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杜甫草堂简介

杜甫草堂简介

时间:2023-05-30 09:58:0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杜甫草堂简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杜甫草堂简介

第1篇

一提及唐朝,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它那繁荣昌盛的社会秩序和美轮美幻的诗词歌赋,要说到诗,不得不提的就是唐朝大诗人——被为“诗圣” 的杜甫了!

我很小就学习杜甫的诗句,他给我留下了无穷的神秘,于是周末我们特意开车来到了成都杜甫草堂体味一番。刚走进大门,只觉得空气十分清新,身旁古木参天,妩媚小花竞相开放,交相辉映,美得醉人。我贪婪地呼吸着这空气,空气中夹杂着淡淡的花香,真乃世外桃源也!我我仿佛看见当年杜甫在这圣地中听着潇潇雨声写下《春夜喜雨》,在花香袭人时写下《江畔独步寻花》。我不禁吟起“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沿着一条小路继续走着。“唐风遗韵馆”吸引了我的目光,我不禁走了进去,眼前出现了杜甫展纸作画的雕塑和图片。杜甫的风采在这里完美的体现了出来。看看门前杜甫生平简介,上书“杜甫年幼丧母,凭着自己超凡的毅力和天赋才有如此伟大的造诣,我对他敬佩不已。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强烈的对比写出了杜甫见到黎民百工受到寒冷饥饿双重压迫时的痛心!这里也曾见证了世界伟大的两位诗人——李白和杜甫的手足情深和兄弟之情!

走出草堂,我我久久回味,心中默默赞叹道:“草堂啊,诗圣!你令我明白什么叫文化,什么叫艺术,你被誉为“全国保护单位”当之无愧,你被视作成都骄傲更是毋庸置疑。你起唐朝,历宋朝,至元朝,及明清,见证五朝风雨,充满艺术文化,当名扬天下,流芳千古!

指导老师:陈英

第2篇

我刊在本期设置了“多媒体辅助教学专题”,初衷有两个:一是稿件相对集中,主要来自河北省迁安市、沧县两个“小”地方,却涉及了语文、数学、生物、品德、音乐五个学科。稿件基于课程教学实践,反映出来的一线教师在教学中努力尝试、善于总结、普及技术、整合资源的概况是值得我们好好研究的。二是在刚刚结束的由我刊承办的“2011北京教育装备展示会暨第二届北京教育装备论坛”上,多媒体技术再次成为亮点,生产企业也密切关注着教师的需求,千方百计地想了解学校配备的动向,如果能多认真阅读分析此类稿件,想必是能摸清当前多媒体实际应用的脉络了。

当前,教师乐用多媒体设备,同时新产品、新技术涌向着课堂,但毕竟教学过程不是生产过程,广大师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消费者,如何在教育教学领域、在教育装备工作中把握质与量、好与坏、超前与落后、适度与泛滥的尺度,恐怕产、教、学、研各个方面都需要认认真真、彻彻底底地静思或者长考。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1至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7至9年级学生背诵80篇(段),合计240篇(段)。由此可见,优秀古诗文教学在整个义务教育阶段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由于古诗文产生的年代久远,学生理解和阅读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加之学生对古诗文积累有限,学生阅读古诗文能力相对薄弱,这就给古诗文教学造成了难度,致使古诗文教学课堂气氛低迷,学生只知死记硬背,毫无兴趣可言。如何有效开展优秀古诗文教学,是每位语文教师面临的共同课题,笔者根据新课程理念,结合长期的优秀古诗文教学实践,认为巧用多媒体可以使古诗文教学有效化,形象化,在此,笔者就多媒体与古诗文教学有效整合谈几点浅见。

一、情境美渲染烘托

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卢姆说过:“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最大兴趣。”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才能有学习的毅力和意志,才能深切感知、思考、领会,进而创新。而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特别是多媒体直观性、形象性的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巧设情境,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产生激动人心的情境效果,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诗经•蒹葭》这首诗歌时,笔者制作了一些有关蒹葭和深秋景色的图片,在邓丽君深情演唱的歌曲《在水一方》的音乐声中缓缓播放,音乐是生命的节奏和感情的旋律,是人类内心深处的情绪活动,是融合思想与感情的一种艺术境界,此时,利用多媒体放映有音乐的画面,创造教学情境,学生顺利进入到一种审美心境营造的浓郁的学习气氛里,在此基础上多媒体大屏幕继续出示《诗经》简介,之后笔者自然导入:这节课,笔者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诗经》中的一首极其优美的抒情诗《蒹葭》,来领略华夏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学生的学习热情一下子被激发起来,对《诗经》以及《蒹葭》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教学内容顺利解决。

