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春半如秋意转迷

春半如秋意转迷

时间:2023-05-30 09:57:2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春半如秋意转迷,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一、 诗歌教学,应注重“读”

古代诗歌因年代不同,诗人各异,作品或豪放飘逸,或沉郁顿挫,或清空骚雅,或密丽质实。鉴赏诗歌,可以求同探异,可以评点批注,但若少了高声吟咏,沉潜玩味,有生命力的诗歌也会失去动人的韵味。古诗教学,离不开一个“读”字。笔者认为根据教学要求,可以对古诗教学采取不同的“读”法。

诵读:就是在初步理解诗歌的基础上,用朗读的方法,反复熟读作品。通过反复诵读,有声有色有感情地把作者的思想感情恰如其分地传达出来。有时,为了更好地理解诗词的意境,把握诗人的情感,可以在诵读的同时适时播放与诗词意境相配的音乐,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提高学生情商水平,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使其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感。

比读:即比较阅读,是把两篇或两篇以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诗词放在一起,对于诗作的主题、结构、表达技巧及语言风格等项中的若干点进行比较阅读,指出同异,开拓视野。比读能够活跃思维,开发智力,能够培养创新思维,造就创新精神。

议读:把一些容易产生歧义的内容或看法提出来,组织学生自由讨论,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在认真钻研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即可。教师要为学生的议读创设良好的环境,提供有利条件,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个人或成熟、或单纯的见解,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

二、诗歌教学,应抓住“意象”

李元洛在解释意象时说:“意象是客观的生活场景和诗人主观的思想感情相交融,通过审美的创造而以文字表现出来的艺术景象或境界。”简洁地说,就是出现在作品中的带有主观感情的物象。意象不外乎三种:自然形象、事物形象和人物形象。鉴赏诗歌时应首先抓住意象,品味意象特征及所寄予的感情,从而理解诗歌。比如刘禹锡的《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的诗描写了“湖水、月、湖面”等意象,从月夜遥望的角度描写了洞庭湖光山色交相辉映的超俗美景。又如杜牧的《初冬夜饮》:“淮阳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杆。”杜牧的诗通过对“客人、客袖、霜、雪”等意象的描绘,塑造了一个在烛光下自斟自饮,幽独苦闷的诗人形象。

意象是很有强意指性的。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的载体。读者只有在领悟意象意蕴的过程中,才能把握诗歌的内容,领会诗歌的主旨,进入诗歌的意境,感知诗人的情感。

三、古诗的教学,应品析语言

古代诗歌语言高度凝练,要理解古诗语言的内涵,就必须要联系上下文,甚至是全诗,进行逻辑思维,做一番理性的分析、探究,有时还要“驱遣自己的想象”来一番形象思维,对古诗因为文字凝练而形成的诗意空间进行扩充、丰富,做一番补白。叶圣陶在《文艺作品的鉴赏》中说,“文艺作品往往不是倾框道箧地说的,说出来的只是一部分罢了,还有一部分所谓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没有说出来,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够领会它。如果拘于有迹象的文字而抛荒了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至多能够鉴赏一半;有时连一半也鉴赏不到,因为那没有说出的一部分反而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如柳宗元的《柳州榕叶落尽偶题》“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此诗是诗人被贬柳州后所写,诗人政治失意,身边又无亲朋好友,内心悲苦,孤独立于庭院,景萧萧,情亦萧萧,若无想象,诗之三味则丢矣。

古诗语言因为押韵的需要,有时会改变某些诗句正常的表达顺序,使文字产生颠倒现象,语序的变化通常就给语意的理解上设置障碍。为弄懂句意,就必须调整语句表达结构,使之能够被理解。如王维的《山居秋暝》一诗中的颔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就产生了语句颠倒现象,此诗的意思是洗衣服的女子回家穿过竹林,嬉戏打闹,打破了竹林的宁静,满载而归的渔舟也回来了,荷花因人经过而摇动。根据诗意,颔联正常的语序应为“浣女归竹喧,渔舟下莲动”,如此调整,就很好理解了。

古诗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经常会使用一些修辞手法来表现诗歌的内容,传达诗歌所含的意蕴。抓住诗中运用了修辞手法的语句,对理解诗歌主题,把握诗歌情感有很大帮助。如王观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这首诗构思灵巧、善用比喻,把水波比喻为美人的眼神,把山峰比喻为美人画过的眉毛,比喻生动形象,鉴赏此诗抓住这些运用修辞的语言,不仅可以体味诗词想象之美,更可以深入地把握诗人所传之情。

