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成语改错

成语改错

时间:2023-05-30 09:58:1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成语改错,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成语改错

第1篇

本学期我担任双语班的汉语教学任务,深感任重道远,内心不免有些忐忑,脑际时刻盘旋的是双语班汉语课堂策略的制定,措施的实施。既保证教学质量,又让学生了解汉语思维,以及语言所传达的思想传达的文化。我和语文组的老师相互合作,积极探讨。开始了边干边学,边学边干的教学工作,我们认为摸索出了一点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汉语是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之一。由于维吾尔族的语言是拼音化的语言,所以方块字的汉语在双语班的同学看来比英语还难,如何在双语班生活学习中,既遵循认知规律,依照汉语传统的教学从拼音入手,到词、句,篇的循序渐进的学习,又符合双语班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还能让学生了解汉语思维,以及语言所传达的思想传达的文化。怎么办?怎样才能找到一条途径,多快好省,事半功倍呢?我们选择了成语教学作为突破口。

成语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瑰宝。它言简意赅,音节整齐,铿锵有力,使语言明快,表达简练,能协调句式,加强语言的节奏感,用得恰当,往往使语言熠熠生辉。指导双语班学生学习和理解成语,对充实双语班学生的语言基础,丰富双语班学生的语言,增强双语班学生语言鉴赏能力,提高双语班学生的语言表述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更对双语班学生审美能力、心灵感悟能力的提高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1. 以积累为本,丰富双语班学生的语言质量

对于成语这一独特的教学内容,以积累为本,组织一系列教学活动,吸引学生,激起学生学习热情。一个人的语言能力的形成“习得”远远重于“学得”,在双语班的成语教学中,我们组织了一系列的教学活动:

(1)查字典比赛。出示一组成语,让学生查字典读准字音,比赛查的速度和准确率。

(2)成语补充填空。由教师写出成语中的两个或三个字,如__死如归、弄__成__、由__及__、化险为__等,要求学生填上恰当的字。

(3)成语改错比赛。出示一些写错的成语,让学生改错。训练学生的判断力。如应接不瑕(应接不暇)、崇山俊岭(崇山峻岭)、张牙午爪(张牙舞爪)等。

(4)成语接龙小组赛。成语接龙背诵默写比赛如教师以“大快人心”起头,同学们用这个成语的最后一个“心”字接着说成语,这样连续地接说下去,比赛哪组快而准。

(5)根据意思说成语。具体做法是:出示句子,给句中带点部分换一个恰当的成语。如:他撞倒了人之后竟像没那回事一样地走了,真不像话!学生根据句子说出成语“若无其事”。

2. 以理解为目标,播撒下民族文化的种子

(1)课前一分钟口语训练,讲述成语故事,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渗透品德教育。

教师要求学生精选那些适合于双语班学生阅读并有教育意义的成语故事,利用课前几分钟、让学生来讲,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提供视听形象,使故事更为直观生动。

比如:双语班学生通过讲述《闻鸡起舞》这个成语,使同学们感受到祖逖为了国家利益,不断自我激励的精神,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从而树立为国家而奋斗的远大理想。

通过成语故事的学习,学生可以增长历史、文学知识,进而走进历史,走近人物,精神得到净化,受到熏陶,思想上受到触动,收到了说教所达不到的效果.。

(2)举行辩论会,明辨是非。

有的成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了字面的意思,教师再加以点拨,学生便懂得了这个成语的含义。可以通过举行辩论会的形式,更好的使学生明辨是非受到教育。比如教师通过讲述《曹刿论战》这篇古文,可以让同学们就文中的“一鼓作气”这个成语所展现的曹刿把国家兴亡当作己任的高贵品质发表看法,进而号召同学联系现实生活努力学习,为新疆为祖国发展而努力,这样便有了现实意义。

(3)谈心得体会,写读后感想。

第2篇

教育功能是文艺的基本属,幼儿动画因为幼儿的成长需要,选择题材和主题的艺术表达,都侧重有益于幼儿在德智体美各方面的发展。教育性主要表现在幼儿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上。《中华传统美德故事》(2002)就是从历史上选取典型人物的典型事迹,来突出中华传统的爱国、勤劳、友爱、团结、孝顺等美德。教育性的表达在动画片中出现了一个固定的模式,即“犯错改错”型。叙事模式一般为:“首先表现主人公错误的做法,然后错误的做法导致危机发生,这时主人公接受权威(老师或长辈)的教诲,改正错误,最后用正确方法达到目的和要求。”[1]1952年的《小猫钓鱼》即属于国产最早的“犯错改错”型,故事讲的是姐姐妙妙和弟弟跟着妈妈去钓鱼,姐姐细心学习妈妈,弟弟则跑到一边玩耍。结果姐姐钓到了很多鱼,弟弟被青蛙戏弄,只钓上一只草鞋。午饭时,妈妈指出了的错误。很是惭愧,下午钓鱼,由于专心致志,钓到了大鱼。

“犯错改错”型的幼儿动画很多,如《大头儿子小头爸爸》、《蓝猫淘气三千问》和《虫虫》等。有时候由于创作者的观念问题,导致幼儿动画的教育性产生了逻辑矛盾。如前所举的《小猫钓鱼》,猫成为生动的主人公,鱼则成为钓的对象。关于钓鱼,丰子恺称之为“诱杀”,不符合动画中生物平等的生态观念。在《猫咪小贝》(1999)和《派特森与芬达猫钓鱼记》(2000)中,都有猫把鱼烧烤了吃的情节,比较《海底总动员》中小丑鱼不远万里的生存挣扎,比较《小鲤鱼历险记》中小鲤鱼的可爱与勇敢,动画工作者理应重视生态伦理,以便更好地实现作品的教育性表达。另外,在当前注重个体的人文环境下,对于《草原英雄小姐妹》(1965)中主人公不顾生命保卫集体羊群的行为,也应有充分的重视。生命的价值理应高于财产的价值,这在教育幼儿时是应该说明的问题。

二、知识性

幼儿动画的知识性侧重的是对幼儿智力方面的教育。如今,动画已成为幼儿获得知识的另一个重要的来源。一些知识借助于动画传达,不失为良策。《中国成语故事》把成语进行动画化,这样,枯燥的知识和间接的文字叙述,直接地成为表现自由的动画,展现在幼儿面前,使得幼儿较早地接触到优秀的传统文化。相同的例子还有《唐诗》等,也被动画化了。这类纯知识的动画表达,往往动画因素和文学因素结合得不够自然。如成语动画,旁白贯穿始终,并且在片尾揭示出成语的意义。这个意义一听而过,并不总是容易理解或记住。唐诗的表达,其动画成为连环画或插图的动画形式。这种情况需要认真对待,以便更好地实现动画知识性的传达意图。一些动画就善于有趣味地表达动画中的知识,《小蝌蚪找妈妈》是我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片,拍摄于1960年。影片通过小蝌蚪找错妈妈的情节,深入浅出地为幼儿介绍了青蛙成长中四种体态演变的过程,从卵、蝌蚪、长尾巴的小青蛙,到成年青蛙。影片画面优美明快,故事情节在旁白的带动下简洁易懂,在传达知识性的同时,还表达出了认识事物的全面观点和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

这一点,尤其值得知识类幼儿动画借鉴。《三十六个字》(1984)利用汉字的象形特点,进行动画化表达,在寓教于乐上获得突出成绩。此后有《学问猫教汉字》系列片,但在动画形式运用上比较粗疏。幼儿动画中的知识不仅讲究科学性,而且讲究生活性。幼儿需要健康的生活习惯和一定的生存能力,对此动画可以提供有益的帮助。国外的《牙牙学语》(1993)通过对生活中现象的解释,如睡觉、雪、乳牙、祖父母、家庭、小猫、房间里的危险、去散步等,能让幼儿得到实用的生活知识和生活能力。相比之下,我国幼儿动画的知识偏重传统文化,为提高学习而服务,几乎成为学校课堂的延伸。

三、形象性

文学形象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包括角色、自然风景或生活场景等,文学形象的核心是角色形象。由于幼儿的逻辑思维还处于萌芽阶段,幼儿文艺中的形象塑造就成为首位的问题。幼儿动画具备形象性的优势。但仅仅是让画的形象动起来是不够的,还应该把握动画艺术的特点,以及幼儿接受的特点。

