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夏研的秋天

夏研的秋天

时间:2023-05-30 09:57:5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夏研的秋天,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夏研的秋天

第1篇

午饭甜――增加蛋白质

工作压力大的时候,吃点甜食会让心情好很多,久而久之,我们开始很依赖甜食了。秋天,困意不断,工作依旧,办公室里习惯性都要放点甜食,时不时吃上点儿,这样,情绪也会好很多,精神也就不会太差。

可是如果我们午饭的时候吃的糖太多,蛋白质不够,下午是不是会更加疲惫不堪呢?如果你吃的午饭中含糖过多含蛋白质较低,你下午就会感到疲劳。皖南医学院心理学教研室主任刘新民解释,因为糖增加了大脑中镇静剂塞罗托尼的含量。而受塞罗托尼限制的蛋白质能补偿糖类引起的困倦。所以,为了维持平衡,如果中午进食的糖类多了点,就要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只要午饭中包含平衡的糖和蛋白质,就能帮你避免下午的消沉。

喝水少――1天8~10杯

周期性低血压被认为是神经中枢血压过低,可能是精疲力尽的原因。一旦我们感觉口渴,体内已丧失大量的液体,体内的液体水平降低,那么我们的体力就会下降,缺水能引起血压降低而带来疲劳。我们一般一天要喝1500~2000毫升的水,如果你喜欢运动,做了大量的锻炼,那么喝水量就要随之增加了,而且不能是口渴了才想到要喝水。

有些人站得时间长了些就会眩晕,站着淋浴的时候都会有头晕眼花的感觉,这就很可能是神经中枢血压过低。如果自己本身就是神经中枢血压过低的患者,那就应该早就医,包括调节血压,饮食多吃流食,增加些食盐的摄取量等。即使身体健康的人,平时也要注意喝足够的水,避免血压降低而带来疲劳。

摆设暗――让周围五彩斑斓

试想一下,我们周围的色彩都只有明暗不同的灰色系,是不是立马就会感觉生活很沉重,情绪也会随之变得消沉,还会感觉很疲劳。

如果我们在自己平时工作和休息的环境中,增加一些暖色系的装饰,例如黄色、橘黄色,尤其是红色的装饰物,这些火焰一般的颜色,能让我们的神经为之一振。这是视觉刺激对神经系统的影响,虽然暖色能使你消除疲劳,但过度使用,可能会变得十分刺激,精力就会很容易被耗完。所以,即使你很想让自己的精力充沛,也别把自己周围都弄成红色,最好还是五彩斑斓点吧!

肺气虚――喝党参茶

第2篇

我是李一伟,原名李宁,是一个爱吹葫芦丝的阳光女孩。我今年13岁了,一张鹅蛋形的脸上,长着一双不大的眼睛和一张小巧的嘴巴,显得非常精致。我喜欢留长发,常别出心裁地在头发上卡上一个发卡,姐姐看我神采奕奕的样子总说我“臭美”。

我的脾气很慢,干什么都拖拖拉拉。早上,总是把时间安排得满满的,早餐吃不饱,就得去上学了。同学们总是说我:“李一伟,你总是按老师说的最晚时间的最后一秒到校。”

有时我文弱得像个兔子,有时我又活泼得像只小狗。

2003年,我开始学吹葫芦丝。那是我最喜欢做的事情了。平常做完作业后,就和学有专长的爸爸一起吹奏。那轻快的乐符蹦跳在整个屋子里,快乐在我心中荡漾着……

在酷爱音乐教学的父亲的指引下,我对吹奏葫芦丝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此我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从未间断过。付出就有收获,2006年我在河东区教研室和区教育学会共同举办的“河东区小学特长生器乐竞赛”中获得二等奖。

我是2008年在老师的推荐下成为一名《少年天地》小记者的。拿到小记者证,当时又紧张又高兴。紧张,是因为不知道以后旅游时会不会再晕车;高兴,是因为我又有了另一个身份――小记者!快乐,是因为我拥有了采访名人名胜名景的先决条件。

2009年秋天,我和爸爸一起游览了王羲之故居。那里是个景色怡人的好去处。有幽美的池塘、威严的假山、调皮的小鱼、造型奇特的亭子、曲曲折折的走廊以及郁郁葱葱的竹林……这是《少年天地》吸收我成为小记者后,第一次外出实景游览。我被这“大临沂新临沂”的秀美景色吸引住了,走过小石路,转过小亭子,跳过小石板,穿过小竹林奔向一个又一个多姿多彩的景点。不知不觉中已经走了很多路,几乎都找不回原来的路了。这时才发现,王羲之故居原来这么大,而又如此秀丽!随处可见有人在草坪上晒太阳、野餐;有人在池塘边钓鱼;有人游览故居,谈心交流;有人唱大戏,余音绕梁……

可是我还想再一次去王羲之故居采访畅游娱乐,因为那儿真是太好了,是它给予了我几多欢乐几多新鲜,这是我近几年来在学校中永远寻觅不到的,更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一种莫名的欢乐!

我就是这样一个快快乐乐成长、高高兴兴学习、喜欢吹葫芦丝的阳光女孩。我就是这样一个喜欢快乐游玩的、无拘无束的《少年天地》小记者。

现在的我,特别喜欢和大家交朋友,不单是我乐于交往,喜欢和同学们日常交流,更重要的是《少年天地》圆了我的儿时梦想――成为了一名中学生记者。是她激发了我的学习兴趣,引领了我走上了健康文学之路,指引了我以后的学习奋斗目标。让我们的青春年华在少年时就异彩纷呈,快乐成长!

喜欢和我聊天的《少年天地》读者朋友们,请记住我的QQ号:794302376,让我们在《少年天地》的指引下健康成长!

第3篇

一、进一步规范和落实教学常规管理,提高课堂效率

1.定期开展语文教研活动。各年级备课组活动以“135教学模式”为指导,正确把握三维目标,确立“135模式下的阅读教学”为专题研究目标,以提高研究的实效性。

2.进一步完善备课。做到“三备”,即备三维目标,备教材,备学生。加强集体备课意识,注重资源共同分享,倡导语文教师细读文本,深入浅出。

3.努力上好每一节家常课。切实落实“135教学模式”于日常课堂教学中,努力提高教学艺术,求实、求真、求活、求新,充分利用现有的电教媒体,利用网络资源,拓宽学习时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4.用心对待每一次作业:作业精设计,体现“轻负荷,高质量”的教学思想;作业细批改,规范、及时,注重纠错及情况反馈。

5.尽心辅导每一个学生:努力做好学生补缺补差的工作,因材施教,经常分析学生,及时捕捉学生闪光点,热情鼓励,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做好分层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展。

二、以135模式为契机开展校本教研,提高教学实效

组织教师继续学习《新课程标准》,大力推进“135教学模式”,改革课堂教学方式,促进师生发展。

1.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积极、向上、和谐、宽松、有趣的教学氛围,给学生以人文的关怀,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吸取知识。

2.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培养学生语文运用、实践能力的同时,重视人文因素对学生思想感情的熏陶感染。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淡化繁琐的讲解分析,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主动实践过程中积累、感悟。

4.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将教学过程看成是老师、学生、文本间平等对话的过程。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思维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5.树立大语文教学观,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习内外的联系,拓宽语文学习和应用的渠道,增加语文实践机会,提高学习效率。

6.讲求训练手段的多样性,提高练习有效性,尝试课外作业阶梯式,让不同学生学有所获,具有作业批改的现念,包括建立学生的错题记录。

所做工作总结如下:

九月份

1.9月5日,制定语文教研组计划。

2.9月16日到x参加县语文教研组长会议,21日传达县语文教研室最新精神。

3.9月6日、7日积极参与县教研员推门听课活动。郑x六位老师分别执教了《秋天的图画》《火烧云》《小苗和大树的对话》等家常课。

4.9月7日下午,全体语文教师汇聚二楼会议室,认真聆听省特级教师章师亚、县语文教研员张身贵老师的点评。

5.一年级新生在郑x四位语文教师兼班主任的指导下,认真学习《论语》,于9月16日在我校举办衢州市一年级新生开蒙仪式,好评如潮,并在《衢州日报》上加以信息播报。

6.9月22日、23日,我校全体语文教师在二楼多媒体积极参与我县2007届毕业的青年教师课堂展示活动,聆听了语文戴x老师执教的《母鸡》《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陶罐和铁罐》《月光曲》《我要的是葫芦》《花钟》《鹿和狼的故事》六堂风格各异的语文阅读教学,并聆听了x市名师徐x老师的现场点评,再次明了“135模式”的阅读教学。

7.9月28日,徐x四位老师代表我校语文教师参加县“阅读试题现场限时比赛”,3人获一等奖,1人获二等奖。

8.程x等老师在音乐老师的帮助下,积极组织学生参加配乐诗歌朗诵比赛,五六年级学生合作表演的诗歌朗诵《祖国颂》获县一等奖中的第一名。

9.全体语文教师积极组织一至六年级学生参与浙江省“三行诗”征文比赛,送出参赛诗歌百余首。

十月份

1.同年级组教师推门听课.

2.开展主题活动——“优化作业设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业设计包括:预习作业、课堂练习、课后提升,及时反馈)

3.各年级组继续探讨学习“135教学模式”,年级组互相开课、观摩。

4.10月9日县教研员再次推门听课活动,全体语文教师认真聆听了王x老师执教的《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和《幸福是什么》,对“135模式”的阅读教学有了更深的认识。

5.10月12日,郑x两位语文教研组长听新进教师赵露萍老师执教《一去二三里》,为其语文课堂进行把脉号诊。

6.教导处安排期中语文教学工作大检查

十一月份

1.11月1日,县语文教坛新秀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在我校举行,全体语文教师认真观摩了王x老师执教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金色的脚印》《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圆明园的毁灭》《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五节异彩纷呈的阅读教学,聆听了市名师徐x老师的专题点评。

2.11月23日,教研组长程x再次听新教师赵x的阅读教学《雨点儿》,为其指点迷津。

3.11月30日,校长展示课在我校举行,全体语文教师认真聆听戴x、徐x校长的《》《去年的树》,深受启发。

4.郑x老师各拟了一份任教年级上册的试卷,参加县语文学科命题大赛。

5.全体语文教师积极组织一至六年级学生参与常山“三行诗”征文比赛,送出参赛诗歌一百五十余首。

十二月份

1.12月1日,教研组长程x三进赵露萍的语文课堂,听她执教阅读教学《雨点儿》,指点其语文教学。

2.12月5日,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远程培训项目“专家在我身边”辅导活动在我校举行,教研组长郑x老师执教了一年级习作观摩教学《句子王国》,受到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来自北京的教育专家袁x与x县参加远程培训的教师面对面——了解教师们的实际需求、为教师们答疑解惑,倾听教师们的参训感言、总结改革成果。

在活动中,袁x给四年级的小学生们上了一节写作课——《如何把“我爱读书”写具体》,用声情并茂、妙趣横生的语言来激发学生们在写作时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并主动向老师请教了不少的问题。讲课结束后,袁志勇还对授课内容进行了点评,对现场参训老师提出的问题做出了解答,并做了“语文有效教学”的专题讲座。

3.12月7日,新进教师赵x进行语文公开教学,执教《雨点儿》一文。

4.12月11日,在杭州举行的“我爱祖国我爱党”全省故事大王的决赛中,我校六(5)班的樊夏妮同学获少年组一等奖。

5.各年级组教师制订复习计划。

6.期末语文教学工作大检查

7.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及分析

8.教研组、备课组交流总结。

一月份

第4篇

五脏与四时阴阳相通应,肺在五行属金,与秋气相通应,秋之主气为燥,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滋阴润燥,防止燥气侵袭人体呢?

中医上讲“肺为娇脏,开窍于鼻,在体合皮,其华在毛”,肺脏清虚娇嫩,外感邪气最容易从口鼻或皮毛进入人体内侵袭肺脏,出现感冒、鼻炎、咳嗽、气喘等肺系疾病。肺最怕燥邪的侵袭。秋季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也是万物凋零、草木凋谢的季节。此时气候多清凉干燥,而肺为清虚之脏,喜润恶燥,加之从夏季到秋季过渡,突然由热转凉,如人体不能及时适应季节的变化,则秋季易见肺燥之证。早秋之时,夏季暑热尚未尽消,温邪燥邪合并伤人,易发为温燥;晚秋天气转凉,寒邪与燥邪合并伤人,称为凉燥。燥性干涩,易损伤肺津,灼伤肺络而出现干咳少痰,或痰黏难咳,甚至痰中带血、喘息胸痛等症状。

要想平安度过多事之秋,我们应当从饮食、起居、调畅情志等方面入手,强壮肺气,以预防和治疗呼吸道疾病。

饮食方面

秋季饮食宜清淡,少辛多酸。少食辛辣刺激之物,如辣椒、葱、姜、蒜、酒等燥热之物及油炸、肥腻之品;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晚上可以吃一些酸甘食品,如山楂、柚子、甘蔗、梨、蜂蜜、西红柿等,以润肺生津、养阴清热。但也要因人而异,如有的人吃瓜果容易导致腹泻,那就尽量不要吃;脾胃虚弱的老年人或慢性病患者,早餐可以粥食为主,如百合莲子粥、银耳粥等,也可多吃些红枣、枸杞子等清补、平补之品,以滋阴润燥,防燥邪致病;对于一些体质属寒和免疫力低下的人,可食用萝卜炖羊肉,萝卜入肺经行气止咳化痰,羊肉性温,有补益气血,温经散寒的作用,可以补脾。肾,壮筋骨,御风寒,增强人体抵抗力,且补而不腻,消而有度,不易上火。

下面介绍3个秋季润燥食疗方,供读者选用。

1.山药黄豆粥:取山药30克,黄豆30克,大米50~100克。将以上各食材与大米共煮粥,空腹食用,每日2次。山药味甘性平,归肺、脾、肾经,有健脾益胃助消化、滋肾益精、降低血糖、延年益寿的作用;黄豆性平味甘,有健脾益气的作用。脾胃虚弱者宜常吃。

2.S芪杏仁萝卜猪肺汤:猪肺250克,白萝卜20克,杏仁9克,黄芪9克,葱、姜、胡椒粉各3克,香菜适量。先将猪肺块放入温水里并加入适量料酒,用大火煮开后,把猪肺捞出放清水里洗净,去掉猪肺的浮沫和血腥味儿;再把洗净的猪肺和备好的萝卜、葱段、姜块一起放入盛有温水的砂锅里,加适量盐,用大火煮开后放入杏仁、黄芪,盖上锅盖改用小火炖30分钟,再加入白胡椒粉,最后撒上香菜段即可食用。杏仁味苦性微温,归肺、大肠经,有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的作用;秋季感冒咳嗽的病人比较多,白萝卜有润肺止咳化痰的功能;民间有“吃哪儿补哪儿”的说法,猪肺在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疗肺虚咳嗽,嗽血”,《本草图经》中也记载猪肺有补肺的作用;稍加白胡椒粉可以宣发肺气,引药入肺。这道药膳补益肺气,呼吸系统功能不好的人可以经常食用。

3.百合莲子芡实银耳汤:莲子20克,百合、芡实各10克,银耳1朵,冰糖适量。银耳用清水泡发,去蒂撕块;莲子、百合、芡实洗净。所有材料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转文火煲一个小时,下冰糖煮至融化便可。根据五行学说白色入肺的理论,百合、银耳有补肺润燥的作用,莲子、芡实可宁心安神,健脾补肾。善补者补肺脾肾,这道汤对秋季之燥和全身脏腑有很好的补益作用。

生活起居方面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有云:“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意思是立秋后阳消阴长,气候由热转凉,自然界因万物成熟而平定收敛。此时秋高气爽,地气清肃,人应该早睡早起,从而使精神内敛,神志安宁,不使阳气外泄,避免秋天肃杀之气的伤害,这样才能与“秋收”之气相适应。另外,金秋季节是进行各种体育锻炼的好时机,运动方式要根据季节和自身的特点进行选择,遵循“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规律,运动量不宜太大,而且宜轻柔不宜剧烈,如气功、太极拳、慢跑等,常锻炼可强健体魄,避免疾病的侵袭。

精神情志方面

中医认为肺在志为悲,指肺的生理功能与悲伤的情志活动密切相关。平日大家悲伤时,会一把鼻涕一把泪,短时可以疏泄排解忧伤,但久悲和过度悲忧最易消耗肺气。肺的生理功能失调,可出现打喷嚏、流鼻涕等呼吸道症状。严重者肺气郁滞,意志消沉,继而出现倦怠、气短、乏力等全身症状。《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她情绪悲观,整日以泪洗面,最终因肺痨咯血身亡。所以说,我们要积极面对生活,时刻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这样疾病就不会乘虚而入了。

