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阅读精神

阅读精神

时间:2023-05-30 09:57:3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阅读精神,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阅读精神

第1篇

精神

①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②即使再穷,也得有点志气。低三下四,即便讨得一点,也全受人轻慢。午餐幸运地吃到一点“嗟来之食”,晚餐再去乞求,可能就要吃“闭门羹”了。人们敬重的,永远是那些自强不息、知道别人的脸色和自己的血色,知道别人的语调和自己的格调的人。

③即使再难,也得有点骨气。否则,这一次被人抬起,下一次瘫倒之后,就可能连同情的目光也得不到。今天的哀号,得到别人的抚慰,明天再哀号,就可能让人鄙夷和厌烦了。能够感动人的,永远是那些能够全力抵抗挫折,一次次倒下又一次次奋力站起来的人。

④唉声叹气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乞求他人同情的可怜相。有时唤起的恰是一种冷漠:自己糟踏自己,别人又怎么抬举你?

⑤如果你想依靠别人让你保持站姿,别人就只好拴个绳子把你吊起来,但要知道,那种方式与让你上绞刑架的方式最接近;如果你想依靠别人使你往前走,别人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从前面牵着或从后面推着,但要知道,那里面包含着一种把人不当人的味道。

⑥即使再累,也得有点毅力。把自己的耐力发挥到极限,咬住牙,沉住气,才能走过一段艰难的路。坚持,最能使生命美丽,最能使人感动。为了清闲而宁愿忍受屈辱的人,绝不会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清闲。

⑦人有精神,别人就不会以蔑视的目光注视你,就不会以一种飘忽的眼神对待你。即使你穿着一般,即使你干着粗重的体力活,即使你气喘吁吁汗流浃背,也会赢得别人的尊重。

⑧小人物也需要一种浩然之气。“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然后人毁之。”自己放弃了自己,自己对自己失望了,任何外来的关心,任何外来的照顾,都只是别人的一种态度,一种姿势,对于改善自己的生活,改变自己的形象都无济于事。

⑨别人可以给你一点钱,可以给你几句安慰的话,但没法给你一种力量,没法给你一种精神。缺乏脊梁骨的人,谁也没法让他抬起头。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全文,概括出“精神”所包含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的第②③⑥段从结构形式上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系,从内容上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系。

4.文章的主要论证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文章中可以看出,“精神”的意思应该理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⑤段中“那里面包含着一种把人不当人的味道”中的“那”指代什么?

参考答案:

1.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2.志气骨气毅力(加上“浩然之气”也可以)

3.并列;递进(逐层深入)

4.道理论证;对比论证

第2篇

大学毕业后,我留校担任教师,在行政管理和教学科研工作之间不断地转换角色,从此,阅读便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

阅读是以兴趣为前提的,兴趣通常与所从事的职业相关。正是职业所需,我的阅读分为两类:一类是提升个人素养的阅读;另一类则是专业阅读。

因为我肩负着行政管理工作,个人素养的提升尤其显得重要。在提升个人素养方面,我以为必须广泛涉猎文史哲的书籍。

哲学的书是必须阅读的。哲学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与智者对话,讨论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存在的根由,寻找认识世界的起点与方法论。

历史的典籍非读不可。“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到哪里去?”的历史追问,也许在历史的典籍中可以找到相应的答案。

心理学要读。像弗洛依德这样的心理学家,他解析的是人的意识的存在,探寻的是一个人的意识和心灵究竟怎样协调运行,如何保持人之为人的内在本质。

文学不可不读。无论小说、散文、杂文,都是作家通过语言挑战人的想象力。他们笔触社会和人群,深刻地捕捉社会文明里飘浮的人的存在本质和表征。

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的书也是要读的。摩尔根、泰勒、孔德、马凌诺夫斯基等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人的行为与文化、人群、社会的团结与运行规律。

自然科学领域的一流读物也要读。因为世界是浑然一体的,文理的分开是学习的需要,而在运用领域,文理知识则是相互交叉与观照的,我坚信在科学思想和人文思想方面存在着某种意义上平行发展的东西。

日常阅读应该融合以上种种知识,这样我们的生存才不会偏颇。就终极目的而言,读书是建造一个完全属于自己心灵世界的过程。一个人读书越多,就越不会被外在的环境所困扰,因为书籍世界里栖居着令人神往的古今中外睿智而伟大的灵魂。当一个人的心灵完全拥有这样一个王国的时候,他的承受能力就会坚强起来。

关于专业阅读,我认为首先要养成连接概念与经验的阅读习惯。读书必须掌握作者的中心论点,而为了精确地掌握一本书,读书笔记显得十分必要。读书笔记要总结作者对中心论点的主要经验支撑证据,并同时照顾到中心论点次一级的阐发性概念及其经验根据。这样的读书习惯也是做科学研究,写学术论著的一种锻炼。

其次,理论学习。前人有众多的理论著作,对我们来说是有用且珍贵的资源。阅读时要与之对话,而不是简单的死记硬背。而对话、决定取舍的最好方法,就是看该学者是从什么角度去认识客观世界的。学习理论的目的不是寻求或掌握全能性的真理,而是提出问题。较高的一个境界是在理论和实际的节点上,或不同流派理论的交锋点上提出问题,并试图超越前人的视野。另一用途是通过现存理论与客观实际的对话来澄清、推进自己的分析概念。这样,理论更多的是工具或对手,而不是答案。

第3篇

一、堪忧现状,不容乐观。

近几年,江苏、福建等省纷纷把名著阅读列入高考范畴,分值15分左右。旨在从作品生动、具体、形象的艺术描述中感知故事内容、主要人物性格特点、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创作意图,通过品味、鉴赏、评价,考查学生对作品的感知力、想象力、审美力、批判力和创新精神,从而获得审美的愉悦,或者取得新的认知,并转化为阅读者的文学素养的目的。但由于名著阅读容量大,教学操作难等因素,名著阅读教学在现实中存在许多问题。

1.少读,学生没有充分的阅读时间保证。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必修阶段学生课外自读名著5部以上,以及其他读物,总量不低于150万字,但大多数学校都没有具体的规划,文理科课时一样多,没有有效地保证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

2.快读,即“用最少的时间读最多的名著”、“花最少的钱读最多的经典”,试图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多部名著的重点内容了然于胸,大嚼看似营养均衡的名著“快餐”,以求一饱。

3.浅读,即用习题的形式来阅读名著。关于名著阅读,高考考试说明中要求:了解有关名著的主要内容、艺术特色等。这样的考察不外乎内容概要、作者介绍、人物形象等,学生可以不读原著,只要看看名著简本,一部《红楼梦》被教者模仿高考题型精心编制了若干选择题和简答题,学生或早读课诵读之,或自修课默写之。名著阅读被做习题所替代,沦为考试的附庸。为了考试,教师放弃引导学生读原著,不厌其烦、条分缕析地批改、讲评各种名著习题,告诉学生“这个很重要,这是常考的”。

因为少读,快读,浅读,学生对名著也就只能进行表层化的解读和肤浅化的理解。各种“解读”“欣赏”等文字让读者不需思考,无法进入名著的内层,想象能力与再创造能力只会慢慢退化,独立思考能力和审美情趣被逐渐削弱。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日渐淡薄,谁也不愿静下心来“啃”读原著了。

