这种情况在青年教师中尤为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实验队伍的发展。面对这些情况,笔者认为,学校、二级学院乃至实验室应制定相关的政策,在大力引进师资的同时要稳定现有的实验队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事业留人。学校应加强教学科研设施的建设,在项目申请上向实验人员适当倾斜,让实验人员的科研能力有充分的发挥空间。第二,待遇留人。学校应在职称、津贴、进修等多个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为实验人员解决后顾之忧,从而在稳定现有技术人员的同时,吸收更多的新鲜血液,使实验技术队伍更具生命力。第三,感情留人,在实际工作中要对实验人员给予充分的信任和尊重,对其工作和生活要关心和支持,对其成绩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对其有益的意见和建议要给予重视和采纳。同时,要努力在实验室内树立浓厚的学术风气,开展各种形式的学术活动,不断拓宽学术氛围,使实验技术人员在平等、活跃的学术环境中快乐地工作。
4 结语
医学机能实验学的发展和机能实验室的建立是医学教育目的再认识的结果,也是医学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我们会在现有实验室建设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优化实验教学管理模式和实验教学内容,为培养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高素质的医学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张明昊,李玉洁,孙曙光.主体参与模式在医学机能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继续医学教育,2012,26(3):28-30.
[2] 景璐石,冯军,高礼,等.积极探索机能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1):65-66.
[3] 刘洁,刘芬,张大威,等.机能实验中心建设的探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5,7(4):419-420.
[4] 张安勇,杨富国,陈常兴.普通高校教学实验室管理模式探析[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6):139-141.
[5] 张建功.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选择与创新发展[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5):78-80.
[6] 段晓英,姚天明,杨勇.巧设综合实验,提升综合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4):97-99.
关键词 BYOD;二维码;实验室信息共享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24-0045-03
Information Sharing Platform for Laboratory based on BYOD and Two-dimensional Code//WANG Xin
Abstract To facilitate the performance of various mobile devices play a great recogni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wo-dimensional code, and the emergence of BYOD, not only young people more respect for individuality and freedom, but also fully demonstrated its efficient
and convenient features in the office and learning. Based on the BYOD
concept, using two-dimensional code, the server structures, adaptive end mobile web usage to integrate laboratory resources to enable access to laboratories capable of wireless networks based on mobile devices is not installed on the scanned two APP dimensional code quickly obtain the necessary resources to experiment.
Key words BYOD; two-dimensional code; information sharing plat-
form for laboratory
1 BYOD