经穴保健方面

搓大鱼际 双手合掌,两手“大鱼际”贴合对搓,至发热后将两手大鱼际放在鼻翼两侧迎香穴上,停留片刻,重复此操作6到8次。鱼际穴是手太阴肺经荥穴,可用于头痛身热、微恶风寒、伤寒汗不出、喉干等。迎香穴是治疗鼻炎的特效穴,位于人体的面部,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属手阳明大肠经;肺与大肠相表里,通过经络互相络属,在生理病理上互相影响。所以迎香穴可治疗鼻炎、鼻塞、流鼻涕、牙痛、感冒等一系列呼吸道疾病。这种方法可促进血液循环,抵御感冒病毒侵袭,提高免疫能力,同时对感冒初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灸关元穴 关元穴属任脉,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3寸,是足三阴经和任脉的交会穴,小肠募穴。操作时先把艾绒搓成麦粒大小的艾柱,在关元穴涂上凡士林,把艾柱直立放在关元穴上,用线香点燃;当艾柱燃烧到2/3时,用镊子将其移到盛水的容器里。方法是第一天一柱,第二天两柱,第三天三柱…以此类推,逐渐增加,连灸半个月即可。这样逐渐累积灸量,补而不燥。但身体气血循环差者应注意防止烫伤和皮肤发泡。艾灸时间以立秋后上午至下午3点前任意时段为佳。

介绍两个咳喘中用处方

第5篇

清晨,几声清脆的鸟鸣,把我从梦中惊醒。揉柔惺忪的睡眼,起身靠在床头上,仔细的回味刚刚逝去的梦境……

一排红瓦教室前面是一行排的很整齐的自行车。大的、小的;新的、旧的;轮靠轮,把依把。屋后一棵棵刚吐新芽的苹果树上绽满了繁花朵朵。一个扎着菜豆小辫的小女孩作在教室里紧张的忙着考试……已经做过好几回这样的梦了。在梦中常常回到我的母校——麻兰中学。

记忆中的母校很漂亮。两条宽阔的水泥甬路中间是很多间宽敞明亮的教室。东边的甬路两旁植满了生长多年的毛白杨。斑斑驳驳的枝干上留下了岁月的印痕。每到春天,这些高大的杨树就发出有点粉绿的小叶子。它们就像是一个个刚刚出世的娃娃天天张望着满校园求知的孩子;夏天,它们宽大的树叶密密的挤在一起。将炙热的阳光挡在叶外。形成一条凉爽的林荫道。常有三三两两的同学或坐或站,或依或靠的待在树下读书、研题、嬉闹。 这里也是我的乐园。每当下课铃一响,我就和几个同学冲出教室,抓着橡皮筋飞一般的拥到这条林荫道上,光着脚丫跳皮筋。累了的时候,就跑到树下的水池边,拧开龙头,任凭哗哗的流水从十指间留过。

西边的甬路两旁是嫁接的刺槐。每到花季,都绽放着一嘟噜一嘟噜的粉紫色的槐花。串串盛开的槐花将带刺的树枝压得很低。淡淡的花香常引来一只只“嗡嗡”而唱的蜜蜂和许多不知名的小虫儿。围着美丽的花儿翩翩起舞。有时侯,我会和几个调皮的同学用方便袋追着逮几只小虫,拿去吓其他同学。看见他们惊恐的样子,自己有点幸灾乐祸的做着鬼脸,开心的哈哈大笑。

每排教室的后面是一棵棵枝繁叶茂的苹果树。春天,它们矮矮的枝丫上开满花朵。夏天挂着青果,秋天有熟透得苹果。每到现在这个季节,靠窗的我总爱推开那扇漆绿了的木窗。向窗外张望那些在密密枝叶之间嬉闹的麻雀。夏瞅藏在叶下的鸣蝉。秋捉大肚的螳螂。还记得一位叫张伟的胖同学,在夏天午休时,将鞋子脱掉,光着脚丫仰躺在对起来的2张课桌上睡觉。我提起他那双臭鞋,使劲的探身挂到窗外的果枝上。害的他光着脚丫听英语老师讲了2节课……点点滴滴,给紧张的学习生活增添了许多的逸闻趣事。

记忆中的母校有很多品德高素质强的老师。那时候,我整天盼望着星期五的作文课。因为,几乎每次作文课,***老师总将我和几名同学的作文当成范作,在班内讲解。就是他的“描写细致,观察仔细,形容逼真,妙!”等批语将我引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而且是一发不可收拾。还记得风趣幽默的化学老师;记得严肃认真的数学老师;记得轻言轻语的英语老师;亲自带我们动手作实验的物理老师。就是在他们的辛勤教育下,我班的同学也奔向了自己得工作岗位:有的在北京福田汽车公司任工程师;有的在济南航空公司任会计主管;有的在青岛当律师,有的在烟台铁路上……我们就如同不同的花朵,开在不同的地方,散发自己的馨香。

现在的母校肯定变了样!不再是我记忆中的旧模样……感谢母校。感谢母校所有得老师。衷心的祝愿母校乘着新课程改革的春风,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出更多的社会栋梁!美丽的校园,我的家

尊敬的各位老师、评委:大家好!我是来自0202班的学生XXX。今天我所要演讲的题目是《美丽的校园我的家》。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香格里拉”,正如歌中所唱的那样“那是我的家,我的天堂!”而我心目中的这个家就是——江苏省海门实验学校。无论是晨雾笼罩,还是夜幕降临,我总爱到校园的各处走一走,看一看,不为别的,只为去体会那份特有的朝气,只为去欣赏花丛中朵朵鲜花盛装登场的那份多姿,只为去期盼星星依偎在月亮身旁的那些浪漫与温情。 我爱校园中的花花草草。但我最爱的是洋溢在校园里的一种精神,那就是拼搏、无畏、坚强、奋斗。每当充满激-情的我们走进校园,心中便会想起所说的那句话:“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九个字在脑海中熠熠生辉。久而久之,竟成了这个家中最时尚的语言。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告诉人们: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一个个字母,一道道算式,犹如黑夜的启明星,指引我们去挖掘知识深处的宝藏,开启智慧的门窗。事实胜于雄辩。一份耕耘,一分收获。是我们的奋笔疾书,挑灯夜读,赢来了一个又一个好评,一张又一张奖状。这源于老师们的循循善诱,同学间的比学赶帮。时光如水,日月如梭,伴着莺歌燕舞,伴着花草树木,在这个时时处处都如此美丽的家中。我们学会了坚强,懂得了忍耐。我们从一个个稚嫩的孩童渐渐长成了试着探索人生哲理的少年。这便是成长的真谛,便是校园生活给我们的最大财富。一盏盏明亮的路灯,一株株幽香袭人的玉兰花,全在夜幕的笼罩下,像是孕育着明日希望的神圣的家。安静,祥和,温馨,舒适。我想说:“今天我们因您而骄傲,明天您会因我们而自豪!我们爱你,这个美丽的家,这个美丽的香格里拉!”

第6篇

TEXT: 亦鱼

阳朔这座小城,白天看起来实在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窄窄的小巷、残旧的老屋、几乎可照见人影的大理石路面,风光不算绝美,亦无可值得传颂的民俗风情。正是这样一座看似普通的小城却有着“广州后花园”的美誉,不管是平时还是节假日,成千上万的广州“小资”涌向这里,尤其是到了秋季,这里更是小资们的天堂。

其实阳朔的所有精华全在一条宽不过八米、长不过五百米的小街,这就是西街。而这条街的精华白天是看不出的,唯有华灯初上,才开始绽放它的无尽风情。西街的风情不在夜色中沉郁的桂花香,也无关于远处潺潺的流水,吸引人的是这条街上情调各异的酒吧。

有人说如果想寻找一次最刺激的艳遇,西街是最好的选择。这里许多酒吧的老板是欧洲人,“小马的天”的老板是一个法国人,留着长长的胡子,目光深邃,使人想起荷西,想起三毛。“乐得餐厅”的老板也是一位法国人,对中国的一切都有着狂热的爱慕,包括中国的建筑、武术,连他的法国菜都变得有点中国味了,只是不知道他对中国的女孩子是否也同样钟情。

阳朔的酒吧大概有近百家,各有各的特色,每一间酒吧都有着令人惊艳的名字,而每一个名字都暗示着主人的一段心路历程,比如 “如果”酒吧,它表示一切都未确定,一切都有可能,正如它的主人,一直在不停地寻找、不停地向着理想行走。夜色之下“如果”室内全是红红的灯光,非常的暧昧,在秋季微凉的晚风中,这种红使人的心中充满温暖和感动。“如果”的楼梯很有个性,经常会听到侍应生高喊着:“左!右!左!右!”,原来是在指挥客人下楼梯,听之令人不禁莞尔。

其实在城市里也有着各式各样的酒吧,人们之所以不远千里来到阳朔、来到西街,那是因为在这里,时间是静止的――夜静静地来,心门静静地打开,有人静静地进来……时间将世界定格在一个瞬间,痛苦永无开始,幸福永不结束。

二、慕士塔格峰:豪气干云

TEXT: 玉琢

到新疆而没去慕士塔格峰,就像是进了宝山而未发掘到珍宝一样。

汽车行驶在茫茫的戈壁上,曙色微曦中,除了几棵稀疏的刺草,视野所及就再也看不到别的生命了。一觉醒来,这条由喀什去红旗拉甫口岸的公路,已将我带进了一片凝翠欲滴的草滩,我嗅到了苦艾和沙枣花的清香,从车窗透进来的风,也越变越甜润了。

草滩随着起伏的公路向天边漫延着,一条湍急的大河却横空而来,像要拦住我的去路。恰在这时,公路顺势一拐,车随路转,远方一带白云的后面,竟现出了隐隐的雪峰。

这抹游荡于天尽头的白云,若非亲眼所见,你绝对想像不出它的奇幻与宏丽。但我却猛然发现它又不像白云,倒像是一大片羊群!随着汽车的渐行渐近,我的想法得以印证:那如潮的羊群,正沿着草滩,一浪又一浪地向我们涌来,羊群后面的雪山这时已清晰可见,正是我们心驰神往的慕士塔格峰。

该峰海拔7564米,不仅是昆仑山脉的主峰之一,在整个帕米尔高原众多雪峰冰山中,也是高标峻拔,鹤立鸡群。当然,“慕士塔格”一词,在当地语言中,本身有“山之父”的意思。这座雄峰视千古的高峰,虽说早在17世纪已被发现,时至今日,要接近它还真是不容易:汽车先经过了一处叫做木吉的盆地,然后又在帕米尔高原上艰难地爬行。远远望去,它是那么的美,在它的辉映下,连路边那些不知名的小湖都会让人眼睛一亮,激动半天。

最美的湖泊当数喀拉库尔湖。从高原逶迤南行,沿着这座湖泊的边缘,就能与头顶蓝天、背负白云、将银光闪闪的雪峰影映湖中的慕士塔格峰咫尺相望了。远处有几只海鸥从湖面掠过,如白色的闪电,虽说倏忽即逝,却为旷古岑寂的雪峰凭添几分活力。这些与大海结缘的水鸟到这远离海岸线的高原湖泊干什么呢?难道也为一睹慕士塔格峰那冰雪接天的沉雄与庄严?也为感受慕士塔格那豪气干云的壮美?

苍凉雄健的慕士塔格峰果然像一位宏博睿智的长者,那临湖支颐的神态,不正像是在思索着亘古的哲理吗?它又像一位银发母亲在端注着广袤的大地,深远的湖水是它博大的胸怀,让人猜不透里面蕴藏着多少慈祥和温情。

三、在秋天的草海里做梦

TEXT: 慧

“嗨!嗨!草海,我来也!”人未到草海,就被同车驴友的欢叫刺激得亢奋起来。激动地透过车窗向外眺望,无数鸟类掠入眼帘,它们有的高空疾驰,有的低徊翩飞。接着,一片茫茫的草海徐徐出现,以冬天特有的枯黄,铺陈出一派苍凉辽阔的粗犷之美。这是冬天的草海。

春夏的草海,则气温宜人。暮春时节,草海周围开放着大面积千姿百态、绚丽动人的杜鹃花。那么,秋天的草海呢?

沿着秋天的脚印,走进贵州西部威宁县境内,寻到了海拔2200米、湖东西长20余公里、南北宽10余公里的草海,它是全国最大的高原湖泊,覆盖面积保持30平方公里以上,以水草繁茂而得名。这个秋高气爽的季节,草海最美,湖中的水草在碧水中开出一朵朵、一串串、一片片的黄花、红花和白花。船行其中,花随水波浮动,如入仙境。

余辉斜照的傍晚,大概天空也感受到了草海的绚烂,瞬间变得无比抒情,云卷云舒的缱绻,让我好想跟我心爱的人骑着一匹野驹在“海”中悠然行走。然而四下无马,亦无爱人,我只好做一个白日的梦。

其实现在真的躺下睡一觉也不错。吸吮着花的芬芳,遥想英雄梦。记得杜拉说过:爱,它不是一蔬一饭,而是一个英雄梦想。在这个秋天的草海里,此种环境尤其迎合这样的心情。

日落了,梦却未醒。草海正是暮色青黛,不知何时,心目中的候鸟纷纷归来,心中不免产生了“归去来兮”的豪壮。走吧,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

四、凤凰:凤凰涅

TEXT: 露露

去过凤凰的人,忘不了那里的潺潺流水、深弄故巷,忘不了那里的古苗寨、吊脚楼,更忘不了那里的涅四宝。

宝贝一:《边城》

凤凰是沈从文的故乡,这片灵山秀水让他魂牵梦萦。多亏了他,才得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凤凰,来到凤凰,爱上凤凰。所以,到了这,不得不买的就是沈先生的代表作《边城》。城内大大小小有很多书摊,比较集中的是在中营街沈老故居一带和虹桥上。《边城》出了很多版本,你要是喜欢,可以在不同的摊位买不同的版本,再让摊主为你细细盖上私家独有的章印,那你手中的书就即刻与众不同了。

宝贝二:苗绣

苗绣最讲究对称美、充实美和艳丽美。所谓对称美,就是上下左右不论图形、色彩、空间,都完全要求对称;所谓充实美,就是整个绣品不留空白;所谓艳丽美,就是用色大胆,大红大绿,鲜亮夺目。

要想得到价廉物美的苗绣,一是到苗寨老乡家里收购,二是到湘西集市上去淘涣。热闹的集市有热闹的乡亲、熙攘的街道有琳琅满目的商品:有熏灰的烟叶、有暗红的辣干、有新鲜的水果……而绣帘是当地人大婚时才挂的喜帘,由白蓝红三色镶合而成:白布上黑线勾勒出的几何图形大方清雅;蓝布用色鲜艳,对称的绣着“花开富贵”、“双鹊报喜”、“鱼龙吐珠”三种吉祥图案,婉约浪漫;红布上图案热情奔放……

宝贝三:银饰

凤凰的吸引力还淡淡的散落在老街各式的银铺中。逛银店,是游客在凤凰的爱好。看着那些摆在店堂里或新或古的银饰,问店主要来小心翼翼地把玩一番,听店主讲述它的历史,也有一种怜香惜玉之感。遇到合眼缘的,与店主讨讨价,便可据为己有,收之藏之。

宝贝四:织带

苗族的女性,不管是豆蔻少女,还是古稀老妪,都勤劳而美丽,其中的一个体现就在她们的绣花围裙上和花边衣袖上。

凤凰东门外,只要天气晴好,一个八旬的老太会架着她小小的织带机,戴着黑框眼镜,安祥地在屋檐下编织彩带花边。在游人眼里,这已成为一景。一条对折近三尺的织带,要花去她三周的时间。织带上彩丝细细织出的蝴蝶、喜鹊、花朵还有小鱼儿,斑斓的,生动的映在眼底,人间精致,就是这样做出来的。

五、宏村:思念爱情

TEXT: 猪小蓝

在城市生活久了的人们,实在应该去一去宏村。

有人说过这么一句话:你深爱上某个地方,那是因为你和它一定有着联系。我一直都是深以为忤的。譬如我爱宏村。

宏村,位于安徽省黟县东北部,建于南宁绍熙年间,至今800余年,被称为“中国画里的乡村”。与宏村的重逢,那是四年前。在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我就认定了是与她重逢。是的,她是曾经属于我的,粉墙黛瓦映着静静的湖面,简直就是很久以前,我穿着宋时的服饰,站在黄山余脉羊栈岭遥望心上人时,郁郁画下的一幅黑白画。我甚至记得,那时,我穿的裙子是一身素蓝,眉上画满着淡淡的愁怨,随风吹去,就变成笔下清幽的湖水。

今年,去宏村的游人渐多。去宏村的人,大多是为了一睹徽派民居的建筑风格,更为了一洗在这城市里沾染的浮躁和喧嚣。在这个黑白画般的小村庄里,感受着流水潺潺,远山朦胧,蓝天下青瓦粉墙的意境,再烦躁的心情也变得宁静致远。