1.正反分明,突出正面形象

幼儿模仿性强,分辨能力差,这就需要幼儿动画塑造出值得学习和仿效的形象。在注重幼儿成长的幼儿动画中,主人公身上有正面和反面因素,出现的毛病和改正后的结果,都是明确交待的。像上述中的“犯错改错”型幼儿动画,它的出现并非偶然,考虑到了幼儿观众接受的艺术表现规律要求。在具备正面和反面角色的幼儿动画中,两者的形象必须鲜明,一般从外表上即可以区分。在很多《小红帽》动画短片中(2005年的后现代风格改编动画《小红帽》除外),小红帽和大灰狼在外形上一个可爱,一个凶恶,这当然和传统的文学原著有关。在童话和寓言中,狼、狐狸两种动物,恶名昭著,幼儿受到童话的影响,具备了先入之见。

所以,幼儿动画的改编强调忠实于原著的方法。那种任意改变原著的设计,如大灰狼变成了好人、狼和小羊变成了好朋友,往往不适合逻辑思维尚未成熟的幼儿的接受。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即古典原著与现代接受的问题。古典原著的形成有着特定的历史环境,借助动物的故事来比拟阶级社会的矛盾冲突,如狼、狐狸代表恶人、恶人有恶报等。所以在古典幼儿文学中,凶杀等暴力现象普遍。现代动画不能充分认识到这些问题,虽然使用了艺术化的手法来处理凶杀,如《幼儿画报》动画版《小红帽》在狼吃掉外婆时,使用的是黑影的剪纸手法。在古典时代和传统观念中,生态意识还没形成,杀死狼、动物残杀是常见的描写,动画也省事地继承了。但由此散发的暴力观念对幼儿心理成长的影响,不能低估。

2.动静适宜,突出动的行为和角色语言

幼儿好动不好静,喜欢动作性强的故事和人物。国产动画《西游记》(1999),由于具有孙悟空这一好动的形象,受到了幼儿观众的欢迎。美国动画的一大特点即是动作性强,人物语言多,但有时表现过度,流于神经质和唠叨。《猫和老鼠》的追杀游戏过于追求动的效果,不考虑动作的内容,走向了暴力表现,成为幼儿世界的精神污染源。《蜡笔小新》秉承了日本动画故事性压倒动作性的优点,动画主角是5岁的幼儿园小朋友小新,其动作有不雅的地方,语言成人化,表现乃至化。《蜡笔小新》虽然以幼儿为主角,但因为艺术表现超过幼儿的接受,不应归属幼儿动画。

3.个性和共性,塑造典型角色

动画故事片作为一种叙事艺术,有着塑造典型角色的内在要求。这里的典型角色侧重于共性和审美性的典型。幼儿动画由于幼儿缺乏思辨能力,更需要一种适应性广泛的典型角色塑造。幼儿在角色身上受到教育,学到知识,享受美的欢悦。但幼儿动画往往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角色的典型性不足。《天线宝宝》是一部低幼儿童动画,从英国诞生后,风行世界各地。该作塑造了红、绿、蓝、紫四个天线宝宝,宝宝们头上天线通过风车可以链接到真人世界,让观众收看到真人表演的节目。真人表演的节目在每集中比例过大,以至于一集内容有一个小时之多,并且和主要角色脱离关系。四个天线宝宝个性不鲜明,仅起到热闹场面、加强重复的作用。

《哆基朴的天空》(2002)的主题是考量事物存在的价值,但主角却是“最糟糕的一种(狗)大便”。角色的设计具有佛道色彩,既具个性,也蕴藏着典型意义。哆基朴在秋、冬、春的季节轮换之中,感悟到生命生存的意义,与蒲公英融合,绽放它美丽的梦想。哆基朴是卑微低下者的典型,尽管是无用之物,也有它存在的意义。哆基朴的形象激励着观众去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其它角色如小鸟、泥块、叶子、青蛙、鸡、蒲公英以及农夫和牛,都是童话里常见的角色,这些角色容易让儿童接受,同时能够理解角色传达出的含义。造型上,牛、鸟、鸡、叶子、青蛙以及哆基朴的造型,都体现了偶片的立体、拙朴的特点,容易受到幼儿的喜欢。

四、简明性

幼儿动画具备简明性的特征,除了众所周知的角色要少外,主要体现在情节和结构的简明上。

1.单线索的直线情节在一个故事里,只有一条线索,角色的行动和情节都被连接在一条线上。《好猫》(1979)讲的是小猫不重视学习,没有学好捉老鼠的本领,反而被老鼠欺负。受到挫折后,小猫吸取教训,刻苦锻炼,学好了本领,最后消灭了老鼠。该片使用的是主角犯错———改错的单线索直线情节,有利于幼儿理解。

2.团块结构在幼儿童话中,有时会出现几个阶段或时期,即几个时空片段,这时候,围绕着主角的情节结构,就是团块结构。《哆基朴的天空》的故事由五个片段组成:一是哆基朴的产生,二是与泥块的交谈,三是与叶子的交谈,四是与鸡的遭遇,五是与蒲公英的遭遇。哆基朴从中感受到生存的价值、死亡的自然规律,从而决定为梦想奉献自己。影片故事按照顺序进行,以板块结构组合,叙事有条不絮。

3.重复手法幼儿动画中重复手法的使用,表面上和简明性相冲突,事实上却仍是一种简明性的体现。重复手法是儿童文艺中常见的手法,目的在于加深印象、区别比较,从而体现主题。《天线宝宝》中四个宝宝的重复手法令人无法忘记,在旁白带动下,四个宝宝依次重复一句话,包括相同的动作。这是属于直接的重复。重复还有一种是循环式重复,同样的情节反复出现。《萝卜回来了》(1959)讲的是动物之间友爱的故事,使用的即是循环式重复。小白兔找到萝卜后,送给了小驴,小驴送给小羊,小羊送给小鹿,小鹿又送回小白兔家中。另一种特殊的重复手法是电视动画系列片头片尾的歌曲,在精选的画面配合下,在每一集中重复,一些歌曲随即得到传唱,丰富了幼儿的生活。如《西游记》的片尾曲:“白龙马,蹄朝西……”;也有歌曲不宜儿童歌唱的,如《三毛流浪记》片尾曲。此外,角色语言和旁白等叙述语言也具备简明性的特点。

五、天真性

幼儿动画的天真性特征可以从几个方面去看,包括万物有灵的观念、幻想和夸张的特点,以及由此要求的平等尊重的去成人化。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在《儿童的心理发展》中指出,十一二岁以前的儿童都是泛灵论者,认为万事万物都具有生命和意识。幼儿动画万物有灵观念,让动画角色从各种动物扩展到各种植物、乃至水滴、刀叉等无生命物上面,从而让动画形成幻想等特征,以此有别于真人影片。幼儿动画的幻想主要建立在万物有灵的基础之上,同时配合人的心理意识,深层探索新奇、惊异、神秘的内驱力。幻想成为人始终的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创造性的想象。于是在动画世界中无所不有,无所不能。想象意味着对现实的改造,改造之中,现实现象产生了变形和夸张。

第3篇

一、调动学生愿学心情,营造轻松氛围,。

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周记告诉我,当他们喜欢某个老师,心情愉快时,听课的效率就高,反之,听课的效率则低。所以每天上课,我都会整理好自己的着装,让自己看起来更精神,并面带微笑地走进课堂,我的微笑很快会感染学生,他们会报以我灿烂的微笑。寒冷的冬日手脚冻的畏畏缩缩,天气的减冷使孩子们“木若呆鸡”。每当这种时候,我总是先微笑地环视全班,再来个心理暗示:虽然今天天气寒冷,可是我还是看到不少的同学和老师一样精神抖擞,穿的像个大雪人。快乐的雪孩子你可爱的样子哪去了。老师一说,孩子们火一般的眼神,聚向我。感觉到一种快乐与温暖。“孩子毕竟是孩子,话音刚落,有些没精打采的孩子也挺直了腰杆,课堂的上课氛围就有了。有时看到他们很疲惫的时候,我会带给他们一个笑话,或来个游戏,要不就是一个故事,所以在我的课堂里,学生们都知道,只要能提前完成学习任务,保管有故事听了。因此孩子都喜欢上我的课。

二、化枯燥为生动, 重组课堂教学内容

总复习期间,最让师生烦恼的就数教学内容的重复了,因为都是复习学习过的知识,就不再有上新课时那种新鲜的趣味,如同旧饭,没有了色、香、味,学生吃起来就如同嚼蜡,自然提不起劲,课堂气氛自然就沉闷,讲台上的老师看到一个个恹恹欲睡的学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或是善意提醒,或是厉声呵斥,也不温不火,自顾自讲完则矣,教学任务已完成,教学效果自然不佳,久而久之,导致恶性循环。其实,老师们只要根据孩子们的特点,动动脑筋,出点计策,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1、整合知识,变旧为新

