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20 05:43:0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护理分析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1一般资料
150例患者,其中男79例,女71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者58岁,平均年龄18.6岁,病程1~38年。上述患者经一般的脑电图检查无确诊病理类型,不便于临床治疗,故采用视频脑电检测。
1.2检查方法
采用美国Bio-logical公司生产的32导联全数字化视频脑电监测系统;采用国际10~20系统电极放置法[1],安放参考导联与双极导联相结合进行描记,电极安放在额-前额,前额-中央,中央-顶、顶枕及耳垂等处[2]。通
过摄像头将患者录像信号与脑电波同步记录下来,用电脑硬盘储存数据,供医师对照分析,做出诊断。
2护理方法
2.1检查前
2.1.1心理护理
由于大部分患者病程长,复发率高,药物治疗不能完全控制或缓解,临床症状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甚至生活不能自理,发作时意外发生率高,精神痛苦并产生心理障碍,对诊断及治疗缺乏信心。因此我们必须耐心细致地做好心理疏导,运用语言和非语言沟通技巧,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了解并满足患者的需求。介绍视频脑电的现状及发展,告知检查无痛苦及创伤,介绍检查经过,介绍进行该检查的必要性和优点,请检查完毕的患者现身说教,解除患者的顾虑,取得家属和患者的积极配合。
2.1.2病人准备
所有患者均需预约检查,检查前三日停服对脑电图有影响的药物,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减量至停服镇静催眠药物及抗精神药物。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患者发作的性质、时间、规律及是否有诱因,如发作时间在白天,预约日间检查;发作在晚间,则预约在晚上检查;如果发作有诱因,检查前尽量给予诱发因素。检查前一日将头发洗干净,不用护发素,不能涂抹发胶、摩丝等定型剂,避免油脂等影响电极导电性,必要时剃发或涂拭电糊来减少头皮电阻值[2]。入室检查前要询问病人是否正常进食,以防发生低血糖,影响检查结果。嘱病人脱去化纤衣物,但要防止受凉,贵重物品交由家属保管。需要做睡眠剥夺诱发试验的患者,嘱咐检查日前夜禁睡5~10小时。对小儿和精神病人等不能合作者,可在检查前给予适量的快速催眠或镇静剂,常用10%水合氯醛,待病人安静或入睡后在做脑电图检查。检查前应先排空大便。电极帽松紧大小选择要适度,过松时电极容易出现伪差;过紧时容易影响血液循环,使检查者感到头晕不适,进而引起脑电波的变化。
2.1.3环境及仪器准备
打扫房间卫生,拉上窗帘,检查空调是否能正常运转。确定脑电图机工作正常,电极帽完整无缺,电极线无断裂脱落,摄像头前无物体遮挡。
2.2检查中
2.2.1病人护理
要求患者检查时尽量保持卧位、安静休息状态,应力求舒适、精神安宁、肌肉松弛、自然呼吸[2]。定期探察患者头部电极是否脱落或松动,如有及时告之医师并按原部位粘贴上电极。指导帮助病人床旁解大小便并及时给予清理,在检查床上进食时要避免食物掉落弄脏床被。检查过程别要问及患者有无头痛、恶心、抽搐发作及其他不适症状。遇到被检查者抽搐时及时告之医生,并解开病人领扣,取出活动性假牙。使用舌钳防止舌后坠阻塞呼吸道,同时取平卧头侧位,擦除口腔分泌物,防止窒息。遇到牙关紧闭者用纱布包着压舌板,塞入臼齿处,防止咬伤舌头。切勿过度按压病人肢体,以免造成骨折或脱位。同时可掐人中、合谷穴促患者苏醒。注意保护头部电极线,避免患者扯断或拉脱电极线。遇到连续发作时应告之医生予以镇静止痉治疗。过度换气诱发试验前给患者作过度换气动作示范,不合作的患儿可在嘴前悬吊纸条或玩具,鼓励患儿尽力吹气,诱导过度换气动作。陪人不能挡住视频摄像镜头视野,尤其是发作期,陪人应充分让发作行为被摄影记录,以便医师与脑电同步分析。
2.2.2维持稳定适宜的环境
调整室温18~22C,湿度50%,注意光线强弱[3]。温度过高,病人出汗,头皮上电极极易松动,脑电基线漂移,产生伪差;温度过低,病人寒冷肌肉收缩而致伪差增多。湿度过高,在安放电极线时粘胶不易干、粘不牢[2]。保持室内整洁、安静,不要在室内喧哗或频繁走动,尽量使患者进入完整的睡眠周期状态,以减少伪差。
2.3检查后
清洗被检查者头部的导电膏和耳垂的橡皮膏,检查电极线是否断裂或者损坏、丢失,遇到此情况及时报告医生。清理床被,开窗通气,保持检查室内整洁舒适。门诊患者通知其取检查报告的时间及地点,留下病人电话及详细详细地址,以便定期回访。
3讨论
视频脑电监测(video-EEG)是对被检查者行长达12~72小时的脑电录像监测,操作方法简便,伪差少,是鉴别癫痫发作类型及性质的最有效的检查方法,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癫痫综合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本系统具有记录的脑电波型清晰,资料可重复回放,可精确分析临床发作和脑电之间的关系,定位准确,可提高临床癫痫的诊断水平,并为临床鉴别一些非癫痫发作性疾病的诊断提供帮组。但是,由于检查时间长,而且有些受检者具有发作表现,甚至伴有意识改变。所以,检查前、中、后整个过程的系统护理工作是保证完成此检查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准确记录脑电波信号,避免和减少伪差的可靠保证。我院通过明确的整体全程护理,所有受检者顺利完成检查。检查过程中感受舒适安逸,受到患者的一致肯定。完整顺利的检查协助提高了临床医师的诊疗水平,减少癫痫与其他发作性疾病的误诊、漏诊率。
参考文献
[1]JOHN.R.HUGHES,主编.临床实用脑电图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2]谭郁珍,主编.临床脑电图与脑电地形图学.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9-10.
[3]韩建,等.131例癫痫病人行视频脑电监测的护理.当代护士,2003,7:25.
[4]石孟云,对癫痫病人行视频脑电监测的护理.护士进修杂志,2000,9:695.
患者,男,72岁。类风湿关节炎加重致肢体功能障碍,卧床3个月伴发热1周,于2006年2月16日入院。查体:T38.8℃,P104次/min,R23次/min,BP110/70mmHg,病人意识清楚,被动卧位,全身营养不良,大小便失禁。左右足跟分别有一5cm×5cm、5cm×6cm的压疮;骶尾部有一4cm×5cm的压疮;左右肩胛处分别有一7cm×6cm的压疮,创面均有脓液及腐烂组织,有恶臭,周围组织水肿红润明显。压疮危险因素评分23分,属极度危险。护理诊断为Ⅳ期压疮合并感染。在住院期间,病人曾两次发生高热,经抗感染、全身营养支持等治疗,病人一般情况好转,局部给予压疮换药,清除坏死液化组织,其足跟的创面经数次清创换药后表皮结痂,经过6个月的治疗和护理,创面愈合。
2护理方法及体会
2.1局部创面护理
2.1.1手术清疮将压疮部位坏死及液化组织进行了3次小范围清创,露出了新鲜红润创面。
2.1.2涡流式冲洗创面用两支20ml注射器分别取出3%过氧化氢溶液和生理盐水,以每秒2ml的速度推出水流,由创面中心环形加压向外冲洗,从而形成涡流式水流,反复冲洗至创面清洁。这样,既不会损伤肉芽组织,也不会使棉纤维残留于伤口内引发异物反应,影响组织愈合。
2.1.3采用新的换药方法在治疗和护理的早期,创面有组织坏死和脓液流出时,用普通胰岛素和庆大霉素联合外敷,每日换药一次;将胰岛素与庆大霉素按4u:8u的比例配置,均匀的涂于创面上,再用无菌纱布覆盖并固定,并监测换药后0.5~2h的血糖,防止发生低血糖。用普通胰岛素联合庆大霉素治疗压疮的依据:胰岛素能消除局部组织水肿,促进肉芽组织生长[2]。庆大霉素可增强抗菌效果,两者合用,可促进创面的愈合。在治疗和护理的60天后,炎症和组织坏死已被控制,露出新鲜红润的创面时,改用双料喉风散外敷创面,方法如下:于每次翻身后用2%的碘伏消毒、待干,将双料喉风散均匀喷洒于压疮部位。双料喉风散的主要成分有珍珠、人工牛黄、冰片、黄连、豆根、青黛等。其功能清热和解毒,可用于治疗皮肤溃烂。在治疗Ⅱ期褥疮过程中,双料喉风散起到了很好的收敛和促进愈合的作用。
2.1.4辅助物理治疗每日使用周林频谱仪照射创面15~20min对创面起到了消炎,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增强细胞功能的作用,使创面干燥,减少渗出,对组织的再生和修复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
2.1.5定期做创面细菌学鉴定在换药前病房行紫外线空气消毒60min,操作者洗手戴口罩,戴无菌手套,用生理盐水棉签从创面中心环形向外擦拭分泌物或直接取脓液,做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根据细菌学试验结果及时选用抗生素,收效显著。
2.2全身护理