二、本真阅读,打好精神的底子。

苏霍姆林斯基曾强调:“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读名著需要字斟句酌,眉批旁注,赏阅玩味,最后才能消化吸收,这样的阅读才会让读者拥有获得知识的乐趣和得到精神世界的陶冶。名著阅读应坚决摈弃一切为了考试的功利化倾向,追求“本真”性,读有思想的书,读整本书,或圈点勾画写点批注,或日积月累作点摘抄。总之,要沉浸到名著中去,去和圣贤对话,和作者交流。

一要有计划地读。高考名著名篇阅读篇目是考试大纲规定及建议的固定篇目,这就给我们省却了很多时间去选择,我们可以制定合理的阅读计划,分三年阅读完它。一方面学校在课时安排上如每周拿出一课时安排“名著阅读指导课”,另一方面教师要有教学计划和课堂备课,这样才能避免名著阅读课堂教学、课外指导中不作为的放羊式教学。同时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有序地制订个性化的阅读规划。这样既可以深入地阅读名著名篇,也可以很好地完成高考的附加题。可以制定如下计划:

高一年级第一学期必读书目:沈从文的《边城》、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高一年级第二学期必读书目:曹雪芹的《红楼梦》、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

高二年级第一学期必读书目:巴金的《家》、 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郭沫若的《女神》

高二年级第二学期必读书目: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高三年级第一学期必读书目:鲁迅的《呐喊》、老舍的《茶馆》

高三年级第二学期必读书目:根据江苏省当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要求,重新梳理一遍

二要在比较中读。即把名著的相关情节和它所依附的史实进行比较,把名著和其别传、后传进行比较,这样的比较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感知名著对生活深刻和高超的表现艺术。也可以把前后的情节人物进行比较。

第4篇

一.固有定论优先,现行感悟滞后

受选文及教参的影响,小说教学的终端结果最具有预定性,从情节、手法到形象、主题,口径相当的一致。教学不受这些“构架、说法”的影响显然不现实,而刻意回避这些“构架、说法”也无道理。问题是,“固有定论”优先的意识,往往会使小说的教学情同卫星游太空,一切皆按设计好了的远地点和近地点来运行。

最直接的影响是,小说的阅读教学变成了“扛着竹竿进巷子――直来直去”,以省力、省事的明白“告知”替代费神、费力的引导“寻知”,文本探寻、现行感悟就成了可有可无的陪衬。拿着帽子看人物,带着结论看情节,顺着样子看环境,看似小说的一切都在掌控之中,实际上却是所得甚微,因为“一切”皆是现成的、原有的或参考书上的。

二.表象分解到位,深度开掘乏力

把小说阅读与教学的方式以及文本重点与难点的设置完全等同于一般的叙述类文体或文本,“表象分解”到位,“深度开掘”乏力。满足于“不知到已知”,或缺的是“浅知向深知”的推进。

受普遍的、习惯的心理影响,对小说的阅读偏重于知晓故事情节的来龙去脉,认可人物形象的善恶美丑。要么只拿小说的各个要素来图解或切分小说文本,有的是一个个的“形貌”,缺的是一层层的“神韵”;要么通过“观摩根据小说改编的戏剧影视作品,帮助对小说的感悟和理解”,缺的是文本的精髓点拨,小说的阅读教学以另一种方式止步于深度开掘之前。

三.共性同一主导,个性生发陪衬

忽略小说文本生来就具有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以整齐划一的思维方式,让几十位学生齐步走向同一个目标,其影响已不单是小说文本读解不够深切的问题,箝制的是学生精神的发散、思维的创新。

理性阐释主导下的小说阅读教学,自始至终都带着走向“共性同一”的潜意识,以道德判断为核心的意识形态难以容忍非主流的个性化阅读。为体现某种理念而进行的所谓多元化的对话教学,多为装饰或陪衬而已。面对传统或经典的小说文本,个性生发得有价值有特色的小说阅读教学,远不及其他类文本的阅读教学。

必须让小说阅读鉴赏教学冲决精神的专制,具体地说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大小说认知力度

加大小说认知的力度,要在对知识层面和艺术层面深入了解的同时,一步步地融知识与艺术为一体,并将其渗透于小说阅读教学之中。

通常情况下,对小说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以及各要素内在表现与特点等知识方面的了解还是较为清楚的。至于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因关系变化而生成的各具特色的作用,就要依点觅踪经一番探寻方可得知。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其中有关“人物的典型性”、“情节的动人性”、“环境的呈现性”,无一不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加大这一方面的认知力度,有益于提升小说文本综合阅读的水平。

小说的中心是人物形象,小说的灵魂是主题思想。人物典型而又鲜活,主题却复杂而又内敛。因此,如何由形象层面到达精神层面,将文本的语言解读升华为艺术的欣赏乃至艺术的鉴赏,就需要加大对形成小说艺术之“美”的方法、技巧、风格、特点等的认知。并且,还需要懂得如何才算真正深入到了小说环境之中,如何才算真正触摸到了小说人物的思想,如何才算真正捕捉到了小说文本的灵魂。

二.讲求小说寻知梯度

小说阅读教学,讲求的是对小说文本的欣赏。在小说欣赏的过程中,作为审美对象的小说文本,其潜在的美感力量和美学作用是逐步释放和发挥出来的。以感性习得为主,既符合小说文本语言的特点,也符合阅读主体自身的特点。但感性所得毕竟不是终极目标和最高层次,注重小说阅读教学中的层进梯度势在必行。

感知、领悟、体验、品味的推进,在小说阅读教学的进程中不应当只是一个被动吸收信息的过程,更应当是一个主动创造的过程。小说的阅读教学,更多的应当是一个对文本中人为的空白和未定的因素逐步加以填补、充实、升华、完善的再创造的过程。只能亦步亦趋,不可一蹴而及。

小说中隐藏着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因此,一方面,阅读教学欲寻知小说文本的内蕴难以下手;另一方面,小说文本也提供了探寻内蕴的一个个窗口。最为普遍的梯度设计就是按人物、情节、环境,或单一或综合地分点布项;再就是循着叙事的脉络,结合叙事的角度、叙事的背景、叙事的时空,由表入里地向深度阅读开掘。

三.深化小说感悟程度

在不以教师分析讲解代替学生阅读实践的情况下,如何让学生主动思维积极体验,并最终有所感悟、受到熏陶、获得启迪、享受心悦,就必须深化小说阅读教学感悟的程度。这里的“度”,包含有历史的厚度和思想的深度,即关乎社会和人生两大方面。因为小说人物形似与神肖高度统一,共性与个性有机结合的特点,能够更为充分、深刻、生动地反映出社会和人生的真实面貌和本质规律。

含蓄和含混的文学话语使小说文本更多了几许不确定性和模糊性,而不同类型的小说又会在小说构成要素的不同方面展示出“对不可表现之物的表现”。小说阅读教学的“起讫”,就是要从小说自身的形式特点出发,步步深入地走向小说文本的内涵并最终感悟小说文本的意义。当然,这里的“意义”,包括直接经语言解读即可了解的“思想”,还有必须经品读鉴赏方能神会的“意味”。

多种要素交互与整合所形成的叙事趣向,使小说的文本适时地体现出那种多元的表象。由表及里地来深化小说感悟的程度,就要抓住各类小说不同的叙述策略和风格,其中围绕叙述所发生或叙述延伸所引发的一切,都会影响到小说的单一到多元,平行与交错,表象及深层。这种对小说文本由感性的“领悟”到理性的“阐释”,只要不是单一的意识形态的渗透,就可以多方位地做深度的发掘,包括历史的、哲学的等多种人文角度的解读。

