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01 10:13:5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校师德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发展,利益呈现多样化,功利主义等不良思想侵蚀部分教师,许多教师在利益面前不知所措,导致教师职业信念淡薄,追求物质享受,逐渐削弱主流奉献精神。其次,由于社会转型期各种因素的影响,房价、支出与职业收入不成比例,使得一些教师没有工作积极性,不能认真投入到教育事业中,为了生存另辟新径,不能将精力投入到教育、科研中。
(二)高校师德建设机制不完善、执行力弱化
[2]当前,我国有些高校缺乏对师德建设的认识,多数高校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学生教育上,而对师德建设流于“形式”,对于师德建设管理权限、组织管理方面等机制不完善,师德建设没有形成有效完整的保障机制。而在执行方面,执行力弱化,许多规则只是形式,操作考核基于定性考核,定量考核少之又少。
(三)转型期教师忽视自我修养
部分高校对教师的考核往往是重才轻德,使一些教师在职业认识、德才观等方面出现偏颇。在这种情况下,部分高校教师忽视自身道德修养,重业务而轻政治,重科研而轻教学,将全部精力都放在职称晋升、薪酬等物质层面的追求上,在模糊的教师师德考核标准下,自身道德修养不够。
二、加强师德建设的对策
(一)师职业道德规范标准
为了加强转型期高校师德建设,政府要师职业道德规范标准,使高校教师真正领会统一的师德规范和标准,将个人价值取向和职业道德自律机制内化并转化成高校教师的自觉行为。同时,高校可以按照统一标准结合自身情况制定符合师德规范的标准,可以更好地促进师德建设。
(二)净化高校氛围
首先,高校要积极宣传尤其是要充分利用媒体的强大宣传功能,增加高校教师的职业荣誉感[2],激发高校教师形成职业良好的职业理想和职业素质。其次,高校要采取激励措施,对于师德良好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宣传,通过激励使其他教师内化自觉形成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最后,高校要严厉打击学术造假等污染学术氛围的不良行为,加大惩罚措施,为广大教师树立警醒标杆。
(三)发挥高校主体作用
高校应定期举行加强师德建设的教育培训,在完善师德培训的同时也要区别对待,不同的教师群体设立不同的师德培训内容,以便领会以德治教的意识。高校主体还应引导教师自觉充实内涵,主动自律实践,让高校教师能够积极更新自我知识储备,成为教育与科研能力过硬的传道者。
(四)加强高校师德激励和评价机制建设
一、高校教师师德现状与问题
机械的讨论是必要的,特别是随着媒体对高校教师师德缺失的披露,教授侵犯女学生、教授违规使用科研经费等问题屡屡出现。而独立学院是具有特殊性质的机构,它不是公立院校,又非完全的民办高校,导致其下的教师团体归属感不如公立院校那么强,也不完全像民办高校教师那么弱。那么独立院校的高校教师道德又该如何建设呢?
二、独立学院高校教师师德法治化探索
高校教师师德包括自身品行、教学与科研。而独立学院的高校教师,教学任务重于科研任务。根据笔者所处的独立学院,笔者认为可从法治化角度通过以下三点来建设独立学院高校教师师德。
1.制订合理的师德评价标准
独立学院的高校教师团体一定程度上良莠不齐,但其身份首先是高校教师,不能降低其职业道德要求。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规范的、结合学院实际的师德评价标准。不管公立院校或者私立院校,其师德评价的目的都遵循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独立学院亦不例外。笔者认为,独立学院高校教师师德的评价标准是唯一的,其目的与出发点是一致的,即保证学生受教育权的实现。“红七条”针对的即是受教育权的被侵犯。受教育权是否实现可结合《宪法》《教师法》《高等教育法》《教师资格条例》等来评价,评价内容包括教师自身行为、教学行为、科研行为。因独立学院更注重教学,其教学行为在评价比例中可加重。
2.科学规范师德评价主体
根据调查显示,高校教师比较认同“学生评价”,“越低职称的教师越认同‘学生评价’,越高职称的教师越不认同‘学生评价’,教授认同‘学生评价’的比例远低于副教授”。笔者所处的独立院校教师群体组成包括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中低职称者占60%左右,故在师德评价方面宜以学生作为主体。而学院每学期都有学生网上评教工作,其主题针对教师教学质量,考核内容包括“教态大方”“遵纪守时,不随意调、停课”“备课充分、授课熟练”“大胆管理、控制课堂秩序“”内容清晰,符合大纲”“重点突出、难点讲透“”反映学科发展动态“”语言生动,注意调动课堂气氛“”联系实际,例证恰当“”因材施教,启发思维,师生互动“”教学手段运用效果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兴趣”等13个指标,这13个考核指标亦包括了高校教师师德的基本组成,考核结果包括“优”“良”“中”“差”等,考核权重占0.05的有“教态大方、举止得体”“遵纪守时,不随意调、停课”“备课充分,授课熟练”“大胆管理,控制课堂秩序”“语言生动,注意调动课堂气氛”“教学手段运用效果好”,其余指标考核权重占0.1。鉴于部分学生评教的随意性,同时学生对教育理念以及课程理解有限的问题,故笔者认为评价主体应同时包括专家,这个专家体系包括教学督导以及教师同仁。只有专家和学生同时评教,才能带来实体的公正。
3.建立高校教师师德奖惩机制
惩罚是法律的功能之一,如果没有惩罚机制,则法律所做的约束性或义务性规定将无人遵守,因此,一套规则的制订,必然都有对违反该规则所应该承担的责任。如果没有刑法对违法行为进行定罪量刑,那其他基本法律的实施功能将会降低。从法治角度谈独立学院的高校教师师德建设必然也离不开惩罚这个议题。一套科学的评价标准设定以后,对符合标准或超越标准的教师应该予以奖励,对特别突出者甚至可以进行宣传,列为师德标兵,以鼓励其他教师提高自身师德水平;对背离这个标准的教师应该予以惩罚,以对其他教师进行警戒。同时,在奖惩考核方面,从独立学院对教学重视层面而言,应把教学质量和个人行为道德作为主要标准,而容易量化的科研适合作为参考标准。
作者:陈华丽 单位:中山大学新华学院
[关键词]广东;高校教师师德;调查研究
教师作为一种“传道、授业、解惑”的特殊职业,社会对其有较高的职业道德要求。高校作为培养专门人才的重要园地,其师德建设情况更为引人注目。近年来,关于高校师德问题的研究为数不少,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即师德的内涵和规范、师德建设的现状、加强师德建设的意义和加强师德建设的对策等[1]。但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与对教师、学生的调查不够深入有关。因此,我们对广东省高校教师进行了一次调查,从高校教师的视角,了解当前高校师德的真实现状及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调查结果的分析表明,高校教师自身不仅对高校师德现状非常关注,而且对高校如何进行师德建设有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调查对象及研究方法
这次调查的对象是广东省内三所部属和省属高校的教师。共发放问卷440份,回收问卷328份,回收率为74.5%,有效问卷321份(个别题目漏答不影响整个问卷分析的按有效问卷处理),有效率74.3%。
调查形式以调查问卷为主,同时,还通过与高校教师的访谈对调查的深度和广度进行了扩展。我们结合高校教师对教师职业的认识及影响高校教师发展的其它因素,设计了高校教师师德状况的调查问卷(除个人基本情况外,共计40个题目,其中选择题39个,开放式题目1个),对调查数据运用SPSS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对高校师德内涵的界定
关于高校师德的内涵,一些官员和学者提出了各种看法。教育部部长周济提出“爱与责任——师德之魂”这样一个新命题[2]。多数学者认为师德应体现在三个层次,即“学高为师——师德之基,身正为范——师德之本,热爱学生——师德之魂”[3]。接受调查的教师中,多数教师主张,师德应是基本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准则,其中选择“基本的职业规范、准则”的占68.5%,选择“高尚的、崇高的道德标准”的占27.6%,选择“可以达到的、值得表扬和学习的标准”的占7.6%。同时,高校教师普遍赞成随着时代的发展,师德的内涵也应该不断发展变化,选择“完全赞成”的占27.6%,选择“比较赞成”的占33.7%,选择“赞成”的占32.7%,选择“较不赞成”的占1.9%,选择“不赞成”的占4.1%。
2.对当前高校师德状况的认识
在为何选择当高校教师的问题中,选择“它的稳定性和自由性”的占55.4%,选择“有较高的收入”的占2.1%,选择“为了实现学术上的目标”的占30.9%,选择“没有别的更好的选择”的占7.4%,选择“其它”的占4.2%,与性别、学历显着相关(p<0.01),与职称相关(p<0.05)。在是否有离开学校,寻找其它发展的想法方面,选择“有”的占24.4%,选择“无”的占75.6%。至于离开高校的原因,选择“工作压力大”的占25.4%,选择“收入和福利待遇低”的占28.8%,选择“职业发展前景不乐观”的占10.2%,选择“工作的满意度不高”的占33.9%,选择“其它”的占1.7%。半数以上教师因高校教师职业的稳定性和自由性而选择当高校教师,其中女教师所占比例更高,达67.2%,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本科,有博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所占比例最低,职称越低的教师,所占比例越高,但副教授所占的比例要低于教授。相当部分男教师选择当高校教师是为了实现学术上的目标,具有副教授职称的教师选择此项所占比例也更高。
对“教师应是全社会的表率”这种提法,“完全赞成”的占13.1%,“比较赞成”的占22.0%,“赞成”的占33.8%,“较不赞成”的占17.5%,“不赞成”的占13.7%。在自己作为教师的价值取向方面,选择“培育人才、奉献社会”的占53.4%,选择“义利并举、德利合一”的占42.7%,选择“等价交换、按劳取酬”的占3.9%,与性别、行政职务相关(p<0.05)。就自己如何处理个人、部门和学校三者的利益关系,选择“先学校、后部门、再个人”的占62.8%,选择“先部门、后个人、再学校”的占19.5%,选择“先个人、后部门、再学校”占17.7%,与行政职务显着相关(p<0.01),有行政职务的教师更多选择“先学校、后部门、再个人”。
在是否认为“如果过分强调教师的奉献精神,会与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相矛盾”问题,选择“完全会”的占7.1%,选择“比较会”的占12.3%,选择“会”的46.3%,选择“基本会”的占25.2%,选择“不会”的占9.1%,与职称相关(p<0.05)。在强调教师的奉献精神与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之间,选择“作为教师,应该将奉献精神置于首先地位”的占6.4%,选择“应该首先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的占34.9%,选择“处理得好,二者可以实现有机统一”的占58.7%。半数以上高校教师认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关系”,选择“平等关系”的占60.4%,选择“服务关系”的占13.0%,选择“教育关系”的占26.6%。在与学生的关系方面,选择“关系亲密”的占13.2%,选择“比较亲密”的占67.4%,选择“一般”的占18.8%,选择“疏远”的占0.6%,无人选择“很疏远”。
参与调查的教师对当前高校师德状况的总体评价一般,选择“非常好”的占2.3%,选择“较好”的占27.3%,选择“一般”的占57.9%,选择“较差”的占9.0%,选择“很差”的占3.5%。对当前的师德状况,教师最不满意者涉及几个方面:选择“过分看重个人利益,热衷创收,精力分散”的占43.2%,选择“教学上无心钻研业务,只求不过不失”的占14.0%,选择“科研上急功近利,剽窃他人成果”的占24.3%,选择“只完成教学时数,对学生不管不问”的占14.0%,选择“利用师生关系谋取利益”的占4.5%。