2.2.1卧位因患者褥疮发生部位是由于入院前长时间平卧,肩胛、骶尾和足跟部位皮肤和组织缺血缺氧所致。我们在该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采取左右侧卧位交替,合理放置防压用具,根据受压部位皮肤的情况每1~2h翻身一次,红花酒精按摩受压部位,在患者全身营养状况得到改善,酌情延长2~4h一次。
2.2.2加强营养营养不良可延迟创面的愈合,降低机体免疫能力和肌张力,为患者准备高热量、高蛋白、富含多种维生素饮食,保证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C及微量元素的合理供给,以增加抵抗力和组织修复能力。
2.2.3高热护理该患者在住院期间曾两次发生高热,我们采取温水擦洗与药物降温相结合。及时擦干汗液,更换被服,避免全身皮肤和压疮部位受到不良刺激。
2.2.4尿便管理病人大小便失禁,在治疗早期,我们采用留置尿管引流尿液,因其易引起尿路感染,在病人全身情况好转后我们拔除尿管,使用一次性尿套,每日更换。为防止使用便盆加重压疮,该病人未使用便盆。为防止大便流出污染骶尾部创面,我们用柔软、吸水性强的卫生纸折叠成约30cm×15cm的长方形夹于病人两腿之间,每次翻身检查,防止骶尾部皮肤和创面受到不良刺激。
2.3心理护理当一个人活动能力丧失时,会改变个人对自我身体形象的概念,认为自己不再是一个完整的人[3]。患者病情加重前生活能自理,此时对行动不便和全身多处有褥疮无法承受。入院后治疗进程缓慢,病人和家属情绪低落,对以后的生活充满疑虑。我们首先做家属的思想工作,将疾病的转归及预后告诉他们,并通过现身说法,举例子等帮他们树立信心。让他们明白,对病人而言,亲情是最重要的。医务人员需要患者及其家属的的配合,病人更需要亲人的爱。我们和家属共同努力使其慢慢调适状态来适应,走出情绪低谷,配合治疗。
3积极治疗原发病
在治疗压疮的过程中遵医嘱使用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以减少关节肿胀和关节强直。
压疮的治疗目前尚无特殊方法:全身治疗以保证适当的营养,纠正低白蛋白血症和贫血,补充维生素A、C及增加微量元素锌的摄入,合理使用抗生素以控制感染。局部治疗以解除压迫和疮面处理,能获得治愈或显效,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通过我们内分泌科全体医护人员的治疗与护理,患者全身多处重度压疮完全愈合,患者及其家属对治疗效果十分满意。
【参考文献】
1王桂华,景琼玲.护理职业技术.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3,7.
2蒋琪霞.胰岛素溶液封闭式外敷治疗褥疮的研究.中华护理学杂志,1994,29(5):274.
3卢美秀,许淑莲.现代护理实务全书.深圳:海天出版社,1998,458.
【关键词】护理投诉分析防范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学知识的普及和法制观念的增强,患者自我保护意识也不断提高,对医务人员期望值也不断攀升,医疗纠纷的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门诊输液室作为医院的最前线,是医疗投诉的易发地,护理人员稍有疏忽就有可能导致护理投诉的发生。因此,正确分析输液室护理工作中的隐患,制定对策提高输液室护理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减少医疗投诉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1临床资料
从我院1998~2006年间全部护理投诉中择出涉及门诊输液室投诉共计43起,通过对医患双方提供的陈述材料、相应依据及医学原始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和统计分析,归纳出引起护患投诉的原因。
2结果
2.1患者一般情况投诉患者年龄0~72岁,其中婴幼儿19例,20~40岁14例,40~60岁5例,60岁以上5例。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学历者20例,高中9例,初小10例,文盲4例。
2.2投诉原因静脉穿刺未一针见血12例占27.91%,没有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致配错药、换错静滴药3例占6.98%,服务态度生硬解释欠详尽20例占46.51%,观察不仔细致液体外渗未及时发现3例占6.98%,医疗收费不满2例占4.65%,其他原因如抢救药品准备不全、贵重物品丢失、等候时间过长3例占6.98%。
3分析讨论
3.1从资料分析结果上看,因服务态度问题导致的投诉占了46.51%,居第一位,说明医务人员的服务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病人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对医务人员的服务要求日益提高,而医务人员的服务观念、服务行为没有因为当前社会对医疗护理服务质量期望的提升而改变,换位思考和服务意识不强。另一方面,注射室承担全院门诊注射工作,任务较繁重而护理人力资源相对不足,无充足时间与患者解释、沟通,这些都可引起患者不满,导致投诉。
3.2业务技术不过硬,注射未能一次成功。尤其是婴幼儿,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又未及时道歉或措辞不周导致投诉也比较多。
3.3工作责任心不强,不按操作规程要求工作。如三查七对不严格,配错药、换错瓶;巡视不到位,未及时发现意外情况等说明护理人员的个人素质有待提高。
3.4护士缺乏法律意识,忽视病人的权益。对一些容易引起的护患纠纷认识不足;对违规行为引起的严重法律后果缺乏充分的认识;另外忽视病人的知情同意及隐私等权利引发的护患纠纷也日趋上升。
3.5病人对医疗收费存在不解。近年来由于医疗体制的改革及医疗收费的不断增长,当医疗收费负担过重,尤其病情未能缓解时,病人或家属则有埋怨情绪,而输液室作为就诊的最后一步,护士首当其冲成为病人发泄迁怒的对象;再加上病人或家属询问时个别护理人员态度冷淡、不耐烦,便导致投诉。
3.6从投诉者一般情况中看,文化程度高者投诉比例较高,说明越有文化的人对医疗护理水平的要求也越高;在年龄分布上,因婴幼儿输液引起的不满所占的比较也较高,说明家长们对儿女的重视胜过自己和小儿静脉穿刺的不容易性。
4对策
4.1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医疗主体在重视医疗质量的提高、医疗环境改善的同时,更要顺应病人的心理需求,大力推行人性化服务。护理人员应转变服务观念、优化护患关系;应树立“以人为本”、“顾客至上”的服务观念,提高主动服务意识,为患者提供宾馆式人性化服务。多与患者的家属进行沟通解释,并注意语言艺术,要善于倾听,化解矛盾和分歧[1],体现理解和关爱;重视患者需求,多进行换位思考,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
4.2加强业务学习和操作技术培训及考核。对新进人员组织岗前培训和专人帮教;对在职人员定期组织分层次的在岗培训和考核,不断提高专业理论和操作水平。在学习相关的各科专业知识和操作规程的同时,强调进一步提高精明穿刺成功率,力求一针见血。若在诸多因素下穿刺不成功,要及时向患者和家属表示歉意,作出必要的解释、安抚以取得谅解与支持,而决不能责怪患者;再次穿刺失败及时换人进行。
4.3加强工作责任心,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如三查七对制度、巡视制度等都是保证患者医疗护理安全有效的制度;护理常规及规范更是重要的措施。在护理工作中,必须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护理操作规程[2]。在操作前、中、后都要认真做好“三查七对”,在注射时要向病人仔细交代,要讲清药名和剂量,并做好记录,并随时查看病人注射部位有无肿胀、出血,并询问病人有无不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4.4加强法律知识学习,提高护理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应组织护理人员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规范的培训和教育,进一步提高认识,积极主动地运用法律手段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真正做到知法、守法、懂法、护法,尊重患者的权利,及时履行告知义务,取得患者的主动配合和理解,避免侵犯患者的合法权益而引发投诉。
4.5加强管理职能,提高安全意识。有效的管理可能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创造良好的休养环境[3]。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要有前瞻性,要及时评估和识别可能发生纠纷的不安全因素,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还要善于总结分析,组织讨论,吸取教训,杜绝类似现象再发生。
【参考文献】
[1]王兴容.加强门诊护理管理的措施[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4(3):69.
