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57: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基本经济制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按劳分配的原因: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第三,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多种分配方式的原因:这种分配方式也是由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
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2、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3、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来源:文章屋网 )
【点击进入>>>
选择题
1.D 2.A 3.C 4 .C 5.A 6.B 7.D 8.C 9.C 10.D
11.C 12.B 13.D 14.C 15.C 16.A 17.B 18.D 19. 20.B
21.A 22.D 23.A 24.A 25.B 26.D 27.D 28.B 29.B 30.D
31.C 32.D 33.A 34.B 35.C 36. 37.A 38.C 39.D 40.B
41.答案要点 错误。
(1)1949年,标志着基本结束,我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并开始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2)1956年底,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消灭了阶级剥削制度,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已经建立起来,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标志着社会 主义制度的确立。
42.答案要点: 错误。 (1)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产生之间的矛盾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4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及其确立这一制度的依据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它存在的依据是①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②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③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标志着在所有制结构理论和实践方面的重大突破。
【关键词】有效提问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 策略
课堂提问,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的、学情等设计问题进行教学问答的一种教学形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把完成教学目标的教学过程分解为一个个教学阶段,又把教学阶段分解为一个个教学步骤。这些步骤的不断推进,就构成了课堂教学进程的曲线。课堂提问是实施教学步骤的基本手段,正因为如此,人们认为它是课堂教学的“常规武器”,课堂提问适用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古人曰:学则带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即疑惑,是现有知识与思维之间的矛盾,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起点或开始,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探究新知识的原动力。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疑,让学生的思维泛起阵阵涟漪呢?这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提问来实现的。
一、教师在课堂教学提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是在思想品德课堂上教师容易从“满堂灌”到“满堂问”,教师对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认识不够,往往提出的问题既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也不能引发学生的思考。笔者通过听取同科级成员的授课以及反思自身的课堂,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1.提问随意性大
在一堂课中,有的教师提问多达二十多个问题,少则一两个甚至没有。根据什么需要设置问题?一些老师对此把握是模糊的、随意的。
例如,在讲《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时候,有老师会提出“我国有多少个少数民族?分别是哪些民族?”“你们知道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上所印制的分别是哪些少数民族?”“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是怎么样的?”等等这类的问题。表面上,这些问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但事实上学生并没能从这些问题中掌握重点知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课重点要掌握的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以及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而不是少数民族的内容。
因此,“设问”必须遵循“需要”,提问是让学生把握教学重点、难度和疑点的重要途径,不能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而随意设问。
2.提问缺乏思考的价值
有的提问缺乏探究性,不能引发学生思维活动,事实性问题比例较高,让学生独立思考、答案开放,或让学生进行分析、评价的问题比较少。
例如,在讲初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一框题时,讲到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的内容时,有教师会提问:“升国旗是不是一种爱国的体现呢?”“我们应该热爱祖国吗?” 显而易见,类似的提问不仅无益于活跃思维、解决教学问题,反而会使课堂结构松散,学生注意力分散,甚至于只是让课堂添些混乱而已。这样缺乏思考价值的提问是课堂组织中要尽力避免的。
3.提问缺乏互动性
几乎没有教师为学生留出提问时间,也几乎没有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而教师反复重述或打断学生发言等现象却普遍存在。
对于这个问题,教师应学会教学中的“空白艺术”。“空白艺术”关键在于留给学生相当的时间,由学生自己对学习内容进行解析、消化,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思考。教师放弃“满堂灌”“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法,彻底克服教者“包办代替”、学者“生吞活剥”的现象。教师将由演员变成导演,学生则由台下的观众变成领衔主演,从而相互学习,达到互动效果。
二、有效提问的内涵
有效提问是指提出的问题能使人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有效提问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置问题情景,有计划地、针对性地、创造性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究,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课堂教学提问方式。
有效地提问,既可以调节课堂气氛,促进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又能促进师生有效互动,及时地反馈教学信息,提高信息交流效益,从而大大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那么教师在提问过程中应注意哪些方面呢?
三、课堂有效提问应注意的问题
1.所提问题应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所提问题的内容应包括学习的重点、难点、热点。以《富有活力的经济制度》为例,其重点是“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及意义”,难点是“理解当前不同的经济成分及其作用”。教师要围绕这些内容认真设计问题,巧妙提问,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视野。只有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联系热点地提问,才能激发学生不同角度的思维,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
2.提问应具有一定的深度
所提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既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又要使学生通过努力达到“最近发展区”。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为例,可以这样设问:我国为什么要对外开放?加入WTO对我国有什么影响,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我国企业该如何应对?像这种难易适度的问题,就能拓展学生思维活动的广度和深度,能引导学生沿着符合逻辑的思路去分析和研究。
3.多重提问应有层次和梯度
教师设计问题应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小到大、由表及里,层层推进,步步深入,从而“围歼”难点。如《基本经济制度》中讲各种经济成分时,先提出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怎样理解公有制和多种所有制经济?当学生能顺利完成这两个问题时,再引出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决定因素。让学生阅读后谈想法,并提出自己所困惑的问题,然后把学生提出的共性问题归纳为以下几个:怎样区分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体现在哪?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产生了什么影响?这样,把问题一个一个地提出,又一个一个地解决,让学生经历了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既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思维,又提高了学生的智能素质。
4.提问应有探究性
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所提问题应有一定的探究性。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多角度、多途径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灵活性。在学生解答完问题后,教师还应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一步去探究。如: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对我国从事出口贸易的企业存在哪些机遇和挑战?中国企业该如何应对?请你为从事鞋类外贸企业的发展制定一份合理的经营战略等等。课后教师指导学生如何获取资料,怎样对所获资料进行分析、筛选、整理、加工,进而提出自己的新见解、新观点,并撰写小论文、小调查,还可组织交流或举行展示。通过开展探究性教学,既使学生学得了知识和技能,又使学生获得了探究的体验,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突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5.提问应把握时机
提问要选择恰当的时机,要与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一致,在学生处于“愤悱”状态的最佳时机进行提问。提问的课堂时机包括:学生学习情绪需要激发调动时;学生研究目标不明思维受阻时;需促进学生自我评价时。提问既要立足于学生共性问题,又要兼顾学生存在的富有探究性的问题,同时还应注意问题一定要适应学生个体的发展实际。
6.提问方式要灵活多样
提问的类型,按认知水平可分为知识水平(考查是什么)、理解水平(考查为什么)、应用水平(考查怎么用)、分析水平(考查分析能力)、综合水平(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和评价水平(考查评价能力)等六个由低到高不同层次水平的提问类型。
针对上述类型,教师应灵活选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提问:
直问――就是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如: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
曲问――就是转弯抹角,从侧面或反面提出问题。它有助于学生澄清概念、疏通思路,使学生沿着奇道曲径达到知识的深层与高层。如:基本经济制度与分配制度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正问――就是从问题的正面设问。如:我国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有什么意义?
反问――就是从问题的反面设问。如:如果不允许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会给我国的经济局面带来什么变化?
