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抗旱保苗

抗旱保苗

时间:2023-05-30 09:57:2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抗旱保苗,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关键词】 坐水种 宽窄行交替 种植技术

1.机械化一条龙抗旱坐水种技术

1.1技术内容 机械化一条龙抗旱坐水种技术是以坐水为基础的东北西部半干旱区高产耕作栽培技术。此项耕作技术是以坐水种为核心实行三犁川打垄或机械深翻打垄,深施底肥,浸种催芽,等距埯种,适期播种,适当密植等一系列技术措施。

1.2操作方法 浸种、拌种或种子包衣。在干旱地区,为了保证出苗,可以先进行浸种,使种子吸足水,然后再播种,也可以用保水剂、抗旱剂处理种子,以加快种子的吸水、萌发速度,提高出苗率和促进提早出苗;拖拉机牵引的拖车安装水箱。拖车后挂接(用绳索铰接)坐水单体播种机,从水箱处引出放水管在开沟器后部固定好,用放水阀控制水流量;用单体播种机播种同时深施肥。施肥装置应适当改进,将施肥口置于开沟器与水管出口之间;在播种机后挂接覆土器,并根据实际需要确定覆土器的安装位置;在覆土器后挂接镇压器(磙子)适时镇压。

1.3技术效果 提高了播种质量,实现了农机与农艺的有机结合,实现了水、肥、种一次下地,覆土、镇压同时完成,且施水、播种均匀,化肥深施;抗旱时间长,节水保墒效果好;作业效率高,劳动强度小;技术不复杂,容易掌握和操作;配套机具成本低,一般家庭都有能力购置;可以适期播种。在温度适宜的情况下播种,不仅可以保全苗,而且出苗快,质量好,摆脱过早或过晚播种及宿土期过长的一切影响;三犁川打垄可以加深耕层约10cm,种床深厚,有利于根系生长,可以一次深施农化肥,种与肥隔离无争水烧苗现象,并有以肥调水之效;变被动保苗为主动保苗。坐水种可以按合理密度计划种植,变被动为主动,出苗整齐一致,分布均匀等距。

2.宽窄行交替种植技术

2.1主要内容 宽窄行交互种植。宽窄行交互种植是把原65cm行距两行做成一条带,改种成40~90cm宽窄行。第一年在40cm窄行上种两行玉米,夏季在90cm宽行距内深松25cm,幅宽50cm,秋季两行玉米留高茬60~70cm(茎秆重量占全株30%~40%)。第二年在原宽行距深松带上播种行距40cm的双行玉米,原留高茬地方成为90cm宽行,夏季(6月下旬)深松、灭茬、就地腐熟还田;夏季深松。夏季深松是在90cm宽行内,于6月下旬雨季来临前,进行伏前深松,作业幅宽50~60cm,深度25~35cm,打破犁底层以利于伏雨的下渗贮存,供秋旱或翌年春季应用;高茬还田。高茬还田是将秋季留的高茬在夏季深松时还田。深松部位与玉米植株分布在两个条带上,深松作业幅度50~60cm,与两行玉米相隔15~20cm。

2.2 技术效果 倒茬休耕,增加通风透光;高留茬自然腐烂还田,培肥地力,每年可使近1/3的秸秆得到还田;加深耕层,增强抗旱抗倒伏能力;防止风蚀、水蚀;蓄水能力增加,保墒能力增强;便于机械化作业,减少作业环节,降低作业成本;作物生长带被保护;方便田间管理。

3.精细整地,保墒播种技术

第2篇

关键词:脱毒马铃薯;抗旱保苗;丰产技术

中图分类号:S5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1-0071-1

山西北部干旱区气候冷凉,无霜期短,昼夜温差大,具有马铃薯独特的生产优势。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栽培技术有了一定的提高,主要表现在脱毒马铃薯新品种应用推广面积明显增加,马铃薯栽培管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从晋北干旱区马铃薯整体生产状况来看,品种单一混杂,春播干旱出苗率低而产量不稳是存在的主要问题。调查分析其原因:一是晋北干旱区春播期十年九旱,往往不能正常播种和播后出苗率较低,严重制约马铃薯的发展。二是品种更新换代慢,脱毒马铃薯种薯应用推广还没有普及,栽培管理不够科学。因此,为大力推动山西省旱作农业的发展、加快脱毒马铃薯的生产、促进广大农民增产增收,根据多年试验示范经验就几个关键的抗旱保苗技术措施总结以下:

1 优良品种与脱毒种薯

1.1 选用优种

晋北马铃薯主产区,应选用抗退化、抗晚疫病、高产优质同薯20号、同薯22号、同薯23号、晋薯14号、晋薯15号、晋薯16号、晋薯17号、晋薯18号、紫花白等优良品种的脱毒种薯。

1.2 选用脱毒种薯

马铃薯在栽培过程中极易受病毒侵染而造成严重减产,通常说的马铃薯退化现象。在生产上各地马铃薯普遍存在的病毒和类病毒有十多种,而主要危害马铃薯的病毒只有X、Y、A、S、M、PLRV病毒。类病毒只有PLRV一种,但它是造成马铃薯退化的最主要原因,一般可使马铃薯减产20-50%,严重的达80%以上。 马铃薯脱毒是目前解决退化、实现优质高产的最好方法。使用脱毒种薯,一般可增产50-80%,甚至成倍增产。

2 种薯科学贮藏

2.1 马铃薯种薯窖藏窖消毒

在马铃薯产区的窖藏窖一般已用多年,烂薯、病毒常会残留在窖内,新的种薯入窖初期往往温度较高、湿度又大,堆放中一旦把病毒带到薯块上就会发病、腐烂,甚至造成烂窖。所以入窖前把窖打扫干净,并用来苏儿、石炭酸或高锰酸钾喷一次消毒灭菌,而后贮存。

2.2 严格挑选

种薯入窖严格剔除病、伤、虫咬的块茎,防止入窖发病、腐烂。

2.3 晾晒

薯块收获后要在田间或场院内堆放5-10天左右,这样把鲜薯多余的水分散失掉,防止烂窖。

2.4 贮藏温度

薯块入窖初期窖温大一些是正常现象,但温度一般不会超过20℃,20天后窖温下降,一般长期贮存保持2-4℃最合适。

3 种植的选茬与选地

3.1 选茬

栽培马铃薯的地块需要进行3-5年轮作,避免年年重茬。因为重茬易引起土壤养分失调,特别是一些微量元素。同时重茬致使病虫害严重,青枯病和一些病毒都可通过土壤传染。因此,马铃薯一般与禾本科、豆科、根菜类、叶菜类等轮作,起到改良土壤调节养分的作用。但马铃薯不宜与茄科作物轮作,如辣椒、番茄、烟草等,因马铃薯也属茄科作物,轮作容易引起病毒、病害的传染。

3.2 选地

马铃薯是块茎作物,在块茎膨大时需要疏松的土壤,要求土壤通透性良好,耕作层深厚的沙壤土。

4 小整薯播种与催芽晒种

4.1 小整薯播种

在使用脱毒种薯时 选择直径2-4cm、薯皮光滑鲜艳幼嫩的薯块作种子。采用这样的薯块作种子的优点:一是具有顶端生长优势,植株生长健壮,叶片肥大,光合作用强,增产效果显著。二是生命力强,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强,既抗旱又耐冰雹袭击。三是能防止环腐病、黑痉病、晚疫病和马铃薯病毒的传染。四是具有抗旱保全苗的优点。小薯本身的含水量就能满足出苗水分的需要,并且出苗早,发育快,根系发达。

4.2 催芽晒种

小整薯催芽晒种,能培养短壮节间,增加结薯层次。方法是:在马铃薯播种前20d左右,将贮藏窖内的脱毒种薯取出,在温室条件下催芽,一般要求室内温度在15-20℃,光线要充足,通风透光好,堆放厚度2-3层,催芽晒种10d左右,即可催出长0.3-0.5cm的短壮芽。此时,轻放轻拿,上下翻动一次,在晒种7-10d即可播种。