本组82例,男15例,女67例,年龄13-84岁,平均42岁。均为口服急性中毒,服药量50-500毫升,服药至就诊时间30分钟-2小时,院外未紧急处理。其中轻度中毒31例,中度中毒41例,重度中毒10例。所有患者均应用循证护理。利用文献报道中最科学实用的抢救方法,通过精心救护,除3例最终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外,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
2循证方法
2.1确定护理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组82例患者均为服毒自杀后,中重度中毒患者易出现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褥疮等护理问题。
2.2查阅资料寻找循证支持
应用计算机网络查阅相关文献,提出问题、找出相关资料,对证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及临床实用性考察当时的临床环境,根据个人的经验,做出最终的护理决策。以最佳证据为基础,开展护理工作。
3循证护理实践
3.1患者绝望心理
3.1.1问题的提出患者大多与配偶、子女等家人发生口角后情绪失控,一气之下,产生轻生之念,如不加强心理干预,可再次出现自杀行为。
3.1.2循证我们通过与其家属及患者多方多次交流,分析患者产生绝望心理的相关因素。
3.1.3心理干预主动关心,安慰患者,通过与患者及家人多次交谈,找出问题关键进行疏导。同时利用患者最亲、最信任的人积极关心,开导,消除患者不良的情绪,让患者回归亲情,感觉到家庭的温暖和关爱。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
3.1.4效果本组患者加强心理干预后情绪平稳,无再次自杀倾向,恢复正常心态。
3.2肺部感染
3.2.1问题的提出人工气道的建立使气管直接向外界开放,失去了正常状态下呼吸道对病原体的过滤和非特异性免疫保护作用,可造成细菌沿气管—支气管树移行,气囊上滞留物下流,加之吸痰等气管管理操作污染,呼吸机管道污染等引起下呼道感染和呼吸机相关肺炎。
3.2.2循证引起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①由于机械正压通气,咳嗽反射减弱,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易患阻塞性肺不张;②无菌操作不严;③呼吸机管路污染;④病房环境;⑤鼻饲不当造成胃内容物返流吸入气管和肺内,引起吸入性肺炎。
3.2.3护理干预①为病人取头偏侧平卧位,每2小时翻身拍背1次;②气管内吸引和口腔内吸引分开使用吸痰管,绝不混用,1根吸痰管只用1次,加强气道管理,湿化气道;③医护人员必须严格执行预防院内感染制度,坚持洗手,减少交叉感染;④鼻饲前吸净痰液,放平卧位,进食量200-300毫升/次,速度缓慢,进食半小时后再降低床头;⑤用生理盐水口腔护理每日2次;⑥病房定期通风,紫外线消毒。
3.2.4效果本组82例均未发生肺部感染。
3.3泌尿系感染
3.3.1问题的提出由于阿托品对内脏平滑肌有明显的松弛作用,在使用阿托品过程中,均会出现尿潴留,患者神志模糊或昏迷,小便失禁。留置尿管易发生泌尿系感染。
3.3.2循证卧床病人泌尿系感染率为6%-8%,留置尿管者更易发生,美国疾控中心推荐实践原则是:应尽量减少更换尿管的次数,导尿管只是发生堵塞时才更换。
3.3.3护理干预①导尿时严格无菌操作,留置尿管时每日膀胱冲洗2次,常规用碘伏消毒尿道口,每日2次;②患者能自行排尿时,及早拔除导尿管。
3.4呼吸衰竭
3.4.1问题的提出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可因肺水肿,呼吸中枢抑制而造成呼吸衰竭。
3.4.2循证有机磷农药中毒后,胆碱脂酶活力受到抑制,失去水解乙酰胆碱的能力。
3.4.3护理干预①及时清除毒物:用温开水彻底洗胃,洗胃过程中应严密观察病情,注意各种并发症的产生;②解毒治疗,在洗胃的同时,立即为病人建立两条静脉通道,一条供滴注解磷定,另一条供推注阿托品使用;③保持有效及安全的通气,应用呼吸机时,专人护理,及时清除气道分泌物,确保人工气道的正确位置及通畅。
4讨论
循证护理又称实证护理,是护理人员将科研结论与临床经验,患者需求相结合,获取实证,作为临床护理决策的过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多,护理人员在抢救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循证护理的开展,促进了护士去寻求有科学依据的护理实证来指导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为患者提供最有效、合理、经济的护理,提高了抢救成功率,也大大提高了护士业务水平,并赢得了病人对护理工作的理解和信任。
参考文献
[1]彭丽珍.急性有机磷中毒的护理进展.黑龙江医学,2005.第2期120.
论文摘要:[目的]了解医院中分级护理医嘱的现状及医生和护士是否认同护士参与分级护理决策及有无能力参与。[方法]选取山西省太原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科室的10名护士长和8名科主任为访谈对象。[结果]8名护士长不认同医生下达的分级护理医嘱,医生认为分级护理医嘱没有疑问;在护士决策分级护理的可行性问题,护士持肯定和否认态度各占一半,所有接受访谈医生并不反对护士决策分级护理,不过7名医生对护士决策分级护理的能力表示质疑,6名护士长认为自身已经具备下达分级护理的能力;在参与方式上,8名医生和7名护士长认为医护合作是比较理想的决策方式。[结论]对于分级护理由谁决策的问题上,护士持肯定和否认态度各占一半,而医生则采取默认态度,不过对护士的能力表示质疑,而大多数护士认为已经具备下达分级护理的能力;医护合作是医生和护士都认为比较理想的方式。
分级护理,又叫等级护理,1956年由张开秀、黎秀芳前辈倡导提出,是按照卫生部统一制定的分级护理标准和要求,对不同病情的病人实施相应的护理和照顾的制度。分级护理在规范临床医疗护理工作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但是在执行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很多专家认为分级护理是护士为病人提供不同程度护理服务的依据,应由护士在对病人的健康状况进行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做出[1-4]。为了调查医护人员对这一观点的认同情况,于2007年6月—2007年8月对山西省太原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医生和护士进行了访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与方法采用目的抽样的方法,选取山西省太原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科室10名护士长和8名科主任为访谈对象。收集资料采用面对面访谈法,访谈前向受访者详细说明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方法,获得理解和同意,讨论并选择适当的访谈时间和地点,并承诺用编码替代姓名,以保护隐私;访谈时注意观察对方的表情变化,并认真记录。时间在30min左右,每例进行l次或2次;访谈结束后,及时整理访谈内容,按照N1~N14和D1~D9依次给每位受访者(护士和医生)的访谈记录编序并建立各自独立的文档。
1.2访谈内容主要包括: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文化程度、职称、职务等);您对分级护理医嘱现状的认识;您认为护士是否可以参与分级护理;您认为护士是否有能力参与分级护理决策。访谈中视具体情况和个案的情绪适当调整内容和数量。
1.3统计学处理建立Excel数据库,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描述和统计判断,利用均数、标准差等指标对资料进行统计描述;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Fisher’s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推断。
2结果与分析
2.1访谈对象一般情况护士长年龄41.8岁±5.1岁,工作时间21.4年±5.9年,中级4名,高级6名;医生年龄44.5岁±2.5岁,工作时间21.9年±2.8年,高级8名。经统计学比较,两组年龄、工作时间、职称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受访者对分级护理医嘱的争议①8名护士长不认同医生下达的分级护理医嘱。“有的病人危重不下一级护理,有的不重反而下一级护理”;医生认为下的分级护理“没有什么疑问”,只不过“有时候护士提出应该改”“有的护士说不对,让我们改”。②医护对分级护理认识的角度不同。护士认为“医疗与护理关注的角度不一样,比如一压疮病人,生活不能自理,从护士角度是一级护理,但是病人病情平稳,没有潜在危险,医嘱下为二级护理”;有的医生坦言“不了解分级护理,下达分级护理只是根据医生的经验”或者“从护士那里学的”,认为“病情重的一级护理,较重的二级护理,不重的三级护理”。
2.3护士决策分级护理的可行性5名护士长认为可行,认为“护士最了解病人”“护士认真,更敬业可以做得更好”“由护士下,护士长更专业一些”,在决策方式上,7名护士长认为与医生合作比较好。但是也有5名护士长认为不可行,因为“护士没有能力”“病人听医生的”“医疗环境不好,不愿意承担风险”“护士长、主管护师可以下,但是晚上、周六、周日,有的小科室不可能安排有经验和无经验的护士共同工作,就是说这个时候,没有人下分级护理”。所有接受访谈医生并不反对护士决策分级护理,认为“也行”或者“可能可行”,认为“如果让护士参与进来,或许比现在让医生单独下好一些”“有能力的也可以,省点事”,但是强调“大医院可行,基层医院不行”;也有医生认为“谁下都无所谓。关键是病人没有问题,不投诉就行”;在护士参与决策方式上,8名医生认为是医护合作,但是“医生为主”;有的医师认为“如果让护士独立做,恐怕不行,因为护士对疾病认知与知识水平有限,如果排序,认为是医护合作>医生>护士”。
2.4护士决策分级护理的能力讨论6名护士长认为护士有能力决策分级护理,“护士受过正规教育”“护士比医生更了解病人,护理上的一切可以由护士做主”,但是多数护士认为“与知识层次、工作经验有关”“需要是一定资格的”“护士长一般可以,本科、研究生学历的护士还可能有能力”;在护士没有能力的原因上,护士认为“大多数护士学历低、经验不足”;“聘用护士多,流动性大,继续学习的动力不大”“护士常常转科,在一个固定科室的时间短,病情改变的判断能力较弱”;“护士有学历而尚无承担此任的相关能力”。7名医生对护士下分级护理的能力表示质疑,认为“综合护士素质、学历、待遇等问题,护士可能没有能力,特别是聘用护士的能力差,而且护士总是轮转,不像医生对病人那么了解,如果护士不轮转,由2名或3名护士照看1例病人,对病人的病情很了解,护士也有能力决策”“护士对疾病判断程度不如医生,主要是知识缺乏”,有的医生认为“需要以一整套体系完善后才能有能力,如教育”;但是有的医师认为“有经验的护士也有能力,老护士观察病情也行”。
3讨论
由结果可知,多数护士不很认同医生下达的分级护理医嘱,与毕慧敏等[3]、李风莲[5]的结论,说明护理级别决策需要进一步完善。在护士决策分级护理的可行性问题上,由访谈结果可知,护士持肯定和否认态度各占一半,而所有接受访谈医生并不反对护士决策分级护理,持默认态度,该访谈结果并不否认护士决策分级护理的可行性,与王旭梅等[6]的结论一致,与肖小文[7]、韩淑芳[1]、毕慧敏[2,3]、王芳等[4]的观点一致。在决策方式上,由结果可知医护合作是比较理想的决策方式。
在护士决策分级护理能力的分析上,由访谈结果可知,大多数护士认为自身已经具备下达分级护理的能力,尽管大多数医生对其能力表示质疑。王旭梅等[8]从护理学科的课程设置、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的发展现状、我国医院护士的发展现状等各个角度分析护士决策分级护理的能力,理论上认为,护士是有能力决策分级护理的,但是该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该结论只是在访谈的基础上得出,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加以论证。
参考文献:
[1]韩淑芳.谈分级护理制度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对策[J].护理学杂志,1994,9(4):184-185.