追问――就是针对某一内容或问题,为了使学生弄懂弄通,往往在一问之后又再次提问,穷追不舍,直至学生真正理解为止……
7.提问反馈的及时
有的教师对学生回答得对错与否不作评价,马上又提出第二个问题叫学生回答,或者评价含糊其辞,叫学生如坠云雾,摸不着头脑;或者只说缺点,不说优点;或者过早把答案告诉学生,代替学生思维。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在学生经过思考、回答后,给予客观的、鼓励性的评价或必要的指引。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有效的课堂提问是进行思想政治学科思维、语言训练,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通过科学的课堂提问,多角度、多层次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加强教与学的和谐互动,能极大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当然,课堂环境的多变性,也会使实际的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灵敏性。教师只有从根本上树立课堂提问的正确观念,在实践中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灵活性与有效性,才能事半功倍,更好地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吴常春.论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政治教学的策略[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11).
[2]何杰.浅谈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政治教学[J].新课程(教研),2010(08).
[3]万深山.新课程改革中初中政治教学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26).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强调学习过程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互动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本质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怎样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呢?应该让学生动起来,具体讲就是思想政治课要做到“读、问、议、说、讲、练”的和谐有机统一。“读”:让学生带着问题读教材;“问”:老师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议”:要引导学生议论和讨论,力求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说”:要求学生回答问题,大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讲”:老师精辟的分析讲解,要求逻辑严密,要点清晰;练:训练反馈。例如:我在讲“国家财政”一课中,我是这样完成本框教学任务的。阅读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视觉器官来思考,理解文章所表达的内容和意思,因此,在上本框一开始,我便让学生以“高中新课程导学与能力培养”中预习导学中的问题为纲,先通过阅读教材,让学生从整体上先感性的理解教材的大致内容。然后完成“高中新课程导学与能力培养”上的知识梳理,这样学生学习做到了心中有数,带着问题听课,更加有目的性,避免了学生盲目听课,提高了上课的效率性。学生完成了“读”一环节,在学生完成“读”一环节,学生对本框的结构线索大致了解的基础上,我提出了以下四个问题:
1.财政的内涵(含义、实质、目的、实现方式)?
2.财政收入的四种形式及最基本的形式?
3.财政支出是如何体现财政作用的?
4.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关系?
让学生围绕教材上的探究框进行充分的讨论,老师启发学生思考,要求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也就是让学生在问题的指引下完成“议”“说”环节。针对学生的回答,我给予点评,重组、纠正并给予精炼、清楚的分析讲解。最后,结合“高中新课程导学与能力培养”中的理解应用,进行训练反馈,完成“练”的环节。这样做可以让学生真正在课堂上“动”起来,让课堂气氛“活”起来。
二、课堂简单化
也就是说教学中尽量排除一些形式化的东西,最大限度地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1.突出重点,有的放矢。教学目标过多,学生没有思考、消化的时间和空间,思维得不到激活,知识达不到理解,而且教学目标过多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应根据课标和学生的实际确定教学目标和重点。例如,“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框,理论性很强,知识点很多。①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②公有制的含义及实现形式;③国有经济地位、作用;④集体经济的地位、作用;⑤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地位、作用;⑥公有制主体地位的表现;⑦了解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的含义、地位、作用;⑧理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实行的原因及意义。如果一节课讲授以上8个知识点,学生难以消化、理解、吸收。因此,我采取了将重点放在第①、②、③、⑥、⑧五个知识点上,剩余3个知识点让学生课下去探究,这样既讲透了重点,又使学生很好地接受了知识,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2.语言简单化,注重细节。课本语言是比较僵硬、死板的,只有将它们转化为生活化的语言,才能打动学生,如果教师上课平铺直叙,就无法用教学激情感染学生,生活化、幽默的语言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例如,在讲“货币的职能”时,这一部分比较抽象,但又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在讲流通手段职能时,我给学生举例说:我买了一台电脑5000元,问:购买5000元的电脑,此时5000元在交易中起了什么作用?学生立马明白,即刻回答:商品交换的媒介。我又追问:作为商品交换媒介,体现了5000元的什么职能?学生回答:流通手段。学生在简单生活化的问题中,理解了抽象的流通手段的职能,也让学生品味了生活的乐趣。
3.教学资源简单化。现代生活网络媒体的出现,使得课程资源极为丰富,小到报刊标题、大到重大事件视频。教学资源使用能使学生更加形象、直观地理解书本上抽象、空洞的理论,但是并不是意味着教学资源用得越多越好,用的过多反而会破坏课堂教学结构,使课堂变得冗繁。我主张教学资源要用的精且透,做好一节课用1~2个材料或视频,使学生明白理论就足够了。例如,我在讲“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一框时,用了一组材料,包括三则材料。通过分析这一组材料我们既理解了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又理解了国有经济的地位、作用及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表现。学生通过多角度分析材料既提高了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又使学生在练习中对知识进行了把握。
三、坚持课堂听写
课堂听写是对知识的巩固与再现。进入高中学生沿袭了初中政治开卷的习惯,对一些基础理论不善于记忆,也不愿意记忆,于是我采用这样的做法。我的听写题目多是一些基础理论或是本节课的重点,我会在讲授新课时重点强调、着重分析,并告诉学生这是我下节课要听写的题目,这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同时也避免了学生不知道背书上的哪些知识点,避免了一些盲目性。听写成绩与平时成绩精密挂钩,并实行100分大比拼,充分调动了学生背书的积极性,达到了对知识的很好掌握。同时我还坚持知识点的循环听写,帮助学生克服遗忘规律,达到对知识点的反复记忆,从而全面掌握知识点。
四、由学生评讲单元试卷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在讲作业题时,我会帮助学生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什么知识点,知识点在题目中是如何让体现的,解题关键点和突破口在哪里,主观题的话,我还会分析答题的最佳途径,并总结出一定的答题格式、方法。这种讲评试卷方法,不断给学生灌输、强化,使学生成为做题的模式和习惯。由于课程进度还是比较紧张,因此我只让学生用此方法讲评单元试题。我将单元试题分给四个同学(随即)准备,让他们下去准备,在他们上课之前,先到我这里来对他们准备的情况进行一定的把关与辅导,避免他们发生一些小错误,节约上课纠错的时间。学生当了小老师,他们的积极性很高,都很认真准备,同时给课堂注入了一些新鲜的元素,学生听起课来也更有激情,我尝试了一个学期,感觉到讲评试题用此方法达到了预想的效果,我将继续采用此方法。
