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南海问题论文

南海问题论文

时间:2023-05-30 09:58:2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南海问题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南海问题论文

第1篇

历史教师的教学是要还原历史的真实,但也要刺激学生的创新性。历史研究性学习就是培养学生,充分挖掘学习个体的内在潜力,从身边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环境中发现问题、选取专题。为了深入探索历史研究性学习,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知识面,在学校举行“里水地区风俗初探”的活动(里水镇是佛山市南海区的一个古镇,有“梦里水乡的称呼”),具体做法如下:

1. 选题的选择依据、来源、意义:我们的选题是“里水地区习俗初探”,目的是探索里水地区的风土人情和过节习俗,以此教育学生,让学生重新认识里水,使学生更加热爱家乡,并承南海“狮武南海,梦里水乡”文化建设的需要。

2. 选题的可行性、研究计划、主要解决的问题及办法:我们的课题本身是比较可行的,因为在佛山南海特色水乡地区进行这样的研究,是很方便的。只要学生留心身边的一事一物,留意:“家乡人怎样过节,有什么特殊习俗……”并将之整理成文,就可有成果了。

3. 预期成果形式及经费预算:①我们的预期成果是让学生重新认识家乡,培养学生的家乡荣誉感。在实际的操作中,学生对这样的研究都很兴趣,并很主动的去研究地方人文风俗。这就培养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他们了解书本以外的世界,这更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②在预算方面,因为我们定位学生生活的地区,所以操作比较容易,省去交通、门票等费用,因而经费预算不高(千元以内),所以这样的活动很能适应一般的中学。

4. 预定方案执行情况:我们在确定研究主题后,就在学生中宣传,学生对此很感兴趣,兴起了报名的,全校有100多学生报名。我让同学们利用假期调查冬至和春节的有关风俗,并要求他们将调查的成果和材料整理,写成文章。

5. 研究过程记录、资料整理、实验数据:在具体的研究后,学生先后交了60多篇论文,而这些论文,有一部份的观点和材料都有不少相同之处(由于在同地区的原因)。我们指导学生这类相同的材料再分类取精,最后定稿的文章有20多篇。这是学生在收集第一手材料而写成的文章,因而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6. 在研究过程中的分工作用。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每位的指导老师的分工是不同的,有的指导学生写论文;有的带学生参观家乡名胜,探求资料;有的将学生成果收编展览。总之,既分工又合作,充分调动了老师们的积极性,把历史研究性学习做得最好。

7. 成果与收获。我们学校的成绩是显著的,一部份论文被镇区级刊登了。可见,我们活动的社会影响是良好的,因此我们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扬和兄弟学校的学习。在学生的论文中,我发现有的学生的文章很有家乡的气息,例如:梁家利同学《里水赤山村跳火光》等一系列的好文章。

8. 结题报告。在活动的末段,我们举办了成果展览,将学生的成果一部分编制成册,在学校传阅;另一部分放进我们的网页,以供社会各界欣赏。接着我们准备和举行全校的总结报告会,总结我们研究学习进行的情况。

通过开展具体历史研究性学习,可以发现历史研究性学习有以下积极的意义。

第一,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历史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自主参与一些类似于科学家从事科研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和产生积极情感,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产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且有所发现、有所发明、甚至有所创造的积极欲望。

第二,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历史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是围绕着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展开,经过学生直接参与研究,并最终实现问题解决而结束。学生在历史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会激活自己各科学习中的知识储存,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索性活动,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第2篇

某某某,女,1961年5月出生。1985年本科毕业于湖北师范学院外语系,1985年7月走上工作岗位。任教于湖北师范学院附中。从教18年中,一直工作在教育工作的第一线;担任班主任11年。1995年被评为中学英语一级教师,现申报中学英语高级教师。

我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有强烈的敬业和奉献精神,有强烈的进取意识。1988年,我第一次教高三,是当时教龄最短的高三级教师。在一年的教学工作中,我虚心向老教师学习,注重英语知识点的合理复习和高考考点的研究,同时积极主动承揽平时测试的出题和改卷等工作,天天晚上下班辅导学生。经过一年的拼搏,我终于取得了所教班英语高考平均分全年级第一的好成绩,本校的英语状元也在我教的班上,为学校当年高考做出了贡献。自1995年评为中学英语一级教师以来,一直从事高中英语教学,多次充当高三级英语把关教师,在高考中所带班级英语成绩名列前茅。2001届南海一中七百多名考生参加高考,只有4人英语单科成绩上700分,我教的班就占了2人;在辅导参加1997年和2001年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中,有多名学生获得国家级、市级二等奖和三等奖。因为知识基础扎实,工作勤奋,教学成绩突出,我被评为南海市一九九九年优秀教师、2000-2001学年度南海一中优秀班主任、2002-2003学年度第一学期先进工作者,为南海一中成为广东省名校,为南海一中跨入南海市重点中学的行列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在教学工作中,我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深入钻研教材,关注全国英语科教改的动态,大胆进行教改实验,因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形成了自己“善于把握教学重点、难点,注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大胆进行教改,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注重教学实效”的教学风格,所教班级的成绩年年在年级名列前茅,受到了学校领导以及同事的赞赏。

在教学教研方面:

一、让创新成为教学、教研的活力与动力。1995年至1996年正是中学英语科由旧教材向新教材转轨、英语教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重大改革时期,它一方面给我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另一方面也正好给我的教学改革带来了机遇。我开展了“兴趣英语教学”。首先激发学生学习的情感,充分发挥教师感染力,上课精神抖擞,热情洋溢,使学生与教师产生心理兼容,并构建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教法灵活多变,边讲边议,议练结合,形成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后来,我开展了每天安排学生上讲台进行“课前三分钟英语口语”的活动,活动的形式有一人演讲、两人对话、小品、短剧和幽默笑话等。活动的开展,收到了预想不到的效果,学生的热情高涨,课堂常常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学生用英语的表达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更是有了明显的提高。并在学校教学教研活动上进行经验总结,这一活动得到了各教师的认同与充分肯定。96年在中山小榄中学上的HowtoPlantCabbages公开课以其直观、形象、生动、注重培养学生思维、运用语言能力等优点受到了市教研员和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98年调入南海一中后,我以更高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工作,明确对自己提出“老师英语素质的提高是学生英语素质提高的前提”,把新教材内容及要求与高考大纲相结合,提出了“英语教学既要扣住课本,又要跳出课本;既要抓紧课堂,又要跳出课堂”的教学模式,为此,我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加强基本功训练,每学期承担一次校级或科组公开课,虚心听取他人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和提高教学水平。二、向备课、教研要质量,多年来我形成了一种备课前分析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方法的研究意识,努力做到在备课中知识结构由浅入深、选材内容贴近社会生活、预期目标学以致用。三、积极参加科组和全市英语科组织的教研活动,定期听本科组老师的公开课以及市英语教研室组织的公开课,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机会,注意以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同科组同事共同编写了《英语早读文选》和《高中英语词汇选编》等书籍;同备课组成员协同合作查找和筛选网上资源,共同备课,做到了资源共享,智慧共享。四、成立英语活动小组,进行与英语学科相关的课外活动:开办口语班、英语角、朗读和演讲比赛、写成语和猜谜、唱英语歌、演话剧、背单词、英语征文、参加学校一年一届的英语节,开展这些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提高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认识。在近几年的高考中我校英语科的平均成绩一直遥遥领先于其它科。用学校领导的话来说:这与英语科老师平时积极和扎实开展各种英语活动是分不开的。五、拓宽学生知识面,为了适应高考要求,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积极倡导学生利用图书馆的藏书、“阅读课”、“上网阅读课”等时间,自己搜索或利用老师提供的网站进行浏览阅读,丰富自己的英语知识。特别在高考报考英语专业的同学中,倡导开展“每月读两本英语课外书”的活动。六、研究高考,每次带高三我都要认真学习《考试说明》,把握高考动态,进一步明确考试的知识范围和能力要求,参与备课组集体研究《考试说明》中的题型示例及其变化,调整复习思路,把握变化实质,充分发挥《考试说明》的信息作用。注重在英语高考复习中专题复习后必要的综合能力测试,引导学生总结归纳。突出一个“精”字,尽可能精编一些与生活实际、社会实践、可持续发展等相联系的写作题目。努力探索不同学科之间相互渗透、交叉、整合途径,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知识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超级秘书网

二、言传身教获得中级职称以来,不管是在中山小榄中学还是在南海市第一中学,都承担了辅导青年教师的工作,组成一帮一的模式,给他们上示范课,听他们上课,看他们的教案,共同备课,研究分析教材、钻研教法。选择科学的手段和方法进行教学,互相交流经验,起到了传帮带的作用,使他们都晋升了一级英语教师。

三、在学习中求发展多年来,本人能认真钻研业务,了解英语教学最新的发展趋势,不断的更新知识,订阅了大量相关资料,参加了广东省、中山市、佛山市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类学习,使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并撰写了大量的教育教学方面的论文,在市、县、校等专题研讨会上交流。论文《谈课堂教学中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获得南海市2000年教学论文评比三等奖。通过了电脑初、中级考试,并在南海一中校园网上制作了自己的网页。

