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国名人名言

中国名人名言

时间:2023-05-30 09:57:2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国名人名言,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国名人名言

第1篇

一、学期的目标

(1)就自身而言,做一名专业的语文教师,利用一切的课余时间,尽最大的努力的热情去锻造自己,从课堂教材、教育参考资料、生活原生态中汲取精华,为我所用。

(2)就学生方面,学到有用的语文知识,每个人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进步,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以及审美情趣、文学素养方面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使全体同学共同进步。

(3)从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和解决问题方法的掌握,引导他们的思维过程、质疑与兴趣互动,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语言组织的能力。(文章收集:)

(4)从课余上,在确保睡眠的基础上,有效地利用课余时间,使学生既有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又能弥补学生在教材中知识的不足,学有余力的学生掌握更多的拓展知识。

二、具体措施

(1)定期参加听课活动以及教研组的各项活动,搜集优秀的课例进行研究。

(2)写好教学反思、教学日记并及时进行整理,升华为随笔和经验。

(3)上好每一节课,精心的科学设计、思路创新的探索以适应大多数学生的实际。

(4)课堂结构严谨有序,丝丝入扣,生动有趣,让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

(5)黑板上的板书字字珠矶,既有利于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又锻炼学生的书法。

(6)积极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语文兴趣小组,自觉收集、整理语文课外知识。

三、应注意问题

(1)本学期的重点放在基础较差学生身上,使其与优秀的距离有所接近。

(2)课堂结构和时间的把握需进一步提高,向单位时间要产量。

(3)引导学生把知识系统化,比如古诗词,可按作者、按类别、按主题分别进行分类,形成经纬交织的网络。

(4)根据农村中学的实际情况,在讲解新知(文章收集:)识的同时注意对旧知识的回顾。

四、本学期个人计划阅读书目

(1)外国名著:《安娜·卡列尼娜》、《三个火枪shou》、《海明威全集》、《飘》、《巴黎圣母院》、《普希金诗选》、《复活》、《苦儿流浪记》

(2)中国名著:巴金系列——《家》、《春》、《秋》、《雾》、《雨》、《电》

《四世同堂》、《唐宋家精品散文》、《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名人名言录》

第2篇

现代教育方式与传统教育方式的根本区别在于以学习者为中心,改变教育者的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习的引导者,而引导者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学生有了兴趣,就可以形成一种获取知识的强烈欲望,在这种欲望的驱使下,能够轻松地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学习,甚至把艰苦的学习看成是快乐的享受。因此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的中心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下面我就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谈几点浅薄的看法。

一、指导阅读推荐名篇,着手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生没有阅读兴趣,教师是可以培养的。语文教师应每学期都制定学生的阅读篇目。篇目并非都是名著,要有适应性,因课文需要而确定,由中国名著到国外名著,由现代到古代,由诗歌到散文到小说,由短篇到长篇,甚至教师看到优秀的文章就可摘抄打印出来,鼓励学生去阅读,体会文章在表情达意方面的妙处。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可以培养,关键在于教师怎样去培养。要想指导学生阅读,语文教师要首先阅读,你推荐这个篇目的理由是什么。如:要学会勇敢,有信心战胜一切困难,那么就请阅读《鲁宾逊漂流记》;要想知道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不妨去看看《巴黎圣母院》,它会告诉你们的……

二、谈体会,谈收获,激发兴趣

指导学生阅读,确定适宜于初中生不同学习阶段的阅读篇目,仅仅做到这些还不够,语文教师还要定期举行活动,读书演讲活动,让学生把读书的收获展示给大家。只指导学生阅读而不举行活动,就如同农民种地只点种不管理一样,很难有收获。让班级的每一位同学都谈自己的阅读收获,谈阅读的篇目,谈阅读的范围,谈阅读的爱好,谈阅读作品的人物,谈自己受到的鼓励与影响,甚至谈如何与作品中的人物产生共鸣,因作品中人物的命运而喜怒哀乐,让班级的同学来共同分享他人阅读后的快乐,体会他人阅读后的收获成就,这种气氛能感染班级的每一位同学,使那些视阅读为任务的同学喜欢上阅读,使那些已经喜欢阅读的同学更有成就感,他们以后的阅读更有方向性、目标性,更注重体会作品的内涵,注重阅读的实效性,学生的语文素养就提高了。

