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优秀散文

优秀散文

时间:2023-05-30 09:57:5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优秀散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优秀散文

第1篇

在珠穆郎玛的雪海中凝视千年不变的苍茫

祖国啊,伟大的祖国

曾经是金戈铁马狼烟四起的山河

你是东方的奇葩,你是不朽的神话

穿越历史的长河,奏响胜利的凯歌

在东方明珠的塔顶上感受傲视一切的目光

在兵马俑的坑道里感悟历久弥坚的远古辉煌

祖国啊,伟大的祖国

曾经饱经沧桑战火洗礼的山河

你是东方的巨人,你是时代的化身

三峡大坝截断巫山云雨,神州五号一展航天壮举

第2篇

1、出版作品有《贾平凹文集》24卷。

2、表作有《废都》《秦腔》 《古炉》 《高兴》 《带灯》 《老生》 《极花》 《山本》等长篇小说16部。

3、中短篇小说《黒氏》 《地》 《五魁》及散文《丑石》 《商州三录》 《天气》等。

4、作品曾获得国家级文学奖五次,即“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散文(集)奖”;另获“华语传媒文学大奖”“施耐庵文学奖”“老舍文学奖”“冰心散文奖”“朱自清散文奖”“当代文学奖”“人民文学奖”等50余次;并获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法国“费米娜文学奖”,香港“红楼梦?世界华人长篇小说奖”,首届北京大学“王默人-周安仪世界华文文学奖”,法国“法兰西文学艺术骑士勋章”。作品被翻译出版为英语、法语、瑞典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德语、俄语、日语、韩语等30多个语种,并被改编为电影、电视、话剧、戏剧等20余种。

(来源:文章屋网 )

第3篇

2014年9月23日,第六届鲁迅文学奖在北京揭晓。新疆作家刘亮程凭借《在新疆》全票摘取本届鲁迅文学奖散文杂文奖,在发表获奖感言时,他说:“文学艺术是人类最古老的心灵沟通术。”

据介绍,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评奖工作从今年2月开始启动,历经半年时间,从符合申报条件的1359部参评作品中严格评选,最终在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报告文学、诗歌、散文杂文、文学理论评论、文学翻译等7个门类中评选出34篇(部)获奖作品。评委们推选出一批思想内涵丰厚、艺术品质出众,具有浓郁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佳作。反映了我国四年来文学创作持续繁荣的态势,凝聚了广大作家长期以来辛勤耕耘的汗水,体现了我国各文学门类创作的代表性成就。

从中国作家网公布“第六届鲁迅文学奖实名投票情况表”来看,刘亮程的《在新疆》与贺捷生的《父亲的雪山母亲的草地》同样以11票全票通过,获得“第六届鲁迅文学奖散文杂文奖”。同样获得该奖项的还有穆涛的《先前的风气》、周晓枫的《巨鲸歌唱》,以及侯健飞的《回鹿山》。此前,曾在新疆出生、生活,现定居广东东莞的新疆作家丁燕凭借《低天空:珠江三角洲女工的痛与爱》获“报告文学奖”提名。

《在新疆》是刘亮程继《一个人的村庄》后的最新散文结集,全书分为五辑,收入三十八篇散文。有评论认为:“刘亮程的文字具有哲学的思维和广袤的视野,使得一件或简单或平常的事物,能够散发出沧桑的历史感与震撼力。”

此次新疆作家刘亮程凭借《在新疆》获得“散文杂文集奖”,成为自鲁迅文学奖开办以来,第四位获得此殊荣的新疆作家。在此之前,周涛曾获得首届鲁迅文学奖“散文杂文集奖”;沈苇曾荣获首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韩子勇曾获得第二届鲁迅文学奖“评论奖”。《在新疆》是刘亮程最新的散文集,曾荣获《中华读书报》2012年度十大好书,被誉为《一个人的村庄》姐妹篇。

颁奖现场刘亮程还代表获奖散文组发表了获奖感言,他说:“文学是上帝留给人类的最后一个沟通后门。当我们用其他的形式不能保持正常沟通时,文学就成了最后的沟通。大家都回到人的位置,把民族放下,把宗教放下,把文化放下,把政治观念放下,坐到一块讲人的感情,最后是可以讲通的。”

新疆文联副主席、新疆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董立勃在刘亮程获奖后激动地说:“这是我们新疆文学界的一件喜事,我们都非常高兴,此次刘亮程获得鲁迅文学奖,是我们新疆文学界这些年的一个成果。他的作品一直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而且他这些年在整个中国文学界影响很大,深受很多读者喜欢。他的散文在中国散文界都有着一席之地,所以他获奖其实是实至名归。这几年我们新疆也涌现出一批非常优秀的作家,比如像李娟的散文就写的非常好,我相信我们新疆今后还会有获得鲁迅文学奖的优秀作家。”

第4篇

关键词:电视散文诗 虚实 艺术

电视散文诗是诗画结合的一种新生的电视艺术样式,它以散文诗为基础,以解说引导,以画面拓展意境,以音乐、声响来烘托主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加快,人们的文化消费呈现日趋多元化的倾向,真正能够静下心来阅读纯文学作品的人越来越少。相反,影视文化却发展为强势文化,成为人们文化消费的主流。影视与文学的嫁接有助于“高深”的文学阅读直观化,同时也有助于影视艺术增强文化意韵,可以说,电视散文、电视诗歌等电视文艺的出现,是中国文学突围的一种新尝试,电视散文诗就是这种尝试的新生儿。

从第一部具有开拓精神的电视散文诗作品《金海雪山》问世到今天,已有20年的历史。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经历风雨之后得到了媒体的认同,1998年,中央电视台推出了首届《全国电视诗歌散文展播》,在全国形成了广泛的影响。1999年央视创办了《电视诗歌散文》栏目,不少地方电视台也新辟了类似栏目。就传播效果来说,它也得到了观众的认可。人民网评论其“在娱乐、消闲、彩经、传奇为主导的旋转大舞台上撑起一片‘诗意的空间’”[[i]],满足了观众在喧嚣和快节奏生活环境下追求与享受久违了的诗意的愿望。

