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57:4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清明感怀,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原文:
《清明感怀》朝代:明 作者:管讷
十年宦学楚江滨,老景垂垂上此身。
插柳忽逢三月节,看花又过二分春。
青山风雨多新鬼,白发江湖少故人。
东忆墓田千阜下,可堪回首一沾巾。
清明节插柳条是指一种将柳条插在屋檐下面或者是插戴在身上的行为,有人说这种行为是为了纪念传授我们有关农业知识的神农氏,还有人说这种行为是人们效仿晋文公纪念介子推的行为而流传下来的。
插柳条什么意思清明节插柳条是一种从古流传至今的特殊习俗,它是指在清明节的时候把柳条插在屋檐下面的行为,不过也有人们是在这个时间段内的将柳条插戴在身上。
清明节插柳的行为是人们用来纪念神农氏的,这是为了感恩在过去神农氏向人们传授各种有关于农业的事情,从而使人们能通过农事填饱自己的肚子的行为。
不过还有一种说法是清明节插柳是为了纪念介子推,这是因为晋文王曾为感怀介子推而戴上他焚身时身旁柳树的枝条,这个行为后被人民争相效仿从而形成插柳的习俗。
(来源:文章屋网 )
每一次成都夜雨,喉咙总会莫名其妙的疼痛。不知道是在过去的某个时刻,习惯了这样的疼痛,还是早已经忘记却被身体记住的心伤。
三月,清明即将到来,天气似乎也被人们的心情所渲染,点点滴滴的流述过往的悲伤。思念已故的旧人,感怀如今的苍凉。岁月如歌,一曲一端记忆,一歌一律悲荒。在有限的时光中,记忆如同稚嫩的幼苗一般缓缓成长,歆享阳光,傲立风雨,习惯了成长,成长在这样一个熟悉的环境里。风依旧那么凌冽,却会温柔的抚摸自己的脸庞,雨水虽然那般冰冷,却在额上流淌,绕过眉角,滋润眼眸。我们一直长风荡歌,潇潇洒洒,徜徉在青春岁月里,如沐荣光。
雷雨在黑夜里酝酿,轰雷阵阵,三月的末尾,少了几分春意,更多是悲伤。
每逢三月清明至,不忘当年欲断肠。说起清明,小时候总是觉得很陌生,总会在本该开开心心玩耍的时候被大人带到荒凉的墓园里祭拜。烟火靡靡,我们却是嬉笑着去捡起飞落一地的鞭炮,兴许还有能拾到没有被引燃的鞭炮。也只有那是娇憨,淘气地将手伸得老长老长,才能够着鞭炮,砰的一声,吓得我们心惊胆战,却又开心不已。后来,也是现在。不由得一阵感慨,当年带着我们扫墓的人,如今已在墓里,往日的小童已经如同当年的青年的模样。父亲就在那里,睡得安然慈祥。
人总是离不开思念,总会怀旧。在节日里,思念更加的浓郁。这不,老天也被凡人的悲痛所感染,哭得一塌糊涂。我本着泰然淡漠的面对着即将到来的毕业,我想我与世无争必然不去追逐名利。最后却也一样的慌张,忙得手忙脚乱。每一个大学生都会面对的毕业,找工作已经成了定性,我们需要为自己的选择而拼搏,甚至不是自己的选择。这样的悲哀莫过于悲哀,仅仅是一种生活,一场经过。花开,自然也有花谢,最终叶落同根。归根到底,一场遇见,一场分离。
今夜的雨,还没有落下,而窗上已斑驳了青花。
普照茶会的本意为感恩,时距5・12大地震近一年。此次茶会的主办方为茗仕茶众社与普照禅寺。
忆当年断垣残壁,惜今朝以茶重聚。
青城山里。仍旧是一番幽深景象。
来自成都的茶友。皆盛装而来。去年3月,他们曾于此举办第一届的踏青茶会。劫后重逢,于震后重建的普照寺,却是更多感怀。成都浣花草堂中华花艺中心的操瑞芸老师在现场准备展示中华花艺。操老师原本来自台湾,多年来坚持在成都弘扬传统的插花艺术。一提到浣花草堂人们都知道有这样一位美丽的花的使者。
此次茶会,诸多茶友既是组织者。又兼任义工。他们开始布置会场,自发地组织此次茶会,纯粹出于对茶的喜好以及对于这个圈子所宣扬的精神的认同。没有过多的宣传,茶会便吸引了近200位来宾。这就是茶所带来的号召力。
茶会在下午举行。中午茶友们则在庙里同进素食。以更好体验茶会的精神。在成都这样一个具备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里,让人忆起西晋・张载《登成都楼》所说的。芳贯六清,溢味播九州一样,“烹荼尽具”,人人品饮,感知茶于千年来生生不息、于身心的诸多慰藉。
下午两点,茶会正式开始。祭茶仪式安排在普照寺的大殿里,普照寺的果证法师引领大众颂经祈祷,“只有彼此的关爱,才会让生命更加美好!”正是代表着一年的希冀与感怀。
随后开始供花果。主持人以温和的音调开始吟诵:“2500多年前,佛祖释迎牟尼在一次聚会上,信手拈花,以示大众。众人无有能解佛祖之意。只有大弟子迦叶尊者破颜微笑,心领神会。今天,我们在普照寺,再续佛缘。用美丽的鲜花供养佛祖。愿我们每个人的心灵,都像这鲜花一样美丽、绽放!”
茶人供花之后。由普照寺的普空师父表演禅茶。泡茶时,她肃穆专注。在百人之前,从容不迫;于佛殿之下,虔心安详。在这样的一个地方,更见茶之奉献与平和。
来自成都空林琴馆的琴友则演绎了《关山月》、《阳光三叠》、《忆古人》的离别与清越。古琴,洞箫,歌舞等项,全部是茶友自发的表演。
茶会的重头是代表着四个季节的“梅兰竹菊”茶席。茶席的精神为“春夏秋冬,时间流转、四季轮回、生命循环。”古时文人对于时间秩序和生命意义的感悟。常借物抒怀、感物喻志。“梅、兰、竹、菊”不仅占尽春夏秋冬,更具“傲、幽、坚、淡”的性格品质,被誉为“四君子”。
茶席上各自插花,精致的茶具与鲜明的色调,昭示着季节的变化与世事的无常。4个茶友分别在各自茶席前泡茶,以最美的心境冲泡出最好的茶汤,也就是他们所要表达的精神。凝神处,茶汤倾泻,芬香醉人。在茶席主人的身后,佛殿前的紫薇花开得娇艳盛大。
可是,现在,我觉得我的春天,我的阳光,已不再使我欣喜,不再使我有久违的激动与浪漫的情怀,我怎么了?在这个三月的春天!
