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57:5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蔗糖的化学式,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本文主要通过实例来证明质量守恒定律在初中化学中的应用,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这个知识点。
一、质量守恒定律的作用
1.能够推断物质的组成元素
在初中的化学题型中,推断物质的组成元素较为常见,如果学生没有掌握质量守恒定律,解题时会感到非常棘手。例如:甲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之后,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那么请推断甲物质中一定存在着哪类元素,以及可能存在着哪类元素[1]?
题目中,化学反应后生成了碳元素、氢元素,但是氧气中是不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的,那么我们可以知道碳元素和氢元素就一定是来自甲物质的,所以一定存在的元素就是氢元素和碳元素。此外,因为甲物质在反应前后都有氧元素的出现,那么我们就不能去确定反应后的氧元素是来自甲物质还是来自氧气,所以我们得出结论,甲物质可能含有的元素为氧元素。通过这个题目我们可以知道,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我们能够推断出化学反应中的物质组成的元素。
2.能够推断相关物质的化学式
这种类型的题目无论是平时化学测验还是中考都较为常见,下面我们就通过题目来举例说明。
例如:五氧化二碘经常用来检测一氧化碳对空气所造成的污染程度,它的方程式是I2O5+5CO=I2+5A,通过所生成的A,我们可以对CO进行检测,求A的化学式。
在这道题目中,反应前共有2个碘原子、5个碳原子和10个氧原子,而反应之后已知有2个碘原子,那么A物质就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因为在反应之前有5个碳原子和10个氧原子,那么A的化学式就是二氧化碳。通过这个题目我们可以知道,质量守恒定律能够在化学反应中推断出其中的化学式[2]。
3.能够求出生成物的质量
在初中化学题目中,通过质量守恒定律来求出生成物的质量也较为常见,下面就通过举例说明来让学生更加清楚明白。
例:A+BC+D,反应前A有10g,B有5g,在反应结束之后,A的剩余量为3g,B的剩余量为0g,并且生成了4gC,那么所生成的D的质量是多少[3]?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我们知道A+B的质量等于C+B的质量,而题目中已知A+B是15g,C为4g,其中A剩余3g,那么D的质量就是15-3-4=8g,所以这道题目的答案为8g。通过这道题目,我们就可以知道质量守恒定律能够在化学反应中求出生成物的质量。
4.能够解释化学反应现象
在中考题目中,有一些化学题目中往往会根据一种现象,让学生来解释它所产生的原因,从而让学生达到学以致用,将化学融入生活当中去的目的。
例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Fe3O4,但是生成的Fe3O4质量却比原来的铁丝质量要更大,请用化学知识来解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铁丝在氧气中经过燃烧而形成了Fe3O4,而Fe3O4的质量又是由铁丝的质量和参加反应的O2的质量所共同组成的,所以Fe3O4的质量会大于原来铁丝的质量。通过上面这个题目,我们可以知道通过质量守恒定律,能够用化学知识来解释一些日常的生活现象。
二、采用元素守恒进行解题计算
例如:对蔗糖进行隔绝空气加热时,生成了C和H2O,那么我们可以推断出蔗糖的组成元素为( )
A.C元素
B.C元素、H元素
C.H元素、O元素
D.C元素、H元素、O元素
因为生成物是C和H2O,包含了C元素、H元素和O元素,所以反应物一定也包含C元素、H元素和O元素这几类元素,此外,题目中给出了隔绝空气加热这一条件,所以我们可以知道蔗糖中一定会包含C元素、H元素和O元素这几种元素,那么正确答案应该是选D。
综上,我们可以知道质量守恒定律在初中化学知识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这就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这一定律,以便更好地解决相关的化学问题,从而提升自己的化学水平。
参考文献:
[1]边春霞.质量守恒定律在初中化学中的应用[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3,(1).
水和氧化钙反应放热,氧化钙俗名生石灰。生石灰遇水放热实质上是一个水合的反应CaO+H2O=CaO.H20,也可以写成CaO+H2O=Ca(OH)2,产物即熟石灰,过程像把石灰煮熟一样。因此这样命名,水合反应都是放热的,多数化合反应也是放热的。
氧化钙
氧化钙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它的化学式是CaO,俗名生石灰。物理性质是表面白色粉末,不纯者为灰白色,含有杂质时呈淡黄色或灰色,具有吸湿性。
氧化钙物理性质
白色或带灰色块状或颗粒。溶于酸类、甘油和蔗糖溶液,几乎不溶于乙醇。相对密度3.32~3.35,熔点2572℃,沸点2850℃,折光率1.838。
氧化钙化学性质
氧化钙为碱性氧化物,对湿敏感。易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及水分。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Ca(OH)2)并产生大量热,有腐蚀性。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化学复习课;知识点;学生自主;复习效果;趣味实验;游戏
在化学教学中,复习课是初中化学学科的重要课型之一,是新授课的总结和延伸。通过复习可以使原有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可以使薄弱环节得以加强,对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夯实基础、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平时的教学中,很多老师不知道怎么上复习课,有的按照课本内容重复一遍,有的按照复习资料照本宣科,有的“满堂灌”,有的“满堂练”……这样的复习课枯燥乏味,学生提不起兴趣,老师没有“成功感”,达不到复习的目的。如何才能让化学复习课上的精彩,达到好的效果呢?下面我就这个问题简单的谈几点:
一、用生活中常见物质引领一个知识点的复习
复习课可以找一个能够蕴含某单元知识的常见物质,让学生整节课都围绕这个物质从不同的角度提出所要研究的各种化学问题,引领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科学素养。
例如:在复习盐这一部分知识点时,可以用生活中常用纯碱和小苏打为例引入。在课上,教师先展示一包纯碱和小苏打,由此让学生思考讨论与纯碱和小苏打有关的化学知识。学生思考后提出了以下问题:(1)纯碱和小苏打的成分是什么?化学式怎么写?(2)纯碱是碱吗?(3)它们在物质分类上属于哪一类?(4)它们会与那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5)纯碱和小苏打分别有哪些用途?然后让学生相互回答这些问题,师生一起总结盐的有关性质和用途,并板书。复习了基础知识后,在能力上要有一个提升,接下来让学生观察纯碱和小苏打的外观,学生会很快说出都是白色粉末状固体。教师由此提出疑问,如何鉴别这两种物质?学生思考讨论,并用实验进行验证,由此引出碳酸根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检验的复习。
本节课以纯碱和小苏打为例,为化学世界与生活世界,教与学,教师和学生之间搭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互帮互助,互补互通,推进师生双方达成共识,共同提高的境界。通过以食品中的化学为研究对象巩固学生所学知识,不仅能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化学知识,重要的是能将化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使学生由被动“要我学”转为主动的“我要学”,从而搞活枯燥的复习教学,取得良好的复习效果。
二、以趣味实验为源头多角度质疑创新
以趣味实验为源头,挖掘其中与教材知识点联系紧密的地方,引到学生从多个角度去分析。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化学没有兴趣不行,兴趣不浓也难以有所成就。学生对复习课往往缺乏当初学习化学的热情,所以复习课就更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现学生的主动性,才能达到复习的最佳效果。
例如:在复习酸的性质时,可以用“引蛇出洞”的趣味实验先引入浓硫酸的性质。实验中学生会观察到:注入浓硫酸后,蔗糖变黑,再用少量水,体积膨胀,像一条黑蛇一样被玻璃棒引出来,同时放热,产生有酸味、刺激味的气体。根据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分析:(1)“黑蛇”是什么?(2)“黑蛇”为什么会变大、变粗?(3)既然浓硫酸有脱水性,为什么实验中还要加水?(4)碳与浓硫酸反应体现了浓硫酸的什么性质?通过学生讨论分析,师生共同总结出浓硫酸的化学性质,最终达到复习的目的。复习了浓硫酸的性质后,教师再让学生对比硫酸的性质复习盐酸的性质。这样更能加强记忆,还能让学生掌握酸的通性。
本节课以趣味实验引入复习,不仅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吊起学生探究谜底的胃口,还能在他们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加深记忆,加强复习的效果。尤其是对那些化学基础差、有厌学情绪的差生,趣味实验在复习课中的作用尤其重要。趣味实验中五彩缤的实验现象比一般演示实验更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理,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引导他们去观察、分析实验现象,随着这种情绪体验的不断深化与积累,学生自然而然地会跟着教师的复习思路走。这样上复习课对于原本学好的学生来说不仅是记忆的加深,还开阔了眼界,对知识进行了升华。而对于基础差点的学生又可以当一堂新课来上。避免了复习课上教师流水账似的满堂灌,后进生跟不上,提不起兴趣,不想听的现象。这样上复习课,改变了学生以往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了复习效率。
三、将知识点穿插于游戏中
复习课不能炒冷饭,只有给复习课添上新的元素,复习的课堂才能活跃,只有有生机的课堂才会生动有趣,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初三的学生毕竟还是孩子,那就有孩子的天性。因此,在复习中,教师可以精心设计一些“智力”游戏,提高学习积极性,提高复习质量。
例如:初三化学中物质的分类及化学式,是很多学生不能很好掌握的,可以说记忆这方面的知识比记忆英语单词还难。在复习课上,采用“游戏接龙”的方式,先让一个学生在黑板上随便写一个物质的化学式,然后让另外一个学生写下一个化学式,要求必须包含前一个化学式中的某种元素,分组进行比赛,看哪个组的学生写的最多,就是“赢家”。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元素符号、化学式、物质的分类等有关知识,达到了复习效果。
本节课以“游戏接龙”的方式引入教学,以新课程改革标准为背景,从激发毕业班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提高复习效果的角度出发而设计。总之,上好复习课的方法很多,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用高质量的新问题去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维、温故知新。
参考文献
离子方程式是离子反应的具体体现,不但能揭示离子反应的本质,还能表示同一类的反应。它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之一,它涉及到较多的化学基本概念、化学基本规律以及物质的性质。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其正误的判断,也是连年高考出现的热点试题。2012年福建省高考化学考试说明明确指出: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及能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并能进行有关计算。根据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本人认为要正确书写好离子方程式应注意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熟记相关内容
1.熟记必须用化学式表示的物质范围
(1)单质:Fe、Cu、Zn、Cl2、I2、Br2、H2等
(2)氧化物:MgO、Na2O、CO2、SO3、SiO2等
(3)难溶物:CaCO3、BaSO4、Al(OH)3、H2SiO3等
(4)中强电解质:H2SO3、Mg(OH)2、H3PO4等
(5)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等
(6)非电解质:乙醇、蔗糖、四氯化碳、二氧化碳、三氧化硫等
(7)气体:HCl(g)、NH3、CO2、CO、CH4、SO2等
以上几类物质,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统一规定用相应化学式表示。
2.熟记常见电解质的水溶性
难溶物要写分子式(或化学式),要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必须让学生掌握常见电解质的溶解性。为了帮助记忆,编写了如下口诀:
钾钠铵盐都可溶,硝盐遇水影无踪。
盐酸难溶银亚汞,硫酸难溶钡和铅。
碱中易溶钾钠钡,酸中难溶是硅酸。
以上口诀,可结合每册教材的附录Ⅰ进行说明、解释之。
3.熟记常见酸碱的强弱
强酸、强碱:HCl、H2SO4、HNO3、HClO4、HBr、HI、KOH、NaOH、Ba(OH)2等
弱酸、弱碱:HCOOH、H2S、CH3COOH、H2CO3、HF、HCN、NH3・H2O等
弱酸、弱碱在水溶液中是属于难电离的物质,通常情况只有少部分发生电离,因此规定此类物质在离子方程式中统一只用化学式表示它们;而强酸、强碱在水溶液中是完全电离的,一般用离子符号表示。
二、特殊处理原则
1.固体离子反应的处理原则
并非所有离子反应均可写离子方程式,只有在溶液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才可以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例如:实验室制氨气是离子反应,但因为是固体反应,故不写离子方程式。
2.微溶物处理原则
反应物中的微溶物处于全溶时通常写离子符号,处于浑浊状态时写化学式。生成物中的微溶物一律写化学式。例如:澄清的石灰水,通常拆成Ca2+和OH-,石灰乳通常只用化学式表示之。常见的微溶物有:Ca(OH)2、PbCl2、CaSO4、Ag2SO4等。
3.对浓酸的处理原则
浓硫酸参加反应时,写分子式;浓硝酸、浓盐酸参加反应时,写离子符号。这是因为硫酸浓度高达98%,几乎没有电离,故以分子式表示;而硝酸最浓时约60%,HCl最浓时才37%,几乎全部电离,故以离子符号表示。
4.对氨的处理原则
氨水作为反应物一般写成NH3・H2O;作为生成物,若有加热条件或浓度很大,可写成NH3(标“”),否则一般写成NH3・H2O。
例如:浓度较小的氯化铵溶液与稀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由于氨极溶于水,没有氨气逸出,所以该反应中的产物应写成NH3・H2O,而不能写成NH3,但倘若对上述反应进行加热,由于氨易挥发,此时产物应当写成NH3。
三、“八看”判断离子方程式的正误
怎样才能迅速正确判断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呢?在高考中此知识点通常出现在选择题,我们可以从下面“八看”着手:
⒈看是否符合反应的客观事实
如:铁与稀硫酸反应
误:2Fe+6H+=2Fe3++3H2
分析:铁与非氧化性酸反应一般生成亚铁离子,故写成Fe3+是错误的,应写成Fe2+。
正确:Fe+2H+=Fe2++H2
⒉看反应前后电荷是否守衡
如:铁与FeCl3溶液反应
误:Fe+Fe3+=2Fe2+
分析:在离子方程式中应遵循电荷守衡的规律,该反应式两边的电荷不守衡。
正确:Fe+2Fe3+=3Fe2+
⒊看离子间是否符合组成比
如:往稀硫酸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误:Ba2++OH-+SO■■+H+=BaSO4+H2O
分析:在Ba(OH)2溶液中OH-与Ba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在稀H2SO4溶液中H+与S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因此1摩尔的Ba2+与1摩尔的SO■■反应生成的BaSO4沉淀的同时,有2摩尔的OH-与2摩尔的H+反应生成2摩尔的水,所以上述的离子方程式中Ba2+与OH-和SO■■与H+应符合组成比。
正确:Ba2++2OH-+SO■■+2H+=BaSO4+2H2O
⒋看是否正确使用符号
存在平衡状态的离子方程式,一般用“?葑”,不用“=”;如果是多元弱酸的正盐,其酸根的水解方程式还要分步写。
如:Na2CO3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误:CO■■+H2O = H2CO3+2OH-
分析:Na2CO3的水解存在平衡,故用“?葑”而不用“=”,CO■■又是二元弱酸正盐的酸根离子,故应分步书写。
正确:CO■■+H2O?葑HCO3-+OH-(主要水解);HCO3-+H2O H2CO3+OH-
⒌看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总数是否相等
如:铝与稀硫酸溶液的反应
误:Al+2H+=Al3++H2
分析:Al失去的电子总数与得到的电子总数不相等。
正确:2Al+6H+=2Al3++3H2
⒍看是否混淆用化学式和离子符号表示物质
如:甲酸溶液中加入小苏打溶液
误:H++HCO3-=CO2+H2O
分析:甲酸是弱酸,在离子方程式中应当以化学式表示,不用离子符号。
正确:HCOOH+HCO3-=HCOO-+CO2+H2O
⒎看多元酸或酸式盐与碱反应时,二者量的关系是否正确
如: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
误:Ca2++HCO3-+OH-=CaCO3+H2O
分析:碳酸氢钙溶液中Ca2+与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如果是加入过量NaOH溶液,则应是HCO3-与OH-完全反应全部转化为CO■■和H2O,其中只有一半的CO■■与Ca2+结合生成CaCO3沉淀。
正确:Ca2++2HCO3-+2OH-=CaCO3+CO■■+2H2O
过量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