二、情感美感染熏陶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感情的血液在知识这个活的机体中欢腾、流动的时候,知识才会触及人的精神世界。”多媒体技术,以其直观、形象、声音、色彩、动感性等特点,能够营造特定的气氛,生动地展现古诗文的思想意境美,使一些抽象的过程或现象生动而形象地显示出来,使学生情不自禁地沉浸在美的享受中,从而加深学生对真实情景的情感体验。当学生完全沉浸在古诗文的意境中,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时,对古诗文的理解也就上了一个新的层面,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功效。

如教学陶渊明的《饮酒》一诗时,笔者运用多媒体课件,来展现其中的意境美,通过一张张丰富多彩的图片,把学生的情感引入到恬淡,幽静然而却充满生机的田园之中,让学生理解“东篱采菊”的美妙意境。然而学生对采菊一事容易理解,这一形象是容易感知的,可是,对诗人当时的心境不容易理解到位,感受不到那份悠然、闲适的意境,为此笔者播放了古筝《高山流水》,轻松、活泼的音乐,将诗中的“情”化为可作用于听觉的旋律,当学生陶醉于音乐的美妙时,笔者适时点拨:在自然的感召下,诗人的心更宁静了,他悟得了真意,鸟日出而出,日归而返,完全委运自然,那么我要像飞鸟一样,纵身大自然之中,以尽百年,不也欣然自得吗?这样,学生自然很快地感受到诗人的那种闲适之情。于是,在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之下,学生的审美感受得到了训练。

三、拓展美纵深广博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信息社会要求必须具有很强的搜集、处理、利用信息的能力,而这正是被传统语文教学所忽视的重要环节。古诗它具有韵律和谐、诗画合一、感情充沛、意境深远的特点,而且一首古诗所包容的知识十分广泛,常常要提供许多背景材料,如古诗文所涉及的作家、作品、写作背景、时代背景、前人评论等等,在必要的时候提供给学生,可以增加课堂容量,扩大学生文学积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对一首古诗所蕴含的全部内涵有一个全面的或初步的了解,如果单靠教师的讲述肯定是无法完成的,这就需要利用多媒体技术无所不包的优点了。如:在教学《春望》时,首先由学生交流课下搜集的有关作者的资料,学生大多只能了解并搜集到有关作者杜甫的生活朝代,他的字、号等简单内容,而对于杜甫的诗歌地位及诗风了解甚少,这时,笔者补充出示如下幻灯片:

第一张: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一号杜陵野老、杜陵布衣,世称杜少陵,杜工部。(杜甫头像)

他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年代。

他的诗多沉郁顿挫。

后人尊称他为“诗圣”。

他的诗反映了当时的现实,故被誉为“诗史”。

接下来,笔者补充提问:后世又是怎样评价诗圣的呢?出示第二张幻灯片:

第二张:赞颂杜甫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李有;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

这样,学生对杜甫就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而要深刻理解作品的主旨,最重要的是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学生根据课下注释只能大概了解《春望》以安史之乱为背景,此时,笔者详细补充资料如下:

第三张:写作背景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756年诗人杜甫得知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后,不顾安危投奔唐肃宗而来,想要再有一番作为,结果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安史叛军掳至长安,过了半年多囚徒一样的生活。这时的首都长安已被抢掠一空,满目荒凉,而家人久别,存亡未卜。第二年(757年)暮春,春回大地,鸟语花香,草木茂盛,生机勃勃,但这只能增加诗人的痛苦和伤感。诗人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感时恨别、忧国思亲的五言律诗《春望》。