是因为二月初去海南逗留了几天?那满目的花红柳绿,已深深植根于我生命的沙漠么?那神秘的热带风光,那椰风帆影,还有迷梦的雨和醉人的果,是否已经让我迷醉,而我还沉浸于那梦境中没有醒来呢!我不得而知。
懒懒散散,一日一日的度过,浑然不觉外面的世界已胜过江南了:嫩绿的柳丝迎风飞扬,各种花儿竞相开放,小鸟也舒展开喉咙,在晨曦中歌唱,仿佛一不小心就错过了这个春天似的。
转眼间,已是清明时节,踏青去!管它是不是“清明时节雨纷纷”呢!也许清明,会唤醒我有关春天的记忆和美好情愫,让我忘掉惆怅和忧伤的情怀!至少,落雨时,我们可以来一次雨中郊游呢!目的地就选在青岛崂山的北九水。
沿着石制或者木制的台阶,我们拾级而上,由一水、二水……至九水,一路走来,一路小曲,一路流水淙淙,一路微风拂面,欢声笑语。山花还打着羞涩的骨朵,鲜有开放的,点缀在路边。
我是个喜欢赶海胜过爬山的人,但我喜欢远远的看着蜿蜒起伏的山峦,甚至会久久的凝视,那会给我无穷的联想与生命的感怀,让我凭添永远向上的豪迈激情和战胜自己的动力。是的,生活中,只有自己才是自己前进路上的敌人,必须时时刻刻的战胜它,只有这样生命才会是斑斓而不是苍白的!我们应该注重耕耘而不是结果!也许不期然间,成功就向我们招手了,前几天,我收到《时代文学》杂志社的一封信函,原来是我前不久寄去的两篇东西获得了首届“时代杯”全国文学艺术作品大赛的优秀奖,同时进入了决赛,并被本刊聘为特约通讯员。一个小小的成功与欣喜,不提。
也许,在中国的广袤大地上,一谈到名山大川,人们就会想到黄山,想到五岳,以及南方许许多多的众多山峦,而不会记起崂山的存在。而我登崂山也不是第一次了,只是作为健身的好去处罢了。
但崂山的风景还是可圈可点的,有赛过江南的说法。崂山游可以归结为“三分看,七分听。一路感知,一路体验。”到处是潺潺的清泉和清澈的小潭。潭的规模不大,但是小巧玲珑,水也透彻见底。一个潭有一个潭的特色,一个潭有一个潭的神韵;各种怪石点缀其间,往往被恰到好处的题了字,刹那间,山的神韵即可被渲染上了一层浓浓的文化底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崂山无仙也无龙,但确确实实有着自己浓重的文化底蕴。
满山遍野的杏花和樱桃花、白色的、紫色的玉兰花,在微微凉爽的山风中摇曳着,一股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整个身心被清洗熏染过似的,吸一口气,是透心的凉,整个山区,仿佛是一个巨大的天然氧吧!各种杂树,绽着新绿,挂着雨滴,在雨后清新湿润的空气中,迎风招展,仿佛清风袭来,便会摇落一树树的琼玉和翡翠……
我醉了,陶醉在北方的春景中,陶醉在故乡四季分明的画卷里!春的烂漫多情,夏的火热缤纷,秋的成熟和悠远,冬的高洁与无垠的白雪……哪里像热带,一年四季一个景色,太缺少变幻的美,太缺少生命的萌动的体验,原来是海南的花红柳绿偷走了我生命中的春天,迷梦了我对于生命和四季的感悟!
【关键词】语文教学 “有余不尽”
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留传至今,给人几多感怀,几多深思,也给人几多启迪。教学之余再咏此诗时,不由得对牧童肃然起敬起来,敬就敬在那“有余不尽”的回答艺术――遥指杏花村。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陷入“填鸭式”“满堂灌”“教授式”教学的误区,带着知识走向学生,学生的思想成了老师的跑马场,试想,这样教出的学生有多少人能有强烈的发现问题,开拓创新的意识呢?他们能有多少时候是处于既获得知识,又身心愉悦之中呢?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如果固守着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放,贻害的只能是学生。因此,我们不妨放下架子,低下头来,学一学牧童的引导艺术,做一个“牧童式”的教师吧!
下面就先来戏解全诗,浅谈“牧童式”的“有余不尽”的引导艺术。
清明时节雨纷纷:清明节是个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大节日,又是一个“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预示着或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只要不是旁观者,都会触景生情,而感情又是复杂多样的,尤其是那孤身独行,离家在外而又愁绪纷纷的行客;路上行人欲断魂:当思也绵绵,雨也绵绵时,便急于想寻找一个小酒店,一来歇歇脚,避避雨,二来小饮三杯,解解料峭中人的春寒,暖暖被雨淋湿的衣服,更要紧的是借此也能散散心头的愁绪。这是一种强烈的情感,这是孔子所说的“愤”和“悱”的境界。避雨需要雨具,荡舟需要船桨,求知需要教师,那就去拜师吧;借问酒家何处有:行人问路是主动的,不是牧童拉住行人说你要喝酒吗?那就喊“请你喝酒,喝好酒,上勒!”分明有做广告拉客的嫌疑,行人未必真的能理你。主动问询还是被动填压,其效果是有天壤之别的。而我们的课堂上学生中有多少人能像行人这样主动问询的呢!这一方面有学生羞于问或懒于问的因素,还有可能是老师的教学有问题;牧童遥指杏花村:在《小放牛》那首歌中,当有人向牧童哥问路时,牧童将手一指:“您顺着我的手儿瞧!”同样,杜牧这首诗中的牧童也是将手遥指杏花村。牧童将手一指就戛然而止,再不多费一句话。剩下的,行人望见了怎样的“杏帘”“酒幌”,找到了老窖还是佳酿,能否获得避雨、消愁两方面满足和快意,他把这些都付与行人想象,为行人留下了比诗篇字句所显示的更广阔得多的想象空间,有余不尽,耐人寻味。教师是不是也该学一学牧童呢!
假如根据新课标来仿写杜牧这首《清明》诗来表现目前教学现状和努力方向的话,不妨这样写:新课改下语纷纷,教师学生欲断魂。借问语文怎么讲,当学牧童遥指村。这种“有余不尽”的引导艺术落实在语文教学上就是要做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老师要变“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为“带着学生走向知识”
“有余不尽”的引导艺术还体现在教者的教学观念上。
在传统的语文学习中,学生主要是被动的接受式学习,学生的自主意识无法唤起,学生的主体作用无法得到发挥,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无法得到满足。让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语文,必须改革接受性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变学生被动接受、机械接受为学生主动参与、主动获取,同时还需要改变接受性学习这种单一的学习方式统治课堂的局面,引导学生采取一些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未来学家对未来学生的要求概括为三条:一要学习对明天有用的知识――获取知识的方法;二要学习对付明天的应变能力――会实践的能力;三要学习终身受用的本领――会创造的本领。
二、设置“愤”“悱”情境,让学生跃跃欲试
“有余不尽”还体现在老师在问题的设置上要有一定的激励性、启发性,让学生有思考问题寻找答案的冲动。
例如教学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时,针对归有光散文的语言风格“质朴细腻,具有诗意”的特点作如下的引导:文中对项脊轩周围的环境描写得十分细腻,如:“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作者笔下的项脊轩风景如画,如换用诗的形式来传达,岂不更佳?”请同学们根据作者所绘之境,写一首小诗。同学们跃跃欲试,经过思考,同学们写出了一首首精彩的小诗。其中有一首这样写:
项脊轩
兰桂竹木植于庭,
旧时栏亦增新。
明月半墙风移影,
偃仰啸歌抒真情。
纪念日扫描:
4月2日,国际儿童图书日;4月5日,中国清明节;4月7日,世界卫生日;4月22日,世界地球日、世界法律日;4月23日,世界图书和版权日;4月25日,全国预防接种宣传日;4月26日,世界知识产权日;4月第四个星期日,世界儿童日。
教育点点播:
4月是革命传统教育月,要重点组织队员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引导队员学习革命先烈崇高的革命精神,在革命先烈的感召下,引导队员树立远大志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努力为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可重点围绕清明节、世界地球日等组织开展
各具特色的主题教育活动。
活动设计图:
四月,草木苍翠、郁郁葱葱,我们感怀、崇敬和奋发!鲜花是那样娇艳,小草是那翠绿,
生活是那样美好,我们要珍惜老一辈给我们带来的美好生活,向着理想前进、前进进!
