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描绘冬天的成语

描绘冬天的成语

时间:2023-05-30 09:57:3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描绘冬天的成语,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描绘冬天的成语

第1篇

文采指数 创新指数

我上小学的时候,就读过“囊萤映雪”的成语故事。

故事讲的是晋代两个穷孩子读书的故事。囊萤,是说车胤少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是说孙康冬天常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后来人们常用这个家境贫穷、勤学苦读的故事来教育孩子要珍惜优越的学习环境,勤奋读书。

妈妈也不厌其烦地给我讲这个故事,可我却无动于衷。

那时我们家的客厅、卧室、厨房、过道,到处都装上了电灯,我的书桌上还有光线柔和的台灯,可是我还不好好看书,连作业都完成不了。妈妈经常监督我做作业,可是喊十次我都懒得动一次。妈妈说,让我读书比上刀山还难。

等到我懂事想读书的时候,是在广东东莞的工地上。

因妈妈身患绝症,不幸去世,家境变得十分困难。爸爸要去广东打工,不得不把我带到广东去读书。我们住在东莞一个废弃的厂房里,没有水电,晚上没有电灯看书写作业。我学习不好,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欺侮。孤独与痛苦折磨着我。

自尊心特强的我,开始明白“囊萤映雪”中的两个穷孩子勤学苦读的原因。他们肯定有过与我相同的处境,受人歧视,受人欺侮。只有读好书,才能出人头地、受人尊敬,才能活得有价值,免受别人的歧视与欺凌。

从那时起,我才真正喜欢上“囊萤映雪”这个成语。我把车胤、孙康勤学苦读的故事牢牢记在心里,立志做一个有所作为的人。从此,我找到了快乐。我把“囊萤映雪”四个字写在我的书包上,让它陪伴着我。每当我感到疲劳想偷懒时,就想想车胤、孙康,这样,我的疲劳就烟消云散了。每当我遇到困难想逃避时,就想想车胤、孙康,我就能知难而进,直到困难解决为止。

家里没电灯,我就在厂房外面的路灯下看书学习。冬天,冷得发抖,手足长了冻疮;夏天,蚊虫咬得周身起了鸡皮疙瘩。(与开篇“囊萤映雪”的故事相呼应,突出主旨。)这些,忍忍就过去了。令人欣慰的是,一年以后,我的成绩一路攀升,学期末考试成绩位列全班第一。

老师要我介绍学习经验,我说:“也没什么,我只是牢牢记住了‘囊萤映雪’这个成语。”

第2篇

有一个人只有三根头发,为什么在参加宴会时还要拔掉一根?【 答案:因为他想中分 】

什么情况下一山可以容二虎?【 答案:老虎是一公一母 】

画一个圆圈,这个圆圈画在哪里我们永远也跳不出去?【 答案:画在自己身上。 】

茅厕里挂闹钟,猜一成语?【 答案:有始有终 】

好心的约翰去世了,天使要带他上天堂,为什么他坚决不肯去? 【 答案:他有恐高症 】

盲人都是怎么吃桔子的? 【 答案:瞎掰 】

胖胖是个颇有名气的跳水运动员,可是有一天,他站在跳台上,却不敢往下跳。这是为什么? 【 答案:因为下面没有水 】

为什么两只老虎打架,非要拼个你死我活绝不罢休? 【 答案:因为没有人敢去劝架 】

明总是喜欢把家里的闹钟整坏,妈妈为什么总是让不会修理钟表的爸爸代为修理? 【 答案:修理小明 】

黑人和白人生下的婴儿,牙齿是什么颜色? 【 答案:婴儿没有牙齿 】

动物园中,大象鼻子最长,鼻子第二长的是什么? 【 答案:小象 】

小李因工作需要常应酬交际,虽然每天都很早回家,可是老婆还是抱怨不断。为什么? 【 答案:他是早上回家 】

每个成功男人背后有一个女人,那一个失败的男人背后会有什么? 【 答案:有太多的女人 】

路边电线杆上蹲着一只猴子,司机小李看到就立刻停下车来,请问为什么【 答案:他把猴子屁股当红灯了 】

一辆出租车在公路上正常行驶,并且没有违反任何交通规则却被一个警察给拦住了,请问为什么? 【 答案:警察想坐车 】

小明带100元去买一件75元的东西,但老板却只找了5块钱给他,为什么? 【 答案:他给老板80元 】

什么人始终不敢洗澡?【 答案:泥人 】

什么蛋打不烂,煮不熟,更不能吃?【 答案:考试得的"零"蛋 】

什么事每人每天都必须认真的做? 【 答案:睡觉 】

鸡蛋壳有什么用处?【 答案:包蛋清和蛋黄 】

冬天,宝宝怕冷,到了屋里也不肯脱帽。可是他见了一个人乖乖地脱下帽,那人是谁?【 答案:理发师 】

用什么方法立刻可以找到遗失的图钉?【 答案:光着脚走 】

一只鸡,一只鹅,放冰箱里,鸡冻死了,鹅却活着,为什么?【 答案:企鹅 】

哪一种竹子不长在土里?【 答案:爆竹 】

满满一瓶牛奶,怎么才能先喝到瓶底的部分?【 答案:用吸管 】

有一座独木桥承重80公斤,请问一个体重70公斤并带着两个重量均为10公斤的铁球的人如何在桥上通过?【 答案:颠着球 】

什么书中毛病最多?【 答案:医学书 】

以下石头城、太阳城、凤凰城、瓜果城、汽车城、英雄城、足球城分别都是哪几个城市吗?【 答案:江苏省南京市;西藏拉萨市;广西南宁市;甘肃省兰州市;吉林省长春市;江西省南昌市;辽宁省大连市 】

伴奏。打一成语【 答案:肋人为乐 】

环球旅行。猜一现代香港名星名【 答案:周星驰 】

不相信恋人。猜一公安用语【 答案:怀疑对象 】

木兰之子,猜食名物一【 答案:花生 】

什么事可以在这里不仅可以练就一身钢筋铁骨,而且能成就一双不惧“风雨”的眼睛?【 答案:洗澡 】

一字四十八个头,内中有水不外流。猜一字。【 答案:井。此迷的关键理解出四个十和八个头,而不是四十八个头。 】

三人戏一球,一人在绸缪,一人翻身踢,一人地下收。据此诗猜一字【 答案:似。 说明:谜文以比喻的形式,极其生动地描绘了“似”字的结构,确切而自然,同时谜文本身又是一首诗,它将三人戏球的场面作了精彩的描写,戏球者各具情态,活龙活现。 】

一种饮料,由恶意和谎言加上微量事实配制而成的,能有效地削弱领导的洞察力,是什么?【 答案:小报告 】

第3篇

记得这样一个故事:孔子携弟子数人至泗水河边游春。他们围坐着畅谈水之德性、水之志向、水之情义、水之教化。随后,他们在颜回的古琴声中载歌载舞,兴尽而归。故事给我们展现的是一幅多么动人的教学情景:春风和煦,杨柳依依,在大自然优美的怀抱中,弟子们在孔子无声的浸润中明白了为人之道、处世之理。圣人告诉我们:生活,是我们理想的语文课堂,在生活中,我们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语文的存在;生活,为我们学习语文打开了更为开放、自由、灵活、广阔的空间。带领学生在生活这个大课堂里学习语文,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语文、用语文。

一、引导孩子热爱生活,关注生活

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学生是否热爱生活、关注生活与教师的引领有直接的关系。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引导孩子去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如,教室里教师正在讲解课文,突然窗外漫天的雪花飞舞起来。一年四季这样奇妙的景色能见几回呀?孩子们的眼睛,再也无法看黑板了。这时,教师可以这样引领:“孩子们,多美的雪呀,真希望它能多下一会儿,我们就能打雪仗了!”在孩子们的欢呼声中,教师还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看着眼前的情景,你想起了哪些成语?”这时,许许多多关于雪的成语就如漫天的雪花飞舞而下。孩子们还会想到关于雪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看着雪,说着雪,想着还要去玩雪,这样的兴奋真的是无法预约的。我们也可以想到,这些孩子以后每次看到下雪,都会想起这次课堂上美好的情景。试想,如果教师当时大声呵斥:“上课思想要集中!”这些孩子还会去说雪吗?说不定以后看到雪就会无动于衷了。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其次他才是教师。他应该喜欢自然界中的一切:喳喳的鸟语、唧唧的虫鸣、摇曳的芦苇、凋零的小花……只有教师的“感时花溅泪”,才有学生的“恨别鸟惊心”呀。

二、带领孩子走进生活,体验生活

如果把语文比作常青树,那生活就是培育这棵常青树的沃土。开辟生活的源头、耕耘生活的沃土,在学生的心田播种热爱生活的火种,是我们教师的职责。有人说:“任何知识的来源,在于人的肉体感官对客观外界的感觉。”

教师应该带领孩子走进生活,到大自然中去,让学生去观察、体悟。这是学习语文的必要途径。春天的校园,新梅吐蕊,蜻蜓萦绕,春雨蒙蒙,柳丝飘飞。带学生走出课堂,徜徉其间,吟诵“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是多么惬意呀。学校有一湾小河,早晨,我带学生看朝阳雾气,嗅一嗅晨风气息;中午我和他们在柳荫下纳凉,观赏水中悠然自得的游鱼;傍晚欣赏柳丝飘飞的倒影。斜阳铺染在波光粼粼的水面,孩子们会情不自禁地吟诵“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孩子们与老师一起,用诗意的心灵、诗意的眼睛,感受着大自然美好的一切。夏天,树下捕鸣蝉,溪边戏水;秋天,与孩子们一起凝望高天的流云,带孩子们雨中漫步,捡起片片落叶,感受诗人的伤怀与落寞;冬天,带孩子们去跑步,打雪仗,看孩子们微红的脸蛋和呵出的热气。大自然这本无字的书,徜徉其间,乐此不疲,因为这本书对孩子们来说,是鲜活的、丰满的、立体的。

三、教会学生描绘生活,抒写生活

孩子是容易受到感动的。当他们积累了一定的诗文后,他们的文思就会倾泻而出。学完了《水乡歌》后,我让孩子们仿照课文的格式写自己的“水乡歌”。孩子们写的让我大吃一惊:

“水乡什么多?树多,千棵树万棵树,棵棵小树迎客人。”

“水乡什么多?桥多,千座桥万座桥,座座小桥像彩虹。”

“水乡什么多?鱼多,千条鱼万条鱼,银光闪闪映清波。”