宗白华先生在《中国艺术表现中的虚和实》中提到了绘画、戏剧、书法等艺术样式的虚实艺术,作为新兴的电视散文诗,正成长在中国传统艺术特别是传统文学、影视等注重虚实表现的环境下,它在化合文学与影视虚实艺术后形成了独特的虚实艺术样式。其虚实艺术主要表现在电视散文诗的创作来源于生活之实,其成品是提炼生活精华之虚;电视散文诗内容叙事描写性段落为实,抒情议论性段落为虚;及其化实为虚、化虚为实的表现手法三方面。电视散文诗虚实艺术的运用能激发编导的创作感悟;能诠释电视散文诗的意境和蕴涵深厚的主题;能创造电视散文诗的美感。我们在构建电视散文诗虚实艺术时要抓住四个重点:注重社会生活的体验和审美素质的提高;电视散文诗的虚实艺术要以虚为主;要像画面一样重视声响的创作;人物是电视散文诗绝对的主角。

1.电视散文诗虚实艺术的成长环境

电视散文诗作为一门艺术样式诞生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上,它必然受到中国传统文化虚实艺术美学的熏陶,由于它又是诗画化合的一个新生儿,其虚实艺术更多地继承和发扬了其“父母”——文学与影视的虚实艺术基础。

1.1电视散文诗成长于中国传统文化虚实艺术美学的社会环境中

虚实相生,是中国传统文化美学的一条重要原则,萌芽于中国传统哲学讲究道、无、理、气的哲学思想中。古代艺术家们将其引入艺术思想中,使之成为古代艺术辩证法的思想核心,并广泛应用于中国几千年的艺术创作中。韩林德在其专著《境生象外》中指出,若想使书画作品中“实”的有笔墨处妙趣横生,必须在“虚”的无笔墨处下一番功夫。清代蒋和在《学画杂论》中强调“实处之妙,皆因虚处而生”,也是在肯定“虚”的无笔墨处在书画中的主导地位。我们不难看出,在中国传统艺术中,不仅文学讲究虚实,建筑、绘画、戏曲、音乐等也都讲究虚实艺术的运用,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上的电视散文诗当然也努力遵循和应用中国传统文化虚实相生的美学原则。

1.2电视散文诗虚实艺术植根于中国文学虚实艺术土壤中

中国古典诗歌是一门讲究虚实艺术的文学样式,唐代大诗人刘禹锡提出“境生象外” [[ii]]的诗作观点,认为凡是具有深远意境的艺术作品,都是在具体有形的实象之外,还存在一个与此相联系的无形虚象,因而产生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宋代范唏文讲究在诗歌创作中情与景的虚实,他说“《四虚序》”云:“不以虚为虚,而以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从首至尾,自然如行云流水,此其难也。”[[iii]]示意通过描写景物来表现思想感情。在当代散文创作中,也非常讲究虚实艺术,最具代表性的是贾平凹的散文。他的文化散文虚实并济,思想与情感并重;他写禅思美文,理不见证,情未抒实,娓娓道来却感染人心。至于风情类和世相类散文也都虚实结合,情理相应,触目染情,释手难忘。电视散文诗是一门电视文学艺术,它的创作基础是散文诗,而散文诗就是化合中国古典诗歌和散文的优秀文体,所以说电视散文诗虚实艺术植根于文学虚实艺术土壤中。

1.3电视散文诗虚实艺术孕育于影视虚实艺术门类中

影视艺术的美学特性表现之一便是逼真性与假定性的统一,影视的逼真性来源于其画面的照相本性,影视的假定性是说影视艺术绝不是对现实生活的机械照相式反映,必然凝聚着艺术家的审美理想和思想感情,体现出艺术家鲜明的艺术风格和创作个性。影视虚实艺术还表现在推动剧情的主要人物的虚化缺席处理与对剧情的无时无刻的在场威胁和影响;通过透过情节中主人公的梦幻、幻觉、自由联想等下意识的冲突,曲折揭示现实加于其心灵上的种种烙印;通过舞台(银幕世界与现实)人生两个对立的世界的相互交织形成的现实与假定的对立等虚实表现形式。电视散文诗声画结合的外在形式说明其本质是一门电视艺术,它孕育于影视虚实艺术门类中,肯定要继承影视作品虚实结合这一优秀艺术形式。

2.电视散文诗虚实艺术的具体表现

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题画》云:“江馆清秋,晨起看竹,……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因而磨墨展纸,落笔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心中之竹也” [[iv]]。在这里,“眼中之竹”是展现于眼际的客观存在,是“实”;“胸中之竹”是创作者对“眼中之竹”的体验和感受,是“虚”;“手中之竹”是创作者“胸中之竹”借助于笔墨线条的物化,是“化虚为实”的艺术形象。从“眼中之竹”转化为“胸中之竹”,又从“胸中之竹”转化为“手中之竹”,也就是“化实为虚”、“化虚为实”的艺术创作过程。

电视散文诗的虚实艺术同样贯彻于它创作的全过程,从创作来源到成品本身,从作品的内容到作品的表现手法,电视散文诗就是编导对现实社会生活及文学作品的电视虚化过程,又是编导通过具体的现实的画面与声音等呈现文学作品主题和意境与自身情感和观点的过程,同时又是编导将影视声画艺术与作品文学艺术二者的优势结合而创造出的实在的同时又是艺术的虚构的作品。它处处都表现着的虚实相生、以实化虚、以虚达实的艺术样式。

第5篇

今年是建国六十周年,我们以庆祝建国六十周年为主题,重点围绕市委、市政府“打造忻州第一、跻身全省十强、建设大而强富而美新原平”的发展方向,自觉服从服务于全市中心工作,精心组织有影响有特色的主题文艺活动,进一步展示我市人民昂扬向上、奋发进取的良好精神风貌,以实际行动证明:文联是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一支重要力量。