杏花活动一:踏着先辈的足迹,前进!
(大队或中队主题活动)
活动目的:
在清明节前,组织队员开展“踏着先辈的足迹,前进)主题队活动,撒一片杏花花瓣,邀请一位老或老八路军向队员讲一个战斗的故事,举办一次红领巾论坛,帮助队员缅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学习和歌颂革命先烈崇高的革命精神。
活动过程:
青青:“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到这个时节,我们少先队员更加怀念您革命先烈。枪林弹雨中,是你们冲锋陷阵、浴血奋战,那段过去的历史已经成为我们心中永远难忘的歌,革命先烈光辉的形象已经成为我们心中永远不朽的丰碑。让我们重温历史,走近那段战争岁月。(大屏幕显示某战争场面)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了老爷爷,请爷爷为我们讲战斗的故事。(音乐声中爷爷向队员讲一个战斗故事)
明明:听了爷爷的介绍,我们的心情十分沉重,像爷爷这样的英雄形象还有很多,让我们怀着深深的敬意,让历史告诉我们。(录像放映战争中先辈们浴血奋战的画面)
青青:淅淅沥沥的小雨,湿润着我们缅怀先烈的心,鲜活着先烈生命的庄严。在这充满阳光与和平的环境里,我们少先队员目睹先烈的满腔热血、赤胆忠心,瞻仰先烈那坚定而从容的笑容,聆听先烈生命长眠、精神永垂的乐音,解读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豪情……崇敬在心底悄然升起,那个年代离我们虽然很遥远,但爷爷的讲话却把我们的距离拉近。让我们继续和爷爷聊一会天(少先队员向爷爷倾诉心中的困惑,请爷爷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谈如何正确面对生活中的烦恼。)
明明:在开放多元的社会环境下,到底哪些人更值得我们队员崇拜,哪些精神更值得我们队员学习,让我们在红领巾论坛上畅所欲言,说说自己的想法。(队员们在红领巾论坛上进行交流)
青青:队员们,温暖的春天携带着红花绿草向我们绽放出灿烂的笑脸。沐浴在和煦的阳光下,我们享受着美好生活带给我们的惬意!我们感谢和平与安宁,感谢革命先辈。现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发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号召!我们少先队员坚决响应,请听队员以图片、照片、录音等展示参与构建和谐社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情景,如:关爱弱势群体、孝敬长辈、和睦邻里、播撒文明等场景。(革命先烈们,构建和谐社会我们这样做)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
明明:不能忘记革命征途的艰难,更不能忘记先烈的遗志!清明,让我们再次走向您,我们心目中的英雄,给了我们幸福的使者,从你们的身上,我们把历史铭记。了解了过去,就理解了今天。时代的重任,将在我们的肩上担起。敬爱的先烈们,你们坚定的信念,像阳光照耀蓝天;你们高举的旗帜,像朝霞冲破雾烟;你们美好的传统,哺育新一代的雏鹰。请听我们的铮铮誓言。(集体宣誓,最后每人撒一把花瓣,寄托少先队员对革命先烈的哀思。)
叮咛小语:
活动过程中情境的营造很重要,可以放一些革命歌曲烘托气氛,还可张贴一些革命烈士的照片。
杏花活动二:清明时节话清明
(民族传统教育活动)
清明节是我国的民族传统节日,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活动。因此,清明节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因此,在这样一个传统节日里可以组织队员开展了解清明节的由来、郊游、踏青,亲近大自然等活动,让这个传统的节日彰显出迷人的魅力。
1、清明习俗大揭秘。清明习俗流传百年,清明文化源远流长,可引导队员通过多种途径了解清明节的含义、由来、故事、习俗,外国的清明节等知识,制作电脑小报在校园展示,让队员对清明节了解得更深刻。
2、清明时节话“感恩”。清明节祭扫烈士墓已经成为中国人千百年来的习俗,祭拜先人,这无不体现了一种感恩的情怀。一年一度的清明用流传千年的传统提醒当代中国人在追思中学习感恩,而这也正是当今中国精神文明建设所迫切需要的。在扫墓前可以组织队员制作感恩卡,写上感恩话语。队员们结合自己扫墓的活动谈谈感恩心情。
3、鲜花扫墓新风赞。发动队员调查民间上坟、扫墓的迷信做法和危害情况,宣传、倡导用鲜花扫墓、清扫墓穴、重描墓碑等新式扫墓方法。
叮咛小语:
传统教育活动既要突出民族特色,又要注意体现时代性,特别是“新风赞”活动要大力提倡创新扫墓形式。
杏花活动三:为了地球妈妈的微笑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由于环境污染,地球生态环境遭受到严重的破坏。中国是历史上最脆弱的生态系统,正在承受着历史上最多的人口和最大的发展压力。我国也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世界地球日,也是人类对地球母亲的忏悔日,是对队员进行环保教育的最佳时机。
1、为地球母亲过生日,献给地球妈妈的吻。开展保护地球妈妈“五个一”活动:设计一句口号,绘制一幅漫画,组织队员抚摸、亲近一次脚下的草地,每人种一盆花草,给小树立一个“户口”。
2、召开“保护地球妈妈2007”新闻会。在发动队员了解自己和环境的密切关系、了解自己在环境保护中能够做些什么、可以做到什么的基础上,让队员谈谈一个人的日常生活需要多少土地、森林、耕地和海洋才足够生存?让队员知道地球支持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各种用品,而人类却在破坏着环境等情况,呼吁人们都来保护地球母亲。
3、制定保护地球妈妈的公约。在新闻会的基础上,引导队员制定公约,如:开电视机或音响时,声音不要太大;夏天开空调时,不要把温度调得太低;去菜场买菜拎菜篮子;避免使用无法回收的和无法降解的塑料袋;用过的废旧电池不要扔到垃圾桶内,应单独集中处理;倾倒垃圾时请多走一步路,送到垃圾桶内;有分类回收的要尽量分类流入垃圾箱;洗菜、刷牙时要节约用水等等,并坚持开展评优活动,颁发“环保章”。
精彩点链接:
1、4月30日是全国交通安全反思日。交通安全一直是牵系着校园安全的大事,也是学校、家庭、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可开展“交通安全在我心中”主题教育活动。带领队员走近交警,了解交警,做一回小交警。
一、深入自然观察感悟,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农村这片广袤的天地,带给了我们无穷的知识和乐趣。这里四季美景如画如诗,我们可以带学生深入大自然观察、感悟。春天,可以带学生到田野探寻春的足迹,领悟“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朦胧;夏天,可以和学生相聚池边柳荫,听蛙鼓声声,赏“映日荷花”;秋天,师生可以步入果园,饱览成熟的色彩,感受收获的喜悦;冬天,师生可以携手踏上封冻的冰河,赏雪、滑冰……把语文课堂移至室外,既激发了学生兴趣,陶冶了情操,又锻炼了学生观察能力、思考能力,还提高了写作水平,寓教于乐。
二、引导学生观察搜集生活中的语文,提升语文素养
学语文就是学生活中需要的语文,其实语文就在我们身边。漫步街头,五花八门的商店、饭店招牌会让我们惊叹,如“锦绣白领”“足下生辉”“一招鲜”等,词语虽不甚华丽,但却诙谐形象地体现了商店的特色。经常让学生观察收集整理这些生活中的语文,会给我们的语文教学注入生机与活力。