老师可以将所要复习的知识事先整合,设计成为一些有趣的活泼的语文活动课形式,使旧知识经过整合,包装变成学生没见过的新鲜知识。例如,对于字词的复习,我一改传统的抄写听写,而是将本册所学的成语设计成为《成语王国一日游》,按“能工巧匠”、“成语医院”“成语加工厂”“成语超市”“成语运动厂”等版块,融补充成语,修改错字,成语积累,成语运用于一体,并通过小组竞赛加分的方式,将成语复习完,学生课堂气氛活跃,兴趣盎然,不仅提高复习效率,也为学生习作积累了素材。复习“啊、一、不”的变调时,我采用一节“啊、一、不”大变脸,以班级同学的名字为例,即兴创作句子,体会它们的不同读音。此外,我常常改变旧知的表达方式,使学生耳目一新。如“句子百草园”、“口才大比拼”“古诗大荟萃”等。

2、调动全员参与, 巧变提问方式

一般复习课堂上总是老师提问学生回答,这种一问一答式的课堂模式,好生当主角,差生当陪衬,复习的目的实际上根本没达到。我揣摩一番,根据题目的难易程度,选择学生读题并提问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把权力下放到学生,读题的同学有权点其它组上的成员回答问题,答对的就加分,然后按接力棒的方式往下传,一个接一个,为了赢得这份小老师的权力,所有的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课堂上,积极性也大大提高了,即使是复习课堂上,我也常能看到孩子们小手如林,以及他们因兴奋而涨红的小脸。

三、游戏引领,越学越乐学

第4篇

词汇量的大小和运用词汇的能力直接关乎作文的质量,优秀的遣词应做到形与神的完美统一,即在形式上词汇应复杂、多样,在内容上应做到准确、得体和传神。准确才能达意,得体方能正确,传神才具有美感。具体来讲,同学们在以下三个方面极易出现问题。

1.用词不准。

选用的词汇词不达意,表现在范围界定不准、使用对象不符、意义跑偏等。矫正方法是注意词汇的学习,牢牢把握词汇的基本意义,以翻译练习为抓手,苦练基本功。

例1 单句改错

Most students like to surf the Internet to speak with friends online.

分析:这句话想要表达的意思是“许多学生喜欢上网与朋友在线聊天”。 上网用surf the Internet表达准确,但聊天用speak with表达显然不妥,因为在表示“打电话或讲某种语言”时才用speak,应该将speak改为chat。

2.用词不对。

所选词汇能够满足表意需要,但使用不正确,不符合语言表达习惯,受到汉语思维的影响,表现在词性误用、用词形式错误、及物动词与不及物动词混淆等。矫正方法是掌握词汇的基本用法,多接触英语文章,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避开思维定式。

例2 单句改错

Some students think make friends online will waste time.

分析:这句话想要表达的意思是“许多学生认为上网交友浪费时间”。这句话完全按照汉语思维直译过来,无视英语的语法规则。“交朋友”用make friends来表达是正确的,但谓语动词不能作主语,应该将make改为making。当然,这句话也可这样表达:Some students think it’s a waste of time to make friends online.

3.用词不美。

所选词汇从形式上看极为普通,没有可圈可点之处,均是考生常见常用的熟词,不能为行文增色,也不能让读者眼前一亮。从内容上看所选词汇平淡无奇,不能使句意表达生动、形象、传神。建议考生在核心词汇(如动词、名词等)上下足工夫。同时,在选词上注意选择较为复杂的词汇以标新立异,替换用词以避免重复。

分析:乍一看,这句话很难翻译,有两个难点:一是“作弊者”如何表达,用thief是绝对错误的;二是“决不迁就”如何翻译,大部分同学可能会想到can’t stand/put up with。事实上,“作弊者”可以改换成“考试作弊的学生”,而“决不迁就”可以用get away with来表达,表示“听任,做……不受惩罚”,用在此处最为形象、生动,以暗示学校的决心,突出“决不”。再配合较高级的语法结构won’t have sb. doing(不容许),必将为句子增色不少。

参考答案:The school won’t have the students getting away with cheating in exams.

试比较:The school won’t stand/put up with the students’ cheating in exams.

在词汇知识和语法知识结合生成语言表达的过程中,要遵循一定的规则才能让句子正确;运用较多的语法结构,涵盖较多的信息方能使句子复杂。因此,正确性和复杂性是作文造句胜出的两大法宝。同学们在造句过程中极易出现如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不会转化。

这是不少同学在遣词和造句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首先,想不到合适的词汇和句型来表达句子,即所学知识不能转化成实际能力;其次,一些信息无法直译,需转化才能译通;最后,某些零碎信息若巧妙转化,合理安排,十分便于造句。此类问题的解决办法是加强阅读和积累,培养良好的语感,提高思维品质,运用头脑风暴、联想法等进行一句多译练习。另外,学会断句、拆解信息、采用迂回表达也十分有效。

例4 将以下信息写成一句连贯的话。

改建后步行街的简况:长800多米、400多年历史、300多家商铺。

分析:上述信息涵盖较多数字,若处理不当,就会游离杂乱。可这样将信息串并:具有400多年历史的步行街长800多米,沿街林立300多家商铺。步行街长800多米的转化思路为:将数字改作定语,后续定语从句“沿街林立300多家商铺”,让数字信息分布合理,避免堆积。

参考答案:The 800—metre—long pedestrian street, along which stand more than 300 shops, is a famous street with a long history of over 400 years old.

试比较:The pedestrian street is 800 meters long. It has a long history of over 400 years old. There are more than 300 shops.

2.句法错误。

所写的句子不符合句法规则,完全是英语词汇按照汉语思维的堆砌。常见问题有:两个句子只用逗号连接起来,头重脚轻,谓语动词和非谓语动词不分,介词和连词功用等同,乱用标点,搭配不当,词序不当等。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认知句法规则并熟练运用。

例5 单句改错

It has been discussed for many years whether the Mars exist water.

分析:这句话是按照汉语思维直译的汉语式英语,不少同学往往反复阅读也察觉不出错误。事实上,动词exist为表示方位的不及物动词,后面不接宾语,所以“火星上是否有水”不能按汉语直译,应转化成there be句型来表达。

参考答案:It has been discussed for many years whether there exists water on the Mars.

3.句式单一。

所写的句子多为简单句,承载信息量小,形式单一,导致行文没有起伏,单调、枯燥;同时没能使用较复杂的句式为行文增色。句式复杂才能压缩过多的简单句,为行文增添内涵;句式多样才能使行文活泼,避免刻板。此类问题的解决办法是同学们在平时翻译练习中要尽量使用关联词将简单句合并,对比分析,逐步提高。

例6 请将以下信息写成一句连贯的话。

部分学生对网上交友的观点:浪费时间;耽误学习。

分析:这两个观点的汉语提示非常简单,若直译出来便以两个简单句呈现,无任何亮点。不妨这样思考:有些学生认为网上交友不仅浪费时间,还耽误学习。这样两个简单句通过使用关联词合并,显得紧凑而有条理。

参考答案:On the other hand, they think making friends online not only wastes time, but also affects their study.

第5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错别字;方法与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4)26-0034-03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生写错别字的现象屡见不鲜。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在批改学生的作业、练习册、作文、试卷时,感到头痛的问题之一是经常有学生写错别字。尽管老师不断地订正学生的错别字,可是下一回,或者过不了多久,订正过的错别字又跑回来“捣乱”了。

一、学生写错别字的原因

小学生常写错别字,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教师对纠正错别字的意义认识不足,对其教法缺乏研究;二是学生学得马虎,不了解字的音形义,对写错别字的危害也认识不足。

小学生年纪小,有意注意时间十分有限,不大可能将注意力长时间集中于写字训练;其知觉也较笼统,识字只能记住字的大致轮廓,对于字的细微部分,如果没有老师的提醒或强化训练,则往往容易忽略,或者与形近字产生混淆,以致写字时出现错字或别字。例如,老师强调,“柳”字中“卯”不可少一撇,学生记住了,“柳”写正确了,可当学到“迎”字时,他们却产生了混淆,把不忘一撇的“柳”字中的“卯”错写到“迎”字的走之里边了;又如,常将自己的“己”写成已经的“已”。

二、纠正方法及策略

帮助学生纠正错别字,怎样能够省时省力而高效呢?