至于造成师德失范的最重要原因,较多教师认为是考核制度的问题,选择“对学校没有认同感”的占11.8%,选择“教师个人放弃思想道德修养”的占22.8%,选择“经济压力大”的占21.3%,选择“考核制度方面的问题”的占38.8%,选择“师生关系疏远”的占5.3%,与学历相关(p<0.05),有博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认为“考核制度有问题”所占比例最高,占41.4%。
3.对高校师德内容及其具体要求的了解
在高校教师最重要的品行方面,选择“刻苦钻研业务”的占9.2%,选择“工作严谨,认真负责”的占43.7%,选择“以良好的品德行为影响学生”的占37.1%,“谦虚谨慎,维护其它老师的尊严”的占0.9%,选择“注意培养学生优良的学风”的占8.7%,选择“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的占0.4%,与职称相关(p<0.05)。
关于做一个好的教师最突出的方面,选择“科研成果突出”的占6.6%,选择“教学效果好”的占19.5%,选择“教学和科研均突出”的占54.0%,选择“深受学生爱戴”的占19.5%,选择“同事公认”的占0.4%,与性别、职称相关(p<0.05),与学历显着相关(p<0.01)。自身在实际工作中在哪方面做得最好,选择“科学研究”的占12.3%,选择“教学”的占30.1%,选择“科研和教学均好”的占33.8%,选择“和学生沟通”的占16.9%,选择“和同事们相处”的占4.8%,与性别、行政职务相关(p<0.05),与职称、学历显着相关(p<0.01)。履行教师职责时花费时间最多的方面,选择“教学”的49.4%,选择“科研”的占33.8%,选择“和学生沟通”的占10.4%,选择“社会服务”的占1.1%,选择“参与管理”的占5.2%,与职称、学历、行政职务显着相关(p<0.01)。学历越高、职称越高的教师越认同教学和科研均突出的观念,而男教师的比例要高于女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学历越高、职称越高的教师越认为自己教学和科研均好,男教师的比例要远高于女教师。职称越高的教师选择“在科研上花费时间最多”比例越高,特别是教授,所占比例远远超过副教授。职称越高的教师选择“在教学上花费时间最多”比例越低。
在对高校教师师德的内容及具体要求的了解方面,选择“非常了解”的占6.3%,选择“比较了解”的占43.8%,选择“一般”的占34.1%,选择“了解一些”的占11.0%,选择“不了解”的占4.7%,与性别、职称相关(p<0.05)。至于获悉途径(可多选),高校教师多是通过《教师工作手册》、“岗前培训”及“相关文件”来了解。有43.6%的高校教师选择“《教师工作手册》”,有48.1%的高校教师选择“岗前培训”,46.8%的教师选择“相关文件”。关于我国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制度基础,高校教师对《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教师资格条例》了解较多。有67.7%的高校教师了解《教育法》,63.7%的高校教师了解《高等教育法》,46.5%的高校教师了解《教师资格条例》。调查结果显示,高校教师对高校教师师德内容及其具体要求有一定的了解,但并不深入,男教师比女教师了解得深入一些,职称越高的教师了解越深入。
4.高校师德建设的成效
在高校师德建设必要性方面,选择“非常必要”的占28.0%,选择“较必要”的占19.1%,选择“必要”的占32.5%,选择“有些必要”的占14.3%,选择“没有必要”的占6.1%。关于当前师德建设亟须解决的问题,选择“教师缺乏献身精神”的占8.6%,选择“教师缺乏责任感”的占37.9%,选择“师德教育流于形式”的占47.9%,选择“其它”的占5.7%。
在是否赞成高校实施“师德一票否决制”方面,选择“非常赞成”的占11.4%,选择“比较赞成”的占15.9%,选择“赞成”的占21.6%,选择“基本赞成”的占20.6%,选择“不赞成”的占30.5%,与职称显着相关(p<0.01),与学历相关(p<0.05)。在对学校对师德建设采取过什么措施方面(可多选),有54.2%的教师选择“制定教师职业规范”,有39.1%的教师选择“教师职业道德培训”,有39.1%的教师选择“考核中有师德要求”,有9.5%的教师选择“制定学术道德规范”,有5.9%的教师选择“师德标兵评选和师德报告会”。在所在学校师德建设取得的成效方面,选择“显著”的占4.7%,选择“较显著”的占28.1%,选择“一般”的占47.2%,选择“有些效果”的占9.0%,选择“没有效果”的占11.0%。
教师虽认为高校师德建设较有必要,但除比较了解“制定教师职业规范外”,对其它措施都不太了解。对高校是否实施“师德一票否决制”态度多样,虽多数教师持赞成或基本赞成态度,但不赞成的教师也为数不少,特别是低职称的教师基本上持不赞成的态度。
5.高校师德的评价方式
在评选高校师德标兵的必要性方面,选择“很有必要”的教师占14.8%,选择“较有必要”的占26.4%,选择“一般”的占28.6%,选择“有些必要”的占4.7%,选择“无必要”的占25.5%,与职称、学历相关(p<0.05)。高校教师对目前师德标兵评价标准的了解程度不高,选择“非常了解”的占0.6%,选择“比较了解”的占10.8%,选择“了解”的占12.3%,选择“基本了解”的占23.4%,选择“不了解”的占52.8%。高校教师较认可目前高校师德标兵的评价标准,选择“完全认可”的占5.6%,选择“比较认可”的占75.0%,选择“认可”的占5.6%,选择“基本认可”的占5.6%,选择“不认可”的占8.3%。在是否会把师德标兵作为自己仿效的对象项目上,选择“完全会”的占4.5%,选择“比较会”的占10.3%,选择“会”的占31.9%,选择“基本会”的占25.8%,选择“不会”的占27.4%。
对最了解的师德评价方式,选择“自我评价”的占11.9%,选择“集体评价”的占21.5%,选择“学生评价”的占46.4%,选择“组织测评”的占9.6%,选择“社会评价”的占10.7%。关于最赞成哪种师德评价方式上,选择“自我评价”的占7.0%,选择“集体评价”的占27.9%,选择“学生评价”的占41.2%,选择“组织测评”的占7.7%,选择“社会评价”的占16.2%,与职称相关(p<0.05)。
调查结果显示,高校教师对目前师德标兵评价标准了解程度较低,“不了解”的占52.8%。其结果导致教师虽基本上认可目前高校师德标兵的评价标准,但部分教师不会把师德标兵作为自己仿效的对象,甚至认为无必要评选师德标兵。高校教师比较了解“学生评价”,也比较认同“学生评价”。越低职称的教师越认同“学生评价”,越高职称的教师,越不认同“学生评价”,教授认同“学生评价”的比例明显低于副教授。
三、讨论
1.高校师德建设现状不容乐观
近年来,不少高校进行师德建设,但成效一般。原因是不少高校教师对学校的措施不认同。教师对师德内涵的基本已形成共识,即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但不少高校领导,对师德内涵的看法仍偏于泛化,过于务虚,与多数教师的看法差距甚远。因此,高校师德建设的措施难以为教师所接受,如高校师德标兵评选,主要是其立意太高,远远超过了高校教师对师德内涵的共识。一些与师德建设有关的措施,也不受教师的欢迎,如要求高校实施“师德一票否决制”,教师态度因职称、学历的不同而差异显着。这就要求高校在进行师德建设时,应广泛了解教师的需求,所采取的措施方能切实可行。
2.对教师职业性质的新看法影响师德的塑造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教师对教师职业性质的认识也在发生改变,这直接影响到他们对师德内涵的认识及自身行为。调查显示,高校教师对教师职业性质的认识,有传统的一面,但一些不同的看法和不同的选择也出现了。如一些教师对“教师应是全社会的表率”的提法,持不赞成的态度,一些教师把“把按劳取酬、等价交换”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一些教师认为“个人或部门利益高于学校利益”,多数教师不赞成过于强调教师的奉献精神。不少人在选择当高校教师时,多是从“它的稳定性和自由性”和“为了实现学术上的目标”等方面考虑,而没有认识到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及对其有较高的职业道德要求的一面。当前高校教师师德现状不甚使人满意,部分源于人们对高校教师职业性质的错误认识,不少教师也认识到这一问题,如调查结果显示,四成多的教师对师德失范最不满意的方面集中在“过分看重个人利益,热衷创收,精力分散”。因此,高校在进行师德建设时,既要实事求是,又要加以一定的引导,使高校教师认同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
3.考核评价制度对师德建设的导向作用
目前不少高校的现行考核评价制度过分看重教师的科研成果,虽然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也包括了教学和社会服务。原因是教师的科研成果除了易于量化考核外,还会给对学校带来许多好处。由于现行考核评价制度的引导,不少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科研,对教学则得过且过,对学生不管不问。不仅如此,个别教师由于过于急功近利,在科研上造假甚至剽窃他人成果。因此,一些高校的现行考核制度有必要加以改变,应在重视科研的同时,也要给教学适当的重视。对教师教学的考核机制应进一步完善,不能仅看是否完成教学时数,更要尊重教师在教书育人方面的付出,在这方面教师的师德最容易体现出来。至于师德评价方式,应重视“学生评价”,原因是高校教师比较了解“学生评价”,也比较认同“学生评价”。
四、建议
1.应首先制定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
职业道德规范代表的是一个行业的成员一致认同的合适的行为准则。国家或高校在进行师德建设时,应首先制定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让高校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时有据可依。作为一个高校教师,职业生涯开始就应该熟悉职业道德规范。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已有一定的法律基础,如《高等教育法》、《教师法》等,但缺乏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具体解释。教育部人事司主编的《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一书对职业道德虽有所解释,认为教师职业道德主要由职业理想、职业责任、职业态度、职业纪律、职业技能、职业良心、职业作风和职业荣誉八个因素组成,但学校难以以此作为考核内容的依据,教师也难以遵守。因此,国家或高校应结合高校教师对师德的认识,尽快制订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引导教师的价值取向,约束教师的行为。职业道德规范制订后,应通过各种途径让教师了解,并加以遵守。
2.应让高校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师德建设
近年来,不少高校非常重视师德建设,但效果一般,其重要原因是缺乏教师的参与,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参与,如高校师德标兵的评选,许多教师难以参与评选过程,而且选出来的师德标兵,多是有行政职务、高职称的教师,难以成为青年教师仿效的对象,并使他们认为无必要评选师德标兵。缺乏青年教师的积极参与,高校师德建设效果倍受影响,而与此同时,高校青年教师的比例却越来越高。为了使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师德建设,选择对他们比较公平,也比较为他们所认同的措施非常关键。如目前高校教师师德评价方式多样,但低职称的教师多认同“学生评价”,这也是多数高校青年教师比较认同的方式。原因是相对其它评价方式,如“组织测评”、“社会评价”、“集体评价”,“学生评价”对青年教师更为公平一些,把他们和其它教师置于同一起点上。因此,高校在进行师德建设时应考虑层次性,面向青年教师所采取的措施应更切合青年教师的实际,从而增强青年教师参与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王露璐.高校教师师德问题研究综述[J].道德与文明,2006,(1):76-78.