……

第4篇

一、分角色朗读

将朗读、品析、设计融为一体,让学生处于设计者、实施者的角色,将静态的文体转化为动态的脚本,融入学生自己最真切的感受,最独特的个人经验,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诠释,并有一些创造性的解读,从而加深学生对文本主旨的理解。如教《愚公移山》时,可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分别来朗读愚公、其妻、智叟、众人,读出不同的语气、语调,把握住作品人物的不同性格,体验出作品中人物的不同心境,取得很好的效果,这是完全靠理解分析所永远得不到的。

二、线索串读

线索串读是教师借助文本线索,借助朗读梳理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整体把握,增进文本的理解;或者教师以语言为珠串起文本的动情点、诗意点等值得咀嚼、品味的语句,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和感染。如《钱塘湖春行》,“春行”是诗歌的线索。教师根据这一线索来提示学生朗读“本诗的线索是‘春行’,春行的起点是……春行所见到动物是……春行所见到植物是……春行的终点是……”经过这样的梳理,背诵诗歌就轻而易举了。又如《回忆我的母亲》教学,可设置三条线索,用“说读”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对课文进行整体品读:

(1)每位同学试着用“一句话”说说“母亲”这个人。

(2)每位同学试着用“一段话”说说“母亲”的好品德。

(3)每位同学试着用“几句话”说说课文中的“语中情”。

这三条线索,就从不同的内容方面串起了课文中的“珍珠”,从而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比较阅读

比较阅读就是把相同的语言放在不同的语境中,去朗读、去品味,比较其表达效果。例如《风筝》中的句子:

但此时地上的扬柳已经发芽了,早上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相照应,打成了一片春日的温和。

论长幼,论力气,他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了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

假设:作者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那么这些句子在朗读时语气、情感会有什么不同?

学生在比较后指出,如果没有意识到当初的错误,那么对于童年的故乡作者应该是充满着向往,对弟弟的管教不仅无须悔恨反而应有满足感和自得感。这样文章读起来就轻快很多,角色的变化就更能使人感到20年后沉浸于后悔心境中的作者是用怎样自责、批判的语言审问着自己。

四、层次分读

层次分读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结构层次的领会掌握。有些文章段落层次精美,或结构完整,呼应自然;或起承结转合,圆润细腻;或前有伏笔,后有照应;或总起分述,分述总结,若借助朗读这一桥梁,学生就能顺利地将教师理性的分析讲解转化为感性的吸收接纳,枯燥的知识变成了生动可感的模本。特别是对于议论文中论点、论据的分读,能“区分观点与材料,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学生先齐读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男女分组读“天时不如地利”一段和“地利不如人和”一段,这样很容易地就明白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来论证观点的,也可更细致地安排学生分读论据与论点。这样学生更容易了解段内层次,掌握观点和材料。

五、语境品读

语境品读即在品评语言时,在语境中考虑语句前后内容的配合照应,进而品味遣词的内涵。例如《济南的冬天》“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一句“卧”字与前文的“暖和、安适的睡着”相照应,传神地画出小村庄和小雪的神态,给人灵性的美。

六、修辞赏读

深入浅出的比喻,语气强烈的反问,句式整齐的排比,工整精练的对偶……修辞的运用不仅增强了文章的华彩,而且丰富了文章的神韵。语气的节奏之美、音韵之美、气势之美,均一“读”无余。比如朱自清的《春》,学生朗读:“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她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向前去。”这一部分,既可感受整齐的句式,又可在头脑中丰满春天“亲、美、力”的形象。

七、想象研读

第5篇

关键词:高中政治 生活化教学 教学语言 教学情境 作业布置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提出,思想政治课“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生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所谓教学生活化,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立足于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将教材知识与重大时事政治、学生生活、风土人情、民族习俗等紧密联系起来,通过课堂教学,最终实现教材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融合。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为支撑的课程模块,是思想政治课程的鲜明特色和一大亮点,这必然要求我们将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政治教学生活化的一些尝试和体会。

一、教学语言生活化

语言是进行思维和传递信息的工具,是人类保存认识成果的载体。人类社会生活在沧桑巨变中留下了许多闪烁理性智慧的美言佳句、成语故事,诸如名人名言、诗词歌赋、农谚俗话和洋溢着时代气息启人心智的当今社会流行语等,就是我们政治课用之不竭、愈用弥新的信息宝藏。教师如果把它们适时、巧妙地运用于教学中,让生活中的美言佳句走进课堂,能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枯燥的理论生动化,进而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

如在讲授“普遍联系的观点”之前,事先我让学生收集生活谚语、诗词歌赋等。上课时,教师稍加点拨,像“水是庄稼宝,离它活不了”、“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有收没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等,学生们娓娓道来,就把庄稼生长与水、肥之间的客观联系直截了当地展现了出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描绘出植物是运动变化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又凝聚着对人生岁月变化的感慨;“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则抒发了作者致力于推陈出新的宽广胸怀,含蕴丰富,饶有启发意义。

这些名篇佳作无疑引领着学生真诚地去感悟,也给“坚持发展的观点”的课堂教学增光添色不少。

为此,教师就应该深入挖掘教材,理论联系实际,注意精选生活语言素材。只有那些有着浓厚的生活底蕴和鲜明时代特征、给人以启迪的美文佳作,才能入心入肺、打动学生。

二、教学情境生活化

政治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它所传授道理的抽象性。教师要充分利用设备、环境、活动、音乐、绘画等各种手段,营造出一种符合教学需要的情境,诱发学生思维,让学生主动参与,使学生处于积极学习状态。

如在讲授“事物的矛盾具有特殊性”时,可采用多媒体课件导入。上课时,向同学们展示一组精美的四季图片,学生们兴趣高涨,无不为画面展现的美妙场景所折服。这时教师因势利导:同学们,请大家边看边思,你们能结合本课的内容谈谈体会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发言踊跃。有的说,春天是明媚的,夏天是热闹的……有的说,秋天是喜悦的,冬天是肃静的……很有诗意,还有补充的吗?讨论非常热烈,最后由一位学生代表发言:春天是绚丽的,夏天是热情的,秋天是浪漫的,冬天是纯洁的。一年四季各有各的迷人之处,我们的世界才会如此美丽。这说明了不同的事物都有着鲜明的个性差异,生动体现了矛盾不仅具有普遍性,而且具有特殊性,即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话音刚落,全班学生发自内心地鼓起掌来。实践证明,这样的情境导入能拨动学生的心弦,使其产生共鸣,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会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小课堂,大社会”,教学融入生活,润物无声,学生就能自觉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思想政治课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增强关注和参与生活的能力。教师只有创设好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才能使课堂的生命活力得以充分彰显。

三、作业布置生活化

作业的功能不仅局限于巩固和检查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还应遵循学生生活的逻辑,以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重在体验和实践。

以《经济生活》为片段,可以布置这样的综合探究作业:小斌是某校一名高一住读学生。自高一开学交了住宿费后,他还剩下300元的生活费。他准备一个月后回家看望父母。假如该地的基本生活费是每月220元,回家路费10元,小斌正在计划如何消费。请你为小斌设计一份合理的消费计划,并简要说明经济学依据。

第6篇

一、文本和主体的统一

语文教学中审美意义的对象为教材文本和学生主体,作为审美主体的学生以教材文本中的审美内容为其存在对象,而作为教学客体的文本中的审美内容以小学生为其存在对象,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教材所选用的文本都是古今中外名家的语言文字的精品,它无时无刻不在体现着人的本质力量的价值表现,它所蕴含的各种内在的美的因素被无声地传递给小学生,不断地激发他们的审美情感与思维,调动学生的联想与想象进行审美教育。例如:《秋天的雨》的作者以秋雨为线索,描绘了一个喜获丰收、美丽快乐的秋天。文章从秋天的色彩、秋天的香味、秋天的小动物几个方面描绘了一幅色彩艳丽的秋天图。文章的语言清新,富有浓郁的儿童气息,通过比喻、拟人等手法生动地表现了秋天的美好。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仔细品味,读中想象,引导学生把抽象的、文学性的语言转化为具体的形象,一幅幅秋天的图画便呈现在孩子们的眼前。这样既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也让学生学会了发现生活中的美。

另一方面,在语文审美教育活动中,审美主体也不是被动地全面地接受文本的影响,而是有选择地能动地认识、欣赏与评价文本,并且根据自我的情感联系实践和审美经验,产生美感体验。例如,有位教师在教学柳宗元的《江雪》时,提出了一个问题:“冬天天气十分寒冷,这位老人在野外真的是为了钓鱼吗?”教师的问题刚一说完,便激起学生的轩然大波,学生们议论纷纷。有的说:“渔翁此时显得非常孤独寂寞,内心一定有什么不顺心的事情。”有的说:“老人是在欣赏美丽的雪景,这雪天的山川粉妆玉砌,美不胜收的景色使他忘记了回家。”有的说:“老人是早晨出来锻炼身体,累了坐在岸边休息的。”有的说:“老渔翁坐在江边是在等待着春天的到来!”孩子们发表着各自独特的见解和丰富的联想,精彩至极,一个发散性的问题打开了学生思维与智慧的闸门,这些回答是孩子们对文体探究的结果,也是主体的真实感受的外显。课堂上充满了活力和魅力,也展现了小学生作为独立生命丰富多彩的思想世界。

二、审美和求知的统一

语文美育是以语文教育为目的,以审美教育为媒体和手段有效地完成语文知识教学的任务,它借助语文教育中诸多审美因素实施审美教育,追求的是小学生的身心和谐全面地发展。语文课程要求语文教学必须交给学生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严格的语言文字训练。“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两段文字说明了语文教学既要重视知识教学,又要重视培养学生欣赏、评判和创造美的能力,健全他们的智力结构,促进其逐步形成高尚的人格。例如《各具特色的民居》这篇课文,教师在教学时除了让学生了解客家民居及傣家竹楼的特点及民居的一些基本常识,并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叙述的说明方法外,还让学生欣赏了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一些建筑美景,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也接受了建筑美的熏陶。

在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和知识教学是水融的统一。首先,以审美为手段可以促进求知,课堂上教师创设了美的情境,可以点燃学生求知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求知识、接受训练。同时又可以加深对语文知识的内化和吸收。其次,掌握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是接受审美教育的前提,没有基本的语文知识和能力,美育就如同空中楼阁,无所依托;没有一定的语感能力和知识背景,面对文质兼美的文章也无法体会到美感,无法产生情感的愉悦。因此,在语文审美教育中,一方面要从字、词、句、篇入手引导学生进入美的意境,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一方面要充分挖掘语文教学中各种美的因素,让学生在审美中不断求知,完成语文教学任务。