三、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感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社会是个大课堂,在这个大课堂里,学生不仅可以得到充分的锻炼,还可以丰富我们的语文课堂。节假日和双休日,我们可以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清明节,组织学生集体扫墓,感怀先烈,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在实践活动结束后,我们可以以本次活动为内容让学生自由写作。学生由于亲身参加了活动,会有好多话想说,他们再也不会因没有素材而发愁,如果坚持下来,学生的写作水平肯定会慢慢得到提升。
四、创设生动的生活情景,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教材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为学生创设生动的生活情景,让学生在不知不觉、轻松愉悦中,在最自然放松的状态下,调动所有的感官去注意、去观察、去思考,使他们在学习中感悟生活,在生活中理解语文。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了语文学习的领域和空间,又启迪了学生的智慧,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相信在生活中学语文会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步入一片新的天地。
作者:李花云 单位:河北省平山县两河乡中心学校
一、节令诗
节令诗顾名思义是指在节日场景和某些特殊时令所作的诗歌。
二、鉴赏节令诗
应了解不同节令所蕴涵的民俗活动:
人日,即正月初七。古代诗人在人日大多表达思家、怀友的感情。如薛道衡的《人日思归》。
上元,即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灯节。古时候,一到过年,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普天同庆。挂灯于门上,除了节日期间照明之外,更多的是为了增添节日气氛。元宵节这天人们不光吃元宵,观灯、赏灯也是延续了两千余年的民俗,所以俗称“灯节”。东汉年间,正月十五定为“上元节”,这天要燃灯祭祀“太乙神”。此风俗历代相沿,到隋朝时,每年还要举行盛大灯会,招待各国使节。元宵节成为灯节到唐代中期已成定俗。如欧阳修的《生查子》。
社日,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即从立春那天开始,第五个以天干“戊”搭配某个地支纪日的那一天),春分前后,农家祭社(土地神)祈年的日子,这是春社;而立秋后第五戊日,称为秋社。古人多借这个节日集会竞技,开展难得的娱乐活动。
寒食,清明前两日,此日禁火吃冷食。
清明,是祭祖扫坟或到郊外踏青的日子。如杜牧的《清明》。
上巳(阴历三月三日),此日人们临水祓除不祥,叫做修禊。后来演变为水边宴饮、郊外春游的节日。
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赛龙舟,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七夕,七月七日,传说此日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在古诗中多借七夕表达爱情。
中秋,八月十五,这一天月色最好,是合家赏月的佳节,所以人们在这一天大多思念亲人。如苏轼的《水调歌头》。
重阳,九月初九,重阳日古人有登高饮酒赏菊的习俗。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冬至,是节气中的起点,相当于一日中的子时。古人认为冬至是阴极阳生之时。
除夕,一年中最后一天晚上。“除”意为除旧布新。是日,阖家团圆,共迎新春。如崔涂的《巴山道中除夜有怀》。
三、节令诗的思想情感分类:
1.表现节令风俗,游乐蓬勃旺盛的活力。
明代的胡震亨《唐音癸签》记载:“唐时风习豪奢,如上元山棚,诞节舞马,赐纵观,万众同乐,更民间爱重节序,好修故事……遇逢诸节……朝士词人有赋,翌日即流传京师,当时倡酬之多,诗篇之盛,此亦其一助也。”由此可知节日风光,助长了诗歌的发展。如《全唐诗》中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妓皆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这首诗描写了长安城元宵之夜的景色。据《大唐新语》和《两京新记》记载:每年的元宵节晚上,长安城都要大放花灯,前后三天,夜间不,看灯的真是人山人海。豪门贵族的车马喧哗,市民们的歌声笑语,汇成一片,通宵都在热闹的气氛中度过。诗歌的前两句写满城灯火流光溢彩,璀璨烂漫。桥上灯火,密如繁星,夜禁解除,锁链打开,任游客通行。人马过处,尘土飞扬,灯光为之暗淡。明月照时,只见人头攒动,盛况空前。此诗即表现游乐蓬勃旺盛的活力和高涨的气氛,据说唐武后神龙之际,写诗赋元宵灯会的有数百人,以此诗为最佳。
2.借节日表达感遇伤怀之情。
大多数的节令诗较偏向于此类。譬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重阳佳节,诗人登高饮酒赋诗,游子思乡之意、感叹人世无常之情常常流露于诗文之中。又如刘辰翁的《水调歌头》:“明月几万里,与子共中秋。古今良夜如此,寂寂几时留。”诗人写明月如洗,普照万里江山,虽然两地分居,却能共赏中秋圆月。从古到今,中秋的良辰美景是年年如此,可是不知什么时候人间就有了这种在离愁别恨的寂寞中度过良宵的不幸。句中化用了苏轼的《水调歌头》“千里共婵娟”的佳句,用月来慰离情。不过诗人没有满足以月光联系亲人的感情,还通过质问来表达对月圆人不圆的怨恨。
阅读训练一
忆秦娥
张孝祥
元宵节。凤楼相对鳌山[注]结。鳌山结。香尘随步,柳梢微月。
多情又把珠帘揭。游人不放笙歌歇。笙歌歇。晓烟轻散,帝城宫阙。
[注]鳌山:堆叠彩灯作山形,称为鳌山。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这首词的上阕怎样描写元宵节欢闹的场景?
2.简析这首词的语言特点。
阅读训练二
二月二日[注]
李商隐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
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
[注]二月二日:蜀中风俗为踏青节。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这首诗的首联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诗颔联的抒情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阅读训练三
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注]
张先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注]寒食为清明前两日。今日便是寒食,民间春游祭扫之日。江南有赛龙舟、荡秋千之习俗。此词作于乙卯年,张子野年已八十六矣。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这两句话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烘托了怎样的节日气氛?
2.最后两句词人是如何描写出月色的清明?
阅读训练四
客中守岁
白居易
守岁尊无酒,思乡泪满巾。
始知为客苦,不及在家贫。
畏老偏惊节,防愁预恶春。
故园今夜里,应念未归人。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守岁”的“守”字有什么意义?
