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

时间:2023-05-30 09:58:14

第1篇

再来看看身边的示范课、观摩课,总是那么热热闹闹、兴高采烈的。课堂上,学生们总能做到思绪飞扬、对答如流,他们或给人以“出口成章”的喜悦,或给人以“思维缜密”的惊讶,或给人以“博览群书”的赞叹,或给人以“感悟颇深”的感慨……我忍不住沉思:语文课堂真的总是那么气氛活跃吗?难道就没有沉默的时候吗?让我们来细细品味名师课堂中的“沉默”吧。

一、沉默――提供学生思绪飞扬的时间保障

名师张敬义在《螳螂捕蝉》一课的教学中是这样做的:

师:这节课我们来咀嚼品味《螳螂捕蝉》一课,请同学们围绕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给我们的启迪进行咬文嚼字、读书批注。

(生读书批注,师巡视指导,约10分钟。)

10分钟的沉默使得课堂显得了无生趣,甚至令人觉得毫无看头,其实,细观学生,他们或举笔圈点,或低头冥思,或自言自语,或恍然大悟,或满意而笑……这看似没有任何波澜的课堂,实则让学生与文本低吟浅唱,真正实现了生本对话,保证了学生真实有效地读书、感悟的时间。

此时的沉默是一种给予,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自主学习、去独立思考;此时的沉默是一种放任,放任学生自由享受阅读的乐趣,放任学生产生个性的见解。

二、沉默――期待学生畅所欲言的时机

如孙双金老师上《落花生》一课,初读课文后,孙老师说:“读书最可贵的是能发现问题,下面请大家拿出笔来,默读课文,把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待会儿我们一起学习。”学生按老师说的去做了,奇怪的是绝大多数同学都是拿着笔做做样子,根本没在课本上画任何记号。

5分钟后,没有学生举手提问,都一脸茫然地望着老师。

师:“你们有没有不理解的词语?有就提出来,我最喜欢勇敢的同学,谁第一个举手?”

过了好一会儿,终于有一个学生小心翼翼地举起了手。

生:“老师,‘茅亭’是什么意思?”

师:“你是班上最勇敢、最聪明的同学,你提了第一个问题,了不起,请大家掌声鼓励!”

其他学生有了一丝羡慕。接着,许多学生开始有了属于自己的“?”,但是还停留在就词语提问的水平。

师:“你们有没有不理解的句子呢?”

学生不再茫然,而是陷入了思考。

在这堂课上,学生从“一脸茫然”的沉默,到经历了“过了好一会儿,举起了小手”的沉默,最后达到“陷入思考”的沉默,这是一个从消极走向积极的过程,是一个从被动走向主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孙老师坚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那是一种期待,期待举起的小手,期待灵机一动的眼神,期待恍然大悟的神情。正是孙老师的信任和耐心才使消极的沉默转化为积极的沉默,才使形式课堂最终转变为实效课堂。

三、沉默――感受学生写满智慧的体会

江苏青年名师张康桥执教的《林冲棒打洪教头》是一堂深受赞誉的好课。课堂上张老师简明扼要的启发和善于倾听的民主交流方式,使学生毫无顾虑地倾诉充满个性的见解,让课堂上不断闪耀的智慧火花汇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师:你们觉得林冲是谦虚还是谨慎?

生:我觉得林冲是谨慎,他处处想的是怎么给别人面子、不惹事生非。

老师的目光投向另一位同学。

生:我觉得是谦虚,他武艺高强且不露声色,还连说“不敢,不敢”。

生:我觉得他是既谦虚又谨慎,既忍得住、想得透,又敢打。

……

第2篇

我国英语学习者中普遍存在“哑巴英语”的现象,多数学生比较擅长书面英语,而听说能力几乎为零,这是死记硬背,题海战术的直接结果,与我国的高考制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然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互动教学中来,这就给大学英语教师带来了极大的难题:怎样在有限的课时中调动学生的热情,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能兼顾到知识的讲解呢?下面,笔者就此谈一些看法。 1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的表现 所谓沉默是交际者所呈现出来的无声且无固定语义的非语言交际行为。相应地,课堂沉默可以定义为课堂教学环境中教师和学生所呈现出来的无声且无固定语义的非言语交际行为。大学英语的课堂沉默具体有两种表现形式,即积极沉默和消极沉默[1]。 积极的课堂沉默是学生思考时普遍的必要的组成部分,是接受教师所讲授知识的必经阶段。如学生在教师提问后陷入积极思考中的沉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达到某种特定的教学目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印象而故意表现出的沉默,学生对教师或其他同学的讲话认真倾听思考的沉默等。而消极的课堂沉默,包括: (1)教师对所讲内容把握不熟而出现的卡壳; (2)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多数学生反应沉默,没有人自愿互动; (3)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对所讲授的内容不懂或不懂装懂; (4)看似课堂气氛良好,其实机会不均,只有几个特定学生发言,其他学生保持沉默等。 2消极沉默背后的原因 2.1教师坚持教学进度的统一,无暇顾及学生的接受度 大学英语属于全校性的公共课,有统一的教学任务,统一的教学进度,简单来说就是时间紧,任务重。以我校为例,英语课要在72学时之内完成《新视野大学英语》教材的读写和听说教程各10个单元,此外还有附加的其它听力补充材料。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基本没有充足的时间留给学生去互动、思考,偶尔提一些问题还要求学生能够马上回答出来,学生被迫在短时之内输出,就会产生极强的抵制心理。 2.2单一的教学模式,导致学习激情降低 教学模式是影响课堂气氛的主要因素之一,但是目前因为种种原因大部分英语课堂还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即领读单词,读课文,翻译课文,讲解语法和单词用法,做课后练习。这个教学过程都拘泥于教材,导致学生的学习激情容易降低。 2.3学生英语基础较差,“无力”主动参与 我校以理工科为主,学生多数基础较差,底子较薄,一向以被动接受为主,久而久之他们有了严重的自卑和恐惧心理,面对教师的提问,不得不保持沉默。 3改变沉默课堂的措施 3.1改变教学大纲,因材施教 教师授课的目的就是为了传授知识,让学生能够学会并掌握所学的知识,不是单纯的完成任务。学校如果能给予教师足够的自,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基础、兴趣及专业选择适当的学习材料,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随意调节教学进度,这样课堂才能从根本上成为师生的自主课堂,学生才会主动参与。 3.2改变课堂教学形式,增加新鲜感 良好的课堂气氛主要是由教学方法决定的,而教法的选择需要教师的创造性与发挥性。所谓教有定则,教无定法。几十年来,我国引进了各种教学方法,诸如语法翻译法、全身教学法、听说法、交际法等等,但是实际的课堂中,不能一味地遵循固定的教学方法。英语课堂需要灵活多变的形式,才能增加学生的新鲜感,激发他们交流的欲望。 3.3改变评价方式,“容忍”彼此的错误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就有一种强烈的自我表现欲,只是在英语课堂中还没用发挥出来。教师尽量使他们明白,学习英语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中错,错中学,边错边学,逐渐减少错误,避免错误的过程[2]。就是因为不会、不懂,才有课堂学习。所以教师提问之后,应该给予学生充足的考虑时间,用适当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对于学生的回答,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且及时提出表扬和鼓励。 总之,学校及教师要不断地调整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方法,不能要求教师统一进度,授内容;教师也要调整自己在课堂上扮演的角色,用妙趣横生的语言活跃课堂气氛,用幽默体贴的话语减少学生的紧张和焦虑感;学生也要放开自己,给自己发挥和交流的平台,这样才能真正打破大学英语课堂的消极沉默现象,从而真正提高学生外语交际的能力。

第3篇

如何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多些真实的精彩,多些本色的空灵,以提高课堂效益呢?也许给热热闹闹、满满当当的语文课堂留些静默、留点空间不失为一种办法。不过,“静默”并不是指尴尬的冷场,而是指教师有意识地留出一些“空寂”,让学生处于静静思考的状态。