三、体验与交流的统一

审美教育的过程主要是以学生的内心体验和情感交流为基础的,这与一般的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是有区别的。美学家王朝闻说:“对审美主体来说,客观存在的客体还不等于被意识到的客体。只有经过主体的体验等审美心态加以感受,自在的客体才能成为‘我’所心领神会的对象。”审美体验是指学生对自身经历的心理活动的评价和把握,是一种自我觉知的状态,只有通过体验才能形成审美经验,而教育是以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为基础的,师生双方的情感交流是教学中学生产生审美体验的方式,是激发学生审美活动的基本动力,所以说,审美教育的动力是学生个体的情感体验,它决定了美育是个体审美体验不断完善和升华的过程,是在交流中使自我的情感得到艺术化、审美化的塑造。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伯牙绝弦》时,在《高山流水》的优美配乐声中范读课文,渲染气氛,创设意境,并且引导学生想象自己就是钟子期,当他听到俞伯牙优美的旋律时,钟子期会情不自禁地怎样赞叹呢?然后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俞伯牙和钟子期会说些什么?……从这一片段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位教师独具匠心,学生通过想象、交流、体验,在教师精心创设的情境中,体验了文本中人物的丰富情感,走进了两位知音的内心世界。

审美体验是在审美活动中产生的,教师不能替代学生审美,只能创造条件和审美意境,让学生直接参与审美活动,鼓励学生的创造和想象,保持他们的审美欲望,激发他们的审美动机,从而提高他们审美的敏捷性和主动性。阅读主体体验具有个性化、主观化的特点,教师在美育渗透的过程中强调个性化感受体验的同时,还必须引导学生进行思想的碰撞和情感体验的交流,从而超越自我认识,促使小学生的感悟体验走向多元和深刻。所以教师要建立一种平等开放的氛围,为小学生敞开自己的情感大门、达到情感上的和谐提供条件,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表达能力,让他们在课堂上接受美好情感的洗礼,获得崇高的审美体验。

四、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语文课堂审美活动是小学生内部的心理活动,它是在一定的生活环境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小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有一定审美标准,并用自己过去的审美经验来判断,但是每一位小学生的审美态度和情趣千差万别,具有个体美感的主观性特征,而审美个性也不能完全脱离生活和教学文本独立存在,它应该是建立在共性审美基础之上的差异。因此说,语文教学中审美的个性与共性是相辅相成的,互相联系的。小学生的审美个性意味着自己对审美对象不同的感受和态度,并从审美活动中体验到美的价值和意义,而这种感受无疑是参考着共同的社会审美标准与审美准则。

第7篇

一、摄取消化要寻“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低段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材的理解是建立在对事物感知基础上。在具体的象形中意会、感知,有助于学生具体形象地理解词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巩固对词语的记忆。所以,在低段词语教学过程中,教者往往借助直观教具或实物、图画、表情、动作等帮助学生体味词语含义和情感,进行富有趣味性的教学,让小学生易于接受,乐于学习。

1.用动作诠释词语

我们在教学一下课文《两只小狮子》中“一只小狮子整天练习滚、扑、撕、咬,非常刻苦。另一只却懒洋洋地晒太阳,什么也不干。”这句话时,让学生扮演勤狮子和懒狮子,离开座位做做那些动作,让学生们在演示动作的过程中理解词语、体验情感。特别是在教学二下课文《卡罗尔和她的小猫》中的“蹭”,很难用“摩擦”去解释那种撒娇、喜欢的意思,就要让学生们在快乐的模仿中、游戏中感受动物和人类的亲密情感。

2.用画面演绎词语

二年级上册《识字1》是描写秋天景致的三组词语。“层林尽染、叠翠流金”这两个描绘秋天美景的词,学生最难理解。教学时,教师只要用一组秋季森林景色的图片,让学生说说秋天的树林美在哪里?在观察与发现中学生明白了什么叫“层林尽染、叠翠流金”。教师把词语的内涵化作具体可感的形象,让学生去体会感悟,在今后的阅读中如再遇到有关词语,他们脑海中的形象会更分明、立体,这些词语随着学生语感能力的不断增强,随着学生生活积累的日益丰富,还会自觉地运用。

3.用故事描绘词语

二年级上册《识字8》呈现了这样一组词语: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嫦娥奔月、女娲补天。在教学前,教师请孩子们在课前搜集神话故事,上课时,教师呈现的是无声的成语故事动画片,让找到这个故事的孩子在课中配音,讲一讲神话故事。在听、讲、看神话故事中,孩子们自然理解了词语的意思。当孩子们再次看到这个词时,留在孩子们脑海中的不仅仅是这个词语,还有这个词语背后的神奇故事以及对故事情节的情感体验。

4.用情境感悟词语

在特定的情境中,学生通过角色体验,在生动的言语实践中真正进入文本世界,词语所表达的内在意思只需教师稍加点拨,便能储存于学生的大脑中了。如在教学人教版二下《画家和牧童》 “纷纷夸赞”一词时,可以先让学生分角色读读文本中人们对画的夸赞的句子,然后教师创设一个穿越到现场的情境,让学生做做不同身份的古人也来夸一夸。教师问:“这位官老爷,您来夸一句!”学生模仿官老爷的语气回答:“画得太好了,画得太好了!我真喜欢!”教师再请其他学生模仿秀才、读书郎等来对画夸赞一番,最后老师小结:小朋友,这样你一句、我一句地夸赞就叫――学生马上回答是纷纷夸赞。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不仅读懂了纷纷夸赞的意思,更是学会了不同的夸赞方式,提升了学生语言积累和运用的能力。

二、积累运用要用“法”

叶圣陶先生认为:“要求语感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要把读到的语言文字与生活经验联系。”留心生活,处处皆是词语教学的源头。

1.利用生活映像唤醒词语

学生不是一张白纸,平常的生活会在孩子们的脑海中留下片片映像。教师就是要让词语学习放在生活的大世界里进行,连接生活,让学生把所学到的词语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不但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这个词的意思,还能让学生学会如何在生活中运用这个词语。如人教版二下《雷雨》“垂”的教学,教师让学生说说“垂下来”的意思。学生说是“掉下来”的意思,教师就让学生想想,为什么这里用“垂下来”而不用“掉下来”呢?有学生联系自己在农村的墙角观察到蜘蛛垂下来时,有蜘蛛丝连着的。教师不失时机地请学生想想生活中习惯用垂下来的事例,学生讲到柳树的叶子垂下来了,小兔子的耳朵垂下来,实验没成功,自己垂头丧气地坐在地上发呆等;再让学生说说哪些时候习惯用掉下来?学生讲到树叶掉下来,窗台上的花盆掉下来等等。最后教师小结:“看来,在生活中,我们会正确运用这两个词了。回忆一下,我们会发现,如果一头向下,另一头连着,就用――(生:垂下来)如果另一头完全分开了,就用――(掉下来、落下来)。”

这样的词语教学先声夺人,不是仅仅让学生讲出这个词的意思,而是把解词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进行对接,唤醒了学生大脑中积极的词汇库存,不仅理解了“垂下来”这个词的意思,而且能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以后,在口语交际以及写话的时候,学生也会正确运用这个词语了。

2.利用生活细节辨析词语

教学中常常遇到词义较为接近的词语,在教学时,可以通过换词理解词语的意思。引导学生对词语进行比较,在比较中进行鉴别,在鉴别中进行赏析,在赏析中达到升华。这种理解具体、真实,这种理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发展了学生的语言,最终转化为学生的语文积淀,并进入潜意识之中。

如在教学三年级课文《荷花》时,紧紧抓住了“冒”字进行教学。围绕“冒”,引导学生进行换词,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打开记忆的闸门,更换出“长”“伸”“钻”“露”“探”等词进行比较。为了让学生体会“冒”字的不可替代性,可以进行一次选字填空,感受词语的精准性。例如,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蚯蚓从土里(钻)出来,小鸟(伸)长脖子要妈妈喂食,机灵的小鱼只(露)出水面来吹个小泡泡。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回到文本,在文本描述的情境中,想象“冒”的情境,然后,教师又通过播放课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具体形象的事物,继续想象白荷花冒出来后怎么样?这样,对“冒”字的理解不是简单的解释,而是从学生实际出发,先引导学生进行换词,在换词的基础上,借助文本、借助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使学生对“冒”字理解得实在、透彻、全面。

3.利用生活实际运用词语

生活和语文是相通的,只有把读到的语言文字与生活经验沟通起来,才能深得文章旨趣。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人已有的认识结构对当前的认知活动会起到决定作用。利用生活实际运用词语,就是激活学生的生活积累,调动相似的经验,实现与课文有关词句所描写的情境相似匹配,以使学生在读书中入境动情,对课文的意境有着深切的感受。

例如《纸船和风筝》一文中“幸福”一词的教学,虽然我们平常经常在说这个词,但是, 却很难用语言解释清楚,为了让孩子们能更好地体会“幸福”的含义,教学时,老师可以这样说:每天早上,老师来到学校,听到你们一个个对我说“早上好”,听到悦耳的问候声,看到纯洁天真的笑容,我觉得自己很幸福。什么时候你也很幸福呢?

生一:冬天的时候,躺在暖暖的被窝里我很幸福!

生二:双休日,爸爸妈妈带我去外面玩我很幸福!

生三:我生病的时候要打针吃药,我想到不生病健健康康时很幸福!