【关键词】青年教师师德;重塑;教师权威
一、现代教师师德与教师权威的内涵
(一)现代师德的内涵
1.中国传统师德与西方师德的主要内容。师德一般是指教师的职业道德,由教育自身所“内生”的。中国传统师德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兼具百家之长而形成的。其中优秀的传统师德主要包括:立志乐道,敢于奉献;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教学相长,有教无类等。西方崇尚个人本位、平等和自由权利,因此西方教师师德主要有三个层次:即一要尊重学生,遵循学生天性的发展;二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性;三要培养学生对正义的追求。
从中可以看出,无论中国传统师德还是西方的师德,都涉及到教师的修身、治学的态度和如何处理师生之间关系等问题。总的说来,中国传统师德更注重教师“修身”、教学实践中注意身体力行;而西方更注重学生的探索和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内在的独立意识和对社会公正的追求。
2.现代师德内涵:“以人为本”的新师德。2001年“中国首届师德建设论坛”大会上,确定了“以人为本,敬业奉献”的主题。这是对新时期师德内涵的重要提升,也是教育理念的重要突破。现代师德的内涵应是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为指导下,在继承中国传统优秀的师德、并借鉴西方的教育理念基础上形成的,主要包括以下基本内容:(1)职业道德素质。(2)教学素质。(3)心理素质。
(二)现代教师权威的涵义
社会学意义上的权威代表的是一种社会关系,即权威者与权威对象之间影响与被影响、支配与服从的关系。尤以韦伯的观点为典型性,韦伯将权威的来源分为三种类型即:传统的权威、人格感召的权威和法理的权威。传统权威是统治者根据习俗与传统,以世代因袭的身份来运用其权威;人格感召的权威,就是领导者神圣化的人格吸引力;法理权威,是一切典章制度认可的权威。借鉴韦伯的观点我国教师存在着三种权威,即“传统”“人格感召”与“制度”三种权威。具体来说:
(1)专业上的权威。(2)人格上的感召力量。这是构建成现代教师权威必备的条件。教师的人格在于对学生、工作的热爱。教师必须是公正、诚实、谦逊、守信的,“一个真正的教育者……通过你是什么样的人要比你知道什么可以获得更大的成效”。(3)制度上的权威。
(三)师德与教师权威的关系
现代教师权威和师德,二者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具体表现在:(1)师德的具体内容是构成教师权威必备的条件。(2)重塑教师权威,有助于丰富教师师德的内涵。
二、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师德与教师权威现状分析
(一)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师德现状分析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以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良好的师表形象、强烈的工作责任感,严格的职业纪律赢得了社会和学生的认可,但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推进、我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职业结构的变革以及相伴而生的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观念、心理状态以及行为方式的变化,使个别青年教师师德存在着令人担忧的问题和现象:(1)职业道德上,部分教师一缺乏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2)人格修养上,忽视人格的修养,缺乏以身作则的师表意识。(3)人生观价值观上,价值趋于功利化,内蕴于教师个体的人文精神在缺失。在商品经济的规则下,人的价值理性不断萎缩,工具理性日益膨胀。这使青年教师个人幸福趋向社会给予,价值标准趋向实用,内蕴的人文精神严重缺失。在人生观上,集体观念淡薄,缺乏团结协作精神,过分强调自我价值,而较少考虑到国家的利益和社会的需要。
(二)当前高校教师权威的现状分析
传统的教育教学中,教师既是社会价值体系的代表者,又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垄断了组织的管理权,话语权、决策权、平等权利。因此他在学生面前是绝对的权威。在今天,传统的教师权威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新环境的挑战,具体表现在:(1)专业权威上,由于传播媒介的多样化,知识更新频率加快。(2)人格权威上,社会的开放程度愈大,多元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使人们的思想发生剧烈的冲撞。
三、构建青年教师师德,重塑教师权威
随着高校青年教师师德与教师权威现状的严峻和德育工作在现代教育中的重要性的凸显,必须在继承优良传统师德师范的基础上,对传统的教师权威进行整合和重构。
(一)建立青年教师师德的基本规范
构建青年教师师德的基本规范,应体现时代性、人文性、专业性和操作性。青年教师师德应在“以人为本”的基调中构建,这其中包含三个层含义:(1)师德理想。师德理想是教师职业道德中最高的理想,体现了教师应该努力的方向。(2)师德原则。师德原则是指导教师实践的根本的准则。教学实践中主要包括课堂教学和课外的教育教学。青年教师应以提升专业知识为标准,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3)师德规则。师德规则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做遵守的具体的规则。这是带有可操作性的层面。直接会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它包括:一是对待自己所从事的专业,二是对待自己的学生。师德规则应该根据现代师德的内涵进行相应的规则的制定,并发挥其约束的功能。
(二)要建立职业道德规范,建立健全相关机制
(1)必须制定明确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立健全监督机制;(2)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
(三)优化环境建设
(1)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环境是培养优秀教师的沃土。(2)建设师生之间的小环境。(3)改善工作环境。优良的工作环境是物质上的保障,也是为青年教师的学习、工作、生活创造必要的条件。高校首先要创造一个有利于广大青年教师安心教学,迅速成长的硬件、软件环境。其次,要对青年教师实行政策倾斜,资助和鼓励他们多参加重要的学术活动、进行科研项目的研究。此外,高校还应注重感情投资,关心青年教师的生活等,帮助他们解决实际的困难。
(四)注重青年教师的自我教育
1.人文精神的培养和塑造。构建权威意义上的影响力,必须基于一定的内在精神感召力、权威主体自身的内在素质和人格特征。青年教师应时刻注意自我人格精神的培养。“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人格高尚的教师会对学生心理产生强劲的辐射力和同化力,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达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境界。
2.加强青年教师道德行为修养。教师的行为修养是取得教师威信的第一要素,他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人格和个性的形成。因此,必须加强青年教师自身的知识、能力和情感,以及教学艺术和风格的培养,提高教学综合能力,使其在教育科研、教育实践能力和教育实际技能方面构筑高超的教学智慧。
参考文献
[1]矫海霞.西方教育中的师道理念与师德规范[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2).
[2]郭法奇.浅谈西方教育中的“师德”的三个层次[J],北京教育.2003(4).
1.专业素质考核结合轻师德修养评定。设计问卷对教师的各项素质进行评价,包括教师的工作能力、道德品质、待人接物素质、创新素质、研究能力,对学生问卷的分析发现,在老师各项素质中65%的学生认为道德品质是最重要的,接下来依次是工作能力占43%,待人接物占26%,创新素质占22%,科研能力占14%。这反映出师德修养的提升应以基础素质为本。但是,师德包括的精神世界和德行修养是在长期的职业生涯中得以实现的,不同高校的教师管理存在不同程度的弊端,管理上重业务、轻思想道德教育,让很多年轻教师很少参加师德教育活动。而在高校对教师的考核当中侧重于教师的专业素质,部分高校为引进高端人才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则偏重教师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同时,在教师职称的评审中,更是侧重教师的科研成果和学历,弱化了对教师个人的政治素质、师德、师风的考核,且对这些方面的考核比重较低。这样的管理方式和考核方式造成了高校教师一味追求科研结果和学历的现象,使教师只重视业务、科研、学历,而忘记了德育、素质等的培养。
2.道德宣教结合师德师风行为准则和细则。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教师管理中只有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说教道德宣教为基础,以师德师风行为准则细则为辅助,以培养未来人才为己任,才能不断完善我校高素质教师队伍。在高校建设过程中,有的高校通过奖励和宣传道德高尚的优秀教师激励年轻教师,利用树立榜样的方式鼓励年轻教师加强自身德育的修养,用道德高尚的教师带动教师队伍的德育素质,但是在在对教师德育素质的综合考核中,对这种方式的结果评价可见效果不是很好,各种陈旧的评价体系阻碍了高校教师德育的发展。所以部分高校尝试着改变许多对教师的笼统的、抽象的道德要求,开始制定一些清晰具体、可操作性强的可行准则。在实践教学工作中评判师德的高低,才能实现高校教师队伍师德的整体提高。
3.注重突击考核方式,避免形式主义的出现。高校的师德建设依赖于高校长期的培养机制和监督机制,通过对培养方法的不断修正和改进,形成良好的师德培养氛围,设立学校师德师风监督激励制度,奖惩制度,坚决抵制只注重理论学习,而缺乏实践经验的现象出现,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促进我校教师队伍师德的整体提升和进步。
4.教师福利待遇的不可或缺。物质决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产生的基础。在师德师风建设的问题上,应实事求是地分析主观和客观因素,在查找造成师德师风偏失的主观原因的时候,还要更多地查找客观原因,站在教师的角度换位思考。调查问卷显示,影响教师的教学积极性的主要因素,除了责任心(63%),管理制度(41%),就是福利待遇(38%),由此看来,福利待遇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
二、师德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1.增加对教师的资金投入,提高教师的待遇,消除教师的后顾之忧。高校教师要发展就需要资金支撑他们的想法,除了薪酬待遇的问题,学校对教师想法和创新性课题的鼓励和支持也是尤为重要的,有了资金的支持,高校教师更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促进自身的发展,从而带动学校的教师队伍整体进步。环境很重要,虽然说逆境可以成才,但事实却证明,顺境更容易成才。大学培养的是为社会做贡献的高科技人才,但如果缺少最基本的环境条件,连仪器和实验器材都无法提供,那教师们的科研项目就只有理论,而无法实际开展。学校和社会应在教师薪酬分配制度上有所创新,在分配上可以考虑采取阶段性策略,对有发展前途的青年教师侧重于保障其生存需要,以竞争性措施激励其工作积极性的发挥;而对于年长的教师,应注重高层次需求的满足;同时,高校考核政策应做到因人而异,充分发挥其道德自律的主动性。提高教师的生活待遇,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就会使他们有的放矢,更加专心投入教学和科研事业,真正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有创新能力的高科技人才。
2.建立一系列奖励机制,将学校师德建设和业务能力相结合。学校应根据本校教师的实际情况,从实际出发,完善学校相关制度和政策,建立可行性较强的激励机制和考核指标体系,从各方面调动我校教师的积极性。学校应该建立和完善评选及表彰师德先进教师的相关制度,在校内大力宣传师德模范先进事迹;另外,利用激励机制加大对教师待遇、职称晋升、科研究费等各方面的扶持力度,形成良好的师德建设环境。
3.完善学校监督管理机制。师德的实现需要教师对自身的约束和学校相关制度的督促,做到自律和他律相结合,将学校的行政监督和社会监督结合,并结合我校重业务轻德育的情况,制定一系列相关的监督管理机制,增强教师的德育意识,把师德师风表现作为教师职称、奖金、晋级、考评的重要指标和体系。同时,学校领导应高度重视,将评价标准具体转化为具有行为特征的评价标准,例如将“爱护学生”转化为:管教有方,但不压制学生;态度友好,但不过于亲近学生;一视同仁,鼓励、帮助和辅导困难学生;不会公开或私下损害学生名誉等。
4.加强宣传,提高认识,积极营造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良好氛围。认识到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自觉主动地接受师德师风教育,完成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是我校教师应具备的基本品质。所以,教师在时时自我反省,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以自己高尚的师德师风品质影响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同时,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以实践检验真理,使师德师风规范内化为自我意识,并指导教师的教学活动。
5.创新教师招聘工作。高校的师资力量决定了大学教学水平的高低,学校师德的建设有必要做好学校教师的招聘工作,招聘引进德才兼备、师德优良的教师,壮大教师队伍,提高教师师德水平。在进行教师招聘工作时,将师德考核放在突出位置,在加强学术水平的同时注重师德的考核,并依据我校实际制定一系列的教师招聘和考核办法。
三、结语
关键词:理工科;专业教师;德育优势
一、专业课教师的德育优势
1.德育环节多
理工科教学包括专业理论的教学和专业实践的教学,具体来说有课堂教学、实验教学、校园科技活动、课程设计、认识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多个环节,既有理论学习,又有实践过程,每个环节都可以挖掘德育素材,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2.德育机会多
在课堂之外,如课堂间隙、食堂就餐、外出实习时,师生有很多交流的机会,教师可以借机履行德育职责。只要做有心人,把对学生的德育工作当做自己分内之事,专业课教师时时、处处有德育工作可做。由于这种德育是平等交流式的、谈话式的,容易为学生接受。
3.德育方法多
专业课教师的“知行合一”、“自省慎独”等师德素养,可以无形地影响学生;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教师讲述中外科学家在科学研究历程中不怕困难、百折不挠的精神可以鼓舞学生;老师的有榜样的力量,比采用空洞的说教、僵化的模式更有效果。
4.德育时间和人员多
一般来说,专业课教学时间占课堂教学时间的60%以上,专业课教师又占教学人员的多数,因此,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人员数量上,专业课教师实施德育都占有优势。
5.占有德育资源多