学生进行阅读后,其实常常都有一种表现欲望,希望自己的读书收获能得到老师、家长或同学的认可与赞许。语文教师应每月抽一点时间,引导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相互交流,畅谈自己阅读书籍的主要内容、精彩篇章,谈体会,然后每组派代表队在全班进行交流。也可让学生做读书笔记,摘录片段,写体会,编写提纲,可以不统一,每月进行一次反馈性评价。通过这些活动的举行,学生阅读兴趣就会被激发出来,阅读就会变为一种自觉的行动。

三、校园生活飘书香,阅读兴趣更浓厚

学校与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特别是语文教师,要积极地影响家庭与学校,共同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和氛围。语文教师应重视教学环境与氛围的营造。除学校的阅览室要长期坚持不懈地对学生开放之外,还要布置名人名言长廊,“读书角”、“书香园”,发挥校墙报的阵地作用,介绍一些名篇作品及同学的读书心得,名人的读书活动等。总之,让学生走进校园,走入教室,迎面扑来的是浓浓的书香气味,与书中的人物对话,与作者交流心得,学生就渴望阅读,渴望得到更多的名家的名篇,他们心灵就更充实,更清纯,对阅读的兴趣就更浓厚了。

吕淑湘先生曾说过:“凡是语文学得好的人,无疑不得益于课外阅读”。语文教学的真正目的是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作为一种艺术性和工具性相结合的科目,课内阅读必不可少,但真正达到提高语文素养,还得靠课外阅读,它与学生的语言的积累,知识面的宽窄、语文能力的高低有着密切的关系。要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一定要扎扎实实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汲取营养,享受成长的快乐。

第3篇

[关键词]图书馆;旅游;休闲

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技信息、开发智力资源是图书馆固有的、传统的功能模式。如今,到图书馆学习是许多人休闲度假的一种选择,这一选择标志着一个社会、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提升,意味着一种新的休闲方式——“文化休闲”的来临,同时也意味着图书馆在旅游休闲功能上的拓展。

1 图书馆本身就是文化休闲资源

图书馆建筑以规模宏大、设计新颖、奇特美观,具有突出个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常常被当做一个国家或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综合发展的标志性建筑物。图书馆作为文化标志的建筑,是一种文化与历史的标记,与民族传统及当地的乡土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在一些文化休闲旅游线路中,已把图书馆纳入旅游参观景点,成为游客参观游览不可缺少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在《世界名胜词典》中就收录了凡尔赛市立图书馆、马克思纪念图书馆、巴黎歌剧院图书馆等十几个世界上最著名的具有历史文物价值的图书馆[1]。在《中国名胜词典》中也收录有王荆公书堂、天一阁、文津阁、文澜阁、文溯阁、阅古楼、北京图书馆等著名的古代与现代公私图书馆L2j。在这些名胜古迹中无不体现出极高的旅游价值。例如在浙江有两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私人藏书楼,其一是建于明代的宁波天一阁,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藏书楼,它收藏了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中的大量的孤本、善本、珍本、抄本、稿本书等,还以古朴典雅、设计精巧、结构奇妙、布局合理的园林式建筑之美而闻名于中外,吸引了大批的中外游客;另一座就是规模最大、藏书量最多的湖州南浔嘉业堂藏书楼,它占地约1.4公顷,藏书57万多卷,令游客赞叹不已[3]。再如坐落在风景秀丽的紫竹院公园北侧的北京图书馆,其主体建筑由多层群楼环抱着,对称院落的现代墙体及古代宫殿屋顶相结合的建筑群所组成,整个建筑高低错落,色彩淡雅,富有浓厚的民族传统特色,日均接待读者和游客六七千人次[4]。

吸引游客的还有图书馆优美的环境,图书馆游览的环境由馆外环境和馆内环境组成。外部环境与图书馆建筑构成了和谐、配套之美。图书馆四周特别是正面,一般都有文化休闲广场,绿树成荫,草坪遍布,园艺花卉造型设计精美,建有各种知识、人物、科技雕塑,具有景观式、花园式特点,渗透出图书馆幽雅的文化氛围。馆内环境则有不少是以艺术形象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特别是馆中设置有雕塑、叠石、喷泉、水池等,它们既是独立的艺术品,又与相应的设备配置和装饰布置(室内布置的字、画、宣传品等)相呼应,还加上光线设计以及色彩搭配,构成了幽静独特的整体建筑形象,形成了馆中有园,园中有馆,馆园一体的优美环境[5]。