在德育方面:不但教书,更重视育人是我的工作原则。近年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在担任班主任工作上,认真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积极开展教育改革,以育人为本,以振兴南海一中为自己最大的责任,认真实践“竭尽全力,倾尽所爱,真心奉献,无怨无悔”的一中精神。

以民主的作风,真诚的胸襟,高尚的师德,团结广大同学,充分调动学校各方面的力量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成效显著。在当班主任的第一天起,我就时时地提醒自己,要经常把自己放在普通同学的位置上去思考问题,去开展工作。我经常向同学表明:我和同学们的关系,首先是朋友,其次是师生,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真诚地关心学生,真心地与同学们交朋友。在实际工作中,一是坚持以“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原则开展德育工作。引导学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在同龄人中的起点和位置,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激励学生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每人都有奋斗目标,每人都有座右铭,建设严谨的班容班貌和提高班级墙报的质量以及多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等,建设高品位的班级文化,使学生在这些氛围的熏陶下培养强烈的责任感和产生强烈的成才愿望。与此同时,从狠抓学生的仪表、出勤、文明言行和上课的规矩入手,使学生懂得“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这一“伟大源自平凡”的道理,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培养严谨的作风。二是加强与各科任老师的合作与沟通,在工作中牢牢记住“既要教书,更要育人”的原则,做到全员参与育人。每位老师都有“共同挖掘学生非智力因素方面的潜力”的责任,并切实开展在思想上引导学生,在学习上帮助学生,在生活上关心学生,在前进道路上激励学生的工作。及时利用校长室、书记室、德育处、团委及多个科组编印的《一中文摘》、《一中德育》、《新绿》、《一中家长通讯》、《奔流》、《春秋》等刊物和小报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班风。三是重视班会课这一重要的德育教育阵地,狠抓班会课的质量,改进班会课和家长会的方式,较多地运用交流、对话、恳谈会等方式,重视学生在班级管理上的主体地位,培养其对班集体的归属感。运用多媒体手段开展德育工作,常从网上下载具有正面教育意义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从而走出了一条新思维、深层次、多渠道、有特色地开展思想教育的路子。四是对后进学生的教育一直坚持着一个原则,就是“首先要‘动之以情’——且永远要摆在第一位,然后才是‘晓之以理’,如果仍不见效,最后才是坚决地‘绳之以法’——即‘教育’‘批评’‘挽救’‘处理’”。本人历来主张“挽救一个差生比培养一个优生更有意义”,所以,对待这类学生,我都要求自己要以极大的耐心和爱心去感化、教育他们。

经过多年的努力,所带班级多次获学校“文明班”和“优秀班集体”奖励、班团支部被授予“南海市优秀团支部”称号。本人也于20*年获得“南海一中优秀班主任”奖励。

今年,我申报中学英语高级教师资格,不论成功与否,我仍将一如既往,将以更大的热情,更大精力投身到祖国的教育事业中去。

第3篇

论文的选定不是一下子就能够确定的.若选择的毕业论文题目范围较大,则写出来的毕业论文内容比较空洞,下面是编辑老师为各位同学准备的400字宪法论文。

2006年3月6至7日,在北京举行的第四轮中日东海问题局长级会议又一次无果而终,包括此前相关的系列谈判,其实都是中日双方为调和紧张的两国关系所做的尝试性努力;那么,中日东海划界争端缘何而来?为什么接连谈判均告失败?究竟又有哪些可行性方案可供选择?笔者试从国际法视角对以上问题做一点浅析,并提出些许建议。

中日东海划界争端及其实质

东海是中国大陆东岸与日本海之间的一个半封闭海,西接中国,东面邻接日本的九洲和琉球列岛,北面濒临韩国的济洲岛和黄海,南以台湾海峡与南海相通。1968年,经联合国勘探亚洲海底矿产资源协调委员会赞助,由美国地质学家埃默里为首的中、美、日、韩4国的12位专家,在对东海和黄海进行了为期6周的地球物理和地址构造勘测后提出的技术报告中指出中国与日本之间的大陆架可望成为世界上油气储藏量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在经济增长高度依赖能源消耗的今天,报告所给出的结论虽未得到完全证实,却早已让自身资源严重匮乏的岛国日本对这一地区可能蕴藏的巨大财富垂涎三尺。而1994年11月16日正式生效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相关规定,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问题的复杂性,比如《公约》规定了沿海国拥有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但由于东海海域不足400海里,所以中日双方所主张的专属经济区就必然会出现部分重叠;同时,面对我国一直坚持的东海大陆架作为我国领土的自然延伸,向东一直到达冲绳海槽,不受200海里之限,中日之间不共有大陆架的主张,日本政府又企图通过对东海东部钓鱼群岛的占领,跨过数千尺深的冲绳海槽而登上我国东海大陆架,实现对以该岛屿为依托,半径为200海里的庞大海域以及周围海域内的海底石油、矿产、海洋渔业等海洋资源和领海、领空的交通运输权以及未来潜在资源的占有。

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了400字宪法论文,供大家参考。更多详情请点击法学论文。

第4篇

2014,一棵参天的大树播撒绿阴。

南海城邑,博爱湖畔。石门实验中学已静静走过了十年的光阴。十年,一个节点;十年,一段历程。十年间,石门实验中学传承地域传统文化,对接区域教育主张,栉风沐雨,殚精竭虑,建构出以“有为教育”为核心特征的学校文化。

有为教育的文化因子

解读石门实验中学的成长、成熟、成功,其自建校伊始就高举人文大旗无疑是最为重要的影响因子。文化的滋养从来都是教育成长的最为根本的养分,教育的要义便是推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文化与教育,相始相终;教育与文化,共生共长。石门实验中学作为一所普通学校,在中考评价尺度未有根本性改变的固有环境与氛围之下,却能以文化立根,从哲学思维角度审视对南海千年文脉的开发与扬弃,以有为教育切入,通过学校文化的觉醒、反思、自觉再到重建,最终通过个性化的文化路径实现学校发展的突围,确乎难能可贵。

1.承接地域千年的文化底蕴。

千年古郡,底蕴绵长;幸福南海,文脉蔚然。南海,它是“戊戌六君子”中康有为的故乡,它是“南拳王”黄飞鸿的故里,南粤四大名山之一的西樵山雄立于此,岭南文化的母亲河珠江在此迤逦而过。千年岁月时光的无声沉淀,无数仁人志士的精神累积,积淀了独具一格、绚丽多姿的南海文化。

一方水土,养就一番灵性;一座古城,蕴藏一种情怀。当你生长于这样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文化名城,耳濡目染的便全是文化的气息。无论是崇文重教的传统,还是耕读传家的民风;无论是众多杰出人物诞生于此的形象号召,还是现实挣扎中“惟有读书高”的无奈选择,文化传承与教育积淀成为了南海悠久历史结出的重要精神内核之一。而这为石门实验中学的茁壮成长与破茧化蝶准备了充足的养分。

2.对接区域教育的文化主张。

学校是一方净土,但这并不意味着学校可以关起门来办教育。恰恰相反,学校只有牢牢把握时代的脉搏,在反思、修正、再反思、再修正中令到自我的教育理想与时俱进,才能将教育开放的张力之美尽情呈现。作为一所建校十年的新学校,石门实验中学能够如此快速的成长,在文化方面进行解读,一方面源于其对南海石门中学深厚历史底蕴的传承和独特办学经验的校本化运用;另一方面,则在于它对南海区域经济文化宏观发展形势的正确判断,对南海教育理念与主张的深度思考和努力践行。

近年来,南海经济文化发展迅猛,智慧南海、文化南海、幸福南海、人才驱动陆续成为南海改革发展的一个个响亮主题。在此背景下,南海教育亦是突飞猛进――2008年,南海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决定》,教育现代化全面提速;2009年6月,南海被评为全国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2010年,南海先后成为我国首个区域国际化教育试验区,首个“广东省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创建试点;2010年11月,南海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推进基础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正式启动。石门实验中学在以地域文化为根的前提下,艺术对接区域教育的文化主张,将有为教育的理念提炼、路径设计以及操作模式置于南海教育“为学生终身幸福奠基”的宏观语境下进行思考与实践,将学校的理想追求融合于整个南海的教育生态,从而令到有为教育的开展与推进层次分明,既上接天气,又下接地气;既张扬了学校的教育个性,又在区域教育的深化改革中角色鲜明、有所担当。

3.联接自我发展的文化追求。

何谓有为?“为”即作为、成绩。有为一般是用来形容具有良好素质的人通过努力进取,发挥自身的才能,达到有所作为的结果。

何谓有为教育?即通过文化的塑造,让学生获得愿为(树立远大理想,有成长、成人、成才的精神追求)的动力;通过素质教育在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的实践,逐步让学生具备能为(成功的学习者、自信的个体、负责任的公民)的素质;在校内通过各种方式方法让学生开始获得可为(以各种活动为载体,释放学生的兴趣,张扬学生的个性,锻炼学生的能力,检验教学的效果)的途径和平台,从而为学生的幸福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校的价值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鲜明的品牌个性、特色的教育模式。有为教育把传统文化、时代文化、地域文化作为教育资源,进行优化整合,逐步构建起求真、扬善、臻美的育人环境,它追求用“有为”精神引导人和塑造人。