误:Ca2++2HCO3-+2OH-=CaCO3+CO■■+2H2O
分析:碳酸氢钙溶液过量时,溶液中不可能有CO■■,所有的CO■■与Ca2+结合生成CaCO3沉淀。
正确:Ca2++HCO3-+OH-=CaCO3+H2O
⒏看滴加试剂的顺序是否符合反应的实际。若滴加试剂的顺序不同,离子方程式有时也不同。
如:在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AlCl3溶液
误:Al3++3OH-=Al(OH)3
分析:在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AlCl3溶液,首先是NaOH过量,因此应Al3+与OH-结合生成AlO2-;然后生成AlO2-再与过量的Al3+反应生成Al(OH)3 沉淀。所以过程中所观察到现象是:加入AlCl3溶液先生成白色沉淀,振荡后沉淀消失;而后加入AlCl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振荡不溶解。
正确:首先是Al3++4OH-=AlO2-+2H2O;然后是Al3++3AlO2-+6H2O=4Al(OH)3
在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
误:Al3++4OH-=AlO2-+2H2O
分析:在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首先是AlCl3过量,因此应Al3+与OH-结合生成Al(OH)3沉淀;然后生成Al(OH)3再与过量的OH-反应生成AlO2-。所以过程中所观察到现象是:加入NaOH溶液先生成白色沉淀;而后继续加入NaOH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经振荡后又逐渐溶解。
正确:首先是Al3++3OH-=Al(OH)3;然后是Al(OH)3+OH-=AlO2-+2H2O
以上是准确书写离子方程式必备的知识基础和规律,也是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的常见方法和主要依据。2012年全国各省高考都相应地考查离子方程式正误的判断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例如:
⒈(江苏省化学卷)第9题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用KIO3氧化酸性溶液中的KI:5I-+IO3-+3H2O=3I2+6OH-
B.向NH4HCO3溶液中加过量NaOH溶液并加热:NH4++6OH-NH3+H2O
C.将过量二氧化硫气体入冷氨水中:SO2+NH3・H2O=HSO3-+NH4+
D.用稀硝酸洗涤试管内壁的银镜:Ag+2H++3NO3-=Ag++NO+H2O
⒉(海南省化学卷)第12题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A.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钙溶液:HCO3-+OH-= CO■■+H2O
B. 二氧化硫通入次氯酸钠溶液:SO2 +ClO-+2OH-= SO■■+Cl-+H2O
C. 硫化钡加入稀硫酸:BaS+2H+= H2S+Ba2+
D.新制的氧化铝可溶于氢氧化钠溶液:Al2O3+2OH-=2AlO2+H2O
⒊(四川省理综化学卷)第9 题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钠与水反应:Na+2H2O=Na++2OH-+H2
B. 硅酸钠溶液与醋酸溶液混合:SiO■■+2H+=H2SiO3
C. 0.01mol・L-1NH4Al(SO4)2溶液与0.02mol・L-1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NH4++Al3++2SO■■+2Ba2++4OH-=2BaSO4+Al(OH)3+NH3・H2O
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6分)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石蜡熔化B.纸张燃烧
C.酒精挥发D.玻璃破碎
2.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到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A.植物油B.面粉
C.蔗糖D.汽油
3.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
B.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大量白烟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5.下列化学变化中吸收热量的是()
A.高温下碳和二氧化碳反应
B.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
C.镁与稀盐酸反应
D.一氧化碳燃烧
6.铝镁合金因坚硬、轻巧、美观、洁净、易于加工而成为新型建筑装潢材料,主要用于制作窗框、卷帘门、防护栏等。下列与这些用途无关的性质是()
A.导电性好B.密度小
C.不易生锈D.强度高
7.茶中含有的单宁酸具有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化学式为C76H52O46。下列关于单宁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单宁酸是一种有机物
C.分子中碳、氢、氧三种原子个数比为38∶26∶23
D.单宁酸是一种氧化物
8.冲洗照片时,需将底片浸泡在大苏打(Na2S2O3)溶液中,使影像固定下来,这一过程叫“定影”。大苏打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A.0B.+2C.+4D.+6
9.低碳经济的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大量排放,造成的环境问题是温室效应
B.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是大气中CO2含量上升的主要原因
C.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是实现低碳排放的有效措施
D.大力发展火力发电符合低碳经济理念
10.为探究铁的化学性质,小宇同学将盛有铁屑的量筒塞上蓬松的棉花,然后倒置在水中(如右图所示)。数天后,他观察到的现象是()
A.铁屑不生锈,量筒内液面上升
B.铁屑不生锈,量筒内液面高度不变
C.铁屑生锈,量筒内液面上升
D.铁屑生锈,量筒内液面高度不变
11.下列有关燃烧及灭火的说法中,解释错误的是()
A.用扇子扇煤炉,越扇越旺——供给燃烧所需的足够氧气
B.木材着火用水泼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C.扑灭森林火灾开辟隔离带——清除和隔离可燃物
D.酒精滴到实验台上着火,用湿布覆盖——隔氧又降温
12.2个甲分子反应生成x个乙分子和y个丙分子,则从图示获得的信息中正确的是()
A.反应生成的物质丙属于单质
B.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C.x与y之比等于1∶3
D.分子的种类在化学反应中未发生改变
13.科学家们已经俘获了少量的反氢原子。正电子、负质子等都是反粒子,它们跟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请你推测反氢原子的结构可能是()
A.由1个带正电荷的质子和1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B.由1个带负电荷的质子和1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
C.由1个带正电荷的质子和1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
D.由1个带负电荷的质子和1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14.推理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酸、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碱中都含有氢氧根,所以碱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C.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后溶液变红,所以CO2是酸
D.有机物都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15.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H+、Cl―、OH―
B.Na+、Cu2+、OH―
C.Ag+、Cl―、NO―3
D.H+、Fe2+、SO2―4
16.下表是小江同学用多种方法来鉴别物质的情况,其中完全正确的是()
需鉴别物质所加试剂或方法方法1方法2A硬水和软水观察颜色加肥皂水并搅拌B碳酸氢铵和氯化钾加熟石灰研磨并闻气味加水溶解C木炭粉末和氧化铜粉末稀硫酸灼烧D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滴加无色酚酞溶液稀盐酸17.下列四个图像的变化趋势,能正确描述对应操作的是()
A.20℃时,向一杯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中不断加入KNO3晶体
B.将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
C.向氢氧化钠和硝酸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硫酸
D.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
18.善于梳理化学知识,能使你头脑更聪明。以下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升高硫酸溶液pH的三种方法B.化学之最加水稀释
加入碳酸钾溶液
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铁
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C.现象解释D.物质分类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变化而改变
气体易被压缩——气态物质中分子之间间隔较大
缉毒犬能嗅出——分子在不断运动常见干燥剂——浓硫酸、生石灰
常见碱——烧碱、纯碱
常见合金——不锈钢、生铁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14分)
19.请在表中填写适当的化学用语。
化学符号5C2H5OH表示意义2个氢原子碳酸氢钠2个硫酸根
离子20.宜昌市盛产脐橙,味美可口,享誉省内外。脐橙是宜昌市标志性特产之一。经测定,每100mL脐橙橙汁中除水外,一些成分的平均质量如下表:
成分糖类柠檬酸蛋白质维生素钙、铁、磷、锌等质量g/mL11.501.030.900.081.3(1)橙汁的pH(填“”)7。
(2)六大营养素中除水和无机盐外,上表中没有涉及的营养素是。
21.已知砷和铟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
(1)铟原子的核电荷数x=;它在化学反应中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的离子是(填符号)。铟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周期。
(2)砷化铟有优异的电学性能,可替代硅制造电子设备。砷化铟的化学式为。
22.下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观察分析后我知道:
(1)30℃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之比为。
(2)60℃时,将等质量的A、B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0℃,析出晶体的质量A(填“”)B。
(3)当A中含有少量B时,通常采用方法提纯A。
三、简答(说明)题(本题共2小题,化学方程式每个2分,其余每空1分,共14分)
23.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气体: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②。收集某气体能用E装置,由此推测该气体具有的性质是。
(2)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收集装置应选用(填序号,下同),证明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3)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是,制得的CO2气体中常含有少量HCl气体和水蒸气。为了制得纯净、干燥的CO2气体,可使用F、G装置除去HCl气体和水蒸气,则除杂装置的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的顺序是:B接(,)接(,)接D(填导管接口小写字母标号)。
24.安全火柴头上深色物的主要成分是氯酸钾、二氧化锰和硫化锑(Sb2S3);火柴盒侧面涂有红褐色物质,主要成分是红磷和玻璃粉。划火柴时,借助摩擦发生化学反应,放出氧气和热量,使可燃物燃烧(硫化锑燃烧生成Sb2O3和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按要求写出划火柴引燃过程中涉及的有关化学方程式。
(1)生成氧气的反应:。
(2)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反应:。
四、简答(分析)题(本题共2小题,化学方程式每个2分,其余每空1分,共14分)
25.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A、D是化合物,它们之间有如下反应及转化关系(反应条件未标出):
(1)若①是置换反应,A是黑色固体,D为液体,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①不是置换反应,A不是黑色固体,C为单质,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26.空气中CO2浓度的持续走高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一些科学家认为,人类不仅要努力减少CO2的排放,还要尽快想办法清除空气中过多的CO2。为此,他们设想了一系列“捕捉”CO2的方法。
方法Ⅰ:一些科学家利用太阳能加热的反应器“捕捉”空气中的CO2,如下图所示。
步骤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方法Ⅱ:另一些科学家利用NaOH溶液的喷淋“捕捉”空气中的CO2,如下图所示。
(1)NaOH溶液喷成雾状是为了。
(2)上图a环节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评价:上述两种方法在化学原理上都是可行的,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很多问题,例如,方法Ⅰ将受到地域的限制,方法Ⅱ。
五、简答(探究)题(本题共2小题,化学方程式每个2分,其余每空1分,共12分)
27.某金属冶炼厂从含有金属镁、铁、铜的废弃粉末中,分离和回收金属,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请回答:
(1)步骤①中分离得到的金属B是。
(2)步骤③中操作b的名称是;在此过程中需要使用玻璃棒,其作用是。
(3)写出步骤②所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8.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CaCO3、NaCl、CuSO4、Na2SO4和Ba(NO3)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组成,小明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步骤①:取少量白色粉末,加足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
步骤②:取步骤①得到的白色沉淀,加入足量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并有无色气体产生,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
通过分析可知:
(1)原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写化学式,下同),可能含有。
(2)为进一步确定白色粉末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否存在,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目的、现象及结论步骤③:取步骤①中的滤液,加入足量的溶液,静置目的是除去滤液中可能还存在的,排除其干扰步骤④:取步骤③中的清液,滴加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原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该物质;否则不含该物质(3)写出上述探究过程中任意一个化学方程式:。
六、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第29小题2分,第30小题8分,共10分)
29.化学为人类的健康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肾病患者需要食用含低钠盐的食品。目前,市场供应的低钠盐多为苹果酸钠盐(C4H5O5Na)。
(1)苹果酸钠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若每日使用5g苹果酸钠盐,则人体摄入的钠元素质量为。(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30.将CaCl2和KCl的混合物10g放入45g水中使其完全溶解,再加入69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K2CO3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试计算:
(1)原混合物中CaCl2的质量分数。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6分)
1.B
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纸张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灰烬等新物质,是化学变化。石蜡熔化、酒精挥发改变的是物质的状态,玻璃破碎只是形状改变,均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2.C