当我走进宏村的敬爱堂,心里情不自禁肃穆起来。敬爱堂气势非常,门前飞檐翘角,似有凌空而去之势,而两旁黑黝黝的栅栏,又使人顿生敬畏。

敬爱堂的大厅,是胡氏子孙集体祭祖的场所。厅的正中间,悬挂着祖先的画像。进入里门,正中横梁上,是一幅一米见方的“孝”字,右半边,像一个拱手作揖的年轻书生;而左半边,像一个尖嘴猴腮的猴子。传说当初作者写下这幅字,就是想告诉子孙后代,必须要敬爱先辈,孝敬父母,否则就会堕入畜生的行列。

在城市里匆匆奔走,忙于生计,一颗心动荡不安,我们何曾用过最温柔的心对待我们的爱人。但站立于宏村的水边,此刻心情淡泊,那些失落在凡尘之上的柔情,都被细腻地捡拾了起来。

只是,看到宏村那些贞洁牌坊,想像着那些千百年来庭院深深中的徽州女人,只能幽幽地在这有天井的院落里终其一生,不禁有些落寞。那65078座孝贞洁烈牌坊里的逝去妇女,她们的生活和爱情,我几乎不敢去想。

六、大研:热闹中那宁静的灵魂

TEXT: 我心若兰

丽江的一切,对我而言都是熟悉的。因为我的灵魂一直都在那儿。

而今的丽江却没有了记忆中的小桥流水、旧巷老瓦,迂回在四方街大石桥旁,新义街附近,曾经的宁静早已逝去,只有今非昔比人来人往的热闹。

去年国庆,大研古镇的流离灯光下,我咀嚼着丽江粑粑,悠闲地从人群中穿过。不知哪间小店里正在放着亚东的歌,给人们心里增添了几分豪放的感觉。许多外国人也在过着中国的国庆,以各种笑脸宣染着节日的气氛。酒吧门前,樱花阁里,到处都布满了无处可躲的喧嚷。

丽江的青石子小巷,是古镇的一大特色。每条小巷两旁,都是或黑或红的木漆大门以亘古的顺序无尽向前排列,围住一方方狭长的清幽瓦房。大研城内街巷纵横交织,四通八达,主道闹市早晚市声不断。然而任凭闹市如何拥挤,也不会影响人们的通行,因为主道两侧的数十条小巷交织如网,随时随地都可以把主道的人群分流疏散。穿着鲜艳衣裙的纳西女人,和那些身挂五彩饰物的纳西男人,可经常见到他(她)们从硕大的水车前走过,又消失于某条小巷中。

我试图找出小巷的尽头,然而我终究不能,因为每条小巷都有许多分支,即便到了尽头也有石桥、土桥或者木桥相接,走过去,又别有洞天。

如果没有那些不见尽头的小巷,和那些清幽瓦房,大研如何盛下如此喧哗?这也许就是丽江的神奇,她以独特的幽深,让古镇的喧闹、绚丽、甚至纸醉金迷都流动成了一条清澈的河流。因此,她始终是不俗的,她始终是一座远离凡尘的美丽城堡。

有人说,丽江已经变成了一座充满铜臭的热闹商城。我一直不以为忤。他们沉迷于丽江的食色,看得太近,反而失去更多。而我,静静地走在五花的青石板小巷里,用我宁静的灵魂,细细地感受到了大研那同样宁静的灵魂。

七、根河:山河入梦来

TEXT: 花眼

看惯了江南小镇的精致,也看惯了塞外风沙侵蚀的古旧城堡,更走遍了无数风景名胜,时间久了,视觉也会有审美疲劳。这个时候最适合的是到根河,看一看绝然不同于其它地方的风光。根河的美在于它波澜壮阔的气势,使看了的人也会心旷神怡,宠辱皆忘。

根河是蒙语“葛根高勒”的谐音,意为“清澈透明的河”,根河旅游区位于呼伦贝尔市的根河镇,属大兴安岭山系,是一处集森林与山水为一体的自然风景区。这里群山叠翠、山青水秀、风景绝佳,登山远眺,山峦峰岭随势而转,曲曲折折,山色翠绿,雾气缭绕。蜿蜒流淌的根河,倒映着群山和树木的绿影,随着起伏的浪花荡漾。

在根河有一种小火车是其他地方见不到的,乍一看有点像童话里的玩具,车速很慢,坐着小火车可以一路晃到山里,一路上都是好看的风景,白桦、山杨、落叶松、樟子松、河杨、护林柳、灰毛柳、红毛柳、绿毛柳、稠李子、山丁子、水冬瓜、越桔……数不清的植物组成一幅寓意深远的绿色画面。林中鸟鸣蝉叫,莺飞蝶舞,猞猁、狍子、马鹿、野猪等野生动物在这里无忧无虑的栖息。

除了风景好,据当地人说根河水还有四奇:饮用根河水能治病保健;清澈的河水在立秋前是绿的,立秋后却变成了蓝的;受气候影响,一种花凋谢,另一种花才开放;能在摄氏零下45°C生存的冷水鱼。

来到根河,看见根河的天、根河的树,根河的山、根河的水,会有种山河入梦的不真实感,而这无限风光又是如此真实地逼现在眼前,使人沉醉其中不愿醒来。

八、南浔:静寂之美

TEXT: 之洲

南浔是座很特别的古镇。走进南浔就像是走进另一个时空,水在桥下静静地流淌,河面有杨柳的倒影,时有游船划过,船上的人也是安静的,仿佛怕惊扰了这个江南小镇。南浔就像是一个不期而遇的清梦,使人忘却世事波澜,即使只是短暂的交会,也愿意沉潜下去,细细享受这瞬间的宁寂。

南浔的桥是一大风景。这些桥有的连接河两岸,有的静卧于廊屋与街道之间。桥都不甚宽,有的窄到仿佛只容风侧身而过,但是无一例外,这些桥都承载了数百年的历史。立在桥边,左脚还在现世,而右脚已踏上一条通往过去的时间遂道。南浔现存各式小桥十多座,其中最耐人寻味的有通津桥、广惠桥和洪济桥,而给人印象最深的要数通津桥。立在晨色中的通津桥上,四周沉寂,河面如镜,桥与水中的倒影浑然一体,站在一边向另一边望去,好像有另一重天地等人去探寻。

到了江南小镇就不能不看看小镇上的建筑。南浔最具规模的建筑群――百间楼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一道道高耸的风火山墙,一个个圆拱的过街券门,一排排木柱廊檐,一座座河埠石阶,远望去蔚为壮观。骑楼下最常见到的是闲适的老人,或读报、或闲谈,或者只是静静地坐着,任流年飞度。百间楼全长约400多米,有店面100多间,这样一个庞大的建筑群,并不闻过多的噪杂声,浔溪从门前悄然淌过,没有惊扰任何人。白天店面营业,客人不多,主人就兀自饮茶读报,生意的清淡与繁忙好像都是别人的事;晚上关上门板,与外面隔成两个天地,偶尔可以听到一两缕江南戏音,唱的大概是梁祝,忽而欢喜非常,忽而又呼天抢地。

南浔的另一至佳去处是晚清南浔首富刘氏家族的私家花园――小莲庄。小莲庄和别处园林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清浅的,而非深藏不露。小莲庄布局疏朗,所有景致可以一目了然,入园即见一条长廊逶迤南伸,廊上的碑刻或苍劲有力或如行云流水,其上还有清代袁枚的手迹,是不可多得的珍品。

站在敞廊上即可看到小莲庄的精华――荷花池。此池占地10多亩,一条曲而长的回廊几乎将半个池塘包围,大有气吞山河之势。时值秋季,花事已过,只剩满池残荷,加之已近黄昏,夕阳已然无力,使得残荷别有一种繁复的美。

相对其它江南小镇,南浔以静取胜,没有过多的嘈杂声,更多的是阳光下沉默的风景与浓浓的书卷气,使人犹如置身梦中。而对于渴望从喧嚣都市里挣脱的人来说,梦才是最好的藏身之处。

九、布达拉宫:洗礼灵魂的地方

TEXT: 孤独依人

布达拉宫矗立在拉萨市的红山上,它依山垒砌,巍峨壮观,气势雄浑,像巨人一样俯视着芸芸众生。它里面收藏有精美的壁画、灵塔,还有无数经卷、珠宝、舍利子等文物古迹。在藏族人民心目中,布达拉宫是佛教圣地,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信徒,到这里向布达拉宫顶礼膜拜,奉献自己一片虔诚之心。

沿阶而上,山势突兀高大,经过四道曲折的石铺斜坡路,来到绘有四大金刚巨幅壁画的东大门。画上的金刚怒目圆睁,威风凛凛,那双眼睛使人觉得有能洞察世间一切真、善、美的神力。穿过东大门,北壁画廊的一幅画,描绘了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和抵达拉萨时的盛大场面。它经过千百年的洗礼,色彩依然没有脱落,画上人物造型各异,形象惟妙惟肖;色彩的运用富于变化,线条也极其流畅,使人不由得从内心深处感叹画师技艺高超。

在最高宫殿萨松郎杰又看到一幅新的景象。这里的室内摆设多选用淡色,显得古朴、幽静、庄重。看着陈列在这里的佛像,有的似乎在沉思,有的脸上露出和蔼亲切的微笑,给人一种弃恶向善的感召力。游客默默地注视着佛像,独自承受着心灵的洗礼。这里还陈列着同治皇帝书写的“福田妙果”匾额,匾额上的字笔力苍劲,显示出书写者深厚的书法造诣。

踱出殿堂,缓缓地来到十三世达赖的灵塔。它于1933年动工,1936年完成,塔上镶嵌了万余颗珍珠,显得珠光宝气,雍容华贵,塔前供奉着长夜不灭的酥油灯,空气中弥漫着酥油的芳香。灯光与宝石的反光交相辉映,呈现出一幅美妙景色。

布达拉宫建筑繁多,游人往往希望能走遍全宫,但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沿着石阶一步步走下,抬眼远眺,拉萨河像玉带一样围绕着拉萨汩汩流过,远处群山起伏,阡陌纵横,绿柳村舍,气象万千。

蓦然回首,布达拉宫沐浴在阳光下,被阳光染上一层金色,更增添了神秘气氛,更显得巍峨壮观。

十、南田:去南田小岛生活

TEXT: 爱琴海

大部份人的心里,都有一个海岛情结。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是海子的诗。他让我在少女的时候,就幻想过在海边搭建一间小草屋,也不管是否经得起风吹雨打,以为椰林树影、水清沙白,一盏清灯,一沓书稿,这就是生活的全部了。

其实是长大以后,才见到了真正的海岛。

那天,失恋了。我背着行囊独自去东海岸,第一站是宁波石浦镇,然后打算去象山一个叫南田的小岛。等渡轮的时候,正是黄昏,夕阳静静地挂在天际,一只小船泊在岸边,颇有几分“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意境。

因为只有我一个人,渡轮不愿开启。干脆住了一夜,第二天清晨才得以上船,一个小时后就到达南田了。没有惊心动魂的浪涛声,更没有海天一色的壮观,南田,她甚至连海的味道都没有。这里的空气很纯净,我闻到了流水的清香。细细寻去,竟看到了一条淡水河流从海岛上逶迤而过。小桥、流水、浅黄的小花,我真没料到,南田竟是如此清纯的一个海岛。

只见海那边是高山峡谷,而另一边却是柔软的丛林。丛林多是古木,每一株漆黑的树干,似乎都有一段悠远的往事,让人一时辨不清今夕是何年。清幽而清凉的溪流,漫不经心地弄出了琴音般的声响,好像要将古林的寂静凝成一滴水珠。

丛林的旁边,就是悬崖。悬崖下,是风门口的海滩,海水清亮得像一个处女。许多漂流木在海滩上晒着暖暖的太阳,这些流浪的木头,它们一定去过了许多地方,谁也不知道它们是否回到了原地。而那个曾经与自己有缘的人,亦终究不过是一根小小的漂流木。

第7篇

如果说初出茅庐的我就做到了把无私的爱奉献给学生,那么对耐心的认识却经历了一个很曲折的过程,以前总是拿耐心也是有限的作为放弃极个别“顽劣”学生的理由,而通过对殷某的教育,我才深深地认识到耐心和爱心在教育中同样重要重要。

一、充分了解学生

说起殷某,全校师生没有一个不认识,为什么他这样有名呢?因为他太调皮了。打架、逃课、翻围墙、目中无人、在路上乱冲乱撞,有几次都差点出安全事故。小小年纪社会习气非常坏,对学习一点兴趣都没有,父母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他把批评教育的话当耳边风,经常是批评的话音刚落又屡屡犯错,咋办呢?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放弃他吧!可教师的责任不允许我这样做啊!开学第一天,他就穿一双拖鞋来上课,我把他叫到身边,问:“为什么穿拖鞋来上课?”他似乎明白了我的意思说:“我忘记了”。我说:“明天记住啊!”第二天他仍然穿着那双拖鞋来到学校,其他老师说他穿拖鞋上学不对,他不但不认错反而顶撞老师。我把他带到教室,叫他脱下拖鞋,开始他怎么也不肯脱,经过一番好说歹说后,才脱下了拖鞋。后来与他家长取得了联系,才知道他穿拖鞋是因为他家长没时间去给他买鞋。通过进一步的了解,知道他的问题出在家庭,父母四十多岁得了儿子,十分宠爱。他们教育孩子与同学交往的原则是:宁可自己赔钱,绝不自己受伤!

二、以耐心的爱,化解顽童

“播种一份爱心,收获一个希望。”对殷某这样的学生进行教育,没有“爱心和耐心”的投入绝对不行,尤其是他是一个智力水平并不差的学生,通过引导,他就会转化成一棵好苗。这孩子,我再熟悉不过了,因为我是他的数学老师,所以刚接到这个班当班主任他还不敢太过于嚣张,毕竟知道他的老底。针对他,我是爱中带严,激将与鼓励并存,我知道,他这样的孩子喜欢去惹别人就是想引起别人的注意。所以,每次课堂上有问题,只要简单的,估计他能回答的就叫到他,还经常带上一句刺激性的激励话语:“这么简单的问题相信你一定能回答上来,你的脑子怎么样,我还不知道吗?”让他感觉到信任与重视,同时也感觉到如果回答不出又将是多么没面子的事情,因为这样简单的问题,一旦回答出来了,又不会感到太洋洋自得。为了让他能继续保持,我还给他制订了一个小目标,做得好就当着全班叫他:“幺儿真乖。”一段时间下来,效果不错。

他因为恶习没有什么朋友,我从与他的交流中发现,他很希望和小伙伴一起玩耍,为了不让他逃课,我派了三名各方面表现好的男生帮助他。我对殷某说:“这三名男生都希望与你交朋友,并且上学、放学、课间他们都愿意与你在一起,他们觉得你进步大,都很喜欢你。”他听了很高兴,从那以后,上课时,厕所里、围墙边再也没有殷某小巧玲珑的身影了。三位男生用“您、请、谢谢”等文明用语、文明行为感染了殷某。殷某变乖了,很多老师也这样说,我在班上也常常表扬他,鼓励他。

有一天,殷某生病了,我放学后去看望他,他正在病床上躺着,看到我的到来,马上下床,那高兴劲甭提了。似乎忘记了自己正在生病。轻轻拉着我的手说:“老师我好想你!以后不调皮了,不让你为心了。”多么朴实的话语,让我感动,让我感动,让我沉思……

三、以真爱渗透问题学生的心灵

巴尔特曾说过:“教师的爱是滴滴的甘露,即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的春风,即便是冰冻的感情也会消融。”我信奉这句话,因为我的爱心曾换得学生的真情,我用表扬与关心让他重新找回了信心,让他回到了老师的身边。他妈妈感激地对我说:“沈老师,你改变了我的孩子,就帮了我们全家。”实践证明,对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老师也要分析,要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用真挚的爱,真诚的语言去呵护他们,鼓励他们和肯定他们,以一颗善良的心,悲悯的心,博爱的心,让爱时刻荡漾在这些容易被“遗忘”的角落。

虽然他在改变,但和其他同学还相差甚远,他现在也有犯错误的时候,我就尝试着让他开展自我批评,每天他都主动找我,向我汇报他一天的表现情况。他开始有些报喜不报忧,好的一面我会表扬,还会引导他说出自己的不足,这时我就不会批评他。会问他:“这个错误对自己有什么影响!你该怎么做?”他为了得到老师的赞美,上课时,必须控制自己,有时忘了,但是老师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他就能心领神会。要做好这项工作也是对我耐心的考验,有时也想偷懒,可实践证明不可以。我坚信,坚持就一定会胜利。

总之,爱心与耐心是实现殷某成功转型的两大支柱。教育家夏D尊曾说过:“教育之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班主任,要转化后进学生,首先要有一颗赤诚的爱心,用爱的甘露去滋润孩子的心田,用爱心去点燃纯洁的灵魂。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点,后进生也并非一无是处,对“顽劣”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哪怕是极微弱的亮点,极微小的进步,教师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对于“顽劣”学生,教师应给予他们更多的爱,只要我们不断地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与他们沟通,与他们同乐,与他们分享,经常鼓励、帮助、督促他们,使他们突破自我,重塑自我,实现从思想到行为的转换,这样迟开的“花朵”同样辉煌灿烂。