2.这首诗的尾联诗人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
阅读训练五
巴山道中除夜有怀
崔涂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那堪正漂泊,明日岁华新。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这首诗的颔联中“乱”和“孤”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简析这首诗的语言特点。
阅读训练六
柳梢青・春感
刘辰翁①
铁马蒙毡,银花②洒泪,春入愁城。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
那堪独坐青灯,思故园、高台月明。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③。
[注]①刘辰翁生于南宋末叶,宋亡后,隐居不仕。②银花:明亮的灯烛。③“海上心情”,苏武牧羊典故。《汉书・苏武传》:“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这首词题名“春感”,实际上是因我国一个传统节日有感而作。写出这个节日的名称及词中暗指这个节日的景物。
2.简要分析“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的表达效果。
阅读训练七
太常引・建康中秋,为吕叔潜赋
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这首词中的金波、飞镜比喻什么?
2.“被白发欺人奈何”是什么意思?词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兴叹?
3.本词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试从这一角度谈谈你对这首词的理解。
阅读训练八
朝天子・秋夜客怀
周德清
月光,桂香,趁着风飘荡。砧声催动一天霜,过雁声嘹亮。叫起离情,敲残愁况,梦家山身异乡。夜凉,枕凉,不许愁人强。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这首元曲中哪些意象体现了游子思乡的离愁别恨?
2.作者写中秋夜景有什么特点?
3.试从写景抒情的角度赏析本曲。
阅读训练九
西江月
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九引《古今词语》云:“东坡在黄州,中秋夜对月独酌,作《西江月》词。”词中“月明多被云妨”一句写的是眼前实景,但有更深层的内涵,请结合全词,谈谈你的理解。
2.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3.分析这首词蕴涵的思想感情。
《古诗阅读之节令诗》
阅读训练一:
1.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词人先从正面描写彩楼上搭起的灯笼山,大街小巷车水马龙,游人熙熙攘攘,胭脂香气随尘飘荡。然后描写晓月斜挂柳梢,闪现着淡淡的清光,天将放亮,人们还沉浸在节日的欢腾中,这是从侧面写出节日的气氛。
2.在鳌山结和笙歌歇两处运用顶真的方法,语句连接紧凑,生动明快。
阅读训练二:
1.二月二日江上踏青春游,伴着和煦怡人的东风和温暖的旭日,一切都散发着浓浓的春意,就连那动听的笙声,也似乎带着春回大地的暖洋洋的情意。表现了诗人愉悦的感受。
2.移情。“各无赖”“俱有情”,诗人巧妙地将自己的情感转移到花柳和蜂蝶上,极写春游之乐――风和人乐。
阅读训练三:
1.这两句主要运用的表现手法是动作描写。词人写到水面上龙舟竞渡,少年手中桨叶翻飞。郊外,少女站在竹制的秋千上,像燕子似的飞起飞落。这段人物的动态烘托出欢快热闹的气氛。
2.运用衬托的手法。词人写到月亮升到中天,清澈明亮的月亮照着庭院,月光把无数飞舞的杨花照得晶莹剔透,月光下杨花飘过也看不见影子。词人用“杨花过无影”衬托月色的清明,工巧之至!
阅读训练四:
1.守岁的“守”,有对即将逝去的旧岁的留恋之情,也有对即将到来的新年怀有的希望之情。
2.运用了对写法。不说我思念故园亲人,而是想象故园亲人在除夕夜里惦念着我,含蓄委婉地写出自己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阅读训练五:
1.诗人羁旅他乡,除夕感怀,“乱”“孤”表现出诗人内心的烦闷、孤寂之情。
2.这首诗写出了巴蜀之路和客中除夕夜的特点,看似寻常、平淡的语言,却写出了客居他乡人共有的感触,充满了异乡漂泊之感,情景交融,感人至深,具有普遍意义。
阅读训练六:
1.元宵节(或“上元节”),银花、戏鼓、明月。
2.①“辇下风光”指故都临安的美丽风光;“山中岁月”指自己隐居山中寂寞而漫长的岁月;“海上心情”指自己忠贞不渝的民族气节。②三组名词性意象叠加,对具体内容不着一字,只用抒情感叹之笔虚点。③这首诗读来别具沉郁苍凉、吞咽悲苦、欲说还休之意味。
阅读训练七:
1.月亮
2.旧时代的文人每当仕途坎坷或壮志难酬时,便有叹老之感,同时也表达了词人的那种追求完美事物的理想。
3.这首词的上阕,词人巧妙地运用神话传说寄托自己的理想与情怀。词人在中秋之夜,对月抒怀,想到嫦娥以及月中桂树。词人运用这两则与月亮有关的神话传说,借以表达出怀才不遇的内心惆怅,理想和现实的矛盾。词的下阕,词人又放飞想象的翅膀,直入月宫,并幻想砍去遮住月光的桂树,想象更加离奇,更加远离尘世,但却更直接、强烈地表现了词人的现实理想与实现理想的坚强意志,更鲜明地揭示了这首词的主旨。
阅读训练八:
1.秋夜的月光、桂香、砧声、雁声。
2.景象开阔,凄凉。视觉、嗅觉、听觉、触觉相融合,写景手法多样。
3.本曲运用了写景抒情的手法。写景主要写动景,月光桂香在随风飘荡,砧声雁声打破了秋夜的沉寂。它们从视觉、听觉、嗅觉上引发了游子的离愁别绪。
阅读训练九:
1.“明月”用以象征词人美好的理想和高洁的人格;“云”则象征小人,明月多被云遮,含蓄地抒发了词人含冤被贬的愤懑之情。
[关键词]桃;文学意象;审美意蕴
含蓄敏感的中国古人善于用感性思维捕捉客观物象,在文学创作时常以景写情、以象易物,在对客观外物的描写中寄寓生命的感动和心灵的慨叹,创造了丰富的审美意象,“桃”意象便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历来对桃有着深厚的感情,桃树原产地即中国,有着悠久的种植、栽培、使用、食用历史。在人们的认识中,桃木可驱邪避祸,桃花极具观赏性,桃果被称为“五果”之首,桃核可制成手串,其根、叶、花、仁皆可入药,可谓浑身是宝。在这个寻常景物中,人们融入了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情感,创造出了“桃”意象丰富的意蕴。在不同朝代、不同地域,“桃”意象的指代性表现出一脉相承、融会贯通的特点,但有时其象征意义也会大相径庭。从这些文化现象中,我们可大概窥探出古代文人复杂的创作情感,以及社会文化背景和民族审美观念的更迭变换。
一、诉说季节物语,映射爱情婚姻