生四:我过生日的时候,很多人来祝福我生日快乐,我觉得很幸福……

虽然这样的幸福学生或许还只是理解为一种单纯的快乐和享受,但毕竟将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生活化”了。

4.联想生活场景拓展词语

联想、想象往往是不受逻辑思维约束的思维形态,具有极大的跳跃性与自由性,可以极为迅速地使不同事物之间建立联系。因此,想象、联想是直觉思维的翅膀。教师要积极启发学生进行丰富的联想与奇特的想象,让学生在能动自主的学习探究中创造性地获得语感,提高学生拓展积累词语的能力,赋予词语以强大的生命力。

例如人教版一下《31回声》“波纹”一词的教学,有学生问:什么是一圈圈波纹?老师播放池塘里波纹荡漾的动画帮助学生理解,有学生说:哦,我也玩过的,我向小河里扔石头就会有一圈圈的波纹出现的!教师趁机拓展:是啊,生活中除了波纹,还有好多我们见过的“纹”呢!让我们一起来说说看,老师先说一个:斑马身上一道道黑白相间的叫――学生接上:斑纹。教师可以请学生学着老师的样子再说说。有的说,奶奶年纪大了,额头上有一道道皱纹;有的说,妈妈的眼角有一条条鱼尾纹;有的从自己的毛衣上找到一条条花纹;有的说手上有一条条纹路;还有学生拿起一支铅笔请大家看自己手上的铅笔,看上去像一颗螺丝钉,身上有一圈圈的螺纹……通过教师的引导,词语在想象、练说中不断丰满壮大,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和鲜活的形态。

三、感悟品味要求“道”

词语的字面解释后面有着丰富的意蕴和感彩。这正是词语教学追求的“道”――不仅仅是简单的词语教学,可以通过对词语背后丰富情感的挖掘,感受词语承载的文化,作者对所描绘事物的情感体验等。低年级教师也不能忽视词语的感彩对学生语文素养的熏陶。

第8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自主学习

什么是自主学习呢?所谓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是与“被动性学习”、“机械性学习”和“他主性学习”相对的。认知建构主义原理认为,自主学习实际就是无认知监控的学习,是学习者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自主学习要求个体对为什么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等问题有自觉的意识和反映。如果学生在学习活动前自己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作好具体的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和学习方法作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那么,他的学习就是自主学习。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产生,有赖于他的心理自由。和谐的师生关系,民主的教学氛围,能激发起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轻松愉快的氛围能使学生感到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心理自由。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也是教育改革的原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不是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而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形成自己对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为目的。只有激活了学生与生俱来的问题意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与表现欲,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如九年级语文《愚公移山》一文中,教科书对“杂然相许”的注解是:“异口同声地表示赞成。杂然,纷纷。许,赞同。”在教学这课时,我认为这种解释不太合理,认为理解为“纷纷表示赞同”更合乎文意。但这时,不便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便可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文中两处‘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与‘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语气是否相同?”、“愚公的妻子是否一开始就毫无异议?全家人是否异口同声地表示赞同?”此时课堂气氛热烈起来,学生们纷纷发言:愚公之妻与智雯语气不同,一个关切的质疑,一个嘲讽的反问否定:愚公家庭人口多,发表意见的人也多,况且愚公的妻子一开始就“献疑”;纷纷同意并不等于异口同声地同意,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学生一致认为书中的解释不合理,“纷纷表示赞同”更合乎文意。这样,学生学会了批判地接受知识,不会盲从,敢于挑战权威,不迷信书本,在问题探究中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二、启发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传统教学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虽然教学中也强调师生间的交流,但都是在教师控制下的“一问一答”。依靠学生查找资料,集体讨论为主的学习活动很少,教师布置作业也多是书面习题与阅读教科书,而很少布置如读课外书、社会调查等作业,学生很少有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的机会,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压制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发展。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启发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语文课程标准》就论及“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不过是“授人以鱼”;“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才一是“授人以渔”。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是学生发展的领路人,而学生本人才是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须被点燃的火把,教师的责任就是点燃火把,让它燃烧。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怎样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呢?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我们不能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而应通过适当的启发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如教八年级语文《藤野先生》一文,可启发引导学生提出以下的问题:①题目是《藤野先生》,为何开头却写“清国留学生”?②写清国留学生用“标致”一词应怎样理解?③作者写“弃医从文”跟写藤野先生有什么关系?④藤野先生听到“我”将不从医,为什么流露出悲哀的神情?⑤“我”既然“太不用功”,怎么会得到藤野先生的特别关照?组织学生讨论,学生也在讨论中明白:这些问题涉及到人物性格、文章选材及主题思想几个方面。此时教师可将这样一个问题留给学生:如果要你写自己的老师,你要怎样安排、组织材料呢?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调查和探究,这样更能帮助学生通过阅读认识写作,形成自己对阅读与写作之间关系的独立理解,从阅读中领悟到写作的奥妙,不断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三、激发学生内在需要,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

无论是从教育发展的规律,还是从个人发展的规律来看,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人的基本素质。社会日益发展,科技不断进步,对中学教育提出了更多、更新、更高的要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语文教学既要求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又要求学生适应未来的需要,掌握获取知识的本领与方法。由学生的“学会”变为学生“会学”,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构建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

例如,在教七年级语文《秋天》一课时,如果仅仅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老师反复讲解,把学生当作接纳知识的容器,老师的语言再美,学生也无法搜略其中的意境,感受不到那由幽谷、农舍、渔舟、牧羊女等组成的流动又整合的优美画面,领会不到作者对大自然、对祖国大好河山由衷的热爱之情。如果所教学生是开门见山、出门见水的农村孩子,他们的生活环境与本课所描绘的乡村图景很吻合,学生对课文内容不难理解;如果一直生活在城市的学生,他们可能对课文内容理解起来就有一些困难了。教学这首诗歌,重点是引领学生品味诗歌优美的意境,教他们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美的事物,激发学生表达美好感受的欲望。课堂上采用诵读法和品味法,让学生在朗读与品味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诗歌、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精神。艾青曾说:“生活是海洋,凡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就应带着学生寻找快乐和宝藏。在这个基础上拓展延伸,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自然,开展“走近秋天,亲近自然”的活动。学生返校后,创作了很多以赞美秋天为题材的作品,它们包括摄影、散文、诗歌等。如一同学写的《雅韶的秋天》一文,写得情文并茂,热爱家乡之情溢于言表。然后将学生的作品整理归类,举办一次“走近秋天,亲近自然”成果展。这样,既让学生懂得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又满足了学生求知欲的心理需要,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能力,为学生构建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

四、启发引导学生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求异思维,即根据已有的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一种展开性思维活动,是创造性思维的主导成份。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方向进行求异思维,学生才能不再是被动消极的“听客”,而成为求知的“主人”,学生的应变素质、创新能力才能得到提高。这样,才能真正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落到实处。

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理解文章内容和表达手法的学习方法,称作“立体思维法”。在阅读课文的时候,所着眼的不是点、线、面,而是多维的思维空间。比如学习朱自清的《春》时,可拿这篇课文与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比较,这两篇文章的共性是“借景抒情”,但在如何描写景物特点上是有区别的。《春》所表现的是不同事物(小草、花、风、雨、人)在同一条件(春天)下的各自特点,而《济南的冬天》所表现的是同一事物(济南的冬天)不同角度(上、下、整体)的特点。前者是多方面的写,后者是多角度的写。这样比同求异,让学生了解作家的不同风格,学会找出同类型不同文章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相同和不同点,从而体会作者的良苦用心。这种学习方法,有助于全面深刻地理解课文,开拓思维的空间,对提高研究问题的能力,提高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都是很有帮助的。

五、改革教学评价机制,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实行多元评价,发动学生本人、同学、老师、家长、社会都来参与评价,对学生的发展状况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共同关心,促进学生的成长和进步。传统的教学评价只强调以成绩为标准,重在知识方面的量化,把难以量化的内容排除在外,实际上,有些教学效果不是马上就能显现的,需要以过程和素质标准来配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认知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因而量化和客观化不能成为语文课程评价的主要手段。”教师的评价是学生赖以感受成长的喜悦、烦恼或挫折的主要参照物。教师的积极评价,会有效地改变学生自我认知的倾向性、自主行为的调控力,以及认知动机、风格和技能,进一步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第9篇

[关键词]惯用语;自然气象;文化意蕴

[中图分类号]H10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7-0190-02

一、惯用语的界定

作为熟语的一种,和成语、谚语、歇后语等相比,惯用语是一个后起的名词。随着语言研究的深入,发现了像“戴高帽”、“吃定心丸”、“赶鸭子上架”、“井水不犯河水”、“哪壶不开提哪壶”、“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等既区别于谚语,歇后语的语言单位,才出现了惯用语这个名称。惯用语来源于人民群众的口头创造,取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大多数惯用语结构短小,形象生动,使用灵活,表现力强。

众所周知,语言和文化关系密切,相辅相成,文化的特点或多或少会在语言中留下印记,通过语言,我们可以考察一个民族的文化。“观乎天文,以察时政。”因为天气变化与人们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古代社会人们根据寒暑阴晴的规律来进行农业生产和安排作息时间。那么,自然气象类词汇包括风雨雷电霜雪露等,在传统文化中,它们被赋予了丰富的意蕴。本文以自然气象类语素的惯用语进行分析,以探讨惯用语中的文化意蕴。

二、与自然气象有关的惯用语的文化含义

本文以《中国惯用语大辞典》的内容为语料,该书收录的惯用语的总数为11000个,其中包含自然气象类语素的惯用语大约900多个,惯用语中涉及气象词语最多的是风。《现代汉语大词典》对“风”的解释是:“跟地面大致平行的空气流动的现象”。我们考察“风”的惯用语,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

第一,“风”用来表示形势和情势。如:“占上风”比喻占据主要的位置或有利的形势。“在风头上”讲的是处在与个人有利害关系的情势下。“避风头”用以形容躲开对自己不利的势头。还有,“顺风使箭令”比喻顺应形势的发展与变迁进行指挥或发出命令。“顺风下臭雾”形象地描绘了利用某种形势或机会来说坏话做坏事。“凑顺风”指趁着有利时机行动。据《现代汉语词典》,“顺风”的义项有:①车、船等行进的方向跟风吹的方向相同,也常作为祝人旅途顺利、平安的吉祥话。②跟车、船等行进方向相同的风。但是,在涉及“顺风”的惯用语中,“顺风”比喻顺着形势做事。

第二,“风”用来表示意见和劝告。如:不听别人的意见有“春风不入驴耳”、“春风之过马耳”、“当耳旁风”、“秋风灌驴耳”等,多带有贬义色彩;表达妻子对丈夫的意见的是“吹枕边风”;不再坚持自己的意见是“松口风”;对别人有什么意见或看法就当面指出的是“是风是于当面来”。

第三,“风”用来表示消息和信息。如:“吹出风来”指透露出一些信息或散布某种谣言。“风里言,风里语”指的是私下里传闲话或散布流言蜚语。“口风紧”表达说话谨慎,不透露相关的信息。其中,涉及“风声”的惯用语较多,人们常用他象征或比喻传播出来的消息,如:“知风声”、“放风声”、“探风声”等。

