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晏殊的词集

晏殊的词集

时间:2023-05-30 09:57:5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晏殊的词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诸葛忆兵在《北宋词史》中,首次大范围的运用列表比较的方法,例如通过列表格的方式将柳永与晏殊、欧阳修、张先词的比较,简洁明了的说明了柳永对于慢词发展的开创性贡献。而《花间集》为后蜀赵崇祚编著,是我国第一部文人词的总集;《稼轩长短句》作为南宋时期词较成熟阶段出现的著作集,是我国文人词的集大成之作。下表所列的是《花间集》和《稼轩长短句》中的“花鸟”方面的词频统计:

首先,关于“花”的运用比例,《花间集》占总词数近80%,而《稼轩长短句》只占35%。从“花”的词频来看,《花间集》要远远多于《稼轩长短句》。《花间集》大量描写了“花”并且出现了各种具体的鸟,这与词初期绮丽奢靡的风气是分不开的。由于词在发展初期,是与闺阁、园池、歌舞等联系在一起的,因而总体描绘事物的范围有限,大多数还集中在“花”这一意象的周围,而且含义较为单一。因而“花”也就作为了闺情、爱情的象征。

其实,这个传统早在《诗经》中就已经出现,《卫风・木瓜》一文中,就以“木瓜”“木桃”“木李”作为表示爱情的媒介。至南朝宫体诗中,这个传统被大力发扬,梁武帝在《子夜四时歌・夏歌》中就有“含桃落花日,黄鸟营飞时”之句。晚唐词作为词的初创阶段,其发源于声诗和燕乐的结合(详见杨海明《唐宋词史》),因而受晚唐诗坛的影响,亦不可避免的带有南北朝骈文复兴,追求辞藻华丽雕饰的特色。“文不厌深,赋不厌繁”,《花间集》更倾向于用一种赋笔铺陈辞藻的写法。而《稼轩长短句》所写之物,已从园中扩展到整个天地宇宙,无有不包。刘克庄评为“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自有苍生以来所无”,极言辛词意象之繁之广。

其次,作为同一个意象(如“花”这一意象)在两词集中同词集中其他作品进行横向比较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花间集》中的花鸟较为绮靡的象征,仅仅是一种感情含量较少的富贵象征,一般常常伴随着丝绦、香闺、春意等词语出现,在整个500首词中,“花鸟”在不同词中的含义并无不同;而稼轩长短句中,辛弃疾因情体物,在不同氛围中赋予了各种“花鸟”不同的含义。

叶嘉莹先生对于《花间集》的欣赏是从词语字面的唯美主义角度来讲的,但是辛弃疾则从“兴发生命之感动”的角度来看。也就是说,辛弃疾的词中更多的寄托了自己对于生命和宇宙的感慨,因而我们可以从其词感受到更多的具体感受,正所谓“若夫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非陈诗何以展其意,非长歌何以骋其情”的言志传统。吴熊和先生将辛弃疾之词誉为“英雄之词”,就是欣赏的他能脱词之窠臼,在李清照“词别是一家”的婉约词论提出后,依然能变创其体,以旧的意象写出新的意境,无有不包,这便是他作为一个大词人的境界。

在这一点上,《花间集》作为词的草创阶段,作为宴席之上歌女之词,因而必然出现后世所说的“格调不高”的问题;而赵崇祚编订花间集到辛弃疾时代,已经过去了300年的时间。苏轼“以诗为词”后,大大提高了词品,因而发展到辛弃疾的时候,词已经具有了和诗一样的抒情功能。辛弃疾更是“以文为词”,所谓诗文中的“比兴”手法运用到长短句中,必然使得词与《花间集》的词风更加不同,承载了更多的兴兴亡之悲。

再次,如果将两词集纵向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对于“鸟”这样一个类别,有一个从具象到抽象的过程,如在《花间集》中,有鹧鸪、鸳鸯、黄莺、燕子、等多种具象花鸟,通过赋笔的形式铺陈景物,来构画出华丽的词藻美;而到了《稼轩长短句》中,辛弃疾已经把“花”和“鸟”抽象化了,往往将“鸟”赋予了新的抽象的含义,如“白鸟飞不尽,却带夕阳回”中的“鸟”成为高远自由的象征,“往事如寻去鸟,清愁难解连环”中的“鸟”成为记忆的承载等等。

经过统计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稼轩长短句》中对于具体花鸟的描写远不如《花间集》详细。甚至“鸳鸯”、“”这两种象征爱情的鸟类在六百多首词中只出现过一次,而写抽象的“鸟”的次数却是《花间集》的3倍。这不能不说是词风在二百年间逐渐的经历了一个由外在的“繁”到内在的“深”的演化过程。将鸟作为一个抽象的事物来传情,更多的是将重点放在了“情”上而不是“辞藻”上。事实上,辛词也的确在感情的充沛方面罕有人及,“词大声镗O,小声铿。其浓纤绵丽者,亦不在小晏秦郎之下。”