“桃”意象是春天的象征。早春时节,桃花荑萼满枝,微红初泛,用一抹明丽的红色打破了春的宁静。宋代黄升《重叠金•除日立春》云:“一笑绕花身。小桃先报春。”桃花于阳春三月盛开,姿色娇媚,一树繁英,秾丽夺眼。诗词中常以桃花歌颂春天,如宋代陈亮《采桑子》:“桃花已作东风笑,小蕊嫣然,春色喧妍。”“东风”本就是春天到来的象征,桃花与东风并举,歌咏生命蓬勃、郁郁而发的春天,共同昭示世人春的脚步悄然临近。桃和爱情的关联,首先因为桃花盛开在爱情发生的时节,是婚爱时令的典型景物。《周礼•地官•媒氏》:“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3]春天被认为是情爱、婚嫁的法定时节,侍春而发的桃花成为美好的背景和点缀。《诗经•桃夭》中描述美丽女子的爱情和嫁娶,开篇即以桃花起兴。其次,桃花常用来隐喻爱情的主人公,即年轻美貌的女子,上文已有论述。今日人们所说“桃花运”“桃花劫”等,都和女子、爱情相关。爱情出现裂痕或有所损失时,如同美好的桃花最终飘落成泥,令人怜惜叹惋。陆游与唐婉无奈分手后,见桃花而感伤,写下了著名词作《钗头凤》:“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昔日桃花如同美人面庞,今日却是桃花飘落、池阁寂寥,美好的爱情成为追忆,怎能不让人感伤!围绕“桃”意象,文人创作了一系列爱情故事。如“人面桃花”一诗,被晚唐孟棨进一步加以联想,在《本事诗》中创造、铺陈出一段爱情故事:崔护清明日寻春独行,遇一貌美女子,二人互生情愫,后崔护睠盼而归。第二年清明日,崔护故地重游,桃花依旧而美人不再,遂作诗《题都城南庄》。后数日,崔护复往寻之,惊闻美人因其诗作感伤绝食而逝,入室哭之,美人竟死而复生,二人携手而归。这个经典的爱情故事成为后代文学创作的重要题材和素材,催生了一大批优秀的文学作品,如明代孟称舜的杂剧《桃花人面》。
二、隐喻个体生命,比附道德人格
(一)“桃”意象隐喻个体生命“桃”意象与美貌女子物感相通。“桃”作为审美意象的开端,源自那首耳熟能详、妇孺皆知的诗篇:“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周南•桃夭》)。诗作以茂盛、绚丽的桃花起兴,引出新婚女子艳丽如桃之意。桃花颜色艳丽、花形端美、淡香袭人,其生物特性和年轻美貌女子有相通之处,这是一个自然朴素、顺势而出的联想。《桃夭》诗一出,以桃花喻美人遂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种传统。在文学作品中,桃李佳人并举的例子不胜枚举。魏晋以后,文人用更加细腻的笔触来描摹女子的妆容与美丽,诗词中出现了“红粉妆”“桃花面”“桃脸”“桃腮”“桃颊”等相关表述,女子芳名中也常见“桃”字。桃花红艳,灿若少女面庞。把这种关联推向极致的当数唐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在情景、构词方面,把“人面”和“桃花”并举,使人的头脑中瞬间浮现出脸色红艳的美人和绚丽烂漫的桃花交相辉映的美好景象。从此,“人面桃花”日益成为一个固定的词语,活跃在中国文学作品中。“桃”意象与青楼女子结下不解之缘。中国古代传统的审美观倾向于含蓄、内敛,以“中和”“自然”为美。桃花繁复、浓艳的生物特性使它被赋予了泛滥无节、艳俗不堪的品性。在一些文人墨客笔下,桃花成为卑贱轻薄、风流放荡之风尘女子的象征。如宋代程棨于《三柳轩杂识》中,把桃花比作倚门而立、举止轻浮的妓。清代孔尚任的传奇剧本《桃花扇》中,桃花扇是秦淮名妓李香君与明末复社文人侯方域的定情信物,同时也是香君演出的物件。“桃花扇”作为之扇,成为身份的象征。而桃花作为风月场所的典型景物,与青楼女子结下了不解之缘。“桃李”意象并举,象征教师育人之果,最早见于西汉韩婴《韩诗外传》:“夫春树桃李,夏得阴其下,秋得食其果。春树蒺藜,夏不可采其叶,秋得其刺焉。由此观之,在所树也,今子之所树,非其人也,故君子先择而后种也。”[1]讲述的是春秋时期,简子劝诫、批评魏国大臣子质的故事。培养人才要预先选择好的、有培养价值的对象,如同种树,在春天选择种桃李或者选择种蒺藜,最终结果截然不同———种桃李可受益,种蒺藜只能受其伤害。这一典故创造了关于育人方面的两个比喻:培养人才叫做“树人”,培养出的优秀人才叫做“桃李”。此后,“桃李”一说被很多文人化用衍生。武则天曾对狄仁杰说道:“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2]称赞狄仁杰树人有功。在诗词和日常语用中,尚有“春风桃李”“桃李门墙”“桃李之教”“桃李满天下”等说法。(二)“桃”意象比附道德人格“桃”意象与“正”人格。“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出自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意即桃树李树安静地开花、结果,从不张扬炫耀,但仍然吸引很多人前来乘其阴凉、赏其花朵、尝其果实。久而久之,走出一条小路来。司马迁用此比喻来赞美李广将军功成卓著却不居功自傲,“桃”意象被赋予了崇高、谦逊的精神品格和人格境界。古代很多文人雅士喜好桃花,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明代的风流才子唐寅。唐寅将自己的住处命名为“桃花庵”,以“桃花庵主”为号。他作有《桃花庵歌》,全诗共用14个“花”字,复沓循环,字里行间营造了一个花的世界。作者醉卧花间,用“桃”意象来表达这种超脱自适、不慕荣华的洒脱心态。除了红艳的桃花,白色桃花品种亦得到文人的广泛喜爱和认可。宋代王十朋尤其欣赏白色桃花,其《书院杂咏•千叶白桃》云:“岂有夭桃艳,淡然群卉中。全身是清白,那肯媚春风。”诗人认为白桃不像红色桃花那般艳丽,在众多花卉中安然处之,不肯献媚春风,象征卓然不群、清白正直的高贵品格。“桃”意象与“负”人格。桃花的“花格”象征的“人格”也呈现出矛盾的特点。在获得人们推崇和认可的同时,也并存着对立的声音。唐代大诗人李白就作诗劝诫世人:“桃李卖艳俗,路人行且迷。春光扫地尽,碧叶成黄泥。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赠韦侍御黄裳》)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以桃花、桃树和其他植物、花卉作比较时,桃花大多是被贬低和讥讽的对象:不如梅花凌霜绽放,坚毅果敢;不如松柏四季常青,坚贞伟岸;不如兰花高雅圣洁、飘逸俊芳;不如傲霜怒放、淡泊清华……似乎没有任何一种植物像桃花这样集中了人们如此复杂矛盾的情感。
三、表达生命意蕴,寄予人生感怀
(一)“桃”意象与生命繁衍中国古代崇奉天人合一、万物有灵,“桃”较早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桃树易植而子繁,叶茂而花盛,因而古人用桃祈求自身和宗族能够繁衍传承、生生不息。如《诗经•桃夭》中所描述,美丽的桃花盛开,伴随着幸福婚姻的开始。新娘嫁到夫家,为一家人带来和顺美满。桃花盛开之时,花团锦簇、生机盎然;花落之后,果实丰盈,叶片无数,如同对新婚女子未来生活的祝福。唐代王建的《宫词》也寄寓了这种观点:“树头树底觅残红,一片西飞一片东。自是桃花贪结子,错教人恨五更风。”生活在高墙深院中的宫女,看到桃花结子丰盈,心里不由得生出许多不快和埋怨———自己又何尝不想像桃树那样,开枝散叶,开花结果,喜结连理,多籽(子)多福!(二)“桃”意象与青春易逝桃花盛开之时虽极艳,然其花期短暂。如同人的青春,无限美好却又稍纵即逝。因而,倏忽而逝的桃花和红颜薄命的女子往往被紧密关联在一起。春秋时的息沩容颜绝代,先事息侯,后被楚王武力夺取,耻于身事二夫,遂撞墙而亡。人们感其遭遇,将其推为桃花司女神,称为“桃花夫人”。“红飞香断”,最让人怜惜动容的当数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在《葬花吟》中,她写道:“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花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林黛玉把悲凉无奈的身世遭遇和哀伤悱恻的人生宿命比拟在落花身上,寄托了自己全部的哀音,让人读来为之神伤!