一、静一静。阅读文本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学中,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应作为课堂的核心。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应以学生亲近文本为基础,否则其他一切活动都将成为无米之炊;而学生阅渎具有自主性、独立性和不可替代性,阅读教学活动应以个体活动为基础,这就必须留有个体阅读文本的时间与空间。教学中,学生合作交流前,我们不妨让学生静下心来认真阅读文本。如教学《安恩与奶牛》时,我让学生快速默读全文,并要求基本上能看懂的同学举手示意。结果不尽如人意,只有几个同学举手。于是,我让学生再次默读课文,前后花了十几分钟。这十几分钟对大部分老师而言是宝贵的,是不舍得花的。学生的活动需要进行,学生还要展示,老师还有精妙的讲析要表述……然而,这些都比不上这十几分钟的默读,因为它让学生获得了静心阅读思考的时间与空间。这十几分钟,绝不是教学行为的静止,而是在安静的氛围巾让学生的思维启动,智慧萌芽。

默读文本、品味义本――从句、词、字乃至一个标点符号中去体味语言,倾听作者心声,产生“共鸣”,达到心灵的沟通。这样的“静默”,其实背后闪烁着的是思维的火花,涌动着的是情感的波涛,而且为有效进行其他阅读提供了必要的铺垫,为更精彩的动态生成提供科学的预约。

二、静一静,思考问题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探索者、研究者”(苏霍姆林斯基语)。学生的思维水平有限,不一定能想到问题的关键。此时,我们有必要给足讨论前的思考时间。相信这时的静默是最美的,学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在自由的时空中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教师则为课堂教学活动进展提供了个性化思考的空间。《安恩与奶牛》一课对人物形象进行理解时,我并没有急于让学生进行交流,而是让学生先独立认真思考,并作好批阅记录。等所有人都有了答案后,再进行小组交流。我发现,原先组内一些水平稍差的学生也有了精彩的回答。看来,这样的静默,不但利于调动个体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自觉认同、反思和体验的习惯。

三、静一静,放飞想象

“语言是有温度”的,正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体验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景,最好的方法便是展开想象的翅膀,任由心灵飞翔。想象和创造的灵感都是需要静谧的,教学中,我们应努力让学生在静默中展开想象,在想象中感受不可言传的意境。

记得教《东方之珠》一课时,我曾让孩子们闭上眼睛,边听读“迷人的沙滩”边想象出现的画面。在想象的静默中,我相信学生的脑海中翩飞过金色的沙滩上尽情玩耍的画面,相信孩子们感受到了沐浴着轻柔的海风时的惬意。我庆幸自己没有用小组活动来扼杀学生的丰富想象,没有用一个画面将这无数个形象定格;而这每份美丽的想象正源于课堂的静默,源于学生心灵的沉静。

四、静一静。书写心灵

第4篇

刘瑜曾说“在一个有着悠久的‘你死我活’传统的文化里,真理永远是独家经营”。的确,当今社会,太多的观念传销者们都在宣扬着种种可以根除顽疾的药方,然而,在喧嚣声中遍体鳞伤之后,我想所谓理性只不过是站到了宽容对面。在这个喧嚣的时代,需要的不再是声嘶力竭,唯有沉默才是最强之音。

聆听沉默之音,让善良得一份坚守。著名企业家史玉柱号称自己的微博有多少粉丝,就花多少钱做慈善。果不食言,在他的微博粉丝数每至一个百万级时,他都分别捐出了相应的钱数给慈善机构。而与此同时,韩国影星全智贤则在韩国沉船事件中改用原名捐款一亿韩元。不知你是否同意,当人人争当贴满财富标签的慈善代言人时,低调已是一种善良的标志。沉默如此,淡泊成誉,大济无痕。

聆听沉默之音,让心灵得一份安宁。于坚在书作中曾写到缅甸仰光街头隔一段路就安置一对陶罐,旁边放着瓢或碗,为的是路过的人行路口渴时可以取而饮之。试想,当郭美美、陈光标在报纸周刊、互联网头条活跃地展示自己的生活或义举时,仰光的路旁,则正有一个衣衫褴褛的行路之人在他口渴难耐之时享受到了这充满爱与温暖的甘露。或许杀气腾腾的真理捍卫者不会知道,但我身为一个看客,从未对那些观念的提出感到醍醐灌顶,却只为那路旁的几碗水沉默而又细致的温暖记忆深刻,歆羡与感恩。沉默如此,善意回甘,大爱无声。

聆听沉默之音,让沉淀得一份回报。重庆女孩儿吉瑞琪成绩寻常进入名校。只因在别人看网络小说时,她却在书桌一隅细嗅文学古卷,卧榻一旁钟情历史篇章,才得以在面试时以对小说《飘》的深度剖析打动了面试官。我想她打动的应该不只是面试官,更是在这个时代中喧嚣着的人们,尤其是终日吵嚷着所谓梦想却惶惶碌碌无所作为的你我他。沉默如此,翰墨出香,大智无言。

流水存在之时叮咚作响,生命存在之时喋喋不休,伟大的诗人煊赫一时,但沉默着的诗作却流芳千古。就像抵不过王朝的转折,古城墙只留下颓圮的纪念,而文明与自由之火却亘古流传,冉冉不熄。喧嚣总会逝去,一切都留不住,然而当喧嚣零落成泥之后,沉默之音却以大音希声得以永恒。

时间可以摧毁的,是脆弱与不堪一击。倘若让灵魂主宰肉身,人类将无比强大。倘若用沉默代替喧嚣,谁也无法成为时代的玩偶。喧嚣的时代,最强之音,是为沉默。

评点:王冠婷

文章从喧嚣的社会里稀缺的沉默是最强之音的角度切入,观点新颖独特,调动起读者的好奇心。然后,聆听沉默之音能够“让善良得一份坚守”“让心灵得一份安宁”“让沉淀得一份回报”三个分论点各自成段,最后在结尾处总结重述论点。论述入情入理,结构框架整齐,立意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深刻的现实意义。

第5篇

1 默想可以使身心沉静,精力集中。激发认知兴奋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学们在温习教材的过程中。往往容易出现这样一种现象:摊开课本,从头到尾通读了一遍。却收获甚少。这是因为泛泛而读,会的与不会的统统阅读,盲目性强,针对性弱;这样的阅读,如蜻蜒点水,浮光掠影,走马观花,不分主次与重点,缺乏认知的兴奋点。

从认知、思维的规律来说,思维的强化,理解的加深,都是同所受刺激大小成正比的。所以,提高认知的兴趣,才能保证学有所得。默想可以集中精力。激发兴奋点。因此学习需要静思、默想。

2 默想能够提高悟性,真正体现“温故而知新”

孔子提倡“温故而知新”,这一点在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在平时的教材温习过程中,我们除了查漏补缺,更重要的是要有新的收获、新的启发、新的感受,默想就可以做到这一点。著名美学家王朝闻在谈到自己的审美经验时就很有见地说:“在独处的宁静的情况下,壁上的斑痕也能引起我的注意。一经凝视,斑痕幻化为生动的新奇的形象,它是平时构想不出的……”(引自《审美心理的奥秘》,上海人民出版社)默想中的沉思有助于知识扩展、深化,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挥,有助于展开丰富的联想,有助于主观能动性的施展,使内在的活泼动力激发出来,还可以提高学习中的感悟与理解。

学习的目的。不是把知识简单装进脑里,我们可以通过默想,集中心思作清晰、精确的思考,把知识、情感、意志融入身心,激发内在认知能力,产生生动活泼的思想。

3 默想是学习中的一种探索,能强化思维,加深理解,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宋学家朱熹在《朱子读书法》中说:“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默想是以理解为中心的活动,理解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思维的过程,是人脑的复杂的分析综合活动。学习中的一些“百思不得其解”的疑难问题。经过内心激烈的“静思默想”,必将达到知识的深化、升华。学习是一种探索,是一种心智的活动过程,是一种个体的行为,它需要思考,需要静思默想,这样才能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习惯。

4 默想可以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我们在温习某一章节时,一般可以先回忆有哪些大问题(即大标题)和主要的内容结构,然后再细想每个大标题下又包含多少知识点,再考察这些知识点的引申以及具体应用。这样逐步剖析,就像放电影一样,捋顺章节知识点间的关系,使脉络清晰,层次分明。泛泛而读,只有助于识记、背诵;而默读则潜心专注,使脑海里再现章节内容,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5 默想又能节约时间,提高学习效