德育资源包括内在资源和外在资源。内在资源包括专业课教师自身所掌握的自然科学知识、社会人文科学知识、社会经验、教师的行为举止、师德素养、授课艺术等;外在资源包括各种教学、教育的时间、场合、时机等。由于社会认同感的影响,学生更乐于与拥有专业知识和科学研究能力的专业课教师进行交流,更愿意听从专业教师的教育,因此,教师可通过自己的专业技术、科研水平、讲台形象、授课艺术、人格魅力等各方面来感染学生,对学生进行德育熏陶,只要专业课教师能充分、自觉运用所拥有的内在和外在的德育资源,德育实效将非常显著。
二、专业课教师实施德育的内容
1.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
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进步,旧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能力不断被新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能力所替代,揭示了事物是不断发展的客观规律;而知识之间的横向和纵向联系,表明了普遍联系的观点;科学技术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不是哪一个人或几个人的功劳,而是无数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探索发现和不断创造的结果,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理工科教学内容中有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容,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渗透,对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具有巨大的作用。
2.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
我国有古老的文明和悠久的历史,古代劳动人民,有很多发明创造,使得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生产力在很长一段时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是,近代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远远落后于一些发达国家。通过前后科技发展水平的对比,一方面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可激发学生的忧患意识和奋发图强的精神。
3.严谨的科学精神和治学态度教育
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往往是经过几代人长期的艰苦探索和研究得来的,国内外的伟大科学家无不有着光辉的业绩和艰辛的历程,他们的科学精神和治学态度对学生有着强烈的震撼力和激励作用,对于学生端正人生态度、树立远大理想、刻苦学习、努力工作有着很大帮助。
4.吃苦耐劳、不畏困难、团结协作的意志品质教育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缺乏忍让、团结、协作的精神。理工科不同于人文学科,一些理论比较深奥、抽象,学习、掌握起来比较困难,学生必须努力钻研,克服重重困难和障碍才能取得良好成绩,这就需要他们必须具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通过大讨论、大作业、课程设计、团队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可以逐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很多学生从幼儿园到大学一直一帆风顺,没有经历过挫折和磨难,通过挫折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对今后走上社会尽快完成角色变换,胜任工作岗位具有重要作用。
5.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一个国家不断进步发展的灵魂。为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尤为重要。通过启发式教育拓展学生思路,培养他们科学思维的方法;通过实验教学、下厂实习培养他们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际操作的能力,也是德育的重要内容。
三、专业课教师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1.学科德育渗透的必要性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单纯的德育工作时间会越来越少,靠增加时间来加强德育已不现实。唯一的办法就是提倡教书育人,充分发挥公共课和专业课的德育“载体作用”和“渗透作用”,减少德育中学生的“防备意识”,从而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根据国家教育方针的要求,各科教师均要教书育人,寓德育于各科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是每个教师责无旁贷的义务。学科教学中的德育过程应该是一个渗透过程,而不是强制地直接灌输过程,渗透于每一学科理论教学和每一学科实践教学中,不仅仅体现在单科德育课程中。
2.学科德育渗透的含义
德育渗透是指德育工作不能流于空泛的说教,而要借助于科学的方法把德育内容和具体的学科知识糅合在一起,在讲授科学知识的同时,通过创设和利用科学知识所具有的德育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如在物理学教学中,应重视渗透在物理学知识中的正确的物理观、时空观和宇宙观方面的教育,以及渗透在物理学中的崇尚实践、追求真理的精神的教育。
3.学科德育渗透目标的确定
任何教育都有目标,目标对学科德育渗透具有导向作用。确定渗透目标,要依据德育总目标分层设计,应当包括因时代变迁而发生变化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人格素质,也包括即使时代变化也不会改变的基本价值观、道德观和人格素质;要做到因材施教、量体裁衣。目标要考虑学科特点,不能定得太高,也不能定得太低。这就要求教师通过对教材的钻研、挖掘、把知识传授、学生能力培养与道德认知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4.学科德育渗透的策略
专业课教师对学生实施德育必须通过一定的载体或渠道,学科教学是最基本的途径。通过教学活动,教师将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和情操的陶冶融于一炉。学科教学德育渗透,要按照学科特点,通过讲授、讨论、交流、阅读、视听、网络、角色扮演和实验实习等教学形式,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政治思想观点、价值观、行为规范、基本品德和培养健康人格。学科德育渗透应在“融”与“合”上做文章。“融”是讲渗透的深度,要调动教学手段让学生真正感知德育内容,引起道德情感共鸣,内化成道德行为;“合”是讲渗透的广度,全面梳理教材中显性和隐性教学内容,尽量寻找融合点,日积月累,循环往复,做到“润物细无声”。
(1)教学内容的渗透策略
理工科教学是通过传授知识来进行德育渗透的。自然科学中含有丰富的思想性和科学的方法论,对学生思想品德和人格都有很大影响。德育的渗透,就是把学科教学内容和德育内容整合。整合时,不得把德育当成标签贴在学科教学内容中,要注意各学科性质、内容及其表现形式不同,教学和德育的结合点也不同,必须做到学科内容与德育内容有机融合。
(2)教学组织形式的渗透策略
学习方式是学生的一种学习行为、学习方法与范式,也是学科教学中必须注意的一种学习组织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样蕴含着德育的内涵与要素,是我们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所不可忽视的。自主式学习,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品格,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合作式学习,能使学生懂得与人交往,懂得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培养起与人合作、与人分享、尊重人、接纳人的现代人的优秀品质;探究式学习,能使学生在探究中培养不怕困难、不怕挫折的性格,能养成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习惯,还能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对真理执著追求的意志品格。
(3)学科教学情境的渗透策略
学科教学总是在一定情境中进行的,教学情境本身也蕴含着许多德育的要素,它要求我们予以高度重视,并将其很好地渗透到我们的学科教学之中。根据在教学情境中渗透德育的策略要求,我们有必要重新调整对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相关评价。以前,我们看学科教学中教师对德育的渗透情况,主要看教师对教材内容处理的情况,看相关的德育要素的渗透情况。其实我们看某一学科教学是否注意体现和渗透了“德育”,不仅要看学生对学习内容中所蕴含的德育要素体会、感悟了多少,更要看整个学科教学的气氛,看学科教学中的具体情境。如果教师真正在学科教学中营造起了自由、民主、平等的气氛与情境,相关的德育渗透的目标和任务在很大程度上就得到了落实。
(4)教师人格的渗透策略
将教师的健康人格作为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的“课程资源”,是说学生每天都可以读到这本最丰富、最生动、最具有感染力的教科书。它无时无刻不在召唤和引领学生如何做人,如何生活,如何对待工作,如何处理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份喜怒哀乐。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教师要更自珍、自爱、自重。当自己进入学科教学领域,就要想到自己是学生的教科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的“课程资源”,自己的一颦一笑、一褒一贬、一喜一怒、一哀一乐,都要注意到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如果我们每位教师都能重视和自觉地去做了,就可以说,我们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工作已经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杨叔子.现代大学与人文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1994(4).
1 高校师德建设的内涵
高校教师思想道德素质是教师素质的核心和灵魂,也是高校师德建设的主要内涵。古人云:“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高校教师,不仅要具有渊博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还必须以自己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为学生垂范。所谓思想素质,是指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体表现为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目的和理想,能正确看待人生的价值,求真务实,笃信科学,能辩证地、发展地看待和分析当今社会。道德素质,是指高校教师必须热爱祖国,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他人利益之间的关系。
2 目前我国高校师德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教师队伍素质从总体上看是一支政治上可靠、思想上先进、业务上过硬的好队伍,他们都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地耘耕着,默默无闻地献身社国的教育事业。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社会上的各种价值观、各种思潮、各种道德观念,直接影响一些高校教师,使他们在政治思想水平、敬业精神、业务水平、学术道德等方面出现下滑,严重影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2.1 政治思想观念淡薄。高校教师是广大人民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工作直接影响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就要求高校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要把党在新时期的政治任务作为已任,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不断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但是,由于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部分高校教师政治信念不强,对政治漠不关心,重智力轻德育,重教书轻育人。有些教师没有远大的政治理想,对国家的前途命运漠不关心。甚至在课堂上发表一些错误的政治观点,发泄个人对社会的不满情绪,看不到社会的主流和积极的一面,造成学生思想上的混乱,导致学生正确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树立。
2.2 敬业意识淡薄。由于高校管理体制的原因,导致部分教师敬业精神的缺失。目前我国高校教师队伍的优化还缺乏体制的保障和支持,高校和社会还是相对封闭的两个独立体。高校人员难以被社会吸纳、使用,导致高校教师队伍流动的单向性以及思想封闭、观念滞后,同时,在高校内部,由于一些政策导向的偏颇,学校在衡量教师的劳动过程中。注重追求显性的硬指标,例如科研立项、论文的层次与数量等,导致教师的价值取向产生了重科研、轻教学,重个人发展、轻学校团队的进步,一味追求个人主义,从而使敬业精神缺失。
2.3 学术道德观念淡薄。由于当前高校学术界学术道德的重视不够,导致学术腐败现象愈来愈突出,庄严的学术殿堂被沾污。少数教师缺少实事求是的思想品德和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受利益的驱动,学术造假越来越多,论文敢抄、数据敢伪造,甚至将别人的整篇文章或整本书都据为已有;在专家评选,科研评奖等方面搞裙带关系、拉关系、走后门,收贿送礼、近水楼台先得月等等,使科研论文的质量愈来愈差,一些真正的专家不能脱颖而出。
有些教师急功近利,法治观念淡漠。为了评职称,论文抄袭,外语考试作弊,计算机考试请人代考,他们过分地追求实现个人价值和利益,严重地败坏了高校教师的形象。
3 高校师德建设的实践途径