(一)提高认识

教师首先要提高引导学生纠正错别字意义的认识,要以规范、扎实的识字教学为基础,加强纠正错别字教学。如可给学生讲写错别字产生笑话和严重后果的故事,使他们充分认识写错别字的危害;也要引导学生养成读书看报细心辨认,遇到疑难字勤查字典、勤问老师或同学的良好习惯。

(二)有预见性

在生字教学中,对易错易混字要有预见,一开始就强化学生认记,加深印象,从而降低学生写错别字的概率。

例如,教学生写“鼻”字,为了防止学生把下面部分写成“弄”字底“廾”。就要把这一点作为教学重点。先用熟字帮助记忆:“自”字头下面加“田”,再用彩色粉笔写“丌”底,利用色彩引起学生注意,刺激学生的记忆。这样不但能增加学生识字的情趣,而且加深了学生对字形的初始印象,能有效提高识字的准确性。

(三)分清偏旁

要让学生了解,汉字中大多是形声字,应该从它的声符和意符中,了解读音和含义。

例如,“礻”是“示”的变形,凡同礼仪、祭祀有关的字都是“礻”旁:“福”“神”“祖”“社”等;“衤”是“衣”的变形,凡同衣服有关的都是“衤”旁:“衫”“裤”“裙”“袖”“被”“裙”等;“日”字旁与太阳有关,“目”字旁与眼睛有关,因而“晴天”不能写成“睛天”,“眼睛”不能写成“眼晴”。

(四)记少知多

在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对同类字作一些排列、比较、分析,采用“记住小数,推知多数”的办法,帮助记忆。例如,“ 廴”旁与“ 辶”旁,“十”旁与“ 忄”旁学生很容易混淆,把它们排列起来:

廴:建、廷、延 十:协、博

辶:远、近、这…… 忄:快、慢、情……

由于“ 廴”旁与“十”旁的字比较少,“辶”旁与“忄”旁的字比较多,只要记住“建、廷、延”及“博、协”等少数字,“辶”旁及“忄”旁的多数字就可以掌握了。

(五)利用口诀

字谜、口诀、顺口溜、儿歌等幽默风趣、简单易记,符合学生好奇的特点,对学生识记那些比较难记的字很合适。

例如,在教学“京”字时,用猜谜语的形式呈现,先出现谜面:“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小字来帮忙”;在教学生学习“柜”字时,根据部件编出一个字谜“好大一棵树”,让学生猜一猜谜底;教学“己”、“已”、“巳”三个字时,可编出口诀“自‘己’不出头,‘已’经半出头,‘巳’时封上口”;在教学生字“裕”字时,可编一句口诀“有衣穿,有饭吃,生活就富裕”;教学“碧”字,可边引导学生观察字形,边编有趣的顺口溜“王和尚,白和尚,并排坐在石头上”等。

(六)分清字形

随着学生识字量的增加、大量形近字的出现,学生往往容易把一些形近字认错、写错。如学了“放”再写“游”字时,经常把“游”字的右边写成“放”。这是由于比较牢固的旧知识干扰了巩固程度不够的新知识。

在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彩色粉笔,把容易相混的部分标出来,比较异同。通过字形的比较,加深对字的印象。如“己(jǐ)”“已(yǐ)”“巳(sì)”,“戍(shù)”“戌(xū)”“戊(wù)”,“仓”“仑”等。

也可采用一些生动形象的方法,帮助学生记忆,加深印象。如教学“囚”字时可告诉学生:“囚”字的大口框像围墙,围墙里关着人就是“囚”。又如教学“兽”字,教师不妨告诉学生:把“兽”字头上的两点想像成兽角,“田”当作兽脸,“一”可想像为胡须,下面则是一张嘴――“口”。

对那些结构复杂,写起来比较容易出差错的字,可用分解组合的方法,帮助学生弄清它是由几个部分组成的,是按怎样的方法构成的。可以从整体到部分分解,也可以从部分到整体组合。如把“赢”拆成“亡”、“口”、“月”、“贝”、“凡”五个部件,再组合,告诉学生,分解和组合时,这些字的各个部分不能移位、改向。

(七)形义结合

有些字学生常常写错,是因为不理解这些字的字义造成的。最常见的是同音字互相替代而产生的别字就属于这种情况,如“墓”和“暮”及“幕”、“在”和“再”、“得”和“的”、“练”和“炼”等。要掌握这些字,就必须让学生先把字义弄清楚,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识字教学的一开始,就要强调字形的差异,让学生多观察、多比较、多分析。

对有些同音又形近的字,更要引导学生从字义上去辨别,如“炼”和“练”,“炼”是“火”旁,本义是用火烧制,比喻为对人身体和意志的考验、提高,因而“锻炼”、“提炼”、“磨炼”,必须用“炼”。“练”是“纟”旁,本义是把绳、麻或布帛煮得柔软洁白,练过的布帛,多指洁白的熟绢,引申为熟练、多次,因而,“练习”、“训练”“熟练”就要用“练”。

成语中的错别字,有的也是由于学生不明白字义而造成的,如“不胜枚举”的“枚”字,应向学生解释“枚”是一个量词,相当于“个”的意思,这个成语原意为“不能一个个列举出来”。这样一解释,学生就不会将“不胜枚举”,误写为“不胜没举”或“不胜每举”了。

(八)集中消灭

把学生作业、作文、试卷中的错别字,收集整理出来,分批集中,写在学习园地里或用纸打印出来,叫学生集体辨认、订正,或将错别字夹在句子里,叫学生改正。

第6篇

儿子在中国银行上班,有一天母亲打电话给他,他接通后突然冒出一句:“您好,我是中行。”母亲愣了一下,回道:“您好,我是中行他妈。”

牙还行吗

公园椅子上坐着一位老婆婆,儿子跑过去问她:“婆婆,您的牙还行吗?”“已经不行了,都掉了。”婆婆慈祥地回答。儿子放心地拿出一包核桃说:“那麻烦婆婆替我拿一下,我过去玩会儿球……”

友情提醒

电话铃响,陌生女人打来找丈夫,妻子喊:“老公!老公!老公!你的电话!”

丈夫说:“听到了!喊这么多声干啥?”

妻子说:“我怕打电话的女人听不到!”

别玩手机

丈夫的学生上晚自习时很安静,但丈夫还是发飙了。

“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在玩手机,”他拍了拍讲台说,“没人会无缘无故盯着自己的裤裆傻笑……”

称呼不同

晚饭后,爸爸说:“儿子,跟老爸散步去!”儿子毫无反应,倒是家里的一条小狗跟着走了。儿子的同学问:“你爸叫你,你怎么不应声?”“他是在叫他的狗儿子呢!”“那他管你叫什么?”同学正好奇,门外传来爸爸对儿子的吆喝:“兔崽子,记得写作业!”

我更OK

买了张新床,老公感慨:“真宽,可以睡三个人。”

老婆一直想要孩子,立即接口:“只要你愿意,我没问题。”

老公激动极了,说:“只要你不吃醋,我更OK啊!”

废物利用

当年给老婆写的第一封情书,被她编进了语文期中考试卷。

“你想让你的学生学习文法还是解释成语?”我当时问。

“都不是。”她答,“我让他们改错!”

老实男友

男友给我买了条丝巾,麻利地系了个结。我问:“你系丝巾、打结这么熟练,不像第一次给女孩儿系。”

男友急得当场把裤腿提起来,指着运动鞋说:“你看我的鞋带!我是用鞋带系法给你系的。”

名字响亮

何奶奶对何爷爷说:“邻居老韩给孙子起名‘韩金量’,老高给孙女起名‘高科技’,你也给咱们孙子起个名吧?”

何爷爷不假思索地说:“就叫何武器!”

理解有误

一名IT经理走进一家拉面馆,问:“你们需要客户端吗?”

老板诚恳道:“一般都是让伙计端,忙的时候才需要客户自己端。”

心还在跳

结婚三年,丽珍问大刚:“我现在看你,好像没有那种心跳的感觉了。你对我还有吗?”

大刚沮丧地说:“一直都有。而且不是简单的心跳,是心惊肉跳。”

谁更紧张

电视上出现接吻镜头,爸爸让儿子帮他去倒杯水,趁机换台。谁知没一会儿,另一个频道也出现接吻画面,爸爸让儿子再去帮他倒杯水。

儿子担性地问:“爸,是不是一看见有人亲嘴你就口渴啊?”