以往公共治理模式的研究,大都以国家、社会以及民间三者之间的权力的划分与平衡为主要研究对象。即使考虑经济转型与社会转型的因素,依然是在这个研究的基本范畴中展开的。在最近的文献中,如娄成武、张建伟[1]认为,当代地方政府角色与职能已发生了很大转变,正逐渐由地方政府概念转向地方治理概念。地方治理模式也正经历由传统官僚体制向新兴的市场模式与政策网络治理机制的转变。李文星、郑海明[2]从目前我国行政沟通存在的问题及现实需求出发,在治理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地方政府与公众互动式沟通的概念,并从转变观念、变革体制、拓宽渠道、完善法制等四个纬度探讨了我国地方政府与公众之间互动式沟通机制的构建,以及地方治理在现代社会多中心治理结构中的关系。这种研究,从学术的角度观察,也没有作出更加明确或者是更加有新意的理论思路。中国公共治理模式研究要用一种新的思维,在更加宽广的学术视野下展开。基于此,本文将用历史与经济研究的基本方法,从历史上中国基本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的演化关系来考察中国公共治理模式。
一、基本的理论分析
通常的公共治理模式研究认为,国家、社会以及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构成了公共治理模式的三个要素,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大致成为了公共治理模式研究的基本范畴。但是,向更深的层次观察,是什么决定了这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与运行框架?就如经济学的研究中,企业的运行以及资源配置构成了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内容,而什么要素构成了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也许更为重要。近代人类历史上的公共治理模式经历过一次大的转变。13世纪以来,发端于威尼斯的资本主义运动,使西方国家以及日本等纷纷变成资本主义国家。在这个背景下,这些国家的基本经济运行制度、社会制度,国家、社会以及公民个人的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基本的公共治理模式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中国的发展特别是公共治理模式的转变却呈现出与西方社会迥异的情况。中国公共治理模式转变的特征何在?是什么导致了这种现象的出现?回归历史的研究,重新考察中国历史上基本经济制度特别是农业制度的变化与国家公共治理模式的演化就能管窥一二。
中国历史上农业制度变革影响了地方政府的公共治理模式。在中国,传统经济没有演化成现达的工商业经济,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这是由于农业经济发展没有突破以下三个因素:1.资金的广泛流通,剩余资本透过私人贷款方式,彼此往来。2.经理人才不顾人生关系的雇用,因而企业的扩大超过本人耳目所能监视之程度。3.技术上支持因素通盘使用,如交通通信、律师事务以及保险义务等,因此各企业活动范围超过本身之能及。[3](P31)这三个条件背后的实质因素是政府职能以及公共治理模式的转变。如果政府没有推动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三个条件的突破,政府本身的公共治理模式就不会在合适的条件下实现转型。中国历史上基本的经济制度源于农业的发展,农业制度的发展又决定了相当时期中国基本经济结构与社会制度。农业经济的发展受制于自然地理条件。在中国北方,黄河中游由北至南将黄土地区割成两半,其纵长500英里。由于黄河的流水中夹带着大量的泥沙,河床淤塞,引起堤防溃决泛滥,造成中国北方区域财产与生命的损失,因此,治理黄河成为了历史上中国农业经济发展是否成功的最重要的制约条件。但是,受到科学技术发展条件的限制,黄河的治理只能通过中央政府动员全国之力进行,这为历史上中央权威的形成提供了基本的可能。
同时,北方农业文明的发展一直受到来自长城外少数游牧民族的侵扰。为了保护农业文明的发展成果,也要求国家政权集中权力,动用全国之力来抵御北方威胁。特定的地理、水利条件与地缘关系的交汇造成了中国历史上土地制度与公共管理模式的变化,即在强大的中央集权下,国家权力的扩大,民间社会的相对不发育;土地制度的分散格局,国家直接对大量分散农民的直接征税。由于没有形成社会的中间土地与中介组织,民间的产权界定以及其他相关条件难以形成,因此就不可能造成黄仁宇所说的进入资本主义与现代公共治理制度所需要的三个条件。中国历史上土地制度与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是相互交融的,这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直接影响到中国土地制度的变革与传统社会的发展。
中国土地制度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井田制。根据钱穆《国史新论》[4]所言,春秋战国时代,诸侯在其所居城郭之外划出部分可耕地,平均分配给农民,按年龄受田还田,按照井田制度的标准理论,每家受田百亩,此所谓私田,八家又共耕公田百亩;每户享受百亩私田收益,公田百亩收益归“公家”所有,大概相当于向农民征收收获的九分之一。这对中国后代的土地以及政治制度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在中国历史上形成了大致平均的土地分配制度,以及带有一定平均主义色彩的土地分配思想。战国后,中央集权制度形成,政府直接向农民征税,又强化了这种土地制度以及社会经济制度,直接影响了中国传统的公共治理模式之形成。
二、基本经济制度、农业制度安排对公共治理模式的影响
中国历史上的土地制度大致到明朝洪武年间基本定型。中间经过汉、唐、宋、明①,虽有很大变化,但是中国春秋时代的井田制度的平均主义思想一定程度上依然在延续,并且深刻影响到土地制度的变迁。汉以后,土地私有化以及中央集权制度基本确立,中央政府直接对分散的农民征税,分散的农民土地基本可以保证中央政府的财政支出,因此,政治、经济管制并不需要太多的技术支持,中央政府也有能力去维持这种分散的土地制度结构。随着历史的演化,行政力量对于这种特殊土地制度的安排得到不断加强,但是,私有产权下土地的自由流转内在地推动着土地的兼并,而土地兼并的出现与扩大,削弱了政府的税收基础,危及政府的财政能力与运营能力。①
这种行政力量与经济动力的相互制约构成了中国土地制度变迁的主要脉络,也导致了传统公共管理模式的形成与强化。在汉代,全国土地按照比较平均数划分给农民,这样,就形成了无数的自然纳税主体,中央政府对农民直接征税,由于税基广泛,政府对农民征收较轻的赋税。根据荀悦《前汉记》的记载,汉代前期中央政府的法定税率是十五税一。但是,土地的自由买卖、流转使得土地持续集中于若干大的地产者手中,国家的税收持续减少。中央政府为了维持税收的基础,必然会抑制土地的兼并,以继续维护耕者有其田的小自耕农制度。持续的历史累计形成了传统的治理模式,即中央集权下,官僚集团对无数分散的小自耕农的公共的治理。唐代实行租、庸、调与两税制。租庸调是指唐代田赋制度,“租”是指农民在其授田期间对国家负担的租额;“庸”是指人民对国家的义务劳役,每人每年服役二十天;“调”是各地人民给中央的土产贡献。这是一种经济平均主义理想的赋税制度。由于会计、账簿以及中间服务制度的缺失,随着人口变动,户口登记制度逐渐错乱,此种制度的维持需要高昂的成本,两税制的产生就是制度安排的成本收益变化导致的结果。两税制下,一年分夏秋两次收税,收税以现居住地与现有土地为标准,同时改以实物征税为货币征税。#p#分页标题#e#
两税法改按人丁为按财产征税,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是,由于与传统的平均主义土地制度的安排相悖,加之土地的兼并,其对中国农业制度和公共治理模式变革的作用是有限的。在宋代,中国的土地制度发生了突变。宋代中国的工商业取得了不错的发展,它对于造船、铸币、开矿等投入了非常大的精力,将其作为全国发展的基础,在军事上采用募兵制,用经济的方法解决政治以及军事问题。在王安石变法中,实行方田法、青苗法,为中国古代经济商业化转型与公共治理模式转型提供了一次契机。但是,宋朝转型并没有成功。这是因为传统政策一直注重培养无数小自耕农,没有形成工商业发展所需要的产权划分、技术储备和会计、法律等条件。在传统的公共治理模式中,无法界定私人财产权的绝对性,政府也无法判断如何获得财产为合法,以及哪种经济、金融行为为有效,因而国家的法律、会计安排只能以简单的传统案例作为参考。真理在官僚组织手中,不容辩驳,政府管理大批农民,以“息争”为原则,独立的私人产权也不能获得保证。虽然政府通过变革加强了金融经济,使财政商业化,但是,传统公共治理体制却不能为之提供支持。
朱元璋建立明帝国后,对宋代以来超前发展的工商业部门进行了全面收缩,以落后的小农经济为蓝本对整个国家进行改造。为保持政权的稳定性,国家的经济政策重新回到原来的重农轻商的传统中。重新将全国土地划分成无数小的单位,大致平均分配给全国农民,对农民直接征税。资料研究显示,明朝主要的税收来自农业及其特产税[5](P224),工商业税收在政府的收入构成中比重下降,微乎其微。这与宋代国家的税收以工商业税为主有巨大的差别。同时,在国家的权力安排上,中央的权力进一步加强,地方以及民间的权力收缩。政府以官田的名义对苏浙地区的地主课以重租,利用和罗织各种刑事案件,打击各大家族;打击商业阶层,规定商人之家不得穿纱绸,全民不得下海。在中央集权下,明朝全国资源被分成无数细枝末节,财政部门成为一个庞大的会计机构,不参与经济过程,不能像西方国家那样成为经济的发展因素。社会在收缩中实现均衡,非常有利于国家政权的稳定。但是,由于政治的集权与经济的分散,民间的商业机构不能发育,现代的公共治理模式也不可能出现。
三、结论
历时4年,百易其稿的《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2015年9月13日向社会公布。这份贯彻“四个全面”的重要文献和承载历史成果的鸿篇巨制,是统揽国企改革全局的宏伟蓝图,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价值取向,主要体现在:市场化是方向,现代化是目标,国际化是潮流,新常态是大趋势。
长期以来,国有企业存在发展目标多元、功能定位不清、考核针对性不强、国有资本的功能性作用发挥不好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指导意见》把国有企业分为商业类与公益类两大类,主要基于以下考虑:一是国有企业分布广泛、门类复杂,宜粗不宜细;二是考虑不同企业所处行业特点及多数企业混业经营,既要看主业,又要看发展;三是考虑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经营特点,在相对稳定的基础上以便对企业的功能和定位进行动态调整;四是充分考虑各地实际,在遵循国家统一分类原则的前提下,允许地方结合实际划分并调整本地国有企业功能类别。
