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58:1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阿长与山海经,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阿长与《山海经》讲述了一个朴实而又唠叨的女人-阿长,先生从小称她长妈妈,听到这个名字时感觉应该是个瘦瘦高高的人,可是她却长得又矮又胖。但就是这样的一个女子,她教了鲁迅很多知识,比如她教先生人死了不该说死掉了,必须说"老掉了";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该走进去……总之:都是些烦琐之至的事情。长妈妈睡觉时总是"大"字型的,鲁迅于是只能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这就是长妈妈。
读完这篇文章,我觉得长妈妈是个很和蔼的人,也是一个睡觉习惯不太好的人,他对鲁迅的好就是一个长辈对孩子的关爱,真实,虽然唠叨。我突然想到了家里的奶奶,跟长妈妈非常相像,每天唠叨我要吃好,要听老师的话,要认真读书。但是读了这个故事之后,我感觉到这就是奶奶对我最朴实的爱。
阿长与山海经读后感300字(二)
我读了鲁迅先生写的《阿长与山海经》之后我发现文章先介绍了人们对长妈妈的称呼、由来和她外形的特点,以及她的一些不好的习惯。如写她喜欢"切切察察"、喜欢"告状"、睡觉爱摆"大"字等;接着写她懂得的许多"我听不耐烦"的规矩。比如元旦、除夕吃福橘、人死了要说"老掉了"等;最后写了长妈妈"我"买《山海经》的事,而且叙述得很详细。
文章着重写了鲁迅幼年时与长妈妈的一段经历。长妈妈是一位保姆,而我对她的印象能如此深刻,可见我对她的感情至深。我从"后来长毛果然进门来了,那老妈子便叫他们‘大王’,——据说对长毛就应该这样叫,——诉说自己的饥饿。长毛笑道:‘那么,这东西就给你吃了罢!’将一个圆圆的东西掷了过来,还带着一条小辫子,正是那门房的头。煮饭老妈子从此就骇破了胆,后来一提起,还是立刻面如土色,自己轻轻地拍着胸脯道:‘阿呀,骇死我了,骇死我了……’"这里我想为什么"老妈子"不会吓晕过去呢?最有意思的是"她竟然把‘山海经’念成‘三哼经’"这让我捧腹大笑。
我希望大家像长妈妈一样用关怀,让我们再一次回到纯朴的年代,去关怀身边的一个人!
阿长与山海经读后感300字(三)
作者在文中先写阿长的名字,然后才把生活中的点滴铺陈开来。阿长嗦的管教,阿长可怕的大字型睡姿,阿长麻烦的礼节,阿长关于长毛的恐怖故事,阿长制造的隐鼠事件及阿长送的《山海经》…作者这一片一段的记忆将阿长的形象生的展现在我们面前,同时也让读者在其叙述中感受到这个粗枝大叶的女人对小鲁迅细腻的爱。
长妈妈有些习惯招人烦:唠唠叨叨,"大"字形睡姿,种种古怪礼节……全文并没有介绍阿长怎么怎么好,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这样一个真真实实活在现实的阿长。慢慢地,她开始让我又恨又爱。她相信许愿,相信梦想,带着一颗纯真的心在这个复杂的世界中生活。
最令人感动的,就是她买《山海经》那段了,作者没有写这样一个不识字的人是怎么买这本书的——识字的人都很难买到的书的,谁又知道她走了多少路,问了多少人,去了多少店?她竟然把"山海经"念成"三哼经",她是怎样向别人打听这本书的?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答案,因为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长妈妈。这个长妈妈有很多缺点,像个小孩子,但这都无关紧要,因为她有一颗到死都善良的心。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阿长与山海经》(板书课题)。这篇文章回忆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1:阿长。
生2:保姆阿长。
师:嗯,保姆阿长。题目写着“阿长与山海经”,其实文中与阿长发生联系的事物还有很多,不只是《山海经》,对不对?
生:是。
师:好,我们来一一梳理。(生七嘴八舌)
一男孩:阿长喜欢切切察察。
师:很好,阿长喜欢切切察察,作者便认为家里的什么事情跟阿长有联系?
男孩:作者家里曾经发生过一些小风波,他认为和阿长的这些切切察察有关系。
师:太棒了!阿长与小风波(板书:阿长与小风波)。似乎家里的小风波都因阿长而起,看起来阿长像个长舌妇。好,还有哪些事物跟阿长有联系呢?
生:阿长的睡姿。
师:能不能也用这种并列短语的形式说?阿长与……?(生说不出。)
师:暂时表达不出来,谁帮他?(将话筒递向后面一女生)美女救英雄!
女孩(笑):阿长与睡姿丑。
师:“睡姿丑”是事物吗?阿长的睡姿直接影响到的是谁?
生:迅哥儿。
生:“我”。
师:她跟“我”在抢什么东西?
生:床位。
师:很好。阿长与床位(板书:阿长与床位)。她霸占了主人的床位!好,继续,还有,阿长与……?
生:阿长与规矩。阿长有很多规矩,除夕的时候一定要说恭喜,然后还得吃福橘。
师:很好。阿长有很多规矩,除夕的时候一定要说恭喜,然后还得吃福橘。那么,我们不如说,阿长与福橘(板书:阿长与福橘)。因为这是一个在作者心目中印象特别深刻的意象。继续!
一男孩:阿长与长毛。(生齐笑)
师(亦笑,且好奇地问):你们为什么笑啊?
一女孩:阿长并没有与长毛真正地接触过,应该是“阿长与长毛的故事”。
师:太棒啦!“阿长与故事”!(板书:阿长与故事)阿长并没有与长毛正面打过交道,她只是在向“我”讲一个关于长毛的故事。之前,阿长也曾经向我讲过很精彩的,又有点恐怖的、很刺激的……什么故事啊?
生(齐):美女蛇。
师:嗯,美女蛇的故事。阿长可会讲故事啦!还有吗?
一男孩:阿长与隐鼠。
师:很好。阿长与隐鼠(板书:阿长与隐鼠)。隐鼠是个什么东西啊?
生(齐):鼹鼠。
师:嗯,书上是这样注释哦,但实际上,很多资料告诉我们说不是,它是一种叫作鼷鼠的小动物,是一种特别小的家鼠。鼹鼠可能还大了一点,鼷鼠可能才是鲁迅所描述的那个小东西。鲁迅说这只小鼠只有拇指那么大,它会爬到饭桌上舔碗沿儿,吃人们吃剩下的菜渣,很可爱的,鲁迅非常喜欢它。那么,阿长与隐鼠又是怎么产生联系的呢?
生(窃窃私语):踩死……
一女生:阿长是谋死隐鼠的真凶。
师:哦,为什么用“真凶”这个词?可见在“真凶”以前,曾经有过什么?
生:鲁迅曾经怀疑过别人。
师:怀疑过谁?
生:大花猫。
师:鲁迅是曾经怀疑过大花猫,这种怀疑是谁对他造成的误导?
生(齐):阿长。
师:对,阿长告诉他,是大花猫把它给吃了,是吧?所以有一阵子鲁迅就很恨猫,他在很多文章中表达了仇猫情绪……
生(杂曰):《狗・猫・鼠》。
师:对!很好,真聪明!你们读过吗?
生(齐):读过!
师:哦,同学们的阅读面很广。后来他发现真凶不是那只猫,而是……
生(齐):阿长!
师:阿长怎么会谋杀了他的隐鼠呢?
一男孩:是因为隐鼠爬到阿长的脚上,然后阿长一不小心把它甩下去踩死了。
师(笑):同学们有没有听到他刚才一会儿读阿长(cháng),一会儿读阿长(zhǎng)?
生(齐笑):有。
师:应该读什么啊?
生(齐):阿长(cháng)!
师:对。那阿长是不是长得很长很高啊?
生(齐):不是。
师:那她为什么被人们叫作“阿长”啊?
