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58: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泼水节的习俗,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是傣历新年,时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续3至7天,在云南西双版纳州和德宏州同时举行。第一天傣语叫“麦日”,与农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语叫“恼日”(空日);第三天是新年,叫“叭网玛”(意为岁首),人们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节日清晨,全村男女老幼盛装到佛寺拜佛,并在寺院中堆沙造塔,人们围塔而坐,聆听僧人念经和讲解历史传说。中午,妇女们各挑一担清水泼到佛像身上为佛洗尘。接着,男女老少提着水桶,端着脸盆,互相泼洒,互相祝福,认为这样可以消灾除病,平安吉祥。成千上万的人随着优美的傣族音乐翩翩起舞,边跳边呼喊“水!水!水”,喊声动地,鼓锣之声响彻云霄,场面十分壮观。
泼水节还要举行划龙舟比赛,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聚集到澜沧江边,观看一组组披红挂绿的龙舟劈波竞进。
放高升和孔明灯是傣族地区特有的活动,人们以此来纪念古代的圣贤孔明。放河船,跳象脚鼓舞、孔雀舞,斗鸡等活动,也是泼水节中人们欢聚的娱乐项目。
泼水节的来历,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很早以前,傣族地区有个法力无边、无恶不作的魔王,他霸占了七个美丽的姑娘,后来聪明的七姑娘用计谋勒下了魔王的头,但从魔头上滴下来的血却变成了熊熊大火。姑娘们赶忙抱起魔头,地上的火也就熄灭了。可一放下,火又重烧起来。于是七个姑娘轮流抱着魔王的头,其他的人则用清水朝她身上浇泼,一直坚持了九百九十九天,才把大火扑灭,乡亲们从此又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人们为了纪念这七位姑娘:于是在每年扑灭邪火这天互相泼水,以洗去一年的疲劳和污秽,相互恭喜祝福,迎接新春来临,从而形成了泼水的习俗。
链接
泼水节的渊源
泼水节源于印度,是古婆罗门教的一种仪式,后为佛教所吸收,约在公元十二世纪末至十三世纪初经缅甸随佛教传入中国云南傣族地区。随着佛教在傣族地区影响的加深,泼水节成为一种民族习俗流传下来,至今已数百年。在泼水节流传的过程中,傣族人民逐渐将之与自己的民族神话传说结合起来,赋予了泼水节更为神奇的意蕴和民族色彩。
傣族泼水节又名”浴佛节”4月13日至4月15日之间举行。
泼水节是全面展现傣族水文化、音乐舞蹈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和民间崇尚等传统文化的综合舞台,泼水节展示的章哈白象舞等艺术表演能给人以艺术享受,有助于了解傣族感悟自然、爱水敬佛、温明静的民族特性。
同时发水节还是加强西双版纳全州各族人民大团结的重要纽带,对西双版纳与东南亚各国友好合作交流,对促进全世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泼水节中谁被泼的水越多,象证着准最幸福,也表达了傣族人民希望彼此平安幸福的重意,令人怀念在春族发水节还会有放子明灯的习俗。
入夜,人们在广场空地上,格灯油点燃,放到自制的大气球内,利用空气的举力,把一高盏孔明灯放飞上天、一盏盆明亮的孔明灯在漆黑的夜晚越越高,送飞越远。人们以此来纪念古代的圣贤孔明。
(来源:文章屋网 )
傣族泼水节又名“浴佛节”,一般傣历的六月中旬,阳历4月13日至4月15日之间举行。泼水节源于印度,是古婆罗门教的一种仪式,后为佛教所吸收,约在公元十二世纪末至十三世纪初经缅甸随佛教传入中国云南傣族地区。随着佛教在傣族地区影响的加深,泼水节成为一种民族习俗流传下来,至今已数百年。在泼水节流传的过程中,傣族人民逐渐将其与自己的民族神话传说结合起来,赋予了泼水节更为神奇的意味和民族色彩。
相传在很久以前,金沙江边一个聚居在密林深处的傣族村寨,因树林起火,村民处在被大火吞没的危难之中,一个名叫李良的傣家汉子,为保护村庄,不畏危险,冲出火网,从金沙江里挑来一桶桶江水,泼洒山火。经过一天一夜的劳累,山火终于被泼灭了,村民得救,李良因为劳累把汗流干了,渴倒在山头上。村民打来清水给李良解渴,但他喝了九十九挑水也解不了渴。后来,李良索性一头扑到江水中,变成一条巨龙,顺江而去。傣族人民为纪念李良,每年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每家房屋清扫一新,撒上青松叶,并在选定的江边或井旁,用绿树搭起长半里的青棚,棚下撒满厚厚的松针,两旁放上盛满水的水槽,午间太阳当顶时,众人穿行于棚间,相互用青松蘸水洒身,吉祥幸福的水相互泼洒,表示对李良的怀念和对新年的祝福。
放孔明灯是傣族地区特有的活动。入夜,人们在广场空地上将灯烛点燃,放到自制的大“气球”内,利用热空气的浮力,把一盏盏“孔明灯”放飞上天,以此来纪念古代的圣贤孔明。泼水节期间还要进行划龙舟比赛。比赛在澜沧江上举行。一组组披红挂绿的龙舟在“堂堂堂”的锣声中和“嗨嗨嗨”的呼喊和哨子声中,劈波斩浪,奋勇向前,把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吸引到澜沧江边,为节日增添了许多紧张和欢乐的气氛。
这些活动一直延续至今,成为辞旧迎新祝福吉祥的节日,成为傣族人民最重要的节日。
北京延庆县第四小学六年级:李翔宇
傣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耿马、孟连等地。远在公元一世纪,汉文史籍已有关于傣族的记载。
傣族有自已的语言文字。傣族人不仅能歌善舞,而且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尤以傣历、傣医药和叙事长诗最为出名。
习俗