1、努力做好春节期间的群众文化活动。

1月份,由市文联精心组织书法家协会的老书法家们挥毫泼墨为市民义务书写春联。翰墨飘香,春意融融,一副副风格迥异,内容丰富多彩的春联把美好的新年祝福及和谐之声送进寻常百姓之家。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文化氛围,展示了我市书法家现场作业的高端技艺。

2、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结合文联实际,坚持以深化“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大讨论为载体,加强学习,深入调研,解放思想,增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在活动中,文联全体人员在学习研讨了关于文学艺术方面的讲话、摘要、讨论以及长远意义,提升了自身素质。

3、落实科学发展观,繁荣文学艺术创作。

文联始终把坚持以人为本,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带着责任,带着感情进行创作,这更是时代立场、生活态度及其创作取向,是“双百”方针和“三贴近”真正得以实施的创作源泉和创新动力。

4、原平市地方特色文化诗歌创作迈上新台阶。

5、以“庆祝建国六十周年”为主题,成功举(协)办了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和书、画、摄影展览赛事。

更多关于2012年市文联工作总结的文章 >>查看更多>> 单位工作总结

6、成功举办文艺创作研讨会,打造本土艺术精品

7、各书法、美术协(学)会积极参与各展览、赛事及创作活动,成绩突出。

二、坚持改革创新,努力增强文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我们从文联工作的实际出发,紧紧围绕文艺的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促进优秀作品和优秀人才的不断涌现;紧紧围绕开创文艺工作新局面,进一步焕发文联组织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1、抓文学刊物

针对近年来我市文学艺术良好的发展状况,市文联主办的机关刊物《梨花》杂志,克服了人手不够、经费不足的困难,今年全新改版,由季刊改为双月刊,在上级领导的支持、关爱下,新改版的《梨花》以丰富多彩的栏目版块和文艺形式,展示了原平纯朴的风土人情、深厚的文化底蕴。并在第五期特设“纪念国庆六十周年”专栏,记录和歌颂了改革开放以来原平又好又快发展的辉煌成就,力图展现魅力原平、和谐原平的崭新面貌。受到广大文艺爱好者及全市人民的好评,为我市文学艺术工作者创建了必须、必要的刊物平台,起到了与全省、全国优秀作家、作者交流的预期效果。另外,市文联与范亭中学合办校报《范亭园》,长期以来受到了教育界的好评,迄今已出版发行了70多期。我们将一如继往地为繁荣校园文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2、抓文学创作

今年市文联推出了近10部文学作品集,其中包括: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呈现诗丛》套装,含雷霆《大地歌谣》、韩玉光《一九七零年的月亮》、赵泽汀和麻小燕合著《与一只蝴蝶的相遇》。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马增祥诗词赋》。出版社出版的贾良田游记《旅途雨》。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出版发行的《天涯丛书系列》之《神水扬波》等优秀作品集。在国家、省、市级刊物上屡屡发表我市文学作品。

二月份:《梨花》杂志影响版“2010中国诗歌档案”出刊。《北京写作》发表丁页的组诗作品。《山西文学》第二期发表刘小雨诗歌作品。《诗刊》上半月二月号发表刘小雨组诗作品。

三月份:《人民文学》“瘦西湖杯”风物扬州全国征文大赛中刘小雨获优秀奖。《黄河》双月刊第二期发表王海英散文《酒事随笔》。《华夏散文》发表王海英散文作品《凤凰》。在《山西文学》发表《一个人和他的城》。《诗刊》上半月三月当代中国女诗人专号发表我市诗人丛林、麻小燕作品。

四月份:《诗刊》上半月四月号“每月诗星”重点推出诗人雷霆诗歌作品及评论。韩玉光获选2012年度中国十佳诗人。赵泽汀、韩玉光主编的《超超主义诗选》由出版社出版。《诗歌月刊》举办的“桃园杯”全国诗歌大赛中刘小雨获二等奖。诗人刘小雨应邀参加宁波四明山红枫诗会。《诗选刊》下半月第四期发表诗人刘小雨诗歌作品。

更多关于2012年市文联工作总结的文章 >>查看更多>> 单位工作总结

五月份:在第二届国际红叶节“巫山红叶”散文诗歌大奖赛中刘小雨获诗歌一等奖。《诗选刊》下半月第五期“第二届中国诗歌节陕西诗歌专号”发表刘小雨诗作。《黄河》双月刊第三期发表王海英诗歌作品。刘小雨应邀参加第二届太行山诗人节暨中国现代诗歌峰会。韩玉光、帅树森赴西安参加第二届中国诗歌节。在“屈原杯”全国诗歌大奖赛中韩玉光获二等奖。雷霆、刘小雨诗作入选四川文艺出版社《汶川大地震诗歌经典》。

六月份:《读者》第六期发表郑建芳散文作品《温暖的棉被》。《诗选刊》下半月第六期发表诗人雷霆、帅树森诗歌作品。《诗歌月刊》下半月第六期发表韩玉光诗歌作品。《五台山》发表张爱凤散文作品《云中谁寄锦书来》。由山西文学院与《诗选刊》杂志社共同主办的韩玉光诗歌作品研讨会在太原举行。

七月份:《五台山》第七期诗歌专号收录我市诗人雷霆、赵泽汀、麻小燕、王海英、田长水、尚文才、丛林、刘小雨、帅树森、韩玉光作品。《诗选刊》下半月第七期“五台山诗群”发表我市诗人苏志刚、杨妙川诗歌作品。

八月份:《读者》第8期发表郑建芳散文作品《温暖的棉被》。《华夏散文》第8期发表郑建芳散文作品《醋乡的日子》。《五台山》发表了王海英的散文《夏天记忆》。《星星诗刊》上半月8月号文本内外头条发表诗人雷霆诗作及创作谈。