古诗教学不仅要鉴赏其美,更要扣准其点,这样在熏陶学生情操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的放矢,事半功倍,让古诗教学散发出芳香的魅力。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 气候; 物候; 文学; 古典诗歌; 差异性; 地域性

文学的地域性是一个客观存在,无论是中国文学还是外国文学,无论是中国古典文学还是中国现代文学,无论是抒情文学,还是叙事文学,都有其地域性,这一点无须再讨论。那么,文学的地域性又是如何形成的?文学地理学的基本常识告诉我们,文学的地域性是由文学作品所赖以产生的地理环境造成的,这一点也不需要再讨论。而地理环境是一个大概念,地理环境既包括自然环境,又包括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又包括地貌、水文、生物、气候、灾害等要素,人文环境又包括政治、军事、经济、文教、宗教、风俗等要素,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各个要素都能对文学构成影响。关于人文环境的各个要素对文学的影响,人们已经作过一些探讨,而对关于自然环境的各个要素对文学的影响,探讨得则很不够。本文所要探讨的是气候对文学的影响。本文认为,文学的地域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气候的差异性以及由气候的差异性所导致的物候的差异性造成的,说得更简明一点,就是气候的差异性影响到物候的差异性,物候的差异性影响到文学的地域性。为了把这个问题讨论得深入和集中一些,本文仅以中国古典诗歌为例。

让我们先看看什么是气候和物候。

一、 气候与物候的内涵及其特点

气候,就是指“某较长时期内气象要素和天气过程的平均特征和综合统计情况”[1]129。通俗地讲,“就是指整个地球或其中某一个地区一年或一段时期(称为时段)的气象状况的多年特点”[2]33。气候的最大特点就是它的差异性,一个是地域差异,一个是时代差异。

物候,“是生物受气候诸要素及其他生长因素综合影响的反应”[1]99,用竺可桢先生的话来讲,“就是谈一年中月、露、风、云、花、鸟推移变迁的过程”[3]14。在大自然中,那些受气候影响而出现的以一年为周期的自然现象,都属于物候现象。物候现象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植物(包括农作物)物候,如植物的发芽、展叶、开花、结果、叶变色、落叶,农作物的播种、出苗、开花、吐穗等;二是动物物候,如候鸟、昆虫及其他两栖类动物的迁徙、始鸣、终鸣、冬眠等;三是气象水文现象,如初霜、终霜、初雪、终雪、结冰、解冻等。

“物候现象是各年的天气气候条件的反映”[3]45。气候的特点决定了物候的特点,气候的地域和时代差异导致物候的地域和时代差异。美国著名森林昆虫学家霍普金斯认为,物候有纬度差异、经度差异和高下差异。具体来讲,就是物候每向北移动纬度1°、向东移动经度5°,或向上升400英尺(12192米),植物的阶段发育在春天或初夏将各延期4天,在晚夏和秋天则要提早4天。这个发现被称为“霍普金斯定律”。竺可桢先生参照这一定律,结合中国和世界有关国家的情况,总结出物候学的四大定律,即物候的南北差异、东西差异、高下差异和古今差异。说得更准确一点,就是物候的纬度差异、经度差异、海拔差异和时段差异。

在明白了气候与物候的内涵及其特点之后,我们再来考察文学与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 文学与气候(物候)的关系

文学与气候(物候)的关系是一种很重要的关系,也是一种很常见的关系,但在古今中外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著作中,有关这一方面的言论却非常少见,至于专门讨论这个问题的论文和著作就更是没有了。据笔者的考察,似乎只有中国6世纪(梁代)的批评家刘勰(约466—约537)和钟嵘(约467—约519)以及法国19世纪的批评家斯达尔夫人(1766—1817)曾经提到过这一问题。例如刘勰《文心雕龙·物色》讲:“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盖阳气萌而玄驹步,阴律凝而丹鸟羞,微虫犹或入感,四时之动物深矣……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4]693

