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会计制度

会计制度

时间:2023-05-30 09:58:0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会计制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会计制度

第1篇

第一条为加强财务管理,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财务制度,结合公司具体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财务管理工作必须在加强宏观控制和微观搞活的基础上,严格执行财经纪律,以提高经济效益,壮大企业经济实力为宗旨。

第三条财务管理工作要贯彻“勤俭办企业”的方针,勤俭节约,精打细算,在企业经营中制止铺张浪费和一切不必要的开支,降低消耗,增加积累。

第四条公司及全资下属公司、分店(含51%股权的全资、内联企业)的财务工作,都必须执行本制度。

第二节内部会计管理体系

第五条单位负责人对会计工作的职责

(一)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二)督促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贯彻实施。

(三)负责预算方案的实施,并督促财务部门下达落实收入、成本费用、利润考核指标。

(四)保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

(五)在财务报告上签名并盖章,并对此承担责任。

(六)表彰奖励会计人员。

第六条财务部机构设置

(一)财务部设置原则

公司按照“三统一分”的原则来设置,即“人员统一、机构统一、核算分离”。公司财务部对所有实体的财务机构实行隶属关系的集中统一领导,实体财务人员业务上受公司财务部领导,行政上受各实体领导。按照业务工作量、经营规模等对大的实体可称“财务部”设财务部经理岗位,小的实体可称“财务室”,设会计主管岗位。

(二)会计工作组织机构

会计工作组织机构设置如下:

(略)

第七条内部会计核算形式

公司实行“统一管理、分散核算”的结账体制,具体核算形式如下:

(一)各实体在公司统一领导下独立核算,每周统计一次收入、餐饮成本、一次性费用等财务指标,于周日下午报公司财务部汇总;每月结账按要求编制各月报,由公司财务部统一汇总合并会计报表。

(二)周报及月报要求:周报统计时间范围为上周日至本周六;月报核算时间为上月26日至本月25日。

(三)存货购进采用实际成本法,从仓库领用商品采用先进先出法,吧台领用商品的核算采用零售价法。存货盘点采用永续盘存制。

(四)收入、费用的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

(五)对外业务部门,如税务、工商、银行、财政等相关业务由公司财务部统一办理。政府职能部门到各实体收费,实体只有接待权,无决策支付权,并应及时向公司各职能部门汇报。

(六)其他涉及不到的,全面执行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

第三节会计人员岗位职责

第八条会计工作岗位的设置

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设置如下会计岗位:财务总监、财务经理、副经理、主管会计、成本会计、往来款会计、资产会计、出纳员、稽核主管、稽核员、收银员、保管员、档案管理员等。

第九条财务部的职责。

(一)按照国家财务、税务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给合本公司行业特征,科学合理地组织财务活动,制定统一、健全的财务规章体系。

(二)依据公司年度经营计划中有关投资计划和项目进度安排计划,负责拟订相应的资金需求量预测计划和各种财务预算计划,为满足公司运营资金和投资建设的需要,最合理地分配调度资金、积极筹措资金。

(三)遵照企业财务通则、会计准则等,合理组织会计核算工作,实行会计监督,对各种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债权、债务发生的核算,基金的增减和经营收支、费用成本的计算,要按会计核算程序,正确办理会计手续,如实登记入帐,并做到帐帐相符、帐实相符、由物相符。

(四)根据制定批准的财务开支计划和规定的开支范围、标准,认真审核各项原材料设备采购计划,准确、及时地做好成本核算的审查、控制、结算,努力降低成本。

(五)严格按国家规定的现金使用范围支付现金,控制库存现金额。妥善保管库存现金、各种人价证券和财务印章、空白支票和收据,按照有关银行结算制度的规定办理款项的收付。

(六)按时完成会计财务工作,及时编制各种会计报表,按规定完成税金的申报、测算、缴纳、减免工作,负责社会集团购买力下的控购商品的采购审查、报批、登记工作。

(七)审核计算和发放公司人员的工资、奖金和福利及保险管理,负责固定资产的添置、调拨、清产核资、报损、折旧管理。

(八)负责公司的资金筹集、融通、使用、管理,统筹公司对外长期投资,负责项目投资的财务评估,审核和费用控制。

(九)公司经济合同归口管理,参与主要经济合同的洽谈、拟订、审核、签约,做好合同登记、立卷归档工作并负责组织检查、督促经济合同的履行。

(十)主持或参与下属企业经营(承包)方案的谈判、签约工作,以及各部门目标计划责任制财务指标的确立、考核,并实施过程监督、评价和向公司领导及时反馈。

(十一)负责公司的内部审计、稽核工作。

(十二)妥善保管会计档案资料,对各种会计帐册、凭证和报表进行归档、立卷、调阅、销毁等作业管理。

(十三)定期进行会计资料汇总、整理、统计,分析财务计划执行情况,考核资金使用效果,揭示企业运作存在问题,及时为领导决策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经营状态和合理化建议。

(十四)负责领导财务部下设的预决算部门、财务结算中心、内部银行机构。

(十五)完成总经理交办的其他任务

公司财务部除做好公司总部的财务核算工作外,负责对下属实体的财务工作进行检查、监督、指导、规范,对整个公司的财务人员进行培训。

第十条财务总监协助总经理管理好整个系统的财务会计工作,对全系统的财务会计工作负责。

财务总监主要职责如下:

1.执行公司章程和股东大会、董事会的决议,主持编制并签署公司的财务计划、信贷计划和会计报表等,落实完成计划的措施,对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指导各项财务活动,考核生产经营成果,对总经理负责并报告工作;

2.审查公司基建、投资等发展项目及重要经济合同,对可行性报告提出评估意见;

3.负责全系统的资金融通调拔决策工作,经总经理或董事会签署后执行。

4.审核下属公司、企业投资和效益的计算方案;

5.编制公司员工工资、奖金、福利方案和股东分红派息方案;

6.监督全系

统的财务管理和活动;

7.监督全系统的财务部门和会计人员执行国家的财经政策、法令、制度和遵守财经纪律,制止不符合财经法令、不讲经济效益、不执行计划和违反财经纪律的事项;

8.对各级财务人员的调动、任免、晋升、奖惩等提出建议、评定,总经理批准后执行;

9.负责搞好全系统财务人员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财会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

10.审核上报财政、税务、工商等各部门的财务报告及其他财务资料。

第十一条财务部经理领导财务部的工作,在总经理和财务总监领导下主持公司的财务工作。

财务部经理的主要职责是:

1.主持财务部的工作,领导财务人员实行岗位责任制,切实地完成各项会计业务工作;

2.执行总经理和财务总监有关财务工作的决定,控制和降低公司的经营成本及各项费用,审核监督资金的运用及经营效益,按月、季、年度向财务总监、总经理、董事会提交财务分析报告;

3.筹划经营资金,负责公司资金使用计划的审批、报批和银行借、还款工作;

4.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会计人员对下属公司、企业进行财务检查,监督下属公司、分店执行财经纪律和规章制度情况;

5.协助财务总监编制各种会计报表,主持公司的财产清查工作;

6.参与公司开发新项目、重大投资、重要经济合同的可行性研究。

第十二条财务部副经理协助经理工作,负责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

第十三条下属公司、分店的财务部经理,在总经理领导下主持本单位的财务工作。财务部经理的主要职责是:

1.主持财务部的工作,领导财会人员完成各项会计业务的工作;

2.制订财务计划,搞好会计核算,及时、准确、完整地核算生产经营成果,考核计划执行情况,定期提供数据、资料和财务分析报告;

3.参与投资、重大经济合同的可行性研究;

4.负责编制会计报表,主持清查财产;

5.执行财经法令、制度、决定,坚持原则,增收节支,提高经济效益;

6.监督、检查资金使用、费用开支及财产管理,严格审核原始凭证及帐表、单证,杜绝贪污、浪费及不合理开支。

第十四条主管会计岗位职责

(一)公司总部主管会计职责

1、负责编制公司汇总报表及财务分析工作。

2、负责公司总账的登记工作,并保证在次月15日前核对无误。

3、考核各实体日常上报公司财务的各项工作的完成时间及效果。

4、督促各实体与公司往来账会计对账。

5、配合财务经理调度公司货币资金。

6、负责对其他会计人员所做记账凭证及所附原始凭证进行稽核,保证原始凭证真实、合法、完整,会计科目使用正确无误。

7、负责公司签订合同的保管工作。

8、督促各公司会计完成本职工作。

9、在财务经理安排下办好外部协调工作。

10、认真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下属实体主管会计职责

1、负责编制公司财务分析工作。

2、负责公司总账的登记工作,并保证在次月15日前核对无误。

3、督促本单位各会计完成本职工作。

5、负责对其他会计人员所做记账凭证及所附原始凭证进行稽核,保证原始凭证真实、合法、完整,会计科目使用正确无误。

6、负责会计档案的保管工作。

7、负责除货币资金、资产、成本、往来款之外的其他明细账的登记工作。

8、在财务经理安排下办好外部协调工作。

9、认真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十五条出纳岗位职责

1、在经理领导下,按照国家财会法规、公司财会制度的有关规定,认真办理提取和保管现金,完成收付手续和银行结算业务。

2、根据审核无误的手续,办理银行存款、取款和转帐结算业务;登记银行存款日记帐;及时根据银行存款对账单,在月末作出相应调整,做到与银行对帐单相符。

3、登记现金和银行日记帐,做到日清月结,保证帐证相符、帐款相符、帐帐相符,发现差错及时查清更正。

4、认真审查临时借支的用途、金融和批准手续,严格执行市内采购领用支票的手续,控制使用限额和报销期限。

5、正确编制现金、银行的记帐凭证,及时传递给会计登帐。

6、配合对应收款的清算工作。

7、严格审核报销单据、发票等原始凭证,按照费用报销的有关规定,办理现金收支付业务,做到合法准确、手续完备、单证齐全。不开远期支票和空头支票。

8、核算人事部提供的薪金发放名册,按时发入公司职工的工资、奖金。

9、负责及时、准确解缴各种社会统筹保险、公积金等基金的工作。

10、负责妥善保管现金、有价证券、有关印章、空白支票和收据,做好有关单据、帐册、报表等会计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