“赶摆黄焖鸡”是西双版纳男女青年以食传言的求恋方式,即姑娘把黄焖鸡拿到市场上出售,如果买者恰恰是姑娘的意中人,姑娘就会主动拿出凳子,让其坐在自己身旁,通过交谈,如双方情投意合,两人就端着鸡,拎着凳子到树林里互吐衷情;如买者不是姑娘的意中人,姑娘就会加倍要价。
“吃小酒”,在男女订婚时,男方挑着酒菜去女方家请客,当客人散去后,男方由三个男伴陪同和女方及女方的三个女伴,共摆一桌共饭。“吃小酒”讲吃三道菜:第一道是热的;第二道要盐多;第三道要有甜食。表示火热、深厚和甜蜜。 新房落成要贺新房,先上楼的是小伙子,抬着牛头,唱祝福歌,壮年男子抬箱子,已婚妇女抱被褥,姑娘们端着饭菜依次而上,然后在火塘上支好三脚架,摆桌置酒备菜,唱贺新房歌,乡亲们还要给主人送一些象征吉祥的礼物。
婚礼之日双方家里都要举行婚礼,大都先在女家进行。婚宴时,席桌上要铺上绿色的芭蕉叶,菜肴有象征吉祥的血旺(白旺)、年糕及各式菜。宴前新郎、新娘要做拴线仪式,即由主婚人用一根白线绕过双方的肩,又用两根白线分别拴在新郎、新娘的手腕上,象征纯洁,然后由高龄老人将糯米饭捏成三角形蘸上盐,置于火塘上的三脚架的顶点上,任其火烧后自然脱落,象征爱情像铁一样坚实。
食俗
以大米和糯米为主食。德宏的傣族主食粳米,西双版纳的傣族则主食糯米。通常是现舂现吃,民间认为:粳米和米需米只有现吃现舂,才不失其原有的色泽和香味,因而不食或很少食用隔夜米,习惯用手捏饭吃。 所有佐餐菜肴及小吃均以酸味为主,如酸笋、酸豌豆粉、酸肉及野生的酸果;喜欢吃干酸菜,据说傣族之所以常食酸味菜肴,是因常吃不易消化的糯米食品,而酸味食有助于消化。
日常肉食有猪、牛、鸡鸭,不食或少食羊肉,居住在内地的傣族喜食狗肉,善作烤鸡、烧鸡,极喜鱼、虾、蟹、螺蛳、青苔等水产品。以青苔入菜,是傣族特有的风味菜肴。烹鱼,多做成酸鱼或烤成香茅草鱼,此外还做成鱼剁糁(即用鱼烤后捶成泥,与大芫荽等调成)、鱼冻、火烧鱼、白汁黄鳝等。吃螃蟹时,一般都将螃蟹连壳带肉剁成蟹酱沾饭吃,傣族称这种螃蟹酱为“螃蟹喃咪布”。
苦瓜是产量最高、食用最多的日常蔬菜。除苦瓜外,西双版纳还有一种苦笋,因此傣族风味中还有一种苦的风味,较有代表性的苦味菜肴是用牛胆汁等配料烹制的牛撒皮凉菜拼盘。
傣族地区潮湿炎热,昆虫种类繁多,用昆虫为原料制作的风味菜肴和小吃,是傣族食物构成的一个重要部分。常食用的昆虫有蝉、竹虫、大蜘蛛、田鳖、蚂蚁蛋等。 傣族人嗜酒,但酒的度数不高,是自家酿制的,味香甜。茶是当地特产,但傣族只喝不加香料的大叶茶。喝时只在火上略炒至焦,冲泡而饮略带糊味。嚼食槟榔,拌以烟草、石灰,终日不断。 典型食品有狗肉汤锅、猪肉干巴、腌蛋、干黄鳝等。
在二月二日是东坑的卖身节。到了那天是东坑的最热闹的一天。有关东坑的传说;以前卖身节是穷人来到一条街卖家人的,有些富豪来到那里买佣人,一年之后。就把人带会这一条街还给人家;有些做长工,也用些做短工。后来过了很多年,人们的经济变化了,就变成了泼水节。
二月二日那天,在镇中心的广场上一表演节目的,大路上不可以行驶车,那里人山人海的,就成为了泼水的好地方。那一天主要的就是人们去那里打水仗,他们人的身上都话带着一支水枪,带上油布衣,一切都准备好了打水仗,打到十一点人们回家就吃饭。
下午,他们的泼水得点就是在一条小街上,街的两边都有人摆摊卖东西。街上非常多人,有时,有人会找多点人一起去喷水去喷另一个组。有些人甚至会在大路上等到车来时就喷水,也会有一些人在阳台上倒水下来。
哇!原来东坑的习俗是这样的!
寮步中心小学六年级:**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地域文化,是语文教学的一泓清泉,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师生最熟知的地域文化,关注身边的课程资源,找准契合点,适时地开展语文学习活动。
面对熟悉的家乡,有的学生也许未能领略家乡美在何处。介绍地域文化就能激发学生对本乡本土自然人文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对故乡的亲切感和自豪感。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努力了解本地的历史、地理、经济、文化、风土人情等,并学会思考和表达。
课文有丰富的地域文化内容,如《难忘的泼水节》一文记叙的是一个感人的地域文化故事。“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被傣族人民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教师应该采用图文对照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观察,进行探究式阅读,感受傣族人民和一起过泼水节的快乐。在这篇课文中就涉及到民族、节日、风俗等多种传统文化,需要教师搜集、查找资料,引导学生了解傣族的节日和民间习俗。再如教《广玉兰》一文,在学生了解了广玉兰树、花的特点及写法之后,再引导学生了解广玉兰是我们南通市的市树,课后可以带领学生观察校园、路边的广玉兰树。进而可以引领介绍学生认识,因为是南通市的市花,每年秋季南通的展览都会吸引大量的中外游客云集南通,为一年一度的“港口经济贸易洽谈会”增色不少,博得中外来宾的赞赏,促进了经济发展。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接受家乡南通的地域文化熏陶,学生自然感到无比自豪。
新课标明确要求学生“能较熟练地运用阅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阅读视野”。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拓展延伸,而有效的拓展延伸要立足文本,然后对教学内容作有益的补充。这样做可以增强教材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能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家乡风俗特点,传承优秀的地域文化。
如学习《安塞腰鼓》一文时,笔者还播放了一段南通市海安县花鼓的表演视频,让学生享受了一次视觉盛宴,接着笔者向学生介绍海安花鼓的由来、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影响等,学生真切感受到地域文化竟如此灿烂辉煌!