最后,作为同样的一种意象,例如“鹧鸪”这个意象,在《花间集》和《稼轩长短句》中也有很大的不同。我们来看两首词:

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菩萨蛮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

两首词中都写了“鹧鸪”,但是显然,两首词中的鹧鸪有本质的区别。温庭筠的词中,双双“鹧鸪”是与独立闺中的佳人相比照的;而第二首词中却是用了鹧鸪“行不得也哥哥”的叫声,比喻壮志未酬,朝廷险恶。上文分析了《花间集》到《稼轩长短句》在具体用词上经历了一个由繁入简、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如辛词用“鸟”来指代了花间集中的多种鸟;但是在分析一个同一意象的时候,却又是经历了一个由简入繁,由浅入深的过程。

上文温庭筠所写的“鹧鸪”,并没有提到鹧鸪本身的特性,将“鹧鸪”一词换成“鸳鸯”、“”、“燕子”,甚至是抽象的“鸟”,都没有什么不同;但是辛词主要的是引用鹧鸪本身的特点,并将其和个人命运联系在了一起,言浅意深,“鹧鸪”一词就绝不能改变。再如其“八声甘州”中,“想今年燕子,依然认得,王谢风流”,“燕子”一词,引用前人诗文,意象就有了典型性,就不能随意改变。

由此可见,从《花间词》到《稼轩长短句》的发展演变过程中,词的文人化程度不断提高,再也不是只供歌宴酒席之间演唱的“小技”,而是饱蕴了士大夫思想内涵的一种抒情文体。当然,这种变化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发现,这一点也是有宋一代词人不断努力地结果。

参考文献:

[1]吴熊和.唐宋词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第2篇

急归急,作为老师,不能总是被学生的错误牵着走,更不能以学生的错误作为惩罚学生的借口。冷静之余,想起国外有个比喻,是形容语言学习过程的:“语言就像威士忌,它是在酒桶里慢慢酿成的。”这句话中有两个需注意的概念,一是“酿成”,这是复杂的化学变化,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讲是内化;二是“慢慢”,语言学习急不得,就像鸡汤,是慢火炖出来的。细细想来,老师在要求学生默写古诗文时,是不是有急功近利、缺乏“慢慢来”的耐心呢?是不是一味地让学生机械地背默呢?是不是忽略了字词在诗文中的具体语境呢?

教学的实践启示老师,要善于从学生的错别字这一资源中,发现汉字的独特魅力。

学习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时,学生默写“八百里分麾下炙”,常常把“炙”误写成“针灸”的“灸”。光靠罚抄几遍,甚至几十遍,估计也无济于事,怎样引导学生区别才是关键。试着给学生讲讲汉字的造字法(以前的教材有这方面知识,可惜现在已被开除出教材了),效果很不错。“炙”是会意字,从肉从火。本义指肉在火上烤,有烧烤之意。它的上面部首是一个变形的“月”字。“月”在古汉语中本意是“肉”,人体上的很多部位都带“月”字,如“脸”“脖”“肚”“脏”等。“八百里分麾下炙”意思是分给部下烤熟的牛肉,以犒劳出征的士卒。由此引导学生积累“脍炙人口”、“炙手可热”等成语,增强对“炙”含义的理解。而“灸”是形声字,从火从久。“久”是声旁,意为“长时间”。“久”与“火”联合起来表示“长时间用火烧灼”。如针灸等。由“炙”和“灸”的区别,老师再启发学生,形近字的主要区别在偏旁部首,部首不同,意义大相径庭。引导学生积累常见易错的形近字,如拙、绌、咄、茁;揣、湍、喘、踹;锭、绽、淀、碇……

曾读过《细说民国大文人》一书,其间记录了大学者钱穆的一个小故事。有一天钱穆睡觉时手臂撞到了墙壁,突然悟到带“辟”的字都与“旁边”有关。例如:“壁”在房屋旁,“臂”在身体两旁,“劈”使物体分两旁,“璧”挂身体一旁,等等。足以证明钱氏对形声字研究已臻化境,他的联想挖掘出了汉语言文字的精妙。听了这个故事,聪明的学生竟然想到,照钱氏理论,“譬”就是说话借旁物明义,由此师生顿觉汉字之精妙。实践证明,学生对形近字辨识感兴趣了,意识增强了,自然会体悟到汉字的精妙。

除了形近字易错之外,学生对同音字也会经常写错,出现张冠李戴现象。

如带有“燕”和“雁”的诗句,学生在默写时经常出现同音错写。为了帮助学生正确区分,我们不妨把初中古诗文名句中,涉及“燕”和“雁”的常见名句梳理出来,看看能否发现一些规律。