不太习惯

妻子:亲爱的,没发现我买了个新的厕所刷吗?

丈夫:发现了,不过我用了两次不太惯,感觉还是卫生纸更舒服。

赞美男性

第7篇

为了彰显学校“以人为本、崇尚真理,知行合一、实践创新”的办学理念。为了给学生成长构建一个理想的文化生态环境,营造书香浓郁的氛围,建设书香校园。激发学生热爱读书、发奋学习的热情。培养师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高雅的审美情趣,增强师生的人文底蕴。

二、活动目的:

1、促进我校“乐学、善思、笃行”学风的建设。以读书节系列活动为载体,引导师生与经典好书交朋友,进一步营造浓浓的读书氛围,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创建学习型学校。

2、激发师生读书的兴趣,提高师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3、激励教师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用人类优秀文化净化灵魂,升华人格。提高学生的内在素质与修养。活跃他们的思维,陶冶他们的情操,真正使他们体验到:我读书,我快乐!

三、读书节主题

做个快乐读书的龙茗人

四、读书节活动时间

20*年4月,进行调研,做各种准备工作。

20*年5月、6月开展各类读书节的主题活动。

20*年6月15日闭幕

五、活动原则

1.参与性:本次读书节活动本着人人参与的原则,要求做到师生全员参与,教师尤其要发挥好的示范和引导作用,用自己的爱好去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进而激发和带动学生投身于读书活动。

2.指导性: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指导学生学会选书、学会读书、学会交流读书收获等。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学会学习。

3.整合性:把丰富多彩的读书节活动与日常教育教学活动有机的整合起来,把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组织为踏踏实实的教学活动的拓展和延伸。课内课外相结合,课外学习促进课堂教学。

六、宣传工作

1.校园宣传:学校横幅、宣传橱窗、宣传海报、红领巾广播,或倡导读书、或读书方法指引、或表扬读书节中涌现的先进事迹。(政教处负责)

2.班级宣传:读书节活动方案由班主任负责在班级宣传,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读书节各项活动。各班都要营造一个与读书节相宜的班容氛围、组织学生制订读书计划,每位学生出一份读书小报。(政教处负责)

3.网络宣传:在校园网上向全校师生发出积极参加读书节的倡议书。利用校园网向全校师生及家长宣传举办读书节的意义和活动内容。(教导处负责)

七、参加对象

全校师生

八、活动内容设计与安排

(一)开幕式(具体操作程序见附件)

1、校长致辞;2、宣读读书节倡议书;

3、读书节活动方案宣传;4、师生代表表态;

(二)、文学阅读和读书方法讲座——教师导读

1、活动目的:

在于增强学生文化素养,拓宽学生知识面,分享阅读体会,介绍阅读方法,赏析优秀作品。邀请语文老师进行专题讲座。

2、讲座名称:①读书方法指导(*老师)

②文学经典欣赏(朱志生老师)

③“地球日”知识讲座(任江老师)

(三)、阅读活动

书目推荐:

1、教育部《大纲》指定书目中学生课外文学名著必读书目

2、推荐其他的青少年优秀读物。

3、数学、英语、综合学科、艺术体育等学科老师推荐的专项阅读资料。

文学鉴赏:

1、文学经典赏读指导与训练(结合古诗文阅读大赛)(语文教研组负责)

2、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做读书卡片、摘抄等)(语文教研组负责)

3、指导学生写出书评(语文教研组负责)

4、广播诵读:利用红领巾广播展读经典名篇(政教处负责、语文教研组协助)

(四)竞赛安排

1、纪念“5、12”汶川地震诗文朗诵比赛,

2、自编文学小报比赛

3、成语积累和改错别字比赛

4、文学知识竞赛评选校园“读书王”

5、名著阅读书评比赛

6、古诗背诵比赛

7、课本剧表演比赛

8、生活中数学竞赛

9、趣味数学竞赛

10、Englishreadingcontest

11、Let’senjoyidiomtogether!

12、音乐、美术、体育基础知识大比拼

13、语文、数学、英语阅读、解题能力三项全能竞赛

(五)成果展评

以“读书博览会”的形式对“读书节”的成果加以公布、展评。内容包括:

1、各项活动的获奖简报。

2、优秀读书笔记展览

3、自编文学小报展评

4、课本剧汇报演出

5、优秀书法作品展评

6、宣传海报展评

(六)、闭幕式(读书节总结、表彰大会)

1、精彩镜头回顾2、优秀课本剧表演

3、表彰4、获奖代表感言

5、教导主任总结(致闭幕辞)

(七)读书节活动安排日程表

时间活动项目负责人

十三周1、宣传工作:横幅、班主任会议政教处

2、文学小报展评语文组

3、成语积累与认错别字语文组

4、学生制订读书计划班主任

十四周1、开幕式教导处

2、纪念“5.12”朗诵比赛政教处

3、趣味数学数学组

4、Englishreadingcontest英语组

5、文学知识比赛语文组

6、艺体资料推荐艺体组

7、广播诵读:利用红领巾广播展读经典名篇政教处(语文教研组协助)

十五周1、读书方法指导*老师

2、语数英三项全能竞赛教导处

3、艺体知识比拼艺体组

4、广播诵读:利用红领巾广播展读经典名篇政教处(语文教研组协助)

十六周1、地球日讲座教导处

2、课本剧表演赛语文组

3、名著阅读书评比赛语文组

4、广播诵读:利用红领巾广播展读经典名篇政教处(语文教研组协助)

十七周1、文学欣赏讲座语文组

2、生活中的数学数学组

3、Let’senjoyidiomtogether!英语组

4、古诗背诵比赛语文组

5、师生的总结读书节体会教导处

6、广播诵读:利用红领巾广播展读经典名篇政教处(语文教研组协助)

第8篇

综观教育部考试中心2007年为宁夏、海南命制的全国语文高考试题,其总体结构、风格、题量、难易度等,都在考试大纲规定的范围之内。

从表面形式看,2007年宁夏、海南语文高考试题与往年比似乎没有多大变化,但仔细研究试题结构就会发现,这套试题的内容及其张扬的理念有了本质的变化。

首先,试题明确标示“阅读题”和“表达题”,这就突出了语文重在学习语言、运用语言、训练思维的本质。表面看仅是多了一个术语,其实质是对传统考题来了一个颠覆。传统考题虽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但把语文教学搞得支离破碎,引入纯理论和各种技巧性的训练歧途。这套试题对引导语文教学回归学习语言、运用语言、训练思维的本质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尤其是将判断和修改错病句,成语辨析和运用等考题挪移到“表达”题语言运用之中,安排更加科学,更符合语文学习和运用规律。这既是这套考题的亮点,也是这套考题的创新,值得称赞。

其次,突出新课标理念,注重对语言的理解、领悟和个性探究能力的考查。试题的最大创新是将第Ⅰ卷分成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必考题无疑是每个考生都要做的题,选考题就是考生根据自己平时阅读的喜好和训练特长,选做自己最擅长的考题,便于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优长、最大程度地考出最好的成绩。这既是对新课标注重学生阅读个性理念的有效体现,也是对新课程必修、选修内容考查的有效落实。

第三,紧扣考试大纲内容,既不超“纲”出题,也不刻板套用,处理灵活,既让老师和考生感到都在学习和训练范围之内,又感觉出乎“意料之外”,不会有因侥幸押中试题而产生兴奋之感。说明类、议论类、文学类(散文和小说)、实用类(人物传记和通讯)四大常用文体样式的阅读文本只要复习训练到位,无论哪种文体文本的出现都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当然,如果学生平时有广泛的阅读,解答此类考题应该是没有多大问题的。主观阅读题出题应该避免教科书所选的近似内容的出现,以给每个考生提供平等竞争的平台,这应该是使用不同版本教材教学的所有学校、教师和考生的一致认识,也是他们的共同呼吁。