四、祈求安宁长寿,点缀理想世界
原始社会中,祭祀活动的地点非桑林即桃林,桃木带有浓烈的宗教色彩。中国古代神话《夸父逐日》中,“夸父与日逐走……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邓林”即指“桃林”。桃树是夸父族的图腾,夸父死后,其遗弃的手杖化作桃林,有死后返祖归根的意味。战国时期,人们在桃木上刻绘的神荼郁垒像,就被称为“桃人”,用以驱鬼祈福、镇邪纳吉。每逢过年时,中国人“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寓意喜庆、安宁和吉祥。桃树寿命极短,但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往往成为长寿、祝寿的仙物和象征。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桃》引《神农经》曰:“玉桃,服之长生不死。若不得早服之,临死日服之,其尸毕天地不朽。”[4]道教中广泛流传着食桃成仙、长生不死的故事。在《西游记》中,孙悟空偷吃蟠桃的故事经过吴承恩的创造发挥,已妇孺皆知。这种观念至今仍然深刻地影响着我们,如每逢贺寿时,人们常用“寿桃”表示祝愿。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桃树是“仙树”,桃果是“仙桃”,桃花是仙境世界必不可少的物象。唐代陆龟蒙在《桃花坞》中连用四个“愿”字表达了对尘外仙境的无限渴望:“愿此为东风,吹起枝上春。愿此作流水,潜浮蕊中尘。愿此为好鸟,得栖花际邻。愿此作幽蝶,得随花下宾。”“桃”意象为中国文人建立起了一个精神乐土和仙人世界。虚无缥缈、可望不可即的桃林仙境让人模糊难辨,而晋代大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给人们清晰地描绘了一幅人间的理想社会,寄托了自己的隐逸情怀。那里“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到处是一派富足、祥和的景象。作者塑造了一个和现实社会形成鲜明对比的“桃花源”,寄予了对黑暗社会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此后,“桃花源”成为中国文人的精神家园,每当社会黑暗、人生迷惘时,人们便走入心中的“桃花源”寻求慰藉和解脱,由此也产生了大量以“桃花源”为题材的文艺作品。可以说,“桃花源”已经自成一园,蔚为可观。
五、结语
在不同时代、不同境地,桃花只是顺应自然、适时开落。桃花始终没有变,变的是人们的环境、心境。桃花以其丰富的审美意蕴,让中国古代文人在景与情中自由地联想和穿梭,也给予千百年后的人们更多审美的体验。一花一草、一山一水,都多了些情思在里面。这是中国古代文学留给人们的珍贵财富。
[参考文献]
[1]晨风,刘永平.韩诗外传选译[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59.
[2]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2007:6552.
[3]杨天宇.周礼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2008年1月18日的晚上,今夜的三峡宜昌迎来了新年的一场大雪。我从学校的值班室里走了出来,看屋外纷纷扬扬的雪花漫天飞舞,大地已经悄无声息地披上了迤俪的银装。也许是我刚看完了电视剧《上书房》,还没有完全从其中的剧情里走了出来,头脑里还一直萦回着那美丽哀宛的歌词:“思念就像尘埃,随着季节飞舞;花非花,雾非雾;我是清晨一滴雨露,也许一生清澈短促,我愿化作一滴泪珠,也许这是我最后的归宿……”。
迎着漫天飞舞的雪花,我走到了宽阔的操场,看静谧的夜空里舞动着这洁白的精灵,此时的我生生地感觉到,这个世界竟是如此的寂静,寂静的仿佛能倾听到自己心跳的声音。兴之所致,我踩着操场上的积雪,能听到积雪在脚下吱吱作响。登上空无一人的教学楼。我伫立在五楼长长的走廊上,远眺高速公路上那星星点点的汽车灯光,看着学校的围墙外面,依稀可见那匆匆赶路的车辆,在雪地里旅途上缓缓奔行,想漫漫人生不是也犹如这奔行的车辆,我们何尝又不是那匆匆的赶路人,在忙忙碌碌地奔向远方!飘舞的雪花牵动着我纷飞的思绪。我俯瞰着院墙外,前不久还是一大片一大片的美丽鱼塘,如今却已经被追逐经济利益的房屋开发商填成平地,正在演绎着沧海桑田的现代版绝唱;放眼望去,皑皑白雪覆盖着的大地,惟余莽莽,原驰蜡象……这么真切这么美丽的雪夜景致,明年就再难重现,这样一想,我不禁萌生出淡淡的感伤。就在不远的将来,在这已经被夷为平地的鱼塘上,会冒出一大片一大片的商品房。世界的改变,人生的命运与际遇,都会随时随地在演绎着我们自身难以琢磨的新篇章。触景生情,顿时让我想起了南宋著名词人蒋捷的《虞美人》:“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联想这红尘滚滚人世沧桑,岁月之河潮起潮落,让我在寂静的雪夜里,久久地感怀已流逝的时光。晶莹剔透的雪花,在我的脚下悄无声息的融化,在这美丽的雪花飞舞的冬夜,透过漫漫苍穹,我在内心深处牵挂着两年前在漫漫网络上相遇的红颜知音,一种不可抵御的顽强思念,像眼前这漫天飞舞的雪花在不停的舞动,充盈着我的灵魂深处,一种牵肠挂肚难以割舍的的情愫,在我的心底久久地萦回……
回想起三年前那个短暂火热的夏季,借助现代媒介互联网,我认识了金陵城下一位才华过人善解人意的女教师花解语,共同的文学爱好让我们彼此相见恨晚,彻夜畅谈。于是每当我周末在学校值夜班的时候,我们都在网上交流着对人生的看法,对诗歌文学的己见。从那短促炎热的夏季一直走到漫长的冬天来临。让我感悟到自己的精神生活上竟是那么的充实和富裕。然而茫茫网络毕竟不能代替现实生活。当我们意识到应该分手的时候,那种沉痛的伤痕在我心里很长时间里都不能愈合。古人云:千金易得,知己难求。我是真真体味到这句话的深刻意蕴了。“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多少次默念着这美丽的诗句,多少回思念着千里之外的知己,铭心刻骨的思念情愫,既是一种折磨,又何尝不是一种精神的财富!在以后连续两个短促的夏天,我因为安排学校的学生就业,有机会匆匆来到绿树成荫的古城金陵。我曾经在在蓝天白云下的钟山之颠和游人如织的鼓楼上不停地眺望,想象着轻盈的花解雨款款出现在我的面前;也曾经厚重的古城墙中华门前;在清波荡漾的玄武湖畔,不止一次地来回探寻,盼望着能和心中的红颜知己在芊芊柳丝下谋面。