694刘勰这里所讲的“春秋”,也就是下文的 “四时”(春、夏、秋、冬)的一个简称;他所讲的“阴阳”,则是下文的“阳气”和“阴律”的一个简称。“阴律”就是“阴气”。詹瑛《文心雕龙义证》云:“阴律,阴气,古代用音律辨别气候,所以也可以用‘阴律’代替‘阴气’。”[5]679这个解释是准确的。在古代汉语中,“阳气”和“阴气”这一对概念的内涵是很丰富的,有时候是指气候,有时候则未必。什么时候是指气候呢?这要看具体的语境。一般来讲,当“阳气”和“阴气”并举,又与表示时令或季节的“四时”出现在同一语境的时候,它们就是指气候。如苏浚《气候论》:“晁错曰:扬粤之地,少阴多阳。李待制曰:南方地卑而土薄。土薄,故阳气常泄;地卑,故阴气常盛。阳气泄,故四时常花,三冬不雪,一岁之暑热过中……阴气盛,故晨昏多露,春夏雨,一岁之间,蒸湿过半。”[6]229

230其中“阳气”和“阴气”并举,又与“四时”出现在同一语境,是专门讲岭南地区的气候的,故名之为《气候论》。刘勰上面这段话是说,随着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春秋代序),气候也在不断地变化(阴阳惨舒);随着气候的不断变化,物候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物色之动);随着气候和物候的变化,人的心理也在发生相应的波动(心亦摇焉)。每当阳气萌发的时候,蚂蚁(玄驹)就开始行走;每当阴气凝聚的时候,螳螂(丹鸟)就开始潜伏。小小的虫子尚且受到气候的感召,可见四时气候对于生物的影响是很深的……每年都有相应的物候(岁有其物),每种物候都有不同的样子(物有其容),文学家的情感是随着物候的变化而变化的(情以物迁),文学作品的语言则是随着情感的变化而变化的(辞以情迁)。这段话就是讲气候(物候)和文学的关系。

如果说刘勰所讲气候(物候)和文学的关系还需要作一番考证与阐释的话,那么钟嵘讲气候(物候)和文学的关系,就可以说是非常明白了。其《诗品·序》云:“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7]1这里的“气”,就是指“气候”。郭绍虞主编的《中国历代文论选》在讲到钟嵘的这四句话时就是这样解释的:“气,气候。这四句说:气候使景物发生变化,景物又感动着人,所以被激动的感情,便表现在舞咏之中。这是讲诗歌产生的原因。”[8]312这个解释也是正确的。需要补充的是,“景物”有两种,一种是随气候的变化而变化的景物,一种是不随气候的变化而变化的景物。前者就是物候,后者则是一般的景物。刘勰所讲的随着阳气萌发而行走的蚂蚁(玄驹)是初春的物候,随着阴气凝聚而潜伏的螳螂(丹鸟)则属于深秋的物候,它们不是一般的景物。钟嵘这里所讲的“物”也是指物候,而不是一般的景物。我们可以联系《诗品·序》中的另一句话来理解:“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7]28这里的“四候”就是指春、夏、秋、冬四季的气候;“春风春鸟”、“夏云暑雨”、“秋月秋蝉”、“冬月祁寒”,就是随四季气候的变化而变化的物候。所以“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这四句话更准确的解释应该是这样:气候使物候发生变化,物候又触动人,所以被触发的感情便表现在诗歌之中。这是讲诗歌产生的原因。

气候(物候)和文学的关系问题本是一个很重要的命题,刘勰和钟嵘都谈到了气候(物候)对文学的影响,本是一个很重要的发现,但遗憾的是,在中国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界,自从刘勰和钟嵘讲过这个问题后,似乎再也没有人讲过这个问题了。其原因比较复杂,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无论是刘勰还是钟嵘,他们的主观意图都不在讲气候(物候)对文学的影响。刘勰《文心雕龙·物色》的主观意图是在强调“以少总多”的写作方法,反对“文贵形似”的错误倾向,倡导“物色尽而情有余”的艺术效果,而钟嵘《诗品·序》的主观意图则在探讨五言诗的起源及其创作得失。由于他们的主观意图不在讲气候(物候)对文学的影响,所以后人在解释他们的这几句话时也就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

在国外,则似乎只有法国19世纪的著名文学批评家斯达尔夫人曾经提到过这个问题。斯达尔夫人在《论文学》一书中讲到“北方文学”(英国、德国、丹麦、瑞典、苏格兰等国的文学)与“南方文学”(希腊、意大利、西班牙、法国等国的文学)之间的差别时说:“北方人喜爱的形象和南方人乐于追忆的形象之间存在着差别。气候当然是产生这些差别的主要原因之一。”[9]146

