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58:2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成语引用,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典故 成语 典故性成语 定名
[中图分类号]H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1-0056-01
典故性成语作为词汇系统中的一种语言现象,我们不能漠视它,不能不研究它。鉴于目前语言学界还没能对其进行准确定位,首先有必要对其进行定名。
一、典故与成语的界说
单就典故定义的界定而言,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鉴于此,笔者就典故的定义谈谈自己的看法。
《词源》《辞海》《汉语大词典》的观点基本一致,下面引用《辞海》中的定义加以说明。1979年5月修订的《辞海》是这样定义“典故”的:
[典故]1.典制和掌故。《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次燕见,辄兴席改容,中官亲拜,事过典故。”2.诗文中引用的典故和故事有来历出处的词语。[1](P44)
《辞海》对典故的界定有两个义项,笔者认为这是迄今为止对典故定义较为合理的说法。它不但囊古今的典故内涵,而且也扩大了典故的外延,妙于将“有来历有出处的词语”纳入典故之中,使典故的概念由专指典章旧制而扩充容纳了古代故事和有来历、有出处的词语这样的意义。现在我们所使用的典故,一般取义项二。根据义项二,我们可以把“典故”的内容和来源归结为两种类型,即事典和语典。但此定义将对典故的使用限定在“诗文里”,笔者认为有失偏颇。这和《现代汉语词典》犯有同样的弊病,放在下段分析。
《现代汉语词典》将典故一词定义为:“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此定义将典故的使用范围限定在“诗文里”,排除了人们口头上使用的典故,似乎不太严密;再则,把引用的对象限定在“古书中”,应该说也是值得推敲的,比如神话传说,最初并非来源于书面。笔者认为,典故应是指人们在口头上和书面里所引用的古代故事、传说和有来历的词句。这是本文所使用的典故一词的含义。
关于“成语”的定义,1979年9月修订的《辞海》是这样界定的:
[成语]熟语的一种。习用的固定词组或短句。在汉语中多数有四个字组成。组织多样,来源不一。有些可以从字面理解,如“万紫千红”“乘风破浪”;有些要知道来源才懂,如“青出于蓝”出于《荀子•劝学》。[2](P78)
从《辞海》的定义我们可以确定:成语是固定词组或短句。本论文所说的成语是指严格意义上的成语和有谚语等其他熟语形式转化而成的准成语。而一般的谚语、惯用语、格言名句以及结构松散的语句等不包括在内。
二、典故性成语之定名
正被我国语言学界所关注的“典故词语”的研究,已经出现了一些研究成果。如:丁建川的《汉语典故词研究》,的《典故词语的词汇化研究》,王光汉的《论典故词语的词义特征》等。他们阐述了典故性词语的特点,但对于典故词语中的一个分支――“典故性成语”,还没有学者对其进行过特别明确的界定,所以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典故性成语”做一下定名。
(一)典故性成语的界定
典故性成语是指前代的故事和诗文中的词语通过用典而形成的固定词语或短语。据此分析,不但可以把历史故事或寓言、神话、传说等作为典故的来源,而且古代的经书词句、圣贤言论都可以作为典故的来源。我们把前者称为事典,后者称为语典。根据上述定义,我们把“典故性成语”的内容和来源归结为两种类型,即事典成语和语典成语。
以往的辞书,把“成语”和“典故”合在一起并称为“典故成语”和“成语典故”。笔者认为这样命名不好。因为“成语”和“典故”在语法结构上有两种组合方式:一种是并列关系;一种是偏正关系。这就容易造成岐解(歧解、分歧)。正确的理解是偏正关系,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一下子正确理解的。为了消除这种歧义现象,我把这种命题称为“成语形式的典故”或“典故性成语”。它是一种以典故性成语为内涵演化而成的语词,它来源于典故,最终以成语的结构形式固定下来并流传至今。这两个命名,我会选择“典故性成语”作为命名。因为这两种命名虽然结构相同,含义也相同,但“典故性成语”却比“成语形式的典故”更为简练些。
(二)典故性成语的特点
典故不可能凭空而存在,它必须要借一个或几个特定的表现形式表现出来。用什么样的表现形式来表现典故呢?一种语言单位,只要能把典故的内涵表现出来,就具有资格成为典故选择的表现形式。如:词(东道主、二竖)、词组(班荆道故、结草衔环)、句子(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多行不义,必自毙)都能概括典故而成为其有效的表现形式。成语是一种习用的固定词组或短句,故能成为概括典故的一种表现形式。所以,在“典故性成语”这个概念中,“成语”和“典故”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总之,这类典故性成语的共同特点是,形式上是严格意义的成语,意义上有典故的内涵,附加于典故,而使该典故构成一个适合于成语格式要求的的语词。
【参考文献】
一、古诗词
诗词歌赋,朗朗上口,应用得体,可使学生身临其境,如闻其声,能创造一种诗情画意般的教学情境。如讲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时,引用了“落叶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朗诵后,再经过教师有表情地对“落叶为什么不是无情物,是怎样化泥护花”的讲解,无疑加深了学生对生态系统的物质是循环的和是怎样循环的理解,且文字优美耐读,我想定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人回味无穷。在讲环境污染,今昔对比时,引用“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一下子把学生带到昔日风光无限好的情境,与今日“鸟雀语声绝”相比,使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的严重后果及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这些诗词歌赋使生物课堂更增添了一番风味。
二、谚语