第8篇

1.教材分析:《四季》是全日制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化实验教科书(中度)三年级上册的第15课,课文生动有趣,草芽、小鸟、青蛙、荷叶、稻穗、雪人是生活中容易接触到的东西,贴近智障学生的生活,学生比较感兴趣。根据中段智障学生的认知和学习特点,我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处理,将阅读和理解、应用句式作为重点,并将后者加工成口语交际表演作为难点。通过阅读和说话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本堂课学习的是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2.学情分析:启智三班共有8人,均为中重度智障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书写能力较差。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已有的知识水平,我将学生分为A、B、C三组,A组3人,具有一定的认字能力,认识学过的字词,能进行简单的造句,能正确地朗读学过的课文。B组2人,认识大部分学过的字词,阅读能力较差,经常漏字、添字、跳行回头。其中一名为唐氏综合症患儿,发音不清晰。C组3人,能跟读词语和句子。一名学生为自闭症患儿,课堂参与性较差,具有多种行为问题,如拍桌子、下位子等。

依据教材和学情,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会读课文第一、二段。

A组:流利地朗读课文,无错字。

B组:朗读课文,无错字。

C组:能跟读课文。

2. 会说“( )对( )说:‘我是春(夏)天。’”

A组:能根据图片说“( )对( )说:‘我是春(夏)天。’”

B组:能根据图片和提示说“( )对( )说:‘我是春(夏)天。’”

C组:能跟读“草芽对小鸟说:‘我是春天。’荷叶对青蛙说:‘我是夏天。’”

3.感受春天和夏天的美丽,知道保护大自然。

【教学实录】

一、复习导入

师:我们先来复习学过的字词。

A组:认字、组词、点读词语。B组:认读词语。C组:认读图片。

师:再把字词齐读一遍。

(生齐读字词:荷叶、青蛙、身、挺身、圆、圆圆的、皮、顽皮)

师:读得太棒了!老师奖励你们看四季的图片,边欣赏边思考,图片展示的是什么季节?(出示春、夏、秋、冬图片)

生答: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师板书:春夏秋冬。

(学生很兴奋,积极性很高)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5课《四季》。(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智障学生识记慢、忘记快,学生学习能力差异大,采用分层复习巩固和检验,依据学生的参与度与达成度充分肯定和奖励学生,满足智障学生获得成功的需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联系生活,由生活导向新知,使智障学生的学习活动变得更为自主,更为积极,更为活泼。

二、新授

师:跟老师读一读“四季”,体会春夏秋冬的美丽。将手指点到题目, 注意点读。

(生读得很认真,声音很响亮)

师:课文分为几个自然段?

生:四个。

师:真聪明!拿出铅笔标一标。

(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师:××的字写得真漂亮!我们先来学习第一自然段,请同学们将手指点到第一自然段第一个字,跟老师读。(生认真跟读第一自然段2次,很投入)

课件出示: 草芽尖尖、尖尖的草芽、尖尖的( )。

师:草芽尖尖,还可以怎么说?

生:尖尖的草芽。

师:你还知道尖尖的什么?

生:尖尖的小草。

生:尖尖的针。

生:尖尖的铅笔。

师(补充):春天来了,春笋长出来了,还可以说尖尖的笋。

(课件出示:草芽图片)

师:同学们的表现真让老师惊喜!看,草芽从土壤里冒出来了,嫩嫩的,小小的,因此,“尖尖”要读得轻一些,听老师读“草芽尖尖”,你们来试一试。

生:草芽尖尖。

师:真好听!尖尖的草芽探出头来看到新鲜的事物特别开心,因此,“我是春天”要读得欢快一点,听老师读“我是春天”,你们读读看。

生:我是春天。

师:非常棒!你们能把第一自然段读出来吗?

(生齐读后,A组学生点读,B组学生组内合作、跟师合作读,C组学生跟读)

师点评:读得很准确,××的声音比昨天大了,给她鼓鼓掌。

师:草芽是怎么样的?

生:很尖。

师:草芽尖尖的,她对谁说话了?

生:小鸟。

师:说了什么?

生:我是春天。

师:思考( )对( )说:“我是春天。”

(生愣住了,教师重复问题,在耐心引导后,学生把第一自然段读了一遍,教师结合课文继续引导,学生最终说出了正确答案)

生:草芽对小鸟说:“我是春天。”

请C组学生跟读句子。

师:第一自然段描述了什么季节?

生:春天。

师:你还能从哪里看出春天来了?

生:桃花开了。

(课件出示:桃树开花图片)

生:柳树发芽了。

(课件出示:蝴蝶、花儿、柳树、燕子图片)

师:春天真美,你能根据图片用“( )对( )说:‘我是春天。’”的句式来表达美丽的春天吗?

A组:根据图片和句式说句子。B组:根据图片、句式和A组学生的回答说句子。

生:花儿对蝴蝶说:“我是春天。”

生:燕子对柳树说:“我是春天。”

生:柳树对燕子说:“我是春天。”

【设计意图】智障学生缺乏想象力,难以理解课文。通过“读―想―读―问―说―练”的形式,充分联系生活,用生活情景来开展教学,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采用分层教学,在学生会正确朗读的基础上理解课文意思,最后回归生活,锻炼智障学生的说话能力和思维能力。点读能够改善学生漏字、添字、跳行回头的阅读障碍,帮助学生认字、阅读。

师:第一自然段描写了春天,下面,老师带领你们走入夏天,来感受一下夏天的美。请将手指点到第二自然段第一个字,跟老师读。

(在学生大声地跟读第二自然段后,师生合作读,生齐读,A组学生读)

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第二自然段和第一自然段的结构是一样的?

生:有。

师:下面请根据老师给你们的题目分组讨论学习第二自然段。

(教师将学生分成2组,与辅助老师各辅导一组)

学生讨论得非常开心,积极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讨论完成后,教师讲解。

师:圆圆的荷叶,你还知道圆圆的什么?

生:圆圆的西瓜。

生:圆圆的皮球。

生:圆圆的轮胎。

生:圆圆的蛋糕。

师:太厉害了!你能把第二段大声地读出来吗?

A组和B组学生大声地读出了课文,无错字。C组跟读课文,无错字。

师:荷叶是怎么样的?

生:圆圆的。

师:( )对( )说:“我是夏天。”

生:荷叶对青蛙说:“我是夏天。”

师:你还能从什么地方看出夏天到了?

生:游泳。

生:冰激凌。

生:荷花开了。

生:夏天有圆圆的太阳。

【设计意图】智障学生缺乏分析、概括的能力,缺乏思维独立性,注意力容易分散,情绪情感上不善于主动表达,使得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在培智语文课堂上成为一种重要的课堂组织形式,组内成员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促使他们主动思考、沟通、合作、互助,提高智障学生解决问题、合作和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师:同学们肯定还有很多情感没有抒发出来,下面,请你们来演一演,表演小鸟和草芽的对话、荷叶和青蛙的对话。

(学生积极踊跃地举手)

表演一:师生合作表演小鸟和草芽的对话。

小鸟飞到草芽边。

师:小鸟,你好。

生:小草,你好。

师:你看,我发芽了。

生:你真漂亮。

师:春天来了。

生:我看到桃花开了。

师:我是春天。

表演二:生生合作表演荷叶和青蛙的对话。

青蛙一蹦一跳地跳到荷叶边上。

生:青蛙,你好。

生:荷叶,你好。

生:青蛙你会唱歌吗?

生:会。

生:你唱给我听听。

生:呱呱呱。

生:真好听,夏天有很多蚊子。

生:青蛙可以吃掉蚊子。

生:荷花开了,我是夏天。

师:他们表演得太棒了,给他们鼓鼓掌。

【设计意图】说话能力是中度智障学生语文培养的重点,结合启智三班学生说话能力、交往能力差的特点,让学生演一演、说一说。将语文问题还原为智障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生活能力协同发展,锻炼学生的说话能力、交往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三、巩固练习

师:把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连起来读,你们会吗?(生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师:老师忍不住还想再听一次。

(生再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师:考一考,老师把课文中的词语印在了词卡上,你们会读吗?

生读:荷叶、青蛙、圆圆的、小鸟、春天、夏天、四季、草芽、尖尖。

师:拿出学具盒,老师说词语,你们把它找出来。

生找词卡“春天、夏天”并读词语。

师:同学们从课文中感受了春天和夏天的美丽,下面我们来欣赏欣赏春天和夏天的景色。

(课件播放图片)

师:你们喜欢春天和夏天吗?

生:喜欢。

师:我们要保护大自然,春天来了,不要践踏草坪,夏天吃的冰激凌的包装纸要丢到哪里去?

生:垃圾桶。

师:同学们来写一写。

(师发放作业并进行个别指导)

投影:A组:尖尖的( ) 圆圆的( )

( )( )尖尖,她对小鸟说:“我是春天。”

荷叶( )( ),她对青蛙说:“我是夏天。”

B组:( ) ( )尖尖,她对小鸟说:“我是春天。”

荷叶( )( ),她对青蛙说:“我是夏天。”

C组:抄一抄:草芽 荷叶 圆圆

要求A组独立完成,B组可以参照书本。生书写完成后,师从A、B、C组中各取了一份作业,分别投影出来。

师:我们一起来检查一下对不对。

生:对。

师:一起读一读。

生:草芽……

【设计意图】启智三班学生书写能力差异大,A组学生能够书写大部分学过的字词,B组学生会书写学过的结构简单、笔画较少的字词,C组学生会抄写。另外,“芽”是学生书写容易出错的字,“圆”是课文要求掌握的字。小练笔根据学生情况,采用分层设计,通过写和反复地读达到巩固、记忆的目的。

四、评价

师:老师的任务完成了,下面来看看你们的目标有没有达成?

【设计意图】为检测每位学生目标达成情况,促进学生发展,肯定学生本堂课中的进步与付出,我为每位学生制定了符合其特点的可评价目标,课堂中,学生完成了对应目标,辅助老师就会在相应栏中打“√”。课堂末,教师根据评价表在完成目标学生的总评栏中贴上笑脸,对未完成目标的学生针对其未学会的内容进行再次教授,帮助学生达成目标。

学生全部达成目标,教师奖励笑脸贴在总评栏中。

师:今天,同学们的表现真让老师惊喜。

【课后反思】

《四季》是三年级的课文,课文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如何结合“关注目标与内容”紧扣每位学生的特点,联系生活设计教学环节并即时评价是本节课的关键。

一、回归生活,教学做合一

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他主张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教育的中心就是生活。智障学生多伴有多重残疾,对抽象性的知识、技能难以掌握,对他们要实现有效的语文教学,需要在现代化生活教育思想指导下,结合智障学生的身心特点,让语文课堂贴近现实生活。培智学校的教育目标之一就是要使学生适应生活,生活化的课堂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因此,在课堂中,我非常注重用生活教育、为生活教育,利用四季、草芽、桃花、柳树、蝴蝶、燕子等图片进行引导,学生看到图片很兴奋,理解起来也相对容易多了,再将课文拓展到生活中去,让学生说尖尖的什么,谁对谁说“我是春天”,学生很踊跃地举手,话匣子一下打开了,教师又让学生演草芽、小鸟、荷叶、青蛙的对话,充分把教科书与智障学生生活融合为一体,学生演得认真,其他学生听得认真。一位学生说“夏天蚊子很多”,另一位说“青蛙可以吃掉蚊子”,一下把我逗乐了,学生的表现真的让我很惊喜,这一环节的设计得到了意想之外的效果。

二、以生为本,分层教学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针对特殊教育指出,要进行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应“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因此,为了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实现最大程度的发展,我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在阅读上让A组独立点读,B组组内合作、与师合作读,C组跟读。学生愿意读、乐意读,声音响亮,读得准确,有的学生还会去鼓励其他同学大胆读。在作业上,A、B、C三组的作业难度不同,对学生要求也不同。说句子中,A组根据图片和句式说句子,B组根据图片、句式和A组学生的回答说句子,C组跟说。通过分层教学,充分照顾到了每一位学生,满足了学生成功的需要,学生表现得很积极,完全不会因为怕自己完成不了而胆怯不敢尝试,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快乐中完成了自己的学习目标。

三、关注目标,即时评价

《培智学校新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要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评价是促使每个学生实现自己最大限度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我对学生的评价体现在语言评价和目标评价上,在课堂教学中,只要学生愿意回答,我就给予肯定和鼓励,如“你们的表现真让老师惊喜”“太聪明了”“老师忍不住还想再听一次”,学生非常开心,更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同时,我抓住每个层次的学生不同的表现,使用不同的评价语言,如“某某的声音比昨天的大了”“读得很准确”等,这些中肯的评价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帮他们提高了自我意识,找准了今后发展的方向。义乌市语文教研员金姝娟老师点评说,老师非常有爱心和耐心,是一位非常有人格魅力的老师。另外,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我制定了目标评价表。每一位学生的目标清晰可见。在课堂末,依据评价表来评测学生目标是否达成,针对评价结果,更好地进行下一步教学设计。

四、注重基础,规范语言

第9篇

提起成吉思汗西征班師,不免追念相關“角端”的傳聞。《元史》卷一〈太祖紀〉、卷一四六〈耶律楚材傳〉:“太祖十九年甲申,帝至東印度國,角端見,班師”。“甲申,帝至東印度,駐鐵門關。有一角獸,形如鹿而馬尾,其色綠,作人言,謂侍衛者曰:汝主宜早還。帝以問楚材,對曰:此瑞獸也,其名角端,能言四方語,好生惡殺。此天降符,以告陛下。陛下天之元子,天下之人,皆陛下之子。願承天心,以全民命。帝即日班師”。[1]這後一則文字的原始出處,顯然就是耶律楚材的“神道碑”。《元文類》卷五七宋子貞〈耶律楚材神道碑〉:“行次東印度國鐵門關,侍衛者見一獸,鹿形馬尾,綠色而獨角,能爲人言曰:汝君宜早回。上怪而問公,公曰:此獸名角端,日行一萬八千里,解四夷語,是惡殺之象,蓋上天遣之以告陛下。願承天心,宥此數國人命,實陛下無疆之福。上即日下詔班師”。[2]作者宋子貞,“東平行省”幕僚,與當事人曾經有過堪稱“密切”的來往。蘇天爵《元名臣事略》卷一〈平章宋公〉:“初,嚴行臺(實)上計闕庭,多徑由近侍奏決,至與丞相耶律公(楚材)有違言。公(宋子貞)勸行臺致禮,通情好,每事咨稟,示不敢專。耶律公喜,亦深相接納。中外交懽,諸鎮雅重”。[3]

因“角端”見而“班師”的說法,爲元代不少作家所肯定。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五〈角端〉:“蓋太祖皇帝駐師西印度,忽有大獸,其髙數十丈,一角如犀牛。然能作人語云:此非帝世界,宜速還。左右皆震懾,獨耶律文正王(楚材)進曰:此名角端,乃旄星之精也。聖人在位,則斯獸奉書而至,且能日馳萬八千里,靈異如鬼神,不可犯也。帝即回馭。載稽之前誌,神禹氏治水功成,天降飛莬,日行三萬里,而未嘗善言也。又後土趺蹄之獸至,善言,而未聞其獨角也。軒轅獲飛黃而獨角,漢武獲獸並角而五蹄,又未嘗聞其能言善馳也。及聖祖誕膺天命,而角端出焉。夫一角者,所以明海宇之一。而萬八千里之涉者,所以示無遠弗屆也。此又天將開天下於大一統之象也”。[4]宋濂《宋文憲集》卷三九〈西域軍中獲角端頌〉:“我太祖皇帝之龍興也,靈承帝命,寵綏四方。克烈既臣,乃蠻攸服,遠近諸國,往往向風內附。而東印度遠在西域之陲,負固不庭,帝乃震怒,移六師以征之。師次鐵門關之下,厥有神物,麕身而馬尾,獨角而緑,文胸,人語曰:王師宜早還。帝因訪問近臣耶律楚材,楚材對曰:是獸名角端,能日行萬八千里。其見則惡殺之象,殆天使之告陛下耶!帝即日下詔班師”。[5]