华罗庚先生有一个读书思想,大致意思是“书应越读越薄”,默想可以有效地体现这一思想。默想学习的过程,具有查漏补缺的效能,我们可以只注重那么还没有熟悉的内容,这样比泛泛而读大大节约时间,提高学习效率,书也变得“薄”了。经过数次默想过程,厚厚的一本书在我们面前就剩薄薄几页。

6 默想亦能陶冶心灵,净化情感

默想可使我们沉浸在文章之中,与文章同呼吸,达到一种“相视而笑,莫逆于心”的意境,让我们如饮甘醇,心灵如雨后青山般澄澈、清明和舒朗,从而达到了培养情感,陶冶情操的目的。

第6篇

一、多读课文,熟读成诵,培养文言语感

叶圣陶说过:“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的感觉。”古人也有“三分文章七分读”的说法。只有通过反复朗读,才能获得牢固而丰富的感性认识,促进语感能力的发展,获得良好的文言语感。诵读的作用首先体现在节奏和断句上,还体现在以音辨义上。如《口技》中“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句中的“中间”应该分开读,而且“间”读“jiàn”,义为“夹杂”。要提高断句和翻译上的得分,诵读不容忽视。

但现在很多学生尤其是理科生会经常用理科的学习方法来学习语文,抛弃诵读,搞题海战术,结果可想而知。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语文能力不是靠做几道题就能提高的,语言学科的性质决定了它离不开诵读。有些急功近利的学生认为,朗读费时费力见效慢,远不如做几道题有效,这是极其错误的观念。试想,哪位国学大师是靠做题做出成就来的?

当然,诵读重要,也不是否定做题的价值。试题要做,但是不能因此而忽视诵读的重要作用。高中生应该利用课堂或早读时间,把练习过的课外文言文多诵读几遍。这样下来就会发现语感强了,学过的知识也记得更牢了。总之,遇到文言文先读它几遍没错。

二、考场“默读”应有两个“意识”

知识点分布意识。高考文言文阅读的命题者常常是用有限的题目量来涵盖较多的文言文知识,这样可以使考查的范围更大、知识更广。命题者的命题策略也正是我们复习和考试的策略,即同一个“知识点”在同一份试卷中重复出现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

整体把握意识。文言文句子翻译需要了解修辞格、文化意义,以及人物、事件、观点等。古人在写作时,受所处社会的政治氛围、道德规范、文化背景、民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作品染上了较明显的时代色彩,这是我们“默读”时需要注意的。

三、端正心态,细水长流

不少学生认为语文能力的提高比其他学科慢,尤其是文言文。其实语文能力的提高快不快,要看你确立怎样的时间范围。一星期或许不行,但一个月或者一学期绝对不比其他功课慢。语文成绩提高慢的重要原因是在语文上投入的精力与时间远远低于其他学科。进入高三,这种状况必须改变,要多给语文一些关爱,相信它一定会“投之于木桃,报之于琼瑶”。高一高二的语文学习主要是打基础,还没有真正进行应试训练。历届高三学生都有一个共同体会:高三的专项复习见效最快。只要按教师的要求认真去做,经过一段时间有针对性的专项训练,语文成绩会有明显提高。

四、利用教材,学会古诗文阅读

到了高三,有部分教师认为高考古诗文考的是课外阅读,没有必要对教材中的古诗文进行整理复习,这样的做法是不对的。在高一高二阶段学生所学的古诗文知识是零散的,如果能够采用他们熟悉的教材来对文言现象进行整理归类,尤其是掌握分析文言现象的方法和规律,结果会事半功倍。

五、不陷题海,把握要点,一击即中

文言文复习,要结合语境、字形、修辞方式等推断词义,做到以少胜多。对做过的试卷不能只求解题,还要做到逐词逐句翻译,结合语境、字形、修辞方式等推断词义,勤翻词典,真正弄懂。对古文翻译,要按照“字字落实”的直译要求,认真做到书面表述,对照老师的讲解认真分析自己存在的问题,及时改正。这样做题数量可能不是太大,但能够以少胜多,有利于强化积累、训练语感。

历年高考文言文试题的考查,无论是实词虚词、特殊句式、文句理解,还是翻译语段、默写名篇,都可以从课本中找到相关联的知识点,尤其是辨析虚词意义和用法以及名篇默写,其中的例句基本都是课文原句,所以必须加强课本复习。复习名句名篇,对国家考试中心规定的30篇基本篇目一定要会背诵会默写。考生要对课本中要求背诵的篇目逐篇落实,加强抄写、默写,力求准确无误。

六、 简练沉思,忙里偷闲

第7篇

[关键词]英语课堂 课堂沉默 学生

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对学生来说,如果课堂上总是沉默,学生失去了练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真正学会使用英语就是一句空话,所以,打破课堂沉默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一、课堂沉默的定义

沉默是交际主体所呈现出来的无声且无固定语义的非语言交际行为。而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师生间交互作用的过程,它的交际主体只能是教师和学生,它的交际链也只能由两种形态:教师-学生,学生-教师。那么,课堂沉默可以相应地定义为课堂教学环境中,教师和学生所呈现出来的无声且无固定语义的非言语交际行为。从广义层面讲,它包含课堂教学中所有沉默现象,而狭义上单指课堂提问或课堂讨论中学生的沉默。根据课堂效应的不同,刘向前在关于课堂沉默的一项研究中提出了两种表现形式:积极沉默和消极沉默。

1.积极沉默

积极沉默是学生思考时普遍的和必要的组成部分,是将老师所授知识接收分析归纳运用的必要表现形式。其表现形式多为:(1)学生在教师提出问题之后陷入积极思考中的沉默;(2)学生对教师或其他同学的讲述或回答认真去倾听和思考的沉默等。

2.消极沉默

根据课堂沉默现象,消极沉默又呈现两种表现形式:(1)有些学生总是处于被动地位,对教师所讲知识或被动接受或不懂装懂,对课堂提问或不闻不问或不愿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使课堂教学组织活动瘫痪,毫无生气;(2)课堂表象上呈现出热烈、活跃、师生配合良好的状态,其实质却是往往有几个特定学生反复发言,其他学生仿佛置身事外,与课堂活动无关,一味沉默。积极沉默在课堂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而消极沉默极大地影响了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与教学目的的实现。

本文中的课堂沉默主要指课堂消极沉默。

二、课堂沉默的因素

通过对运城学院某班学生的观察、问卷、访谈等多途径的研究和分析,笔者认为造成课堂沉默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自信

在调查中,有82.9.2%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英语水平不高,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从而选择沉默,探究其深层原因是缺乏自信。在课堂上,面对那么多同学,心理紧张,害怕找不到相应的词语,害怕表达不准确,害怕不但得不到老师的关怀和引导,甚至还要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嬉弄。这些都会使学生产生挫败感。

2.文化的影响

在调查中,68.2%的学生不习惯在课堂上发言,还有41.4%的人不喜欢出风头,不愿惹人注意。顾晓乐曾把中国学生因文化因素而在课堂上沉默的原因总结为五条。一是,中国文化属重语境文化,即认为好多常规性的、听话者应该知道的东西不必说出口。二是,中国文化重“和睦”,认为不同意某人的观点就是与他个人过不去,严重时可能会付出与对方终生不睦的代价。三是,中国文化重“集体”,凡事讲究随大流。四是,中国文化强调“顺从”,认为孩子在家应顺从父母,在学校应顺从老师。五是,中国文化很重“面子”。因此说,中国学生的沉默反应有其深刻的文化根源。

3.性格

有证据证明,外向性格的人在发展人与人之间语言交流技巧方面有优势。而另一方面,内向性格的人一般被认为很害羞,在公众场合说话时没有自信,不愿意炫耀。当老师让他们回答问题的时候,他们还会因为害怕而什么也说不出来,窘迫得使脸通红。尽管我们无意识对性格内向进行贬抑,但性格内向很容易造成他们在课堂上一语不发。

4.沉闷的课堂气氛

在访谈中,很多学生对课堂气氛不满意。他们认为课堂缺少合作、平等的气氛,使人感到紧张和沉闷。而在这种课堂环境中,多数学生的应对之一就是保持沉默。这样少数积极的学生的自我意识就会越来越强,也不愿意主动回答老师的提问。