谚语是人们对自然环境长期观察体会的智慧结晶,它以形象通俗的语言说明一定的哲理。如讲食物链时,我用了“大鱼吃小鱼,小鱼吃毛虾,毛虾啃泥巴”和“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让学生分析这些谚语中“大鱼、小鱼、毛虾、泥巴”各处的营养级。通过引用谚语,将食物链这些枯燥而深澳的生物学知识,形象具体化,不仅帮助了学生的理解,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记忆。
这些日常的谚语,有些是人们常挂在嘴边的口头语,却包含着许多生物学知识方面的道理,语言既精练,又形象通俗,读时上口,记时容易。巧妙地引用,可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兴趣,有助于避免学生对生物学学习的轻视。
三、俗话
俗话是人们对身边经常发生的事情经总结提炼出来,它以形象通俗的语言来阐明一定的道理。如在讲遗传变异时,引用“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兔子的后代总是三瓣嘴,狗的后代总是四条腿;中国人的子女像父母,外国人的子女也像父母”和“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连母十个样”。这些俗话的引用,使学生走入生活的天地,从周围常见的现象中,知道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基本特征。在讲矿质元素的作用时,引用“一棵红署一把灰,红署长成一大堆”。在讲三大营养物质代谢时,引用“民以食为天,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心里慌”,来说明三大营养物质对人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们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如何呢?由此引出新课。
四、顺口溜
顺口溜,有的像诗歌一样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生物教学中运用它们可使学生进入诗一般的意境,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如讲鸡、鸭、鸽的孵化时间时,引用“二十一、鸭鸭二十八、鸽鸽十七多”明了地道出了鸡、鸭、鸽的孵化时间分别是21天、28天和17、8天。再如在讲有丝分裂过程中,根据各期的特点我编的顺口溜是:“间期复制看不见,貌似静止是外观;前期两现(染色体、纺锤体出现)两不见(核仁解体、核膜消失),体(染色体)有姐妹(姐妹染色单体)布(分布)紊乱;中期形定(形态固定)数晰(数目清晰)体(染色体),点(着丝点)齐(整齐)排在赤道板;后期着丝点分两半,锤丝(纺锤丝)牵引到两端(细胞两板);末期三现(核膜、核仁、细胞板)两不见(染色体、纺锤体),新壁始于细胞板。”这样就把各个时期的主要变化简明扼要地说出来,化繁锁为简单、化杂乱为有序、化枯燥为有趣,使学生在理解中记忆。
五、谜语
谜语是我国的国粹,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悠久的历史。在教学中适当运用,则可启发学生的思维,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在导入新课时,如果运用得当效果更好。如讲蚯蚓时,我用了“两头尖尖相貌丑,没有脚来没有手,长年累月地里走,施肥松土是能手。”这则谜语不仅使死气沉沉的课堂活跃起来了,而且将蚯蚓的生活习性和对人类的益处也生动形象地介绍出来了。既激发了兴趣,也节省了讲述的时间,大有事半功倍的感觉。
六、成语
短小精悍的成语,也会使教学过程增辉添彩。如在讲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规律后,又给学生讲解了成语:“一山不容二虎”,虎是次级消费者,属肉食动物且食量大,在自然条件下生长,根据能量流动规律推出,在气温适宜较茂密的森林中,也要10平方千米面积上的动物为一只虎供食,才能满足它的食物需求量,故此一般的山是养不住两虎的。通过对此成语的解释,既加深了对能量流动规律的理解和识记,也避免了以前对重点知识的三番五次的机械重复讲述。在讲生物的种内斗争时,也可引用此成语来说明自然界的生物,时时刻刻在为争夺生存条件、配偶、场所而进行的斗争,即种内斗争。
七、春联
春联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如细究明析也阐明了一定的生物哲理。春联的引用,也可增加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如在讲生态因素时,引用“瑞雪照丰年”,间接地说明了水分、温度对小麦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性。再如讲植物的习性时,引用“腊梅报新春”来说明腊梅冬天开花,与众不同。又如讲生态系统时,可引用“一冬无雪天藏玉,三春有雨地生金”,说明水分对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作用。
1、表示直接引用,直接引用指行文中引用他人的话,成语、格言、诗词等,也包括拟声词、音译词。
2、表示特殊含义,特殊含义指引号中的词语在其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产生了新的意思。
3、表示着重强调,着重强调指一句话中需要着重强调的对象。
4、表示特定称谓,特定称谓指具有某些特点的名称、简称、专用术语以及纪念日等,一般为名词。
5、表示讽刺和否定,否定和讽刺指对所表述的内容加以否定和讽刺。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语文知识 例句 方法
为了让学生尽量有效地掌握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老师必须采取一定的方法进行指导。巧妙利用例句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利用例句学习文言文的特殊句式
文言文句式中的宾语前置,主要有四种情况: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用“之”或“是”帮助宾语前置,介词“以”的宾语常前置。为记住这四种情况,掌握宾语前置形式,可每种记一典型例句: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沛公安在?(司马迁《鸿门宴》)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古之人不余欺也。(苏轼《石钟山记》)
