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58:0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雨的古诗,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2、细雨度深闺,莺愁欲懒啼。——刘复《春雨》
3、拥被听春雨,残灯一点春。——陆游《春雨》
4、欹枕闻春雨,闭门见绿阴。——仇远《题扇》
5、一宵春雨晴,满地菜花吐。——郭仁移《村居》
6、一犁足春雨,一丝摇晴风。——叶茵《耕钓境》
7、绿树含春雨,青山护晓烟。——唐寅《山水图》
8、昨夜一霎雨,天意苏群物。——孟郊《春雨后》
9、春雨细如丝,如丝霡霂时。——吟邵雍《春雨》
10、腊雪瑞我麦,春雨嘉我谷。——陆游《后杂兴》
1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1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
13、一水鸣东西寺,春雨洗南北山。——章甫《题画》
1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15、腾云似涌烟,密雨如散丝。——张协《杂诗十首》
16、江皋正月雨,平陆亦波澜。——齐己《江上值春雨》
17、最怜滋垄麦,不恨湿林莺。——李中《喜春雨有寄》
18、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王禹偁《点绛唇》
19、残虹收度雨,缺岸上新流。——张正见《后湖泛舟》
20、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21、京国多年情尽改,忽听春雨忆江南。——虞集《听雨》
22、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朱熹《春日》
23、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24、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25、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26、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雨霖铃》
27、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秦观《春日》
28、花时闷见联绵雨,云入人家水毁堤。——徐凝《春雨》
29、秋风魏瓠实,春雨燕脂花。——范成大《题赵昌木瓜花》
30、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花。——赵师秀《有约》
31、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苏轼《江南春》
32、春雨溟蒙,春云叆叇。——释祖钦《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33、一畦春雨足,翠发剪还生。——刘子翚《园蔬十咏·韭》
34、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饮湖上初晴》
35、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36、沾衣欲湿桃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僧志南《绝句》
37、粉蝶双双穿槛舞,帘卷晚天疏雨。——毛熙震《清平乐》
38、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李商隐《春雨》
39、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陈与义《春寒》
40、江南仲春天,细雨色如烟。——谢良辅《状江南·仲春》
41、梨花千点白,春雨几声寒。——释道昌《颂古五十七首》
42、金鸭香消欲断魂,梨花春雨掩重门。——戴叔伦《春怨》
43、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徐俯《春游湖》
44、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武元衡《春兴》
45、湿尘轻舞唐唐春,神娥无迹莓苔新。——李咸用《春雨》
46、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船撑出绿荫来——宋·徐俯《春游湖》
47、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
48、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49、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
1、古诗带拼音版
qīng píng lè ·yuè qíng yān wǎn
清平乐·雨晴烟晚
féng yán sì
冯延巳
yǔ qíng yān wǎn 。lǜ shuǐ xīn chí mǎn 。shuāng yàn fēi lái chuí liǔ yuàn ,xiǎo gé huà lián gāo juàn 。
雨晴烟晚。绿水新池满。双燕飞来垂柳院,小阁画帘高卷。
huáng hūn dú yǐ zhū lán 。xī nán xīn yuè méi wān 。qì xià luò huā fēng qǐ ,luó yī tè dì chūn hán 。
黄昏独倚朱阑。西南新月眉弯。砌下落花风起,罗衣特地春寒。
2、 古诗翻译
雨后初晴,傍晚淡烟弥漫,碧绿的春水涨满新池。双燕飞回柳树低垂的庭院,小小的阁楼里画帘高高卷起。
黄昏时独自倚着朱栏,西南天空挂着一弯如眉的新月。台阶上的落花随风飞舞,罗衣显得格外寒冷。
3、 古诗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闺情的词作,写的是一个在暮春时节的一个黄昏,思念亲人并等待他归来的情景。
诗,是美的享受;诗,是快乐的体验;诗,是一本读不完的书,里面有我们想要的知识……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古往今来,我国涌现出许许多多伟大的诗人,如:李白,杜甫 ,白居易……在他们的笔下,一首首优美的诗诞生人间,陶醉着每个人的心灵。
打开记忆的大门,进入诗歌的殿堂,搜寻着一首首诗。其间,有一首诗令我十分喜欢,这就是出自于唐代的大诗人,杜甫写的——《春夜喜雨》。这首诗的全文是: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惧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我喜欢这首诗中所赞美的这场春物,更喜欢这场春雨过后给大地留下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这场春雨,不仅给人们带来无比的喜悦,人们还可以在这个时候播下带来丰收的种子。春雨滋润着种子,使它们茁壮成长。春雨,不像夏天的雨,轰轰烈烈,倾盆直下;春雨,不像秋天的雨,愁愁绵绵,萋萋凉凉;不像冬天的雨,夹着瑟瑟寒风,冰冷刺骨。春雨,是有着自己一番独特的美,。它的美是悄然的,就是在夜深人静,万家灯火熄灭的时候,它飘洒下来了,夹着和风,夹着温暖,轻抚着大地。当人们早上醒来的时候,花朵、小草上,都捧着晶莹剔透的雨珠。啊!好一派朝气蓬勃的景象啊!
漫步在古诗宝库中,我们可以欣赏到各式各样的古诗。古诗中的离情别绪、春夏秋冬,古诗中的风花雪月,山水风光,名胜古迹。这些,都是古代诗人为我们后代留下的遗产,是中华民族的宝藏!
【关键词】吟诵;诗情;素养;运用
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孕育着我国丰富多彩的诗歌,这些讴歌祖国大好河山,赞美勤劳的人民,抒发爱国、爱家乡的丰富情感的古代诗词,能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陶冶情操,提升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进而提升民族的素养。下面我结合苏教版的教材第三册的古诗《春雨》谈一谈古诗词课堂教学建构的做法。
一,故事式的人物介绍,诱发对诗词学习的浓厚兴趣
《春雨》是唐代诗圣杜甫的律诗《春夜喜雨》的前四句,提纲挈领的介绍诗人,会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浓厚兴趣。
二、吟诵诗文,创设意境
《春雨》是一首浅显易懂的诗歌,读诗、唱诗、吟诗。用大量时间引导学生学会怎样读、怎样唱、怎样吟,特别是教师读、唱、吟的示范,对学生起了很好的导向作用。随着对诗句语言的理解,学生读得有板有眼,读出了节奏,读出了语感,读出了韵味。
1.范读领读,扫清阅读障碍。
2.初读古诗,画出节奏,体味韵味。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3.吟诵古诗,激趣,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播放吟唱录音或视频,按照平短仄长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吟诵。教师的示范作用是任何教学媒体都无法代替的。教师读、唱、吟的示范,对学生起了很好的导向作用。读出了节奏,读出了语感,读出了韵味。语言的品味是“读”出来的,情感的感悟也是“读”出来的。古诗词教学应特别强调:以读带情,以读悟情。
三、理解诗意,领悟诗情
在反复吟诵的过程中,开始品味诗意,可谓水到渠成。学生通过自学、讨论、交流理解诗意,领悟诗情。师:在朗诵的过程中,你能不能找到表达主题的诗眼?
师:你知道什么样的雨才能称得上“好雨”?生:久旱之后降落的雨,称得上好雨。生:在人们劳碌口渴的雨水,称得上好雨。生:在播种庄稼的时候的雨水,也可以称得上好雨。
在诗人的笔下,春雨富有灵性,深悟人意,难怪人们习惯上把春天叫做“春姑娘”。在春天一到的时候,春雨就悄然而下,这真是一场及时雨。也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的关注,内心的愉悦心情,其喜“雨”之情溢于言表。
师:这场春雨有什么独特之处呢?你能从字里行间读出来吗?生:这场雨是跟随着春风一起来的。师:说得真好,不行春风,哪得春雨?生:这场雨是“潜入夜”的。
让学生先用“潜”组词,引领学生理解“潜”,学生会组出“潜伏”、“潜艇”等词,
师:大家说“潜伏”的地下工作者能让别人知道吗?潜艇在海下航行,能让别人知道吗?生:我知道了,“潜”就是悄悄地,一点声音都没有。生:我知道了“潜”就是偷偷地,春雨有点调皮呢!