《指导意见》再次旗帜鲜明地指明了要高举“一面旗帜”,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两个不动摇”,坚持国有企业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不动摇,坚持搞好国有企业、把国企做强做大不动摇;贯彻“三个有利于”,有利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以国有企业带领民营企业,国有资本带领民营资本共同发展。推进“四项建设”,主要要坚持现代企业制度、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国有资产监督体系和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坚持“五项原则”,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增强活力与强化监管相结合,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坚持积极稳妥统筹推进;抓好“六项任务”,主要有分类推进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发展混合所有制、强化监督。《指导意见》坚持问题导向,有什么问题改什么问题,同时更加注重规范,先定规则,于法有据;另外力求系统完备,强调改革的政策、举措和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坚持阳光透明,主动接受监督。
国企改革的目标和方向是到2020年,在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更加符合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化经营机制,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更加合理,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善于经营、充满活力的优秀企业家,培育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国有骨干企业,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
要按照《指导意见》,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意见,加强统筹协调、明确责任分工、细化目标任务、强化督促落实,确保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顺利推进,取得实效。
摘要: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对经济法律意识的形成,对经济立法、经济司法和经济执法,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和作用。本文根据经济法的本质和特征,阐述了经济法的七项基本原则认识,人为各项基本原则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缺一不可的。
关键词:经济法;基本;原则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具有普遍意义的调整经济关系的指导思想,是经济立法、司法、执法活动中的根本准则。它不仅贯穿于经济法的始终起指导作用,而且是经济法的性质、任务、目的、调整对象的综合概括,是经济法本质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经济规律在法律上的反映。
1 保障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原则
1999年3月九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把“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写进了宪法。宪法第十一条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以法律形式把我国各种经济形式的地位加以明确,并对其合法权利加以保障,不但是我国以宏观调控为己任的经济法的首要的、基本的原则,而且还是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法律依据。
2 资源优化配置原则
在现代社会大生产中,经济资源有效合理配置的手段是计划和市场。我们要善于运用这两种手段的长处,发挥各自在资源合理配置中的作用,实现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在市场经济中,市场对资源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来对资源优化配置。计划,主要是按照政府预先制定的计划,依靠行政指令来实现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但不是唯一的手段,因为市场有其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所以,在资源配置中必须加强和改善对经济的国家干预,而计划是国家干预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对资源的配置要把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结合起来,使经济资源得到更为合理、优化的配置。
3 国家适度干预的原则
所谓国家干预,是指国家运用行政手段和监察、审计、司法等手段对经济活动进行参与干步,以保证经济活动的顺利合法进行。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国家干预体系。市场调节是自发性调节,是基础层次的调节,对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在微观层次上往往有比较好的效果,但在宏观层次上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选择、经济总量的平衡、重大结构和布局的调整、收入分配中公平与效率的兼顾、市场效率条件的保证以及资源和环境的保护等重大问题难以调节,这就需要国家进行适度的干预。国家为了实现经济总的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引导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健康地发展,以间接手段为主对国民经济总体活动进行适度干预,有助于发挥其长处,弥补市场调节的短处,防止或消除经济中的总量失衡和结构失衡,优化社会资源配置,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4 社会本位原则
经济法是社会责任本位法,是平稳协调法。它是以社会公共利益为出发点,确立各种组织和个人的经济法律地位,调整国家在干预社会经济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经济关系。
关键词 导学案 问题设计的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0091-01
一、设问方式的选择要有张力,具有开放性
陶行知曾说“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教师在导学上的问题如何设计,“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选择是否成功,不仅对巩固与检测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把知识转化为技能,优化学生的思维与能力,而且对课堂交流展示的高效学习是否成功,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是否到位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导学案中自主学习部分,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认真的阅读、学习教材的内容对即将要学的知识有一个粗略的认识和了解,为后面深入的学习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因此,问题的设计要顾及全班不同层次的同学,对这一部分知识点的设问,问题要紧紧围绕教材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来没计,采用“是什么”设问方式会比较好。其次,对需要深化和拓展的知识点多可采用“为什么”的方式设问。例如,导学案中的自主探究部分,学生需要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经过思维的加上、运用课堂讨论与交流等方式对课本知识点进行归纳、整合才能解决的问题。对有益于学生生成独特的有价值的见解、生成宽于教材的鲜活的知识,采用“怎样做”的设问方式,更能激发学生主动思考,更有助于学生对教材的分析、归纳、演绎之外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例如,在学习《我们都爱玩》这课时,我设计了“(1)玩与学有冲突吗?生活中你是怎样处理好两者的关系的?(2)在生活中如果父母剥夺我们玩的权利,你将怎样维权?”的问题。