生:因为先前的先前,他们那里有一个女工,那是真阿长,后来她回去了,这个阿长过来替补,因为全家人已经叫习惯了,所以就没有去改口了。
师:哦,这样的,也就是说,阿长本来不是她的名字,她只是一个替代那个阿长的人。那么,这是一个连名字都没有的女人。她并非出于本心,弄死了鲁迅的爱物――那只隐鼠,但鲁迅却恨上她了!当然,那是童年时候的鲁迅。我们发现这篇文章当中,有几个鲁迅呢?
一男孩:六个。
师(笑):六个?孙悟空哪?七十二变?
(男孩认真概括了童年鲁迅对阿长的前后变化的不同心情。)
师:好,概括得很详细。他所说的六个鲁迅,原来是指鲁迅在不同阶段对阿长的不同心情和眼光。如果我们将他所说的六个鲁迅再精简一下,几个鲁迅?
生(齐):两个!
师:对,两个。哪两个?(学生顿时议论纷纷)
一女孩:一个是童年的鲁迅,一个是中年的鲁迅。
师:很好,一个是童年鲁迅的眼光和心情,一个是中年鲁迅的眼光和心情。(板书:童年鲁迅 中年鲁迅)那个中年鲁迅的眼光和心情,包容了童年鲁迅的眼光和心情。童年鲁迅的眼光和心情就像一块纯洁无瑕的玉一样,本真而纯朴,镶嵌在其中,而中年鲁迅,成熟以后的他回过头来看曾经的自己和阿长,他的种种理解就像黄金一样闪光。所以这是一个金镶玉式的结构。刚才这位同学说得非常好,童年鲁迅对阿长的情感是一直在变化的,刚才他所说的六种心情,你们老师给你们归纳过,对不对?
生:是的。
师:很好。关于这六种心情的所有事件当中,你觉得哪件事情描写得最为简略呢?笔墨用得最少?
生:谋害隐鼠最少。
师:哦,写阿长谋害隐鼠的文字最为简略。可是我就觉得奇怪了,人们常说,恨的感情往往比爱的感情更为深刻,更为持久。应该来说,这只小隐鼠是鲁迅非常喜爱的,无论阿长是有意还是无意,总之是她踩死了它。当时的鲁迅因而对阿长恨到了什么程度?看看课文是怎么说的?
生:极严重地诘问,当面叫她阿长。
师:还有呢?
生:找机会为隐鼠报仇。
师:想复仇,到这种程度了。为什么这本来应该是童年鲁迅最深刻的情感,他却用了最简练的笔墨轻轻带过呢?既不像写阿长与长毛的故事那样浓墨重彩,也不像写她跟他争床位,春节时逼他说恭喜和吃福橘那样细腻描述呢?
一女生:因为鲁迅并不是真的恨阿长,这篇文章是用了先抑后扬的手法,通过对比,更能突出鲁迅对阿长的怀念与敬意。
师:很好,请坐。她告诉我们:鲁迅写这篇文章不是为了表达恨,而是为了表达怀念与敬意。而前面那些看起来是“抑”的内容,看起来是嘲笑阿长的内容,里面有没有“扬”的意味呢?阿长看起来什么都不懂,规矩又多,又跟“我”争床位,又无知又迷信……看起来是在嘲笑她的那样的语言,里面有没有包含一种“扬”的情感呢?
生:有。
师:好,说一下。
生:他在说那些话的时候,里面有怀着对阿长的敬意。
师:举例子。
生:阿长在跟他讲长毛的故事时,说女人可以防止长毛来攻城,然后作者就感到十分的惊异,于是对她有特别的敬意。
师:这个敬意,你觉得是真的有敬意?还是说当时的“我”有敬意,现在想起来挺可笑的?
生:应该是当时的敬意,然后他现在想起来还是有这样一种味道。
师:什么味道?
生:在怀念她的同时又有些敬佩她。
师:敬佩她能够堵住人家的大炮?(生齐笑)
师:他花大量的笔墨来写阿长讲长毛的故事,其中其实暗含着他对阿长的一种什么赞赏呀?
生:会讲故事。
师:很好,会讲故事!他是多么爱这样一个会讲故事的阿长啊!所以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面……
一男生:就有她讲故事的内容――美女蛇的故事。
师:很好,对于一个孩子来说,阿长的故事就是一个启蒙教育。它能够带给孩子什么呢?
生:能够带给孩子想象的空间。
师:还可以满足孩子的什么啊?
生:求知的欲望。
师:好!还有呢?
生:好奇心!
师:很好!这些东西,都是别的人给不了他的,但阿长能。她会讲很精彩的故事,尽管听起来很荒谬,但是鲁迅现在回忆起来,就觉得阿长很可爱,她给他的童年带来了好多的乐趣和丰富的色彩!好,继续看文章,看看还有哪些地方看起来是嘲笑、是不耐烦、是讨厌,其实内心里充满了对阿长的爱与怀念的?
生:阿长懂许多规矩,“我”对此虽然是很不耐烦的,但是“我”现在想起来还是对她很有敬意。
师(笑):他敬佩她懂的规矩多?然后显得很博学?
生:不是,……(犹豫,不知应该如何表达)
师:好,在这个问题上,你心里好像有想法,但不明晰。对不对?(生点头)好,无法明晰的时候,我们可以进行比较。我们先来看看阿长的规矩吧,除夕的时候一定要“恭喜恭喜”,然后吃一点福橘,我们来看第6段:“她懂得许多规矩……。然而她进来,又将一个福橘放在床头了。”然后,就是阿长郑重的交待,要怎么做怎么做。大家有没有读过鲁迅的《五猖会》啊?
生(齐):读过。
师:哦,那太棒了!《五猖会》里面有个情节你们还记得吗?我们要去赶庙会,大家伙儿起了个大早,一条大船已经在外面等我们了,吃的喝的也全都带好了,正准备出发的时候,父亲要“我”做什么?
生(齐):背书!
师:要“我”背读了才能走,“我”在那里背了好半天,终于背熟了,那些工人就像庆祝“我”的胜利和成功一样把“我”举起来,然后我们一起将船开拔去看庙会了,但鲁迅的心里怎么样?
生:没有一点先前的快乐了。
师:完全没有之前的兴奋和快乐了,而且,关于那场庙会,直到现在,他的记忆清晰如昨的只是什么?
生:父亲让“我”背书。
生:“我”不懂父亲为什么要让“我”背书。
师:非常好,父亲让“我”背书,以及“我”不懂父亲为什么要让“我”背书。太煞风景了!大家都兴高采烈地要去看庙会,也就是像这篇文章的第6段中所说的“最高兴的时节”,脑子里面全是浪漫的幻想:我们要去看庙会啦!就像这里:过年啦!明天就可以用压岁钱去买自己喜欢的小东西啦!结果一个人突然出现,按住你,对你说:你要先干嘛干嘛,然后才能干嘛干嘛。想想这个时候,鲁迅是不是也会觉得阿长像父亲一样很煞风景啊?
生(齐):是。
师:但是为什么他肯原谅阿长,却不肯原谅父亲呢?
一女生:因为阿长的这种行为是一种迷信的行为,这种迷信只能说明阿长生活得很苦,所以希望得到祝福;而父亲的行为是一种古板,不懂孩子的心理。
师(问她的同桌):你有补充吗?
生(同桌):我觉得鲁迅对阿长的生活是感到有点怜悯的,而且阿长去世得很早,她最终也没有得到她想要的生活,阿长之所以这样做,其实是想让自己过得,过得,过得……(生齐笑)
师:阿长这样做只是在表达她对幸福美好生活的一种……
生(同桌):向往。
师:非常好。这两位同学相互补充,给了我们一个很不错的答案。她们说,阿长这个时候的规矩和煞风景的举动,流露出来的是她对于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是一个没有读过书的人对于生活的一种最朴素的愿望,“我”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父亲呢,是一种功利的目的和动机:你要好好读书!将来才能有个好前途。就像贾政对待宝玉一样,对吧?