四.调控小说探究向度

小说大多具有多义的特点,但这种多义性又不是完全的或无所不包的,其存现状况与创造小说意义的那个时代的那位作者有关,这是探究小说意义必须关注的一大向度。

对不同类型的小说文本,不可各个要素平均发力。譬如:人物小说,应侧重人物的个性分析来探究社会与人生;情节小说,应抓住情节的曲折变化来探究深刻的意蕴。至于那些以刻画心灵、心理或表现虚幻、魔幻为主的小说,在时空或虚实等方面更需要把好探究其旨的方向。

多元解读最适用于小说阅读教学,也最容易贻害小说阅读教学。一方面,多元解读彻底打破了小说阅读教学中的“精神专制”,即不再受现成的、定论的说法的束缚,思想和精神的解放激活了更自觉的阅读情趣和思维;另一方面,随着小说阅读教学趋向探究,为体现多元多义而做的阐释很容易出现脱离文本结构和形象体系的自说自话,甚至误把极端和另类当作多元解读的一种境界。因此,实施多元解读一定要指向小说文本,理应有据,据应文见。

第5篇

关键词:网络;阅读;精神;面貌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249-02

众所周知,上职校的学生往往都是学习成绩较差的。在应试教育的过程中,他们往往因学习困难而备受打击,厌学情绪很重。因此在语文课上要想引导学生读书也是一件较困难的事情。不仅如此,有的职校生上课坐不住,讲闲话。一些在初中时就经常逃课的学生,上了职校后,对基础课根本不重视,经常趴在桌子上打盹。他们只打算学点专业技将来能混碗饭吃。甚至有的学生公开说:基础课就是睡觉课。

面对这样的现实,怎样积极有效地开展语文教学工作呢?

一、用优秀的网络图书感染并熏陶学生

尽管这些学生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良习惯,但他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如果教育得法的话,不是不可以改变的。但是怎样使他们改变呢?第一步应该了解学生的现状和需求,因势利导,采取措施。先做调查研究,看看学生们都喜欢干什么。调查表收上来一看,发现学生中爱读书的极少,普遍都喜欢上网。为了深入学生,教师把自己的QQ号公之于众,和学生互相加为好友,以摸清他们的思想情况。后来班级建立了QQ群,交流就更方便了。通过网聊,了解到学生上网主要就是打游戏、聊天,这是他们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既然学生都爱上网,能不能利用互联网引导学生往学习的路上走呢?首先尝试推荐网络优秀读物。第一本书的推荐至关重要,成功了,学生就很容易被带进去。若是第一炮没有打响,学生对教师之后的建议就容易无动于衷。经过精心挑选,决定隆重推荐新浪读书栏目里的《我是刘翔》。它真实记录了刘翔成长过程中经历的许多坎坷,文字生动语言质朴,对学生很有教育意义。恰好如今的许多青少年学生都是刘翔的粉丝,他们喜欢体育明星,崇拜刘翔,相信他们会喜欢这本书。果然,在QQ群里了新书《我是刘翔》的信息后,学生们一呼百应,积极参与进去。后来我们又在语文课上选读了书中的片断,特别是重点选读了刘翔在体校经历的挫折,一波三折的感人故事深深地打动了学生,在他们的心灵中引起了较大的震动,他们开始思考自己的一生该怎样度过的问题。学校因势利导发出读后感征文活动,许多学生决心向刘翔学习,勇于面对现实,确立人生目标,开始新的奋进。引导学生开展网络阅读要注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文化基础,不要一开始就读国学经典那种深奥难懂的大厚书,那样会适得其反。要考虑到青少年活泼好动、喜欢新事物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推荐适合的读物。学生们喜欢乒乓球冠军邓亚萍,就投其所好给他们推荐励志书籍《乒坛皇后邓亚萍》。学生们关心自己将来的职场生涯,就推荐职场畅销书《杜拉拉升职记》。有些生活知识方面的书籍对学生也非常有益处。例如央视四套女主持人徐俐的书《优雅是一种选择》很受女生的欢迎。众所周知,处于青春期的女生在穿着打扮上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但是由于年龄小,读书少,在美学方面所知甚少,特别缺少服饰文化的修养,所以常常以赶时髦为美,以为奇装异服就等于个性鲜明,往往打扮得不恰当不得体。而主持人徐俐以气质好、穿戴有品位吸引了女生的关注。读了徐俐的书,使女生们在审美情趣方面受到有益的熏陶,从一开始单纯追求外表的美,到懂得内外兼修的道理,显示了她们精神层面的进步与成长。如今她们追求的是美丽与智慧同在,文化与修养共存。

二、让优秀的博客启发引导学生

经常性的阅读引导使学生切身体会到:在网络上读书是一件既省钱又方便的阅读方式。但是起初,学生没有形成网络阅读习惯,不知道读什么,不知道到哪里找书读,也不知道怎样读。因此,要想让学生坚持网络阅读,就要经常给学生推荐好的网站、好的读书栏目以及好的作品,并加以引导。除了优秀的网络图书之外,还应该向学生推荐优秀的名人博客,其中有:文化名人易中天、周国平、曹文轩等,著名作家郑渊洁、毕淑敏、金庸等,优秀的主持人杨澜、倪萍、鲁豫等,著名记者石述思、唐师曾、姜丰等,优秀教师陈钟、王栋生、贾志敏等,影视明星徐静蕾等。名人博客的一大特点是普及知识、交流信息、传播文化。学生们接受这样的熏陶,渐渐地增长了知识,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对中国传统文化也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这从学生的留言中可以看得出来。名人博客引导学生在努力学习的同时,还要关注社会,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在2008的抗震救灾工作中,学生们通过网络积极呼吁献血捐款,奉献出一颗颗美好的爱心。每年的两会期间,学生们都会关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博客,他们参政议政,对国家各行各业的发展和建设贡献了聪明才智。学生们在阅读中了解了国家的经济建设成果,熟悉了有关行业的方针政策,也对自己将来的就业有了较明确的目标。名人博客还具有打动读者的语言魅力,学生们由被推荐到被吸引,渐渐地养成了网络阅读的习惯。天长日久,耳濡目染,网络阅读使学生的语言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不论是口语表达还是书面写作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三、让英模事迹的视频感动并影响学生

第6篇

这样的浪漫显得有点奢侈。在这个娱乐至上的时代,阅读被制作为快餐,文本被打散为碎片,还有多少人拥有那一份经典阅读的耐性和心境?