智慧南海,文化先行。独特地域文化的浸染与哺育,让石门实验中学自诞生伊始,便日渐拥有了开明的思想、开放的眼光、开阔的胸怀和开拓的勇气,从而让学校以践行有为教育为己任,努力营造孕育有为少年的好土壤。

有为教育的文化实践

敢为,愿为,能为;为学,为业,为人。

石门实验中学的有为教育源于文化的厚积薄发,其在推进的过程中始终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律,遵循人的认知规律,以人(师生)的发展为根本价值取向,以文化人,以文育人,通过有为教育的校本文化实践,培育有为少年,收获精彩连连。

1.建设有为教师团队。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根本。教师群体呈现的文化特性对于学校文化的认同程度,教师集体的教学实践与学校教育改革的参与程度,教师个体的理想追求与学校愿景的契合程度,无一不决定着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成败与得失。石门实验中学高度重视教师团队建设,推动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只要你有想法,有行动,想成为名师,你需要什么的支持学校就给什么样的支持,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石门实验中学校长梁世安在教师培训大会上郑重承诺。

有了人人争当有为教师的氛围,石门实验中学的教师上好每一节课之外,还刻苦钻研,做课题研究,编校本教材,带领学生一起探究世界。教师群体在获得自身专业成长的同时,也带动和促进了学生素质的提升。

让我带你一起飞。让学生生活在关爱中,是石门实验中学每一位班主任的信念。小雨是一位从四会到石门实验中学读书的孩子,初到学校住宿,对家人的思念使她无心学习。南海区十佳班主任刘辉云老师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就每天都花时间陪伴班上这些远道而来的孩子,一段时间之后,孩子们逐渐适应了独立的校园生活,他们觉得妈妈就在自己身边。“要让学生生活在理想中,对未来充满憧憬和期待,首先班主任就得是充满理想的有为教师。”佛山市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一等奖得主林元景老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在反思中成长。“教师的成长有三个途径,一是在个体反思中成长;二是在同伴互助中改进;三是在专业引领下提升。”梁世安对于学校教师的专业成长既重理念,更重落实。

石门实验中学开展“拜师结对”活动,师傅“传、帮、带”加速年轻教师快速成长;定期组织外出学习,邀请知名教授校内开讲,指导课堂教学;举办教学沙龙,开展高效课堂示范课活动,促进全体教师共同提高……一系列措施的实施,让石门实验中学的教师团队迅速成长,也使得学校的办学成绩有了突破性提升。

2.打造有为教学模式。

教学是教育的灵魂。一切的教育理念与主张,只有通过真实、踏实、扎实、求实的教学实践才能获得生命力。学生大部分知识的习得、能力的获得都是通过参与教学。长期以来,石门实验中学致力于践行有为教育,打造出“疑一展一评”课堂教学模式,逐步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与教学中介、环境的互动,从而产生教学共振,实现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让教育实现有为。

疑――设疑,质疑,解疑。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设疑是指课堂教学要追踪学生对知识的兴奋点,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将知识的传授进行艺术的处理,巧计激疑、巧法布疑、巧思引疑,激励学生思考问题的兴趣。质疑是指课堂教学要追寻 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鼓励学生对教材置疑,对教师存疑,对“司空见惯”怀疑,对“完美无缺”生疑,激起学生提出问题的志趣。解疑是指课堂教学要追求学生独立人格和创新意识的养成,教师通过艺术的引导,实现学生收获有别于众人、区别于前人的新思考、新见解、新发现,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乐趣。

展――发展,进展,展示。发展是指学生通过参与课堂教学,获得全员、全面、全程的可持续发展,从而通过课堂真正体现教育成长人、成就人的核心价值。进展是指学生在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会有不同进度的知识提高,从而出现不同程度的能力提升,进而影响教师对学生不同高度的平台提供。展示,既包括学生在课堂上自主能力的精彩展示,也包括教师专业技能的精要点拨;既包括学习成果的展示,也包括学习习惯的培养;既包括学科素养的展示,也包括综合能力的训练。

评――测评,评价,评比。测评是通过一定量的精心设计的试题,一一对应的反映出学生对每一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教师及时进行反馈和矫正。评价包括师生互相评价。老师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本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进行肯定与纠正,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 现及时批评或指正。同时在家校联系手册上对学生进行每周评价和每月总结。学生对老师的评价有当堂评价和阶段性评价。当堂评价是指每堂课结束后,学生要在课堂评价手册上对这节课评出“优、良、中、差”四等,对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如实记录,科任老师要针对问题及时整改。阶段性评价指教研处在学期中和学期末组织学生对全体教师进行民意测评,测评包括教学态度、教学能力等17项。评比是教师为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必须采取的激励手段。

3.培养有为素质少年。

每一个学生的天赋、性格特点、爱好兴趣、成长环境都不相同,从而每一位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千差万别。石门实验中学遵循学生个性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针对其成长特征和发展实际,注重培养其知、情、意、行,为学生个性而健康的成长打造平台、拓展空间。

“一坛二园三台”,精彩夺眼球。“压岁钱除了买学习文具外,还可以用来理财,即可以选择存定期,也可以做投资,如购买基金等。”校园内有理财讲座?没错,在石门实验中学教学开放日上,知名理财专家姚猛正做客“有为大讲坛”,向学生和家长介绍“如何合理使用压岁钱”。邀请各行业名家开讲,让学生与名家对话,积累知识,开拓视野,正是石门实验中学“有为大讲坛”的特色所在。这边厢,有为大讲坛精彩开讲,那边厢,学生在有为大舞台“秀”才艺,在演讲台,登台演讲,激烈争辩。有为教育的特色活动“一坛二园三台”吸引了众多家长的眼球。“学校有这么多活动,孩子很快找到自己的兴趣,人也变得更开朗更自信,让我们很开心”初一(10)班的学生家长梁先生称赞说。

“‘一坛二园三台’包括有为教育大讲坛、有为教育英语园、有为教育科技园、有为教育大舞台、有为教育演讲台和有为教育竞技台。活动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策划、组织、展示。我们希望通过有为教育系列活动,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强健的体魄意志、有优雅的风度礼仪、具有健全的性格品质和具有优秀的学习能力的有为少年。”梁世安介绍说。

阳光体育,运动更快乐。好运动促成好体魄。35分钟的大课间,不仅有传统操的广播操,还有充满青春与活力的武术操和健美操,更有独具学校特色的快乐运动。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磕球、网球,武术、街舞、健美操、跳绳、趣味游戏等活动,师生齐参与、人人有项目。晚锻炼时,军乐声中队 形成型成块、步伐整齐划一的1500米跑操,对学生而言既是一种性格意志的磨练,也是一种强健体魄的锤炼,更是一种纯粹身心的锻炼。

课程超市,多样选修很潮。在石门实验中学,每周一、周三和周五下午,是初一级学生美好的“选修课时光”。学生们有的去 “英文演讲”和法语班里修炼;有的去艺术殿堂遨游,在钢琴房、民乐队、管乐队、合唱团、舞蹈室绽放才华;有的在科学世界里探索,有“科学创新实验DIY”、“思维方法班”、“野外生存探索”等;还有的在篮球场、体育馆里尽情挥洒青春的活力,100多门选修课程,充分满足了学生全面提升、个性发展的需要。

有为教育的文化收获

以文化的路径实践有为教育,石门实验中学收获的是学生群体的素质提升、教师团队的专业成长和有为教育的文化品牌。仅2012-2013学年,全校师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得区级以上奖项多达766人次,其中获得国家级一等奖60人次,省级一等奖36人次,市级一等奖37人次,区级一等奖126人次。

1.有为少年屡获殊荣。

当文化的氛围溢满校园的每个角落,当有为的意识渗入每一位学生的心灵深处,以文化人的石门实验中学,在收获学生成绩普遍优秀的同时,学生素质的整体提升便来得如此自然。学校机器人代表队在2010年两获世界锦标赛冠军,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总决赛连获一等奖,信息学竞赛叶振邦、潘子晴同学均获全国第一名,全国中小学校园电视节目主持人大赛廖圆圆同学荣获金奖第一名,全国化学竞赛囊括佛山市前7名,黄焕昌同学名列佛山市第一名,潘越同学获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竞赛佛山市第一名和全国数学竞赛南海区第一名,民乐队获广东省第一届大中小学生器乐比赛金奖,广东省天文奥林匹克竞赛学校选手连续三年夺得中学组佛山市第一名,广东省中学生生物竞赛刘昊铭同学名列南海区第一名,南海区第三届“梦翔杯”个人才艺大赛学校获得7个一等奖……