作为高考半壁江山的作文考题,2007年宁夏、海南的材料作文虽没有一些人想象得那么“靓”、那么“出彩”有新意,但它与山东省“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和广东省“传递”的话题作文相比,我认为有其自身突出的特点和亮点。其最突出的特点和亮点是“稳”,主要表现在:一是形式求稳,即作文继续保持去年全国高考“新材料”作文形式,保持相对的稳定性,不会导致师生因文体没训练到位而引起的“惊慌失措”。同时,作文考题既照顾了师生的复习训练情况,让师生在高考作文训练中有形式“押中”的兴奋,又出乎意料,让他们感到作文题确实有难以“押中”的独到处,避免了因侥幸“押中”而出现的不公平。二是向新课改平稳过渡。这道高考作文题渗透了新课改理念,重视生活实践,重视创造能力培养,衔接过渡自然而平稳。三是引导学生深刻领会新课改精神,扎根生活之中,在身边生活中去学习发现、学习创造。语文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把语文运用于生活之中,提升生活质量,尤其要注重创新习惯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学生大多不能把语文学习和科学发现创造与身边生活紧密相连,认为发现创造是很神秘的事情,只有那些科学家才能做到,与自己的生活无关。殊不知许多科学发现和创造都是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过程中实现或完成的,是生活给予的启示。作文材料虽不是很新颖,但它毕竟能给学生这样的启示和引导:语文学习渗透在生活中,科学发现和创造也常在自己身边的生活中,要重视在自己身边的生活中学习、发现和创造。

第9篇

爱是教师与孩子之间的一种信任。教师信任孩子,他们就更会有战胜困难的信心,他们就更会有认识错误、改正缺点的勇气,他们就更会有积极上进的愿望和决心。因此教师要做到在学习上耐心引导,在生活中热心关怀,经常同他们交谈,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抓住时机,尽量做到勤表扬、多鼓励,多给他们改错的机会,树立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爱和信任,从而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小孩子犯错的几率就更大了,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犯错呢?多给孩子一次改正的机会,对我们来说或许只是一件小事。但正是因为这样一件不起眼的小事,或许就会影响他们的一生,使他们的生命轨迹发生改变。在我的教学生涯中就曾发生过这样一件小事,使我久久不能忘怀。

那是一年春季,为了响应学校开展“书香伴我成长”活动的号召,同时也为了培养学生阅读的好习惯,我收集到了许多书,放在图书角中供大家阅读、交流。同学们都喜欢这个图书角,在这里他们接触到了许多童话故事、成语故事,还有大迷宫等精彩故事。图书角建立两个月来,从来没有出过什么差错,孩子们都很爱惜图书,看到孩子们一个个如此爱读这些书、珍惜这些书,我也从心底感到欣慰。

然而任何事情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后来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五一放完假回来后,又到中午看书的时间了,小管理员在整理书的过程中,发现一本《奥特曼大迷宫》不见了。她一边询问同学,一边又仔细整理了一番,仍旧没有找到。我得知这件事后,开始注意这些天真无邪的孩子了。毕竟是孩子,心里有事儿,脸上是藏不住的,我锁定了一位同学。但是怎么和他谈?如何处理这件事?这些问题我想了好久,最后终于做出了决定。

日检时间,我对全班学生说:“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图书角里少了一本书,我想‘借’书的同学只是因为他喜欢这本书。但是,我们知道好东西应该和大家分享,随便借是会耽误其他同学读的,大家都会很着急。老师希望这位同学在下午体育课时,悄悄地把书放在我的讲桌上,老师看到书就知道你是关心大家的,同学们会原谅你的,老师等着这个知错就改的孩子!”

结果,体育课过后我没有看到书的影子,直到下午放学也没看到。我十分失望,真想把他抓出来训一顿。后来,我想或许他没有机会还回来,也或许书没带到学校来,于是,我决定再给他一次机会。放学时,我又一次提出了希望:“老师再给你一次机会,借东西要归还。我希望第二天早晨上课时,能在讲桌上看到这本书。”

第二天早晨,我来到教室,那本书已经静静地躺在我的讲桌上,旁边还放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老师,我错了。昨天中午我没回家吃午饭,体育课时就没还书。谢谢老师又给了我一次机会,今后我再也不做这样的事了。”看到歪歪扭扭的并且还加有拼音的几行字,我发自内心地笑了……

后来这个孩子再也没犯过类似的错误,学习也比以前更加认真了,并且班里的活儿还抢着做,好像一下子成熟了起来。我这样做不仅把书找了回来,更重要的是挽回了一个学生,使他在今后的成长道路上不会留下阴影。

通过这件事,我认为在处理任何事情前,自己应该多角度为学生想想,要信任学生,在学生犯错后再多给他一次改正的机会。一次小小的机会,既可以成全一个学生,也有可能毁掉一个学生。对我们教师来说,再给学生一次机会,何尝不是再给我们自己一次机会呢?使我们再一次有机会相信他们,改变他们,使他们扬起风帆,走向成功的彼岸。

(作者单位 吉林省安图县两江镇中心小学)

第10篇

关键词:以写促学 高职英语 情感因素

大学英语是我国在校大学生学习人数最多、课时最多、任务最重、历时最长的一门必修课,但却普遍存在投入大、产出小的问题。近年来,以写作为突破口,带动其他语言技能提高的方法,为不少专家所肯定,并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试验,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我想是否可以将“以写促学”这一新的理念引入到高职英语教学中。我们面对的非英语专业高职层次的学生,其特点是学习起点低,班级人数较多,听说条件受到限制。主观上,高职学生缺乏情感体验,缺乏兴趣和克服焦虑感的毅力。如果以写作促进其他英语素质的提高这一理念能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得以实践,那将是对现有的教学模式的重大改革。

一、“以写促学”模式的基本思路

在我国学外语,一个重要的特点是:众多的学生无机会体验真实的目的语使用环境。他们之间用外语交流不是自然的交际,基本上属于语言操练。即使采用交际法教学,也未能从根本上改变操练语言形式的状况。课堂学习仍是主要的外语学习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对学生而言,一方面,他们的大脑充斥着外语形式和汉语语境知识的结合物,语言形式和功用的匹配容易出现误差,感到应用外语比较困难,使用外语的动力较弱;他们或因发音不好,或因害怕犯错,容易出现心理障碍,不愿多开口,难以提高口语水平。另一方面,读写条件不差,学生在中学学过不少英语知识并有较好的汉语写作知识和技能;有学好外语的强烈愿望,想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外语能力而苦于找不到什么好方法。而“以写促学”正是根据学习环境和学生的特点而制定的有针对性的、局部有效的最佳教学方法。其基本思路是:从提高学生自信心的角度入手,通过设计大胆的写作任务,促使学生在表达真情实感的过程中,逐渐加大写作量去打造外语能力,学用外语。

二、“以写促学”在高职英语中的可行性

根据Swain(1995)的输出假设,学生在理解语言输入时并不需要太多的句法分析,但语言产出性运用,如写作,有助于学习者检验目的语句法结构和词语的运用,促使语言运用的自动化,有效达到语言习得的目的。当学生用英文表达意思时,不得不主动调用已学过的英语知识,斟酌句法规则的运用,琢磨词语的搭配,掂量词句使用的确切性和得体性。通过写作,英语知识不断得到巩固和内化;学生具备了这种内化的英语能力,阅读和听力便会得到改善,口语也有可能很快跟上,因为语言听、说、读、写技能虽然各具特性,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根基,那就是深层语言能力。在语篇层次上合成句子、活用句子,有助于打造深层语言能力。只有建立在这种能力之上的语言工具,我们才能运用自如,得心应手。光靠句子操练去练听说,搞速成,语言应用能力发展后劲有限。

“以写促学”就是鼓励学生“先有再完善”,放开写、放胆写,写出自信、写出表达能力,从而获取成就感。成就感反过来可以增强学好外语的信心,消除学外语的恐惧心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为了让学生乐“写”不疲,教师应以肯定习作优点为主,不纠缠习作中的错误。学习者语言处于不断波动和不稳定状态,出错在所难免。学生犯错是进步的体现,是不可避免的。这不是我们应该担心的问题。通过大量接触语言的正面输入,随着英语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错误会自行消失。外语学习最忌讳的倒是一开始就苛求语言使用的正确性,致使学生望而却步,对学外语失去兴趣。学生都不愿学了,花大量的时间去帮他们改错,又有何用?其实,外语错误即使不表达出来,大脑中依然存在。开始学写时势必错误多,不能因此将错误归于写。写的一个好处,是让错误早点暴露出来,使学生意识到自己英语表达能力的差距,促进新知识的消化和吸收。正如我们大胆开口、不怕犯错、不拘形式练习口语一样,练习笔语也需要同样的理念。所以,高职学生可以利用“以写促学法”来突破英语学习的障碍,将外语知识打造成语用能力和技能。