职业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不仅仅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也关系到整个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目前高校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是客观的、不可回避的,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他们对所从事的教育工作的热爱与追求,体现在他们对自己职业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因此,我们在构建师德建设的实践方案时,必须针对影响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各种因素,把师德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3.1 狠抓师德教育,增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意识。高校要认真组织教师深入学习贯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教育法》、《教师法》等文件规定,使广大教师正确理解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提高对教育工作的认识。使教师具有强烈的事业心,政治责任感和镜意开拓、积极进取的精神;有实事求是、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作风;严于律已、宽以待人、与人合作、诚实守信的品质;能够爱岗敬业、严谨笃学、传授知识,为祖国培养优秀的建设者。
同时,高校还可以组织教师参加岗前培训,教师礼仪培训,使教师能迅速进入角色,掌握好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3.2 将师德建设制度化、规范化。高校要通过严格科学的管理,培养教师高尚的情操和优良的师德,抵制消极现象,形成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的良好风气。在高校的建章立制中,要充分体现师德的要求。把思想引导与利益调节,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统一起来。要根据教师的职业道德状况,制定明确的教师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强化教师的职业道德意识,使广大教师有章可循。所制定的师德规范必须具备规定性、导向性和实际操作性。同时,高校也要逐步提高教师的经济待遇,想方设法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广大教师爱岗敬业的积极性,更好地履行教书育人的责任才有利于良好的师德的形成。
3.3 严格考核管理,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要有效地促进教师师德建设,就必须建立健全教师的考核制度,把对教师的师德考核作为教师考核工作的主要内容来抓。在考核方式上,可以采取定性评价与定量考核相结合,自我评价与群众评议相结合。要定期开展评教评学活动,广泛听取学生对每位教师的评价,督促教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在考核结果的使用过程中,学校应该将师德考核结果作为年度考核、职称评定、职务晋升、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以此促进高校教师良好师德的形成。
3.4 加强宣传工作,培育教师良好师德。高校教师是高知识结构的群体,他们是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领路人,他们的师德状况直接影响学生的知识、能力以及世界观的形成。因此,高校必须从以下方面着手,积极营造师德建设的良好氛围,增强师德建设的实效性,不断培育教师良好的师德。
3.4.1 要发挥师德典型的榜样和示范作用。对评选出来的教书育人先进工作者、十佳教师等进行宣传。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汲取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形成一个良好的师德风范和育人环境,不断提升全体教师的师德水平。
关键词:破“五唯”;高校青年教师;评价机制
2020年《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正式出台,方案以问题为导向,将破“五唯”从隐性价值转化为显性标准,将学校、教师、学生、社会的呼吁转变为政府的行动,为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实现教育现代化指明了方向。文中提出,学校实践教书育人,优先改革教师评价,既可以提高教师发展、促进学生评价科学化,也能够形成促进党委、政府、学校、社会转变教育评价观的“自觉”力量,从不同层次、全方位优化教育评价生态[1]。此前2018年11月,教育部办公厅还印发了《关于开展清理“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的通知》,决定逐步开展“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以下简称“五唯”)清理。但是破“五唯”,教师评价机制会不会再回到人情关系和学术权威的旧模式?破“五唯”之后,应该用什么标准对青年教师进行教学和科研评价?“小青椒”们是教师团体的新生和骨干力量,对于他们的成长,我们应该如何探索更科学合理并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科学评价机制?这些问题值得思考与摸索。
1“五唯”的弊端
“五唯”之间各有所指,又成为一体,发表高级别期刊论文、获得高水平学历,在职称评审中则更有机会。有论文、学历、职称加持,那么人才称号、科研项目和奖项的命中率显然会提升,但是“五唯”的评价标准也会引出许多的弊端,阻碍教学和科研评价。
1.1造成资源分配的不公平
[2]“五唯”中占位的教师更容易获得更多利益和资源。部分高校为了让人才队伍的结构更有彰显度,在高层次人才引进过程中,更愿意用科研经费、实验平台等有竞争力的筹码抢夺有“帽子”的人才。普通青年教师,在科研资源方面则捉襟见肘,甚至渴望尽快获得“帽子”,踏入“五唯”评价体系,获取更多科研资源。青年教师的评价和资源分配逐渐异化为单一僵化的“五唯”。
1.2形成教师阶层的固层化
教师“五唯”评价某种程度忽略青年教师的科研成果对国计民生所起到的实际贡献,论文的研究成果是否转化为实际生产力还有待考核,是一种单一评价、终结性评价。“五唯”评价局限于某一个小圈子,无论是项目申请还是奖项申报,某种程度上局限于已经在“五唯”里小有成就的人员。刚刚起步的高校青年教师很难在既有利益获得者中有所突破,容易造成身份层次的相对固化,扼杀了年轻教师的发展活力,不利于激发他们的创新活力和动力。
1.3导致教学科研的功利化
“五唯”的根本是把教师成果的数量和形式作为评价教师业绩、能力的数字化标准,追求数字化表征,科学研究上追求“短平快”,要求在聘期内完成量化的科研任务。对于一些需要深潜的基础研究,青年教师迫于考核压力,不愿深究,“润物细无声”的育人工作由于见效慢、衡量难也无法走入核心工作区域,“五唯”显然是一种违背了学术、育人客观发展规律的评价管理行为。
2破“五唯”的误区
但是,破“五唯”的关键点在于破,而非“五唯”,我们要平和理性地对待“五唯”,破除“五唯”不是不要论文,不要学历、不要项目等,而是不能将“五唯”的作用无限放大。随着国家的发展和对人才需求的变化,目前的教育评价方式、教育评价内容、教育评价导向,与当前国家对创新性人才需求不相协调。我们要破除“五唯”,还要注意避免以下认识的误区。
2.1不能将“不唯”变成“无唯”“五唯”的最大症结就是一个“唯”字,破“五唯”其实就是破除唯一性,允许多元化。在破“五唯”时,还必须明白“破”和“立”的边界在哪里,“可为”之处与“难为”之处在哪里,在“破”与“立”之间寻找平衡点,在继承与创新之间寻求最大公约数[3]。论文、“帽子”、奖项等在激励青年教师积极进取上发挥的作用,毋庸置疑。破“五唯”并非完全放弃定量评价,而是更加合理地评价数量背后青年教师的实际成果。有一种观点认为“文凭不等于水平、学历不等于学力”“文章一多质量就差”等等,从而否定用文凭、论文作为评价的坐标之一。应该说,这些观点在生活中确实可以找到具体事例予以佐证。但也只能说是个案,不能因此推导出普遍性结论。从统计数据来看,文凭与水平,学历与学力,论文数量与质量之间,总体上是呈现显著的正相关,而不是无关,更不会是负相关。如果把“高分低能”“文凭不等于水平”“学历不等于学力”等说法当成普遍现象,那无疑取消了学习和教育的价值,陷入了反智主义泥潭,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4]。
2.2不能将“不唯”变成“高唯”目前评价改革“以品德、能力、业绩为导向”,“克服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倾向”,意在消除以往评价标准中对人才发展造成的约束和阻碍。但在实际操作中,新的不当指挥棒应运而生,“不唯”变成了“高唯”,高水平科研成果成为“破唯”和胜出的必要条件。在高校制定的新评价标准中,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代表性成果制度,以期刺激教师能够产出高影响高被引的SCI论文、国家级重点项目等更有标志性的科研业绩,反而使得评价的功利倾向愈演愈烈,影响青年教师的正常发展[5]。
3高校青年教师工作特点及所面临的挑战
高校青年教师的评价要遵循教师成长规律,促进其职业发展。高校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都是一个不断优化方法、长期积累的过程。在教学上,如何在最初站上讲台的几年内,学会最大限度激发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何针对当下的新情况,不断丰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学生的专业教育中,实现教书育人的不变初心;在科研上,面对学科知识的日益更新、学科交叉的不断加深,如何与时俱进、深耕其中、坚守一方,实现0到1的突破,是对教师的科研品质、思维层次的考验。新教师在科研考核上,还面临着“非升即走”的生存压力,在有限的聘期内完成合约上既定的科研任务。同时,伴随着高校引进人才门槛的不断提高,大部分的青年教师都是国外归来的留学人才,他们既要完成教学、科研任务,还要逐渐完成个人住房等基本生活条件的准备,而这些,在目前国内市场条件下,也绝非易事,需要高校予以专门的关注和研究。
4建立合理的青年教师评价机制
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的复杂性、紧迫性、以及教书育人的特殊性,决定了高校青年教师评价机制,不仅要注重教师教学、科研能力提高,更要注重师德师风的建设;不仅要关注成果量上的考核,更要注重评价的多元化;不仅要关注岗位业绩考核,更要注重盘活资源配置;不仅要注重结果评价,还要注重过程评价;要充分考虑长期发展功能,克服功利主义的价值偏差,放眼整体职业生涯。更为合理的评价机制运行的结果能够促进青年教师的长期健康发展。
4.1破“五唯”的前提是尚师德科学的青年教师评价机制建设的前提条件是师德师风和学术端正。人力资源管理中有“冰山模型”理论,显性的学术成果、教学表达能力等方面相对容易考察;隐性的学术价值观、职业道德等则不容易考察[6]。为此,要积极探索合理、可行的师德评价体系,切实根据教师的实际教育行为进行科学评价,改变以往师德评价走形式的流弊,针对高校青年教师的工作特点,加强“学高为师”的“学术端正”和身正为范的“道德品行”评价。“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青年教师要有对教育和科研有无比的热爱与忠诚,对学术道德与育人规则有足够的敬畏和尊崇,将科学家精神贯穿于青年教师评价机制的改革与创新中,自觉维护学术价值与学术尊严,共同营造良好的学术生态。评价机制要引导青年教师坚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鼓励他们乐于在公共服务方面付出,以国家和社会需要为科研导向,切实承担起对学术共同体、学校和国家的责任[7]。
4.2破“五唯”的关键是立“多维”此“维”非彼“唯”。“维”始见于西周金文,本义是系物的大绳,引申为法令纲纪之义,旧时从比喻的修辞手法称礼、义、廉、耻为四维,已然有评价的色彩。放到今天,构成空间的每一个因素(如长、宽、高)叫维,多维就是立体、综合之意。与“唯”所体现的“独一无二”、“唯一”大相径庭,“多维”所彰显的多元性更加符合青年教师从事的教书育人活动的创造性、复杂性特点。4.2.1完善分类体系依据学科属性、工作特点,分类制定教学、科研、公共服务类人员考核指标,比如对于高校公共基础课青年教师,教学任务重、科研课题很难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可以结合授课质量和学生评价反馈,引导他们“以教学为主”踏实做好基础教学。对于一些从事基础研究的老师,则可以减少教学要求,对于较长周期的基础研究,可以实行年度考核与聘期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刚柔并济,给老师更多的成长空间。4.2.2丰富评价主体职能部门考核有效结合学生评教和青年教师自我评价。一方面,有效引导学生真实、科学反馈青年教师施教情况。针对不同类型的课程,高校制定形式多样、易于操作的评价模式与指标。拓展评教时间,教学周期内定期开放通道让学生能够随时对教师的任何一门课进行评价,而不仅限于学期末[8]。特别是及时反馈评价结果,解决评教中的青年教师普遍性问题与个别教师出现的个性问题,既可提高学生评教的积极性,也将更好实现评教工作落到实处。另一方面,落实教师自我评价,尊重教师主体感受,将教师自己量化的教学、科研成果与学校对教师的评价结果相结合,若几项指标评分结果大致相同,则侧面印证学校评价的信度和效度,学校、教师、学生之间达成一定的共识。如有较大悬殊,排除主观干扰因素之后,需要进一步论证评价指标的科学性和合理性。4.2.3平衡评价方法实行量化评价与质化评价相结合,同行专家评议是一种主流的质化评价。量化评价中的明确的指标体现科学性、客观性,有一定的积极性,但缺少对工作质量、教学投入与育人成效的有效评价[9],如唯量化,易入“激励短期行为”“助长本位主义”“扼杀学者个性”等误区。大部分同行专家尊重和维护学术系统的自觉与忠诚,他们了解学科最新发展,能够有效补充数字衡量带来的不足,但是同行专家评议也要避免学术圈子、学术壁垒以及专家自身局限等影响公正的因素。以“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为原则,评价改革实现量化评价与同行评议之间的动态平衡。
4.3破“五唯”的核心是赋活力“五唯”评价忽略了教师的实际能力和实际贡献,只看历史和出身,不看未来,与资源分配机制紧密相连,是一种唯结果、终结性评价。很多高校将奖励、资源与“帽子”、奖项直接挂钩,使得众多教师一门心思谋“帽子”,谋取资源、身份的对号入座,某种程度导致师资队伍的僵化。合理的评价机制需要两个结合。一方面,评价应与培育相结合,灵活地配置资源,不唯“帽子”马首是瞻。青年教师处于职业发展的初期,特别是一些没有团队归属的海归“小青椒”,无论是在科研经费的申请还是研究生助手的配置上,高校应给予相应的扶持,允许青年教师在教学中成长进步、在科研中遭遇困难,进而激发青年教师的发展活力和创新活力,不断取得科研突破,避免青年教师身份的固层化。另一方面,评价应与合理分流相结合,灵活挖掘人才潜质。对于在“非升即走”中未能胜出的青年教师,高校予以灵活合理地分流,并为他们提供持续发展的空间,是当前完善高校完善青年教师评价机制的必要补充。“非升即走”也是一种选择,经过一个聘期的尝试,部分青年教师发现自己可能并不适合继续从事科研相关工作,从人才成长的角度出发,本着以人为本、人尽其才的原则,灵活安排岗位,妥善处理好转岗衔接期间的薪酬待遇等等,为高校青年教师的灵活流动提供有尊严的后续发展保障。
4.4破“五唯”的主旨是求发展高校青年教师发展是一个专业化、终身化的动态过程[10]。“五唯”重在强调成果的形式和数量特征,是一种结果性评价,在管理动机和政策导向上,体现出较强的现实性,评价机制所形成的氛围,使青年教师受到功利主义的影响,急于求成,在学术科研上,目光短浅、急功近利,评价的根本宗旨在于发展,而不是一时一地之利,应该选择用发展的角度看待青年教师评价。评价的重心在于关注青年教师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中的成长历程,及时发现教师成长中出现的困难并提供及时帮助,强调过程的意义,突出持续性反思在专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谋求不断的进步和发展,旨在以评促改、以评促建。评价的过程中注意创建青年教师成长数据库,收集青年教师成长的重要评价指标参数,推动传帮带,请专家给年轻教师以专业性指导,帮助其凝练未来发展方向,促进青年教师科学认识、充分理解评价结果。学校、青年教师之间目标一致、彼此信任、同向共行、和谐发展。评价不仅是一种阶段性的鞭策或奖励,更是一种“风物长宜放眼量”的期望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长海.构建以发展为导向的教师评价机制[J].人民教育,2020(22):22-25.