再如在学习《月光启蒙》后,笔者要求学生搜集童谣,我则用方言给学生念了一首在家乡流传甚广的童谣:“一人巷,二沟头,三里墩,四步井,五步桥,陆洪闸,七佛殿,八里庙,九华山,十里坊。”方言有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学生头脑中很快会浮现出电视台地方栏目中常出现的孩童们嬉戏的场景,课堂洋溢着快活的气氛。同学们回家后立即上网查找相关资料,还向老人了解童谣中的地名分别位于南通的哪个地方。家长们也帮助学生搜集了许多富含本土文化的童谣,如“炒蚕豆,炒豌豆,噼里啪啦翻跟头”等。交流的时候,同学乐此不疲。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陈桥小学】
关键词 节庆活动;民俗民间体育;文化;交融
作者简介 孙曦(1980-),男,宜春学院体育学院讲师;邓卫红(1968-),男,宜春学院体育学院教授。(江西宜春 336000)
节庆民俗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它具有时间、民族(地域)和活动形式多样的性质,它的形成与发展是各民族文化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节庆民俗中,民俗民间体育是节庆文化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涉及各民族、各区域人民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与人民的思想、感情、道德、风尚、行为、习惯等血肉相连。在我国传统节庆活动中,民俗民间体育作为一种以观赏娱怀、休闲健康为主要目的的社会文化现象,无论是其表现形式,还是其内在价值,都充分体现出丰富的内涵。
一、传统节日中的民俗民间体育
(一)春节-舞龙舞狮
围绕着春节,形成了许多体育习俗,如舞龙、舞狮等,迄今仍广为盛行。舞龙是我国独具特色的民间体育活动,起源于人们对龙的迷信。在古代,人们用舞龙祈祷龙的保佑,以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清乾隆五十五年年编撰的《晃州府志・风俗》晃州即湖南省新晃县载日“舞龙灯沿街盘绕,箫鼓喧天”。舞龙时常伴以“彩龙船”、“渔夫戏蚌”、“西天取经”等故事表演。舞狮也是我国一项传统的民间体育活动。狮子为百兽之尊,古人将它当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征,认为它能驱邪镇妖、保佑人畜平安。春节舞狮以祈望生活吉祥如意,事事平安。
(二)元宵节-“元宵争看采莲船”
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民俗活动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除了燃灯观灯、吃元宵、猜灯谜外,民间还要进行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人们习惯上将元宵节期间的一系列娱乐活动统称为“闹元宵”。
(三)清明节-“忙趁东风放纸莺”
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节,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时叫踏青的好时光,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数放风筝。
(四)端午节-龙舟竞渡
端午龙舟节是民族节日的一朵奇葩而深受群众喜爱。划龙舟是令人赏心悦目的运动,参赛船只一字排开,船以颜色不同而分别命名为青龙、黄龙、白龙等。各船及其旌旗罗伞、船桨和划手服装俱为同一颜色。一声炮响,船似箭发,两岸欢呼,锣鼓齐鸣,演奏出人与自然和谐吟唱的音符。清江水涨,龙舟舞动,粽子飘香……端午龙舟所具有的民族特色、文化底蕴、健身功能和参与性、观赏性、娱乐性向人们展示了一幅体育、旅游和文化结合的美丽画卷。真是“鸣锣急响在船头,划桨争行较优劣,独有游人听不得,翻身直上玉皇楼。”(清乾隆《镇远府志》)
(五)中秋节-“中秋赏月舞气柑”
旧时,成都并川西一带每逢中秋之夜有儿童“舞气柑”之习俗。气柑,是力西坝人对抽子的俗称。清代诗人冯家吉在其《锦城竹枝词百咏》中有一首专写此俗“茶半温时酒半酣,家人夜饮作清谈。儿童月饼才分得,又插香球舞气柑。”时至今日,“舞气柑”之体育习俗虽已不复见,但每逢中秋佳节,阖家欢聚、登台观月、泛舟赏月之俗仍然盛行于民间。
(六)重阳节-九九登高
重阳节登高是合时令、益身体、亲近自然和振奋精神的传统体育习俗活动。中国古代不仅民间风俗中有登高祈寿的传统,文人、士大夫更有登高言志的习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丽胜景,令人叹为观止。唐朝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也有生动的描写“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凡写重阳节的诗词,大多要提到登高远眺之事。
二、少数民族节庆中的民俗民间体育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传统节日和传统的节庆习俗,其中也有丰富多彩的传统体育活动。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那达慕”盛会。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人民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活动。每年农历六月初四开始的那达慕,是草原上一年一度的传统盛会。那达慕大会的内容主要有摔跤、赛马、射箭、赛布鲁、套马、下蒙古棋等民族传统项目,夜幕降临,草原上飘荡着悠扬激昂的马头琴声,篝火旁男女青年轻歌曼舞,人们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之中。
藏族的“望果节”。望果节是农村最热闹的节日之一,一般于秋收前择吉日举行,历时1-3天,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这天人们会穿上古代武士的服装,请出了吉祥的神灵开始了在本村土地上的绕行,农民们世世代代以这种古老的方式祈求神灵保佑,粮食丰收。转田地是万果节最主要的形式,浩浩荡荡的队伍穿行在房舍土地间,融会在一片碧绿与金黄的色调中,构织出一副瑰丽的高原风情图。全村老少汇集村头,献上一杯浓香的青稞酒,迎接转田地的勇士凯旋归来。辛勤了一年的农人们都希望在节日里玩个痛快,他们跑马射箭、彻夜狂欢。在歌与舞的旋律中尽情享受节日的快乐。