“之”或“是”帮助宾语前置: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唯利是图(成语)
介词“以”的宾语常前置:夜以继日(成语)
这样,每种情况记一例句,通过例句掌握规律,让规律具体化,以后遇到类似情况,想起例句,就知道是哪种情形了。
二、利用例句掌握标点用法
标点符号中的引号用法有很多,当其表示引用时,独立引用和非独立引用很易混淆,标点符号常被误用。它们的区别是:独立引用(把引用的话独立来用),末尾标点放在引号内;非独立引用(把引用的话作为作者的话的一部分),引文末尾不用标点,如在句末,标点放引号外。为了分清二者,记住用法,我们可分别记一例句。
独立引用: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谈骨气》)
非独立引用: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全国高考题)
记住例句,重点记住关键部位,在脑海中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再上升为理性思维,到时做题遇到以上情况,对照例句,做题就有根据了,不用再反复思考、左右推敲。
三、利用例句牢记修辞中的难点
在修辞中,借喻、借代很常见,又不容易分清,它们都用同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事物本体不出现。那么怎样区分这两种修辞手法呢?借喻是取两事物的相似点,是比喻;借代是取两事物的相关点,是称代。这样说很抽象,容易忘记。这时,我们可以各记一典型例句:
借喻:我们去找那个寄生虫算账!
借代;我们去找那个高个子算账!
寄生虫是指不劳而食的人,二者相似,这是借喻;高个子是人长相上的特征,二者相关,这是借代。
四、利用例句理解诗词表达技巧
“衬托”这种艺术手法在古诗文中经常出现,为加深理解,使技巧具体化,我们分析例句:“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此句以“落花”这一哀景衬托诗人因孤独产生的哀愁,以“燕双飞”这一乐景反衬“人独立”这一哀愁。衬托是为使被描述的事物更具特色,通过陪衬或对照,表现特殊的意境或独特的情感。
五、利用例句轻松辨析病句
在辨析病句的知识点中,反问句和双重否定句的套用很容易发生混乱,常常造成句意相反。如“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全国高考题)“谁也不能否认不需要”亦即“谁都承认不需要”或“谁都否认需要”,因为多了一个否定,这句话的意思就弄反了。记住这一例句,对辨析此类病句很有用。
六、利用例句积累作文语言
断章取义是一个汉语成语,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与原意不符,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解释:
断,截取;章,篇章。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与原意不符。
出处:
断章取义,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
(来源:文章屋网 )
一、运用比喻和对比,使道理清晰
写议论文时,道理之所以会显得生涩难懂,很多时候,是因为学生在板着面孔说话。如果学生在写作中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就会使议论文生涩的道理显得形象生动。
1.运用比喻化虚为实。写议论文的目的,就是要表明自己的观点,讲清想要说的道理,表达对社会、人生的看法和见解。而有些观点与道理很抽象,很深奥。如果把这些抽象深奥的道理不加修饰地运用到文中,会使议论文空洞乏味。生活中的许多具体现象本身就很形象生动,假如学生在说理的同时能够借助文学手法,或描写,或叙述,化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具象,就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比喻的作用就在于使抽象的事物形象化,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好的比喻往往能以简约的文辞、生动的形象引起读者的兴趣,唤起读者的联想,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譬如论“交朋结友”,我们如果把它写成“朋友有好坏之分,应该慎重交友”,就显得生涩板滞,而庄子的一句“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从淡若水的清纯和甘若醴的浑浊两个角度,把交友之道说得深入浅出,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如此看来,写作时,可以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来阐释议论文中抽象的道理。如果比喻运用得合理贴切,就会拉近文章与读者的距离,清晰地把道理揭示出来,增强文章的语言美。在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时,学生要注意喻体必须表示抽象概念的某一方面的本质特征,切忌空洞无物。
2.运用对比进行论证,使说理明晰。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是议论文写作中经常运用的手法。行文时,学生可以把完全相反或对立的素材放在一起加以比较,以便揭示出对比双方的本质,从而分清是非优劣,决定褒贬弃取,达到肯定与否定之目的。
议论文写作中,可以根据议论的需要,灵活采用不同的对比手法。常见的对比手法有:(1)事实对比:将两种不同的事实进行对比,从而区别正误,分清是非。(2)道理对比:也就是将对立双方的道理摆出来,使读者明白孰是孰非。(3)形象对比:以不同的形象进行对比,从而揭示出事物的本质。(4)感情对比:对不同的议论对象赋予鲜明的喜怒爱憎,以阐明作者的态度和观点;或通过对不同感情的抒写,阐述某种道理。感情对比往往和分析议论相辅相成,使得议论文有声有色,情理交融。
在论述自己观点的过程中,如果觉得所阐述的道理深奥,难以使读者明白,学生就可以考虑用正反对比的方法来使其清晰起来。
二、巧借他山之石,使语言明白晓畅