梁丽虹,做到了。这么多年来,阅读成了她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命姿态。正是在与文字、与书本的窃窃私语中,梁丽虹的精神像春天的原野一样生长,像秋日的果树一样饱满。

以阅读濡染记忆

阅读是一件很私人甚至私密的事情。

想读或不想读,出于怎样的目的读,读这些还是读那些,你有自己的选择和自由。然而,不同的选择又真真切切地影响到生命的成长。

有书相伴的成长,书香袭人,亦如山路花雨。少女时代的梁丽虹,读《红楼梦》,常常“黛玉附体”,写下很多你侬我侬的文字,间或又“妙玉上身”,整天扬着高高的下巴,清爽自持如同公主;读林语堂的《京华烟云》,心心念念着书中的姚木兰,甚至一厢情愿地硬要给女儿取名木兰;读《挪威的森林》,那些新鲜和感动,让情窦初开的她一下子跌进村上春树编织的爱情罗网……

对梁丽虹来说,那时的阅读不为“书中自有黄金屋”,更非“书中自有颜如玉”,而仅仅因为那些安静的文字让她的心为之一动,留下太多难以忘怀的回想;仅仅因为那些话语如电光石火,照亮她混沌的思想,烘托出五颜六色的梦想;仅仅因为那些飘散在风中的先哲的身影与表情。

阅读就是一场穿越,一场对话。梁丽虹沉浸在文学建造的美丽城堡中,文学滋养着她的心灵。

如此“零打碎敲”的随性阅读持续了好几年。

终于有一天,梁丽虹忽而发现这种读书方法不够科学,她开始有意识地展开阅读生活中的“重点突击”。

她读系列丛书,读一个作家不同的著作。这个时期,梁丽虹早就从学生时代的文学爱好者变成了一名小学教师。她开始以阅读为推手,潜入语文教育的内里。特别是,她开始收集各个版本的语文教材,以一种研究的姿态,细细比较,细细研索。她以为,这是语文教师不可或缺的一种专业阅读方式。上海的S版和H版、湘版、苏版、北师大版、台湾翰林版、香港朗文版、开明国语课本……她对各个版本的选文、编写标准与编排体例,烂熟于胸。不同教材的优劣得失,她自有权衡。

读的奇妙在于催发思想,鼓舞行动。读教材让梁丽红孵出一个梦想――她想自编一套属于自己的教材。不声不响,2002年,她主编的“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材”,共12册,获得株洲市“九五”科研成果评审二等奖。

从最初沉醉于文学的“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到分作者、读系列的自觉走向深广,青春就这样飞一般流逝。2008年,梁丽虹成了先锋小学校长。

做了校长的她心里不再只装着优雅的文学梦,前所未有地,她深切地意识到孩子、学校与教育这些字眼的重量!

一所学校怎么发展?小学教育如何走向美好?所有提问不再写在书上。

“角迫自己在教育书籍之外去寻找答案。”办公桌后,梁丽虹掠一掠秀发,低声感慨道。

教育之外的书籍,就是山外的那些山,楼外的那些楼。梁丽虹无端地迷上哲学。

学生时代,她的书架上其实有过黑格尔、叔本华,但是那样的书多半没有读完。梁丽虹得不到教育的解,她再次选择读哲学。就像爬山,在山脚上看不到南北东西,她想去顶峰看看朝霞。

她觉得,哲学,只有哲学能探及根本、解决根本。

她的私人阅读史,终于进入了理性与思想的一章。

李泽厚的《中国近现代思想史论》《美的历程》,张楚廷的《教育哲学》,柏拉图的《理想国》,卢梭的《爱弥尔》,还有《论语》《庄子》……

“哲学改变了我作为管理者的思维方式。”

“我受益最深的是李泽厚的《中国近现代思想史论》,它让我学会用历史和辩证的眼光看待历史进程中的人和事。”梁丽虹的眼镜片里,反射着窗外的雪花。那一刻,忽而有点恍惚:这个女子,是如何由少女走到今天的?

梁丽虹的私人阅读史,不是一长串的书单,而是记忆的累积,意义的累积。昨日的梁丽虹到今天的梁丽虹,熟悉她的人惊讶于她眼界之宽广、心灵之丰厚。她心里很清楚,她的精神成长史,其实就是她的私人阅读史。

以自然守护天性

什么是理想的教育?

这样的提问,隐含着涌动如潮的潜台词:我们今日的教育,不是离理想有多远,而是理想在哪里。

似乎很多常识,都被当下这种贪多求快、拔苗助长、攀比功利的教育,被这种掠夺性开发儿童智识的教育深深地曲解。

梁丽虹心里一直想说“不”,却又不知说“不”之后的路在何方。至少,她的问题可以在先锋小学得到回响。

智慧依然来自现实的困惑与智者的启迪。哲学取向的阅读,终于将她引向“自然教育”的理论天空。

这得益于卢梭的《爱弥尔》:“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果实早熟,它们长得既不丰满又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遵循自然,顺其自然,这是教育的唯一法则”。

年纪轻轻的博士?老态龙钟的儿童?17世纪的智者,真的穿越到了我们的当下。我们今天的教室里,有没有老态龙钟的儿童?梁丽虹不敢问下去。

她想起2000多年前的老子,他在《道德经》中提出“道法自然”;想起现代著名教育家先生,他提出“尚自然”“展个性”的教育主张。

是的,教育就是要顺其自然。教育的最美修饰语,不是别的,而是自然。“自然教育”像桃花源入口的那一束光亮,让她豁然开朗。这种开朗,不来自概念,而是理念、步骤与方式。

2009年,梁丽虹带领她的团队,在先锋小学开始了“自然教育”特色办学的尝试和探索。

自然教育不是什么新鲜的名词,就是“顺其自然”做教育,就是“尊重生命,尊崇规律”,就是倡导一切教育行为应“顺应天性,呵护个性,舒展灵性,植养品性”,最终促使全体师生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她希望学生自由发展,自然成长。改革从课堂开始,她提出“生态课堂”理念。这是一个复杂而艰难的过程,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浸染了很多年的老师们,遇到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出现习惯性水土不服。比如,从每堂课“让”出五分钟给孩子做自由活动,比如,取消家庭作业。

时间可以换空间。要节省出五分钟,一定得从精心的教学预设中来,从细致的课前准备中来,从科学的课堂组织中来,从分层的作业设计中来,从优化的小组合作中来,从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中来……于是,梁丽虹和管理团队走进课堂,跟老师们一个个教学环节来推敲,一句句教学语言来打磨。取消家庭作业,意味着腾出更多时间,让孩子健身、阅读、社会实践、发展兴趣,可是也意味着对传统教学思维的挑战。于是,她和值日校长每天在校门口查阅作业,了解家庭作业布置情况和特色作业完成情况;她拿着作业和老师面对面交流,分析哪些作业是无意义的不需要布置的,哪些作业在课堂完成效果更好,哪些作业换一种形式学生更感兴趣……慢慢地,老师们的观念改变了,行为改进了,教学不再跟着感觉走,学会了理性思考和自我反省。

她也希望教师自觉发展,自主成长。在先锋小说,梁丽虹的“校长走课计划”深得老师认同。她说,小学校长能不能专门化、职业化,她不清楚,她只是本能地觉得,校长最离不开的就是课堂,跟苏霍姆林斯基一样。因此,不管多忙,梁丽虹总要到课堂上去和孩子们感受成长的快乐,去和老师们探讨专业发展的路子与方向。

几年来,她不定期到全校各个班开展地毯式听课,全面了解学生的习惯养成、学习情况及教师的教学状况和教学问题。然后与各年级组的老师集体备课、研课、磨课,有针对性地选择班级上课,课后她要求老师撰写“观课日记”,自己则撰写“走课日记”,就教学得失展开互动与对话。