傣族泼水节。傣历的元旦,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后就开始互相泼水,你泼我,我泼你,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开,它象征着吉祥、幸福、健康,青年手里明亮晶莹的水珠,还象征着甜蜜的爱情。除泼水外,还有赶摆、赛龙舟、浴佛、诵经、章哈演唱、斗鸡、跳孔雀舞、白象舞、丢包、放高升、放孔明灯等民俗活动,
侗族“三月三”抢花炮。在抢花炮的日子里,远近侗寨的男女老少,穿上节日的盛装,天刚亮就争先恐后地踊向岩坪,花炮为用青细竹篾或藤条编织外面缠以红布的三至五个茶杯口大小的圆圈。主持人宣布抢花炮开始时,将红炮圈放在铁炮的筒口上,然后点上火药放炮,红炮圈被射上高空中,各村寨的选手争先抢夺,顿时全场欢声雷动。哪个村赛连续抢到花炮者,说明该村寨连年五谷丰登,也是侗家姑娘向往的村寨。
三、婚庆中的传统娱乐性体育
中华大地上的许多民族都有在婚庆时进行一些传统娱乐性体育活动的习俗,借此抒发人们在婚庆时幸福、喜悦的情感。
如藏族的“跳歌庄”。藏民“婚嫁以茶为礼,娶亲之日,群妇赴女家,歌舞以为乐,谓‘跳哥庄”’。(陈登龙《里塘志略・风俗》)。
苗族“抢牛尾巴”和塔吉克族“叨羊”的传统体育
项目近似于抢亲习俗。塔吉克人婚礼的第二天,要举行叨羊比赛,男方亲朋簇拥着新郎来到新娘家,双方争夺一只割去头、蹄约两岁的山羊,羊和牛尾巴代替了抢亲中的姑娘,这样的争抢和现存的抢亲一样仍然只是象征性的。而这些民俗体育活动因为能够增加婚庆的欢乐气氛,便传承下来,并且成为有特色的中国民族婚俗的一部分。
哈萨克族的“姑娘追”。多在婚礼、节日等喜庆之时举行。哈萨克族不同部落或地区的男女青年交错组合,一男一女两人一组。活动开始,二人骑马并辔走向指定地点。到达指定地点以后,小伙子立即纵马急驰往回返,姑娘则在后面紧追不舍,追上后便用马鞭在小伙子的头上频频挥绕,甚至可以抽打,以报复小伙子的调笑,小伙子不能还手。不过姑娘一般是不会真打的,特别是如姑娘本来就喜欢小伙子,那她就会把马鞭高高举起,轻轻落下。但如果是姑娘不喜欢的小伙子,在去的路上又说了许多脏话或做了不少过分的动作,那姑娘就会毫不客气,挥鞭狠狠抽打。过去,此活动是哈萨克族男女青年反抗宗法封建礼教、摆脱父母包办婚姻和自由恋爱的一种方式,许多人就是通过这种戏谑性的追逐互相认识、互相了解而萌发了爱情,最终结成伴侣的。而今它已成为一项饶有风趣的群众性体育活动了,不少已婚的成年男女也喜欢参加。
四、节庆与民俗民间体育相互交融、互相影响。
节庆与民俗民间体育都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二者创造和活动的主体是相同的,其中还有很多的特色和活动规律是相同的,二者在产生、发展的漫长历史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有着十分密切关系。节庆性是民俗体育文化的重要属性之一。中华各丰富多彩的年庆活动为民俗民间体育提供了一个表演的机会与舞台,民俗民间在年节中传承、发展,并与中国年节文化相互交融、互相影响。
(一)民俗民间体育在节庆中传承、发展
节庆为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发展提供了载体。节庆是诸多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载体,不同的节庆“储存”了不同的民族历史与文化,从而“储存”了具有民族性的共同经验、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这其中也“储存”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形态,包括传统体育的活动手段、体育价值的评价标准、审美情趣等等。
节庆中的民俗是产生民俗民间体育的土壤,节庆同时也是民俗民间体育传承和发展的土壤。节庆活动,如傣族的泼水节、藏族的藏历年、汉族春节和端午节、仡佬族春节、侗族春节、水族端午节等,在这些节庆活动中,都有民俗民间体育的内容。从节庆习俗活动中透视到古老而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反映出不同民族社会历史和文化变迁的轨迹,民俗民间体育活动在节庆习俗中也得到了传承和发展。
(二)民俗民间体育与中国节庆文化的相互交融
我这节课的设计思路是想做到和其他人不一样,另辟思路。我想通过傣族的泼水节这个民族节日,引导学生怎样学习一个民族的民族节日,通过学习民族节日,让学生知道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的知识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来学习。
1、我准备的很充分,但是由于对学生感到陌生,课前要求学生收集有关少数民族节日的资料,但学生收集的效果不好,绝大多数孩子到上课时两手空空。
2、由于我们居住的地区环境所限制了对少数民族知识了解的很少,为了让学生更多的了解少数民族的节日,拉近和学生的距离,我准备了许多有关少数民族节日的图片,使学生感受少数民族独特的文化,但是由于我和学生之间的彼此都很陌生,导致这节课在很多方面得不到学生的配合,没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3、我觉得本节课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少数民族的知识非常丰富。为了弥补学生资料的不足,我尽量利用我收集的素材,带领学生了解,整理,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认识。小组合作交流几乎没有,因为学生几乎没有资料,只能老师代劳。
4、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锻炼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与小组间的合作能力。 在这节课里孩子们一起走进傣族的泼水节了解了怎样学习民族的节日,并且还了解了我们可以通过什么途径来学习。节日里面的习俗和文化非常多,学生比较感兴趣,学习的兴致很高涨,但是对于少数民族的文化却知之甚少,甚至不知道。
欣慰的是孩子们心里充满了对祖国的热爱、自豪和骄傲。经过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我国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认识较好,更加懂得了要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人民,发扬祖国传统文化。
(二)寻找学习的途径
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有许多的知识需要我们自己去寻找,这样可以锻炼我们的自学的能力,还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我们通过什么途径来学习呢?