这样,学生不仅能够深入了解作者,而且走进了作者的内心世界,更深刻地理解诗词作品。

古诗文是古老中华文明的体现,传承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文学艺术的高度结晶。多媒体把经典诗词演绎得有声有色、魅力四射,拓展了古诗文学习的空间,打开经典诗词教育的宏阔视野,使学生在短短的45分钟里跨越千年时空,进入诗文的意境,触摸诗文的脉搏,倾听到诗人的情思,使学生由声入情,由情入景,学生的听觉、视觉得到了充分调动,多媒体教学手段弥补了传统古诗教学的枯燥和乏味,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充分地调动,他们学得轻松,学得有趣,其效果必然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 陈新如.多媒体在古诗文教学中的妙用[J].现代语文,2010,5

[2] 褚净霞.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导入[J].中国课程辅导,2010,7

第3篇

关键词:杜甫;作诗;炼字艺术

杜甫作诗精于炼字,被历代诗论家奉为典范。孙奕《履斋诗说》云:“诗人嘲弄万象,每句必须炼字,子美工巧尤多。”[1]叶梦得《石林诗话》云:“诗人以一字为工,世固知之,惟老杜变化开阖,出奇无穷,殆不可以形迹捕。”[2]又吴沆《环溪诗话》云:“大抵他人之诗工拙以篇论,杜甫之诗工拙以字论。他人之诗有篇则无对,有对则无句,有句则无字;杜甫之诗篇中则有对,对中则有句,句中则有字。”[3]每咏读杜诗,无不感叹杜甫下字之妙绝,故作文就杜诗的炼字艺术进行探析,以下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

1 巧用常字,平中见奇

作诗之道,能在平淡之中现神奇,才可以说得上是大宗匠的手段。杜甫既被尊为“诗圣”,作诗常常语出惊人,但他所锤炼的惊人之语,却既不浓烈华美,又非险怪孤僻,而每每是日常生活中频繁用到的字。一般而言,愈是平常的东西,愈是难以出新,但杜甫却能凭借一支生花妙笔给这些平易之字注入新的活力,使之焕发出与众不同的生机。黄生《诗尘》云:“用字之妙无过老杜。只常用之字一经其手,便使后人再换一字不得。皆以人所常用之字,而用法与人不同,便觉有奇理,有别趣。”[4]不妨举几个杜诗里化平淡为神奇的例子。

例如,杜甫《又观打鱼》诗中有一句“屈强泥沙有时立”,“立”字本是再寻常不过的动词,但这句诗奇就奇在杜甫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以“立”字安放在鱼这种水中生物身上,再加上“屈强”二字作为铺垫,将大鱼挺立泥沙时之神态形容得活灵活现,可谓处困厄中而精彩犹自动人。然诗人写得出,吾恐名手画不出。与“立”字的用法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见萤火》中“帘疏巧入坐人衣”的“坐”字,“萤之‘坐’与鱼之‘立’俱属非非想”。以“坐”字描摹萤火虫附着在人衣服上的景象,妙在两点:一是萤火虫的光源在尾巴处,所以一个“坐”字显得分外贴切;二是隐约透露出萤火虫落在人衣服上后似乎有些流连忘返,因而久久不愿飞走,这也给诗歌增添了格外的意趣。沈德潜《说诗语》中有云:“古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而不以字胜,故能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5]这句话置于此处,可以说是再恰当不过了。杜甫诗句中还有许多用字可以体现他炼字艺术中奇施妙设的一面,如其《徐步》诗中“芹泥随燕嘴,花蕊上蜂须”一联,“随”字与“上”字都下得出人意料而细度之又在情理之中,可谓至平淡而实风华。其平淡在于“泥随燕嘴,蕊上蜂须”本是物得其所,最是眼前景,口头话,而风华绝妙之处胜在不曰燕衔芹泥,蜂采花蕊,而曰泥随燕嘴,蕊上蜂须,此文一逆用,顿觉奇妙无穷,感叹杜公真有化工在手。又《和裴迪登新津寺寄王侍郎》中的“老夫贪佛日”与《漫成二首》(其二)中的“仰面贪看鸟”皆用了一个“贪”字,贪本非人之所宜,此却恐人之不贪,贬字褒用,饶有趣味。

2 精锤细炼,一字为工

万俊《杜诗说肤》在炼字一卷的开篇即有这样一段论述:“尝思道子之画龙也,一点睛则破壁而飞。其点睛也,则挟鳞甲以俱飞,画也而实龙也;其未点睛也,即一蚰蜒之不如,龙也而实画也,可见全体精神皆聚于此。诗之炼字,亦诗之点睛也。夫是故诗人之简练揣摩,每下一字,如千金不移,其严谨如此,即谓之作诗如作《春秋》也可。”[6]杜甫正是这样一位非常善于画龙点睛的诗人,他作诗讲究千锤百炼,往往能够在节骨眼处炼得好字,使全句甚至全诗游龙飞动,读之令人拍案叫绝。