解析:本题考查溶液的概念及对概念的理解。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植物油、汽油均不溶于水,它们与水混合振荡后形成的是乳浊液;面粉与水混合振荡后形成的是悬浊液;蔗糖溶于水,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可得到蔗糖溶液。
3.D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浓硫酸的稀释。正确的操作是:把浓硫酸沿着烧杯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稀释时切不可把水倒进浓硫酸里,以防止水沸腾时溅出伤人。
4.B
解析:本题考查常见物质燃烧时产生的现象及燃烧应满足的条件。燃烧并不是只要与氧气接触就能发生,有的燃烧还需要氧气达到一定的浓度,如铁丝在空气中就不能燃烧(但可缓慢氧化),须在一定浓度的氧气中才能燃烧。
5.A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学习的基本观念——能量观,即一切化学反应中都伴随有能量的变化,表现为热量的变化——吸热或放热。高温下碳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从反应条件可以看出,该反应需要供给热量才能发生,故该反应是一个吸热反应。初中化学中的放热反应有:中和反应,酸与金属的反应,可燃物的燃烧;吸热反应有:条件为加热或高温的反应。但有一点例外,有的反应开始要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引发反应,再依靠反应放出的热量自发进行,也是放热反应。
6.A
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铝镁合金因具有坚硬、轻巧、美观、洁净、易于加工的性质,故可制作窗框、卷帘门、防护栏等,这些性质并未涉及其导电性。
7.D
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类——氧化物概念的理解。氧化物是由氧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C76H52O46由三种元素组成,故不是氧化物。
8.B
解析:本题考查化合价的计算。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设硫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有:(+1)×2+x×2+(-2)×3=0,解得:x=+2。
9.D
解析:本题考查能源的开发、利用及与环境的关系。火力发电需消耗大量的化石燃料——煤炭,煤炭因含有碳、硫等元素,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污染空气的气体二氧化硫,不符合低碳经济理念。
10.C
解析:本题考查铁生锈的条件。铁生锈的条件是铁要与氧气、水接触。量筒中有铁屑、空气(氧气)和水蒸气,满足了铁生锈的条件。铁生锈时消耗量筒中的氧气,使量筒内气压减少,小于外界大气压,引起量筒内液面上升。
11.B
解析:本题考查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可燃物的着火点是指可燃物燃烧时需要的最低温度,一种物质的着火点一般是固定的,因此不能说降低或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12.A
解析:本题从微观上考查化学反应的实质及物质的类别。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在变化过程中,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均不发生改变。一个甲分子由3个A原子和1个B原子构成,生成的丙分子由2个B原子构成,由于丙分子构成的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故丙物质属于单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乙分子也只能由A原子构成,每个乙分子可能由2个A原子也可能由3个A原子构成。则x与y分子之比应为2∶1或3∶1。
13.B
解析:本题考查信息的获取及知识的迁移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审题,要读得懂题给信息。正电子、负质子相对于负电子、正质子来讲就是反粒子,它们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氢原子由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和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构成,那么,反氢原子则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和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
14.B
解析:本题考查推理方法的运用。运用推理方法解题时,要注意前后之间的因果关系。选项A中,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也生成盐和水,但不属于中和反应;CO2是非金属氧化物,不属于酸;有机物都含碳元素,但含碳元素的物质如CO2、CO等却属于无机化合物。
15.D
解析: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实则考查对复分解反应实质的理解。凡阴、阳离子结合能生成水、沉淀或气体,则它们不能共存。选项A中H+与OH―结合生成水,不能共存;B项中Cu2+和OH―结合生成Cu(OH)2沉淀,不能共存;C项中Ag+和Cl―结合生成AgCl沉淀,不能共存。
16.C
解析:本题考查常见物质的鉴别,方法是利用所鉴别物质的性质不同或反应时产生现象的不同加以鉴别。硬水和软水都是无色液体,单从颜色上无法区别;碳酸氢铵和氯化钾都易溶于水,加水溶解两种物质也无法区别;选项C中稀硫酸只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蓝色溶液,灼烧时木炭粉末生成二氧化碳而消失,故可鉴别;D项中两种物质都属于碱溶液,都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现象相同。
17.D
解析:本题借助坐标图像考查有关化学知识的理解。A中加入KNO3晶体时,原溶液是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其质量分数不为0;B中浓硫酸因具有吸水性,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浓硫酸因吸水溶剂质量增加,浓度降低;C中加入稀硫酸即生成硫酸钡沉淀,曲线起点从原点开始;D中过氧化氢分解的速度与是否加入催化剂有关,但放出氧气的质量与是否使用催化剂无关。
18.A
解析:本题考查同类知识的归纳与整理。硫酸加水稀释,则浓度变稀,酸性减弱,pH增大;加入碳酸钾、氢氧化钡,则与硫酸反应,酸性也不断减弱,pH增大。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不是铁,而是铝。热胀冷缩是由于分子之间间隔大小发生变化的缘故,分子本身的大小并没有改变。纯碱是碳酸钠,不属于碱,而属于盐。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14分)
19.2H5个乙醇(或酒精)分子NaHCO32SO2-4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书写及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表示几个原子(或离子)直接在元素符号(或离子符号)前加数字几;化学式前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要注意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及所含有的原子团。
一、联系生活,激发兴趣
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之一是课程的内容与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充分考虑地区、学校的差异和学生发展需求的多样性。这就要求我们充分挖掘和利用当地乡土资源,使其与化学新课程相整合。
如在学习《爱护水资源》1课时,考虑到学生生活在乡村大多数家庭都使用“压井”取水,取水的范围在地表5-9米,水质受环境影响较大,受污染的可能性极大,所以我安排了一个测试水质的实验,让学生从自家带来日常饮用的水,在课堂上进行酸碱度、杂质等测定。然后针对测量结果,尤其是问题较严重的测定结果展开教学,课堂气氛热烈。
我还让学生去调查家里农药、化肥的施用情况;生活污水、生活固体垃圾、畜禽粪便的处理情况;节日、喜庆日,烟花、爆竹的燃放情况等,并在课堂上对其中的牵涉的化学问题进行探究。例如在烟花、爆竹的燃放对空气的影响的探究活动中,先让学生从制备爆竹主要原料硝的成分考虑(硝的主要成分:硝酸钾(KNO3),硫磺(S),炭粉(C),蔗糖(C12H22O11),镁粉(Mg)等。)得出结论:烟花、爆竹的燃放会放出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然后进行实验:使硝在充满氧气的大集气瓶中充分燃烧后,加入一定量的水,振荡,把得到的溶液分成三等份,然后进行对比实验,得出实验结论:烟花、爆竹燃烧放出的气体,溶解在水中后对植物、大理石制品等有腐蚀作用,更可怕的是它还能使鱼类死亡。最后引导学生意识到应从我做起,尽量减少烟花、爆竹燃放。事实证明:让化学课堂走向生活,课堂变得生机勃勃;让生活走向化学,生活变得精彩纷呈。
二、夯实基础,减少失误
在中考试卷中,基础题所占的比例达到 70%,化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始终是中考重点。可以说基本上能起到定乾坤的作用。所以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对重要的化学概念(如:分子、原子、元素等)、化学用语(如:化合价、化学式、离子符号、化学方程式等)和基本的化学思想方法(如:组成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等)要加强理解,在教学中,我们应注意化学用语的规范化书写,提高学生书面语言的科学性,减少不必要的失误。我的学生在学习中也有浮躁情绪,他们做题也往往眼高手低,不愿在“基础”一栏耗费时间。比如:(1)化学式写错或不规范,物质名称写不正确。(2)化学方程式中不配平或配平错误、条件状态未注明。如方程式中反应条件“高温”,生成物中的气体“”未注明等。我就劝导他们:不必刻意地去挑战峰顶的高度,立足根本,努力奋斗,你定会获得宜人的视觉与风景。
就这样,我的学生不断地夯实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更可喜的是:学生的失误越来越少,成功的喜悦越来越浓,他们对挑战中考不仅多了几分胜券,更多了几分自信与坦然。
三、重视实验,科学探究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可以说实验是化学学科的灵魂。近几年来中考试题中都加大了实验考查的力度,实验题都设法推陈出新,更加注重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但不论试题如何出,其解题所需知识仍来自于课本,对此在第一轮各章节复习中,要特别注意重要实验的复习,注意认识实验装置的特点、理论依据、实验成败关键、重要的现象、理解操作的注意事项等,要特别重视对重要实验的类似装置予以展示(如实验室制取氧气和木炭还原氧化铜,及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氢气装置等)帮助学生进行对比、分析各种装置间的优、缺点。二轮复习中将该部分内容进行集中复习,争取巩固提高。把实验分为专题来进行复习,可借助多媒体和实物展示或有关复习资料,以理解掌握基础知识,最终形成整个实验知识的框架和网络。
四、解读考纲,有的放矢
每年考试纲要下来之后,我都要引领我的学生仔细研读考试内容和要求,每年的考试内容虽然变化不大,但考试要求等级有着一定的微调(A、B、C等级),即哪些知识是了解水平、哪些是理解水平、哪些是应用水平、哪些是模仿水平和独立操作水平等,在复习前一定要细细研究,制定出复习的策略和计划,把握知识的内涵和外延的尺度,做到有的放矢复习,提高复习效率。
五、缓解压力,平和备考
五一前后不少同学在化学复习时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慌张与忙乱,发现很多题都没有接触过,做练习没有思路,在联系实际方面尤其不足。 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分析,同学们在这一时期出现慌乱其实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一方面,考试在即,不少同学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另一方面,相对其他学科,同学们学习化学的时间非常短,只有一个学年,部分同学还没有找到学习化学的感觉,化学就已经结课了。考生感觉慌乱,是很自然的情况。
一、探究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和与二氧化碳相关的问题。
(1)怎样检验二氧化碳?(2)怎样证明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低?
(3)如何证明蜡烛的组成中含有碳、氢元素?
二、药品的取用
(1)如何取用密度较大的块状固体药品?如何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多少?
(2)用细口瓶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3)量筒应该怎样正确读数?如果采用了俯视或仰视读数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关系?如何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4)如何称取粉末状的药品或易潮解的固体?用天平如何称量未知质量固体或定质量固体?砝码和游码应按什么样的顺序使用?如果药品和砝码的位置颠倒,且使用了游码,能否知道药品的实际质量?
三、物质的加热
(1)如何正确地点燃或熄灭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应如何处理?它的火焰哪一部分温度?怎样证明这一点?(2)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或固体时,分别应注意哪些问题?两者有何区别?
(3)给药品加热时,发现试管炸裂,可能原因有哪些?
四、药品和仪器的处理
(1)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是什么?如何放置?(2)实验后药品能否放回原瓶?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一、空气的主要成分及作用
空气中主要含有哪些气体?每种气体分别有哪些用途?
二、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1)燃烧匙中一般放什么物质?给物质的量有什么要求?目的是什么?
(2)能否用木炭、硫磺代替红磷?为什么?能否用铝箔、铁丝来代替红磷?为什么?如用木炭来做实验,又如何改进实验?
(3)产生什么实验现象?得到什么结论?实验原理是什么?
(4)若测定的氧气的体积分数明显偏小,有哪些可能原因?
三、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和危害
空气中的污染物主要有哪些?原因是什么?空气被污染后会造成什么危害?
四、能从组成上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
纯净物和混合物有什么区别?例举几种常见的混合物?
五、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有什么区别?如何判断“硫在氧气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
六、化合反应氧化物
什么叫化合反应?化合反应有什么特点?例举几个化合反应?什么叫氧化物?学会识别氧化物
七、探究S、Al的燃烧有关问题
(1)S在空气中燃烧和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有什么不同?说明什么?
(2)Al燃烧时,火柴在什么时机插入集气瓶中,为什么?集气瓶底部为什么要放些细纱?
八、分解反应
什么叫分解反应?分解反应有什么特点?例举几个分解反应?
知道催化剂的重要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起到什么作用?如果要证明MnO2是某个反应的催化剂,需要做哪些实验?
九、探究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有三种方法制取氧气,原料分别是什么?反应原理分别是什么?三种方法的优缺点?
(2)用KMnO4制取氧气的装置需要哪些仪器?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
(3)用KMnO4制取氧气时,绵花的作用?试管口为什么略向下倾斜?什么时候开始收集?为什么?结束时,如何操作?为什么这样?
十、探究碳和铁的燃烧
(1)在空气和纯氧中的现象分别是什么?
(2)为什么木炭点燃后要缓缓插入集气瓶中。
(3)铁丝为什么要盘成螺旋状?如未发现“火星四射”的现象,原因有哪些?分别应如何改进?
(4)通过上述实验得出氧气的什么化学性质?
十一、本单元的反应符号表达式
(1)碳、硫、磷、铝、铁分别与氧气反应符号表达式?
(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个反应符号表达式?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
一、水的组成
根据什么现象可以推断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二、单质和化合物
单质和化合物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要学会区别?各举几个例子,并写出化学式?
三、认识物质的微粒性
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哪几种?它们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四、探究分子的性质
分子的特征有哪些?列举几个实例证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列举几个实例证明分子间有间隔的?
五、水的净化
(1)纯水与天然水的区别是什么?硬水与软水的区别是什么?
(2)有哪些净化水的操作?净化程度的是何种操作?
(3)明矾和活性炭的净水的原理分别是什么?
(4)什么样的混合物可以用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过滤的操作要领“一贴两低三靠”的含义是什么?
六、水污染
水污染的主要来源是什么?应如何防治?
七、节约用水
认识节约标志,列举生活中常见的节约用水的做法?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一、原子的构成
(1)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的构成?