進入明朝以後,同一個“故事”仍在不斷地被“重複”。胡翰《胡仲子集》卷一〈五行誌序論〉:“元起朔漠,方太祖西征,角端見於東印度,為人語云:汝主冝早還。意者天告之,以止殺也”。[6]吳寬《匏翁家藏集》卷一五〈謁耶律丞相墓〉:“在甕山下,前有石象,須分三繚,其長過膝,真異人也。角端人語大兵還,帷幄功髙掩伯顔。身托中原只抔土,神歸朔漠自重關。僧伽香火青松盛,翁仲風霜白石頑。遺象儼然驚歎久,一間空屋倚西山”。[7]王世貞《弇州四部稿》卷一五七〈宛委餘編〉:“元太祖西征至印度,遇大獸,其髙數十丈,角如犀牛。作人語曰:此非帝世界,宜速還。耶律楚材進曰:此名角端,乃旄星之精也。聖人在位,斯獸奉書而至,日馳萬八千里,靈異如鬼神,不可犯也”。“然則角端乃北中一獸也,楚材權詞以對耳。不踰年,而元祖崩,豈非神異之物乎”?[8]暨,陳邦瞻《宋史紀事本末》卷八九〈金河北山東之沒〉:“是年(壬午,嘉定十五年),蒙古主入西域諸國,進次於忻都國鐵門關。侍衛見一獸,鹿形馬尾,綠色而獨角,能爲人言。謂之曰:汝君宜早回。蒙古主怪之,以問耶律楚材,對曰:此獸名角端,解四夷語,是惡殺之象。今大軍征西已四年,蓋上天惡殺,遣之告陛下。願承天心,宥此數國人命,實無疆之福。蒙古遂大掠忻都而還”。[9]

相關的說法,尚有另一個迥然不同的版本。比較前一個說法,惟“預言吉徴”而無“降符班師”,事件發生的時間,也各不相同。盛如梓《庶齋老學叢談》卷上:“金大安元年,河清上下數百里。次年庚午,我太祖皇帝經略中原,以應受命之符。耶律柳溪(希逸)詩集云:角端呈瑞移御營,搤亢問罪西域平。註云:角端日行萬八千里,能曉四夷之語。昔我聖祖皇帝出師,問罪西域,辛巳歲,駐蹕鐵門關。先祖中書令(楚材)奏云:五月二十日晩,近侍人登山,見異獸二,目如炬,鱗身,五色,頂有一角,能人言,此角端也,當於見所備禮祭之。仍依所言卜之,則吉,此天降神物,預言吉征也”。[10]儘管,茲說不爲元、明人贊同;然而,卻得到了近、現代治史者們的充分肯定。王國維《耶律文正公年譜》:“辛巳夏,太祖駐蹕鐵門關,角端見,公奏請祭之。案此事元人記載紛如,然年、月實均有舛誤”。“是角端之見在辛巳五月,時太祖方欲南行,尚在班師之前二年。宋周臣(子貞)誤合爲一,後人遂疑爲虛妄,由未考柳溪(耶律希逸)之說也”。[11]劉曉《耶律楚材評傳》第七章〈著述、祠墓與問題考辯〉:“耶律希逸作爲耶律楚材的孫子,又把時間、地點說得如此準確,他的說法必有所本,不可能爲憑空捏造”。[12]

“角端”一名,始見於司馬相如的作品。《漢書》卷五七上〈司馬相如傳〉錄〈子虛賦〉:“其獸則麒麟、角端、騊駼、橐駝、蛩蛩、驒騱、駃騠、驢驘”。“註:張揖曰:雄曰麒,雌曰麟,其狀麋身牛尾,狼題一角。角端似牛,其角可以爲弓。郭璞曰:麒似麟而無角;角端似豬,角在鼻上,中作弓。顔師古曰:麒麟、角端,郭說是也。橐駝者,言其可負橐嚢而駝物,故以名云。郭璞曰:驒騱,駏驉類也。駃騠,生三日而超其母。驒音顛,騱音奚,駃音決,騠音提”。[13]而其狀貌,各說不一。或似“豬”,或類“牛”,出產地方也不同。似“豬”者,云出不知今地的“胡休多國”。歐陽詢《藝文類聚》卷六:“《說文》曰:角端獸,狀似豕,角善爲弓,出胡休{夕}[多]國”。[14]類“牛”者,出“鮮卑山”(今大興安嶺)、“饒樂水”(今遼河上源西拉木倫河)。《後漢書》卷九〈鮮卑傳〉:“鮮卑者,亦東胡之支也。別依鮮卑山,故因號焉。其言語、習俗,與烏桓同,唯婚姻先髠頭,以季春月大會于饒樂水上,飲燕畢,然後配合。又禽獸異於中國者,野馬、原羊、角端牛,以角爲弓,俗謂之角端弓者”。“註:郭璞註《爾雅》曰:原羊,似吳羊而大角,出西方。前書(《漢書》)《音義》:角端似牛,角可爲弓”。[15]

自南北朝歷唐、宋,“角端”被賦於種種“神奇”的內容,諸如“日行萬八千里”、“能言,曉四夷之語”,並被歸入須待“明君聖主”在位方始現身的“祥獸”、“瑞獸”,而與“周市”、“符拔”、“麒麟”等共列。瞿曇悉達《開元占經》卷一一六〈獸占—周市角端〉:“《瑞應圖》曰:周市者,神獸名也。星宿之變而見,王者德盛則至。又曰:角端日行萬八千里,能言,曉四夷之語,明君聖主在位,明達方外幽隱之事,則角端奉書而來”。[16]羅願《爾雅翼》卷一九〈釋獸〉:“角端,宋《符瑞誌》曰:角端日行萬八千里,又曉四夷之語,明聖在位,明達方外幽逺之事,則奉書而至。此乃異物,非以角爲弓者。端當作貒”。“桃拔,〈西域傳〉:{馬}[烏]弋有桃拔,一名符拔。似鹿,長尾,一角者或爲天鹿,兩角者或爲辟邪,一名扶拔。形似麟而無角。鄧州南陽縣北有宗資碑,旁有兩石獸,鐫其膊:一曰天祿,一曰辟邪。天祿閣,亦因獸立名,靈帝鑄天祿、蝦蟆。宋《符瑞誌》:天鹿者,純靈之獸,五色光耀洞明,王者道備則至”。[17]暨,孫瑴《古微書》卷一九:“按《瑞應圖》:麟之青曰聳孤,赤曰炎駒,白曰索冥,黒曰角端,黃曰麒麐”。[18]而所稱《瑞應圖》、《符瑞誌》的說法,正是耶律楚材用來假借對答的張本。

進入元朝以後,除了“能諸國語”、“能人言”、“能言”外,“角端”還增加了外觀“極壯大”、“高如浮圖”的“特徵”。王惲《秋澗集》卷二九〈讀後漢西域傳論〉:“世外鴻荒古罕聞,角端人語鳥雄尊。縱橫最愛宣城筆,理絶人區略不論。角端,獸名,極壯大,能諸國語”。[19]白珽《湛淵集》〈續演雅詩〉“西狩獲白麟,至死意不吐。代北有角端,能通諸國語。角端,北地異獸也,能人言,其髙如浮圖”。[20]胡奎《斗南老人集》卷五〈角端〉:“玉門關外靖邊塵,此獸能言即諫臣。不向水經圖罔象,好從髙閣畫麒麟”。[21]郭鈺《靜思集》卷一〈題劉履初所藏莫慶善鷹〉:“目光懸秋雙翮齊,欲飛不飛愁雲低。足無縧旋腹無食,空林尚恐難安棲。筆力精到天機微,莫生所畫待我題。君不見天下太平角端語,狐兔草間何足數”?[22]李昱《草閣集》卷文〈白澤賦〉:“桓山之陽,溟海之北,粵有神獸,名為白澤”。“斯獸也,遇於虛無之野,馴於道德之垣。效麒麟而獻瑞,似角端之能言。知鬼神之情狀,窮萬物之根源”。[23]說來頗滑稽,在孛兒只吉氏的儀仗隊伍中,還出現了這種怪異獸種“如羊而小尾”的“繪畫”。《元史》卷七九〈輿服誌儀仗〉:“角端旗,赤質,赤火焰腳。繪獸如羊而小尾,頂有獨角”。[24]

所謂“角端”,並非有固定的指稱。除“如羊而小尾,頂有獨角”,和“似牛,其角可以為弓”者應該就是“高鼻羚羊”(Saiga tatarica)和已絕種的亞洲家牛祖先“野牛”外,[25]其餘都是相貌奇特的“稀奇”動物。“似豬,角在鼻上,中作弓”,當即偶蹄目豬科的“東南亞疣豬”或“鹿野豬”。小原秀雄《動物的故事》四〈珍獸〉:“生活在印度尼西亞的西里伯斯和塞拉群島上的東南亞疣豬,有四顆向上翹曲的長牙,仔細看,其中一對是從鼻子處破皮而出的,彎曲成弧形。牙齒一般長達三十至四十釐米”。[26]“一角獸,形如鹿而馬尾,其色綠”,“鹿形馬尾,綠色而獨角”,“麕身而馬尾,獨角而緑,文胸”,有可能是長頸鹿科的“奧卡狓”(Okapia johnstobi)在中、南亞的亞種。陳鵬《世界各地珍奇動物》一〈熱帶森林地帶〉:“奧卡狓體大如騾,形似長頸鹿,肩高一點五米。雌獸身體略比雄獸大,雄獸的眼睛前面生有一對匕首狀的小角,長七點五釐米,耳大尾長。全身的毛呈美麗的茶褐色,最顯著的特徵是身體的後部和前後腿的上部,有紫色間白色的橫紋,四個蹄的上部有一條寬的黑帶”。“奧卡狓白天隱在林中,一早一晚巡行覓食。它們性情懦怯,感覺敏銳,不易接近,其體色與周圍樹幹的顔色一致。據實地觀察的人說,距離它二十至二十五步以外,就不容易發現”。[27]

見“角端”,發生在成吉思汗西征期間。相關的“時間”、“地理”,蓋:庚辰夏,“也兒的石河”(Irdish,今額爾齊斯河);秋,“斡脫羅兒”(Otrar,今奇姆肯特市西北)。辛巳春,“卜哈兒”(Bokhara,今布哈拉市)、“薛迷思干”(Samarqand,今撒馬爾罕市);秋,“迭兒密”(Tirmiz,今捷爾梅茲市西)、“班勒紇”(Balkh,今巴爾赫市)。壬午夏,“塔里寒”(Talaqan,今塔盧坎市);癸未春,“辛河”(Indus,今印度河);夏,“八魯灣”(Paruan,今恰里卡爾市北)。《聖武親征錄》:“庚辰,上至也兒的石河住夏。秋,進兵,所過城皆克。至斡脫羅兒城,上留二太子(察合台)、三太子(窩闊台)攻守,尋克之。辛巳,上與四太子進攻卜哈兒、薛迷思干等城,皆克之。夏,上駐軍於西域梭里檀避暑之地,命忽都忽那顔爲前鋒。秋,上親克迭兒密城。又破班勒紇城。壬午春,上方攻塔里寒寨,四太子(拖雷)朝覲畢,並兵克之。夏,避暑於塔里寒寨高原。癸未,春,上率兵循辛目連(河)而上。夏,上避暑于八魯灣川”。[28]《元史》卷一〈太祖紀〉:“庚辰夏,駐蹕也兒的石河。秋,攻斡脫羅兒城克之。辛巳春,帝攻卜哈兒、薛迷思干等城。秋,帝攻班勒紇等城。壬午春,皇子拖雷遂與帝會,合兵攻塔里寒寨,拔之。夏,避暑塔里寒寨。癸未夏,避暑八魯灣川”。[29]

翻閱追隨丘處機西行的李志常的“記錄”,早在“壬午”八月,成吉思汗即已渡過“阿謀河(今阿姆河)”北返,十二月,行營已在以北六百餘里的“霍闡河”岸。逮至“癸未”正月,則已抵達距“賽藍(Sairam,今奇姆肯特市東)東北約三程”的“大川”亦前河的支流岸。《長春真人西遊記》卷下:“壬午八月二十七日,車駕北回”。“自爾扈從而東,時敷奏道化。又數日,至邪米思干大城西南三十里。十月朔,奏告先還舊居,從之,上駐於城之東二十里”。“十二月二十六日,東過霍闡沒輦大河也。至行在,聞其航橋中夜斷散,蓋二十八日也”。“癸未正月十有一日,馬首遂東,西望邪米思干千餘里,駐大果園中。二十一日,東遷一程,至一大川,東北去賽藍約三程。二月上七日,師入見,奏曰:復得歸山,固所願也。上曰:朕已東矣,同途可乎?對曰:得先行便”。[30]不過,這確實令人懷疑:因爲不久前,尚在今印度河畔發生過成吉思汗親自率軍殲擊“速里檀”札蘭丁部衆的戰鬥。《聖武親征錄》:“壬午,忽都忽那顔聞知,率兵進襲,時蔑里可汗與札蘭丁合,既戰,我不利,遂遣使以聞。上自塔里寒寨率精銳親擊之,追及辛目連河,獲蔑里可汗,屠其衆。札蘭丁脫身入河泳水而遁,遂遣{入}[八]剌那顔將兵急追之。不獲,因大虜忻都人民之半而還”。[31]

“癸未歲”春天,成吉思汗逗留在“大雪山”亦今興都庫什山東麓,爲的是肅清“速里檀”亦“算端”札蘭丁的殘餘力量。入夏以後,這位武功赫然的“天驕”始西返“大雪山之陽”亦迤南的“八魯灣”、“范延”(Bamiyan,今巴米安市)、“巴黑蘭”(Baghlan,今巴格蘭市)。《史記》第一卷第二分冊〈成吉思汗紀〉:“當札蘭丁算端渡過辛河,派八剌那顔和朵兒拜那顔去追擊他時,成吉思汗本人於始自伊斯蘭教曆六二年一月的羊年春天,溯辛河而上,同時派窩闊台順流而下,去征服辛河下游地區”。“那年夏天,成吉思汗屯駐在蒙古人稱作八魯灣的草原上,等候八剌那顔”。“他沿著穿過范延山的道路前進,下令將以前留在巴黑蘭境內的輜重運走。那年冬天,他渡過質渾河,屯駐在撒麻耳干近郊”。[32]鑒於以上情況,可以認爲:“壬午八月”,成吉思汗不曾“北回”駐于“邪米思干”亦“薛米思干”或“尋思干”近郊。就是“九、十月”間的幾次向丘處機“問道”,也都發生在“大雪山之陽”。《南村輟耕錄》卷一〈丘真人〉:“壬午四月,時上在雪山之陽,舍館定入見。約日問道,以回紇叛,親征不果。至九月,設庭燎,虛前席,延問至道”。[33]由此看來,“辛河”之役當發生在“壬午歲”的冬季。

成吉思汗之萌生“歸去來兮”的念頭,乃“癸未歲”春尚在“辛河”上游亦“忻都”或“西印度”盤桓的時候。《史集》第一卷第二分冊〈成吉思汗紀〉:“他在被佔領的所有城市裏都設置了長官。當軍隊病癒後,成吉思汗最後作出了班師的決定,他想取道忻都向唐兀惕地區進發。當他得到唐兀惕人復叛的消息時,他在路上已走了好幾程路。由於唐兀惕人復叛,也由於山路崎嶇、森林難通過以及水土不服,他便回到白沙瓦,帶著所有的兒子和那顔們沿著來時所走的原路回去了”。[34]志費尼《世界征服者史》第一部〈成吉思汗的回師〉:“成吉思汗決定從白沙瓦(Peshawar)返回老營,取道范延諸山,他重與他留在巴格蘭(巴黑蘭)的輜重會合。他在這片草原上度夏,當秋季來臨,他再啓程,渡過烏滸水(阿謀河)。那年冬,他駐紮在撒麻耳干境內”。[35]不過,即使是走在“回程”上,也不能算是“班師”,因爲該詞還有“戰爭結束”的涵義。所以,真正的西征“班師”或“旋師”、“振旅”,應從“癸未歲”的下一年“甲申歲”算起。[36]《聖武親征錄》:“甲申,旋師,住冬避暑,且止且行”。[37]耶律楚材《西遊錄》卷上:“歲在涒灘(甲申歲),天兵振旅。以西夏失信背盟,丙戌之春二月,六師迭進,一鼓而下之”。[38]

“角端”所見之“鐵門關”,其所在,位於“碣石”亦“渴石”(Kesh)、今卡爾希市東北沙赫里夏勃茲(Shahrisebz)以南的山中。《長春真人西遊記》卷上:“師遂留門人尹志平輩三人於館,以侍行五六人同宣使輩三月十有五日啓行。四日過碣石城。預聖旨,令萬戶播魯只領軍一千,護送過鐵門。東南度山,山勢高大,亂石縱橫,衆軍挽車兩日方至山前,沿流南行,軍即北入大山破賊。五日,至小河,一船渡。兩岸林木茂盛。七日,舟濟大河,即阿母沒輦也”。[39]《明史》卷三三二〈渴石傳〉、〈迭里迷傳〉:“渴石,在撒馬兒罕西南三百六十里。城居大村,周十餘里。宮室壯麗,堂以玉石爲柱,牆壁窗牖,盡飾金碧,綴琉璃。其先,撒馬兒罕酋長駙馬帖木兒居之。城外皆水田,東南近山,多園林。西行十餘里,饒奇木。又西三百里,大山屹立,中有石峽,兩崖如斧劈,行二三里出峽口,有石門,色似鐵,路通東西,番人號爲鐵門關,設兵守之。或言元太祖至東印度鐵門關,遇一角獸,能人言,即此地物也”。“迭里迷,在撒馬兒罕西南,去哈烈二千餘里,有新、舊二城,相去十餘里。其酋長居新城。城內外居民僅數百家,畜牧蕃息,城在阿术河東,多魚。河東地隸撒馬兒罕,西多蘆林,産獅子”。[40]