2.有为教师屡创佳绩。

学校的发展应基于教师的发展,学生的成长有赖于教师的成长。用文化薰陶团队,用有为引领成长,以文化立校的石门实验中学通过十年的努力,建设起了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在第四届全国新世纪杯初中数学优质课现场讲课评比中学校张芬明老师获一等奖,刘均钰老师获得首届全国中小学实验教学优秀案例展演一等奖,黄镇鹏老师在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优质课和优秀论文展评研讨活动中获一等奖,许丽媛老师参加第八届全国初中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观摩与评选活动获得一等奖,熊桂贵老师在全国优质课比赛获得第一名,郑新发老师在2011年第六届全国中学物理教学改革创新(讲课与评课)大赛中获一等奖。

3.有为教育形成品牌。

当教什么、怎么教、如何评价这三大教育内核全面崩塌,学校文化的重建成为当前中国教育面临的最为迫切的现实命题,也是目前各类学校进行自我救赎实现自我发展的希望与路径。

学校发展的理想状态是文化的重建。确切的说,有为教育在开展之初只是石门实验中学藉以寻找学校文化建设突破口的一个项目,但一路走来,他们以项目带动打造品牌,以品牌的内涵提炼学校精神,以品牌的特性塑造学校个性,以品牌的普适影响学校的品质,从而引导学校重建自身与教育、师生、社会的良性互动的关系,由文化的自省到文化的自信,由文化的自信再到文化的自觉,其文化立校的脉络清晰可见。

第5篇

兴贤小学校创办于1920年。2008年,因政府并校再次重建,2013年6月,因区域调整由大沥镇划归狮山镇管理,是佛山市一级学校。

学校现有1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800多人,在职教师43人,有8人为狮山镇学科骨干教师。学校不断发展壮大,以“读书、读人、读社会,尚德、尚智、尚健康”为培育目标,打造“贤文化”。其中“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弘扬乡土文化”是学校的办学特色,通过开展弘扬乡土文化教育,不但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综合能力,而且构建了“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学校先后被评为佛山市首届书香校园、佛山市德育示范基地、南海区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样板学校、南海区优秀学科教研组、镇综合实践活动学科研究基地。

二、“贤文化”的内涵

1.“兴贤”溯源

“兴贤”二字始见于王安石写《兴贤》:“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王安石变法使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兴贤》是他为后来的改革制造声势的文章。兴,举用也;贤,引进用人才。推举有贤德的人,发扬贤德。而“兴贤”既是社居的名字,也是学校的名字,学校更赋予她丰富的内涵,“兴贤”――兴教育、育贤人,从而构建“贤文化”。

2.“贤文化”的内涵

传统文化中“贤”指有德行,多才。当代社会,“贤”指德才兼备,有才华、有爱心、敢负责、敢担当等。“贤”代表一种优秀的内在品质,是一N生命内涵,一种人生境界,一种时代精神。

“贤文化”是一种以“贤“为核心价值的社会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兴贤小学特色地域文化演绎的结果,是开展“以综合实践为载体,弘扬乡土文化”研究的不断体现,是“读书、读人、读社会,尚德、尚智、尚健康”办学理念的综合体现。

3.“贤文化”的定位

首先,现代社会,创新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根本动力,人才成为各国首要争夺的第一资源。而我国的综合实践课程,正是实现素质教育的结晶。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可以提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操作和创新能力,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以及从小关注、关心社会的意识,这是其他学科不可比拟的。

其次,现在的学生由于家庭的溺爱及各种因素的影响,很少参与社会活动,导致学生缺乏社会交往与劳作经验,缺乏吃苦耐劳及在挫折面前仍能坚持完成任务的精神。也由于时空的限制,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学生对本土文化知之不多,传承文化传统后继无人,作为本土后人的自豪感将会荡然无存。爱乡才能爱国,了解乡土文化尤其重要。

最后,地方有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学校的招生社区是兴贤和高边。这两个社区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积淀了深厚的文化传统。如,省级历史文化古村落璜溪就坐落在高边村,兴贤的四大门楼是明末皇帝所赐,还有每年评选各村的贤达之士都是学习的榜样。社区中有知名企业如庆联食品公司,唯尚家具公司等。“树本”精神是狮山镇的文化名片。放眼南海和佛山,更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深厚的文化、秀丽的江山、辈出的人才、淳朴的民风及历史古韵就更值得让学生去了解,以增进对岭南文化的认识,激发学生爱乡爱国、发愤图强的豪情壮志。把乡土文化教育与学校素质教育结合在一起,就能达到以文增智,以文辅德的目的。

基于以上背景,学校决心坚定不移地走“综合实践炼能力,乡土文化育贤人”之路,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实践中成长,知乡爱国,全面发展,成为“尚德尚智尚健康”的“贤达之人”。

三、“贤文化”的建设

学校扎根兴贤热土,积极组织师生开展“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弘扬乡土文化”的研究。刚开始为了充分盘活社区和地方的资源,学校全体家长和学生开展“家乡特色大起底”的调查活动,涉及范围有自然景观、文物古迹、民俗风情、贤达之士、文明家庭等。最后围绕“读书、读人、读社会,尚德、尚智、尚健康”的办学目标,制定了“贤文化”教育的基本框架:以“综合实践炼能力,乡土文化育贤人”为主线,以省市区三个课题作支撑,以“追贤史”“寻贤物”“学贤人”和“践贤事”四大方面为内容,通过“六大优化”来落实“贤文化”建设。通过综合实践活动,不断传承文化,锻炼能力,完善人格,让每一名师生都向“贤人”看齐、靠拢。

“三大课题”:省级子课题“基于乡土文化的主题活动促学生高阶能力发展研究”、市级德育课题“小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弘扬乡土文化的研究”和区级学科课题“学科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的研究”。这三个课题紧密联系,互相支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共性,也有个性,在“贤乡”教育上达成育人共识,在学科教学上融入乡土文化,教学方法又各有特色。使学校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为“贤文化”建设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操作平台。

“四大内容”:学校根据收集到的乡土文化相关内容,共同研讨确定课程内容划分为四大特色体系。一是“追贤史”。引导学生走进乡土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感受独具民风民情,不断激发学生对贤文化的热爱之情;二是“敬贤物”。通过典型的事例,使学生学有榜样;三是“学贤人”。以可近、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典型来启发学生,引导学生明辨贤恶、是非、美丑,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四是“践贤事”。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培养学生勇于担当的精神。

“六大优化”:为了使每位学生都能向“贤人”看齐、靠拢,学校从“校园物象化”“课程结构化”“特色科研化”“活动多样化”“项目精品化”“办学开放化”等多方面进行研究和实施,以落实“贤文化”的目标。

1.校园文化物象化

学校以“乡土文化”为主题,把学校墙文化、廊文化、楼文化、班文化等作为校内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把花草树木、板报橱窗、墙壁走廊、书架展屏等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媒介。学生通过对校园物质景观进行反复解读与体味,潜移默化、春风化雨,形成相应的文化价值观念,扩展自身的生活视野。如,一楼大堂南海文化的展示,通过读书、读人、读南海的活动,弘扬南海精神,促进了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

2.课程建设校本化

学校把国家课程校本化,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制定一至六年级的课程架构,涉及“知贤史、敬贤物、学贤人、践贤事”四大方面,并在不断实践的基础上修正“实践亮风采”的校本课程,形成高中低三段的校本课程体系。同时,具体课程架构见下页两个表。

3.实践活动多样化

实践活动多姿多彩,有体验角色转换的劳技周,如校长助理、主任助理等;有同学们积极参与的科技节;有各项采访调查活动,如参观庆联食品厂、采访村书记等;有贤达讲坛,每学期邀请乡史达人、企业名家、美德之星、树本印记等贤达人士到校宣讲历史、文化和道德修养等。还有寒暑假举办的“2+1亲子体验行”(父母+一个孩子),关爱孤寡老人活动等。

4.特色建设科研化

坚持以科研促特色建设为原则,以“弘扬乡土文化”教育为引领,深化课题研究,并下设子课题、微型课题,教师100%参与,扎实开展层级的课题研究,做出一批有推广价值的科研成果,如,省、市、区级三个课题。每年还举办成果分享会或综合实践汇报周活动,并编写了三本校本课程“实践亮风采”“善美印记”和“魅力南海我的家”。其中,“实践亮风采”荣获狮山镇校本课程评比一等奖。完成省级课题研究“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弘扬乡土文化”,成果荣获南海区二等奖;“发掘乡土资源,弘扬乡土文化”“语文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培养学生访谈能力的研究”均评为南海区优秀小课题;“四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评为狮山镇小课题一等奖。

5.特色项目精品化

在“贤文化”的建设中,学校做细做实做强,使之成为精品。如举办实践活动周,旨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搭建一个全校交流的平台,展示优秀实践活动班级和优秀实践之星风采,培养一支实践能力强、表达能力优、思想素质高的精英学生队伍。如,乡土文化擂台赛、读书读人读南海的展示活动等。