5 种薯切块

马铃薯是用块茎繁殖,切块播种可节省种薯,且有利于发芽出苗。马铃薯种薯切块的大小与产量关系密切,切块太小,幼苗弱、产量低,但并非切块愈大愈好。一般每公斤种薯切20-25块左右为宜,块重20-25g。薯块较小(50g左右)的可自顶芽处纵切为二,这样切苗匀苗壮。中等薯块可纵切为4块,要将脐部和中部芽搭配好,切块大小要均匀,每个切块上带有2个芽眼。

6 “一晚四深”丰产栽培技术

6.1 “一晚”栽培技术

一晚就是将马铃薯播期向后推迟10-15天,这样就可以避免马铃薯块茎膨大盛期正好赶上夏季高温不利条件的影响,使马铃薯开花期和地下块茎膨大盛期和当地7-8月份雨季相吻合,在晋北干旱区在5月上中旬播种为宜。

6.2 “四深”种植栽培技术

6.2.1 深耕 秋深耕能增加活土层,蓄水蓄肥。秋耕深度30cm左右,不仅能接纳秋冬雨水,春播抗旱保苗,达到秋雨春用,而且由于深耕为马铃薯根系生长和块茎膨大创造了一个上虚下实,水、肥充足的良好环境。

6.2.2 深播 适当深播不仅可以增加植株的结薯层次,多结薯,结大薯,提高经济效益,而且促进植株根系向深层发育,多吸水,多吸肥,提高马铃薯对土壤水肥利用率,同时增强抗旱能力。

6.2.3 深施碳铵,增施磷肥 马铃薯结合播种,在犁底深施适量的碳铵,肥料的利用率可提高70%左右,增产30-50%;同时亩施过磷酸钙15-50kg,增产效果更明显。

第3篇

千方百计做好抗旱保春耕工作

——在全县抗旱保春耕促进视频会议上的讲话

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同志们:

根据县委、政府主要领导的安排,今天,决定在此召开全县抗旱保春耕促进视频会议,目的就是——动员全县各级各部门干部职工和广大群众紧急行动起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全力投入抗旱保春耕、抗旱保苗,千方百计减轻灾害损失,确保春耕生产,确保饮水安全,确保人畜生命安全,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

全县上下必须充分认识当前旱情形势的严峻性,把抗旱保春耕作为当前的中心工作,牢固树立抗大旱、抗久旱、防大灾的思想,动员全县各方力量,狠抓抗旱措施的落实,坚决打赢抗旱保春耕攻坚战,最大限度降低旱灾损失,千方百计确保人畜饮水安全。

入冬至今,全县降雨偏少,气温持续偏高,已连续100余天无有效降水,降水量仅7.8mm,比常年同期偏少83%,比去年同期偏少75%,降水量属近27年以来最少。特别是进入大寒节令以来,我县持续晴暖少雨,多阵性大风天气,导致我县出现不同程度气象干旱,江边河谷地区和老旱区气象干旱明显,森林及城乡火险气象等级偏高,同时,冬季干暖不利农业安全生产,未来抗旱形势十分严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干旱仍将持续。根据气象部门预测分析:预计全县3月到5月降雨量正常偏少,其中3到4月偏少,5月正常稍偏少。3到5月平均气温正常稍偏高,其中3月稍偏低,4月偏高,5月正常。3月下旬二半山及以上地区有中等强度倒春寒,雨季将于5月底6月初开始,雨季开始前我县仍以晴热少雨天气为主,有效降水较少,旱情将呈现继续扩展趋势,干旱面积将继续扩大,受旱程度将不断加深,抗旱形势将更加严峻。

二是抗旱保苗任务艰巨。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县农作物受旱面积达8万亩,其中轻旱6.5万亩、重旱1.3万亩、干枯0.2万亩,经济损失约300余万元。目前正值春耕关键时期,由于前期旱情影响,土壤缺墒严重,加之很多地方无抗旱水源,尤其是核桃、花椒、烤烟抗旱保苗任务显得尤为突出。

三是森林防火形势非常严峻。我县自进入森林防火期以来干旱持续,降水不足,立春后,气温回升快速,大风天气增多,高火险天气持续,目前森林火险等级仍然居高不下,形势非常严峻。截至目前,全县共发生荒火14次,过火面积839.3亩,火灾1次,过火面积30亩。

二、统一步调、紧急行动,全力抓好抗旱保春耕工作

一年之计在于春,当前,春耕生产热火朝天,各级各有关部门务必高度重视,认真分析,做到克服“两种思想”,抓好“九个重点”,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确保农作物种得下能成活,确保不发生大的森林火灾,尽最大限度减轻旱灾损失。

克服“两种思想”:

一要克服麻痹侥幸思想。巧家“十年九旱”的气候特征,使全县干部群众对干旱的耐受能力比较强,同时也就容易产生麻痹侥幸思想,认为“旱一下不咋个”,忽视抗旱救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各级干部必须克服这种侥幸心理,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真正把抗旱救灾当作头等大事,认认真真抓好落实。

二要克服畏难等靠思想。在资金投入不足、库塘蓄水不够、工程水源缺乏的情况下,各级干部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积极动员群众,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排除千难万险,想尽千方百计,务必确保群众生产生活用水。

抓好“九个重点”:

一要抓好蓄水保饮保生产。当前,泉点还未枯竭,河流还未断流,是抓好蓄水工作的有利时机。各乡镇要及时对辖区内小塘坝、抗旱窖、抗旱池、小水窖等小型蓄水情况进行彻底排查,抓紧蓄水补水,千方百计开辟抗旱水源,将排查统计情况及蓄水补水情况上报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同时,对易发生人畜饮水困难的地区,要有针对性制定供水应急措施,一旦出现农民饮水困难,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要抓好水利损毁工程修复。去年以来,我县部分乡镇先后遭遇了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给水利基础设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坏,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将修复影响防洪安全、饮水安全和农业生产用水安全的水利损毁工程,作为当前重点工作任务,充分发动群众,积极开展水利工程维修、渠道清淤除障,做到每一条渠道,每一件管网都能正常供水。县水务局要加快在建项目建设的同时,加强对县管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和运行管理,加强对各乡镇水毁工程修复情况的检查。各乡镇要对辖区内的所有水利工程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检查,发现损坏的,及时组织受益群众修复,同时督促群众加强渠道的清淤除障和日常管护,减少水资源浪费,提高灌溉用水效率。

三要抓好供水科学调度。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县水库蓄水共计2287万立方米,扣除死库容302万立方米,现可供水量为1985万立方米,较去年同期增加777万立方米,虽然蓄水比去年好些,但是一定要科学合理调度。县水务局要切实加强炉房水库、长海水库、大海水库、孔家营水库和引荞灌区、建设堰灌区水资源统一调度管理,既要做好抗大旱、抗久旱的准备,留足应急备用水源,又要结合现有蓄水和产水情况,科学制定供水计划,确保有限的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尽最大努力保障灌区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县水厂要加强县城供水管网的检修力度,确保不漏水。拟定供水计划,实施定额供水和科学调度,制定管理办法。坚决遏制浪费水、多用水的现象,确保节约、安全、有效供水。各乡镇要严格执行抗旱救灾水资源调度管理行政首长责任制,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节水、后用水、先地表、后地下”的原则,妥善处理好农业生产用水和群众生活用水的矛盾,切实做好水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稳控工作,及时、妥善化解各类水事矛盾隐患。

四要抓好粮食生产抗旱。目前正是春耕播种节令,各乡镇、县农业部门要根据旱情发展情况,组建工作组深入田间地块,积极开展抗旱保春耕工作。一是突出按节令播种。工作组要根据不同农作物品种确定播种时间,迅速落实地块,指导群众备 种、备肥、备水、筹劳,保证按时播种;二是突出科技措施。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派出技术指导员深入农户,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工作,今年一定要大面积推广间套种技术,实现稳产增产。科技样板建设必须按下达任务如数完成,道路交通沿线科技措施覆盖率必须达到100%;三是突出因地制宜。在适宜地膜覆盖区域扩大地膜种植面积,在无水源、灌溉条件,又不适合地膜覆盖栽培区域,要大力推广“保湿剂”、“旱地龙”等抗旱技术,增强农作物抗旱能力,提高科学抗旱水平;四是突出结构调整。积极指导群众调整种植结构,在干旱严重无法耕种时,可实行“水改旱”、“农改经”、“农改蔬”等措施,确保满栽满播,确保不因干旱荒芜一块土地。

