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荷塘夜色朱自清

荷塘夜色朱自清

时间:2023-05-30 09:57:5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荷塘夜色朱自清,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荷塘夜色朱自清

第1篇

民国大学问家王国维先生在其名著《人间词话》中曾提出一个评价作家作品的标准:“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装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诗词皆然。持此以衡古今之作者,可无大误矣。”朱自清的散文,可称之为“大家之作”,其言情则沁人心脾、其写景则豁人耳目,根源就在于朱自清对生活的观察细致与传神描绘,其见者真,其知者深。

朱自清散文的造型美,首先表现在语言的真切描绘上。语言,不像绘画,它是一种间接表述形象思维的工具。语言本身不能直接显示实体形象,必须通过语言诱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在读者头脑中再现思维的形象。因此,语言描述性的强弱决定了语言形象性的高低。晋代陆机在《文赋》中提出:“虽离方遁圆,期穷形而尽相”,把语言准确描绘事物的形态、相貌作为写作的最高原则。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篇中进一步论述道:“自近代以来,文贵形似。窥情风景之上,钻貌草木之中;吟咏所发,志惟深远;体物为妙,功在密附。故巧言切状,如印之印泥,不加雕削,而曲写毫芥。故能瞻言而见貌,印字而知时也。”刘勰认为,语言的描写确切,来源于作者观察的精细;具体描述应与客观事物的特征“密附”,达到“毫芥”毕现,完全符合客观事物的特征。

朱自清的散文语言描述性极为鲜明,他善于以准确、凝炼的语言确切、精细地描绘事物的形状、色泽、音响、质地等,使人读了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走到山边,便听见花花花花的声音;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我们先到梅雨亭。……瀑布也似乎分外的响了。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岩上有许多棱角;瀑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据说,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但我觉得像杨花,格外确切些。轻风起来时,点点随风飘散,那更是杨花了。——这时偶然有几点送入我们温暖的怀里,便倏的钻了进去,再也寻它不着。 (《绿》)

朱自清这段关于“梅雨潭”的描绘,充分体现出他语言的造型美的特点。未见其形,先闻其声,闻其声后即见其形,由远及近,逐步展现出瀑布的各个侧面,形成一幅不断变化着的立体画面。“花花花花”,四个字重叠摹声,使人觉得悦耳动听,富有节奏感,也给人一种长流不断的感觉。“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这句中用“镶”而不用“处在”、“卡在”,形象地写出了瀑布远观的静止状态。“两条湿湿的黑边儿”更是黑白分明,突出了远观的装饰美,视觉形象美好而鲜明。“一带”是写瀑布的平展形状,“白而发亮”写出瀑布远观的光泽。然后,由远及近,声音分外响,形状也发生了变化。“瀑布从上面冲下”,一个“冲”字写出瀑布奔流的气势;以“绺”形容瀑布,可以看出此时可以分辨出千丝万线的水流,与上文远观的平整光滑的感受不同了。接下来更细致地描绘出瀑布撞击到岩上棱角时的情况:“飞花碎玉般乱溅”,写出水滴溅到人身上的情景,赋予水花以灵性。整段文字,以出神入化的语言,细致入微地摹形绘声,描绘出一个令人神往的立体的大自然景观,给人以巨大的艺术享受。

朱自清的散文语言描述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善于以文字作画涂色设彩,使画面气韵生动,具有传神的色彩造型美。他的散文善于根据抒情写意的需要,或浓墨重彩,或素妆淡彩,正是“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梅雨潭”的绿,呈现为丰富多彩的色泽美,那绿是“滑滑的明亮”的,“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绿色令人感觉温润而舒畅,充满了灵气与生机,使人心醉而神迷。

朱自清写夜景也能挥洒色彩,渲染出不同情调的夜色: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与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这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这是《荷塘月色》中的月夜,月亮的纯净、柔和遍布纸上,荷塘的绿色,染得雾也变成青色,的确给人以“笼着轻纱的梦”的奇妙感觉。

朱自清不仅以富于变化的带有色彩的语言描绘事物本身的色泽,而且令人叹服的是他能给原本无色的事物敷彩涂色,写出事物的神韵: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两三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春》)

雨本无色,但雨中的树叶“绿得发亮”、小草“青得逼眼”,春雨像烟雾笼罩着大地的一切,连明亮的灯光,也在烟草中染成了“黄晕”,借树叶、小草、灯光的色彩来渲染春天的细雨,于是春雨也变成色彩缤纷的雨了。

朱自清散文语言的造型美还表现在对动词的准确选用上。古人“炼字”、“炼词”常常是在动词的选用上下足功夫。有人甚至说:“一个使用得好的动词,可以使一千个形容词相形见绌。”动词使用得精当,可以传达出所描绘事物的神韵。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地,绿绿地。”(《春》)这里用“钻”字,而不用“长”或“冒”字,因为“钻”字写出了春草冲破土层的挤劲,表现了春草旺盛的生命力。

“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荷塘月色》)一个“漏”字确切地描绘出路灯光线黯淡,树叶左遮右挡,几乎看不见路灯的情景,更衬托出荷塘环境的幽僻。

“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绿》)这一段文字,将静态的梅雨亭,化成动态的苍鹰,又以一个“浮”字,化静为动,既写出梅雨亭“上下空空儿的”,似凌空而飞的气势,又准确地写出梅雨亭静止不动的特征。这些动词,准确传神,言有尽而意无穷,十分耐人寻味。

“这么着每样吃点儿也并不太多。要是有饭局,还尽可以从容地去。但是要老资格的茶客才能有这样的分寸;偶尔上一回茶馆的本地人外地人,却总忍不住狼吞虎咽,到了儿捧着肚子走出。”(《说扬州》)

这段描写人物的白描文字,以准确的动词,活灵活现地展现出人物的神态。一个“捧”字,把那些没有经验的茶客,为扬州茶馆的小吃所吸引,直吃到实在吃不下去,撑得“捧”着肚子走路的形神活画出来,令人读后忍俊不禁,哑然失笑。

清代大才子袁枚在其名作《随园诗话》中说:“一切诗人,总须字立纸上,不可字卧纸上。人活则立,人死则卧:用笔亦然。”朱自清的散文语言,字字“立”,句句活,鲜明生动、形象,具有极强烈的造型美,塑造出了一个个形、声、色、味毕现的立体画面,具有出神入化的艺术魅力。

朱自清散文造型美的特征,在给我们艺术享受的同时,也启迪我们如何才能把散文写得更好。要想使散文达到造型美的境界,一定要有细致观察和精细描摹的功夫,这就要求写作者要潜入生活中,作一番细致入微的调查、研究和品味,然后用充满灵性的传神的语言表达出来,唯有如此,方能使文章“立”起来,紧紧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第2篇