十一月份:《人民文学》第十一期发表诗人雷霆诗作。诗人麻小燕赴湖南株洲参加《诗刊》社第25届青春诗会。大型诗歌刊物《诗人村》在我市出刊。

十二月份:诗人刘小雨应邀参加第三届国际红叶节暨“巫山红叶”散文诗歌大奖赛颁奖仪式。《五台山》第十二期发表韩玉光小说《苏州往事》。《诗刊》青春诗会专刊发表麻小燕诗歌作品《祖国之书》。

3、抓艺术精品

书法、美术、摄影家协会推出的很多优秀作品,经由市文联选送,分别荣获国家、省、市级大奖。

在“鱼水情”全国第二届双拥书画作品展中,李卯生的书画作品《紫气东来》荣获优秀奖。在山西省双拥书画作品展中,刘开源的国画获一等奖、李海屿的国画获三等奖,李卯生、郭建扬、弓权的国画获优秀奖,李膺昭、杨满才、孙志刚的书法获优秀奖。

影家协会樊乐园的一幅作品,在省级书画摄影展中获得优秀奖。

老年书画研究会的张存堂、张舒文、王喜宽、郑亮分别在省级书画大赛中获奖。

农民书画研究会的郑田红、陈高楼在“国庆60周年山西省农民书画展”中获奖。

石莲印社荣获五月份山西省举办的“首届印社联展”优秀组织奖。

在忻州市第一届电视书画大赛中,张存堂、郭建扬荣获一等奖,兰岩山、杨霁、刘永青荣获二等奖,武九在、张晓凤、王紫殿荣获三等奖,聂存贵、丁页、李文光、郑田红荣获优秀奖。

4、抓文艺队伍

截止目前,市文联发展了摄影、书法、美术、石莲印社、墨友社、民俗研究、青年诗词学、诗词联研究、老年书画、青年书法、农民书画共11个文艺家协(学)会。各文艺协会积极向上级协会推荐会员。今年,王海英、贾良田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金所明、茹建堂、赵泽汀、麻小燕、付春林加入了山西省作家协会。有十余人申报加入省书协,1人申报加入省美协,为文学事业输入了新鲜血液,壮大了文艺创作队伍体系。文艺人才的大量涌现储备,已成为全市文艺发展繁荣的坚实基础和一大亮点。

三、立足实际搞好基层文艺建设,扎实有效拓展文艺工作

一是主观能动性强。全市11个文艺家协(学)会,立足实际,开展了扎实有效的工作。各协会围绕今年的主题活动,配合开展了各类采风创作、展演活动。二是职能发挥较好。各文艺家协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本地经济文化建设活动中积极参与,开展文艺展演活动,发挥了突出作用。书法、美术、农民书画协会为进一步活跃全市农民书画艺术创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特别是“太平街第五届文化艺术节暨首届书画摄影展”和“农民书画协会大库狄分会”的成立,拉开了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新篇章。事实证明,认真履行联络协调服务的基本职能,充分发挥组织、引导、服务作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是文联工作的重要任务,有针对性才能有实效性。

四、加强党风廉政思想作风建设,努力提高整体工作效绩

一是加强文联领导班子和干部的思想作风建设。坚持党组学习制度和民主生活会制度,在改进作风、提高素质、强化服务上下大力气;坚持团结协作,努力形成推动文联工作的整体合力。二是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责任制,做好监督防范工作。把反腐倡廉纳入全年工作的总体规划、并贯穿于各项工作中,落到实处。三是组织文联全体人员引深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积极组织文学艺术工作者认真学习领会原平市“两会”精神,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与实际相结合。统一思想认识,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全力以赴地做好本职工作,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我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四是加强单位档案、卫生、安全等方面的管理,改善了工作、生活环境。五是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广大作家、文艺工作者更新观念,开阔视野,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与时俱进,提高自身修养,充分发挥文艺工作者的特殊作用。六是加强机关建设。借助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注重创新文联体制机制,机关建立了目标管理考核制度,改进了党员干部和职工思想、工作、生活、组织作风,加大了联络协调服务力度,提高了办事效率,着力为文艺家分忧解难,使文联成为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温馨之家”。

更多关于2012年市文联工作总结的文章 >>查看更多>> 单位工作总结

通过以上工作,有力地促进了我市文学艺术事业的发展,使文联工作有序有效地开创了2012年的新局面,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优秀作品、优秀人才不断涌现,为我市的文化传承、发展起到了必不可少的重要作用。同时我们也注意到自己的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总结和改进。

第6篇

“学而不思则罔”。这里的“思”不仅是让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探究、推敲,也包括有书本而展开的引申和联想,与原文的关系比较密切;而联想则比较宽泛、自由,可以上天入地“精鹜入极,心游万仞”,从而让学生的思想进入一个新的领域,让学生保持这种积极的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态度,而阅读的重点则应在于讨论与反思,阅读文章时,我鼓励学生通过讨论与反思,则有助于突破学生固定的学习模式,打破习惯的思维套路,实现思想的碰撞,发现并纠正谬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认识水平。为此,就要求学生不断的对自己的学习提出反思,以求更大的进步。

一、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学会反思。我根据文章的时代不同,体裁不同,布置不同的预习作业。比如对于文言文的学习,我要求学生要培养对文言文的“读懂”意识,这读懂的意义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读懂文章的字面意思,就是让学生能够通过各种渠道如上网、去图书馆查阅作者的有关资料,在课文学习之前,先请同学们介绍他们查阅到的资料,然后教师补充。对于文本内容的学习就是让他们能够结合以往学过的知识和借助工具书和有关参考资料,疏通字句,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在课堂上,再以小组的形式把各自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可以使上课的内容更加充实。除了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的良好习惯外,还提高了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但是对于资料搜集不准确,不全面的同学以及预习中有较多问题不能解决的同学,也请他们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以便在将来有更好的预习效果。二是通过识记、背诵、感悟、辨析、揣摩、比较、质疑等方法,深入领会文章的实质后探讨文章的思想内涵,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丰富个人的文化积累。这样的几堂课之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所提高,并获得了意想不到的预习效果。