[2]毕慧敏,蒋兰芬,来桂英.住院病人护理分级的差异性研究[J].护理研究,2004,18(8A):1394-1395.
[3]毕慧敏,吴箭,史雅轩,等.护理人员对分级护理的认知调查[J].护理研究,2005,19(6A):966-968.
[4]王芳,乔巨峰.护理专业自主性发展的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00,15(6):417-419.
[5]李风莲.内科护士巡视病房存在问题及防范措施[J].护理学杂志,2007,22(21综合版):10-11.
[6]王旭梅,韩世范.对护士参与分级护理决策认同情况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08,22(2A):317-318.
1.1分级护理的质量标准
特级护理:安排专人24h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变化。制订护理计划,严格各项诊疗及护理措施,及时准确逐项填写特级护理记录。备好急救所需药品和用物,做好基础护理,严防并发症发生,确保患者安全。一级护理:15~30min巡视患者1次,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变化。制订护理计划,严格执行各项诊疗护理措施,及时准确填写特别护理记录。做好各项基础护理,严防并发症,满足患者身心需要。二级护理:每隔1-2h巡视患者1次,观察病情。按护理常规护理。给予必要的生活及心理协助,满足患者身心需要。三级护理:每天巡视患者2次,观察病情。按护理常规护理,给予卫生保健指导,督促患者遵守院规,满足患者身心需要[5]。
1.2我国现行分级护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1.2.1医、护在分级护理制度认知上存在差异
医生以医嘱形式下达护理级别。护士根据护理等级为患者提供不同的护理服务,但当护理级别与该患者护理需求有差异时,护士也只能机械地去执行医嘱。王淑琴等[6]报道:某军队医院住院医师对分级护理内容中规定的临床护理要求,完全了解者仅为12.7%,部分了解者为86.51%,不了解者为1.59%。部分医生对护理级别的内容及要求不够清楚,仅从疾病的诊断及治疗的角度出发,产生了医嘱护理级别与患者病情所需的护理级别不一致的问题。研究[6-8]报道,医嘱护理分级与Barthel指数分级[9]及标准护理分级[10]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而Barthel指数分级与标准护理分级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医嘱分级与患者的实际需求存在差距,分级护理等级存在差异性,这是评估者对分级护理制度内容认知不同所致。
1.2.2分级护理制度部分内容在临床执行困难
分级护理制度有些内容过于细化,有的过于笼统模糊,执行有一定困难。例如一级护理每15-30min巡视患者1次,部分一级护理患者不需要每30min巡视1次,而危重、病情不稳定的患者又需随时巡视。又如一级护理中规定认真细致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工作,实际工作中有些一级护理的患者无需提供饮食、排泄、卫生等方面的护理,但如果不做就违背了工作制度。上述问题在临床一线工作者中普遍存在。
1.2.3医疗收费的尴尬问题
分级护理制度在收费问题上也面临尴尬境地。有的患者根据一级护理的标准,质疑护士并未做到一级护理中规定的一切而拒绝交费。有时家属提出患者根本不需要进行一级护理,因而不应按此标准收费。这与医生理解的一级护理的标准和书面规定有一定的距离有关。此外,目前的分级护理收费标准与护理劳动价值不匹配。周荣慧、刘坤等[11]研究显示:一级护理患者每日劳动力成本为120.78-210.26元,每日材料消耗成本为36.49元。目前各省市物价局规定一级护理每日收费在6-10元左右[12-13],这与实际成本测算数据有很大差距,连最基本的消耗品支出(36.49元)都难以保证。
1.2.4护理纠纷、医疗诉讼问题
当发生医疗护理纠纷时,患方可能根据分级护理制度的书面资料,质疑护士提供的服务没有达到标准。例如,1例高血压患者,需每30min测1次血压,但并不需要每30min测量呼吸、体温。如果医嘱为一级护理,而护士没有按照一级护理的要求每30min测量呼吸、体温等并记录,那么在纠纷或法律诉讼中
医疗机构和护理人员将极为被动;而要求护士在平时工作中严格按照分级护理制度去做并不现实。李文清等[14]研究显示:某医院心内科改进分级护理制度,针对分级护理制度出现的问题采取了相应的对策及措施,患者及家属质疑护理级别收费的次数明显减少,2003-2004年每年发生10-15例次,2005年全年仅有1例次。
2国外分级护理现状
杨洁[4]报道:日本分级护理是根据患者病情轻重的程度分A、B、C3度,同时根据患者的生活自由度分1-4级。这两个方面组合为12个类别,分别为:A1-A4,B1-B4,C1-C4。具体划分标准为如下:A度:必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进行心电监护,随时观察生命体征;B度:1-2h观察1次;C度:不需要经常观察。1级:禁止自己活动或自己不能活动,基本生活完全需要帮助;2级:允许床上活动,基本生活给予必要的帮助;3级:自己能室内行走,室外的基本生活需要帮助,如相关检查需护理人员陪送;4级:自己基本能照顾好自己的生活行动。例如,护士评估一名骨折卧床、病情稳定的患者,可能为其下达C1级别的护理,表示此患者需卧床,自己不能活动,生活护理要求很高,但不需要经常观察。Weitl,Josef[15]报道,德国的分级护理视病情观察和生活护理为患者需求的两个不同方面,因此,将两者分而述之。根据患者的日常生活照护能力(A-bilityofDailyLife,ADL)分为A1-A3共3级。A1:患者只需要健康指导与教育,自己具有完全补偿能力。A2:患者只有部分补偿能力,需要部分照护者,如年龄偏大易跌倒的患者。A3:患者自己没有补偿能力,完全需要照护者,如大小便失禁的患者。根据患者对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监测以及导管护理等方面的需求分为S1-S3共3级,类似于日本的A、B、C3度。日本、德国的分级护理均从病情观察和生活护理两方面着手,体现护理工作的两个不同方面,明确、具体地将两个方面工作落实到位,全面满足患者的需求。英国没有将护理明确分级,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定为病危、病重或一般,护士非常细致地落实好护理评估、护理措施、健康教育,真正满足患者各方面需求[16]。欧洲和亚洲发达国家的分级护理制度及不实行分级护理值得我们思考与借鉴。
3建议
分级护理制度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出现,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对护理质量管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价值不容否认和低估。但是,任何一种制度都有其历史的局限性,随着社会的进步需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或被新的制度所替代。当今,针对我国目前的分级护理制度在临床实践中存在的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进一步改进与完善,并制定适合我国国情、适宜临床护理实践的护理分级制度。
3.1改进我国现行的分级护理制度
保留现有的分级护理制度,由资深护士再将每一等级分A、B、C共3个子级别。即:1A,1B,1C;2A,2B,2C;3A,3B,3C。在医嘱定为一级护理的患者中,将需要注重密切观察病情的患者分入1A类,将注重提供生活照顾的患者分入1B类,既要密切观察病情、又要提供生活照顾的患者分入1C类。同样可将特级护理、二级护理、三级护理各分为3个子级别。[3.2参照和借鉴已有的其他分级护理制度
香港的护理级别分为四级[12],Ⅰ级护理要求最低,Ⅳ级护理要求最高,护理级别由护士确定,护理标准比较客观、详尽,涵盖了患者心理、ADL、治疗情况、病情观察等方面的内容,原则性和操作性均较强,有利于保证护理质量,又避免引起护患纠纷。