11、负责掌管公司财务保险柜。

12、完成财务经理临时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十六条成本会计岗位职责

1、负责抽查厨房原材料、仓库材料和吧台商品的盘点情况。

2、月底组织统一进行仓库、厨房和吧台原材料、库存商品盘点,并负责相关账务处理。

3、月底将各部门领用的原材料、库存商品与市场购买单、各仓库发料单相核对,确保成本核算的真实性。

4、及时核算每周、每月的原材料成本率,如发现指标波动幅度较大,上报财务负责人。

5、及时完成成本项目的凭证编制和记账工作,并按月将有关科目与总账核对。

6、负责对厨房核算员、仓库保管员进行业务指导。

7、及时与保管员、核算员、厨师长、膳食部经理沟通,以便能更好的查找原因、控制成本。

第十七条往来款会计岗位职责

(一)公司总部往来款会计岗位职责

1、负责公司消费关系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并根据营销部有关签字消费协议,及时做好登记工作。

2、负责鉴定各实体转交的签字消费账单的真实性,并负责及时催收结算由公司管理的关系单位的消费账目。

3、及时登记往来款项明细账,并保证在次月15日前与总账核对无误。

4、每月核对一次各实体往来款余额,并保证于次月20日前核对完毕。

5、每月与客户对账一次,以免遗留问题。

6、每周四上午10:00之前制定出应付账款明细表,及时准确的反映公司对外欠款情况,给公司付款决策者提供依据。

7、对公司出现的坏账、呆账及时查明原因,上报财务经理,待总经理作出处理决定后,及时进行账务处理。

8、负责公司总部及各实体应收款项催收工作的考核总结,上报财务经理。

9、负责登记“拨付所属资金”明细账,并与各实体财务部门协商对账时间。

10、随时协助公司总部出纳到各实体收款,并于每周五经总经理批准后协助总公司出纳对外付款11、及时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实体往来款会计岗位职责

1、及时登记往来款项明细账,并保证在次月15日前与总账核对无误。

2、每月与客户对账一次,以免遗留问题。

3、对公司出现的坏账、呆账及时查明原因,上报财务经理,待总经理作出处理决定后,及时进行账务处理。

4、负责本实体应收款项催收工作,按月做出应收账款账龄分析及催收工作总结报告,上报财务经理。

第2篇

宋顺生 王永重 彭宏业

村级会计制度的主要内容是村民委员会委托乡镇村级会计核算服务中心代建账、记账、管账。推行村级会计制度,一要遵循依法有序原则,即要严格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会计法》、《村合作经济组织财务制度》和《村合作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的规定,经村民代表讨论通过,并与会计核算服务中心签订会计业务委托协议后,方可实行;二要遵循“五个不变”原则,即村级集体资产所有权不变,村级集体资金使用权不变,村级独立的基本核算单位不变,村级财务审批权不变,村级财务监督、民主理财机制不变。笔者认为,推行村级会计制度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看清形势,夯实基础性工作。县级会计管理局必须看清当前形势,把握前进方向,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深入调查研究。一要不断巩固农村税费改革的成果。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了县乡村级“三提五统”的分配方式,规定了涉农收费项目标准,规范了农民负担范畴及额度,实行了一系列支农、扶农、农补、惠农政策。这些都关系到“三农”利益问题,要实现、维护和发展村级会计制度,就必须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反映及监督工作。二要改变村级财务管理秩序混乱的局面。以英山县为例,从全县财会人员队伍现状看,绝大多数村级财会人员都属于兼职人员,大多不具备会计从业资格且流动性大、业务水平低,客观上导致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难度加大。从全县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现状看,一方面,没有严格执行财经纪律,乱审乱批、乱收乱支现象时有发生;内部监管和外部监督不力,失去了有效的约束和监督,导致违法违纪现象的产生。另一方面,会计管理不规范,具体表现在科目设置不一,核算不全面,反映不准确,会计资料不齐全,档案保管不善等方面。针对上述问题,英山县成立了调研专班,深入了解财会人员素质、财务收支情况、账务处理等情况,并听取村组织、财会人员、村民代表对村级财务管理的建议。通过掌握实情,听取建议,撰写了《关于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的调查报告》、《关于推行村级财务会计制度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建立健全完善村级财务管理若干制度》等调研报告,为全县推行村级财务会计制度提供了有力支持。

第二,理顺思路,加强保障性工作。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工作。如英山县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领导小组由分管农业的县委常委、副县长担任组长,县纪委、财政、发改局、农办、审计局等单位主要领导为其成员。同时,要求全县11个乡镇也相应成立财务规范化管理领导小组。原乡镇经管站并人乡镇财政所后,村级账务统一由财政所专设总监督会计记账会计和资金会计,专门负责村级财务核算监管工作,并将村级会计工作纳入乡镇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目标考核内容。二要强化舆论保障。应积极开展宣传活动,顺利实现村级财务移交接管。三要强化会计人员管理工作。坚持以政治可靠、品行端正、热情服务等为标准,选强配齐村级财务报账员、乡镇财政所记账会计。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上岗有资格,实践有本领”的原则,分层次全面开展会计人员培训,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知识水平、实践工作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

第三,强化职责,做好长效性工作。一是实地考评,整改纠偏。如英山县财政局组织全县乡镇财政所负责人和会计人员,通过“访、看、查”等方法,对全县村级财务管理工作进行考评,查找出如原始凭证要素、记账凭证填写要素、启用会计账本要素以及会计科目设置不齐全,原始凭证不合规、记账凭证装订不规范、会计科目使用不当以及会计账簿没有月计、累计项等方面的共性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分别向各所发出整改意见通知书,限期整改。二是办点示范,推广经验。针对全县原村级财务实行“村账站管”,由经管站做账,核算方法不统一,会计科目设置不一致,总账、明细账不规范,记账凭证、原始凭证管理混乱以及经管站人员财务业务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英山县选派业务骨干在两个财政所办点示范。具体内容包括督办交接,理顺村所财务关系;建章立制,规范财务管理行为;调研分析村级财务业务往来和收支情况,探索规范财务管理的新思路。三是统一要求,科学管理。应实行四个统一,即统一财务核算,统―会计用品,统一收款收据,统一报账时间。四是健全制度,完善机制。可建立《村级报账员管理制度》、《村级民主理财管理制度》、《村级法人代表财务审批管理制度》、《财政所会计管理制度》、《财政所审查村级财务收支列表非准入管理制度》、《村所财务公开管理制度》、《村所财会人员队伍配备使用管理制度》等,使县村级财务管理步入规范化管理轨道。

第3篇

(佳木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0)

摘 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无论是企业、还是企事业单位等都加强了对会计管理方面的重视程度。在高校的管理中,亦是如此。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了高校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制度的不同,并着重分析了企业会计制度对于高校会计制度的启示,指在为了提高我国我国高校中会计管理的水平而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高校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制度;预算会计

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1-0260-02

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使得我国会计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发展和完善。在当代社会中,会计制度对于各行各业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也正是在这一形势下,对于会计的学习、研究、应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从实际的研究中,我们不难发现,目前对于会计制度的研究大多数集中在企业会计方面,而在高校中的会计方面的研究却很少,这一现象对于高校会计制度的应用是十分不利的。因此,通过对高校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制度的对比,来加强对高校会计制度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高校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制度在会计核算基础方面的差异

会计基础是每一位从事会计工作的工作者必须要牢牢掌握的一门知识。所谓的会计基础指的就是会计事项的记账基础,同时也是单位中涉及到会计事项的如收入、支出等的确认标准。对于会计基础来讲,可能不同的单位会采用不同的会计基础标准,而对于会计标准不同的选择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单位的业绩结果。然而,无论选择怎样的会计基础标准,需要注意的是,它不能单独的发挥作用,而是要在会计核算制度下才能发挥出其真正的效用。

《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试行)》中第五条规定:“高等学校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经营性收支业务的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2006版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九条则明确规定:“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高校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制度分别选择了两种相互独立,相互区别的收入、费用的计量基础。

由上述可以看出,高校与企业采取了两种完全不同的会计核算方式。所谓的权责发生制是以本期为单位来进行确认收入和支出。也就是,企业所经营的项目费用,包括支出和收入,如果在本期内,那么无论费用是企业已经收到或者企业已经支出,都要将其算在本期内;而如果企业经营的费用,不属于本期内的,即便是企业收到了款项还是支出了费用,都不计算在本期内。所以,在企业内的权责发生制度对于是否属于本期的划分是十分严格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企业使用这种会计核算方式,需要会计在期末的时候,对账簿记录进行仔细、认真的调整,因为只有这样,使用该会计核算方式的主体——也就是企业,才能明确在一段时间内企业的盈利状况或者是亏损状况。

高校在会计核算方式方面采用的是收付实现制。所谓的收付实现制在实质上是一种与上述权责发生制相反会计核算方式。也就是说,收付实现制不是以本期为单位的,而是以实际上企业收到的款项和支出的费用为标准进行计算的。以本期为单位,只要是在本期内收到款项或者是支出的费用,不管其实际上属于哪一期的,都要算入本期内;相反,企业收到款项或者是支出的费用尽管是属于本期的,但在本期内没有实际发生,也不算入本期。所以,收付实现制相对于权责发生制来说,其程序和内容都要简单的多。但是,收付实现制在配比关系上却没有权责发生制完整。

在明确了以上两种会计核算方式后,我们可以很明了的看出,两种会计核算方式各有各的优点,同时也各有各的不足。权责发生制优点在于能够明确本期内会计主体的具体经营状况,有利于会计主体进行业务、项目等的决策。所以,权责发生制以其这一优点在企业当中被广泛的采用。而高校与企业是两种截然不同性质的单位。由于高校的所需资金来自于国家的财政资金。在国家财政拨款之前,高校就需要编制学校这一年度的预算。国家如果按照高校所提供的预算进行拨款后,学校则需要按照预算来使用国家的拨款。所以,对于高校来说,高校资金如何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限制的。因此,高校会计以及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资金的使用情况,以及对预算进行合理的控制。相比之下,高校采用收付实现制是一种十分明确的选择,不仅能够帮助高校更好的控制预算,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高校财务管理的需要。