實際上,這個見在同名山中、界于“史國”亦“羯霜那國”、“覩貨邏國”亦“吐火羅國”之間的“鐵門關”,自唐以來,即已十分著名。《新唐書》卷二二一下〈康國傳〉:“史,或曰佉沙,曰羯霜那,居獨莫水南康居小王蘇薤城故地。西百五十里,距那色波北二百里屬米,南四百里吐火羅也。有鐵門山,左右巉峭,石色如鐵,爲關以限二國,以金錮闔。城有神祠,每祭必千羊,用兵類先禱乃行,國有城五百”。[41]玄奘《大唐西域記》卷一〈羯霜那國〉、〈鐵門〉、〈覩貨邏國故地〉:“羯霜那國,周千四五百里。土宜、風俗同颯秣建國。從此西南行二百餘里入山,山路崎嶇,溪徑危險,既絶人里,又少草木。東南山行三百餘里入鐵門”。“鐵門者,左右帶山,山極峭峻,雖有狹徑,加之險阻,兩旁石壁,其色如鐵,既設門扉,又以鐵錮。多有鐵鈴,懸諸戶扇,因其險固,遂以爲名”。“出鐵門,至覩貨邏國。其地南北千餘里,東西三千餘里,東阨蔥嶺,西接波剌斯,南大雪山,北據鐵門,縛芻大河中境西流。自數百年王族絶嗣,酋豪力競,各擅君長,依川據險,分爲二十七國。雖畫野區分,揔役屬突厥,氣序既溫,疾疫亦衆,冬末春初,霖雨相繼,故此境已南,濫波已北,其國風土並多溫疾”。[42]

成吉思汗“經過”或“停留”于“鐵門關”前,當有前、後二次。後一次在“癸未冬”,由“巴黑蘭”前往“撒麻耳干”的路上。前一次則在“辛巳夏”,由“那黑沙不”(Nakhsab)進軍“忒耳迷”的途中。《元史》卷一二〈察罕傳〉、卷一四九〈郭寶玉傳〉、卷一〈太祖紀〉:“辛巳,回回國主札剌丁拒守鐵門關,兵不得進。察罕先驅開道,斬其將,餘衆悉降”。“辛巳,可弗叉國唯算端罕破乃蠻國,引兵據撏思干,聞帝將至,棄城南走,入鐵門,屯大雪山。[郭]寶玉追之,奔印度。帝駐大雪山前,時谷中雪深二丈,寶玉請封山川神”。“辛巳夏四月,駐蹕鐵門關”。[43]耶律鑄《雙溪醉隱集》卷二〈凱歌凱樂詞,並序〉:“列聖尤宋食言棄好,皇帝命將出師問罪,奏捷獻凱,乃作南征捷等曲云。註:昔我太祖皇帝出師問罪西域,辛巳歲夏,駐蹕鐵門關。宋主寧宗遣國信使苟夢玉通好乞和,太祖皇帝許之,敕宣差噶哈(可合)護送苟夢玉還其國”。[44]《史集》第一卷第二分冊〈成吉思汗紀〉:“莫孩亦勒即蛇年(伊斯蘭教曆六一八年,一二二一年)夏天,成吉思汗攻下了撒麻耳干。秋天,他帶著拖雷汗離開,向那黑沙不的草地和矮樹林進發。他又從那裏經過,貫通碣石、那黑沙不、忒耳迷諸境、蒙古人稱作帖木兒哈合勒合(鐵門關)的道路向忒耳迷進兵”。[45]

耶律楚材曾經穿越“鐵門關”前的通衢,似乎無須懷疑。《西遊錄》卷上:“尋思干者,西人云肥也,以地土肥饒故名之。西遼名是城曰河中府,以瀕河故也。環郭數十里皆園林也,家必有園,園必成趣,率飛渠走泉,方池圓沼,柏柳相接,桃李連延,亦一時之勝槩也。瓜大者如馬首許,長可以容狐。八穀中無黍、糯、大豆,餘皆有之。頗有桑,鮮能蠶者,故絲繭絕難,皆服屈眴,土人以白衣爲吉色,以青衣爲喪服,故皆衣白。尋思干之西六七百里有蒲華城,土産更饒,城邑稍多。蒲華之西有大河,名曰阿謀,稍劣黃河,西入于大海。是河之西有五里犍城,梭里檀之母后所居者也,富庶又甚于蒲華。又西瀕大河有斑城者頗富庶,又西有摶城者亦壯麗,城中多漆器,皆長安題識。自此而西,直抵黑色印度城”。[46]而“鐵門關”正是由“尋思干”到“斑城”亦“班勒紇”、“班里”和“摶城”亦“團八剌”必經之地。《長春真人西遊記》卷下:“八月十有二日,過碣石城。十有三日,入大山中行,即鐵門外別路也。涉紅水澗,有峻峰高數里。谷東南行,又東南上分水嶺。十有四日,至鐵門西南之麓,將出山。中秋抵河上,其勢若黃河流西北,乘舟以濟,宿其南岸。西有山寨,名團八剌。溯河東南行三十里,乃無水,即夜行過班里城,甚大”。[47]

黃時鑑先生曾在《耶律楚材》三〈扈從成吉思汗西征〉中寫道:“角端究竟是什麽?研究者說法不一。不管是什麽,這段記載本身顯然帶有神秘色彩,難以看作確切的史事。但它也不會是無中生有的編造,大概反映了這樣的歷史真實:當成吉思汗繼續前進遇到困難的時候,曾再一次求助於占卜之類的活動,而耶律楚材也再一次發揮了自己的特殊作用”。[48]仔細檢索相關的“原始”出處,無論是宋子貞的直接、還是耶律希逸的間接文字,見“角端”的皆非耶律楚材或成吉思汗本人,而是後者的“近侍”。比較兩者,可信的倒是宋子貞的碑銘。這是因爲就茲“瑞獸”的形狀描述來看,耶律希逸所云“目如炬,鱗身,五色,頂有一角”,實在是無法“勘同”的怪獸。可能的情況是:當“甲申歲”年初,道經“鐵門關”、從“迤東”“印度”作戰歸來的“怯薛”將領,偶然見到了棲息在中亞密林中的亞種“奧卡狓”,並將此報告了見在“撒麻耳干”休整的成吉思汗。此後,耶律楚材在“回答”詢問時,遂將所見古書中描述的“角端”加以塞責,從而堅定了所爲效忠的合罕的“返旆”的決心。事後,在當時人們的記憶中,“迤東印度”成了“東印度”,並被冠于根本不相干的“鐵門關”之前。就地理名稱來說,蒙古軍到達的也只是“西印度”而已。

耶律楚材爲其主人尋找承受“天命”的“祥符”,可說是由來已久。《湛然集》卷八《進征西庚午元曆表》:“臣愚以爲中元歲在庚午,天啓宸衷,決志南伐,辛未之春,天兵南渡,不五年而天下略定,此天授也,非人力所能及也。故上元庚午歲天正十一月壬戌朔,夜半冬至,時加子正,日月合璧,五星聯珠,同會虛宿五度,以應我皇帝陛下受命之符也”。“臣又損節氣之分,減周天之杪,去文終之率,治月轉之餘,課兩耀之後先,調五行之出沒,《大明曆》所失,於是一新,驗之於天,若合符契。又以西域、中原地里殊遠,創立里差以增損之,雖東西數萬里不復差矣。故題其名曰《西征庚午元曆》,以記我聖朝受命之符,及西域、中原之異也”。[49]不過,屆“辛巳歲”,蒙古已成功地完成對“阿謀河”北地區的經略,當茲時候,始發現“征伐”的“預言吉徵”,實在是有點“馬後炮”;這也是耶律希逸之說值得“懷疑”的另一個方面。比較起來,只要將“壬午九月”成吉思汗“駐蹕”已在“阿謀河”北的記載加以否定,宋子貞之說也就“無懈可擊”了。《甘水仙源錄》卷二陳時可〈丘處機本行碑〉:“壬午之四月,甫達印度。[十月,]見皇帝於大雪山之陽,問以長生藥,師(丘處機)但舉衛生之經以對。他日,又數論仁孝,皇帝以其實,嘉之”。[50]

“奧卡狓”的形態與宋子貞的“角端”描述尤其符合。由於雄獸二個角呈直線排列,正面看到好似只有一個,即“獨角”。而其身形既能“隱在林中”,自然難免被“錯看”作“綠色”。儘管,時至今日,這種與中古時期的“瑞獸”之一“麒麟”—長頸鹿(Giraffa camelopardis)類似的“珍獸”,僅生活在中部非洲的密林裏;不過,似乎仍有“資訊”顯示,在若干世紀以前,中西亞的地面上曾經棲息著這種同樣被視作“瑞獸”的動物,那就是已見前引之“桃拔”、“符拔”、“扶拔”。[51]《後漢書》卷八八〈安息傳〉、卷四七〈班超傳〉:“章和元年,安息遣使獻師子、符拔。符拔形似麟,而無角”。“是嵗(章和二年),月氏貢奉珍寳、符拔、師子”。[52]樂史《太平寰宇記》卷一八四:“條支國獸有桃拔、獅子、犀羊”。[53]以上名稱,正是“奧卡狓”一名的音譯。至於長有“獨角”的印度犀,似“牛”而非“鹿”。李燾《續資治通鑒長編》卷一八七:“嘉祐三年六月,交趾貢異獸二。初,本國稱貢麟,狀如水牛,身被肉甲,鼻端有角。食生芻、果瓜,必先以杖擊,然後食。既至,而樞密使田況言:昨南雄州簽判、屯田員外郎齊唐奏:此獸頗與書史所載不同,儻非麒麟,則朝廷殆爲蠻人所詐。又,知虔州、比部郎中杜植亦奏:廣州嘗有蕃商辨之曰:此乃山犀爾”。[54]

檢閱現存的記載,不見“當事人”耶律楚材有任何與“角端”相關的敍述。但是,根據稍晚時人陸友仁的提到,其所著《西遊錄》一書中似乎曾經有過涉及。而今本的這部分文字,業已絕而不見。《研北雜誌》卷下:“耶律楚材善博物,甞扈從西征。其記西域事甚多,如云:八普城西瓜大者重五十斤,可以容狐。北印度土人不識雪,歲二月,麥盛,夏置錫器于沙中,尋即鎔鑠,馬糞墮地,爲之沸溢,及角端等事,皆古今傳記所不載也”。[55]除外,關於“角端”,尚有純粹是“捕風捉影”的“訛傳”。《南村輟耕録》卷五〈角端〉:“至正庚寅(十年)江浙鄉試,八月二十二日夜二鼓,院中彷佛見一物馳過甚疾,其狀若猛獸者,軍卒從而喧哄,因出角端爲賦題”。[56]長谷川信《農田餘話》卷上:“至正庚寅,江浙鄉試,貢院中驚喧,以爲見大蛇。或言見怪獸,莫測所在。或言舊在武庫自中大蛇。故試場以角端爲題”。[57]最爲令人莫名其妙者,馮甦《滇考》卷上:“神宗段祥興以理宗嘉熙三年立,改元道隆。初,元太祖{特穆津}[鐵木真]將南征大理,至鐵橋石門關,遇角端獸而還。至是,已滅金圖宋,先謀取蜀。宋余玠守重慶,元不能入,乃議由吐番出大理”。[58]元太祖之卒年,在宋“寶慶三年”,下距“嘉熙三年”十四年。 Animal Jiaoduan

and Chingis Khan’s Returning after Victory from West

Abstract: It is a well-known but doubtful story that Chingis Khan returned after victory from the west soon after he had heard of the animal Jiaoduan’s appearing. Based on collating and analyzing the collected materials, this article will put forward as follows: It might be the historical fact that in early 1224, the generals out of the Khan’s Kesig who went back from the east battlefield of India, reported to the Chingis Khan resting in Samarkand the news that they saw the nameless animal that should be the subspecies of Okapia inhabiting the thick forest in the Central Asia. When the khan asked what the beast was, the minister Yelü Chucai told him that it was the auspicious animal Jiaoduan written in the book Kaiyuan Zhan Jing, and it made him to decide going back home at once. Apart from Jiaoduan found in the district near the Tiemen Pass, there was the same kind of the rare animal that was named Fuba in the ancient official history completed in the earlier times. And it was not believable record in Changchun Zhenren Xi You Ji that Chigis Khan crossed Amu River and went northward in September of 1222.

[1]北京,中華書局標點本,一九七八年,頁23、3456。

[2]《四部叢刊初編》景印至正刊本,頁11下、12上。又,《至正析津誌輯佚》〈物産〉,北京古籍出版社刊本,一九八三年,頁232:“太祖皇帝行次東印度{骨}[國]鐵[門]關,侍衛見一獸,鹿形馬尾,綠毛而獨角,能爲人言:汝軍宜回早。上怪問于耶律楚材,公曰:此獸名角端,日行一萬八千里,解四夷語,是惡殺之象,蓋上天遣之以告陛下。願承天心,宥此數國人命,定陛下無疆之福。即日下令班師”。

[3]北京,中華書局姚景安點校本,一九九六年,頁200。

[4]北京,中華書局《元明史料筆記叢刊》重印斷句本,一九八年,頁55。又,周密《癸辛雜識》卷續上〈西征異聞〉,《四庫全書》本,頁40上:“陳剛中云:成吉思皇帝嘗西征,渡流沙萬餘里,其地皆荒寂無人之境。忽有大獸,其髙數十丈,一角如犀,能人言。忽云:此非汝世界,宜速還,左右皆震恐。耶律楚材隨進云:此名角猯,能日馳萬里,靈異如神鬼,不可犯也。帝爲之回馭”。

[5]上海中華書局《四部備要》校刊嘉慶嚴榮校刊本,頁458下、459上。

[6]《四庫全書》本,頁18上。

[7] 《四部叢刊初編》景印正德刊本,頁4下。

[8]《四庫全書》本,頁24上。

[9]北京,中華書局重印商務印書館《國學基本叢書》本,一九五七年,頁787。

[10]揚州,廣陵古籍出版社《筆記小說大觀》影印上海進步書局刊本,頁348下。

[11]上海古籍書店影印商務印書館《王國維遺書》本,一九八三年,頁4下。

[12]南京大學出版社《中國思想家評傳叢書》本,二一年,頁176。

[13]北京,中華書局標點本,一九八三年,頁2556、2557。

[14]上海古籍出版社汪紹楹點校本,一九八六年,頁1088。

[15]北京,中華書局標點本,一九八七年,頁2985。

[16]《四庫全書》本,頁10上。

[17]《叢書集成初編》本,頁215。

[18]《四庫全書》本,頁14上、下。

[19]《四部叢刊初編》景印弘治刊本,頁15上。

[20]《四庫全書》本,頁18下、19上。

[21]《四庫全書》本,頁87上。

[22]《四庫全書》本,頁11下。

[23]《四庫全書》本,頁1上、下。

[24]頁1971。

[25]《世界各地珍奇動物》四〈溫帶草原地帶〉,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刊本,一九八年,頁75:“高鼻羚羊,也叫賽加羚羊(偶蹄目牛科)。一般肩高七十五釐米,體重三十五公斤。全身生有蒼灰色的毛,入冬後毛色變爲灰白。雄羚羊在出生後四至六個月開始生出半透明的雙角。它的鼻子很特殊,鼻殼特別膨脹並向下延長,鼻孔長在最尖端”。

[26]北京,新華出版社刊本新峰、秀臣中譯本,一九八年,頁69。

[27]頁20、21。

[28]上海古籍出版社《說郛三種》《說郛一百卷》本,一九八八年,頁849下、850上。

[29]頁20、21、22。

[30]《叢書集成初編》本,頁21、22。

[31]頁850上。

[32]北京,商務印書館《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余大鈞、周建奇中譯本,一九八三年,頁309、310。

[33]頁122。

[34]頁310。

[35]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何高濟中譯本,一九八年,頁164。

[36]同樣,將“班師”繫於“壬午歲”,也是錯誤的。如:陳桱《通鑑續編》卷二,《四庫全書》本,頁41上、下:“嘉定十五年(壬午歲),太祖皇帝遂進次於印度國鐵門關,侍衛見一獸鹿形馬尾,緑色而獨角,能爲人言,謂之曰:汝軍宜早回。太祖皇帝怪之,以問耶律楚材,楚材對曰:此獸名角端,日行一萬八千里,解四夷語,是惡殺之象。今大軍征西已四年,蓋上天惡殺,遣之以告陛下,願承天心,宥此數國人命,實陛下無疆之福。太祖皇帝即日班師”。