日本和德国的分级护理制度,病情观察级别和护理级别分别开具。由医生根据患者病情轻、重、缓、急确定病情观察级别,对护士提出要求,规定如何巡视病房、监测生命体征、护理记录频率及导管护理等。由资深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ADL分级,结合病情、心理等综合因素确定护理级别,规定护理内容,使护理更有针对性,同时体现护理工作的主动性。采用Barthel[17]指数分级法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此评估法是美国康复医疗机构常用的评估方法,在我国也广泛应用,评定简单,可信度及灵敏度高,主要用于治疗前后患者独立生活功能的变化,体现护理需要的程度。分为差、中、良3等级。差:Barthel指数计分≤40分者,生活上依赖较明显或完全依赖;中等:Barthel指数计分41-60分者,生活上部分依赖;良:Barthel指数计分>60分者,仅在医护人员指导下生活能够自理。邵爱仙[18]等研究表明,根据ADL,采用Barthel指数分级标准,结论得出不同等级患者的护理时间呈递进关系,计算护理工作量有很好的代表性和可行性,具有正确、客观、方便等优点。因此,根据Barthel指数分级标准制定护理级别、确定
生活护理,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还可以应用奥瑞姆自理模式(oremself-caremodel),根据Barthel指数分级法评估得分,制定完全补偿、部分补偿和支持教育系统的标准护理计划。
3.3改进护理收费
综合病情观察级别和生活护理分级进行收费。以不同等级护理服务工作量为依据,即按实际服务项目及内容收费,综合病情观察级别和护理分级调整收费标准,合理收费,减少不必要的医患、护患纠纷,公平保证患者、医院、护士的利益。
【论文关键词】住院患者护理工作分级护理
【论文摘要】目前我国分级护理制度内容相对陈旧,已不适应临床护理的发展,在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如医、护认知上存在差异;部分内容在临床执行困难;易引发医疗收费的困惑、护理纠纷、医疗诉讼问题等。建议进一步完善现行的分级制度,或借鉴其他国家的分级护理方法,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护理分级制度。
分级护理是护理工作一项重要的管理制度,是确定临床护理人员编制、合理安排护理人力资源的重要依据[1],也是确定护理服务收费的标准[2],分级护理制度明确各级护理级别的病情依据与临床护理要求。它能反映护理工作量的多少、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及护理要求,对临床护理以及管理工作起着规范性与指导性作用[3]。我国的分级护理始于1956年,由张开秀、黎秀芳[4]所倡导,一直沿用至今。随着护理工作范围的扩大,现代护理理论不断地注入到护理实践中去,分级护理制度的内容显得相对陈旧,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护理工作质量,制约了护理学科的发展。因此,我国现行的分级护理制度需要改进与完善。
参考文献
[1]梅祖懿,林菊英.医院护理管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25-29.
[2]王晓梅.护理收费标准对分级护理质量的影响[J].护理管理杂志,2002,2(2):l6.
[3]左月燃.护理管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55.
[4]杨洁.介绍日本分级护理制度[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9):680.
[5]殷磊.基础护理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41.
[6]王淑琴,刘雁梅,汤红梅,等.军队医院患者分级护理差异性分析[J].护理
[7]卢慧芳,王慧珍,高钰琳.养老机构老年人分级护理差异性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7,22(1):68-69.
[8]毕慧敏,蒋兰芬,米桂英.住院患者护理分级的差异性研究[J].护理研究,2004,18(8A):1394.
[9]南登昆.康复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32-444.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MZ008-2001)[S].民发[2001]24号,2001.
[11]周荣慧,刘坤,康占菊,等.一级护理费用成本测算的方法与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02,2(4):6.
[12]胡斌春,黄丽华.分级护理制度实施中的问题与建议[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58.
[13]周荣慧,刘坤,朱丽颖,等.医院护理收费项目存在的问题及可行性措施的分析[J].当代护士,2003,11(4):31.
[14]李文清,刘筱咏,叶利军.改进分级护理制度以减少护患纠纷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3):266-267.
[15]anisationsstandardsderPflegestationen-Allgemeineundspe-ziellePflege[M].Hannover:Schlütersche,1997.
[16]KnowledgeandSkillsFrameworkoutlinesfornursingposts[OL].[2008-01-06].http:.uk/agendaforchange.
[摘要]为保证恶性肿瘤患者各项治疗的顺利进行,减轻或消除他们的心理压力。本科通过对418例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状况的了解和分析,有针对性地实施不同的心理护理,结果95%患者负性情绪得到调整,能积极配合治疗。
[关键词]肿瘤患者;心理护理;体会
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的主要疾病,恐惧是大多数肿瘤患者最常见和最突出的心态,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治疗效果。因此,对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显得格外重要,在临床护理中,通过灵活应用心理学知识和护理学知识,结合患者不同治疗时期的心理特点,对患者加强护理,取得患者对医护人员信任,积极配合治疗,以提高患者尚存生命的质量。
1临床资料
418例恶性肿瘤患者,其中男296例,女122例,年龄24岁~82岁,平均53岁,肝癌319例,肝转移癌68例,胃癌13例,结肠癌术后复发10例,盆腔恶性肿瘤5例,乳腺癌3例。
2心理护理
2.1唤起病人对治疗的信心患者入院时,护士要热情接待,态度诚恳,语言亲切,主动和患者谈心,介绍医院环境和主管医生、责任护士,使之尽快适应患者角色得到安全感。在患病初期,应视情况分阶段告知病情,对外向型,可直接告知诊断,护士根据患者的文化层次,用亲切、诚恳的语言开导患者,适时进行肿瘤知识的宣教,使患者面对现实,利用求生的欲望调动潜在力量,使余生更充实,提高生命质量。对内向型,则需严格保密,要避免在病人面前提及“癌”“肿瘤”等字眼,护理人员应注意自己的语音、态度、行为,不能流露出对患者不利的语言和行为。医护人员及家属向患者解答时应一致。避免患者突然知道癌症诊断之后,带来巨大心理负担而加重病情或不配合治疗。这时,护士应多给患者心理支持,护士不但要熟悉患者的病情,还要了解家庭情况、性格特点,有针对地做好心理护理,经常巡视病房,认真回答患者提出的每个问题,帮助患者树立信心,当好患者和医生之间信息媒介,并适当增加家属陪护时间,减少患者恐惧心理。
2.2解除患者的后顾之忧肿瘤患者都需要系统治疗,在发病初期,往往倾其所有,大部分患者都是工薪阶层或是农民,一生辛苦积蓄,一、二次治疗后所剩无几,于是“经济”就成了他们所担忧的事。这就要求医护人员要有同情心,给予安慰,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检查,用药也尽量使用一些价钱低、效果好的药物。在催交押金时,要回避患者,做好病人亲属及病人单位的配合工作,如果病人亲属及单位能积极创造条件支持病人的治疗,送去关心和温暖,可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从中得到安慰,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3治疗期的心理护理及对策
3.1化疗时期的心理护理及对策化疗是恶性肿瘤患者常用的治疗手段,且不同程度延长患者的生命。化疗药物在消灭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使机体的正常组织和细胞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1],并出现一系列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脱发等,有的副作用会令患者难以忍受,使一部分患者不配合治疗或拒绝化疗,这时,我们应做好患者的工作,解释化疗正常的生理反应,要求患者尽量能正常进食,进食易消化、少油腻的清淡饮食,且医生会应用药物减轻副作用反应,出现脱发时,可戴帽子或假发,且告诉患者停药后新发会渐渐长出。护士应加强对患者的关心,对患者的每一点改善加以鼓励,使其顺利完成各个时期化疗。