1、让网络成为学习工具。网络不仅可以娱乐我们的生活,而且还可以变成我们学习的工具。我们想要的文字、图片、视频,只要你想,都能搜索到。
关键词:旅游;少数民族文化包装;文化经济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开始出现大繁荣的局面,每个地区的经济都有了实质性的发展,西南地区基于地理环境、人口密度、文化差异等原因,发展旅游成了最佳的选择。结合该区域少数民族众多,杂聚居的特点,民族文化成了旅游最大的卖点,虽然适量的包装会推动旅游的发展,但现在的少数民族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过度包装现象。
一、旅游背景下少数民族的文化包装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数量为全国之最,位于我国西南部,包括指四川、云南、贵州、重庆、等。主要地势以山地为主、地形结构复杂,自然资源丰富,聚居着大量的少数民族,由于地理、气候、人口密度的关系,使得这里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更适合推动旅游的发展。目前,西南已成为我国旅游业的一个重要模板,旅游在后现代的经济生活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与收入的提高,开始变得越来越重要,人们在猎奇与体验心态的推动下,更愿意去异地进行文化消费。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是源于人们的生活、宗教、信仰以及当地的地理环境、气候等因素产生的特色文化,一开始只是存在与少数民族生活中的无差别的生活方式,但由于汉族或其他地域的人们在文化上的差异,和对当地风俗习惯的不了解,少数民族文化成了最大的旅游卖点。由于少数民族的文化贴近生活,在形式和内容上并没有表演艺术的夸张手法,无法让游客在消费体验时获得更大的心灵感应,因此,为了震撼消费者的心理,达到更好的刺激旅游发展的效果,包装民族文化显得十分重要。例如在湖北西南部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游客在风景区体验消费时,当地的土家族会邀请游客吃摔碗酒,每喝完一碗土家自制的酒就将手中喝酒的碗摔碎。其实喝摔碗酒并不是当地土家族每天都进行的,少数民族的日常经济也支撑不了这种形式的消费,并不是日常的生活形态,但是这种文化的包装极大的满足了消费者的心理,可以拉动当地的旅游经济。于此类型相似的湖南凤凰古城苗寨景点,也同样对自己唱山歌喝苗酒的文化进行包装,成功吸引了部分文化消费群体。由此可见,少数民族的文化包装在旅游背景下是不可缺少的。
二、少数民族文化的过度包装现象
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经济,对民族文化进行必要的包装虽然是区别其他少数民族与增强文化消费的必经之路,在针对民族原生态的旅游开发中,很多地区的实践是把传统的文化和精神投射到有形和无形的产品之中。无形的产品是一种对于精神和文化的体验与享受,只有给人以不同的精神享受,才能真正使这种创意产业得到成功,因此旅游产业发展的重点主要是通过各种民族文化的资源进行文化的包装,从而创造更多的附加价值。但少数民族在对自己的文化进行包装时需要考虑消费群体的感受和民族文化的传承。虽然在包装民族文化时,市场为主要导向,要迎合受众的消费心理,但过度的包装势必会影响到少数民族未来的发展。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县唆嘎村的苗族支系,由于地处深山,与外界交流基本隔绝,一直保留了自己民族独具特色的头饰与服装,将后脑的头发盘起,两边分别插上牛角,身穿用自然染料手工制作的以黑白色为主的蜡染服饰,这种独特的民族服装是深居于此的苗民日常生活的造型,但却是全世界苗族中唯一的一支苗族群提――长角苗。这样的服饰具有相应的民族文化,代表着这里深居简出的苗民抵御野兽的智慧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法则,是长角苗所特有的民族文明。这种独一无二的民族文化在交通便捷的当下,成为了文化消费群体追捧的对象,游客纷至沓来,一睹为快。当地居民嗅到经济的味道,大力包装自己的民族文化,将服饰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改装,原本的牛角头饰已消失不见,被巨大的毛线套住呈现出夸张的视觉,黑白相间的天然蜡染服装也被五彩缤纷的工业染色取代。这种夸张的表现形式每年都招揽着不同的文化消费群体,但越来越多的游客开始对这种浮夸的外形抱着审视的态度,认为这种服饰并不适合深山里的劳作,不是真实的民族文化,而这种过度的包装对文化传承也是一种挑战,为获取经济利益将失去本真的一种形式传承给下一代,将服饰变成了一种谋生方式而不是传统习俗,当其不存在经济利益时,将会面临灭顶之灾,这是有悖于少数民族文化长期发展的。泼水节是傣历新年,本是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欢庆节日,只有傣历特定的日子里才会举行泼水活动,本是迎接新年,祛除霉运的重要日子,云南西双版纳的傣族园却以市场为导向将傣族的泼水文化进行包装,为了吸引游客,每天都进行泼水活动,这种过度的包装对当地的傣族文化的发展是不利的,泼水节作为重要日子才出现的意识越来越淡薄,频繁的出现严重危害到本民族人民对泼水节本来的信仰,既不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也无益于当地的旅游消费。
三、过度包装的危害分析
积极发展文化产业经济, 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将文化与经济相结合也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少数民族地区为了更好的发展,将文化与经济进行有机结合,既能满足国家对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要求,又能更好的传承民族文化的传统与习俗。因此,在面对大量前往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游客时,如何包装自己的民族文化以提高在当地民族文化的竞争力,从而拉动经济效益,是生产者最重视的。文化包装在经济消费中是一种无形的产品,消费者所购买的是一种精神享受和体验,而不是固态的物质。这种包装是发展少数民族旅游经济的产物,当游客从不同的文化背景中来到深处崇山峻岭中的嗦嘎村,需要一种视觉的体验和文化碰撞,在了解这里长角苗的独特服饰、生活习俗、中所产生的一切消费,都可以称之为文化消费,是为当地村民带来经济收入的直接因素。因此过于单调的民族文化无法支撑消费的而需要,包装就变得非常重要。但目前我国民族旅游业还只是一种比较粗放型的开发。对于景点资源的运用并没做到有的放矢,舍弃了很多资源,却在文化的包装上大做文章,剥离了民族文化的本质,由于对旅游经济的开发过于急功近利,盲目的迎合文化消费群体的口味,将经济收益看的过重,所以造成有历史价值的文化在开发中丢失,反而增加了很多形式化的表演。过度包装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旅游经济中已越来越频繁,少数民族在争夺市场时,为了凸显自己民族独特的文化不惜摒弃文化精髓,以舞台效果的形式对文化进行浮夸的包装,这样虽然在表面上满足了不同地域的游客对异域风情的追求,但过度包装对于旅游的长远发展和民族文化的传承是不利的。
四、结语
文化经济作为新兴的一种经济类型,是适应时代需要的,伴随文化经济的步伐发展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经济是绿色生态背景下最适合的方向。为了拉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对民族文化进行必要的包装是刺激消费的文化生产手段,但在文化再生产的过程中需要贯穿整个发展过程中的核心是,民族文化不仅是发展少数民族旅游经济的精髓,更是传承整个少数民族的核心,不能在追逐经济利益的过程中,丢失了古老的劳动人民共同创造的智慧结晶。(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陈庆德.经济人类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蒙爱军.水族经济行为的文化解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3]迈克・费瑟斯通.文化消费与后现代主义[M].译林出版社,2000.