生(杂曰):他也逼着宝玉读书,考功名。
师:对,这种功利的欲望跟朴素的愿望是有区别的,所以“我”可以原谅阿长在“我”最高兴的时节,那么煞风景地逼我说“恭喜恭喜”然后吃福橘,但是“我”似乎一直不能原谅父亲逼“我”背书的那件事情。好,我们继续看,还有哪些地方的描述是看起来贬抑,实际上包含了褒扬的情感的。就好像如果你是少年鲁迅,结果你的保姆总是跟你争床位,你是不是很烦?除了烦还有没有别的情感?
生:当时是很烦。
师:对,“我”当时的确是很烦,又拿她没办法,所以只能向母亲告状,是吧?
生:是。
师:母亲呢,有没有提醒过阿长?
生:有。
师:怎么提醒的?(生杂读母亲的话)
师:我们找一位女同学读一下好不好?
生:好。
师:好,体会一下,母亲含蓄地提醒长妈妈,又想说明白,又拉不下面子来。(一女孩朗读)
师:好,读得不错。母亲关心儿子的睡眠质量,这个保姆呢,又喜欢跟他挤床位,所以她就含蓄地提醒阿长。阿长听懂了没有啊?
生:没有。
生:懂了。
师:到底是没听懂,还是懂却做不到,于是干脆装不懂啊?
生(笑):做不到,所以装不懂。
师:你觉得她懂了,从什么地方看出来?
生(齐):她不开口。
师:哦,她不开口!其实她心里有数对吧?
生(齐):对!
师:除了她不开口以外,还有什么地方让你看出来她其实听懂了?
生:“我也知道这意思是要她多给我一些空席”。(生重读“也”字)
师:太棒了!他抓住了这个“也”字!“我”也听懂了!一个小孩子都能听懂的话,你说她能不懂吗?她当然听懂了,她也感觉到羞愧,可是她知道自己做不到啊。然后到了晚上,“我”“仍然看见满床摆着一个‘大’字,一条臂膊还搁在我的颈子上”。你看,这让人讨厌吧?但是中年鲁迅想起这些来,什么心情?有这样做仆人的吗?但是又觉得这样的仆人未尝不……?
生:这样的仆人真实而亲切。仆人一般都只想讨好主人,但是她就特别真,就像自己的母亲一样给他许多温暖。
师(笑):挤床也是温暖?
生:是家人之间那种温馨的感觉。
师:就是没有主仆之分,是吧?
生:是。
师:很好!我们就看到一个什么样的阿长呢?一个全无主仆概念的阿长!心思非常单纯,很真实的一个阿长。她并不像别的仆人那样,为了讨好主人而处处小心翼翼,当然她也并非故意与主人作对,她只是一个很率真的人。那么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她的“切切察察”的时候,你又如何理解,中年鲁迅又如何理解呢?一个喜欢说话,说闲话,又没有什么心机的人,这样的人,她其实是一种什么样的性格啊?
生:她敢于说真话,即使是自己主人家的事,她也没什么不敢说的,她很真实很单纯。
师:哦,很单纯,心直口快是吧?心里有什么就说什么了,她不会去想会引起什么样的后果,她只是头脑简单,心直口快的一个性情中人而已,倒也未必是故意要挑起什么矛盾,所以她并非存着什么样的恶意而去说三道四的。至于她对我讲的其他各种规矩,什么“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倘若有人唤你的名字,万不可答应的”,包括后面说小孩子要小心被长毛掳去的,等等,其实都反映了什么呀?
生:这都反映了阿长很关心我,一心为我着想。
师:非常好!其实就是一心关心他,疼爱他,生怕他哪儿不好了。她不懂分辨,也不想去分辨,反正只要听人家说这个东西是不好的,不管真的假的,她都不要鲁迅去碰,这是一个慈母的心怀。当鲁迅写下这些记忆的时候,他心中其实一直怀着一种深厚的什么情感?
生:怀念、敬爱、感激。
师:很好!还有吗?
生:怜悯。
师:很好,从哪儿看出来?
生:课文最后说“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师:很好,直到现在,“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这些文字里有深刻的怜悯:她不曾拥有自己的名字,不曾拥有自己的生活,她只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没有生过孩子,她没有做过真正意义的母亲,可是,她比一个母亲更懂得怎样做母亲,比一个母亲更懂得如何去爱孩子。这就是鲁迅在对她的同情之中又深怀敬意的重要原因。在鲁迅的文章当中,很少提到谁?
生(齐):他自己的母亲。
师:对,很少提及,更不要说用一整篇文章专门来纪念母亲。为什么啊?他爱阿长,几乎胜过爱他的母亲,为什么啊?
生:我觉得他的母亲对于他想买《山海经》这件事情不是很在意,对于他生活中的一些事情都管得很严。但是阿长就很在意鲁迅的感受。
师:好,母亲对鲁迅的感受并不是很在意,又管得严。不像阿长这样掏心挖肺地去为他做一切事情。而且我觉得,在鲁迅的经历当中,可能这个,你们不大会去了解他的婚姻,有人了解吗?
一女孩:他有一个包办的婚姻。
师:对,他名正言顺的妻子朱安,是他的母亲给他包办的,他曾经说:“这是母亲给我的一份礼物,我只能把她好好供养起来。至于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出于对母亲的顺命,他接受了。但是等到后来遇见真心相爱的许广平的时候,他一生都没能给她一个名分。这是他永远的痛。他的母亲生了他,却不懂得如何爱他,对于儿子,她给了她想要给的。但是阿长却给了……
生(齐):他想要的!
师:对,她给了鲁迅自己想要的。所以阿长虽然没有做过真正的母亲,但是她是一个比真正的母亲更像母亲的母亲。还有,更重要的是,我们知道“阿长”与“《山海经》”,这两个概念放在一起啊,根本就是一种不和谐。有没有发现?为什么不和谐?
生:她自己没读过书,不识字。
师:对,你看当阿长找到这本书,兴高采烈地来告诉鲁迅的时候,她是怎么说的?
生:三哼经!
师:对,三个字就错了几个字啊?
生(齐):两个!
师:三个就错了两个!“阿长”跟“《山海经》”根本不搭调!她是个完全没有文化的人,她不懂这本书是怎么一回事,她不像“我”前面提到的远房叔祖那么有学问,可是叔祖又有学问又有办法,却不见得肯为“我”弄这本书,“我”提都不敢跟他提,“我”不好意思逼他去寻,他是很疏懒的。一个有学问有能力帮“我”找到这本书的人,没有帮“我”去找。“我”问其他人呢,也都不肯真实地回答“我”,所有人都不肯帮“我”,不肯理会“我”,然而这个完全“不懂”《山海经》的人,帮助了我。所以我们看,阿长和《山海经》,首先是阿长不懂《山海经》(板书:不懂);然后,鲁迅,包括我们也都会觉得,这么一个懂都不懂的人,她是“不可能”弄到《山海经》的(板书:不可能);甚至,她也是“不必”去弄的(板书:不必),为什么呀?
一男孩:因为这不是阿长分内的事,她只需要做自己分内的事就可以了。
师:哦,除此以外还有其他原因吗?
一女孩:鲁迅根本就没有跟阿长提过这回事,他完全没有想到要让阿长帮他找这本书。
师:很好,鲁迅说,“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是阿长自己主动来问的,所以这件事情是她“自找”的麻烦,没想到她真的给他找来了。这个不懂、不必、不可能的人,做了一件……
生:别人有能力也不愿意做,她没能力却将不可能变为了可能的事。
师:非常好,所以在鲁迅的心中,这件事简直是一个奇迹!而做到这件事的人,就几乎是一个什么啊?课文里面怎么说?
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师:我们用一个词来说,鲁迅现在对她简直是敬若……
生(齐):神灵!
师:很好!(板书:敬若神灵)而之前因着那只隐鼠的缘故,他对她是视若……
生(齐):仇敌!