5.教师的提问

调查表明,教师的提问对学生的沉默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其提问方式导致了学生以下的消极反应。一些教师提出的问题超出了学生的实际能力范围,使他们答不上来,只能沉默;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学内容不感兴趣或对教学方法不满意,便用沉默来表达“无声的抗议”;学生感觉教师对自己的期望值太高,为避免出错令教师失望,他们宁可选择沉默;教师提问后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学生对问题的考虑不成熟,所以选择沉默。

三、解决课堂沉默的对策

1.帮助学生克服语言焦虑感,设法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语言焦虑感”是指学生使用英语时以及课堂学习时的焦虑程度。针对这类学生, 教师首先应帮助他们正确认识错误, 使他们认识到:错误对学习者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犯错误既是儿童习得母语, 也是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所采用的一个策略。出错是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一部分,进而提高学生的的自信心。

2.鼓励学生改变观念,积极参与,敢于质疑

教师要转变“领导者”,“权威者”的思想,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与学生一道共同营造平等、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尊重学生的每一句话,鼓励大家互相交流,甚至允许挑战教师的权威。

3.在外向性格人和内向性格人之间平衡提问次数

老师有必要在外向性格的人和内向性格的人之间保持提问次数的平衡。特别是在小组活动中,老师应该认真地计划任务并清楚地解释给学生,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言。在第二语言互相交流过程中,教师对外向性格人的支配场面进行干预,会保证内向性格的人有一些发言的次数,这样也能鼓励后者主动地争取发言次数,进而减少沉默学生的数量。

4.创造一种轻松、和谐的英语学习气氛

通过教师的参与,激发学生参与意识,尽量创造一种轻松、和谐的英语学习气氛。在愉快的环境中,教师的参与会让学生觉得教师是朋友,这样有利于解除学生的紧张情绪,消除心理障碍,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5.教师要提高提问技巧

教师所选择的提问方式对学生和课堂师生的交流所起到的影响非常重要。所以,教师提问不仅要有启发性,还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表达这一内容的能力,使学生想表达的愿望强烈于保持被动沉默的愿望。

总之,大学英语课堂中学生的消极沉默,是对语言学习的消极逃避行为。本文针对大学英语课堂中的学生沉默原因进行的问卷调查及分析,力求为教师准确解读学生的课堂沉默行为提供依据。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打破沉默,使外语课堂成为外语学习者交流和交际的平台,从而提高他们使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参考文献:

[1]Tsui,A.B.M.Reticence and Anxiety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A]. In K.M.Bailey and D.Nunan(eds.),1996.

[2]Jackson.Reticence in Second Language Case Discussion:Anxiety and Aspirations [J]. System,2002.

[3]刘向洋. 论课堂沉默[D]. 曲阜师范大学,2005.

[4]SMITH C,STANLEY.The Antecedents of Self--Esteem[M]. San Francisco:W.H.Freeman & Company, 1967.

[5]顾晓乐.中美言辩观之差异对中美语言学习课程的影响[ J].中国英语教学,2005,(5).

[6]Corder,S. P. The significance of learners’errors [J]. ELT Journal,1967.

第8篇

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引领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朝着培养学生具有感受、欣赏、理解和评价等综合能力这个总体目标而努力。我校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探索,发现了一些问题也摸索、总结了一些解决问题的相关策略:

1.触摸语言,感受阅读的乐趣

欲让孩子感受读之乐趣,最重要的是放手让他们充分地阅读文本,与“语言亲密接触”,在这种接触中触摸语言,感受形象,体验情感。放手让孩子们自由阅读,教师要舍得花时间,不要过早地介入孩子的自由阅读。将教师的引导作为一道道精心设计的佳肴一样,随着孩子阅读的进程,徐徐端出,完全是仅供孩子们参考,并不要求孩子回答,这样孩子不会觉得你是在干扰他的阅读,这样孩子才可能真的“沉”入文中,心静于阅读,心醉于阅读,享受到较为自在的自由阅读的乐趣。如:苏教版三年级《掌声》讲小英是班里的残疾儿童,她生活在自卑和孤独中,因为同学们的一次掌声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变得爱说爱笑了,生活充满阳光,告诉我们生活中人人皆需要掌声,人人都要奉献掌声的道理。我是这样处理的:释题时简单交流自己在生活中获得过什么样的掌声,获得掌声后的心情和行为都有什么不同,激发学生研读的兴趣。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书,找出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词,联系生活换位思考。学生静静地读,认真的划,情动于内心,对课文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比如对句子: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我是这样引导学生的分层阅读的:学生首先在阅读中注意了“默默地”这个词语,我就让学生读读这句话,读出自己对这个词的认识,学生轻轻的读出了“静静地、悄悄的”的词语本意;然后想想“总是默默地”说明了什么?联系生活想象小英都怎样“默默地生活”?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很快作出想象:“六?一”儿童节不会看到她在舞台上的身影,课堂上也不会看到她高高兴兴举起的小手,选“三好学生”时同学们不会想到她……请学生再轻轻地读读这句话,读出“默默地”不被注意的感觉。继续引导学生换位体验:你愿意作一位“默默地”生活的人吗?为什么?学生的情感受到触动:“不愿意,因为太孤独(寂寞、痛苦、没信心)了”。此时动情的点拨:明明是花朵一样美好的童年,却听不到她欢歌笑语,看不到她美丽的笑脸,表面上默默地生活,内心却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你会?学生的脸色凝重起来,此时,学生的朗读自然有情有味,水到渠成。

2.抓题眼,布疑阵

课文的题目往往起着点明中心旨意或对课文内容高度概括的能力,抓住题眼引疑导思,可以帮助学生疏通文章思路,为其深入了解课文内容作铺垫。对于高度概括主要内容的课文题目,我们可以抓住其中的动词,如《田忌赛马》、《草船借箭》、《养花》等;对于点明主旨的题目,我们可以抓住关键词,如《美丽的小兴安岭》、《桂林山水》等;对于一些较为独特或感彩浓郁的课题,我们可以抓住让学生感到陌生的词或具有感彩的词或标点,如《趵突泉》、《祖国,我终于回来了》等。利用这些字词设布疑阵,如《田忌赛马》,课前审题引导质疑:“课题中哪个字最能引起你的注意?你想知道什么?”学生提问:“田忌是什么人?他与谁赛马?赛马的经过怎样?谁胜谁负?”在学生通读全文后,教师再布疑:“齐威王的三个等次的马都比田忌的强,却输了,真是不可思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激发问题矛盾,学生纷纷疑问:“齐威王输掉赛马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孙膑到底是怎样观察赛马的,他为什么能想出让田忌取胜的办法?看来,怎样‘赛’,可大有乾坤。”课题的质疑,激发了学生探究课文的极大兴趣。

3.开渠引流,链接多种媒体

从媒体类型看,可把链接的材料内容分为文字资料类、配乐音频类、视频图像类。(1)文字资料类。文学阅读材料的链接引入,能丰富学生的文学阅读量,丰富语言,接受文学的熏陶。如读《燕子》链接阅读《春燕》:“黑色羽翼承载着一季的相思/翩然飞过冬雪初融的春日/回旋着停落在古老的屋檐/筑起了暖巢营造着春天的故事……”。信息阅读材料的链接引入,帮助学生获得知识,提升认识,丰富思想。如学习《祖国,我终于回来了》链接华罗庚的《告留美同学的公开信》中的一段感人的话:“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梁园虽好,非久留之地,为了抉择真理,我们应当回去……”(2)配乐音频类。音乐以独有的美感美化我们的课堂教学,感染人的情感,渲染气氛,使学生在唯美的情境中,思维、情感达到最佳发展状态,从而提升阅读效率。如在《滥竽充数》一文学习中,通过欣赏《凤凰展翅》片断来了解竽的声音,在《俯拾》一文教学中,通过欣赏《梦幻曲》片断来理解那低沉的大提琴声,使学生了解乐器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3)视频图像类。阅读中链接视频资料和图像能填补学生的阅历缺陷,拓宽优化学生的想象。学习《燕子》一文时,分段播放柔柳如丝、百花争艳、春光灿烂、燕子翻飞、停歇呢喃的录像,让学生赏景入境,感情朗读。学《花潮》欣赏海棠花的鼎盛怒放,复述课文中的描写,学《观潮》欣赏天下第一潮的雄奇……这样的链接学习使阅读教学成为美的享受。