二、在开放型的作业中反思。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在于说与写的培养。写作一直是学生最头痛的事。为了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我从培养他们的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做起。要求学生都做摘抄作业,而摘抄的内容不限制,只要是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都可以摘抄,但是每页要留三分之一的空白写点评,写自己读书感受,心得体会,写出真情实感,敢于说真心话。让学生把这本稿抄本看做自己的作品集。在摘抄本的封面上写上自己的笔名。并且给这本作品集命名,写上序言,并制订新学期的读书计划。正因为读的都是自己想读的书,感兴趣的书。

所以不需老师督促,他们都能自觉完成。在此基础上我把一些优秀的散文作品给学生们欣赏。把散文的魅力展现给学生看,使他们认识到散文的魅力不仅表现在意旨之新、情思之真、构思之巧、意境之美等方面,也表现在语言文字上,好的散文以其精美考究的语言体现了散文独特的审美价值,我还把一些优秀的散文作家推荐给学生,并告诉他们,言为心声,文如其人。由于作家的禀赋,阅历、教养等不同,写成的文章也就各师其心,面目各异。所以要克服散文恐惧症,就必须要先去了解文章的作者。同学们学好了散文,也间接地为学习小说奠定了基础。这样一学期后,同学们在一起交流,讨论读书的心得体会,不知不觉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了,知识面扩大了。自然而然,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有了进步。

总之,我认为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培养他们善于研究、探讨的能力,而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能力。

第7篇

1、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鸿,茅盾是其笔名,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也是的先驱者、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之一。

2、其主要代表作有小说《子夜》、《春蚕》和文学评论《夜读偶记》。

3、1981年3月14日,茅盾将稿费25万元人民币捐出设立茅盾文学奖,以鼓励当代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

4、《茅盾作品集》是《中外精美散文》系列书籍的其中一辑,主要内容是从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茅盾所著作品中选取出的优秀散文作品。

(来源:文章屋网 )

第8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能力;鉴赏能力;朗读;品味;体验

新课改推行以来,新的高中语文教材中增加了许多文学性较强的作品,如刘亮程、柯灵和韩少功等大家的散文作品。这是教改的一大亮点。一些学生纷纷表示新增加的散文作品不仅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还在一定程度上开阔了视野,增强了他们的语文鉴赏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1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

1.1学生只看情节,忽视主旨的把握

散文“形散而神不散”又含义隽永。这是散文的独特魅力。教师在进行散文教学时必须要对学生进行更深层的引导,不能让学生的兴趣只局限于情节表面,而是应该透过情节挖掘出蕴藏在情节深处作者最浓郁的情感,使学生不仅仅是“读个热闹”,从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作者情感的把握和理解。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注重课堂流程的把握,不能让散文的故事情节冲淡了学生的学习秩序,必须要做到思想的沉淀,才能更好的对文学作品进行更深层的探究。

1.2 受应试教育的束缚,学生缺乏对阅读的自我感悟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文学作品的学习基本是按照考纲的内容进行的。教师刻意强调文学作品的结果、语言风格,这就使学生的思维产生了一定的局限性,影响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一些考纲还将某些优秀的散文作品轻易的扣上了标签,生硬的将主题思想归入亲情、乡情、人与自然等几大方面。这都扼杀了学生的自我理解和自我思考。十几岁的学生还缺乏一定的人生阅历,对散文中的一些沉重话题不能进行很好的把握,考纲上的思想规划使学生产生了先入为主的思维模式,严重阻碍了学生的阅读和思考的能力。除此之外,一些教师为了尽快完成教学任务,没有努力强化作者的主题思想,仅仅是叫学生们画重点、画词语,应付考试试题,这都导致了学生散文阅读水平偏低。

2合理的教学方案

2.1朗诵吟咏,让朗读成为打开“散文”之门的金钥匙

对于高中语文课堂来说,每一分、每一秒都是非常宝贵的。这就导致了一些教师为了节省时间,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常常忽略了朗诵吟咏的重要性,更多时候只是让学生匆匆的浏览一遍课文,这样做看似节省了时间,实则对学生的阅读能力产生很大的消极影响。朗诵就是要把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诵读出来,而少了朗诵的环节,学生对文章情感的把握又从何而来呢?所以教师必须要鼓励学生将散文诵读出来。一些学生可能对朗诵产生排斥的想法,不愿读也不想读。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及时的鼓励,引导学生放声去读,大胆去读。从而达到学生对散文整体内容的把握和作者情感的深层感悟。

2.2注重语言的赏析、品味,充分挖掘学生的想象力,展现“散文”之美

在散文教学的过程中,像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表现手法都是教学的重点。怎样使学生快速、正确的把握这些写作方法是离不开教师的科学引导的。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鼓励学生充分的发挥想象力和联想能力,从而对文章内容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其次,教师要善于将学生的兴趣点从文章情节引入到语言表现方面。众所周知,散文的美主要体现在语言运用上的美。一些优秀的修辞方法、词汇运用都是作者精神世界的完美表现。学生要将学到的写作手法积极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来,切实体会作者的内心思想。最后教师还要对文字内容蕴藏的哲理美进行深层次的阐述,有利于学生冲破自身的局限,提高学生理解能力。使散文阅读充分发挥理想、生命、情感、思维、真理等方面的正能量,给学生们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和启迪。

2.3加强活动体验,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散文”素养

活动体验是导学生围绕主题进行学习的版块,结合具体学习的材料,围绕主题开展多样化的语文实践活动,在实践体验中,让学生学会在活动中a思考和探究,从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其版块的特点是:强调活动、注重体验、实践能力强、形式灵活多样。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特点,开创使学生积极参与的活动,比如,在《相信未来》教学中,采取让学生结合诗歌的活动,诱导学生阅读、使其深入了解文本含义的积极性。首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整体感知文本,同时还相互交流阅读感受,然后,让学生分组合作改编《相信未来》,并向老师汇报交流小组的创作内容。这样做使学生对《相信未来》的内涵充分掌握,此时,教师如果再反过来引导学生进行与原文的比较活动,使学生融入诗歌中所蕴含的气势和对未来希望的追求。在活动体验中,让学生在内容丰富、充满青春气息的活动中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从而以提高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杨芳.浅论散文的凝聚点[J].语文学刊,2009(16)

