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57:4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师德案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师德;培训;教师
近年来,媒体曝光的“幼儿园教师虐童”“教师猥亵、学生”“校长带学生开房”“教师向学生家长索要财物”等事件,引起了人们对师德问题的广泛关注。国家也颁布了一系列文件加强师德建设。师德培训作为师德教育的重要方式,理应成为提高教师师德修养的有效途径。
一、师德的重要性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需要遵守的外在行为规范,也是教师需要提升的内在品质,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都具有重要作用。(一)学生的发展需要以师德为引领。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品德的形成阶段,特别需要教师给予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为他们树立良好的榜样。一方面,师德本身具有教育性。师德之所以具有教育的作用,原因在于师德可以直接构成教育内容。教师扮演着示范者、榜样者的角色,在学生心目中具有无可替代的权威地位,教师的德性修养、审美情趣、价值取向、人格特征、为人处世的方式自然成为了学生模仿和学习的内容;同时,师德也影响着教育内容,教师对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安排、对教育内容的选择和处理,无不渗透着教师的个人修养和价值观,所以师德总是以显性或者隐性的方式影响着教育内容。另一方面,学生的发展离不开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学生能否积极地接受教师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教师所持的情感态度。一般而言,当学生喜爱老师,则更愿意接受教师的指导,主动地发展自我。对于“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老师”,调查显示,尊重、公正、关心、真诚、爱护、负责任、信任、微笑、激情、风趣幽默、知识广博、懂我和以身作则等词成为学生喜欢老师的关键词。m而这些关键词正是教师道德品质、人格特征等师德要素的反映。正是这些师德要素使得学生愿意接受教师的影响,文化的传递和期望的教育影响在师生互动中得以实现。(二)教师的发展需要以师德为支撑。爱与责任是师德之魂。爱是一种情感,也是一种精神力量。目前由于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教师待遇不够理想、学校管理环境等因素,导致了许多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倾向。此时就特别需要发挥师德的支撑作用,重新激发教师对职业、对学生的热爱之情。因为情感是一种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比较稳定的态度体验,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就是一种高级情感,它会使教师的专业成长成为一种内在需求和自觉行为。[2]责任感是教师爱岗敬业的重要内容和体现,是判断教师优秀与否的重要标准。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行的今天,许多中小学教师仍然被禁锢在应试教育的牢笼中,仍然以考试成绩、升学率为追求,出现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失去了对学生的责任感。而师德可以唤醒被教师所遗忘的责任,促使教师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满足学生的个体需要,这就使得教师不断充实自我、提升自我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三)社会的发展需要以师德为导向。首先,师德是社会道德的风向标,对整个社会风气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通过弘扬高尚师德,一方面可以抵制社会上的一些不正之风,促进社会的文明建设,另一方面可以赢得广大民众的尊重,提升教师的形象和地位,从而在社会上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其次,具备良好师德修养的教师不仅重视“教书”,更注重“育人”,总是会通过自身良好的师德形象去感染和塑造学生的思想品德,而学生也会模仿教师的文明言行举止,这就有利于优良班风、校风的建立,进而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最后,教师与学生都是社会人,他们会将已经形成的良好品质带入家庭,影响家庭成员的道德,进而影响邻里以及整个社会风气,这就有利于社会整体道德的提升,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二、当前师德培训存在的问题
师德培训本是为了帮助教师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积极的道德情感、坚定的道德意志以及合理的道德行为。然而常常事与愿违,师德培训不仅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甚至遭到了部分教师的反感。但这并不代表师德培训没有价值,而是反映出当前培训本身存在一些问题:(一)培训观念片面化。长期以来,人们对师德的认知形成了一种单极思维定势,即认为教师是师德实践的主体,所以出现师德滑坡现象。首先应从教师身上探寻原因,解决对策也应瞄准教师。在这种思维定势的影响下,学校管理者将自己视为教师职业道德的领导者和建设者、师德标准的制定者和师德高低的评判者,而不是师德问题的引起者和责任者,[3]常常将师德失范归咎于教师,将师德治理也指向教师,珠不知他们也是引起师德失范的原因,也是师德治理的对象。所以,人们往往将师德建设定位于教师,相应的师德培训也指向教师。这种将管理者“置身事外”的片面化的培训观念,不利于师德建设的长远发展。(二)培训目标抽象化。“春蚕”“婚烛”“人梯”“园丁”等一直是教师的代名词,“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对教师职业最高的赞誉,毫无疑问,教师是人们心中的道德指模,肩负着社会赋予的较高期望。因而师德培训同样追求师德的崇高性,以培养教师的“至善”人格为目的,希望将教师培养为“圣人”,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这无疑给教师套上了沉重的道德枷锁,教师只要出现任何违背自己身份的言行举止,则会被冠上“不道德”的罪名;常常从政治上和思想上要求教师志存高远、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为人师表、甘于奉献,而不考虑教师的实际需求、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难。这样的目标忽视底线师德,远离教师的真实教育教学实践,对于教师而言过于“高大上”,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三)培训理论空洞化。当前师德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律法规、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教师先进事迹等。不可否认,这些理论性知识的学习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师德认知,启发教师从道德的层面去思考自身教育教学行为的适宜性。但是培训仅仅教给教师理论性知识是不够的,这是因为:一方面,这些理论一般性的,难以涵盖教育教学的所有道德维度。例如,有学者指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不仅存在许多与教师职业无关的规定,而且关于教师职业行为的规定非常模糊,具体执行时缺少可操作性和具体的评价标准,难以准确判断是否符合师德规范的要求。[4]另一方面,这些理论知识旨在提高教师的师德认知,并不能直接解决问题,因而难以获得教师的青睐。(四)培训方式形式化。当前师德培训的方式多种多样,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集中培训,通过专家讲座、师德模范现身说法、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帮助教师学习师德相关的知识;二是校本培训,学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师德活动,引导教师努力践行师德,如组织定期或不定期的师德师风宣讲、师德风采大赛、“师德标兵”评选、开会研讨师德问题等;三是自我教育,即要求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与师德相关的文件、书籍、资料等,并撰写读书笔记或学习心得体会。如此多样的师德培训方式虽然有利于引导师德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但是并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大多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对于部分教师而言,专家讲座只是下达国家的相关文件精神,讨论交流只是私话闲聊、相互抱怨,心得体会只是文字复制、不必有自己的思想。师德培训过于追求形式的多样化,常常适得其反。
三、提升师德培训质量的对策
师德培训能否提高教师的师德?研究表明,与没有接受道德教育的学生相比,接受了道德教育的学生其道德理论与推理水平更高,因此道德教学可以教给学生道德,那么我们假设师德培训也应当或多或少地有助于教师的道德发展,人们对师德培训的怀疑不是否定所有的师德培训,而是怀疑某些具体形式的师德培训。[6)因而,为了发挥师德培训的作用,需要对培训进行改进。(一)转变师德培训观念,提高全面性。走出师德建设的困境,需要转变师德培训的观念,确立师德培训的辩证思维,将学校管理者纳入师德培训,提高师德培训的全面性。学校管理者,特别是校长,必须以德为先,引领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我们通常认为教师的师德会对学生的品德和行为发展产生影响,同样地,管理者的师德也会影响教师的师德,正所谓“上行下效”。作为学校的核心人物,管理者不仅应具备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还应成为教师的学习的榜样,用蕴含责任、关爱、尊重、以身作则等师德要素的内在权威收获教师的信服,实现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价值引领。因此,有学者提出“师德培训应该成为学校管理者的必修课”。[7]通过师德培训,弓丨导管理者重新审视学校的管理环境,努力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关注教师的内在需求,解决教师面临的问题和困惑;反思自己的管理行为,完善自身的道德修养。(二)明确师德培训目标,提升针对性。基于师德培训时效性的考虑,培训应以解决教师当前的困惑、满足教师当前的需求为目的。由于培训目标的抽象化,导致培训效果不尽如人意,原因在于“培训者往往从教师应承担的责任来要求教师,而教师却会考虑,这对于‘我’有什么用”。[8]当培训的“供”与教师的“求”不相符,则难以激发教师的学习兴趣。所以师德培训应重视培训需求的分析。通过问卷、访谈等多种调查方法,了解教师的师德现状、面临的道德困惑和实践问题以及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将教师的实然需求与师德的应然要求相结合,构建有针对性的师德培训计划。基于师德培训长效性的考虑,培训应以发展教师道德判断、选择、反思和决策能力为目的。由于社会发展的瞬息万变,既有的师德知识不可能适用于所有教师和所有情境,以及解决所有的道德困境。而道德判断、选择、反思和决策是个体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是个体可以终身受用的能力。这些能力的获得可以帮助教师向他人证明自己的行动,从而使自己的行动越来越合乎道德。(三)丰富师德培训内容,提高适用性。教师参加师德培训都期望能够获得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而非仅仅是理论性知识。安德森关于知识的分类观点可以给予我们一些启示。安德森从信息加工的角度,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而程序性知识是关于“怎么做”的知识。所以师德培训应将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相结合,其中师德含义、内容、原则、意义等陈述性知识可以为问题的解决提供必要的信息,是教师学习解决问题的基础,在讲授的过程中应结合各种真实具体的案例,以加深教师对师德知识的应用;而解决道德困境或实践问题所需的程序、方法或步骤等程序性知识,可以加深教师对师德知识的理解,在讲授的过程中应注重提取相关的理论知识,提高教师的师德敏感性,发展教师的道德反思和决策能力。(四)改进师德培训方式,增强有效性。案例分析法是师德培训中常用的方法,具有特殊的价值:首先,案例一般包含对偶故事、道德两难情境或者取自教师的真实教育实践,是多数教师容易面临的问题,因而容易吸引教师的兴趣,引起教师的共鸣;其次,教师可以从案例中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训练教师的思维能力,从而指导自己的问题解决;最后,从案例的分析过程中可以归纳出师德理论,有利于加深教师对师德理论知识的理解和领悟。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案例分析法的作用,可以借鉴国外学者布莱恩?沃尼克和莎拉?西尔弗曼提出的案例分析框架。w该分析框架主要包括九个步骤:(1)弄清楚案例呈现出来的事实信息;(2)考虑案例涉及的所有利益相关者,了解他们的看法;(3)识别和定义道德问题,即揭示案例中隐藏的道德标准、原则及其冲突;(4)确定一些问题解决方法的选项;(5)对这些选项进行理论分析,思考特定选项对所有利益相关者带来的可能后果,以及这些后果实际发生的可能性;(6)考虑你的教师角色;(7)通过查阅资料、请教他人获得帮助;(8)作出决定;(9)确定如何评估和跟进所做的决定。这种结构化的案例分析框架,对于培训者而言,可以减少案例分析和讨论过程的随意性,能以一种更客观的方式来评价教师的道德决策过程;对于教师而言,可以帮助他们了解师德知识的具体应用过程,发展他们的道德决策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更好地指导问题的解决。师德培训不是为了培养道德高尚的人,而是为了提高教师的道德认识、判断、反思和决策能力,能够作出合乎道德的行为;并非是浪费时间和增加负担的任务,而是教师解决问题和困惑,提升自我的途径。当教师意识到自己对于学生和他人的责任,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带来的可能后果,则会在工作中努力满足更多学生的需要,努力成为一名更优秀的教育者,这就是我们关注师德、强调师德培训的价值诉求。
作者:朱美玲 何小龙 单位:四川省成都市玉林中学附属小学 四川省乐至县良安镇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基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师德观[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〇丨4,(丨):49.
