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衰微的意思

衰微的意思

时间:2023-05-30 09:57:2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衰微的意思,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守一 在身心安静的状态中,将意念集中于对“一”(即“道”)的信仰,以求得长生的养生方法。此法大约在东汉时就曾广泛流行过。魏晋以后,守一逐渐同存思、吐纳、导引等方法融合在一起,成为后来内月修炼的一个重要环节。

存思 在高度入静的情况下,将意念存放在体内或体外的某处,以求得到长生。魏晋时期,此法曾广泛流行。有的称体内各部分各有神灵居住,将意念存于体内,称为存神,存神而与神合一,即可登临仙界。有的主张存思中应以意念内观自身脏腑,就可获得自身脏腑之形象,这就是内视。

导引 是伸屈、俯仰、行卧、倚立等各种人的肢体运动。它与气息调节相配合,求得血脉畅通、延年益寿和祛除百病。导引大约在秦汉时已经流行。其后,导引之势越来越多,并与气息调节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成为后来的内丹修炼的一个内容。

吐纳 是在呼吸调节中,吐出胸中的浊气,吸进新鲜空气,以求长生延年。吐纳大约秦汉时已在流行。后来的内丹功夫也十分重视气息,强调在呼吸中获得先天之气以补后天之气。

胎息 是在呼吸调节达到一定程度时,神气相结,鼻息若有似无,呼吸似在脐部进行,如同胎儿在母腹中一样。胎息大约秦汉时已在流行,魏晋以后逐渐同吐纳、导引等方法融合在一起。调节呼吸达到似胎息之状,成为后来内丹功法的一个重要环节。

服食 是通过服用特定的食物或药物来求得长生成仙。该法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形成并流传,在魏晋和唐代曾两度成为养生的主要方法。服食的对象大致又有两类,即草木药和金石药。草木药的功效在于补救“亏缺”,就是中医常说的补养元气、调理五脏、滋养精血、治疗疾病的意思;金石药石因为采自天地之间,古人取类比象认为服金石药即可长存不朽。

外丹 是用炉鼎烧炼铅、汞等矿石,炼制不死丹药,以求长生。外丹养生大约形成于西汉时,到唐代达到鼎盛。由于服食丹药致死者甚多,此法因此一直受到朝野的批评,唐以后即衰微。从历史实际和现代科学的角度审视,矿物烧炼的丹药对于人的长寿延年是没有意义或者意义极微的,有些则是有毒的,服用过量即可致死。但是它在道教养生术的发展史上却是一项有深远影响的客观存在,并在客观上对于中国古化学史和古医药史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

内丹 是以人体作炉鼎,以人的精、气、神作为对象,运用意念,经过一定步骤,以求精、气、神在体内凝聚成“丹”,以求长生。内丹与外丹相对。内丹之说大约始于南北朝的后期。在外丹术衰微以后,内丹术逐渐成为道教养生的主要方法。从宋、元直至明、清,道教内丹术内容逐渐丰富,融会贯通了古代的守一、存思、导引、吐纳和胎息等各种方法,并且形成了南宗、北宗、中派、东派和西派等派系,各派功法也各有侧重。

房中 指男女性生活的节制和谐,还精补脑等方法,以求长生。战国时期,房中术已经形成,两汉时就已有较系统的理论。早期道教并不禁欲,还将房中术纳入道术之中。后因流于,在南北朝时期被清除出道术。从现存少量文献看,其中包含的性卫生的内容至今仍不失其科学意义。

起居 指人的生活方式和环境要求,包括饮食、言语、穿着、房舍等,要求取法自然,适应变化,顺乎天时地理,以求健康长寿。对于起居摄养之道,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们多有论述,道教综合继承并加以系统化,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颐养生息的起居之道。 (据养生网)

第2篇

读书诱发了人的思绪,使想象超越时空;读书丰富了人的思想,如接触博大智慧的老人;读书拓展了人的精神世界,使人生更加美丽。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洞仙歌李元膺阅读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洞仙歌北宋 李元膺

一年春物,惟梅柳间意味最深。至莺花烂漫时,则春已衰迟,使人无复新意。予作《洞仙歌》,使探春者歌之,无后时之悔。

雪云散尽,放晓晴池院。杨柳于人便青眼①。更风流多处,一点梅心,相映远,约略颦轻笑浅。

一年春好处,不在浓芳,小艳疏香最娇软。到清明时候,百紫千红,花正乱,已失春风一半。早占取韶光共追游,但莫管春寒,醉红自暖。

[注] ①青眼:指初生之柳叶,细长如眼。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片先以“雪云散”“放晓晴”写冬尽春归的季候转换,然后写早春梅柳的独有风姿。

B.下片“一年”三句,写“小艳疏香”胜过浓芳,体现了词人对春光美景独特的审美眼光,。

C.“到清明”四句写清明暮春时节百紫千红,虽一片烂漫,但“春已衰迟,使人无复新意”。

D.词末三句借景抒情,表达伤春之意,赏花不怕春寒,大不了喝酒自暖,也要早占韶光。

2.诗人提出“探春及早”的观点,下列诗句所写的景致,不符合作者的审美情趣的两项是(6分)

A.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唐?杨巨源《城东早春》)

B.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C.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北宋?苏轼《赠刘景文》)

D.花未全开月未圆,寻花待月思依然。(北宋?蔡襄《十三日吉祥院探花》)

E.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南宋?朱熹《春日》)

3.作者在序中说“一年春物,惟梅柳间意味最深”。

请对上片中所写的梅柳作简要赏析。(6分)

1.(3分)D

[“借景抒情”“伤春”错。]

2.(6分)C

E

3.(6分)参考示例:“杨柳于人便青眼”句,形象地描绘出初生柳叶细长如眼的特点,用拟人手法,说柳遇人便露出了喜悦媚眼,赋予柳以多情的人格。

柳系新生,而梅将告退,“约略颦轻笑浅”句写出冬去春来,梅不像柳那样地喜悦,淡淡的微笑中含有一丝几乎看不见的哀愁,采用拟人手法使梅花添了无限风韵。所以,诗人认为,早春的梅柳最能体现春意。

翻译雪后阴云散尽,拂晓时池水花木的庭院已然放晴。杨柳绽放着嫩芽新叶,遇人便露出了喜悦媚眼。更有风流多情,是那一点梅心。远远地与杨柳相映,隐约地露出淡淡的哀愁、微微的笑容。

一年春光最好处,不在繁花浓艳,那梅柳初绽的清艳花朵和疏淡芳香最是娇媚温柔。到了清明时节,繁花盛开一片纷乱,现在极盛衰微的征兆,已丧失了春光美景的一半。及早地占取那短促的韶光。共同游乐追欢,莫管料峭春寒,醉酒红颜浑身自然温暖。

赏析此篇小序表明词首是意提醒人们及早探春,无遗后时之悔。然而,词有所本,唐杨巨源《城东早春》云:“家清景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旧意新调,此词自有可喜之处。

上片分写梅与柳这两种典型的早春物候。隆冬过尽,梅发柳继,词人巧妙地把这季节的消息具体化一个有池塘的宅院里。当雪云刚刚散尽,才放晓晴,杨柳便绽了新芽。柳叶初生,形如媚眼,故云:“杨柳于人便青眼”。人们喜悦时正目而视,眼多青处,故曰:“青眼”。这两个字状物写情,活用拟人手法,意趣无穷。与柳色“相映远”的,是梅花。“一点梅心”,与前面柳眼的拟人对应,写出梅柳间的关系。

盖柳系新生,梅将告退,所以它不象柳色那样一味地喜悦,而约略有些哀愁,“约略颦轻笑浅”。而这一丝化微笑中几乎看不见的哀愁,又给梅添了无限风韵,故云:“更风流多处”梅不柳。

“一年春好处”句,即用韩愈诗句“最是一年春好处”意,挽合上片,又开下意:“至莺花烂熳时,则春已衰迟,使人无复新意。”“小艳疏(淡)香”上承柳眼梅心而来,“浓芳”二字则下启“百紫千红”。清明时候,繁花似锦,百紫千红,游众如云。“花正乱”的“乱”字,表其热闹过火,反使人感到“无复新意”,它较之“烂漫”一词更为别致,而稍有贬意。

第3篇

释迦牟尼佛,即如来佛祖(约前624年至前544年,一说为前564年至前484年),大约与我国孔子同时代。原名为悉达多・乔达摩,(巴利文:Siddhattha Gotama;梵文: Siddhārtha Gautama),意为“一切义成就者”。他本是迦毗罗卫国太子,父为净饭王,母为摩耶夫人。在19岁时,他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于35岁那年,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遂开启佛教,随即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一带传教。年八十在拘尸那迦城实现涅。他是佛教创始人,成佛后被称为释迦牟尼,尊称为佛陀,意思是大彻大悟的人,民间信仰佛教的人也常称为佛祖。

元朝统治者崇信喇嘛教(藏传佛教),元世祖曾封喇嘛教法王八思巴为“国师”和“大宝法王”。随着正式归附于内地中央政府,藏传佛像艺术伴随着藏传佛教开始传入内地,在元王朝对藏传佛教的尊祟和大力扶持下,藏传佛教艺术在汉文化区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尤其是佛像和菩萨像受尼泊尔造像风格影响较大,成为当r内地艺术舞台上最为光彩夺目的艺术形式。同时,在内地传统审美观念和雕刻技法的影响下,这种艺术形式又悄然地改变着原有的风貌,常常在一尊佛像中糅合了多个地域风格的特征,呈现出一种崭新的艺术特色。但整体而言汉传佛教受到的极大压制,使传统佛教艺术在甘肃开始出现衰微颓势,这件元代镏金释迦牟尼佛铜坐像正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特点。

该佛像通高21.7厘米,长19.5厘米,宽 15.2厘米。肉髻高耸,螺发大耳,宽额广颐,修眉长目,眉有白毫,面部为倒置的梯形,五官紧凑,面相清秀靓丽,表情恬淡柔和,躯体健硕,肩宽,腰细,胸部丰满,身披右袒式袈裟,衣裙流畅,右手施无畏印,左手与愿印,结跏趺坐于莲花宝座上。莲座宽扁圆润,莲瓣饱满均匀,分大小两层,莲瓣上饰有一周连珠纹,莲座底接近三角形,重心合理,造型稳固。从整体造像风格来看,面相丰满,臂部及腿部的衣纹采用浅显的阴刻纹,刀法娴熟,简洁明快,手脚、体态雕铸考究,生动传神,是元代藏传佛教造像的典型之作。金身是佛像外观三十二项特色之一,所以镏金佛像在佛教信徒中备受推崇。从材料上看,铜镏金佛像因为其制作难度较木雕、石雕更大,所以艺术价值较高。这尊镏金铜佛像为研究元代佛教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实物见证。