图书馆的文化休闲资源还有:古籍、古书、古画、手稿等古籍文献。图书馆的古籍文献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其中蕴涵着大量极有价值的信息,是无价之宝和重要的文化休闲旅游资源。在北京大学图书馆馆藏中,古籍善本占有重要的地位,现有古籍150万册,其中善本书17万册,珍稀品种和版本数千种;还收藏了金石拓片约24000种,56000份,绝大部分是石刻文字拓片[6]。这些古籍善本与拓片本身就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观赏价值,更有意义的是,它们不仅生动地体现着古代社会的经济、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还对保存和研究传统文化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

2 图书馆的旅游休闲功能

2.1 文化与休闲功能的拓展

图书馆作为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文化科技功能的多样性、丰富性,对公众的广泛性和适应性而言比博物馆、档案馆、科技馆、文化馆、音乐厅、大剧院、电影院、青少年宫等更有优势。其功能是相互交叉的,甚至可以被图书馆替代。图书馆除收藏传统的印刷型文献、缩微资料、视听资料、机读资料、光盘资料外,还将收藏各种实物和博物资料,如海报、书画、年画、挂历、邮票、钱币、奖章、手工艺品、玻璃器皿以及陶瓷等,收藏范围已进一步扩大、延伸。图书馆在保存的同时,更加重视藏品的利用,人们可以将其中的一些艺术复制品像图书一样借回家去欣赏一段时间,从中受到艺术熏陶。图书馆可结合自身特点,利用的馆藏与设备优势,经常定期或不定期举办一些因特网培训班、学术研讨会、音乐欣赏讲座、电影招待会等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同时还可利用会展厅、报告厅、会议室、通信、投影、放映设备等举行各种会展活动。更重要的是图书馆具备了休闲与旅游观光功能,成为“市民的第二起居室”[7]。在一些图书馆内已设立了音乐厅、情吧、静吧、咖啡厅、氧吧等一系列服务设施,为人们提供一种高雅的、充满文化气息的具有休息、交谊等休闲功能的场所和环境,使图书馆成为人们释放压力、缓解心理疲惫的场所和“精神疗养”的乐园。这样,图书馆已成为人们休闲、参观旅游的又一新景点,是城市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2 读者旅游审美能力的提升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图书馆是联系“读”与“行”之间最好的桥梁。随着各地丰富的旅游资源的开发,吸引大批来自异地的游客,他们不仅要饱览旅游地自然景观,更渴望了解到旅游地的风土人情、习俗、文化等反映当地特色的文化。图书馆作为“知识的宝库”“智慧的源泉”,从诞生之日起,就承担着保存人类文化遗产、传播文化信息的使命。多少年来,从古籍到现代著作,从天文地理到人文百科,图书馆积累了丰富系统的旅游文献资料。既涉及历史、地理、民族、宗教、饮食、园林建筑、民俗娱乐与自然景观等旅游客体文化领域,也涉及旅游者自身文化素养、兴趣爱好、行为方式、思想信仰等文化主体领域,更涉及旅游心理学、旅游管理学等对旅游活动进行研究的综合领域。读者在旅游前可以先了解旅游地的风景名胜、人文景观,也可以对各旅游点进行比较,选择更适合自己兴趣爱好的地方。通过到图书馆学习让读者在感受自然的基础上,提高理性认识和审美情趣,使更多的读者转化为游客。