[2]步社民,黄昌财.师德要素与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J]?幼儿教育,2004,(1):21.
[3]李世忠,刘洪.论师德认知的单极思维与对策[J].教育与教学研究,20丨0,(1):12-14.
[4]申玉宝.中美“师德规范”的差异及其原因[J].当代教育科学,2013,(4):33.
[5]Curzer,H.J.,Sattler,S.,ect..Doethicsclassesteachethics[J].TheoryandResearchinEducation,2014,(3):366-382.
[6]张建国?师德可教吗[J].中小学德育,2014,(D:50.
[7]何冲.管理毓德——从干部培训者的视角看学校管理者的师德培训[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5,(7):66.
关键词:幼儿师范生 师德认知水平 途径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3-0078-02
科尔伯格认为,道德教育决不是背记道德条例或强迫纪律,而是促进道德认知水平的发展,即一切德育的中心就是坚持发展道德认知力。并强调德育发展与认知发展有密切关系,认知发展是德育发展的基础,德育发展不能超越认知水平。要使作为未来幼儿园教师的幼儿师范生,具有社会所要求的高尚的师德行为和师德风范,就必须以培养其师德认知能力,提升其师德认知水平为突破口,阳明先生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师德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一方面它是教师从事教师劳动所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另一方面,它是教师将其行为规范内化后,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师德品质。个体师德品质的形成必然遵循普通道德的认知心理过程和认知规律,就必须注重师德认知能力的培养和师德认知水平的提高。师德认知能力指接收、加工、储存和应用师德相关信息的能力。师德认知水平是指个体对师德规范和行为认识、判断、评价的能力。认知水平的高低与实践经验,知识水平、思维能力,信息储量等多种因素有关,因此,提升幼儿师范生师德认知水平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强化幼儿师范生自我认知能力的培养
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的认知成分。它是自我意识的首要成分,也是自我调节控制的心理基础,它又包括自我感觉、自我概念、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自我认知的形成是主体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前提,它决定着主体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对象和方向。幼儿师范生自我认知能力的培养,应以完善学生个性意识和形成对自身与外界关系的理性认识为目标。
1.1完善幼儿师范生认知结构,塑造健康教师人格
几乎所有的认知结构理论都认为学习过程就是认知结构不断变化和重新组织的过程,存在于人脑中的认知结构始终处于变动和建构之中。其中,环境和学习者个体特征是两个决定性因素,皮亚杰用同化、顺化、平衡等过程来表征认知结构的机制,学生的认知结构可以理解为原有的知识状况、或者已经内化的行为状态,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愈合理,知识积累愈宽厚,知识重组能力就愈强,就愈自觉地同化更多的道德经验更快地修改、重组新的知识,从而达到认识的平衡。
从众多的研究资料来看,包括幼儿师范生在内的现代大学生,均不同程度存在着自我认知的偏差,如:认识水平滞后、功利化、自卑、自傲、虚荣等。所以,一是要引导学生对自身道德人格的认知,即对自身道德主体意识的认知,包括追求高尚道德的内心活动,道德选择的权利感、责任感,独立进行道德选择的能力和人格尊严等。其次,要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专与博、雅与俗、苦与乐、美与丑、爱与恨、顺与逆、传统与现代等关系,形成一套相互渗透和自我发展的知识结构,为师德行为内化、人格完善提供判断依据。
1.2关注幼儿师范生师德认知的生成性,将认知过程转化为师德内在需求
认知的生成性是任何教育过程的逻辑特性,而师范生的师德修养过程更强调这一点,因为师德形成过程是知、情、意、行统一的过程。随着社会化的发展,外在的强化作用趋于减弱,来自学生本身的内在控制作用日益增强。从认知的生成性度来看,德育工作者只是教育资源的组织者,而对师德价值的概括、理解、内化则是学生全身心投入的加工过程。由师德认知上升到师德信念、情感、再落实到师德行为,是主体自然生成的,而非外力强加的。
1.3强化自我认知教育,调动幼儿师范生师德修养的主体意识 自我认知(self-cognition)亦称自我意识,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恰当地认识自我,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是自我调节和人格完善的重要前提。自我认知教育,是教育主体通过教育客体实施教育的动过程,是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互相渗透,共同完成的双交叉活动。因此,不能单纯地把学生看作“客体”,而忽视他的主体性和主动参与的意识。自我教育主体的参与是幼儿师范生思想道德冲突和失衡的原动力,也是幼儿师范生自我认知的前提。引导幼儿师范生自我教育,要抓住有利时机,特别要在她们发生师德认知冲突和失衡时,对其进行恰当的引导,促进幼儿师范生师德判断水平的发展。 1.4 认识幼儿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强化“为师”意识
师德修养的动力来自于师德修养的需要,而师德修养的需要是否产生,又取决于是否具有较强的师德意识。也就是说,强化教师意识,才能产生师德修养的内驱力,才能进一步推动良好师德行为的产生。社会对教师的赞誉名言很多,如:“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老师就像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教师是园丁等。从这些赞誉,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肯定以及教师工作的责任和使命。同时,要让幼儿师范生了解幼儿教师劳动的特点,让幼儿师范生认识到自己将来的职业价值是:维护幼儿身体健康的保健师、开启幼儿智力之窗的建筑师、塑造幼儿心灵的工程师、提高幼儿审美能力的美容师。要有为幼儿教育奉献的心理准备和远大志向。“经师易遇,人师难遇”。要让学生懂得做一个优秀的幼儿教师,除了要有广博的知识外,还必须具有高尚的师德修养,要将幼儿教师职业作为自己的事业去追求,要具有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品格。
2 根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增强幼儿师范生的社会责任感
加强时事与政策教育,在充分认识国情的基础上提高认知水平。让幼儿师范生充分自觉地认识国际国内形势,正确把握国情,并将其作为自觉的认知判断和行为选择的前提。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和其他学科教学的功能,强化对幼儿师范生的中国历史教育、理论体系教育、荣辱观等教育,引导学生将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等的确立与祖国、民族的发展相结合,激发学生报效祖国,服务社会,献身教育事业的情感。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高度,让其认识自己所肩负的历史重任;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自我师德修养的必要性。从而也提高了幼儿师范生明辨善恶,判断是非的能力。
3 坚持系统性原则,建构幼儿师范生师德认知框架
学生的道德认知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习得的,它要经历外在的准则、规范不断内化和内在观念的外显的复杂过程。而幼儿师范生的师德认知水平远远滞后于她们自己对于一般的道德的认知水平。根据皮亚杰的实验研究,人类道德认知发展遵循“先他律后自律”的原则;科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发展是一个服从外在权威到服从内在标准或从纪律道德到合作道德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幼儿师范生的师德认知首先是“告知,”其次才是“自知的”。师范院校在对幼儿师范生师德教育中,应从师德的内涵和外延上(师德内涵:即师德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一般规律、规范要求、修养途径与方法等;师德外延指其调整的关系范畴:师生之间、同事之间、教师与领导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等),从师德规范要求的层次上(社会公德与教师礼仪、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良心、人格)等不同角度去建构师德体系,为幼儿师范生在师德认知上实现同化、顺化、平衡提供帮助,以增强学生自主建构的能力和效力。
4 遵循认知规律,实现师德教育内容的条理化、结构化和整合化
根据认知结构理论所揭示的原理,教育内容不必从基本概念和原理教起,而是以形成结构化、层次化的认知结构为最终目标。在对幼儿师范生师德内容教育中,可以采取两种互逆的途径:从特殊到一般,由一般到特殊的设计顺序。即从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具体的教师师德行为表现的个案着手,包括优秀教师及其先进事迹和违背师德要求的典型案例,让学生在获取大量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抽象思维、归纳总结,从而上升到理性的、一般的师德规范及要求;再用一般的师德规范要求去解释和剖析现实生活中教师的行为表现。按照这一原则,既能实现师德内容逐步统合和分化,又能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5 以案例为先导,点面结合,逐步消化
在学生的学习中,布鲁纳非常重视形成学生的内部动机,学生易受好奇心的驱使,对探究未知的结果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布鲁纳把好奇心称之为“学生内部动机的原型”。在对幼儿师范生师德教育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案例(选案例要做到:新、奇、典型、贴近、相关),满足学生对问题的好奇心,引起学生对问题的兴趣和专注,激发学生认知驱动力的产生,驱动学生去探究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带来的社会后果,以及杜绝不良行为发生的措施,这不仅能提高学生对师德的认识力,而且能激发学生自我师德修养的情感。同时,由于幼儿教师职业劳动具有全面性、复杂性的特点,决定了其道德范畴的广泛性。在对幼儿师范生师德教育中,要遵循量变到质变的原则,即有计划、有步骤的将师德规范的内容要求进行分解,坚持课堂教育为核心,并兼以定期开展主题学习、讨论等活动,最终实现对师德规范要求的全面而系统的认识。
参考文献:
[1]陈安福.德育心理学[M].重庆出版社,1987.7.