例如,杜甫在《雨四首》(其一)中有“秋日新影”之句,写雨用‘’字何异?妙在反从日上写,日岂可?妙从影上写,影又岂可谓乎?又可谓之不乎?盖日自云穿,雨从云坠,故日下见新之影也。类似的例子还有《赠蜀僧闾丘师兄》中“豫章夹日月”之句,着一“夹”字,似睹干霄蔽日之状;《重题郑氏东亭》中“清涟曳水衣”之句,着一“曳”字,似睹藻荇交横之象,漂飘泊满纸;《不离西阁二首》中“银河倒列星”之句,着一“倒”字,似睹列宿漫空,大小毕现,若用“满”字则无此尽致;《江涨》中“高浪蹴天浮”之句,以及《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中“朝海蹴吴天”之句,皆着一“蹴”字,似睹万顷波涛,澎湃有声;《草堂》中“宾客隘村墟”之句,着一“隘”字,似睹宾客之盛,不啻孟尝三千。杜甫不仅能够借助工妙的炼字塑造出立体的画面,更能从一些举重若轻的字眼中生发出无限深意。如《雨四首》(其四)中有“繁忧不自整”之句,一个“整”字何其沉重,诗人之忧端甚多,亦似雨终日如乱丝,非诗人不愿整理,实乃不知从何整理而起,整之以诗而神苦,整之以酒而神昏,整之以坐而神闷,整之以游而神倦。今须眉渐白,亦只对人曰“繁忧不自整”,读之当真是“几欲泪下”。类似这种一字道尽沧桑的例子还有杜甫《江上》诗“行倚楼”中的“独”字,满肚牢骚,抑郁谁语,可谓以一字和盘托出。诗人行藏之际,独自踌躇,藏既不甘,行又难必,无限心事,他人不能知,故独自徘徊,倚楼而不能自已。一个“独”字老极淡极,使人可思可味也。此属意匠经营之巧,非出自胸臆而何?由此可见“作诗本乎情景”,要锤炼出足以振聋发聩的好字、好句、好诗,最根本的还在于作者胸中有丘壑,眼底有性情,方能妙手得之,用事天然。

3 一字屡用,各臻其妙

杜甫的炼字才能不但表现在巧用常字,也不仅仅表现在一字为工,同时还表现在对同一个字的多种用法上。关于杜诗中“一字屡用”的现象,不少诗话中都有所提及,但在谈到这个问题时常常是一带而过,未曾细究同一字在不同诗句中的不同含义,如黄彻《?溪诗话》:“杜诗有用一字凡数十处不易者,如‘缘江路熟俯青郊’,‘傲睨俯峭壁’,‘展席俯长流’,‘杖藜俯沙渚’,‘此邦俯要冲’,‘四顾俯层巅’,‘旄头俯涧e’,‘层台俯风渚’,‘游目俯大江’, ‘江槛俯鸳鸯’。其余一字屡用若此类甚多,不能具述。”[7]范温《潜溪诗眼》:“工部又有所喜用字,如‘修竹不受暑’,‘野航恰受两三人’,‘吹面受和风’,‘轻燕受风斜’,‘受’字皆入妙。老坡尤喜‘轻燕受风斜’,以谓燕迎风低飞,乍前乍却,非‘受’字不能形容也。至于‘能事不受相促迫’,‘莫受二毛侵’,虽不及前句警策,要自稳惬尔。”[1]黄生《诗尘》:“用字之妙无过老杜……又惯用‘兼’字、‘受’字、‘带’字、‘赴’字、‘报’字、‘破’字、‘封’字、‘送’字、‘动’字,无不入妙。宜就其全集摘出之。”[4]又或者是就作者主观上找原因,没有从诗句本身入手,如葛立方《韵语阳秋》:“老杜寄身于兵戈骚屑之中,感时对物,则悲伤系之。如‘感时花溅泪’是也。故作诗多用一‘自’字。《田父泥饮诗》云:‘步运娲悍纾村村自花柳。’《遣怀诗》云:‘愁眼看霜露,寒城菊自花。’《忆弟诗》云:‘故园花自发,春日鸟还飞。’《日暮诗》云:‘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滕王亭子》云:‘古墙犹竹色,虚阁自松声。’言人情对境,自有悲喜,而初不能累无情之物也。”[2]曾季狸《艇斋诗话》:“老杜诗中喜用‘秦’字,予尝考之,凡押‘秦’字韵者十七八。‘韦贤初相汉,范叔已归秦’……‘比来相国兼安蜀,归赴朝廷已入秦’。盖老杜秦人也,故喜言秦。”[7]薛雪《一瓢诗话》:“老杜善用‘自’字,如‘村村自花柳’‘花柳自无私’‘寒城菊自花’‘故园花自发’‘风月自清夜’‘虚阁自松声’之类,下一‘自’字,便觉其寄身离乱,感时伤事之情,掬出纸上。不独此也,凡字经老杜笔底,各有妙处。”[5]有感于上述情况,我认为针对杜诗同一个字在不同诗句中的相异内涵进行赏析有其必要。