6.特色办学开放化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社区为学校、学生提供了实践基地和探索的平台,家长为学生走向社会调查采访提供了协助,学校主导、学生主动参与,形成“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W络。学校现有多个社区实践基地,有一支庞大的家长义工队伍,有丰富的社会资源,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形成合力,实施开放办学。

四、“贤文化”的成效

1.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目前,乡土文化的主题活动开发已经成为学校综合实践科组成员的共识,教师在实践摸索中成长起来,他们善于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研究,善于学习,冲劲十足,创新思维能力强。通过参加课题实验,教师的专业得到发展,个性得到张扬,从昨天的课程消费者转变为今天的课程开发者。一批老师在学校发挥“顶梁柱”作用。如,罗婉云、叶竞怡、麦柳清成为狮山镇骨干教师;高志勇副校长、黄瑞华副校长、李玉霞、黄敏仪、谢雪娇、郭韶璇、叶婉梅、高山等一批教师在论文、案例、录像课、课题研究和辅导学生方面取得比较好的成绩,在片、镇内小有名气。

2.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拓宽了德育的新思路。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锻炼了学生的高阶能力。近几年,学校学生参加南海区寒暑假“综合实践假期好作业”实践活动,作品100%获一二三等奖,是狮山镇中成绩较为突出的一所学校。2015年,五年级学生参加狮山镇综合实践学科检测,综合指数名列前茅。

3.转变了家庭的教育行为

校本课程的实施引领了家庭教育的走向,家长的教育观念由过去只重视文化课转向关注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合力。家长积极参与家长义工活动,积极配合学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课程开发。

4.促进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以乡土文化为研究主题,它整合了德育和学科教学。因此,它支撑起了学校“贤文化教育”的办学特色,多年的沉淀,学校的特色建设越发充满生机。综合实践活动科组多次评为南海区优秀教研组,学校于2010年评为南海区综合实践活动样本学校、2011年评为镇综合实践学科研究基地、举办南海区综合实践活动现场会;2013年更是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在狮山镇特色评估中荣获一等奖和“特色评估先进单位”殊荣,并成功举办了“读书读人读南海,弘扬乡土文化”教育超市活动。特色课程荣获南海区一等奖,并以展板的形式在“南海区特色课程交流”活动中展出。2016年,综合实践活动科组被佛山市教育局评为示范教研组。2017年,被佛山市教育局评为优秀家长学校。

“贤文化”建设带动学校全面提升。学校田径队参加狮山镇中小学生田径比赛荣获团体冠军;女子足球比赛荣获狮山镇小学团体第三名;学校武术队荣获狮山镇咏春拳健身操比赛团体三等奖;学校宣传组评为狮山镇微信宣传“十佳”单位;校报《兴教育贤》狮山镇2016学年优秀校报奖;学校英语组参加2016年狮山镇英语口语大赛团体电影配音特等奖,南海区二等奖;少先队大队部委员参加南海区首届菁英少年演说大赛获三等奖。

第6篇

关键词 四面六边透水框架;减速率;架空率;长宽比;铺设长度

中图分类号O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0-0175-02

0 引言

本文讨论的是尺寸规格(主要是框架边长与棱截面边长比λ)、架空率ε、框架群顺水流向长度l对于河水的减速效果η之间的关系。问题的核心在于寻求科学的方法来建立模型以表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对于多自变量问题,直接求解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拟采用控制变量的研究方式。在研究时,采用图像分析法,依据现有数据作图,根据图像寻找符合图像关系的函数模型。求解出函数表达式,再用剩余数据验证该函数表达式的拟合效果,可以得到三个η与λ、ε、l三者各自的表达式。通过数据分析,发现λ、ε、l三者之间基本满足相互独立,几乎不存在依赖关系。因此我们将三个公式相乘演算推导得出总体的函数关系。

在完成总体函数导出后,我们采用现有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函数有效率的检测。

1 基本假设及符号说明

1.1 基本假设

1)假设框架尺寸、架空率和长度这三个因素是完全相互独立的。

2)假设水流的减速效果只由框架尺寸、架空率和长度这三个因素决定。

1.2 定义符号说明

η:水流减速率;

ε:单位体积架空率(框架群内部空隙的相对大小);

λ:杆件长宽比(单个四面六边透水框架体的边长与边杆的截面宽度);

l:顺水流方向的铺设长度;

k:控制其他变量的待定系数;

:顺水流方向的铺设长度均值;

:取多次试验中长度对减速率影响的均值;

a,b:η与l线性回归方程系数。

2 模型建立

我们收集了部分研究文献中的实验数据,将数据进行了图像分析。

由图1可以发现,当单位体积内架空率ε较小时,对水流的减速率相对较低。随着架空率的增加,框架群内部的空隙率增大,框架群内杠件的阻水消能性能也得到了充分发挥,减速率也在逐渐增大,在架空率达到4.8时减速率η达到最大;当架空率进一步增大时,框架群的阻水性能减弱,使得消能效率反而减弱,减速率则迅速减小。

由图2可以发现,当杠件长宽比λ较小时,框架群对水流的减速率相对较小;随着杆件长宽比的增加,框架群的透水性也逐渐增强,框架群的阻水消能作用也逐渐得到充分的发挥,框架群减速率也逐渐增加,当杆件长宽比达到16 时,减速率也达到最大;当杆件长宽比进一步增加,框架群的减速率不但得不到增强反而逐步降低。

在现有数据范围内,λ与η图像也符合正态分布趋势,λ与η之间可能满足正态分布,则对该关系中,μ=16。

由图3可以看出,在不同的架空率下,随着框架群抛投长度的增加,框架群后测点处减速率都在迅速增大,但当抛投长度超过20m后,随着抛投长度的持续增加,对框架群后测点流速的影响没有明显的增加。

实验中,当l>10m时数据比较稳定,因此作图时纵坐标选用η(x)与l=10m时η(10)的比值。可以发现,在现有数据范围内,l与η呈现明显的分段线性回归趋势。在l10m时,数据分布在另一条直线周围,而变化趋缓。因此,在实际应用中l的长度一般小于10m。据此,我们拟采用分段线性回归方式来拟合l与η的关系,其中以10m为分界点。线性回归方程:;其中

3 模型求解

基于基本假设,对透水框架的减速落淤效果与框架群的架空率、框架长宽比以及框架铺设长度分别进行研究,然后对三个因素的效果进行综合,得出四面六边透水框架群减速率与框架群的架空率、框架长宽比以及框架铺设长度的对应关系式。则由题目要求及基本假设,可知:,该式即为所求的经验公式。下面开始求解过程。

3.1 四面六边透水框架的减速率与架空率的关系

根据相关实验研究得出了η与ε的实验曲线,见图1。由图像可假设η与ε之间的关系为正态关系,即

3.2 四面六边透水框架的减速率与框架长宽比的关系

与上述的架空率相似,也可以根据相关的实验研究得出四面六边透水框架减速率与透水框架长宽比的函数图像,见图2。由此函数图像分析,该函数图像也基本上与正泰函数相吻合,所以依然可以用正泰函数对该函数进行拟合,即:

4 模型分析与评价

在对框架减速率与框架架空率、框架长宽比以及框架群铺设长度l分别进行分析结束后,我们将所得结果与实际数据代入后进行了比较,加权平均误差基本低于0.01,说明我们的假设相对比较准确,计算结果也基本正确。我们也对分别对模型建立之后得出的进行了误差分析,结果基本符合实际情况,所以我们认为本次所建立的模型科学,客观,合理,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

但同时此模型也存在一定缺点,该模型尚未考虑除架空率、框架长宽比及铺设长度之外的其他因素对水流减速率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吴龙华,周春天,严忠民,王南海.架空率、杆件长宽比对四面六边透水框架群减速促淤效果的影响.水利水运工程学报[J],2003,3,9:74-77.