147“北方人喜爱的形象和南方人乐于追忆的形象”,是指文学作品所描写的形象。

需要指出的是,和中国的刘勰、钟嵘一样,斯达尔夫人对文学与气候之关系的表述也是很简略的,他们都没有就这个问题展开专门的研究。例如,气候是如何影响文学的,它通过什么途径来影响文学,又影响到文学的哪些方面等等,他们都没有展开必要的论证。

关于气候影响文学的基本途径问题,笔者已有专文讨论,此不赘。本文只讨论气候对文学作品的影响,具体来讲,就是讨论气候和物候的差异性对古典诗歌的地域性所产生的影响。

中国疆域辽阔,各地所处的纬度和海陆位置不一样,地形也不一样,季风的影响又特别显著,这就使中国各地的气候环境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例如:从热量来看,中国就有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和高原气候区等六个气候带;从降水量来看,中国又可分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等四种气候类型。可以说,世界上没有哪几个国家的气候环境像中国这样具有如此大的差异性。气候的差异性导致了物候的差异性,气候的南北差异、东西差异、高下差异和古今差异导致物候的南北差异、东西差异、高下差异和古今差异。正是气候(物候)的南北差异、东西差异、高下差异和古今差异,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地域性,使其呈现出不同的地域色彩。

三、 气候(物候)的南北差异与古典诗歌的南北差异

气候的南北差异主要是由各地所处的纬度差异造成的。中国疆域辽阔,从最南端的曾母暗沙(位于北纬3°58′),到最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位于北纬53°33′),南北相距约5 500多公里,共占纬度49°多。南北距离如此遥远、纬度跨度如此大的国家,在世界上是少有的。就历史时期的疆域来看,虽然各个朝代有所不同,但都可以称得上辽阔。在这个辽阔的疆域内,南北方的气候差异是很大的,例如吉林省安图县的年平均气温只有-73℃度,而西沙群岛的年平均气温却高达264℃,南北两地的年平均气温相差337℃。历史时期的南北气候差异也大体如此。

气候的南北差异影响到物候的南北差异。当北方的哈尔滨一片冰天雪地的时候,南方的广州仍然是鸟语花香。竺可桢讲:“物候是随地而异的现象,南北寒暑不同,同一物候出现的时节可相差很远。”[3]6“物候南方与北方不同。我国疆域辽阔,在唐、宋时代,南北纬度亦相差30余度,物候的差异自然很分明。往来于黄河、长江流域的诗人已可辨别这种差异,至于被放逐到南岭以南的柳宗元、苏轼,他们的诗中,更反映出岭南物候不但和中原有量的不同,而且有质的不同了。”[3]24

我们不妨先看看唐代诗人韩愈、白居易写在同一时间、同一城市的两首诗:

漠漠轻阴晚自开,青天白日映楼台。曲江水满花千树,有底忙时不肯来?(韩愈《同水部张员外籍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10]3864

小园新种红樱树,闲绕花行便当游。何必更随鞍马队,冲泥踏雨曲江头?(白居易《酬韩侍郎张博士雨后游曲江见寄》)[10]4942

杂花生树,曲江水暖,这是唐代长安(今西安)仲春时节的物候。唐代属于五千年来的第三个气候温暖期,年平均气温比现在高1℃。从8世纪初至9世纪中期,也就是韩愈、张籍、白居易、柳宗元所生活的唐代中期,长安一带甚至可种柑橘,并且能结果实,可见地处暖温带的关中地区,气候是相当温暖湿润的。在韩愈、白居易写作这两首诗的仲春时节,长安的日平均气温在6℃—11℃左右,正是百花盛开的日子。韩愈被曲江池的千树繁花所陶醉,为白居易不能应约前来而遗憾,而白居易则回答说,他的私家园林的红樱树也开花了,他在园子里同样可以绕花而行。