关键词:反衬; 荷塘; 月色

初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在高一的课堂,记得当时老师在讲台上如醉如痴的朗诵,我们在下面痴痴迷迷的听,只觉得文章很美也很朦胧。今年读高三了,按照老师的布置,我又拜读了这篇散文,结合自己所学习的语文知识,对《荷塘月色》的感悟又深了一层。特别是文中反衬修辞手法的运用,将所要抒写的意境和心境通过反衬,更加强烈的展现在读者面前,其写作技巧的高超确实令人赞叹。

寂静中的动--实际上是为了描写生机盎然的世界和自己不平静的心境,却着力泼墨于寂静的荷塘夜景。

作者开篇不立刻将荷塘美景呈现在读者面前,而是先说"心里颇不宁静"。可是又不说如何不宁静,而是心想荷塘,有欣然前往之意。走在通往荷塘的路上,环顾四周,似无意于写美景,反而渲染环境的阴森可怕;心有所想,但不是惦记着荷塘的美好,而是想驱除内心的烦闷。将自己嘈杂的心境与周边环境的寂静作了一个鲜明的对比。

然后着力写荷塘,先写田田的荷叶,后写绿叶中缀开着的荷花和花苞,以及微风吹来的花香。这是静的画面。紧接着他就捕捉那微风过处叶动花颤的情状,"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这是动的画面。动静结合,形象地传达出了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在这一段里,作者没有提及月光,但不管是静止画面还是动态景象,处处都存在着淡淡的月光,这月色就融化在作者通过观察之后的具体描写之中。那叶子、花朵的情态,以及被微风带起的"凝碧的波痕",都是在轻淡月色映射下形成的。

荷塘描写后,接下来的就是月光了。"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两个"静"字一个"泻"字,把本来静止的月光写出了动感来了,给人一种想"月光浴"的浪漫情调。"薄薄的青雾","牛乳"、"轻纱的梦",似真似幻,亦真亦幻,巧妙地给荷塘月色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从荷塘写到月光,再从月光写到荷塘的四面,层层开展层层推进。虽然作者对荷塘四周的杨柳、远山、还有灯光,甚至蝉声蛙声都没有详细的描写,但生机盎然的世界却已呈现在读者面前。

寂静的夜色也反衬了作者内心的不平静,从"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都没有"当中看出有一种"往事不堪回首"的味道--这是作者真实心态的流露。

朦胧中的美--实际上是为了描写美到极致的荷塘月色,却大肆渲染夜景的朦胧甚至不完美。

文中写道:"薄薄的水雾升起在荷塘里"因为月色的不明朗"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月光不仅不能朗照,而且还是隔着树照过来的,使"高处丛生的灌木的参差班驳的黑影"以及"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都落在荷叶上,导致"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除了光与影带来的模糊以外,荷塘本身还处在重重的包围之中,"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都是树","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朦胧中看得不甚清楚的荷塘及月色,这所有的一切看似是荷塘月色的朦胧和不完美,但这看似不美的景致却给人无限美的怀想。

又从文章中的一些关键字反衬了美的景致。例如"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中的"却"字。遮住了流水却让叶子更见风致。以及后面一连出现的两个"但"字,"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朗照固然好,但在此时此刻,不能朗照的朦胧夜色恐怕更符合作者的心境吧?"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将眼前景色之美升华为视觉与听觉的完美结合。

衬托是一种巧妙的表现手法.按照其构成与作用可分为正衬和反衬。反衬是用相反或相异的事物作背景,来衬托出主体事物或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正因为它能鲜明的突出主体,表达作者的爱憎之情,因而它比正衬更有力量。《荷塘月色》是文学大师的经典之作,其文学表现手法在文中缤彩纷呈,而其中善用反衬来烘托主题的手法,也堪称绝妙。

参考文献:

刘璟.不完美中的完美.时代教育. 2010,04.

第3篇

那年的冬天真冷。寒风刮在脸上硬生生地疼。临放寒假的一个周六傍晚,学校里没几个人。我不愿呆在校园里看成群结队的老鼠打架,就穿上那件发黄了的军大衣,独自走过“农业学大寨”劈岗造田留下来的乱石堆,来到一处较为平坦的所在。平地两三丈方圆,空空的,铺满红岩石风化出来的黄豆般大小的均匀的红砂子,四周是光秃秃的桃树,还有一些枯黄茅草在萧瑟的寒风里摇头晃脑。

华灯初上,金华城的北山只剩下一个模糊的轮廓。我慢慢从远处收回视线,忽然就想起了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

这样的寒冬,这样漆黑的夜晚,孤独的我,能做些什么?

胡乱想着,就听到了一阵熟悉的歌声:“想要和你相偎依,可是身边没有你。在我心中想念的,永远只有一个你……”

夜色下,我看见一个女孩的披肩长发和风衣的下摆在寒风中舞动,那么袅袅婷婷。

一直唱到离我一步之遥,她才发现有人,猛一惊,歌声戛然而止。我看清了,是高三班学生小丽,等她看清是我,也咯咯笑了起来:“晁老师!我还以为没人呢。这么晚了,你还站在这儿干嘛?”

“我吹吹风,看看北山,看看夜色。”我嘴上跟她打着哈哈,心里却在想:夜风中的她好漂亮啊。

“你骗人,是不是心里不痛快?失恋了吧?”小丽打断了我纷纭的思绪。

“你才多大?就懂得失不失恋了?”我说。

风越刮越大,我脱下军大衣披在了小丽的身上:“我经冻,你别冷着。”

小丽的《寒风》唱得真的非常好,尤其是在这样的冬夜,听着这样的歌,有一种异样的情绪在我心里弥漫开。我说:“小丽,你教我唱这首歌吧。”

我们唱着歌,谈着天,时间不知不觉过去。

寒风中,只在衬衫外套了一件毛线背心的我,被冻得牙齿直打架:“小丽,你该回去睡觉了。”

“你平时一直板着个脸,一副严肃相,我都不敢接近你。难得有机会和你说说话,怎么就赶我走了?”小丽的大方出乎我的意料―――她突然走向前来张开军大衣把我紧紧地抱了进去。我一阵颤栗,感觉到她的体温,一种青春期渴望爱与被爱的情绪把我俩紧紧裹挟在了一起。

一切都意想不到,我的初恋竟然会是一场不被学校允许的师生恋!但它又是那么真实地发生了。也许,因为山乡的夜晚太寂寞,也许,我早已对这个叫小丽的女孩有了说不出的好感,而她对我这位严肃的年轻老师也一直心存爱意。

我脱军大衣的“英雄壮举”代价是发了三天高烧。小丽急得眼泪一串串往下落,跑了三里多路,为我请来了医生。

我和小丽的爱情持续了一阵子。不久后毕业的她,恋恋不舍地拉着我的手说:“我舅舅叫我去深圳一家外资企业工作。我会和你联系的。别忘了,你一个星期至少给我写一封信啊!”