如“落”字,“文章落上台”,自上而颁故曰“落”,颂圣也;“多病秋风落”惟秋极高故曰“落”,因时也;(下转第页)(上接第页)“水落鱼龙夜”,水落于秋日是“消”;“伴月落城边”,月落城边是“垂”;“山虚风落石”,石落山崖是“坠”;“星落花姑渚”,星落水面是“映”;“骤雨落河鱼”,雨落河鱼是“潜”;“蓝水远从千涧落”,瀑布自山涧而落是“来”。又如“深”字,“云深黑水遥”云暗曰深;“一寄塞垣深”,塞远曰深;“雨荒深苑菊”苑满曰深;“翠柏深留影”影密曰深;“深凭送此生”,全全寄托曰深;“即遣花开深造次”,春色甚急曰深“龙虎新军深驻辇”,军队长驻曰深。又如“通”字,“关河霜雪清”,霜雪之寒曰清;“天清木叶闻”,天之静曰清;“沙乱雪山清”,雪山之明曰清;“侍立小童清”,小童之秀曰清;“投壶散帙有余清”,度日之闲曰清。又如,“冠冕通南极”,“通”意为远极;“宫阙通群帝”“通”意为高极;“花萼夹城通御气”,“通”意为盛极;“月山寒通雪山白”“通”意为光极;“帘户每宜通乳燕”,于“通”字可想其自得之趣;“楚岸通秋屐”,于“通”字可知其相会之难。再如,“宫云去殿低”,是以“低”而见宫阙之高大;“日月低秦树”,是以“低”而喻帝业之光昌;“乱云低薄暮”,是以“低”而写黄昏之景象。似此等移宫换羽之字,可谓各臻其妙,皆以绿珠百斛始换得来。

日本汉学家吉川幸次郎曾说特别重视语言是中国文学传统上的特长,这一点在杜甫的诗歌创作中表现尤然,所谓“为人性僻耽佳句, 语不惊人死不休”是也。这种渴求完美的艺术追求激励他一生作诗精益求精, 语人之所未语, 语人之所不能语,终于达到了古典诗歌炼字艺术的高峰,为后世所标榜。

参考文献:

[1] 赵永纪.古代诗话精要[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9:447,444.

[2] 何文焕(清).历代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1:420-421,484.

[3] 吴文治.宋诗话全编(第四册)[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4340页.

[4] 朱弁,等(宋).皖人诗话八种[M].合肥:黄山书社,1995:85.

[5] 叶燮(清),薛雪(清),沈德潜(清).原诗 一瓢诗话 说诗语[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241,141.

[6] 万俊(清).杜诗说肤[M].瘦竹山房木活字本,1819:60.

[7] 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3:381,283.