[37]頁850上。

[38]北京,中華書局《中外交通史籍叢刊》向達校註本,一九八一年,頁4。

[39]頁16。

[40]北京,中華書局標點本,一九七四年,頁8604、8605。

[41]北京,中華書局標點本,一九七五年,頁6248。

[42]北京,中華書局《中外交通史籍叢刊》季羨林等校註本,一九八五年,頁97、98、100。

[43]頁2956、3522、21。

[44]《四庫全書》本,頁1上。

[45]頁299、300。

[46]頁3。

[47]頁20、21。

[48]上海人民出版社《祖國叢書》本,一九八六年,頁19。

[49]北京,中華書局謝方點校本,一九八六年,頁186。

[50]濟南,齊魯書社《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影印清鈔本,頁433上、下。

[51]又,《南齊書》卷五九〈芮芮虜傳〉,北京,中華書局標點本,一九七二年,頁1024:“建元二年,芮芮獻師子皮袴褶,皮如虎皮,色白毛短。時有賈胡在蜀,見之云:此非師子皮,乃扶拔皮也”。“奧卡狓”後腿部毛皮有條紋,說“皮如虎皮”,頗貼切。

[52]頁2918、1580。

[53]乾隆刊本,頁6上。

[54]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一九八五年,頁4515。

[55]揚州,廣陵古籍出版社《筆記小說大觀》影印上海進步書局刊本,頁338下。

[56]頁55。

[57]濟南,齊魯書社《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影印萬曆《寶顔堂秘笈》本,頁318下。

第10篇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峭壁的梅花,迎雪傲放,需要的不仅仅是一种骨气,更需要对自己的一种坚持,对岁月的一份坚守。

2015年,乏善可陈,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我坚持着自己,坚守着岁月……

成长力教师 举起岁月奖杯

2015年4月,在河南《教育时报》举办的文昌杯第六届“河南最具成长力教师”评比中,我荣获了“河南最具成长力教师”优秀奖。

举起奖杯那一刻,只有我自己知道,这尊奖杯对我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15年的教学生活,10年的笔耕不辍,7年的新教育之旅,5段生命叙事的记录……我用文字记录自己经历的一个个平凡的教育生活,用文字反思自己身处的一个个教育情境,用文字吻醒与自己“遭遇”的一个个“萨哈拉”。从教育日记到班级故事,再到生命叙事,在教育写作中我不断转身,而在这样的转身中,我始终坚守着自己朴素的教育念想,扎根教室,立足“原点”,勤勉躬耕。

我清晰地记得在颁奖典礼当晚,自己在日记中写下的一段话――

这是一次思想的汇聚,智慧齐碰撞;更是一种拔节的渴望,打破并突围。每一位教师的成长之路都是不同的,艰辛自知;但是在成长力教师身上,我看到了彼此相通的地方,那就是有着自己的教育梦想,并不断点燃。正如李镇西老师所言,教师,是应该具有“不断创造、追求梦想、有爱谦逊、帮助别人”的专业能力的人。这似乎也为我们打破自己、实现成长突围提供了参照:能说,更要会写,积极自我培养,不断实践、思考、阅读、写作。在这样的道路上,我们既要学会坚守,也要学会创新,因为“改变”是这个世界的最大特点,我们只有与时俱进,改变自己的思考方式,改变自己的行走惯式,最终改变自己的生命状态。因为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摇动、推动、唤醒的过程。汇集教育急流,穿过崎岖的道路,从山岩中滚过,我们才可以更好地吟唱。这一刻,我们彼此握手,用生命邀约成长――这既是一个美好的愿景,也是一份郑重的承诺!

教师要成为麦田的守望者――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内心

负责;对孩子负责,对孩子的明天负责。

这一年,我庆幸自己与成长在一起。和孩子们一起教学相长,实现自己的专业成长。虽然我知道前面的路还很长,虽然我知道前面的路布满荆棘,但是,我毫无惧色,因为我知道,我不是孤单的一个,我们是一群,一群努力发光的流萤,一群有着共同梦想的种子,一群乐此不疲勾勒美好愿景的人――朝向卓越与完美,我们让自己的头始终高高昂起!

种子研训营 感念义工荣耀

2015年8月,我参加了在日照五莲举行的“新教育萤火虫之夏(2015)暨全国第二届新教育种子教师研训营”。

研训营第四天是我做义工的日子。从接到QQ群里的通知到和巨蟹老师不断沟通交流,我知道,这次活动是要给参加夏令营的孩子们留下一段美好的生命回忆。于是,马不停蹄地开始按照组里的统一分工进行备课。

准备好了一节《木偶奇遇记》的共读课之后,巨蟹老师通知我说,还要有一节主题探究课。于是,我再次开始构思,结合孩子们即将尝试的童话剧的排演,确定了《建立联系 砥砺智慧》的主题,引导孩子们在团结中彼此启迪,碰撞智慧。

五莲的夜,星光点点。我拿出事先打印的教案再次熟悉,把电脑中的课件打开,再次完善……反复中,似乎总是不放心。于是,琢磨了一番后,将课件又进行了小小的改动,又根据课件的暖

场音乐设计了一段木偶操。这些都忙完之后,已经是晚上11点

多了。

共读指导课,主题探究课,团队游戏,排练《木偶奇遇记》……孩子们登上了舞台,链接自信,找到生命当中那个最为重要的自我。应该说,演出相当成功,在这样短短几天时间里,孩子们精彩绽放。会场上热烈的掌声是对孩子们最大的鼓励,也是给予义工付出的额外奖赏。

一天的义工生活让我不仅感受到奉献的快乐,更让我看到身边众多萤火虫的默默努力与付出。在他们身上,我再次被“点亮自己,照亮他人”的精神感动着。那一晚,我在日记中写下了一行字――让生命努力发光!

挑战不可能 绽放如花课程

2015,我们的班级课程精彩继续。

四年级下学期,我们“观察课程”的主题为“春悟篇”。一周时间,我们依次观察了春芽、春草、春花、春实、春曲。“奉献、不屈、热爱、淬炼、梦想”这些美好的词汇一一在我的心里开花。特别是最后一天的“一日积累”――著名企业家马云的一句话“别看我们小,但我们可以创造奇迹”更是让孩子们回味良久。

五年级上学期,我们“观察课程”的主题为“生活篇”。生活中的美是需要用眼去发现,用心去感悟的。我们以“生活中的观察”为线索,依次观察了闹钟、台灯、小钢琴、豆浆机、水果叉。孩子们在观察中感悟生活哲理,编写小诗,撰写观察日记,忙得不亦乐乎。

“蚕桑课程”中最让大家纠结的就是桑叶的采摘了,孩子们再一次领悟了什么叫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好在大家相互接力,终于坚持了下来。我想,从小小的蚁蚕,到破茧成蛾,这中间的经历一定会成为大家一段美好的回忆。正如李商隐在《无题》中写的那样“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也许,这是“蚕桑课程”留给我们最珍贵的精神财富。

想象节,每年的12月如期而至。我们在一周时间里开展了“树叶贴画 随心所欲”“立体雪花 创意无限”“玩转扑克 其乐无穷”“桌罩缝制 巧手翩跹”“诗情画意 童心童趣”等五项活动。在这个独属于我们的节日里,我为孩子们的想象力留存了展翼的空间。

……

《金缕衣》这首诗作为我们在“挑战不可能”课程――《唐诗三百首》中诵读的最后一首,也是很有教育意义的。虽有些“老生常谈”,但是,对于时光的珍惜,真的别有一番韵味――在匆匆的时光流里,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又可以留下些什么?

比如,我们从三下开始的一个约定――诵读《唐诗三百首》。一路走来,我们可以骄傲地说,我们坚持着,我们胜利了!于是,再来读这首《金缕衣》时,便很有些五味杂陈的味道在心头了。

找出三下时给孩子们发《唐诗三百首》时拍下的照片,当一双双小手接过这本厚厚的书时,孩子们的心中除了激动,还有什么?看看孩子们开心地将书顶在头上,是寓意着自己要成为一个“书香小博士”吗?而当孩子们在一年半之后,再次看到这张图片的时候,不禁感概不已。除了感叹,还是感叹啊!

行有坚持,终有收获。我们在这样的诵读中又积累下了多少?

也许,能够背诵三百首唐诗的孩子还没有,但是,春雨润物无声,如果可以让孩子从此走近唐诗,亲近经典,埋下一粒种子,那么,我们的诵读也是善莫大焉。

孩子的生命需要这样的经典来浸润。

“挑战不可能”!我们用一个紧握的拳在一滴水中奋力一击作为我们的课程LOGO――我们希望可以尝试从内打破,从而不断否定,超越自己――从四上的第一首“挑战不可能”主题诗开始――

没有什么不可能

――挑战不可能主题诗

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飞上蓝天

潜入海底

昨日的梦想

今天都成了现实

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小小毛虫

破茧成蝶

曾经的心愿

已经绽放出美丽

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小小雨滴

坚持努力

一天又一天

滴穿一块大青石

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唐诗三百

成语万条

一点又一点

蚂蚁啃下硬骨头

于是,我们有了属于自己的“唐诗堂”。在“唐诗堂”里,我们读唐诗、诵唐诗、演唐诗。我们邀请家长和我们一起演绎唐诗,一起欣赏我们小组合作表演的主题唐诗诵读。当然,我们也仿写属于自己的“唐诗”。我们骄傲地将自己的作品展示,让自己的“唐诗”在教室里也尽显岁月的光彩――我们渴望可以穿越时空,于是共写《文字王国历险记之穿越唐诗》应运而生,在这里,我们尽情和李白、杜甫谈天说地,和王维、白居易惺惺相惜……

四下的时候,我们为课程“挑战不可能”撰写了加油诗――

一切皆有可能

――雨滴班挑战不可能加油诗

春天因为有梦想

才会破土萌发

鹅黄 嫩绿

用绽放的花朵

证明自己的朝向

夏天因为有梦想

才会愈演愈烈

姹紫 嫣红

用辛勤的汗水

挑战一个不可能

秋天因为有梦想

才会麦浪起舞

饱满 金黄

用丰登的五谷

吟唱劳作的欢歌

我们因为执著

继续在路上

边走 边唱

将一切皆有可能

写在骄傲自信的脸上

于是,我们所有的班级生活,乃至整个生命都沾染了唐诗的颜色――正所谓,近朱者赤。

“观察课程”里,我们为每次的观察内容撰写“唐诗”;“想象节”里,我们依然和“唐诗”不离不弃――我们选择了一张在雪中抓拍的父亲为执勤的孩子撑伞的照片撰写“唐诗”,用这种特别的方式体味如山父爱!

我们的活动自然也带着浓浓的“唐诗”味道。“诗韵果拼”活动和“挑战不可能”课程紧密结合,既丰富了课程内容,也可以让我们的小嘴巴过足“果”瘾。可谓一举两得!瞧孩子们的创意――“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苹果台上,一枚敞怀的甘橘。李天说,是璨玮的创意,四周的苹果如玉壶,中间的橘子似冰心。“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孩子们将吃剩的大柚子皮做舟,上面摆放着胡萝卜、翠黄瓜,看样子应该是在扮演着“蓑笠翁”的角色。还有,牙签做桨。孤舟四周,有香蕉、橘瓣、梨片,苹果段儿……别有一番意境。

……

今天呢?当我们一路风雨兼程,将一册厚厚的书终于一页页翻过时,是不是也如胜利时一样“三军过后尽开颜”?

于是,我们又有了一首课程的“自励”诗――

把可能握在手掌

――雨滴班挑战不可能自励诗

当我们把最后一页

轻轻合上

厚重的一本书

五百多个日出

每天 向着明亮那方

当我们读着金缕衣

仿佛

又回到三下时

小手接过浓浓墨香

那时 心中几多激荡

一页页 一声声

眼睛 在诗篇中寻觅

一首首 一遍遍

小手 在诗行中徜徉

直到咽口唾沫 满心欢畅

坚持中

我们把可能握在手掌

满手盈香

你看 张开手时

满满的都是――光

是啊,如果要问今天的我们和昨天的有什么不一样,我们是不是可以骄傲地说:“我们一同经历过,我们一路走来,采撷诗意芬芳,我们一路走来,诗书已在腹藏”?

张开手――满手盈香;张开手――满满的都是光!

而此时的天公真是给力,连续多日的雾霾一扫而光,阳光从门缝中“顽强”地挤了进来。于是,打开门,让光进来,孩子们挤在阳光下,小脸上满是灿烂的笑,伸出双手――真的,满满的都是睿智的光!

真是风雨兼程读诗路,酸辣涩咸多甘苦。一任岁月翩跹过,回看芬芳己多足!

雨滴故事堂 建构孩童王国

这一年,我依然在不停地记录,无论是班级故事,还是两段20余万字的“生命成长故事”。我希望,可以在记录中将生活编织成一段故事,一段传奇――孩子们也可以快乐地拿起手中的笔,记录、创作。

终于,我们“雨滴故事堂”的第一次交流活动如期举行。这是一个“蓄谋已久”的活动。从五年级上学期开始,我们就发出了“作家就需要写作”的倡议。班级文化布置的时候,我们特意在“书树”下垂悬了孩子们自己设计的书封面。今天,孩子们的故事已经雏形初具,因此,分享也便水到渠成,亦有了几分分量。

我们大体按照“创作构思―人物简介―故事梗概―精彩篇章―明日精彩”的顺序进行分享,之后是我们创读之间的对话、

交流。

刘璨玮的《肖字帮》讲述的是一群孩子由最初的打打闹闹,到最后化敌为友的故事。从四年级关系的”剑拔弩张“,到六年级时的欢喜冤家,这是一段童年纯真、美好的岁月,也是一段无邪、唯美友谊的见证。

韦金琦的故事名为《小女孩的出生记》。这是一个记录真情实感的故事。从“早产儿”到“妈妈想让她成为比健全人更健全的孩子”到“成为妈妈的骄傲”到“幼儿园时受到了欺负,妈妈很是为此打抱不平”……看得出来,韦金琦在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成长,书写自己的生命。作家就是常常写这样的成长故事的啊!

齐可真编写的故事是《桂花开了》。故事《桂花开了》讲述的是一个花精灵――萨拉拉,为了感受人间真谛,变成了一朵普普通通的桂花来到了人间。在人间,她遇到了许多事情,还和一个名字叫幻灵的桂花结成了好朋友。经过了一件又一件的突发事件,渐渐的,这位花精灵萨拉拉终于感受到了人间真谛:花是美的使者,更是爱的使者。“花是美的使者,更是爱的使者”――多美的语言啊,故事展现的是生活中种种美的镜像,折射出的是对于美的种种思考与践行。

田柳带来的故事名为《杰里历险记》――故事的主旨定位为“一个人要有创造力。”杰里、小新、小闹钟在花朵学校住了一阵,结果学校的“点子”被偷,他们开始了一段寻找“点子”的冒险旅程。

……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故事;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生的故事天才;

故事,永远应该属于天真烂漫的孩子们;

故事,只有当它回到孩子们的生活中时,它才是真实的,有生命的……

从我的记录到孩子们的书写,从我的言说到孩子的讲述,从我的行走到孩子们的行动……摇动、唤醒、点亮,我和孩子们一起成长。

一年,很短;一年,又很长。

在这一年里,我们笑过,哭过,乐过,恼过,但是,当我们走过,回望昨日时,一切又都是那样的耐人寻味,品度良久――而这,又源自于默默地坚守。

当阳光照在我的脸上,

我仰起头,

看见

新的开始。

我对自己说,

在路上,

还有很多的同伴,

我们一起走。

这条路,

荆棘丛生,

却又

繁花似锦。

我们采撷美好,

和孩子们一起成为美好的中心,

努力成长,

第11篇

寻梦境来到野马中心

卡拉麦里,哈萨克语中是“黑色大地”的意思,地处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境内,横跨准噶尔盆地,南北连接天山与阿尔泰山。面积约1.7万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有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

卡拉麦里植被丰富,人迹罕至,这里既是新疆野马和野驴自由生活的地方,又承载了一个“野马女孩”的梦想。

1995年,21岁的张赫凡就读于新疆师范大学兽医专业。毕业前夜,她做了一个十分奇异的梦,一匹黑色的天马从遥远的云端直飞到她的面前,它长鬃飞舞,浑身的毛乌黑油亮,迎着灿烂的阳光,矫健的四肢飞舞在白云间。她惊奇地仰望着天马英武挺拔的身姿,天马俯下身子,用漆黑深沉的大眼睛直视她的眼睛,仿佛有许多话从它的眼睛中流露出来,虽然她一句也听不懂,却感受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欣喜和宁静……