惯用语源于口语,来自民间,被赋予了浓厚的色彩意义。处于农耕社会的中国人非常注意季节的变化,他们观察到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风。春天的风温暖,让人感到舒适;夏天的风凉爽,让人感到畅快;秋天的风萧瑟,使人感到愁苦;冬天的风凛冽,使人感到寒冷。在古诗词中,“春风又绿江南岸”,春风可以带来盎然的春意;“秋天吹渭水,落叶满长安”,秋风可以营造萧瑟的秋景。而在惯用语中,“春风”、“秋风”都代表意见,如:“春风不入驴耳”、“秋风灌驴耳”。另外,古人还把四季与四方相配,《礼记・乡饮・酒义》谓:“东方者春,南方者夏,西方者秋,北方者冬。”。因此,不同季节的风可以代表不同方向的风,即东风与春相应,西风与秋相应。涉及东风的惯用语有:“东风吹马耳”、“东风压倒西风”、“借东风”等,均带有褒义色彩,而涉及西风的惯用语有“喝西北风”等,为贬义。

雨同样是自然界最为常见的现象之一。《说文》谓:“雨水从云下也”,《释名・释天》谓:“雨,羽也,如鸟羽动则散也。”雨被描述为天空中纷纷下落的羽毛,这一方面源于水乃万物之源,原始人类择水而居,而水是靠天降雨而得,所以雨是生命之源,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原始人类对雨的既神圣又神秘的情感。雨逐渐成为滋养万物,化生万物的象征符号。在惯用语中,如“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

比喻盼望已久的事物终于得以实现。再如:“久旱逢甘霖”,“甘霖”解释为“好雨”迫切期望得到盼望已久的帮助。“甘”字生动地描绘了雨的形象,正如《尔雅・释天》:“甘雨时降,万物以嘉”。另外,一提到它,我们就会从心底感受到漫天降雨的清凉的舒适感语荡涤心灵的愉悦感。雨意味着拯救与希望的同时,也代表了绝望与幻灭。《尔雅・释天》曰:“久雨谓之。”狂风骤雨具有强烈的破坏性,带给人们灾难,如洪水。原始先民面对洪水是束手无策、无可奈何、心生畏惧的,于是雨就成为悲凉无奈的符号。因此,反映在惯用语中,多是消极意义,如:“好花偏逢三更雨,明月忽来万里云”比喻忽然受到无情的打击。

在惯用语中,“风雨”频繁地出现在一起。风雨本指风和雨,人们常用它象征艰难困苦。我们知道中国古代社会以农业为主,人们过着男耕女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而人们最关心的庄稼丰收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土、风雨,阳光等自然条件。在无法用科学解释的情况下,人类便赋予了风雨等自然现象以神秘或虔诚的审美内涵。于是,将与灾害息息相关的影响作物生长的“风雨”与人生中的阻碍人类发展进步的挫折困难进行了类比。如:“刀子风,鞭杆子雨”形容遭受沉重的打击和痛苦的磨难。“经风雨,见世面”比喻经历各种艰难困苦的考验,增长见识和才干。“漏屋偏遭连夜雨,破船又遇打头风”讲的是身逢绝境,偏又遇到不幸的事情,也指倒霉的事一件接一件。不用吃苦受罪的是“风吹不着,雨打不着”。吃尽苦,受尽罪的是“风里来,雨里去”。

其他包含气象语素的惯用语,如“雪”,“六月里下雪”六月不可能下雪。比喻发生非常稀奇的事情。“只扫自己门前雪”讲的是人自私自利,只管自己,不管他人。“风搅雪”指私下里传闲话或散布流言蜚语。“雪里藏死尸”表达用自欺欺人的办法掩盖事实。然而,在古诗词中,“雪”多象征着纯洁。再如“云”,“云端里看厮杀”形容站在一旁看热闹。“云开日出天睁眼”指好运气终于来了。“半天云里都听见”表达声音很大,传出很远。“拨开云雾见青天”比喻经人指点,有了新的方向或目标,冲破阻力,见到了光明,也指冤屈得到昭雪。

涉及日、月、星辰的惯用语也有很多。《孟子》谓:“天无二日,太阳也。”太阳驱走黑暗,给人类带来光明,同时普照大地,万物生长。古有夸父逐日,道渴而死,超越生命,追求永恒。于是,“太阳”往往成为希望、温暖、恩惠的代名词。“冲着日头说话”指凭着良心说话。众所周知,太阳东升西落,周而复始,因此又代表着人的生命和事物的发展状态。“日头常晌午”就是用来比喻人永远交好运。

在中国文化中,月亮从古至今都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天体,它承载着我们祖先丰富的审美感情和深刻的文化意蕴。《礼记・礼器》云:“大明生于东,月生于西,此阴阳之分,夫妇之位也。”阴阳观念是中国哲学的基础,月亮和太阳则以高度的意象特征分别形容女性和男性。女性是月亮的灵魂,月亮是女性的化身,月亮带给人的感觉是宁静、柔和,与女性身上的温柔内敛的特质相似。涉及“月亮”的惯用语有:“水底捞月亮”、“水中花,镜中月”、“蹬着梯子上天摘月亮”、“熬了星星盼月亮,熬过初一等十五”等,在这里,“月亮”象征着由“女性、母亲”之意衍生的“美、美好”。但运用于惯用语中,这种“美”却遥不可及。月亮是美的象征,它无不闪耀着和谐美好的光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月亮见了躲入云中,形容女子非常美丽娇艳。

众所周知,占星术历史悠久,古人利用天文星象的变化进行占卜来预测国家和个人的命运。那么,星星就用来象征命运、运气。如“扫把星”,迷信的人认为出现扫把星就会发生灾难,因此扫把星也用为骂人的话,如果认为发生的灾祸是由某人带来的,就说某人是扫把星。另外,人们可以通过观察星座的位置来判断方向,所以,星星有“带人走出困境,指引方向”的意义。其他涉及“星星”的惯用语有:“看着星星想月亮”比喻不切实际地空想不可能得到的东西。“叫上天摘星星,忙搬梯子”比喻不动脑筋,盲目顺从。“要星星不敢给月亮”形容人对人过分溺爱或畏惧,什么要求都必须满足。

三、结语

惯用语的主要特征之一是意义的整体性,即整体的意义不能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例如,“树欲静而风不止”比喻事情的发展趋势,已经不再是人能掌控的,或“无风不起浪”形容事情不会凭空生出。

第10篇

初读子月先生的诗词小辑《轮回》,是在南阳大文化研究院主编的《躬耕.文化南阳》2014年特刊号上。老师们说,有一组《轮回》40首,你读读吧,写的很不错的。我一口气读完,竟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也许是我对古体诗词天生的喜爱,也许是对诗中描绘的田园风光的美好印象和向往,也许是诗中洋溢的赤字之心勾起我对少年时代艰辛而难忘岁月的回忆,再也许是对这本期刊的爱不释手或者敝帚自珍吧,两年了,我不止一次地反复品读《轮回》,而这组诗词作品竟然也如一壶老酒、半盏红茶,一回一回地让我这个阅读挑剔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品出风格迥异的味道来。古人说,奇文共赏析。笑尘九子也不辟浅陋,不敢独享,特归辑成这篇《轮回四品》,以就教于诗人与方家。

一品田园风光

子月先生的《轮回》,以自然界的春、夏、秋、冬时令为序,每季10首,凡40首。这本身就是一幅岁月轮回的风景画。“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当我们回首往事的时候,总是千头万绪,感慨万千,不知从何说起。而描摹四季轮回,春天当然是首当其冲了。但诗人并没有把“春十首”放在开卷,而是“冬十首”。这就体现出来一种艺术独具的匠心。因为明媚的春天,都是银装素裹的冬孕育和催生的啊!且品这首《冬思》:

漫天风雪铺经纬,纱织山河冬始成。

不尽梅花几重梦,无穷童趣一生情。

千家疏影鑫寒月,万里银屏蓄后生。

夜半已闻新柳聚,劝君慎在早春荣。

这首诗从艺术上看,不仅对仗工稳,如“不尽梅花几重梦,无穷童趣一生情”;而且用字讲究,推敲到位,比如“几重梦”、“疏影”、“慎”字等。而全诗的诗眼在末句:夜半已闻新柳聚,劝君慎在早春荣。就把原本描写漫天风雪、腊梅盛开、素月寒宫、柳蟒初聚的冬天景物的意境,升华到一个人生哲理的高度了。那就是感悟出来的“冬思”:不可少年得志而得意,谨记大器晚成之祖训。

而一首小令《春雪》,似乎就是在读者面前徐徐展开的一幅素描画:

飞雪悄栖梦,开怀沐冷晴。

久凌虚小蕾,忽放纵倾城。

残叶随风去,浅红任峥嵘。

小园玄月上,归燕两三声。

从某种角度上讲,五言比七言更难写。为什么?用最少的笔墨,画最好的画;用最简练的文字,抒发最丰富的情感,不论对画家还是诗人,都是最真实的考试。这是一首描写早春小雪的状景抒怀诗。时令当然是在孟春的正、二月,小雪初晴,天气仍冷。有什么花吐蕊欲放,就露出峥嵘美艳,一时间竟快要有倾国倾城的魅力了。我在故乡的小园里赏春徜徉,不觉间夜色降临,上弦月已经挂在残叶随风的枝头了;神情恍惚间,听到再度归来的燕子轻轻的呢喃声。此情此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是似曾相识的;还是因了那句古诗:似曾相识燕归来,小院香径独徘徊。想来这春雪,也一定是有味道的香雪了。

我们再来读一首描写初夏田园风光的词:《如梦令.初夏》:

桃李惜时偷长,布谷应声回荡。小院正葱茏,大地蜡黄初上。心旷,心旷,满目尽收希望。

桃树梨树怕春天悄悄过去,拼命偷偷地生长;布谷声声在空中回荡,院子里草木葱茏满目,田野里麦子已结开始呈现出一片金黄了。这样丰收在望的初夏景色真让人禁不住心旷神怡啊!