[2]郭本禹.道德认知发展与道德教育[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
在校长任职资格班的课堂上,学员们正在唇枪舌剑,激烈争辩。大家以“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是更应注重扶危济困还是更应注重自我保护”为辩题,正反双方正在进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方认为,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更应该注重扶危济困,因为助人为乐、见义勇为事实的形成就是以扶危济困为基础的,如果首先考虑自我保护,就会错过最佳的救助时机,造成更大的损失;反方则认为,近些年来无论是“南京彭宇案”还是广东“小悦悦事件”,都用鲜活的事实告诉人们,如果没有自我保护作为前提,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后果就是有可能要承担本不该承担的法律责任,受到不公正的评判。作为管理伦理课的教师,当笔者把这个两难问题抛给学员的时候,最想听到的就是学员们关于目前社会最热点的道德问题所发出的最真实的声音。师德关系到学生的道德品质,关系到教育领域的道德观念,关系到社会的思想道德水平,关系到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振兴。师德的基础是教师基本的道德修养,体现在教师对待工作与生活中的道德判断和价值选择上。从道德事件的讨论到焦点问题的辩论,学员们自然地分成了两个阵营。一边认为目前中国的道德水平处于爬坡状态,尽管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总体来说呈上升趋势;一边认为中国的道德水平处于滑坡阶段甚至已经跌入谷底,面临严重的道德危机。为了进一步引发讨论,笔者问及了目前学校管理中道德缺失的案例。例如,从“杀无赦校长”到“下跪校长”“带学生开房的校长”,再到体罚学生,有偿家教、向家长学生索要财物的教师,这一系列拷问师德的案例也在拷问现行学校管理实践中的伦理价值观,同时也在拷问我们教育工作者,这些违背职业道德的事件根源出自哪里?有的学员在发言中谈到“我对中国社会目前的道德状况持悲观态度,我觉得以自己一己之力根本改变不了现实”;有的学员在案例讨论时论及“教师是普通人,校长也一样,犯错误是难免的,社会应该给予理解”……;等等。这些观点不仅仅是出自一两个人,更是代表了部分教师群体对待这些热点问题的态度与看法。为了引导学员们进行价值澄清,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笔者没有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法律的不完善、媒体的负面舆论宣传等角度去分析问题的原因,而是从教育工作者的角度、学校管理者的角度(学员均为学校中层以上干部),从教育所承担的使命与责任的角度理性看待学校管理实践中伦理缺失的案例,引发学员对于师德建设的思考。
二、师德培训应该成为学校管理者的必修课
日前,教育部制定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将师德考核作为教师考核的核心内容,摆在首要位置,师德考核不合格者年度考核应评定为不合格,并在教师资格定期注册、职务(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奖励和特级教师评选等环节实行一票否决。当有记者问及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许涛“师德问题不断曝光,如何从源头上遏止?”这一问题时,许司长答道:“师德教育必须作为基础,纳入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师范生培养、新任教师岗前培训、在职教师培训都必须开设师德教育课程,要把一线优秀教师请进课堂,用优秀教师的感人事迹诠释师德内涵。”笔者个人认为,师德教育不仅应该纳入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更应该成为学校管理者的必修课。这是因为:
(一)从学校的功能来看,学校管理具有全程育人的本质特点
教育的使命是育人,而学校作为一个育人的机构与场所,不同于企业组织。“企业注重结果导向而学校则注重过程导向,即在教育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塑造人才。”学校是以人与人之间心灵的交融与感化为中介的,需要一个自由、民主、平等、和谐的环境与氛围,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彼此尊重与信任,无疑需要学校管理者努力创造这样的环境,这也是遵循教育发展规律的基本体现。
(二)从教师职业要求来看,学校管理者具有道德示范性特征
教师的道德修养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会产生塑造定型的效应。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强调:“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该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作为教育管理者,一方面应具有教师基本的职业道德,另一方面应具有更高的道德境界,成为教师的楷模和表率,在学校管理工作中能够将领导权威建立在真正的令人信服的道德领导之上,从而实现对学校师生的价值引导。
(三)从管理文化的本质来看,学校管理具有“人本管理”的价值追求
学校里的教育活动主要围绕人与人之间展开,人的因素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中占有主导地位。人本管理是在充分尊重人性的前提下,满足教育管理人性化的要求,充分激发教职工的积极性,凸显他们在管理中的地位,尊重他们的人格,发挥他们的才智,促使学校管理从强调控制走向人文关怀,从而实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
(四)从继续教育培训的特点来讲,成人培训重在增长意识
由于工学矛盾的存在,学校管理者的培训一般都是短期培训而非长期脱产培训。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培训重在提升学习者的学习意识、创新管理思维,并将培训中的创新意识向今后的教育教学及管理实践延伸。师德培训是以增强学校管理者以德治校的理念为目标,通过强调师德的重要性,引起管理者关注领导行为背后所隐藏的道德、信念、情感等因素,重视学校共享价值观的长期培育,把学校建设成为道德共同体。
三、学校管理者的师德培训设计及应用
(一)道德领导理论的引介——依靠道德领导力去影响教师
道德领导思想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其代表著作是美国当代教育管理学家托马斯·J·萨乔万尼的《道德领导:抵及学校改善的核心》一书。萨乔万尼经过对教育领导问题的长期研究,依据领导权威来源的不同将权威分为:科层、心理、技术—理性、专业和道德等五种。他认为道德领导是“领导者借助专业的和道德的权威,在帮助教师实现自我管理的同时,将学校从一个组织转变为一个共同体,从而最终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过程”,“道德领导是抵及学校改善的核心”。[1]道德领导理论强调学校领导者既要拥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借以影响教职员工对学校的义务与责任,同时还要依靠道德权威的作用对教职员工发挥潜移默化的影响力,来引领全体成员为建立道德共同体而贡献。这为学校管理者提供了一种新的学校领导理论,对于转变管理者的管理理念、改善领导方式提供了新视野,同时也丰富了管理专业化的内涵,并给教育管理实践带来了新的借鉴和启示。
(二)管理伦理案例的反思——探寻学校管理活动的价值取向
教育管理的教育性决定它不可能没有基本的价值立场和道德取向,决定了它不应当蜕变为纯粹的专业技术化和职能化的活动,因此,教育管理的道德价值向度和公共伦理精神不仅应该成为管理者的实践追求,更应该成为教育管理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2]。在师德培训中,引导学员对近年来国内外学校管理中道德失范的案例进行分析,通过对自身、他人的行为做出利害与否的善恶价值判断,剖析管理活动中伦理缺失的原因,思考伦理对学校管理活动的价值导向功能,“使学校管理真正体现伦理精神,包括管理规章制度的伦理精神、管理行为的道德关怀,甚至管理者的道德自律和被管理者的道德行为的实施”[3],最终实现有道德的教育管理。
(三)道德反思习惯的养成——在反思性实践中完善道德修养
关键词:幼儿教师;师德;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11-0250-02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国家对学前教育给予越来越多的重视,作为孩子重要他人的幼儿教师也越来越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国家制定各种政策改善和提高幼儿教师的地位和待遇的同时,对幼儿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凸显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性。而作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核心――师德,其重要性也凸显出来。随着社会对师德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由师德沦丧带来的各种问题在幼儿园层出不穷,成为学界急需探讨的问题。