从高职学生的实际问题看,“写作法”具有针对性和切实性。首先,“以写促学”鼓励学生多写,这无疑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其次,“以写促学”也锻炼了学生的创造力,因为没有输出,何来创造;第三,“以写促学”强调通过写,让学生克服恐惧心理,体验自尊,建立自信,这顾及到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三、“以写促学”的具体操作方法

根据高职学生及教学特征,我们可以设计各种不同类型的练习,对外语的使用提出不同的要求,促使学生在满足要求的过程中提高外语水平。在设计写作任务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具备的背景知识、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当前关心的热点、正在学习的精读课文、目前的英语表达能力等因素。另外应多鼓励,树榜样,使学生看到进步,乐意坚持写下去。要做到这一点,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教师在课堂上除了训练一些基本的英语作文技能(如写主题句和掌握一些连贯手段)之外,尽可能少讲作文法,不设框框去束缚思想,而是鼓励学生课外不受约束地用外语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和生活体验。第二,改变对错误的看法,不改或少改错误。对学生作文中的语言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在课堂上只针对集体评阅的优秀作文作一些错误分析,或将明显带有普遍性的错误登记下来,在课堂上稍作解释,重点放在肯定学生的作文优点上。采用“√”的办法或使用简单的评语如Excellent,Good,Right,OK等,标出准确的用词、精彩的句子、思想的亮点等。甚至可以要求学生给自己作文中的精彩之处、首次使用的语言表达做上标记,强化注意,以便教师有针对性地认可和批改。这样做,对学生而言,保护了他们脆弱的信心,激发了他们的进取精神,增强了他们学英语的动力。对教师而言,批改变得容易省时。第三,在课堂上分析经典范文,或集体评阅一两篇优秀的学生作文,示范佳句段落,让学生有范例可模仿。学生多接触正面的内容,看到自己的差距,才可以明确努力的方向,有追赶的榜样。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讲评优秀习作后给10分钟学生自己改错,教师答疑,真正达到改错的目的。

结束语

我们采用“以写促学”,即以写为主线,促进英语技能的全面提高的方式与现在采用的听说领先的方式有些不同。以写来带动,并不否定以读或其他技能作为突破的方法及其所起到的作用。我们只是把“以写促学”当作一种新的方式来尝试。为了使以写促学的教法奏效,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写作任务。对以写促学来说,好的作文任务应该让学生有内容可写,能够写,愿意写。然而,写作任务的好坏不能凭教师的感觉来判断,而要看学生写作的情况和写后的反馈,而且,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不断调整教学方式,以便使以写促学真正发挥其功效。

参考文献:

[1]王初明.外语“写长法”的教学理念.外语教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2]王初明.外语学习中的认知和情感需要.外语界,1991,第4期,7-11.

[3]Swain,M.Three functions of output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125-144.

第11篇

关键词: 英语口语 口语教学 问题 方法

随着信息交流日益全球化,英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章兼中先生曾指出:“如果外语教学过程中不能培养学生使用外语理解和表达思想的能力,就难以使他们掌握地道的外语和外语的精神实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已成为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作为英语教师,我们要通过多种途径启发学生开口,提高学生的英语会话能力。

一、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受应试导向的影响

受中考“指挥棒”的影响,不少教师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语言点和语法上,教师只是“教教材”,语音训练并没有涉及,更谈不上开展;学生受到教师的影响,也不重视口语练习,片面地认为学习语法是关键,因此学了几年英语后他们仍然是不会说英语的“哑巴”。

2.语言交际环境缺失

欧莱特认为,语言学习的成功在于将学生放在一个需要用目的语言交际的语境之中,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对语言形式的得体与否作出判断的能力和结合语境理解语言形式与意义的能力。我们的学生是在汉语单一语种的环境中学习英语的,除了每周有限的几节英语课外,很少有接触英语的机会。课内学生的一点听说训练也难以在课外得到复习巩固。这样的语言环境严重影响了学生听说能力的发展。另外,由于班级容量较大,班级人数过多,课堂教学难以组织有效的口语训练活动,也不能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这就形成有的学生在学了十几年的英语之后,遇到外国人还是无法进行正常的交流。

3.学生本身的心理因素

初中学生由于英语基本功不够扎实,如语音语调不够正确规范,词汇、句型、语法不够熟练,这样就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以至形成心理障碍。他们害怕说不对、说不好,害怕被批评、被讥笑,不用说表达连贯,连开口都难,这样就形成“越怕越不敢说,越不敢说就越不会说”的恶性循环。

二、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方法

1.重视语音教学

语音是英语学习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良好的英语发音基础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语音自我概念,提升英语学习整体自我概念水平。语音教学不能仅满足于让学生掌握语音知识,更要训练学生在朗读、会话中正确使用语音、语调的能力。初中教师应该结合单词教学,采用音形结合的方法进行音标教学。这样学生不仅能顺利准确地根据音标读出单词,而且有助于学生在听到读音或想起读音的情况下,准确写出或头脑中马上就能反映出该词的拼写形式。准确地拼读单词,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音的兴趣,进一步提高口头表达能力,而且对培养学生的语感也是很有好处的。

2.加强课文的模仿朗读和背诵

想要提高英语口语能力,就要模仿磁带或广播,模仿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的语音、语调。心理学家认为:背诵有助于学习。背诵是外语学习的必经之路,许多学习者都是从背诵优秀短文走上英语学习之路的。而背诵又离不开模仿,必须先模仿再背诵。因此,在口语教学中,课文的模仿朗读和背诵尤为重要。跟读课文的磁带,是纠正不正确发音的有效手段。背诵课文能帮助学生储存词汇和习惯用语,形成语感,从而打好学习和运用英语的坚实基础。这个过程对以后的学习是十分有必要的,它是发展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保证。

3.营造宽松愉悦的英语学习氛围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的兴趣与动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口语学习的效果,因此,教师应想方设法地营造宽松愉悦的英语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用英语交流的兴趣与自信,消除他们的焦虑感,引导他们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只有激发学生对口语表达的浓厚的兴趣,才能使教师的教学与训练有所起色。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小组活动,如对话、角色扮演、采访、讨论、辩论等形式,帮助学生消除焦虑感和紧张感,培养学生对口语表达的浓厚兴趣,促进生生互动,使学生在自然、轻松的环境中增加语言输出,并习得语言。

此外,教师要在课堂上多创造说英语的环境。比如课前进行两三分钟的口语训练,可以促进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内容不必过长,越短小精悍越好。教师可以让当天的值日生提前准备好一段简短的对话,让他们课前到讲台上表演,要求他们最大声、最清晰、最快速地说出来,鼓励学生大胆说英语。学生可能会犯一些语法错误,但这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他们在尝试着创造性地运用语言。

4.注意适时纠正错误

犯错误是语言学习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在口语教学中,教师最主要的任务是帮助、鼓励学生开展各项交际活动,以期达到学生口语练习的最大实践量。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改错的艺术,特别是对于那些基础较差、自卑心重的学生,开口说英语就已经很难得了,如果学生一出错就立即加以纠正,这样不仅打断了学生的思路,影响学生完整地表达,而且会导致学生以后过多考虑与担心自己所要讲的句子有无语法错误,而更难开口,从而加深学生的自卑和恐惧心理。当然,教师的改错要有选择,对于一些小错,尤其是因学生不熟练而造成的口误,就不宜有错必纠,因为随着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这些错误都会得到自行纠正。在纠正学生所犯的严重错误时,应该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切忌粗暴打断,更不能训斥指责。教师要语气委婉、平和,采取间接纠正的方法,可适当提醒,让学生自己明白错在那里,自己纠正。

总之,英语口语教学不是一项简单的教学活动,而是一项长期、复杂、循序渐进的语言学习和训练活动。教学中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是语言的使用者。我们只有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认知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英语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第12篇

1.课首笑话

新课伊始,我给学生讲了一个笑话:

有个人想吃杏,当地买不到,他便修书一封,托老丈人做采购员。老丈人接到书信后,横看竖看,不明所以。原来,此人写字龙飞凤舞,极难辨认。尤其是这个“杏”字,看上去至多是个“否”。丈人爱婿心切,四处打听,哪里有卖“否”的,结果一无所获。后来揣测其意,买了一筐杏寄去,老丈人并附诗一首,诗中写到:

贤婿来信要买“否”,

急得老汉满街走。

买了一筐小黄杏,

不知是“否”不是“否”。

学生听到这里哄堂大笑。我说:“字形是书面语言的载体,字形书写的规范与否直接影响到书面交流的效果,我们不能等闲视之。谁还能讲一个类似的笑话?”我的话音刚落,一只胖乎乎的手举了起来,原来是个戴眼镜的男生,他站起来笑眯眯地说道:

某医院候诊室,病人正在排队等候就诊。其中有位女病人,姓白,名月坡。这是个很有诗意的名字:一轮明月从山坡爬上来,清辉万里。然而,不知是她自己还是护士把她的名字写得龙飞凤舞,特别是“坡”字,字形分了家,左面的“土”字离“月”字非常近。在轮到她时,护士高声叫道:“下面一个,白──肚──皮!白肚皮在不在?”学生笑得前仰后合。

2.揭示课题

师:刚才的两个笑话够逗人的。接下来我们上一节语文课,来“咬文嚼字”(板书:咬文嚼字)。什么是“咬文嚼字”呢?请大家用手中的字典查出以“口”为部首的这6个字:咬、啃、含、嚼、咀、咽。(学生查字典。咬:上牙和下牙对住压碎或者夹住;啃:把东西一层一层地咬下来;含:嘴里放着东西,不吐出来也不吞下去;嚼:用牙齿磨碎食物;咀:含在嘴里细细玩味;咽:吞食。)

师:通过查字典,大家明白了,“咬文嚼字”就是把某些文章或某些语句“咬”住,把其中的某些字“啃”下来,先“含”在嘴里,然后再细细“嚼”,慢慢“咀”,对它的音、形、义进行一番玩味,最后把它“咽”到肚子里消化。“咬文嚼字”是学好语文的一项重要基本功,我们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3.不妨一试

(1)不少播音员、节目主持人、演员,常常将一些常用字的声调读错,听起来很别扭。你能将下面的词读准吗?

比较 挫折 氛围 曲折 几乎 肖像 结婚

召开 尽管 质量 危险 教室 复习 浙江

(2)请你找出下面成语的错别字,每个10分,你能得到100分吗?

穿流不息 迫不急待 唇枪舌箭 黄梁美梦 再接再励

见利望义 一愁莫展 滥芋充数 甘败下风 通霄达旦

(3)“启发”、“启示”、“启迪”是三个近义词,它们都有指点、开导,使之有所领悟的意思,但在含义和用法上也有所区别。你能准确地将这三个词填在下面的括号里吗?

A. 历史,不仅仅记载着过去,还给现在和将来以深刻的( )。

B. 这部动画片,通过生动的动物形象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说明了许多深刻的道理,给我们很多的( )。

C. 我们老师讲课时,非常善于( )大家积极思考问题。

4.辨字析词

在课堂上,我让学生写两个词,一个是“冒险”,另一个是“篮球”。结果绝大多数学生都把“冒”上头写成“曰”,把“篮”写成“蓝”。我告诉他们:“‘冒’字上头不是‘曰’,写时要注意两横左右都不靠。”为了避免学生以后再把“篮球”写成“蓝球”,我给他们讲了一个故事。我说:“篮球运动始于美国。1891年,有个名叫詹姆斯・奈史密斯的教师,见到学生由于怕冷,在冬天不敢到户外活动,就想出一个有趣的游戏。他弄来两个盛梨用的竹篮子,把它们分别钉在学校体育馆二楼走廊两边的护栏上,让学生把球往篮里投。就这样,随着篮球运动传入我国,‘篮球’一词的意译也就进入了汉语,沿用至今。”用“寻根溯源法”追寻字义形成的渊源,搞清字形的来历,以加深学生对字形、字义的印象,效果非常好。

5.向你挑战

“向你挑战”这种形式,轻松活泼,生动有趣,但难易要适度,否则事与愿违。为了让学生乐于接受“挑战”,我出了这样一道题:每个5分,看谁得分多。

()然于心 ()然不同 ()然大波 ()然成风

()然无恙 ()然心动 ()然悔悟 ()然一新

()然无味 ()然大怒 ()然而生 ()然不顾

()然纸上 ()然有序 ()然正气 ()然如故

()然开朗 ()然大物 ()然起敬 ()然大悟

6.语文门诊

(1)标点改错。

我不知道这条路谁能走通?但我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这条路谁能走通”虽然有疑问词,但它是“不知道”的宾语,整个句子是一个动宾结构的陈述句,故不能用问号。

(2)修改病句。

这时时间是晚上8时30分。

这句话叠床架屋,语意重复。“这时”中的“时”,即“时候”,指时间的某一点,因此,其后的“时间”一词应该去掉。

7.向我开炮

这一环节让学生拿出自己的作文本,进行自我求“疵”。他们有的“即”、“既”错用,有的“带”、“戴”不分,有的“连”、“联”误写,有的“二”、“两”相代。学生“咬”得有声有色,“嚼‘得有滋有味。在”引火烧身“中,最有趣的是,一个学生说在他的作文本有一句话:“我哥哥去年上大学,享年16岁。”学生哈哈大笑。“享年‘是敬辞,称死去的人活的岁数,多指老人而言。学生说:“‘享年’用得极不恰当,这句话应该为‘我哥哥去年上大学,年仅16岁。’”

8.压轴大戏

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下课前,我又让学生做这样4道题:

(1)成语人物。

汉语中的不少成语都和历史上的人有关,如”铁杵成针“这个成语讲的就是李白的事儿。李白小时候读书不用功,想中途不念了。有一天,在路上碰见一个老太婆,正在磨一根铁棒,`说要把它磨成针。李白很受感动,回来就发愤读书,终于取得很大的成就。我让学生说出下列成语的主人公:

四面楚歌 望梅止渴 完璧归赵 三顾茅庐

负荆请罪 高山流水 煮豆燃萁 初出茅庐

(2)古诗积累。

古诗中有很多比喻,如白居易的《暮江吟》:”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诗人用”珍珠“比喻绿草上滴滴露水,写出了露珠的圆润,用”弓“来比喻镶嵌在深蓝色的天幕上的一弯新月,给读者以美的感受。我让学生写出下列古诗的比喻字。

①洞庭春尽水如( ) (唐・柳宗元)

②清歌一曲月如( )(唐・高适)

③子规声里雨如( )(宋・翁卷)

④燕山雪花大如( ) (唐・李白)

⑤天街小雨润如( ) (唐・韩愈)

⑥中原北望气如( ) (宋・陆游)

⑦官仓老鼠大如( ) (唐・曹邺)

⑧鸭头春水浓如( ) (宋・苏轼)

⑨高城望断尘如( ) (宋・秦观)

⑩春来江水绿如( ) (唐・白居易)

(3)广告指谬

当今,在市场经济大潮里,广告宣传花样繁多,铺天盖地。广告用语中,盛行“成语新编”,有时“编”得让你目瞪口呆。指出下列广告用语的错误。

①天尝地酒 (烧酒坊广告语)

②有杯无患 (磁化杯广告语)

③咳不容缓 (止咳药广告语)

④一明惊人 (眼镜店广告语)

⑤鳖来无恙 (保健品广告语)

⑥鸡不可失 (烧鸡店广告语)

⑦饮以为荣 (饮品摊广告语)

⑧肠治久安 (肠胃药广告语)

(4)春联整理

春节将至,工会的小李请人写了不少春联,一时匆忙,把上下联全搞乱了,请你帮小李把上下联整理在一起。

东风化雨山山翠 向阳花木早逢春

万里山河添异彩 政策归心处处春

勤俭人家先致富 桃李杏春风一家

爆竹声声辞旧岁 喜临门第门生辉

松竹梅岁寒三友 梅花朵朵迎新春

春夏秋冬春为首 人寿年丰福无边

春到人间人增寿 千年历史写新篇

山青水绿春常在 梅桃李杏梅为先

后记:

这是一节别开生面的语文课。这节课很好地体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且富有挑战性。教者通过字、词、句、篇和语、修、逻、文的巧妙设计,引导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咬文嚼字,把语文课堂教学与社会语言文字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

语言文字学家早就指出:汉语自成体系,字词句篇有章可循,假如不按照规范和标准使用字词,不遵循遣词造句规律,恣意妄为,犯规破律,就会践踏汉字严密、统一的科学体系,从而失掉汉语在世界语言大体系中的地位。

或许有人说,这节课过宽、过广、过深,远远地超越了课堂语文教学的界墙。是的,这节课不拘泥于课本,有效地利用了课程资源,尤其是社会语文混乱现象的引入,更使得这节课充满了时代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