二、设问方式的选择要符合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年龄段学生的心理意识及智力水平是不一样的,一份优质的导学案在设问时应该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有关知识的准备,心智技能的掌握,教材结构等要素”(1)设计出每个人都能学有所得,学有所思的问题,让优秀学生从导学案没计的问题中能感受到挑战,一般的学生能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大大提高学习的自信心。例如,导学案中要有简单的,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就能独立完成的“是什么”的问题;要有需要经过学生思考、分析找出新旧知识的差异和联系才能生成答案的“为什么”的问题;要有需要教师的适时点拨,同学之间互动、研讨、交流的方式才能完成的有一定难度的“怎样做”的问题。
三、问题设问的方式要遵循循序渐进、难易适中的原则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也是我们教师设计导学案时选择设问方式的核心理念。如何实现每一位学生在学习中都能有所收获、有所发展?如何将难易不一、杂乱无序的学习内容处理成有序的、层次性、阶梯性的、满足各层次学生认知规律的问题体系?导学案的问题设计应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入深,实现逐步递进,使学生在问题的显现和解决过程中“实现“跳一跳,够得着,想说也能说”境界。”例如,在学习初三《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制度》中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各显其能”这个内容时,为实现每―何学生都能有所发展的目标,我这样设问:(1)多种所有制经济指的是哪些经济?(2)我国基本的经济制度是什么?(3)为什么要实行这样的基本经济制度?(4)实行这样的基本经济制度会不会改变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怎样做?第一、第二个问都是“是什么”的问题,照顾到了每一位同学;第三个问采用“为什么”来设问题,有一定难度。这个问题有困难的同学只要用心,也有话可说;第四个问题采用“是什么”和“怎样做”来设问,目的是既要照顾全班同学的学习激情,集中精力,同时使问题赋有挑战性,学生需开动脑筋去思考、去探究才会有答案。
国有企业改制后的性质,国企改革前,原国有企业的国家所有的性质改制后变成了混合所有制企业,其股东由国资管理部门和其他非国有股东组成,一般为国有控股企业,其性质已不再是纯国有企业,也不是纯私有制企业。改制后,其主人是股东大会,股东大会行使最高权力。股东以持有股权数进行投票决定公司的重大事务。
【法律依据】《关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规定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
(来源:文章屋网 )
去年12月22日,银监会出台《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称《意见》),开放农村金融。这恐将导致现有土地制度发生根本性改变。
《意见》对农村金融进入门槛设得非常低,如规定在乡镇新设立的信用合作组织,其注册资本不得低于人民币30万元;在行政村新设立的信用合作组织,其注册资本不得低于人民币10万元等等。无疑,农村金融发展将迎来一个前所未有机遇。
然而,《意见》虽然给了合作金融同步发展的机会,但并没有给出相应的可操作性条款,而是将“保险、、租赁、保管、担保、个人理财、信息咨询、银行卡等产品与服务”给了私人银行,而农民社区信用社却不能经营这些业务,这就决定了农民的社区和跨社区信用合作社不可能像日本、韩国、台湾一样占据农村金融的主流地位。那么,私人金融将成为我国农村金融的主流,而农民合作金融将难以有实质性的进展。
《意见》对促进农村土地抵押、增加农民金融资产、促进农村发展和农民进城安居乐业有实质性帮助。但是,如果由私人金融主导村民土地“金融资产化”可能是最糟糕的制度安排,因为,有无数个需要贷款的土地抵押者,而只有一个或两个资金供应者,此时土地的定价权不在农民的手上,农民会很廉价地失去承包地。
“土地要抵押,且抵押出好价格,之后也不容易失去“这是农村金融和土地制度改革必须考虑的三个目标。要实现这三个目标,就必须建立适应土地双层经营体制的农村金融制度,也就是以社区合作金融为基础的双层保护的多元金融制度。
这种制度的主要内容是:国家依法发给村(社)集体土地所有权证,中央或地方政府成立土地银行和土地储备中心,村(社)成立土地信用社,村(社)用集体土地所有权在国家银行抵押贷款以扩充村(社)土地信用社的本金,村(社)成员用自己的份额土地所有权或承包经营权在村(社)信用社抵押贷款。当然,集体所有权抵押贷款,既可以在政府土地银行抵押贷款,也可以在私人银行或商业银行贷款;村民或承包者个人的土地份额权和承包经营权也可以在私人银行、商业银行、合作银行、社区信用社抵押贷款。
如此制度安排的好处是:第一,有多个资金供应主体,农民的合作金融组织也是一个供应者。在资金供应主体中,对农民有双层保护:一层是国家和政府的保护,国家和政府通过土地银行给村社土地信用社以贷款,保护和扶持农民,使他们不至于贱卖自己的土地;另一层是村(社)合作社的自我保护,只有当私人银行比村(社)信用社的土地抵押条件更优惠时,农民才会向私人银行抵押贷款,以增加农民的土地资产价值。第二,土地双层经营体制和金融双层(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经营体制相结合,既解决了金融为农民服务的问题,又有利于巩固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和乡村治理制度。第三,在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和治理制度的前提下,还有利于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和以土地资产收益、土地金融收益为基础的村(社)保障制度的建立,有利于农村健康和谐发展。第四,农民合作金融是正规金融(包括私人银行)服务农民的桥梁和纽带,可以规避正规金融面对分散小农时的成本和风险双高的劣势。
一、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的时代背景
(一)十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成果
1、定量方面的成就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国有中小企业在十六大召开之时, 80%以上已完成公司制改制。国务院确定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百户试点企业和各地选择的2700多户试点企业中,绝大部分实行了公司制改造。
2、定性方面的成就 第一,整个国有经济布局得到优化,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及效益状况明显改善;第二,整个国有企业的组织结构得到调整,不合理状况明显改变;第三,国有企业改革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产生了“溢出效应”,带动或促进了非公经济发展。
(二)十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一波三折的主要原因
1、对“产权清晰”的不同认识产权结构多元化是现代企业制度的理论假定。但是传统国有企业的单一国有产权安排是非常明了的。如果实现了产权结构的多元化,国有企业就不再是经典意义上的国有企业了;而这与当时的思想解放程度与力度不能完全达成共识。从而人们尝试在不触动国有体制包括国有产权体系的前提下搞好国有企业。
2、现代企业制度的本质要求在“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十六字中,最赋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内蕴的就是“产权清晰”,“产权清晰”直接决定着“权责能否明确、政企能否分开、管理能否科学”。所以要真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必须进行国有产权改革。
3、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的必要性十六届三中全会做出重大决定,即“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同时第一次正式提出并阐释了建立“现代产权制度”问题,认为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建立现代产权制度是完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也是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
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可以实现以下功能:一是有助于维护公有财产权,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二是有助于保护私有财产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三是有助于各类资本的流动和重组,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四是有助于增强企业创新和公众创业的动力,形成良好的信用基础和市场秩序。
二、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的战略地位
1、所有制的核心是产权
所有制是一个高度抽象的概念,而所有制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实现形态和发展形态却表现为产权形态。这样,就可以把产权视为所有制的核心,即现代产权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制度基础。
2、根据制度经济学的原理,产权制度是社会经济制度结构中最核心的制度