小丽走了,带走了我的初恋,却再没有跟我联系。

第4篇

语文学科是以培养学生阅读、写作、听话、说话能力为主要目的和主要内容的文化基础课,在学生心目中是一个难学的学科,因为语言文字具有抽象性和模糊性,难于理解和运用。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一般都靠老师的一支粉笔、一张嘴,再加其它单调的辅助手段——一块小黑板、一幅挂图,使课文里的抽象内容、情感、意境很难表达出来,导致课堂气氛较易沉闷,学生听起来乏味,学起来枯燥,学习兴趣难以激发,课堂效率很难提高,久而久之还容易产生厌学情绪。那么,如何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成为了摆在我们所有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改变传统陈旧、单一的教学模式。因为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传输过程,教师、学生、媒体是教学过程的三个实体要素。而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是以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为目标的,以它丰富的现代教育技术形式——声音、图片、动画、视频等,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充分展示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弥补了传统语文教学的枯燥乏味,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语文教材中选取了大量的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章,其中更有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有的描写山川景物等自然风光,抒发作者的赞颂之情;有的塑造了生动的艺术形象,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反映社会的风貌,从而激发人们的同情、赞美或憎恶。文学作品是作家按照美的规律创造出来的美的对象,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感知、体验、欣赏、鉴别作品的情感和艺术形象,使其语言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同步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的合理运用,能使你的教学如虎添翼、如鱼得水。

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用第一人称描述了作者在清华园教书时夜游荷塘所见所思所想。全文内容不多,意境却特别美,这对于高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具有独特的吸引力。但由于学生多生活在城镇,对荷花、对夜景了解甚少。叶圣陶先生说:"入境始于亲。"正是考虑到这个特殊原因,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先放一段录像把同学们带到"荷塘月色"之中。真实而各具姿态的夜色荷塘的独特景色,动人的音乐,激情的描述,三位一体,使同学们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同学们的心弦被扣动,思维被激活,一下子就激发起同学们主动学习的兴趣。

如李白的名诗《蜀道难》,将神话传说、想象和艺术夸张融为一体进行写景抒情,生动地描绘出蜀道峥嵘崔嵬的面貌和它阴森深邃的气氛,有力地突出了蜀道的艰难高峻和难以攀登的可畏可叹,还为蜀道涂抹上一层古朴凄凉、离奇迷幻的色彩。在那一唱三叹的反复中学生知道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但是他们认为是李白夸张的写法,对蜀道的艰难认识不足,这时出示蜀道的图片,学生都一片惊叹,让他们带着感情朗读时都能更加地投入,而且对蜀道都有个直观的印象。

在鲁迅先生的《药》中,描写一群人观看杀夏瑜的场面时:"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对这群看客,制作一张幻灯片:一边是一只被手提着的鸭子,一边是一群伸长颈项的人。制作时再夸张一些,教学中一放,不用教师多讲,学生就会有一个形象而深刻的印象,从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可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增强语文教学的直观性,把抽象的文字演变为生动的画面,对于突破课文中的重点、难点大有益处,能够帮助学生克服畏难心理,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当然,多媒体只是教学中的辅助手段,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滥用。总而言之,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适时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其直观、生动、逼真的画面,激起学生的新鲜感,引导和帮助学生阅读理解。有利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唤起他们的共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利于学生轻松愉快地投入学习。这样,大大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第5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 审美教育 实施策略

审美教育,又称为美感教育。它以美学理论为基础,通过各种艺术手段来陶冶人的感情,净化人的心灵,培养人感受美、理解美、创造美的才能。高中语文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审美教育资源,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作品中的美学因素,运用有效地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去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创设审美情境,唤起学生的审美直觉

在语文教学中采用审美教育方法,是指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直觉,将文字信息转换为可以感知的听觉和视觉信息,从而更好的理解和学习文学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合理的选择教学资源,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喜好,制作丰富多彩的教学设计,调用一系列的审美因素,利用各种教学工具,创设多元化的审美意境,使得学生能够在教师创设的特殊审美意境中,触景生情,激感上的共鸣,从而获得审美体验。比如在讲述《荷塘月色》一文时,教师可以先讲述文献背景历史,将学生引入到当时作者观荷塘月色时的心情。然后利用多媒体软件,将荷塘月色的影像文件以及背景音乐《月光曲》制作成直观的情境,把文字信息转换成更为直观、更为具体、可以感知的真实的视觉和听觉信息、将学生引入优美朦胧的意境、感受和理解作者当时的心情,情感和文章中用来表述,记录这种情感的文字美、形象美、意境美。

二、设置审美问题,丰富学生的审美想象

语文知识丰富多彩,语言优美,因此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触也应是多样化、多角度、多层次化。教师应通过设置合理的审美问题,引导学生多元化、个性化的审美理解和审美想象,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表达自己独特的理解,培养学生审美探究和审美个性的能力。在进行审美问题的设置时,应注意在审美领域内具有新颖性和概括性,因为新颖性可以给学生造成一定的情感冲击,活跃学生的思维,概括性可以使得学生在回答时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集中性,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其次,在设置审美问题时还应注意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设置能够激发学生想象力,具有启发性、连贯性的问题,可设置多个子问题,层层深入。比如,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关于爱情的文学作品,如《孔雀东南飞》《卫风·氓》《雨霖铃》《致橡树》《蝶恋花》《雷雨》《鹊桥仙》等等借此创设一个健康向上、积极进步的学习氛围,陶冶情趣,美化学生的内心世界,树立学生们正确的爱情观和人生观,正面、积极的理解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早恋问题等。

三、品味优美语言,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语言是文学的基础,分析文学作品,首先要从语言分析开始,在领悟语言的同时获得美的感受。因此,在开展审美教育时,首先就要引导学生品味文学作品本身的语言美,向学生传达语言深处蕴涵的美感,提高学生对作品的审美鉴赏力。比如,朱自清的《荷塘夜色》语言精美,修辞生动、形象,用词传神,是审美教学法最佳的教学资源。蓊蓊郁郁、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绿树, 隐隐约约的远山, 曲曲折折的荷塘, 亭亭玉立的荷花, 缕缕的清香, 静静的花叶, 薄薄的青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感受语言的美,通过采用“叠词删除法”让学生重新朗读,并对比前后诵读的感受,加深学生对这些叠词的体会,这样既加强了语意,又能使得文气舒展,音韵和谐。引导学生们细细的品味这些诗意化的语言,引导学生沉浸在美的享受中,让学生真实的感受到语言文学的魅力,使得学生们可以通过文字语言感受到景物中所蕴含的唯美意境,激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喜悦感和满足感,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从体验转向应用,转为己用。