师:你还从哪些字眼看出了春雨的特点?生:春雨滋润万物,让春天充满生机。生:春雨细小,不会冲坏庄稼。生:春雨一点声音都没有。
齐读“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师:现在闭上你的眼睛,想一想诗人为我们描绘的春雨吧。
生:我看到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在原野漫步。生:我仿佛看到带雨的花花草草,羞涩地低着头。生:我仿佛看到春花带雨,鲜艳灿烂。生:我似乎听到小草在拔节生长的声音。
师:春雨体贴人意,知晓时节,在人们急需的时候飘然而至,催发生机。多好的春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又含蓄地传达出作者热切盼望春雨降临的焦急心绪。显然是诗人的听觉感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即言春雨的“发生”,春雨来了,在苍茫的夜晚,随风而至,悄无声息,滋润万物,无意讨“好”,唯求奉献。瞧,听雨情景作者体察得多么细致,就连春雨洒洒,静默无声也被诗人听出来了。可见,惊喜于春雨的潜移默化,诗人彻夜难眠。
四、学会运用,提升素养
古诗词也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提出问题。必须引导学生从诗句语言的运用、表达上提出问题,合作探究之后,我们设计了一下练习:
1.《春雨》中体现好雨的诗句是“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写出诗人喜悦心情的词是“好”。写出春雨特点的诗句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在久旱的原野,下了一场雨,我们引用杜甫的诗句“好雨知时节”来赞美。我们把在人们最需要的时候送来的关爱称为“及时雨”;老师耐心地教育我们,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明白了道理,我们运用杜甫的诗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五、总结方法,延伸拓展
我们今天学习了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春雨》,谁能根据板书,说说今后我们如何学习古代诗词?1.了解诗人,熟悉背景;2. 划分节奏,学会吟诵;3.理解诗意,领悟情感;4.展开想象,学会运用。
《春雨》是杜甫的律诗《春夜喜雨》的前四句,请你运用所学的方法,给四句划分节奏,再读给大家听一听,比一比,看谁读得最棒?
出示诗句: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应当尽量避免释词上的失误,以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古诗诗义。古诗释词失误的原因何在呢?我以为这与以下几种情况有关。
一、以今律古
我们阅读古诗,往往容易把两个意思相关、连在一起使用而在现代汉语中已成为双音词的单音词,误认为是一个双音词。如《蚕妇》中的“城市”便是一例。这儿的“城”与“市”本是两个单音词。“城”大体上相当于今天的城市,所不同的是古代的城周围有城墙,城墙开有若干城门供人出入。“市”原指市场,后来亦用作动词,指贸易活动。“入城市”就是进城做买卖,即将缫出的新丝带到城里去卖,同时又以卖得的钱买回一些必需的日用品。由此看来,古诗中的“城”“市”与今天的“城市”虽然字面相同,而意思却有很大差别。
一些古诗中的词流传至今,其原来的意思有的消失了,有的发生了变化。我们若仍用今义去理解,就会造成误读。如“怜”本有两个意思。《说文》:“怜,哀也。”(也就是怜悯的意思)《尔雅·释诂》:“怜,爱也。”这两个意思一直沿用到唐宋以后。后来,“怜悯”的意思保存下来,而“爱”的意思却消失了。我们若以今义去理解“可怜九月初三夜”中的“怜”,那就难以说得通了。
此类例子还有不少。如将“最是橙黄橘绿时”中的“最”误释为程度副词,将“儿童急走追黄蝶”和“快走踏清秋”中的“走”误释为“行走”,等等。
二、望文生训
对于古诗中的一些词语,不是认真地去推求其真正的含义,而是根据字面作出附会的解释,也是造成误释的常见原因。如将《望湖楼醉书》中的“白雨”解作“白茫茫的大雨”便是一个典型例子。最近在一本刊物中还看到有人将“白雨”理解为“白亮亮的大雨点”,可见此类误释比较普遍。其实,“白雨”之“白”并非指颜色。白雨是指夏天的太阳雨,这种雨来得快,下不长,雨区小,下雨时还出太阳,“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便是这种雨的生动写照。白居易《游悟真寺》诗云:“赤日间白雨,阴晴同一川。”这分明写的是一边落雨,一边出太阳,可知“白雨”就是指的太阳雨。直到今天,广东、四川等省的部分地区还称太阳雨为“白雨”。
又如王维《杂诗》中的“来日”,人们往往从字面上理解为“来的那天”。其实“来日”是唐宋诗中的一个常用词,意思是往日,过去的日子。李白《来日大难》诗:“来日一身,携粮负薪。道长食尽,苦口焦唇。今日醉饱,乐过千春。”诗中以“来日”与“今日”相对举,可知“来日”就是“往日”的意思。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即持此说:“来日,犹云往日也。……王维《杂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言往日绮窗前之梅花,而今开未也。”
三、主观臆测
作为语言结构单位的词,其基本含义应当是带有规定性的,是约定俗成的,是不能妄加揣测的;否则,便可能出错。如《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一诗中的“白屋”,有人便认为“此处的‘白’主要指颜色,和上句的‘苍’相对。若将‘白屋’理解为‘盖满白雪的茅草屋’(或房屋),似乎更为确切些”。
众所周知,“白屋”是古代诗文中经常用到的一个词,是指贫苦人家居住的茅草屋,压根儿就与下雪无关。这首诗虽然写到了“风雪”,而且完全有可能“白屋”上面是盖满白雪的,但我们却不能因此就认为“盖满白雪”是“白屋”这个概念应有的内涵。
又如,将《小池》一诗中的“小荷”误释为池塘,也是因主观臆测造成的。
四、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一个词只有一个意义的很少;相反,一词多义的现象倒是相当普遍的。如果我们只知道一个词的基本意思,却不了解其引申或通假的意思,就有可能造成误释。如《早春》中“最是一年春好处”的“处”,有的人不了解它可以指时间,仍胶柱鼓瑟地解作“地方”,结果放到诗句里怎么也说不通。
诚然,在一般情况下“处”是方位名词,作地方、处所解,但在诗词曲中也有用它来表示时间的,即作“……的时候”“……之际”解。如元稹《鄂州寓馆严涧宅》:“何时最是思君处?月入斜窗晓寺钟。”前曰“何时”,后面的“处”自应指时间,而且“月人斜窗晓寺钟”也分明是回答“思君”的时间。又如《汉宫秋》:“太平时,卖你宰相功劳;有事处,把俺佳人递流。”“处”与“时”为互文,其表示时间的意思就更为显豁。“处”为什么可以用来指时间呢?有人引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一书中的话来解释:“律诗须谐平仄,词曲并严上去,声韵所限,下字易窘,斯字义宽假之处,当亦愈多。”我以为用此说来解释这个问题实在有点儿牵强,哪里能为了平仄、叶韵连字义也随心所欲地加以改变呢?