一、幼儿教师师德的现状
21世纪以来,学前教育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多,而幼师的师德的重要性也更加凸显出来。由幼儿教师师德不良引发的问题层出不穷,家长和学界对此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升。以下是2012年发生在幼儿园的有关师德问题的相关案例,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幼儿园的师德现状。
2012年10月15日下午,山西太原蓝天蒙特梭利幼儿园内,一名5岁女童因不会做算术题,在短短十几分钟时间里,被老师狂扇几十个耳光。监控录像显示,近期该幼儿园有多名幼儿遭受老师体罚、殴打。
2012年9月,云南5岁男童因不睡午觉,在幼儿园遭到老师的殴打,致使眼睛红肿,充满血丝。
2012年7月2日,广州番禺区某儿童康复服务中心教师许某在上课期间,因4岁的女童瑶瑶(化名)做运动不配合,将其凌空吊起,快速向后将其甩在地上,而后又拉起双脚原地360度翻转,致其头部撞在地上昏迷不醒。经法医鉴定,瑶瑶的损伤程度为重伤。目前孩子仍躺在病床上,医生称治好的希望渺茫。
2012年5月,一则济南某幼儿园女教师殴打男童的视频,在微博上被大量转发。视频中,一名年轻女子将小男孩按在自己身前连打了数下,而在教室里,还有二十多名年龄相仿的小孩,面对呜呜哭泣的同伴,无一人敢出声。涉事幼儿园承认此事,称体罚孩子的老师张某已有5个月身孕。
以上的案例仅仅是2012年的几个月间发生在幼儿园中的暴力事件的一部分,只能算是冰山一角。看到案例,回想当时的情景,不禁让人不寒而栗,幼儿教师不应该是显示母爱的职业吗?不应该是充满阳光气息的吗?可是事实却显示某些幼儿园对于孩子来说却如地狱一般。本应是为人师表、受人尊敬的行业却成了暴力集合体,幼儿身心都处在发展的最初阶段,在此阶段幼儿所接受的教育影响将会影响幼儿一生。试想这样的经历将会给幼儿心理留下多大的阴影,这种负面影响将会跟随幼儿一生。而且这也极有可能导致幼儿心理上的某些疾病,即使在幼儿期不会表现得很明显,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影响将会越来越明显。以这样的教师为榜样,我们的未来在哪里?近年来,我国也不断强调要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素质,为何此种暴行还层出不穷呢?这不禁让我们反思产生师德问题的根源在哪里。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
(一)幼儿教师准入标准低,群体层次复杂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很多教师转行进入幼教行业,或一些非教师行业的人士也开始考取幼师资格证。这些现象一方面有利于解决幼教师资贫乏的现状,但同时也引发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我国幼儿教师资格证的考取相对简单,偏重笔试成绩,对于品德能力等方面的要求较低,大部分只要能考取教师资格证的人员都可进入幼儿园从教,这就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幼儿教师的从业标准,影响幼教质量。另外,大部分教师是从小学或中学转入幼儿园的,她们持有的是小学或中学的教师资格证,很多有关幼儿方面的知识并不了解,只是凭经验进行教学;甚至还有部分幼教人员根本没有取得幼儿教师资格证,只是靠走关系等方法进入幼儿园从教,这些状况都从不同层面加重了幼儿园的危险系数:一方面使教师群体越来越复杂,既不利于管理也不利于教师成长。由于当前我国的教师资格认证体系尚不完善,在选拔和任用教师时对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考查不够深入、全面,因此,一些人格上存在缺陷、道德和价值沦丧的败类混进了教师队伍,从而导致了令人发指的教师犯罪现象的发生。
(二)部分幼儿教师的家庭背景影响其心理健康
从以上新闻案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这其中很多幼师在童年时期,家庭中都出现过不同程度的变故,或幼时丧父、丧母,或家庭离异,或幼时遭受虐待等不良家庭环境的影响而使其身心遭受不同程度的创伤,使其产生心理扭曲,因而把童年遭受的痛苦或生活中的不快转嫁到幼儿身上。在语言上,有的教师使用不文明用语,批评学生粗话连篇,甚至辱骂学生;在行为上,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吸烟、接打电话,课外甚至出现赌博、斗殴、酗酒等不良行为,体罚和变相体罚幼儿更是家常便饭,严重损害幼儿的身心健康。另外,长期过度的压力会给教师心理行为和生理等方面带来危害,出现形形的心理问题,产生心理障碍等。在这些心理障碍的作用下,教师的认知和情绪失控,虐待幼儿等惨剧就有了发生和发展的土壤。
(三)制度不健全,师德评价方式单一
随着社会各界对幼教事业的关注,教师待遇不断得到改善,但同时对教师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从很多的研究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除了幼儿教师自身品德问题之外,幼儿园的师德建设制度也存在问题。有的幼儿园为应付上级检查而让幼儿教师加班加点地赶制教具或教案,这不仅加重了教师的负担而且影响了原有的教学进度,很多教师只为了应付领导需求,而为赶制教具等放弃授课,组织幼儿看动画片等自主活动来减少教师自身对不同活动的关注度以专心从事领导下发的任务。另一方面,幼儿园对教师师德高低的评价也出现表面化、形式化的现象,对师德的评价主要以教师组织幼儿活动的优秀与否或者参加各种比赛的得奖情况为参照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虽然会起到激励教师参与比赛和提高教学水平的积极性,但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师德的建设水平,不利于幼儿教师良好品德的养成。
三、建议与对策
(一)严把教师入职口,完善资格认证体系
政府应进一步完善幼儿教师资格认证体系,规定进入幼教行业的教师除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外,还需具备一定的幼儿心理、卫生等方面的知识。另外,还需通过一定的测评方式考查教师的师德水平,如从幼儿教师的责任心、对幼教事业的热情、对幼儿的日常照料方式和关注度等情感和行为方面考查入职教师道德水平的高低,可采用试用期或入职后的不定期考查等形式,对不合格教师进行筛选。
(二)幼儿园应实施民主化管理,提高幼儿教师的积极性
在管理方面,幼儿园应使原有的园长与幼师间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变为园长领导、幼师积极参与管理的关系,让教师也能积极地参与到管理自己各项事务的活动中。如幼儿园在制定相关规定时,应从教师群体中搜集意见和建议,积极听取教师们的心声,让她们拥有管理自己的话语权。幼儿园也可采用轮职管理的方式,即让幼儿教师不定期地扮演管理者的角色,履行管理者的义务,理解作为管理者的不易,提高教师的责任心和教学的积极性。
(三)完善评价体系,提高师德水平
幼儿园应不断完善对教师评价的内容,把师德标准纳入到教师评价体系的重要层面进行考察,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改善师德现状。另外,在评价方式方面,要改变原有以领导评价为主的评价方式,采用教师间互评、家长评价教师、教师评价领导等多方面的评价方式,使评价更具公平性、多样性,以提高评价质量,完善评价标准,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四)组织各种活动,疏导教师心理压力
幼儿园应不定期地组织教师进行各种形式的联欢,增进教师间的交流和互动,活跃幼儿园的氛围。如可以在节假日组织教师去各地进行福利性的旅游、组织教师进行联欢,让教师可以尽情展示其才华等。另外,幼儿园可组建专门的心理辅导小组,不定期地对教师进行心理辅导,提高教师的心理承受力,减轻教师心理负担;也可组织教师与园领导面对面交谈,讨论并解决各种教师在生活和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让教师在精神层面得到一定的慰藉,缓解教师的心理障碍。有时,我们需“举全村之力”解决教师所面临的问题,为教师师德水平的提高创造各种有利的内外在环境。
参考文献:
〔1〕申继亮.师德心语[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杨雪梅.新时期加强幼儿教师师德建设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08(8).
〔3〕王平平,邹海瑞.幼儿园教育软暴力现象产生的原因及消除途径[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10).
〔4〕顾成敏.减少和杜绝教育暴力现象的对策[J].天津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5(6).