第4篇

禅是禅那(巴利文Jhāna,梵文dhyāna)的简称,汉译为静虑,是静中思虑的意思,一般叫做禅定。此法是将心专注在一法境上一心参究,以期证悟本自心性,这叫参禅。禅的种类很多,有声闻禅,有菩萨禅,有次第禅,有顿超禅。

禅学方面,在中国有一支异军特起,那就是所谓“教外别传”的禅宗,它所传习的,不是古来传习的次第禅,而是直指心性的顿修顿悟的祖师禅。

一、历史简介

禅宗以菩提达摩为中国始祖,故禅宗又称达摩宗;禅宗也因自称得佛心印,又称为佛心宗。禅宗以禅定作为佛教全部修习而得名,以参究、禅定为方法,以彻见本有佛性为宗旨。

相传中国禅宗为菩提达摩(南朝宋末人)创立,达摩于北魏末年活动于洛阳,倡二入四行之禅修原则,以《楞伽经》授徒。弟子有慧可,僧璨为再传。璨弟子为道信。信弟子弘忍立东山法门,为禅宗五祖,门下分赴两京弘法,名重一时。其中有神秀、惠能二人分立北宗渐门与南宗顿门。神秀住荆州玉泉寺,晚年入京,为三帝国师,弟子有嵩山普寂、终南山义福;惠能居韶州曹溪宝林寺,门下甚众,以惠能为六祖。时称“南能北秀"。北宗主张"拂尘看净"的渐修,数传后即衰微;南宗传承很广,成为禅宗正统,以《楞伽经》、《金刚经》、《大乘起信论》为主要教义根据,代表作为《六祖坛经》。

二、顿悟祖师

六祖慧能是禅宗的真正创立者,主张教外别传、不立文字,提倡心性本净、佛性本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是世界佛教史尤其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慧能以后,禅宗广为流传,于唐末五代时达于极盛。禅宗使中国佛教发展到了顶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禅宗佛学特点在于其高度的理性化,几乎完全没有神学气息。禅宗修持以定慧一体为特色。后世禅宗流入禅语机锋、呈口舌之辩,违反了禅宗的本意。禅宗强调心性的运用,以明心见性为宗旨,对中华气功学的理论和方法有巨大贡献。

相传南北二宗之争,始自五祖弘忍选嗣法弟子。神秀作偈为:“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忍以为未见本性。惠能也作一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忍以为得其禅之心要,故密授法衣,认可其嗣法地位。以后北宗主拂尘看净之渐修;南宗主张顿悟而即身成佛,认为“舍离文字,直探心源,闻言当下大悟,顿见真如本性”才是修禅正途,其禅法可概言为无所住而生其心,即由定发慧。

三、传承弟子

惠能弟子中最负盛名的是南岳怀让(677―744年)与青原行思(?―740年)。另有神会居洛阳菏泽寺,创菏泽宗,被尊为七祖,门下有磁州智如、益州南印等。怀让住南岳衡山,创南岳系。青原住江西吉安,创青原系。怀让弟子道一(709―788年)尊称马祖,其门下怀海影响最大,称洪州禅。怀海弟子有黄檗希运、沩山灵佑。希运门人义玄(?―867年)在河北镇州创临济宗。灵佑与其弟子仰山慧寂(814―890年)创沩仰宗。行思门下石头希迁(700―790年)一系数传至洞山良价,再传至曹山本寂,师徒共创曹洞宗。希迁另一弟子天皇道悟数传至义存(822―908年),其门下师备之再传文益(885―958年)创法眼宗,住金陵清凉寺;师备同门文偃(?―949年)住韶州云门山,创云门宗。晚唐至五代,禅宗发展极盛。两宋之后,儒道释三教合流,禅宗风格略变,大量“公案”、“诵古”文字著述问世。宋代,临济宗中又分出方会(992―1049年)所创之杨岐宗和慧南(1002―1069年)所创之黄龙宗。元明之后,禅净合流形势大成,禅宗衰微。

禅宗流入朝鲜始于神秀门下之新罗僧信行(704―779年),所传为北宗禅。马祖门下之道义则将南宗禅带到朝鲜(820年)。越南禅宗最早为天喜禅派,为从僧璨受禅法之毗尼多流支(?―594年)所创。南宋时,日僧荣西在天台山受法,禅宗临济黄龙派遂传入日本;南宋末中国僧人东渡日本又传去杨岐禅法。13世纪初日僧道元又将曹洞禅法带至日本,稍晚从百丈怀海受禅法之无言通创无言通禅派,后更有黄龙系(一说云门系)的草堂禅派(11世纪)和临济系的竹林禅派(13世纪末)等。17世纪,福建黄檗山万福寺隐元隆琦应邀赴日弘法,设坛传授禅戒,成为日本与曹洞、临济并列的黄檗宗二始,至今不衰。

四、五家七派

沩仰宗。沩山灵佑及其弟子仰山慧寂创立于湖南宁乡沩山密印寺。沩仰宗强调机和用、信位和人位,及文字和精神之间的差别。沩山在得意忘言这一点上跟庄子完全相同。

临济宗。黄檗希运禅师住持宜丰黄檗寺(今江西境内)时初露端倪,义玄从希运学法33年之后往镇州(河北正定)建临济院后创立,因义玄住镇州(治所在今河北正定)临济院而得名。临济宗传至楚圆门下,又分出黄龙派、杨岐派。临济宗认为无位真人就是真实的自我。

曹洞宗。由洞山良价与其弟子曹山本寂创立。良价禅师治所在今江西宜丰县洞山;良价的弟子本寂在豫章洞山(今江西境内)普利院学法数年,后到曹山(今江西宜黄境内)弘扬师法。由于良价住洞山,本寂居曹山,所以禅林中把师徒两人创立、弘扬的新禅宗称为“曹洞宗”。曹洞宗以自忘来完成自我的实现。

云门宗。文偃创立,因文偃住韶州云门山(在今广东乳源瑶族自治县北)光泰禅院而得名。云门宗一面逍遥于无极,一面又回返人间。

法眼宗。文益创立,因南唐中主李赐谥其为“大法眼禅师”而得名。法眼宗完全奠基于庄子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第5篇

关键词 愁 秋 意象

中图分类号:B842.4 文献标识码:A

Development of "Worrying" and Mental Imagery

ZHOU Ling, SUN Yuejiao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97)

Abstract The first part analyzed the glyph, evolutionary process and the implications of "worry". Initially, the "worry" is through the "autumn" word to express. In the subsequent development process, in order to emphasize the human mental activity, in the "autumn" word below added a "heart" to represent mental activity associated with personal feelings. And psychology related to "worry" There are three kinds: sorrow, sorrow and nostalgia. With the "worry" deepening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d, poetry analogy to other commonly used to express the image of "worry". The second part respectively uses cicadas, autumn and landscape imagery three kinds to simulate of worrying.

Key words worry; autumn; image

1 “愁”的发展

离别相思之愁、伤春悲秋之愁、故园家国之愁,到处可见对愁的描写。正因为愁情无处不在,由此涌现出一批以描写此情而闻名的人物:李清照、辛弃疾、余光中等等。从古至今,愁情一直围绕着无论是文人过客还是平民百姓。

1.1 “愁”的形成

“愁”由“秋”和“心”构成。“秋”原型写做,完全是一只蟋蟀的样子,因为蟋蟀只活于秋季,秋过而生命消逝,因此用蟋蟀的形状来表示“秋”。又因为秋天万物萧瑟,草木凋零,秋虫身故,景象荒凉,因而古人也用“秋”来表示“愁”的情绪。《广雅·释诂四》中有:“秋,愁也。”“愁”情最初即是用“秋”字来表示的。“心”为象形字,最初是以心脏的形状来表示,即,随后发展为“心”,成为现代汉字中常见的组成部分,凡是跟心理活动有关的字词,都包含着“心”。

“愁”字出现较晚,是到了说文·心部中才有记载的,“秋”与“心”都出现较早,“愁”即是由这两字组合而成的。最初写作,虽然“愁”字出现较晚,但并不代表这种情感也出现教晚,只是这种愁情由出现较早的“秋”来表示。既然“秋”可以表示“愁”,为什么又要另外造“愁”字呢?这与语言文字交际职能的制约有关:“秋”的本义指四季之一,由于“秋”的时令特征(因为秋天草木凋零、万物萧瑟,因此很容易产生愁情)引申出“悲愁”之义,但是同一个字,既要表“秋”,又要表“愁”,容易产生混淆,进而有碍信息的准确传递,所以需要另造“愁”字分担其义。于是,人们便在“秋”字下面加了“心”部来表示“秋”的引申义——“愁”。①也更突出了“愁”为心理活动。

1.2 “愁”的含义

《说文》中有:“愁,忧也。从心,秋声。”“愁”有三种读音,每种意思不同。(1)chou读二声。其意思有:①,忧愁;忧虑。《说文·心部》:“愁,忧也。《增韵·尤韵》:“愁,虑也。”《后汉书·章帝纪》:“令失农作,愁扰百姓。”②,悲哀,悲伤。《广雅·释诂说》:“愁,悲也。”③,忿恨。《广雅·释诂二》:“愁,恚也。”④,苦。《墨子·所染》:“伤形费神,愁心劳意。”《论衡·治期》:“愁神苦思,撼动形体。”⑤,景象惨淡。汉班倢伃《擣素赋》:“佇风轩而结睇,对愁云之浮沉。”(2)qiao读三声《集韵》子小切,上小精。同“愀”。容色改变貌。《集韵·小韵》:“愀,色变而。或书作愁。”陆德明释文引郑玄曰:“愁,变色貌。”(3)jiu一声《集韵》将由切,平尤精。同“楢”。聚集。《及韵·尤韵》:“楢,《说文》:‘聚也。’或愁。”②