韩愈、张籍、白居易所处的长安是百花盛开,柳宗元所处的柳州就不是这样了。他的《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写道:“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10]3937百花凋谢,榕叶飘零,春半如秋,与韩愈、白居易笔下的长安迥然不同。这是因为柳州地处南岭以南,属于热带气候。由于南岭山脉挡住了北方南下的寒冷气流,使这里的气候非常温暖,冬季只有三十多天,而夏季则长达二百一十多天。又由于地势北高南低,有利于接受从海洋吹来的暖湿气流,又使这里的气候非常湿润。在这个温暖而湿润的地区,通常只有凉季(11月—2月)、暖季(3月—5月)和暑季(6月—10月)之分,没有春、夏、秋、冬四季之别,或者说,干季和雨季的分别比冬季和夏季的分别更为突出。柳州的二月正是凉季,雨过花残,榕叶飘零,是这里常见的物候。所谓“四时皆似夏,一雨便是秋”。柳宗元是北方人,他在长安生活了33年。在他过去的经验里,二月是没有叶落花残的物候的,所以当他在柳州初次看到这种物候时,便感到迷惑不解,甚至产生悲秋之意,异地为官的失落、人在旅途的孤独、思念家乡的情绪等等纷至沓来,然而他的描述却是非常真实的。

气候和物候的南北差异影响到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南北差异,进而影响到诗歌的南北差异。我们再看唐人的两首诗:

一阵风来一阵砂,有人行处没人家。黄河九曲冰先合,紫塞三春不见花。(周朴《塞上曲》)[10]7703

越岭向南风景异,人人传说到京城。经冬来往不踏雪,尽在刺桐花下行。(朱庆馀《岭南路》)[10]5866

在中温带的边塞地区,气候寒冷而干燥,黄河冰冻,三春无花,风沙漫天,自然环境十分恶劣,故人烟稀少,来这里戍守边疆的将士,终日只能在风沙里艰难地行走。而在亚热带的岭南地区,则气候暖湿,终年无雪,四季皆春,植物繁茂,自然环境十分优越,人们生活得很自在,可以在刺桐花下惬意穿行。可见气候的差异影响到物候的差异,影响到自然环境的差异,也影响到人们的生活环境与生存状态的差异,最终影响到诗歌的地域差异。

在中国文学中,体现南北地域差异的作品非常多,评论家们往往言及于此。如况周颐讲:“南人得江山之秀,北人以冰霜为清。南或失之绮靡,近于雕文刻镂之技。北或失之荒率,无解深裘大马之讥。”[11]卷三,57这一段话是由李延寿《北史·文苑传序》的相关表述生发而来的,常常被研究文学地理的学者当作经典来引用。意思是说,南方江山秀丽,人们的气质秀雅;北方气候严寒,人们的气质粗犷。南方的文学精雕细刻,但未免过于柔弱和华丽;北方的文学未免过于粗放,不知道人们在嘲笑他们只会穿着狐皮袍子骑马打猎。况周颐的这个描述是真实的,但多少有些笼统。事实上,南北方的疆域是很广大的,南方跨两个气候带,北方跨三个气候带,南北方各自的气候环境的差异也是很大的。即便是同属亚热带的江南地区与岭南地区,同属暖温带的齐鲁地区与关中地区,其间的差别也很大。有时甚至是同一座山,山南山北的气候就不一样,因而物候也不一样。宋之问《咏庾岭梅》写到:“南枝向暖北枝寒,一种春风有两般。” 此诗又作刘元载妻《早梅》,见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9018页。

在同一个季节、同一个日子、同一个海拔高度上,因山南山北的气候不一样,梅花的状态就不一样,向南的梅枝上花开得很热闹,朝北的梅枝上则有几分冷清。可见对于南北之别,是不可以笼统言之的。

下面再举两个例子。张敬忠的《边词》:“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10]818长安(今陕西西安)和五原(今属内蒙)都在北方,然长安位于北纬34°13′,属于暖温带;五原约在北纬41°,属于中温带,两地相差约7°,分属两个气候带,它们的气候环境是不一样的,物候也不一样。同是二月,五原的河流刚刚解冻,垂杨尚未展叶,而长安的某些花朵却开始凋谢了,两地的物候竟相差一个月。这说明同在北方,因纬度差异较大,物候的差异也较大,文学的地域差异也随之较大。再看南宋陆游的《东阳观荼蘼》:“福州正月把离杯,已见荼蘼压架开。吴地春寒花渐晚,北归一路摘香来。”[12]24258东阳(今属浙江,古代属吴地)在北纬29°24′,福州(今属福建)在北纬26°,虽然同属亚热带,并且同处近海地区,但纬度相差3°多,故东阳的荼蘼要比福州的荼蘼晚开12天左右,诗人的描述是非常真实的。这说明同在南方,因纬度有差异,气候和物候就有差异,文学的风貌也同样有差异。无论是笼统地讲北方,还是笼统地讲南方,都难免有些粗疏。从学术的角度来看,与其讲南北之别,还不如讲纬度之别,因为后者比前者更具体,也更准确。