第9篇

一、理清作者的思路,把握散文的线索

散文“形散神不散”,因此教师在进行散文教学的过程中,须要帮助学生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抓住作者的写作线索,在散文灵活的句式和结构中找到作者真正想要表达的内涵。为了帮助学生理清作者的思路,教师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首先,标题是作品的核心,也是理解作者意图的关键,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揣摩和理解标题的意义。其次,散文的开头和结尾须要着重理解和思考。作者往往采用开篇点题或者结尾总结的方式进行论述,因此理解开头与结尾就显得非常重要。再次,散文中的过渡句也是把握文章线索,理解文章结构的关键因素。散文不似其他文体结构严谨、工整,作者往往通过看似行云流水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这就需要学生在文章中把关键的过渡句找出来,着重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如在讲朱自清的《背影》这一课时,教师要让学生着重理解作品开头的第一句话。这句话独立一段,用短短24个字将作者心中对父亲的怀念和爱表达得淋漓尽致,同时开篇点题,与题目《背影》相呼应。在作品的最后,作者再次提到了父亲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首尾呼应再次点题,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思念。

二、体会散文的语言,感受散文的魅力

优秀的散文作家往往能通过不同的语言风格来表达散文丰富的内涵。散文的语言清新自然、亲切随性,富于美感并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教师在进行散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对散文的语言进行详细的讲解,让学生细细品味散文语言的美感。对于使用精妙、比喻生动的词语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咀嚼,细细回味,体会作者对词语强大的驾驭能力。

如在朱自清的《春》中,“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这一句表达十分精妙。作者通过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春天万物复苏,小草生长出来的情境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出来。作者通过“偷偷地”、“钻”这些词语赋予小草以生命,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春天的无限喜爱之情。在《春》这篇散文的最后,作者通过将春比喻为“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春天的美丽、活力和生命力,并运用排比的手法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

三、感受散文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散文最精彩独到之处莫过于其营造出的意境。意境是指由作者通过多种手法营造出的一种表达作者思想的情境。除了文字的优美和语言的丰富之外,散文营造的唯美意境也是散文的一大亮点。

如在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作者通过对月、青雾、荷塘这些景象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幽深而静谧的氛围。作者通过营造这样安宁的意境来表达自己“不平静”的心境。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散文意境地讲解时,切记自说自话,在讲台上死板教条地向学生讲解作者描写了什么景物,营造了什么意境,表达了什么情感。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可以请部分学生朗读课文,让其他的学生闭上眼睛用心去体会作者所描写的景色,感受作者营造的意境。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小组来讨论自己的感受,使学生逐渐培养对语言和文字的感受。

第10篇

再看看近几年相继出笼的优秀作文又是怎样的作文呢?姑且不说夹杂半生不熟的英语单词的新概念作文,仅从高考满分作文来看,那又是些怎样优秀的作文啊!如下面这篇:

风起风落间

夏风抚过松林,飒飒作响,那是林海的呼吸;初阳掠过草地,拾起珠玑,那是天外的暖意;蝶翅轻拍花朵,轻舞飞扬,那是新生的涌动;绿叶滴下晨露,折射阳光,那是盛夏的生机。

天上漫卷的白云,堤上婆娑的新柳,山间欢唱的小溪,田里清亮的蛙鸣……

风起风落间都诠释着世界的精彩与生活的奇妙,它们是渺小的一点珠砂,却折射了整个大自然的完美与感动。

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泰山的日出让一代圣人为之叹服,仅是那一抹红色的悸动,仅是那一山绿色的清风,一个流芳百世的“儒”字便刻在了所有炎黄子孙的心里,难以磨灭。

……

诗人在山川虫鱼中寻求旷达的灵性;画匠从日出日落间品读色彩的真谛;哲人在历史画卷中参悟不变的真理;政客从古树古语中总结历史的遗训。

风起风落间,你可曾感受到自然的轻松与愉悦?

风起风落间,你可曾闻到花香的纯朴与清新?

风起风落间,你可曾领悟到时空的变幻与神秘?

第11篇

一、听读法

听读法就是教师范读课文精彩段落,学生在教师示范下,反复诵读,直到把握文章脉络、结构,领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为止。这是利用声音的要素,在听读过程中,逐步地感受文章的内在节奏、气势和情调,感受语言的内蕴,领会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的精妙,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臧克家在他《重读〈岳阳楼记〉》一文中说:“对于《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中写景抒情的段落,儿时朗读,百遍如新,沉醉其中,如饮美酒。”可见,反复诵读的效果和意义非同一般了。

二、听想法

听想法指学生听教师范读与思考句子、段落内容相结合的一种方法。教师在范读完一段内容之后,提问:这段话说的是什么?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思考。以朱自清散文《春》第四段为例,具体教学步骤如下:

1.教师范读后,提问:这一段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再写什么?怎样具体描绘的?从那些角度写的?