师:对。(板书:视若仇敌)之前视若仇敌的一个人,现在他敬若神灵。就是因为这个人,做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而这件不可思议的事情,背后的动力,源自什么呢?
生:阿长对鲁迅深深的爱。
师:对,母亲一般的深爱。因为爱,她愿意为他做一切的事情,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类似的故事。我看到阿长,就会想到《巴黎圣母院》里面的那个钟楼怪人(几个男孩在下面说“以前看过”),看过是吧,太好了,他就是一个愿意为爱丝米腊达做一切事情甚至献上生命的人,他很丑,而且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是,他只是一个被主教捡回来养大后随时听命的奴隶,但是为了保护爱丝米腊达,他开始懂得反抗主教的命令。他什么也不懂,但是他懂得爱;他什么也不是,但是他就是爱。还有,大家有没有看过一部电影《剪刀手爱德华》?(没有)爱德华是科学家研制的一个机器人,但这个作品还没有最后完成,科学家就去世了,所以爱德华有人的思维、情感甚至智商,但双手却如剪刀的模样,一个推销化妆品的女人把他从古堡中带回家里,他不懂怎么穿衣服,怎么用餐,不懂得怎样跟人打交道,后来他爱上了女主人的女儿,为了这个女孩,他什么都愿意做,即使他知道那是违法的事情,也不会拒绝,他说:因为你让我去。在这个现实世界中,他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是,但是他懂得爱,他愿意为了自己所爱的人付出一切,全凭她差遣。你们读过《追风筝的人》这部阿富汗小说吧?(没有)建议你们看一看。小少爷阿米尔有一个仆人叫哈桑,两人从小情同手足。小说中有一句话特别让人感动:“为你,千千万万遍。”这是哈桑的心声。阿米尔曾经问过哈桑:“如果我让你把这团泥巴吃下去,你愿意吃吗?”哈桑回答说:“如果你这样要求,我会的。”阿长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她会对鲁迅所说的每一个字都当真,她会尽一切力量去帮他寻找他想要的,为你,千千万万遍。只有这样的人,才有可能做到那些有能力的人也做不到的事情。你有没有发现,阿长在鲁迅的生命中,充当了很丰富的角色?她不只是一个保姆。说说看,她还像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母亲。
生:老师。
师:为什么?
生:因为她教了“我”很多东西,她是“我”的启蒙老师,给“我”讲故事。
师:激发了“我”童年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是吧?
生:是。
生:我觉得是阿长使鲁迅懂得了爱。
师:很好,还有谁可以补充?
生:我感觉她就像是鲁迅的一个死党。在你好的时候,她会陪你一块儿开心,你受委屈了她又会帮你去讨回公道。
师:很好。还有其他角色吗?
生:像姐姐一样,阿长对他的关怀,就像姐姐对弟弟那样。
师:哦,像姐姐一样,他们之间并没有长辈晚辈之间的那种生分,而是很平等很亲切,是吧?好,我相信每一个人的生命当中,都有一个阿长。如果有,请你把他(她)的故事写下来,把你的回忆和纪念写下来。下课!
生:老师再见!
师:同学们再见!
评点
讲故事并不难,比如阿长说长毛;可要讲好故事也不易,比如熊芳芳老师教《阿长与山海经》。
难,是因为文本中讲故事的分明另有其人――确切来说是两位,即情景中的“我”和语境中的作者。按熊老师的解读,“我”讲述阿长的种种表现为彼时的“眼光”,而文本字里行间若隐若现的则是作者此时的“心情”。“眼光”和“心情不仅交织起鲁迅先生这篇散文中情与景的线索,同时也构连着这堂课的脉络走向。
在“眼光”看来似乎是,也不能不被“视若仇敌”的阿长,到了“心情”中,则非但全无怨恨,甚而“奉若神明”一般。这可如何说得过去?但教者以“隐鼠之死”一段作者用笔之简略和意气之收敛,相较于阿长其它事例的或浓墨重彩或描述细腻,自然也便令人释然――眼光之为心情铺垫,情景之为语境预设,困惑之向释然引导,原来也可以这样简单。
见于文字的“是嘲笑,是不耐烦,是讨厌”,可是读出的却是一种“爱与怀念”,这样的绕指柔功夫,不是谁都可以像说说那么容易做成的。熊老师把课上得很温馨,一如鲁迅先生笔下的文字。
故事如何讲,技术乃至艺术当然不无重要,例如由纠正学生对“阿长”一词的读音过渡到她的身世,自然而丝毫不着痕迹;又例如将少年之“我”和中年之作者的不同情感形象地比喻为“金镶玉”式结构……可是故事的难讲之处又终究不只在渲染、造势等等,能否倾注真情或许才是关键所在。
开始,我不大喜欢她的,叫她讲故事,她总是讲“当年,当年怎么样怎么样……”古语有云“好汉不提当年勇”,我听得都快烦死了,根本不像讲故事,倒像和尚在念经。
太姥还有洁癖。家里的地板、桌子、电器总要一尘不染;特别是地板,要是有根头发她都能发现并赶紧捡走。一次,我不小心把米粒掉在了地上,她叫我快捡起来,还把我叫到一边听她絮絮叨叨,这一下来就是几个钟头,我站得脚发软,听得都快晕了……
她的家门口有一棵荔枝树,好大好大,至今已经将近一百多岁了。
那棵荔枝树每年都能生特别多的荔枝,可是树太高,而且不好爬,所以总要用竹竿去打。
那年夏天,我和父亲去太姥家,那时候正是荔枝成熟季节,而且是最甜的时候。那时,我经常坐在太姥家门外的竹椅上,仰看荔枝直流口水。可是树高,摘不到,更别说吃了,真是可望而不可及啊。
“想吃吗?”我吓了一跳,哦,是太姥。我 “嗯”了一声,接着就问:“这么高,您摘得到吗?”她不做声,蹒跚地走到院角,吃力地把一根长竹竿拉到树下,艰难着抱起竹竿,用尽全力去打。过了几分钟才打下不足十粒,自己却累得气喘吁吁。她休息了一会儿,抱起竹竿,可是力气不够,长长的竹竿歪向一边去,她的身体跟着竹竿走。她好不容易站稳脚跟,使尽全力,朝一大串荔枝打了下去,“噼里啪啦”,几片树叶连几颗荔枝一起掉落下来,我赶紧去捡。
我把所有打下来的荔枝都捡到筐里,再把一些掉下来时摔坏的和有虫子的荔枝剔掉。
太姥把荔枝拿去洗了洗,拿起一粒,轻轻地把荔枝皮剥开,荔枝果像一只刚破壳而出的小鸟,一下子“跳”了出来,鲜美的果肉晶莹剔透,让人垂涎三尺。一咬下去,果汁一下子就喷出来,那真是美的享受啊!
没想到她竟能给我摘来荔枝,这使我对她产生了敬意。
1.丑
首先,她相貌丑陋。不仅“黄胖而矮”,而且“颈子上还有许多灸疮疤”,给人相貌丑陋的不雅印象。
其次,她行为丑陋。夏天睡觉时,她常肆无忌惮地“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睡相丑陋;她低声絮说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言谈姿态丑陋;她多事,总喜欢背地里“切切察察”,论人长短,习惯丑陋。
再次,她思想丑陋。她愚昧无知,有许多陈腐而烦琐的“规矩”,而这些“规矩”又是荒唐之至的;讲“长毛”的故事,进一步体现其十足的阿Q精神,更显其思想的丑陋……
而这些“丑陋”,其实也正是阿长真实的一面:一个20世纪初的乡下保姆,你能指望她有多么漂亮的外表、多么优雅的行为、多么美好的思想!