〔5〕张燕.幼儿教师专业发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一、工作目标
建设一只师德高尚、为人师表、心理健康、无私奉献、业务精良、勤于育人、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
二、主要工作
1、加强领导,将师德建设工作摆在重要工作日程,狠抓教师师德素质的提高,克服重教学,忽视对教师师德教育,把师德工作贯穿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的始终,建立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长效机制。
2、加强教师依法执教的意识,定期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法律法规,强化职业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增强法制观念,做到讲座与案例分析相结合。
3、加大师德培训力度,增强教师的爱岗敬业、爱护学生、钻研业务、为人师教、廉洁从教、尊重家长的意识,提高师德素养。
4、抓好理论学习,坚持自学与例会学习相结合的原则,严肃学习纪律,每次学习要有明确的主题,专题学习有主讲人。
5、抓好典型示范,榜样激励,以点带面工作,专题教育主题系列教育活动。
6、坚持自我教育,根据自身师德状况修改师德修养计划,正确认识自己,增强自我调控能力,从而培养健康的个性品质。
三、具体措施
1、完善师德建设领导小组、督查小组、考核小组。
2、实行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继续开展教师评议活动,加强师德档案的管理,学校制度师德修养要求,每位教职工设定师德奋斗目标,保证师德教育活动顺利开展。
3、本年度进行有针对性,师德讲座、培训、法律讲座等,建立师德专栏,宣传师德先进事迹,继续开展师德评议与一查三摆活动。
4、开展以“我爱教师这一行”为主题的师德演讲会,教师节召开师德先进事迹报告会。
5、坚持教师师德宣誓活动与师德承诺制度,做到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依法制教,为人师表。
教育发展教师为本,教师发展师德为本。根据我校制定的“守教育初心 担育人使命 作师德表率”主题教育方案,我校通过多种形式提升广大教师政治素质和师德涵养,引导教师坚守教育初心,自觉担负起立德树人的崇高使命,把师德师风作为立身之本,努力成为“四有”好老师。
2021年3月14日晚19:20时,麒麟区越州镇第一中学在学校大会议室召开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规范教育教学行为”为主题的师德师风建设思政大会。
大会由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杨卫同志主讲,全体教职工认真听讲,专心做笔记。
会上,杨校长对这次思政课的全部内容进行了细致深入的解读、剖析。要求全体教师以“立德树人、敬业爱生”为核心,以“教书育人、规范从教”为重点,以“强师德、铸师魂、树形象、正教风、强素质、提师能”为抓手,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做四有好老师,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提供强有力保障。
杨校长还对全校教职工提出“四个严禁”:严禁酒驾、严禁酒后上班、严禁打麻将、严禁私订教辅。希望全体教师要坚守底线,不要越红线,更不要触雷线。要随时自警,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严格要求自己;要学习先进典型,丰富教育文化修养,强化师德建设认识;要加强学习,认真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师德水平;全体教职工要对照工作自己检查,扎实整改,树好形象,努力争当经得起社会考验的教育者。
杨校长结合教育案例,讲得深入浅出,老师听得懂、记得住。他希望各处室和各位教师要密切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学习学校相关文件精神,严格按照教师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和职业标准要求自己,深刻反思目前课堂教学或工作中存在的差距,深入查找、深刻剖析师德、师风包括思想作风、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教学质量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增强责任意识,切实通过边学、边查、边整、边改,避免虚多实少、说多做少、管理松弛、执行力不强、走过场等,确保活动效果。希望各位班子领导、各位行政人员、各位教职员工,以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的标准来鞭策自己,提高责任感、使命感,牢固树立“质量立校全员育人”意识。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以“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为核心,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能力为目的,引导全体教师弘扬高尚师德,提高师德素养,遵守师德规范,努力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本次思政大会让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提高了全体教师的依法执教、廉洁从教水平,进一步增强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对树立爱岗敬业、严谨治学的职业操守发挥了重要作用。
根据兰教师〔2020〕237号及教育局文件精神,我校积极行动,成立了以学区主任张希才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活方案,展开了一系列有效的学习教育实践活动,现将具体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建立活动领导小组完善师德师风考核机制
为确保“五师四有”德师风活动顺利开展,学校高度重视,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张希财为组长,陈靖为副组长,负责该项工作的具体措施,并收集相关资料。各校校长是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完善宣传、教育、承诺、考核、监督、奖惩六位一体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构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广泛参与的五位一体师德监督体系,按要求把师德师分五师四有主题教育,抓紧抓细抓实抓出成效,解决师德师风存在的突出问题。
二、抓学习,开展活动,提高认识
1. 开动员大会。学校经过精心准备,召开了全体教师会议,在会上张主任做了重要讲话,统一了思想,提高认识,明确活动目的、任务和具体步骤,进一步提高全体教职工对“五师四有”教师涵义的理解和对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开展意义的认识,规范教师言行,树立良好师表形象的自觉性。
2. 组织学习。结合我校实际,通过墙报、校园广播及学校微信群等进行广泛宣传,动员积极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
三、开展系列活动。
1.组织大家共同学习了《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准则》,《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老师们边倾听边记录,会后边反思边梳理,明确了新学期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具体要求:明规定、慎言行、爱相随、尽职责和诚互律,全体教职工在张主任的带领下进行师德师风宣誓活动,还与学校签订了《师德师风承诺书》,
2.组织开展教育故事,我讲案例征集活动。通过三名人才工作室等多层次建立平台,组织开展讲好我的教育故事系列宣讲活动,引导广大教师实时讲教育故事,人人爱听教育故事,大家争做有故事的教育人,建立常态化教育故事案例,积累提炼机制,重细节接地气,讲真话,从不同角度点位层次讲述感人教育瞬间身边的好老师,学校的好活动等,形成形式多样的师德正面形象宣传报道,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社会氛围。
3.开展校本培训,邀请兰州市道德模范任务陈靖进行专题讲座,每位与会教师都受益匪浅,收获颇丰,并告诫自己,在接下来新学期的教育教学中,严于律己,付诸实践,做行动的主人,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成为一名更加优秀的人民教师。
4.本学期举办了以“甘守三尺讲台,争做‘五师’四有老师”为主题的演讲,张主任强调要加强师德修养,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并从工作之时注重言行举止、工作纪律、工作之余注重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意见,要求全体教师要勤学习、勤思考、勤工作,爱岗敬业,勇挑重担,敢于负责,勇于争先,围绕教育教学质量,服从大局讲团结,忠诚事业讲奉献,立足本职比贡献,形成肯吃苦、爱学生、爱学校的教师队伍。
5.组织开展师德建设大家坛论坛交流活动,动员一线,教师一线,优秀教师做师的专题小讲座,邀请学生家长讲述学校教师的感人细节,组织学校师德建设专场讨论会,改进学校师德建设工作,组织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征文评选活动。
6.组织开展精彩课堂我展示教学比武活动,学校以构建有效课堂为主体,以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为目标,坚持全员参与,以赛促学,以评选优集中组织开展一次面向全体教师的教学能力展示活动,搭建展示平台,发挥示范作用,储备优秀人才,培养一批有扎实学识的好老师,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7.组织开展师德模范比一比评优选先活动,重点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上的进行整改完善,扩大典型引领,榜样示范的辐射效益,以教育的正能量引领社会的风向标。
8.组织开展师德问题早发现专项整治活动。对在职教师违规补课有偿家教收受和纤维家长索要财物体罚或变体罚学生以及学术不端品德不端等重点问题进行整改。
【关键词】高校 师德 导向价值 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4C-0030-02
当今时代是个多元变革的时代,改革在继续深化,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科技日新月异,东西文化不断碰撞交流,在这样激荡变革和迅猛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担负育人职责的高校承载了更多的社会责任,也受到来自多方的高度关注和考量。国家的竞争实力取决于科技和知识的能力,科技、知识的更新传播仰赖千千万万受到良好高等教育的人才,而人才受教育的成果和效果则最终取决于教师,取决于教师传授知识的能力和道德感召能力。为此,教育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重在发挥师德导向价值,教师应首先具备良好的思想、高尚的道德、过硬的品质和人格,这样才能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言传身教。
一、师德导向价值实现的前提
(一)教师个体情意的健全发展