二、高校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制度在会计要素方面的差异

会计要素是会计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会计要素主要是指财务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同会计核算基础一样,不同的单位或者主体,在会计要素方面也是不相同的。从下图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企业会计要素所包含的内容,以及高效会计要素所包含的内容,二者的会计要素既有不同的部分,也有相同的部分。

由上图可以看出,企业的会计要素中,包含所有者权益,而在高校的会计要素中,却是净资产。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高校与企业的投资人是不同的。对于高校来说,高校的资金是由国家投入的,所以不可能像企业的投资人一样向学校索要利润,再加之高校本身就不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单位,而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单位。所以,高校的会计要素中不含有所有者权益这一项。同时,高校同企业相比,企业重视的是企业自身的利润,而学校着重是为了培养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做贡献,因而重视的是社会利益。所以企业的会计要素中,包含利润这一重要要素,而高效中则不保留这一要素。此外,高效所采用的会计核算方式是收付实现制,所以,支出是其一项重要的会计要素。

三、高校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制度在会计科目方面的差异

会计科目是按照经济业务的内容和经济管理的要求,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科目。高校会计制度中一级会计科目有38个,企业会计制度一级会计科目有85个(依据2002年1月1日起实施的《企业会计制度》)在部分新近文献资料中将企业会计的一级科目增加到了一百多个,见随着会计核算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会计科目也在不断的细分以适应日益复杂的经济活动。从科目数量相差悬殊也能看出二者在科目设置上的差异很大,企业会计更加精细和复杂,2009年财政部公布的《高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将高校会计的一级科目增加到56个,其中部分借鉴和引入了企业会计的部分科目,使高校会计核算更加准确和科学。

通过上述两个会计主体在会计科目方面的比较中,我们可以将高校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制度在会计科目方面的异同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无论是企业的会计科目,还是高校的会计科目,二者都属于会计体系,因此,二者的会计科目中,肯定会有相同点。通过统计研究,二者在会计科目方面共有七个相同点。第二,会计要素包括会计科目,而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在更详细的一个层次上的划分。所以,由上述高校与企业在会计要素方面的差异来看,二者在会计科目上势必会有很大的区别。然而,虽然二者在会计科目上有很大的区别,但是高校与企业在核算内容上却在一定程度上相似。第三,由于企业的会计科目要比高校的会计科目详细的多,所以,在一定的情况下,企业的会计制度要比高校的会计制度在财务方面的工作上要做得更详细。举个例子我们就可以非常的清晰明了。如,学校与企业同样向银行进行贷款。企业在记录时,则会根据贷款的具体情况以及企业的具体情况,将贷款计入长期贷款、或者是短期贷款,记录的比较明确。而高效向银行贷款后,只是简单的计入贷款科目。以上可见,企业会计科目的详细划分,使得企业的财务记录状况更明确,管理更有效。

以上仅仅只是高校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制度三个主要方面的差异。然而,事实上,仅仅这几方面的差异中,仍旧有很大的研究潜力。此外,会计制度涉及的方面很多,对于高校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制度差异的研究还可以从其他多个方面进行考虑,从而为会计制度在高校中更好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基础。

四、企业会计制度对于高校会计制度的启示

虽然企业会计与高校会计分别应用于不同性质的会计核算主体,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企业会计对于高校会计的发展和完善仍具有借鉴意义。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高校会计制度的改革。2009年8月财政部公布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中就引入了许多企业会计的方法和原则,例如《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中第一部分第三条规定高等学校会计采用修正的权责发生制基础。

通过高校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制度的对比,企业会计制度对于高校会计制度的启示,就笔者看来,首先应该从权责发生制方面来进行思考。从上述的对比分析中,我们知道采用权责发生制的会计核算方法能够帮助会计主体明确在一个期间内,主体的经营、运转状况,从而促进跨会计主体在许多方面的发展。而高等学校一直秉承传统的收入实现制度。在当今社会中,社会的形势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现如今的高校的资金来源也不仅仅来源于国家的财政支出,高校的资金来源逐渐趋向于多元化。与此同时,社会对于高校经营效益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如培养一个学生,高校所付出的成本是多少等等类似的问题。所以,对于采用收入实现制度的高校来说,显然是不能很好的处理这些问题的。因而,高校会计领域的相关人士需要对这一问题进行考虑。

其次,企业会计制度对于高校会计制度的启示还可以从资产折旧的引入来进行考虑。高校的资产折旧问题主要体现在固定资产方面。按照当下的高校的会计制度,固定资产是不进行折旧的。然而,对于高校来说,固定资产是学校财务支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学校总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对于固定资产不能进行折旧,那么在很大程度上,就不能真实的对学校的固定资产进行统计,同时也增大了学校的固定资产。所以,对于这一问题,也需要会计领域的专业人士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思考。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制度的对比,对于高校会计制度的研究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从高校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制度的对比中,我们很好的研究高校会计制度中的不足。然而,会计制度本身就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制度,再加之在不同的单位中,会计制度又有着不同的特点。所以,对于二者会计制度的差异的研究具有一定的难度。然而,为了让会计制度能够更好的应用在高校的管理之中,相关领域对于该问题的研究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第4篇

[摘 要] 2001年财政部颁发的《会计制度》与1998年财政部颁发的《保险公司会计制度》相比较,在许多方面有新的突破。对新旧制度的比较,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会计制度的变革,为建立适合我国保险业的会计准则提供帮助。新旧制度的不同主要体现在适用范围、资产的期末计价、长期股权的帐务处理、固定资产的入帐价值、无形资产的摊销期限、长期待摊费用的会计处理等方面。

2001年11月财政部颁发了《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制度”),自2002年1月1日起暂在上市的金融企业范围内实施。与1998年财政部颁布的《保险公司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旧制度”)相比,新制度集银行、证券、保险等会计制度于一体,在对会计处理的规定上有了新的突破,更加注意了金融企业的风险,谨慎性原则得到了较多的运用。虽然财政部规定新制度仅仅在上市的金融企业范围内实施,而保险公司还没有一家上市公司,也就是目前尚无保险公司必需执行该制度,但财政部在《关于印发〈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通知》中指出,鼓励其他股份制金融企业实施新制度。许多股份制保险公司酝酿上市已久,保监会明确表示,支持符合条件的保险公司上市融资,保险公司上市应该说并不是遥远的事情,执行新制度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而且准备上市的保险公司需要按照新制度编制与报送相关的财务资料。因而,对新旧保险会计制度进行比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会计制度的变革,把握保险会计制度的发展趋向,为最终建立适合我国保险业发展和各方需要的会计准则提供一些帮助。为此,将新制度与旧制度做了一些主要比较。新制度在以下几个方面与旧制度存在不同:

(一)资产的期末计价

旧制度中资产的期末计价均按实际成本,对长期股权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可以提取投资风险准备。而新制度规定,金融企业应当在期末对短期投资按成本与市价孰低计量,市价低于成本的部分,应当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应当在期末时按照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计量,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应当分别计提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二)长期股权投资的账务处理

旧制度中规定,保险公司如有经国务院特批对外进行的长期股权投资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颁布以前投出的目前尚未收回的长期股权投资,可以增设“长期股权投资”科目进行会计核算,但对于具体的账务处理没有做出规范。而随着保险资金运用渠道的逐步放宽,保险公司进行股权投资乃至直接进入证券市场,都将成为其实现保险资金保值增值、链接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的一个重要渠道。新制度对长期股权投资的入帐价值、成本法和权益法等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当然这是针对所有的金融企业)。

(三)固定资产的入帐价值

新旧制度对于购入固定资产的入帐价值规定相同,而对于另外几种情况存在不同程度的区别:

1.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旧制度规定按建造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全部支出记账,而新制度规定“按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全部支出,作为入帐价值。”

2.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旧制度规定按评估确认的原价记账,而新制度规定“按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作为入帐价值。”

3.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旧制度规定按租赁协议确定的设备价款、发生的运输费、途中保险费、安装调试费等支出记账,而新制度规定“按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的原账面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入帐价值。如果租赁资产占企业资产总额比例等于或小于30%的,在租赁开始日,企业也可按最低租赁付款额,作为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

4.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建、扩建的固定资产,旧制度规定按原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加上由于改建、扩建而增加的支出,减去改建、扩建过程中发生的变价收入记账,而新制度规定“按原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由于改建、扩建而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支出,减去改建、扩建过程中发生的变价收入,作为入帐价值。”

5.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旧制度规定按同类资产的市场价格或根据所提供的有关凭据记账,接受捐赠固定资产时发生的各项费用应当计入固定资产价值,而新制度规定“1.捐赠方提供了有关凭据的,按凭据上标明的金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入账价值。2.捐赠方没有提供有关凭据的,按如下顺序确定其入账价值:(1)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存在活跃市场的,按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估计的金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入账价值;(2)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的,按该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作为入账价值。3.如受赠的系旧的固定资产,按照上述确认的价值,减去按该项资产的新旧程度估计的价值损耗后的余额,作为入账价值。”

6.盘盈的固定资产,旧制度规定按重置完全价值记账,而新制度根据其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是否存在活跃市场采取与捐赠固定资产类似的原则确定入账价值。

7.新制度还规定:“经批准无偿调入的固定资产,按调出单位的账面价值加上发生的运输费、安装费等相关费用,作为入账价值。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中,还应当包括金融企业为取得固定资产而交纳的契税、耕地占用税、车辆购置税等相关税费。”这在旧制度中均未说明。

(四)无形资产的摊销期限

对于无形资产的摊销期限,旧制度规定:“合同规定了受益年限的,按不超过受益年限的期限摊销。”而新制度规定:“合同规定了受益年限,也规定了有效年限的,摊销期不应超过受益年限和有效年限两者之中较短者。”其他情况新旧制度的规定一致。

(五)长期待摊费用的会计处理

新制度与旧制度相比,在长期待摊费用的处理上有以下几点变化:

1.旧制度规定,长期待摊费用是摊销期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项费用,包括开办费、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租入的固定资产改良支出以及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的其他摊销费用。新制度对于长期待摊费用规定的概念一样,但范围有所缩小,主要是不再包括开办费(在开始经营的当月直接计入损益)以及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发生时直接计入损益),并且明确指出:“应当由本期负担的借款利息、租金等,不得作为长期待摊费用处理。”