其实,“处”字的此种用法早就存在于古白话中,在一些古代白话作品中此种用例俯拾皆是。如《水浒传》第二回:“正没理会处,只见远远的林子里闪出一道灯光来。”《西游记》第三四回:“拖出来看处,原来是个九尾狐狸。”其中的“处”都只能解作时候。众所周知,诗词曲每每吸收民间口语成分,“处”字的这种用法极有可能是诗人创作时撷取民间口语成分所致。
找到了古诗释词失误的原因,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有了。
首先,我们必须有历史的观念,知道语言是不断发展的,古今的词义也是有变化的。词义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词所代表的事物、现象本身发生了变化;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不断深入;人们循着事物之间的相似性、相关点,往往将某个词拿来指称与原义有某种联系的新事物或新认识;等等。这种变化大小不等。变化大的,令人看不出其间的联系;变化小的,又令人不易觉察其间的细微差别。例如,“红”在上古只是指浅红、粉红,直到中古仍偶用此义。如《游园不值》中的“一枝红杏出墙来”,“红杏”就是浅红色的杏花。至于大红则称为“赤”,如“赤日”“赤旗”,等等。明乎此,我们就能历史地看待古诗中的词语,不致犯“以今律古”的错误。
其次,对于一些疑难词,我们应仔细地了解其词义发展变化的轨迹,弄清它们在每个历史时期的确切含义,切不可囫囵吞枣,满足于差不多。
词义的发展变化总是有规律可循的。这就是说,词的概念如果发生了变化,在正常的情况下它只能转化为邻近的或与原义有关的概念,而不能任意转换。这种转化叫做引申。引申是从本义衍生出的新义,新旧意义之间的关系是可以予以说明的。如“瑟瑟”本是一种珠宝的名称,因其颜色晶莹碧绿,故又用它来表示碧绿色。“半江瑟瑟半江红”就是用的引申义。此外,古代使用汉字还有所谓“通假”现象,即用音同或音近字来代替本字。
古人读书读得多,所谓“涵泳其中”,故对于古今词义的细微差别能够心领神会,对于汉字使用中的通假现象也非常熟悉。我们今天没有可能像古人那样博览群籍,这就必须靠勤查各种工具书来弥补。《辞源》是一部内容比较充实的古汉语辞典,对于词的解释一般都能按本义、引申、通假的顺序罗列义项。我们只要仔细加以寻绎、推究,就能够弄清词义发展变化的来龙去脉,弄清通假字的本字,以求得对古诗词义的准确理解。又如《汉语大字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古代汉语》中的“常用词”部分,也都颇有实用价值,能够帮助我们解决这方面的许多疑难。
“教参”经过多次修订,其中对古诗词义的说解也大都允当、准确。虽然仍有个别地方语焉不详或值得商榷,但从整体上来看,对于我们理解古诗词义还是很有用处的。
如果通过查阅工具书、“教参”仍不能解决问题,那就要联系这个词的语言环境,多角度地予以考核、推求,尤其要注意查找书证,让证据来说话。如前面提到的“小荷”,作池塘解对不对呢?我们可以先作这样的推想:“小荷”是个偏正词组,“小”修饰、限制“荷”,“荷”是中心词。然而“荷”本指植物,怎么能解作池塘呢?我们推测,“小荷”很有可能是指幼嫩的荷叶,因为幼嫩的荷叶包卷成梭状,两头有“尖尖角”;嫩荷叶起初隐没在池水下,后来才渐渐地“露”出水面。然而这毕竟是一个推测,要想证实这个推测,还需要找出可信的证据。与杨万里同时代的诗人范成大有诗云:“小荷拳拳可鲊”,意思是:幼嫩的荷叶包卷着,用它来裹鱼鲊倒挺合适。有了这个例证,小荷是指幼嫩荷叶的推测便得到了证实。因而这个结论也就比较令人信服。
除了从同时代的作品中寻找例证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异文、互文等来确定词义。如“最是橙黄橘绿时”,其中的“最”不是程度副词,而是时间副词,当“正”“恰”讲,“最是”意即“正是”。何以见得呢?如杨万里《和陈蹇叔郎中乙巳上元晴和》:“十里沙河人最闹,三千世界月方中”,诗中的“最”与“方”互文见义。“方”是时间副词,当“正在”讲,可知“最”也应当是时间副词。《冬景》一诗的另一种版本此句即作“正是橙黄橘绿时”,从不同版本的“异文”也可看出“最”与“正”是同义的。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积累;理解;鉴赏;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1-0001-01
中国古典诗词洋溢着中国文化的魅力,充满了古人的智慧和情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如何引导学生去学好古诗词,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文化?笔者根据自己几年来的教学实践的摸索、研究,来谈谈个人的做法。
1 加强诵读训练,强化背诵和积累
古诗词丰富的感情、深刻的内涵蕴藏在凝练的语言中,只有反复吟诵,才有可能把握诗词的感情脉搏,理解诗词要表达的中心。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只凭教材的安排和课堂教学的讲解是无法全面继承这一传统文化的,它需一点一滴的积累沉淀,到达一定程度时,才能进行"质"的飞跃。
当然,古诗词仅仅是中国文化财富中最宝贵,最精彩的部分,而作为语文老师,还有诸多的语文教学任务等着我们去完成,因此我们没那么多时间,也没那个条件去大量的积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这就得靠语文老师平时注重培养学生养成积累古诗词的好习惯了。如:课前由学生在黑板一侧抄好一首诗词,由课代表带领大家反复朗读,每堂语文课把师生相互问好的时间改成让全体学生齐背这首古诗词,开始先由教师赏析,后来逐渐转变为学生赏析,为学生提供大胆展示自己的空间,使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对古诗词的理解能力得以提高。利用这短暂的课前几分钟,每周可熟记并理解两三首诗词,日积月累,就是一笔不小的古诗词财富了。当然靠课前这几分钟学显得太微不足道了,还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让生每人自制诗词卡片,一面抄写题目、作者,另一面抄写古诗词文。每天晨读时,要求学生进行相互抽查背诵,让大家温故而知新。下课时,四个同学一组还可以打诗词牌,即每人依次摸牌,看到题目、作者的则背诵诗词文,看到诗词文的则说出题目、作者,答不出则让下一个同学答。这样既积累了古诗词,又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
2 结合诗词背景,注重理解和感悟
凡是有生命力的古诗词都是诗人有感而发之作,诗所传达出的思想主旨无不与作者的平生、阅历、遭遇及他所处的时代的社会生活相关。因此,要使学生正确理解古诗词的含义,就必须对这些背景知识有所了解。这样才易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如赏读郑燮的《墨竹图题诗》,先要弄清这首诗是写作背景:他在任上时山东受灾,饥民无数。郑板桥整日为灾民奔波,白天劳顿,晚上思绪万千,夜不能寐。听着冷雨敲窗,风吹疏竹,发出萧萧之声,他立即联想到百姓啼饥号寒的怨声,于是起身展纸作画,成就此篇,送予上级,使其了解民间疾苦,并上书请示放赈,打开官仓,救济百姓。灾情严重,情况紧急,他来不及等上级批复,毅然开仓放粮,同时动员官人煮粥赈灾,因此得罪上级,被罢官。朋友说他糊涂,他写"难得糊涂"四字表明自己的态度。当我们了解了这个背景后,就不难理解"疑是民间疾苦声"和"一枝一叶总关情"两句蕴涵的对人民的关爱和体恤之情,同时诗人"任风雨来袭,我自岿然不动"的气概也跃然纸上。
再如教学杜甫的《春望》,一定让学生了解到: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诗人赴奉先探家,正值安史之乱,贼破潼关,诗人被迫北上安家。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诗人前往投奔,不料中途为贼兵所俘,被押至长安,因他官职小,未被囚禁。第二年(756),他乘隙逃离长安。这首诗就是他逃离长安前一个月写的。诗人正是因为与家人难通音信,家人的安危使他魂牵梦萦,表达他对妻儿的强烈思念,于是发出了"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感慨。若不跟学生讲清这一背景,学生就很难明白作者的这种境遇,也就理解不了一封家书何以值万金。
3 抓住诗词字眼,学会赏析和鉴赏
古人作诗视"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为最高境界,甚至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力求一字传神,一语惊人。孟郊"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魏泰《临汉隐居诗话》)诗中最凝练最传神的字句就如同这首诗词的眼睛,即整首诗词的主旨句。因此抓住古诗词的诗眼或词眼,是我们教学古诗词的一个突破口。教学中要抓住重点词句,围绕重点词句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如李商隐的《无题》诗,诗眼就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抓住这两句诱导,可以提挈全篇,领悟诗人忠贞不渝的感情;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极其完美地表达了诗人舍生取义、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4 联系实际生活,尝试创作和运用
古诗词作为祖国文学宝库中最璀璨的明珠,我们不但要教会学生学习如何诵读,如何理解,如何鉴赏,更要让学生懂得如何创作运用古诗词。登山览胜时,可以让学生联系杜甫的"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进行抒怀。当学生考试失意时,我们可以用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进行鼓励。当我在教学朱自清的《春》这篇课文中写雨的一段时,讲到"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三个比喻写出了春雨细密、轻盈的特点和云雾迷朦的境界,我们用杜甫的诗《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进行比照理解,便会使学生感悟到:"润物细无声"不正是春雨细密轻盈这一特点的绝好写照吗?