喜悦之情,扑面而来;田园风光,跃然纸上。此为一品。

二品赤字之情

古言云:人非草木,岂能无情?尤其是生长在农村的孩子,对大地母亲、生身父母的养育之恩,对故乡家园的深深眷恋,更是伴随终生,]齿难忘。体现在诗中,则是无处不在的浓浓的游子之情,赤子之心。一首《拾麦穗》,即饱蘸了诗人对童年随母亲辛苦劳动、艰难度日的深情追忆:

风吹盐碱白茅飞,霜落沙窝麦垄稀。

朝酱暮咸三顿薯,秋穿冬着四时衣。

披星戴月寻遗穗,爬岗翻沟觅漏机。

母子躬身千百度,虚汗瘦粒踏歌归。

母子俩在稀疏的麦垄间奔波,捡拾人家遗漏的麦穗,爬坡翻沟,千辛万苦,又累又饿,虚汗淋淋,可捡拾到的还是些秕瘦的麦头。但心里还是那么的高兴,挎着篮子唱着童谣回家。一个是“少年不知愁滋味”,但更多的是劳动,尤其是跟母亲在一起劳动,虽苦尤乐。

如果说对母亲的爱是小爱的话,对家乡父老、一草一木的惦念,则展现出诗人对故乡的另一种眷恋。这首《蝶恋花。秋月》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这种游子的眷恋之情:

弦挂碧空霜掠影,万里银屏,夜半余清冷。月隐星繁风物静,儿时小院多安宁。 苍叶飘零惊燕醒,犬吠鸡鸣,三唱霞将映。父老披星耕露径,后生晨读问新鼎。

这是一个月朗星稀的深秋之夜,我回到了儿时住过的小院子里,清冷的月光洒下来,院子里显得更加静谧安宁。时辰早已过了三更,树叶飘零的声音似乎惊着了孤栖的雁鸟。这时候狗也叫了鸡也叫了,东方既白天欲晓,父老乡亲们开始踏着露水下田耕种了。而我也一直读书到天亮,立志用更大更新的成就,来报效故土家乡的恩情吧!

自古以来,写赤字之情、游子之心的诗文很多很多,而真正朗朗上口,又牵人魂魄者少之又少,也就孟郊的《游子吟》、李白的《望月》了。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宋之问的那一首:“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这首成语“近乡情怯”的出处诗,最能折射出悠悠赤子的思乡之情。子月的这首秋月是词不是诗,在此不能做艺术方面的类比;但意境中那种宁静、恬淡、自强不息,无疑是一个游子归来最真实的心境写照。

三品书卷之气

岁寒三友者,梅兰菊也;花中四君子者,梅兰竹菊也。不管三友抑或四君子,梅兰菊者,既是文人的志趣,更蕴含者中华文化厚重的书卷气。

子月的《轮回》四十首作品中,就有6首吟咏这魂牵梦绕的岁寒三友。先看《冬梅》:

严冬着蜜蜡,深雪始开花。

孤傲凌三九,幽香慕夕霞。

斜枝牵玉链,素面待春华。

疏影邀新燕,冰心拌子芽。

猛然一看,诗意很平淡,起句用字也一般,甚至有“花”、“华”的重音字叠用之忌。但收尾的“疏影邀新燕,冰心拌子芽”,忽然间就提升了全诗的意境格调,弥补了一些平淡不足。

再看这首七言《秋菊》:

重阳时节秋尤暖,昼短光催择日鲜。

僻壤野菊多寂寥,喧城陶客少悠然。

饱经寒暑终无悔,历尽风霜始有缘。

弱骨幽香送秋尽,素颜冷艳抱枝眠。

反复读之,我感觉这是一首反讽诗。你看,原本以生长在偏僻隐逸之地为荣的的野,也忽然感到寂寥了;在喧哗热闹的城市里,哪里还有像陶渊明那样悠然恬淡的隐人雅士?这些饱经风霜之后,虽然也说着无怨无悔,但萧杀的风霜摧残,也只能以柔弱的花骨、幽弱的花香,眼睁睁看着秋天过尽,严冬到来,而残花素颜败凝枝头。

世人写,大多溢美赞赏之词,或称傲霜盛开,或羡隐逸之情;激情澎湃如黄巢者,更是豪情万丈,“我花开后百花杀”了。而子月此诗,则是反其道而行之,除了对植物生物学规律的实情描摹外,不能说不是对社会上曾经的喧嚣浮躁、假命清高现象的讽刺。当然了,诗有千面,这也只是笑尘九子的一种品读而已。

还有诗人专门写的《岁寒三友》、《冬至》等,都在字里行间,散发者诗人阅读广泛、学养深厚的书卷之气。

四品家国情怀

圣人曰:诗言志,歌咏怀。实为诗之至理名言,千百年来也被无数诗人志士所印证着、探索着。大凡诗人,都是真性情之人。父母情深,思乡情浓,游子情长,家国情怀,无不在真正诗人的笔下荡气回肠,一览无余。

《轮回》四十首中,没有慷慨悲歌的高调之作,没有牵强附会的“老干部体”,也似乎看不到刻意为之的“政治情怀”诗;但另一种家国情怀的自然流露,是可以被细心的读者所品读捕捉得到的。

先看“冬十首”的_卷篇《沁园春.雪》,下阙:

星辰信步随缘,斗拨汉,风光弄世弦。看大江南北,英才济济;北雄南秀,各领光鲜。穿越时空,浪花淘尽,诗易人生三百年。观华夏,正四时西子,处处春天。

一种昂扬向上的品味风貌跃然纸上,诗人对华夏祖国如画江山的赞美,对民族振兴充满自信的精神气息,无形中已结感染和鼓舞了读者。

还有一首《端阳》:

芙蓉绽放醉仙宫,杜宇飞鸣荡寂空。

几户朱门斜野艾,数枝黄杏曳东风。

离骚一曲千秋颂,铁骨终生万代崇。

华夏英豪多壮志,神龙竟探问苍穹。

诗取名《端阳》,一定是要有楚国大夫屈原的元素的。屈原是中国诗歌史和政治史都绕不开的重要人物。文学史绕不开,是屈原杰出的诗歌天才与艺术成就;政治上绕不开,是屈原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东方文明史绕不开,是屈原兼具了诗人与政治家旷世少有的、弥足珍贵的家国天下意识与悲悯的人文情怀。中国的文人,古时候都是精英士大夫阶层,自幼就受着儒家文化的教诲与熏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普遍的、也是可贵的政治抱负与情怀;正是这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推动着华夏民族至今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不断迎来新的伟大复兴。

笑尘九子不懂政治,也远离高高庙堂;是自幼所耳濡目染的圣贤之书,让我多少也懂得一些世间的道理,稍具些许所谓的文人情怀吧。大诗人陶渊明曾吟咏道: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忧什么呢?就是天下苍生。《轮回》的《识春》里有一句:“淡对尘缘观盛世,当歌岁月乐为民“;“出淤不染清涟濯,入墨无暇气节牵”(秋荷)。也都在诗情画意之间,透出诗人对荷花高洁气节的由衷赞美,对为民服务奉献境界的真诚向往。

第11篇

【关键词】先秦;赵国;陶器;青铜器;玉器;造型艺术

中图分类号:K878.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2-0171-03

先秦时期的春秋战国是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战国在政治、经济、思想上出现了划时代的变化;战国也是士人普遍崛起的时代,民间手工业在列国改革和社会自由竞争条件下蓬勃发展,战国时期各项艺术和手工业百花齐放。作为战国“七雄”之一的赵国,从公元前475年赵襄子即继立至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经过近170年的励精图治,赵国在疆域、人口、商业经济、军事等方面在列国中均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强大的国力促进了赵国物质文化的极大丰富,也造就了赵国特有的文化L貌和艺术形式。赵国在陶器、青铜器、玉器等造型艺术方面独具特色,是战国七雄国家中一枝独秀。

一、赵国陶器造型艺术

距今8000年,在河北邯郸武安的磁山就有了手工低温烧制的陶器。陶器经过五千年的发展,到战国时期,在技术上逐步提升,已经出现印纹硬陶。战国时期各地广泛使用的是灰陶,因为窑炉结构的改进,使得陶器的烧造温度提高,在品质上陶器获得提升,逐渐向瓷的质地发展。制陶业是赵国分布最广泛的手工业部门,赵国都城邯郸的制陶业相当的发达。考古学者在大北城遗址发现比较完整的碗、钵、细把豆等器物[1]。这时的陶器制作以轮制为主,手制、模制次之,有些器物还采用轮制、模制和手制兼用的方法。赵国墓葬随葬品中,百家村墓葬出土陶器497件,器形种类有鼎、壶、豆、盘、F、碗、鉴、B等多种样式。其中,鸭尊、鸟柱盘、兽头盆、弯颈壶为特殊的造型器物。以鸭尊为例,“器形作鸭状,上有一小圆口,尾作扁方形向上翘起,腿短粗,蹼作扁圆形”,“器身施以红彩,多已剥落,尚可隐约看出羽毛纹饰”[2](P621)。这样栩栩如生的动物造型,堪称陶塑中的精品。赵国的陶器形制有其特别的造型,如莲花瓣盖陶壶,陶壶盖沿边饰以外翻的莲花瓣。鸟柱盘共发现有六件,都是在盘中间有一支柱,上托一鸟型。赵国陶器造型中鸟型器居多,学者认为这是赵氏出自东夷民族的缘故。

在建筑上,陶也有广泛的应用。在赵王城建筑部件有板瓦、筒瓦、瓦当、大小方砖和长方砖等。从赵王城城垣上过去曾发现有铺瓦和排水槽道可知,其排水系统应当是比较完善的。

二、赵国青铜器造型艺术

青铜器是中国古代夏商西周的代表性工艺。考古发现,夏代就已经有青铜器的发现。在商周时期,青铜器作为重要的礼器,青铜器的数量和规模作为天子、诸侯、贵族等级的标志。礼器即“藏礼于器”。到了春秋战国所谓的礼崩乐坏,青铜器作为礼器的性质改变了,在器形和技法上也与商周时期有明显的不同。如在技法上,商周时期铜器的块范即陶范制作在战国改为脱蜡法,采用牛油塑模灌注的方法。由于冬天冰冻成块的牛油坚硬而易雕刻,所以在这个时期的铜器上可以看到繁复的螭龙纹、螭虺纹等细密的纹饰。战国铜器在装饰纹饰的技法运用上具有超越性的革新,同时铜器上饰以描绘当时社会现实生活的画像艺术也大量出现。如建筑、人物活动、宴乐、狩猎、征战、采桑等战国时期社会风貌。这个时期的铜器纹饰,以细腻的手法表现丰富而多元的战国社会生活内涵,是这个时期青铜器的造型工艺特色。《荀子・强国》认为优美的青铜器“刑范正、金锡美、工冶巧、火齐得”,先进的制铜技术主要包括制范、刻划、镶嵌、焊接等。赵国的青铜器在制范、镶嵌、焊接、刻纹等技术上表现突出。