[2]唐静.从教育资源配置的维度探析高校的教学与科研[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141-145.
[3]储常连.立:“五维”破“五唯”推进教育评价现代化[EB/OL].[2020-10-30].
[4]刘振天.“五唯”:痼疾如何生成,怎样破解[EB/OL].[2019-02-26].
[5]丛春秋,张新亚.焦虑中的变革:高校教师评价机制创新的困惑与反思[J].中国高校科技,2020(9):25-29.
[6]于剑,韩雁,梁志星.高校教师发展性评价机制研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20,36(2):59-68.
[7]陈娟.“双一流”建设视阈下青年拔尖人才成长机制研究[J].江苏高教,2020(10):77-81.
[8]望红玉,王自洁.教师多元化评价体系的构建与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21(8):31-34.
[9]钱国英,崔彦群.评价与培训相结合建立教师队伍良性发展机制[J].中国大学教学,2012(2):66-68.
[关键词]转型社会;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
[中图分类号]G64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2 — 0149 — 02
[收稿日期]2014 — 01 — 21
[作者简介]王国军(1980—),男,河南新乡人。党委副书记,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和党建思想政治教育。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先决条件,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未来。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教师队伍也补充了许多新鲜血液—高校青年教师,如何加强这个群体的师德师风建设,促进良好师德师风的形成,已成为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课题,也是关乎人才培养、社会进步的国家大计。
一、转型社会:高校青年教师成长的大环境
社会转型论者们认为,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社会价值取向和社会利益结构呈现多元化趋势,社会转型的印记已深刻影响到包括高校青年教师在内的每一个人。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社会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当代高校青年教师具有以下特征:第一,成长环境的复杂性。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中国社会结构产生深刻变化,逐步形成不同的阶层,各阶层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状态也各有不同,而高校青年教师来自不同的阶层,成长环境的差异会带来价值认知的差异。第二,价值取向的多元性。受经济全球化以及西方思潮的影响,青年教师的人生价值取向趋向多元,他们虽然思想开放、视野开阔,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度和认可度也存在差异。第三,生活阅历的单一性。当代高校青年教师大多数是从学校到学校,其生活阅历较为简单,思想情感较为单纯。第四,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并重。高校青年教师收入水平不高,建立家庭后经济压力增大,从而褪去了“象牙塔”中的“清高”,在追求学术的同时也不得不考虑生计,其价值评判标准和职业认同感易受现实经济压力的影响,教书育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也容易动摇。
二、从“为人师表”到“利益诉求多元化”:历史溯源和现存问题
1.“为人师表”:作为“理念人”的青年教师
美国社会学刘易斯·科塞在其著作《理念人》中认为,知识分子是理念的守门人,也是意识形态的启蒙者。理念的人虽然屡遭拒绝和歧视,却依然在很多世纪中成为西方思想史上的开路先锋。〔1〕而我国古代的伦理思想中对作为知识分子的教师同样也有着丰富的论述。传统文化中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有具体的要求:首先是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就是说教师要以自己的言行去教育影响学生,讲求的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其次是关爱学生,有教无类。如孔子所说“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就是说教师要关心爱护学生,学会从学生的立场去理解学生,并做到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再次是提升专业水平,热爱教育事业。《师说》中讲“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即是传授一种理念、道理、规律,授业就是具体的专业技术知识,解惑则传递一种人生智慧。最后是修身明德,锤炼品格。《大学》中开篇就阐明了古代知识分子所应追求的方向即“明德、亲民、至善”,追求的是“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高远境界。〔2〕
近现代,教师的道德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20世纪50年代,广大高校青年教师洋溢着极高的革命热情,他们强调政治、崇拜英雄、注重精神、以苦为荣。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受“”影响,高校青年教师的主体意识被消磨殆尽,他们只能无奈地跟着阶级斗争新动向随波逐流。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全方位变革,中国社会发生巨变。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利益主体的多元化,社会阶层分化日益突出,地域发展、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使得高校青年教师形成了看待问题的独特视角。进入21世纪,中国社会转型加速,在激烈的社会大变革中,高校青年教师的价值观也相应发生了转变,从一元到多元,从主导型向大众型,从社会本位向个人本位,从“利他不利己”到“利他亦利己”转变,在这一系列的转变中,高校青年教师的自我意识逐渐加强,个体逐渐受到关心和尊重,既关心国家、集体利益,同时,又兼顾个人利益的利己又利他的道德价值取向逐渐形成。
2.“利益诉求多元化”:“经济理性”主导的青年教师
社会转型论认为,社会结构和社会阶层的多元化直接导致各阶层社会利益诉求的多元化,尤其表现为出现很多新阶层。〔3〕高校青年教师虽然不是新阶层,但是作为社会转型中的知识分子,同样受到受市场经济中等价交换、利益最大化等法则影响,利益诉求也呈现出多元化,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开始出现分化、下滑,主要有以下表现:
(1)教书育人责任心不强,师生关系松散。师生关系是衡量一名教师是否做到敬业爱生的标准,教师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中负有主要责任。当前高校师生之间除课堂教学接触外,课余时间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很少,尤其对于青年教师而言,既要忙于发论文、评职称,又要忙于照顾老人以及子女教育,往往忽略了教书育人这一作为老师的首要责任,往往在匆匆忙忙完成教学任务后,根本无暇与学生交流。
(2)学风浮躁、缺乏诚信,学术道德滑坡。当前高校学术功利化现象比较普遍,少数高校青年教师出现了学术道德滑坡的状况,突出表现为两方面:一是学风浮躁,为了尽快晋升,部分高校青年教师存在求名争利、心态浮躁、不求甚解、治学不严谨等现象;二是学术不端,为求目的不择手段,缺乏诚信意识,在学术上表现为粗制滥造、假冒伪劣、抄袭等行为。
(3)以教谋私,腐败现象滋生。在高等学校,教师有一定的自,还有部分“双肩挑”的教师拥有更多的权力,出现。主要表现为:一是“钱分交易”,在各种考试中,向学生漏题、泄题或送“人情分”谋求私利。二是“导师经济”,随着在职人员大量攻读研究生,有权有势的学生便成为某些高校教师的经济资源,导师为这些学生大开绿灯,降低录取标准。
(4)缺乏团队精神和批判精神,职业发展动力不足。目前,少数高校青年教师国家、集体意识较为淡薄,以自我得失为中心,不注意与他人团结合作,有的甚至存在自闭和人际关系紧张的现象。部分青年教师存在随波逐流、随遇而安的心理,常常人云亦云,得过且过。〔4〕
三、“理念人”的回归: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对策探析
1.深入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增强青年教师职业责任感
开展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学习教育。围绕“如何做好教师”、“做怎样的教师”等主题,开展师德师风大讨论;依托“院士论坛”、“学者讲坛”等载体,充分发挥院士、国家教学名师、长江学者等学术大家的引领示范作用,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氛围;以教研室、课题组等为单位,通过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氛围,引导青年教师自觉充实业务知识,提升教学技能。
加强青年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把学习《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纳入青年教师培训计划,作为新教师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的重要内容,激发青年教师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严守教育教学纪律和学术规范,切实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坚持学术研究无、课堂讲授有纪律,杜绝有损国家利益和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言行。
2.帮扶助力青年教师发展,提升青年教师职业满意度
一是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联系青年教师、与青年教师谈心谈话制度,及时发现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上面临的困难,切实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在关心关爱中增强教育效果。二是关注青年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建立完善青年教师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加强青年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提高青年教师自我调适能力,帮助青年教师更好应对工作压力。三是搭建青年教师成长发展平台。为学术水平和教学科研业绩特别突出的青年教师创造破格晋升机会,纳入学科领军人才和后备干部培养体系。深化高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制定分配政策时适当向青年教师倾斜,逐步提高青年教师的收入水平。推行老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子”、“传帮带”等活动,加强对青年教师业务发展上的指导。切实提高青年教师收入待遇,减轻经济压力。
3.发挥实践和典型示范作用,激励引领优良师德师风养成
积极开展青年教师道德实践活动。鼓励青年教师指导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参与支教等志愿服务活动。鼓励青年教师参与产学研结合项目,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学习考察以及提供技术服务,使青年教师在实践锻炼和服务人民中提升道德价值感和社会责任感。通过“上好一堂精品课、精读一本理论书、帮扶一名困难生”的“三个一”活动,加强教风建设,努力使教学过程、工作过程成为良好师德师风形成的主要途径。
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一是在教师中树典型,精心培育选树一批群众认同的青年教师先进典型,运用各种媒体进行先进事迹宣传,通过榜样引领,提升其他青年教师的道德自觉。二是促使青年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道德典型。美国教育哲学家杜威曾提出教育应当培养“道德知识”的观点。要把教书育人作为教师的首要职责和中心任务,充分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使其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4.加强制度建设,构建完善对青年教师师德师风的监督考核机制
推行师德公开承诺。要求青年教师进行师德公开承诺,针对自己职业道德中存在的问题,突出社会、学生和家长关注的师德建设中的重点问题,自觉接受学生、家长、领导、同事等的共同监督,促使教师在确定师德承诺内容的过程中进一步明确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的新要求、新内涵,进一步提高遵守师德规范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完善教学优先保障机制。强化政策激励,把教学作为教师考核的主要指标,提升教学的学术地位,促进广大教师潜心教学、倾心育人。坚持教学质量的高标准严要求,强化规范管理和质量监控,改革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和学生学习评价体系。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制度为保证、激励为牵引的建设方针,促进教师具备爱岗敬业、精心施教。
完善青年教师师德师风考核机制。将师德师风表现作为教师年度考核、岗位聘任(聘用)、职称评审、评优奖励的首要标准。建立健全青年教师师德师风考核档案,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完善师德评价内容和方法,健全学术不端行为预防查处机制,构建学校、教师、学生、社会参与的师德师风监督体系。
〔参 考 文 献〕
〔1〕刘易斯·科塞 .理念人〔M〕.郭方,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2〕郑魏静.当前我国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研究〔D〕. 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4—5.