四、注重课外拓展,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

第6篇

关键词:模糊语言 合作原则 审美特征 违反

一、模糊语言的定义

Piece通常被认为是模糊语的最早提出者(Joanna Channell,2000:7)。Piece(1902)认为:“当事物出现几种可能状态时,尽管说话人对这些状态进行了仔细的考虑,实际上仍然不能确定是把这些状态排除于某个命题之外还是属于这个命题,这时候,这个命题就是模糊的。”Linda Claire Burns(1991)也从正反两方面给模糊下了定义,她认为“非模糊词就是有明确界限的词,它能区分物体能否被包含在这个词的所指范围内,但是如果一个词的正确定义允许难以确定的模棱两可的情形出现,那么这个词便是模糊的。”英国哲学家罗素(Bertrand Russell)在《论模糊性》一文中明确指出“整个语言或多或少是模糊的”。语言学家索绪尔、萨丕尔、布龙菲尔德等也对语言的模糊现象发表过许多精辟的见解。模糊语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陈治安、文旭,1996),所谓广义的模糊语言是指语言的模糊性。Schaf(1960)也指出:“一种语言如果完全没有模糊性,该语言将是枯燥乏味的。言语交际中的语用模糊现象十分普遍(Foolen,1991; Thomas,1995;俞东明,1997;Franken,1997;Zhang,1998;Fredsted,1998), 人们经常使用模糊限制语(hedges)。根据Lakoff(1972)的定义,模糊限制语就是指一些把事情弄得模模糊糊的词语。

二、合作原则违反与语用模糊分析

美国哲学家Grice在《逻辑与会话》(1967)中提出合作原则。Grice认为,在所有的言语交际活动中,为了达到特定的目标,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存在一种默契,一种双方都应该遵守的原则,为了交际需要,双方都应共同遵守这些基本原则。

合作原则包含四条准则:数量准则,使自己所说的话达到(交谈的现时目的)所要求的详尽程度;强调语言表达的充分性。不能使自己说的话比要求的更详尽。也就是不能出现语言冗余。质量准则,规定说话的真实性。关联准则规定说话要贴切、切题。方式准则规定不用语义含糊的词语,避免晦涩、赘述和歧义;说话要简明有条理。

合作原则通常被认为是言语交际中的基本原则。一般来说,人们在言语交际中都只因有了合作的愿望才将交际顺利进行下去,即人们在交际中通常都是遵守合作原则的。但不可否认,在交际中有很多情形是违反合作原则的。在此我们要探讨的问题是违反合作原则所产生的语用模糊现象。Grice曾经解释人们在交际场合中经常违反合作原则会产生特别的效果——会话含义,模糊语由此而产生。我们在分析违反合作原则情形时,有必要观察模糊语言是如何起作用的。

(一)违反数量准则

(1)A comes into a room where B is sitting,reading a book.

A:What are you doing?

B:Reading.

例(1)故意违反数量原则而使用了“Reading”一词作模糊表达,表明B根本不愿意讲述自己所阅读的内容。如果B直接回绝了A就会显得冒昧,用这一模糊语委婉表达B不情愿。

(二)违反质量原则

(2)男孩:“我可以向你问路吗?”

女孩:“到哪里?”

男孩:“到你心里。”

违反质量原则很多情况下可用在言语交际中,能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在例(2)这则笑话中,男孩通过违反质量原则的方式,用一种模糊的表达方式,向女孩表示爱慕之心,颇具匠心。

(三)违反关联原则

人们违反关联原则时,一般会转弯抹角地使听话人感到其中必有缘故。

(3)(A and B are just coming out of the lecture-room.)

A:What did you think of the lecture?

B:Well,the professor spoke good English.

例(3)中,B违反关联原则,委婉地表达了教授的讲授不过如此。这说明B用模糊的表达方式更符合礼貌交际的需要。

(四)违反方式原则

(4)To be,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

例(4)是Hamlet中的脍炙人口的名句,违反了方式原则,体现了Hamlet的极度复杂微妙的情感,也是模糊语的千古典范,蕴含了经典之美。这也是为了迎合交际的需要。

从以上违反合作原则的表达可以看出,言语交际上交际双方在特定的交际场合,有时为了维持人际关系,发话人需要委婉,含糊其辞;有时为了自我保护。发话人也可能使用一些模棱两可的语言。有意识地使用语用模糊可显得很礼貌,同时又能达到交际目的,是交际双方常用的一种语用策略,它能实施很多语用功能,增强话语的感染力或使其陌生化以增强话语效果;协调彼此冲突的交际目的;出于“礼貌”考虑或照顾对方的面子。

三、模糊语的审美特征

模糊语的语用功能在交际中是不可忽视的。正是因为模糊而使得语言更美。在言语交际中,交际者出于各种考虑,常常通过违反合作原则,使得语言更加模糊。除了常常使用一些模糊词语和句子外,还运用“反语”“比喻”“夸张”“委婉”等多种修辞手段,故意把话说反、说大、说小,故意不把话说全、说明、说准。可以说模糊语审美特征,美在意境,美在灵活,美在幽默。

(一)美在意境

汉语讲究神韵之美,文章以曲动人,曲径通幽。曲就是委婉、间接、含蓄。故意在模糊之美,美在意境。

(5)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朱自清《荷塘月色》)

(6)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曹雪芹《红楼梦》)

例(5)作者通过模糊的语言,描写月色中荷的极致之美。如梦如幻的夜色,比喻的运用,衬托了荷的朦胧之美,如诗一般出现在读者的脑海中。例(6)是对林黛玉的描写,处处用了模糊词语。通过这样的模糊手法,林黛玉体弱貌美,多愁善感的形象栩栩如生。曹雪芹没有具体描写林黛玉的外表,而是通过眉毛、眼睛、病容,动静结合,把林黛玉孤单无依,渴望自由爱情,哀情伤怀的感伤形象呈现出来。这正是模糊语言的魅力。只有模糊语言才能将人们的这种情思刻画得淋漓尽致。

(二)美在灵活

在交际中,人们为了自我保护或尊重对方,使相处气氛更加融洽,有时说话更加模糊,说话人会避免把话说得太死,太直白。模糊语言的灵活性,使语言更加灵活,有效率,更有效地为交际服务。

伍铁平在《模糊语言初探》一文中举过一个例子:假如你要求某人到会场上去找个他/她不认识的人,你只需用模糊语言说明那人的大致情况,如“中年、高个、胖子、高鼻子、大耳朵、戴近视眼镜等”。假如不用模糊语言,精确地说他“36岁零8个月,身高1.8米,体重95公斤,腰围1米,鼻高2厘米,耳长7厘米,戴500度近视眼镜”,那会很难找到他/她。模糊语言的灵活性使得语言更有效率。