在“愁”的解释中,只有二声读音“愁”的前三种与心理学意义有关,但第三种“忿恨”已经不再用愁来表示。同时,“愁”的含义在发展中又衍生出另一种寓意,即“乡愁”,表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愁”的含义中,最常见的即是忧与悲的解释。由于意象思维是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模式,主要通过以物观象以及取象类比的方式认知世界、推演联系。③因此愁情经常以意象的方式表现出来。

2 “愁”的心理学意象

“愁”(worry, anxious),在甲骨文中原形为蟋蟀之类的昆虫。蟋蟀属于一种秋虫,只活于秋季,其叫声愀愀然,秋去即身死。高树藩总结说:“古人造“秋”字,文以象其形,声以肖其音,更借以名其所鸣之季节曰秋。”④因而,“秋”字所包含的原型意义,也就有了生命衰微走向死亡的信息,包含着凄凉和悲哀的意境。从心理学的角度考察,意象符号是一种工具,是由读者接受过程中不断被改造成具有主观经验及情感象征意义的表现形式。意象的选择、提炼、重组是受作者的主观情绪支配的。⑤文人墨客的作品中也处处留有取物类比的痕迹。鉴于以上对“愁”的分析,其意义主要表现为三种:忧愁、悲愁和乡愁,相应的通常以蝉、秋和自然景物的意象来体现。

2.1 以蝉所体现的“忧愁”

勃兰兑斯在《十九世纪文学主潮》中说:“忧愁意识普遍地存在于中国艺术中,决定了中国诗词的特种基调”。蝉意象凝聚着古代文人叹时伤逝的生命体验,是他们生命意识的外化。蝉到夏季才变为成虫,到了深秋季节就要死去,生命极其短暂。庄子有。“蟪蛄不知春秋”之说,据《雅·释虫》记载,蟪蛄即蝉的异名,是生命短促的象征。此意象与最初“秋”字的蟋蟀形象相同。而对人来说,生命也只是一次性的,蝉与人生命短暂的相似性,使人对蝉有了深深的认同感。因此,人们在听到蝉秋日的叫声,极易惹动自己对生命的惆怅之情,产生生命短暂,人生苦短的愁情。例如:唐代雍陶的《蝉》中有:“高树蝉声入晚云,不惟愁我亦愁君”;唐代陆畅的《闻早蝉》中有:“落日早蝉急,客心闻更愁。一声来枕上,梦里故园秋。”作者通过以蝉类比的方式,将愁情寄予其中。蝉也因此成为“忧愁”的代名词。

2.2 以秋所体现的“悲愁”

朱熹在分析悲秋—大自然的生命律动与人生自我关系时说:“秋者,一岁之运盛极而衰,萧条寒凉,阴阳用事,草木零落而百物凋悴之时,有似叔世希邦,主昏政乱,贤智屏绌,奸凶得志,民贫财匮,不复振起之象。”⑥文人中也常以“秋”来表达愁情,如: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中有“而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杜甫《登高》中有“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郎士元《登高》中有“共是悲秋客,哪知此路分”。作者分别将仕途坎坷之愁、沦落他乡之愁、分离之悲愁通过秋天的意象表现出来。

2.3 以景物所体现的“乡愁”

在台湾的散文创作中,思乡怀归情感一直是贯穿其中的主旋律。在以物寄乡愁的表达中,尤以余光中为代表。20世纪80年代后,余光中开始认识到自己民族居住的地方对创作的重要性,因此把诗笔“伸回那块大陆”,写了许多动情的乡愁诗。如:在散文《乡愁》中,他将乡愁比作小小的邮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坟墓、浅浅的海峡。席慕容的《乡愁》中也这样写到:“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以描写愁情著称的李清照也用自然景物来表达“愁情”。她在《一剪梅》中写道:“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注释

① 蒋蕊.“离人心上秋”——说“愁”.咬文嚼字,1995(4):13.

② 汉语大字典(缩印本).湖北辞书出版社,1996:971-972.

③ 吕小康,汪新建.意象思维与躯体化症状:疾病表达的文化心理学途径.心理学报,2012.44(2).

④ 高树藩.中文形音义大字典.中华书局,1989:1189.

第6篇

高二年级有两大特点:一、教学进度快。一年要完成二年的课程。因此,直面高二的挑战,认清高二,认清高二的自己,认清高二的任务,显得意义十分重大而迫切。下面好范文小编为你带来一些关于高二陈情表原文及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陈情表原文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待汤药,未尝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猥以微贱,当待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事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卒保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陈情表翻译臣李密言:臣子因命运不好,小时候就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我慈爱的父亲就不幸去世了。经过了四年,舅舅又逼迫母亲改了嫁。我的奶奶刘氏,怜悯我从小丧父又多病消瘦,便亲自对我加以抚养。臣子小的时候经常有病,九岁时还不会走路。孤独无-,一直到成家立业。既没有叔叔伯伯,也没有哥哥弟弟,门庭衰微福气少,直到很晚才有了儿子。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管门户的僮仆。孤孤单单地自己生活,每天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而刘氏很早就疾病缠身,常年卧床不起,我侍奉她吃饭喝药,从来就没有离开过她。

到了晋朝建立,我蒙受着清明的政治教化。前些时候太守逵,推举臣下为孝廉,后来刺史荣又推举臣下为秀才。臣下因为没有人照顾我祖母,就都推辞掉了,没有遵命。朝廷又特地下了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受国家恩命,任命我为-。像我这样出身微-地位卑下的人,能够去服待太子,这实在不是我杀身捐躯所能报答朝廷的。我将以上苦衷上表报告,加以推辞不去就职。但是诏书急切严峻,责备我逃避命令,有意怠慢。郡县长官催促我立刻上路;州官登门督促,十万火急,刻不容缓。我很想遵从皇上的旨意立刻为国奔走效劳,但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重;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但报告申诉又不见准许。我是进退维谷,处境十分尴尬。

我想圣朝是以孝道来治理天下的,凡是故旧老人,尚且还受到怜惜养育,何况我的孤苦程度更为严重呢?而且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蜀汉的官,历任郎中和尚书郎,本来图的就是仕途通达,无意以名誉节操来炫耀。现在我是一个低-的亡国俘虏,实在卑微到不值一提,承蒙得到提拔,而且恩命十分优厚,怎敢犹豫不决另有所图呢?但是只因为祖母刘氏已是西山落日的样子,气息微弱,生命垂危,朝不保夕。臣下我如果没有祖母,是活不到今天的,祖母如果没有我的照料,也无法度过她的余生。我们祖孙二人,互相依-,相濡以沫,正是因为这些我的内心实在是不忍离开祖母而远行。臣下我今年四十四岁了,祖母今年九十六岁了,臣下我在陛下面前尽忠尽节的日子还长着呢,而在祖母刘氏面前尽孝尽心的日子已经不多了。我怀着乌鸦反哺的私情,企求能够准许我完成对祖母养老送终的心愿。

我的辛酸苦楚,并不仅仅是蜀地的百姓及益州、梁州的长官所亲眼目睹、内心明白,连天地神明也都看得清清楚楚。希望陛下能怜悯我愚昧至诚的心,满足臣下我一点小小的心愿,使祖母刘氏能够侥幸地保全她的余生。我活着当以牺牲生命,死了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陛下的恩情。臣下我怀着牛马一样不胜恐惧的心情,恭敬地呈上此表以求闻达。

陈情表注释“表”是一种文体,是古代奏章的一种,是臣下对君王指陈时事、直言规劝抑或使之改正错误的文体。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以:因险衅(-iǎn-ìn):凶险祸患(这里指命运不好)。险,艰难,祸患;衅,灾祸

夙:早时,这里指年幼的时候。

闵:通“悯”,指可忧患的事(多指疾病死丧)

凶:这里指他家中不幸的事

【慈父见背】

见背:背离我,离我而去。这是死的委婉说法。指弃我而死去。

【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行年:经历的年岁

舅夺母志:舅舅强行改变母亲想要守节的志愿。这是母亲改嫁的委婉说法

【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悯:怜悯。苏教版作“愍”。

躬亲:亲自

【至于成立】

至于:直到。

于:介词,引出对象

成立:成人自立

【终鲜兄弟】

终:又;

鲜:少,这里指“无”的意思

【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门:家门。

门衰祚薄:家门衰微,福分浅薄;祚(zuò):福分

儿息:同子息、生子;息:亲生子女。又如:息子(亲生儿子);息女(亲生女儿);息男(亲生儿子)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期:满一周年。

功:服丧九月为大功,服丧五月为小功。这都指关系比较近的亲属。“期功”意为“穿一周年孝服的人”。

强近:勉强算是接近的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应门:照应门户。

五尺之僮:五尺高的小孩。僮:童仆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茕茕:孤单的样子

孑:孤单孑立:苏教版作“独立”

吊:安慰

【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婴:缠绕,这里指疾病缠身

蓐:陈草复生。引申为草垫子、草席。

【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废:废止,停止服侍

离:离开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逮:及,到

奉:承奉

圣朝:指晋朝

沐浴清化:恭维之辞,指蒙受清平的政治教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察:考察和推举

孝廉:汉代以来选拔人才的一种察举科目,即每年由地方官考察当地的人物,向朝廷推荐孝顺父母、品行廉洁的人出来做官

举:推举

秀才:汉代以来选拔人才的一种察举科目。这里是优秀人才的意思,与后代科举的“秀才”含义不同。

【辞不赴命】

辞:辞谢。

赴:接受。

命:任命。

【拜臣郎中】

拜:授予官职

郎中:尚书省的属官

【寻蒙国恩,除臣-】

寻:不久

除:拜官受职

-:即太子冼马(-iǎn),太子的侍从官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猥:自谦之词,犹“鄙”

微贱:卑微低贱

当:担任

东宫:指太子,因太子居住在东宫,这里是借代

陨首:头落地,指杀身。陨,落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切峻:急切而严厉

逋慢:有意回避,怠慢上命。逋:逃脱慢:怠慢,轻慢。

【急于星火】

急于星火:于星火急。于:比星火:流星的光比流星的坠落还要急。指催逼的十分紧迫。

【刘病日笃】

笃:病重,沉重

日:一天比一天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苟:姑且

告诉不许:申诉不被允许,告诉:申诉(苦衷)

【实为狼狈】

实为:总结上文

狼狈:形容进退两难的情形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伏惟:俯状思量。古时下级对上级表示恭敬的词语,奏疏和书信里常用。