赵国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青铜器物造型与纹饰等方面创造了许多瑰丽的艺术珍品。春秋晋国赵氏的墓葬就出了独特造型的青铜器。山西太原金胜村赵卿墓出土青铜器约1690件,其中出土的青铜鸟尊长33厘米,高25.3厘米,器身为一昂首挺立的鸟。鸟尊的鸟头小而带冠,圆眼、勾喙。喙的下部是固定的,上部可以开合,前倾可以开,立定可以合。鸟的背部有长曲虎形捉梁,虎后足直立状。鸟的背部有一个椭圆形的开口,口上有盖,盖上有钮,钮中铰链与虎形手把虎的后枝相连。鸟足直立,矮粗,足间有蹼,尾巴后有虎形支脚,虎张口露齿,前足着地,与鸟足形成三点稳定的着地。鸟尊通体羽毛纹饰,喙下、足跟以及翘位饰以鱼鳞状羽纹。虎身为云纹,脚为鳞纹,尾为回曲纹。鸟尊造型逼真传神,也为美观的实用器,纹饰既展示了鸟的柔顺性格,其中鸟身的鳞状纹也使得鸟尊显示出刚劲之美,整体造型厚重典丽。赵国青铜器多鸟型,在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有出自山西太原的一件青铜子作弄鸟尊,通体饰以浮雕状花纹,并有错金铭文“子之弄鸟”四字。李学勤先生认为此也为春秋晋卿赵氏的器物。此与金胜村赵简子墓的鸟尊形制相似[3](P39)。赵简子墓还有一件铜戈,是富有艺术美感的兵器。柳叶形前锋,长援,横断面叶中间扁厚,两侧呈锐三角形。援中心透镂花纹,短胡,椭圆形銎腔,上有穿孔。銎与内部饰虎擒雄鹰圆雕。“虎昂首张口,身拱曲,卷尾,前爪抓鹰身,后爪扼鹰头。虎身饰鳞纹、卷云纹和重环纹。鹰伸颈翘尾,身饰羽状纹、鳞纹。鹰爪下饰一周连珠纹”[4](P74)。虎鹰之像,暗示此兵器勇猛无比,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个铜戈造型显示出贵重的特点,与实用的铜戈大为不同。晋国赵卿墓还有莲鹤方壶、青铜匏壶、青铜三足虎头提梁F等皆为造型生动、奇特兼具使用功能的青铜器。

1923年出土于山西浑源县李峪村有一批赵国代地的青铜器,有些散见在世界各地,保留在上海博物馆较多。浑源墓的时代约为战国前期偏早,当为代国被灭后的赵人墓葬,亦是赵国造型艺术的典型作品[3](P59)。浑源铜器“其类别、组合还是造型、装饰工艺等皆引起学者的极大关注”,“总体上属赵灭代后赵国的青铜文化遗存”[5](P8)。其中的鸟兽龙纹壶和牺尊显示了赵国青铜器很高的造型艺术水准。鸟兽龙纹壶周身布满十分精美的纹饰,主纹是人面鸟嘴兽身鸟尾的动物和龙相缠绕一起,下部是兽头噬咬螭龙,上下各组纹饰间还有浮雕写实的牛、犀牛、虎、豹等动物纹饰,底下还有一圈雁纹。纹饰上,除了通行的蟠龙纹题材之外,有非常明显的区域性特征[6](P79)。牺尊的造型稳重端庄,形态十分逼真,可谓浮雕艺术造型与实物器用的完美结合。牛鼻上还穿有一圆环,表明当时驯牛技术已有用绳穿牛鼻的方法了。

赵国青铜器中有许多造型奇丽、纹饰华美的艺术珍品。1997年出土于赵王陵2号陵的三匹青铜马是罕见的圆雕作品,一匹为行走马,作昂首行走状;另两匹为驻足马,分别作低首伫立和低头觅食状。三匹马大小相差不大,以立体构图的写实手法,将动态与静态马刻画得生动传神。郝良真描述这三匹马的造型:“从雕塑艺术的角度看,采用了多视角立体构图的圆雕手法,以一条和谐明快的曲线勾勒出马的头、背、臀、尾的整体轮廓,马头的颌骨突出,颌角清晰分明,眼神凝重深邃,鬃毛与马尾线条流畅,连马掌部位都刻画得惟妙惟肖,将运动的马与静止的马表现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这三匹青铜马造型完美,刻画细腻,风格写实,反映了赵国艺术的精湛,代表了赵文化灿烂的艺术成就。”[7](P9)这三匹立体青铜雕塑马是草原马的造型,均为风格写实的战马形象,对赵文化有着特殊意义,是赵国胡服骑射的见证,充分表现了赵国精湛的雕塑技艺和尚武的审美思想。

赵国青铜器的优美造型,也是中国造型艺术“应物象形”审美创作标准的反映。对骏马、鸟、猛虎、雄鹰等造型与所描绘对象形似,且有真实感,同时这些形象又超越“具象”的层面,形态极富艺术张力,给人以艺术感染,也是中国造型艺术“以形写神”至高境界的一个体现。赵国青铜器鸟的纹饰和雕塑较多的特点,这与赵氏源自东夷民族有关,尚存鸟崇拜的残余。青铜马的造型对赵国而言有着特殊的意义,赵氏先祖从舜时期就以驯马驾车为祖业,在商周时期因为君王驾车的特殊地位而受封;到赵武灵王时期“胡服骑射”改革,成为军事上骑兵代替车战的开始。另外,赵国还有草原文化特点青铜帐篷顶部件,“至今考古发现的青铜帐篷顶柱全国只有5件,其中3件出土于东周赵氏的辖地,2件出土于中山国境内。可见,被游牧民族半岛形环绕的赵氏与赵国,深受草原文化的影响”[8](P308)。中山国后为赵国征服,属于赵地范围,所以,中山国的青铜器与赵国一样具有北方游牧民族文化的特征。

三、赵国玉器造型艺术

玉器因其质地晶莹温润,获取不易,在新石器以来,玉器为上层贵族所垄断。在新石器时期,巫术文化利用玉器的晶莹特质、纹饰、形制等特点作为王与上天神祗、祖先沟通的工具,同时作为祭天、祭地的礼器。商周时期玉器作为礼器,还作为身份的象征。《周礼・春官・大宗伯》:“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国,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b璧,男执蒲璧。”“六端”为四种不同尺寸的圭和两种不同花纹的璧,用以代表不同身份贵族的表征。当时还有“六器”,“六器”则为以玉的颜色来祭天地和东南西北的礼器,具体分别是:以璧祭天,以琮祭地,以圭祭东方,以璋祭南方,以琥祭西方,以璜祭北方[9](P40)。

在春秋r期晋国赵氏使用玉器很丰富,山西太原金胜村晋国赵卿墓,出土的玉剑M造型精美,玉剑M长5.2厘米,宽4.2厘米,厚3.1厘米,中孔长2.5厘米,宽0.7厘米,重60克。青玉,有褐斑,制作精细,正面近似梯形,以镂空技法雕成一个禽鸟的造型,禽鸟上饰以浅浮雕的云纹和谷纹,并有若干平行线纹及鳞片纹等装饰性线纹,造型极为特殊,器背面有一矩形系带孔,便于革带穿过,可固定剑与腰带间,作为剑M使用[10](P45)。学者也认为“金胜村出土的玉剑M为白玉,造型独特,表面积仅二十多个平方厘米,竟综合了多种动物和神异的局部形象,如龙、蟠虺、鹅、鱼等,堪为春秋时期打散组合造型手法的特例。”[8](P215)

进入战国,由于铁器的普遍应用,进而也改进了玉器磨刻工艺,玉器上的纤细、婉转、回旋的线条以及结构式的造型变化都出现了。在战国,贵族佩戴玉仍受到孔子儒学的影响,“君子无故,玉不去身”,佩戴玉成为贵族服饰的一部分,以璧、璜、环卫主体的各样组玉佩应运而生。佩戴组玉佩除了作为君子的表征之外,还有节制步伐的目的,让人的行止更加优雅。在赵国,玉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装饰品。赵都邯郸在列国中以商业发达著称,同时是玉器贸易大宗集散中心,吕不韦就是在邯郸从事玉器生意的大商人[9](P40)。在考古出土文物中赵国玉器装饰品很多,主要有璧、环、瑗、璜、管、玉剑M、项饰及带钩等。这里我们从一件玉剑M可以看到赵国玉器的精美纹饰。1962年在邯郸市百家村战国墓出土的玉剑M,长7.7厘米,宽2.1厘米。玉质为青白色,为剑鞘中部穿挂之用,面板呈长方形,底部近一端附长方形槽孔,两端出檐,表面饰以云纹,一端为变形兽面,玉质晶莹剔透,纹饰工整流畅[11](P188)。赵国的玉器玉材的质地很好,应该是来自于今天新疆的和阗玉。中山国也处于赵国范围,《史记》里说“赵、中山地薄人众”,风俗相同。中山国的玉器也与赵国一样,具有北方游牧民族文化的特征。中山国墓葬出土玉器达3000件之多。精美的玉器有龙纹玉璧、三龙环行玉佩、四凤玉佩、玉雕饰版等。这种玉雕饰版与赵王陵2号陵出土的金牌饰类似,这些玉饰片纹样有许多兽面形象,或许它与北方文化盛行的铜牌饰有着某些联系。笔者觉得上面的图案造型与鄂尔多斯青铜器博物馆的游牧民族的铜牌饰造型相似,具有草原文化的特征。要之,赵国玉器代表着北方民族独特的艺术形式,雕琢精细,纹饰设计简明,富有气势。

总之,赵国的陶器、青铜器、玉器是造型奇丽、纹饰华美的先秦北方区域文化的艺术珍品。赵国器物中多鸟和马的器物造型,说明赵氏先祖出自东夷民族以及与马的不解之缘。赵国器物在雕刻、纹饰方面表现为战国北方民族的造型装饰特点,有雄强豪放的倾向,充分体现了赵文化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两重性特征。[12](P124)

参考文献:

[1]河北省文物管理处,邯郸市文物保管所.赵都邯郸故城调查报告[A].考古学集刊(第四辑)[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2]河北省文化局文化工作队.河北邯郸百家村战国墓[J].考古,1962,(12):613-634,3-6.

[3]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4]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金胜村251号春秋大墓及车马坑发掘简报[J].文物,1989,(09):59-86,97-106.

[5]徐海峰.赵国青铜文化简论[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3):8-12+20.

[6]马承源.鸟兽龙纹壶[J].文物,1960,(04):57-58.