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特色和习俗。如藏族的雪顿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和哈民族的火把节等等。我们维吾尔族也不例外,有个盛大的节日,那就是——库尔班节。
让我来简单的介绍下库尔班节吧!库尔班节大约在9月8日到10月21日结束。库尔班节在维吾尔族语里的意思是:“丰收的节日”。
在过库尔班节的前一天,家家要准备丰盛的宴会,预备过节的食品、衣物等等。吃晚饭的时候还要叫上左邻右舍在家中做客,并且跳一个晚上的舞蹈和歌声。在外漂泊的家人也必定赶回家过年,除了很重要的事情以外。全家都必须洗澡,用新的面貌迎接节日的来临。
在第二天的早上,吃好早餐去清真寺礼拜。在等阿涛念好《古兰经》的一部分后就可以开始做礼拜了。做好礼拜后要和认识的亲朋好友一起普天同庆这一天。做好后就要去坟地里拜祖宗。拜好祖宗后就可以去屠宰场里去杀羊了。来到屠宰场,这里有个规矩:一到两个人杀一只羊,五到六人杀一只牛。在杀羊与杀牛的时候,会用毛巾盖在牛或羊的脸,旁边有人在念《古兰经》。我在旁边能清楚的听到牛、羊的声。把羊宰杀好后就回家去了。
到家中,把一部分羊肉带到父母家去,在那里熬羊肉汤、吃手抓羊肉。还会在那里跳舞。
第二天,要去亲朋好友家做客和待客。
这就是我们的库尔班节,怎样,像不像过过看?
孩子和大象的亲密接触
从踏入酒店开始,我一直在假想:如果没有这两个不肯入睡的孩子,这场旅行可以多么舒适、恬静、芬芳和小慵懒。我可以立刻煮好一杯香浓的胶囊咖啡坐在宽阔的土耳其蓝的露台上,彻夜听虫鸣、看星光。但真实的情景是,我必须争分夺秒地把孩子们洗漱完毕爬上床,二话不说地让他们和自己统统睡着,以便保存体力参加明天一早的大象训练营。
预约
出发前,我和几个大象农场通过邮件沟通了几次,预定参加活动的日期,并询问一些带孩子需要注意的事情。
以下是清迈3 家主要的设有大象活动的机构及费用:
大象自然公园 (http:///),2500Bant / 人,但不设骑大象的项目。
清迈大象之家 (http:///),4500Bant / 人,需要预先支付费用。
帕塔拉大象农场 (http:///),评价最高也最贵,5800Bant / 人,可以在活动结束后支付费用。
照顾大象的一天
这一天像是在做苦力劳动,投食、洗澡、骑象……每一件事情都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可孩子们却极积主动、认真开心地做着,哪怕是擦破皮、摔跤都可以为了大象忍住疼痛。
赞美 让我们彼此了解
用了大约1 个多小时了解与每只象的交流方法和它们的表情,农场导游教我们一些和大象沟通的基本指令,如吃、躺下、走吧、停下等,其中“好乖”要配在每一个指令后边,这样大象听到表扬的话才会高兴地扇动它们的大耳朵,和它们说话时一定要面带笑容,否则它们会不领情。我家的一妹一哥不停地赞美属于他们的那只大象。
象粪 让孩子印象深刻
象师特意向我们介绍了大象的粪便,每个人,包括孩子(当然最不介意的也是孩子)都触摸了绿色的粪便,并需要用手揉碎来观察消化情况,以此判断大象的健康状况。
农场中所有大象的粪便都用来造纸,象粪造纸源于斯里兰卡,随后引进泰国形成了独特的工艺。这也是让孩子相当好奇并且感兴趣的部分,在此后的好长一段时间里,一哥每看到颜色泛黄或泛绿的纸质品都会问:“这是不是象粪纸?”