收稿日期:2012-05-27

第9篇

默读是现代人必备的语文素养。在人一生的学习中,无论是生活、工作都离不开读,而阅读的方式有多种,但主要的还是默读。尤其是今天,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的时代,大量的信息扑面而来。面对不计其数的信息资料,一个现代人,如何广泛吸收知识,捕捉各种有用的信息,必须学会默读,一个缺乏默读能力的人,在现代社会是很难立足的,由此可见,从小加强默读训练,何等重要,又何等迫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在强调“书声琅琅”的同时,岂能把“默读精思”打入冷宫!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阅读教学的各个阶段,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而朗读和默读又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最基本的阅读方式。朗读固然重要,但在训练学生朗读能力的同时,不能忽略了默读能力的训练。学生默读能力和默读习惯关系着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进程。尤其是小学高年级的阅读教学,更要把默读训练作为阅读教学的重点。

小学高年级语文默读要求,重点加快默读速度和边读边思考的训练。默读比朗读的速度快,更利于训练思维,要培养学生一遍默读,一边思考的习惯。读后要有自己的感受,并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纵观高段语文课本,精读课文后的练习题,略读课文前的阅读提示,提出的阅读方面的要求,大多离不开默读。默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大有用武之地。

初读课文时,根据课文内容及文体特点,充分利用导语、课题质疑,引导学生通过默读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脉络。因为是初读,所以只了解个大概,速度可以快一些,学会默读时抓住要点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

一、传统观念主导下阅读教学

教师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刻意寻找教材中自己喜闻乐见的地方,析微析细,讲深讲透,不顾学生的感受,如此阅读教学,谈何效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默读可以默默地思考、比较、推敲、揣摩,有更多的独立思考的时间。遇到疑难处可以让学生静下心来静思默想。通过反复默读,细细品味,引领他们去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有助于释疑解难,为学生深入感悟扬起风帆。把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边阅读边批注。开展批注式阅读一定要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充分的思辨时间,充分的交流时间。让学生在读中悟,思中悟,辨中明。

二、“一千个读者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语文教学的真正价值就在于引导学生感悟到作者的感受,感悟到作者的情感,从而获取这种感受、体验和情感,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阅读是读者与作者之间情感的交流、心灵的沟通、生命的对话。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默读”,让学生在默读时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思考,联系生活经验,把自己的情感投入到课文的人物和情节中去,了解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更能让他们沉浸在文本中,用心感悟、揣摩文本。与作者“对话”,与作者的心灵去碰撞,从而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被文章中所表达的感情深深的感到。在阅读教学中要把阅读的自交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亲历阅读过程,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对课文进行再创造。

默读能力的提高是个循序渐进的训练过程,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循序渐进地提高默读要求,把训练落到实处,不能急于求成或流于形式。

第10篇

张先生是一家银行的职员,从事营销工作,工作非常忙碌;他的妻子是一名中学老师。两个人刚刚结婚1年,可张先生婚内的日益沉默却几乎让妻子感到窒息。为此,张先生的妻子决定找心理医生咨询。她抱怨说:“结婚之前他不仅对我好,而且什么话都跟我说,可结婚后他的话越来越少。我也知道,他工作很辛苦,所以也想多关心他,希望他把心中烦闷的事情都说出来,好帮他分忧。可他回到家,闷头吃过饭后,不是看电视就是上网。我工作的压力也很大,特别是今年带毕业班,总希望回家跟他唠叨唠叨。可现在家里的状态,就好像没有我这个人似的,让人感觉很难受。不知道我们的婚姻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心理医生的话

根据张先生妻子的叙述,可以看出这对夫妻感情基础比较好,目前主要的问题是夫妻之间缺乏言语方面的沟通与交流。这种状态在婚姻中比较普遍,我们称它为“婚内沉默症”,是婚姻生活不和谐的一种反映。据调查,大约有六成夫妻存在不同程度的“婚内沉默”。

发生“婚内沉默症”的原因主要有:性格方面因素。通常,如果夫妻双方或者一方性格偏于内向,夫妻之间言语交流就会相对减少。两性舒缓情绪、压力的方式不同。男性舒缓情绪与压力的方式就是“沉默独处”,而女性则是倾诉与唠叨。如果夫妻之间不能协调或者应对这种差异,则容易引发“婚内沉默症”,出现张先生夫妻这种婚姻状态。夫妻情感出现问题,比如家庭矛盾冲突、婚外情感等引发的问题。这种情况也被称作“家庭冷暴力”,并不是真正的“婚内沉默症”。

3点建议,让婚姻不再沉默

面对“婚内沉默”,如何才能使夫妻关系更为和谐呢?有以下3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多了解对方,学会接纳和包容

应对“婚内沉默症”,丈夫和妻子首先要做到了解对方,包括彼此的性格、情感反应以及行为方式等。由于男女两性的心理差异在婚姻初期才逐渐显现,所以建议夫妻双方多阅读或者学习有关婚姻心理方面的知识,提升彼此包容接纳的能力。另外,在遇到矛盾冲突无法解决时,一定要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不要轻言“放弃”。

用爱的行为弥补言语交流的不足

人际之间的交流有70%是通过肢体进行,30%是通过言语的。虽说婚姻真正幸福,要靠30%的言语交流,但在缺乏言语沟通的情况下,肢体交流可以较好地对此进行弥补。眼神、动作、表情、行为等都可以帮助传递情感信息。“爱的行为和表现”,如碰触、送小的礼物、拥抱、做对方喜欢的饭菜等,不仅能增进夫妻感情,还能帮助彼此抵御外界压力。

增加夫妻一起参与活动的次数

第11篇

摘 要:托马斯·品钦的《拍卖第49批》是一部典型的后现代主义作品,小说在情节与语言上设置了一个接一个的谜团,留给读者很多悬念,充满了后现代小说的许多不确定性特点。但是本文认为,在分析品钦小说不确定性的过程中,如果不联系小说中的某些确定真实的意象,就无法真正理解小说。在小说这种不确定的语言及情节上,我们仍然可以把握到一些确定的关键词。在不确定中传达出诸多确定的信息。

后现代文学常以梦幻、戏仿、游戏、双关、碎片化、寓言、自返性以及媚俗化等元素构成,因此一般评论家认为不确定性是理解后现代小说的一把钥匙。作为一部典型的后现代作品,托马斯·品钦的《拍卖第49批》①更是被大多数批评者贴上意义不确定的标签。这部小说开始于主人公令人费解与无序的经历,结尾同样在一片迷茫与等待之中告终。主人公俄狄帕·玛斯在调查前情人皮尔斯的遗产的过程中,遭遇神秘的特里斯特罗(tristero)组织,进而陷入历史与现在、真实与幻想的困境。品钦将模棱两可的信息与碎片化的情节交织在文本之中,直到最后,读者仍然无法确定特里斯特罗的真正面目。另外,热力学中熵概念的引入更增加了读者对文本的理解的难度。最后,读者与小说的主人公俄狄帕一样陷入了混乱的包围圈。

然而,就像我们从“无”之中同样能得出“有”来一样,不确定性并非绝对地否定确定性。相反,在这部小说中,确定性犹如藏在不确定性后面的真正面目。在一部后现代作品中寻找“真实”并非是一个自相矛盾的悖论,因为“当真实完全消失时,也就有什么可以讽刺与戏仿的了……事实上,当今的那些畅销书,根本就不是虚构的小说,而是某种意义上的‘真实的生活’”②。同样,哈桑曾经也指出:“我们的叙述确实似是而非。每一个都是部分的,非决定性的,然而,放在一起来看,它们就能够对我们时代的认知困境产生作用。它能对理解我们的叙事碎片及文化碎片提供一种综合性的方法。”{3}因此,通过一种综合的方法,我们就能在《拍卖第49批》中发现一个对现代社会的确定描述。这种描述通过孤独、沉默与病态等关键词勾勒出美国现代社会的一幅生动画面。