五要抓好烤烟生产抗旱。目前,是烤烟生产关键时期,各种烟乡镇要高度重视、明确职责、落实责任,保证烤烟生产抗旱工作有人抓、有人管。一是要全力以赴做好抗旱保苗工作,进一步加强烟苗管理,防止高温烧苗,积极做好剪叶促根炼苗,提高烟苗抗旱能力。引导烟农合理、及时购置抽水、引水等物资设备,采取多种形式抗旱保苗,确保计划面积有足够壮苗移栽。二是要千方百计抓好抗旱移栽工作,充分利用现有水源,尽快灌足水窖、水池、水塘,最大限度地发挥烟水工程作用。三是要加快土地整理建设进度。蒙姑镇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保证工程质量,督促工程进度,务必于2013年4月20日前全部完工,确保2013年烤烟生产提墒起垄和移栽工作顺利开展。

六要抓好蚕桑生产抗旱。县热开办、有关乡镇、丝绸公司要根据今年蚕桑生产工作会议要求做好以下几方面。一是强化“春嫁”工作,做到应嫁尽嫁;二是落实新栽桑地块,实现两个全覆盖;三是抓好抗旱保苗,加强水肥管理,确保养蚕效益;四是抓好春蚕订种,确保应养尽养;五是抓好桑园流转和桑叶交易,推进专业化养蚕。

七要抓好经济林果抗旱。经济林果保苗重点是20__年新种苗木,其次是3年期以内的幼小苗木。一方面各乡镇要积极组织乡村干部深入田间地块,发动群众,跟踪检查到每棵,充分利用可用水源,及时补水保苗。另一方面县林业局要结合当前林业产业规划设计、农村技能培训等工作,把技术力量安排到一线,加强科学抗旱、科技抗旱培训指导,针对旱情制定抗旱保苗技术方案,引进和推广新的抗旱技术和抗旱方法。当在旱情最严重时期,在保证人畜饮水的前提下,主要保证经济林果抗旱用水,最大限度减少损失,确保全县经济林果抗旱保苗工作取得成效。

八要抓好甘蔗生产抗旱。各有关乡镇、县热开办、白鹤滩食品有限公司要深入蔗区重点解决灌溉水源,确保按时浇灌;同时,要落实好高糖分区新种甘蔗地块和水源,强化新种甘蔗技术指导,确保实现高产、高效。

九要抓好森林防火工作。当前持续的旱情,农事用火和高危火险双高峰期重叠,极易发生森林火灾。各级各部门要坚持把抗旱救灾与森林防火工作紧密结合起来,高度重视森林防火工作,严格按照县委、政府的部署,突出重点,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务必确保不发生大的森林火灾。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有关部门要坚决克服松懈麻痹思想,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对森林防火工作再分析、再安排、再落实。主要领导要亲自抓,亲自部署落实,并明确分管领导具体抓,做到乡镇、村、组层层有具体人员抓防火,确保各项防火工作的顺利开展,药山自然保护区周边乡镇要按照辖区负责制的要求,与保护区管理局共同抓好药山自然保护区的森林防火,必须确保药山自然保护区不发生森林火灾。二要加强巡查。各乡镇、县林业局、药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要加强护林员的管理,增强巡山、守卡、护林的力量,对重点火险区及部位加强巡查,及时消除火险隐患。三要加大宣传力度。各乡镇,相关部门要充分利用标语、广播、电视、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在涉林旅游区、主要入山道口、公路沿线等关键部位加强森林防火宣传。要组织村民收看森林火灾典型案例,切实增强农民的森林防火意识和森林防火的自觉性、主动性。四要加强火源管理。各乡镇、林业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火源管理,要坚决管住在林区烧烤食物、吸烟、烤火以及上坟烧纸、烧香、燃放烟花爆竹等非生产性火源。要进一步加强生产用火的监管,林区一律实行封山管理,严禁火种入山,禁止一切野外用火;巡山护林员、瞭望监测员要加大火情巡查、监测的范围和密度,强化守山责任,加大巡山力度,切实把火源堵在山下林外。五要作好扑火准备。要进一步完善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加强扑火队伍的训练,提高扑火技能,储备好扑火器具和物资,严阵以待,确保一旦出现火情,能迅速有效地处置,及时安全组织扑灭,避免发生人伤亡情况。

三、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抗旱保春耕取得实效。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工作抓得好不好,关键在领导。领导认识高,决心大,带头干,抓得实,群众就能充分发动,工作就能干出成效。各乡镇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做到领导在一线指挥,干部在一线工作,问题在一线解决,哪里有旱情,哪里就有领导坐阵指挥。要层层细化目标,强化责任,采取分片包干负责的方式,把抗旱救灾和森林防火责任落实到人,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取得实效。

二是落实工作责任。要进一步落实层层负责制,形成层层有人抓、级级有人管、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为抗旱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各扶贫挂钩部门和乡镇要迅速对抗旱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广泛发动和组织全体干部群众,迅速深入到挂钩帮扶的村组、到田间地头、到农业生产第一线,与人民群众一道投入到抗旱保春耕、抗旱促生产、抗旱夺丰收、抗旱保人畜安全的工作中,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解农民之所难,办农民之所需,切实搞好各项服务,真正解决问题。

三是合力密切协作。县农业部门要组织技术力量深入灾区,加强技术服务,保证每个受灾村都有技术员在第一线指导抗旱救灾。水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应急水源工程建设,持续抓好水利工程清淤除障和修复工作,确保全县所有渠道、抽水站、烟水管网正常通水,千方百计加大各种蓄水储水。物资供应部门要加强对农业生产和抗旱物资的调剂和调运工作,做到数量充足、供应及时、质量可靠、价格合理。财政部门要及 时筹措、拨付抗旱经费;通信部门要确保通信畅通,优先传递抗旱信息。气象部门要做好人工增雨的各项准备工作,一旦时机出现,迅速开展人工增雨,缓解旱情,要认真做好气象预测工作,为领导决策提供准确的依据。宣传部门要采取各种形式加强宣传报道,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督办室、县抗旱指挥部要强化督促检查,定期通报情况。其他相关部门要按照各自的职能职责,积极配合做好抗旱救灾的各项工作,及时再派出抗旱工作组,深入农村一线指导抗旱,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

四是作好应急准备。一要强化队伍保障。各乡镇、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防灾减灾队伍建设,要建立以民兵、武警官兵、各级干部为主的防灾减灾队伍;县防汛抗旱办、森防办、人武部、武警、消防等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防灾减灾队伍培训,集中待令;各乡镇要根据实际,加强乡、村防灾减灾队伍建设,并落实好具体措施,确保防灾减灾工作顺利开展。二要强化物资保障。各乡镇和县水务、农业、林业、民政等部门要抓紧补充储备抗灾抢险物资,按要求备足到位。要根据旱情特点和抗旱工作需要,千方百计保证抗旱用电、用油和抗旱农用物资供应,要管好用好现有抗旱设备,要储备好数量足够的抗旱物资。要备足扑火物资,各种扑火机具、车辆、物资、通讯等设备必须保证处于完好状态。

五是严格资金使用。为确保抗旱资金用在刀刃上,发挥最大最强作用,重点向特旱区、重旱区倾斜。一是今年抗旱资金以核算保苗成活面积后给予补助,主要体现群众旱灾自救。除炉房灌区、引荞大堰、建设堰、和平堰、东坪堰等几条大堰灌溉区以外的区域可视为旱区,同时,在干旱严重时期4、5月全力抗旱保苗成活后,工作组检查核实,以最后保苗成活面积分配抗旱补助资金。县水务局、气象局负责制定具体补助办法,并于2013年3月20日前出台。二是充分发挥救灾资金的“及时雨”作用,以最快的速度安排下拨到灾区,解决受灾群众生产生活急需,绝不允许拖延和滞留。三是要抗旱救灾资金必须专款专用,严格使用程序,严防挤占、挪用和贪污,定期将抗旱救灾资金的安排和拨付的情况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和舆论的监督;