按照制度经济学,制度分为制度安排与制度结构。其中,制度安排定义为在特定领域内约束人们行为的一组规则;而制度结构指经济社会中所有制度安排的总和。制度安排进一步区分为基本的制度安排和一般的制度安排。而所有制、包括产权制度,是制度结构中的基本制度安排,从而决定并影响着其他一般制度安排。
三、现代产权制度的基本原则与内涵
(一)现代产权制度的基本原则
1、建立与现代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相适应的产权制度
随着历史的发展进步,一个越来越以人力资本产权为中心的世界经济社会即将形成。因此,建立的现代产权制度必须充分体现每个人的自由选择权、流动权、就业权、劳动权、创新权,以及享一切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创造的一切有形和无形成果的权利。
2、建立属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制度基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为此,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必须在结构上是以国有产权、集体产权、社团产权、法人产权、私有产权、个人产权及混合产权等多种不同产权构成的,它们既相互竞争又相互联系融合。
3、建立必须符合现代市场经济法治要求的产权制度
现代市场经济是一个“以高度发达的分工和专业化,密切合作和充分竞争为本质特征”的复杂经济体系,也是由高度非人格化的交易活动组成的经济体系。这就要求,首先,我国的现代产权制度要站在宪法的高度,对所有的财产(包括公有财产与私有财产,有形财产与无形财产)必须给予明确的界定和保护,严格划清政府公共权利与公民私人权利的范围边界,以防止公权侵犯私权。其次,由于这种高度非人格化交易关系产生了十分复杂的交易纠纷,所以要想实现产权的第三方保护,就必须保持司法的独立性、公正性和权威性。
(二)现代产权制度的内涵
现代产权制度是权责利高度统一的制度,其基本特征是“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产权主体归属明确和产权收益归属明确是现代产权制度的基础;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是现代产权制度基本要求;流转顺畅、财产权利和利益对称是现代产权制度健全的重要标志。
1、归属清晰
“归属清晰”实际上需要“明晰”的主要是归属产权。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产权具有多元性,在产权多元化的情况下,相对说来需要“明晰”的主要是国有产权,即解决“谁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负责”的问题,为此必须建立“分级所有、分级管理、授权经营、分工监督”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2、权责明确
现代产权制度,不仅要求在权责利上有明确的、具有人格化的产权主体,而且权责利还应当是对称的,即多大的权力必须与多大的利益及责任相对应。否则,不对称的权责利将导致权力的滥用、逃避责任与利益分配不对等,导致产权起不到应有的激励约束作用。
3、保护严格
依法严格保护各种产权主体的资产不受侵犯。这对于私有产权、非公有制经济来说,意义更为重要。因为产权具有排他性,即各种产权主体都具有独立行使该项产权的职能,不容他人侵权。严格保护各种产权,由于同时维护了公有财产权和私有财产权,从而为彻底“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4、流转顺畅
产权具有交易性或流通性的重要特征,表现为各种产权在不同交易主体之间的有偿转让或流转。宏观上表现为市场经济运行中资源配置的流动和收益分配的调整。产权通过流转得到有效配置,资产通过流动获得增值,从而重新调整了利益分配格局。因此,要想建立流转顺畅的产权制度,就必须打破我国目前地方、部门分割和封锁的市场状况,从而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
四、国有企业分类改革与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的思路
十六届三中全会在分析我国产权制度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制定出了我国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的总体思路:第一“公共”(特殊)领域,按照分类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原则,进一步调整国有产权的分布,使之逐步集中于“公共”(特殊)领域,即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第二在“公共”(特殊)领域,国有企业要努力创造条件,加快国有产权的转让和流动重组,千方百计降低国有产权比重,转向相对控股或参股,真正实现产权多元化,建立多元产权相互制衡的产权结构。
【摘要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关键词】社会主义制度/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化
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的问题是当代世界最为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由中央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是当代主流经济学面临的一个崭新问题(Grosfeld,1990)。尽管现代主流经济学是一门比较成熟的关于市场运行和资源配置的学说,但从总体上来说,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并没有一套现成的“过渡”理论或“转轨”理论用来指导经济体制国家改革的重大实践。这意味着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是对现代市场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而且这个实践本身就是对理论的重大发展和贡献。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的结合。那么,什么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呢?按照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就是整个社会的共产(共同占有和共同生产)、整个社会的自由联合劳动、商品生产和竞争的消除、阶级的消灭等等。显然,这样的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形式是不能结合的。但是这里所说的社会主义是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的科学社会主义,即共(论文库)产主义而言的。而当代实践中的社会主义与马克思所说的由发达资本主义脱胎的科学社会主义(共(论文库)产主义)是两种不同历史形态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正是基于当代实践的社会主义而不是科学社会主义最高形态共(论文库)产主义。就实践中的社会主义而言,我们的基本定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对我国现阶段社会性质的根本定位。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十三大报告做了科学的界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确切地说,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是“后发展国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4]。一些学者在讨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问题中,总是把社会主义同科学社会主义的最高形态的特征同市场经济的要求联系在一起研究,如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仅仅归结为公有制和按劳分配,这是不正确的,事实上公有制形式本身不等于社会主义,较低生产力水平意义上的按劳分配实际上必然导致平均分配。这样来理解社会主义实质上降低了社会主义的标准,模糊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中(论文库)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所说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当代实践中的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是后发展国家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是另一种历史形态的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这种基本制度本身就包含着私有制在内的多种所有制形式、多元的产权关系、包含着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存在的条件。在现实的社会主义制度下,多元产权主体的存在提供了市场经济生成与发展的社会环境。