当前,移动互联网在全球掀起新的发展,特别是随着移动智能终端的日益普及,移动应用和服务不断丰富,迅速进入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阶段[1]。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年轻人更崇尚性和自由,不管针对企业还是个人,自由选择办公终端无疑可以提高工作与学习效率,所有的这些都促生了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的产生和繁荣。BYOD,带自己的电脑、手机、平板等终端上班或学习,其最大优势与特点就是能保持各种用户终端的良好体验。
2 二维码
将特定的几何图形,按照一定的规律在二维平面上形成黑白相间的图形,并以此来存储数值、文字等信息。使用过程中,采用移动设备的摄像头或者扫码枪进行扫描,进而实现二维码数据的读取[2]。由于二维码的信息存储量大、读取效果好、可靠性高、具有防伪性、成本低容易推广,因此已被广泛使用。
3 实验室信息共享平台与二维码
深圳大学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自动化实验中心拥有各类实验设备超过3000台,招标采购文档、入册登记、实验指导、视频教程、厂商资料、维修记录、借用记录等内容,对于所有的实验设备的日常管理工作难度较高,而且学生有时并不能完全掌握实验设备的使用方法,错误操作可能导致设备的损坏。
因此,针对本单位工作流程所设计的实验室信息共享平台与二维码应用相结合的方法,提高了设备使用效率,也在实验设备管理上更加简化。
系统功能设计 实验室信息共享平台是基于B/S架构的网站形式,集合了网站常用功能,并且利用HTML中viewport
标签将用户端网页作为自适应网页,即根据访问设备屏幕尺寸的大小,自动调整网页尺寸,以适合屏幕的分辨率。除常见的管理系统功能外,本系统最大特点是可以将相关资源如视频、文件、音频等网络存储路径的链接生成二维码,通过标签机将二维码打印出来粘贴在对应的实验设备上,结构图如图1所示。
实验室资源共享平台部署在服务器中,管理员通过个人工作站进行实验设备资料的管理,通过系统生成二维码后并将二维码用标签机打印出来粘贴在相关设备上。用户通过移动设备扫描实验设备上的二维码获取相关资源链接,如实验设备使用视频教程、电子版实验指导书等。
移动用户端系统功能 由于本系统基于BYOD,因此,不需要针对OS平台或者Android平台开发相应的APP,系统基于B/S架构,移动用户端设备只需要利用浏览器或者二维码扫描即可获得相应资源,具体如图2所示。
移动用户端可以借助平台自带浏览器,通过登录实验信息共享平台移动网站浏览所需资源,也可以扫描设备上二维码标签,通过标签内容链接到相对应资源上。图2中第二种方法就是利用浏览器扫描了示波器上的二维码,便可打开示波器使用教程视频。
二维码管理 该平台最大亮点是将二维码生成的方式融合在管理员后台网页的页面中,通过添加新资源,系统自动为新添加内容生成新的二维码,如图3所示。
二维码生成机制是根据名称来生成,如果有同一类资源名称相同的,则只生成一个二维码;如果不同名称,二维码则会不同。自动生成的二维码可以下载并保存成图片格式,放入标签模板中打印即可。
4 结语
云计算技术的真正落地,正在促使移动互联网进入深度应用时代。该系统基于“智能”“融合”和“开放”的设计理念,实现基于BYOD理念与二维码的使用将资源统一整合管理,极大提升管理效率[3]。随着移动平台与网络的发展,MOOC、网络公开课、资源共享平台等在线教育的手段与方法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因此,BYOD理念及二维码的应用显然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这一点可能不仅仅是使用者喜好那么简单[4]。云、移动互联等诸多技术趋势所带来的学习与生产效率提升、投入成本降低以及应用多元化等优势,将迎来新一轮发展契机。
参考文献
[1]王亮,张娣.二维码在移动出版中的应用探索[J].科技与出版,2012(11):75-78.
[2]张月雅.二维条码在高校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59-60.
1实验室预约管理系统设计
每一个测试项目用不同的色块在表格中标记:检测内容对应列明,检测起止时间对应首尾行。色块首行记录客户名称,其后跟备注内容,比如是否委托测试,联系人名称,特殊要求等等。每个工作表记录一个完整工作周7天的booking记录。Booking记录增、删、改、查手动完成。预约系统在设计过程中,主要考虑到以下原则:1.1excel表格的方式记录设计采用excel表格的方式保存实验室预约条目,以便于与原有实验室预约表格工作的衔接和现场工程师使用上的过渡。对预约条目进行分页,每个工作表记录一周的预约条目。1.2甘特图的形式展现甘特图内在思想简单,即以图示的方式通过活动列表和时间刻度形象地表示出任何特定项目的活动顺序与持续时间。采用类似甘特图的形式记录实验室各个预约条目,横轴为实验室/检测内容,纵轴为连续时间轴,并将甘特图的方向由横向改为纵向。这样不仅可以多行记录多种信息,如:客户、联系人、备注等;也可以记录跨天的连续测试项目;还方便使用时鼠标滚轮直接滚动查看。考虑到与现有预约表格的衔接和工程师排班休息情况,表格纵轴时间延续了现有的时间划分,三种黄色区域代表三个早中晚三班,红色区域为换班和吃饭休息时间。3.3文件服务器共享将实验室预约项目表格存放于文件服务器,便于工程师和业务人员查看;设置修改密码,控制文档修改权限;文件名后加时间戳,进行版本控制。1.4本地编写VBA管理实验室检测项目预约由专人负责管理,于是在管理员本地编写VBA工具实现对预约表格管理编辑。VBA工具存放在..\Excel\XLSTART\Booking工具箱v0.4.2.XLSB,并隐藏表格,随excel一起启动,并与预约项目表格隔离开,做到数据与应用分离。