第4篇

关键词:苗木;抗旱;造林;抚育

中图分类号: S725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01.054

1培育良种壮苗

造林生产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要根据造林地的实际土壤情况及当地的气候情况选择适合的苗木品种,一是品种选择问题。要选择耐旱品种,特别对于一些春季降水明显较少的干旱地区,选择合适的树木品种非常重要,同时也要加大对于抗旱品种的培育,比如山杏、油松等耐旱品种,对于干旱的耐受力要强于其他品种;二是结合苗木的性能来进行选择,如一些根系非常发达的品种应当做为干旱或半干旱地区的造林首选,因为这些地区不仅水分少,而且土壤也多数是相对贫瘠,只有根系发达的苗木才能正常成活。

2抗旱造林栽植技术

抗旱造林技术对于苗木的成活非常关键,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技术性,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在造林栽植过程中,抗旱栽植技术应用的是否得当,对于造林效果有直接影响。

2.1 起苗处理技术

起苗时要确保苗木的根系完整,应尽量避免伤根情况,如果出现伤根则必须要进行修根处理,不能随便处理或不处理。对于一些针叶类苗木,起苗前要打泥浆,而对于一些阔叶类苗木,在栽植前要进行根部浸泡,这些措施在起苗时对于苗木的处理都是为了确保苗木体内及根部的水分充足,以便于运输过程中不至于出现严重缺水情况。对于不同的苗木种类有的需要带土起苗,有的需要进行苗木修枝,有的需要截干栽植,总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水分的过分散失,利于移栽成活。

2.2栽植过程中的抗旱技术

打浆技术:对于针叶类苗木,在栽植时一般要进行两次打浆,打浆过程中是在造林地进行,方法是把苗木放入水桶,然后加水,这样苗木根部会吸收足够的水分,便于放苗和栽植。栽植时把苗木放置在有垂直壁且事先挖好的坑中,适当往上提苗,确保根系展开,然后再向坑中填土,边填边踩实,这样能确保根部水分充足。

覆膜措施:是在栽植穴上用一块地膜进行覆盖,由于地膜比栽植穴大一些,只是植株从地膜中间的孔中露出,整个根部的坑穴都要在膜的覆盖之下,能较长时间确保苗根部的水分不挥发,从而保证苗木根系生长需要的水分充足,有效提高苗木的抗旱能力,提高成活率。

栽植抗旱树种:抗旱树种无疑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首选,比如山杏和油松树种,常在一些荒山野地进行栽植,而对于有部分石质的山地,在栽植后,可以就地取材利用石片把苗根部进行覆盖,也能起到保水利墒的作用,提高苗木抗旱能力。

枯草覆盖:这种办法是利用荒山上的一些枯草,当苗木栽植完以后,把枯草直接覆盖在苗木周围,这样可起到遮阳挡风的作用,夏季高温时能有效保持土壤的温度在一个合适的程度,减少水分散失,达到抗旱保苗的效果。另外冬季要注意做好防火工作。

2.3覆土抗旱

这种技术是在栽后的苗根部加盖一层松土来防止水分的散失,一般在晚秋来到时进行,可以有效防止春季干旱时苗木根部的水分挥发。我国的许多干旱地区都具有冬季时间长而且春季风又特别大的特点,如果根部缺水容易导致苗木出现生理性干旱,从而影响其生长甚至死亡,进行根部覆土,能确保苗木根部水分充足。

3抚育技术

3.1夏季浇水

如果具备灌溉条件,在夏季最好进行浇水灌溉,虽然夏季多雨,但北方干旱地区夏季的气候也是十分炎热,苗木的水分会大量蒸发,可以采取一些蓄水措施,收集平时雨季的雨水,然后在缺水时再将蓄水浇到苗木根部,确保苗木的水分供应有持续性。

3.2松土和除草技术

松土可以破坏土壤干旱时形成的水分蒸发通道,能降低苗木周围土壤水分蒸发强度,起到防止干旱的作用。另外要把苗根部的杂草清除干净,这样能避免杂草生长过旺同苗木进行水分和养分的抢夺,提高种植穴当中土壤的实际持水能力,最终达到有效抗旱和保墒的目的。

3.3管护技术

苗木栽后的管理工作十分重要,特别刚栽植后的一个阶段,苗木根系还没有完全适应新的土壤进行生长发育。苗木越冬时,这时期的管护一定要及时到位,要在秋季和冬初,对种植穴进行埋土防寒,一直持续到第二年春天土壤开始解冻为止。主要是为了防止苗木失水,从而产生生理性干旱,影响苗木的缓苗甚至导致苗木枯死。另外还要注意在进行管护措施设计的时候,还要考虑到不同品种苗木应当采取不同的管护措施,有效增强整个林地水分的稳定性。在很多干旱或半干旱地区,由于整个区域内全年的降水量都非常少,同时蒸发量相对来说又比较大,所以更好地利用苗木所具有的特定生理条件,将其与造林地自然地理条件进行结合,采取更加有效、方便的管护措施,例如人为地改善林地条件,也可以大大提高栽植成活率和保存率。

4结语

第5篇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有关部门:

近期以来,我县气温持续偏高、干旱少雨,6月份全县平均降雨仅41.3毫米,比历年同期少38.2毫米,土壤失墒严重,旱情发展迅速,目前已有40多万亩农作物受旱,重旱面积达20万亩。据气象部门预测,近期我县降水仍将持续偏少,旱情还将进一步加剧,抗旱形势十分严峻。为切实做好当前抗旱工作,夺取秋季粮食丰产丰收,现就有关事宜紧急通知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对抗旱工作的组织领导

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必须充分认识当前抗旱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跨越发展的大局出发,采取扎实有效的工作措施,努力把旱灾损失压缩在最低程度。特别是各乡镇要认真抓好区域内抗旱工作的组织指挥和调度督导,采取机关干部包村、包片,村干部包地块、包水源等方式,全面落实抗旱责任制,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确保抗旱工作顺利进行。

二、积极开源挖潜,努力加快农田抗旱应急灌溉进度

各乡镇要广泛动员干部群众,千方百计组织协调水源,迅速投入抗旱灌溉保苗工作,确保苗齐、苗全、苗壮。平原乡镇要及时抽取井水进行灌溉,加大流量,昼夜作业,加快灌溉进度;沿黄沿湖乡镇要充分利用各类工程设施,加大引黄引湖力度,最大限度地扩大抗旱水源;山区乡镇要积极采取拦蓄河水、节水灌溉等措施,尽最大可能挖掘利用各种水源,尤其是对已经抽穗的春玉米,无法应用抽水机械灌溉的要采取车拉人担等方法,努力扩大灌溉面积,保持良好长势。对机电设备损坏的水利设施,要抓紧抢修,力争尽快投入运行。要强化农作物田间管理,浇水后及时追肥划锄保墒,减少蒸发损失,增强抗旱能力,促进作物生长。对已经绝产或濒临绝产的地块,要及时采取补种或改种其他农作物等措施,努力把旱灾造成的损失补回来。

三、强化协调服务,形成抗旱合力

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协作,共同做好抗旱工作。水利部门要做实做细抗旱预案,加强旱情墒情的监测预报,密切关注旱情发展变化情况,加强对抗旱水源的统一调度管理;农业部门要切实强化技术指导和服务,引导农民科学抗旱,开流节源,提高水源利用效益,同时,指导农民有针对性地加强田间管理,搞好病虫害防治,确保增产增收;财政金融部门要及时调整支出结构,加大对抗旱工作的资金投入和信贷支持;黄河河务部门要加强黄河水量调度,积极为沿黄乡镇抗旱搞好服务;气象部门要密切监测天气变化,及时准确地提供气象信息服务,并抓住有利时机实施人工增雨;供电、石油部门要优先保证抗旱用电和用油需求,确保抗旱急需;新闻单位要加大抗旱宣传力度,做好舆论引导工作。其它有关部门也要想抗旱之所想,急抗旱之所急,积极为抗旱工作提供优质服务,齐心协力夺取抗旱保丰收的全面胜利。