关键词:高校;师德评价;层次分析;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4-0313-06
“不管中国还是世界,文化最重要”。这一著名论断,是哲学家罗素1922年在《中国问题》一书中提出的。文化之所以重要,就在于文化的作用是“化人”,也就是通过一定的社会教育和精神感化,使人们接受特定的社会价值规范,成为拥有特定价值观的人,他们通过对共同的理想、信念、取向、态度等价值观念的认同和传承,形成社会凝聚力,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鲜明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任务,全面部署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各项工作,发出了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的动员令。传承优秀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是当代大学的宗旨和使命,也是大学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高校教师重任在肩,责无旁贷。
本研究针对当前高校师德建设中普遍存在的评价指标不清晰、过程不规范、主题不明确等问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亲身实践,构建了新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和研究。
一、关于师德的文献综述
所谓师德,是指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社会赋予师德比其他一般道德更高的道德标准。
古往今来,人们对师德这一最宝贵的教育资源展开过多次讨论,也对师德建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分析各位学者关于师德的论述,可以将其归纳为以下五个主要方面,即关于师德概念内涵的研究、关于师德特点的分析、关于师德构成要素的探讨、关于当前一些教师师德失范原因的剖析以及关于重塑师德的途径研究。
关于师德概念的内涵,国内很多学者进行过深入的研究。王晓莉,卢乃桂对师德概念的内涵进行过界定[1],上海师范大学王正平教授、江苏省教育专家、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院长钱焕琦教授、安徽师范大学文秉模教授等多位专家都对师德概念进行过定义[2]。几位学者对师德所下的定义虽然角度有所不同,但其都强调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的观念、意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在这一点上,专家们的观点是一致的。
对于师德的特点,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不同的观点。例如,丁红、李革认为[3],高校师德属道德范畴,道德对人们的约束作用主要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王晓莉,卢乃桂在与国外教学道德维度的比较研究中指出[1],师德是衡量教师的首要标准,其范围不仅涉及教师的工作,还包括其工作之外的各个领域,其层次不仅指向教师外显的教学行为,而且还更侧重教师个人内化的德性。2009年9月,时任教育部部长的周济在第四届全国师德论坛上强调,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自律是关键,他律是保障。厦门大学博士卫荣凡则认为[2],高校教师师德自律的主要特征主要体现在:他教性与自教性的统一;必然性与能动性的统一;内在性与外在性的统一;约束性与进取性的统一;师德自律形成的方法与师德自律境界升华的统一。
师德不是一个完全抽象的概念,其包括非常具体而明确的构成要素。关于这一方面,许多学者也进行了详尽地研究。例如,作者丁红、李革认为[3],高校师德是大学教师在长期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的道德观念、情操、行为和意志。赖闽辉认为[4],高校师德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爱国精神;(2)奉献精神;(3)诚毅精神;(4)敬业精神。而文秉模、汪应峰在他们主编的《大学教师伦理学》一书中认为[5],高校师德规范的结构由道德原则、道德规范、道德范畴、道德要求组成。
关于教师师德失范的原因,有多位学者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和剖析。学者们的研究表明,在教师队伍中出现的思想政治观念淡化导致信仰迷茫、耽于个人得失缺乏奉献精神、诚信缺失滋生学术腐败、敬业精神不足职业道德下降等都导致了教师师德失范。师德建设跟不上教育事业的发展将对整个民族的进步以及学生的培养和提高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因此,深入分析师德失范的原因,将有效地起到防范于未然的作用。
师德是为师之魂,是教师素质的精神支柱。师德离不开思想教育和制度约束,但最终起决定作用的还是每位教师内心的感悟和呼应,这就是精神的升华。因此,重塑师德,不仅仅要从思想教育入手,而且应该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在这一方面,国内的众多学者有着比较统一的认识,这是重塑师德的必然途径之一。
二、师德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对于师德能否进行评价存在两种不同的声音。对师德进行评价持怀疑态度者认为:道德是形而上的,不能也不应拿个量器来称量。比如崇高、美好、善良、纯洁等,它们是永远缺乏度量衡的。如果执意用某种评价体系来称量,会带来很多负面效应。量化师德是在扼杀师道尊严,对师德进行考核并与工资挂钩,只会导致教师精神品质的败坏。而对师德进行评价持赞同态度者则认为:师德评价用量化的办法值得肯定,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促进师德建设的作用,有利于客观评价教师。采取这种方式进行师德评价,在分数面前一律平等。每位教师的师德状况一目了然,比较客观、公允,克服了以前评价的主观随意性。在目前许多学校还盛行人治的情况下,这种做法无疑是一个进步。
分析质疑者的观点是,其主要依据是:道德是形而上的,形而上的东西是很难评价的,评价的体系与方法不宜量化。然而他们却又找不出合适的方法,其观点本身存在明显的不可知论。我们认为,正是由于目前中国高校师德评价主观随意性过大、可操作性不强,才造成了师德水平提高乏力,师德建设无处着力的问题,因此,要搞好师德建设,师德不仅能够评价,而且必须进行评价。
中国当前对师德进行评价的依据就是教师法中关于师德的规定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 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第52条加强师德建设中对师德的概括,可以说,还没有一个具体的衡量和评价标准,尽管各高校均“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并采取了教师考核“师德一票否决”制,但是评价的办法、内容和指标体系各不相同。为此,我们首先需要分析确定高校师德的内涵,只有清晰高校师德的内涵、目标和任务,才有可能提炼出其师德的构成要素,这是构建高校师德指标体系的基础。
(一)高校师德的内涵
高校这一关键词就完全界定了其师德的范围和层次,确定了高校师德的内涵必定要体现高等学校的功能定位,即育人道德,科研道德,社会服务道德和文化创新与传承道德四个方面。可以从三个层次予以表述。第一层应是对中国一名普通公民的要求,教师首先应是一个合格的公民,要有一个公民应有的人格素质和道德水准。第二层应是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和职责,要求教师忠诚人民教育事业、热爱大学生、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诲人不倦、无私奉献等传统美德。第三层应是高校教师所担负的将内化之后道德再升华并外化的弘扬和创新民族文化和精神的神圣使命。综上,师德不应只是单一的道德问题,而应该是以它所特有的方式渗透于每一个与教师密切联系的事物之中。所以,师德评价也必然会广泛地体现到对于教师本人言行及与之密切联系的人和事物评价之中,此评价也就应该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结合的综合性评价。
(二)评价指标体系
我们在对相关文献进行较全面的综述之后,借鉴前人之经验并结合自身对高校师德内涵、特点以及结构的理解,尝试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三、高校教师师德的定量分析——基于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作为一种系统分析方法,通过分析复杂系统所包含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将问题分解为不同的要素,并将这些要素归并为不同的层次,从而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分析结构模型。该法能够将一些定量、定性混杂的指标进行综合处理,特别适用于那些难于完全定量分析的问题。本文应用层次分析法对高校教师师德进行量化分析,并模拟对高校教师师德进行实证研究。
(一)建立结构层次模型
(三)进行层次总排序
四、高校教师师德的定量分析
本部分我们利用上述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指标体系对北京市高校教师师德进行定量分析——以北京联合大学5名教师为例。结合指标体系,对应设计了调查问卷,并对北京联合大学某年级100名学生进行调查。发放问卷100份,收回100份,有效问卷96份。通过分析得出排名结果。
五、结束语
尽管在我们的研究中存在评价指标可能还不尽完善,指标内涵可能还不甚清晰等这样和那样的问题和不足,但是有一点是我们坚定不移的共识,那就是: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在呼唤和期待教育兴国的今天,师德的力量决不可轻视。正如总书记的讲话中指出,“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作为一名高校教师要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加强师德修养,把个人理想、本职工作与祖国发展、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参考文献:
[1] 王晓莉,卢乃桂.当代师德研究的省思:与国外教学道德维度研究的比较[J].外国教育研究,2011,(6):79-84.
[2] 卫荣凡.高校教师师德自律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3] 丁红,李革.大学精神与高校师德的融合境界[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55-157.
[4] 赖闽辉.陈嘉庚精神的时代内涵及其对师德建设的启示[J].集美大学学报,2010,(4):56-58.
[5] 文秉模,汪应峰.大学教师伦理学[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1:6.
[6] 赵莉.师德、做人与职业道德[J].道德与文明,2001,(3).
[7] 傅维利.简论师德修养[J].中国教育学刊,2001,(10).
[8] 林创家.利益理性及其师德建设价值[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8).
[9] 檀传宝.新时期师德建设的问题与路向[J].中国教师,2007,(2).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高校教师,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和高职院校成功办学密不可分。师德, 强调了教师的职业道德、为人准则、个人对社会的价值、对学生培养的责任, 它是构成教师职业素质的核心要素, 也是树立教师良好的社会形象的重要保障。因此, 师德的培养与提升至关重要。通过阅读相关资料发现, 国外学者对教师职业道德的研究比较早。主要研究成果围绕着法律层面、道德层面和个人层面进行。总的来说, 教师职业道德主要受到法律约束, 另外还受到个人道德水平、态度、性格、社会舆论等影响。国外学者认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应主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 教师应利用课堂传播道德知识, 主动关爱学生, 公正评价学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 传统的师德培养靠教师自觉遵守传统规则和社会舆论自然塑造而成, 而现代意义的教师职业道德培养需要多层次多角度进行, 既要靠社会内化管理、还要靠学校制度和督办机构进行培养和监督。国内学者近些年也逐渐开始对教师职业道德进行了研究。有学者认为教师职业道德必须要有约束机制和惩罚机制, 对于学术造假、教学态度不端正、教学腐败都提出了相应的法律惩罚措施和道德约束机制。也有学者认为教师职业道德和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及教师心理健康建设密切相关。因此教师职业道德提高是教师的责任, 它对高校教师职业生涯成长、教师职业幸福感获得、教师优良学风建设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
二、高职教师师德建设在高职院校成功办学中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 各个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 不断加强教师培养, 有的学校通过公派教师出国学习提升理论水平, 有的学校通过校企合作办学方式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国家也充分重视高职院校的发展, 提出了创建国家级优质高校、国家级、省级示范校的举措。在创建过程中, 很多高职院校从中受益。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鼓励下, 全国大部分高职院校建立了国际和国内先进的实验实训场地, 引进了大批国外国内优秀教师投入高职教育行列。总体上高职院校的教学环境和教师水平有了很大提升, 但是在师德培养和提升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亟需改进。
(一) 学风建设有待加强
在高职院校的建设和发展中, 教师的科研对教师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至关重要。很多教师为了进行职称评定, 不惜铤而走险, 学位论文造假、专利和课题申请托关系, 为了好的论文数据进行编造, 形成了非常不好学术风气, 学术造假与学术腐败层出不穷。这种学风既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的玷污, 也严重影响了学校的科研氛围, 造成了一些高校真正搞科研的人没有科研可搞, 科研积极性大大降低。还有一部分教师看透了这种学术风气, 心灰意冷, 不愿意专研学术和课题调研。另外, 教师的科研风气对所教学生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有的研究生导师对所带学生的科研成果, 并没有提出严格要求, 所带研究生每天都要围绕导师的科研课题进行, 形成了为导师打工的不良局面, 导致研究课题的质量不高。长此以往, 高校的科研风气将会日渐堕落, 社会对高校教师的认可度将会越来越低, 高校教师的师德将会受到更多人的拷问, 这将大大影响教师在教书育人方面的积极影响。为了更好的进行我国高职院校科研学术活动, 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 高校教师的学风水平提升建设十分必要。
(二) 忽略教师的主体性
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很多高校都进行了理论学习, 但忽略了实践教学和教师的心理健康, 忽视了教师的主体性。在大部分高校里, 大多教师都会按照学校要求上好每一堂课, 认真进行教学研讨, 周而复始的进行高强度的教学科研工作。近些年,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 教师除了要做好教学工作, 还要对社会、家长、学生等多个群体负责。有一些高校教师因为工作和生活压力患有一定程度的心理疾病。如果教师心理不健康, 则很难有充分的精力投入教学和培养学生的工作中, 更谈不上教师的职业道德提升。所以我们在注重师德建设的同时, 不能忽略了教师的主体性, 教师的心理健康建设十分重要。