在议论文写作中,巧妙地引用名言、警句、格言、俗语、成语等进行说理,往往会使所要阐述的内容高度凝练,言简意赅。这种充满哲理的语言,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写作时,学生既可以引用名人名言,也可以引用富含哲理的名诗、名歌,用来论证或者总结文章的观点。这些语言往往有警策人心的作用,用在文章中往往使文章思路更加清晰,哲理更加明白,能加强说理的形象性和哲理性。为了使抽象的道理便于读者接受,学生还可以引用适当的名言警句来阐释文章的观点。
1.引用古诗文名句及名言警句,阐释文章的内涵。古诗文名句及名言警句是前人精心锤炼出来的,浓缩了前人的经验和智慧,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学生若能恰如其分地引用这些内容,不但能使文章增色,使语言富有文采,还能使文章的内容更清晰,表达更晓畅,更容易让读者接受。
2.引用生活中鲜活的俗语,阐述文章的寓意。生活中有许多形象生动、富有活力的语言,有些谚语、民谣、广告词更是形象生动,内涵丰富。学生如能准确地将其引用入文,就会使文章语言妙趣横生,容易让读者接受。如:“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勤劳”“屋漏更遭连阴雨,船破又遇顶头风”“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些都是生活中鲜活语言的代表。在适当的时候,学生若能将这些语言恰当地引用和巧妙地安排,也能很好地阐释文章的寓意。
3.恰当地引用成语,能够强化文章的内容。成语高度凝练,含蓄隽永,引用入文,能够使文章富有文采。如“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机遇)、“见贤思齐”(修身)、“流芳百世”“永垂不朽”(人生价值)、“尺璧寸阴”(惜时)、“焚林而猎”“涸泽而渔”(环保)、“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见义勇为)、“墨守成规”“抱残守缺”(保守)等,都可以阐释清楚相应的文章观点。
三、运用精彩的语言,增加说理的通俗性
学生写的议论文有时不能为人接受,是由语言生涩、道理抽象造成的。因此,学生应当想方设法地让文章的语言生动一些,以便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1.精彩的议论一定是深刻精辟的。它能够抓住问题的要害,并且作出入木三分的分析。这种分析不是就事论事型的,也不是隔靴搔痒式的,而是用敏锐的眼光向着事物的本质挖掘,使潜藏在事物背后或内部的一切呈现于读者的面前,让读者去领悟事物的深层内涵。
2.精彩的议论一定是独辟蹊径的。独辟蹊径的议论并非故作惊人之语,而是要善于从最佳的说理视角,进行入情入理的阐释。它或从正面,或从侧面,或从反面巧妙地揭开问题的一角,让人窥见事物的全部面貌,让读者获得蹊径寻幽、顿悟事理的。
一、成语,形容夫妻或相爱的人十分亲昵。
二、杜甫《春望》中的一句。
三、长城上的一道关,很多诗词写到。
四、成语,指把所有力量全部使出,
没有丝毫保留。
五、俗语,指毫不相关的事和物。
六、杜鹃这种鸟的别称。
七、从原来的名门望族败落下来的人家及其子弟。
八、传说中喜欢画画的人,有一支神笔。
九、对同辈、朋友的敬称。
十、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作家。
十一、中国的一种资源,在汽车、电子等行业广泛应用。
十二、比喻情谊深厚,如同兄弟一样。
十三、地球上最快最猛的强风之一,是一种强烈的、小范围的空气涡旋。
十四、杜甫诗句,出自《春夜喜雨》。
十五、司马迁引用《诗经》赞美孔子的话,前一句是“高山仰止”。
十六、词语,意为动脑筋,想点子。
十七、西汉抗击匈奴的著名将军。
十八、孙悟空大闹天宫前的住处。
十九、一种灾害性的地质现象,其原动力是地球内部能量。
二十、中国著名的佛学胜地、功夫胜地。
廿一、鲁迅诗句,上一句是“心事浩茫连广宇”。
纵向
1,形容女子的美丽或是代指美丽的女子,蒲松龄小说中曾用做人名。
2,孟浩然诗句。
3,白居易《琵琶行》诗句,指很少有人来拜访。
4,元曲四大家之一(由下至上书写),《窦娥冤》的作者。
5,明代的特务机关人员。
6,坡词句,出自《水调歌头》。
7,王昌龄涛句,感怀李广讽刺唐朝将领戍边不力。
8,词语,指不识字的人,刘禹锡曾用过。
9,诸葛亮的发明,能解决山区的运输困难。
10,风景优美的狭长地带,比喻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某种景观、景象。
11,江淹著名的赋的篇名。
12,成语,指美好的时光和景物。
13,王维诗句,下旬为“坐看云起时”。
14,李白和朋友赠别的诗句。
15,俗语,指想做某事,但是能力不够。
16,成语,指形容轻而易举,毫不费力。
17,一种爆炸性武器。通常布设在地面下或地面上。
在初中的几门必学课程里中,历史课一直被大部分初中生认为是特别枯燥无聊的课程,所以上课的气氛十分单调乏味。如何利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有效的方法来充分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改变学生对历史课的印象是当下历史教学的重中之重。很多历史故事流传至今,对于学生学习历史课程起到了生动的例证作用。以讲解历史故事的方法把历史事件形象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有利于学生有效地掌握历史知识。
一、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起到的作用
1.历史故事的引进有助于加强学生的记忆
故事以文字或者口语形式在民间传播,生动形象的故事往往会深入人心,给人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随着故事情节曲折的发展,学生留下深切的记忆。有意义的历史故事通过这种方式将我国特有的优秀文化代代传承下去,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在讲解历史故事中渗透历史知识,让学生在故事中了解到历史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并且在详细地描述历史事件的同时能够为学生增添不少乐趣,因此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及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历史课程当中。
2.历史故事可以激发初中生对历史学习的热情