第6篇

3月17日中午1点,*县*镇*村道路两旁摆满了花圈,*县四大班子领导和广大干部村民上千人为献身在抗旱保民生一线的*镇原人大主任*同志送行,人们挥泪如雨,呜咽声声……

为了帮助广大群众战胜旱灾,*同志连续数月来带病坚持在抗旱一线,因过度劳累,积劳成疾,突发疾病献出了他年仅54岁的宝贵生命。

去年入秋以来,*县大量河流断流,数百口山塘干涸,旱灾给广大群众春耕生产和人畜饮水带来困难。

为抗旱保民生、保春耕、保发展,*同志与全县广大干部长期日夜投身于抗旱救灾一线。很多干部劝他年纪大了,要注意休息,但平常对上级评优、奖励一让再让的他却坚决地说:“如果我们不能在春天帮助群众搞好改种下种,来年他们就要饿肚子,我这把老骨头硬朗得很,苦点累点没什么。”

干部班顶江指着*镇*村冲头组已种下的139亩杂交玉米呜咽着说:“这里就是*和其他5名镇村干部所负责的现代科技农业示范点。在包点的6个干部中,*既是老领导,又是抗旱小分队队长,年龄最大,但却是群众工作最有经验的老干部。在办点示范过程中,由于干旱缺水,部分群众面对困难有畏难情绪,甚至有的群众存在等天下雨再抓生产的思想。面对这一情况,*走村串户动员群众,做宣传动员工作。用他的话来说:‘既然群众对抓时节保生产怕困难,不理解,我们就是要带头做,用工作效果来影响他们、带动他们。’为了抓好示范点建设,他连正月十五都是在田间地头度过,坚持和干部群众一起犁地、起垄、施肥、拉水、浇水……从2月24日到3月11日,他一直坚守在抗旱保苗助春耕第一线。元宵节当天,他都是组织群众运水浇地后才回去与家人吃团圆饭。近半个多月来,他带领的抗旱小分队共给群众运水4000余方,浇地面积139亩,组织群众投工1000余个,较好地完成了*村冲头组杂交玉米种植示范点种植任务。”

示范点的玉米发芽了,而*同志却因劳累过度,积劳成疾,身体每况愈下,同事和家人都劝其到医院检查一下,但他却总是说:“等把这段时间忙过一下再说”。3月11日早上7时30分,*与包村干部程安元在组织群众抗旱保苗时,突然出现剧烈腹痛,经送医院诊断,属过度劳累引发上消化道出血,失血型休克,并抢救无效,于2010年3月12日凌晨1点病逝。

3月13日上午8时,县委书记杨永英、县长陈治松等同志亲临*家进行吊唁,并号召全县党员干部学习*同志不怕困难、吃苦耐劳、一心为民、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夺取抗旱救灾的全面胜利。

第7篇

关键词 抗旱;生产自救;减灾对策;辽宁铁岭

中图分类号 S4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3-0276-02

铁岭市辖7各县(市)区和一个经济开发区,102个乡(镇)街,1 175个行政村。全市人口300.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06万人。铁岭市地处辽宁省北部,位于东经123°27′~125°6′,北纬41°59′~43°29′,属辽东半岛腹地。全市区域总面积1.3万km2,其中耕地面积53.33万hm2,有林地面积51.82万hm2。东部为低山丘陵区,西部为辽河冲积平原。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雨热同季,适宜粮食和经济作物生产。同时,污染小,自然环境优良。优越的自然条件使铁岭市成为国家重要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全市正常年粮食产量300万t,占全省粮食产量的1/6,商品量占全省1/5,商品率75%以上,人均粮食商品量全省第一。近几年来,铁岭市以及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按照用工业理念谋化农业、经营农业、发展农业的思路,立足资源,面向市场,发挥比较优势,狠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培育有比较优势的“十大”产业,即:玉米、绿色稻米、大豆、蔬菜、花生、肉禽、生猪、肉牛、乳品及特色产品,推动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现了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旱灾是铁岭市发生频率最高的自然灾害,十年九春旱,部分年份春夏连旱,“秋吊”也时常发生。农业靠天吃饭的状况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改变,雨养农业特征明显。丰年和灾年年度粮食产量相差150万t以上。面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趋势,抗旱减灾过去、现在、将来都将是铁岭市农业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多年的抗旱减灾工作中,铁岭市形成了一整套抗旱减灾的工作措施。

1 铁岭市抗旱生产自救基本情况

1.1 干旱概况

2006年,进入6月以来,铁岭市持续高温少雨,遭受56年来最严重的夏旱,受旱最严重的昌图县连续40 d无有效降雨,全市各地农作物生长普遍受到严重抑制,大部分旱田作物处于萎蔫状态,西北部风沙区和山坡岗地幼苗成片干枯死亡,造成农作物不同程度减产减收。同时,部分地区人畜饮水困难。截至6月27日统计,全市农作物受旱面积达29.31万hm2,其中,轻旱17.33万hm2,重旱10.84万hm2,干枯1.13万hm2,水田缺水面积达1.32万hm2。水利工程蓄水不足,水库干枯11座,2 286眼机电井出水不足。同时有17.17万人、7.13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

1.2 旱灾成因

进铁岭市遭受严重旱灾的主要原因:一是铁岭市大部分地区从5月29日至6月28日近1个月时间,昌图县40 d以上无有效降雨。铁岭市从6月7日开始入夏,比常年提前26 d,平均气温偏高2~3 ℃,土壤墒情急剧下降,西北部风沙区和东部山区岗坡地干土10 cm以上。二是由于春播和出苗期间低温干旱,导致三类苗面积较大,苗小、苗弱,幼苗抗旱能力低。三是基础设施仍然脆弱,靠天吃饭的局面仍没有改变。水库病险隐患大。全市109座水库有79座属三类坝,有37座小型水库防洪标准达不到规范要求。全市106座排水站,其中三、四类排水站达41座并且机电设备年久失修,难以正常运转。四是设施农业所占比重小。全市有效灌溉面积仅占耕地面积的30%左右,设施蔬菜面积3.47万hm2,仅占耕地面积的7%。

1.3 抗旱措施

面对严峻的灾情,铁岭市高度重视,全省抗旱视频会商会议了后,立即组织工作者赴各地检查指导,并下发了传真电报要求各地克服靠天等雨的思想,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增加投入,继续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全力抗旱保苗,生产自救,在铁岭市旱灾最严重的昌图西北部的风沙片,农民群众积极抗旱生产自救。有灌溉条件的抽水灌溉,没有灌溉条件的拉水灌溉,古榆树镇全镇灌溉面积达耕地面积的70%,个别地块灌了3次水。全市每天有30余万人奋战在抗旱第一线,全市已投入抗旱资金3 357万元、运水车辆2.4万辆,启动抗旱机电井11 167眼、抗旱设备9 452套、泵站390处,抗旱用电33.7万kW・h、用油1 023 t,抗旱灌溉面积达8.53万hm2。临时解决了8.24万人和5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问题。

再狠抓水源工程设施建设的同时,积极采取切实可行的农艺措施,抗旱保苗。对未药剂封闭的地块,加强铲趟除草,特别是对晚播地块的晚苗、小苗,增加铲趟次数,已提高植株抗逆性和促进植株生长。加强病虫害的预测报告和防治。针对铁岭市一代玉米螟、黏虫、水稻二化螟偏重发生的实际情况,加强了预测预报,及时组织防治,力争把虫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在抓好抗旱保苗、抗虫保苗的基础上,下一步要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畜牧业,组织劳务输出,力争粮食损失经济作物补、种植业损失畜牧业补、农业损失非农业补,确保实现全年农民增收的目标,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2 抗旱减灾对策