(2)原子是由哪几种粒子构成的?它们是怎样构成原子的?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原子的空间分布和质量分布分别有什么特点?
二、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三、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
元素可以分为哪三类?分类的依据是什么?不同类别的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和化学性质各有什么特点?
四、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如:8、18、28、38、48等
五、形成“化学过程中元素不变”的观念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是否改变?微观原因是什么?
六、核外电子
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为什么说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七、原子与离子
知道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相互转化。如:Na与Na+、S与S2-如何相互转化?在转化过程中,质子数、中子数、最外层电子数变化情况?知道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NaCl是由什么粒子构成的?
八、说出几种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
K、Na、Ca、Zn、Mg、Cl、Al、SO4、OH、NO3、NH4、CO3等。
九、能用化学式表示常见物质的组成
(1)根据俗名写化学式;(2)根据用途写化学式;(3)根据化合价写化学式。
十、能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
(1)计算相对分子质量;(2)计算元素间的质量比;(3)计算某一元素的质量分数;
(4)根据计算来确定有机物的组成中除C、H元素之外是否含有氧元素;
当M有机物等于MH+MC不含有O元素;
大于MH+MC含有O元素;差值即为氧元素的质量。
十一、能懂商品标签上的物质成分及含量
(1)要注意标示的是物质的质量还是元素的质量,如:加钙盐CaCO3-Ca,加碘盐KIO3-I;
(2)要注意标示的单位质量与所给的质量或体积单位是否一致。
十二、能根据某种氮肥包装袋或产品说明书标示的含氮量推算它的纯度
(1)标示的含氮量实际含氮量(不纯)
根据化学式计算含氮量理论含氮量(纯)则纯度=实际含氮量/理论含氮量×100%
(2)判断广告其真实性
若标示的含氮量大于理论含氮量则是虚假广告。
十三、平均值问题
两种不等量物质混合,所得实际结果必介于两种之间。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一、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认识常见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1)铁钉生锈后质量为什么增加?
(2)高锰酸钾加热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质量为什么减少?
二、用微观的观点对质量守恒定律作出解释
(1)知道质量守恒的微观原因?
(2)会推断未知物质的化学式(注意有无系数)
三、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在什么情况下,必须在密闭体系中进行实验。
四、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1)查化学式---根据化合价;
(2)查配平---数原子数,尤其氧原子;
(3)查条件和箭头----根据所学知识或题目所给信息。
五、能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1)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必须要查;
(2)比例式必须要列;
(3)设答必须要完整;
(4)单位,x---不带单位,数字---必须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一、认识物质的多样性
(1)碳的单质:金刚石、石墨、C60、碳纳米管;认识同种元素可以形成不同单质;
(2)无定形碳:木炭、活性炭、焦碳、碳黑的特性和用途;
(3)金刚石和石墨性质有什么显着的特点?主要原因是什么?分别有什么用途?
二、初步学习实验室制取CO2
(1)用什么药品?固体能否选用CaCO3或Na2CO3粉末?液体能否选用稀盐酸或稀硫酸?原理是什么?用什么装置?
(2)依据什么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常见的发生装置有哪些?常见的收集装置有哪些?
(3)如何进行气体的检验和验满、验纯(可燃性气体)?
三、知道自然界的氧和碳循环,如何实现?
四、温室效应
知道温室效应的成因和防治;注意与空气污染、酸雨污染的防治区别。
五、探究CO2的主要性质及其用途
(1)CO2的物理性质有哪些?如何通过实验来说明?由此性质决定它有什么用途?
(2)探究CO2与水、澄清水灰水反应,学会设计实验说明CO2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由此性质决定它有什么用途?
六、知道CO的主要性质及其用途
1)物理性质有哪些?(2)化学性质有哪三个?(3)如何检验CO?
七、本单元的化学方程式之间联系要熟练掌握。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一、认识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的条件及防火、灭火、防爆炸的措施
(1)燃烧的条件及可燃物燃烧的条件;(2)缓慢氧化的条件(3)爆炸发生的条件;
(4)防火灭火的原理和方法;(5)防爆炸的措施(列举实例)
二、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
(1)与氧气接触,温度达不到着火点;(2)温度达到着火点,不与氧气接触;(3)两者皆满足
三、控制变量法证明的必要条件,例:A、B、C三个条件;
具备B、C,不具备A,不成立,说明A是必要的;具备A、C,不具备B,不成立,说明B是必要的;
具备B、A,不具备C,不成立,说明C是必要的;
同时具备A、B、C,成立,说明ABC同时具备时,结论就可以成立;例:铁生锈,铜生锈;
四、燃料有关问题
石油的几种产品及主要用途(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气等);知道石油是由沸点不同的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了解我国能源和资源短缺的国情;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形成?利用?主要组成元素?所属物质类别?了解使用H2、CH4、C2H5OH、液化石油气、汽油、煤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认识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
五、认识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意义?不完全燃烧的后果?措施?
六、本单元有关的反应化学方程式要熟记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一、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能区分常见金属和非金属(实验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金属有哪些区别于一般非金属的物理性质?举例说明金属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硬度大、熔点高等性质?列举常见的金属之最。
二、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从性质决定用途的观点出发,列举金属的用途。了解常见金属的特性及用途;如:Cu、Fe、Al。
三、认识加入其他元素可以改良金属的特性
举例说明在金属中加入其它元素可以改变金属的性能。
四、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的合金
生铁和钢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百炼成钢”蕴涵着什么化学知识?列举常见的生铁和钢制品。
五、知道常见金属与氧气反应
从“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不同”的观点出发举例说明金属的活动性不同。
六、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1)回忆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2)能否用铝锅长时间盛放食醋,为什么?
(3)天然水中溶解有一些铁盐,为什么新买来的铝锅烧开水后,在水面会留下一道黑色的印痕?
(4)农业上常用硫酸铜溶液和熟石灰来配置农药波尔多液,为什么一般选用木通而不用铁铜来配制?如何检验配好的波尔多液是否含有硫酸铜?
七、实验探究酸溶液、盐溶液跟金属发生置换反应的规律
(1)金属与酸溶液的置换反应:对金属的要求?对酸溶液的要求?
(2)金属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对金属的要求?对盐的要求?置换与被置换的顺序:
ZnFe与CuSO4反应,置换时---先强后弱,所以Zn先与CuSO4反应;
Fe与Cu(NO3)2、AgNO3混合溶液反应,置换时---先弱后强,所以Fe先与AgNO3溶液反应
八、知道一些常见金属的矿物
有哪些常见的铁矿石和铝矿石,写出它们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九、了解金属锈蚀的条件,讨论防止锈蚀的方法
(1)铁生锈与氧气和水有关,如何设计实验证明?
只与水接触,不与氧气接触,不生锈,说明:生锈与氧气有关,氧气必不可少;
只与氧气接触,不与水接触,不生锈,说明:生锈与水有关;水必不可少
同时与水和氧气接触,生锈,说明:生锈的条件是:氧气和水两个必不可少。
(2)防止锈蚀的原理?方法?说出几种具体做法?
十、了解从铁矿石中铁还原出来的方法(用实验方法将铁还原出来)
(1)炼铁的原理;(2)方程式?(3)实验:步骤,现象,尾气处理;
十一、知道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认识回收金属的重要性
(1)废电池随意丢弃对环境有什么影响?
(2)回收废弃金属具有什么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九单元溶液
一、认识溶解现象,溶液的组成与特征;
二、知道水、酒精、汽油等是常见的溶剂(如何用简单的方法将衣服上的油污洗去)
三、能说出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1)举例说明乳化现象;(2)用洗涤剂去油污与用汽油去油污的原理有什么不同?
四、了解溶液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1)化工生产与化学实验;(2)无土栽培的营养液;(3)医疗上各种注射液
五、知道一些物质在水溶液中是以离子的形式存在的
蔗糖溶液和食盐水中溶质分别以什么形式存在?
六、探究NaClNH4NO3NaOH溶解时的温度变化
为什么物质溶于水后会使溶液的温度表现不同的变化?温度的变化有哪几种情况?各举一个典型的例子?
七、了解饱和溶液
(1)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有什么区别?如何判断溶液是否饱和?
(2)一瓶接近饱和的NaCl/KNO3/Ca(OH)2溶液分别可以采用什么措施变成饱和溶液。
八、了解溶解度的涵义?查看溶解度性或溶解度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
(1)什么叫溶解度?“20摄适度,KNO3的溶解度为31。6g”的含义是什么?
(2)溶解度曲线上横坐标和纵坐标的含义分别是什么?A、B两条交于一点,交点的含义是什么?
(3)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可分为哪三种情况?各举一个例子?
九、知道气体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
(1)气体的溶解度受哪些因素的影响?举例说明?
(2)20摄适度,O2的溶解度为0。031表示什么意义?
十、了解结晶现象,胆矾晶体的形成,海水制盐?
(1)常见的结晶方法有哪些?分别适用于什么类型的溶液?
(2)如何将KNO3和少量NaCl的混合物中分离出较纯净的KNO3晶体?
(3)过滤和结晶这两种分离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分别适用于什么样的混合物?
十一、初步学会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
(1)需要哪些仪器?主要步骤?
(2)固体作溶质和液体作溶质(或浓溶液稀释)的区别?
十二、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的计算
(1)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00%;
(2)稀释:溶质质量不变
M浓*C浓%=M稀*C稀%或M浓*C浓%=(M浓+M水)*C稀%
(3)与方程式的综合计算
反应后溶液质量=反应前溶液质量(不含不溶性杂质)+-生成气体质量-生成沉淀质量
第十单元酸和碱
一、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或试验某些植物花朵汁液在酸性和碱性溶液中的变化)?
(1)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有哪两种?它们遇酸性或碱性溶液分别显示什么颜色?
(2)什么样的花朵汁液适合做酸碱指示剂?
二、认识酸碱的腐蚀性
(1)酸和碱都有不同程度的腐蚀性;
(2)浓H2SO4和NaOH不慎沾到皮肤上或衣服上应如何处理?
三、初步学会稀释常见的酸或碱溶液:如何稀释浓硫酸?
四、实验探究酸的重要性质和用途
(1)盐酸、硫酸的主要性质和用途:探究浓盐酸的挥发性?造酒时调节酸度,为何使用稀硫酸,而不用盐酸?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为何不用浓盐酸?
(2)盐酸的用途有哪些?
(3)学会探究浓硫酸的吸水性?浓硫酸的用途有哪些?O2、H2、CO2、CO、NH3、CH4是否都能用浓硫酸做干燥剂?
(4)稀盐酸和稀硫酸的共同的化学性质有哪些?与酸碱指示剂;与活泼金属;与金属氧化物;与碱;与某些盐;为什么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五、实验探究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1)实验探究NaOH固体的吸水性?NaOH固体的用途?O2、H2、CO2、CO、NH3、CH4是否都能用NaOH做干燥剂?
(2)NaOH和Ca(OH)2的俗称,Ca(OH)2的用途?使用NaOH应注意什么?
六、学会通过实验探究NaOH和Ca(OH)2的化学性质?
(1)与指示剂;(2)与酸;什么叫中和反应?(3)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4)与某些盐;为什么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七、知道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1)了解溶液的酸碱性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有哪些重要意义?
(2)中和反应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如:胃酸过多,如何治疗?如何处理废液中硫酸?被蚊虫叮咬如何处理?
八、会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1)如何用PH试纸测试溶液或土壤的酸碱性?
九、熟练掌握本单元的化学方程式。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一、了解NaCl、NaCO3、NaHCO3、CaCO3等盐的名称、俗称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二、学会粗盐提纯,粗盐提纯过程中蒸发操作需要哪些仪器?步骤?都要用到哪个仪器?蒸发什么时候停止加热为什么?
三、如何检验CO32-?常见的沉淀有哪些?
四、初步认识常见的复分解反应,能用于解释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一些现象
(1)复分解反应在什么条件下可以发生?
(2)学会判断一些物质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
五、知道一些常见化肥的名称和作用
(1)植物生长需求量较大的几种元素是什么?
(2)氮肥/磷肥/钾肥的作用分别什么?什么叫复合肥?举几例?
(3)如何鉴别氮肥/磷肥/钾肥?
六、认识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不合理使用会带来什么样的环境问题?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
一、了解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的有机物,如:糖、淀粉、油脂、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等。
(1)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的生理功能分别是什么?哪些食物富含糖类或油脂或蛋白质或纤维素?
(2)氨基酸在体内的作用是什么?(3)淀粉的代谢过程。
二、知道某些物质(CO、甲醛、黄曲霉毒素有损人体健康,认识掌握化学知识能帮助人们抵御有害物质的侵害。
(1)CO如何使人中毒?(2)甲醛使人中毒的原因是什么?
(3)黄曲霉毒素使人中毒原因是什么?
三、了解某些元素如:Ca、Fe、Zn、I、F等对人体健康的作用
人体缺乏Ca、Fe、Zn元素对人体分别有什么影响?
四、初步认识在化学科学的发展在帮助人们战胜疾病与营养保健方面的重大贡献
五、能从组成上区分有机物和无机物。列举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有机物,认识有机物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六、了解常见的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及其应用;了解合成材料对人和环境的影响;认识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1.常识性介绍有机化合物的初步概念,以及有机化合物在性质上的一些共同特点。
2.了解甲烷。
二.重、难、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甲烷的化学式、性质和用途。
2.难点:有机化合物的概念。
3.疑点:有机化合物与无机化和物在性质上有什么不同?