1972年,总理在欢迎宴会上的祝酒词是这样的: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两国人民的往来中断了二十多年。现在,经过中美双方共同努力,友好往来的大门终于打开了。总理在这里十分成功地运用了“大家都知道的原因”这一模糊语言,有意不点破两国之间长久以来的分歧和矛盾。显示总理大方得体,不卑不亢的外交立场。若改用精确的语言则整个宴会的欢乐气氛将会被破坏。

(三)美在幽默

(7)数学家苏格拉底娶了一个悍妇,此妇人经常为小事喋喋不休。而苏格拉底总能以学者的胸襟包容她。一次,妻子大声骂骂咧咧,而苏格拉底没有理睬,他正在和学生讨论学问,突然一盆洗脚水冷不丁的泼到他的头上,全身湿透。苏格拉底并没有气恼。而是说:“我知道,打雷过后,一定会下雨。”苏格拉底用模糊语言,显示了他学者的智慧、幽默和豁达的胸怀。

苏格拉底表面上是讲一种自然现象,其实隐含了对其夫人性格的了解及劝息妻子。

(8)宋朝王安石,有个儿子叫王元泽,小时候就挺聪明。在七岁那年,有人用一只大笼子,装了一头獐和一头鹿送给王安石。王安石想考考儿子的思维能力。就问儿子:“你看,这笼子里,哪一头是獐?哪一头是鹿?”小元泽是第一次看到这两种动物,当然不认识,但他眨巴眨巴眼睛后,大声告诉父亲:“獐旁边那头是鹿,鹿旁边那头是獐,对吗?”

模糊语言显幽默,从其幽默中更见智慧,王元泽的话模棱两可,含糊其辞。他没有直接回答不知道,而是采取迂回的方式,把话轮留给对方,显示其敏捷的思维。

综上所诉,模糊语言美在意境,美在灵活,美在幽默。而意境之美,让人感受到了文字意蕴之美;灵活之美,让人们体会出模糊语言的特殊作用,是人们交往中不可缺少的剂;幽默之美,更能让人体会到说话者的才情和高超智慧。

四、结语

模糊语言是广泛存在于人类言语交际中的语言现象。为了交际的需要,人们会通过违反合作原则创造出很多模糊语言。可以说,合作原则在一定层面影响着模糊语言的创造与产生。模糊语言能在一些有模糊词的句子和词语中发挥作用,也在一些修辞层面中起作用。人们正是因为礼貌,或是出于自我保护或表达某种情怀而使用这些模糊语言。

参考文献:

[1]Joanna Channell.Vague Language[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2]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徐鹏.修辞和语用[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4]刘激扬.笑死你不偿命[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5]桂诗春,王初明.当代语用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6]朱自清.朱自清散文名篇[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

[7]李淼.宋词三百首[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

[8]包佩佩.模糊语言与会话原则[J].嘉兴学院学报,2006,(4).

第7篇

关键词:美育 自然 人性 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因此美育成了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它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越来越感到在语文教学中,美育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喜爱,而且可以利用文学作品中各种各样的美对学生进行“润物细无声”的熏陶,使学生的情感、趣味、气质、性格、胸襟等得到升华,从而达到灵魂的净化、人格的提升。

一、自然之美

大自然的美千姿百态,数不胜数。上有变化多端的云海,浩瀚无际的宇宙,星光斑斓的夜空;下有波澜壮阔的江河,连绵起伏的高山,遮天蔽日的森林;既有“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巍巍峰峦,也有“大漠孤烟直”的茫茫戈壁;有池生春草,曲径风荷;有皑皑白雪,莽莽草原……这些无限美景,引得历代文人墨客留下许多经典之作。而中学语文教材中对大自然之美描写的文学作品也俯拾皆是:譬如《山居秋暝》这首诗,描写的便是一幅秋天雨后清新自然的山中景色:一座雨后青松如盖的高山,一轮皎洁如镜的圆月,一条弯弯曲曲、洁白如练的小溪,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一群天真无邪的姑娘们洗罢衣服踏着月色笑逐归来,一片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边披分,一艘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月色的宁静向远方摇去……

再如《荷塘夜色》中那流水一般的月光,以及月光下那绰约多姿的荷影,丝丝缕缕、若有若无的荷香,脉脉的流水和凝碧的波痕,一切都显得那么恬静、淡雅;还有《再别康桥》中那多情的康桥,那云彩,那金柳,那清荇,那星辉斑斓的夜晚……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一方面,人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改造自然,美化自然,使之成为适于人类生存的美好环境。另一方面,美的自然环境也能美化人,使人类变得更完美、更高尚。因此,阅读这些作品时,就会让学生产生对自然的热爱,唤起他们对生活的美好回忆,同时也会让学生展开联想的翅膀,驰骋在想象的空间,对美的形象进行发掘、开拓,从而感知美、发现美进而创造美。

二、人性之美

车尔尼雪夫斯基在谈到文学的作用时曾这样说过:“诗人指导人们趋向于高尚的生活概念和情感的高贵形象:我们读诗人的作品,就会厌恶那庸俗的和恶劣的事物,就会看出所有美和善的迷人的地方,爱好所有高贵的东西;他们会使我们变得更好,更善良,更高贵。”由此可见一切艺术(当然也包括文学在内),它的最基本的推动力,就是改善人生,呼唤人性,把人类生活提高到至善至美的境界。

文学作品是依靠文字来反映社会生活、诠释作者在生活中的感悟以及对生命的体验、喟叹和期盼的。社会生活的主要贯穿者,便是人类,而人性又是永远无法完全、完整地揭示出来的,所以一代又一代的作家、文学家在不断地琢磨与探究中,在对社会生活的描述中,都阐释了自己对人性的理解与看法。因此文学作品最能够震撼人的心灵的,恐怕就是它所展示的入木三分的人性了。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先生就以其犀利的笔调,对国民的奴性、愚钝性、任人宰割的麻木性做了深刻的剖析。如他笔下的农民形象润土,少年时身手矫健,灵活自在,经过几十年生活的磨砺之后,变成了一个拘于礼数、反应迟缓的中老年农民。还有鲁迅先生笔下的另一代表人物――《祝福》的主人公――祥林嫂,是一个在婚姻、生活方面终身都受到封建制度的制约、束缚与奴役的妇女形象,她是那个年代农村妇女的典型形象。还有人人熟知的阿Q,更是整个民族劣根性的集中体现。这些形象正如一个个制作精良并且个性鲜明的标本一样,一直活跃在中国人的头脑中,是那个时代人性受到禁锢的见证。