(三) 师德建设缺乏明确的评价机制
高校教师的师德建设和提高, 是我国近些年在高校教师培养方面大力提出的要求。国家有关领导在近几年倡导立德树人, 培养新时期高校优秀教师。但深入到各个高校中, 每个高校的执行力度都不一样, 没有一个统一和明确的评价标准。有的高校在面对学术造假问题时严肃处理, 而有些高校因为没有一个健全的评价体制, 并没有进行相应惩治。前者在某种程度上对学术腐败和造假起到了一定抵制作用, 对师德改善有一定的帮助, 但缺乏明确的针对性和量化标准, 让一些想做科研的教师没有参照标准;而后者由于缺乏处罚力度, 使得一些师德水平不高的教师并没有因此受到处罚或警戒, 不利于良好的学术风气和道德水平提高。
三、高职院校教师师德提升对高校成功办学的重要举措和影响
(一) 建立法律约束机制和高职院校学术监督委员会
高职院校成功办学和师德提升离不开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提高, 为了更好的帮助高校教师提高职业道德。除了靠教师本人的职业道德遵守、为人底线约束外, 法制建设是非常有利的手段。目前国家有关机构已经建立了有关学术腐败的惩治措施, 并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了范围划定。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学习, 并且按照要求约束自己。除了法律的约束外, 高校本身也要负起责任, 通过建立学术监督委员会, 从源头上就掐断学术不良行为, 为高职院校成功办学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师德提升的目的是更好的推进高职院校的成功办学, 所以我们不能把惩治作为主要目的, 而是通过制度规范化, 使高校教师的师德提高, 这才是我们最终追求的目标。
(二) 尊重教师的主体性, 关心教师的心理健康
教师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一份子, 除了教书育人外, 还承受着来自家庭、社会、工作单位等多方面的压力。师德建设不能只注重职责和要求, 还要注重关心每一名教师的职业成长和心理健康。只有拥有一份积极健康的心态, 教师才能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师德提升中。教师要把教学作为一种艺术, 除了完成工作任务, 要想提高自身的师德水平, 有一个积极健康的心态, 这需要国家和社会及家人、学生们的支持。现在的学生群体很复杂, 家长的受教育程度也不一样, 教师们每天要和不同层次的群体打交道。要想做到全面关心每一名学生,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不够现实。教师本身作为个体也有自己的情绪, 个人的态度和行为也受到外界很大影响。所以社会的关怀、学校对教师的培养和鼓励非常重要。
(三) 建立教师职业道德量化评价机制, 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教师职业道德到底该如何评价, 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我们不能只靠法律约束或者道德约束, 应该有一个可参照的量化指标, 尤其是我们可以把道德水平纳入到教师职称评定和教师职业晋升当中来。作为高职院校的一名年轻教师, 深感教学和科研的压力。从自身的学习和工作经历中, 我深刻感受到一个好的导师带出的学生一般也都严谨负责, 所以教师职业道德量化指标当中可以把导师的学生的科研态度也作为考核标准。另外,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法律要求一定要贴合实际, 具有可操作性, 让每个从事教育的工作者有法可依, 对国家制定的政策有明确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操作性。在进行教师职业道德量化时, 要把奖励和惩罚并用。对于师德高尚、认真科研, 并且没有过错的教师提出奖励, 这种奖励要贴合教师的需求, 而不一定必须做出重大贡献, 对于每个独立的高职院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 提出适合本单位的奖励和处罚措施。通过定期奖励一部分优秀师德标兵, 提高教师的职业归属感和幸福感, 让教师真正体会到教书的快乐和科研的乐趣。高职院校要想成功、成名, 离不开高校教师群体师德水平提高。作为默默耕耘的教育工作者, 教师承担着培养祖国未来事业接班人的重要使命, 我们身为其中的一员, 要把它当做幸福的事情去做, 要把师德提高作为职业生涯规划中重要的一部分。通过自身师德提高, 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毕业生, 使国家的一带一路建设、小康社会建设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凃力, 罗小龙.近五年教师职业道德研究综述[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版) , 2011, (05) .
1.思想道德素质
1.1政治思想素质:体育教师思想政治觉悟水平的高低,可以从侧面反映其政治、思想素质水平的高低。调查结果显示,对国家颁布的政策、法规、文件、会议精神以及发生的重大事件等体育教师比较关注,说明体育教师总体的政治觉悟是比较高的。
1.2职业道德素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价值观念已逐渐地发生了改变,部分教师思想还不够稳定,对教学工作投入精力明显不足,对教学敷衍了事。调查结果显示,体育教师言谈举止方面的表现还需要大幅度的提高。主要表现为部分教师忽视自我良好形象的塑造,不能很好地把握自身的“师表”身份,个别教师工作和生活中缺少语言美和行为美,缺乏最基本的师德,缺乏爱岗敬业的精神。
2.科学文化素质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渊博的学识是一个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育人工程”将形同虚设。
2.1知识素质:随着体育生活化、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体育和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联系更加紧密;国内外高校间交流领域的越来越广泛,要求高校体育教师具有相当的外国语水平;信息化社会也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对于接受传统办学模式的体育教师来说远远不能适应这方面的要求。
2.2专业素质:调查显示,绝大多数体育教师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但大部分教师在校期间接受的基本是竞技体育教育体系的专业教育,又由于教育经费的短缺,体育教师不能进行经常性的学术活动,没有接受过体育专业知识的继续教育,未能及时更新知识,因而体育专业知识老化,更新不够。
3.能力素质
体育教师的能力素质主要包括教育教学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科研能力、熟练掌握和运用现代教学技术的能力及处理各种偶发事件能力等。
3.1教育教学能力: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很多体育教师存在“体育即运动、运动即技术”观念,“健康第一”只停留在口头上,导致其教学方法与手段、评价方法等不能适应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3.2组织能力:体育课教学的组织能力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特点、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场地、器材条件等,运用制定计划、场地布置、教学常规、讲解、口令、骨干培养与使用等手段,进行合理安排所采取措施的综合能力。大部分体育教师的组织能力都能在教学实践中得已体现,但在精雕细刻上还缺少精品意识。
3.3体育科学研究能力:虽然科研对教学工作的积极促进作用早已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共识,但大部分体育教师这一认识并未转化成参与科研的自觉实际行动。体育教师基础知识不是很强,加之有的体育教师本身缺少科研意识,缺乏学术上的探索精神和扎实的钻研作风,存在一种浮躁情绪。表现为学术观念淡薄,科研能力不高,论文质量也不高;科研方法单一,多为科研论文,参与课题研究和编写论著的百分比偏低;有“不评职称不写论文”思想的教师占相当大的比例。缺乏科研能力已成为体育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一大“拦路虎”。
3.4熟练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技术的能力: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体育教师必须学会将计算机等多媒体教学设施应用到体育教学、体育科研、体育管理中,为体育教学和科研服务。
3.5处理各种偶发事件能力:体育课堂教学大多在室外进行,教学环境比较空旷和复杂,常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91.5%的体育教师能够较好地对体育活动中的各种偶发事件,作出迅速判断和分析。
4.身心素质作为体育教师,拥有健康的体魄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是进行体育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4.1身体素质:体育教师是一种”健康、向上”的标志,能顶得住严寒酷暑,经得起风吹雨打,每天总是昂首挺胸,精神焕发。但事实上却不容乐观,我校的体育教师体重超重,肥胖者呈上升趋势。试想:这样的重量级老师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吗?老师能给学生树立“健康”的标志吗?调查显示,体育教师中每周锻炼5次以上的仅占15%正因为缺少体育锻炼,近几年,高校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或比赛中运动损伤的现象时有发生。
4.2心理素质:没有健康的心理不可能去为人师表,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更不可能与同事、同学合作,求得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对学生的影响最为深刻的是体育教师开朗的性格、坚强的意志、顽强的作风等。由于大多数体育教师都经历过专业的训练,训练中顽强的意志品质与比赛中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使得72.6%的体育教师都能以最佳心理状态来应对困难。
二、体育教师综合素质现状的问题分析:
1.师德考核实践流于形式师德考核虽然已纳入各高校教师考评体系,但实际操作中仅凭教师的印象投票,搞选举或轮流坐庄的考核推优方式,致使教师师德考核流于形式,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教师师德水平。
2.知识结构单一和陈旧高校体育教师除了具有能胜任体育课堂教学和辅导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知识、技术和技能之外,还要求教师在多能的基础上,精通一至二项最能体现自我潜能的专项运动,了解该项运动的新技术和发展动态,并能站在前沿,从而对它具有独特的见解。这就要求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师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显然,有些高校体育教师要适应这样的要求,是力不从心的。
3.重科研评价,轻教学评价在科研考评中学校既注重科研质量考评,如发表文章和承担科研项目的级别等有相应的量化考评标准.但对于教学则因学科种类多、学科教学差异大、教学方法多变等难以做到质上的区分,因而对教学只有量的要求,只要教师在每学期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就可以通过考核。这样的评价导向,使教师们对自己教学能力提高重视程度不够。同时排课时,不管水平高低、思想素质好坏,人人“平等”有课上,教学质量好的同志,在政策得不到体现,而教学质量有问题的也没有一个有效的方法加以控制。使教师从事教学的积极性受到打击,阻碍了教师自身素质提高。
4.教学水平停滞,科研能力不强,学术成果形式比较单一长期以来,体育教师没有从育人的角度去规范教学行为,而是以竞技技术为主去教学,教育理念落后,理论水平较低,教学方法陈旧,已不适应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从技术型向技术理论型转化的形势。同时也限制了体育教师的科研水平,导致教师科研能力较差,科研质量不高。科研经费的缺乏也难以调动体育教师的科研兴趣。
5.身体素质体育教师需要具有良好的体育素质做为提高教学的基本保障,也更能体现出体育课和体育专业教学的突出特点,而很多高校体育教师平均年龄偏高,身体素质已趋向于下降,加之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教师有目的、自觉加强身体素质训练的居于少数。因此体育教师身体素质的下降已成为影响提高教学质量因素之一,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三、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综合素质的途径
1.管理机制的调控与引导
1.1完善师德管理制度,营造讲师德的氛围。
1.2建立科学合理的竞争机制。
1.3营造温馨、宽松的工作环境。
1.4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2.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工程,优化教师队伍学源结构与知识结构
2.1提高体育教师的学历层次,夯实理论基础。采取选派和自愿相结合,鼓励中青年教师攻读硕士研究生课程,增强高校体育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与整体素质,不断优化高校体育教师队伍的结构。
2.2加大职后培训力度。职前教育侧重于未来教师知识的掌握和积累,而职后教育侧重于教师质量的改善与提高。如“请进来”,即学校每学年安排几次校外专家来讲学、指导或做学术报告;“走出去”,即派遣教师参加各种论文报告会,参加各种函授班学习,参观优秀学校等做法。帮助教师了解学校体育改革的最新动态,拓宽教师的视野,更新知识和更新思路。
2.3加强体育教师专业体育技能的培训。“身教胜于言教”,体育教师外在健康的体魄、娴熟的运动技能都能对娴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也是体育教学的需要。
2.4实行“导师制”,以“传、帮、带”等形式,让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带头人对青年体育教师进行教学和科研上培养,加强对教学与科研的梯队建设。
3.提高对体育科研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
体育教学不断向科研提出新课题,科研则以新的成果充实教学内容,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必要途径,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通过科研工作,可以促使教师去接受新的知识和信息,了解新的动态,站在学科发展的前沿,能够充实和完善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使体育教学更具有新颖性、丰富性和新时代的气息。特别是与相关学科的教师共同组成课题小组,更能大大促进体育教师自身学术水平的提高。为了提高体育教师的科研能力,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3.1定期举办学术讲座,如国内外体育科研成果介绍、体育科研选题与科研方法等讲座。
3.2让那些学历层次高、在专业理论知识上有成就的、教育教学水平技高一筹的骨干教师得到重用,充分调动这些教师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作用。
3.3为骨干教师创造条件到省内外兄弟院校,进行互访学习。
4.完善科研量化评定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