如今“走课”已经成为常态。她惊喜地发现,课堂在变化,孩子们在变化,老师也在“静悄悄地成长”。

一个课堂的思者,一个教育的行者。这种感觉,很快乐,很幸福。

以书香播种美好

许多年以前,有一个叫艾丽丝的小女孩,她的爷爷告诉她三件事:一是去很远的地方旅行,二是住在海边,三是做一件让世界变得更美丽的事。

前两件事不难,难的是第三件事。

有一年的春天,艾丽丝喜出望外地发现山坡上开满了一大片蓝色、紫色和粉红色的鲁冰花,这时她知道她要做的第三件事了。整个夏天,她的口袋里都装满了花种子,她把它们撒在了乡间的小路边、教堂后面……第二年春天,漫山遍野的鲁冰花全开了,小镇变得更加美丽了,大家就叫她“花婆婆”。

梁丽虹也常常做梦,她梦见自己也变成了那个一路撒播花种子的“花婆婆”。

校长这样的角色,或许有助于梁丽虹梦想成真。

一个不爱读书的孩子,是令人忧虑的。一个不爱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

梁丽虹深悟此理。她引领老师们为孩子勾勒了一幅“经典阅读”的地图,即精心选择经典――情感美、文字美、音韵美的篇章,奠定孩子们生命的基调;用心设计阅读启蒙课程――经典吟诵课和经典阅读课,让老师和孩子们一起且诵且吟,慢慢领悟经典的力量;努力沟通三条路径――同伴赛读、师生共读、亲子阅读,为儿童阅读创造最适宜的氛围和环境;全力建设四个场馆――学校读书吧、年级展示台、班级图书角、家庭小书房,期待孩子们在静静的阅读、聆听、观赏、交流中,获得一个金色的未来。

每周三是学校的“静心读书日”。周三下午的“班级读书会”上,孩子们或大声地、自由地朗读、背诵精彩语段,评选“最精彩的文字”“最有意思的文字”“最打动心灵的文字”;或在老师的指导下来一场读书辩论赛,唇枪舌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或以演讲的方式汇报自己的读书收获……读着,诵着,歌着,吟着,孩子们在经典的文字里逍遥陶醉。

每年四月,学校都要举办“草长莺飞读书节”。在花香和书香交融的校园里,“图书跳蚤市场”隆重开张了,“年级读书展示台”闪亮开演了,“读书漂流活动”也开始了,“故事妈妈”走进了校园……孩子们尽情地从书中汲取阳光和雨水,积蓄智慧和力量。

梁丽虹说:“理想校园的最终形态就应该是书香校园。”

梁丽虹说:“给孩子一个经典的童年,才能许孩子一个金色的未来。”

第7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 质疑精神

一、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意义

(一)明确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学过程的真正实现,必须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和配合,发挥其主体作用。我们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使他们带着富有趣味和价值的疑难问题去学习,就可以促使他们发动思维、活跃思维,积极主动地去探究知识奥秘,从而完成学习活动。在阅读活动中,学生不再是作者、文本、教师的附属品,而是积极主动地与文本进行情感交流、对话、质疑,进而形成自己独特主体体验的研究者。

(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初中的语文阅读教学中要逐渐培养学生自己默读的能力,然后在默读的基础上进行精读,精读的过程既是深入文本的过程,也是质疑的过程,如思考:文章写了什么?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在这一过程中,同学们要善于借助工具书解决自己能解决的疑难,并把不能解决的疑难罗列归纳出来,留下来和同学或教师共同解决。这种带有质疑精神的精读,要有自己对文章的感受和想法,这种想法,可以有异于老师的讲解,也有异于作者本人的初衷;它可以读出自己对文章个性体验,品出自己的味道来。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科学上很多重大的发明与其说是问题的解决者促成的,不如说是问题的寻求者促成的。一切创新始于质疑,而发现问题则源于强烈的质疑精神。也就是说,没有质疑精神,创新精神与创新活动郡将成为无源之水,质疑精神是创新精神的切入点。所以说,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的关键。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缺乏质疑精神的成因

在我看来,学生没有质疑精神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权威意识的束缚,学生没有质疑精神还来自于教材权威、教师权威和考试权威。比如在学习课文前的阅读提示往往会告诉你本篇文章的主要感情、中心主旨或是写作方法等。从提示和练习当中去寻找对课文理解的问题和答案,使学生养成了一种依赖性和惰性。而历来师道尊严,教师享有绝对的权威,学生即使有质疑,可能也被老师的威严甚至一个眼神吓到九霄云外去了。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所要做的、应该做的就是要恭敬地听老师的分析讲授,视教师所讲为唯一正确的观点,甚至要当作笔记记录下来帮助自己理解和掌握。学生、家长以至全社会都有一种潜意识:学生应该服从教师,听话的学生才是好学生。还记得《送东阳马生序》吗?很多老师在讲这篇文章时有意无意地会对当年宋濂求学时的恭敬态度大加渲染。总而言之,教师权威和教材权威对学生产生了强大的认同感,形成了一种“集体无意识”,钳制着学生的思想、思维,替代、消解了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质疑。学生习惯于接受和服从,强烈的问题意识也随之而减弱。此外,语文考查、评价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也制约了学生的质疑精神。

三、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精神的措施

(一)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正如卢梭所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又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儿童是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的,如果想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替代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事情。”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指出:“学生是独特的人。”这眼的独特性也意味着差异性。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认识到学生的差异性,而且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

(二)提高学生在阅读中质疑的能力。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文行民主。使师生之间保持平等、和谐、安全的人际关系,以此来消除学牛在学习中与课堂上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从而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展露灵性、展现个性。要在课堂上“解放学生的嘴巴”,“小孩子有问题要准许他们问。从问题的解答中可以增进他们的知识。小孩子得到言论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才能充分发挥他的创造力”。这样,学生不但敢提出问题,而且问题意识可获得充分激发。初中生好奇心强。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质疑精神,重学更重问。既鼓励了这位学生,义给全班学生提供了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通过质疑,引导学生从更深层次上理解人物形象的典型性和小说主题的深刻性,点到了要害,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结束语

新课程改革最重要的是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培养创新精神应始于质疑精神,质疑精神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质疑精神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教师如能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从“转变观念,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并始终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作为教学境界的最高追求。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阅读教学 “自主学习” “自主探究” 质疑精神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079(2008)10-0120-01

吕叔湘先生曾说过:“教师培养学生,主要是教会他动脑筋, 这是根本,这是教师给学生的最宝贵的礼物。就是给他一把钥匙,他拿了这个钥匙能够自己开箱子、开门,到处去找东西。你不给他这个钥匙,那有多少宝贝他也没有法子拿到手。”吕先生这个比喻生动的说明了学生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的不同结果,强调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大胆质疑的重要性。

笔者认为“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即学生自觉而独立地把握条件和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层次。也就是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是独立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魏书生常在外讲学,对他来说注入式上课的时间根本没有,但教学效果相当好。其原因是他善于点燃学生的心灵之火,善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大胆质疑。从中,我们不仅可以领悟“自主学习”的内涵,还可以得到重要的启示:质疑是自主学习的关键环节。

传统的谈话、启发之类的方法,只是教师设置问题情境而已,学生往往是被动地应付和思考教师的问题。一问一答,这样对学生仅仅是机械的被动的“应答”的培养,与我们整个教学目标中所要培养的应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是有距离的。然而我们并不一概反对教师上课提问。有些时候,教师关键性的提问会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引领、加深和提高的作用,甚至画龙点睛,开拓思路。但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则更有利于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更有利于落实“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精神。