4.解决方法:(1)教师讲解和介绍几种常见的化合物,使学生了解有机化合物的知识。
(2)演示[实验5—1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讨论得出甲烷的成分。
(3)阅读教材,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对天然气的使用,了解沼气的制法、用途等。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了解有机化合物的概念以及有机化合物性质上的一些共同点。
(2)了解甲烷在自然界中的存在、甲烷的分子构成和主要性质。
(3)了解沼气的制法、用途以及对我国农村发展的重要意义。
(二)整体感知
本节教材中,甲烷是重点,有机物的应用是选学内容。从本节开始学习有机物的知识,以利于学生适应现代化社会生活的需要。
(三)教学过程
[引言]:我们已经学习了CO、CO2、H2CO3和CaCO3等含碳的化合物。目前世界上含碳的化合物超过千万种,占已发现的纯物质中的绝大部分。如蔗糖、淀粉、纤维素、油脂、蛋白质等都是含碳的化合物。下面,我们来学习有机化合物的初步概念。
[板书]:一.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
[提问]:什么是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强调CO、CO2、和CaCO3等少数化合物,虽然它们也含有碳元素,但由于它们的组成和性质跟无机化合物相似,因此它们属于无机化合物)。
[板书]:1.定义
(1)有机化合物:含碳的化合物(CO、CO2、H2CO3和CaCO3除外)。
(2)无机化合物:不含碳的化合物(包括CO、CO2、H2CO3和CaCO3)。
[教师活动]:以几种常见有机化合物为例,来介绍有机化合物的共性。
[板书]:2.性质
二.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CH4)
[讲解]:甲烷俗称为沼气,是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主要由植物残体分解而成的。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天然气是当今世界上的重要燃料,我国是最早利用天然气的国家。
[板书]:1.甲烷俗称沼气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第102页中的第三段和插图,了解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天然气的国家。
[教师活动]:演示甲烷的燃烧实验[实验5—12]。
[学生活动]:观察甲烷的颜色和状态,观察甲烷燃烧时产生的现象,根据实验现象推断甲烷的成分中一定含有什么元素。
[讲解]: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甲烷有可燃性,点燃前要先验纯。
[板书]:2.甲烷的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可燃性
CH4+2O2====2H2O+CO2
三.沼气的制取和利用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第102页,了解沼气的制取和利用。
[板书]:四.有机物的应用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第103页的选学内容,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应用。
[教师活动]:配合教材中的彩色图片,介绍利用聚硅氯烷的特殊性能,可以创造出很多奇迹,鼓励学生为创造新的奇迹而奋发学习。
关键词: 有机化学基础;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8-0023-03
美国未来学家阿布文.托夫勒曾经说过:“未来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知道如何学习的人”。可见,学会学习是每一个现代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目前,我们的基础教育正在进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新的学习方式的核心就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要提倡素质教育就必须倡导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那么,怎样结合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下面谈谈本人在有机化学基础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搜集信息能力的培养
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一个人的知识储备量也是有限的。因此,在当今这个信息迅猛发展的时代,教师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先得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
1.培养学生勤查字典
有机化学基础是高中化学课程的一个重要模块,在学习过程中总会碰到一些生字,如果一带而过,不认识的字会越来越多,不理解的内容也会越来越多。怎么办呢?在开学时就要求学生准备一本精巧的笔记本,专门收集生字,把平时碰到的生字逐一记录在里面,有时间的话当场查字典,没有时间的话先记录下来,等到以后有时间再补查。欠而欠之,偶而翻翻,你会发现你不认识的字却越来越少。下面是学习有机化学基础时安排学生查的字:
(1)烃tīng:有机化学上碳氢化合物的总称
烷wán:有机化学中,分子式可以用CnH2n+2表示的一类化合物
烯xī: 有机化学中,分子式可以用CnH2n表示的一类化合物
炔quē: 有机化学中,分子式可以用CnH2n-2表示的一类化合物
(2)衍生物(yǎnshēngwù):较简单的化合物中的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置换而生成的较复杂的化合物
羟基(qiǎngjī):就是氢氧基(-OH)
羧(suō):有机化合物中含碳、氢、氧(-COOH)的基叫羧基
羰(tāng):羰基,有机化合物中含碳和氧的基,也叫碳氧基
(3)醛(quán):有机化合物的一类,通式R-CHO
醚(mí):有机化合物的一类,通式R-O-R’
酮(tòng):有机化合物的一类,通式R-CO-R’
(4)酯(zhǐ): 有机化合物的一类,通式R-COO-R’
脂(zhī):动物体内或油料植物种子内的油质
(5)磷(lí):一种非金属元素,符号P,常见的有两种:红磷和白磷(也叫黄磷)
膦(lì):磷化氢(PH3)分子中的氢原子,部分或全部被烃基取代而形成的有机化合物的总称
(6)氰(qíng):一种碳和氮的化合物,分子式为(CN)2,无色的气体,有杏仁味。性很毒,燃烧时发红紫色火焰
腈(jīng): 有机化合物的一类,通式R-CN,无色的液体或固体,有特殊的气味,遇酸或碱就分解
(7)氨(ān):一种无机化合物,分子式NH3,是无色而有剧臭的气体
铵(ǎn):铵根,化学中一种阳性复根,以NH4+表示,在化合物中的地位相当于金属离子
胺(àn):有机化学中,氨的氢原子被烃基代替所成的化合物,通式是R-NH2
(8)戍(shù):军队防守
戌(xū):地支的第十一位
戊(wù):天干的第五位,用做顺序的第五
(9)己(jǐ):自己,对人称本身;天干的第六位
巳(sì):地支的第六位
已(yǐ):止,罢了;已经,已然;后来,表过去
以上这些字,如果不去认真地查查字典,不去认真地记忆和理解,不要说学生有些不会念,会念的也念错了;就是在平时很多的县市级教研活动中,都有很多开课老师念错了。比如:把酯念成脂、氰与腈念成青、铵与胺念成氨等等。实际上要求学生查字典的过程,就是一次小小的自主学习的过程。
2.培养学生学会查阅资料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理念指出:“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遵循这一理念,每上完一个专题就布置几个相关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每个同学选择一个课题,选择相同课题的同学组成一个小组协同研究。比如当学生做到下面这道题时:吗啡和海洛因都是严格禁止的,吗啡分子含碳71.58%、氢6.67%、氮4.91%,其余为氧元素。已知吗啡的相对分子质量不超过300,吗啡的二乙酸酯就是海洛因。试求:
吗啡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_______吗啡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
海洛因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_____海洛因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
学过有机物化学式的确定方法以后,学生解答这样的问题是轻而易举的。但老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目前,禁毒是全社会都应关心的工作,预防孩子吸毒是天下家长、社会的一个关注点。据此拟就一个小专题《认识、远离》,让课题组组长把该组分成四小组,每组分发事先准备好的问题 :(1)的种类有哪些?从颜色、状态、俗名、化学式、结构简式、可能有的化学性质认识这些。(2)对人体的健康有什么危害?对社会又有什么影响?(3)了解我国吸毒人员的年龄分布(4)目前常用的戒毒方法有哪些?要求该组学生利用一星期的课余时间跑图书馆、上网查阅有关资料,然后小组汇总。给出一节静校课的时间,由课题组组长主持,小组代表发言交流。这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调查研究的方法,不仅培养了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会做实验
化学离不开实验。化学概念、原理和规律大多是由实验推导和论证的,实验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化学概念、原理、规律的理解,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实验能力是从事科学探究的基础。每年的高考中都有一道大题目是实验题,因为实验题既能考查学生的自学能力,提取信息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又能考查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还能考查科学语言的表述能力。因此,培养学生学会做实验是相当必要的。虽然我们学校化学实验室的硬件设施不是很好,但还能做一些基础的、简单的化学实验。作为化学老师,不能贪图自己方便,把学生的活动与探究实验都设计成上课的讲实验,应该尽可能的为学生创造条件,把学校条件允许、简单易行、现象明显的化学实验安排学生去化学实验室进行分组实验。例如:葡萄糖的银镜反应、油脂的皂化反应、淀粉遇碘变蓝色等等,让学生亲身感受整个实验的过程,这样做的结果是: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知识,了解了物质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用途,提高了实验能力,还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自学能力的培养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2008年高考理综卷,化学部分总分108分,其中有机化学是22分,占20.37%;具体题目如下:
2008年理综第8题(6分):下列各组物质不属于同分异构体的
是()
A.2,2-二甲基丙醇和2-甲基丁醇 B.邻氯甲苯和对氯甲苯
C.2-甲基丁烷和戊烷D.甲基丙烯酸和甲酸丙酯
2008年理综第29题(16分):A、B、C、D、E、F和G都是有机化合物,它们的关系如下:1A在硫酸、加热的条件下生成C和D ;2B在硫酸、加热的条件下生成E和F;3D和F在浓硫酸、加热的条件下 生成G(C7H14O2)
(1)化合物C的分子式是C7H8O,C遇氯化铁溶液显紫色,C与溴水反应生成的一溴代物只有两种,则C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
(2)D为一直链化合物,其相对分子质量比化合物C的小20,它能跟碳酸氢钠反应放出二氧化碳,则D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D具有的官能团是____________
(3)反应1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芳香化合物B是与A具有相同官能团的A的同分异构体,通过反应2化合物B能生成E和F,F可能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E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面对这两题,如果学生不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是很难得到这22分的。所谓自学能力就是学生在已有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运用科学方法以及它的程序化步骤,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具体包括:独立阅读能力、组织学习能力、搜集资料、复习概括所学知识的能力、对学习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培养自学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有赖于平时教学中的形成,在复习中进一步强化和提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能用化学用语来描述物质的性质、用途、制法等,能理解化学概念、原理,能用自己语言来表述并举例说明,能看懂实验图(包括各种图、照片等),能读懂各种表格中的各类数据,能读懂教材中提供的资料、阅读材料、选学等内容,并从中吸收丰富的素质教育的营养元素。
自学能力的培养重点是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第一学会正确识别信息,尤其是关键信息,迅速抓住关键信息相关的知识,排除无用信息的干扰;第二是培养学生对信息综合分析的能力,尤其是对隐含在直接信息中的间接信息的处理,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分析、综合、判断比较、演绎推理能力;第三是培养学生的应用信息能力,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使学生通过比较,概括新旧信息的共同要素,不断进行新旧比较,寻找新的联系,促进应用信息能力的发展。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充分利用例题教学和讲评。在有机化学的教学中,选择典型的信息题,将题目中的“原型”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寻找题中所提供的信息,联系已有知识,分析解题思路,然后循思设疑、创设情景、展示解题的全过程,在解题目的关键处巧妙点拨,使学生有茅塞顿开之感。自学能力的形成还要加强习题训练。使学生通过练结出解题的一般方法和规律,并能运用所得的规律进行推理和创新。同时通过强化训练,使学生熟悉各种题型的信息题,减少对这类题目的陌生感,不至于遇到类似题目时望而生畏。比如有机物分子的共直线共平面的题目,如果学生掌握了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其中最多三个原子共平面;乙烯的六个原子共平面;乙炔的四个原子共直线;苯的十二个原子共平面,四个原子共直线;甲醛的四个原子共平面等知识,那么学生遇到类似的题目,就能应付自如。