关键词:中学语文 古诗鉴赏 联想 想象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诗是相对于现代诗而言的,从《诗经》《离骚》,到汉魏诗赋,再到唐诗宋词,可以说步入了硕果累累的金秋,一直延续到清代、民国。《中学语文》课本中选录了部分诗篇。针对古诗篇幅短、字数少、用词精的特点,怎样避免教学中单调乏味呢?这就触发了我对古诗鉴赏中联想与想象两个重要因素的思考。
我们知道,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优秀的诗人总是追求在有限的篇幅中容纳更多的人生体验,更丰富的社会内容,力求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意有尽而情不尽”。因此,我们认为鉴赏古诗其实质就是以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经验和水平、文学修养为基础,破解古诗的表层意思后,去咀嚼、体味、挖掘诗中的“言外之意”,感受诗人在特定情景特定时代中的人生品位过程。这其中不进入意境就谈不上鉴赏,没有联想就无法进入意境,可以说进入意境是鉴赏的关键,而联想与想象是进入意境的桥梁。
调动一切因素进行联想与想象。例如:王维的名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如果不调动想象就没有联想,表层意思是明月照在松林里,清泉从石板上流过,仅仅如此就是一个非常平淡泉水、石头,还看到什么听到了什么呢?这就只有依靠我们心驰神往、自由不羁的想象了。
下面我尝试将这句诗的意思扩展一下:
1、一轮满月缓缓地升起,那洁白无瑕的月光无私地洒落在无际的松林里。
2、映照大地焕然一新。
3、在静谧的月光下,山村晚景宁静、清新。
4、一条小溪透过妩媚的月光清晰可见,叮当地从石板上流过。
5、还有秋虫优美的唱打破了静夜。
6、风缓缓地送来山野缕缕的香味。
通过联想与想象,我们就步入了一个有声有色动静结合的意境之中。让人喜欢,满月缓缓升起,星星不停地在天空中眨眼睛,月光透过千年古松照在地上,光影斑驳;泉水叮叮咚咚也跑来;山风徐徐;秋虫低吟,在这样的月光下独步是多么的惬意!诗人那份恬淡宁静怡然自得的心情不就溢于言表了吗?我们陶醉在这种优美的氛围之中,仿佛穿越茫茫时空,同诗人进行心灵的对话。不通过联想和想象无法挖掘出这一名句的丰富内涵。由于我国古典文论的影响,古诗历来强调人与自然物,景与情并重,即平常所说的“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诗人们在人生的风风雨雨里“情动于衷而形于言”,将其领悟、其感慨、其喜怒哀乐,凭借自己的才华精心锤炼,精巧构思,力求最大限度地再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传达自己的喜怒哀乐。由于古典诗句式、对偶、押韵等艺术形式的限制,诗人们就在炼字上下功夫。如贾岛的“僧推月下门”与“僧敲月下门”,同样是打开,后一句的妙处就在于呈现了寺院的宁静,似乎清脆的敲门声闯入了读者的耳鼓。又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中的“好”。在生活里“好”常常被用来赞美那些做好事的人。杜甫用“好”赞美雨,就唤起了对做好事的人的联想,把雨拟人化,说它“知时节”,懂得满足客观需要,正需要下雨,雨就下起来了,你看它多么“好”啊!还有苏轼的“春江水暖鸭先知”,江水碧绿无际,鹅毛雪白,鸭爪肉红,这一协调的组合,红、白、绿三色揉在明媚春天的大自然里,相应生辉,妙不可言,美不胜收!因而,如果不进行联想与想象,就辜负了诗人炼字的苦心,名篇力作在我们的眼里变得平淡无味了。可以这样说,优秀的诗经得起联想,引发想象,而优秀的诗敌鉴赏也必须通过联想与想象,只有联想与想象,我们才能进入诗的意境,进入了意境,才能进行有效的欣赏。
大家都说了自己看了天门山的图片之后的感受,很多年前,诗人李白也去到了天门山,看到了这样的美景,很有感触,于是写下了《望天门山》这首诗。和大家分享相关的小学古诗教学设计案例资料,欢迎你的参阅。
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
教学要求:
1.会认本课的7个生字,会写“断、楚、孤、帆”等13个字。
2.能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古诗表达的意境以及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4.能正确默写《望天门山》。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2.理解古诗大意。
教学难点:
体会古诗表达的意境以及诗人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田字格贴。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观赏图片,揭示课题。
1.导语: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山河壮丽。大家看--(课件播放天门山图片)
2.师:大家知道这是哪里吗?这就是位于安徽和县与当涂县西南的长江两岸。两山隔江相对,形同门户,所以又被叫做天门山,谁来说说自己看了这些图片之后有什么感受?