故老:年老而德高的旧臣

蒙:受

矜育:怜惜养育

【且臣少仕伪朝】

伪朝:蔑称,指被灭亡蜀朝

【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历职:连续任职

郎署:郎官的衙署。李密在蜀国曾任郎中和尚书郎。署:官署,衙门

图:希图。

宦达:官职显达。宦,做官;达,显贵

不矜:不看重。矜,自夸

【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南朝《文选》加),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拔擢(zhuó):提拔

宠命:恩命

优渥(wò):优厚

盘桓:犹疑不决的样子,指拖延不就职

希冀:企图,这里指非分的愿望

【日薄西山】

日薄西山:太阳接近西山,喻人的寿命即将终了。薄,迫近

【人命危浅】

危浅:活不长,指生命垂危。危:微弱浅:指不长

浅:不长

【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更(gēng)相:交互

是以:因此

区区: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古今异义);另一说指“我”,自称的谦词

废远:废止远离。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乌鸟私情:乌鸦反哺之情,比喻人的孝心

终养:养老至终

【臣之辛苦】

辛苦:辛酸悲苦,这里指辛酸苦楚的处境(古今异义)

【二州牧伯】

二州:指梁州(在今陕西省汉中地区)、益州(在今四川省)

牧:古代称州的长管;伯:长

【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皇天后土:文中指天地神明

鉴:审察,识别

【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以保卒余年】

矜悯:怜恤。

听:任,这里是准许、成全

庶:庶几,或许,表示希望或推测

保:安;卒:终

【死当结草】

结草:指报恩。

典故,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见成语“结草衔环”,说春秋时,晋大夫魏武子有爱妾,武子病时,嘱咐其子魏夥说,自己死后,令妾改嫁。到了病危时,又说令妾殉葬。武子死后,魏夥把父妾嫁出,说是遵守父亲神志清醒时的遗命。传说后来魏夥和秦将杜回作战,看见一老人结草绊倒了杜回,夜间魏夥梦见老人说是魏武子妾的父亲,帮助他是为了报答不令女儿殉葬的恩德。现在表示死后也会像结草老人一样来报答恩情。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不胜:禁不住。胜(shēng),承受,承担。

犬马怖惧之情:这是臣子谦卑的话,用犬马自比

拜表:拜上表章

第7篇

家族化企业在摆脱了生存期之后,导致陷入营销僵局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1、 面子心理。中国人重面子。一些家族化企业容易病急乱投医,而之所以有时会患上

“重病”,危及到企业生存,往往跟企业主的面子心理有很大的关系。以前产品卖的好好的,现在发现市场越来越难做,迷茫徘徊,总认为是时机不好,又不好意思向别人说,否则影响自己的形象,直到企业的销售越来越衰微,才不得不请教高手或盲目请咨询公司或参加一些“速成”培训,妄求快速解决企业的问题。

2、 温水青蛙效应。很多家族式企业,利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顺风顺水地完成

了第一桶金的积累,在那个产品供不应求的时代,谁能把产品生产出来,谁就能够挣钱,也许是挣钱太顺了,很多企业主从没有考虑过“寒冬”的到来,中国经济软着陆或由热到冷,让很多家族式企业慢慢就成了“温水里的青蛙”,对外部的市场了解太少,缺乏营销的意识。

3、 唯我独尊,在“很自我”的圈子拔不出来。有人说,在中国,只有有钱人,而缺乏

绅士。很多家族企业老板借助与政府的良好关系,挣了很多钱,他们认为,只要打通了政府关系,很多事情就迎刃而解,他们不知道,市场和顾客,是不管你跟政府关系怎么样的。笔者认识一个企业老总,张口闭口认识市领导、县长、局长什么的,口气很大,但不容乐观的一个现实是,这家企业销售每况愈下,老板成了热锅上的蚂蚁。

4、 能力缺陷。在笔者已出版的著作当中,曾把企业分为两类:机会型和能力型,并提

倡企业要从机会型向能力型转变。作为企业老板也是如此,一些家族式企业老板具有较强的公关能力或是技术能手,但却不懂营销,不懂管理,或外行管理内行,造成企业销售工作停滞不前。

5、 缺乏合适的决策机制,错失时机。既然是家族式企业,一般就会有很多家族成员参

与其中,包括决策,但由于都是创业老板,加上都是亲戚,甚至兄弟、姐妹等,要么就是一言堂,要么就是乱吵吵,但最后却是不了了之,这种缺乏效率的决策机制,容易错过一些好的市场机会。

6、 没有真正的领导、管理核心。一些家族化企业,看似也有挑头或负总责的,但在一

些核心利益方面,尤其是市场投资方面,却往往很难形成一致意见,结果造成该做的事情做不了。比如,有一家冰激凌家族企业,老大负责整体,老二负责采购,姐姐负责财务,但老大找来的销售总监批复的一些营销政策,到了财务部姐姐那里却不让执行,这不仅让职业经理人难堪,也让看似权威的老大左右为难,这就是权责不分,没有真正的领导、管理的突出表现。

7、 把职业经理人看成“外人”。曾经看过牛根生的一段博客,当老牛跟他的上司说,

要在全国每一个省会城市都建一个冰激凌工厂时,上司问他,管理人员从哪里来?老牛说,招呀,上司说,那是人家的人,老牛反问,哪个人过去不是“人家的人”,由此,老牛感叹到:当一个管理者主观上区分“你的人”、“我的人”的时候,那就接近画地为牢了!现在看看我们身边的家族式企业,很多不都是把职业经理人看成“外人”吗,拉帮结派,这样做,能让这些销售总监们全身心融入到企业吗?

8、 只信赖“自己人”。一个家族式企业,聘请了一位销售总监,老板出差了,销售总

监需要支出一笔费用来处理市场遗留问题,但老板不在家怎么办?最后,给老板电话,老板让找负责生产部的弟弟签字,从而才从财务上支出钱来。这就是权责不分,只给责任,不给相应的权利,或者说虽然给了职务,却没有给予信任。

9、 只顾现在,不管未来,或看不到未来。一些家族化企业往往只顾眼前利益,不考虑

将来,于是,他们无论用人,还是做产品,或者市场投入,都缺乏长远的规划,市场判断往往靠拍脑门,或凭感觉,而这样做,从长远来讲,都是靠不住的。

第8篇

【关键词】潮尔;乐曲;科尔沁;民歌元素

中图分类号:J63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2-0083-01

21世纪以来,绝大多数的文人学者开始逐渐关注起文化遗产,同时认为古老的文化应该传承保护下去。正是这种观念,在全球掀起了一股“文化遗产保护”的热潮。本文主要研究对象就是濒临消失的蒙古族传统乐器潮尔及其文化,着重探讨潮尔乐曲中的科尔沁民歌元素表现。

潮尔乐曲是蒙古族的民间乐曲,不仅体现了蒙古族先民的游牧生活、审美意识和创造力,而且更具体地体现了蒙古族先民的多声部思维方式和独特的多声部音乐形态,并融入了科尔沁民歌。“潮尔”为蒙古语,有两种意思:一是指多声合音,二是单指能奏出多声合音的乐器。潮尔大师色拉西先生是潮尔文化的优秀传承人,他演奏的潮尔是蒙古族古老的弓弦乐器,下面所阐述的内容都是根据色拉西先生演奏的潮尔乐曲以及结合文献资料分门别类的,那么,潮尔乐曲都有哪些类别的科尔沁民歌元素在其中呢?通过分析研究总结,从音乐风格方面看有以下类别:

一、蒙古族古代英雄史诗曲牌:如《开篇》、《奔马》、《打仗调》、《叙述调》、《恶魔调》等。这些潮尔乐曲是古代蒙古部落时期的遗音,在经过色拉西先生用潮尔演奏后,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

二、古老的宴歌:《穆色烈》、《天上的风》、《雁》等。

三、古老的科尔沁长调民歌:如《腾格里莫图》、《本宾西里》、《高高的博格达山》、《乌拉盖河》、《朱色烈》、《车里水深》、《姑嫂之间》等。这些古老的科尔沁长调民歌不仅是科尔沁民间音乐的精华,也是蒙古音乐的无价之宝,在经由色拉西先生演奏才得以保存、传播和弘扬下去。

四、科尔沁短调民歌:《英雄陶克图》、《嘎达梅林》、《韩秀英》、《南斯拉》、《碧斯曼姑娘》、《金珠尔玛》等。

以上这四种类别的潮尔乐曲都是根据科尔沁民歌进行加工改编而成的器乐曲,那么从调式方面来看,不仅有单一调式的潮尔乐曲,还有变换调式调性的潮尔乐曲。

一、单一调式的潮尔乐曲。如古老的宴歌《天上的风》、《雁》;古老的科尔沁长调民歌《朱色烈》;科尔沁叙事短调民歌《嘎达梅林》、《诺恩吉雅》、《金珠尔玛》等都是单一调式的潮尔乐曲,其中羽调式的潮尔乐曲占的比重较大,因为羽调式最能表达出蒙古族先民的思想感情和生活体验,也可以说羽调式是蒙古族人民表达内心思想感情的一个代表调式。

以色拉西先生演奏的古老的科尔沁长调民歌《朱色烈》为例,这首潮尔乐曲由上下两大乐句构成,d羽调式。乐曲开头以主音d开始,终止在属音a上;下乐句属音a开始,终止在主音d上。由此可以看出,虽说是以古老的科尔沁长调民歌为基础演奏的民间潮尔乐曲,但是具备了十分烂艿慕峁梗和声序进清晰明了,由此也体现了蒙古族先民们的早期多声部思维方式和审美需求。

二、转换调式调性的潮尔乐曲。调式调性的变化会使乐曲产生调式色彩与调性色彩的对比,增强音乐旋律的推动和美化音乐的作用,从而更好地表达音乐作品的各种情绪的变化和发展,塑造出更加感人的音乐形象。具有科尔沁民歌元素的潮尔乐曲大体上有两种调式调性的转换方法:

首先是同主音调式转换,即指主音相同而调式不同的转换方式,这种转换方法可使变换的乐句或者乐段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对比,增强潮尔乐曲的调式色彩性的对比。例如古老的宴歌《穆色烈》就属于同主音的调式转换,是从D徵调式转入D羽调式。这首潮尔乐曲低音持续均为A音,恰是D徵调式和D羽调式的共同音――属音,使得两调式之间的转换很自然的出现。