初中生正处于天真烂漫的年纪,发散思维比较强,更喜欢接受新鲜有趣的新事物,如果历史课本过于单调无聊,初中生在课堂上就会出现溜号、注意力不够集中,甚至对历史开始产生厌烦的情绪。将历史故事运用到历史课堂的教学中,逐渐成为提高学生对历史学习热情的有效途径。在聆听引人入胜的故事中就可以完成对历史知识的认知和记忆,增强历史教学的质量,让学生的素质整体提高。比如教师在讲到大唐盛世的历史阶段女子体态丰盈,可以引用杨玉环贵妃醉酒的故事来吸引初中生的注意力,至于唐朝繁荣的具体表现,则可以通过与邻国的外交以及进贡礼品等诸多小故事来进行讲解,加深学生的记忆。
二、优化历史故事在初中教学中运用的策略
将故事引入历史课堂教学固然是不错的选择,但是要建立在所引用的历史故事具有一定的价值和作用基础上,即所引用的故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不能胡编乱造,没有实际的依据。
1.引用的故事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在授课前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对当节课的教材一定要熟悉,然后根据教材上的历史内容选取合适的历史故事。故事的选取要着重于其内容和教材紧密的联系以及所反映出的深刻内涵,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强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并且加深记忆。如在讲述时,教师可以引用林则徐的故事,关于林则徐将军在民间流传的故事都可以将给同学们听。鸦片带给清朝时期的人们是怎样一种痛苦,爱国人士纷纷投入到禁烟的行列中,为了禁烟牺牲了很多壮士,顺势引导学生们对这一历史事件充分认识,并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加强对这一历史事件的印象,唤起初中生的爱国情怀。
2.注意引用史实故事、文学故事以及民间故事教师引用历史故事一定要注意故事的真实性以及准确性。就故事题材来说,一般分为三大类:史实故事、文学故事以及民间传说的故事。对于历史上真实发生的事件通常情况下都会在史书上有记载,所以故事中出现的人物和故事情节都可以通过史实记载物进行查证,比如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其中记载了楚汉相争中的鸿门宴,可以按照史书的记载向同学们讲解,只要注意历史背景准确无误,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取舍即可。文学故事和历史相关联的有很多,其中包括的成语故事和历史小说也不计其数,成语故事比如完璧归赵、负荆请罪、围魏救赵等都是由历史故事总结而来。文学故事中的历史小说有《隋唐演义》以及《水浒传》等,这些故事是在一定的史实基础上添加一定的情节加工创作的,引用时要注意不要被故事的情节误导,要客观地引用,使初中生在其中认识到历史事件的真实性。民间故事大多数是人们口耳相传至今,比开天辟地、蔡伦造纸、后羿射日等神话故事,具有丰富的神秘色彩以及想象空间,但是大多数都呈现出当时的政治状态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运用民间故事时一定要强调其具有一定的臆想性,并且注意其历史背景的可信性。
作者:阮长红 单位:江苏宝应县山阳镇长沟初级中学
关键词:九年级;语文;复习;知识;积累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9-249-01
俗话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语文是一项杂科,对于学生的各项基础知识掌握程度有着极高的要求。特别是在九年级阶段,学生面临着中考的压力,语文作为一项主课,对于学生的日后学习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意义,语文基础知识作为语文知识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积累基础词汇,为语文复习打好基础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内容之一,良好的词汇积累对于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都有着重要的促进意义。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时,对课文出现的常用词语的掌握要达到“四会”,即会读、会写、会解释、会运用。这“四会”的落脚点在于运用,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前段时间比较盛行的《汉字英雄》节目,其实就是对于人们词汇知识的一个综合考察,想要获得“英雄”称号,就必须掌握良好的基础词汇知识。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运用《汉字英雄》节目的模式,在班上开展“班级汉字英雄评选”,组织学生在年级、全校开展“汉字英雄评选”活动,以便能够通过有效的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词汇、积累词汇的积极性,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此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引导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多观察、多积累,遇到不熟悉的词汇就及时的记录下来,通过查字典、请教老师同学进行解决,一步步的消灭知识盲区,切忌不懂装懂、存心应付。这就需要教师善于组织学生丰富词汇积累途径,通过小组学习、班级学习等形式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比如让学生每天在黑板一侧更新一些常见的易错字、易错词,大家每天都学会一点点,久而久之就能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二、积累成语典故,为语文复习巩固基础
成语典故是语文学习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学生的成语典故知识积累对于他的语文综合能力有着极大的影响。拥有充足的成语典故知识积累,学生在会话、阅读、写作的过程中就能够更加得心应手。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既代表了一个故事典故,又是一种现成的话,很多又有比喻引申意义而被广泛引用。