[8] 萧涤非.杜甫全集校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

[9] 周采泉.杜集书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第4篇

关键词:阴阳哲学 园林 造园手法 道

源自道家的阴阳哲学,在世界上诸多领域都有其运用,在园林的设计中也不例外。本文所讨论的阴阳哲学,是我国自古流传的经典道家名作《易经》和《道德经》,是道家思想精华中的一个缩影,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阴与阳最初的概念是很朴素的,是根据阳光的向背来定,所谓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衍生出凡是剧烈运动的、干热的、明亮的、上升的,均为阳,而相反,相对静止的、湿冷的、黑暗的、下降的,均为阴。道本身所包含的阴阳二气,也是阴阳二气相交而形成一种和谐的状态,万物均在此状态中应运而生,造园之术也与此相同,在小环境中,设计营造出"阴"和"阳",使其成为一个和谐稳定的坏境,能够与周围万物共生共存。下面就来列举阴阳哲学在园林艺术中的运用。

一、 有无相生,虚实结合。"有"的尽头就是"无",而"实"之存在,是因有"虚".就像我们种植一棵树,"有"与"实"的是树,"无"与"虚"的是树下形成的绿茵空间,有了绿茵空间,其他动植物甚至于微生物可在其空间内自由生长与活动,这棵树的价值才是发挥到了最优值。在有无和虚实中,我们需要做到把握好度,"有"过了头,便无"无","虚错了地方,"实"便无法存在。计成在《园冶》中提到:"约十亩之基,须开池者三......余七分之地,为垒土者四",这就是虚实比例的处理关系。神龙见首不见尾可以,但是若只有龙身上一部分龙鳞,我们可能会判断错,误认为是其他相似之物。在做园林景观设计时,设计师应恰当地安排"有",巧妙地布置"无",使得二者恰到好处地配合起来,从而具有极高的实用性或艺术性。

二、 开合呼应。开敞与闭合的设计与运用是使得空间变得更加丰富的一个重要手法,中国古典园林中时常需要借景,将远处之美景借入园内,就需要有视野打开的空间;另一方面,园林中需要大的休息与活动区域,这时也需要开场的空间来满足需求,但若处处开敞,无私密闭合空间进行补充,则会使人不愿长期呆在这样暴露的空间下,没有了空间开合的丰富变换与节奏,也就使得该空间丧失了其原有的意义。

三、 隔连相随,注重空间的流动连续性,隔中有连,连中有隔。一堵实墙,若毫无变化,横在两个空间中,会使得两个空间完全被阻隔,变成两个独立的空间,倘若在这堵墙上设计开设一扇窗户,那么空间的隔断与连续性就被加强,并且成为一体。这种手法在中国优秀的古典园林中尤为凸显,游廊的设置,一方面分割了游人人行路线与风景,一方面也使得他们合二为一,成为一幅完成的画面。

四、 藏露互补,在设计中,往往会遇到场地内的一些不美或者有消极影响的事物,作为设计师,要做的是变换不好的事物成为美的事物,或者对其进行遮挡,露出美好的景致以呈现给游人。另一方面,就与虚实结合同理,不完全展现在观众的眼前,露一部分,藏一部分,留有一定空白,给予游者观者一定的自我想象空间,也如同文学上所讲的,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适宜的藏与露,可以充分的发挥观者的想象力,为没有看到的景色增添多彩的一笔。

五、 动静两相宜。动与静具体可表现为视觉的移动与静止,以及听觉的喧闹与安静。在园林与景观的设计中,流水是动,植物是静,而流水也有多种形态与表现形式,快速流动的跌水瀑布是动,而平静的水池是静,在听觉上的,单单只看水,就有多种声音的展现,平静的水面,潺潺的溪流,欢快的跌水,一泻千里、气势磅礴的瀑布。我国许多优秀的造园家景观设计师发现其中的奥秘,设计建造出许许多多优秀的案例,例如拙政园中的听雨轩,屋内聆听屋前池水中雨滴落入的声音,还有西安的大慈恩寺遗址公园,在对水景的处理上表现出了对动静手法运用的高水平,从白石滩的一汪清水,到潺潺的溪流,使人想起大自然中的山涧溪流,再到飞瀑亭的叠水瀑布,最终在水尾处形成一大片的水池,犹如江河湖最终都将涌入大海一般。营造出了丰富的视觉与听觉的变化。在园林设计中,熟练的运用动与静的处理手法,可以营造出大自然丰富的视听盛宴。