三、归纳总结能力的培养
所谓归纳总结,就是对前一阶段工作或学习进行回顾、检查,从中找出经验和教训,获得规律性的认识,以便指导今后实践的一种事务文书。有机化学的知识是进行分散教学的,因此上完所有内容后,完全有必要对这些零星知识、分散知识进行条理化、网络化、系统化。下面是学生整理出来的部分内容:
有机物组成的表示方法: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最简式(实验式)、碳架式、键线式、楔形式、通式、球棍模型、比例模型
同分异构现象:碳链异构、位置异构、官能团异构、顺反异构、对映异构
官能团: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羟基、醛基、羧基、酯基、卤原子
五同: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同种物质
物理性质:常温下呈气态---C1-4的烃、一氯甲烷、甲醛、新戊烷
有香气味的---苯、甲苯、乙醇、乙酸乙酯
易溶于水的---低级的醇、醛、羧酸
不溶于水比水轻的液态物质---苯、甲苯、乙酸乙酯、液态的烃
不溶于水比水重的液态物质---溴苯、硝基苯、溴乙烷、四氯化碳
有机反应类型:取代反应(卤代、硝化、磺化、水解、酯化)、加成反应、消去反应、氧化反应(燃烧、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醇氧化为醛或酮、醛氧化为羧酸)、还原反应、加聚反应、缩聚反应、裂化反应、裂解反应
一些重要的化学性质:能使溴水褪色――不饱和烃及其衍生物、苯酚及其同系物、含醛基的有机物、裂化气、裂解气、天然橡胶
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不饱和烃及其衍生物、苯的同系物、含醛基的有机物、还原性糖、酚类、裂化气、裂解气、天然橡胶
能与金属钠反应――醇、酚、羧酸
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发生中和反应的酚和羧酸
发生水解反应的卤代烃和酯类
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羧酸
能发生银镜反应――醛、甲酸、甲酸盐、甲酸某酯、葡萄糖、麦芽糖
能发生显色反应――苯酚氧化(粉红色)、苯酚遇氯化铁溶液(紫色)、多元醇与新制氢氧化铜(绛蓝色)、浓硝酸与蛋白质(黄色)、淀粉遇碘单质(蓝色)
一些有机实验知识:
物质的制备――乙烯、溴苯、硝基苯、溴乙烷、乙酸乙酯、石油蒸馏
操作要领――水浴加热:银镜反应、硝基苯制备、乙酸乙酯水解、蔗糖水解、纤维素水解
温度计水银球位置:制乙烯在反应液中、制硝基苯在水浴中、石油蒸馏在支管口处
导管冷凝回流:制溴苯(冷凝管)、制硝基苯、制乙酸乙酯、石油蒸馏(冷凝管)
防倒吸:制溴苯、制乙酸乙酯
分离提纯方法:萃取、分液、蒸馏、洗气、盐析
鉴别方法: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金属钠、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银氨溶液、指示剂、氯化铁溶液、碘水
此外,象有机物间的相互转化、醇醛羧酸连续氧化的三大特点、相对分子质量相等的醇与羧酸所具有的条件等等,学生通过这一系列的归纳总结,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总之,自主学习是一种新的有效的学习方式,重在探索、贵在引导。自主学习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动手、动脑、探索研究的平台,给了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使自己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体现了“教师的‘导’完全为学生的‘学’服务”这一现代教学思想,同时将学生的认知活动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兴趣、情感、动机等)紧紧地联系起来,培养了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在校学习成绩,而且是学生终身学习和毕生发展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吴景环.化学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探究.中学化学,2006,(2):4
[2] 陈建华.新课标下化学自主研究性学习-社会化大平台的建构.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6,(6):46-48
[3] 王祖浩主编.有机化学基础(选修).第2版,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数学北师大独用词中术语较少这个现象在下面例子也显示得很清楚。数学北师大没有独用的“定律”,只有一例“反射定律”。而数学人教“定律”出现了22次,2次为“浮力定律”,1次为“杠杆定律”,2次为“定律”,其他17次为“运算定律”。又如数学人教“正投影”出现了21次,数学北师大1例也没有。为了防止可能是把“正投影”切开的缘故,下面对两套教材的“投影”作了全检索,结果如下:(表略)数学人教用到与“投影”有关的词语有113例,数学北师大只有13例。高频词与低频词两套数学教材总词种数10647个,总词次为318384次,平均每个词29.9次。下面是几个重要频率段的用词情况:累加频率达50%时使用了127词,占所有词语的1.19%;累加频率达90%时使用了1769词,占词语总数的16.62%;累加频率达99%时使用了总词语数的70%;覆盖最后1%的语料用词使用了总词语数的约30%。与用字情况相比,数学高频词更显集中,在累加频率90%前的各段所用词语数在总词语中占的比例明显降低;低频词数量多,词频为1的词语多达3666条,占总数的34.4%。物理1.词语使用情况下面是两套物理教材的词语使用情况。两套教材的用词分别为6647和5873个,总用词8927个。共用词为3593个,占各自教材的54.05%和61.18%。共用词中排在最前面的20个是:的、图、是、在、中、和、用、了、一、上、与、有、时、物体、实验、可以、不、能、电流、会。学科词语有“图、物体、实验、电流”。物理人教[3]的独用词是3054个,物理沪科是2280个。物理人教的前20个高频独用词是:议议、五、保险丝、水银、照、体温计、电磁继电器、波形、通话、保险、雷、摆、地下、试电笔、散射、条形磁体、继电器、讲、万有引力、邮件。“议议”出现了61次,都出现于初三,这是因为该教材在讲授每个知识点后都安排了一个思考的板块,即为“想想议议”。“议议”属教学用词。学科词语占了大多数。学科词语有“保险丝、水银、体温计、电磁继电器、波形、保险、试电笔、散射、条形磁体、继电器、万有引力”11条。物理沪科[4]的前20个高频独用词是:提问、证据、示数、迷你、加油站、电荷、滑块、罐、点拨、学会、此时、核反应、填写、合力、化学电池、石蜡、铁皮、分子电流、巨人、实物图。“提问”出现了75次,也属于教学用词。学科词语有“电荷、核反应、合力、化学电池、分子电流、实物图”6条。2.高频词与低频词两套物理教材总词种数8927个,总词次为117603次,平均每词出现13.17次。下面是几个重要频率段的用字情况:(式略)累加频率达90%时使用了2498个,占所有词语数的27.98%。覆盖最后1%的语料使用了词语1176个,占总词语数的约13%。频次为1的词语有3544个,占总数的39.7%。
化学1.词语使用情况下面是两套化学教材的词语使用情况。两套化学教材用词数分别为4438和4015个,总用词5913个。共用词为2540个,占各自教材的57.23%和63.26%。共用词中排在最前面的20个是:的、中、和、在、是、水、物质、与、图、用、化学、溶液、有、元素、等、实验、一、反应、能、你。其中术语有“水、物质、化学、溶液、元素、实验、反应”。化学人教[5]与化学沪教[6]的独用词分别是1898与1475个。化学人教的前20个高频独用词是:单元、白磷、粗盐、小结、浑浊、效应、液、胆矾、服装、解离、带有、托盘天平、净、显示、拓展性、植物油、两边、便于、最高、炼。“单元”出现44次,这是由于教材设置是以“单元”为内容单位。学科词语有“白磷、胆矾、解离”。“白磷”在教材讲授质量守恒定律、燃烧的化学反应的相关内容中反复出现。化学沪教的前20个高频独用词是:节、章、微粒、拓展、视野、试液、废、释放、蔗糖水、食用油、老师、线索、希望、充足、空隙、霉菌、卢瑟福、地下、人工、若。“节”“章”是沪教版的教材内容编排单位。这里的“试液”,在化学人教中用的是“溶液”。术语的独用显示出教材对知识点作了不同的处理或是对同一知识点使用了不同的语言表述方式。化学人教有“白磷”而化学沪教没有。下面是两套教材“磷”的使用情况调查:化学人教中的“白磷”与“红磷”是对称使用,频次也都较高;化学沪教只有“红磷”没有“白磷”。如:化学人教初三上册:“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1.由上述实验中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2.由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还需要什么条件?”化学沪教初三上册:“探索空气的成分……。(1)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消耗了什么气体?(2)红磷在集气瓶中未能全部燃烧,说明了什么?”前者使用了对比的教学方法,比较了红磷和白磷的燃烧情况;后者只有红磷的燃烧情况。2.高频词与低频词两套化学教材总词种数5913个,总词次为84523次,平均每词出现14.3次。下面是几个重要频率段的用词情况:数理化三科累加频率段用词汇总下面是数学、物理、化学三科的累加频率段用词的汇总,可以从中看出教材词语使用的一些基本规律。(五)数理化三科之间用词比较对不同学科之间的用词进行对比,可以更清晰地观察不同学科的用词情况。下面是数学、物理、化学三科的词语共用、部分共用及独用情况一是共用词占各个词表的比例,最多的是化学,占40.69%;最少的是数学,占22.6%。二是独用词,在总词表中独用词高达68.39%。从单一学科来看,最少的为35.7%,最高的为55.7%。1.数学、物理、化学的高频学科特色词数学用词与数理化三科用词总表的频率差比较显示,数学用词最有特色的100个词是:一、个、数、你、两、是、多少、吗、点、做、元、出、一个、为、有、图形、条、三角形、解、面积、每、表示、画、数学、想、角、说、米、方程、我、可以、直线、长、问题、试、这个、圆、相等、计算、练、得、分、边、这、分别、如果、例、下面、线段、求、什么、正方形、比、张、数据、人、算、那么、图象、三、组、关系、分数、我们、得到、议、上面、先、几、值、作、买、厘米、看、函数、再、球、各、平均、写、这样、位置、千米、结果、位、填、次、读、即、呢、四边形、证明、长方形、摆、第、最、统计、人数、估计、小数物理用词与数理化三科用词总表的频率差比较,显示物理用词最有特色的100个词是:图、物体、电流、在、实验、力、会、光、电压、运动、时、探究、温度、电阻、电、测量、电路、声音、能量、产生、方向、就、压强、不同、很、使用、通过、越、所、灯泡、液体、信息、节、科学、大、上、作用、人类、热、使、不、传播、地球、大小、想想、现象、导线、人们、声、也、被、工作、着、导体、能源、用电器、电能、密度、转化、单位、为什么、像、不能、了、杠杆、跟、有关、太阳、受、小、重力、把、功率、电源、电流表、来、而、质量、受到、电池、它、振动、物理学、速度、由于、热量、开关、熔化、过程、因素、信号、提问、示、压力、两端、改变、发、测、其、控制化学用词与数理化三科用词总表的频率差比较,显示化学用词最有特色的100个词是:水、物质、化学、溶液、中、和、元素、反应、等、实验、氧气、金属、原子、空气、燃烧、在、二氧化碳、种、气体、质量、现象、或、生成、发生、组成、试管、化合物、变化、材料、观察、铁、含有、分子、生产、加入、性质、燃料、酸、氧、污染、碱、氢气、碳、主要、用、人类、课题、里、讨论、氢、重要、人体、烧杯、加热、离子、于、成分、研究、使用、可、使、不、生活、塑料、盐、将、构成、石油、含、少量、铜、铝、固体、用途、环境、资源、与、人们、工业、形成、如、蛋白质、由、合成、不同、并、化肥、表、点燃、煤、一氧化碳、溶、具有、会、作用、结构、氮、但、放出、制造2.数学、物理、化学的独用词独用词是指只存在于一个学科中的词,这些词有的是体现该学科特有知识的词,有的是教学用词,有的是该学科教材特有的教学特设词。只出现于数学教材的词有5932个,前100个是①:正方形、分数、函数、四边形、平行四边形、不等式、一共、平移、概率、队、分母、全等、顶点、正方体、乘法、直角三角形、堂、未知数、周长、统计图、有理数、分式、圆柱、二次函数、积、轴对称、整数、拼、多边形、对称轴、平均数、相交、多项式、一次函数、定理、数轴、系数、棵、除法、算式、直角、弧、反比例函数、抛物线、平行线、因数、内角、除以、梯形、圆锥、方程组、命题、等腰三角形、扇形、菱形、整式、一元二次方程、年龄、商、样本、原点、等式、加法、斜边、对边、因式、二元一次方程组、估、剩、票、一元一次方程、平分线、单项式、平方、掷、解法、总体、同类项、实数、自变量、勾股定理、个位、枝、圆心角、度量、对折、正整数、统计表、求证、复习题、点数、销售、减法、收入、中位数、去年、内角和、保留、解集、平方根只出现于物理教材的词有3950个,前100个是:磁场、线圈、内能、做功、功、凸透镜、动能、弹簧测力计、电动机、浮力、噪声、电功率、电压表、摩擦力、静止、势能、接线柱、磁体、快慢、机械能、机械效率、斜面、欧姆定律、大气压、比热容、磁针、电磁铁、音调、并联、变阻器、火线、热机、带动、电能表、透镜、会聚、动滑轮、成像、汽化、大气压强、磁感线、伽利略、串联电路、磁极、拉力、量程、介质、视网膜、焦距、触电、零线、光缆、流动、滑轮、额定电压、有用功、听觉、惯性、电阻丝、波长、粗糙、汽油机、家庭电路、阻值、定滑轮、连通器、放大镜、钩码、接收、紫外线、通电螺线管、扬声器、滑动变阻器、磁化、光屏、望远镜、话筒、柴油机、霜、物理量、超声、水轮机、投影仪、作用力、微波、凹透镜、国际单位制、螺线管、焦耳、水银、太阳电池、镜片、测力计、滑块、家用电器、简单机械、远视眼、光纤、滑片、响度只出现于化学教材的词有2111个,前100个是:溶解、化学式、盐酸、溶质、氯化钠、合金、氢氧化钠、方程式、溶解度、质量分数、石灰石、镁、单质、石灰水、溶剂、饱和、稀硫酸、高锰酸钾、有机、碳酸钙、浓硫酸、稀盐酸、硝酸钾、钠、葡萄糖、锌、化合价、石蕊、硫酸铜、生成物、蔗糖、相对原子质量、淀粉、磷、乙醇、振荡、活动性、可燃物、燃、氢氧化钙、反应物、守恒定律、碱性、相对分子质量、纤维、碳酸钠、试纸、溶解性、稀有、纯净物、氧化物、沉淀、酸碱性、指示剂、熟石灰、过滤、酚酞、高分子、氨水、洗涤剂、必需、电解、水体、活泼、甲烷、生铁、催化剂、钾、食盐水、酸碱度、稀、酸碱、吸入、生石灰、试液、静置、浓、食醋、拉瓦锡、过氧化氢、糖类、铁矿石、玻璃片、氧化铝、洁净、氨基酸、氧化铁、碳酸氢铵、硬水、红磷、中毒、白磷、中和反应、伸入、碳酸、生锈、滴加、制得、灭火器、血红蛋白