2实验室预约管理系统VBA程序
在预约管理表格里面,所操作基本单元是预约项目(由若干相同颜色单元格组成的连续区域),excel自身的功能不能很好的满足编辑、查找的需求,因而降低了工作效率。于是编写VBA程序实现对预约条目的增、删、改、查。软件界面见图2,软件设置快捷键ctrl+q方便换出,并避免与excel快捷键冲突。2.1增使用者直接使用excel自身操作完成添加。添加操作要求:每个条目颜色与相邻不同;每个条目由客户名称开头。2.2删使用者使用引用控件C选取待删除条目内任一单元格,点击清除,即可完成对整个条目的捕获并删除(背景色和内容)。相比之下,excel自身的删除操作不会删除背景色,剪贴操作会清掉边框设置。2.3改主要包括两类操作:(1)移动。使用A、B控件设置条目首格位置,点击粘贴完成移动。(2)扩展。使用C控件选择条目内尾格,点击扩展完成向下扩展条目。图2:实验室项目预约管理VBA工具软件界面2.4查在输入框D内输入客户名称关键词,实现对某一客户所有检测条目的查询统计展示。此项功能极大提高了与客户之间沟通的效率。以飞利浦为例,查找结果如图3。链接:每个查找表格链接,点击即可跳转到改条目。方便条目的修改确认。序号:查找结果索引序号。实验室、实验室说明:进行检测项目的实验室和对应说明。开始日期、开始时间:预约检测项目的开始日期和时间。结束日期、结束时间:预约检测项目的结束日期和时间。时间合计:检测项目起止时间合计。备注:其他内容。
3实验室预约管理系统展望
现阶段的实验室预约管理系统仍旧是一个封闭的离线系统:专人负责,线下管理。这种方式的好处是对内统一入口,对外统一出口,统筹安排,权责清晰,系统简单。缺点显而易见:灵活不足,功能单一,效率不高。作为一个自负盈亏的服务型单位,不仅要在主要生产业务上努力提高,还要在自身管理上加强建设,这样才能更好的为客户服务。因此,构建一个在线、开放的实验室预约管理系统,加强实验室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该系统设计采用B-S架构,也就是“浏览器-服务器”模式。客户直接(或经对口业务人员安排)在网上预约检测项目工单;工程师接受工单,实施检测项目;系统上对项目流程进行跟踪反馈、对检测结果进行备案,实现在线查询;根据工单,实现财务、人员考勤等方面的管理。缩短了客户到业务人员到工程师直接的距离,简化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量化了各种指标,也能相应投诉纠纷等情况,真正实现24小时无间断服务。
4总结
本文使用VBA构建了一个实验室预约管理系统,对相关功能实现做了说明,并展望了在线开放式实验室预约系统。实验室信息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但终将是实验室未来发展的趋势。由于实验室内外环境、人员的多变性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所带来的不可预测性,信息化的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因此我们应该以考虑实验室有效率、效率、人员利用率、客户满意率为主要因素进行规划,循序渐进,不断完善,让信息化更好的为管理实验室而服务。
作者:陈婉如
三峡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工业工程专业开设在机械与材料学院,2004年开始筹备,2005年获准开设,2006年正式招生,2010年培养出第一届毕业生,同时开展工业工程专业的学位硕士培养。我校在2004年筹备工业工程专业时就充分考虑了工业工程学科特点及校企互补、产学研相结合培养人才的目标,将专业设置在机械与材料学院,专业定位于近机类专业,明确了毕业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培养方向定位为主要为机械制造企业培养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工业工程依托机械优势学科开展专业建设,因此专业建设强调制造工程相关技术和理论在工业领域内的应用,应体现以机械制造技术为基础,以生产系统管理基本理论为核心,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手段,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思路。我校机械学院在工业工程专业的规划与建设中,基于机械大类教学平台,注重依托本学院的湖北省重点学科、国家特色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以及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水电机械设备设计与维护实验室,充分利用该学科较强的师资力量及制造实验室大环境,使工业工程专业成为学院现代制造系统大平台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共享教学实验资源。我校工业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是面向生产制造业,培养的学生毕业后能从事工厂规划设计和改善、产品制造工艺设计、生产制造过程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和管理工作,具备经典工业工程的应用能力和现代工业工程的创新能力。
二、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规划