3 图书馆旅游休闲功能的发挥

3.1 图书馆形象要有地方特色

图书馆是地域文化、地方特色的生动体现,要用地方文化特色营造一种新环境,读者进入图书馆便能感受到浓郁的文化气息,接受文明的感染熏陶,获得文化的教育启示,形成强大的吸引力和求知欲[8]。为营造地方文化特色的氛围,可以在内外环境的布置中凸现出“地域文化”。图书馆的建筑从选址、设计到功能布置、环境氛围的营造等都要有利于文化休闲功能的发挥。城市图书馆的馆址宜位置适中、闹中取静、交通便利,从城市的任何一点出发都能方 便地到达图书馆。建筑造型应追求凝重、大气,突出文化品位,风格应与周围环境和城市特色相协调。功能布局上,除传统的服务设施外,还需重点考虑配备报告厅、展览厅、小剧场等各种社会文化活动的设施。环境设计要充分考虑读者的感受,符合审美需求,体现出人与建筑、人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要营造出既有现代气息、又具文化韵味,宁静、高雅、舒适的环境氛围,让公众在赏心悦目之余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乐于在这里度过他们的休闲时光。

3.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3.2.1 要增设各种设施。增设音乐厅、咖啡厅、商店、会议厅、展览厅、多功能学术活动厅、声像视听室、教育培训中心、餐厅、休息厅、停车场所等等,以适应现代图书馆文化旅游功能发展的需要。

3.2.2 要优化休闲场馆环境。色彩效果上,要正确地利用颜色的色调、亮度之间的变化,适当配置使用不同的色彩。装饰和陈设要按照图书馆服务工作的不同需要巧妙安排,灵活设置,如在阅览室内悬挂中外名人画像,走廊上布置名人名言,大厅内制作寓意深刻的浮雕和壁画。家具应造型新颖、色彩调和、整体统一。

3.2.3 成立专门的旅游文献阅览室。为使读者能方便、简单地检索有关旅游类专业文献,将旅游书籍、期刊集中到一个阅览室,成立旅游文献图书阅览室[9]。亦可将国内几家重要旅游网站(中国旅游资讯网、中国旅游热线、华夏旅游网等)进行相关内容的链接,去粗取精,便于读者从网上了解最新旅游信息。要对馆藏相关资料进行深加工,针对旅游热点问题,如不同的旅游产品——休闲游、水上漂流游、生态旅游等,印发短小精悍的文字资料,附上各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数据库网址或推荐相关旅游线路,便于读者上网查询或到馆内借阅。

3.3 改变传统服务方式

图书馆要充分了解读者的不同需求,除了书籍、图片和一些实物以外,最好能运用高科技手段,采用多媒体,以声、光、电配合的形式来展现一些内容,满足人们多元化的文化休闲需求。可举办一系列有关旅游业方面的展览,向读者介绍全国各旅游景点的名胜古迹、游览路线等;同时,也可以经常性地举办各种以旅游为主题的讲座、知识竞赛等;还应培训一批既精通图书馆业务又熟悉当地旅游资源的导游员或讲解员,做好专用电梯的安排,旅游标志的增设,会议展览旅游食宿的安排,等等。

3.4 增强旅客可参与性

游客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参与图书馆的旅游活动,即精神参与和身体参与。精神参与要求游客事先具备关于图书馆的相关背景知识,在图书馆能获得以前不了解的、有助于丰富其旅游体验的信息,使游客能真正进入角色。图书馆可为每个入馆参观的游客发放充当自动解说员的耳机及资料,游客可以在解说系统的指导下按顺序参观,增强游客的精神参与。游客的身体参与是指游客参与到图书馆组织的旅游活动中,用自身行为获取所需的信息,体验旅游活动的真谛。图书馆可按照图书的采编、借、还、上架等工作流程设计一间模拟室,让游客亲自操作,在参与中去体验图书馆文化旅游的乐趣。当然,图书馆文化旅游的开发要注意设计好游览的线路、景点,避免影响读者阅览和思考;同时还要控制好参观游览人数,不能超出图书馆所能承受的环境承载力。

[参考文献]

[1]新华社国际资料编辑组.世界名胜词典[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6.

[2]文化部文物局.中国名胜词典(第二版)[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

[3]老 乐.嘉业堂藏书楼[J].风景名胜,2002(02):76-77.

[4]中国国家图书馆[EB/OL].[2008—10—02].http://baike.baidu.corn/view/21200,hlm.

[5]梁宇.论开发利用图书馆旅游资源[J].社会科学家.1997(5):10-11.

[6]北京大学图书馆[EB/OL].[2008-10-03].http://152.105.138.207/zhinan/zhinan-bggkhtm.

[7]王世伟.当代全球图书馆事业面临的难题与挑战[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8(1):13-1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