化疗患者病程长,大多数化疗药物对血管都有刺激性,可引起血管变硬,血流不畅,护士应有计划选择血管,力求一针见血。首次化疗前应讲明药物刺激性,嘱患者疼痛或异常感觉时应立即报告护士,不可勉强忍受,点滴化疗药物时,护士应加强巡视,勤观察、勤沟通,一旦发生渗漏,应立即停止注药,并注入相应解毒剂,局部冰敷24h,并做好解释、安慰工作。癌症患者大多数经过长期化疗,静脉穿刺困难,为保证治疗,可选择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
化疗药物对骨髓的抑制,使患者免疫下降,感染是骨髓抑制常见症状[2],体温是最常见体征,化疗后应注意观察体温、血象变化,测体温每日4次,发热时随时测量,每周查血象1次~2次,根据情况应用升白细胞,补血药物,并保持病室环境清洁,嘱患者尽可能起床活动,生活自理或部分自理,防止过早卧床不起,病情较重患者应鼓励其深呼吸、咳痰、注意保暧,预防肺部感染等并发症,长期卧床患者做好晨晚间护理,定期翻身拍背,保持床单清洁干燥,预防褥疮形成。
3.2化疗后期心理护理肿瘤患者化疗周期长,伴随化疗不断进行,患者对战胜癌病缺乏信心。情绪不稳定是在久病之后容易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当患者觉得自己病情没有明显好转,时会急躁、易怒,时会灰心、焦虑。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输液、肌肉注射和巡视病房等护理工作中注意与患者交谈,了解前1天的病情及生活,对患者的主诉表示同情和理解,耐心进行劝导,与患者讲养病治病的道理或转移其注意力,让其听音乐、看电视或陪患者聊天,运用典型病例,宣传材料等方式给患者介绍肿瘤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使患者认识到随着现代化医学发展,肿瘤病人带病生存期不断延长,生存质量有明显的提高,总之,要激发患者战胜疾病信心,并配合治疗。
3.3终末期心理护理死亡是大多数晚期癌症的结局,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无论精神和身体上受到严重的损伤,心理状态变化很大,丧失信心而拒绝治疗,这一时期各种化疗大多无须进行,我们仍积极支持治疗,护理人员的态度、语言要温和、亲切,应尽量满足患者的要求,对不能满足和不合理要求也要进行耐心解释,使患者情绪安定,适当增加家属陪护时间,使患者在有限的生命里保持愉快的情绪,让患者安静度过余生。
4护理体会
通过对418例肿瘤患者在不同治疗阶段进行心理护理,可不同程度地消除患者焦虑、恐惧、紧张等心理障碍,使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保持配合治疗心态。心理护理不但可以使病人以最佳的心态接受治疗,而且还可以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为了达到最高护理目标,我们必须实施心理护理。
参考文献:
关键词:基础护理;实验教学;临床实践
基础护理学作为护理专业中一门独立而重要的学科,要求从学校教学到临床实践中都强化对学生的"三基"教育,即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尤其是基本技能(即护理技术操作)的强化教育。但是目前在基础护理实验教学与临床实践应用的过程中,二者的差异性与矛盾日益突出。笔者以无菌技术、静脉输液、肌肉注射三种常用护理技术操作为例,与临床实践相比较,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建议以供同行们共同探讨,旨在不断提高基础护理实验水平,促进护理专业教育的发展。
一、基础护理实验教学与临床实践的差异
1.1用物不同。
1.1.1无菌技术无菌技术操作在学校实验教学过程中的所有用物均为非一次性物品(如包布、手套、治疗碗等),而在现代医院临床实践中为了控制医院感染率已经基本摒弃非一次性物品,几乎所有临床科室都是使用一次性物品进行患者的治疗。
1.1.2静脉输液由于种种原因,多数护理学校在进行静脉输液的实验教学时都是采用传统静脉输液法(即头皮针一次性输液法),而在现代临床实践中,为了减轻患者痛苦,绝大多数医院所采取的都是静脉留置针输液法,两种针头的构造和形状、型号等完全不同。
1.1.3肌肉注射传统的肌肉注射法教学中所采用的吸药安瓿需要用锯片切割以后才能折断,这种传统安瓿由于使用时费时费力在临床已基本摒弃不用,现在所采用的均为不需锯断的易折型安瓿。
1.2方法不同
1.2.1无菌技术传统无菌技术操作法中的铺治疗盘法、无菌容器使用法、无菌溶液取用法以及戴无菌手套法由于用物的不同,在临床实践中的操作已经大大简化,甚至有些技术在临床实践中已经没有采用,而在学生的实验教学过程中却依然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反复练习。
1.2.2静脉输液在临床实践中,经过实践研究静脉穿刺时进针角度约45°角,可以有效减轻静脉输液穿刺时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患者感觉无痛或微痛。而在传统的静脉输液教学中由于所有版本的护理教材都写明要求学生以15~30角进针,导致学生在静脉输液这项重要的护理操作技能上会存在一定缺陷。
1.2.3肌肉注射按照传统教学方法,肌肉注射时要求学生将注射器内所有空气排尽才能给患者注射,而在临床实践中已经明确发现在排气时留取少量空气在注射器内可以在注射时减轻患者疼痛并使药液能更加充分的进入患者肌肉组织。实验教学中所采用的方法与临床实践有一定脱节之处。
二、问题分析
2.1护理专业教材编写滞后与于临床多年。
2.1.1《基础护理学》的教材编写
现行人民卫生出版社所出版的《基础护理学》教材均为2005年~2006年之间所修订,而修订之前的参考版本多为我国80年代所出版的中专教材,明显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临床护理实践的快速发展。
2.1.2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规程的编写
我省现行的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规程是由省卫生厅在2005年所编写的操作规程。据杨新月对基础护理教学现状调查结果报道:教学中涉及的8O项操作中有7项临床上基本不做,占8.75%;有25项由他人完成,占34.25%;由护士独立完成的操作48项,占65.25%。在实验教学与临床实践中存在重大矛盾。
2.2护理教学与临床实践相脱离
从事护理教学的人员长期脱离临床实践,而在临床工作的护士仅负责临床实习带教。护理教材部分内容过于繁琐,而临床实际则需简便有效,护理实验教学现有的不科学、不切实际削弱了护理教学的效果和操作常规的权威性。
2.3现有课程设置不利于学生开展临床教学
我国护理学专业学生的传统培养模式为集中在校学习3~4a,在临床实习8~10个月。在校学习阶段以教材为蓝本,几乎没有到临床实际操作的机会与时间,以至于临床实践中最新的技术与方法学生完全不知道。
2.4传统理论跟不上医疗新技术的发展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新技术、新器材不断开发并应用于临床,使传统的理论与技术操作在某些方面出现了不相适应的现象。如目前氧气吸入、电动吸痰等已逐渐被中心控制、管道化所取代。
三、意见与建议
3.1营造护理教学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氛围。
护理教学必须以护理临床实践为基础,护理教学人员应参与护生实习带教,参与在职护士的技术培训和操作考核。
3.2教材与操作常规要适时进行研讨、修订,注入新观念、新内容,以符合现代护理教育。
3.3掌握操作的目的和操作原则。要求护生在学习操作技能时灵活掌握操作目的与原则即可,不死记硬背,教者与学者都用操作目的、操作原则来衡量,而不是刻板地按操作步骤执行,这样才不会使护生进入临床以后感到困惑和束手无策。
3.4针对护理专业的教学特点,进一步完善《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条件。在实验教学中应该增加与临床使用的新技术新方法密切相关的内容,培养学生接受新技术新方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智光媛.静脉输液相关技术的新进展[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09,12(6):57~58.