[7]郝良真.赵国王陵及其出土青铜马的若干问题探微[J].文物春秋,2003,(03):5-12.

[8]邵学海.先秦艺术史[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0.

[9]周功鑫.战国成语与赵文化――导读[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5.

[10]马金花.剑上的玉饰兼谈赵卿墓出土的玉具剑[J].收藏家,2005,(05):44-46.

第12篇

[论文摘要文章从古典情怀的内涵以及培养学生古典情怀在当今社会尤其是中学文言文教学中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入手,通过古典情怀所具有的“博大的仁者胸怀”、“执著的沉静思想”和“永恒的追求精神”三个方面的内涵,对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古典情怀进行分析阐述,认为中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应重视对学生古典情怀的培养,给学生以思想的指引、人生的启迪、情感的熏内和美的感染,并且使学生通过阅读背诵、积累和鉴赏文言文来培养其古典情怀。

一、古典情怀的内涵与品质特征

《辞海》对“古典”这一概念有如是界定:“①古代的典章法式。《后汉书·儒林传序》:‘乃修起太学,稽式古典。’②古代流传下来而被后人认为有典范性的或代表性的。据此,现今流传下来的出自古人手笔的诗、词、曲、文、赋、小说等古代经典的文章都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古典”之内。优秀的古典文学作品作为一脉相承的民族传统文化,历经了时代淘洗,富有浓厚的中华民族精神。《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第八条指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基于这种理解,笔者把这种民族精神定义为古典情怀,即具有博大的仁者胸怀,对人类、自然、宇宙的人文关怀,并以沉静的思想焕发出内在与外在的激情,以坚韧的意志力进行永不停息的精神探索和追求。古典情怀不仅存在于有形的实体(诗、词、曲、文、赋)中,而且也体现在无形的精神中,积淀在一切传统文化之中和民族成员的思想灵魂之中。而中学语文文言文不仅是古代文章的精华,也是现代人学习传诵的佳作。其中不仅积淀着丰富的古代文化,也蕴含着深厚的古典情怀,沉浸着丰富而深厚的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浓厚的民族精神。因而通过对文言文的学习,可使学生具备古典情怀的品质,从而思想得到净化,精神得到升华,身心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进而塑造成新时代的综合性人才。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应使学生具有古典情怀的品质包括:博大的仁者胸怀、执著的沉静思想和永恒的追求精神。

(一)博大的仁者肺怀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文言文作为我们民族历代优秀文化的载体,历经了时代的淘洗,以其广阔的胸怀和视野向我们展示出优秀的中华民族精神和丰富的古典情怀的魅力。其中仁者胸怀就是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学习文言文,可使中学生具备博大的胸襟,宽广的视野,从而能对丰富的情感世界有深刻的体验,并建立起准确而又客观的认知体系,同时获得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能力,从而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例如:孔子仁学思想的核心是“仁者爱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孟子讲“仁政”(《孟子·尽心上》)。无论是孔子的“杀身成仁”还是孟子的“舍生取义”,都已经深深融人到了我国传统的思维和胸襟中。两位古代哲人对于生命哲学和人生价值的深刻体验虽然只有八个字,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以博大的胸襟去追求正义。

此外,文言文的仁者胸怀还表现为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从哲学上说,人文关怀关注的是人的生存状况,及对人类权利的尊重和对人类的历史存在和发展的深切思考。具体来说,“它是一个以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为前提,以肯定个人的自由和平等为基础的概念。它体现了一种人文精神。而文言文中这种人文精神体现在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追求中。例如:《劝学》中“知明而行无过”、“博学而日三省”的勤学专一、反省修身的态度,《岳阳楼记》中范仲淹的那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襟和人格。通过学习文言文中的人文精神并感受其人文关怀,使学生怀有一颗滚烫的心,以天下为己任,去发掘和发挥自身价值,锻炼出充满关怀和爱心的灵魂,培养自己充实的内心和健康有活力的生活态度。

(二)执著的沉静思想

古典情怀的另一个表现就是沉静的思想。就像落叶只有化为尘土才能孕育出崭新的嫩芽一样,只有经历了冬天的沉寂,才能换来春天百花齐放的喧嚣和绚烂。学生学习也是如此,只有在沉静中才能细心聆听内心的声音,只有在深沉的思考中才能够克服浮躁的心理,才能获得心灵的回响和精神的提升,也才能获得一次次思想的升华和情操的提高。在语文学习中,对于文言文本身所具有的深邃的思想、豁达的情怀、凝练的语词以及千百年来代代相传的精神,通过学生在具体的阅读和体验中,在对古代经典的耳濡目染中,必定会受到深刻的影响,在沉静中充分体会那些经久不衰的民族传统文化和传统思想的精华,进一步获得灵魂的提升。例如:(烛之武退秦师》中能言善辩的烛之武不卑不亢、沉着冷静,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以挑拨离间之法最终说服秦伯撤走围郑的秦军,派兵保卫郑国,从而取得了游说的胜利。通过学习学生不仅能够从中体会和感悟到“说客”烛之武冷静的思维、豁达的情怀和博大的胸襟,而且通过不断地扩展学习进一步理解一代贤士们的深邃的思想境界和伟大的情操。

(三)永但的追求精神

《周易·乾卦》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说的正是人要有远大而坚定的理想,有不安于现状、持之以恒的精神探索和追求精神,而这也正是古典情怀在精神品质上的表现。孔子也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孔子本人明知“道之不行”,却“知其不可而为之”,仍一如既往地去积极奋斗、努力追求和探索。这种奋发进取、百折不挠的精神无疑给后人树立了榜样。而正是通过对文言文的学习,培养中学生为理想和抱负不断前进、不断发展的能力,尽管遭遇许多曲折和坎坷,也要具备不懈追求、坚忍不拔的精神品质,将自我塑造成有勇、有谋、有智、有识的新时代综合性人才。例如在文言文中,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为追求“存君兴国”的美政理想而饱受同僚的诬陷和迫害,但“明于治乱”的屈原仍心系楚王和楚国的兴亡,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九死不悔之意志去追求探索“存君兴国”的理想直至生命的终结。

二、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古典情怀的必要性分析

在日益浮躁的现代商品经济社会里,人们精神逐渐走向失落和荒芜。一方面沉迷在光怪陆离充满诱惑的现实世界;一方面追求“洋味”,忽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积淀的民族文化,以至于一些学者产生了这样的担忧:“一个千年文明古国一旦以实用的尺度来衡量自己的人文精神,虽然它可以一度人文治国,但在现代化的变迁中会比其他国家更加势利地否定自己的人文传统,比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更加功利化、物欲化,最后整个文明毁灭在一片糜烂的之中。在中学教学中,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学生学习的功利性强烈,而且对庸俗文化的接受不断增多。而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往往缺少一种文化精神,忽视对优秀传统经典文化的咀嚼和学习、继承和发扬,一些狭隘的思想、冷漠的眼光和颓废的态度影响了学生的日常行为和学习生活,因而呼唤学生古典情怀的培养可以说是势在必行。从古人的“仁者爱人”的宽广胸襟与“先天下之优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境界,到“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深刻反思,再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不懈追求,无不体现了古典情怀的内涵和魅力以及古典情怀对于中学生感情的濡染、人格的熏陶所发挥的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德国哲学家马丁·布伯说:“教育的目的并非是告知后人存在什么,而是晓谕他们如何让精神充盈人生,如何与‘你’相遇。”由此,在今天中学生过于追求书本知识和学习的功利性与实用性,而相对轻视文化精神培养的情况下,要使中学生具有古典情怀的品质,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有个性的发展,其中中学语文文言文课担当着十分重要的责任,而中学语文教师无疑应当在教学中发挥文言文所蕴含的对学生古典情怀培养的重要作用,批判性地发扬和继承文言文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并咀嚼内化成为自己的知识,通过文言文教学,使学生深受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学生的古典情怀,进而提升学生的思想和道德情操,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健康而有个性的发展。 三、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古典情怀的途径

中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应重视对学生古典情怀的培养,给学生以思想的指引,人生的启迪,情感的熏陶,美的感染。而培养中学生的古典情怀具体说来有以下的途径:

(一)阅读与背诵

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反复阅读。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现代汉语既与古代汉语是一脉相承的,又是从古代汉语演变、发展而来的,通过阅读去深人学习和了解文言文,不仅有助于培养具备阅读古代经典作品的能力,而且对运用现代汉语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也有着极为有益的促进作用。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对有关的文言文既要加强阅读又要注意背诵的重要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第九条指出:“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把文言文中的重要篇目熟记在心,不仅能够掌握文言实词的意义、虚词的运用、各种句式的变化以及古代名篇的构思立意、布局谋篇和语言运用方面的要领等,从而对文言文的感知能力越强;而且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背诵可以逐渐领悟到文言文中蕴含的古典情怀,进而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和素质。著名古代文学专家程千帆先生说:“背诵名篇,非常必要。这种方法似笨拙,实巧妙。它可以使古典作品中的形象、意境、风格、节奏等都铭刻在自己的脑海中,一辈子也磨洗不掉。因此才可能由于对它们非常熟悉,而懂得非常深透。因而背诵能力的培养能增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和积淀深厚的古典情怀,进而在不断的学习中提高自己的审美品味和欣赏的情趣。

(二)积累

文言文的积累必须建立在阅读文言课文的基础上,在阅读的基础上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逐步积累。通过不断的积累,培养学生对文言的热爱,具备深厚的语言功底和古典情怀。

文言文中蕴涵着许多成语、典故、名言、警句等,而且作为传统文化的精粹还一直沿用至今。例如:“刻舟求剑”(《察今》),“钩心斗角”(《阿房宫赋》),“四面楚歌”(《坟下之围》),“愚公移山”(《列子》),“青出于蓝”、“锲而不舍”(《劝学》),“完璧归赵”(《蔺颇蔺相如列传》),“五十步笑百步”(《孟子·寡人之于国也》),“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鸿门宴》)等等,传统文化的精华和古典情怀的内涵都蕴涵在古代的这些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文字当中,学生通过积累不仅能丰富知识,而且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另外,古代汉语虽然在结构上追求完整严谨,但却充满意蕴和美感;虽然在语言上力求精练简洁,但又充满丰富的哲学意味而发人深省,同时能使人们在感情上产生共鸣。通过不断地学习和积累文言文篇目中的丰富知识,不仅对学生思维和表达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而且能拓宽学生的视野;不仅培养学生的古典情怀品质,而且在潜移默化中也陶冶学生的品性。

(三)鉴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