2.1 强化农艺措施

春旱秋防、春墒秋保、春耕秋备是铁岭市战胜春旱的经验总结,秋收后狠抓秋季“四全”整地,即秋翻、秋靶、秋起垄、秋镇压,以接纳秋季降水,避免春整地土壤失墒,提高春季土壤抗旱保苗能力。抢抓“早”字适时早播,种在浆期,利用土壤返浆水,并结合自然降水,确保一次播种出全苗、出齐苗、出壮苗,通过早播,早发苗,能有效躲过春旱、夏涝、秋吊三关,保证玉米丰收。总的要求是,“不种五月田,不插六月秧”。利用铁岭市畜牧业快速发展的有利时机,大力积造农家肥,同时在有条件的地区实行秸秆还田或种植绿肥等作物,改良土壤,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1-2]。

2.2 强化种植业结构调整

铁岭市是粮食大市,雨养农业比重比较大,抗灾减灾能力不强,因此应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发展设施农业,提高抗灾减灾能力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3-4]。几年来在保证粮食生产的情况下,根据铁岭市的实际情况,科学规划设施农业布局,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促进设施农业发展,全市保护地蔬菜已发展到3.47万hm2。2006全市农民蔬菜单项人均收入已达918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2%。

2.3 强化农业结构调整

铁岭市把发展畜牧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战略产业来抓,大力实施畜牧倍增计划,从而有效提高农业整体抗旱减灾能力。

2.4 强化农村劳动力结构调整

劳务输出相对于其他生产自救措施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是灾后大多数农民生产自救最现实、最有效的一种办法[5]。可以说,稳定输出1名农村劳动力,就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1户灾民的生计问题。通过推广昌图宝力镇组织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经验,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阳光工程”实施力度,铁岭市劳务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2006年,完成“眼光工程”培训3.5万人,培训转移1.3万元。全市新增输转农民工达5万人。人均工资性收入1 373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已达32.5%,劳务收入已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2.5 强化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是增强抗灾减灾能力的根本措施。2006年,铁岭市农田基本建设连续夺得省“大禹杯”,各县(市)区除两区和经济开发区外都获得了奖杯或奖牌。全市共完成农建土石方5 153万m3,完成农建骨干工程315项、人畜饮水工程46处;共完成植树造林1.88万hm2;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170万kW;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6%;新建畜牧小区60个;农村气象服务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3 参考文献

[1] 冯晔,张建华,包额尔敦嘎,等.高温、干旱对玉米的影响及相应的预防措施[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6):38-39,44.

[2] 慕彩芸,程海涛,张治雄.哈密地区气象干旱监测指数研究[J].沙漠与绿洲气象,2014(1):6-10.

[3] 林扬海,罗桂森,张新龙,等.英德市干旱对农业的危害及防御措施[J].江西农业学报,2009(2):106-107,109.

第8篇

关键词:玉米制种;抢墒整地;镇压保墒;保水增墒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1 整地抢墒、镇压保墒

1.1 抢墒起垄护墒

4月12日化冻20cm开始穿沟灭茬,土壤绝对含水量达到80%起垄,然后镇压待播。垄内底墒含水量始终保持在65%~75%之间,比对照垄45%~55%含水量高出30%,保墒效果明显。

1.2 重镇压提墒

起垄后晒4~6h,用铁磙子在垄面进行镇压,压碎表土压实垄肩,接通了土壤中的毛管,下层土壤水分沿毛管向上运动,提墒作用较好。一次播种全苗率达到94.5%,比对照垄全苗率提高15%。

1.3 深施肥保墒

化肥吸水能力强,种、肥隔离不好,种子周围水分都被化肥吸去,导致种子无水可吸不能萌发,化肥水溶液扩散后,烧种熏芽造成死苗。改进方法,化冻20cm时用折三铧子先穿老垄沟15cm,略超过犁底层,然后垄底施肥。每667m2施有效养分≥48%复合肥40kg,氮、磷、钾比例(26:10:12),然后机械旋耕除茬,起垄、镇压,种肥隔离10cm以上,解决了化肥烧苗问题,平均保苗率提高12.37%。

1.4 增施农肥保墒

每667m2施腐熟有机肥3m3,利用农肥中腐殖质胶体,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提高土壤的通透性,提高土壤的保肥、保水能力。用便携式手持土壤湿度、温度速测仪,每隔5d测试1次土壤含水量。施农肥与无农肥对照土壤含水量进行比较;苗期含水量高15.2%~21.7%;拔节期高12.5%~14.1%;扬花期高出16.5%~24.3%;蜡熟期高出14.3%~22.4%。施用农肥达到“春保出苗、夏抗伏旱、灌浆期防秋吊”效果,平均增产10.35%。

2 种子进行抗旱处理

2.1 等离子处理种子

播前15d将雌雄自交系分别放入等离子处理机上进行处理。种子经过1.0~1.5A电流,0.45s时间的低强度、微剂量的电磁场辐射和带电离子的轰击激活酶的活性。提高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出苗快而且均匀整齐,苗期抗旱、抗逆效果显著。

2.2 晒种

种子包衣前3d,将种子放到阳光下晒种2d,每隔2h均匀翻动1次。利用阳光紫外线杀死种子表面真菌、细菌、病毒,同时使种子内含水量一致,吸水时间一致,萌发时间一致,出苗时间一致,增强种子体内酶的活性,加快胚芽生长发育。经试验晒种比不晒种出苗时间提前36h。

2.3 种子包衣

采用“福—克”合剂,400mL/瓶包衣种子20kg,阴干后播种。预防玉米丝黑穗病、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危害。

2.4 精量播种、加播备用苗

播种采用手动(种、肥)双筒播种器,每埯1粒。每播10埯在垄帮加播一埯备用苗,每667m2地增播460株备用苗。用于缺苗2埯以上地段补栽。做到播110%的种子,保100%的苗情。

2.5 播种密度适宜

垄距60cm,株距16.5cm,每667m2保苗6000株。雌、雄株行比5:1,雌株每667m2保苗5000株,雄株1000株,雄株比雌株晚播4~6d。

2.6 种子、口肥、农药随种下地

播种时,随种播入5kg二铵做口肥促幼苗生长。在口肥桶内还加入5%辛硫磷颗粒剂1.5kg随种下地防控地下害虫。由于种子根系长出来后,种子包衣剂药效力所不及,甚至没有药效,辛硫磷随种下地主防金针虫,兼防玉米旋心虫。

2.7 药剂封闭除草

播种后2~3d即喷施除草剂,每667m2施阿胶334g+乙草胺167g兑水30kg喷雾。乙草胺出现结晶影响药效,先用35℃温水溶解乙草胺使其不能结晶,再兑入阿胶,解决乙草胺结晶单子叶杂草封闭不好问题。

采用机械喷施除草剂。用喷药车代替人工喷雾器喷施除草剂,每667m2用水量达到50kg,播后2~3d即可喷药不受降雨限制。

3 实行标准化田间管理

3.1 间苗、定苗

3~4片叶时间掉大苗、小苗、弱苗、杂苗。间苗时注意要去掉丝黑穗病苗。丝黑穗病苗期症状是:“个头矮、叶子密、下边粗、上边细、叶子亮、颜色绿”,剔除这些可疑苗。

3.2 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调节生育

苗期玉米长势较差地块可以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或者磷酸二氢钾促进自交系均匀生长,调节花期不遇。

3.3 喷施植物抗旱剂

苗期干旱喷施黄腐酸盐抗旱剂,每667m2500g兑水50kg进行叶面喷雾,控制叶片不枯萎。灌浆期干旱喷施旱地龙抗旱剂,每667m2用200g兑水60kg进行叶面喷雾,维持灌浆正常进行。

3.4 授粉结束立即割除雄株

雄穗行完成授粉任务后,要立即割除雄株清除田间,用做饲草。为母本行提供通风透光通道,减轻田间水分消耗,提高制种纯度。

参考文献

第9篇

一、上半年工作小结

1、全力开展“三新”农业生产试验示范基地建设

按照市农委2009年的工作部署和本单位的工作要点,积极开展农业示范基地建设,以示范基地为载体,示范推广“三新”农业技术。在全市范围内,已建“三新”农业生产试验示范基地8个,分别是水稻精确定量栽培超高产示范基地、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试验示范基地、特色白皮花生选育试验示范基地、优新抗病花生无公害栽培示范基地、棉花高产高效栽培示范基地、西瓜无公害栽培示范基地、“稻虾连作”生态模式示范基地、食用菌生产示范基地,共计安排试验示范项目9个。所有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做到有实施方案、有技术措施、有专人负责,并从品种选用、测土配方施肥、高产保优栽培到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方面培训到户、指导到田,提供全程、面对面的技术服务,真正是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