各项规章制度是护理安全的关键由于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完整性,护理规章制度是护理管理中一项重要内容,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及合理分工,是防止差错事故发生的首要,护士长应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学习我院护理部下发的多种规章制度,如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病房管理制度及各种操作规程等。再结合护理部、护士长(我院以院科二级护理质量管理体系)经常不定时进行检查、考评,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护理工作中稍有不慎,,粗心大意,都可铸成大错,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因此要求护士养成审慎、周密谨慎的工作作风,在各种护理工作和操作时都一丝不苟、严格查对、准确无误,切记五个不可,即:不可随意简化操作程序;不可忽视每一查每一对,三查七对要字字查清;不可凭主观经验估计行事;不可忽视操作中的病情变化,不可放手对护生无监督的独自操作;同时我们重视对护理工作中安全隐患信息的反馈,强化护理安全的超前管理意识,狠抓易发生差错的几个环节,如危险时刻:人员少工作忙、节假日、周末、交接班时;危险人员:新上岗的护士、生活中干扰因素大的护士;危险治疗:输血、注射青霉素、氯化钾等,通过遵循五不可和危险因素易发生的管理干预,多次防范了差错事故的发生。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护士一定要审慎负责,把好每一个环节,严格照章办事,准确无误,把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
2培养护士慎独素质,落实安全
护理是护理道德观的要求安全护理不但是护理质量的要求,也是护理道德的基本要求。作为护理人员应具备一定的素质水准和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和道德情操,慎独修养尤为重要。因为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行为往往是一个人独立进行,服务的对象是千差万别的患者,尤其是不会用语言表达的小儿和昏迷或麻醉未醒的患者及伴有精神障碍思维紊乱的患者等,他们不能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要求,安全靠护理人员的认真细致的观察和精心的护理,而护理行为的正确与否,好与差,只由医护单方认可,如我科神外的昏迷患者翻身、吸痰、口腔护理、病情观察等;配药剂量的准确;各种操作是否严格无菌技术和操作规程;夜间巡视患者及监测技术的时间性、准确性等,这些工作往往不易被人察觉到,这就要求有高度的道德观念和责任感。为了培养护士平素严格的“慎独”修养,不定时根据临床每个时期的特点开展有关法律、法规及各种安全管理制度的学习,不断提高护士对安全护理的意识,做到警钟长鸣,自觉把职业感贯穿到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做到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忠实于患者的健康利益,无论白天和夜间,有人监督和无人监督,对患者尽职尽责,热情认真,始终如一。另外还应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始终保持愉快而稳定的情绪,精力集中,专心致志的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使患者获得安全感、信任感。
3规范安全护理措施,认真观察病情,严格交接班
3.1合理安排工作程序坚持随同主任查房和术前、死亡病理的讨论,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动态变化,及时正确地执行医嘱。对每项医嘱,做到知其所以然。对新入院及危重疑难病例,要详细了解病情,做到心中有数必要时及时交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防患于未然。
3.2认真观察病情巡视病房时要注意全病室的患者情况,观察患者身心的细微变化。如1例脑震荡住院观察的患者,护士首先发现患者出现频繁的呕吐、血压增高、脉搏和呼吸变慢并及时报告医生,后经CT检查证实为硬脑膜外血肿。这说明该护士对颅内压增高三主征和库欣反应有清楚的认识。
3.3严格交接班坚持做到三交、三接、三清。即书面交班,口头交班,床边交班;患者病情交接,治疗情况交接,抢救器械交接;口头讲清、书面写清、床边看清。
4护士长要有安全观念、良好的业务素质和强烈的责任心
4.1护士长是基层的管理者,必须将护理安全管理放在管理工作的首位如护士长必须合理排班,高低年资护士合理搭配,尤其是节假日。通过护士长的督导,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唤起注意力,调动护士积极性。应用管理手段,合理分工,严格质量控制,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技能和经验[1]。
4.2营造一个团结和谐的工作氛围护理工作是一个群体性工作,具有广泛的联系性,护士之间应精诚团结,互相协作,相互督促,弥补漏洞。护士长要在工作中及时发现问题,妥协处理护士间的矛盾,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维持每位护士主导的心理位置,使护士们能在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内完成好各项工作。
4.3随时将自己的临床经验和预测可能发生的情况传授给护士护士长对每位护士各方面的情况了如指掌,全面了解病区患者的病情,随时对可能发生的事情做出科学的预见,并及时对护士给予提示和指导,将自己敏锐的观察力、想象力和精湛的技术、不断摸索所获得的经验传授给其他护士,真正做到传、帮、带。
5重视护理文书的准确及时和法律效力
护理文书是真实记载患者病情和护理措施的客观资料,是医疗诉讼中的法律依据,护理记录等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明确规定是患者可复印的资料,因此书写必须真实、准确。要做到准确描述必须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和病情观察能力,避免对重要观察数值进行改错,避免出现非专业术语及欠科学性的描述,杜绝某部分书写错误时整页重抄的现象。记录内容必须与医生的记录相符。我院护理部制定了护理病历书写规范及考核表准,我科严格按照标准管理到位,从而使护理病历质量得到保证。
6保持护理工作环境布局合理、固定、规范
(1)护士长管理的硬件部分,治疗室的布局,物品、药品、抢救物品及无菌物品的摆放,必须分类放置,标签清楚,并随时保持原位。在进修医生、实习医生、实习护士及工作人员较多的情况下,人多手杂,易放错位置,容易造成错拿错打等差错的发生。(2)护士长要经常检查督促和清理,专人看管,责任到人,避免放错、标签不清、药品过期、变质、失效等现象的发生。我院采取多种形式与措施,切实把“安全第一,安全重于泰山”的理念贯穿于工作的各个环节,不存侥幸心理,不敢丝毫懈怠,从而较好的保证了护理安全。作为科室护士长,必须高度重视安全管理,采取措施消除隐患,避免缺陷,保证护理安全。
RCA分析法即根本原因分析法,是一种科学有效的回溯性失误分析工具[2]。RCA分析法的理论基础来源于瑞士乳酪理论。该理论意指差错事件是由一系列潜在失误的共同作用而导致的,而RCA分析法就是通过找出潜在失误及其发生的根本原因,从而寻求有效措施改进和矫正系统。RCA分析法最初起源于美国。经过时代变迁和理论发展,不同行业、不同机构,根据不同的任务赋予RCA的定义也不同,但其核心的思想并未发生根本改变。RCA分析法的核心是分析整个系统而非个人执行上的过错与责任,找出有效预防和改进措施,避免过错再次发生[3]。
2运用RCA分析法分析骨科护理风险成因
由于骨科临床特点,在其护理过程中常有不安全事件发生,在传统管理理念上常将这些不安全事件的原因归咎于护理人员个人行为错误,也即导致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如护理人员护理知识缺乏,护理技术水平低,责任心不够,风险意识不强及反应速度慢等等。人员虽是风险事件的直接关系者,但从根本上来讲,医疗环节上的错误绝大多数来自于不良的系统设计、作业流程和工作条件等因素,人员仅仅是在特殊条件下被诱导而造成的因素[4]。现针对骨科日常护理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对护理风险成因进行具体分析。
2.1护理人员护理知识缺乏、护理技术水平低的深层次原因
深层次原因是医院或科室人力资源体系不完善,培训不到位。在骨科护理实践中,因骨科患者术后大多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若护理人员对护理潜在风险预估不足,极易造成病人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压疮、肢静脉血栓和便秘等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加重病人负担。护理人员护理知识缺乏显而易见是造成这些风险的直接因素,但不同护理人员知识结构、工作经验参差不齐,任一接手的护理人员在任一环节都可能出现差错。若配备充足、合格的护理人员,并有严密的人员责任体系,风险就能减少很多。可见,造成这种风险的深层次原因还在于人力资源体系不健全,培训不到位。
2.2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够的成因
归根结底是护理理念落后,护理模式陈旧。护理工作的优劣直接影响医疗质量的好坏。护理工作服务的对象是病人,护理差错事故将关系到病人的痛苦和生命安危,而护理人员对工作认真与否是防止事故发生的关键。护理工作需要护理人员高度的责任感,在骨科护理实践中,若能加强对病人的日常观察,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勤观察、细护理,全面、主动、周到的工作态度不仅仅出于某个护理人员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责任感,更与系统是否建立起“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和护理理念息息相关。
2.3护理人员风险意识不强的原因
关键在于风险监控不到位和制度未落实。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和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医院所承担的护理风险也越来越大。但是面对疾病的复杂性和不可预知性,若护理人员缺少风险意识,对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不能进行辨别和评估,护理差错事故就在所难免。此时,若仅追究护理人员个人责任也不合情理,风险监控是否到位,各项规章制度是否有效落实是防范风险事件发生的关键。
2.4护理人员应急反应能力低的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是风险应急管理预案不到位。在骨科护理实践中,经常会发生这样的事件,如输液中病人出现肺水肿,药物引起过敏性休克和心脏骤停,病人误吸窒息,操作过程中发生针刺伤,患者坠床、跌倒、脱管,呼吸机使用过程中突然断电等,如何应对?护理人员若未及时进行处理,风险事件必然发生。而要提高护理人员的应急能力,系统是否建立有效的风险应急预案和应对措施至关重要。
3针对护理风险根本原因提出改善措施和建议
当事件发生后,事情的关键不应该仅是去追究到底是“谁”犯了这个错误,而应该去弄清楚为什么会犯这个错误,系统到底存在哪些问题,怎样去改进这些问题。这样我们就可以改变传统的“治标而不治本”的管理漏洞,进而改进工作流程和系统设计缺陷,从而使系统朝良性发展。根据前面护理风险发生根本原因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和完善。