当然在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是学生天生就有的,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不会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不会质疑。因此,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是需要教师精心培养的。怎样培养呢?笔者认为:教师必须授之以渔。

首先,应指导学生潜心读书。叶圣陶曾比喻,文字是一道桥梁,两端站着读者和作者。通过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阅读时,通过辨识、翻译和读解,便获得了对语言文字表层意义的理解。但是,仅仅了解语言文字的表层意义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还须从中去领会它所蕴含的深层意义和味道。尤其是文学语言,它不同于日常语言,遣词精当而含义隽永,只有透过它的表层意义才能体会到它的丰富内涵。在整个阅读理解过程中,如果不能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就不可能由表及里,不可能“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在现代社会中,学生往往偏爱光怪陆离的动漫声像世界,对书籍的选择限于象流行歌曲一样来去匆匆的“畅销书”。许多学生读书不会精读,没有耐心,浅尝辄止。因此,语文教师肩负着重要的责任:那就是引导学生爱书、手不释卷的读书、专心读书、静心读书。教师要对他们讲明读书的重要性,介绍好的书籍,给他们安排读书的时间,创设读书的环境,指导他们正确的读书方法,引进读书的竞争机制,开展读书交流、读书报告、读书征文等活动。要有效利用好学校的图书阅览室,教师要读在前面,然后向学生推荐介绍。也可以开设阅览课,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有效的读书。

其次,应指导学生多角度思考读书既要“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只有“出乎其外”,才能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吃透问题,把握问题的实质。要培养学生多在阅读教学中一要教会学生善于通过联想、想象、猜想、推想等开拓思路。能否多角度思考,变思维的单向性为多向性,关键是看能否打破思维定势,敏捷而灵活地思考问题。教师不能凭自己的经验模式禁锢学生的思想,封闭他们的思路,落入俗套定式。要想让学生的思维发散开来,就必须锻炼他们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教他们在思考问题时既能从一个角度看问题,又能在必要时改变角度看问题,或者同时从几个角度看问题。二是教师应重视学生的阅读体会,特别是对于名著的阅读,不能用多年已有的定评限制学生的理解,更不能让他们机械地记忆标签式的知识。要让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让他们说出自己的理解。在问题生成以后,创设研讨的氛围,引进辩论的机制,在思辨中生成智慧。辩论比讨论发言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大脑快速反应思考, 快速组织语言,同时长期训练会使学生的头脑机智灵活,也会提高学习的效率。写作训练的主动权更应交给学生,在初高中起始年级,不宜布置更多的课堂限时限题作文,应多做随笔、日记、片段描写等等。我认为现在流行的话题作文是非常好的形式,学生们有话可说能够自由发挥。老师定期组织作文交流,让学生读自己得意之作,谈写作体会,解决写作中出现的疑难问题。老师也应把自己的文章和读书心得与大家交流。这样会大大提高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描述生活,向往生活的能力。

再次,要鼓励学生善于质疑。因为质疑是发现问题的起点,例如当苹果从树上掉下来的时候,其他人根本未曾想过,他们习惯了苹果始终要掉到地上来而不是飞向天空,然而只有牛顿思考这个问题,他却提出了万有引力。牛顿和其他科学家的一些发现,也始于他们对传统的不曾被他人怀疑的经典理论提出怀疑。所以应鼓励学生敢于、善于质疑,增强他们的问题意识。特别是在阅读过程中,善于质疑是与一个人的好奇心和敏锐的洞察力相联系的。好奇心本是青少年的天性,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增多,一个人的好奇心也便会渐渐淡漠,似乎自己什么都懂了。学生好奇心的淡漠乃至泯灭,与强迫式、注入式的教学方法直接相关。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应充分发扬民主,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应该爱护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鼓励他们敢于质疑,敢于提问,这样才能逐步增强他们的问题意识,并培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师要放下架子,迎接学生提问的挑战。因为阅读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 一百个人读《汉姆雷特》就有一百个汉姆雷特,学生会提出我们意想不到的问题时,作为教育工作者不要担心被噎住了、丢了脸,而要敢于面对,更要表扬孩子们发现问题敢于质疑的精神,更重要的是和学生共同探讨。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有效途径;质疑,则是实现“自主学习”的关键环节;潜心读书,多角度思考又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前提条件。那么就让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更新观念,大胆尝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参考文献

[1] 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M] .长沙:岳麓书社,2004.

[2] 卫灿金.语文思维培育学[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5.

[3] 四川教育编辑部.四川教育[M].四川:四川教育报刊社,2007.

[4] [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

第9篇

一、通过认知奠定人文基础

以布鲁纳为代表的认知主义学派认为,教学的首要任务在于发展智力,培养观察、操作和想象能力。完成这个任务的起点在引导学生形成全面而准确的认知。对学生来说,感受人文精神的认知基础是语言积累,是对教材中课文的分析与理解。通常情况下,教师应该先让学生理解课文,明白课文讲解的是什么内容,这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前提。比如在教学《丰碑》一文时,我要求学生先通读全文,寻找文本中能够串连起全文的一句话。当学生画出“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他一动不动,好似一尊塑像”时,我让学生围绕这句话总结本文的过渡段“神态镇定安祥,两指间夹着旱烟,左手微微向前伸着,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并分析这个过渡段在全文中的作用。待学生理清全文的内容后,我又引导他们从人文角度去领会“神态怪异”丰碑的含义,体会以军需处长为代表的指战员先人后己,勇于献身的英雄主义精神,从而使文本教学的人文性得到落实。

二、通过追问激发人文情感

语文教学应该引导学生在深刻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对作者的思想情感进行感悟,达到共鸣,并且形成独特的思考。人文精神形成的重点在于情感上引起学生共鸣,体味阅读所引起的喜怒哀乐,并与自身产生联系,达到忘我境界。比如《永生的眼睛》一文无疑是感人肺腑的,但如何让这种感动转化为学生的真切感受呢?在教学总结部分,教师运用了情感教学法:“同学们,闭上眼,你们眼前还能浮现出琳达在得知母亲将要捐献角膜时那种痛苦的心情吗?”学生回答后,教师再次追问:“可是琳达的爸爸妈妈完全可以不用捐献自己的角膜,琳达也可以不捐献女儿温迪的眼角膜,可是他们为什么要坚持这么做呢?”这时,学生的情感已经被调动起来,教师又接着问:“对啊,多么无私的奉献精神啊!为了能给他人带来光明,仅仅4年的时间琳达就能够坦然接受并且身体力行,孩子们,你们不想对他们一家人说几句话吗?”如此渲染,几乎每一名学生的情感都被调动了起来,在闪闪的泪光中,学生的人文精神自然得到了提升。

三、通过表达培植人文精神

语文教学,听说读写。教师要鼓励学生充分表达,以便充分掌握学生思维的层次。从人文精神层面来分析,文本中人文精神的深刻程度取决于阅读质量的高低,而阅读质量则是在读者的说、读和写中来体现。所以,教师应该采取各种方法引导学生充分表达。

比如《珍珠鸟》中有一句话:“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是理解本文的一个难点,很多学生不能准确理解。为此,教师设计了三个简短的写句子练习“:“我”为什么能获得珍珠鸟的信赖?”信赖使小鸟产生了什么变化?”“生活中你是否也有这样的体验,你认为信赖是怎样建立的? ”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自由交流这三个问题,然后组长代表小组到讲台上进行交流。学生说得透彻,写得生动,表达中展现出了个人的思考,落实了文本中的人文精神。