2.教师再读,请同学们仔细听,学生边听边思考问题。

3.学生回答问题。

通过让学生反复听的方法,积极引导听觉,调动学生思考。教师范读时,要讲究语气、语调,要读出文章的声情和韵味来。必须强化的知识可以加强语气。学生回答问题后予以评析,并给于适当的鼓励,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听视法

听视法即一边看课文或音像、教学挂图等资料,一边听范读。这一方法,既借助了娓娓动听的声觉形象,又利用了形象直观的视觉形象,把学生吸引到作品的意境之中,使之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更显明地感知课文中的形象,更深切地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唤起共鸣,受到教育。同时,还可以得到多方面的美的享受。

例如,学习《岳阳楼记》,可以分三个层次:

1.入画:即教师范读课文,并展示“岳阳楼”、“洞庭湖”的彩色照片,出示“霪雨霏霏”和“春和景明”课件,这样借助听觉和视觉形象,启发学生展开想象,脑海里呈现出一幅声色俱佳的画面,产生身在图画中的美感。

2.生情:教师朗读,讲解岳阳楼“大观”、洞庭湖上的不同景象的同时,启发学生反复体验画面所表露出作者的情感。

3.悟理: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登楼者览物而生的两种不同感受所持的态度,感悟作者由此而生发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生活理想和政治抱负,并借此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四、听记法

听记法即对文中精彩的句子、段落,教师朗读后,要求学生将其记下来。这一方法是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有助于巩固知识和深入领会课文,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记忆能力。

第12篇

关键词:散文 意象 明月

意象一度作为诗的专用术语,但用于其他文体研究中,则可开辟新的研究领域。意象具有复杂的内涵特质。考察中国诗论发现,“意象”的生成离不开物象:“古人所谓意象,尽管有种种不同的用法,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必须呈现为象。”物象是客观物,是“意象”的基础。其次,生成于上的“意象”审美内涵随“意”而变,不同的诗性思维关照相同的物象,如明月。产生不同“意”的“象”,所谓“物象有限,意象无穷。”意象离不开作者的情感与意识加工。意象的分析需在文本语境中才能得其“意”。在散文创作中,意象的生成也离不开文本语境。在文本语境中分析意象的生成过程可以考察相同意象的不同诗性特征。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散文创作蔚为大观,白话文散文在艰难创新的同时取得了不俗的成就。第一次在千年禁锢中走出来呼吸新鲜空气的文学家带着他们各自“以生命的血书写”的作品纷纷走上文坛。文学的最高精神是诗性,散文也不例外。生命各迥异,境界有大小。石评梅、丽尼和苏青三位以血泪书的作家写出了具有不同诗性特征的“明月”。作为物象的“明月”在不同诗性思维的关照下、不同的文本语境中产生不同的审美内涵,形成具有特色的“明月”意象:“客观存在的月亮只有一个,诗中出现的月亮千变万化。”从“明月”意象中考察其不同的诗性特征,把握作者与时代的诗性精神。本文旨在通过具体分析三位作家笔下“明月”意象的诗性特征,考察其散文中体现的时代精神,恢复三轮被埋没的“明月”应有的光彩。

一.石评梅的“明月”

在浪漫思潮澎湃的“五四”时期里,人生往往比传奇更加有传奇性。具有民国四大才女之名的石评梅年仅韶华就结束了短暂、浪漫的传奇一生。“她的遭遇太驳杂,所以形成了她一种悲哀的人生观,因之她赞美死,她诅咒生。”人生经验在石评梅的散文中以“濡泪滴血的笔锋”呈现。

“黯淡的天幕下,没有明月也无星光,这宇宙像数千年的古墓”神秘性的悲剧色彩氛笼罩整篇《墓畔哀歌》。开篇,春日的朝霞和冬的残梦、残月和孤坟、枯颜与姣容、白头翁和红颜少年等物象在作者意识与情感加工下形成真实与虚幻交叠的物象群,为“明月”意象铺就了如梦如幻的大语境。《墓畔哀歌》是悼亡爱人与青春之作:“谁知道青春的残蕾已与你一同埋葬。”接下来,石评梅表达对往昔爱情的忠贞不渝,对人世艰辛的深切痛感:“我的心是深夜梦里寒光灼灼的残月”于是,明月在历经世事之后变成“残月”,但却不能舍弃爱情:“残月照着你的墓碑,湖水绕着你的坟,我爱,这是我的梦,也是你的梦。”可怜爱人已经死亡,青春已经破灭:“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作者的感情已经受创:“我的心是深夜梦里,寒光闪烁的残月。”“明月”是见证一切的第三只眼睛:“我们无语,心海的浪波也只有月儿能领会”“明月”物象中涌动着哀怨凄绝的伤感情绪,在浓厚诗意情绪与意识加工下的“明月”不再只是“唤起具体心理表象的文字符号,构成本文的基本素材”的语象或是“由具体名物构成的语象”的物象,而成为审美语境中的特殊“意象”。“明月”照见“两人梦想未来——梦碎——一人做梦不愿醒”的现实时间,通过“明月/残月”的生成方式转换时空,散文以“梦碎——两人梦想未来——一人做梦不愿醒”重新编码文本时间,从而突显出“明月”意象。石评梅笔下的“明月”意象体现古典诗歌的诗情,诉诸白话散文流畅、自然的笔调,显现的是一个新时代女性“充满病痛、伤害、血和死亡的女体影像。”

在那个无以解忧的年代,石评梅以笔诉情,哀叹一代令女性身心俱痛的死亡体验。她的散文在悲叹个人境遇中具有喟叹对于追求至情至性的时代幻灭感的诗性品格。想要永生的青春和爱情,却沉沦在病痛和死亡的痛苦中。沉沦的命运轨迹绞杀了这个充满青春浪漫想象的时代,哀歌陪伴这“月夜”下孑立的孤影走向毁灭。

二.丽尼的“明月”

“三十年代散文创作的文体意识比前一时期大为加强。”“杂文、小品文和抒情性散文都各自有长足的发展。”相比较其他涉猎广泛的三十年代作家,丽尼专心创作散文。他在面向灵魂独语的散文思想和文体之美的散文创作活动中建树颇高。巴金说:“可能人们已经忘记了他,但是现代中国文学史的研究者不会忘记他在现代散文的发展上所做的贡献。”