数理化用词与语文用词的比较1.共用词中的高频学科特色词数学、物理、化学三科总用词17537个,语文教材用词50670个。下面是二者的比较结果:频级差统计方法能较好地显示数理化与语文科的共用词中的特色词。最具有数理化特色的前100个词如下:图、三角形、图形、物体、相等、物质、探究、面积、分别、计算、溶液、实验、数学、哪些、数据、直线、质量、解、表示、利用、元素、单位、元、电流、性质、例、化学、测量、关系、正方形、练、表、试、位置、根据、交流、体积、组、图象、观察、值、叫做、方法、分子、反应、原子、现象、温度、金属、等于、角、议、相同、平均、分数、例如、变化、距离、组成、通过、大小、使用、量、燃烧、氧气、长度、思考、活动、实际、结论、示、填、分析、过程、说明、下列、证明、规律、气体、厘米、应用、千米、二氧化碳、讨论、约、第、人数、材料、比较、字母、确定、速度、长方形、信息、有关、圆、运动、统计、平行、运算语文用词中最有特色的前100个词语是:那、孩子、她、母亲、啊、父亲、可是、问、您、时候、没、看见、便、事、头、笑、道、先生、死、吃、却、曰、妈妈、东西、听、坐、呀、真、见、片、老、觉得、往、打、住、望、吧、话、心、回、过去、飞、你们、一天、好像、下来、声、回来、爱、座、站、他们、山、拿、风、手、跑、叫、大家、终于、那个、日、者、突然、那些、让、爸爸、这么、眼睛、脸、太、起、高兴、老师、之、敢、怕、这里、好、朋友、树、唱、地方、进、起来、他、告诉、一切、啦、那里、走、美、多么、送、出来、穿、于是、无、满、爬2.数理化的独用词语文教材词语总数达50670个,其有80%未出现于数理化教材,可见词语学习的主要任务还是由语文课承担。数理化有而语文无的7124个词语中绝大部分是学科词语,其中只出现一次的高达3269个,表明学科用词数量多,复现率低。只存在于数理化教材的前100个高频词是:方程、线段、函数、四边形、电压、电阻、小数、平行四边形、压强、电路、不等式、平移、分母、边长、全等、顶点、正方体、化合物、直角三角形、周长、未知数、统计图、有理数、分式、二次函数、轴对称、矩形、整数、多边形、对称轴、可能性、平均数、氢气、负数、多项式、对角线、一次函数、数轴、系数、归纳、举例、正数、烧杯、铝、重合、除法、化学式、步骤、算式、转盘、用电器、反比例函数、平行线、离子、磁场、因数、示意图、溶质、内角、小于、氯化钠、圆锥、方程组、等腰三角形、个数、内能、氢氧化钠、锐角、整式、底面、做功、一元二次方程、分米、电流表、原点、减小、等式、加法、斜边、变量、因式、对边、溶解度、相加、二元一次方程组、平分线、一元一次方程、小数点、单项式、质量分数、度数、解法、动能、液态、实数、同类项、总体、化肥、弹簧测力计、自变量。
数理化用词与《现代汉语常用词表》的比较《现代汉语常用词表》②是面向社会使用的常用词表,将数理化教材词语与之对比也能显示双方的用词特点。1.《语文》与《常用词表》皆无的词语有5069条,大部分是学科词。前100条是:平行四边形、压强、边长、全等、直角三角形、统计图、有理数、二次函数、轴对称、对称轴、可能性、多项式、一次函数、数轴、化学式、用电器、反比例函数、因数、溶质、内角、氯化钠、方程组、等腰三角形、内能、氢氧化钠、整式、底面、一元二次方程、电流表、原点、减小、斜边、对边、因式、溶解度、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方程、平分线、质量分数、单项式、解法、同类项、弹簧测力计、自变量、方格、勾股定理、绝对值、圆心角、正整数、复习题、中位数、内角和、解集、直角边、电压表、三视图、对应点、集气瓶、频数、三角尺、单质、加减法、稀硫酸、垂直平分线、几分之几、象限、端点、底面积、几何体、平面直角坐标系、接线柱、同位角、等边三角形、质数、读作、位置关系、众数、无理数、方差、碳酸钙、三角函数、浓硫酸、立方根、代数式、纵坐标、垂线、正多边形、量筒、稀盐酸、机械能、直角坐标系、硝酸钾、移项、化简、分式方程、主视图、近似数、解析式、除数、内错角2.《语文》无,《常用词表》有的2055个词中,不少是学科色彩较浓的词。前100个词如下:方程、线段、函数、四边形、电压、电阻、小数、电路、不等式、平移、分母、顶点、正方体、化合物、周长、未知数、分式、矩形、整数、多边形、平均数、氢气、负数、对角线、系数、归纳、举例、正数、铝、烧杯、重合、除法、步骤、算式、转盘、平行线、离子、磁场、示意图、小于、圆锥、个数、锐角、做功、分米、等式、加法、变量、相加、小数点、度数、液态、总体、实数、化肥、动能、电动机、个位、一氧化碳、度量、百分数、电磁波、指数、比值、统计表、中点、弹簧、求证、电路图、熔点、氮、实例、横坐标、酒精灯、电功率、平方根、填空、数值、镁、粒子、电荷、视图、沸点、磁、溶剂、底边、高锰酸钾、夹角、势能、常数、百分比、磁体、腐蚀、表面积、题意、直尺、导电、推理、化工、纳米3.《语文》有,《常用词表》无的1765个词中,大部分属日常生活用词和因较多连用而成的凝合词。前100个词如下:与④、一个、不同、图象、我国、小明、这种、示、第、第二、每个、们、提出、第三、看到、不能、得出、作出、看看、同一、每天、想想、很多、数学家、制成、木条、看出、除以、放出、全班、第四、这时、带来、物理学、凸透镜、方程式、升高、举出、找到、最高、每人、制取、某种、一端、化为、遇到、放在、水中、测出、重物、石灰水、分为、第五、看成、最低、放入、做成、写出、只能、不要、强弱、事实上、找出、牛顿、听到、还要、每次、玻璃管、质子、化学家、减去、纸盒、流过、走进、体内、反过来、画出、想到、用水、看做、化成、全等三角形、太阳光、缺水、每月、各项、写成、物理学家、一点、取出、铁钉、大象、售出、各式、大部分、伽利略、同一个、平方厘米、离不开、石块五、结论数学、物理、化学三科教材所使用的字词在很大程度上与语文课形成互补,因此,这些课程不仅具有教给学生自然科学知识的功能,在语言能力培养上的作用也不容低估,这一点应引起教材编写者和教学工作者的充分重视。
它们属于教材编纂与教学过程中起组织、引导、关联作用的用字用词。其中可分两类:一类是教学字词,与教学内容、环节有密切关系;一类是教学特设字词,是为了教学方便而设计出来的。数理化用字用词有以下特点:1.承载着学科知识的字、词数量多,构成了与普通字词使用相对的另一种类型,是全面反映、培养学生语言文字使用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2.核心术语的使用频率高,分布面广。3.因此不同教材之间存在着一些表达学科知识的独用的低频、低分布的字词。4.术语的出现与教材对学科知识的处理有密切关系。术语使用有明显的阶段性。5.为了完成对学科知识的讲授,达到对数学、物理、化学现象的性质、内涵、存在、关系的表达和传递的目的,部分一般性、语文类字词也会具有在某个领域内较高频使用的特点。这部分字词基本都在语文科的用字用词范围内,书面色彩较浓,在各年级中使用较为稳定。6.学科知识的讲授经常会涉及到日常生活中一些具体的物、人、事,它们构成了学科知识呈现的特定语言环境。这样的字词往往具有比较偏僻、偶发、零散、低频的特点。7.各教材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在教材内容的安排、教学环节的处理中都会有一些起着提示、引导作用的教学类用字用词。它们在不同的教材之间或具有高度的共同性,或具有明显的习惯性。
作者:苏新春 郑泽芝 单位:厦门大学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教育教材语言分中心
一、食品添加剂概述
食品添加剂是在食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中,为了使食品的风味、卖相更好,或者出于延缓食品腐败变质的目的,而添加的各类添加剂。常见的食品添加剂通过其作用主要可分为:增甜型添加剂、增鲜型添加剂、防腐型添加剂、染色型添加剂、膨化剂等。
二、食品添加剂对于食品行业发展的作用
各色食品添加剂的存在,对于消费者而言,满足了食品消费市场对于食品多样性的需求,同时对于食品生产厂商而言,可以在食品原材料种类有限的情况下,实现食品生产的多样性。相较于传统食品而言,使用了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往往口感更丰富,色泽、味道以及其他卖相方面也会更好。如果食品添加剂行业能够规范发展,那么对于整个食品行业和普通食品消费者而言,都是有益的,而且可以形成良性循环。
三、食品添加剂的现状及食品安全典型案例
从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可以看出,在食品中加入食品添加剂的初衷无可厚非,但是由于这个行业牵扯到太多的商业利益问题,某些不良厂商为了谋取利润而不惜以食品安全为代价,在食品中加入过量的食品添加剂和未经国家《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规范》批准的化学添加剂。1.增甜剂的滥用。在所有的食品添加剂当中,滥用最广泛的当属增甜型添加剂。常见的增甜型添加剂包括甜蜜素、阿斯巴甜等。甜蜜素发现于上世纪30年代,其甜度是蔗糖的数十倍,价格便宜,因此使用相当广泛。人体摄入过量的甜蜜素后,会对代谢和神经系统造成损害,属于不建议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然而实际上直到今天,甜蜜素依然在各种饮料、奶制品、甜点、饼干类食品中滥用。阿斯巴甜是另一种常见的增甜剂,相对于甜蜜素,阿斯巴甜对人体的伤害要小得多,但仍不能排除其具有轻度致癌和其他致病性的风险。2.三聚氰胺的非法使用。三聚氰胺,化学式是C3N3(NH2)3,本是一种化工原料,摄入后会对人体特别是婴幼儿造成严重的身体伤害。然而由于在奶制品的蛋白质含量检测时,添加了三聚氰胺的样本能够骗过检测方法,即使蛋白质含量很低,但只要加入了少量三聚氰胺,便可以大幅提高检测结果中的蛋白质含量,这个特性被不良商家利用后,奶农和国内的多个奶制品品牌开始在其产品中使用三聚氰胺。2008年的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对于国内的乳制品行业造成了不可逆的严重打击。时隔多年,国内消费群体依然未能恢复对国产奶粉及其他乳制品的信心,这说明食品添加剂的非法使用不但危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还会在一定层面上危及相关行业和经济的发展。
四、规范食品添加剂行业,保障食品安全
1.监管到位,精准把关。要保证安全地使用食品添加剂,首先要在法律和管理规定层面做出努力。明确规定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准是前提,而且监管上要严格执行。对于实际的食品生产过程,要防止出现监管盲区。同时,技术的发展速度是很快的,实际的操作检测当中,每一层的把关都离不开对检测技术的依赖。因此在技术上要紧跟时展趋势,三聚氰胺事件中,除了涉事企业要负主要责任外,还有一部分责任是因为检测技术上的落后造成的。因此国家需要培养食品行业的科技人才,同时加大对这部分技术发展的资源支持。2.引导企业重视食品安全。食品安全对于一个食品企业而言,实际上是关乎能否生存下去的事情。但是由于企业管理层的认知水平不够,或者企业在法律方面存在盲区,会导致对于食品安全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同时,因为地域和经济层次不同,部分较落后地区还会存在企业内部生产条件检测条件不过关的情况。因此一方面要对食品企业的管理层加强教育,另一方面要对条件不合格的企业进行整改或补贴,做不到的情况下可以实施关停。3.引导社会正确认识食品添加剂。由于食品添加剂导致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现阶段食品添加剂在整个社会中已经成了如狼似虎般的存在。为了解决这种情况,首先要通过监管提高食品的安全性,让食品添加剂安全事件的发生率降到最低,从而打消消费者的恐惧心理,其次要向人们普及食品添加剂的相关知识,让人们意识到不是所有的食品添加剂都有害,进而引导社会对食品添加剂形成正确认识,形成一种良性的发展。
五、总结
食品安全是事关社会稳定和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问题,作为食品工业中非常重要的角色的食品添加剂也理应得到规范的发展。只有认识食品添加剂的作用,规范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加强监管,才能让食品安全得到好的保障,才能让食品工业得到持续的繁荣发展。
作者:王勇 单位:邵阳学院
考
生
须
知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本试卷共8页,分为Ⅰ卷和Ⅱ卷。第Ⅰ卷为选择题,25个小题(共5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分为必答题和选答题两道大题(共50分)。
3.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Ⅰ卷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Ⅱ卷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4.考试结束后,考生应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S 32 Cl 35.5 Fe 56
第Ⅰ卷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09年10月第十一届全运会在山东召开,全运会火炬使用丙烷做燃料,丙烷属于
A.无机物 B.有机物 C.氧化物 D.混合物
2.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硫是一种黄色晶体,易溶于水
B.钠是一种银白色金属,熔点较高,硬度较大
C.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
D.二氧化氮是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
3.在研究有机历程时,常用 做为示踪原子。 的原子核内中子数是
A.8 B.18 C.10 D.28
4.下列物质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A.MgO B.KCl C.N2 D.H2O
5.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A.SO2 B.C2H5OH C.NaOH D.Fe
6.常温下,下列溶液不能用铁制容器盛装的是
A.浓硫酸 B.浓硝酸 C.浓氢氧化钠溶液 D.浓盐酸
7.下列元素中,属于第ⅠA族的是
A.氟 B.钾 C.磷 D.铁
8.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
A.生铁 B.金属铝 C.不锈钢 D.青铜
9.关于CuSO4溶液和Fe(OH)3胶体描述正确的是
A.两者都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B.两者都不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C.CuSO4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现象,Fe(OH)3胶体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D.CuSO4溶液能产生丁达尔现象,Fe(OH)3胶体不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10.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A.Al(OH)3 B.Fe(OH)3 C.SiO2 D.SO2
11.从化学试剂商店购买的某些试剂瓶上常贴有危险化学品的标志。盛装氢氧化钠固体的试剂瓶上所贴的危险化学品标志是
A B C D
12.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三氧化二铁可用作红色涂料
B.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三氧化硫
C.实验室收集氨气应采用向上排空气法
D.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具有玻璃塞的玻璃试剂瓶中
13.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氯离子的是
14.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乙醇可以和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