四、 气候(物候)的东西差异与古典诗歌的东西差异

气候的东西差异主要是由气候的大陆性强弱不同造成的。凡是大陆性强的地方,冬季严寒而夏季酷热;凡是大陆性弱的地方,即海洋性气候地区,则冬春较冷,夏秋较热。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为大陆性气候,东部沿海地区则带海洋性气候性质。由于海陆之间受热和散热的快慢不同,夏季有东南季风,冬季有西北季风,这就使中国东西之间的温差比南北之间还要大。在夏秋两季,东部比西部要热(西冷而东热);在冬春两季,则东部比西部要冷(西热而东冷)[3]31

32。

气候的东西差异影响到物候的东西差异,这一点前人已经注意到。如刘献廷就讲过:“长沙府二月初间已桃李盛开,绿杨如线,较吴下气候约早三四十天。”[13]卷二,16长沙府在东经113°,吴下(这里当指作者晚年所居住的江苏吴江)在东经120°60′,两地相差7°60′,按照“霍普金斯定律”来推算,刘献廷的说法有些夸大,但大体上还是符合事实的。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表现东西物候之差异的作品也是不少的。且看下面一组诗句: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0]2050

忆长安,八月时,阙下天高旧仪。衣冠共颁金镜,犀象对舞丹墀。更爱终南灞上,可怜秋草碧滋。(吕渭《忆长安十二咏》之八)[10]3488

八月蝴蝶来,双飞西园草。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李白《长干行》)[10]359

三首诗都是写八月的物候。东经84°的轮台(今属新疆)是北风凌厉,连坚韧的白草都被吹断了,飞雪漫天,俨然一幅冬天的景象;东经109°的长安(西安)是天高气爽,秋天的野草碧绿而滋润,并没有枯黄的感觉;东经119°的江宁(南京)则是暑热未退,蝴蝶在西园飞舞,纯然一幅夏天的景象。虽然三地都处在北纬32°—42°之间,即南北纬度相差不到10°,但东西经度却相差25°—35°,即东西之差异大过南北之差异。表现在物候上,便一个是冬天,一个是秋天,一个是夏天。

许多研究文学地理的学者往往只注意到文学的南北差异而忽视东西差异,所以有关评论只涉及南北而不涉及东西,这可能是由于在地理认知上只考虑到了纬度的差异,而没有考虑到经度的差异,没有考虑到地形和季风的差异。其实东西之间的地形和季风的差异是惊人的。地形和季风的差异导致气候的差异,进而导致物候的差异,气候和物候的差异导致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差异,最终导致文学风貌的差异。

中国文学的东西差异也不可以笼统言之。中国文学的东西差异从自然环境来讲,乃是经度的差异、西高东低的地势差异以及大陆性、海洋性气候所导致的气候和物候差异造成的。在许多地方,尽管同是西部、东部或中部,由于经度的不同,其间的气候和物候的差异也很明显。请看崔颢的《渭城少年行》:

洛阳二月梨花飞,秦地行人春忆归。扬鞭走马城南陌,朝逢驿使秦川客。驿使前日发章台,传道长安春早来。棠梨宫中燕初至,葡萄馆里花正开……长安道上春可怜,摇风荡日曲河边。万户楼台临渭水,五陵花柳满秦川。秦川寒食盛繁华,游子春来喜见花。[10]329

洛阳在北纬34°40′,东经112°25′,海拔为155米;长安在北纬34°13′,东经108°58′,海拔为438米。虽然两地的纬度只相差27′,但经度却相差3°67′,海拔也相差283米,东西的距离大于南北的距离,长安离海要远一点,海拔也比洛阳要高,所以长安的物候就比洛阳要迟一些,当洛阳的梨花凋谢时,长安的梨花正在开放。因为两地的经度、气候、物候有差异,所以让我们看到了同一首诗所描写的不同文学风貌。