2、强化农民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素质

为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市农技推广中心发挥自身技术优势,通过投标承担实施“*区2009年民生工程新型农民培训项目”、举办“全市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班”等大型培训活动,广泛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宣传工作,全面提升农业技术“进村入户”的到位率与普及率。利用《*日报》、《农技推广》、《农作物病虫情报》、《土肥简报》和专业杂志刊登、发表专项技术材料近百期,同时通过“*三农网”、地方广播电视台和农技110等媒体传播实用农业信息,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进村入户接受农民的技术咨询,解疑释难,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技术到位率和入户率。

3、高度重视,打好抗旱保苗攻关仗

针对今年春节前后麦油罕见旱情,市农技推广中心高度重视抗旱保苗工作,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各县(市、区)生产一线,实地调查各地抗旱保苗工作情况,及时提出有针对性地制定春季田管具体技术方案,并通过发放技术资料、赠送田管技术光盘等形式现场指导抗旱保苗及田管工作,为抗旱保苗工作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4、午季植保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皖东“百亿粮仓”,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推进行动,突出午季植保工作服务于粮食生产安全开展工作。在强化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预警监测防控工作上有突破,实现了重大病虫预警监测准确率达到90%以上;在重大病虫防控工作上有突破,午季重大病虫处置率达85%以上,即虫害处置率达到95%以上、病害处置率达到70%以上,化学除草比例达到90%以上,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损失率降低到3%以内,超额完成了预案目标任务。

5、全面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

经各地农委和农技部门的共同努力,我市率先在全省完成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任务。为切实发挥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公益性职能,积极调研、总结基层农技推广运行机制创新示范站建设经验,指导基层完善其农技服务组织建设;召开了“基层农技体系管理座谈会”,就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后,考核评价体系、管理模式、服务机制、推广方式方法创新带来的成效等方面的典型事例和经验,深入基层进行调研、总结,并出台了《“*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与机制运行创新活动”实施办法》。

6、稳步推进农业环保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

积极配合“国家无公害害食品行动计划”、“安徽省食品放心工程”和“*市农产品质量振兴计划”的实施,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进一步加快我市无公害农产品申报认证的步伐,目前已完成省全年申报任务;还积极强化无公害农产品管理,主动联系各生产企业,做好无公害农产品复查换证材料汇总上报工作,布置无公害农产品专项整治自查。此外,还组织实施了新农村清洁工程和农业面源污染监测径流小区建设,做好小区田间管理、观察记载、采送水样等工作,并认真开展*市野生植物资源调查以及编写《秸秆禁烧政协提案》、《2009年*市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实施方案》。

7、推进效能建设,提高服务能力

全面贯彻落实市农委效能建设具体实施办法,结合中心实际,布置中心效能建设工作,根据《市农委2009年主要工作目标和重点工作任务分解表》,对照自身职能,分解制定单位、个人工作计划。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在认真理论学习的同时,市农技推广中心工会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参与市总工会“千万农民工援助行动”、“同舟共济保增长,建功立业促发展”等各项活动,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倡导团结互助的良好风尚,强化了为民服务意识和效能意识。

8、千方百计寻机申报农业项目和招商引资

从思想上和行动上加大了申报农业项目和招商引资的力度,紧缩其它开支,制定《市农技推广中心招商引资具体实施办法》并下发文件,千方百计抓招商引资,力争农业项目在20*年的基础上又再上一个新台阶,目前已编报各类农业科技项目9个。同时,加强了项目资金的管理,做到了专款专用,以“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完成每一项农业科技项目。

二、下半年工作初步打算

1、继续抓好“三情”监测,组织实施好测土配方施肥、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确保秋季农业丰收。

2、继续加强“三新”农业示范基地(片)建设,促进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和普及。

3、继续抓好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

4、积极参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创新体制和机制,提高农技人员服务能力和水平。

第10篇

关键词玉米;抗旱;适期播种;中耕;土壤保湿;秸秆;增温

1选用抗旱品种,进行抗旱锻炼

抗旱品种具有适应干旱环境的形态特征,叶片细胞原生质的粘性大,遇旱时失水分少,在干旱情况下气孔能继续开放,维持一定水平的光合作用。

玉米播种前进行种子抗旱锻炼,主要是采用干湿循环法处理种子,提高抗旱能力。方法是:将玉米种子在20~25℃的水中浸泡两昼夜,捞出后晾干播种。另外,还可以采用药剂浸种法,用氯化钙1kg加水100kg,浸种(或闷种)500kg,5~6h即可播种;用琥珀酸溶液浸种12~24h,使玉米吸足水分后晾干播种;或用20~40mg/kg萘乙酸浸种,对玉米抗旱保苗也有良好的效果。

2适期播种,中耕保墒

我地春玉米一般在3月中下旬播种,秋玉米宜在7月20日前播种。大田用种量30~45kg/hm2。为确保苗齐,一般采取直播方式,播种后保持土壤湿润。玉米需水的特点是前期少,后期多,从播种到拔节只占一生需水总量的15%,从拔节到抽穗占40%以上。淮北地区降雨一般集中在6~8月。因此,利用玉米苗期耐旱的特点,把玉米幼苗期安排在雨季来临之前。种夏玉米易遭苗期涝害,采用麦田套种,把玉米提前播种在麦垄里,使玉米需水特点与自然降水相吻合。玉米播种时遇到干旱,在干土层超过6cm、底墒较好的地块,应采取镇压提墒,或借墒播种和造墒播种。在玉米生育期间,重要措施是中耕疏松表土,减少蒸发,特别是雨后及时中耕,有明显的保墒效果。

3培肥土壤,以肥调水

玉米需肥量大,一般要求施用有机肥或土杂肥15~30 t/hm2、复混肥600~750kg/hm2作底肥,在土地翻耕前施好。据试验,玉米根系在高肥地比在低肥地能多利用水,约等于一般玉米地全生育期耗水量的1/4,这就是以肥调水。旱作玉米的另一项重要经验,就是增施化肥,增加秸秆和根茬还田量,以无机促有机;在轮作制中插入绿肥和豆科作物,肥地养田,提高土壤水分的利用率。

4秸秆覆盖,深蓄水分

据试验,7月上旬在玉米行间覆盖麦秸3 750~7 500 kg/hm2,小麦播种前耕地0~20cm土层含水量,覆盖地比露地增加4.6%。随着麦秸覆盖量的增加,蓄水保水能力增强。

玉米地覆盖麦秸有3种方式:一是在夏玉米播种后覆盖。如玉米拔节前行间铺碎麦秸或麦糠2 250~4 500kg/hm2,玉米收获后用圆盘耙或旋转犁绞耕玉米茬以及腐熟麦秸。二是在小麦收获时留高茬15~20cm,贴茬播种玉米,待玉米出苗后中耕灭茬1~2次,根茬即可散铺在土壤表面。三是在春玉米收获时粉碎秸秆,覆盖地表越冬。覆盖秸秆应同时施入氮肥,以及防治地下害虫等。

5化学制剂,保墒增温

化学抗旱制剂在农业上应用,可抑制土壤蒸发和叶片蒸腾,有显著的增温保墒效果。

5.1保水剂

保水剂又名吸水剂,是一种新型的功能高分子材料,能够吸收和保持自身重量400~1 000倍、最高达5 000倍的水分。保水剂有均匀缓慢释放水分的能力,可调节土壤含水量,起到“土壤水库”作用,可以用于种子涂层、包衣、蘸根等处理方法。据试验,用保水剂(浓度1%~1.5%)给玉米涂层或包衣,提前2~3d出苗,出苗率比对照高6.1%,玉米产量增加8.5%。玉米播种时在穴内施7.5kg/hm2保水剂,对玉米出苗和后期生长均有良好作用。