教师个体情意的本意即属师德范畴,包括无私奉献精神和健康健全的性格。只有具备奉献精神的教师才能把自己的精力、才能和知识毫无保留地奉献给教育教学工作,才会充满爱心,用爱心无私关照莘莘学子;也只有奉献和爱才能点燃激情,使教师无限热爱岗位,在教育教学中体会最大的快乐满足和成就感,从而激发其自觉完善人格,不断实现人生升华。这种情意的正面导向作用就是学生沐浴在乐观积极向上的氛围中,自主地完成学习学业,塑造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育强调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人的健康健全的性格是其中应有之意。无论是个人的长远发展还是社会的发展都需要个体人才具备健康和健全的个性,而健康健全个性培养的前提是教师首先应心理健康,性格完善。很难想象有心理障碍的教师会成为学生的心理导师,正确引导学生完成性格塑造。
(二)教师对学生客观全面的认识
教育的受众是学生,教育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的双方互动,为更好地实现师德导向性价值,教师在完成个体准备的前提下应对学生群体有充分的了解认识,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取得预期效果。教师要充分认识学生,应结合时代特点,站在社会的大视野从社会的角度观察解读大学生的言行心理。尤其当今转型社会正在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一元价值观转向多元价值观并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社会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激荡变革,大学生也面临着更多的困惑,在这种特定的社会环境下,教师想当然地对学生作出评价评判是轻率和不负责任的。教师应充分地理解在青春期思想尚不稳定的大学生对教师想当然坚持的“传统”行为和价值观的颠覆,理解他们对社会缺乏分辨和不加思考的盲目适应、顺从抑或抵制背叛,因为大学生问题是社会性问题,他们的政治观念、道德观念及文化观念都深受社会影响,带有深刻的社会烙印。
二、师德导向价值实现的具体路径
(一)帮助学生完成角色转换
新生入学是学生大学生活的开始,也是他们人生新的起点。大学极可能是他们步入社会前知识积累、能力培养提高、人生价值观形成的最后的“集训地”,教师无疑将在其中起到极大的导向性作用。教师应帮助学生完成从高中生到大学生身份和角色的转换,帮助他们认识和适应大学生活,并学会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进而逐步计划和规划自己长期学习和长远人生目标。
中国应试教育的弊端和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偏颇问题在大一新生身上会有程度不同的表现。他们在完成3年应试的高中学习后一下子进入一个相对自由的天地,大多都会表现得无所适从。曾长时间在中小学教师的“指挥棒”下学习,作为独生子女在父母亲人的百般呵护下生活,突然远离关爱和控制,会表现出失控后的茫然。不再有被动完成的作业任务,不再有应试的压力,更没有父母亲人对饮食起居的喋喋关照,此时他们会不知道该如何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这就需要教师的无私帮助和耐心的引导,帮助他们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锻炼独立生活的能力,强化自我主角的意识;帮助他们认识大学环境和大学生活的特点,教会他们利用图书馆的学习资料,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业余时间,其中最重要的是告诉他们计划的重要性和如何计划;引导他们把大学生活细化为一个个切实可行的目标,落实到每一天每一周每一月甚或每一学期的实际行动中。
(二)帮助学生树立对未来的信心
近年来高校的不断扩招使精英教育变为普及的大众化教育,大学生失去了往昔的神圣感和优越感。尤其面对沉重的就业压力,即便是国家重点院校的大学生都表现出普遍的信心不足和对前途的担忧及未来的不确定,普通院校的大学生则尤甚。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就缺乏动力和信心,就会应付和更加被动,应付家长或者应付老师,更甚者完全放弃。因此教师对学生加强鼓励、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至关重要。
教师应鼓励学生树立自我人生的理想和梦想,教导学生要有责任意识,要有对自己人生负责的态度,这样才有追求和动力,才有对知识的渴望和学习的兴趣。一味地说教可能适得其反,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潜移默化的引导或者生动案例分析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线授课教师可把这种导向价值实现在课堂教学中。比如作为大一新生的国际贸易理论课教师,开篇第一节课可以引用一个故事,即介绍在奥巴马下令对中国橡胶轮胎贸易制裁后一对普通的橡胶厂的工人夫妇的困窘,他们的困窘在于他们只掌握橡胶轮胎生产技术,其他一无所长,没有受过良好高等教育。这个故事既引导出专业课的内容即国际贸易是什么,又是一个很好的教育素材,可用于说明学习知识和技能对人生和未来的重要性。这个案例可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也可引发他们对自己人生的思考。当然,适时地介绍一些同等层次的先前毕业生因为努力而不断取得进步和成绩的正面案例也会取得很好效果。
(三)认真讲好每一堂课
讲好课的前提是备好课,备课既要“备教材”“备学科特点”更要“备学生”。知识本身是重要的,但让学生对学科对知识产生兴趣,教会他们掌握学习的方法,帮助他们开阔视野积极思考,以应对知识的不断更新、社会的多元变革、工作和人生的取舍变换就更加重要。这些都是新时代教师在短短45分钟教学中应当考量的因素,应根据多种因素的轻重缓急进行妥善取舍。所以,理论课教师不应在课堂上一味地灌输生涩的理论知识,而应融入大量的案例资料,进行多方搜集并认真筛选,案例来源渠道应是开放的、多角度的,如媒体的、书籍的,国内的、国外的,案例既可用来解释理论知识,更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行业、认识社会,启发他们更多更深层的思考。在课堂上教师应和学生平等沟通,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讨论,营造出既有序又融洽的教学氛围,形成教学秩序的良性互动。
(四)审慎解答学生的方向性困惑
对于学生所提的知识问题的解答,教师应给学生明确肯定的答案,但有些问题可能影响到学生职业选择和人生大方向的定位,教师应慎重,不能主观片面,更不能以己度人。比如,教师坚持鼓励学生考研,认为高学历才有前途,就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容易产生误导。未来是不可预期的,人生价值的实现和幸福指数也不必然取决于财富多寡和职业优劣。因此年轻的他们到底该给自己怎样的职业定位,在强化资质认证而又不规范的时代,到底哪个资格证该考哪个不该考,这些问题往往没有明确答案,但学生在茫然时又希望在教师这里求解。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些名人的例子,给学生以启发。比如马云的例子,马云是学英语的,他成功经营阿里巴巴,打造了中国互联网的神话,他的事迹是典型的青年励志教材。马云是因为英语学得好才有机会去美国,到美国才发现了互联网,英语和互联网似乎没有必然的联系,但又与他的成功密不可分。可见,只有踏踏实实学好当下的知识,学好所选择的专业,才能把握未来。如此引导学生把方向性困惑转化为当下努力,有助于他们坚实地去实现人生目标。
总之,认识当代大学生要紧扣时代脉搏,师德导向价值的发挥更要围绕时代的主旋律,教师应坚持科学的价值观,客观公正,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传播真善美;用正确的知识引导学生,答疑解惑;用爱心帮助学生,平等地沟通交流。同时,充分尊重学生,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和困扰,树立自主学习意识,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的大学生活少迷茫而井然有序,这样很多教育难题也都会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耿科研.高校教师师德建设探析——以两个《规划纲要》为核心的思考[J].前沿,2011(24)
从态度这一视角来看,师德教育的目的:一是强化在职和未来教师已有的、正确的与教育和教师职业道德相关的认识;二是改变他们不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对职业及教师职业道德的看法。在此基础上,增强其对教师职业的情感体验,从而为他们树立职业理想,践行师德规范奠定思想基础。高水平、高质量的师德教育能够达到上述目的,而师德高尚的优秀教师讲授、示范、激励的方法,不失为一种富有生命力、效果显著的教育方法。下面笔者就依据上述态度改变理论,对这一方法的成功因素进行分析。
说服者的至真、至善与至美是提高其可信度的保障
师德的讲授者在霍夫兰德的“态度改变――说服模型”中,就是说服者。他的作用就是促使说服对象发生态度改变。霍夫兰德通过实验表明:一个对某问题享有声誉的人总比无声誉的人更能引起更多人的态度改变。[4]也可以这样理解,说服者的可信度越高,其说服效果越大;而可信度低,必然影响其说服效果。考察说服者的可信度,可以有多个维度,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中提出,人们对传播者的评价常基于三个特征:他的知识和正确性、他的可靠和诚实程度、他的意图。说服对象如果认为说服者学有专长、可靠诚实、意图公正,就会对说服者产生喜欢、认同的积极情感,说服对象对说服者的这种好感就会泛化到他所传播的说服信息上。反之,说服对象就会产生心理阻抗,拒绝合作和情感参与,即使迫于外在压力而表面上假装服从。[5]可见,说服者在传道与行道时的权威性、人格魅力及其动机在促进说服对象的态度改变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师德高尚的优秀教师为年轻教师或师范生讲授师德可以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说服者”具备了上述三个不可或缺的因素。
第一,讲授教师的权威性社会心理学的实验揭示了这样一个现象:让人们阅读内容完全相同的说服教育材料,当注明作者为该领域的专家时,许多人的态度在说服材料的影响下发生了变化;而当注明作者为普通人或其它领域的学者时,说服材料产生的影响就比较小。[6]明专家权威与其他人相比,更容易得到别人的信任,他们对事物的看法更具有说服力。换言之,具有权威性的说服者比不具权威性的说服者更能引起说服对象态度的改变。讲授师德的教师具有权威性,即具有使人信服的力量和威望。其权威性来自于他们在中学教育领域的学识、经验和资历。一般来说,能够承担讲授师德的教师,往往具有多年教育实践经验(包括有丰富的班主任工作经历);有献身教育事业的崇高师德;有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和创造性教育理念。而且这几个条件缺一不可。换言之,只有三者兼备的优秀教育工作者,即名师,或者说是教育的专家,才具有讲授师德的资格。就他们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功底而言,由于他们长期工作在教育第一线,对中学生有着广泛而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又积累了大量、丰富的教育经验,所以,他们向年轻教师或师范生传递的信息,具有真实性、可信性;不仅如此,由于他们有着深厚的教育学、心理学功底以及其他的相关知识,所以,他们能够从教育实践中发现规律,同时,将师德原则和规范很自然地融入他们的教育实践之中,并且能够把他们对师德的认识、感悟很好地表达出来,帮助年轻教师或师范生解决思想上、认识上以及价值观上的困惑。这又使他们的讲授不同于一般的师德事迹报告,不仅具有实践性,而且具有理论性、深刻性和引导性。这些决定了他们的讲授内容具有权威性,为年轻教师或师范生所信服。