2.旧制度规定:“开办费应当从公司开始经营的当月起,按不超过5年的期限平均摊销;如开办费不大的,也可在开始经营的当月一次摊销。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应在大修理间隔期内平均摊销;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应在租赁期内平均摊销。”而新制度规定:“长期待摊费用应当单独核算,在费用项目的受益期限内分期平均摊销。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应当在租赁期限与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孰短的期限内平均摊销;其他长期待摊费用应当在受益期内平均摊销。”对于旧制度规定的开办费,新制度规定:“除购建固定资产以外,所有筹建期间所发生的费用,先在长期待摊费用中归集,待金融企业开始经营的当月起一次计入开始经营当月的损益。”此项规定体现了谨慎性原则。

3.新制度增加了如下规定:“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其他单位发行股票支付的手续费或佣金等相关费用,减去股票发行冻结期间的利息收入后的余额,从发行股票的溢价中不够抵销的,或者无溢价的,若金额较小,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若金额较大,可作为长期待摊费用,在不超过2年的期限内平均摊销,计入损益。”

4.新制度规定,如果长期待摊费用项目不能使以后期间受益的,应当将尚未摊销的该项目的摊余价值全部转入当期损益。

(六)借款费用资本化的会计处理

新制度对借款费用资本化做了详细规定,与旧制度相比,有以下变化:

1.旧制度规定,长期借款发生的利息支出、汇兑损失等借款费用,属于筹建期间的,计入开办费;属于与购建固定资产有关的,在固定资产尚未交付使用之前发生的,计入有关固定资产的购建成本;除上述情况之外的,计入当期损益。而新制度规定,除为购建固定资产而借入的专门借款所发生的借款费用外,其他借款费用均应于发生当期确认为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2.新制度规定,在以下3个条件同时具备时,为购建某项固定资产而借入的专门借款所发生的利息、折价或溢价的摊销和汇兑差额应当开始资本化,计入所购建固定资产的成本:(1)资产支出已经发生(只包括为购建固定资产而以支付现金、转移非现金资产或者承担带息债务形式发生的支出);(2)借款费用已经发生;(3)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活动已经开始。旧制度对此没有规定。

3.新制度还对资本化率、以非借款方式募集资金专项用于购建某项固定资产、某项建造的固定资产各部分分别完工、某项固定资产的购建发生非正常中断以及所购建的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情况做了详细说明,这些在旧制度中均无规定。

(七)短期投资利息收入的会计处理

新制度规定,短期投资的利息,应当于实际收到时,冲减投资的账面价值,但已记入“应收利息”的除外。而旧制度中规定,除已计入“应收利息”科目的以外,短期债券投资的利息收入一般应于收到时确认为投资收益。

(八)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所得税的会计处理主要有应付税款法和纳税会计法。两种下会计处理有很大区别,所确定的各期所得税费用也不同。旧制度规定,保险公司应当采用应付税款法缴纳所得税。而新制度规定:“金融企业应当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采用应付税款法或者纳税影响会计法进行所得税的核算。”如果保险公司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那么,就需要增加“递延税款”科目。

(九)外币业务核算

新制度对外币业务核算的主要变化有:

1.旧制度中规定,采用外汇分账制的公司,应设置“货币兑换”科目,各种货币之间的兑换及有关外币账户的联系均通过“货币兑换”科目核算。新制度中规定:“采用外币分账制核算的金融企业,应按业务发生时的各种原币填制凭证、登记帐簿、编制会计报表。金融企业发生结售汇、外币买卖以及各种货币之间的兑换及账务间的联系均通过‘外币买卖’科目,并按业务发生时的汇率记账。‘外币买卖’科目应采用多栏式账簿,同时记录外币金额、汇率等。”

2.旧制度规定,对于采用外汇统账制的公司,月份终了,其按照月末汇率折合的人民币金额与原账面人民币金额之间的差额,作为汇兑损益,属于筹建期间的,计入开办费;与购建固定资产有关的借款产生的汇兑损益,在固定资产交付使用前计入该项在建固定资产成本;除上述情况外,均计入当期损益。新制度则规定:“采用外币统账制核算的金融企业,应分别记账本位币和各种外币进行明细核算。各种外币账户的外币余额,期末时应当按照期末汇率折合为记账本位币。按照期末汇率折合的记账本位币金额与账面记账本位币金额之间的差额,作为汇兑损益,计入当期损益;属于筹建期间的,计入长期待摊费用;属于与购建固定资产有关的借款产生的汇兑损益,按照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原则进行处理。”

3.新制度对外币报表折算作了规定,要求金融企业应将以原币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折算为人民币。具体折算方法如下:资产负债表,除权益类项目外,其他项目按照期末汇率折合为人民币;权益类项目按照汇率折合为人民币。不同汇率之间形成的差额,作为外币折算差额单列项目反映。利润表,按期末汇率折合为人民币。而旧制度中对此没有做出规定。

(十)增加了会计调整

新制度对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以及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处理做了详细规定:对于会计政策变更应当采用追溯调整法或未来适用法。会计估计变更时,不需要计算变更产生的累积影响数,也不需要重编以前年度会计报表,但应当对变更当期和未来期间发生的交易或事项采用新的会计估计进行处理。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调整事项,应当如同资产负债表所属期间发生的事项一样,做出相关账务处理,并对资产负债表日已编制的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其相关附表和现金流量表的补充资料,但不包括现金流量表正表)作相应的调整。资产负债表日以后才发生或存在非调整事项,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说明其内容、估计对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影响;如无法做出估计,应当说明其原因。旧制度对此均未涉及。

(十一)增加了或有事项的处理

新制度对或有事项做了详细规定,指出金融企业不应当确认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但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或有负债形成的原因,预计产生的财务影响(如无法预计,应当说明理由),以及获得补偿的可能性。旧制度对此未涉及。

(十二)增加了对会计报表附注的规范

第5篇

Since December 31, 2010, the ministry of finance in our country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and the nee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al and health undertakings, has issued a new hospital accounting system, and ask the pilot city public hospital since July 1, 2011, must carry out the system, since January 1, 2012, all hospitals must carry out the system of the country. Because of the old hospital accounting system can not meet the nee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hospital, the hospital of the new accounting system, overall management for the modern hospital finance system,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hospital financial management. This article will combine their own work experience, from accounting system applicable scope change; Increased with the public fiscal reform of relevant accounting content; In order to reflect the real value of the asset, requirement plan carry depreciation of fixed assets; The revenue expenditure accounting subjects Settings adjusted; The capital account data into hospital accounting system; Clear the hospital cost accounting and cost during the period of and collation; To improve and enrich the financial reporting system; Reform the connotation of equity accounting and eight aspects to the new accounting system structure change, this paper compares and analyzes the advantage of the new accounting system in a comparative analysis in the layer was further improved。

关键词:旧会计制度;新会计制度;架构变化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2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不断发展,我国原来的医院会计制度已经不能再顺应历史的潮流,所以在2010年12月31日,我国财政部门颁布了医院新会计制度,并要求试点城市公立医院自2011年7月1日起,执行该制度,自2012年1月1日起,全国所有医院必须执行该制度。本文主要通过医院新会计制度和旧会计制度的对比,来探讨医院新会计制度的架构变化。

一、旧会计制度已不能满足现代医院发展需求以及新会计制度的提出

于1999年1月1日开始执行的医院旧会计制度,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延伸,公立医院改革的推进,已经不能再满足现代医院的发展需求。为了使医院的会计制度跟上医院改革的运行,使医院会计制度能够满足现代医院的发展需求,2010年12月31日,我国财政部颁布了医院新会计制度,并要求试点城市公立医院自2011年7月1日起必须执行该制度,自2012年1月1日起,全国所有医院必须执行该制度。医院新会计制度的提出有利于现代医院财务系统的全面管理,有利于提高医院的财务管理水平。

二、新会计制度架构变化

下面,我们主要从以下八个方面来对比分析一下医院的新会计制度架构变化情况。

1.会计制度适用范围变化:旧会计制度的规范范围仅仅为国内拥有独立核算权利的公立医疗机构,主要包括:拥有独立核算权利的公立的各级门诊部(所)、卫生院、疗养院、专科医院以及综合医院等。而新的会计制度的规范范围则较旧制度不同,新会计制度不再规范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的会计活动,如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医疗服务站等的会计活动不再受医院会计制度规范。但是新制度同时却也规定,其他的非营利性的医院也可以按照新制度的规定来规范日常的会计活动。会计制度规范范围的改变,使得公立医院与其他非营利医院在会计活动中的规范一致,消除了公立与非公立的差别,而将基层医疗机构排除在外。

2.增加了与公共财政改革相关的会计核算内容:新《医院会计制度》根据政府收支分类的体系和具体科目的设置办法,新增了与国库集中支付、政府收支分类、部门预算、国有资产管理等公共财政相关的会计核算内容。如:按照国库管理改革要求,增设“零余额帐户用款额度”、“财政应返还额度”; 按照部门预算管理要求,增设“财政补助结转(余)”科目,并要求“财政补助结转(余)”、“财政补助收入”、“财政项目补助支出”、“医疗业务成本”、“管理费用”等科目按照或参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设置明细科目。改革后的科目体系和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体系保持一致,从技术上使预算、核算、决算一体化成为可能。

3.为了真实反映资产价值、要求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旧会计制度中,没有规定对医院固定资产计提累计折旧,固定资产按照原值记账,且按照账面价值的一定比例提取修购基金,容易造成固定资产和总资产的虚增,致使医院资产信息不实。所以新会计制度将权责发生制引入固定资产的核算中,重新规定了固定资产的核算方法,主要包括:必须对固定资产按月计提折旧(图书除外),真实的将固定资产在某一时间点的净值在账面上反映出来;同时废除计提修购基金核算办法。并且对资金来源不同的固定资产折旧进行不同的会计处理:对于财政补助、非财政科教项目收入形成的固定资产,在计提折旧时增加累计折旧,同时冲减待冲基金;对医院其他资金形成的固定资产,在计提折旧时增加累计折旧并计入医疗业务成本。对固定资产计提累计折旧后财务报表中固定资产按净值体现,提高了财务报表的可靠性,更能准确地反映医院资产价值。