其次,调式相同而主音不同的转换。例如《腾格里莫图》,不稳定e羽调式转入a羽调式。e音与低音声部持续的a音构成了纯五度进行,而后乐句中出现了明确的C宫音,转而进入a羽调式。

除了科尔沁民歌外,潮尔乐曲还有在蒙古民间长期流传的汉族歌曲,如《得胜令》、《八音》、《普庵咒》、《柳青娘》等。这些潮尔乐曲对研究蒙、汉两个兄弟民族在音乐文化上的交流,具有重要价值和作用。

综上所述,潮尔乐曲中的科尔沁民歌占的比重非常大,由此可以看出色拉西先生对科尔沁草原的历史故事以及民间音乐的积累和深入理解的程度,不仅仅是融化在他血液中的民间音乐,而且是优秀的万不可丢失的蒙古族草原音乐文化。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菅家文草》 口语词 双音化

[中图分类号]H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11-0075-02

所谓口语词,主要指流行于民间,人们日常生活所常用,具有通俗易懂、简洁亲切、富有时代气息和地方特色的词语。日本学者松尾良树在《平安朝汉文学和唐代口语》一文中指出,唐代口语资料主要有7个来源,即敦煌之部、小说之部、笔记之部、史书之部、唐诗之部、私典之部、域外之部。唐诗是我们研究唐代口语不可或缺的资料,域外汉籍也是研究口语的重要资料。在日本汉诗文中,《菅家文集》是研究唐代口语在域外传播的珍稀语料。通过调查发现,《菅家文集》蕴含着大量的唐代口语词汇,仅松尾良树在《平安朝汉文学和唐代口语》一文中就列举了近百个口语词,如:阿娘、阿爷、一向、一种、一般、纵教、纵使、商量、触事、呵呵、衙头、何似、软脚、年纪等等。松尾良树对《菅家文集》的有关词汇进行了初步整理,尚未进行源流考辨。同时,也有许多遗漏,如三五、七八、七条、恼杀、此间、当时、向前、向后、街头、多许、夜来、晚来、厮儿等。本文选择以下诸词略作考述,以展示唐代口语词汇在日本的传播轨迹。

“夜来”“晚来”:蒋绍愚先生在《唐诗语言研究》中指出,《春晓》中的“夜来”是口语词,“夜来”的“来”是词尾,可以放在名词、形容词后面,构成表示时间的词语。《唐五代语言词典》中也收录了“夜来”,列举有两个义项,昨夜和夜间。《汉语大词典》中的“夜来”有四个义项:一是入夜。例子是杜甫《遣怀》诗:“夜来归鸟尽,啼杀后栖鸦”。二是夜间;昨夜。例子是孟浩然 《春晓》:“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三是昨天。宋代贺铸《浣溪沙》词:“笑捻粉香归洞户,更垂帘幕护窗纱,东风寒似夜来些”。四是魏文帝爱妾薛灵芸的别名。

据调查显示,“夜来”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出现。鲍照《夜听妓诗》:“夜来坐几时,银汉倾露落。澄沧入闺景,葳蕤被园藿。”唐代承其用,张说《岳阳早霁南楼》:“山水佳新霁,南楼玩初旭。夜来枝半红,雨后洲全绿。”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夜来”在唐诗中出现频率较高,仅在白居易诗中就出现了12次,是一个流传比较广的口语词。在《菅家文草》中,“夜来”出现3处,主要表示夜间、夜里的意思。

《践别同门故人各着绯出宰》:悔不当时千万谢,应烦别后夜来梦。

《伤巨三郎,寄北堂诸好事》:偷谥贞文为汝诔,夜来窥得巨门星。

《九日侍宴,同赋仙谭菊。各分一字,应制》:夜来月照光明见,晓后风凉香气起。

“晚来”一词《汉语大词典》亦有收录,意思是傍晚,入夜,所举用例为杜甫《题郑县亭子》诗:“更欲题诗满青竹,晚来幽独恐伤神。”其实,“晚来”早见于初唐李百药《雨后》:“晚来风景丽,晴初物色华。薄云向空尽,轻虹逐望斜。”王昌龄《赵十四兄见访》:“晚来常读易,顷者欲还嵩。世事何须道,黄精且养蒙。”在《白居易全集》中,该词更是频频出现,而在《菅家文集》中亦有两处出现:

《相府文亭,始读世说新书。聊命春酒,同赋雨洗杏坛花。应教一首》:“晚来春酒终无算,花色人颜醉一般。”

《叙意一百韵》:“红轮晴后转,翠幕晚来褰。遇境虚生白,游谈时入玄”。

“晚来”“夜来”都是口语词,“来”字虚化,没有实际意义。王云路《中古诗歌附加式双音词举例》中指出:“‘来’的含义都虚化了,其主要作用是构成双音节时间词”。汉语词汇由单音节向复音节发展,是一个重要的趋势。王力《汉语史稿》:“汉语复音词的构成,可以分为三大类:(一)连绵词;(二)词根加词头、词尾;(三)仂语的凝固化。”“来”作为时间名词后缀,在《菅家文集》中还出现了“春来”“秋来”“夏来”“近来”等词。同时,在《菅家文集》中,“来” 还有动态助词的功用,如“添来”“饮来”“归来”“往来”“分来”“怀来”“适来”,又有用作形容词词缀的“新来”“怪来”等。

“厮儿”“厨儿”:“厮儿”,在《汉语大词典》中列有两个义项,其一:轻蔑的称呼,犹言小子。例子是宋代吕居仁《轩渠录》:“大琮迟疑不能下笔,婶笑云:‘原来这厮儿也不识字,’闻者哂之。”其二:小男孩。例子是元朝王实甫的《西厢记》第一本楔子:“又有个小妮子,是自幼伏侍孩儿的,唤做红娘。一个小厮儿,唤做欢郎。”江蓝生先生《唐五代语言词典》中收录了“厮儿”:“对奴仆的称呼。”举例《变文集》卷三中《燕子赋》:“如今会遭夜莽赤推,总是者黑厮儿作祖。”以及卷二《庐山远公话》:“此个厮儿,要多小来钱卖?”《唐五代语言词典》还收录了“小厮儿”:“小孩”,举例《变文集》卷一《张义潮变文》:“莫怪小男女哆语,童谣歌出在小厮儿。”《汉语大词典》的义项缺失并且例子较晚。王季思对《西厢记》中的“厮儿”校注:“元人称男孩曰厮儿”。厮儿不是元代才有的对男孩的称呼,唐代就有,并且“厮儿”是对奴仆的称呼这个义项在《菅家文草》中得到了证实。

在《菅家文集》中,“厮儿”一词出现了两次:

《依病闲居,聊述所怀,奉寄大学士》:厮儿闷见鱼生釜,门客笑归雀触罗。身未衰微心且健,医治有验复如何。

《叙意一百韵》:鱼观生釜,蛙咒聒阶砖。野竖供蔬菜,厮儿作薄。

“厮儿作薄”。“”是粥,作稀粥的是“厮儿”,也就是奴仆。“门客”与“厮儿”对仗,“门客”是寄食于贵族门下并为之服务的人,“厮儿”相应的也就是为主人服务的奴仆。《唐五代语言词典》的举例都是敦煌变文,在唐诗中并没有发现“厮儿”的用例,《菅家文集》的例子丰富了诗歌语言中口语词的用例。

提及“厮儿”的,还有唐代《寒山子诗集》序:“州曰:‘苍天,苍天!’山曰:‘这厮儿宛有大人之作。”’“厮儿”一词发展到后来,还有了“假厮儿”“秃厮儿”。“假厮儿”出现在金代,海陵时宫中扮男装的女性,称假厮儿。《金史•后妃传上•昭妃阿里虎等诸嬖》:“凡诸妃位皆以侍女服男子衣冠,号‘假厮儿’”。“秃厮儿”在《中原音韵》中提及,释义为小沙门,也就是小和尚,小沙弥。

《菅家后草》中还出现了“厨儿”一词:

《雨夜》:架上湿衣裳,箧中损书简。况复厨儿诉,灶头爨烟断。

“厨儿”也就是厨师。《汉语大词典》并未收录“厨儿”,《唐五代语言词典》《全唐诗语词通释》等词典也未收录。《全唐诗》中没有出现“厨儿”。检索汉语语料,也未见有“厨儿”一词,只有“厨下儿”的用例,如《三国志•吴志•甘宁传》:“宁厨下儿曾有过,走投吕蒙”。菅原道真生活的时代相当于晚唐,“厨儿”一词有可能是日本词语。查阅《日本国语大辞典》也并未收录此词。在《菅家文集》中仅出现了一次,也许是菅原道真模仿“儿”缀而创造的新词吧。

王力先生在《汉语史稿》中指出:“词尾‘儿’是从唐代开始产生的。”“又比如‘牧儿’‘庐儿’‘侍儿’‘歌儿’‘僮儿’等,其中的‘儿’虽不直接用作本义,但却表示一类人,因此不能认为是后缀。”《菅家文集》中出现的“厮儿”和“厨儿”是词汇双音化发展的结果。在《菅家文集》中还出现了“莺儿”“黄雀儿”等后缀语素。在《全唐诗》中也出现了大量的“儿”词,用于鸟兽虫类后面,如青雀儿、青鸟儿、黄莺儿、白鹭儿、鹿儿等。

“几许”“多许”:张相《诗词曲语词汇释》卷三:“许,估计数量之词”。“少许、多许、一许,皆估计数量之辞。无事诠释。其习见着则为几许”。松尾良树在《日本书纪和唐代口语》中把“几许”视为数量疑问词,同时把“几许”与“几多”归为唐代口语词。他指出:白居易的诗歌中“几许”出现了16次,“几多”出现了11次,两者都是数量疑问词。

“几许”也就是多少,若干,早见于《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陶渊明《杂诗•其五》:“壑舟无须臾,引我不得住。前途当几许,未知止泊处。”南朝民歌《读曲歌》:“逋发不可料,憔悴为谁睹。欲知相忆时,但看裙带缓几许。”谢《赠王主簿诗》:“含笑解罗襦。余曲讵几许”。“几许”按照出现的时间来说是汉代的口语词,不应该是唐代口语词。但是魏耕原《全唐诗语词通释》收录了“几许”,江蓝生《唐五代语言词典》中亦收录此词。