由于成语构词方法的特殊性,很多词义不是其表面含义,例如“文不加点”表面意思是文章中没有标点,看似不合规范,是个贬义词,其实是表达写文章一气呵成、文思敏捷、写作技术纯熟的意思,是个褒义词。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引导学生用心区分、认真学习,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
首先要从成语源头入手,引导学生正确学习成语。我国的成语大多出自古代典籍,弄清它们的源头及含义,在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中,才不至于张冠李戴。比如“黄粱美梦”这一成语,很多学生容易写成“黄梁美梦”,如果教师能够将典故讲述一下,就能够让学生认识到“黄粱”是指食物,而不是“梁柱”,“粱”字就不会写错了。
另外也要注重从课文入手,丰富学生获取知识途径。入选初中教材的课文,大多文质兼美,里面有大量常用的成语。教师要充分发掘和利用教材中这一宝贵的语言资源,并适当的拓展延伸,日积月累,学生成语积累量会相当可观。例如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就有典故:“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出处:《淮南子》:“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结网”,是希望得到对方的引荐;又比如李白的《行路难》典故一:闲来垂钓碧溪上,出处:指姜尚被周文王重用一事,典故二:忽复乘舟梦日边,出处:指伊尹受成汤重用一事,两个典故的含义:表达自己不甘消沉,继续追求的信心。
如果学生不了解这些典故,就很难进行诗词的理解,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互相交流,通过师生点评形成良性互动。这样,学生学得主动,学有所得。学生既学习了课文,又在迁移阅读中拓宽了视野,产生了朗读经典的强烈愿望,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成语,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自然会受益匪浅,有效的进行知识的积累。
三、积累名言警句,为语文复习拓展范围
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或普通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名言警句易于留传,是浓缩的精华。在交谈、写作中,一句精当的名言、警句,往往使谈吐生色,文笔增辉。或画龙点晴,一语中的;或者言简意赅,阐述深刻;或妙语连珠,意趣横生。所以教学中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做好名言警句的知识积累,以便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为他们的阅读、写作打好基础。如学习《论语》十则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适当地进行拓展阅读,让学生认识到《论语》是语录体散文,许多内涵丰富、言简义丰,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日常生活用语,像“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小不忍则乱大谋”、“三军可以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等,至今还被人们频繁引用,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另外又例如学校中的宣传标语“无规矩不成方圆”、“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等等,这些都可以是学生名言警句积累的途径。通过这样的教学引导,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还能够让他们了解到名言的出处,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认知能力。长期积累既能构建自己的写作素材库,一旦运用起来就会随手拈来,又会陶冶学生性情,让他们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为人生发展奠定基础,使学生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运用名人名言指导自己的言行举止,提升他们行为的科学性与规范性,逐渐提升学生的综合道德品质。
中学时期正是学生知识积累、知识运用的高峰阶段,在教学中教师除了引导学生做好基础词汇、成语典故、名言警句的积累之外,也要引导学生积累名家名文、诗词歌赋,通过多样化的知识积累来丰富他们的日常学习生活,让学生感受到趣味横生的语文大世界,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为他们的日后学习发展铺平道路!
参考文献:
桃李满天下
这句成语见于《资治通鉴・唐则天皇后,久视元年》:“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
唐代武则天当皇帝时,有一个宰相叫狄仁杰,字怀英,太原(今属山西)人。此人德高望重,敢于直言相谏,深得武则天赏识。武则天称他为“国老”(武则天即位时,狄仁杰已八十多)而不直呼其名。就是上朝时,武则天也不让他跪拜,说:见狄公下拜,我浑身都痛。武则天常对其他大臣说:“不是特别重要的军国大事,你们不要去麻烦狄老。”
武则天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采取多种措施,广罗人才,并让狄仁杰给他推荐能担任将相的人才。狄仁杰推荐了张柬之、姚崇等数十人,这些人后来多成了名臣。有人对狄仁杰说:“你真是位了不起的人物,朝廷里有才能的大臣都是你推荐的,真是桃李满天下啊。”狄仁杰说:“推荐有才能的人为国家效力,不是为私,是我应该做的。”
公元700年,九十三岁的狄仁杰病死,武则天痛哭流涕。自此以后,每当朝廷有大事而众人又不能解决时,武则天常叹息说:“老天爷为什么这么早就夺去了我的国老啊!”