1.实践教学目标
基于工业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我校确立本专业实践教学规划的目标和指导思想为: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验证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加强IE基础理论方法和基本意识的训练;突出现代IE中信息化和集成化的特点,强化IE的制造工程背景,强化学科交叉和综合性,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进行制造系统分析、设计、优化、控制、评价和创新的能力;满足本科生、研究生教学,教师科研活动的需要。
2.实践教学体系
针对工业工程专业培养目标设计的本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主要涵盖了实验教学、认识实习、金工实习、生产实习、专业课程设计、专业综合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等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实践环节。
(1)认识实习。认识实习是学生取得对企业一定的感性认识,培养IE人才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时间在一周左右,安排在基础理论课之后,专业基础课之前。认识实习应广泛涉及企业产、供、销、质管、技术等多方面,并选择典型工业企业作为实习对象,使学生通过考察,增强认识,提高专业学习兴趣,为专业教学打好基础。
(2)金工实习。金工实习是学生真正通过上岗操作了解机床、了解产品生产过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并且能够为后续的生产实习做直接的准备,采用集中的方式在校内实习工厂完成。涉及车、铣、刨、磨、铸、钳、数控加工等工种,目的是让学生将机械工程知识综合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工程能力。
(3)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是IE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让学生验证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以及模拟工业企业生产制造经营系统的设计与运行,培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工程分析与设计的技能。实验教学可以通过模拟企业的工作环境、实际业务,如模拟沙盘、仿真等,让学生了解和参与企业运作的整个过程。
(4)生产实习。生产实习是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和创造性发挥的重要平台,要求学生通过参加以顶岗为主的生产实践,学习、掌握和深入了解制造企业实际情况,应用所学的IE理论与方法对企业的生产运作系统中的规划、设计、评价及创新等问题进行了解、分析并力所能及地提出一些符合实际的解决方案。基于实习效果及学生兴趣等方面考虑,生产实习宜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我校主要采取集中方式,由教师加强过程控制。
(5)课程设计及专业综合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是学生在掌握了所学课程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前提下,综合运用知识完成设计要求,目的是通过设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IE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素养。我校IE专业课程设计通常采用集中的方式,由指导教师指定一组课题,内容主要有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设计、基础工业工程课程设计、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专业综合课程设计等,分别针对工业工程专业主干课程进行实训活动。
(6)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是IE实践教学体系最后一个环节,一般安排在最后一学期所有课程完成后,采取学生自选课题、教师推荐课题及学生到企业生产第一线寻找课题三种形式,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根据课题收集、整理、综合分析、应用科学技术资料的能力及查阅和翻译外文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工业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规划与实践