在《菅家文草》中“几许”出现的次数不多,只有一例:

《晚春,同门会饮,庭上残华》:荣枯物我自应知,春晚残花几许枝。人有同门芳意笃,鸟无比翼暮栖移。

“几许”在《全唐诗》中出现的次数较多,有八十余次。因其在唐代诗歌中大量使用,所以认为是唐代词语。白居易诗歌中出现“几许”多达10次。

“多许”:犹众多。《汉语大词典》的例子是宋代王《唐语林•赏誉》:“上林多许树,不借一枝栖。”其实,“多许”一词早见于唐代,应该属于唐代的口语词。白居易《自题》:“功名宿昔人多许,宠辱斯须自不知。一旦失恩先左降,三年随例未量移。”在唐代《佛本行集经》中,也多次出现“多许”一词。例如:“我今独自不能淹消食多许金,即便携将五百钱,直还向兵将婆罗门边。”(卷40)“若不能办多许钱物。则汝自然不离家居。”(卷45)“集聚多许阎浮檀金。造作女形。”(卷47)《菅家文草》中出现了一例“多许”:

《早春侍内宴,同赋无物不逢春,应制》:诗臣胆露言行乐,女妓妆成舞步虚。侍宴虽知多许事,一年一日忝仙居。

“多许”在唐诗中出现的次数较少,仅在白居易诗歌中发现一例,所以《菅家文集》中的“多许”是较珍贵的例证。“多许”与“许多”两者的意思基本一致,都是众多。“许多”较“多许”出现的时间早,例子也多。《寒山诗集》:“如许多宝贝,海中乘坏舸。前头失却桅,后头又无柁。”张说《奉和圣制春日幸望春宫应制》“绕殿流莺凡几树,当蹊乱蝶许多丛。春园既醉心和乐,共识皇恩造化同。” 常非月《咏谈容娘》:“不知心大小,容得许多怜?”“许多”与“多许”都是唐代口语词,但是在《菅家文草》的诗文中只使用了“多许”,没有“许多”的用例。

《菅家文集》作者菅原道真明显受到白居易的重要影响,口语词使用较多。《菅家文集》中还有大量的口语词,正如松尾良树先生在《平安朝汉文学和唐代口语词》中所阐述:动词+助字是口语用法的特征。动词+助字所构成的词语在《菅家文集》和白居易诗歌中的例子较多,例如:《菅家文集》中“破却、忘却、谢却、厌却”,白居易诗歌中有“减却、除却、忘却、失却、抛却”。《菅家文集》有“恼杀、恨杀、笑杀”,白居易诗歌中有“笑杀、爱杀、消杀、愁杀、欺杀、恼杀、悔煞、思杀、忍杀、热杀”。王云路在《中古诗歌附加式双音词举例》中提及了“取”字作词缀,并指出“取”在双音节动词中含义逐渐虚化,处于附属地位,其作用主要是使动词双音化。《菅家文集》中有“算取、闻取、咏取、分取、结取、看取”,白居易诗歌中有:“听取、记取、收取、看取、留取、聊取、换取、买取、想取、闷取、巡取、忍取”。菅原道真学习并模仿白居易,从这些词语中可以显现出来。附加式的双音化在诗歌语言中发展较快,《菅家文集》中“来”“杀”“却”“取”等例子丰富了口语词语料,并且展示了汉语在域外传播的部分面貌。

【参考文献】

[1]川口久雄校注本.菅家文集.岩波书店,1966.

[2]江蓝生,曹广顺.唐五代语言词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3]蒋绍愚.唐诗语言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

[4]松尾良树.日本书纪与唐代口语.和汉比较文学,1987年,第3期.

[5]王云路.中古诗歌附加式双音词举例.中国语文,1999年,第5期.

[6]魏耕原.全唐诗语词通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第10篇

关键词:文化差异;翻译;可译性

Abstract:As one major means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translation is tig htly related to culture. Translation activities reveal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different cultures and show the translatability in cultural differences. The di 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cultures are reflected mainly in religious cultural background, value orientation and customs and habits. Translation tech niques such as literal translation, liberal translation, explanation, addition a nd deduction can be applied when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need reserving or cann ot be identified in translation.

Key words:cultural differences; translation; translatability

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和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而语言 又是与文化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语言作为文化信息的载体,可以突破时空限制,承载 文化信息的多方面内涵[1]。因此,在语际转换中,翻译是译者将一种语言文字所 蕴涵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文化活动,是一种忠实于原文的再创作,而不是简 单地将词和句进行转移[2]27。从这一点看,翻译是一种具有科学性、创造性的艺 术。但由于各个民族在政治制度、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以及文学艺术等方面都存 在文化差异,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对待和处理这些文化差异,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具有 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英汉文化差异的主要表现

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个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语言是文化 的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载体。使用不同语言的民族之间必然存在文化差异,这种文化差异会 造成翻译的困难。英语和汉语在文化内涵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宗教文化背景的差异

欧美人多信基督教,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世上的一切都按上帝的旨意安排。“上帝”这 个概念就具有浓重的基督色彩,如果我们不了解这些宗教背景,在翻译时一味地追求文化的 等值,有时就会造成文化的亏损。因此,不同的宗教信仰引起的文化差异在翻译中不容忽视 。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儒、道、佛是中国的三大宗教,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有道 教的“玉帝”、佛教的“阎王”、还有神话中的“龙王”。其中以佛教对我国的文化影响最 大,不少成语就和佛教相关。例如:苦中作乐、五体投地、现身说法、天花乱坠等。如果译 者不了解宗教文化背景,势必会给翻译带来困难。

2.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的差异

英美文化中最重要的价值观念是个人自由,它是一种以个人为基本单元,强调“人人生而平 等”的文化。英美文化又被称为“我文化”、“个人价值至上文化”。在这种注重个人尊严 的文化里,权力的重心更多地倾向个体。而中国传统文化里最重要的价值观念是“忠”和“ 孝”,人际交往很注意自我与谈话对象的关系。中国文化又被称为“我们文化”、“集体主 义文化”。例如,中国人常说“四海之内皆兄弟”、“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仁义 值千金”、“大树底下好乘凉”等,这都说明中国人常把自己和所谓自家人视为一体并希望 能够在自身以外找到安全之所;而英语谚语中却说“God helps those that help t hemselves”(天助自助者),“ self is our centre”(自我是我们的核心),“life is a battle”(生活就是战斗),这些英语谚语都在告诫人们:只有靠自己奋斗,才能 获得成功和安全感。

思维方式的差异本质上是文化差异的表现,长久生活在不同区域的人具有不同的文化特征, 因而也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如东方人偏重人文,注重伦理道德,西方人偏重自然,注重 科学技术;东方人重悟性、直觉、求同、求稳、重和谐,西方人则重理性、逻辑、求异、求 变、重竞争等。不同的思维方式决定了各个民族按照各自不同的方式创造不同的文化,而这 种不同必然要通过文化的载体——语言得以表达。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常导致翻译中一些词 语的引申义不同,因此,我们要谨防翻译陷阱。例如:汉语中的“拖后腿” ,如直译成英语“pull one's leg”,其意思就变成了“哄骗取笑某人,愚弄某人 ”。再比如,中国人常用“黄色”表示低级趣味、庸俗、猥亵等,但 我们不能看到“yellow boy”,就译成“下流男孩”,因为这 个短语在英语中指的是“金币”。

3.历史、地域、风俗习惯的差异

因为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所以区别于对方的“异质”客观存在,而这种“异质”必然要 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如英语中不乏歌颂“西风”的诗篇,而汉语中却常有赞美“东风”的诗 句;英诗多抒写“夏日”之丽,汉诗多描绘“春天”之美。这些都与文化的地域性不无联系 。

西方人起源于游牧,与奔马感情深厚,因此,在英语中有大量带“马”的习语,如 “a will horse”(工作认真的人), “a dead horse”(徒 劳无益的事),“ ride on the high horse”(盛气凌人)等等。而 中国自古以来 是一个农业大国,成语中很大一部分是农谚,如“众人拾柴火焰高”、“拔苗助长”、“顺 藤摸瓜”等。

英汉民族不同的生活经验和风俗习惯势必造成观察、认识问题的角度、方式和方法的不同。 就话题的选择来看,英美人交谈忌讳涉及年龄、收入、婚姻、信仰等有关个人的话题,而中 国人见面就会问“你多大了、结婚了吗、收入怎么样”等问题。再比如,英国人对狗一般都 有好感,常用来比喻人的生活。例如:“top dog”(重要人物),“ lucky dog”(幸运儿),“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等 等。而中国民间虽然有养狗的习惯,但一般在心理上都厌恶鄙视它,常常用它来比喻坏人坏 事,如:狗腿子、狗急跳墙、狗仗人势等。

二、文化差异下的翻译策略

翻译不单纯是两种语言在形式上的转换,还包含两种文化在交流中的 相互渗透和相互兼容。刘宓庆先生[2]20也认为:文化的可译性是由认识的同一性 及语义系统的同构原理和人类思维形式的同一性原理决定的。但同构的相对性及语言的模糊 性决定了文化的可译性是相对的。为此,译者就要采取必要的翻译策略,最大限度地传递文 化信息。

1.直译

直译是指按原来的意义和结构直接把原语的词句转译成译语的词句,即如何在保持原语形式 的同时不让其意义失真[3]。这种方法既可保留原语的民族色彩,又让译语读者能 够接触大量的异族文化,从而丰富目的语的表达方式。如:“条条大路通罗马”,“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等,都是从英语直译过来并被大家所接受的习 语。再比如:将“挥金如土”译为“spending money like dirty” ,要比选用现成的英语成语“spending money like water”好,这样 既不影响正确地理解原文含义,又保留了汉语的特点。总之,直译重在忠实原文,从内容到 形式追求最大限度的“信”,但决不等于提倡在翻译中搞形式至上的机械转换。直译可以保 持原文形象生动的比喻,巧妙的手法和独特的民族风格,尤其适用于那些只为某民族所特有 ,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词。