投食 小手放在象嘴里
熟悉大象后,我们开始喂香蕉和甘蔗,这和过去在动物园里的投食截然不同。我们不再用施舍的方式远远将食物扔过去,而是微笑地喊它的名字,拍拍它的额头,等它张嘴,最后把食物完全放进它的嘴里。
孩子们的小手很容易放在大象嘴里,放心吧,大象并不会咬人,只是会感到又黏又湿的唾液,然后轻松地抽回小手即可。
洗澡 着实是个力气活
在真正的洗澡前,首先要清扫大象身上的小土块。似乎大象已经迫不及待了,饭后它就懒懒地躺在地上,我们用一束扎好的树叶当扫帚用力拍打它的身体,试图拍掉结在它身上的土块。每个孩子都拍得很认真,很用力。
拍得差不多时,大象会走到河里,我们每人拿着木桶和刷子也跟着踏进河水里,奋力地开刷。大象们最享受的时刻,自然也是我们最辛苦的阶段。因为想把整头大象从头到脚连耳朵根也不放过地刷到真的是很不容易。
一哥下河之前就在石阶上摔破了膝盖,伤势不轻,一泡水更是痛得哇哇叫。但最后还是为大象洗澡的吸引力强过了身体的疼痛,整个人趴在象背上洗了个够。
洗澡大约也需要一个小时,结束的时候我们一起朝大象泼水,大象也表达了它的谢意――用鼻子向我们喷水。
骑象 惊险又刺激
洗干净的大象显然已经接受了我们的善意与友情,愿意让我们乘坐。这里的大象不像其他地方安装了座椅,完全是裸背骑,并且要靠自己的能力爬上去。最简单的一种方式是踩着象鼻子拜托它把你卷上去。
随后便开始了一场难忘的骑象之旅。因为是裸背骑,所以我们只能跨骑在大象的脖颈处,这庞然大物的脑袋上没有任何抓握的地方,也没有任何可以双手环抱得住的部
位,只能双手撑在大象的背部。一哥与爸爸同骑一象,生刺激的他对象背上的颠簸与山路崎岖完全无障碍,半小时之后最大的障碍在于――被骄阳烤了一上午加上所有的辛苦与困意侵袭,象脖子上粗硬的短毛又扎得他屁股又痒又疼,一番狂扭之后,小家伙居然还在象背上睡了一小觉。
Tip 我的3 点小建议
1.照顾大象确实属于强度比较高的活动,4 岁以下的孩子尽量不要参加,4 岁以上的最好是父亲带领,除非是很强悍的妈妈。
2. 参加活动必需品:防蚊液、防晒霜、泳衣、干净衣裤至少一套、凉鞋(下水方便,穿脱简单,骑象时要脱鞋,然后由象师专门帮忙携带)。
3. 帕塔拉有专业的摄影师随时拍摄,都是专业的精良设备,所以完全可以不用自带相机,免得携带麻烦。他们承诺光盘都会在每天5 点前送到你所住的酒店。以清迈的其他游清迈是位于泰北一个恬静、质朴又充满着文艺气息的小城,它的文化传承与民间艺术浑然一体,那些原始的出乎意料的色彩,不需任何包装与修饰,你几乎在每一个拐角处都可以遇见那样单纯的美。
泼水节
每年到了4 月,泰国最隆重的新年来临,在这个时刻,泰国人通常以相互泼水来庆祝,故又叫作泼水节。 泼水的传统习俗意味着可以洗去过去一年的不顺利,重新开始新的一年。
4 月11 ~ 15 日,在清迈市各大寺庙、古城门及护城河四周会举办以古兰纳王朝为主要特色的节庆来庆祝泰国新年。带着孩子们可以观赏到寺庙为此所举办的传统泰式民俗表演。
清迈夜间动物园
一、古镇的文化特征
提到古镇,人们眼前就会浮现出一幅宁静安详的画面:潺潺的流水,古朴的小桥,幽深的石板巷……这些已经成为古镇的景色象征,承载着古镇千百年的文化积淀。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古镇的旅游开发离不开古镇的文化,认识和了解古镇的文化特征,对其旅游开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历史悠久,民居建筑古朴
古镇之所以被称为“古镇”,是因为它的“古”,但凡留存至今的古镇都有着成百上千年的历史,千百年的历史积淀形成了其无可替代的个性特征,为后人了解历史、认识历史提供了现存的资料。江苏苏州的周庄镇建于北宋元年,距今已900多年:苏州的角直镇作为水乡古镇的佼佼者,具有2500年的历史:云南丽江在南宋时期就初具规模,距今也有八、九百年。
古镇的建筑古朴自然。历经数百年沧桑,体现了古镇的历史价值。江南水乡古镇大都保留着晚清和民国时期的建筑格局,如同里著名的私家园林“退思园”就建于清朝光绪年间。依河成街,临河筑屋,街桥相连,水镇一体,组织起水阁、桥梁、石板巷、名人故居等独具江南韵味的建筑,体现了中国古典民居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相和谐的整体美,呈现了江南水乡古镇的空间魅力。西南地区古镇则有着飞檐翘角的古建筑群,如湘西别具特色的吊脚楼,大理的白族民居等,都充满少数民族风情和气息,形成一道道独特的风景线。
(二)名人辈出,文化底蕴深厚
古镇精致、淡雅的生活氛围培育出了一代代勤奋好学、知书达理的古镇人,其中不乏名人志士,他们影响着世世代代的古镇居民,构成了古镇浓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江苏吴江的同里镇,自南宋淳丰占四年(公元1247年)至清末,先后走出了南宋著名诗人叶茵,明代著名造园艺术家计成,当代著名经济学家金国宝等。浙江桐乡的乌镇,自古名人辈出,从1000多年前中国最早的诗文总集编选者梁昭明太子,到中国最早的镇志编撰者沈平、著名的理学家张杨园、著名藏书家鲍廷博、漫画家丰子恺、文学巨匠茅盾……正是这些人,胸怀古镇的聪慧和灵气,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上书写了永不磨灭的浓彩重墨,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三)古迹众多,民俗风情浓郁
文物古迹是特定文化精神的载体和象征,满载着历史沧桑,构成了古镇文化的基础性层面。我国的古镇里,文物、遗址、史迹星罗棋布,展现着古镇文化的精神气质、历史进程和辉煌成就。乌镇的茅盾故居、昭明太子读书处,丽江的玉峰寺,湘西凤凰的沈从文故居、万寿宫、杨家祠堂……无一不在诉说着古镇的历史,展现着古镇灿烂的历史文化。
以人为载体的民俗风情是古镇的特色所在,大大增强了古镇的旅游吸引力。古镇的民俗源远流长,节庆活动丰富多彩,如泼水节、火把节、端午龙舟节等。节庆活动是生动展现古镇文化的窗口,如四川黄龙溪一年一度的民间烧火龙节、正月的大庙会,乌镇的分龙彩雨、中元河灯,既有文化传承意义,又有浓烈地方风情,将古镇的文化风貌鲜活的呈现在游客眼前。
二、古镇的开发现状与存在问题
古镇丰富独特的资源和极具特色的文化风貌有着巨大的经济开发价值。作为江南6大古镇之一的周庄于1989年最早进行了开发,古镇旅游从此拉开了序幕。紧接着,云南丽江、山西平遥、湖南凤凰以及江南其他古镇也相继进行了经济开发,一时间,古镇成为游客青睐的旅游目的地,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阵古镇旅游热。然而近些年来,在古镇的旅游开发和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破坏了古镇文化留存和经济开发之间的平衡,使古镇旅游难以持续发展。