“桃李满天下”这句成语,常用来比喻一个人到处都有学生。桃树和李树,比喻所培植的优秀人才。
司空见惯
唐代诗人刘禹锡,因为性格放荡不羁,在京中受人排挤,被贬做苏州刺史。当地有一个曾任过司空官职的人名叫李绅,因仰慕刘禹锡的诗名,邀请他饮酒,并请了几个歌女在席上作陪。席间,刘禹锡一时诗兴大发,作诗一首:“高髻云鬓新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司空见惯”这句成语,就是从刘禹锡这首诗中得来的。诗中所用的“司空”两个字,是唐代一种官职的名称,相当于清代的尚书。从刘禹锡的诗来看,整句成语的意思,就是指李司空对这样的事情已经见惯,不觉得奇怪了。
这是一句很常用的成语,但有很多人仍会把它用错,因为寻常的事情,如果是发生得很自然,便不可以引用这句成语。如早晨的时候,太阳从东方出来,到黄昏的时候,太阳便在西方没落,这样便不能说“司空见惯”。有些事情发生得很偶然,但又是常常可能发生或见到的,这时用这个成语就比较恰当。比方大都市街道上的车辆,平常都是很安全地来往着,但很多时候又会发生意外,不是辗伤了人,便是撞了车,这样的事情我们看多了,则用“司空见惯”四个字就恰当了。
【典故】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论语·阳货》
【释义】杀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
【用法】作谓语、分句;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力
【结构】复句式
【反义词】大材小用、小题大做
【同韵词】眼角眉梢、贵不召骄、天理昭昭、旧识新交、目断魂销、破题儿第一遭、泛泛之交、君子之交、心比天高、市道之交、......
【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春秋时孔子提倡以礼乐教化百姓,他的学生子游在武城做官时,提倡礼乐。孔子到武城听到乐器的弹奏和优雅的歌唱,就对子游说:“割鸡焉用牛刀!”子游解释说:“君子学礼乐就能爱人,百姓学礼乐便于管理。”孔子十分赞许他的做法
【成语示例】“杀鸡焉用牛刀”?不劳温侯亲往,吾斩众诸侯首级,如探囊取物耳。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回
【成语造句】
俗话说:“题好文一半”,尤其是在新材料作文成为高考作文的主导时,拟题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近十年全国高考优秀作文的典型拟题为例,由浅入深,介绍作文拟题的三重技法,力图能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有效地指导。
一、优秀高考作文拟题的第一重境界:直接“入”题
直接“入”题,一般采用:“小议×××”、“浅论×××”、“×××之我见”、“×××之感悟”、“我看×××”、“从×××说开去”、“从×××说起”、“对×××的思考”、“对×××的反思”、“×××引发的感想”的拟题形式,如《“弯道超越”之感悟》(2009安徽)、《“小议”浅阅读》(2010新课标)、《包揽后的反思》(2011北京)、《<功夫熊猫>引发的感想》(2011新课标)、《从蔡伟博士说起》(2011重庆)、《从船主的封口费说开去》(2012新课标)。
二、优秀高考作文拟题的第二重境界:掌握“常”题
(一)并列式
它既可以围绕着材料中的主要对象来拟题,如《探险者与蝴蝶》(2013江苏);也可以围绕着材料中所揭示的深刻主旨来拟题,如《做事与做人》(2012课标卷);还可以围绕着材料中所揭示的相反的对象和主旨来立意,如《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2007安徽)、《镜里与境外》(2011天津);有时还可以是三个义项的叠加,如《那手,那人,那心》(2012湖南)、《所向,所爱,所愿》(2013广东)。
(二)偏正式
一般采用“××的××”的形式,这方面的例子很多,如《光荣的荆棘路》(2012浙江)、《人生的容器》(2013浙江)、《不可惊扰的寂静》(2013江苏)。
(三)动宾式
一种是开宗明义,直接点明论点的简单动宾式结构,如《走出自我》(2011湖南)、《学会舍弃》(2012全国大纲卷);还有一种是动词加上偏正式宾语的结构,如《找到自己的位置》(2006海南)、《点亮万家灯火》(2013广东)。
(四)主谓式
一种是主谓式,如《天使就在我们身边》(2008北京)、《弯道艰险勇超越》(2009安徽)等,一种是主谓宾式,如《我的杯中需要沙》(2008北京)、《举手之劳也是一种美德》(2012)等。
(五)由表及里式
由题目中的现象写起,联想到其中或背后蕴含的深刻的道理,一般采用“从……到……”、“由……到……”、“在……的背后”的结构,如《从举手之劳到知恩图报》(2012新课标)、《由沙子到珍珠》(2013辽宁),《在怕的背后》(2013江西)。
(六)意愿式
一般采用“愿……”、“惟愿……”的结构,如2013广东卷的几个高分作文题:《愿从本心》、《愿赤心长留》、《惟愿此心无怨尤》。
(七)祈请式