3.1建立合理用人体系强化培训力度
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是减少风险事故发生的基础。在人员招聘上,要严格把关,考试合格方可上岗;在科室人手安排上,要注重新老搭配,以老带新,层层把关,保证护理工作的安全;在业务培训上,要有计划有组织进行,并定期开展考核,列入年终考核计划;在培训内容上,要重在提升护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培养其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骨科护理,可以开展包括心理护理,疼痛护理,预防压疮、感染、便秘、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以及应急护理等。新毕业护士上岗前需进行专科护理技术操作培训。
3.2转变服务观念变革护理模式
转变护理理念和模式是防范护理风险的核心。为营造良好的医患关系,护理人员应改变传统的护理模式,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由被动服务转化为主动服务,建立与病人及家属间的良性沟通,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尽快了解并搜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出具有预见性的、科学合理的健康护理计划,如心理护理、营养护理和并发症护理等。对危急重症的老年患者,或者合并有高血压、慢支的患者,制定详细的危重患者护理计划,及时记录,给老年患者加床栏、防跌床、戴腕带,在床头悬挂防坠床、防跌倒等警示标志,并向患者及家属提供文字性的健康指导手册及正确的功能锻炼方法等。
3.3落实规章制度抓好风险监控
抓好规章制度落实,强化风险监控是避免风险发生的重要保证。在实际护理工作中,风险往往多发于缺少经验、业务能力薄弱的新护士,或者责任心不强的护理工作者身上,风险高发时段也往往集中于护理工作者单独值班时、节假日或者交接班时。因此,要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必须将相关规章制度落实到位,采取定期、不定期、随机等方式,对护理工作进行质量控制,将风险监控作为一项常态化的工作加以重视和开展。在监控过程中发现有安全隐患时,要积极探讨和查找根本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纠正和改进,避免护理风险的发生。同时,要加强对相关护理工作者及各级护理人员的教育和培训,贯彻落实各项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如危重病人的护理、交接班制度、巡视制度等。各级人员应认真坚持工作原则,实事求是,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发现问题及时汇报、请教,不可隐瞒情节或自作主张处理,以赢得补救的时间或措施。
3.4完善应急预案提升应对能力
120例本院男科门诊确诊为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患者,年龄22岁~61岁,平均年龄37.5岁,病程6个月~55个月,平均病程28.3个月;对照组患者,年龄22岁~63岁,平均年龄36.9岁,病程5个月~52个月,平均病程27.8个月。
2护理体会
2.1一般护理
2.1.1饮食护理宜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饮食,禁辛辣,禁饮烈性酒,注意饮食调理,发热期间宜食清淡易消化食物。本病出现尿频、尿痛、尿道有白色分泌物当属中医学之“精胀”、“劳淋”之范畴。忌食煎烤、油腻辛辣之物。小腹冷痛、怕冷、怕凉、腰较痛的患者,属寒凝气滞型,可给予姜汤、红糖水、桂圆肉等温热食物。
2.1.2康复环境创造优美舒适的康复环境,病室舒适的温度25℃左右,相对温度50%,光线以自然采光为宜,噪声强度应低于50dB~60dB,室内颜色明亮柔和,环境幽静素雅。
2.1.3体育锻炼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机体抵抗力,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有利于增强体质,改善血液循环,加速炎症吸收。注意气候变化,防止受凉而使机体抵抗力下降,诱发感染。
2.2心理护理中华医学会男科学会名誉主任委员郭应禄教授指出:关注男性健康,不仅仅是关注男性雄性激素缺乏等身体问题,同时关注男性的精神和心理健康问题,因为身体和心理这两者之间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男性前列腺炎患者因病情迁延不愈,反复发作,往往处于焦虑、沮丧的情绪状态,尤其是男性心理有时比女性更加脆弱,会产生孤独无助,不愿与人交往等心理。护理人员应用良好的言语、热情、和蔼及真诚的态度与患者进行交谈,结合患者的主观资料及客观资料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针对存在的心理问题极具耐心的进行疏导、劝解和安慰,使患者增强康复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2.3康复护理
2.3.1物理治疗经会阴、直肠、前列腺部位做理疗,如超短波、短波、红外线、抗生素离子透入及热水坐浴等可改善包括前列腺在内的盆腔组织的血液循环与营养状况,促进炎症吸收和消散[1],每个疗程10次~15次,间隔5天后重复进行。做理疗时注意避免烫伤皮肤和着凉。
2.3.2前列炎清汤[2]组成败酱草、黄柏、薏苡仁、生蒲黄、王不留行、生黄氏、鹿角霜、牡蛎、琥珀等,1剂/d,水煎2次。方中败酱草,清热解毒排脓,且又活血化瘀,《本草纲目》云其“善破脓血”;黄柏“泻湿热,清膀胱而清瘀浊”—《长河药解》,两者其为主药。薏苡仁,清热利湿排脓;生蒲黄,“利小便,活淤血”—《本经》;王不留行,活血化瘀,“利小便”—《本草纲目》;琥珀,“安五脏,定魂魄,清淤血,通五淋”—《别录》,合为臣药。前列炎清汤全方寓清补于一体,活血通淋,化瘀泄浊,扶正托毒,畅通腺管[2]。
2.3.3中药外敷会方剂:年健、防风、乳香、没药、川芎、白芷、血竭、红花、羌活、寄生、川断、赤芍、归尾、五加皮各12g,艾土、透骨草各15g,将上述药物装布袋,蒸30min,放置下腹部敷30min,次日蒸热,连用8次~10次,从而达到消炎、止痛、活血化瘀之功效。
2.3.4中药方剂坐浴黄柏、黄氏、丹参、大黄、牡丹皮、红花等适量加水煎好坐浴30min,1次/d,药渣可连续使用2次。
2.3.5前列腺按摩1次/周,热水坐浴1次/周~2次/周,有规律的性生活[3]。
2.4社区家庭指导严格遵照医嘱用药,做到及时就诊、彻底治疗,勿乱投医,勿自选药物治疗。用药治疗症状消失后应巩固治疗一段时间,待化验前列腺液常规化验的各项指标趋正常后方可停药,但仍坚持不久坐、不饮烈性酒、不食辛辣的刺激性食物;切断各种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保持会清洁,做到每日清洗,尤其是同房时;要勤换内裤,不穿紧身、化纤维的内裤。慢性前列腺病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效果甚好,尤其是中药保留洗肠和坐浴,它具有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清热解毒之功效,现可住院期间由护士执行,可出院后回家自行治疗,但必须不怕麻烦,坚持按医嘱,按疗程用药,方可见效。
参考文献:
[1]郭应禄,胡礼泉.男科学,14831484.
[2]陈兰明,黄晨昕.中华男科杂志,2006,11(6):471472.
一、建立呼吸科护理应急预案的目的
呼吸科是医院的重点科室,老年病人多、病情重。如何体现以病人为中心,提高护理质量,预防护理差错、事故、减少纠纷发生,保证医院正常工作秩序,一直是护理管理者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病人在医院接受诊断、诊疗、护理的同时,也面临一定的不安全风险,如环境中的生物理化因素,治疗护理过程中的技术、药物、食物、心理等因素可能造成的影响和损伤。
医疗护理风险是指在医疗过程中不确定性有害因素直接或间接导致病人死亡或伤残的可能性[1]。通过风险识别发现护理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确认风险的性质,获得有关数据,制定应急预案。科室的全体护理人员共同学习《临床护理应急预案与程序》,明确各类危险事件发生时间、环节、人员等,各项护理工作的流程是否合理,根据呼吸科的特点制定应急预案。
二、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
1、病人安全:制订病人发生坠床/摔伤应急预案、发生针刺伤应急预案、病人误吸应急预案、人工气道突然拔除应急预案、病人发生精神症状应急预案、病人擅自离院及病人自杀倾向应急预案等。
2、环境安全:火灾及突然停电应急预案。
3、气管切开使用呼吸机患者意外脱管应急预案及程序,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应急预案及程序,重症哮喘患者的应急预案及程序,住院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时的应急预案及程序,自发性气胸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例如:突然停电护理应急预案:①日常工作中按常规备好抢救器材,简易呼吸囊、心电监护、心电图机、微量泵的充电工作,使之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准备简易照明设备,如手电筒、蜡烛、火柴等;②停电后,安排好病人和家属,使其不慌乱;③查找原因,尝试恢复供电;④按轻重缓急分类照顾病人,做好解释工作,若病人正处于器械抢救中立即启用备用电源,如蓄电池等直流电,吸痰时可采用注射器抽吸.⑤使用呼吸机病人立刻分离机器,用简易呼吸囊辅助人工呼吸、同时通知值班医生,观察患者面色、呼吸、意识及呼吸机情况,并立即通知电工维修。⑥电力恢复后查看病人情况,检查仪器工作状况。
例如:气管切开使用呼吸机患者意外脱管应急预案及程序:
①立即用血管钳撑开气管切口处,同时通知医师,进行处理。②当患者切开时间超过1周,窦道形成时,更换套管重新置人,连接呼吸机,氧流量调至100%,然后根据病情再调整。
对于颈部短粗的患者,应使用加长型气管套管,并牢固固定。
对于烦燥不安的患者,给予必要的肢体约束,或根据医嘱给予镇静药物。在为患者实施各种治疗(如翻身、拍背、吸痰等)时应专人固定套管,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分离呼吸机管道,以防套管受呼吸机管道重力作用而致脱管。更换固定系带时,应两人操作,一人固定套管,一人更换。
例如:自发性气胸的应急预案及程序①发生气胸时立即给予氧气吸入,通知其他医护人员。
②用12~16号无菌针头于锁骨中线第二肋穿人胸膜腔,简易放气。首次放气不要过多、过快,一般不超过800m1。③建立静脉通道,准备胸腔闭式引流装置。④遵医嘱,给予镇咳剂和镇痛剂。⑤观察病人呼吸困难改善情况、血压的变化。
例如:病人擅自离院应急预案:①护士发现病人擅自离院后,立即询问同病室其他人员联系病人亲人是否知道病人去向;②立即报告科主任、护士长、上报行政值班和保卫科、医务科、护理部、请求领导安排人寻找病人;③有潜在伤害自己或他人报警处理;④病区有专人接听电话,以便及时将病人的情况进行反馈;⑤记录事件经过相关人员签字。超级秘书网
三、讨论
1、护理应急预案的建立体现积极预防的护理管理原则,提高了护士对差错的防范能力,最终目的是保障病人安全,把护理差错及纠纷降到最低,提升护理品质。
2、护理应急预案的建立健全了防护护理突发事件处理制度,发现异常情况后根据应急预案尽快处理、可避免病人受到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