第二,讲授教师的人格魅力所谓人格魅力指的是一种对人、对社会的影响力。但它所凭借的不是权位,不是个人对物质财富的占有,而主要是一个人做人的尊严、价值和品质,也就是道德人格。这是说服者自身所具备的,能够对说服对象产生重要影响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对于讲授师德的教师来说,正是由于他们具有高尚的道德人格,他们用自己的德性与德行诠释了作为教师应有的师德品质和境界,为年轻教师或师范生树立了一个个真实可信、有血有肉、能够学习、可以超越的师德形象。所以,他们的师德教育可以获得成功。师德教育不同于一般的知识教育,它要把社会所倡导、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师在教育工作中需要不断学习、体悟、实践、升华的师德规范,传承下去。其所凭借的力量,主要不是知识载体,而是教师本人传道、体道、行道融为一体的人格载体。虽然这些内容要借助讲授教师的各种语言表达出来,但它是以教师的道德人格作为基础的。这对于师德教育至关重要。客观地说,践行师德是与付出、奉献联系在一起的,它需要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只有这样践行了,才能对师德有切身的感悟,进而才能升华对其价值的认识,也才有资格讲授为师之道。否则,师德教育就同一般的知识教育没有区别,甚至,还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讲授师德的教师,只有自己无愧于师德形象,才能激发年轻教师或师范生对师德的追求。而那些优秀教师,正是因为他们做到了师德高尚,所以,他们在年轻教师或师范生面前一站,就是最实际的师德教育。从目前来看,这样的方式在师德教育中,具有独特性,很难用其它方式所替代。
第三,讲授教师分享美、传播美的动机如前所述,作为说服者,其动机如何,也是影响说服对象改变其态度的重要因素。如果说服者的动机非常纯正,就是为了改变说服对象的态度,而且,在其说服教育中,能够让说服对象感受到他们的平等、真诚、信任,那么,说服对象会因说服者的善良动机而产生对他们的信赖,进而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地按照说服者的期望改变自己的态度。这就是成功的说服教育。笔者所在高校,自1984年至2007年,在长达20多年的师德教育中,先后聘请了30余位北京市中学的校长、全国优秀班主任、高级教师、教育研究和行政部门的专家学者,为师范生讲授教师职业道德。这些教师把自己在师德实践中产生的、对师德美追求而形成的美好的情感与幸福的感受,以愉悦的心情与师范生分享,激发师范生对教师职业、对学生的热爱之情。在此基础上,把教师应有的美德、美的语言、美的行为传播到师范生的心里,为他们将师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素质,外化为行动,奠定基础。这种与师范生分享美,为师范生传播美,进而培养师范生成为师德美的传承者的动机与目的,使得这些授课教师,为了师范生的培养、为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克服种种困难,风雨无阻,按时为学生授课,而且不计报酬,不讲条件,高水平、高质量地上好每一节课。有的教师还与学生建立了联系,在课下继续教育工作。其中有的教师整整坚持了20年,甚至更长时间。这种热情、敬业与奉献的精神,令学生钦佩、感动,也足以使学生信服。从一定意义上说,授课教师的至真、至善与至美决定了他们在说服对象中的可信度,因而使师德教育的顺利进行有了切实的保障。#p#分页标题#e#
说服信息的针对性、符合说服对象的需求性是说服成功的关键所在
师德教育内容在霍夫兰德的“态度改变――说服模型”中,就是说服信息。如前所述,在师德教育中,讲授教师是最主要的信息源。他的权威性、可信性、人格魅力越高,对于说服对象态度的改变,越有效果。而霍夫兰德在实验中还发现了另外一种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高可信度信源(传播者)的说服效果会出现衰减,而低可信度信源的说服效果则有上升的趋势”。“这一现象表明,信源的可信性对信息的短期效果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但从长期效果来说,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容本身的说服力。”[7]也就是说,在说服对象认可说服者的前提下,说服内容如何就成为影响说服效果的关键因素。同时,也必须考虑信息的传递方式。这就要求说服者做到两点:一是,选择好信息内容;二是选择好信息传递的方式。在师德信息的选取与传递方式上,授课教师可以围绕着师德规范,从自己多年教育实践中亲身经历的、其处理方法最能体现先进的教育理念、个人的师德境界、高超的教育艺术的教育案例中;从自己在教育实践中有过教训的案例中,选择对年轻教师或师范生最有价值的案例,作为主要信息内容。在讲授过程中,将师德理论与师德规范有机地融合进去,使说服对象在不知不觉中接受讲授教师的影响,为而后的理论提升做好铺垫。这种信息内容与传递方式,能够为年轻教师或师范生理解和践行师德规范创造条件。同时,也是教育内容的性质所致。
本文所涉及的师德教育的说服对象是对教师工作的性质、特点缺乏全面了解的师范生或刚刚入职的年轻教师。由于缺乏教育实践,他们对师德规范的内容及践行的意义理解不够,感悟不深。同时,师德本身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点。这就决定了讲授教师不能仅仅从理论层面对师德内容进行阐述,还要为年轻教师或师范生提供丰富的、不同类型、具有正反两方面意义的教育案例,供其思考,使他们从中体会教育的复杂性、学生的多层次性、教育方法的艺术性,进而明确一点,师德是教师从教的基础和前提。教师在处理各种问题的时候,首先要有对学生爱的情感。在此基础上,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运用多种教育方法以助学生成长。换言之,讲授教师要为年轻教师或师范生认识和践行师德搭建一座桥梁,通过这座桥梁,他们可以从感性认识入手了解师德,随着教师的讲解不断地思考,进而把对师德的认识上升为理性,升华为信念。在这个过程中,转变态度或形成自己新的态度。例如:师爱是师德的核心、教育的基础。这个道理无论是年轻教师,还是师范生一听就明白,但他们缺少情感体验和价值认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优秀教师可以从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例讲起,帮助他们理解什么是师爱及其价值。一位优秀老师曾经给师范生讲过这样一个事例:一个女生因青春期情感失控,险些轻生。怎样帮助她振作起来,开始新的生活。这位老师尝试了很多方法,但都没有见效。正在这时,有学生告诉老师,她喜欢剪纸。于是,这位老师急忙跑到几个同事家,给她借了不少剪纸资料。她见后果然喜欢。为了提高她的制作工艺水平,老师又为她买了其它的制作工具。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她的作品还在区工艺美术展览上获了奖。
于是老师又引导她把精力转向学习,渐渐地学习成绩有了提高。在此基础上,老师又通过大量的事例启发教育她,帮助她正确把握青春期的心理和感情。通过一系列艰苦的工作,这个学生重新振奋了精神,在各方面取得了进步。这位老师的讲述为师范生创设了一个个教育的情境,提供了丰富的感性资料,使他们从中感受到了一个优秀教师对学生的爱和无私的奉献。在此基础上,老师又从理论的视角引导师范生思考师爱的价值。进而让师范生体会到,师德不仅是规范,它还是一种智慧;是教师工作的推动力量。它不仅具有教育价值、社会价值,也具有个体价值。是值得教师终身追求的。这种在事例中渗透理论的方法、全面而深刻的阐述,往往还富有情感的感染力,使听者身临其境般地感悟师德的魅力。在对师德有了一个比较全新的认识之后,他们态度的改变也就成为必然。从上述内容中可以看到,要改变说服对象的态度,信息内容的选择与传递非常关键。就师德教育而言,它要体现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规范的确定性与践行的灵活性的结合;传递内容的真理性、时代性与满足说服对象需要的结合。只有精心组织信息内容,精心安排传递方式,才可能促进说服对象态度的改变。此外,还要注意说服情境对说服效果的影响。
说服对象的内心冲突及对内心平衡的期望是促其态度改变的决定因素
年轻教师或师范生在霍夫兰德的“态度改变――说服模型”中,就是说服对象。一般来说,说服对象的态度能否改变,与说服对象的心理卷入程度、心理免疫系统和人格特征等心理特点密切相关。霍夫兰德认为,“人格态度的改变都是在一个人的原有态度与外部存在着一些不同于此的看法(或态度)发生差异造成的,这种差异会产生压力,引起心内冲突,或称不协调、不平衡、不一致,为缩小这种差异,减少压力,人具有恢复心理协调的能力,其方式之一是接受外来形象,改变自己原有的态度;方法之二是采取各种办法去否定或抵制外部影响,以维持原有态度,这些抵制的办法有:贬损信誉;歪曲信息;掩盖拒绝。[8]依据上述观点,作为说服者就要了解说服对象,包括:他们在接受说服教育之前,对态度对象的认知状况、情感状态、价值取向;现有态度的形成过程、影响因素、心理需要,等等。在此基础上,设计出能够引发他们内心冲突的信息并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引导说服对象相信说服者的观点是正确的,予以接受,进而改变自己的态度。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也为说服对象的态度改变,提供了理论依据。如前所述,费斯汀格认为,认知不协调在认知系统中是一种常态,但人都有一种保持心理平衡的需要。因此,“当你同时持有两种或多种在心理上不一致的认知时,你就会感到认知失调。此时,它会在不同程度上产生不适和压力,其程度取决于这种不协调对你生活的重要性。由于你无法改变你的行为(因为你已经完成了,或者当时的形势压力太大),于是你只好改变你的态度。”[9]
可见,态度的改变是基于认知不协调。因此,要改变一个人的态度,作为说服者就要创设条件,使说服对象产生认知失调,进而引发他们的内心矛盾。为了减轻或消除矛盾,他们会做出努力减少失调,即通过改变认知或改变行为,也可以增加新的认知,以达到协调状态。优秀教师讲授师德所以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运用了上述理论。具体而言,授课教师在把握年轻教师或师范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状况的基础上,通过他们理论联系实际、以情激情、以理服人的讲授,引发了说服对象内心的不平衡,也可以说是认知不协调。具体体现在以下两方面:首先,在他们的内心产生了“不足之感”多数师范生从一进入大学就明确自己将来要从事教师职业。但在大学期间,由于还没有完整的从教经历,所以,对于师德缺少全面的实践与体悟。同时,对于自己能不能成为一个受学生欢迎的好教师,心里没底。因此,他们希望了解师德规范,更希望知道在教育工作中,如何践行师德。这就是他们在接受师德教育前的心理状况。对于新入职的年轻教师来说,在践行师德规范的过程中,他们会遇到种种问题。#p#分页标题#e#
1、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
工作中,我要尽职尽责,忠于职守,不迟到,不早退,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认真完成学校交给我的各项工作。在课外积极学习各种师德理论,不断地加强自身的理论基础知识同时我还利用各种案例来警醒自己,时刻反思自己的行为,严于律已,以身作责。
2、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提高师德修养。
积极参加社会时间活动,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在此过程中,处理师生之间、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及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认识自己行为的是与非,辩别善与恶,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积累沧桑,才能真正锤炼师德。
3、积极进行自我反思。
如果一个人要想进步,就要不断地反思自己,反思自己存在的不足,深刻地了解自己,然后才能思考应该如何改进。一个师德高尚的教师必定是一个常常进行自我反思的人。师德建设要求教师在实践中注重自我学习、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调控,做到老,学到老。
4、德及教学,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