[2]吴龙华,周春天,严忠民,王南海.四面六边透水框架群护岸机理研究.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第7篇

本学年度,我担任高一化学(3至7班共5个教学班)的化学教学,兼106班付班主任,兼高一化学备课组组长,化学科组长。现在就高一化学备课组和科组建设中,本人的工作作一个小结。

高一化学备课组是一个充满活力的集体

高一化学备课组成员由詹海东和杨健敏老师、孔毅英老师组成。高一化学备课组,是一个团结奋进的备课组,各成员间通力合作,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受到学校领导的肯定和学生的一致好评。现简单总结如下:

一、有计划的安排高一第一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

新学期开课的第一天,备课组进行了第一次活动。该次活动的主题是制定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及讨论如何响应学校的号召,开展主体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改革活动。

一个完整完善的工作计划,能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完满完成,所以一定要加以十二分的重视,并要努力做到保质保量完成。高中化学新教材第一册共分七章,第一学期完成前四章内容的教学,中段考到第二章。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坚持每周一次的关于教学工作情况总结的备课组活动,发现情况,及时讨论及时解决。

二、定时进行备课组活动,解决有关问题

高一化学备课组,做到了:每个教学环节、每个教案都能在讨论中确定;备课组每周一次大的活动,内容包括有关教学进度的安排、疑难问题的分析讨论研究,化学教学的最新动态、化学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等。一般每次备课组活动都有专人主要负责发言,时间为二节课。经过精心的准备,每次的备课组活动都能解决一到几个相关的问题,各备课组成员的教学研究水平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

三、积极抓好日常的教学工作程序,确保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

按照学校的要求,积极认真地做好课前的备课资料的搜集工作,然后集体备课,制作成教学课件后共享,全备课组共用。一般要求每人轮流制作,一人一节,上课前两至三天完成。每位教师的电教课比例都在90%以上。每周至少两次的学生作业,要求全批全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在班上评讲,及时反馈;每章至少一次的学生实验,要求全体学生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课后认真书写实验报告;每章至少一份的课外练习题,要求要有一定的知识覆盖面,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每章由专人负责出题;每章一次的测验题,也由专人负责出题,并要达到一定的预期效果。

四、积极参加教学改革工作,使学校的教研水平向更高处推进

本学期学校推行了多种的教学模式,要使学生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来,更好地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更自主地学习,学会学习的方法。本学期分别安排了詹海东老师的名师示范公开课、中段考复习公开课,杨健敏老师的新教师上岗公开课。都能积极响应学校教学改革的要求,充分利用网上资源,使用启发式教学,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高一化学备课组,充分发挥每个备课组成员的聪明才智和力量,使高一化学的教学任务如期完成,并得到了学校领导和学生的一致好评和肯定。高一化学备课组,会再接再厉,创造更辉煌的成绩。

五、以老带新,互相促进,互相提高。

杨健敏老师是刚毕业的老师,是学校安排给我的“帮带”对象。她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多听老教师的课,多虚心请教老教师。杨健敏老师在一学期中听课共计有53节以上,既有高一的,也有高二和高三的老师的课。杨健敏老师在教学中不断成长,迅速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

六、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化学意识

化学奥林匹克竞赛组由詹海东老师负责,任务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化学意识,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加以深化,使学生具备参加奥林匹克竞赛的能力。每周五第8节为上为上课时间,内容包括化学兴趣指引及学法指导、离子反应专项练习、氧化还原反应专项练习、实验专项练习、基本计算专项练习、阿氏定律及其应用专项练习等。杨健敏和陈银珠老师负责高一化学的兴趣组活动,每周三第8节为活动时间,主要进行了:变色温度计、晴雨花、制叶脉书签、化学仪器介绍、暖袋和冰袋的制备等,内容丰富,很受学生欢迎。

化学科组是一个团结向上的集体

我们科组的教师,在化学的教学改革,尤其是实验教改、教学科研、加强教研组、备课组集体力量、中青年教师锻炼与培养、优秀生培训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等各个方面坚持改革,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上取得了良好效果。在学校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在深刻体会学校教研处的《认真落实各项教学常规工作》精神的基础上,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端正的教学态度,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共同提高化学科的教学质量。

在南海一中首届《科技周》活动中,化学科组全体老师和高二化学班的学生们通力合作,创作了很多有很高水准的节目,表演的效果获得大家的一致好评。同时,很好地配合学校,完成了《省实验室工作会议现场交流会》的开展。

关镜青老师的论文,在《中学化学》中发表;叶月丽等四位老师的论文,参加了南海区优秀论文的评选。

第8篇

化学教师个人教学工作总结本学年度,我担任高一化学(3至7班共5个教学班)的化学教学,兼106班付班主任,兼高一化学备课组组长,化学科组长。现在就高一化学备课组和科组建设中,本人的工作作一个小结。高一化学备课组是一个充满活力的集体高一化学备课组成员由詹和杨老师、孔毅英老师组成。高一化学备课组,是一个团结奋进的备课组,各成员间通力合作,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受到学校领导的肯定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现简单总结如下:

一、有计划的安排高一第一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新学期开课的第一天,备课组进行了第一次活动。该次活动的主题是制定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及讨论如何响应学校的号召,开展主体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改革活动。一个完整完善的工作计划,能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完满完成,所以一定要加以十二分的重视,并要努力做到保质保量完成。高中化学新教材第一册共分七章,第一学期完成前四章内容的教学,中段考到第二章。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坚持每周一次的关于教学工作情况总结的备课组活动,发现情况,及时讨论及时解决。

二、定时进行备课组活动,解决有关问题高一化学备课组,做到了:每个教学环节、每个教案都能在讨论中确定;备课组每周一次大的活动,内容包括有关教学进度的安排、疑难问题的分析讨论研究,化学教学的最新动态、化学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等。一般每次备课组活动都有专人主要负责发言,时间为二节课。经过精心的准备,每次的备课组活动都能解决一到几个相关的问题,各备课组成员的教学研究水平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

三、积极抓好日常的教学工作程序,确保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按照学校的要求,积极认真地做好课前的备课资料的搜集工作,然后集体备课,制作成教学课件后共享,全备课组共用。一般要求每人轮流制作,一人一节,上课前两至三天完成。每位教师的电教课比例都在90以上。每周至少两次的学生作业,要求全批全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在班上评讲,及时反馈;每章至少一次的学生实验,要求全体学生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课后认真书写实验报告;每章至少一份的课外练习题,要求要有一定的知识覆盖面,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每章由专人负责出题;每章一次的测验题,也由专人负责出题,并要达到一定的预期效果。

四、积极参加教学改革工作,使学校的教研水平向更高处推进本学期学校推行了多种的教学模,要使学生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来,更好地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更自主地学习,学会学习的方法。本学期分别安排了詹老师的名师示范公开课、中段考复习公开课,杨老师的新教师上岗公开课。都能积极响应学校教学改革的要求,充分利用网上资源,使用启发式教学,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高一化学备课组,充分发挥每个备课组成员的聪明才智和力量,使高一化学的教学任务如期完成,并得到了学校领导和学生的一致好评和肯定。高一化学备课组,会再接再厉,创造更辉煌的成绩。

五、以老带新,互相促进,互相提高。杨老师是刚毕业的老师,是学校安排给我的“帮带”对象。她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多听老教师的课,多虚心请教老教师。杨老师在一学期中听课共计有53节以上,既有高一的,也有高二和高三的老师的课。杨老师在教学中不断成长,迅速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

六、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化学意识化学奥林匹克竞赛组由詹老师负责,任务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化学意识,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加以深化,使学生具备参加奥林匹克竞赛的能力。每周五第8节为上为上课时间,内容包括化学兴趣指引及学法指导、离子反应专项练习、氧化还原反应专项练习、实验专项练习、基本计算专项练习、阿氏定律及其应用专项练习等。杨和陈银珠老师负责高一化学的兴趣组活动,每周三第8节为活动时间,主要进行了:变色温度计、晴雨花、制叶脉书签、化学仪器介绍、暖袋和冰袋的制备等,内容丰富,很受学生欢迎。

化学科组是一个团结向上的集体我们科组的教师,在化学的教学改革,尤其是实验教改、教学科研、加强教研组、备课组集体力量、中青年教师锻炼与培养、优秀生培训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等各个方面坚持改革,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上取得了良好效果。在学校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在深刻体会学校教研处的《认真落实各项教学常规工作》精神的基础上,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端正的教学态度,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共同提高化学科的教学质量。

在南海一中首届《科技周》活动中,化学科组全体老师和高二化学班的学生们通力合作,创作了很多有很高水准的节目,表演的效果获得大家的一致好评。同时,很好地配合学校,完成了《省实验室工作会议现场交流会》的开展。关镜青老师的论文,在《中学化学》中发表;叶月丽等四位老师的论文,参加了南海区优秀论文的评选。卢成老师参加学校组织的《青年教师说课比赛》,获一等奖。在高考复习指导中狠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向中低档题目要升学率,由胡燕华老师负责编定的《单元基础知识训练题》,对中低层次的学生的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提高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

第9篇

关键词:导航卫星;海洋测绘;应用

1 概述

我国具有岛屿多、海域广、海岸线长等特点。因此,做好海洋测绘工作,对于维护国家安全和开发海洋资源来说,意义重大,除此之外,海洋测绘工作还与海洋地质勘探、海洋工程、海上交通、管道敷设、开发海洋资源和海底电缆等相关工作息息相关。作者通过查找相关的资料和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得知导航卫星在海洋测绘中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

2 海洋测绘在GPS信号接收机

通过人造地球卫星来对点位进行测量,这种技术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卫星定位技术。在这种技术刚出来的时候,人造地球卫星只是一种空间上的观测目标,在地面测站实施摄影观测,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卫星三角测量技术。这种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陆地海岛联测定位的问题,但是所消耗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比较大,而且定位的精度不高,难以对点位的地心坐标进行测量。所以,卫星多普勒定位很快就取代了卫星三角测量技术,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也导致卫星定位技术从初级阶段上升到高级阶段,实现了从空间观测目标到动态已知点卫星的转变。但是,有一点必须要明确的是,对子午卫星信号实施多普勒定位的时候,需要间隔的时间比较长,还要花上1-2天的时间来观测。在连续定位问题上没有得到解决,同时也没有实现厘米级的定位精度,所以,子午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也受到了较大的约束。随着技术的发展,人类也追求全球性、全天时、全天候和更加高精度的导航和定位技术,GPS卫星全球定位系统也随之诞生。这也使导航与定位技术的发展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其前景也相当可观。