五、 气候(物候)的高下差异与古典诗歌的高下差异

气候不仅有南北(纬度)差异,有东西(经度)差异,还有高下(海拔)差异。气温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而逐渐下降,一般每上升200米,气温就降低1℃,有的地区甚至每上升150米,即可下降1℃。这种差异也会在物候上表现出来。“霍普金斯定律”表明,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条件下,气温每向上升400英尺(12192米),物候就要延迟4天。竺可桢指出:“高度相差愈大,则物候时间相离愈远。在长江、黄河流域的纬度上,海拔超过4 000米,不但无夏季,而且也无春秋了。”[3]35

气候与物候的高下(海拔)差异在古典诗歌中也有不少表现。先看李白的两首诗: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塞下曲》)[10]1700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邪。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李白《子夜吴歌·夏歌》)[10]1711

镜湖即鉴湖,在浙江绍兴。五月的镜湖已是荷花竞放的夏季,而五月的天山却还在冰雪的覆盖下沉睡,连花的影子都没有。这个描写是很真实的。除了两地纬度不同外,主要因为镜湖是平原上的一个湖泊,而天山则高出云表,其主峰博格达峰海拔5 445米,终年积雪,根本就不具备花生长的气候环境。

也正是因为不同的气候环境,形成了不同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也影响了他们的气质。在五月的镜湖,气候温润宜人,荷花竞相开放,美女下湖采摘,花容人面交相辉映,人们纷纷乘船出来观赏,连通往镜湖的小溪都有些堵塞了。可见这里的自然环境优美,人文环境优越,人们的生活悠闲,气质优雅。而五月的天山就不一样了,这里气候寒冷,自然环境艰苦,连春天的影子都看不到,人们只能从《折杨柳》的笛声里,想象杨柳依依的风采。也正是这种寒冷艰苦的自然环境,造就了人们的坚毅气质、尚武精神和豪迈气概,他们枕戈待旦,清早出征,奋勇杀敌,誓言斩下侵略者的头颅,建功立业。天山的寒冷环境与镜湖的温润环境,天山人的刚健气质与镜湖人的优雅气质,恰好形成鲜明的对照。

再看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10]4889据作者《游大林寺》一文介绍,此诗写于元和十二年四月九日(公元817年4月28日),白居易当时任江州司马,而大林寺就在庐山的香炉峰顶。文章说:“大林穷远,人迹罕到,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山高地深,时节绝晩,于时孟夏月,如正二月天,梨桃始华,涧草犹短,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不同,初到恍然,若别造一世界者。”[14]卷四三山下是初夏,山上则如正月和二月;山下的桃花无影无踪,山上的桃花正在开放。山下与山上俨然两个世界。这是因为大林寺所在的庐山香炉峰顶海拔在1 100—1 200米左右,平均气温要比山下低5℃,物候也要比山下迟20天左右 “如照他所说,大林寺开桃花要比九江迟60天,这失之过多,实际相差不过二三十天。”见竺可桢、宛敏渭《物候学》,(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4页。。可见同一纬度,同一经度,同一时间,如果高度(海拔)不一样,物候就会不一样。这一类的例子还有不少。例如:

洛阳城里花如雪,陆浑山中今始发。旦别河桥杨柳风,夕卧伊川桃李月。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复春。野老不知尧舜力,酣歌一曲太平人。(宋之问《寒食还陆浑别业》)[10]626

鸟道穿云望峡遥,羸蹄经宿在岧峣。到来山下春将半,上得林端雪未消。(罗邺《春过白遥岭》)[10]5717

古松古柏岩壁间,猿攀鹤巢古枝折。五月有霜六月寒,时见山翁来取雪。(灵澈《简寂观》)[10]9133

黄华水帘天下绝,我初闻之雪溪翁。丹霞翠壁高欢宫,银河下濯青芙蓉……是时节气已三月,山木赤立无春容。湍声汹汹转绝壑,雪气凛凛随阴风。(元好问《游黄华山》)[15]184

以上作品所写之景观都是在同一纬度,同一经度,同一时令,只是因为所在地势(海拔)的高下差异,才有了气候和物候的差异,进而才有了文学的差异。中国文学中大凡写山中景色、山中生活的作品,大都具有这个特点。这个特点是如何形成的?过去人们并未深入研究,许多人只是感到诧异。其实说到它的根本原因,就是气候(物候)的高下(海拔)差异造成的。