2.美
首先,她美在真性情。鲁迅虽然没有把阿长当作寄托着希望的理想人物,但并不因此对她失去敬重和怀念,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从她身上看到了人类难能可贵的淳朴和率真。她相貌丑陋,身份低微,但却率真。“大”字形的睡相、爱“切切察察”,无一不是她率真性情的流露。虽然鲁迅有时候并不欣赏她的某些行为,然而在鲁迅笔下,阿长这些缺点也是令人喜爱的,因为她不做作,“对就对,错就错,不说一句分辩话”。在阿长的身上,流淌的是一种率真的性情。这才是鲁迅在文中着力颂扬的阿长的本质――一种真性情的美。
其次,她美在善良。尽管阿长地位低下,但她却永远值得“我”同情和怀念,因为阿长有着一颗善良的心。正是为了“我”的平平安安,阿长才让“我”恪守她所谓的“规矩”。尤其是后来,连书名都不知道,把“山海经”说成“三哼经”的阿长,却想尽一切办法为“我”买到了渴慕已久的《山海经》,助“我”为乐,对“我”体贴入微;想“我”之所想,谋“我”之所求。这种善良的心地、高尚的品质,怎能不使儿时的鲁迅为之感动、没齿难忘呢?又怎能不引起鲁迅对阿长的深深怀念呢?至此,文章对阿长的“扬”达到了。于是,她的“切切察察”“大”字形睡相、麻烦的规矩和讲“长毛”所表现的惧怕,并不令人生厌;反而同买《山海经》的举动和谐一致,形成统一的风貌,使我们从她的愚鲁中看到率真,从粗犷里看到细心。而这种率真和细心所体现的实质,是她那善良的内心深处所发出的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
就这样,一个血肉丰满的阿长站在了我们面前:一个连姓名都不为人知的下层劳动者,尽管她愚昧无知,有着消极、落后的思想,但她却善良、真诚地热爱和关心着孩子,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播撒着阳光。
卑微中隐含着高尚,愚昧中闪耀着智慧,粗犷中流露出细腻,荒唐中体现着真诚。这就是阿长,一个美与丑的结合体,一个用真性情和善良心给鲁迅的童年带来温馨和美好回忆的乡下保姆。
让我们和鲁迅一起,共同祝福善良的长妈妈吧!
形象分析
关键词:鲁迅???阿长???? 怀念
【中图分类号】 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阿长是鲁迅儿时的保姆,是鲁迅童年生活中一个颇有影响的人物,鲁迅很怀念她,称她为长妈妈。长妈妈是浙江绍兴东浦人,夫家姓余,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叫五九,是做裁缝的,他有一个女儿,后来招进了一个女婿。长妈妈只是许多旧式女人中的一个,做了一辈子的老妈子,平时也不回家去,直到临死。长妈妈患有羊角风,1899年4月“初六日雨中放舟至大树港看戏,鸿寿堂徽班,长妈妈发病,辰刻身故”。
鲁迅对长妈妈怀有深厚的感情,在《朝花夕拾》中,有好几篇文章回忆到与长妈妈有关的往事。下面我们看看鲁迅是怎样来写阿长的。
(一)阿长这个名字的来历
其实,这个来自东浦的长妈妈身材矮小,周家原先的保姆个子高大,那才是真正的长妈妈,只是叫惯了,也把东浦的那位叫做长妈妈。
从姓名的来历中可以看出,她的名字是别人的,别人随意加在她头上的,因此可以看出长妈妈社会地位低微,不被尊重。是个可悲的长妈妈。
(二)阿长讲美女蛇的故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一个片段写长妈妈给年幼的鲁迅讲美女蛇的故事,故事那么诡谲、惊险、有趣、生动。从这个片段可以看出,幼年鲁迅与长妈妈十分亲密,鲁迅从长妈妈那里接受了民间文学的熏陶。
(三)阿长踏死隐鼠
在《狗·猫·鼠》里写了她踏死“我”心爱的隐鼠。该文中说到隐鼠:“这类小鼠大抵在地上走动,只有拇指那么大,也不很畏惧人,我们那里叫它隐鼠,与专住在屋上的伟大者是两种。”这种隐鼠“时时跑到人面前来,而且缘腿而上,一直爬到膝髁。给放在饭桌上,便捡些菜渣吃,舐舐碗沿;放在我的书桌上,则从容地游行,看见砚台便舐吃了研着的墨汁。这使我非常惊喜了”。有一回,隐鼠“缘着长妈妈的腿要爬上去,被她一脚踢死了”。幼时的鲁迅以为阿长是故意“谋死”隐鼠的。
(四)阿长讲长毛的故事
《阿长与》是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来写她。在本文中,阿长许多行为叫“我”讨厌。开头写她“喜欢切切察察”,低声絮说什么时“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对“我”管得很严,拔一株草都说是顽皮,动不动就要告诉家长。这些真切生动的细节描写,都带着明显的贬义。接着写她元旦清早给“我”的磨难。这些“古怪的仪式”虽然是出于善良的动机,但因“烦琐之至”“非常麻烦”,使“我”至今还记得很清楚。”
这些话表现了十足的愚昧和阿Q精神。“不料她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虽然是写“我”童年的感想,但更是尖锐的讽刺和批判。
(五)阿长买《山海经》
认真阅读《阿长与〈山海经〉》这篇文章,我们就知道,鲁迅并没有一味地对阿长进行美化,而是客观地、公正地、从多角度地写阿长。她身上有那么多的缺点,这些缺点让儿时的鲁迅反感甚至是憎恶透顶。她那不好的睡相,那些烦琐的规矩,都让儿时的鲁迅难以容忍。因为阿长还曾经踏死过鲁迅心爱的隐鼠,鲁迅还对她心怀恨意。就是这样一个“丑”的女人,却在鲁迅心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鲁迅对她怀念至深。这是为什么?鲁迅可谓是很会设置悬念,在写了阿长那么多的缺点之后,读者已急于想知道阿长究竟有什么值得鲁迅怀念的地方。到这里,作者才掉转笔锋写买《山海经》——也就是这篇散文要着重写的一件事。这件事充分体现出阿长于丑陋之中透露出的“美丽”。她对“我”格外关心,总是把“我”的事放在心上。可是,谁都“不肯真实地回答我”。只有阿长,虽然她根本不知道《山海经》是什么,“我”原也认为对她说也无益,所以向来没有同她说过。但她却自己主动来问,并且在她告假回来时,一见面就高兴地说:“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这件事,充分表现了她对孩子的心思观察得多么细致,对孩子的愿望是那么体贴,为了满足孩子的正当愿望又是那样认真、郑重其事。以至“我”惊喜、激动得“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于是,“我”对她有了新的看法:“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透过天真的儿童心理,对她身上美好的质素的赞扬是何等热烈和真挚!作为一个连真正的姓名都很少有人知道的下层劳动者,她善良、真诚、热爱和关心孩子。她思想、性格上有很多消极、落后的东西,是封建思想毒害的结果,与其说是她的过错,不如说是她的不幸。前面所说的作者的讽刺和批判,既是对她身上的消极、落后的东西,也是对着造成这些消极、落后东西的统治思想和社会制度。
作为回忆性的艺术形象,长妈妈并不是典型化的产物。鲁迅写她,既没有采用“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方法,也没有专用自己的保姆做“模特儿”,去塑造一个劳动妇女的典型。阿长是生活中真实的阿长,所写全部事实,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尽管“与实际内容或有些不同”,但绝无虚构。无论称呼的来历、切切察察的毛病和“不见得很好”的睡相,还是“烦琐之至”的各种规矩和讲“长毛”,以至购买《山海经》,都是鲁迅曾经亲见亲闻亲历过的,现在一一写来,具有十分亲切自然的情致。
参考文献:
1.《鲁迅生平史料汇编》
1.时代意识,就是注意想象内容的时代性。想象内容必须符合历史常识,分清时间先后。
如让学生“描绘《钱塘湖春行》的情景,可运用合理的想象,注意体会作者的情感”,有学生描写诗人看着美景,随口吟诵苏轼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殊不知,苏轼是在白居易写《钱塘湖春行》二百多年后才出生的。
2.科学意识,就是注意想象内容的科学性。想象内容要遵循客观规律,不冲破科学底线,不宣扬迷信,不出现伪科学。
如许多小孩子喜欢看日本的动画片《哆啦A梦》,他们希望自己也像大雄那样拥有机器人哆啦A梦,如果头上安一个“飞行器”便可以上天入地,如果套上“拳击套”便可以所向无敌,如果拥有“时间机器”便可以停留在过去与未来的任何时刻,如果拥有“随意门”便可以去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如果拥有“魔鬼相机”便可以爱折磨谁就折磨谁(只要按下快门,相机里就会掉出一个玩偶,折磨玩偶,对方就受罪)……先不说“飞行器”“拳击套”“时间机器”“随意门”的科学性,单是“魔鬼相机”便有迷信和巫术之嫌。
3.语境意识,就是注意想象内容的合理性。想象内容要切合语境,和当前的情节吻合,不脱离文本。
如“阿长是个文盲,她是如何买到《山海经》的?这当中经历了多少艰辛?在《阿长与》中鲁迅对此并未提及,请你对阿长买《山海经》作一次大胆的想象”,很多学生从“阿长是文盲,她真心关爱鲁迅,即使历尽艰辛也要买到《山海经》”作为想象的起点,屏开了丰富的想象。但有的学生写书店老板使坏,硬要五个银元外加一副金手镯,还让阿长打扫三天卫生。这就想象过头了,阿长是文盲,但不是弱智,这样想象实在不切合语境。
再如补写《老王回家》:“老王在临终前一天,已形如僵尸的他竟亲自送鸡蛋和香油到杨绛家表心意,他是怎样下楼梯回到自己家的,请你作一合理想象”。一学生这样写道:“老王完成了一桩心愿,如释重负,骑上自行车回了家……”老王的破三轮变成了自行车,“僵尸”竟成了健康人,荒唐!