工业工程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交叉性学科,要求理论联系实践,特别强调实践环节对学生的训练。本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时就把实验和实践放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在实践环节的设置、课时的分配等问题上都做了明确的规定,实践教学环节占总学分比例达到20%。在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指引下,我校在参考著名高校工业工程实验室的基础上,确立了基础IE实验室+现代IE实验室的工业工程专业综合实验室建设方向,将基础IE实验平台与现代IE实验平台有机融合在一套实验平台中。我校工业工程实验室建设思路:营造一个类似真实的自动化制造系统生产运作环境,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的、创新的、密切联系工业实际的实验教学平台,能满足主要专业课程教学实验需要,保证实验内容的系统性、完整性、连续性,以达到锻炼和提高学生对制造系统的认知和操作能力以及生产运作与管理水平、系统分析和设计能力的目的。作为实验体系的核心部分,综合实验室中教学实验的设置,不应是相互独立的单项实验,而应根据IE专业的课程与知识体系,运用系统原理,设计一套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覆盖多门专业课程与知识领域的实验形式多样的教学实验体系,它能够提供验证理论知识和综合应用相关技术的环境,模拟真实生产系统的场所和开发应用工业工程知识的条件。在模拟真实的自动化制造系统生产运作环境的建设思想下,我校工业工程综合实验室的规划是:在实验室里建立一个微型工厂(Mini-factory),营造一个类似真实的生产环境,主要从事制造系统规划设计研究、设施规划及物流分析研究、时间分析与作业研究、人因工程实验研究、生产计划与控制的实验与研究等,以加强学生对基础工业工程的知识和技能、现代工业工程的技术和方法的掌握。要求:实验体系模块化、可扩展性、可重构。我校工业工程综合实验室的微型工厂基本配置规划为一套功能设备较为完备的模块化的自动化制造系统FMS,包括:环形可扩展生产流水线,微型化、教学型的生产设备(至少一台立式,一台卧式数控加工中心),一台教学型工业机器人,一套RGV系统,微型化立体仓库、相关控制系统等。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验教学需要,适当添加工业摄像机、电子看板及其他数据采集及分析处理设备。微型工厂化配置是我校实验室建设的定位,也是相当一部分高校工业工程实验室规划的一种趋势。这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在进行实验室规划过程中,学院充分考虑到院、系现有的以及待建的实验资源共享问题,以避免重复性建设。为此,学院一方面利用机械工程学科现有实验资源,另一方面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购置设备,建立和完善专业实验室。工业工程综合实验室主要功能模块包括:基础工业工程实验模块、自动化制造系统实验模块、人因工程实验模块、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实验模块、生产计划与控制实验模块等。目前已经建设好并投入实验教学的是基础工业工程实验模块、自动化制造系统中的仓储与物流分析实验模块、人因工程实验模块。该实验室主要针对工业工程专业的“基础工业工程”、“生产计划与控制”、“生产自动化与制造系统”、“人因工程”、“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工业机器人”等多门课程。同时与机械工程学科资源共享,提供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先进制造技术”、“机械制造装备”、“机电传动控制”、“机电系统设计”、“企业生产管理”、“工业机器人”等课程。
四、建立校企合作教学科研实践基地
IE是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在IE专业的教学过程中,课外实践环节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进行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的技能,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高校与企业共建实习基地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这种课外实践教育环节是课内实验教育环节的延伸,也是对课内实验教育环节的弥补。换言之,建立校企教学实习基地是建设校内实验室在物理空间上的拓展,并在技术时间上的跟踪。另一方面,建立校企教学实习基地可以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工业工程专业人才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实践教学内容是否先进、有效、体现企业的实际需求直接影响着学生实践应用能力,通过与地方企业建立生产实践基地,实现实践教学与企业、社会的紧密联系,顺应了时代对大学教育的要求。以生产实践问题为主导的实践教学活动,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化了学生的实践应用意识。对接地方企业生产实践,首先满足了学生课外实习实践的要求,其次,典型企业的典型生产实例也成为理论课程案例、实验、课程设计的实践素材及教师科研活动的对象。因此,学院与本地企业和地方政府积极沟通与合作,先后与多家知名制造企业如葛洲坝集团船舶工程公司、力帝机床工业公司、中船重工中南装备有限责任公司等达成实践教学基地合作协议,依托企业开展相关课程实践教学,使教学结合企业生产和科研活动进行,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开放性实验的重要作用