六、 气候(物候)的时代差异与古典诗歌的时代差异

气候(物候)也有时代差异。气候(物候)是有周期性波动的,其平均周期为122年。物候的周期性波动是由气候的周期性波动所决定的。当气候与物候的周期性波动发生在不同的地域时,便构成了它们的地域性。所以,气候与物候的时代差异也会导致地域的差异。

气候与物候的时代差异在古典诗歌中也有反映。例如在西周时期,黄河流域气候温暖,梅树的种植比较普遍,《诗经》里就有五次写到梅花。如《秦风·终南》:“终南何有?有条有梅。”[16]77终南山在长安(今西安)之南。唐代的时候,这里的气候也很温暖,所以在唐人的诗里还写到梅,如元稹的《和乐天秋题曲江》:“梅杏春尚小,菱荷秋亦衰。”[10]4488但北宋中期以后,气候变得寒冷,而梅花只能抵御-14℃的最低温度,所以关中一带就不再有梅了。苏轼的《杏》诗云:“关中幸无梅,汝强充鼎和。”[12]9113而宋代杭州的气候要比关中相对暖和一些,所以在林逋、姜夔、陆游等南宋作家的诗词里,就经常写到杭州的梅花[17]447。

再如荔枝,乃是一种热带植物,广泛种植于我国广东、广西、福建南部和四川南部。在唐代,由于气候温暖,成都也能种植,张籍《成都曲》云:“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10]4290荔枝只能抵御-4℃的最低温度,至北宋中期以后,由于气候变冷,成都就不能种荔枝了,只能在成都以南60公里的眉州和更南60公里的嘉州种植了。苏辙《奉同子瞻荔支叹一首》云:“蜀中荔支止嘉州,余波及眉半有不?”[12]10073表明自那以后,气候更为寒冷,连眉州也难以种荔枝了。

唐代关中有梅而宋代关中无梅,唐代成都有荔枝而宋代成都无荔枝,这是气候和物候的周期性波动所致;宋代关中无梅而杭州有梅,宋代成都无荔枝而嘉州有荔枝,这又是气候和物候的周期性波动所造成的地域差异。所以,气候与物候的时代差异只要是发生在不同的地域,便构成地域的差异。

考察气候(物候)的时代差异,还有另一层意义,这就是:当我们根据古典诗歌中的物候来复原和研究有关作品中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时,一定要考虑到气候(物候)的历史变迁这一因素。事实上,任何地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既有相对稳定的一面,又有缓慢变化的一面,也正因为如此,才使中国各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显得丰富多彩,也才使中国古典诗歌的地域色彩显得多种多样。

总之,气候(物候)的差异性与文学的地域性关系是文学地理学的一个基本问题。这个问题在古今中外都没有人作过专门研究,但它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考察,可以让我们比较具体地理解文学与气候的关系,进而理解文学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由于笔者学识有限,对这个问题的考察、研究和认识也许不够深入,因此希望有识之士批评指正,更希望同道中人能够就这一问题展开进一步的研究。

[参 考 文 献][1]刘敏、方如康主编: 《现代地理科学词典》,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年。[Liu Min & Fang Rukang(eds.), Modern Geographical Science Dictionary,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09.] [2]严济远: 《气象、天气和气候有什么区别》,见少年儿童出版社编: 《十万个为什么·气象》,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1980年,第32

33页。[Yan Jiyuan,″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Meteorology, Weather, and Climate?″ in Juvenile & Childrens Publishing House(ed.), One Hundred Thousand Whys: Meteorology, Shanghai: Juvenile & Childrens Publishing House, 1980, pp.32

33.] [3]竺可桢、宛敏渭: 《物候学》,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Zhu Kezhen & Wan Minwei, Phenology, Changsha: Hunan Education Publishing House, 1999.][4]范文澜: 《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Fan Wenlan, Notes to Wenxin Diaolong, Beijing: Peoples Literature Publishing House, 1958.][5]詹瑛: 《文心雕龙义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Zhan Ying, Interpretation of Wenxin Diaolong,Shanghai: Shanghai Classics Publishing House, 1989.][6]苏浚: 《气候论》,见汪森辑: 《粤西文载》(四),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229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