4.主旨意识,就是注意想象内容与主题的一贯性。想象内容要紧扣原文的主题,要符合逻辑,不与原文本矛盾。
如续写《皇帝的新装》,有很多学生在原文情节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联想,叙写了皇帝游行之后倒行逆施,滥杀无辜,直至覆灭的过程;也有的学生写皇帝颠倒黑白,用“说真话罪”处罚小孩,用这一情节来深化原文的内容,表明皇帝愚蠢到极点……但也有学生胡乱想象,有的写皇帝派大将军射火箭弹消灭了两个骗子;有的写小孩告发了骗子,把骗子送上了绞刑架;有的写皇帝幡然悔悟,让小孩当了皇帝,后来新皇帝逮到了骗子,严加惩罚……这根本就不符合原文的主题,不符合人物性格发展的逻辑。这样的想象是不可取的。
5.文体意识,就是注意想象的内容要符合一定的文体要求。想象内容要与文体固有的风格相一致,不能随意空想。
年月日,我和刘华姐姐等一行四人前往xx市永威学校参加2012年河南省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工作研讨会。一天的车程并没有消减我们对此行的重视程度和对xx学校的敬仰,简单安顿之后,我们就参观校园。漂亮的哈佛色映衬着美观的教学楼,显得古朴而又厚重;葱郁的树木使干净的校园道路更显典雅;随处可见的警句名言使校园的文化气息四溢。这一切的所有使我们略显疲惫的身心瞬间清净,也对接下两天的培训多了些期待。
两天的培训,一共听了九节课,内容上囊括记叙文、文言文、综合性学习、作文,形式上包括大课、微型课、说课、评课。并有幸聆听了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课标修订组组长巢宗祺先生对新课标的解读。学习之余,思考自己的课堂,觉得需要改进的很多,以后决定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精心设计每节课的核心问题,使之成为阅读课教学的突破点。听了两节阅读课:《阿长与<山海经>》和《最后一课》,两篇文章相对都比较长,第一位执教老师以找重点事件阿长买《山海经》为突破点,找关键句,找人物描写的方法,进而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做到了以点带面。而执教《最后一课》的老师想要面面俱到,头头出彩,问题太多,显得无头绪,如果能抓住韩麦尔先生和小弗朗士的“变”这一个主问题读人物,整合行动语言,理解性格,也许会达到更好的效果。其实,自己何尝不也是这样,每节课都希望把课文涉及到得每个知识点都给学生讲清楚,结果是面面肤浅。以后的教学,我会努力大胆“舍”,力争让孩子在一两个点上能更多的“得”。
二、让形式多样的读成为阅读课教学的主线。听到的几节课,无论是什么内容,哪种形式都有一条主线:多角度的朗读,其中两篇文言文的朗读都在十遍以上。《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重点句子“哥儿,有画的三哼经,我给你买回来了”这个重点句子,老师指导学生反复读,比较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然体会到阿长的善良及对小作者的关爱。进入九年级以来,自己的课堂时时直击中考考点,不考的内容绝不多费时,尤其是古诗文的学习,那么美的古诗有时被讲成了中考题的再现课,看到学生课本上满满的笔记和还算过的去的成绩,时常还有一丝窃喜,今日反思:这还是语文课吗?这样的语文课还有语文味吗?这样下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真的能提高吗?
朗朗的读书声,我会让你重新回到我的课堂。
三、关注现实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课,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九节课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三门峡的王庆梅老师执教的一节名为“微中见文 博中见采”的活动课。王老师把大家耳熟能详的“微博”作为本节课的内容,通过“聊微博、赏微博、读微博、写微博”四个环节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学会文明用语、恰当用语,渗透美育教育,并使学生养成了关注现实生活的习惯,有了这些,学生作文也就不愁文采和“源头活水”了。整堂课,学生积极参与,不断,掌声不断,结束时学生幽默地评价:试问本节多精彩,此处略去一万字。也许,来年的中考并不会考到“微博”这个话题,但有这么多精心的设计,哪位同学不爱上语文?有这么一群热爱语文,细心观察,善于表达的学生,害怕什么中考?
老舍说过:语言“是人物性格的索隐,就是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这,可从“阿长的话”中得到准确、鲜明而具体的印证。
在《阿长与》中,“我”虽然“最讨厌的是(阿长)常喜欢切切察察”,但这“切切察察”,是阿长“从心眼里掏出来的,”“它是心灵的音乐”,(老舍语)值得我们用心领悟。
一、令人神往的“畅想曲”
“在一年最高兴的时节”、“辞岁之后”,“哥儿,你牢牢记住!”她极其郑重地说。“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早一睁开眼睛,第一句就得对我说:‘阿妈,恭喜恭喜!’记得么?你要记着,这是一年的运气的事情。不许说别的话!说过之后,还得吃一点福橘。”她又拿起那橘子来在我的眼前摇了两摇,“那么,一年到头,顺顺流流……”
这番叮嘱,可谓是令人神往的“畅想曲”。它高低和谐,顿挫有致,情深意切。“哥儿,”是何等亲切、柔和的称呼!“你牢牢记住!”、“记得么?”“你要记着”,一“记”三“叠”,如此再三嘱咐,是这般的情恳意诚!“恭喜恭喜!”“这是一年的运气的事情”“一年到头,顺顺流流”,这寄托着那么朴实善良而至诚的愿望啊!第二天,当“我忽而记得了――‘阿妈,恭喜……”时,长妈妈从心里迸发出:
“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聪明!恭喜恭喜!”她于是十分喜欢似的,笑将起来……
如愿以偿,这自然是“十分喜欢”的最强音――四个感叹句的脱口而出――把“畅想曲”推向感情的,令人神往。
二、发人深思的“迷信调”
阿长所讲的故事,给“我”的影响是极大的。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记叙了长妈妈所讲的“美女蛇”的故事,“这故事很使我觉得做人之险”(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如此影响,不能不说是极大的。在《阿长与》一文中,鲁迅又记叙了长妈妈所讲的“长毛”的故事。这次,听故事的“我”,原以为“她生得黄胖而矮”、“尚且颈子上还有许多疮疤”,故而“她一定安全了。”长妈妈却反驳道:
“那里的话?!”她严肃地说。“我们就没有用么?我们也要被掳去。城外有兵来攻的时候,长毛就叫我们脱下裤子,一排一排地站在城墙上,外面的大炮就放不出来;再放,就炸了!”