四、通过引导提高人文情怀

语文教学与生活紧密相连,教师应着意加强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人文品味。例如《寓言两则:南辕北辙》一文的教学,学生已经非常熟悉“南辕北辙”这个词语,它常用来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这个成语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只有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也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可一旦要求学生举生活中的例子,学生却很难准确表达。为此,教师先抛出一个问题:“你希不希望考试能考一百分?”学生马上活跃起来,老师追问:“你想要考一百分,却常常不完成作业,这不是南辕北辙的做法吗?”学生马上若有所悟,举出的例子也立即变得生动且深刻起来。

第10篇

我常常不由自主地到书城去,虽然这个城市可去的地方很多,但书城是我永远走不出的城堡。读书是我最大的心事,买书是我最大的快乐。

除了逛书城,我不知道还能用什么方式打发时间。阅读是占有时间的最佳方式。书城里有各种姿势的阅读者,有席地而坐的,有倚在墙上的,当然也有找到座位的幸运者。书城对阅读者是那样的宽容,它不打扰每一个忘情阅读的人,无论他是否掏钱买书。每一个投入阅读的人都是幸福的,一本书就可以构建一个温暖的精神世界。阅读是安静的、谦卑的。书城里弥漫着一种超越商业之上的精神气息。它不是商店,更不是超市,而是这座城市的精神礁石。每一个疲惫的人、空虚的人、迷茫的人都可以到这里歇息一下,像是在阳光下晾晒自己的心情。

但是,阅读并不是对生活的脱离,因为阅读本身就是一种自在的生活方式。阅读的姿势可以优雅,也可以邋遢。阅读没有整齐划一的标准。每本书都是一个精神地址,将这些地址连缀起来,便构成一个人的心路历程。一个人的岁月往事、梦想与激情,往往与某本书的阅读与怀想有关。与一本撞击心灵的书相遇,其实是隐藏在人生传奇里无法忽略的精神事件,其影响力弥漫于整个人生。

少年时代我就艳羡书店售货员、图书管理员那样的职业,可以整日看不花钱的书。这个梦想最终没有实现。之后,我把大把大把的业余时间献给了书店。在郊区工作的时候,每次到市里办事,我都要抽空到书城去买书。有一年夏天,从书城的特价书市里淘了两大捆书,在打的去长途站的路上,出租车司机问我:“你是开书店的吧?”我大惑不解,只有开书店的才会有这么多书吗?出租车司机认为自己猜得绝对没错,如果不是开书店的,谁还能大热的天从郊区赶来买这么多书呢?我倒被他这一番论证感动了。他不知道读书人大多数是苦行僧,为了买到自己喜欢的书,往往几番奔波。

在书城里,总能碰到各种各样的读书人,无论男女老少,寻找书的目光交织在一起,是一种友好的默契。人类最深沉的目光是阅读者的目光。匮乏阅读的生涯是浅薄的。我们不能轻视任何一个埋头读书的人,因为他抛弃了尘世的浮躁,在安静与沉思中积蓄着不为人知的精神能量。书城里是一种潜在对话的空间。人文苑里设有读书人的沙龙,大家聚在一起谈论一本书,虽然素不相识,却能够在观点交流中感受到共同的快乐。

每一次阅读都是一个精神现场。人类一切最美妙、最富创意的想法似乎都与读书有关。同样是发呆,面对一本书,与面对一块面包、面对一块美女广告牌,境界是不一样的。阅读实质上是一种思想的互动、心灵的交谈,它所构建的精神空间可以创造物质之外的一种生活方式。读了很多的书,就如同见过很多人、经历过很多事,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从容而镇静。

阅读能够把人带入时间深处。投入阅读的人永远都不会感到度日如年。阅读在积累精神财富的同时,也使人形成了强大的精神意志。阅读是一种攫取,更是一种坚持。一个全身心投入阅读的人,是难以被周围的意见所左右的,阅读者的尊严在于其独立思考。人们最难忘的阅读记忆往往与艰难的生活经历有关。过于舒适的生活会使一个人精神萎靡,而清贫的生活境遇却会使一个人保持清醒的头脑。对经典名著等伟大作品的阅读更像是一场苦熬,把自己的灵魂浸泡在大师的考问中,如同经历一场精神炼狱。一个未被几本伟大作品折磨过的人,心灵生活是残缺的。阅读是体味人类痛苦的一种方式。阅读是一种积极的精神姿态,直面命运的残酷与生存处境的尴尬,阅读所延续的是人类永不妥协的精神韧性。阅读过程中隐含和保存着人类自我挣扎、背叛和战斗的种种伤痛、尴尬和坎坷。人类每一次冲破樊篱获得自由上升之前,都要经历一个充满艰辛与忍耐的阅读过程。

书城是一座幸福的城堡。书城里的人是为寻找精神食粮而来,脸上大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人类最开心的笑容是阅读者的笑容。莫逆于心,相视而笑。写作是阅读的自然延伸,也可以说,写作是阅读溢出的必然结果。喜欢阅读的人往往并不善谈,写作替代了唾星四溅。我不喜欢把阅读当做一个动词,因为阅读是一个极为缓慢的过程,它融入日常生活之中,牵动着一个人的思想和情感。阅读不是一个动作、一种姿态,而是一种德行、一种境界。阅读不是单个人的嗜好,而是一切有思想的人共同的修行功课。一位学者的阅读同一个孩子的阅读在精神实质上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他们都从书中得到了心灵的对话交流。阅读是精神的自我指引。阅读不是一种职业,无法为人提供养家糊口的保障,但是,阅读却可以为人类的一切创造提供可能性。在阅读方面,没有人能够以权威自居,因为阅读无法限定。

读书无,读书无边界。人类摆脱精神奴役的努力无不是从阅读开始的。有了阅读,精神就不会窒息,心灵就会敞亮。

(杨孔翔摘自《青岛日报》2008年10月29日)

第11篇

(一)教师要树立将学生培养高素质“企业人”的理念

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本着为现代企业培养优秀人才的目标,充分发挥语文阅读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知识技能目标的达成,更要注重学生道德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这些都是与现代企业文化相融的道德诉求与人文情怀。

(二)结合专业特点,强化阅读教学的针对性

中职语文阅读教学要紧紧围绕学生的专业特点。例如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要通过阅读教学着重培养他们的读写能力,渗透对工作求实、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对学习数控、模具专业的学生,就要培养他们阅读、理解和写作操作流程及产品说明书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及安全操作意识。例如:教师为计算机专业学生教授诗词《沁园春•长沙》时,让学生深刻体会伟人的广阔胸襟与博大情怀,理解“红色文化”的深刻内涵,并在课堂展开讨论:红色文化精神与企业建设及发展的关系。使学生在讨论中理解企业创新改革、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的可贵。之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为企业创意设计能体现红色文化的标志牌、企业愿景、体现企业精神的口号等。这样,阅读教学就使学生贴近了企业文化,受到企业文化的感染与熏陶,为自己将来做好“企业人”夯实基础。