在20世纪的90年代初期,当时的在轨GPS卫星数量不多,仅仅为15、16颗,但是,那时候GPS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就已经深受海洋测绘人员的偏好。中国南海GPS岛礁联测分队由国家海洋局、测绘局和地震局于1990成功建立起来,同年,乘坐“向阳红五号”前往中国南海,并开展GPS岛礁联测的工作;测量的范围涉及广州、曾母暗沙、三亚和黄岩岛,其面积多达200万平方千米。海域面积相当大,时间也长达52天,第一次通过3台WM-102GPS双频接收机工作,GPS的定位联测工作点设立在南海8个点位、陆地4个大地和南海上的5个岛礁,而此次站间距离最大也实现了808687.519m,在南海建立起一个精度较高的陆海大地测量控制网。

国家海洋局科技司于1991年4月提出,全面推进GPS卫星定位技术,将统一的陆海大地测量控制网建立在所有领海基点、岛屿测量大地测量控制点和基本验潮站中,总共包含有345个GPS测量定位点。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将陆海大地测量控制网建立在我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中,并提高其测量的精度,从而为这些地区提供相关的基准数据。

中国测绘学会海洋专业委员会和大地测量专业委员会在1994年10月13~16日展开了相关的研讨会,对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GPS技术研发成果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作者查阅了相关的资料,发现研讨会中的部分在期刊《海洋测绘》上,其期刊数为1994年第4期,包含了14名作者所发表的9篇关于GPS技术应用的论文。这些学者进一步推动了海洋测绘GPS技术的应用,随着其逐步完善和发展,在海面变化、海港工程、海洋渔业、海上地位等领域上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 导航卫星技术与海洋测绘技术分析

GPS/GLONASS技术在近几年来,发展比较稳定,北斗星导航定位系统计划于2020年实现全球性的覆盖;欧盟的伽利略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于2014年8月成功发射了卫星;印度也在积极进行IRNSS印度区域卫星系统的工作。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导航卫星运行在天空中,方便海洋测绘人员工作的开展,也提高了海域定位的精度,海洋测绘的研究价值相当有意义。

3.1 导航卫星在海洋强国建设中的意义重大

我国具有的岛屿较大,而且岛屿面积大,岛屿岸线也比较长,除此之外,还拥有很多岛群,这些岛群也会发展成为我国核心的海岛综合经济带。再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进行分析,划分在中国管辖的海域面积为400万平方公里左右。海洋强国战略任务在《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中首次被提出,主要解决海洋产业发展、海洋经济区域建设和海洋科技等问题之外,还需要处理国家海洋权益和利益的维护、海上力量建设的强化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要想真正落实海洋强国任务,海洋测绘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这是一项基础性和前期性的工作,而点位测定工作,则能够提供基准数据给海洋测绘,是一项超前性工作。飞行在天空中的导航卫星,能够将精度高、速度快的定位测量运用在广阔的海域上,并且实现动静结合。举个例子说,通过导航定位信号的载波相对测量数据解算,就能够实现厘米级的动态定位测量精度。所以,导航卫星对于实施海洋强国建设及其战略的意义来说,是不容忽视的。

3.2 海域测量领域在GNSS三频接收机影响下的前景相当明朗

GPS、GLONASS、Compass和伽利略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都能够将3个导航定位信号向民间用户提供,有一点必须要注意的是,CLONASS的不断发展,可以提供8个CDMA信号,同时实现了GPS/Compass/Galileo良好的兼容性。开展定位测量工作时利用三个导航定位信号,主要有下面的几大意义:

第一,可以计算出排除电离层效应干预站星的距离,从而进一步促进用户点位精度和置信度的提升;第二,运用在军事领域上,可以为用户解算出实时点位坐标,这个坐标的精度和置信度更高,那么高速飞行兵器就有了更加良好的数据基础。第三,能够计算出更长的宽巷载波相位测量波长,这样能够增加航解算算法的速度,也有利于高动态用户可以获得精度更加高的实时点位坐标。

总而言之,利用三个卫星导航定位信号,在提高动态用户实时点位精度方面表现得相当出色,也将定位测量与广阔海域的导航卫星紧密结合在一起。

3.3 GNSS导航卫星能够为航7维状态参数和3维姿态参数提供更加准确的精度

相对于水面测量船测量来说,机载激光测深所耗用的费用仅仅为其1/6。可见,机载激光测深系统的成本低而且效率高,能够精密又快速地对海底地形进行测绘,是一项先进的设备,在今后的发展也会得到重视,成为我国现代化海事测绘保障体系建设的一项重点工程。

在采用机载激光测探的时候,一个必须具备的系统就是机载GNSS信号接收机,主要测定飞机在航3维姿态参数,将基准数据提供给控制机载激光作业的平台,确保其稳定性,从而更加稳定地接收激光回波;还能够将时间同步源提供给机载激光测探等子系统,确保不同子系统之间的协同性;对飞机在航7维状态参数进行测定,可以更好地引导飞机在昼夜作业。飞行在天空中的导航卫星和三个民用导航定位信号,确保了机载激光测深系统的精确性,促进了机载激光测深事业的发展。

4 结束语

对于海洋测绘作为一项超前期基础性建设工作,其作用能够确保我国海洋国土的完整性,有利于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导航卫星能够解决很多海洋工程项目问题,并为其提供快而准的定位数据,随着我国导航卫星与海洋测绘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导航卫星在轨飞行影响下,海洋测绘事业将会发展得更加兴旺。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 跨校区 学科建设 人才培养 服务保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1.010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ross-disciplinary Faculties

under Conditions of Across Campuses

WANG Guoying, LI Ying, HUANG Longzhou, CHEN Shengping

(School of Marine Science, Sun Yat-sen University, Zhuhai, Guangdong 519082)

Abstract From the staff set up with the teaching staff, disciplinary aspects of setting direction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personnel training and other professional direction, elaborate cross under campuses conditions of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cademic departments, to explore the conditions under campuses administrative operation mechanism, promote discipline mechanism, teachers and students exchange mechanism, student service mechanism, try to resolve the contradictions school, to avoid running the risk.

Key words across campuses; disciplines; talent training; service guarantee

多校区办学,可在较短时间内对基础建设进行较大规模投入,实现学校规模的扩大、基础设施水平的提高。①办学规模的扩大,为学科交叉、渗透、互补和综合提供了必要条件,可催生并促进新兴交叉学科发展,2008年中山大学海洋学院在珠海校区应运而生。然而,多校区办学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既存在有利因素,也面临诸多困难。②本文以中山大学海洋学院为例,探讨跨校区条件下交叉学科院系的组建与发展。

1 跨校区条件下的组建实践

中山大学自建校之初即开展南海渔业资源调查研究,在海水养殖动物繁殖与生长、营养与饲料、病害控制等领域中取得了瞩目成绩,是全国最早开辟海洋天然产物化学、河口海岸学和海洋生物功能基因等学科领域的单位之一。2001年,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的建立为中山大学在21世纪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在上述基础上,2008年中山大学整合相关力量,在跨校区条件下组建交叉学科院系――海洋学院。

1.1 人员组建与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在大学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海洋学院始终把握和持续推进人才强院主战略,通过人才引进、聘任兼职教授、共建核心团队等方式,实现不同层次优秀人才的快速积聚。在组建过程中,学校将原分属地理学院、环境学院、生命学院的河口海岸研究所、近岸海洋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生物有机地球化学团队整体划归海洋学院。新建的海洋学院通过配备研究生/博士后/讲师/副教授、联合实验室等方式,与生命学院共建海洋生物养殖与环境、海洋保护生物学、海洋化学与污染控制等团队,与地科学院共建海洋地质与地球化学团队,与工学院共建岩土工程与信息学团队,与地理学院共建遥感与地理信息学团队。此外,通过人才引进新建生物海洋学与生态学、海洋石油与矿产资源、海洋生物天然产物化学等团队。海洋学院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稳步增加人才体量,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形成了一支包括15位教授(珠海校区2位、广州校区13位)在内的专职教师队伍50人,其中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此外,学院还先后聘请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国家海洋局南海工程勘察中心、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海洋技术部、美国麻州大学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等兼职研究生导师/教授45名。③

1.2 学科方向设置与科学研究

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是衡量学科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和尺度。海洋科学是涵盖众多学科的大科学体系,从单一学科向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趋势发展十分明显,海洋科学技术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权益的国家需求目标越来越突出和强化。海洋学院注重学科交叉和融合,根据国家南海资源开发与保护战略以及广东省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在一级学科层面上重点建设和发展六个学科方向:海洋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海洋矿产资源形成机制与勘探;河流物质输入与海洋环境生态效应;河口海岸过程与工程;海洋生物天然产物与药物;计算海洋学与海洋模型开发应用。自成立以来,海洋学院着力整合学科资源,全面推进交叉学科与新兴学科建设,积极与校内外单位合作,强强联合,建成了河口水利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广东省海洋资源与近岸工程重点实验室、水产品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河口水利工程实验室、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广东高校重点实验室和海洋微生物功能分子广东高校重点实验室,累计获资助科研经费超过2亿元,发表SCI收录论文200多篇,获得或申请发明专利50多项。