这段反驳语,无疑是发人深思的“迷信调”。正因为带有“迷信”的色彩,才符合阿长的身份和性格,既表现了阿长的愚昧无知,又体现了阿长的率直爽朗。“我”作为一个孩子,听了之后,“不能不惊异”,进而自然产生了“不料她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的“特别的敬意”。如此影响,的确是非同一般的。尤其值得我们深思的是:成年的“我”,把这些“从记忆中抄出来的”用意是什么?是赞美,还是批判?笔者认为,是批判。因为,这揭示了像阿长这样的劳动妇女之所以地位低微的根本的社会原因之一。
三、激人亢奋的“圆梦歌”
当我“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并因种种原因得不到,进而“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时,“告假回家”的长妈妈,一回来就“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这简洁的话语,确实是激人亢奋的“圆梦歌”。你看:一听到这话,“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了起来”。为什么?这是因为,“我”没有想到,“我”所憎恶、讨厌的大字不识一个的连书名都讲不清的阿长,竟然能够把“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此时的“我”,梦想成真,能不亢奋、惊喜、感激吗?(当然,这其中也含有内疚和羞愧之情。)再者,这三句话,使阿长的性格更鲜明起来,恰如其分地展现了阿长的质朴、爽朗、热情和乐于助人的品格。特别是:“有画儿的‘三哼经’”,既凸现了阿长的身份和性格,又在结构上暗中照应了前文。
所谓可感性即可感觉性、可接受性。就一部作品而言,它适宜于某一年龄段的人阅读和欣赏,它的语言和语言形式能被某一语文水平的人接受。某一作品在特定的年龄阶段无法感觉,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也能变成可感觉的、可接受的。某一作品对于某一年龄段的学生是不可接受的,但是对酷爱文学、语文水平较高的学生却是可接受的。
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具有可感性,编者在筛选文章时充分考虑特定年龄段学生的整体语文水平。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社戏》是叙述鲁迅童年时的作品,鲁迅童年时代所干的事大概和现在的孩子差不多:玩耍和读书。孩子们大多贪玩,不爱读书,但鲁迅小时侯却喜欢读《山海经》这类图画书,当他曾经厌烦的长妈妈买回他十分渴望的《山海经》时,她对长妈妈产生了“新的敬意”。鲁迅离开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书时,表现了他对百草园有趣生活的眷念和对三味书屋读书时嬉戏玩耍的向往。阅历如白纸的初中生或许不能理解鲁迅先生的人生及其理想,但让他们阅读鲁迅童年回忆的文章,感受鲁迅儿时的生活,能勾起他们对儿时的回忆,找到自己与鲁迅童年的相同之处,与鲁迅产生共鸣,从而热爱鲁迅、亲近鲁迅。对于鲁迅的《社戏》,同学们一读到这篇文章就非常喜欢,很多同学说小说中的人物、情节与自己的经历有很多相似之处。《社戏》中人物、情节充分调动了学生对个体经历和思想感情的回忆,每个学生都觉得自己就是课堂上的主角,他们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与学习课文接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被激发了,绝大多数同学都能结合自己的经历理解《社戏》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再如《藤野先生》是作者留学日本时的回忆性散文,记叙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尊敬和怀念以及作者的爱国热情。对于歌颂藤野先生高尚品质的内容,学生很容易理解,甚至有的同学能结合自己的老师体会文中的情感,与鲁迅先生产生共鸣。对于鲁迅在日本的有关见闻和生活,教师可以着重分析“漏题”风波和“看客”事件,朗读、体会“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这样的欢呼(中国人给俄国当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而枪毙时,日本人的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学生自然能体会中国国际地位低下时,淤积在作者内心的愤懑不平之气,体会青年鲁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之情。
有人说中学教材中所选鲁迅作品并非都是可感的,是的,但至少有相当一部分是,至于一些杂文、社会评论性文章,则需要老师联系当时当地的材料,对学生进行疏导、启发。但至少可以这么说,有了这么一大部分具体可感的作品作先导,对于理解、领会鲁迅其他的作品,可以说是大有帮助的。
[关键词]教材 课文 写作指导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但是,一提到作文,学生就像被念紧箍咒的孙悟空,感到万分头痛。在作文时,也常常出现词不达意、语言平淡、缺乏真情实感的现象,全篇不是空话套话,就是无病。面对这些现象,教师究竟应该怎样做?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著名作家张志公先生就这样谈写作功底:“学字,学句,学篇章。”而叶圣陶先生也说过:“课本无非是个例子。”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本中的文章来指导学生作文,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一、学习标题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好的标题能给文章增光添彩,吸引读者,让人产生强烈的阅读愿望,古今中外的作家无不对标题进行推敲锤炼。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课本中文章标题的拟法。比如冰心的《荷叶母亲》,这个标题既能提示内容,皆有比喻象征意义;朱自清的《背影》,标题既是文章主要描写对象,有是全文的线索;黄蓓佳的《心声》,这个标题一语双关。教师在授课时,先让学生通过标题推测文章主要内容、作者情感,再阅读课文理解作者所拟题目的精妙。经过多次这样的引导点拨,学生就会从中学会多种拟定题目的方法。
二、积累词句
要想让文章引人入胜,感人至深,必须要用词准确、描写生动,而要做到这些,就要不断的吸收和充足的积累。入选教材的文章不仅文质优美,还富有人文性,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中积累优美的词句.。
1、 积累词语
课本中优美的词语数不胜数,可以一边积累一边进行联想。比如:在教学郑愁予的《雨说——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时,积累“喑哑”这一个表现声音特点的词语,并让学生联想同一特点的词:沙哑、嘶哑、低沉,再进一步拓展意思相反的词:清脆、嘹亮。这样,学生不光认识一个词语,还认识了一类或者几类的词语,增加了词汇量。
2、 积累句子
句子的积累可以分成几个类型。如按描写对象来分,可分为写人,写物,写景;还可以按修辞手法来分,明确各种修辞对句子表达效果所起的作用。另外,在句式积累时,可对部分句子进行批注,写上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这样,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进行随文积累,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还让学生感悟到文章的美,一举两得。
三、揣摩构思
构思包括组选材料、提炼主题、安排结构、确定角度等。材料是构成文章的基本要素之一,选材的最终目的是要表现主题。而在这一点上,学生往往缺乏新意,落入俗套,表现“母爱”都是“下雨天送伞”“半夜生病送医院”,结构安排也是平淡无奇,没有波澜,读了上文就能猜出下文。所以,在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体会教材中的一些构思精巧的文章。如《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巧用细节描写为下文埋下伏笔;《心声》一文插叙的巧妙运用;《变色龙》一文选取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的事件,用以小见大的手法表现当时社会现状;以及通过奥楚蔑洛夫在狗主人身份不同时态度的几次变化来形成对比,突出文章主题。这样不断进行分析,学生在自己写作时,也会认真思考选什么材料,如何巧妙的安排文章结构,更好地表达中心思想。
四、课堂练笔
课文教学中,写作训练的方式有很多。
1、抓重点词句进行联想。比如《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连《山海经》的书名都不清楚,却能帮“我”买来,让学生想象一下“阿长”买《山海经》的过程,进行练笔。
2、学习课文句式进行仿写。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描写捕鸟的片段,运用一连串的动词把如何捕鸟写的准确生动,让学生仿照这一段,用上适当的动词描写一件事。
一、A习现状
语文课的“课前预习”对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至关重要,课前预习的好,课堂授课可取得理想的效果。然而我们看一下现在的初中生预习现状:打开书本,新课文内容没有笔墨批注的痕迹;学生交上来的课前学案上的答案跟教辅资料上的标准答案一模一样;课堂上的合作交流、文本探究成了简单的照本宣科……时间一长,同学们学语文的疲惫感和惰性越来越强,这样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语文课的有效预设可以改变这一现状。