带“燕”的诗句主要有: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晏殊《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

带“雁”的诗句主要有: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出塞》)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李商隐《商山早行》)

句子找出来了,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区别?老师可以从“燕”“雁”在诗词中表达的不同情感入手进行辨析,效果显著。一般来说,以“燕”入诗,有的表现春光的美好。相传燕子于春天社日北来,秋天社日南归,故诗人把它当做春天的象征加以美化和歌颂。如“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有的表现爱情的美好。燕子素以雌雄颉颃,飞则相随,以此而成为爱情的象征。如“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成语中还有“新婚燕尔”之说。有的表达昔盛今衰、人事代谢的感慨。燕子秋去春回不忘旧巢,因此诗人据此尽情宣泄心中的感慨。如“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燕子无心却见证了时事的变迁,承受了物是人非的苦难,表现了诗人的感慨。

古诗中以“雁”为意象,表达的则是另一番情味。有的以雁写乡思。大雁定期南飞北返,很容易引发归期未定的游子征人抒发无尽的乡思。如“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有的以雁写羁旅遭谪之苦。雁群长途远征,极具耐力,然而路途再远,到底有个尽头。“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得归来?”诗人宋之问在被贬流放途中,借物抒怀,将自己与大雁相比,将行程之远与遭谪之心一并道来,更比常人平添一份忧伤。有的以雁写飞鸿传书。古人和外出的亲人难通音讯,所以又让大雁承担了“信使”的使命。“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词人李清照通过大雁翔空,形象地表达了期盼书信到来的情思,画面清晰,形象鲜明。

古诗词中的许多意象已经成为我们民族文化和心理积淀的一部分。老师要引导学生,错别字不是小事,它直接反映了一个人的人文内涵和文化修养的层次。试想,一个人把“肠断白洲”中的“洲”字误写成“州”字,那是多么的不协调啊?古诗中的“洲”意指水中之地。《关雎》中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洲”字因有“水”而变得富有诗意:男主人公心生爱慕之情,表达了对意中人的渴慕。由此,我们明白崔颢正是因为看了“芳草萋萋”的“鹦鹉洲”,才顿生思乡之情,吟出“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千古名句。而“州”则是陆地的行政区划,与“洲”相比,完全是水陆不搭,诗意全无。

在教学实践中,很多老师为了考试的需要,让学生反复默写诗文名句,以教学时间紧张为由,对学生的写错原因缺少分析,学生面对的仅是一个个冷冰冰的僵化的符号。其实汉字不是简单的一种符号,不是一种不变的躯壳,它是具有灵性的。古人造字之时,“天雨粟,鬼夜哭”,文字是能“惊天地,泣鬼神”的。陈钟先生曾说,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不能空谈,一定要通过语言文字来解读。对此他曾有一段精彩的论述:“《回乡偶书》这个题目,最精彩的是哪个字?‘偶’字。‘偶’是什么意思?偶然的意思,这里的偶然有豁然开朗的含义。在诗歌创作的过程里,是一种灵感的闪现,你写不出来,贺知章写出来了。《回乡偶书》不能写为《回家偶书》,什么道理?‘乡’是中国传统文化积淀的一种彻悟。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最向往的理想是功成名就、衣锦回乡。‘家’是一个人、一个人组成的家,‘乡’是一个家一个家组成的乡。古人衣锦还乡,不仅要在妻子面前显示自己的成功,还要在同一个族、同一个宗里显示出荣耀,所以才有刘邦的‘威加海内兮思故乡’,余光中写的是《乡愁》而不是《家愁》。”陈老师一番话语,把一个“偶”字,一个“乡”字,解读得非常精到,举一反三,旁征博引,人文思想渗透其中,听来真如醍醐灌顶,深感汉字教学的无穷魅力。

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将“识字”教学提高到非常重要的地位,贯穿于整个小学和初中的语文教学。要让汉字教学“魂兮归来”,老师就要立足语文能力的培养,在课堂学习的细微之处注意积累。语文能力和素养不一定通过考试反映出来,它往往体现在平时写字、读书、回答问题和课堂交流等小的环节上,也只有在这些细微之处讲究起来,才能使大多数学生亲近汉字,亲近语言,获得学习语言的快乐。

实践中,我们还会经常看到老师把重点生字词集中起来,让学生抄写记忆,但这样效果并不明显,长此以往,也容易扼杀学生的兴趣。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教学应当随文教学,不要过于集中,有些词语要通过学生多次在语境中学习才能慢慢掌握。记得魏书生的一节课,他只让学生自己画了三四个词语,先揣摩其意义用法,后又让学生造句,再共同评价是否恰当,看上去很简单的教学设计,但是可以使学生能够学一个掌握一个,效果很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