3.师抽答。
4.大家都说了自己看了天门山的图片之后的感受,很多年前,诗人李白也去到了天门山,看到了这样的美景,很有感触,于是写下了《望天门山》这首诗。
5.下面请大家齐读课题--《望天门山》(教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导生字的读音。
3.全班齐读,分小组读,反馈读。
4.教师出示节奏划分,指导学生读出节奏及古诗的韵律。(课件出示)
三、逐句品读,理解诗意。
1.再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标示出不理解的字、词。(教师将诗句写在黑板上)
2.指名反馈:哪些字、词无法理解?(天门:天门山。中断:从中间割断。至此回:到这里回旋。出:耸出来。孤帆:单独一只船。帆:船上的风帆,指代船。)
3.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图文结合,理解古诗的意思。(先抽同学逐句解释,再指导全诗一起说一说。)
诗文解释:浩荡东流的长江冲破天门山奔腾而去。碧绿的江水到这里突然转了个弯,向北流去。两岸的青山相互对峙,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
四、再现画面,体会意境。
1.教师示范阅读,学生闭目想象。
2.指名反馈: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一句诗,一幅画)
3.感悟动词“断、开、流、回”的气势磅礴。
4.指导学生读出雄伟磅礴的气势。
5.教师:同学们,这首古诗,紧扣一个“望”字,通过对天门山两岸景色的描绘展示了祖国山河的壮丽雄伟,诗人借景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板书“雄伟秀丽、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6.配乐有感情朗读,熟读成诵。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指导书写“断、楚”。
2.教师总结:丽日照着江水,一叶轻舟在江上而行,驶过临江两岸的青山翠峰,这是一幅十分惬意和美好的图景。李白借助这些雄丽的景色,表达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以及自己豁达、宽阔的胸襟。
3.背诵并默写古诗。
4.为生字“断、楚、孤、帆”组词。
板书设计: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气势磅礴 雄伟秀丽
青山—相对出
孤帆—日边来
山水相映 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饮湖上初晴后雨》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诗句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训练学生自我感悟诗句意思的能力。
3.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
4.通过理解诗句,感受自然之美,语言文字之美,陶冶学生爱美的情趣,提高鉴赏美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句,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播放古曲《春江花月夜》
2.激发想象:请同学们仔细聆听这首著名的曲子,想象一下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象,这使你产生了一种怎样的感受。
3.迁移导入:诗歌和音乐一样,它们的美需要我们用心去想象、感受、体会。提起这首诗的作者苏轼,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你愿意读读他的诗歌吗?(学生可以朗读、背诵、或用歌唱等多种形式来汇报,教师可以和学生共同吟唱《水调歌头》,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加深了对苏轼的了解。)
4.揭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欣赏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师范读。
二、引导自学,学有所得。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自学古诗的方法,再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来进行学习。学生交流自己设计的学习方法。
2.教师推荐学法,(1)熟读中理解题意、诗意。(2)借助字典、资料来理解题意、词意,讲出重点词的意思。(3)由词到句串讲诗意。(4)熟读成诵。(5)提出疑问,合作解决。
3.学生自学、教师参加入学习小组中,适时引导。
4.学生进行自学汇报:教师在汇报环节中主要起到引领作用,使学生汇报有序进行。可以先朗诵古诗,然后汇报题意,再讲词意诗意。
教师提出认真听取他人汇报的要求:
(1)学会聆听,找出优点。(2)不足之处,加以补充。(3)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三、欣赏古诗,体会意境。
1.过渡:刚才我们初步通过学习这首古诗,了解这首诗的大意,但如果我们想领略其中的美,还远远不够,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2.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对好的方法要予以肯定。
3.教师提出诗歌审美三法:
第一法:读中感受诗歌韵律美。
第二法:想象中感受诗歌画面美。
第三法:用心体会诗歌意境美。
4.学生分组合作学习。
5.进行审美收获的汇报交流。
(1)学生汇报通过划停顿,标重读,来朗读诗歌感受到韵律美。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各种形式,来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2)学生汇报通过想象看到的美丽画面。教师引导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喜欢表达的同学说说这里的山、水、雨是怎么样的美丽。喜欢画画的同学来画画西湖晴雨时不同的景象,从而感受画面美。
(3)感受西湖的人性美。(课件出示:美女西施)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形容一下她的美,注意体会浓妆与淡妆两种不同风格的美,同时教师要渗透正确的审美思想,使学生从小树立起正确的审美价值观。
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诗人把西湖比做西子呢?(课件展示:西湖晴天、雨天时两种不同的风光)
引发学生进行积极的联想,体会作者用西子的两种美丽来比喻西湖的晴雨不同之美,妙不可言。
(4)感悟意境,体会情感。
空蒙的山,闪动光影的水,迷蒙细雨构成了西湖的美,如果你置身其中,你能体会到什么样的意境呢,你想说些什么。
再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到诗人的感受——饱含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这时可以适时补充:杭州是苏轼的第二故乡,他深受百姓爱戴,所以对西湖有着特殊的爱恋之情。
(5)有感情的配乐朗读。
四、课外延伸:朗读描写西湖的诗词。
五、师生互相交流学习的收获。
板书设计:
饮湖上初晴后雨
西湖晴:水——潋滟
雨:山——空蒙比西子(娇艳、迷人)
《望洞庭》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能凭借课文插图或通过理解古诗大意;课外吟诵刘禹锡的其它古诗。
3.感悟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想像这首诗描绘的优美景象,感受诗人笔下的月夜洞庭山水的柔美皎洁和精美绝伦,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理解词语“两相和”、“白银盘”和“青螺”,感悟诗境,体会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课前准备:
1.资料搜集:作者刘禹锡的生平,君山的传说。
2.电化教具:投影片、课文录音磁带。
3.实物准备:白盘子、青螺。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整体读,感知美。
1.导入: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山青水秀,美不胜收。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追随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足迹,到湖南岳阳的洞庭湖走一走,看一看。
板书:望洞庭
2.指名说对刘禹锡和洞庭湖的了解。
刘禹锡,唐代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字梦得,洛阳人。刘禹锡工诗能文,兼擅书法。所著有《刘宾客集》。
洞庭湖,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绵延八百里,烟波浩淼,水天相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3.播放朗读录音,学生边看插图边听读,整体感知美。
4.自己练读,达到正确、流利。
5.同位互相查读,力争人人过关。
二、理解读,洞察美。
1.导入:学习古诗,意在读出它的韵味,它的意境,读好古诗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呢?
2.学生各抒己见。
3.学生读诗,先说说能够理解的词语的意思。
(1)自由理解。
(2)小组内研讨。
(3)全班交流。
相:相互 和:和谐 镜:铜镜,比喻洞庭湖水面
镜未磨:未被磨拭过的铜镜
遥望:远望
重点研讨“镜未磨”:为什么把湖面比喻成未经磨拭的铜镜呢?
引导学生想象:作者观察时恰逢晚间,在月光照映下,湖面迷迷蒙蒙,不是很清楚,而未经磨拭过的铜镜应该就是一种模糊的感觉。
4.凭借课文插图,叙说古诗大意。
(1)指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发挥想象,大胆述说古诗意思。
(2)小组内练说,让平时不爱发言的同学先说,其余同学做好补充。
(3)指名到台前看投影上的插图解说。
重点指导理解“白银盘里一青螺”:
教师演示:一个大白盘子里放着一颗青螺。让学生谈看到的感受。
质疑:诗中的“白银盘”是指什么?“一青螺”又指什么?再与课文插图对照,洞察艺术之美。
古诗大意:秋夜,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明月的清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就像未经磨拭的铜镜一样。在皓月银辉下,青翠的君山,清澈的湖水,浑然一体,远望如同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5.练读,读出诗的韵味,感受诗的意境。
(1)自由练读,想象画面。
(2)同位赛读,欣赏插图。
(3)展示评读,美化诗境。
6.背诵古诗,水到渠成。
三、对比读,深化美。
1.投影映示:
望洞庭
潭面镜未磨, 潭面无风镜未磨,
湖光秋月和。 湖光秋月两相和。
洞庭山水翠, 遥望洞庭山水翠,