4.对收入支出类会计科目的设置进行了调整:旧会计制度将医院的销售收入分为药品收入、医疗收入两块。相应的支出也分为药品支出、医疗支出,从而使得药品与医疗的经营情况清晰。那么这种入账方式就导致医院用药品的盈余来弥补医疗服务的亏损,导致的结果就是医院的医疗水平越来越差、药价却越来越高。所以新会计制度就取消了这种分类方式,将药品收入和医疗收入合并为医疗业务收入,并且将医疗支出以及药品支出合并,统一称为医疗业务成本,同时取消了药品进销差价。这种记账方式有利于从思想上解除重视药品轻视医疗服务的偏见,有利于治病费用的降低。

5.将基建账数据并入医院核算体系:旧制度的基本建设会计核算独立于医院会计核算之外,这样造成医院的会计信息不全面,违背了会计制度应反映会计主体的整体经济活动这一基本要求。按照新医院会计制度要求,在按国家有关规定单独核算基本建设投资的同时,将基建账相关数据并入医院“大账”使得医院的核算体系能够真实、全面的反映医院的会计信息,保证了会计信息的完整性。

6.完善了医院成本核算与归集体系建设:旧会计制度对医院成本的管理比较笼统,这不利于医院的成本管理,想进行成本控制却发现可供参考的相关会计数据很少。新制度将医院的成本核算分为科室成本核算,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病种成本核算,床日和诊次成本核算,并规定医院成本核算一般应以科室、诊次和床日为核算对象,三级医院和其他有条件的医院还应以医疗服务项目、病种等为核算对象进行成本核算。新制度深化与细化了科室成本核算,将科室成本核算分为临床服务类、医疗技术类、医疗辅助类和行政后勤类四类,为医院的成本管理、成本控制提供了有效依据。

7.完善和丰富了财务报表体系:旧会计制度中规定的医院财务报表主要包括医院会计报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新会计制度完善了医院的财务报告体系,新增了:现金流量表、财政补助收支情况表、会计报表及其附注、财务情况说明书、各科室直接成本表、临床服务类科室全成本表和临床服务类科室全成本构成分析表。这样新制度使得医院的报表更加完善,医院的成本核算更加清晰,资金流量来去更加明确。

8.改革了净资产的内涵与核算:新制度规定医院的净资产包括:事业基金、专用基金、待冲基金、财政补助结转(余)、科教项目结转(余)、本期结余、结余分配。新制度在以下方面做了修改:

(1)取消了固定基金。原固定基金中财政补助、科教项目资金形成的长期资产净值在待冲基金中反映,医院自有资金形成的资产净值在事业基金中反映。

(2)取消了专用基金中的修购基金。增设“累计折旧”做为固定资产备抵科目,以全面反映固定资产的原值、累计折旧、净值。

(3)在专用基金中增设医疗风险基金。按照新制度的有关规定,医院按不超过当年医疗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医疗风险基金,专门用于支付医院购买医疗保险发生的支出或医疗事故纠纷等引发的医疗赔偿。

(4)增设待冲基金。为全面反映财政资金的实际收支结余情况,又能体现分期消耗、一次补偿的要求,将财政补助资金购建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计入净产值在待冲基金中反映,并分期计提折旧和摊销,计提折旧和摊销时冲减待冲基金。

三、结束语

本文主要从会计制度适用范围变化;增加了与公共财政改革相关的会计核算内容;为了真实反映资产价值、要求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对收入支出类会计科目的设置进行了调整;将基建账数据并入医院核算体系;明确了医院成本及期间费用的核算与归集;完善和丰富了财务报表体系;改革了净资产的内涵与核算八个方面对新会计制度架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新会计制度的执行使得医院的会计活动更加适合现代医院的发展轨道。

参考文献:

[1]李玉.新旧会计准则比较分析[J].当代经济,2009,12:120-121.

[2]唐英.医院新旧会计制度对比探析[J].北方经济,2012,11:18-19.

第6篇

关键词:新医院会计制度 体制改革 会计理念

2011年1月18日财政部推出了新《医院会计制度》,是建立在两次征求意见稿的基础之上,并且经过两年的讨论以及听取各方建议,最终形成了这部新的《医院会计制度》。这部会计制度的推出,推动了医院的改革,并且对各类医院的会计核算进行了系统化的规范。根据相关内容可知,新会计制度借鉴了企业会计制度以及国际惯例,不仅能够满足公立医院的管理要求,而且更有利于公立医院改革创新以及加强财务管理。

一、旧医院会计制度局限性分析

首先,在新《医院会计制度》推出以前,旧医院会计制度没有明确的性质,我国的会计制度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预算会计制度,一类是企业会计制度。旧医院会计制度则不属于这两类,而且对于医院而言,过去的会计业务处理主要依靠权责发生制,而预算会计制度使用收付实现制。医院作为行政事业单位,不同于企业经营单位,对于会计的管理主要是对收支以及结余进行核算,而不是对经营过程进行监督管理。

其次,医院与行政事业单位没有明确区分,尽管将医院看作行政事业单位,但医院与真正的行政事业单位不同,医院具有一定的经营性质,必须有成本核算,而事业单位则不必进行成本核算,主要因为医院需要对药品管理进行严格管理,将药品收支与医疗业务分开管理,并且严格依据核定收支、超支上缴的原则进行处理。同时,医院的资金来源具有多样化,不仅包括政府补贴,还包括其他收入,医院可以参与市场竞争,并且其存在形式可以使独资以及合资等,这都不同于事业单位。

再次,面对新时期的新要求,要获得不断地发展,就需要对原有的体制以及制度进行改革优化,原有的医院会计制度不能够满足体制改革要求,主要在于原医院会计制度的定位就在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和社会制度,随着时代的进步,各项体制的变革,原医院会计制度已不能够满足新时期的要求和发展需要。而且其核算方法存在缺陷,没有进行提取折旧,就导致了对医院固定资产核算有失准确性。

二、医院会计制度改革中的理念创新分析

对于医院的制度改革,我们主要分析新医院会计制度,上面我们分析了旧医院会计制度的不足之处,并对其进行分析,在新医院会计制度中,对上述问题进行完善优化,使其得到解决,因此,新的会计制度更能满足新的发展需要,推动了医院会计制度的变革,使得医院的管理制度更加完善。但是对于一项新制度的推出,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它的实际操作以及制度管理上的变化,而要深入剖析它的理念的升级和创新,明确医院改革发展的方向,更好地贯彻落实新医院会计制度。

对于新医院会计制度,首先体现了谨慎性以及可操作性的原则理念。在新会计制度中,明确限定了适用范围。新医院会计制度明确规定,其适用范围仅限于公立医疗医院,不再包括旧医院会计制度中的乡镇医院以及社区医院等。主要由于乡镇以及社区医院的会计核算形式不同于公立医院,因此为了保持严谨性以及可操作性,将其排除在外。

其次,以权责发生制为核算基础,进一步强化会计理念。对固定资产进行重新定义,以及相关核算方法的调整。新医院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进行了重新界定,即单位价值在1000元及以上,使用期限在1年以上,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保持原有物资形态的资产,以及单位价值不足1000元,但是使用时间在1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均应作为固定资产管理。为了加强以会计核算为基础的会计理念,深化这一会计基础,新医院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进行明确规定,要求对医院的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核算,这样就将提取折旧的核算方法引入,很好地解决了旧医院会计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且,新医院会计制度对国库集中支付相关会计核算进行了明确规定,对其进行规范化处理,增设了财政应返还额度以及零库存账户用款额度等两项会计科目,严责依照权责发生制的会计理念,进行相关的会计核算。也就是在区分当期是否取得了财政资金时,要根据收款权力的入账为准,而不是依据现金作为标准。这不仅完善了医院与国家集中支付的会计核算内容,而且使得会计信息更能真实地反映医院特定会计期间内的财务状况。

再次,体现了与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和经济活动变化相适应的会计理念。新会计制度增加了“长期股权投资”和“长期债券投资”两个核算科目,使医院会计制度改革能够满足医院投资发展的需要,与当前医院的经济发展形势相适应,为会计业务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现象提供了可执行的制度规范。而且新医院会计制度对会计报表体系进行了全面完善,在借鉴企业会计制度的基础上,增加了财政补助收支情况表、现金流量表及其他成本报表,使医院会计报表体系趋于完整。

三、总结

新医院会计制度,不仅满足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和经济运行方式变化的需要。明确了医院会计理念的新方向,有效的推动了医院会计事业的健康发展。通过对旧医院会计制度的局限性进行简要论述,基于医院会计制度改革的角度,对医院会计理念的新方向进行分析,才会明确医院的未来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夏菱.从医院会计制度改革看医院会计理念的新进展[J].重庆医学.2010(8)

[2]徐文芳.医院会计制度改革与医院会计新理念[J].科技致富向导.2010(13)

第7篇

一、新医院会计制度的财务管理措施和旧医院财务管理会计系统措施之间的区别

(一)医院财务会计管理制度的背景和目的之间的差异

新医院会计制度下的财务管理与旧医院会计制度相比可以明显发现,旧医院会计制度是属于全国性的医院会计制度体系,以能够实现医院会计期间收集的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而实施的制度,而新医院会计制度的建立是国家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医院在经营管理中能够合理使用财政投资的资金。新医院会计制度放宽了初级卫生保健部门的管理力度,减少了很多强制性的管理内容。

(二)新旧医院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处理中的区别

旧医院会计制度下的财务管理虽然很严格,但是并不全面细致,并且财务管理方式方法也非常单一。而新的医院会计制度在财务管理的工作过程中则更加的全面细致,对医疗补贴、科研项目以及管理费用等方面做出了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同时又加入了信息网络化技术的优势,使医院对财务管理的实施过程中更加科学,更加规范,同时也建立完整的信息化医疗财务管理体系,以能够最大限度做到在财务运行上全面全方位的跟踪管理。