而另一位文学大家沈从文先生则是以一种优美的、诗化的笔调将一副副湘西的风俗画展现给了大家。他的文章质朴清丽、含蓄自然,笔下的人也是向善向美的。如《边城》里的翠翠美丽、纯真、热情,对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憧憬与期待。这种淳朴的爱与美的展示,能使学生领略到艺术赋予人物的人性之美。

三、情感之美

美育中的情感教育,涉及的就是审美情感 。在文学作品中,有许多表现人间真情、友情、温情的文章,它们就像一缕缕和煦的春风吹入学生的心田,引导着学生真切的体悟至真至纯、尽善尽美的人间真情,从而激发他们尊老爱幼、团结同学、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第8篇

关键词:思维创新;现状分析;创新方法

一、初中语文培养创新思维之必要

1.初中语文之必要

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依仗初中语文。语文并不单是汉语知识的培养,除课本知识的讲解外,学习技能的培养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学习语文,文化知识提高了,精神生活也丰富了。如:学习课文:蔺相如为了国家内部团结,摒弃个人恩怨,对廉颇的诋毁毫不在乎,甚至与廉颇相遇却绕道而行,旁人问其原因,蔺相如说,凡是以赵国大局为重。廉颇听后颇为感动,负荆请罪。廉蔺交欢告诉的就是团结与宽容。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做人的原则也深深记在心里,利于塑造完美人格。初中语文在学生求学阶段占有重要地位,学生通过语文思想教育与升华,提升认知水平,在一系列的成功历史人物中,寻找到前进的力量,以其为偶像,朝着自身梦想前进。

2.思维创新的必要性

创新作为国家进步的灵魂,对推动民族兴旺发达有着积极的贡献。创新思维与枯燥、按部就班对立,是对老生常谈的另辟蹊径,是夏日闷热中的一丝凉风,是对固定模式的挑战与蔑视。创新思维应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体现出来,在思维抽象性培养的前提下,让创新思维竞相迸发,创新人才积极涌现。像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中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学生进行思维创新,以联想现实情况。如:现代背包客是否也有“断肠人在天涯”的悲苦羁旅之情,抑或有无带着背包去远方流浪的壮志豪情?然后学生可自己总结归纳,也许作者因为无现代通信工具才会感觉孤独无奈。

二、思维创新在现代语文教学中的现状分析

素质教育已不再是新词,可由于考试制度的限制,素质教育却还是“历久弥新”,与师生相隔一层膜,却相距十万八千里。教师教学以中考为目标,只要学生能够答对题,其他的可视而不见。即使学生有自我表现的机会,还是以教学课时有限予以拒绝。知识点是教学中常出现的词眼,即考点。如:古诗词填空,教师往往不讲解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往往浅尝辄止,由于学生理解能力有限,内涵都没摸清,更不用说高一层次的创新。在我的教学实践中,通常情况下,学生对诗句都能准确背诵,却无法理解其人文内涵。像朱自清的《荷塘夜色》,文中要求背诵描写荷塘在月光下的交相辉映,“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学生只知道重要,说道为何重要,异口同声说:可能会考到。瞧,学生被考试制度害的。其中把荷叶比作“的裙”、荷花是“刚出浴的美人”,如此优美、沁人心扉的描写,不去细细品味,以为死记硬背就能体会其中的美学,真以为一肚子的知识只靠简单记忆就能灵活运用吗?再如:《人民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因为是新闻稿,老师就死板地讲解新闻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组成结构等。这样分析完一节课也算结束了,根本视语文所承载的目的于不顾。教学中创新是什么?就是发现别人未发现的。老师可以抓住机会宣扬爱国主义精神,谈谈人民为全国人民自由平等所做的牺牲,更可要求学生课后自主查询时期的国家背景。让学生不只学结构,更要使思维得到发散。

三、创新方法之我谈

根据上文关于创新必要与现状描述,隐约可以看出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方法。下面再具体分析几点内容。

1.带着疑问学习

懂得怀疑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真的知识都是疑问得来的,如果牛顿不问苹果为什么向下落,而不是飞上空中,那么重力现象何时才会被发现?现代初中疑问教学从不问什么,讲授充斥课堂,不敢批判,不会批判,不动脑筋只会背诵。日积月累,学生形成惯性思维,懒得发问,不愿思考。当然,不能说昔日安静的课堂,现在疑问满堂飞就是好事,还看问什么,怎样问,关键点在哪。学贵有疑,疑问在一定程度上是格物致知精神的体现。如:在当代诗人王家新《山的另一边》中,诗中反复出现“山”与“海”,教师可提出为什么诗人对普遍易见的“山与海”以诗来表达呢?这与诗人的居住环境有关系吗?“山”与“海”又有何种哲理韵味呢?在一系列提问下,学生带着问题思索答案要领。有些学生认为诗歌毫无用处,回答说仅因诗人无聊罢了,任何事物都可以胡乱给予意象;有的学生不赞同,表示“山”与“海”是理想与现实的缩影,困难阻碍着我们看海,我们应该翻山越岭,总会看到海洋,目标需要大家的百折不挠与坚持奋斗。学生的回答都有道理,教师应该表示肯定,毕竟创新思维需要教师的鼓励。再如:《女娲造人》中,首先提问学生看到题目联想到了什么,再根据马克思的话,为何人类要征服自然,支配自然呢?此种题目开放性强,为学生的思维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生在疑问中发挥自己的创新性思维,形成各种理解,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性,其文章思想外延能力也得到衍生。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为创新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培养学生想象力,构建现实世界另一道美丽风景,巩固创新思维。教师应该积极引导,抓住时机,随时要求学生进行思维创造活动。如:在授完《最后一课》,我要求学生续写,关于在“放学了,――你们走吧。”之后,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韩麦尔先生又一次回到课堂,证明“法兰西万岁”的预言。他们又该有如何的崭新一课呢?把任务交由学生,由他们发挥想象力。之后发现,学生编排的故事各具特色,有血有肉,新鲜活泼,学生创造力强。再如:以七年级《月亮上的足迹》为例,阿姆斯特朗成为第一个登月者,创造了人类历史的巨大飞跃。学生从中感受到了人类力量的延伸。远处的月亮以其光明皎洁的面貌给地球上的人们以无尽的想象,我要求学生以《月球后期探索之旅》为题,人类在月球探索之后,人类又会有怎样的新步伐进军太空呢?这里,学生写得越玄幻越好,说明其思维极其活跃,应该给予鼓励。当然,最后,教师应该普及一下我国的探月工程以及近期建设的宇宙空间站,培养其民族自豪感。再如:《被压扁的沙子》,因其定位为说明性文章,但也可要求学生改编为科学幻想著作,谈谈沙子被压扁的感受等。初中语文教材中可发散学生思维的课程很多,教师应该充分运用,做到信手拈来,为我所用。