一、不确定性

1. 信息之熵

熵(entropy)在品钦作品中是一个常见而重要的概念。作者在小说中既从字面的又从隐喻的层面来运用这一术语。熵这一术语,词典给出的定义是:(1)在封闭体系中对无序和随机的计量单位;(2)在转送信息中的信息缺损值;(3)退降宇宙中物质和能量降值惰性均匀状态的一种假设性趋势;(4)恶化,败坏系统或社会不可避免的无法逆转的恶化或败坏(金山词霸2003)。词典的定义也许并不能对我们完全理解“熵”的概念有太多的帮助,但是要理解小说中的熵,我们必须理解热力学意义上的熵。在热力学第二定律中,世界是内在活动着的,在任何时候一种能量分配失去平衡的话,功即热力中的“力”就存在着,而且自发地倾向于最小化。现实世界中的一切变化或者整个热力学都基于这一定律。因此,随着时间的流逝,在一个系统中的能量总是不可避免地趋向于一种可能,那就是所有单个的分子都会最终处于一种无序、混乱的运动之中。热力学意义上的熵是衡量宇宙混乱程度的单位。在小说中,品钦借用热力学理论来解释信息沟通理论。他借小说中人物之口说道:“熵只是一种比喻,一个隐喻。它将热力学世界与信息流世界联系了起来。”

应该说,这部小说的情节并不复杂,但是要真正理解它却并非易事。读者进入故事,犹如在充满浓雾的森林中行走,在众多的线索与信息面前,你无法确定哪些是真正有用的,哪些是迷惑性的。更让人感到荒唐的是,俄狄帕了解得越多,她知道的反而越少。她不能分辨围绕在她周围的信息,她被困在信息之熵中。在这里,我们真正理会到了信息交流中的熵之现象:信息越多,意义就越少。实际上,品钦就像一位艺术家,先画好一个规范的对象,然后再在其上面胡乱涂抹上一些颜色与线条,让你无法辨别他到底画的是什么。这一手法其实与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的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必须设法延长。”{4}

2. 语言的模糊性

在《拍卖第49批》中,其文本的不确定性,不仅反映在信息的熵化之中,而且还反映在语言的模糊性中。品钦在这部作品中似乎乐于玩弄文字游戏,作品中大多数人物的名字都具有某种多义性与象征色彩。例如“pierce inverarity”,“pierce”有“洞悉,穿透用目光或洞察力看穿(某事)”的意思,而“inverarity”在拼写上近似于“inveracity”,意为“不诚实,不真实”(金山词霸2003)。女主人公的名字“oedipa”与希腊英雄“oedipus”(俄狄浦斯)相近。这些单词既是人物的名字,又能揣摩出丰富的意义。从主人公的名字我们就可以找到,俄狄帕的追寻之旅与俄狄浦斯寻找自我命运的真相的过程间有某种无法排除的关联。俄狄帕所见的是自己的幻想,还是真正的社会现实?她真的洞察了她自身的生活了吗?这些问题作者都提而不答,然而它们都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

除了使用这些词形的变化外,品钦还在小说中布满了词语的谜团。“waste”标志从小说一开始就始终吸引俄狄帕去破译。最后,她发现它是“we await silent tristero’s empire.”(我们等待沉默的特里斯特罗)单词第一个字母的缩写。真正的“特里斯特罗”又是什么呢?另一个谜团又出现在读者面前。最后,虽然俄狄帕弄清楚了特里斯特罗是一个地下邮政组织的代号,但事情并非这么简单。“tristero”含有“tryst”(约会)、“trust”(信任) 、“triste”(悲哀)与“tero”(恐怖)等词根,如果读者与女主人公一样具有足够的好奇心的话,我们就可以发现关于“tristero”更多的秘密。

正是由于熵与语言的模糊性这两种元素,小说的文本便呈现出一种完全的开放性。读者想要得出任何唯一的答案似乎都是徒劳的。即使我们读上几遍小说,我们仍然会发现作者在故意回避明确的答案,这就是品钦的风格。信息的熵化不仅导致了语言的模糊性而且使情节走向多元化。在故事的结尾,当她听到第49批拍卖的叫喊声时,如果所有的神秘与问题都能找到答案的话,那么这个“封闭系统”将会走向沉寂与一致。然而,在故事的结尾,俄狄帕却并没有听到拍卖的叫喊声。读者被留在了疑问之中:这是真的还是假的?是荒唐还是深刻?故事结构的流动性使主人公的痛苦也变成了读者的痛苦,第49批拍卖被放进了一个黑匣子,但作者拒绝揭开盖子为我们释疑。“拍卖人清了清嗓子。俄狄帕往后一靠,等待着叫喊第49批。” 对于她来说,等待成了唯一的选择,但是她等待的戈多会不会出现呢?

二、确定性

1. 孤独

由于被信息的熵化所困,俄狄帕一直生活在孤独之中。对她而言,表面上遗产的调查进行顺利,真相却永远难以企及。她一直生活在一种自我的身份危机之中。首先,婚姻与家庭对她来说陌生而冷淡。她的丈夫马科很少在小说中露面,就好像他根本不存在一样。即使是他们偶尔在一起的时候,他们之间的交谈也是冷冰冰的,没有一丝温情。对于俄狄帕来说,婚姻与家庭似乎成了她生活中的围城。“她到底渴望逃避什么呢?这样一个被囚禁的少女,她有很多时间来思考。但不久她便意识到了她的围城,以及城墙的高度与建筑的样子都像她的自我一样偶然:真正让她站在这里的只是由于一种魔法,不知名的,恶意的,莫名其妙地从外界来侵犯她。……她只有依赖于迷信,或培养一种有用的如刺绣之类的爱好,要么就是发疯,或是嫁给电台的dj。如果牢笼无处不在,而拯救的骑士又无法克制妖术,那还能怎么办呢?”俄狄帕通过观看墨西哥挂毯触景生情,正表明了她内心的孤独与压抑,嫁给电台的dj马科正是她极力逃避的命运。

其次,在俄狄帕的追寻之旅中,她同样有一种孤独感。“有一种障碍与隔离横在她面前,她注意到了缺乏一种鲜明度,就像在看一部电影时,感到没调好焦,然而放映者又拒绝调准焦距。她也曾把自己说服成一个好奇的拉庞泽尔那样的角色,一个忧郁的姑娘,不知怎的被魔法围困在加里利海的松林与咸雾之中,希望有人对她说,嗨,把头发松开。”同时,小说中的主人公看的戏剧《信使的悲剧》也为我们理解俄狄帕的世界提供了另一种联想。俄狄帕孤独的境遇不是与剧中信使的悲剧惊人地相似吗?正如尼法塔斯蒂斯对她说的:“交流是关键问题。”这不仅是提醒俄狄帕,而且也是在提醒读者只有通过交流我们才能寻找到意义。信使,在现代社会是多么的重要与珍贵。因此,在小说中,品钦在情节中设置的“麦克斯维尔精灵”(maxwell’s demon)也许是解决熵的问题的一种尝试。然而,热力学第二定律已经告诉我们,“麦克斯维尔精灵”只不过是一个不现实的神话而已。俄狄帕虽然是一个反熵英雄,但是她的一切努力仍然付之东流。“那天晚上,她坐了好几个小时,对什么都麻木了,甚至酒都不想沾了,锻炼自己在真空中呼吸。因为,天啊,这就是空虚。没有人能帮助她,世界上没有人能帮助她。他们都在忙些什么,他们都疯了,可能是敌人,死人。”