2.意译

如直译无法尽显原作风姿或造成目的语读者理解困难,则有必要借助意译。意译是指将别的 民族语言中的无等值物词按照汉语的构词方法和构词成分进行仿照。如将“hold a wolf by ears”译成“骑虎难下”;把“as thick as thieves”译成 “亲密无间”;“put the cart before the horse”译成“ 本末倒置”。反过来,把汉语的“糟糠之妻”译成“the wife who shared her husband's hardships”;“八仙过海,各显其能”译成“ each of us shows his true abilities”等等,都是采用的意译手法。和直译相比 ,意译更注重意义,忽略细节,要求译文自然流畅。换而言之,直译和意译的关系实际上就 是“形合”和“意合”的关系[3]。

3.音译

音译适用于专有名词(人名、地名等)和一些特殊的文化现象。音译中,汉字已经不表意, 只表音。如:“Beatles”是一支60~70年代在英国影响很大的吉他乐队,音译成汉语为“ 披头士”,由这个词我们中国人便可联想到此乐队乐手的形象、风貌。再如:“cool”音译 成汉语“酷”。一个“酷”字把时下年轻人追求新潮、前卫、崇尚与众不同、寻求个性发展 的言行与心态表现的活灵活现。

4.阐释

越是民族色彩浓重的词语和事物、越是作家个性鲜明突出的地方,翻译越是离不开“释”。 通过下面两段文字的处理,我们可以看到阐释对文化差异的有效弥补。

①His wife held the purse string.(他的妻子掌管经济大权。)purse st ring是钱袋子,握着钱袋子即掌握着经济大权。

②Since The Book of Poem begins with a poem on wedded love. I thought I w ould begin this book by speaking of my marital relations and then let other matt ers follow.(因思关雎冠三百篇之首,故列夫妇于首卷;余以次递及焉。)译者为使 原 文涵义明朗化,直接解释说明了“关雎”与“三百篇”的关系及其内容,点出了作品的文化 渊源。

5.信息的增删

由于英语和汉语存在差异,在双语转换中,有时为了求得源语与译入语的表达在概念上的一 致,译者常常需要在语言形式上作适当的变通。这既利于突出译文中语言的合理性和规范性 ,也便于读者认同和接受源语文化。在翻译过程中,这种“变通”具体可体现为信息的增补 与删减。例如:

①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 it was the age of wisdom, it was the age of foolishness, it was the epoch of belief,it was the ep och of incredulity.(这是一个隆盛之世,但也是一个衰微之世;这是一个智慧的时代,但 也是一个愚蠢的时代;这是一个有信仰的新纪元,但也是一个充满怀疑的新纪元。) 译文中添加了3个“但也是”,成功地反映了原文所描述的种种对比和矛盾,如不做这样的 增补,则无法连接上下文,亦无从再现源语风格。

②It was Friday and soon they would go out and get drunk.(星期五发薪日到 了,他们马上就会出去喝得酩酊大醉。)译文中如不增加“发薪日”,读者往往会产 生迷惑。在英国星期五是发薪日,这里的增补,使得“星期五”具体化,也让文化信息一目 了然。

③In the street below a peddler was crying his wares.(房子下面有个小贩在 沿 街叫卖。)译文中略去“他的货物”几个字,不但无损原文的语义,而且更生动的再 现了源语中的情形。

④ …because he used to lend money to people in distress, and would neve r take any interest for the money he lent…(因为他常常借钱给那些有急难的人,从来 不要利钱。)译文中将原句末尾处的介词短语连同其中的定语从句通通略去,仅用一 个“利钱”与之对应,简练地传达了源语的语义和风格。

由此可见,要做好传译,译者必须时时牢记信息增删的目的,并以之为准绳,认真对照两种 语言,发挥主观能动性,该增则增,该减则减。同时,还要协调好信息增补与删减之间的关 系,掌握好“度”的问题,决不能无中生有或随意舍弃。

三、结语

综上所述,汉英两种语言产生于不同的文化背景,承载不同的文化,这就必然导致两种语言 在表达方式上存在诸多相异之处。要处理好翻译中的文化差异问题,译者除了要具备对两种 文化的领悟、感应能力以及对两种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外,还要不断提高自身文化修养,努 力使自己具备原作者所具有的理想、感情和意境。作为构筑文化交流桥梁的译者,要根据不 同的情况,采取灵活的翻译策略,克服中西方文化差异造成的障碍,做到既尊重别国文化, 也尊重本国文化,使译文尽可能达意、传神,从而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源.英汉文化差异与语言翻译初探[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 会科学版,1998(2):78-82.

[2]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第11篇

Key words:cultural differences; translation; translatability

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和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而语言 又是与文化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语言作为文化信息的载体,可以突破时空限制,承载 文化信息的多方面内涵[1]。因此,在语际转换中,翻译是译者将一种语言文字所 蕴涵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文化活动,是一种忠实于原文的再创作,而不是简 单地将词和句进行转移[2]27。从这一点看,翻译是一种具有科学性、创造性的艺 术。但由于各个民族在政治制度、地理环境、风俗习惯、以及文学艺术等方面都存 在文化差异,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对待和处理这些文化差异,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具有 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英汉文化差异的主要表现

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个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语言是文化 的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载体。使用不同语言的民族之间必然存在文化差异,这种文化差异会 造成翻译的困难。英语和汉语在文化内涵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宗教文化背景的差异

欧美人多信基督教,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世上的一切都按上帝的旨意安排。“上帝”这 个概念就具有浓重的基督色彩,如果我们不了解这些宗教背景,在翻译时一味地追求文化的 等值,有时就会造成文化的亏损。因此,不同的引起的文化差异在翻译中不容忽视 。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儒、道、佛是中国的三大宗教,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有道 教的“玉帝”、佛教的“阎王”、还有神话中的“龙王”。其中以佛教对我国的文化影响最 大,不少成语就和佛教相关。例如:苦中作乐、五体投地、现身说法、天花乱坠等。如果译 者不了解宗教文化背景,势必会给翻译带来困难。

2.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的差异

英美文化中最重要的价值观念是个人自由,它是一种以个人为基本单元,强调“人人生而平 等”的文化。英美文化又被称为“我文化”、“个人价值至上文化”。在这种注重个人尊严 的文化里,权力的重心更多地倾向个体。而中国传统文化里最重要的价值观念是“忠”和“ 孝”,人际交往很注意自我与谈话对象的关系。中国文化又被称为“我们文化”、“集体主 义文化”。例如,中国人常说“四海之内皆兄弟”、“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仁义 值千金”、“大树底下好乘凉”等,这都说明中国人常把自己和所谓自家人视为一体并希望 能够在自身以外找到安全之所;而英语谚语中却说“God helps those that help t hemselves”(天助自助者),“ self is our centre”(自我是我们的核心),“life is a battle”(生活就是战斗),这些英语谚语都在告诫人们:只有靠自己奋斗,才能 获得成功和安全感。

思维方式的差异本质上是文化差异的表现,长久生活在不同区域的人具有不同的文化特征, 因而也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如东方人偏重人文,注重伦理道德,西方人偏重自然,注重 科学技术;东方人重悟性、直觉、求同、求稳、重和谐,西方人则重理性、逻辑、求异、求 变、重竞争等。不同的思维方式决定了各个民族按照各自不同的方式创造不同的文化,而这 种不同必然要通过文化的载体——语言得以表达。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常导致翻译中一些词 语的引申义不同,因此,我们要谨防翻译陷阱。例如:汉语中的“拖后腿” ,如直译成英语“pull one's leg”,其意思就变成了“哄骗取笑某人,愚弄某人 ”。再比如,中国人常用“黄色”表示低级趣味、庸俗、猥亵等,但 我们不能看到“yellow boy”,就译成“下流男孩”,因为这 个短语在英语中指的是“金币”。

3.历史、地域、风俗习惯的差异

因为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所以区别于对方的“异质”客观存在,而这种“异质”必然要 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如英语中不乏歌颂“西风”的诗篇,而汉语中却常有赞美“东风”的诗 句;英诗多抒写“夏日”之丽,汉诗多描绘“春天”之美。这些都与文化的地域性不无联系 。

西方人起源于游牧,与奔马感情深厚,因此,在英语中有大量带“马”的习语,如 “a will horse”(工作认真的人), “a dead horse”(徒 劳无益的事),“ ride on the high horse”(盛气凌人)等等。而 中国自古以来 是一个农业大国,成语中很大一部分是农谚,如“众人拾柴火焰高”、“拔苗助长”、“顺 藤摸瓜”等。

英汉民族不同的生活经验和风俗习惯势必造成观察、认识问题的角度、方式和方法的不同。 就话题的选择来看,英美人交谈忌讳涉及年龄、收入、婚姻、信仰等有关个人的话题,而中 国人见面就会问“你多大了、结婚了吗、收入怎么样”等问题。再比如,英国人对狗一般都 有好感,常用来比喻人的生活。例如:“top dog”(重要人物),“ lucky dog”(幸运儿),“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等 等。而中国民间虽然有养狗的习惯,但一般在心理上都厌恶鄙视它,常常用它来比喻坏人坏 事,如:狗腿子、狗急跳墙、狗仗人势等。

二、文化差异下的翻译策略

翻译不单纯是两种语言在形式上的转换,还包含两种文化在交流中的 相互渗透和相互兼容。刘宓庆先生[2]20也认为:文化的可译性是由认识的同一性 及语义系统的同构原理和人类思维形式的同一性原理决定的。但同构的相对性及语言的模糊 性决定了文化的可译性是相对的。为此,译者就要采取必要的翻译策略,最大限度地传递文 化信息。

1.直译

直译是指按原来的意义和结构直接把原语的词句转译成译语的词句,即如何在保持原语形式 的同时不让其意义失真[3]。这种方法既可保留原语的民族色彩,又让译语读者能 够接触大量的异族

文化,从而丰富目的语的表达方式。如:“条条大路通罗马”,“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等,都是从英语直译过来并被大家所接受的习 语。再比如:将“挥金如土”译为“spending money like dirty” ,要比选用现成的英语成语“spending money like water”好,这样 既不影响正确地理解原文含义,又保留了汉语的特点。总之,直译重在忠实原文,从内容到 形式追求最大限度的“信”,但决不等于提倡在翻译中搞形式至上的机械转换。直译可以保 持原文形象生动的比喻,巧妙的手法和独特的民族风格,尤其适用于那些只为某民族所特有 ,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词。 2.意译