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藕合有其客观依据和历史必然性。生产力和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水平是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得以共同存在的一个前提。从历史上看,商品经济的生成确实是同私有制联系在一起的,但在私有制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商品经济并没有演化为以市场为中心在社会范围的配置资源的市场经济,这说明市场经济的存在是以生产力和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水平为前提的,而分工越发达,单个私人资本容纳社会生产力的能力就越有限。社会分工与社会生产力这一矛盾的解决,一是通过建立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度,实现生产资料占有、使用的社会化,二是通过生产要素组织方式的变革实现财产占有与运作的社会化来解决的。从社会制度的角度来看,我们选择了公有制度而西方国家则是通过选择了股份公司等企业组织形式来解决这一矛盾的。但问题的关键是,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没有消除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必然性,资本主义国家也没有因财产一定形式的社会化运作而使其经济体制演变为计划经济体制,因此笔者认为把市场经济区分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是不科学的。市场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手段,它直接联系的或调节的对象是生产要素或财产的组织单位——企业,而不是所有制制度。市场制度所要求的是采取什么样的生产要素或财产组织形式使企业既能适应财产社会化运作的要求,又能按照市场价格信号组织生产和经营的经济主体。历史上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法人产权独立于所有权,所有权与法人产权分离与制衡机制的创立,曾使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突破自身的局限,适应社会化生产要求,在社会范围内组织生产。社会主义国家完全可以通过对公有制财产组织方式的创新和所有制社会结构的调整,为市场经济的运行创造条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与后发展国家社会主义的社会性质的相藕合,也与计划经济体制所造成的经济低效率直接相关。本来意义上的计划经济是以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前提的,全部社会生产都要有组织地进行,社会对全部劳动和资源都要有计划地配置和调节,商品也就随之自动消失了。从理论上来说,计划经济同科学社会主义意义上的共(论文库)产主义是相同的。从计划经济的现实来看,当代社会主义国家实践中的计划经济,共同特点都是排斥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其运行机制是通过国家的统一计划和行政手段来调节,计划经济运行的基础是政治安排,而政治的本质是支配与强制,即国家对社会经济实行全面垄断和政(论文库)府的超经济强制,因而是一种“统制经济”、“命令经济”,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单纯理解为一种配置资源的方式、方法和手段是不正确的。市场经济有三个最为基本的特征:私有财产制度、自由经济制度、市场配置资源。这与计划经济的基础和本质是根本对立的,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借以产生和存在的制度基础是完全不同的,不能奢望在计划经济的基础上改良出市场经济。事实上无论是理论意义上的计划经济还是实践意义上的“统制经济”都是同市场经济相根本对立的。如果不是这样来理解,那么就意味着不进行彻底的产权制度改革,就可以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这种模煳认识是非常有害的。作为一种经济制度,真正的计划经济只有在市场经济的历史任务完成之后才会出现,而“统制经济”实际上是超越客观实际、违背客观经济规律的制度选择。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还有着一种与市场经济本质要求相适应的世界性背景和意义。市场经济在本质上是没有国界或地域限制的,市场经济的这种属性必然要求打破国家或地域的限制,从而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生产和经营,跨国公司的出现正是市场经济这种本质属性的外在表现。因此,世界经济国际化、一体化的趋势,无疑使中国经济隔离于世界市场的“经济鲁宾逊”式的设计最终归于梦想。世界需要中国,这仅仅是问题的一个侧面,如同一枚硬币有正反面一样,问题的另一面是:中国也需要世界。然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行为主体是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企业,而不是政(论文库)府。因此,我国高度集中体制下的传统的经济模式中,政(论文库)府作为一个超级的“经济托拉斯”来与国外企业发生经济利益关系和竞争,不仅是不公平的,而且必然导致经济的X非效率。因此中国建立与世界上市场经济国家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相接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便有了理论上的或概念上的依据。我们把对市场经济体制的选择置于国际大背景的坐标之中,就会看到市场经济体制也是我们在市场经济的总体氛围的条件下的现实选择。基于这样一种认识,我们可以说,中国加入WTO的实质是同市场经济制度接轨。
二、市场化及其标准
自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一直是中国社会的主流,特别是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市场化改革就成为中国社会的共识和价值取向。自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不少学者也对改革的市场化进程和改革的绩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于我国市场化进程的基本判断,中(论文库)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我国已经进入由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时期。这就提出了一个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即市场化及其判断标准问题。
笔者认为,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至少需要研究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如何理解市场化;二是市场化有无标准;三是市场化的研究方法问题。
市场化是一个与市场经济直接相联系的范畴。国内学者和研究机构对市场化的理解是有一些分歧的。例如,国家计委市场与价格研究所课题组认为,市场化是指资源配置方式由政(论文库)府行政配置向市场调节的转化,具体说,就是“取消或放松国家对商品生产要素供求数量及价格的管制”。而较早系统研究我国市场化进程的学者陈宗胜教授认为,市场化进程是市场机制在一个经济中对资源配置发挥的作用持续地增大,对市场机制依赖程度的不断加深和增强的演变过程。市场机制包括供求、竞争、价格、风险、利益机制等,是市场化理论含义的延伸[3]。把市场经济看做是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作用持续地增大的过程这个定义非常符合新古典经济学的正统规范,但是忽略了市场经济中作为市场主体的人的博弈行为和博弈过程,见物不见人。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来看,自从19世纪末新古典主义的创始人马歇尔等分析供给与需求以来,资源配置问题就成为经济分析的主流,但新古典经济学没有分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供给和需求背后恰恰是人作为市场主体的行为,因此现代经济学把市场过程更多地理解为市场主体的博弈行为和博弈过程。另外把市场化单纯理解为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会偏离市场化的本质。已如前述,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是:私有财产制度、自由经济制度、市场配置资源。把市场经济理解为市场机制调节配置资源的过程,是有一定的理论假设和前提的,那就是在一个完全竞争和市场化已经完成的经济中,在私有财产和经济自由已成为既定前提的条件下,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自然就是由市场配置资源了,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市场经济才被称为由市场配置资源的经济制度或经济形式。经济市场化就其本质来说,首先是经济主体的经济自由权利的确立、实施和得到有效保障的过程。经济自由权既包括个人的财产所有权,也包括劳动力的个人所有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市场化的实质就是经济自由化。市场主体在明确的产权关系和平等互利的条件下,自主从事交易活动,交易双方不仅能够从中获得利,而且还能够创造合作剩余,这样就使原来我们认为并不增加社会财富的交易活动具有了生产性,市场的激励和约束作用也因此凸现出来。