(一)商业气息浓厚,当地特色产品少
古镇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古色古香的街巷吸引了各地游客的到来。然而,随着旅游开发的加速,老街巷中的古味却越来越淡。当今的古镇,可谓家家开店,户户经商,进入古镇仿佛进入了一条条购物步行街,嗅到的都是商业气息。在发展过程中,当地特色产品少,旅游商品同质化竞争的问题凸现,一个最经典的例子就是,当周庄“万山蹄”泛滥时,用直推出了“甫里蹄”,同里也叫卖着“状元蹄”,最终招致骂声一片。同质化竞争不仅造成了客源分流,也使得游客体验下降,让古镇的旅游形象大打折扣。
随着商业化的加剧,古镇商铺的租金水涨船高,商铺门面渐渐被外来资本所占据,具有地方特色的工艺品店面,生意远不如那些喧闹的酒吧和饭店。珍藏着中国历史文脉的古镇,将经济开发置于文化留存之上,不少景区特色文化气息越来越淡,吸引力下降。
(二)居民缺乏保护意识,人为破坏古建筑
一些古镇居民的文物保护意识不强,片面强调利用和开发,盲目追求短期经济利益,给古镇的保护增加了难度。如凤凰有些居民将祖传的老屋拆掉,重修两三层的砖房开“家庭旅馆”,或随意开门面开商铺,或肆意在房顶加层,使越来越多的新式房屋穿插于古巷之间,破坏了古建筑的格局。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各古镇拆旧建新的现象不断发生,致使古镇的民族文化特色、地域文化特色、历史文化特色消失速度日益加快。历史文化遗产最大的特点就是原真性,古建筑是古镇千百年历史文化的载体,人为改造和破坏本质上就是对古镇文化原真性的破坏。古镇文化是古镇旅游的灵魂。灵魂已遭破坏,旅游出路何在?
(三)旅游客流量大,破坏了古镇的宁静氛围
在经历了第一轮的建设性破坏后,古镇的文化正面临着新一轮的旅游性破坏。随着旅游的飞速发展,古镇的客流量也迅速攀升。一些著名古镇旅游胜地,如云南丽江、江苏周庄等游客络绎不绝,即便不在旅游旺季,仍然是游客盈门,形成了“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的现象。据报道,2007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周庄共接待游客13.9万人次,其中4日达到传统人流高峰,接待游客4.14万人次,大大超过了该镇的实际旅游承载力,破坏了古镇原本具有的宁静安逸氛围,影响了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同时。也导致游客旅游体验下降,引发了旅游投诉、交通拥挤、消费爆涨等一系列负面问题,直接危害到周庄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三、平衡古镇文化留存和经济开发的对策
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当今全球性的主题,如何在古镇旅游开发中既体现其经济效益又实现其文化留存,即达到文化留存和经济开发问的平衡,使古镇旅游得以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应当注重以下几点:
(一)正确处理古镇的文化留存和经济开发间的关系
古镇是重要的文化资源、教育资源,又是重要的旅游资源、经济资源,它的根本属性是“不可再生性”,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正确处理其文化留存和经济开发间的关系是保护好古镇和古镇文化的前提基础,也是影响古镇旅游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古镇文化的原真性是古镇的价值所在。古镇要进行经济开发,但是不能盲目。要注意其文化原真性的保护,保护其原来的、真实的状态,以实现古镇文化留存和资源的永续利用。保护的内容不只是文物、古迹这些显性文化资源,还应包括当地的习俗、节庆、手工艺等隐性文化资源,这两部分结合起来才构成古镇完整的文化风貌,体现古镇的魅力。
(二)增强古镇居民的参与意识和保护意识
古镇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居民是古镇文化的传承者,因此,要使古镇文化留存下来,就需要古镇居民的积极参与。在古镇进行旅游开发前,有关部门应当多咨询当地居民的意见。开发部门和当地居民之间并非简单的主客体关系,两者的相互配合、相互尊重会使古镇的旅游开发工作做得更好。在这方面,丽江起了很好的表率作用,为了留住居民,从2003年起,丽江每年发放居民生活补助,采取一系列便民惠民措施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保护当地居民的生活习俗,在保护文化原真性的同时又取得了经济效益。
要加强古镇保护的宣传力度,增强居民的保护意识。有些古镇居民只看到眼前的商业利益,为了做生意而肆意开窗挖门、改造房屋,破坏了古建筑和古镇独有的风貌,阻碍了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对此,相关部门应当大力进行宣传教育,使居民认识到古镇的历史文化价值,认识到保护古镇文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积极投身于古镇文化的保护中,使古镇的文化留存下来,不致因经济开发而流失。
(三)控制游客数量,保护古镇文化原真性
古镇的商业气息过于浓厚,已经明显破坏了古镇原有的古朴宁静的生活氛围,使得部分旅游者失望而归。因而,古镇在发展旅游的同时,要考虑到其游客承载能力,严格控制游客数量,不但使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不受到干扰,还会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增强游客旅游满意度,在保护古镇文化的同时也对经济发展产生良性效果,达到文化留存和经济开发之间的平衡。
旅游产品是旅游目的地文化的载体。古镇在开发旅游产品时要注意给产品融入相应的文化内涵,如开发古镇特有的民俗节庆活动和当地的特色商品、美食等,无疑会增添古镇的旅游吸引力。在开发特色活动的同时,要保持活动本身的原真性,而非以短期的经济效益为目的。西双版纳傣族泼水节目前在傣族园中已成为日日可见的旅游产品,对表演者来说它丧失了本身的意义,游客也体验不到泼水节的真实性,这实质上是对节庆活动本身的破坏,对傣族文化原真性的破坏。保持古镇文化的原真性,还它原来的、真实的状态,并将之赋予一定的载体真真切切地呈现给游客,使游客体验到原汁原味的当地文化是古镇旅游开发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