如直译无法尽显原作风姿或造成目的语读者理解困难,则有必要借助意译。意译是指将别的 民族语言中的无等值物词按照汉语的构词方法和构词成分进行仿照。如将“hold a wolf by ears”译成“骑虎难下”;把“as thick as thieves”译成 “亲密无间”;“put the cart before the horse”译成“ 本末倒置”。反过来,把汉语的“糟糠之妻”译成“the wife who shared her husband's hardships”;“八仙过海,各显其能”译成“ each of us shows his true abilities”等等,都是采用的意译手法。和直译相比 ,意译更注重意义,忽略细节,要求译文自然流畅。换而言之,直译和意译的关系实际上就 是“形合”和“意合”的关系[3]。

3.音译

音译适用于专有名词(人名、地名等)和一些特殊的文化现象。音译中,汉字已经不表意, 只表音。如:“Beatles”是一支60~70年代在英国影响很大的吉他乐队,音译成汉语为“ 披头士”,由这个词我们中国人便可联想到此乐队乐手的形象、风貌。再如:“cool”音译 成汉语“/,!/酷”。一个“酷”字把时下年轻人追求新潮、前卫、崇尚与众不同、寻求个性发展 的言行与心态表现的活灵活现。

4.阐释

越是民族色彩浓重的词语和事物、越是作家个性鲜明突出的地方,翻译越是离不开“释”。 通过下面两段文字的处理,我们可以看到阐释对文化差异的有效弥补。

①His wife held the purse string.(他的妻子掌管经济大权。)purse st ring是钱袋子,握着钱袋子即掌握着经济大权。

②Since The Book of Poem begins with a poem on wedded love. I thought I w ould begin this book by speaking of my marital relations and then let other matt ers follow.(因思关雎冠三百篇之首,故列夫妇于首卷;余以次递及焉。)译者为使 原 文涵义明朗化,直接解释说明了“关雎”与“三百篇”的关系及其内容,点出了作品的文化 渊源。

5.信息的增删

由于英语和汉语存在差异,在双语转换中,有时为了求得源语与译入语的表达在概念上的一 致,译者常常需要在语言形式上作适当的变通。这既利于突出译文中语言的合理性和规范性 ,也便于读者认同和接受源语文化。在翻译过程中,这种“变通”具体可体现为信息的增补 与删减。例如:

①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 it was the age of wisdom, it was the age of foolishness, itwas the epoch of belief,it was the ep och of incredulity.(这是一个隆盛之世,但也是一个衰微之世;这是一个智慧的时代,但 也是一个愚蠢的时代;这是一个有信仰的新纪元,但也是一个充满怀疑的新纪元。) 译文中添加了3个“但也是”,成功地反映了原文所描述的种种对比和矛盾,如不做这样的 增补,则无法连接上下文,亦无从再现源语风格。

②It was Friday and soon they would go out and get drunk.(星期五发薪日到 了,他们马上就会出去喝得酩酊大醉。)译文中如不增加“发薪日”,读者往往会产 生迷惑。在英国星期五是发薪日,这里的增补,使得“星期五”具体化,也让文化信息一目 了然。

③In the street below a peddler was crying his wares.(房子下面有个小贩在 沿 街叫卖。)译文中略去“他的货物”几个字,不但无损原文的语义,而且更生动的再 现了源语中的情形。

④ …because he used to lend money to people in distress, and would neve r take any interest for the money he lent…(因为他常常借钱给那些有急难的人,从来 不要利钱。)译文中将原句末尾处的介词短语连同其中的定语从句通通略去,仅用一 个“利钱”与之对应,简练地传达了源语的语义和风格。

由此可见,要做好传译,译者必须时时牢记信息增删的目的,并以之为准绳,认真对照两种 语言,发挥主观能动性,该增则增,该减则减。同时,还要协调好信息增补与删减之间的关 系,掌握好“度”的问题,决不能无中生有或随意舍弃。

第12篇

【关键词】土尔扈特部;西迁;东归;教学意义

一、土尔扈特部的渊源

土尔扈特部落是蒙古族的一部分,自古生息在贝加尔湖一带。史载土尔扈特部落的先祖就是蒙古民族初期的著名部落首领王罕,亦称翁罕,据波斯历史学家拉施特《史集》载:“王罕所率领的是克列特部”。“克列特”一词,蒙古语有“包围”、“警卫”的意思,因为王罕家族中的克列特人确曾充任过成吉思汗的护卫。而土尔扈特方言中“护卫军”亦称土尔扈特,因此克列特便称为土尔扈特。“克列特”原是土尔扈特部落的一个姓氏,王罕的姓就为“克列特”,以后发展成为一个氏族。

公元1203年王罕被铁木真击溃,克列特部遂被吞并。至明末蒙古族分裂为漠南蒙古、漠北蒙古和漠西蒙古三大支系,土尔扈特部归属漠西蒙古。

二、土尔扈特部西迁原因和过程

综合分析来说,西迁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准格尔部的侵扰和掠夺。同为漠西蒙古的准格尔部随着实力的增长野心不断膨胀,力图成为漠西蒙古族首领。1615年准格尔部与土尔扈特部之间发生冲突,史载“准噶尔酋巴图尔珲台吉者,游牧阿尔泰,恃其强,侮诸卫拉特,和鄂尔勒克恶之,挈走俄罗斯、屯牧额济勒。”二是经济资源紧张,可持续发展空间不足。17世纪随着畜牧业经济的发展,漠西蒙古各部落牲畜增多,人口稠密,牧地有限,造成内部的纷争和相互间争吵、不公平和受欺侮现象时有发生。和鄂尔勒克看到牧场紧张,遂向巴图尔珲台吉禀报:“和布克赛尔地方狭小,我部虽人口不多,却不能耕牧以求生计,难以恢复元气。我们想迁至乌拉引嘎克查墨顿安居,以求丰衣足食”。三是沙皇俄国对其的不断侵扰。1606年,俄国人入侵漠西蒙古辖地巴拉宾地区,并不断派出使团要求漠西蒙古加入俄国国籍,土尔扈特部落的人民纷纷转告和鄂尔勒克,对此漠西蒙古各部落首领联合进行抵抗,但是以失败告终。四是西迁前的调研。1618年首领和鄂尔勒克便派人去伏尔加河下游一带做调查,了解到伏尔加河与厄姆巴河之间有一块宽阔草地,原本是诺盖汗国游牧的地区,由于内讧战乱和自然灾害侵袭,部落衰微之极,“他们离开了伏尔加河中下游的游牧区,迁往亚速夫和希瓦草原使这儿成了一块无主之地,”[5],而俄国当时势力还没有延伸到这块土地,这样土尔扈特部落找到了这块当时还无人控制的人烟稀少水草丰美的牧地。

公元1628年,土尔扈特人在首领和鄂尔勒克带领下开始了西迁,最终他们来到了当时尚未被沙皇俄国占领的伏尔加河下游、里海之滨,建立起游牧民族封建政权土尔扈特汗国。

三、土尔扈特部东归原因与过程

土尔扈特部西迁至伏尔加河下游、里海之滨后,在此地平静的生活了百余年,期间仍保持着和中原政权的交流沟通,清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内阁学士图里琛、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副都统满泰分别奉旨前往伏尔加河流域宣慰土尔扈特部,转达了康熙、雍正对土尔扈特部的问候,史载“衣物服饰,略与中国同;其俄罗斯乃衣服、语言不同之国,难以相比。”,期间可以看出土尔扈特部对故土的思念。随着沙皇俄国势力在伏尔加河流域的不断扩张,土尔扈特部落的生存条件日益恶化,最终坚定了东归的的意愿。促成土尔扈特部东归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土尔扈特汗王的权力受到挑战。土尔扈特部政治体制是汗王决定一切,针对此沙皇俄国采取改组扎尔固,扩大其权限来制约土尔扈特汗王的权力,“汗权遭到削弱,高贵的称号受到藐视”。;二是畜牧业经济发展受到限制。从17世纪开始,沙皇俄国不断向伏尔加河流域迁移大量的哥萨克移民,扩展放牧地域,造成土尔扈特部游牧地的不断缩小,“使卡尔梅克游牧区土地逐渐缩小,打击了那些拥有大量人口和牧群的大封建主利益”[8],从根源上限制了其畜牧业发展,从而达到用经济手段来迫使土尔扈特部臣服的目的,这对于以游牧经济为生存基础的土尔扈特部来讲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冲击;三是加强对土尔扈特部的同化进度。沙皇俄国从入侵和占据伏尔加河流域开始,就对土尔扈特部采取信仰同化、生活习俗转化、将土尔扈特贵族子女送圣彼得堡生活学习等方式加快对土尔扈特部同化进度。然而长期在土尔扈特部族中承袭的中华文化是不可能被磨灭,如此更坚定了土尔扈特人东归的信念。四是军事上的征用致使人口大量减少。18世纪,随着沙俄帝国不断的扩张,所引发的战争越来越多,由此引发的兵员征召也不断的落在了土尔扈特人的身上,致使数万名青壮年劳力死亡,加剧了整个部落消亡的进程。在这样的形势下,土尔扈特部如何决定自己的命运,面临着一个严峻的考验和选择。

清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土尔扈特部在渥巴锡、舍楞率领下踏上了东归的路途,沙皇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得知消息后,立即派大批哥萨克骑兵去追赶,在奥琴峡谷渥巴锡镇定指挥将阻拦的哥萨克军队全歼。清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土尔扈特部回到伊犁河畔。随后渥巴锡等人觐见乾隆,乾隆下令立《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两碑纪念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为妥善安置归来的土尔扈特部众,清政府指派官员勘查水草丰美之地,将巴音布鲁克、乌苏、科布多等地划给土尔扈特人作牧场,渥巴锡所领之地称旧土尔扈特,分东西南北四路,设四个盟,各任命了盟长,舍楞所领之地,称新土尔扈特,舍楞为盟长。

四、土尔扈特东归在历史教学中的意义

土尔扈特部东归体现出了中华民族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历史教学中易于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激情,达到以史明鉴、以史育人的目的。具体教学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引导教育学生:

首先在激发民族精神方面。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支柱,而东归精神是我国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讲述土尔扈特部从产生、确立、坚定东归信念逐渐深化的过程,引导学生认识到民族精神对东归的影响,从而不仅让学生深化了对民族精神感性层次的感知,更能使学生逐渐形成对民族精神的理性思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