D.乙酸可以与乙醇在一定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上常用电解法冶炼单质铁
B.晶体硅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C.氯气可以用于制造漂白粉
D.甲烷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
16.下列物质水解的最终产物不含葡萄糖的是
A.蛋白质 B.淀粉 C.蔗糖 D.纤维素
17.下列电子式中正确的是
A. B. C. D.
18.下列有关物质分离或提纯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 ②用加热的方法除去碳酸氢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钠
③用溶解、过滤的方法分离氯化钠和沙子 ④用蒸馏的方法将自来水制成蒸馏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9.已知2SO2(g)+O2(g) 2SO3(g)(正反应放热)。若在500℃和催化剂的作用下,该反应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若降低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B.使用催化剂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
C.在上述条件下,SO2能完全转化为SO3
D.达到平衡时,SO2和SO3的浓度一定相等
20.右图为原电池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锌片是正极
B.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Cu-2e- == Cu2+
C.电子由锌片通过导线流向铜片
D.该装置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21.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在光照条件下甲烷和氯气的反应
B.乙醇和酸性重铬酸钾溶液的反应
C.乙烯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的反应
D.在镍作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苯和氢气的反应
22.下列反应中,是吸热反应的是
A.铝片与稀硫酸反应 B.乙醇在空气中燃烧
C.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D.Ba(OH)2•8H2O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反应
23.下列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正确的是
A.金属Na着火,立即用水扑灭
B.实验结束后,用嘴吹灭酒精灯
C.皮肤上不慎沾上浓NaOH溶液,立即用盐酸冲洗
D.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2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为6.02×1023)
A.MgCl2 的摩尔质量为95 g
B.常温常压下,1 mol CO2的质量是44 g
C.标准状况下,1 mol H2O所占的体积约为22.4 L
D.100 mL 1mol/L的稀硫酸中含有H+ 的数目约为6.02×1022
25.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Fe 和盐酸反应: Fe + 2H+=Fe2++H2
B.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CO + 2 H+ CO2 + H2O
C.FeCl2溶液与Cl2的反应:Fe2+ + Cl2 = Fe3+ + 2Cl—
D.Cl2与H2O反应:Cl2 + H2O = 2H+ + Cl— +ClO—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0分)
一、必答题(共30分)
1.(3分)在Cu+ 4 HNO3(浓)= Cu(NO3)2 + 2NO2 + 2 H2O的反应中,
作为氧化剂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发生了氧化反应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若反应中生成了 1 mol NO2,则需消耗 mol浓HNO3。
2.(3分)在①CH2=CH2 、②淀粉、 ③CH3COOH三种有机物中,可以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是 (填序号,下同),可作为食醋主要成分的是 ,能与碘水反应显蓝色的是 。
3.(4分)现有下列四种物质:①NH4Cl、②Cl2、③FeCl3、④NO。其中,能够与氢氧化钙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的是 (填序号,下同),遇到KSCN溶液能变红的是 ,易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的是 ,通常状况下呈黄绿色的是 。
4.(4分)钠、铁两种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请回答:
(1)把一块金属钠放在坩埚中加热,产物为 (填化学式,下同),该产物可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 。
(2)钠能与冷水发生剧烈反应,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3)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5.(8分)实验室需要配制100 mL 1 mol/L的NaOH溶液,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 把称量好的固体NaOH放入小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为加速溶解,可用
(填仪器名称)搅拌;
② 把①所得溶液 后,小心转入 (填仪器名称)中;
③ 继续加蒸馏水至液面距刻度线1—2 cm处,改用 (填仪器名称)
小心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
④ 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每次洗涤的液体都要小心转入容量瓶,并轻轻摇匀;
⑤ 将容量瓶塞紧,充分摇匀。
⑥ 计算需要NaOH固体的质量: g
请回答:
(1)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填序号)。
(2)取出50 mL配制好的溶液,此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3)若将烧杯中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时不慎撒到容量瓶外,其它操作均正确,则最后配成的溶液中溶质的实际浓度比所要求浓度 (填“偏大”、“偏小”)
6.(8分)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稀有气体除外)。 其中只有Y为金属元素,Y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最内层电子数多1。X、Z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且Z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最内层电子数之和是其核外电子总数的一半。W的原子质子数比X少1。
请回答:
(1)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W、X两种元素中,非金属性的是 (填化学式,下同),X、Z两种元素气态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 。
(2)Y单质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0.75 mol铜单质与足量W的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稀溶液发生反应,生成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为 。
(4)X、Y、Z三种元素组成一种常见化合物甲,其中Z处于其化合价。在实验室中,检验甲中阴离子的操作方法和实验现象为:取少量甲的溶液于试管中, ,则证明甲中有该阴离子。
二、选答题(共20分。请在以下三个模块试题中任选一个模块试题作答,若选答了多个模块的试题,以所答第一模块的的试题成绩评分)
《化学与生活》模块试题
1.(4分)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无机盐)和水合称六大营养素,食物烹调时还使用一些调味剂。张华家今晚菜谱为:米饭、红烧肉、西红柿炒鸡蛋、糖醋鱼。(主要配料:糖、醋、盐)
食谱中调味剂有_________和_________等。该食谱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提供蛋白质类营养素, 西红柿富含具有抗坏血病功能的物质,该物质属于六大营养素中的____________。
2.(8分)环境和材料是现在社会中两大关注的问题,请回答:
(1)室内空气污染物主要包括CO、CO2、HCHO(甲醛)、C6H6(苯)等,在这四种污染物中,由建筑和装修产生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形成酸雨的原因主要是由人为排放的 (填字母,下同)转化而成的。
A.SO2B.NO2C.CO2D.CO
(3)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汞(Hg)、镉(Cd) B.N、P的化合物
C.石油泄漏 D.工厂排放酸、碱、盐
(4)造成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是
A.废塑料制品 B.废铝制易拉罐
B.废旧电池 D.生活垃圾
(5)为了治理汽车尾气的污染问题,可以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换器”(用铂、钯合金作催化剂)。它的特点是使CO与NO反应,生成CO2和N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6)合金是被广泛应用的金属材料,下列有关合金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合金的熔点一般比它的成分金属高
B.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它的成分金属低
C.组成合金的元素种类相同,合金的性能就一定相同
D.合金与各成分金属相比,具有许多优良的物理、化学或机械性能
(7)塑料、合成橡胶和 是常说的三大合成材料。
(8)下列条件下铁钉最容易生锈的是
A.浸泡在植物油中 B.浸泡在海水中
C.置于干燥的空气中 D.浸泡在蒸馏水中
3.(8分)化学提高了人们生存的质量,生活质量的提高又促进了化学发展。
(1)柠檬中富含钾、钠、钙、柠檬酸等,属于 性食品(填“酸性”或“碱性”);
(2)阿司匹林是人们熟知的治感冒药,具有解热镇痛作用。但长期大量使用会出现不良反应,如水杨酸反应。若出现水杨酸反应,应立即停药,并静脉滴注 溶液。
(3)服用补铁(含Fe2+ )剂时,医生常建议同时服用维生素C,这是因为维生素C具有 (填“氧化”或“还原”)性。欲探究该性质,可选择的试剂是 (填序号)。
① 碘水、淀粉 ② KI溶液 ③ 酸性KMnO4溶液
(4)某品牌抗酸药的主要成分有糖衣、碳酸镁、氢氧化铝、淀粉。
写出该抗酸药发挥功效时的离子方程式:
、 。
《有机化学基础》模块试题
1.(4分)(1)请用系统命名法命名有机化合物。
。
(2)请写出3-甲基-1-戊烯的结构简式 。
(3)在下列有机物①CH3CH3、②CH2=CH2、③CH3CH2CCH、④CH3CCCH3、⑤C2H6、⑥CH3CH=CH2中,互为同系物的是 (填序号,下同),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2.(8分)胡椒酚是植物挥发油的成分之一,它的结构简式为:
请回答:
(1)胡椒酚的分子式为____。
(2)其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 。
(3)它不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是 (填序号)。
① 消去反应 ② 取代反应 ③ 加成反应 ④氧化反应
(4)1 mol 胡椒酚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理论上最多消耗 mol H2。
3.(8分)化合物A是一种酯,它的分子式为C4H8O2,有下图转化关系。试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名称是 。
(2)B的结构简式是 。
(3)在图中①~④的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有 。
(4)写出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5)写出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化学反应原理》模块试题
1.(4分)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① Fe2O3(s)+3CO(g)=== 2Fe(s)+3CO2(g) H =-25kJ/mol
② 3Fe2O3(s)+CO(g)=== 2Fe3O4(s)+CO2(g) H == -47kJ/mol
③ Fe3O4(s)+CO(g)=== 3FeO(s)+CO2(g) H == +19kJ/mol
请回答:
(1)上述反应中属于放热的反应是 (填序号),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填序号);
(2)消耗含有160g Fe2O3的铁矿石,可生成 mol铁,产生的热量为 kJ;
(3)试写出CO(g)还原FeO(s)得到Fe(s)和CO2(g)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2. (8分)科技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科技的发展。
(1)近年来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型细菌燃料电池,它是利用细菌将有机物转化为氢气,氢气进入以磷酸为电解质的燃料电池发电。电池负极的反应为 。
(2)关节炎的病因是在关节的滑液中形成了尿酸钠晶体,主要反应可表示为:Ur- + Na+ NaUr(s);第一次关节炎的发作往往在冬季,说明正反应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盐碱地(含较多NaCl、Na2CO3)不利于植物生长,通过施加适量石膏可以降低土壤的碱性。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盐碱地产生碱性的理由 和石膏降低其碱性的理由 。
(4)防止铁生锈的化学方法或措施是 。
3.(8分)
(1)如果一个化学反应在5min内,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浓度由6mol/L减少到2mol/L,则该反应在5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2)H2O2可分解为H2O和O2,请提出两种可加快该反应速率的方法 、 。
(3)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通过实验测出,反应前后①烧杯中的温度升高,②烧杯中的温度降低。由此判断Ba(OH)2•8H2O跟NH4Cl的反应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试写出①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010年北京市春季普通高中会考(新课程)
化学模拟试卷答题卷
第Ⅰ卷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3456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0分)
一、必答题(共30分)
1.(3分) , , 。
2.(3分) , , 。
3.(4分) , , , 。
4.(4分)
(1) , 。
(2) 。
(3) 。
5.(8分)
① ;
② , ;
③ ;
⑥ 。
(1)
(2) 。
(3) 。
6.(8分)
(1) , , 。
(2) 。
(3) 。
(4) 。
二、选答题(共20分。请在以下三个模块试题中任选一个模块试题作答,若选答了多个模块的试题,以所答第一模块的的试题成绩评分)
《化学与生活》模块试题
1.(4分)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8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
(2)
(3) 。
(4) 。
(5) 。
(6) 。
(7) 。
(8) 。
3.(8分)
(1) 。
(2) 。
(3) , 。
(4)
、 。
《有机化学基础》模块试题
1.(4分)
(1) 。
(2)
。
(3) , 。
2.(8分)
(1) 。
(2) 。
(3) 。
(4) 。
3.(8分)
(1) 。
(2) 。
(3) 。
(4) 。
(5) 。
《化学反应原理》模块试题
1.(4分)(1) , ;
(2) , ;
(3)
。
2. (8分)(1) 。
(2) 。
(3) , 。
(4) 。
3.(8分) (1) 。
(2) 、 。
(3) , 。
2010年北京市春季普通高中会考(新课程)
化学模拟试卷参考答案
第Ⅰ卷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345678910111213
BDADCDBBCADAC
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BCACDBCADDBA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0分)
一、必答题(共30分)
1.(3分)HNO3,Cu,4 (各1分)
2.(3分)①,③,② (各1分)
3.(4分)①,③,④,② (各1分)
4.(4分)(1)Na2O2,O2 (2)Na + H2O = NaOH + H2(3)Fe3+ + Fe = Fe2+
(各1分)
5.(8分)①玻璃棒 ②冷却到室温, 100mL容量瓶
③胶头滴管 ⑥ 4
(1)⑥①②④③⑤ (2)1 mol/L (3)偏小 (各1分)
6.(8分)(1)第三周期 第IVA族, O, H2O (各1分)
(2)2Al + 2OH-+2H2O ===2 AlO2- +3 H2 (2分)
(3)11.2 L (1分)
(4)滴加稀盐酸和氯化钡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2分)
二、选答题(共20分)
说明:考生可任选其中一个模块的试题作答,若选答了多个模块的试题,以所答第一模块的试题成绩评分。
《化学与生活》模块试题
1.(4分)糖、醋(盐),能,维生素 (各1分)
2.(8分)(1)HCHO 、C6H6 (2)A、B (3)B (4)A
(5)2 CO + 2 NO 催化剂 2 CO2 + N2 (6)D
(7)合成纤维 (8)B (各1分)
3.(8分)(1)碱性(1分) (2)NaHCO3 (1分) (3)还原,①③(各1分)
(4)MgCO3 + 2H+ = Mg2+ + H2O + CO2 Al(OH)3 + 3H+ = Al3+ + 3H2O (各2分)
《有机化学基础》模块试题
1.(4分)(1) 2—甲基丁烷 (2)
(3)②⑥ ③④(每空全对给1分,见错不给分)
2.(8分)(1)C9H10O (2)羟基 (3)① (4)4 (各2分)
3.(8分) (1)乙酸乙酯 (1分)
(2) CH3COOH (1分)
(3)①②(2分,填对一个给1分,见错不给分)
(4)
(2分,条件不对,可逆符号写错不给分)
(5)2CH3CHO+O2 2CH3COOH(2分,方程式合理均给分)
《化学反应原理》模块试题
1.(4分)(1) ①② , ③ ;
(2) 2 , 25 ;
(3) FeO(s) + CO(g) == Fe(s) + CO2(g) H == -11kJ/mol 。
2. (8分)(1) H2 - 2e- === 2H+ 。
(2) 放热 。
(3) CO32- + H2O HCO3- + OH- , Ca2+ + CO32- === CaCO3 。
(4) 只要答案合理均可得分 。
3. 3.(8分)
(1) 0.8mol/(L•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