二、新医院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措施的具体方法

现阶段,许多医院在进行市场投资行为活动的过程中存在严重的随意性问题,所以在进行财务管理中一定要做好内部控制工作,要针对这一方面重点管理。首先,在进行投资行为活动之前,要有专门的工作人员针对投资项目进行实践考察以及调研分析。然后,要针对调研制定全面的可行性报告。并且,关于医院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工作,一定要针对投资项目进行专门的预算编制以及审核工作,保证各项资金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最后,医院在进行投资活动时,一定要根据内部控制的要求,区划项目申请、管理以及招投标等方式,明确各方参与者以及责任人,清晰他们之间的投资关系。这样能够有效的降低医院投资活动财务风险。加强医院内部的固定资产审计,控制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通过“控制—自我评价”的方法,及时发现医院在固定资产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以便进行及时的纠正,还可以考虑建立岗位责任制等。在医院固定资产的财务管理中对管理的效率进行监督,针对医院固定资产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这样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提高医院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水平,促进医院健康发展,医院也可以考虑聘用医院外部的财务管理专业人员进行固定资产的方面的评估。在监督过程中,要对内部的固定资产进行全面的评审,将其当作日常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发现财务管理方面的漏洞和缺陷,应该及时向领导层汇报,并且采取措施解决漏洞。随着计算机信息化的发展,加强医院内部的监督,是医院实现固定资产财务管理的重要方法和途径。新医院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部门需严加控制,并注意开源节流。对各项经营活动的收支情况实行财务监督和检查,对经济合同和协议要参与审查,并及时纠正违纪事件,把好财务纪律关。经常对有关经济活动进行观察与分析,及时提供财经情报,做好领导的参谋;制定本系统的各种财务规章制度和办法,按规定完成各项报表和账目,健全会计档案,并妥善保管有关凭证资料。同时,还应该定期有计划地做好财务人员培训工作,以提高其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保证财务管理工作人员能够对医院财务管理有充分的了解。其次,还要定期组织财务工作人员通过其所遇到的工作方面的问题来集体讨论,使其可以通过集体的力量找出最佳财务管理的措施,以此提高会计核算的准确性与正确性。

三、结束语

新医院会计制度下的财务管理措施要求医院进一步改革和完善财务管理、会计制度,进一步提高财务会计信息的准确性,然而会计制度下的财务管理措施是一项很琐碎很冗杂的工作,需要医院的财务人员在辛勤工作的过程中对会计制度不断地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以能够最大限度保证医院可持续发展,保证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得到有效的保障。

作者:段洪 单位:武汉市医疗救治中心

第8篇

会计制度从它产生的那天开始,就在不断经历着变革,而每次变革都是迫不得已地受到环境变化的驱使。会计制度的变革与社会经济环境及其他相关环境有直接联系,而社会经济环境是一个宽泛的、动态的、不断发展的概念。当信息技术正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自然也对规范财务会计与报告的《企业会计制度》(简称《制度》,下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为缓解会计制度与信息化环境的紧张局面,紧跟信息时展的步伐,我们必须与时俱进,从形式到结构再到内容对《制度》进行信息化改造,实现会计制度的现代化。会计制度现代化具体包括制度内容完整化、制度表述现代化和制度数据信息化等三个方面。

一、制度内容完整化

《制度》在体例设计上存在明显缺陷,满足不了信息化下指导企业会计核算的需要,应完善对会计信息化核算的规范。按《会计法》中有关会计核算的原则性要求,会计制度应包括如下基本规范内容。

1、会计制度总则

会计制度总则是指会计制度的概述部分,主要内容应包括:制定会计制度的依据、意义及适用范围,会计机构设置,会计工作任务,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会计核算一般规则、记账方法、计量单位与会计分期,会计档案的建立与保管,会计制度的实施等。

2、会计科目及使用说明

会计制度中应规范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以指导会计科目的设置。科目编号应按变现性、流动性和重要性以及经营、投资和筹资活动进行分类排序,以有利于确认科目性质、帮助记忆、方便信息化处理;科目内容及性质说明应简单、明白,确定会计科目与报表项目时应一致;制定会计科目名称、分类及编号表;举例说明每一科目性质及其应用范围等。

3、记账凭证的格式和应用

记账凭证是登记账簿的直接依据,作为初始会计信息的载体,其规范程度将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的披露,在会计信息化条件下更为突出。按不同的标准,记账凭证可以分为多种,并且信息化凭证与手工凭证也有很大不同。因此,制度应对每种记账凭证的格式作出强制性的规范,并适当明确各自的应用范围,编制规则当然也应具体阐明,其规范内容还有记账凭证发生错误时的处理方法,以自制原始代替记账凭证的规定,凭证的传递程序及要求,手工凭证的整理归档及电子凭证的备份等。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凭证种类,将原始凭证中的一般数据转化为会计语言,为后续数据加工提供准确的数据源。

4、会计账簿的格式和应用

设置和登记会计账簿,是编制会计报表的基础,是连接会计凭证与会计报表的中间环节。“社会经济越发展,账簿组织的建设越完善,这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个基本规律。”因此,科学合理地确立账簿规则,是会计制度规范中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会计制度的账簿规范主要包括会计账簿的种类,各类账簿的格式和使用说明,登账方法,记账过程中错账更正的处理,对账和结账的要求及方法,使用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特殊规定等。

5、示范分录

会计分录是会计事项的转换器,其记录载体是记账凭证,是会计的初始确认、计量和记录,属于会计制度规范的重要内容之一。因其具有很强的示范性,故会计制度中称其为示范分录。理想的示范分录应具有分录的一切要素,包括金额要素,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会计分录,而不能像《制度》那样缺乏金额支撑。该示范分录应基于一个虚拟的会计主体所列举的主要会计事项,配合全通用会计核算软件,可实现示范分录的信息化数据处理,进而为会计制度的报表规范提供数据源。

6、会计报表的格式和应用

会计报表是财务会计信息的主要载体,是会计制度规范的重点。主要内容包括会计报表的组成,即企业对外和对内披露的会计报表种类,报表格式,编制依据,编制要求,编制方法,在文字说明的同时辅以相应的示范分录一体化数据支撑,进行信息化编制和查询。

7、会计核算形式

会计核算形式是指账簿组织、记账程序和记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是规范会计核算工作的组织方式。主要内容有:使用的记账凭证和会计账簿种类和格式;各种凭证和账簿之间的关系;审核编制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报表的程序和方法以及综合的会计事务处理流程。这些内容按不同的组合方式,就构成了不同的会计核算形式。我国目前采用的会计核算形式主要有以下六种:记账凭证核算形式、日记总账核算形式、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凭单日记账核算形式和多栏式日记账核算形式。各种会计核算形式,既有共同点,也有各自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各种核算形式登记总账的依据和方法不同。至于会计事务处理流程一般以流程图的形式表示。会计制度应根据实际情况,区别人工记账与信息化处理方式,按不同的会计核算形式设计流程图,以指导企业正确进行会计核算。

8、附则

会计制度的规范内容除前述几项以外,其他规范内容应列入附则。

任何最简单的会计制度,都应该有会计科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示范分录、会计报表和会计核算形式六项规范内容,前五项是五个相对独立的个体,也是会计制度的核心,而由会计核算形式把它们联结成一个整体,形成会计制度的完整体例结构。

二、制度表述电子化

会计制度的表现形式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实施的成本及效果,是会计制度设计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现行《制度》文本采用纯纸质形式,这会带来一系列问题:首先是资源上的耗费,增加了宣传和学习成本,并且不利于广泛传播,与信息化社会显得格格不入;其次是带来普及应用方面的难度,纸质介质使若干设计理念无法体现,许多设计初衷无法表达,可理解性及操作性存在不少问题,难以达到规范企业会计核算的目的;再次是实施效果上的问题,这其实是由第二个问题所带来的后遗症,前述不足使制度的实施效果大打折扣。有鉴于此,我们必须对《制度》的纸质形式进行信息化改造,改进后的会计制度将采用当今流行的磁介质形式,具体表现为制度文本的电子化,主要包括会计科目、示范分录及会计报表表述的电子化。这样,不仅节省了资源,而且也使在纸质形式下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迎刃而解。

三、制度数据信息化

《制度》在规范会计分录与报表编制上都只有文字说明,且相互严重脱节。分录规范不过是一些毫无金额的个例,虽然规定得比较详细,但由于缺乏相应配套的整体数据,在诸多问题上难免使人产生误解,特别是规范的多借多贷复合分录使人费解。而编表指南涉及的会计报表不全,某些编表指南的系统会计事项太少,业务覆盖面狭窄,甚至部分数据雷同,很难准确把握制度规范的精髓,导致制度实施多年仍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因此,为使会计制度的具体规范落到实处,充分发挥制度在指导具体会计核算时的示范作用,需要将相应的整体数据充实到制度规范中去,实现制度的数据一体化,主要包括示范分录和编表指南相结合的数据信息化。具体方法是:构建一个虚拟的会计主体,精心设计尽可能全面的会计事项,形成比较完整的系统数据模板;然后利用全通用会计信息化软件,配合制度规范的文字说明进行分录举例和报表编制,实现示范分录的数据与报表编制的数据一体化,在此基础上实现信息化。这样,既简单明了、便于理解,又易于维护、方便演示,并将事项、分录、记账和编表有机结合,形成整体,从而使得分录举例与编表指南完美结合,真正实现会计制度从形式到内容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郭道扬。会计发展史纲[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4.183.