3.充分给予学生鼓励,让创新思维无限制

创新不仅是个人因素,也同外部因素息息相关。教师的鼓励是学生发挥创新思维的前提,让学生畅所欲言,挣脱束缚的翅膀。如: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中的“我也追星”,我组织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偶像崇拜是人的需要,是陪伴我们前进的伴侣。再如:在“莲文化的魅力”讨论中,我让学生自由发挥,无拘无束,说出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很通俗地说“莲之藕充饥也”,蔬菜的本能也是莲之魅力所在,我表示赞同。当然,也有知识丰富的学生,纵谈佛教与莲,品格与莲,洋洋洒洒几千言,大为惊讶,这也是传统教学中不曾见到的。学生在鼓励中各尽其能,思维无局限,创新力迸发。

其实,以语文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方法众多,需要教师不断在教学实践中发掘完善。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学习语文趣味无穷。把语文教学与创新思维培养相结合,是建设现代化人才强国之必要。

参考文献:

第9篇

一只狗好不容易得到了一块肉,准备去河对岸的小树林中美美地享用一顿美餐。当它过河时,不经意间看到了自己在水中的影子。然而,孤陋寡闻的狗并不知道水中的那只狗是自己的影子,以为水中有另一只狗也叼着肉,并且比自己的还要大。于是它就连忙扑进水里去抢那块肉,谁知,水中的“肉”没有抢到,连自己那块真正的肉也被河水冲走了……

故事虽小,但它却包含着诸多值得我们思考的人生哲理。故事中的那只狗由于贪心不足,这山望着那山高,结果不仅没有抢到自己认为的那块更大的肉,而且连自己好不容易得到的属于自己的那块肉也丢掉了,只落得两手空空,后悔不已。人也是这样,有了某种东西后却不知道欣赏,不知道珍惜,没有的东西又一味追求,盲目追寻。俗话说“知足者常乐”,但能知足的人越来越少了,生活幸福和富足了,还要期望得到更多,其结果是该得到的失去了,不该得到的成了永久的梦想,落得个“竹篮子打水一场空”,这是人们的通病。老子曾说:“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然而,人生路上,很多人总是频频回头,既放不下过去,又错过了当下,总是处于痛苦和纠结中。很多人可能因为深知自己人生的缺憾,所以总会拿那些人们认为比较完美的人生来当坐标,总是会不由自主地去羡慕别人所拥有的东西,总是喜欢拿自己和别人作比较,总希望自己能超越他人而成为“佼佼者”,结果却往往是“人比人气死人”,落得个整日怅然若失,忧心忡忡。比来比去,人们的心里只剩下欲望,没有了幸福。一旦人追求的不是如何幸福,而是怎么比别人幸福时,幸福也就离你远去了。其实,每个人的人生都需自己去谱写,你可以参考他人,可以借鉴优秀,但绝不能复制和粘贴。生活中有许多积极的、好的方面,但许多人却忽略了它们,“只看到自己的不幸,忽略了自己的幸福”、“放大了别人的幸福,缩小了自己的快乐”是其真实写照。静下心来,好好想想自己已得到的东西,看看自己是否越来越好,是否离自己期望的目标越来越近……守住自己所拥有的,把握住当下,立足于现实,享受于现在,你就会拥有无比的幸福和快乐。

我国春秋时期的哲学家、思想家老子曾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的确,知足者方能常乐,欲望无度者,必然会身心疲惫。诚然,当今社会竞争激烈,我们不赞同消极的人生态度,每个人应该积极进取,不断梦想,参与竞争,因为只有竞争才能推动社会的快速发展。但当竞争者在竞争过程中遇到困难、挫折、失败而令人烦恼时,千万不能冲动和失去理智,不能脱离实际去做那些不明智的蠢事。最好是用知足常乐的心态去处理问题,这样才会使自己失落的心灵找到平衡点,这时知足常乐的心态会使你冷静下来,帮助你尽快调整心情,冷静地总结失败的教训,从而放下包袱,重拾信心,以力再战。知足是进攻前的淡定,是胜利后的审慎;知足是人生经历中的一把尺―――它可以丈量你人生积淀的深浅;知足又像是人生路上的一杆秤―――时不时地掂出你人生所获的真正价值。知足常乐是一种看待事物发展的心情,它不是安于现状的骄傲自满的态度。“止于至善”是说人应该懂得如何努力而达到最理想的境地和懂得自己该处于什么位置是最好的。知足常乐,知前乐后,也是透析自我,定位自我,放松自我的明智之举,是人生的大智慧。知足才不至于好高骛远、迷失方向、碌碌无为;知足才不会因心有余而力不足而弄得心力交瘁。正如巴尔扎克所说:“贪心好比一个套结,把人的心越套越紧,结果把理智闭塞了。”

知足是与不知足相对而言的,两者常常是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无论是知足还是不知足,都是一种人生的心态。知足能使人安逸、平静、达观、洒脱、超然;不知足能使人渴望、激情、拼搏、奋进、登攀。知足者,贵在知不可行而不行。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能够知足地对待名利,又能不知足地对待事业,知足就会成为不知足的辅助和铺垫,不知足就成了知足的凝聚,这是人生境界的升华。面对物欲横流而又纷繁复杂的当今社会,学会知足常乐不失为一种高明的选择。因为,拥有知足心态的人们懂得:广厦千间,夜眠不过七尺;珍馐百味,日食只需三餐。知足,是一种心态,是一种心灵超越;常乐,就是以简单之心拥有快乐的生活。所以,知道满足的人才是富有的人,才是永远快乐的人。

知足是一种心态,是另一番风景。不喊痛,不一定没感觉;不要求,不一定没梦想;不说话,不一定没声音。知足,不代表自己平庸;知足,也不代表自己不精彩;知足,更不代表自己贫穷。知足是一种涵养,是一种平和,是一种风景,是一种静心寡欲的心境,是一种摆脱浮华的智慧。“闲听庭前花开花落,笑看远山云卷云舒。”这是一种从容,也是一种睿智。世界上有这样几种人:一种是“大智若智”,一种人是“大愚若愚”,一种人是“大愚若智”,一种人是“大智若愚”。而懂得知足的人属于最后者。知足是一种处事态度,常乐是一种幽幽释然的情怀。知足是一种情绪,是一种超越,是一种与世无争的大气,知足是一种气质,洒脱而令人敬仰。真正的知足者就像月亮,平和、静美、安详而翼翼发光,有春风的温暖和煦,又有细雨的润物无声;有山泉的清新惬意,亦有风平浪静后的波澜壮阔,这样的知足才是大爱无声、大美无形的圆满境界。真正的知足者,他不求闻达,但求平静;不求豪奢,但求率真,在宁静中享受安逸,享受人生,思量世界,谋划未来。