盘里一青螺。 白银盘里一青螺。
2.对比读,比较内容的不同之处,说说原诗的精妙之处。
3.自由理解的基础上,同位交流。
4.指名汇报。(正因无风,湖面才会如此宁静、和谐;正因作者在远望洞庭的山山水水,君山才显得小巧玲珑;之所以是“白银盘”,正因是在皓月银辉下。)
5.再读原诗,深化美。
四、延伸读,升华美。
1.投影映示:
题君山
雍陶
烟波不动影沉沉,
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
一螺青黛镜中心。
题君山
方干
曾于方外见麻姑,
闻说君山自古无。
元是昆仑山顶石,
海风吹落洞庭湖。
2.自由练读后,指名读。
3.师:自古君山的来历便充满神奇色彩,众说纷纭,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
4.指名讲述课前搜集的有关君山的传说。
相传在远古时代,洞庭湖中并没有岛。每当狂风大作、白浪滔天时,来往船只无处停靠,常被恶浪吞没,当地人民苦不堪言。这事引起了水下72位螺姑娘的同情。她们忍痛脱下身上的螺壳,结成一个个小岛,后来连在一起,就成了今天的君山。君山上的72峰,就是72位螺姑娘变成的。
五、多样作业,表现美。
1.写一写:想象这首诗所描绘的景色,写下来。
2.画一画:把这首诗描绘的景色用多彩的画笔表现出来。
3.找一找:收集刘禹锡的其它诗作,与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看到 联想 比喻
湖面镜未磨→把湖面比作铜镜
银盘→把湖面比作银盘
君山→青螺→把君山比作青螺热爱
教学反思:
一、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学习兴趣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对于教师来讲,就应该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古诗词不仅仅限于书上的内容,可以先向学生介绍描写生活场景的古诗词,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诗词,诗词就在我们的身边。比如,杜甫《春夜喜雨》中有“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诗句,让学生理解这是写春雨的诗句。接着找一些有关雨的诗句,扩宽自己的古诗词知识面,然后与大家分享,日积月累,不仅能学到众多的古诗,而且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对古诗词的兴趣。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除此之外,教师教古诗词时,所选的教学方法也很重要。同样是送别诗,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赠汪伦》两首诗虽是同一人所写,但在情感和表达方式上却不同。这样一对比,学生在情感上就有所触动,就很容易掌握不同古诗词的中心主旨。
二、适当介绍时代背景,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材中的古诗浅显易懂。为了便于学生理解,要适当地对作者,对时代背景进行介绍;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诗歌是诗人的心声,是时代的回音,一首诗的产生,总有它的时代背景。因此,学习古诗首先得了解时代背景。对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我是这样介绍的,诗人所处的社会环境是唐朝皇帝的兄弟,李要篡夺皇位,结果被镇压,李白当时整好在其手下做事,受到牵连,被流放,走到白帝城的地方传来了皇帝的赦免的命令,他非常高兴,随即坐船返回江陵,这首诗表达诗人返回途中的愉悦心情。由于教师的介绍,学生明白了李白为什么到白帝城,又为什么返回江陵,以及为什么会产生喜悦之情。这样适当介绍,使学生很快得就能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同时也有利于下面的学习。
三、鼓励学生多诵读、多积累
对于古诗的学习,诵读是必不可少的,教师要充分利用古诗词朗朗上口、押韵、对仗等特点,以及小学生记忆力的优势,鼓励他们利用晨读,课外时间诵读、积累。利用阅读指导课时间采用形式多样的考察办法,评选出古诗词诵读、积累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让他们成为带头人,带动更多的学生去主动诵读,积累古诗词,热爱古诗词学习。
四、以唱的方式记忆古诗
虽然小学生所学的古诗都比较通俗、简短,背诵起来较容易,但是如果能让学生用“唱”的方法来背诵古诗,是不是会更吸引同学的兴趣,效果会不会更好。我觉得一首很长的歌词背下来很困难,但在熟悉的旋律下演唱却可以很快记住。再说,中国的古诗词本来就可以唱,比如:孟浩然《春晓》、李煜《虞美人》、苏轼《水调歌头》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流行歌曲,所以以“唱”助读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在学完一首古诗以后,可以让同学们选用现成的曲谱与古诗词巧妙联姻,即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歌曲曲谱为古诗词配曲,这样既便捷实用,又别有情趣。学生每次到这时候都特别兴奋,个个都能大展歌喉,有的同学甚至在课前就为古诗配好了曲。这样一来学生不但学会诵读古诗,还学会“唱”流行歌曲,真是一举多得。
五、以表演的方式理解古诗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咦!这是谁的声音?原来是我班正在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古诗朗诵会。
站在讲台上的正是我们班的詹亚玲、肖雨萌同学,要知道她们刚才还闹了一个笑话呢!首先她们表情紧张地走向讲台,然后,一起说`我们给大家带来的是《咏柳》,‘清明时节雨纷纷,’詹亚玲自顾自的朗读了起来,台下的同学哄堂大笑,肖雨萌瞪了她一眼,她这才意识到自己背成了《清明》)改正了过来。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要算徐蕴仪等四人的组合表演了。她们摇头晃脑,声音抑扬顿挫,如果再加上一把扇子,就活生生的,是个古代诗人了……。同学们都陶醉在那美妙的诗歌中了。
我希望天天都举行古诗朗诵会。
关键词:古典诗词;激趣;教学策略
新课标中要求初中生诵读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并背诵优秀诗文80篇。从教科书内容的编排,到课标要求学生课外背诵古诗的篇目,足以说明古诗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学习古典诗歌,又如在花海中徜徉,可以感受艺术的芳香,得到艺术雨露的滋润。因此教好古典诗词,对培养初中学生的审美兴趣和审美能力,提高语文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形式多样,以“说”激趣
1.“说”在课前,体验乐趣
古诗名句其语言有节奏感,语短意长,直接抒情,有易于记诵的特点,有些名句还使人百读不厌。初一新生刚入学,我就在班上开展“课前赠古诗活动”。每节课前三分钟,让学生轮流上讲台把自己喜爱的一句或一首古诗介绍给大家,并说明其喜爱的理由。一个学期下来同学们便积累了一百多首名诗名句,且上台赠古诗的同学,既要把自己学习的感受与大家分享,又会体验到创造成功的乐趣,因此对这项活动的参与同学们乐此不疲。
2.“说”在课中,寓教于乐
结合现代文阅读教学,本人把古诗词教学融入其中。针对初中学生对直观教学形式更感兴趣、喜爱参与各种活动的特点,我把教学古诗词的目标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形式来落实完成,以“趣”当头,寓教于乐。如教学课文朱自清的《春》,时值春季,我设计了这样的活动:围绕“春”,请同学们分别说出写春花、春草、春风、春雨、春水、春日等景物的古诗名句。
活动以小组合作竞赛形式进行,不一会儿学生便想出了许多含“春”的古诗名句,写满了整个黑板。这样的活动,不仅帮助学生复习学过的古诗词,还能从中借鉴到古代诗人观察春景的角度和方法。
3.“说”在课外,丰富积累
学习古诗词,需要常记常忆,反复诵读。为此我利用教室的空白墙面,把古诗名句以填空题的形式用毛笔抄写后贴在墙上,营造一个学习氛围,给学生阅读古诗带来便捷。课间,时常会看到同学们在议论竞猜填空题的答案和古人古诗。有的同学课下不仅说古诗,还唱古诗。如李清照的《月满西楼》、李煜的《虞美人》、苏轼的《水调歌头》等都是同学们喜欢传唱的曲目,有个别同学还用现代曲目与古诗“联姻”,如把加拿大民歌《红河谷》的曲配杜牧的《泊秦淮》的词,唱起来还真是饶有趣味。
二、精彩纷呈,以“读”激趣
“读”古诗作品,感受文学形象,培养审美品味,对教学古诗词十分重要。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给人以丰富的心灵体验。脍炙人口的诗篇佳句,能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多“读”古诗词如同漫步于古诗苑中,欣赏着中华诗文的灿烂辉煌,含英咀华,如同接受着一次次美的洗礼,使心灵净化;多“读”古诗名篇,体味作品中反映的生活美、自然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能够在优美的诗歌语言和意境中陶冶情操,发展智力;多“读”古诗词,还可更深地感受作品文学形象,从而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的能力。
三、妙笔生花,以“写”激趣
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要培养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能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古诗词语言精炼优美,是学习运用语言的范本。我想,初中古诗词教学如果能够借鉴古诗文中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意境来发展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那么我们的教学活动才是成功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这样的做法——运用排比、创设比喻、增添文采。下面以“美”为例,简单谈谈自己的做法。
“美”
“……美是飘荡在寒冬中的几点残雪;美是漫步在蓝天上的几朵浮云;美是跳跃在湖面上的一抹斜阳;美是悬挂在长河上空的一轮落日;美是回荡在密林深处的声声鸟鸣。”或“美是春天的花色满园,美是夏天的风调雨顺,美是秋天的累累硕果,美是冬天的银装素裹。”
其实具有文化韵味的古典诗词中,可巧妙引用和化用的内容有很多,如一位同学的习作《故乡的秋天真美》中,这样描绘:“……故乡的秋天真美,‘芙蓉映水黄,满目秋光。枯荷叶底鸳鸯藏,金风荡,飘动桂枝香’描写的不正是眼前的景致吗?那枯黄的树叶,随风飘舞,在告别树干的最后时刻,还依依不舍地倾诉着自己‘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衷情,我不由得高歌‘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如果你是摄影师,一定会用镜头锁住这金黄的秋景……”我们在教学中如果能够有意识地去挖掘,将名人、名言、名德、名事等内容灵活选择应用,那么,学生的语言表达将更丰富,学生的作文将更有文采,更有韵味。
师:请同学们看这幅图,它会令你想起哪首诗?