并不是所有德只能体现在对人对事方面,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我常以德化人,用自己的德行去感化教育学生,对后进生给予更多的关注,用爱心去实现对各种学困生的教育。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推陈出新,只有不断的创新才新才能被更多的孩子所喜爱。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推动教育的大发展。
5、为学生倾注所有的爱心。
民族振兴,教育为本;教育振兴,教师为本。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应该建立在教师人格基础上。因为,只有从教师人格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 以德治教历来是中外教育家的共同主张,师德在教师的诸素质中占首要地位。
师德的形成须长期修养。长期修养须有修养的目标模型。遵循品德心理结构4要素理论,师德的基本结构是一种四维结构――由师德观念、师德情感、师德意志和师德行为四个维度构成。
1 师德观念
师德观念是师德行为准则的判断标杆。包括师德原则、信念与观点的形成以及运用这些观念去分析从事教师工作的道德情境,包括对人、对事、对自己的言行做出是非、善恶等的道德层面判断。[1]师德观念是师德的核心。
师德观念可以概括为这三要素:一是公正和正义观;二是民主和尊重观;三是教育服务观。
在社会教育关系中实现公正,历来是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家们竭力倡导的价值目标。就我国而论,从孔圣人起就主张“有教无类”的教育公正思想,而美国许多教育家强调,教师不仅应当做好自己的工作,而且还要对自身人格有更高的追求。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行为和影响使学生也成为一个追求正义的人。
尊重是师德的一般准则。一方面是对学生的尊重。从全国中小学生问卷调查得出,受学生欢迎的教师的突出品质是:尊重学生的人格,理解信任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注重对学生个体生命的理解。二方面是对家长的尊重。尊重家长,是师德修养的重要体现。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与家庭是两个并肩工作的雕塑家,有着相同的理想观念,并朝着一个方向行动。在创造人的工作上,两个雕塑家没有相对对立的立场是极其重要的。”尊重家长,引导家长了解、参与、监督学校的教育工作,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三方面是对同事的尊重。美加等国师德规范是结合教师行业特点运用宪法所赋予公民的各种权利来调节教师工作中涉及的各种人际关系的准则,其中身份平等、尊重各类服务对象是其精神实质。这种精神也体现在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同事、教师与家长的关系中。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师德理想应以人类个性的全面发展,以集体精神的、道德的、社会的、文化的和经济的进步,以及以对人权的和基本自由极大尊重的谆谆告诫为目标。
教育服务观是现代教育的新趋势。中国加入WTO后,教育方面的开放有三个关键词,第一个关键词就是:教育服务,教育被纳入到服务贸易这样一个范畴。传统的教育概念强调教育为社会服务,很少突出强调教育为受教育者个人即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由于我们虚化了服务主体,弱化了我们服务的对象,从而使得我们开展的教育行为常常使我们的工作遭受很多抱怨,甚至受到质疑。只有教师们科学定位教师与学生的从属关系,明确学生是教育服务的载体,才能把服务的意识内化为自己的职责贯穿在教育的整个过程。
2 师德情感
师德情感是道德行为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人在心理上所产生的对某种道德行为的爱慕或憎恨、喜好或厌恶等情感体验。情感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积极的师德情感色彩有助于引领学生健康成长,消极的师德情感则可能表现出对社会、对事业、对学生有冷漠和不负责任,甚至会产生有悖师德的行为。
师德情感包括三个维度:关心热爱、乐观豁达、宽容亲和。
教师的师德情感是以“爱”为特征的。原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认为:“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热爱学生,必须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体察学生的内心世界,随时随地的与学生“心理换位”,关注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健康发展,同情学生的痛苦与不幸。
以积极阳光的心态感染学生。教育是心理影响心理、心理相互作用的事业,心理不健康的教师,人格自然会黯然失色。因此,教师必须乐观豁达,永远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福建厦门六中的全国优秀班主任洪玲玲不是这样幽默吗?――要善于追求“四乐”:辛苦中苦中作乐,逆境中自得其乐,平日里助人为乐,生活中知足常乐。
宽容的心态能促进积极情感的形成。充分发挥情感所具有的与人交流、互相感染的特性,具有谦逊的态度和宽广的胸怀,能够经常笑口常开,营造一种快乐的学习气氛,亲和力像磁场一样,与学生建立起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
3 师德意志
师德意志是道德行为实施的保障。一个人有道德观念,但能否引起行为,能克服所遇到的困难和障碍、能抵御现实中的各种诱惑,使道德动机在内心冲突中能战胜其他非道德动机,这取决于道德意志力。
师德意志主要包括三个维度:责任、自信、勇敢。
教师职业的真谛:责任重于泰山。亚当斯密在《道德论》中说:“责任感作为人类生活中的一条重要原则是指对一般行为准则的尊重。它也是唯心史观上一条能被在部分人用来指导行为的准则。”[2]
自信的老师才能教出自信的学生。教师最重要的使命在于帮助学生发掘自己的潜能并能运用自己的潜能。一个自信的老师能给学生信心,教会学生去挑战更多的“不可能”,使得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勇敢是智慧和一定程度教养的必然结果。勇敢具有藐视困难的勇气,可以造就坚强的师德意志和坚韧的性格。中国政论家邹韬奋认为:由大智中产生大勇,由理解中加强信心,是最坚毅的大勇与最坚强的信心。
4 师德行为
师德行为是道德观念的外在具体表现。师德行为通常有两种水平:初级水平体现的是一种不经常、不稳定的,有条件的师德行为;高级水平师德行为则是无条件的、自动的行为,即道德习惯。师德行为又分成两个成分:师德行为技能和师德习惯。
师德行为主要包括三个维度:深度参与、严谨治学、创新教学。
深度参与是产生和谐教学氛围的必要方法。即教师参与到教学、班级全员全过程的教育活动中。教师深度参与能充分体现教师的人格魅力,而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影响和改变学生最好的“魔术棒”。
[案例]
洪玲玲老师平时十分注意在学生中树立起对工作认真负责、言行一致、光明磊落、公正不阿的形象。以此激发学生的理智感、道德感和审美感。在班集体的各项活动中,洪老师总是将自己看作是班中一员,身先士卒,亲历亲为,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自己先做到,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学生。平常,她总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随手把讲台上的粉笔盒摆好,看见地上有纸团便随手拾起,经常帮助值日生拖地,等等。作为班主任,她把班级和自己视为一体,班级的一切都牵动着她的心。洪老师为学生们的进步而高兴,也为他们错误睡不好觉。在运动会上,洪老师为他们加油助威;在新年联欢会上,洪老师和学生们一起尽情畅谈、欢笑;在学生生病时,陪他们看医生,及时送药送水,问寒问暖;在天气变化时,关照他们注意身体,及时添减衣服;在他们成绩出现波动和犯错误时,及时找他们谈心,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所有这些都在潜移默化中感染着学生、激励着学生。(案例改编厦门第六中学洪玲玲《班主任的师德情感魅力》
严谨治学是要求老师有扎实的基本功和严紧的治学态度。“美国是世界上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美国教育的经验不仅值得我们借鉴,其对师德问题的认识也值得我们重视。美国的师德原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在对待学生方面,力争帮助每个学生实现自身的潜能,使他们成为有价值且有用的社会成员;第二,在对待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专业上,要竭尽全力提高专业水准。“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勤于钻研、执着追求的敬业精神以及饱满的教学激情感染和影响学生,可达到师生的情感共鸣。学生没有包袱,心理放松,则必然会活跃思维、富于想象、乐于探索,学习也就成了快乐的事情和为之追求的目标。
教师警示教育心得体会
近期,党委组织教师学习了教师警示教育学习让我受益匪浅,内心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一句句醒世警言、一例例鲜活事例、一张张悔恨泪脸,无不发人深省。
通过这次活动,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党员,一定要不断强化廉洁自律意识,从“小节”做起,学会自我约束,坚持做到自尊、自爱、自洁、自警、自控。
教师是值得我们尊敬的,是值得我们永远尊敬的,但部分教师却又是让我们不齿的,让法律法规所不容的。
在承担着教书育人任务的教师队伍中间,大部分教师是优秀的,是值得尊敬的,但并不是整个教师队伍的都是如此。这种事实告诉我们,绝不能被一片大好的形式所迷惑,而忽视了对教师尤其是部分教师的管理和教育。同时,也再次告诉我们的教师,让社会尊敬和爱戴是值得我们自豪的,但更要从部分非法教育教学行为和部分禽兽教师身上吸取教训,引以为戒,为人师表,以身立教。而唤醒教师自尊自醒意识,提高教师加强师德修养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使广大教师自觉做到以优秀教师为荣,以教师败类为耻,对于教师树立自身形象、科学地承担神圣职责而言,才是至关重要的。
现实情况是,那些教师败类的事例很少,又远离普通教师生活,那些发人深省的案例由于传播途径和传播媒介等原因,有些甚至一线教师闻所未闻,也不会对普通教师的心灵产生震撼。在每年的教师节期间和平时,媒体充斥的又多是正面典型的感人事迹。所有这些,除了在感染、教育、引导方面让普通教师推崇之外,却没有引以为戒的警示效应。因此,在举国上下倡学优秀园丁事迹、争做尊师重教之举的同时,我们还需要为辛勤工作在一线的教师们组织一场意义深远的警示教育活动,把那些违反法律法规的教师的蜕变案例、禽兽教师的丑行、悖离师德的行为、可耻者的可耻下场等等,汇集在一起,让广大教师在欢庆和激动的同时,受到强烈的震撼和触动,自觉地认识到放弃信念、悖离师德、违法犯罪的严重后果,从而自觉审视自己的立身、立教、育人行为,自觉地矫正自己身上可能存在的处于萌芽状态的不良意识和潜恶意识,这些对于教师如何修身、立教、育人、传道、授业、解惑等,更具有重大的意义。
事实证明,关心教师的生活、工作对于教师而言,是一种职业的肯定和鼓励。而唤醒教师的以身立教意识,引导教师自警、自醒、自励、自律,更是对教师的一种科学关怀和爱护甚至是保护。这也是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更科学、更负责的态度和行为。因此,在生活中,大张旗鼓地表彰和奖励优秀教师绝不可少,但适时地组织警示教育对教师进行反面警示也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