自诩为“夜之子”的丽尼在《黄昏之献》《春夜之献》中为流浪的灵魂唱出一首首离别的诗:月亮照临的山道、流泉哀诉的声音、医院边的坟场等语象组合成一个生者与死者对话的奇幻世界,丽尼在梦中回忆道:“断裂的心弦,也许弹不出好的曲调来吧?正如在那一天的夜晚。”他调动了诗人的触觉、视觉、听觉聚合的感觉方式,塑造“如空虚的梦”的世界:在这里,只有梦魂与夜之子两个人在对话。月亮是“仓惶的神态”,风在喊叫死亡、星斗在唱挽歌。作者不断流动的意识与情感赋予了“月亮”物象成为一种内涵丰富的隐喻。丽尼对人生、对世界的超现实的理解,强烈的独立时空感生成了具有高度自足新的新意象。面对时代的变迁,怀忧的善良人只能在时空交错、梦境与现实交织中面对“月亮”长歌当哭:“梦一般的生活,露水的世呀”月夜是逃避现实的个人天地,正常的时空在这里无法再干涉“我”。这也正恰恰对比出在五四浪漫幻想破灭之后,新生活呈现出一种令作者无法容忍、企图逃避的残酷事实。丽尼是一个痛苦的“善良人”。面对当下与过去对比,梦与现实对比,他通过书写忧郁而美丽的散文来排解。真是“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夜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个人的情感在广阔、浩淼的时空背景中显得十分软弱,生命显示出更多的仓惶、无奈和神秘。灵魂的悲歌凝结成丽尼悲郁忧离的审美情感,只能对“明月”诉说心肠。

在个人独行的路上,无法解忧的丽尼在时空交错中为整个陷入政治分野的时代、陷入人生困境的人唱一首深情的挽歌。他用澎湃的感情、诗意的笔调面对“明月”书写了一个“野草”式的知识分子善良的灵魂。

三.苏青的“明月”

四十年代,战争割裂了整个中国,文坛也形成区域性的“孤岛”。苏青是四十年代年代上海“孤岛文学”中与张爱玲齐名一时的作家,“她比张爱玲更迟到一些, 有些被张爱玲带出来的意思。她不来则已, 一来便很惊人, 她是那么活生生的, 被掩埋这么多年几乎不可能。”审视苏青散文成就,应超过她已经取得的文学地位。

“茫无边际的黑海,轻漾着一轮大圆月。”《海上的月亮》横空飞来第一句就将读者的视野带入“月夜”、“海上”的时空坐标中。月夜能令人静穆地思考。苏青看到这一钩“故乡屋顶上常见的淡黄月”立刻记起青年美丽却身为弃妇终成疯婆子的母亲。这不仅是苏青一生的恐惧,也是人类对于生存压力的无可释放,而只能寄怀独自面对明月的喟叹中。这轮“淡黄月”引发受过高等教育的苏青对历史的回望。但是苏青的“月亮”在接下来的审美观察中产生了新变。“海上的月亮消失了”,“我”被盲肠炎的痛苦折磨得死去活来。“人还是要老、要病、要痛苦烦恼、要做噜哩噜苏事情的,以至于死,那捞什子月亮于他有什么用处呢?”苏青在月夜中体验到的不是战争纷纭、国家天下的痛苦,是一个基于安生立命需求上衍生出的个人痛苦经验。她怀疑明月的光明,怀疑希望:“海上的月亮是捉不到的,即使捉到了也没有用,结果还是一场失望。”“月亮”意象融入作者真诚的质疑与反思。这种全新的审美观促使“明月”意象完成了在本文中自足性的生成。这种全新的现代审美意识支撑了整篇文章的意象群的生成:从故乡的“淡黄月”、月下哭泣的女子、远离家乡的人到弱小可怜的孩子们。苏青的情感与意识在过去——现在——未来的时空延伸中塑造“一个相对完整独立的多重意义空间乃至意象体系。”“月夜”意象成为沟通时空的桥梁,具有“人生代代无穷已,明月年年望相似”的哲理性思考。苏青不再限于情感的追忆,更多对人生际遇的现实思考。

整篇围绕“明月”的意象群组合勾画出一个清醒而痛苦,伟大而单纯的人的形象,这是四十年代孤岛上千万“人”的形象:直面人生“光明”的谎言而痛斥之的伟大勇气,支撑这一轮“海上的月亮”照耀整个“孤岛”。

三种“明月”意象的生成显现出三位作家不同的审美情感与审美意识。石评梅在浪漫幻想中体验死亡,体现出对青春理想永恒的哀叹;丽尼在直视惨淡的现实人生,剖白自己内心的忧思和徘徊的体悟。苏青通过“明月”意象的穿越打通无限延伸的时空,表达出对于现实人生困境的独立思考。他们在面对自我灵魂和命运的书写中展开了一个人和一个时代的记忆。

我们看到,在现代散文文学史,除了享有盛名的散文大家之外,还有无数失落的作家与优秀的文本等待我们去发掘,散文文体的文学价值不可忽视。但对于散文的研究,多集中于名家、大家的作品,甚少有具体文本的深入分析。像石评梅、丽尼和苏青这样优秀的散文家备受冷落。我们应该认识到,散文同样具有高度的审美内涵与诗性特征,具有丰富的个人与时代精神,足以与小说、戏剧、诗歌相抗衡。本文希望以抛砖引玉的方式,引起对散文文本研究的重视,拓展对现代散文的研究视野,以散文文本的研究方法挖掘更多失落的“明月”,照亮新的散文史。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07,(第2期).

[3]裴斐著.诗缘情辨.成都市: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

[4]卫建民编选.魂归陶然亭-石评梅.[M]北京市: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5]石评梅著;张军,琼熙编. 石评梅散文全集.[M]郑州市:中原农民出版社,1996.

[6]林幸谦.濡泪滴血的笔锋:论石评梅的女性病痛身体书写[J].文学评论,2010,(第5期).

[7]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8]巴金等著.忆丽尼.[M]北京市: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9]丽尼著.丽尼散文选集. [M]上海市: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2.

[10]王安忆.寻找苏青[J].上海文学,1995,(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