知足常乐,贵在调节。知足是从贪婪中偷来的享受,她高傲、优美,完全是精神的自由,灵性的释放,心灵的愉悦。知足,是需要我们有敢于放手的胸怀和敢于舍得的勇气,做到“如我所是”,完全不需要刻意、装扮和做作。知足者贫贱亦乐,不知足者富贵亦忧,知足常乐,怡然自得。知足者,对人,欣赏尊重,善于给予;对事,坦然面对,欣然接受;对物,能善于发现其阳光的一面;对情,琴瑟各鸣,相濡以沫,品出阳春白雪的高雅。做到知足常乐,良好心态就会与待人处事并驾齐驱,充满着和谐、平静、适意与真诚,这是一种人生底色。当我们都在忙于追求、执着名利、竭力拼搏而找不到方向的时候,知足常乐所孕育的宁静与温馨对于风雨兼程的我们无疑是一个最好的避风港湾,它使你蕴孕力量,让你体憩整理后,毅然前行。真正做到知足常乐,人生会多一份从容,多一些达观。

常言道:“不经历风雨,怎能现彩虹?”但生活并非一路通途,若想远航,必要的是我们应以“平常心”随遇而安;以“坦荡心”工作生活;以“君子心”交友淡如水,这样方能远离社会的险恶,方能出污泥而不染,方能远离痛苦的深渊,获得一种轻松的幸福。一个快乐主义者首先得有知足的修养和大气。没人要求你必须活出个样子,是否出息不重要,活的精彩才是关键,你要做的很简单,站起来,打起精神,拿出本心,去面对这个世界,享受自己的人生。宁静方能致远,知足才会常乐。

古人的“布衣桑饭,可乐终身”是一种知足常乐的典范。“宁静致远,淡泊明志”中蕴含着诸葛亮知足常乐的清高雅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尽显陶渊明知足常乐的悠然;沈复所言“老天待我至为厚矣”表达着知足常乐的真情实感。更多的时候,知足常乐是融合在平平淡淡才是真的意境中。王维在“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中觅得了精神归宿;朱自清在月下荷塘中偷得了片刻的宁静与欢愉;李乐微在“烟雾之中,星星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中寻得了自己的精神家园。知足安逸的生活的确是一种美,美在恬静,美在深沉,美在饱览浮华喧嚣之后心灵的富有。正因为“知足常乐”者能“宽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论天下之事”,才找到了快乐的本源,达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才堪比更多人多了一份守望幸福的能力。正因为“知足常乐”者能坦然做事,坦荡做人,坦率交往,顽强的生命力才有了“不为名利伤身,不为钱财伤神”的豪迈与潇洒,短暂的芳华才有了“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迥异与精彩。

知足常乐,是一种涵养,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人性的本真。在孩童时代,我们会为拥有自己梦想得到的东西而喜上眉梢,笑逐颜开,烙下一串串深刻的记忆,今日重温,也许会忍俊不禁,但那时,我们是何等的满足与快乐。无论行至何方,身处何位,知足常乐永远都是情真意切的延续。人生,慢慢长远路,纷繁诱惑多,莫被“浮云遮望眼”,我们应本着“淡泊人生蓄以明志,清廉处事方能致远”的理念,学会“自我安慰”,学会“阿Q精神”,经营好自己的人生。

很多事情都是我们经历过了,才懂得它的弥足珍贵,最主要是我们遗落了那一份拥有时的心旷神怡。乐由心生,知足常乐。学会知足常乐,你就会在烦躁与喧嚣中,过滤一种压抑与深沉,沉淀一种默契与亲善,澄清一种本真与回归,久而久之,步伐轻盈,心情愉悦,精力充沛。如若人人都能知足常乐,世间便少一点横眉冷对,多一点笑脸相迎;少一些指责与推诿,多一些宽容与担当;少一些争吵与冷漠,多一些和谐与温馨;少一些欺瞒与涣散,多一些真诚与团结。这样,社会才充满祥和,人性才飘逸芳香。

当然,知足常乐,不是躺在功劳簿上自我欣赏,不思进取;不是睡在成绩单上沾沾自喜,盲目乐观,矫揉造作,狂放不羁。知足常乐的人,也并不只限于安然现状,更不是夜郎自大,而是善于用一颗感恩的心回馈世人,以一颗包容的心拥抱世界,以一颗进取之心开创未来。要懂得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问题,洞察暂时的成功,透析眼前的失败,而后乐于进取,乐于开拓,为将来取得更大的成功鼓足信心,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样乐观的心态才不至于扭曲前进的风帆。知足常乐,真正意义上是个人永远追求的精神基站。愿天下人在物欲横流的世界中,都能知足总相随,常乐永相伴。

时下,当一名教师的确不易,做一名教师也的确清贫,但我们从事的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应为此感到自豪,为此感到欣慰,为此感到满足和幸福。身为教师,其工作平凡而伟大。每天早晨,踏着晨露,呼吸着第一股新鲜空气,欣赏着当天别人还没欣赏到的美景,急匆匆奔向我们的“第二故乡”,去迎接天真纯洁的学生,这是何等的愉悦和惬意;每天晚上,我们送走收获满筐的学生后,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中,沐浴在路灯的光芒里,欣赏着星星的闪烁,享受着月光的柔情,又是何等的幸福和满足。我们虽然清贫、清苦,但我们却很坦然,很安逸,虽没有豪言壮志的口号,没有惊心动魄的事情,但也没有怨天尤人的抱怨,没有今笑明泣的大悲大喜。我们用温情、智慧诠释着教育的真谛,用爱心和奉献筑就着祖国的“希望工程”。我们的工作繁琐而复杂,平凡而普通,但我们却向未来竖起了一柱柱桅帆和一柱柱旌旗。让桅帆把自己和学生带到成功的彼岸,让这旌旗扬起独特的风采,去创造人类历史新的文明。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一身正气,浩然如松。我们的收入虽然不丰,但与他人相比,可以肯定地说,我们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我们应该有知足常乐的师怀,不要斤斤计较,不要牢骚满腹,不要奢求额外的回报。教书作为我们的职业,薪水就是回报,教书作为事业,学生的成功就是回报,教书作为使命,祖国的繁荣发展就是回报。论财产,教师两袖清风,屈指可数,但教师却十分富有,因为我们拥有无数学生对我们爱的回报。你也许在八小时之外还付出了许多,但这也只体现了你是一位将责任放大的教师,但你并不能因为放大了责任就有充足的理由去追求更多的回报。就像农民不应奢望穿上自己种植的棉花织成的衣服、建筑工人不要奢望住上自己建筑的房子一样,教师不要奢望学生今后会对你有额外的回报。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担负着培育下一代的神圣使命。孩子们纯洁的心、圣洁的情、浓厚的意,是任何人都不能去玷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