第9篇

我国会计制度国际化的变迁规模是庞大的,涉及国家经济的方方面面,要想实现这一改变绝不可以走“一刀切”的道路。因此,我国大部分实行的是从一个细小的、特定的制度开始突破的,在完成这项工作之后再从与它关联性强的地方开始扩散,就是通过这样一种局部进行实现全局改变。这些都源于局部的探索,,这也很好的诠释了国际化变革就是一个局部带动整体的过程。

二、我国会计制度国际化的大致现状

1.会计制度国际化进程的单方靠拢

我国会计制度的演变都是学习国际上的做法,积极的向西方看齐,而这也造成我国在这方面过于单向趋同,而不是与国际的双向互动。例如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制定基本上都是由发达国家根据自己的利益需求制定的,这其中很少考虑到我国的特殊经济形势。虽然我国在会计制度的具体实践还不及国外发达国家,向其也学习可以让我国少走弯路,但是我国在经济文化背景上与西方尚且存在较大差异,像会计制度这样具有指导性的规则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会计制度的发展水平。

2.国内企业对会计制度的接受性不高

财政部的《企业会计准则》在上市公司正式执行的同时,非上市企业则是根据自身的企业实际情况决定是否执行新准则,因此国内大部分企业的会计核算依然有较大差别的。有的企业会计核算本身就不够健全,这样势必造成企业对适时而变的会计制度的接受性不高,也不利于企业间会计数据的可比性。3.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兼容性差我国会计制度建设的导向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而这也与国际会计制度制定的环境截然不同,从而我国会计制度与国际会计制度的兼容性问题也就日益突显。我国目前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很多监管制度规定尚不健全,在跟随IFRS的步伐的基础上制定的会计准则并不能完全与我国目前的贸易形势相契合。

三、对我国会计制度国际化的展望

1.加强制度理论探索,为国际化建设创造条件

随着我国企业所面临的经济大环境的多样化,这就要求理论的探索方面需要不断创新,同时所处理的会计业务也不断创新。王军曾说过建设会计准则具有影响社会面广,牵涉的相关者对,业务技术较难的特点,是一项复杂的会计研究工程,这也决定了它是企业要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这就要求会计研究者们时刻关注市场动态,充分利用学科间的联系,做好会计理论建设的基础工作。

2.明确会计制度国际化是长期的,不可一蹴而就

我们知道,国际会计准则是以美国、英国和法国等发达国家为主制定的,我国的经济水平与其仍有巨大的差距,我国还需加强与国际接轨的力度。大部分国家都明白会计法规要向国际标准靠拢,但是,由于国与国之间的具体国情不同,也决定制度的差异是不免存在的。所以我国在这个国际化的进程中,除了我国本身经济所处的阶段水平来说,还得依赖国际各方的变动,不可操之过急。我们得明确这种变动是长期的,需在稳进中实现国际化。

四、结论

第10篇

[关键词] 医院会计制度 存在问题分析 改进建议

一般的会计制度是指:会计人员的工作制度,它是政府机关、社会团体及各种性质的企业、事业单位在处理其会计事务时制订的一种方法,是会计方法和程序的总称,是会计工作的规范。而我国现行的《医院会计制度》是财政部、卫生部在1998年11月17日颁布的,并于1999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在过去的近10年内,《医院会计制度》在平稳中顺利运行,作为衡量和规制医院财务会计行为的标尺,为推进我国医院工作的发展及医疗服务事业的水平提升发挥了较大作用。但是,随着国内卫生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中国加入WTO,一大批民营医院、慈善医院、外资医院等多种形式的非公有制医院的出现,现有的《医院会计制度》已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医院自身发展及医院系统管理改革的需要,医院会计制度改革势在必行。鉴于此,笔者试结合自身在医院工作的实际,对我国现在通行的医院现行会计制度做一些初步的探究,以期抛砖引玉,以期对日后制定新的《医院会计制度》有所裨益,并就教于学界方家。

一、我国医院会计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纵观近10年来医院财务会计发展的实际,在医院日常会计行为中,笔者立足于医院的工作实践,并参照现行的《医院会计制度》,笔者不揣冒昧,对现行《医院会计制度》在医院会计实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予以分析如下:

(一)在适用范围上存在局限性

就理论层面而言,我国的《医院会计制度》是“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级各类公立医疗机构。”[1]这一规定,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还是比较切合中国社会现实的。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因为国内的公立医疗机构数量和质量难以适应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日常保健和医疗的需要,在实践中,许多非公性质的医院日渐兴起,尤其是民办的或慈善机构兴办的医院的大量出现。这些非公立医院在日常会计行为中怎样进行会计核算?非公立的社会福利性质的医院应该执行何种会计制度?我国现行的《医院会计制度》对此没有明确的规定,也不能提供令人信服的回答。

(二)医院固定资产核算方法存在弊端

在会计理论中,固定资产一般是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包括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工具器具等。”[2]在我国的广大医院里,固定资产在医院总资产中举足轻重,固定资产核算的完整性与准确性直接关系到某家医院整个会计账目记载是否失真。在一般情况下,一个医院发生的有关收益性支出直接在当前会计项目中列出。在日常会计项目中,购买或取得新的固定资产时,一方面要借记“专用基金――一般修购基金”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同时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直到固定资产报废、毁损等诸多原因消减时,才按原值借记“固定基金”,贷记“固定资产”科目。在会计实务中,这些会计行为应该详细记录在会计分录里;就传统会计理论而言,固定性基金并非是从其它的基金直接转变过来的,仅能当作是净资产的一种虚假增加,致使净资产在会计账目上出现不实。在这种情况下,此种约定俗成的医院固定资产核算的办法,不仅仅不能完整地考核出医院负责人的业绩全貌,也不能提高医院整体的经济效益,同时,在动态反映医院固定资产的实有价值上,也存在一定的虚假现象,在表象上造成很多医院支出的加大。

(三)无形资产核算不明确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为了谋求更大发展,大都逐步在树立医院自身企业文化上下功夫――各个医院的特有品牌就是该医院在市场竞争中的软实力。质言之,某个医院特有的医疗服务水平,舒适温馨的治疗环境等都均能为医院带来数额不小的经济收益。在实践中笔者知晓,在医院里,许多硬件投资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贬值,但类似于医院品牌和企业文化的无形资产反而会随着医院的成长而增值。同时,医院为了适应实际及自身发展需要,陆续开展一些能给自身带来较大经济价值的科研项目,其费用较大。故此,在医院会计账目中,资产负债表中关于无形资产的详细记录显得尤为重要――将无形资产更加具体化,直接反映在当期支出中。但现行的《医院会计制度》对无形资产核算的有关规定尚不明确。

(四)管理费用分摊方法不合理

笔者在医院工作多年,就本人目之所及,现行的《医院财务制度》里,间接费用在计算上是不能直接计入医疗支出或药品支出的管理费用中的,而在会计实务中,很多医院基本上是按照医疗部门和药品部门的人员人数比例进行平均分摊。在一般情况下,很多医院的医疗部门和药品部门人员比例大致为9:1,如果采用按人员比例分摊医院管理费用的话。那么,管理费用的80%以上必将分摊在医疗支出上,仅有20%会分摊到药品支出上。这样,在各级医院里,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大部分医院医疗收支亏损,而药品收支则呈现出结余数额较大的怪异现象――一定会影响到医院整体财务收支的真实有效性,且不能真正反映医院管理费用的全貌。

(五)“其他应收款”核算不合理

在理论上,“应收款项是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信用交易所形成的索取相应资源的权利。在以债权发生制为基础而编制的资产负债表中,应收款项可能是最能体现‘应计’特点的项目。”[3]但在《医院会计制度》里“其他应收款”的核算范围是,除应收在院病人医疗费、应收医疗款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暂付款项,其中,包括企业会计制度中规定不可随意计入的预付购货款等。在会计实务中,“其他应收款”科目核算范围过大,极易给医院的投资者、债权人造成误解。在新时期,各级医院融资渠道更加多样化,但医院会计中规定的“其他应收款”核算范围往往与企业不同,给社会各方面报表使用者带来诸多不便,他们常常对较大的其他应收款余额提出诸多疑问,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医院筹资的难度。

二、对现行医院会计制度的改进建议

鉴于我国现行《医院会计制度》存在的一些不足,笔者结合实践中的经验,尝试性提出以下改进医院会计制度的建议:

(一)按市场经济的要求构建医院会计制度

现行医院会计制度应随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不断予以完善,并力争适应时代和实践发展的需要。但实情是,我国多数医院属国有性质,是非营利性医院。伴随改革开放的顺利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成熟和完善,很多医院为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也开始实行独立的经济核算。故此,非营利性医院会计核算方法在借鉴企业会计核算方法的基础上,综合借鉴学习企业会计的统计分析方法,对医院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与监督;而对于营利性医院,经卫生主管部门审核登记注册后,可以考虑直接进行企业化运作,完全借用企业会计的核算方法。不容置疑的是,营利性医院在会计实务中,参照企业会计核算方法也有许多不妥之处。由于缺乏周详、细致的核算办法,营利性医院的会计核算往往处于混乱的状态,有碍于相关主管部门对医院财务的时时监管。鉴于此,笔者建议日后修订的《医院会计制度》中应补充对营利性医院会计制度的相应规定,以适应实践发展之需。

(二)完善医院的固定资产核算制度

在会计实务层面,建议医院会计在参照企业会计的核算方法的同时,逐步取消“固定基金”科目的核算内容,增加“累计折旧”会计科目。在购入或增加固定资产时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当计提折旧时,借记相关支出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并登记“固定资产”的明细账目和总账目。期末“固定资产”账户余额仍为原始数额,“累计折旧”账户余额为已提折旧额,在资产负债表中累计折旧作为固定资产的备抵项目标示于固定资产项目的下方,二者互抵后的余额应为固定资产净值。这种方法的优势是将资产负债表中的“累计折旧”项目金额、“固定资产净值”项目金额与“固定资产原价”项目金额相比较,可以较为明晰地知悉某家医院的整体固定资产新旧程度的信息及其使用情况,同时,便于会计报表使用人为医院负责人提供更加真实有效的会计信息,为医院在做出相关投资决策上提供帮助。

(三)将无形资产更加具体化

在医院资产负债表中增列“无形资产”科目,以全面反映整个医院资产情况。同时,应合理整理、统计医院的无形资产数额。一般而言,医院无形资产涉及的范围较广,且多属于医院企业文化层面――如医院品牌知名度及美誉度、管理理念、服务意识、医疗技术水准、医学科研成果等。目下,许多医院在日常运营中,大多注重有形资产的增长,竞相购买各种先进的医疗设备;对无形资产的开发投入和核算管理没能引起太多重视,致使无形资产流失现象较为严重。就经济学维度而言,在一段时间内为某个医院提供一些特殊权利或有利于医院取得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无形资产是一种较为稀缺的经济社会资源。建议医院将无形资产更加具体化,以应对市场竞争的需要。