不久,张赫凡被分配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业局野马繁殖研究中心,她激动不已,这种安排太巧合了。在以后的岁月中,张赫凡常常回味那个奇异的梦:“我真的是追寻着那个奇幻的梦境来到野马中心的吗?”为此,张赫凡做了一首诗:“梦中早就与你相识/我黑色的天马/高大矫健的天马/奋蹄嘶鸣的天马/循着你的身影我来到这里/带着你的灵气我来到这里/你是我的挚爱/你是我的精神/让烈日将我晒成你的颜色/直到灵魂也变成你的颜色。”

然而,残酷的现实打破了少女的梦幻。到林业局报到时张赫凡才知道,野马繁殖研究中心位于离省城一百多公里的吉木萨尔县老台乡西地村。张赫凡来到单位一看,天啊,周围是一望无际的荒凉戈壁,整个野马中心有在编人员15人,只有她一个女性。这里没有长明灯,夜晚只能点上熊熊的篝火;没有商店,去一趟60多公里外的市区买生活用品得四五个小时;没有图书馆,只有她从大学里带来的专业书;没有娱乐,她只能和野马朝夕相处;没有电话,她只有和日记对话。除了草原、长空和野马,她每月有300元的工资。

张赫凡大哭了一场,她觉得自己就像一个迷路的孩子,被整个世界弃了。刚开始,一向活泼开朗的张赫凡封闭了自己,她排解孤独寂寞的方法就是一个人在戈壁滩上漫无目的地乱走,不知怎样才能安抚自己的心魂,她感觉自己就像戈壁滩上的野马一样,空有自由奔放的心灵和傲啸西风的勇气,却被圈在围栏里等待回归,在夕阳里嘶鸣。

新疆野马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经历了6000万年的进化,被世人誉为“活化石”。新疆是野马的原产地,由于生态环境恶化、人类捕杀、战乱等原因,野生野马种群已于上世纪70年代灭绝。目前,全世界仅有的1300余匹野马是十九世纪末从准噶尔捕捉到的野马后代,均圈养在欧美等国的动物园或自然保护区。因长期脱离原产地,近亲繁殖,野马的生活力和繁殖力明显下降,出现物种退化趋势,国际自然与自然保护联盟组织将其列为世界濒临灭绝物种。

为了拯救这一珍贵物种,1985年至今,我国共从国外引进野马24匹,实施野马引入工程。野马中心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人工饲养繁殖野马,努力发展野马种群,进行野化研究实验,总结放养、繁殖、发展野马种群的经验,优化提高繁殖种群质量,逐步扩大饲养繁殖其他珍稀动物,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把中心建成我国野马种源和科学研究基地。

了解了野马背后的血泪故事后,张赫凡的心被深深触动了,她发现大围栏里的野马经常会隔着栏杆远眺草原深处,有时候会攀爬围墙将头颅伸向更高处。张赫凡心里默默地想:“它们在憧憬着什么?它们又在诉说着什么呢?”

“雪莲花”让她打消辞职念头

张赫凡第一次进马舍时,一匹刚出生不久的小马驹突然从远处飞快地跑到她身旁,睁着大大的眼睛看着她。张赫凡笑了,她蹲下身试探地摸着小马驹的头颈,小马驹伸着脖子亲吻她的衣襟。张赫凡给小马驹起了个名字:野马公主。随后,另一匹可爱的小公马驹也跑到张赫凡的身旁,两匹小马驹围着她开始玩耍,她又给第二匹小马驹起了个名字:野马王子。张赫凡感到了快乐,她原本空荡的心情渐渐平静了下来,她暗下决心:一定要亲手将野马送归野外。

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孤独”是野马中心的生活特色。在决定留下来以后,事业上的重重困难也曾让张赫凡动摇过。1997年元旦,研究中心出现经费危机,张赫凡决定离开这里。正当她收拾行囊的时候,一匹名叫“小黑碳”的公马右前肢脱臼,在马厩里哀鸣。看着“小黑碳”痛苦的眼神,张赫凡悉心照顾它,连春节都没有回家。几个月以后,“小黑碳”的伤情稳定了,张赫凡也不忍心走了,她觉得马儿是在用这种方式挽留她。

“我知道,中心不仅缺经费,更缺人,特别是技术人员,我不忍心离开那群马!”张赫凡这样解释自己的选择。让张赫凡没想到的是,第二年秋天,研究中心的日子比先前更加难熬,24岁的张赫凡再一次递交了辞职报告,一方面她感到研究中心的前途渺茫;另一方面,家人催促她早点考虑个人问题。

临行前的几天,一匹名为“班娜”的母马在生产完小马驹后,因为酷热患日射病引起心力衰竭而死亡。看着小马驹扑在死去的母亲怀里找奶吃,张赫凡的心很痛。研究中心决定将小马驹隔离,进行人工饲养。作为惟一的女性,张赫凡拿起了奶瓶,像是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小马驹。

小马驹的故事被当地青少年协会的朋友知道后,一万多位小朋友每人捐出一元钱认养它,还给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雪莲花”。在小朋友们的感召下,张赫凡收回了自己的辞职申请,也就是从那时起,她发誓从此不再写辞职报告。

讲起野马,张赫凡常会流下泪水:“那么多野马在卡拉麦里的感情故事,比起人类毫不逊色。有一个叫‘红花’的母马,因为难产而死,在即将离开尘世时,它突然站起来摇摇晃晃地走到英俊的兄弟‘大帅’面前,和它蹭了蹭脖子,‘大帅’含着眼泪悲痛难忍,‘红花’和所有的野马做了最后的告别,最后恋恋不舍地闭上了美丽的眼睛。”

张赫凡开始动手整理野马系谱,建立并管理野马的系谱档案和技术档案,她要弄清每匹马的族谱及家谱关系,诸如它的祖父、祖母,父亲、母亲,兄弟、姐妹,生于何时,产有几子等。这份看起来简单却关系到野马工程能否成功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对保持野马血统的纯洁和维持野马遗传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如果这项工作出现差错而发生混乱,将会让野马研究工作前功尽弃。

张赫凡先从识别野马开始,凭着对野马的热爱和自己顽强执著的精神,她将研究中心建立以来的200多匹野马名字――记在心里,她是惟一一个能全部识别野马的技术人员,这对野马的组群、繁殖、野放、疾病控制等工作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在和野马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张赫凡感觉最好玩的就是给机灵的野马打防疫针,为了给野马打针,研

究中心的工作人员想尽了办法,有时他们躲在草垛里发射飞针,有时在围墙上凿洞,在围墙另一侧通过眼洞瞄准射击。春夏之交的大围栏里,总在上演着人类与野马“斗智斗勇”的游戏。

“养马日记”书写悲欢离合

几年前,央视播出《野马之死》,讲述了被誉为“中国第一马”的“准噶尔一号”,由于长期被圈养导致过度肥胖、肌肉无力,最后难产而死。媒体指责野马中心的圈养模式不当,“放野”才是惟一的办法。张赫凡和同事们承受了巨大压力:“放养无可非议,但操作上存在很多难点。野马在新疆已经消失了一百多年,而新疆现在的生态环境和百年前大不一样。”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这项事业,张赫凡记录了自己与野马之间的很多故事,记下了自己的心灵轨迹,最终结集成一本8万字的书《野马:重返卡拉麦里――戈壁女孩手记》。这本书获得中华环保名流口碑金奖,引起海内外的广泛关注与好评。在书中,张赫凡亲切呼喊着每一匹野马的名字:“秀秀”、“黑豹”、“小浪荡”……这个大家族有悲欢离合,也有生死之恋。“野马也会吃醋,因与‘黑豹’相恋而出名的‘秀秀’,就是一位吃醋的高手。‘黑豹’跟‘秀秀’度完蜜月后,仿佛有些清醒,它想起了自己的责任,于是对‘前妻’又有些温存,致使‘秀秀’醋意大发……”

野马的故事随着张赫凡的日记获得关注,不少官方机构和民间个人纷纷解囊捐赠,更让张赫凡没想到的是,大明星成龙也到这里认领了两匹头马。一直资金短缺的研究中心得到了官方与民间的资助,解了燃眉之急。

在张赫凡枯燥的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小插曲:她给每一匹野马取名字,每天和它们说话,这样的话一说就是12年。“如今,这个让我无数次想逃离的地方,不知不觉中已成为我精神的故乡。戈壁的空旷、博大、深遂和宁静无不让人向往,研究中心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无不让人留恋,我已经对野马产生了难以割舍的情感。每匹野马的长相、脾气、爱好、成长经历以及家庭状况等,都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我对它们就像对自己的老朋友一般熟悉,无论走到哪里,这些可爱的野马的样子总会活生生地显现在我的眼前,或是进入我的梦里。”

习惯了戈壁生活的孤独与寂寞的张赫凡平日里除了看书,就是听收音机。不管什么波段,不管什么语言,一直听到电池耗尽。

张赫凡每月1100元工资,这在研究中心的年轻人中间已经算是高收入了,按照他们的工作性质和环境,政策规定应该有风沙补贴、野外补贴、误餐补贴,可是因为经费短缺,这些补贴都难以兑现。研究中心的领导和职工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默默奉献着,这片烈日风沙下的荒原承载着他们的艰辛、苦涩、孤独,当然,还有一份与众不同的快乐。张赫凡目前正在攻读养殖专业研究生课程,她每天都在野马中心的宿舍里念外语,她最大的心愿就是出国进修,进一步充实自己。

第12篇

俗话说,教育无小事,处处是教育。学校的固有范围是有限的但其内在的育人空间是广阔的,也可以说是无处不育人。教育要打破“千校一面”的现状,要形成自己的特色教育,实现文化的多元性,就要创立学校环境文化品牌,彰显学校鲜明个性。学校环境文化也是一所学校办学理念、个性风格、人文精神的综合外观,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起着陶冶情操、砥励德行、磨炼意志的作用。

学校间的竞争说到底是学校文化的竞争,是学校品牌的竞争。在目前形势下,为了创建学校环境文化特色,走一条民办学校特色教育之路,我们做了些努力和探索。

一、校址历史文化。我校坐落于余姚市城东新区,学校依山傍水,与山水相融,是一块采天地灵气、教书育人的宝地。学校与东汉高士严子陵墓地陈山相近,校址属解放初期“余姚县高风乡”辖区,人文气息浓厚。汉代高士严子陵是余姚人,为余姚四先贤之第一人,他不慕富贵、不贪名利的高风亮节精神为后人所称颂,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先生称颂严子陵先生:“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为了用高雅的人文环境文化教育师生。学校筹建伊始,校董事会就将学校命名为高风中学。学校把“崇德、勤学、求实、创新”作为校训,简单的八个字,包含了立志、求知、做人的深刻道理,指明了学生学习生活的道路,把百里姚江,千年书声……扬起理想风帆,奔向锦绣前程”作为校歌,每当校歌奏响,优美的旋律萦绕于耳、铭刻于心,她那无法用语言形容的美妙,无形中已融化在每一个老师和学生的感情世界之中,陪伴和激励着学子们度过人生的美好时光。以“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为图案设计校徽,下部似滔滔碧波,上部似巍巍青山。象征着学生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

二、园林景观文化。办学八年。经过全校师生的绿化、净化、美化实践活动,学校绿树成荫,名贵树木繁多,春天樱花烂漫,秋天丹桂飘香。有200多个树种、近万棵树术,既有余姚杨梅等本地“特产”,也有树龄千余年的罗汉松、柏树,有树龄几百年的黑松、五针松、茶花,还有数量达5000多盆的精品盆景园,有大批大阪松、五针松、雪松,有1OOO多株桂花树,200多棵大樟树,500多株樱花树,还有不少梅花树、竹子。学校因地制宜,精心设计,建成数个名贵树种的植物园林。如学生寝室东面是精品盆景园,食堂门口是“七松图”,科技楼北面是“罗汉会”,钟楼附近则是“黑松广场”,还有教学楼群旁边的樱花园、梅花园……有着丰富植物品种的学校是活韵植物标本馆,是学校打造学校环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效率和情绪,舒适幽雅、空气清新的校园可以安定情绪、启迪思想、陶冶情操。

三、校舍建筑文化。建筑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品格的艺术。是物质和精神、主体和客体、技术和艺术、形式和内容、自然与社会、历史和现实的“多元整合”。根据建设规划和校舍建筑文化教育的需要,使各种建筑景观都能有效地影响和教育学生。

我校以“创建优美的物态环境、创设高雅的人文环境、创造和谐的人际环境”为抓手,精心营造校园环境文化教育的氛围情景。我们做到了四个统一。一是艺术性与教育性、观赏性与启智性的统一。在环境建设上,无论宏观布局,还是微观布局,都十分重视审美意义与教育意义。学子们不但受到美的熏陶,也接受文化的滋润。二是全面性与和谐性的统一。我校拥有完备而丰富的现代化教学资源,资源配置合理、功能协调。三是环境保护与人文关怀相统一。在严格管理校园环境、注意培养师生环保意识的同时,在管理与环境设计上非常注重人文关怀。四是绿化、净化、美化相统一。校园内风景秀丽、奇石林立、苍松挺拔、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到处整洁有序,布置精致典雅,小桥、流水、雕塑、长廊与宏伟的建筑相辉映,形成了一个优美、和谐的育人环境,为我们师生提供了一流的学习条件和一流阿教研园地,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四、书香校园文化。徜徉于校园小径,时时可见的是造型古朴的或立或卧的山石,石上多有余姚籍书法家胡丁、叶文龙、金精、计文渊等先生所题的格言,如“励志”“自信”“自省”“致远”等等;在每幢教学楼、实验楼的走廊墙上悬挂艺术家、科学家的画像;在教学楼墙上悬挂“四明山水图”“姚江风光图”‘姚江人物赞”等名人名家作品,悬挂学生优秀书画作品,既鼓励学生的特长发展,又使学校增添艺术的感染力,悬挂警句格言,张贴人性化的标语提示,使学生产生力争上游的力量;双剪飞向太空的雕塑耸立学校,时时激励学生奋发向上,优美的学校人文环境文化处处映射着魅力,无声地熏陶学生的品格情操。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好书籍能以它先进的思想性与完美的艺术性,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教育,它寓思想教育于阅读之中、寓情感教育于具体形象之中,使读者的思想品质得到升华,知识能力得以提高。为了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我校在校内开设了一家书店,低价销售中学生必备的教辅资料及各类文学书籍。同时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育人作用,我校图书馆藏书逾十万册,阅览室有座位600多个,每天开放。同时每周定时开设阅读课,同学们都很喜欢坐在窗明几净的图书馆里静心读书,深刻感悟到了这种愉悦的精神成长。每班还设置阅读角,学校为各班订阅报刊、杂志,积极建设书香校园。

五、名人名家文化。2006年下半年以来,我校实施名人名家进学校工程,成为一条开阔学生视野的新思路。近几年来,学校分别邀请了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老师。中国时代之声演讲团荣誉团长邹越,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政协委员夏真教授,浙江省儒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王旭烽,著名二胡演奏家闵惠芬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白燕升,台湾著名哲学家温明丽,著名导演陈体江,著名指挥家王永吉、夏飞云,二胡教育家王永德,画家谢丽萍,著名歌唱家蒋大为、关牧村、王昆、卞小珍等名人名家走进校园进行讲学,开阔了师生的视野。

六、社团艺术文化。学校拥有了独立的艺术楼。目前,共有音乐教室4个,大小钢琴房30余间,画室4个以及演艺厅、排练厅、舞蹈房等,满足了教学的需要。优美的自然环境、齐全的教学设施、深厚的人文底蕴,各种学生社团共同形成了浓郁的艺术氛围,书声琅琅,琴声悠扬,翰墨飘香,每一位师生都能感受到艺术美的熏陶。近几年我校成立了“高风中学民乐团、学校电视台、绿野文学社、爱心社等社团,校民乐团、文学社被评为市首批十佳社团。校民乐团多次获得全国、省级奖项,多次与日本、台湾、马来西亚、俄罗斯等国乐团交流,也多次为著名歌唱家伴奏。学校多次承办市新年音乐会,校电视台成员多次与著名节目主主持人如白燕升、陶淳等同台主持节目。学生社团发展与学校“人文见长,自主发展”的办学特色的创建工作结合起来,使每一个学生社团都成为学生自愿组建、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自、主活动、自主发展的坚强组织。学校提出“合格+特长”的艺术特色教育培养目标,发展了学校的教学内容,丰富了教学手段,形成了“刻苦、严谨求实、创新”的教风和学风,改变了传统教育的单一性,实现了整合教育资源的新格局。社团活动做到课程社团化、社团课程化,在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个性特长的发展、能力的提高、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等方面发挥着独立的作用。

学校环境是无形的教育、无字的教科书。优美的学校环境又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制约着师生员工的思想和行动。学校环境文化建设的内涵极为丰富,包含的内容也非常广泛,作为学校管理者,要积极营造文化气息浓郁、文化底蕴丰厚、文化主题鲜明、文化特色突出的学校环境文化,不断提升学校特色品牌形象,促进学年全面和谐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