然而,我最终止住了疯长的思念,秉守住我们在网上的承诺。始终没有谋面。“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也是在这雪花飞舞的冬夜,也是在这同一台电脑上,我抑制着难以割舍的心情,给我心中的红颜知己,敲打了最后几句告别的话:“亲爱的朋友,愿你在未来的岁月里,一路珍重”!曾经有一位红袖网友在红袖添香文学网站上,读了我的文章《网恋离我远去》,给我留了这样一句安慰的话语:“人是秋鸿来有信,事无了无痕啊。想多少网事如风,到头来总还是一帘。”多少回静静的夜里,我品读着美丽的她给我留在《舟中看霞》网站上的寄语:“进得网站,见过站长,读了文章。于是便有了舟中看霞之印象。所谓:谦谦之君子,雅雅之墨客。朗朗之笑颜,翩翩之风采。淡淡之名利,暖暖之热肠。纤纤之妙笔,美美之华章。很高兴你也十分欣赏这篇《你坐在我心里听雨》的美文。作者用洗练的文字,优美的笔调,将一份思念之情演绎得如此凄美。如歌的行板,如诗的语言,让人慢慢读来如嚼梅饮雪,顿觉淡雅清新,唇齿留香。细细品来,如闻天籁之声,余音缭绕。……喜欢“烟雨秦淮”这幅淡淡的水墨画。我看见在烟雨重锁的秦淮河上,摇曳着一叶孤舟,孤舟上的一位女子弹着琵琶,时而高亢激昂,穿云裂帛;时而轻柔舒缓,如泣如诉。真的好美。谢谢你,给我以美的享受。”眼前浮现着她动人的笑靥,耳畔还能听到那令人心动的吴越软语,我一遍遍感受着思念的快乐,一次次咀嚼着思念的感伤……在这以后的一千多个日日夜夜里,我们彼此再也没有联系,烟雨秦淮那头的她从此渺无音讯。
雪花静静的飘落,思念像清晨雨露,是那样地清澈短促。遥望着千里之外的金陵南京,我想起了那流传于民间那动人的唐诗故事:博陵名士崔护考进士落第,心情郁闷。清明节这天,他独自到城南踏青,见到一所庄宅,四周桃花环绕,景色宜人。适逢口渴,他便叩门求饮。不—会儿,一美丽女郎打开了门。崔护一见之下,顿生爱慕。第二年清明节,崔护旧地重游时,却见院墙如故而门已锁闭。他帐然若失,便在门上题诗一首:“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以后,人们便以“人面桃花”来形容女子的美貌,或用来表达爱恋的情思。此时此地我的心境,也如同崔护那般地惆怅。脑海里一时竟浮现出崔护的《题都城南庄》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是啊!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映相红,今年春归寻芳踪,桃花依然笑春风,此门此景难相忘,此恨此忧空惆怅。人面不知何处去,花开花落在梦中!我从内心深处萌发出一声声心灵的呼唤:远方的红颜知己,你还好吗?
连老外都明白,中国人在餐桌上喝的并非是"酒",而是"酒精加文化"。在中国历史上,酒从来都是文化盛宴里的一道大菜。翻开前贤的诗词名篇,我们时时会嗅到一股悠远淳厚的酒香,经这股酒香数千载的熏陶,形成了中国人特殊的酒文化以及对酒的特殊的理解,并赋予了酒特殊的历史文化色彩。完全可以说,绚丽多彩的历史文化与酒精一道成为我们民族的酒的两大成份,而前者往往更为动人、更具价值。
李白斗酒诗百篇,其《将进酒》中的绝唱更是将古人的酒文化演绎到了最高妙的境界,"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这种醉酒加醉诗的意境不断引起后人对酒的向往,而这种美好的想象空间则为酒商提供了丰富的商机,使酒商能够发掘出夺目的文化酒,创造出更为多彩多姿的中华酒文化。
曲阜孔府家酒搭孔夫子威名得以挤入国人精神世界;杏花村汾酒则籍杜牧《清明》一诗的优美,不费毫力的将"广告""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传遍华人世界;同样,曹操一曲"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长吟使汝阳杜康名传千载。湖南目前的名酒除了"湘泉"、"酒鬼"两大名牌外,屈原酒近年来亦声誉鹊起,只因后期功夫不够扎实,目前销势不甚理想。屈原酒原是汨罗酒厂生产的"无名小酒",自1997酒被湘华集团收购后,经策划人北冰先生一剂"文化注射",一度飘红。这前后最关键的区别是,原汨罗酒厂只知借名(原名也叫屈原酒)却不知深人挖掘文化内蕴去借势,而北冰则从塑造文化品牌的高度去构建新思路,并从如下几点展开工作:
1.把屈原形象与企业品牌形象整合起来,挖掘相关文化内涵、民俗风情及历史背景,以文化来沟通消费者;
2.用高科技开发产品的同时,挖掘三楚大地传统的酿造工艺,并使之结合起来,形成独特的酿酒工艺技术;
3.改进包装,不仅要体现三楚大地远古之风貌,更要体现屈原文化的深厚与高贵,通过大气达到大雅的境界;
4.放弃原来的低档酒策略,循序渐进,推出屈原酒中高档三个品种,即屈原醇、精品屈原醇、极品屈原酒;
5.设计全新的销售网络、销售策略,推出符合品牌运作规律的广告推广组合,把牌子打响,把销路打开。
经此一番运作,酒吸收了文化,而文化又"玩转"了酒!遗憾的是此次策划太重一时之功,将酒的文化成份过分抬高,脱离产品及营销实态。
回看岳阳,如果我们说这里蕴含着罕见的文化宝藏,相信不会有人反对。"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出将入相、胸怀天下的范仲淹对岳阳楼的这篇响绝千古的吟唱,不仅仅抒发了个人对人生、世事的感悟,更唱出了历代仁人志士的共同心声,使多少有良知的饱学之士为之共鸣,为之倾倒。"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和抱负,已经成了中华民族的经典教义之一。这种撼及千古的影响力和直上青云的极高境界使该文成为民族文化的极品,那么作为范仲淹《岳阳楼记》载体的岳阳楼自然也成为民族文化遗产中的极品。
岳阳楼因此魅力吸引了大量"迁客骚人",有关它的诗文等文化累积十分丰厚,因而具有极大的人文景观开发潜力。岳阳地处洞庭湖与长江交汇之处,万顷碧波衬一古楼独秀,其自然景观也是足可令天下游客神驰的。湖南屡出名酒,可见当地具备良好的酿造工艺水平,这为借势推出文化名酒提供了技术保障。
综合以上分析,岳阳既具有全国罕见的名人、名文、名楼的文化优势,又具备相当的工艺技术条件,在此基础上推出名酒应该是一种理所当然、水到渠成的优势延伸。但最终能否做成名酒,关键还在于这张文化牌的打法是否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