六、 情景相融,中国的古典园林,由于历史原因,有一大部分是文人雅士自己设计建造的私家园林等,也有无法施展自己的理想与抱负的有志之士归隐的园子,但是这些园林都有一个共通的特点,就是它是园子主人寄托情感与思想的地方,这也是使得我国创造了世界上独特的园林,集绘画诗文书法等于一身。逛一个园子,就如同浏览阅读了园子主人的思想一般,而园子也是因为有了情感的寄托而变得不仅仅是景色,更多的富有耐人寻味的故事,每一块石头,每一棵树,都变得更加生动,使人观之亦可思之。例如园林中许许多多的亭台楼阁的匾额、对联等,植物的选择与种植等,像王维的辋川别业,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像杜甫草堂的花径,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自然之物本无情,但有无形的情感的融入,使得万物皆有请,使得园林拥有了自己的灵魂。

世界上的任何问题,归根结底是哲学问题。阴阳哲学是我国本土衍生的哲学观念,近些年在国外,也有越来越多的风景园林学专家学者对其进行在园林艺术设计中的研究与应用,因此,我们要善于运用我国古代的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其中的闪光点,在当今时挥它经久不衰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付远,道家思想与建筑文化100讲[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15

[2] 关传友,风水景观:风水林的文化解读[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

[3] 任法融,道德经释义[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2

[4] (春秋)老子、译,道德经[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

[5] 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

第5篇

关健词:历史文化街区;保护;问题;对策

(2013年河南省社科联课题《我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及历史街区保护研究》SKL-2013-1075 阶段性成果)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使得城市建设得以快速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兴起的旧城改造热潮,使得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提到重要日程。尤其是在保护与发展存在相互制约的情况下,如何处理好两者之间的矛盾,使之既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能有效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原有传统格局和文化风貌,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就在分析现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现状的基础上,着重探讨如何在现代城市发展中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问题。

1 历史文化街区的特色及价值

我国历史文化街区的概念于1986年提出,是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能够较完整和真实地体现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区域。历史文化街区的内容十分广泛,它包括: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

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记忆保存最完整、最丰富的地区。它们不但是一个地区、一座城市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最好见证,也是人们生活的精神家园。它反映着城市历史文化的延续和发展,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本质是保护城市的历史信息,而其能够相对全面地表达城市的历史信息,展示城市发展的历史延续和文化特色。同时,由于历史文化街区集中于一个有限的范围内,与城市现代化建设的矛盾容易协调,有利于完善地处理旧城更新中保护和发展的关系。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作为旧城更新的一个分支,有其重要的意义。

2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由于各级人民政府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再加上人们对文物保护意识的逐渐增强,使得一些历史文化街区通过科学合理的整治,重新焕发活力。如河南濮阳市的明清四街、安徽黄山市的屯溪老街等,通过有计划地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环境和建筑整治,完整地保护恢复了原有的历史风貌和景观,成为去该地旅游者的必游之处。但同时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过程中,部分地区也出现了一些突出、普遍性的问题。

1、不重视作为风貌载体的历史建筑的保护。有的历史建筑被不恰当地改造,有的甚至被直接拆除,历史文化街区中仅靠文物保护单位独立支撑,使其整体风貌的完整性受到很大影响。如开封书店街是开封这座老城记忆汇集的地方,它反映着文化的传承和历史的延续,显示了一定历史阶段的传统风貌、社会、经济、文化、生活方式及地方特色。在过去繁华时期,书店街上有许多老字号,生意兴隆。商家一般都是租用上下两层,一层为店铺,二楼用来住人,楼梯设在一层店铺内。如今这条街根据商业的需要,店主往往把一家店铺分成几间门面,分别租给不同的商家,由于店铺的进深小,有的商家在门面后面加倒座以增加进深,极大的破坏了原有建筑物的风貌。另外,由于现代商业的需求已经把原来的板门换成了现代防盗门和玻璃门,而两旁的木板门则直接拆除换成商品橱窗外加防盗窗。

2、保护理念存在偏差,热衷于建设仿古建筑,拆除了原有历史建筑,破坏了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真实性。如国务院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南京老城南历史文化街,在历次文物保护与城市建设的博弈中,市场经济和城市发展占了上风,除了文保单位甘熙故居保存下来,其余房屋均被“地毯式”推平,而随着名人故居与明清建筑的被拆,取而代之的是一批新建的仿古建筑,成了令人啼笑皆非的假古董。