21世纪的高等教育,现代化、多样化、国际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已从单一的应试教育转向了多元化的素质教育、创新教育。针对传统实验教学的弊端,教育界提出开放性实验教学的理念。开放性实验是指在开放实验室条件下完成的且在其教学中所有实验资源向学生开放而不受实验室、实验时间和实验内容限制的一类实验形式。它是一类需要学生自拟实验方案、查阅实验资料、提出设计路线和实验步骤,并在获得的现象、数据等基础上自己概括出实验结论的新型实验。开放性实验教学让学生成为实验的主体,学生可以不拘泥于课堂实验教学的时空限制,并且能够根据个人的实验基础、专业特点和兴趣爱好选择相应的实验内容。当前病理学界研究热点、最新研究方向及现代化的实验方法均可出现在开放性实验中。这种新型实验教学法有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科研、创新能力。开放性实验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极为重要。
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的具体内容
1建立开放性实验教学理念开放性实验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实验性质由单纯理论验证型向实践设计型、综合分析型过渡。在实验项目、实验内容、实验设备、实验方法、实验时间、实验难度上均给予了学生充分的自,教师根据学生的专业、水平等差异设定实验方向,学生需自拟实验方案、查阅参考资料、确定实验内容、设计实验步骤、分析实验结果。这就使学生处于实践教学活动的中心,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了其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2增设开放性实验教学内容传统的病理学实验教学大纲、实习指导增添了新型项目,建立了适合学生认知规律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新型课程体系:“一体化、三层次、多模块”。一体化是指有学科背景的一级学科通盘考虑,无学科背景的按本科5年实验教学通盘考虑,其中包括传统病理读片及新增基本临床病理活检操作技能培养项目,专科类学生则以基础读片和基础实验仪器操作为主。此外,也可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设定不同难度的项目,例如临床专业学生增设免疫组织化学及原位杂交相关实验为选修内容;检验专业学生增设细胞学检查为选修内容;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在大纲授课计划项目外有所延伸,包括一些书本知识点的先导和后延、教师自己的科研项目,甚至是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创新项目等。形成基本实验-综合实验-研究创新型实验三层次实验教学体系。同一专业还可根据社会需求,设定具有专业特色的实验教学项目,分成多个小模块,由不同专业、层次的学生选择学习。
3完善开放性实验教学考核模式良好的考核模式可监控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学习动力。根据新型开放性实验内容,建立多元化、综合性的考核模式。在保留传统基础实验理论知识、仪器使用能力考核以外,针对多元化的开放性实验内容,制定实验过程、结果评定细则,从学生实验设计、实验操作、结果分析、总结报告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定,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实践能力。此外,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充分一展所长,对于学生的一些优秀创新性实验成果设有额外奖励,以达到良性激励效果。
开放性实验教学相关协调、保障工作
1为保障开放性实验教学工作的效果和质量,应首先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目前本院病理学实验室技术员仅1人,面对开展技术含量高、实践性强的开放性实验教学工作明显不足。现已对专职病理学教师进行开放性实验教学思想、业务两方面培训,从而培养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2健全的制度、完善的实验室管理,包括实验室使用申请流程、仪器工作操作程序、耗材管理、安全卫生管理等对开放性实验教学尤其重要。现已初拟了《皖南医学院病理学实验开放管理办法(试行)》、《皖南医学院病理学实验开放基金管理(试行)》等相关规章制度,建立了开放性实验室基本运作流程。