生:《望天门山》。
师:(多媒体课件出示课题)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李白的诗歌《望天门山》,现在我们一起来背诵一遍。
师生共同背诵古诗《望天门山》。
师:这首古诗不仅要求背诵,还要求默写,下面请大家拿出笔和纸,看谁填得又快又好。[投影仪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天门中断( )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 )一片日边来。]
师:这位同学填的是“楚江”“孤帆”,对吗?
生:对。
师:这位同学不仅填对了,而且字写得工整、漂亮,老师给你点个赞。现在请同桌之间互相检查,同桌写对了就给他点个赞吧!
【点评】执教老师采取复习导入法,由古诗《望天门山》引入教学,既检测了学生背诵诗歌及掌握生字词的情况,又让学生温故而知新。
师:上节课我们欣赏了李白的诗歌《望天门山》,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宋代诗人苏轼的一首诗。谁来读一读课题?
生读课题《饮湖上初晴后雨》。
师:老师发现,“饮”的前鼻音和“晴”的后鼻音你读得特别准确。题目比较长,我们要怎么停顿呢?谁来范读一遍?
生范读课题。
师:这位同学停顿准确,读得很有节奏,大家一起来读一读吧!
师:读了诗题,你能知道什么?
生1:苏轼在西湖上喝酒。
生2:天气是先晴后雨。
师:题目经常会缺少一些要素,这首诗的题目缺少了人物,我们在理解题意时要学会补充人物这个要素。(补充说明:这天,苏轼和朋友在西湖上喝酒赏景,天气起初是晴朗的,后来下起了雨。)
【点评】诗题是一首古诗的眼睛。教学时,执教老师让学生从读诗题开始,强调读准字音,注意停顿,了解题目的意思,很自然地过渡到了下一个板块的学习。
二、读准音,初感知
师:诗人看到的是怎样一番景象?请同学们自由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把诗句读流利。
师:这里有几个特别难读的字,谁来挑战?
生1读生字词“潋滟”“亦”“妆”。
师:这位同学读“妆”时,翘舌后鼻音读得很准确,谁再来读一读。
生2读生字词“潋滟”“亦”“妆”。
师:这位同学读“潋滟”时,前鼻音读得特别准确,请你来当小老师教大家读一读吧。
师:去掉拼音后的生字,你还会读吗?
全班学生读生字词。
师:谁来读一读这首诗?
学生读诗,读得字正腔圆。
师:你读得很有节奏感!“子”“奇”“宜”都是押“i”音,我们在读的时候要学会体会诗的韵味。
男女生比赛读,最后全班读。
【点评】朗读是古诗文教学的重要手段,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初读,如自由读、个人读、男女生比赛读、齐读等,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在老师的指导和点拨下,读好停顿,读出诗的韵味,达到了字字准确、句句流畅的朗读目标。
三、知诗意,想画面
师:我们学习古诗,除了读准字音,还要了解诗句的意思。你用什么方法理解诗句?给大家推荐一下。
生1:看注释。
生2:看插图。
生3:想象画面。
……
师: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选择一两种方法读这首诗,通过字面含义,你能够想象出什么样的画面呢?
生1: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晴天时和下雨时西湖的画面:天晴时,太阳高照,西湖的水在荡漾,湖面上闪着粼粼的金光;下雨时,远处和近处的景色朦朦胧胧,别有一番奇特的美。
师:你描述了一幅西湖晴雨图。
生2:我眼前出现了这样的西湖:晴天时,艳阳高照,水面波光粼粼,是橙色的;下雨时,云雾弥漫在西湖上空,像仙子一般。
师:你用比喻的方式描述了想象中的画面,真好!
【点评】小学三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学习古诗的方法,教学时,教师先让学生回顾学习古诗的方法,然后自由朗读,引导学生想象诗中的画面,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同时感悟诗的意境。
师:你认为哪一句诗描写的是西湖的晴天呢?
生:水光潋滟晴方好。
师:(多媒体课件出示诗句)你从哪里看出来是晴天呢?
生:水光潋滟。
师:“潋滟”是什么意思?
生:波光闪动的样子。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看注解。
师:很好!通过看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这也是学习古诗的一种方法。
【点评】现行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古诗词就有了相应的注释,对诗词中的关键字词做了解释和说明。教师要指导学生用好教材,让学生掌握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方法,并在学习中反复强调,从而形成学习能力。
师:阳光洒在微波荡漾的湖面上,你会看到怎样的景象呢?
生1:微波荡漾的湖面上银光闪闪,像是铺满了钻石。
生2:湖面波光闪动,像可爱的小精灵在湖面上玩耍。
师: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银光闪闪的湖面多美呀!课文用了一个什么词语形容这样的景象?
生:水光潋滟。
师:我们一起来读这个词,读出湖面波光闪烁的美景。
生齐读。
师:(多媒体课件出示湖面波光闪动的画面)你们看,这就是――
生:水光潋滟。
师:这样的景象让你想起了哪些词语?
生1:波光粼粼。
生2:碧波荡漾。
师:(多媒体课件出示词语:波光闪烁、金光闪闪、浮光跃金……)这些都是描写阳光下水面景象的词语,让我们记住它们吧!
师:诗人一个“水光潋滟”让我们想象到了这么多的画面,认识了这么多的词语,现在我们将这些词语运用到诗句当中,说一说西湖的美景。[多媒体课件出示( )晴方好]
生1:水光粼粼晴方好。
生2:金光闪闪晴方好。
生3:波光闪烁晴方好。
师:好一个绚丽多彩、生趣盎然的西湖晴天。晴天下的西湖湖面波光闪烁,多美的画面呀!你在哪儿看到过这样的景象呢?
生1:太阳照在北海银滩海面上也是这样的景象。
师:当你在北海银滩看到这样的景象时,你可以说――
生1:水光潋滟晴方好。
生2:我坐在游船上也看到过这样的景象。
师:当你坐船泛舟湖上时,你可以说――
生2:水光潋滟晴方好。
师:看到阳光照耀下的南湖,我们可以说“水光潋滟晴方好”;站在风景秀丽的漓江边,看到这样的景色,我们可以说“水光潋滟晴方好”;在杭州,看到晴天下波光闪烁的西湖,我们可以说“水光潋滟晴方好”。
师:“方”是什么意思?
生摇头表示不知道。
师:当用看注释、看插图、想象画面这些方法仍然无法理解诗意时,我们可以借助工具书。“方”在字典里有好几种解释,老师选出了4种,你认为选哪一种解释才对?(多媒体课件出示:①办法,技巧;②正、刚刚、恰;③地区、地域;④方形。)
生:选②正、刚刚、恰。
师:没错!西湖的晴天美得恰到好处,我们再来感受一下。
生齐读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
【点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小学生诵读诗文提出了“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的要求。因此,在教学“潋滟”一词时,执教老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想象晴天的西湖波光闪闪的画面,让学生在想象和描述中回忆有关描写水面波纹的词语,积累词语,领会古诗的意境美。语言文字的运用是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了与水面波纹相关的词语,并让学生运用到诗句中,创设了许多场景,让学生通过吟诵诗句来形容自己见到过的景象,达到了课标的要求。
师:当诗人还陶醉在阳光明媚的画面中时,天空突然下起雨来,雨中的西湖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谁来读一读。
生读“山色空蒙雨亦奇”。
师:说一说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生1:下雨了,景色朦朦胧胧的,像烟雾缭绕一般。
生2:像一幅山水画。
师:朦朦胧胧,云雾迷漫,隐隐约约,若隐若现……我们可以用诗句中的一个词来说,就是――
生:山色空蒙。
师:西湖阳光明媚的晴天很美,雨景也很奇妙,“亦奇”是什么意思?