第二个问题,关于市场化有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问题,专家学者们也是有不同的观点。多数研究者认为市场化进程有绝对的标准。这种观点最有代表性的学者陈宗胜教授认为,要判断和评价体制改革是否达到目标,就必须对测度市场化程度的标准作出界定,尽管这是一个难以统一的复杂问题,但是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就不可能作出统一的结论。所以,他认为,应以100%作为完全的市场化的标准,以0%作为完全计划化的标准。其理由是由于各个市场经济国家中政(论文库)府干预经济的程度是不同的,而且同一个国家对不同领域的干预、在不同时期的干预都不完全一致,所以,如果不是以100%来界定完全的市场化(尽管还没有一个国家的市场化程度达到100%),而以某一个市场发达国家的市场化程度作为对比的基础或参照系,那么,不同国家的比较就失去统一的标准,同一个国家的不同领域或不同时期的比较也会发生困难。当然,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市场化没有绝对的标准,只有相对意义[8]。持这种观点的专家学者认为,计算或测度市场化程度的绝对值不是一个科学的方法,也不能从绝对值的意义上去理解市场化程度。说一个国家的市场化达到一个百分数,会给人一个错觉,好像世界上存在一个100%市场化的国家,而这样的国家并不存在;即使是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在市场调控的手段、方式、程度等方面也不完全可比;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市场化的内涵也相应改变,所以,不存在一个静态不变的市场经济标准。因此,对市场化进程的绝对评价是无意义的,而只能进行不同地区之间进程快慢的相对比较,即以名次之类的顺序尺度进行衡量。
笔者认为,市场化不仅在性质上是可以定性的,市场化的过程在本质上可以看做是经济自由化的过程,而且在标准上也是可以界定的。也就是说市场化的含义是双重的,既包含过程,也是指一定的标准,严格来说它是指市场经济发育的一定程度而言的。从过程的角度来看,假设一个国家的市场化水平是从5%向10%过渡,我们就不能认为这个国家或地区是市场化了。这就意味着市场化不能单纯是指过程而言的。其次对于标准来说,它是从静态的角度对市场化的程度的一个限定,即规定了市场化的最低标准,比如说5%就不能说是市场化了。至于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经济交易越来越突破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范围而在全球范围组织经济活动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以及对不同地区之间的市场化程度只能进行相对比较等观点,并不能说明市场化本身是不能测定的,而只是说明市场化的测度的研究方法问题。
关于市场化程度的判断标准,一般认为,市场化程度在15%以下可称为非市场经济或坟墓经济,市场化程度在80%以上可称为成熟或标准的市场经济,市场化程度在60%—70%之间可称为准市场经济,市场化程度在40%—50%可称为转轨中经济,市场化程度在50%—60%左右可称之为接近准市场经济或转轨中经济。国内学者对我国目前市场化程度的判断尚有一些不同的判断,主要是有高、中、低三种估计,高位估计是65%,中位估计是55%—60%,低位估计是60%[7]。正是基于我国市场化程度已经基本达到或已经接近60%的判断,中(论文库)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五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指出:我们已经初步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新世纪5—10年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时期。我认为关于我国市场化程度的判断基本上是比较准确的,国外的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也可以说明这一点,据世界遗产基金会与《华尔街日报》利用50多个经济指标对世界150个国家的经济自由化程度的评价结果,中国市场化程度大致相当于美国的50%,考虑到可存在的人为的偏差,中国经济市场化的程度估计至多达到美国的60%—65%,处于这样的水平,我们可以认为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对于十五期间,要在5—10年中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却有相当的难度。从西方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英国、美国和日本来看,英国大体上用了250年使英国成为标准的市场经济国家;美国用了100年左右的时间成为典型的市场经济国家;我国封建制度几千年,计划经济30年,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一场深刻的长期的社会革命,对此,我们还面临着十分艰巨的任务,如生产要素市场化问题、市民社会的建构问题等等,对此我们应当有科学的判断和充分的思想准备。
市场化程度的研究和判断,需要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和研究方法。国内学者提出的有代表性的指标体系主要有:江晓薇、宋红旭[5]提出的测算指标是:(1)企业自主度:包括企业的14项自,即生产经营权、产品劳务定价权、产品销售权、物资采购权、进口权、投资决策权、税后利润分配权、资产处置权、联营兼并权、劳动用工权、人事管理权、工资资金分配权、内部机构设置权、拒绝摊派权;(2)市场国内开放度:包括农业生产、工业生产、物资流通、商业流通、价格调节、投资管理;(3)市场对外开放度:包括进口依存序、非关税壁垒,直接投资实际额;(4)宏观调控度:包括税收负担、政(论文库)府补贴、贸易管理、社会消费、信贷管理;国家计委课题组[6]是从商品市场(包括生产环节和流通环节)的市场化和要素市场(包括劳动力市场和资金市场)的市场化程度入手进行测算的。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市场化程度实际上就是国家已经放开、主要由市场进行调节量的那一部分占全部市场的比重。顾海兵[7]则是从要素市场化方面进行研究。他提出的测度指标包括:(1)劳动力市场化,包括农村劳动力市场、城镇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的户口管理体制及城镇、城乡的户口封闭体制;(2)资金市场化,包括资金市场的主体结构、资金结构、利率结构;(3)生产市场化,包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产三产业;(4)价格市场化,包括重要的工农业产品价格和公用事业价格、房地产价格、医疗价格。陈宗胜[3]认为,对经济体制市场化进程的测度,最好按经济体制自身的构成,即企业、政(论文库)府、市场三方面展开分析。徐明华[8]则从8个方面进行了测算,这8个方面包括:(1)所有制结构:包括工业总产值中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非公有制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等5项具体指标;(2)政(论文库)府职能转变和政(论文库)府效率:包括GDP与政(论文库)府消费之比、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等6项具体指标;(3)投资的市场化:包括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非公有经济投资的比重、基建投资中非国家预算内资金的比重等3项指标;(4)商品市场发育:包括出口总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商品销售额与工农业产值之比等3项指标;(5)要素市场发育:包括合同制职工占全部职工的比重、每万人职业介绍机构数等5项指标;(6)对外开放:包括外贸依存度和人均实际利用外资2项指标;(7)经济活动频度:包括每万人商业网点数、每万人工业企业单位数等3项指标;(8)人的观念:包括每万人个体户数、每万人私营企业投资者数等4项指标。笔者认为,运用不同的指标体系来探索研究市场化的程度判断本身就是非常有意义的,事实上每个指标体系都不能做到完全真实地反映市场化的程度,重要的也不是运用不同指标体系判断市场化程度的差异,而是对市场化进程的基本趋势的把握。就研究方法而言,笔者认为应当结合借鉴美国遗产基金会的研究方法,该基金会的经济学家首先把经济自由化定义为“对于政(论文库)府在生产、分配、消费等方面管束的消除”。他们对经济自由化指数的测量也是针对政(论文库)府对于经济所施加的束缚程度进行考察,因此这种考察的具体对象主要是政(论文库)府的相关政策。这种考察是对影响经济自由化的“投入”方而不是“产出”方进行考察;该机构共设置50项变量或指标,采用分值测度的方法进行“打分”和评估。这种方法的实质是考察制度因素对经济自由化的影响及影响程度。当然影响一个和地区的市场化程度的差异还有人口素质、技术水平等多方面因素,可以考虑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参考文献】
[1]盛洪.市场化的条件、限度和形式[J].经济研究,1992,(11)。
[2]张灿,谢思全,董利.中国劳动力市场化进程测度[J].经济改革与发展,1998,(5)。
[3]陈宗胜,等.中国经济体制市场化进程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4]陈文通.如何正确理解以公有制为主体[N].北京日报,2002-04-19。
[5]江晓薇,宋红旭.中国市场经济度的探索[J].管理世界,1995,(6)。
[6]国家计委市场与价格研究所课题组.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判断[J].宏观经济管理,1996,(2)。
[7]顾海兵.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最新估计与预测[J].管理世界,1997,(2)。
[8]徐明华.经济市场化进程:方法讨论与若干地区比较研究[J].中(论文库)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1999,(5)。
[9]盛洪.关于中国市场化改革的过渡过程的研究[J].经济研究,19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