3、历史文化街区本身保护注重商业价值开发,对传统民居的保护工作不够重视,存在过度整治的问题,“景点打造”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如四川成都的宽窄巷子,它不再是一本旅游手册中写的:“到了成都,你不必去什么杜甫草堂、武侯祠……只需要一下子扎进宽巷子和窄巷子,坐一会儿街边的小茶馆,喝几口三块钱一碗的成都花茶,吃一碗撒了很多葱花的素椒面,然后蹲在那些坐在竹椅上晒‘烘烘’太阳的太婆大爷旁边照几张相片,成都一游也就不虚此行了。”而是有了最低消费的茶馆,在宽窄巷子之间树立起了打着景点招牌的五星级宅院大酒店。走进宽窄巷子,首先感受到的是浓浓的商业气息,作为“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宽窄巷子”与“原生态”的“宽窄巷子”已经大相径庭。

4、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力度不够。历史文化街区是不可再生的人文资源,是历史文化名城的基础,也是传统文化生动的教育基地,保护、开发和利用好, 还是不可多得的旅游景区。然而,有的历史文化街区并没进行很好的保护,而是听之任之。如河南浚县东大街历史文化街区虽然还保留有一些传统建筑,但建筑年久失修,基础设施没有改善,居民生活环境质量严重下降。

3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策略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绝不是单纯意义上的保护,还必须将其纳入到现代生活的轨道上来,但前提是必须放下经济利益为先的标准,先合理有度地进行修缮维护,再考虑其经济发展。因此,在保护历史文化街区时要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3.1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要坚持以人为本

笔者认为,历史文化街区不是不可改造而是应张弛有度,既不能因为经济利益而刻意破坏,也不能因文物保护限制或阻挡其进一步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即一方面要加大宣传力度,增强保护意识,介绍历史文化街区的人文内涵和历史价值,明确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落实保护措施。鼓励并吸收广大民众参与到保护中来,让民众亲身体会到历史文物存在的价值;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对现有文物建筑、历史建筑内部空间格局和景观风貌,包括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环境景观等适度改造,以及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能够基本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为居民生活提供应有的便利,延续其历史文化传统,实现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群众生活改善的有机结合,有效发挥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对当地经济社会和文化和谐发展的重要作用。

3.2 建立检查与考核机制

笔者认为,对已经公布过的历史文化街区或没有公布但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的古文物,建议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专家学者组成检查团,进行定期的巡回督查。对一些在历史文化街区、古文物建筑等保护和管理方面存在问题较多、风貌格局破坏较为严重的当地相关部门,给予通报、处罚,并把此列为考核其政绩的标准之一。当然,在巡查过程中,如发现历史文化街区整体风貌保护完好,并能延续原有的文化价值,改善地区居民的生活政府部门,要给予表扬以及相应的奖励。

3.3 营造多方合作机制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尽管集中于一个有限的范围,但是它与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密切相关。如果不能在更大的范围内取得有关部门的支持,这种保护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需要建立由某一部门牵头、多个部门合作的组织机构。政府担负着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主要职责,资金上的支持是实现这种职责的有力保障,设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专项基金是必要的。单纯依靠政府进行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往往容易陷入被动的境地,除了开展广泛的宣传,鼓励企业和民众参与外,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应当与城市的总体规划和建设相互配合,以避免出现仅仅是城市的局部地段零星改善的结果。

3.4 经济利益与精神文化的相互协调

对老街区的复兴经验证明,要想复兴老街区,就必须选择正确的商业业态,建立适合现今社会发展的新经济功能,且这种商业业态是可以持久永续的。以成都宽窄巷子为例,其以“食”为主的商业业态,满足民众需求,顺应当今社会发展,但不可避免的是民众对于进食环境的特殊要求。试问,门外挑檐斗拱青石板,门内玻璃矮墙木地板的结合是否显得突兀,加之门外的迎宾小姐,很难令人体味到这是历史文化街区的产物。因此,经济利益与精神文化传承应保持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

综上所述,历史文化街区无疑是城市资产,它的保护与复兴既要适应城市经济的发展,又要结合城市设计促进社会的和谐共生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24号.

[2] 王敏,张亚娟.厦门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复兴[J].陕西建筑,2009(4).

[3] 耿慧志.历史街区保护的经济理念及策略[J].城市规划,19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