祈使句一般用“让……”的结构,如《让未来记住今天》(2012年广东)、《让爱双向流动》(2013广东);请求式一般用“请……”,或“对象+请……”的结构,如《请问你自己》(2006四川)、《思维,请守住幸福》(2004海南)。
(八)对比式
可以直接形成对比,如《国语失落症猛于虎》(2007湖北)、《比学习更重要的事——学会做人》(2013浙江);也可以用题目中的词语形成对比,如2011湖南卷的两个优秀作文题:《低姿态的高贵》、《寒风吹暖我的心》。
(九)两个词汇或短语组合式
不用逗号隔开的如《拣尽空白 终见空白》(2006福建)、《接受改变不负青云之志》(2013山东);形式整齐的拟题,三字的如《感受爱,感恩爱》(2012天津),四字的如《不断追求,不断进取》(2012江西);五字的如《美丽的流行,永恒的经典》(2005),六字的如《重塑全面文化,实现全面崛起》(2011新课标),甚至还有八字的如《诚心补漏手有余香,知恩图报懂得感恩》(2012新课标);形式错落有致的拟题,如《莫惊扰,让生命安宁》(2013江苏)、《正视批评,成就谦谦君子之风》(2013山东)。
三、优秀高考作文拟题的第三重境界:打造“靓”题
(一)比喻式
一种是明显的比喻,如《生命是一朵常开不败的花》(2004四川)、《幸福之花,开在感恩枝头》(2007全国卷Ⅱ)、《梦想为帆,踏实为桨》(2011福建);一种是题目中的相关词语有比喻义,如《滋养文化的“活鱼”》(2010上海)、《平凡中的“珍珠”》(2013四川)。
(二)拟人式
运用拟人的如《梦想在现实中起舞》(2006山东)、《与品读相拥》(2010全国卷Ⅱ)、《热爱诞下创造的婴孩》(2011福建)。
(三)谐音式
谐音的运用也能让文题增色不少,如《国有殇,爱无伤!》(2008全国Ⅰ卷)、《背上“悦读”的行囊》(2010新课标),“殇”与“伤”谐音,“悦读”与“阅读”谐音,让人印象深刻。
(四)活用成语
可以颠倒成语中个别语素的顺序来表达材料的主旨,如《寓教于乐》(2011江西);也可以突出成语中的个别语素来表达材料的主旨,如2013江苏卷:《谨“小”慎“微”》、《一“石”激起千层浪》。
(五)妙用标点式
1.感叹式
通过题目直接抒发自己的情感,如《你好,中国!》(2011全国新课标卷)、向社会的“补漏者”致敬!(2012课标卷)。
2.疑问反问式
一种是不用问号,具有疑问反问的语气,如《没有付出哪有硕果累累》(2007安徽)、《善行,我该如何安放你》(2013广东);另一种则使用问号,如《绕树三匝,何枝可依?》(2006河南)、《大同世界,焉能忘本?》(2010全国卷)。
3.间隔号式
运用间隔号“﹒”把相关内容隔开,形成一种整饬之美,如《坚守?绽放生命之花》(2011辽宁)、《朝阳?流水?梦》(2013安徽)。
(六)诗题式
可以是一句,多为七字,如《青山一道同风雨》(2008全国)、《满身花雨又归来》(2010全国卷Ⅰ卷)、《守得云开见月明》(2012浙江);也有两句十字的,如《草木得常理 共生唱和谐》(2010安徽)、《知足云天淡,进取风雨行》(2012江西);还有两句十四字的,如2007北京卷的文题《细雨未必看不见,闲花未必听无声》。
(七)引用式
有引用古代诗句的,如《晓看红湿处》(2005全国Ⅰ卷)、《此时无声胜有声》(2007北京);有引用现代诗词中名句的,如《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2006山东)、《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2007甘肃);有引用古今名言的,如《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2012安徽)、《千学万学学做真人》(2011辽宁);有引用社会上的俗语流行语的,如《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2010新课标)、《细节决定成败》(2012全国新课标);有引用歌词的,如《该出手时就出手》(2011北京)。
(八)化用式
有化用诗词名句的,如《一蓑烟草任江平》(2008福建)、《腹有雅量气自华》(2013山东);有化用古代名句的,如《大隐隐于“乐”》(2012辽宁);有化用名著的,如《高考,生活中不能承受之重》(2007重庆);有化用电影名称的,如《致我们已逝去的童真》(2013浙江)。
(九)虚实结合式
可以化实为虚,如《在自己的天地里收获秋天》(2006福建)、《栽种你的最爱》(2006福建);更多的是化虚为实,如《别让雨下进灵魂里》(2006河北)、《拥紧自己的灵魂》(2007安徽)、《慢尝书香》(2010新课标)、《守住心灵的绿茵》(2011课标卷)、《最是那初放的安详》(2013浙江)。
(十)妙用其它学科词语式
用数学词语的如《美,人生的不对称》(2007全国卷Ⅱ);用化学词语的如《特色是成功的催化剂(2009上海);用计算机术语的如《爱,更需要“复制—粘贴”》(2007全国卷Ⅱ);用地理术语的如《心中的乡情不会随时间风化》(2007山东);用游戏术语的如《生活中的俄罗斯方块》(2005山东);用佛教术语的如《芥子纳须弥》(2011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