(三)加强文本整合,阅读教学强化对企业文化的渗透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中职学生的职业特点,结合不同版本的中职语文教材,进行整合利用。最关键的是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现代企业文化元素,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与职业素养。例如教学《装在套子里的人》这篇课文时,通过对别利科夫这个反面人物的分析,让学生理解,作为一个人要具有面对现实、勇于改革的精神,不能死守教条、墨守成规,只有创新才会有出路。而改革、创新正是现代企业文化的体现。在教学梁启超先生的《敬业与乐业》时,不仅要引导学生领略作者富有感染力的论述魅力,还要重点理解敬业与乐业的辩证关系,让学生认识到职业无贵贱,要认真对待自身的职业,立足岗位做出贡献,成为一个对他人、对社会有用的人,激发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在阅读教学中还要跳出课文,引导学生去欣赏每一条企业标语、励志口号,甚至去理解每一条厂规,让学生感悟企业文化的细节,体味企业文化对引领和陶冶职工精神的重要意义。

(四)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感悟企业文化的语文实践活动,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延伸。教师要根据语文的阅读专题,组织和引领学生走进工厂,走进厂房、车间,听介绍,看现场,感受企业职工的精神面貌,体验团队协作精神的可贵,甚至通过阅读企业的一块宣传园地,感受企业文化的精神魅力,品味企业的开拓精神。教师也可以根据阅读要求,请企业家、优秀职工走进教室介绍企业内部管理文化,让学生全方位感受企业文化的深刻内涵。

二、结语

第12篇

    一、抓住大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兴趣阅读法”

    1.大学生阅读兴趣缺失之原因。中国文学的发展有着自己的神秘性和反复性。中国文学从洪荒远古的神话时代流来,又向着不可预测的未来流去。中国现代文学只是中国历史长河中短短三十余年的流段,却在中国文学的整体流变中占据着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历史在这里拐了个大弯,中国现代文学是中国文学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转型时期。转型性、过渡性,便是对中国现代文学基本属性的简略表述。对于现代文学的学习,把握住转型性和过渡性的特点,需要学生在名家经典作品中去感受和体会。而面对现代文学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即现代的政治、经济、军事的交错繁复,许多学生对阅读现代文学作品产生了畏惧心理,少了阅读的环节,就缺乏了整体的历史感知,“正是由于历史感的欠缺,使许多大学生在现代文学课程的学习中出现了误解和误区”,从而进一步丧失了阅读兴趣。

    2.以旧见新找角度,重新唤起学生阅读兴奋点。针对学生的这种困惑,作为教师,我们需要积极想办法去重新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抓住学生对于文学的好奇心。既然现代文学包含着如此丰富的内涵,我们便需要运用这内涵,挖掘阅读新鲜点。比如对于作家鲁迅的讲述,一般情况下,教师会把其放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分析,从而凸显“鲁迅”这个名词在整个文流中的思想价值。然而鲁迅作品中丰富的思想内涵,课上讲授的时间远远不够,对于他的研究可以打开若干个专题,所以“鲁迅”这一题目的学习,便需要实施阅读教学策略,让学生自主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新鲜点的并不是课上讲述的鲁迅有多么伟大,而是他具体的各种“第一”。比如《祝福》,让学生再去阅读这篇作品,已经失去了新鲜感,都知道小说中一位有着悲惨命运的“祥林嫂”,脑中也能浮现出这个人物形象。然而,学生们不曾关注,这篇作品可以看做第一部真正把女性作为重点描述对象的现代文学经典作品,可以成为“女性文学”的“第一”。祥林嫂在小说中是一个受压迫的旧中国典型妇女形象,她身上有着劳动妇女一切闪光的特质:勤劳、淳朴、善良,但这种特质恰恰成为了封建社会对她进行迫害的筹码。她对不幸的命运进行过抗争,也对未来进行过憧憬,但人们冷漠的眼光、不屑的话语摧毁了她的希望。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她的抗争本身就是一出悲剧的上演,身心都受到了极大的摧残。女性在文学和生活中是一本无字书,没有权利去抗争,甚至不能有希望。现代文学中研究“女性文学”的作品对象很多,但很少有人把《祝福》作为“女性文学”的研究文本,这便在一定意义上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新鲜点。再者,提到现代文学中的“儿童文学”,大家很容易就想到张天翼的《宝葫芦的秘密》,叶圣陶的《稻草人》、《小白船》,其实鲁迅的《朝花夕拾》、《社戏》都可以看做现代文学中“儿童文学”的开端,这也在一定意义上从新的角度定义了这两部作品。“兴趣阅读法”是一种可行性很强的阅读教学方法,针对学生对阅读本身产生厌倦的心理,教师从新的角度进行切入导读,激发学生的阅读新鲜点,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了解大学生思维的丰富性,培养“多层次阅读法”

    兴趣是始发,要持续让学生自主阅读还需要研究他们的思维特点,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大学生的思维有着多样性与丰富性的特征,作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让学生在阅读活动中获得愉悦和成就感。强调学生在阅读时,不要仅仅按照教师对于作品的分析形成一致的认识,对其透露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按教科书生硬地背下来,要让学生形成自己独立的阅读印象。还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课外阅读的文学经典,让学生按照课上的分析思路,结合自己的生活感悟,形成阅读笔记,让阅读与生活结合在一起,形成立体的阅读思维体系。

    1.重视阅读思维的初级感知层次,多方面给予意象建构。学生思维的阅读感知层次是一种化抽象为具体的过程,需要学生在阅读中把一些抽象的、概念化的文字转化为可听、可视、可感的意象。教师要根据阅读文本题材的不同,设计相应的阅读教学方案。在学习现代诗歌时,需要学生反复诵读,体会诗句在字里行间流淌出的情感。此外,教师还可以适当利用多媒体,用一些歌曲、视频与精彩的画面,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让诗歌文字更生动、更形象得活画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身感其情。例如阅读徐志摩的诗作,可以把他与林徽因的爱情故事添加在其中,结合一些电视剧情节和爱情诗句的朗读,体会他们当年的爱恋与情愫,体会当年的“人间四月天”是多么浪漫与纯美。

    2.挖掘阅读思维的精神体悟层次,重建现代文学人文精神内涵。高校教育一方面要教书育人,传播知识,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人文精神素养的传播。“大学中文系学生的培养目标应该是使学生具有深厚的人文知识、深刻的人文思想、敏锐的审美感悟能力、丰富的想像能力和较强的写作能力。”现代文学经典中的人文精神无疑是丰富而厚重的,周作人散文的哲学思维,许地山超脱的宗教观和小说中描绘的各种民俗风情韵味,都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通过在这些经典的文学作品中进行精神体悟,让学生感知中国现代作家对于多重人文精神内涵的建构,承袭这种精神感悟,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从“五四”时期鲁迅、先生等对新文学“人的文学”思想的树立,冰心歌颂的“爱与自然”的哲学,徐志摩对于传统士大夫精神的解读,到张爱玲对于生活与人性复杂内涵的的剖析,梁实秋把文学与生活“艺术化”的实践、承接严谨的“乡土小说”中,都蕴含着丰厚的人文精神宝藏。面对着这众多滋润民族精神的甘泉,我们需要学生去体悟和感受,从而建构自己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所以在当下,对于现代文学学科建设来说,研究阅读教学策略迫在眉睫。高校教师应该多方面分析大学生的阅读认知能力与水平,多方面开掘他们的阅读兴趣,让文学经典的人文精神继续吹拂人类的心田,照亮人们的心灵,从而在更深层次上提升大学生精神境界的坐标。

    本文作者:刘丹、王国洪 单位:衡水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