3考虑到开放性实验教学的时间、空间开放特点,为进一步完善实验教学,本院正在开发“病理学开放性实验室网上预约管理系统”,可大幅度地节约人力、物力、财力,方便管理,如网上分配资源、系统维护、学生网上查询资料、提交报告、师生在线交流等。既可避免实验室使用冲突或空置浪费的现象,也可为学生提供先进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
【关键词】人才培养 高校实验室 标识系统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2C-0057-02
自2007年1月1日起《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开始实施,国家认监委要求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实验室应于2007年12月31日前完成转版工作。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分别出台了各自的实验室等级评审评分标准。我国实验室的规范是从上而下的一种本质变革,几年来笔者见证了这个方式下实验室示范建设的有效性,同时也见到了这个方式的弊端――突击式转版。如何让高校在全国实验室规范化进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一、高校实验室的作用
高校实验室作为高等学校实践教学的主要场所,在人才培养上的地位和作用显著。
(一)实验能力培养的基本作用
高等学校实验室,是从事实验教学或科学研究、生产试验、技术开发的教学或科研实体,是进行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基础和保证。高等学校实验室的基本任务是:努力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保证实验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这里强调的是实验员的实验能力培养,即高校实验室的基本作用。
(二)实验人员行为规范的示范作用
高等学校实验室,是实验人员初始实验行为习惯形成的主要教育场所。一般实验人员能接触实验工作分为三个阶段:中学阶段、大学阶段、工作阶段。中学阶段,限制于我国整体实验教育水平,实际上学生很少能有比较多的动手实践机会,整体实验行为水平是停留在观摩学习阶段。大学阶段,很多最后从事实验室工作者,可能在此阶段有一大半的时间都是在这里度过。因此,这些实验人员的实验行为习惯也主要在各自的实验环境里养成,大学阶段的很多实验行为习惯也将在比较长的时间里影响实验人员的工作习性。
二、高校实验室标识系统存在的问题
高校实验室标识是指用于实验场所、代表与实验相关的某些特定内容的标准识别符号。它是人类社会在长期的生活和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一种语言或非语言传达而以视觉图形及文字传达信息的象征符号,以便于公众或特定实验人员区别、辨识彼此事物,起到提示、指示、识别、警告,甚至命令的作用。高校实验室标识,直观地展示了高校实验素质,反映了一个学校的教学文化素养,是一个高校自身文化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因为高校实验室的独特性,接受的是校领导――校实训科――院实训科――专业实验教师的层层管理,容易使一些实验意识的交流中断,也因为各个环节的一些侧重考虑点的差异,使得高校实验室标识系统的规范存在困难,导致了目前国内高校实验室标识系统普遍存在很多问题。
(一)高校实验室标识的缺失
这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由于实验室的建设程度不同,关注度不一样,非参观性实验室往往容易被忽视。甚至,在特定时期,实验室会大面积出现无标识现象。在笔者关注的高校实验室中,这个现象十分普遍。实验室标识很多情况是被高校当做形象任务才给予配置,没有从实验室建设的根本性需要出发,及时准确配置。
(二)高校实验室标识各自独立不成系统
高校范围内实验室标识各自独立不成系统,这是目前国内高校实验室存在的最为严重的问题。作为高校视觉文化不可缺少的表现形式,高校实验室标识所展示的混乱性与不成系统的特征,正是中国设计行业发展薄弱的典型结果。目前国内高校普遍欠缺统一协调的规划,在完善整个高校的标识系统时,存在时间落差,设计单位有更换,安装执行单位有变更,或者是相关责任领导替换等状况,致使实验室标识的最终制作临时性、随意性太大。从而导致实验室标牌的位置、材质、大小、风格等,没有统一性。高校内部机构众多,各二级学院与学校层面的实验室标识系统是否要协调起来,在认识上还存有分歧,但是从企业形象建设角度来看,我们支持各部门可以有各自的创意,但是大趋势上要遵从主流风格。
(三)高校实验室标识设置不规范
高校中实验室标识设置不规范,主要表现在实验室标识设置的随意性和不合理。企业实验室或者国家层次级别实验室,一般有国际标准、国际惯例可供参考,但是我国普通高校的实验室建设在这一方面的规范性要求较少或者存在有而不为的情况。在设置实验室标识时,针对标识牌的位置、大小、材料的要求一般只遵从领导喜好而定,易出现领导变则标识变。此外,高校负责实验室标识系统建设人员缺乏相应标识设置常识也是导致高校实验室标识设置不规范的重要原因。在标识设置方面,根据人们的行为习惯和人体工程学的原理,已经有一套比较有参考价值的设置参数,针对标牌的高度、视距、间距以及字体大小等有相应的常规要求。在视觉距离上,根据视觉远近分为:远视距(约为25到30米),中视(约为4到5米),近视(约为1到2米),根据实际情况悬挂高度跨度极大。此外中英文的使用也有常规比例要求,一般中英文字体的大小比例为3∶1。在材料的选择上,一般需要充分考虑室内室外因素,考虑温度高、低,雨水多寡等问题。室外的标识牌如采用木材料,虽然比较美观但是南方雨水较多,木材的标牌容易变形腐朽,不建议多用木料。笔者所在学校南门题名采用风干未透的木料,结果牌匾中间裂开(虽然不属于实验室,但是也属于校园形象标识系统之一)。此种现象在笔者留心观察走访的高校中普遍存在,除此之外,用色的不规范也是一大问题。