2. 沉默

法国著名解构主义哲学家米歇尔·福柯认为,沉默是“不说,或被禁止说,且这种谨慎普遍地存在”,“与被说的事情相伴而生”{5}。言说与沉默共同构成了话语。沉默与言语一样是有意义的,沉默被认为是压制的典型表现。在《拍卖第49批》中,沉默的隐喻在文本中随处可见。在众多的神秘符号中,沉默的喇叭是最具代表意义的一个意象。表面看来,它是地下邮政组织特恩与塔克西斯(thurn and taxis)的邮政喇叭,然而,俄狄帕在厕所与角落里发现的符号却有不同的意义。在现代社会里,还存在着一个古老的沟通工具难道不是很奇怪的事情么?随着进一步的揭示,俄狄帕接触到了这一问题的核心:“天知道到底有多少人故意不用美国的邮件系统。这不是一种背叛,甚至也不是一种违抗,但是它是一种算计过的退缩,从共和国的生活中,从它的国家机器中的退缩。不管他们的摒弃是出于憎恨,还是对他们投票权的漠视,还是由于法律漏洞,还是出于简单的无知,他们这种退缩是自愿的、不公开的、私人的。他们既然不能退缩到真空中去(能吗?),那么就得存在于隔离的、沉默的、不受怀疑的世界中。”在这里,象征地下邮政组织的沉默的喇叭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沉默的真相”:美国社会的另一面,被压制与边缘化人群。正是由于普遍存在的隔离与孤独感才迫使他们主动选择属于他们自己的秘密语言系统。

“waste”符号是俄狄帕想解开的主要谜团之一。小说最后揭示它代表的意义是“我们等待沉默的特里斯特罗帝国”(we await silent tristero’s empire)。但它同样是地下邮政组织特里斯特罗的标志。那么这种地下的邮件系统难道真的不是一种与现实的对抗吗?它的存在,毫无疑问是对压制与牢笼的一种反抗。小说最后一句话:“俄狄帕往后一靠,等待着第49批的叫喊。”虽然没有给我们一个肯定的答案,然而正是在这种不确定中我们可以确定,在俄狄帕的世界之中,她不会再接受沉默的现状,她会等待自己的新生的真正到来。“叫喊”(crying)已不仅仅是拍卖人的叫喊,同时也是俄狄帕渴望自由的心灵之呼喊。

3. 病症

小说中体现出来的另外一个确定的意象便是社会的病症。故事的主要线索应该是俄狄帕调查皮尔斯的遗产,但故事似乎并不热衷于遗产之上,反而揭示了社会真正病态的一面。“于是她一会儿后站了起来离开了希腊式酒吧间,又进入了市区,进入这个被感染了城市。”这里,“被感染了城市”(the infected city)只是美国社会的一个缩影,小说中表现出的社会病症多种多样,但出现最多的还是属于精神方面的疾病。这些病态有偏执狂、癫痫症、谵语症、精神错乱、紧张症、精神失常以及歇斯底里症等等。一部小说中出现如此多的疾病名称是应该引人注意的,特别是这些精神性疾病。其中偏执狂(paranoia)一词反复出现,女主人公俄狄帕也一度怀疑自己是一个妄想狂,甚至读者也有点担心自己了。

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精神病性的起因于压抑。“压抑是在本能的冲动得不到满足达到一定的程度时产生的。”{6}同样,荣格在弗氏精神分析学术的基础上发展出集体无意识理论认为,整个社会的组织系统类似于个体的神经系统,个体心理汇聚成集体心理,社会神经出现了问题,源于社会个体压抑的集体反映。上面这些精神疾病的集中爆发,正是社会意识出现了病态的表征。小说中写道:“要么俄狄帕处于真正的偏执狂的极乐漩涡之中,要么有一个真实的特里斯特罗存在。因为或者在美国这份遗产的外表下有个特里斯特罗,或者只有美国,假如只有美国,那么她能够继续设法同它保持关系的唯一途径是,绕了足足一个陌生的、没有留下痕迹的、假设性的圈子,成为某种偏执狂。”除精神疾病外,作者还列举了其他一些病态的症状:“她告别了他,下楼往前行,按照他告诉她的方向走去。她穿行于那阴暗的、混凝土支撑起来的高速路下面,看见一些醉鬼、流浪者、行人、者、妓、行走着的精神病人等等,但是没有看见秘密邮箱。”到底是俄狄帕出现了妄想症,还是社会已经染病了呢?作者故意设置了一个障眼法,让读者自己去猜想。要么是俄狄帕有问题,要么是社会有问题。也许整个故事就是一个妄想的产物,也许故事真的如俄狄帕所见的。然而,不管是个人的妄想症,还是社会已经染病,其实妄想也并非无中生有,妄想同样源于现实所见所感的基础。因此,不管是谁病了,病症已经历历在目。

①thomas pynchon, the crying of lot 49,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1999. hereafter cited parenthetically as cl.(本篇相关译文均出自此书,不再另注。)

②ian gregson, postmodern literature, arnold, a member of the hodder headline group, london, 2004, p.15.

③ihab hassan,the postmodern turn,ohio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87,p.191.

④什克洛夫斯基:《作为技巧的艺术》,见朱立元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教程》,华东师大出版社,1997年版,第45页。

第12篇

关键词: 英语课堂 课堂沉默 形成原因 打破对策

21世纪初开始的高中英语课程改革要求改变以往那种外语教师单一“演说”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走向一种合作研究的教学模式,强调课堂上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就要求课堂中师生间的互动。学生参与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说”。然而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发现,要学生主动对某一话题“说”出自己的观点是非常困难的,许多学生在问题面前缺乏主动性,即使他们知道问题的答案也不会主动回答。对于这种情况教师们经常是抱怨,而学生们则是三缄其口,沉默不语,使教师和学生都陷入尴尬的境地。

近几年我国外语教学和研究工作者比较关注英语课堂沉默现象及形成的因素。这些研究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之间的失调、学生的性格特征和语言能力的缺乏、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师的教学风格等方面分析和探讨了中国学生在英语课堂中保持沉默的原因。而国外对课堂沉默的研究,较为著名的是B.Amy,M.Tsui所作的《第二语言学习中的沉默与外语课堂焦虑》的调查,该研究是一项对中学生外语课堂沉默的研究,她发现沉默主要与焦虑有关。另一项是Jackson在用英语讲授商务管理的课堂上进行的研究,他发现教育、社会文化、情感等因素导致了学生的沉默。这两项研究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英语课堂沉默的原因,我在他们研究的基础上从其他角度进一步阐述,旨在多层面找出课堂沉闷的因素,希望能解决高中英语教师教学的一些焦虑。

一、课堂沉默的因素

1.“基础不好”造成对英语没有兴趣。

我所执教的高中是双鸭山市的市重点。所招收的学生在全市是7、8、9等。一个班级60人,能学习的也就是20人左右。高一入学成绩最高分600分,而最低分180分。所以学生的英语水平基础不佳而且参差不齐。文化基础薄弱,导致对英语不感兴趣,甚至产生讨厌英语的情绪。在这种情况下有的学生学习都有困难,让他们学英语并说英语更是难上加难。

2.相当多的学生都不喜欢英语老师。

调查中得到最多的回答是:不喜欢英语课,老师讲得很多,说得太快,听得一知半解,心烦!不像语文,政治甚至是数学那样,最起码能听懂。英语老师每节课都在说天书。还有的学生只喜欢年轻漂亮的老师,对于年龄偏大的老师根本不接受。学生不喜欢英语老师,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根据Krashen的二语习得理论,外部输入只能相当于或略高于当前水平,相对于学生“习得语言”的需要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语言”的使用量显然过大,学生“心烦”,这应该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我们不能说学生的英语基础差完全是由英语教学中教师的“多讲”造成的,但是导致学生出现英语基础薄弱,跟老师在课堂上自己“讲”得太多、学生“练”得太少必定有着某种联系或者老师说太快,学生根本就反应不过来,这就必然导致班级大多数学生不喜欢英语课、不喜欢英语老师。

3.学生缺乏自信。

在调查中,有80.5%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英语水平不高,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从而选择沉默,探究其深层原因是缺乏自信。在课堂上,面对那么多同学,心理紧张,害怕找不到相应的词语,害怕表达不准确,害怕不但得不到老师的关怀和引导,甚至还要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戏弄。这些都会使学生产生挫败感。面子这一问题在中国或许会显得特别重要。课堂上,学生不仅极力使自己不丢面子,同时也帮助别人避免丢面子。当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回答或讨论可能导致自己、同学、老师丢面子,因此在不知自己怎么回答或对自己的英语水平持怀疑态度的时候,他们往往用沉默来保全面子。这样,每个学生都把回答老师问题的责任寄托在别的同学身上。在调查中,63.5%的学生不习惯在课堂上发言,还有38.9%的人不喜欢出风头,不愿惹人注意。顾晓乐曾把中国学生因文化因素而在课堂上沉默的原因总结为五条。一是,中国文化属重语境文化,即认为好多常规性的、听话者应该知道的东西不必说出口。二是,中国文化重“和睦”,认为不同意某人的观点就是与他个人过不去,严重时可能会付出与对方终生不和的代价。三是,中国文化重“集体”,凡事讲究随大流。四是,中国文化强调“顺从”,认为孩子在家应顺从父母,在学校应顺从老师。五是,中国文化很重“面子”。因此说,中国学生的沉默应有其深刻的文化根源。