生:也很奇妙。
师:“亦”用换词方法来理解就是――
生:也。
师:“亦奇”就是也奇妙的意思。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雨中,感受西湖雨景的奇妙吧!
生读诗句“山色空蒙雨亦奇”。
师:老师发现有一位同学读“山色空蒙”时声音特别轻柔,仿佛置身于这奇妙的雨中。(多媒体课件出示图片和诗句,引导学生读出西湖晴雨两幅图的不同景象。)一天之中,诗人看到了西湖两幅截然不同的画面,全班再读一读,边读边想象两幅不同的画面。
学生齐读第一、二句诗。
【点评】古诗语言精炼、鲜明、形象,学生通过想象、朗读,感受到了在不同天气下西湖的美,将西湖晴雨两幅图的美读得富有层次和厚度。
师:(多媒体课件出示第三、四句诗,学生齐读)这么美的西湖,诗人把它比喻成什么?
生:西子。
师:(多媒体课件出示诗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你知道西子是谁吗?
生:西施。
师:对,西子名叫西施,是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她到底有多美呢?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传说西施天生丽质,每次她在古越国浣纱溪边洗纱的时候,水中的鱼儿一看到她,都忘记了游水,渐渐地沉入了江底,所以她还有一个美称――沉鱼。
师:在苏轼眼里,西湖就像西子一样美丽多姿,那么,在其他诗人眼中,西湖又是怎样的?(多媒体课件出示3组比喻诗句:湖上春来似图画,乱峰围绕水平铺。――白居易《春题湖上》;若把西湖比明月,湖心亭似广寒宫。――周起渭《西湖》;月宫里的明镜,不幸失落人间。――艾青《西湖》)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
师:诗人把西湖分别比作什么?
生1:白居易把西湖比作图画。
生2:周起渭把西湖比作明月。
生3:艾青把西湖比作明镜。
师:苏轼把西湖比作西子,妙在哪里?西湖和西子有什么相似之处?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生1:因为西湖和西子一样美。
生2:西湖和西子前面都有一个“西”字。
生3:通过查阅资料,我发现她们都属于同一个地方,西子是越地美女,越地是今天的江浙一带,西湖也在浙江。
师:同学们说的都有道理。对于西子而言,无论是淡妆还是浓抹,都是刚刚合适,对于西湖来说,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也都刚刚合适。
生读“淡妆浓抹总相宜”。
师:“总相宜”是什么意思?
生:是很合适的意思。
师:西湖之美,何止晴天、雨天,其实,春夏秋冬,一日的清晨、午后、黄昏,景色各异,美不胜收。诗人把西湖比作西子,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富有生命力的西湖,从此西湖就有了一个美妙动听的名字――西子湖,所以,诗人不禁感叹――
生读第三、四句诗。
【点评】“欲把西湖比西子”这个比喻句,传神地写出了西湖的神韵美,那么如何把这种神韵美传递给学生呢?在教学策略方面,执教老师选择了用语言描述、故事引入、小组交流等方式,让学生感知西子的沉鱼之美,再用对比鉴赏的方法,与白居易笔下的“图画”,周起渭笔下的“明月”和艾青笔下的“明镜”进行比较,让学生明白苏轼的比喻妙处所在,明白西湖的美在于神韵,在于诗人对西湖的热爱。
四、诵古诗,悟诗情
师:苏轼用了28个字为我们展现了西湖的美景,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这首诗,可以加动作读,可以用吟唱的方式读,可以配乐读,试着读出诗中的画和诗中的情。
学生自由读诗,有的在朗读时加入肢体动作,有的用吟唱的方式读。
师:苏轼在杭州做官时,为了保护西湖,不惜多次上书朝廷,贱卖自己的字画,修筑苏堤,疏通西湖,还修建了三潭映月。刚刚完成长堤修筑,苏轼泛舟西湖,心情很好,诗情满溢的他随即吟诵了这首诗。
全班学生齐读诗歌。
师:千年后的今天,西湖依然水光潋滟,仍旧山色空蒙,但湖上已不见饮酒之人,只有西湖边上坡的雕像深情矗立,他对西湖的爱已融入诗中,成为了千古绝唱。
生再次诵读古诗。
师:苏轼的诗现存约2 700余首,诗的题材广泛,豪放旷达又不失婉约,善用夸张、比喻等修辞方法。老师推荐大家读一读这两首诗《望湖楼醉书》《中秋月》,试着领会苏轼创作的艺术风格。
【点评】学习古诗尤其要重视诵读,执教老师在教学时采取范读、个别读、配乐吟诵等方式,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进而体会诗歌的含义与情感,最后通过补充苏轼的资料、推荐古诗的方式,让学生领会诗人创作的艺术风格。
【总评】
教学时注重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是语文课程改革的方向,也是智慧课堂的标签。教学古诗词,教师如何让学生理解诗意,感悟诗情,积累语言,提升思维和语用能力呢?执教老师对此做了有效的探索。
一、读准确,读通顺,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
古诗语言凝练、形象,有着鲜明的节奏,富于音乐美,朗读最能够让人感受到这种艺术魅力。教学中,执教老师设计了3个层次的读:一是读通、读顺、读准确;二是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三是读出诗的个性和韵味。每一个层次的读目的不同,形式也比较多样。第一层次的读,学生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第二层次的读,学生在读中要把握诗句的含义,读出诗的节奏美和音韵美。第三层次的读,学生在充分感悟诗情后,通过不同形式的读,加深对诗意的理解,感悟诗人的情感。这样的教学很好地体现了古诗教学以诵读感知为主的特点。
二、懂诗意,悟诗情
诗歌饱含着作者的情感与丰富的想象,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古诗词除了能够理解诗意,重点在于想象画面,感悟诗情画意,体会诗人的情感。在教学中,执教老师善于引导学生想象,在学生读通读顺整首诗后,没有对词句进行琐碎的分析,而是以“读着这首诗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这一问题为抓手,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如抓住“水光潋滟”一词,让学生想象阳光下湖光闪动的美丽画面“像可爱的小精灵在湖面上玩耍”“湖面像是铺满了闪闪发光的钻石”。
三、想意境,品诗情,积累运用,领略诗韵
美学大师朱光潜在《诗的境界》一文中说过:“无论是欣赏还是创造,都必须见到一种诗的境界。‘见’字最要紧。”见,是一种当下的直觉的观照。见什么?见景,见意象。古诗词教学要让学生能够见意象,教师的作用就是“举象”,“举”是打开,是呈现,是营造,不仅要“举象”,还要“造境”。
教学中,执教老师不但带领学生想意境,品诗情,还注意引导学生读诗“见”景,通过“举象”“造境”让学生展开想象,并在想象中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例如,学习“水光潋滟晴方好”这句诗时,教师抓住“水光潋滟”一词,引导学生想象“阳光下水光潋滟的画面让你想到了哪些词语”?于是,波光粼粼、波光闪动、银光闪闪、碧波荡漾等词不断地从学生口中涌出。接下来,执教老师又设计了让学生将积累到的词语填到诗句中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学以致用,进而深入理解“水光潋滟”一词的含义,更好地体悟诗情,接着又以“晴天下湖面波光闪烁,多美的画面呀!你还在哪儿看到过这样的情景”这一问题,让学生从西湖水光潋滟联系到北海银滩等地的景象,学生由此读出了诗情画意。再如,学习“欲把西湖比西子”这句诗,执教老师分别用了3位诗人的3首诗,通过对比、讨论、品味,让学生体会比喻这一修辞手法的精妙,进而积累与比喻相关的诗句,最后还补充了苏轼的资料,让学生能够继续研究诗人的创作风格。这节课很好地实现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语文课程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这一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