5.2抗旱剂

抗旱剂是从风化煤中提取的一种天然腐殖酸,含有碳、氧、氢、氮、硫等元素,是一种调节植物生长型的抗蒸腾抑制剂。主要作用:①减少植物气孔开张度,减缓蒸发。一般喷洒一次引起气孔微闭所持续的时间可达12d左右,降低蒸腾强度,土壤含水量则提高。②改善植株体内水分状况,促进玉米穗分化进程。③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有利于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和干物质积累。④提高根系活力,防止早衰。用抗旱剂750g/hm2加水150kg,在玉米孕穗期均匀喷洒叶片,可使叶色浓绿,叶面舒展,粒重提高,增产7.1%~14.8%。

第11篇

行洪区灾后堵口复堤、行洪堤灾后应急加固行蓄洪区安全建造撤退路工程等7项2009年灾后重建项目全部完成,完成投资5936万元。*行洪堤退建加固工程全面开工建造,目前已完成各类土方300万m3,累计完成投资74796万元。*重点洼地治理应急项目及架河、港河、焦岗湖重点平原洼地治理外资项目,可研已通过水利部审查,报国家发改委待批。董峰湖行洪区调动项目的可研目前已通过水利部水规总院审查。

(二)抗旱保苗工作取得全面胜利

今年春节前后,全市约有146万亩在地作物受旱,重旱面积约55万亩。全市抗旱保苗工作迅速开展,我局积极为市委、市政府科学抗旱当好参谋,一方面为各主要电灌站争取安排了抽水电费,另一方面在全省首次开展了定期墒情测报。实现了受旱作物浇一遍水的目标,为夏粮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我局按照“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防汛工作目标,切实做好各项防汛抗旱准备工作,确保了今年安全度汛。

(三)民生水利工程提前完成

我局今年早部署、早安排、早建造,国庆节前全部完成今年农村安全饮水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两项民生水利工程建造任务,为建国6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全市共新建饮水工程53处,完成投资5456万元,完成土石方64万方,铺设管道774公里,解决了11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完成了丁山、毛洼、松林等5座小水库的除险加固任务。列入明年计划的黄山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已开工建造。

(四)农田水利基本建造扎实推进

全面完成了去冬今春水利兴修任务,全市完成土石方730万立方米,占计划任务的122%,31项市级重点工程全部完工。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造,我局立足于早,超前谋划,精心部署,提前安排。印发了《淮南市2009年冬~2010年春农田水利基本建造工作意见》,确立了我市今冬明春农建工作的六大重点和36项市级重点工程。截止目前,全市已累计完成土石方450万立方米;新增防渗干支渠道9.6公里,加高加固堤防15公里,疏浚清淤渠道55公里,建造农村饮水安全工程53处,开工除险加固病险水库1座。

(五)泵站治理逐步规范

2009年5月,我局分别与潘集区政府、凤台县政府签订上划协议,并签订了两站上划市管人事档案移交花名册和资产移交表,两站正式整体上划,如期完成在主汛期前实现移交的目标。禹王泵站更新改造项目已获批准实施,批复投资9214万元,目前招投标工作已结束,工程已开工建造。

(六)水资源基础工作不断增强

开展了“3·22”世界水日宣传活动,编制了《淮南市2009年水资源公报》,启动了凤台、毛集片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和采煤塌陷区水资源调查工作。同时,积极推动引大别山优质水源解决山南新区城市用水工作,和六安市签订了框架协议。

第12篇

关键词:玉米;交替休闲;侧垄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1)-10-0114-1

玉米高密植是当前粮食创新高产的主要栽培技术措施。通过近几年试验推广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上看,玉米交替休闲对侧垄栽培技术是在玉米大垄双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操作简单、非常适用、增产增效的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1 玉米交替休闲对侧垄栽培技术主要栽培技术要点

1.1 选择优质高产耐密品种

要重点选用目前生产中抗旱、芽势强、高产、优质的玉米品种,所选种子的净度不低于98%,纯度不低于97%,发芽率不低于90%,含水量不高于14%。主要选择先育335等系列品种作为主推品种。

1.2 采取种子包衣技术

种子包衣剂是防治地下害虫、苗期病害及提高种子芽势的主要措施。目前市场上种衣剂品种繁多,良莠不齐,项目田在选择时主要选用了“三证”俱全吉农3号、黑穗净、黑炮、黑虫双全等几个型号的种衣剂。

1.3 搞好整地

第一年要对地块进行全面的灭茬旋耕。整地必须在秋季进行,有条件的可以在田间施入农家肥。采用一次性施肥的,在耕整地的同时,根据土壤肥力的不同,一次施入适量的底肥。第二年,只需对宽行也就是头一年的休耕带进行旋耕。整地后,当表土有1厘米左右干土层时,使用双列V型镇压器进行镇压。

1.4 抓好起垄、播种

当耕层5厘米地温稳定通过6-8℃,含水量20%左右时,开犁播种;土壤含水量低于18%的地块,则在地温稳定通过5℃时进行了抢墒播种。根据地力土壤状况和施肥等栽培管理水平,播种密度一般在7.5寸-9寸,公顷保苗株数一般5.2-6万株。播种方式用手动播种器在垄的一侧手工播种,脚踩镇压。播种第二条垄时在第二条垄靠近第一条垄播种的一侧手工播种,脚踩镇压。播种第三条垄时,在第三条垄远离第二条垄播种的一侧进行手工播种,脚踩镇压。播种第四条垄时在第四条垄靠近第三条垄播种的一侧手工播种,脚踩镇压。以此类推,这样第一条垄和第二条垄行距较近,一般在30-40厘米,第三条垄和第四条垄之间垄距30-40厘米。而第一二条垄和第三四条垄之间垄距80-90厘米。对于每2垄玉米来讲,每垄玉米总是处于较强边际效应范围之内,用广大种植户的语言来讲:就是垄垄是边行,株株是地头,这样有利于玉米通风透光,便于生长发育。

1.5 防治病虫草鼠危害

防治玉米苗期病害:当玉米苗4-5片叶时发现病害,如玉米花白苗病、细菌性病害时,及时用0.1-0.3%硫酸锌溶液和农用链霉素喷洒1-2次,两次间隔4-5天;防治玉米螟: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公顷放蜂量为22.5万头,当玉米螟化蛹率达20%时往后推11天为第一次放蜂期,蜂量为10.5万头,第二次在第一次后5-7天后放蜂12万头,首先将蜂卡撕成小块,每公顷选15-30个点,将蜂卡固定在玉米植株中部叶片背面,用秸秆签别好;抓好田间灭鼠:当农田鼠密度超过5%时,选用0.005%溴敌隆毒饵或0.015-0.02%氯敌钠盐毒饵等慢性杀鼠剂及时进行防治。

1.6 及时进行化控处理

在玉米8-12叶期及时进行化控处理,增强植株韧性,防止倒伏。后期正常田间管理。

2 玉米交替休闲对侧垄栽培技术的优点

2.1 增强边界效应

每两垄形成通风道,每垄玉米总是处于较强边际效应范围之内,就是垄垄是边行,株株是地头,这样有利于玉米通风透光,便于生长发育。

2.2 增强抗旱能力

采取玉米高密植栽培技术,亩保苗较常规玉米田增加了43.69%,耕地表面覆盖率也相应增加。尤其遇到了高温干旱季节,可减缓土壤水分散失的速率,有利于保持土壤中的水分。

2.3 降低病虫害发生

由于2垄玉米有较强的边际效应。首先,为玉米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玉米生长健壮,增强了抗病虫害的能力;其次,形成的环境条件不利于病虫害生长发育,从而降低了病虫害发生的机率。

2.4 增大保苗株数、提升玉米产量

由于通风透光好,适当增加玉米种植密度,公顷保苗株数5.5-6.0万株,比常规种植增加保苗株数5000-10000株,平均提高单产10%左右。

2.5 易操作、适用性强

该技术对栽培技术、操作方法、自然条件等因素,基本没有特殊的要求。广大农民群众容易掌握、简单适用,有利于项目推广。

3 玉米交替休闲对侧垄栽培技术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