(四)图形标识错误,使用意义不明
实验室符号应用不规范,这是最常见的一个问题。最常见的是标识符号颜色用错,在我国标识用色已经出台有比较明确的规范性示范要求,出现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设计委托所托非人,非专业研究人士或者从业人士,一些广告公司臆想性的所谓美化设计就易导致这一现象。我国有一整套与国际接轨的公共信息图形符号标志的标准,如红色表示禁止,蓝色表示指令,黄色代表警告,绿色代表提示和导向,这一些简单色彩要求应作为常识融入到高校实验室标识图形设计应用上。色彩应用的错乱,使得标识远观的最大警示效果大大减低。为了养成视觉习惯,规范引导好大学生的正确视觉意识,有关专家认为高校里“没有警告含义不允许使用黄色,没有禁止、停止和消防含义的图形符号,一定不能使用红色”。这一要求很是重要。此外标识用错也时有发生,不知道是设计错了还是其它原因。
(五)高校实验室英文标识缺乏或不规范
高校实验室英文标识缺乏或不规范,这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作为非传统英语国家,我们注重的是中文名称的取名,有不少高校实验室无实验室英文标识很正常。在笔者走访的广西高校中,这一现象特别严重,此外有部分高校也进行了实验室英文标识,但是当我们仔细翻译一下,发现如不进行严格的规范,效果还不如无英文标识。随着经济的发展,国际交流越来越普遍,国际教育互动越来越多,跨国高校交流成为常态,中英文双语标识显得非常必要,特别对于有志于发展跨国校际合作的高校,此方面工作不容忽视。当国际友人多了,对不认识中文的外国人,我们需要配备相应的英文标识,特别是在介绍的时候,我们不能过多使用“中国式”的非专业实验室英文名称。有些高校,对于一些常规的标识,如“小心碰头”都会译为BE MIND YOUR HEAD,这犯了很大的语法错误,mind是个动词不是形容词,应改为:MIND YOUR HEAD!如“请勿饮食”的标识译成NO DRINKING AND EATING是不对的,应该将AND改为OR,否则很容易让人理解成为“不能喝,但可以吃”。当然这一些可以归咎为标识广告制作公司的低水准,但也是高校英语文化素养不够的根本直观展示。
(六)高校标识维护少
高校标识维护少,与其说这是一现象,不如说是责任的缺失。立标识的意义是什么?相关负责人是谁?在笔者走访的高校间,这一问题很是突出。笔者以自身学校为案例,这一现象就比较严重。一般性的实验室标识规范建设要等机会,而机会就是领导的检查,评估的急需等。除此外,一般的建设意见连二级学院都不见得能通过。最大的制约是经费,因为那些标识牌被理解成了门面,有迫切需要时才会被记起并突击整修,也唯有这个时候经费的使用才被理解成值得。
三、高校实验室标识系统的规范化措施
(一)制定《高校实验室标识系统VI手册》
2007年起国家《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已经实施,参照这个准则标准,各实验室的标识系统建设都能找到相应的规范内容和要求,以这个准则为基础,各实验室皆可以根据自身实验室等级制定相应VI手册。制定《高校实验室标识系统VI手册》是高校实验室标识系统能够规范的总纲领,是高校多种类实验室建设中实验室标识系统能够统一的总干线,也是高校机构形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提高实验室管理人员素质,强化实验室标识认识
在制定《高校实验室标识系统VI手册》的同时,应积极提高实验室管理人员素质,强化实验室标识认识。具体操作方式,与为了提高师资水平而进行的师资培训活动一样,可以对高校实验室管理人员、实验人员开展一系列有关实验室标识系统常识的培训活动。然后不定期举行考核活动,实验室标识常规知识考核不合格的,不允许进行相应实验室操作,不允许担任实验室管理工作。高校实验室标识系统的规范,需要一批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的实验室管理员与实验员。
(三)委托专业机构,由专业机构代为设计、制定
委托专业机构,这是最取巧最有效的方式,至少在形式上能快速表现出来。但是,当高校所委托的“专业机构”只是一般的广告公司,或是临时的设计人员,没有实验室常识,他们设计制定出来的高校实验室标识大多数情况下是存在问题的。比如,某高校实验室并没有电梯,却在安全逃生图里提醒不要走电梯。此类笑话,皆因高校委托机构不够专业。
国家希望我国的实验室建设能够与国际接轨,在实验室标识上已经有了进一步规范要求,全国上下各实验机构也在积极评级整顿。但是,要整体性的真正提高国民实验素质,高校实验室的建设必须跟上,特别是高校实验室标识系统的规范化问题,这是国民实验素质的源头。
【参考文献】
[1]冯鸿周,王一山.浅谈当前高校实验室的管理问题[J].实验室科学,2006(12)
[2]杨前进.标识管理在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计量,2010,(12)
[3]李红蕾.医疗卫生服务个体标识信息模型及其应用[D].第四军医大学,2009
【基金项目】新世纪广西壮族自治区教改项目(2010JGB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