4.教师的提问有问题。

调查表明,教师的提问对学生的沉默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其提问方式导致了学生以下的消极反应。一些老师提出的问题超出了学生的实际能力范围,使他们答不上来,只能沉默;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教学内容不感兴趣或对教学方法不满意,便用沉默来表达“无声的抗议”;学生感觉教师对自己的期望值太高,为避免出错令教师失望,他们宁可选择沉默;教师提问后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使学生对问题的考虑不成熟,所以选择沉默。

如学生认为有时老师的提问太难,以至对相关话题内容知道甚少。有时老师的提问又太简单无趣,学生没兴趣回答。语言学习的独特性还在于与学习其他课程相比,学习者更易于受到批评和负面的评价,因为在语言课堂上犯错的机会更多。学生回答的内容可能是对的,但语言形式或发音可能有错误。如果教师不断地纠错,学生的自尊就会受到伤害。教师过高的期望会抑制学生的参与,因为学生宁可保持沉默也不愿意冒险让老师失望。老师提问后没有给学生等待时间,对学生的沉默不容忍,所以学生在课堂上有压力,害怕回答问题。还有一些学生像我所在的学校,很多学生不回答问题是因为他们没有听懂教师的要求和问题。

二、解决课堂沉默的对策

1.加强教师的亲和力,引导学生开口说英语。

早在古代,苏格拉底就提出“产婆术”。即助产术,引导学生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正如苏格拉底自己所说,他自己虽然无知,但能帮助别人获得知识,好像其母亲助产婆一样,虽年老不能生育,但能接生,能够帮助新生命诞生。对于刚刚上高中的学生来说,学习英语并不容易,尤其是我所在的学校,可以说很多同学英语是零基础,那么对于他们来英语像天书一样。学生本身排斥,教师如果再没耐心,不了解不接触学生,整天一副严肃的面孔,无形中与学生又拉大了距离。所以,教师应该注意一下自己的笑容,在教学时多使用些肢体语言,多与学生交流,引导学生开口说英语。

2.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1884年提出了对情绪历程的解释,他认为,情绪并非由刺激引起,乃是由生理变化激起的神经冲动传至中枢神经后产生的,即大脑对身丹麦生理学家朗格1885年也提出了同样的解释,称之为詹姆士-朗格的机体知觉理论。

根据这一理论,教师应在课堂气氛上下工夫,刺激学生产生要开口说英语的情绪。很多学生在访谈中表示对英语课堂上的氛围不满意。他们认为课堂缺少合作、平等的气氛,使人感到紧张和沉闷。而在这种课堂环境中,多数学生的应对之一为保持沉默,那么少数积极的学生的自我意识就会越来越强,也不愿意主动回答老师的提问。从学生角度看,教师营造一个博采众长、宽松的英语学习课堂氛围,鼓励所有学生主动积极地回答教师的提问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教师的参与,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尽量创造一种轻松、和谐的英语学习气氛。在愉快的环境中,教师的参与会让学生觉得教师是朋友。这样有利于解除学生的紧张情绪,消除心理障碍,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高中生有着爱说、敢说、好动、求新求异的愿望强烈。因此,我们必须因势利导,不要为了盲目追求课堂纪律打击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上课时,教师应尽可能多地利用抑扬顿挫、语调丰富、风趣幽默、充满诱因或悬念的语言,并配以丰富的表情和手势来组织课堂教学,能给学生创造一个开放宽松的教学环境,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可以使学生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自然就敢用英语大胆发言,积极思维,不断产生学习英语和施展能力的兴趣,新教材中有很多内容都涉及学生熟悉的生活。因此,我们应适当地把教室变成他们的活动场所,让他们自由地施展个性,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学习内驱力自然逐步增强。

3.教师要提高提问技巧。

教师所选择的提问方式对学生和课堂师生的交流所起到的影响非常重要。所以,教师提问不仅要有启发性,而且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表达这一内容的能力,使学生想表达的愿望强烈于保持被动沉默的愿望。教师的提问也应该增加趣味性,多设计一些趣味性的话题。爱因斯坦的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英语学习,兴趣为先,学生语言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英语学习兴趣的程度。很难想象失去了兴趣还能怎样培养交际能力。所以,英语教师一方面要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并使他们掌握技能,另一方面更要重视培养和保持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以期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愿意开口说。

4.设计好提问的时间。

我们在课堂上常常看到一种情况,教师提出问题之后,立即请学生作答,学生因为没有时间多加思考,因仓促导致紧张,无法回答或错误的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长此以往,造成了学生沉重的心理负担和自信心不足,教师也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如此提问往往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还应鼓励学生,这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般情况下,教师在提问之后,要预留足够的准备时间,让学生思考之后有条理的作答。教师还可以在一位学生答题之后追加问题,延长等候时间,同时引起其他学生的思考,把班级其他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学生的回答,这样,又可以做到师生互动,全面参与教学。那么,在学生回答之前究竟需要多久的等候时间?这个问题与教师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同等重要。等候时间过长或过短都是无益的。一般来说,在问下一个问题、重复前一个问题,或叫另一个学生回答问题之前,应至少等待3秒钟,如果是开放性问题,需要全面考虑并对各种可能的回答权衡时,15秒的等待时间是恰当的。

5.英语教学应遵循最近发展区理论。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及困难发展到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只有针对最近发展区的教学,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而停留在现在发展区的教学,只能阻碍学生的发展。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区的过程,即把未知转化为已知、把不会转化为会、把不能转化为能的过程。要做到这点,就必须如奥苏伯尔说的,要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就是教师在教学前首先要了解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要对学生的知识“有底”,如此才能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走向最近发展区。

高中英语课堂中学生的消极沉默,是对语言学习的消极逃避行为。本文针对高中英语课堂中的学生沉默原因进行的问卷调查及分析,力求为教师准确解读学生的课堂沉默行为提供依据。通过对几种对策的分析,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打破沉默,使外语课堂成为外语学习者交流和交际的平台,从而提高他们使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我所在的学校,学生的基础相对薄弱,因此教学过程中所暴露的问题与其他优质高中和重点高中未必相似。“多学少讲”的课堂模式是否真正适用于其他程度的学生,由于未作尝试还不得而知。当然,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还应通过实践寻找出适合自己学生的最好的方式方法或载体。但对于有效课堂教学来说,学生自主性、积极性及自信心的提高,无疑都是十分关键的词汇。相信在英语基础相对薄弱的高中,这一课堂模式值得一线教师去思考、去践行。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总结,不断研究,力争更好地完善自己的教学水平,同时也希望自己的总结和研究对英语教学的同仁们有所贡献。由于所学知识有限,本文只在粗浅的层面解释英语课堂沉默的原因,提出基本的对策建议。到底如何打破高中英语课堂沉默还有待于深入研究,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关注这个问题。

注释:

①教育部.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2008.9.

参考文献:

[1]Corder,S.P.The significance of learners’errors[J].ELT Journal,1967.3.

[2]Jackson.Reticence in second language case discussion:Anxiety and aspirations[J].System,2002.

[3]Krashen,S.D.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s and Implications.London:Longman,1985.

[4]Tsui,A.B.M.Reticence and Anxiety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A].In K.M.Bailey and D.Nunan(eds.),1996.

[5]Smith C.Stanley.The Antecedents of Self-Esteem[M].San Francisco:W.H.Freeman & Company,1967.

[6]顾晓乐.中美言辩观之差异对中美语言学习课程的影响[J].中国英语教学,2005,(5).

[7]郝永林.高职高专学生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研究[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01).

[8]谢元花.外语课堂学生沉默与教师的教学风格[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6,(01).

(作者系哈尔滨师范大学2009级在读教育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