(四)对管理费用分摊方法的建议

笔者认为,以后新修订的《医院会计制度》应改变目前单纯按医院在编人员比例分摊管理费用的方法,应采用灵活机动的方法,比如:将按人员比例和收入比例相结合、复合的管理费用分摊办法或其他方法。唯如此,才能符合“收入与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的配比性这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更能反映医院管理费用分摊的公平性,也便于调动医院整体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医院的整体经营效率和效益。

(五)增加“预付帐款”科目

笔者建议,在修改《医院会计制度》时,应增加“预付帐款”科目,使医院会计报表在实际使用时,以方便社会各方的需要,为医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利的空间。在以后的《医院会计制度》中,应该硬性规定各地医疗机构预付款项记入“应付账款”借方,如因厂家破产、关闭等原因确实不能收回所购货物的,再将原预付金额转入“其他应收款”科目。经过以上科目的调整,使会计报表使用者更加详尽地了解医院财务状况,使会计核算更加科学、合理,更好地为医院的各种决策服务。

综上所述,医院会计核算在维持医院良性发展和有序运行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推进医院医疗水平和服务水平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的稳步跃升起着经济准绳和标尺的作用。但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医院会计核算工作应与时俱进,顺应现实发展之需要,使医院会计工作更加有序、科学、合理,进而使我国的《医院会计制度》可以切实地反映出每个医院的真实经营业绩,较为全面的为医院以后的发展献计献策,以提升医院在新形势下的品牌竞争力,更好地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参考文献:

[1]医院会计制度.[EB/OL].省略,人民网,2003-06-09.

第11篇

1现阶段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

从基本属性分析,我国事业单位属于公共性质,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因为不参与市场的竞争,且纳税人资金的使用情况往往是由事业单位会计的日常性工作完成,这样一来则会导致事业单位的职能问题受到影响。尤其在当前新形势下我国事业单位会计面临的挑战更多,如果仍旧采取传统的模式则无法满足时展的要求,往往会导致会计核算不准确。除此之外,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还存在诸多缺陷,其一是缺乏先进的会计制度改革观念。从整体角度分析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在运行中存在诸多缺陷,加强改革与创新已经成为了时代所赋予的要求,但是在改革中其成效较小,之所以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观念比较落后,部分会计人员在整个管理过程中缺乏责任感,且会计人员综合素养比较差,导致会计工作现状不容乐观。其二是从会计人员角度分析,因为会计人员的素养比较低,甚至出现了老龄化现象,部分事业单位没有对会计人员进行培训与教育,这样则会导致核算不准确,财务数据疏漏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

2优化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应对措施

基于预算会计制度改革,深化事业单位会计建设,是以发展的视域,抓住改革发展的契机,以实际出发,建立健全会计体系,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以适应多元化的新环境。在笔者看来,优化事业单位会计建设,关键在于完善预算会计制度,健全会计预算报告体系,优化会计科目设置,进而深化改革发展。2.1深化资产实时监管,提高会计核算的科学性。新的改革环境、新的制度体系,要求事业单位在深化改革发展的同时,要坚持以创新发展的思维,完善会计核算内容、创新会计核算方法,都是提高会计核算科学性的重要内容。而预算会计制度改革为会计核算内容、核算方法的创新提供了基础,也进一步要求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创新发展的必要性。首先,事业单位应强化对长期资金的有效监督,抓好固定资产管理。特别是在固定资产折旧处理中,应严格依照会计准则,避免固定资产流失或“虚报”等情况的发生,确保在预算会计报表中,固定资产价值的真实体现;其次,资产管理是全面深化实时监管,确保财务信息及时更新,信息及时反馈,提高财务会计信息的有效利用,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并且提高财务报表的完整性、科学性,这是财务报表分析的工作基础。2.2完善预算会计报告体系,明确预算会计目标管理。在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之下,事业单位要以发展的视域,紧扣制度改革,逐步完善预算会计报告体系,以适应新的环境。首先,事业单位要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的相关制度,紧扣预算会计改革要求,这是提高事业单位会计建设的重要基础;其次,预算会计报告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一是要立足事业单位的现状,在内容统一、完整的前提之下,建立与国际预算会计制度相接轨的会计制度,从而实现规范化、统一性管理;二是优化事业单位会计体系,从本质上打破行业壁垒,进而提高会计体系的科学性、适用性,建立科学的核算方法与体系;再次,强化预算会计目标管理,提高预算会计的有效性。一是要做好预算外资金、财政拨款的分类,并对预算会计制度进行细化;二是要完善制度建设,在现金流量上,建立权责发生制,进而提高制度的约束管理;三是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有效性。在预算编制中,应明确职责,明确部门分工,通过相应的奖惩激励机制,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2.3优化会计科目设置,形成有效财务反映。首先,事业单位为确保真实、完整地反映单位财务情况,应对现有的会计科目进行调整,并进行科学细分,进而更好地适应新的制度要求;其次,适应新的制度要求,一方面要对国库集中支付等财政制度进行修订,并对新预算会计的核算方法进行创新,重新设置收支类账户,并对结算项目进行细化;另一方面,对固定资产等的核算,要进一步有优化,并将“基建”进一步纳入会计核算之中,而不是简单的每月汇总纳一次,进而建立完善的预算会计体系,提高会计核算的科学性;再次,消除财务数据交叉问题,严格控制资产总额、负债等的“虚增”,对财务信息的真实性所造成影响。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下,预算会计制度已经成为了事业单位发展体系中不容或缺的组成部分,也为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带来了发展要求,在这一发展背景下,需要跟随时展的要求,加强对新预算会计制度的认识与了解,保证预算会计改革能够推动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有序发展,实现会计工作与国际会计的相互接轨。当然,对于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需要加强分析,针对性的提出有效的措施,真正推动我国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的创新发展,实现我国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有效性与真实性。

作者:尹始莲 单位:临夏广播转播台

参考文献:

[1]李生念,孙军毅.新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下财务审计应关注的重点[J].会计师,2013(15).

[2]吴毅.浅谈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与审计监督的衔接.财经界,2015(21).

[3]李胜平.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预算会计制度改革所带来的影响分析[J].商,2014(13).

第12篇

关键词:探析 医院会计 制度改革

医疗体制改革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工程,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已经见到了一些效果,但医疗体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的医院会计制度改革是其中的重要一环,老旧的财务制度已经跟不上医疗体制改革的步伐。新的医院会计制度结合现阶段医院发展的特点,更好地规范了医院的成本核算和收支管理等环节,客观的体现了医院盈亏情况,为医院的优质高效提供服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医院的收费和完善补偿机制提供了可靠依据,为医院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新旧制度的差异对比分析

旧的制度中固定资产的标准模糊,一般在500元以上的设备就被列入固定资产,随着物价的不断上涨,一些易耗品早已超过这个价格,这种现象对与固定资产的核算造成了很大难度,准确性有所降低。另外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没有设置,导致一些固定资产的维修和报废都很难统计和推测,从财务管理角度不能可观了解设备的实用价值及效益。新的制度中明确固定资产标准,将修购基金划除,增设了备抵项目,能够将医院的真实经营状况体现出来。

旧的制度中,医与药独立核算,药品按照售出价格进行核算,这种核算漏洞大、缺点多,主要体现在一些医生开大处方、医生与药商的药品回扣等问题。这样会导致医院在将来的竞争发展中失去优势,失去患者。新的制度将药品的购入价作为核算标准,从而杜绝了药品购入和销售之间的差价,大大减少了患者的费用,使得医生在开出处方时更加谨慎合理,杜绝了药品回扣等现象的发生,为医院在竞争发展方面奠定了基础。

旧的制度中,医疗成本的统计很笼统,没有列出明细,医院从管理角度很难从报表中获得更多的财务信息,一些特殊的项目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例如: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债务重组、医院的合并与分立等会计账务处理。新的制度完善了报表体系的内容,清晰的反映了医院财务运行状况,特别是与预算报表的关联,方便了医院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数据。现在医院财政补助的比例很少,大多按市场规律运行,类似企业运行方式,市场竞争压力大,新的制度结合企业会计管理模式,使医院在将来的改制过程中进一步接轨。

二、新制度的亮点

(一)债权发生制的应用

新医院会计制度针对会计要素加以明确,不再要求医院的会计核算除采用权责发生制外,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费用,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规定的原则和制度的规定进行。新医院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让资产负债更加清晰,取消了修购基金。

(二)预算和财务两种信息在一个会计系统同时体现

新医院会计制度在一个会计系统中同时将两种信息进行反映。提出了采用“待冲基金”这一会计科目是新会计制度最大的创新性亮点之一。更好地解决了固定资产折旧与财政补助资金形成的问题,使预算管理需要得到兼顾。冲销的待冲基金,不再反映为成本费用。使得医院可以把非财政资金和财政资金形成的资产进行区分,对财政资金形成的资产可以通过“待冲基金”这一科目进行过程性管理。并且,预算信息和财务信息在一个会计体系中得到体现。

(三)会计科目更实用性,收支更全

将科教项目纳入了收支管理,并将医药、教学、研究进行合理分类处理,呈现出新医院会计制度的“大收大支”概念,同时,一些科目的变更与新增也随着医院面临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将药品和医疗一起进行会计核算,更加符合了医院的实际需要。

(四)报表体系多亮点

新制度下的报表体系比较完整,涵盖了收入费用总表、现金流量表、财政补助收支情况表、资产负债表和医疗收入费用明细表等一系列的成本报表。而且,非常相似于企业的会计报表,会计报表在权责发生制下基本都对应上了。医院可以把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的成本通过成本报表展示出来。同时,消费者对医疗收费是否合理的问题可以通过成本报表查询了解。

三、结束语

旧的医院会计制度的缺点日渐显露,制约了医院发展的脚步。适时推出的新的医院会计制度,符合现阶段社会发展和医疗体系改革的需要,满足了日益完善的医院财务管理的要求,为下一步医保改革奠定了基础,提升了医院管理效率和财务工作效率,使我国医疗事业发展稳步前进。

参考文献:

[1]张志刚.医疗改革下的会计制度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