二、有效预设三步走
第一步,语文课的有效预设教师要做好“基准点”,即精读课文,遵循大纲,分层设题。我们拿8年级上册《阿长与〈三海经〉》课文预设来看一看,第二课上笔者重点分析一下阿长这个人物形象,如果按以往的授课模式,教师课前布置不外乎:本文写了阿长哪几件事,表现了阿长什么性格,哪件事详写……第二天课上学生也会按部就班的配合回答,这样的课堂授课难以产生精彩的生成。依据8年级语文教学要求,笔者的课前预设题为:阿长的故事里在阿长的身上用了哪些动词来写她?阿长的哪句话你最有感触?情景剧:“买《山海经》”。班级中基础薄弱的学生必做第1、2题,选做3题。少而精的题量,能很好地切合教学重点,写人的散文中人物形象分析是重点,学生可直击重点人物描写的方法,以此调动学生逐步去感知文中故事及人物情感世界。
第二天的语文课上,学生不仅很好地讲出描写阿长的典型动词“竖”、“搁”、“塞”、“掳”、“递”等,而且在表演买“山海经”的情景剧中还结合地方方言加以自己的想象模仿着阿长引发了全班同学的积极参与。在分析阿长的语言中同学们理解得也不错,如“哥儿,你牢牢记住!”、“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同学们还能从阿长一声声“哥儿”爱昵的称呼,一次次拳拳关爱之心中感受到阿长一点点高大起来的“爱”的形象。当然语文基础好的同学还联想到鲁迅笔下像阿长一样的下层女子祥林嫂、吴妈等形象。课后笔者反思:语文教师课前给好了学生一个恰当的“支点”(课前预设),课堂授课中学生定会撬动一个意想不到的语文世界(本课是阿长的世界)。
第二步,语文课的有效预设需要有效检测。检测能形成学生对这种反馈有一种强烈期待的意识。所以一要做好课前检查,笔者根据班级学生语文学情把学生分为基础较弱和基础较好的两个层次,每层面选一名认真负责的科代表,做好每天收、发、查的作业工作。二是课堂分层回答。必做题的讲解必须以基础薄弱的同学为中心,基础好的同学只能做补充;有难度的题目基础好的同学至少课上举一次手。硬性的规定开始时课堂上会冷场,但笔者坚持半学期后,语文课上可用“精彩纷呈”来形容:基础薄弱的同学喜欢上了发言与记笔记,基础好的同学习惯于判断与延伸。课堂气氛“热”了起来,文本的内涵也因挖掘而变得丰富起来,学生的自我意识、竞争意识、合作意识也强化起来,当然课后阅读也多了起来。
第三步,语文课的有效预设需要教师按“纲”就班。初中教学大纲对初中阶段不同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要求不同。7年级语文学习要求是初步熟悉课文,自学字、词,解决文中的一些简要问题。因此有效课前预设重点是遣词造句,仿写、续写,熟读课文为主;8年级语文学习要求是学生完成字、词,了解文章内容及简单的结构梳理。其实这就是需要语文教师在课前预设上有培养学生抽象性思维的题目,有预设题型的模式,这样可以为“结合语境来看句子……”、“结合全文来看人物……”“比较一下内容的变化……”这样的问题提供依据;到了9年级,语文学习要求学生在掌握上两年级的基础上,能初步赏析文段,初步探究全文。
三、 有效预设要与“情”俱进
语文课的有效预设,还需要语文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情和学生的具体学情。初中生认知事物的框架是在不同环境成长中形成的,教师要求学生克服既有的习惯或思维模式来养成新的习惯有一定难度。所以我们一方面要加深自己的教学理念学习,另一方面还要针对特殊的学生因“材”而设,并在学生完成课前预设任务后,及时鼓励,让他们及时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语文课堂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让学生成为学习中的主人。在语文学习中发挥主体作用。
一、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提升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发挥主观能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改变学生不愿主动学习的局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阿长与山海经》一文时,教师可以在学生熟读课文后,给出这样几个问题:当阿长来问《山海经》的时候,作者当时是怎样的心理状态?当阿长买来自己朝思暮想的书时,作者又是怎样的反应?最后一个问题,在你们的童年生活中,有没有像阿长这样给你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人?问题一出,学生的积极性立马被调动起来,他们都踊跃发言:当阿长来问的时候,作者觉得她不是有学问的人,说了也是白说,表现了作者有点不耐烦;但当阿长买来书时,作者一是惊喜,而更多的是对她的尊敬和自己被重视的感动。学生还会讲了很多让自己感动的事,比如说,雨天滑到,被清洁工扶起;考试忘记带笔,曾经有过矛盾的同学,主动借给自己笔使用等等。通过这样的教学,在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同时,让他们明白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进而提高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二、选择正确的教学方式
教师还要掌握正确的教学方式,让每位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提高他们掌握语文学习的最佳方法,充分体现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例如:在教学《海燕》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给学生播放有关海燕的图片和记录海燕生活习性的影片,让学生更具体形象地理解文章内容。为了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分工学习。有的学生口齿伶俐,发音标准,可以让他们在注意重音、停顿和语速的处理中,有感情地朗诵课文给大家听,让学生感受海燕在海面振翅飞翔时的气势;有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强,可以让他们思考,海燕是一个什么形象?课文中赞美海燕,表现了作者怎么样的情感态度?还有的学生想象力比较丰富,可以让他们想象自己就是一只海燕,在暴风雨来临时海燕会对海面上的其他动物说些什么?这样一来,每位学生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问题,符合他们的兴趣爱好,并能积极地完成。最后教师对所有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汇总:作者赞美的海燕,是勇猛坚强、乐观自信、富有献身精神的无产阶级先驱者的化身,他们大无畏的献身精神和企鹅、海鸭的自私、懦弱、不革命者形成了鲜明对比,从而表达了作者惩恶扬善,爱憎分明的情感态度。通过调动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轻松地掌握课文知识,较好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让学生学进去
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自主地去学习,形成属于自己的知识链条,并能运用到实践中。如在《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把课本中四个图形画在黑板上,让学生找到不同点,学生找出哪种不同时,教师都给予肯定。这时学生会问为什么,教师告诉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答案自然会不一样,这也告诉我们大家一个道理,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为什么这样说呢,就让我们在课文中一探究竟吧。在这样的引导下,不仅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更好地让学生主动地学进去,还能水到渠成的进行新课学习。学生在钻研课文内容的同时,会从文章内容中得到启发:人们在不满足于一个答案时,不放弃探求,不断积累知识,不断创新,从另一方面找到新的答案,这也说明,每个人都拥有创造力,在灵活运用知识时,探求新思路,相信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发挥主体地位,还能让学生愿意学习,乐于学习。
四、让学生讲出来
学生学习的过程不仅是学进去,还要求学生能讲出来,我们还是以《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为例,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联系实际学习谈谈,怎么样去探求事物新的答案。学生在做简短思考后,以学习文言文为例,谈自己的见解,在背诵文言文的时候,面对生涩难懂,读起来又拗口的文章,自己即使再怎么用心一遍遍地去读,就是记不住,心里真有不想学的念头,但冷静下来之后还要继续背诵,可以换一个思路,可以和同学合作学习,让同学听听有没有节奏和重音读错的地方,在同学纠正错误的过程中,增强语感,慢慢的就会轻松的把文章背诵下来;还有在写作文时,不知道从哪方面写,这时可以搜集一些有关的资料和词句,在别人的文章里,找到写作的灵感。种种现象说明了,通往成功的路,不止一条,要善于发现。通过学生自己畅谈学习经验的“讲出来”,让学生学进去了知识,还能把知识根据理解剖析出来,这也就尊重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