1.3 专业方向设置与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是大学教育的永恒主题。海洋学院始终坚持并不断强化教学工作的基础和中心地位,本着“博学专长”理念,形成了包括本科专业、一级学科硕士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在内的一套完整的海洋科学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本科生培养主要在珠海校区完成:一年级开始接受数、理、化、生、地等相关学科教育基础上,掌握海洋科学核心知识,培养宽广的知识面;二年级开始分海洋生物、海洋地质、物理海洋3个方向进行专业培养;注重创新科研能力训练;三年级开始面向学术前沿、行业应用等不同需求,设置个性化、高品质的选修模块,注重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四年级开始进入各科研团队,参照研究生模式培养本科生,完成论文答辩,实现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研究生培养主要在广州校区完成,学院依托南海资源开发与保护协同创新中心,构建并完善了突出创新能力、专业潜能和综合素质的研究生奖助体系,强化联合培养和国际化培养,提高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海洋学院通过促进师资队伍融合、寓教于研、寓教于社会服务,建成了海洋科学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发展了一套跨校区条件下本创新能力培养方式,建立了一套分层次、多学科的海洋科学实验教学体系,③④并被列为广东省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专业建设点和国家级专业综合试点。

2 跨校区条件下的服务保障机制

立足于跨校区办学现状,海洋学院注重跨校区办学的研究,积极探索跨校区服务和保障体系,努力尝试化解办学中的矛盾、规避办学中的风险。

2.1 行政运转机制

在多校区办学条件下的二级学院,其行政运转成本显然要高于单一校区学院(尤其是校本部整建制学院)。在行政/教辅人员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提高行政运转效率是一个关键。海洋学院从制度文化、学术文化、环境文化、礼仪文化、行政文化等角度出发,分析多校区办学条件下的组织文化对学院发展所带来的影响,营造网络式交流和沟通文化,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行政运转机制,并促进学院文化认同。⑤首先,处理好学院空间布局与管理协调之间的关系,明确党务、教务、学生等工作管理主体放在珠海校区,科研、人事、研究生教育等工作管理主体放在广州东校区,在珠海、广州两地办公室设置相应岗位,配备工作人员,保证两地工作任务顺利对接。其次,建立全体教职员工参与的QQ交流群,将通知通告、新闻动态、各项活动记录等及时到QQ群上,为分布于不同校区的老师提供一个交流空间,也为行政/教辅人员与教师之间建立一个无障碍交流渠道,让全体教职员工体验到相互尊重和公平公开,强化主人翁意识。再次,按科研、学科建设与行政综合,党务、学生服务与学业辅导,人事、教务与研究生教育,设备、安全与科研仪器共享,实验教学中心与学生科研等板块,每月编辑并公布《海洋学院工作简报》,规范日常事务性工作,实现责任到人、工作到位,形成督办机制,提高效率。

2.2 学科促进机制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学科建设已成为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特别是对新建学院来说,关系着学院的生存和发展。只有抓住学科建设这条主线,才能做到纲举目张,统揽学院各个方面的工作。海洋学院借鉴国外大学资源配置方式,建立并完善科技资源共享机制,一方面通过共建核心团队、聘请兼职教授等方式与兄弟单位合作,推进从单一学科向多学科交叉融合,另一方面以国家需求为导向,建立重大项目策划机制,积极参与策划国家及省市海洋规划和项目立项。我院牵头申报的“海洋生物天然产物化合物库”获得批准立项,成为财政部和国家海洋局推进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的首批3个国家级公共平台之一;牵头申报的 “中国-东盟海水养殖技术联合研究与推广中心”通过专家论证,成为第一批落实的17个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项目之一;牵头培育的“南海资源开发与保护协同创新中心”通过认定,成为广东省首批批准组建的20个协同创新中心之一。通过抓学科建设,促进教学科研发展和队伍建设,进而提高学院教育质量、科研水平及整体实力。

2.3 师生交流机制

多校区办学在一定程度上放大并凸显了师生间的“心灵壁垒”,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则有助于消除壁垒,保证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为此,海洋学院建立了全方位的师生交流机制。首先,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度,每位导师指导2~3名学生,全程关注学生的学习、思想、就业等问题,推动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其次,实施双班主任制度,为大一各班级配备专业班主任(以学术服务和专业指导为主,由专业教师担任)和副班主任(以行政服务和思想指导为主,由广州校区的行政人员担任),每学期开展3~4次班级活动,促进两校区师生之间的互动;第三,实施院长书记午餐会制度,每2~3周举行1次,每次安排6~8名学生参加,畅通学生意见反馈渠道,切实解决学生问题;第四,开展早期接触科研活动,分批安排低年级本科生到广州校区参观科研实验室,进行代表性科研工作示教,畅通学生与科研团队的交流渠道,为有科研兴趣的学生创造有利条件;第五,举办海洋大讲堂系列讲座,每月一期,邀请院内外知名教师担任主讲嘉宾,围绕“海洋”这一主题交流学术信息,启发学术思维。

2.4 学生服务机制

新建校区大多存在地理位置边缘化、校园文化边缘化、校园管理边缘化等特征,多校区办学条件下,来自学生内心的“被边缘化”感觉不容忽视。海洋学院通过学生工作的学术化/专业化和精品化/品牌化,促进学生学习,激发学生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避免了因地区差异导致的心理失衡。⑥首先,实现学生工作的学术化/专业化,促进学生学习:组织低年级本科生到广州科研团队实验室观摩与交流,组建中华白海豚、红树林保护、海洋知识竞赛等以学术/专业为背景的兴趣小组,安排实验技术人员负责动员、引导、组织、保障低年级本科生参与科研训练,大一本科生直接参与人数比例达35%,大二、大三比例高达80%以上。其次,实现学生活动的精品化、品牌化,激发学生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每年举办1次全国性海洋知识竞赛,以赛促学,促进学生涉猎广泛的专业知识,被列为中山大学第三批“顶尖课外学术竞赛项目”;每年举办1次为期半个月的海洋科技文化节,展现海院学子风采,被认定为中山大学(下转第30页)(上接第21页)第四批“实践育人精品项目”。海洋学院已形成“广州校区-珠海校区”相联动、“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相互补的工作格局,构建了一套立体而系统的学生服务模式。⑦

3 建设成效分析

海洋学院是典型的跨校区条件下的交叉学科院系,它依托中山大学宽厚的学科积淀,联合校内外相关力量,以珠海校区作为本科生培养基地、广州校区作为研究生培养基地,通过学科交叉与融合,充分利用广州校区与珠海校区之间的条件互补,化劣势为优势,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了较好的建设成效。

第11篇

【考点透视】

1.注意把握现代诗歌朗读的节奏、语调、重音等。

2.对现代诗歌重点句的理解与品析。

3.诗歌中表现手法的运用,把握诗歌中某些形象的象征意义。

4.理解诗歌的主旨,评价作品的思想内涵。

5.体验作品中的情景和形象,从而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真题解析】

(2015・内蒙古呼和浩特卷)学校开展诗词诵读活动,参加这项活动的有知名的研究诗词的专家,听说他不仅要朗诵的《沁园春・雪》,还要请同学们回答问题。如果他问你下面这些问题,你怎样回答?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这首词分为上下两阕,请写出上阕的最后一句。

2.这首词的下阕是“惜”字统领下文,到哪句为止?请你把这个句子写下来。

3.这首词上阕的前几句写了眼前的实景(现实景象),后几句写的是虚景(想象景象)。请把写虚景(想象景象)的句子写出来。

4.这首词下阕中的“略输文采”与“稍逊”含义相同吗?请写出理由来。

5.这首词上阕与下阕主要运用的表达方式分别是什么?(各写一种)

6.请写出这首词中既是对偶又是比喻的句子。

解析:题1考查考生对现代诗歌的分段能力。让考生写出下阕最后一句,要做好这类题目,一定要对整首词有所了解,上阕写景,下阕抒情,因此考生把握好诗歌的分段点,应该是“分外妖娆”。

题2考查考生对诗歌词语的理解能力。“惜”字起领起下文的作用,考生就从这个字向下找,本题应该到“只识弯弓射大雕”。

题3这首词作者借景抒情,上阕写景,所写的景物有实有虚,前面几句是实写,后面几句是虚写。考生了解这些后就能找出虚写的句子是“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题4考查考生对诗歌中重点词语的理解能力。做好本题考生须仔细阅读诗句,思考词语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里的两个词语“略输”与“稍逊”意思相同均为是“稍差”;而“文采”与“”意思也是相同的应该是指广义的文化。

题5考查考生对表达方式的掌握情况。做好本题考生首先要了解常用的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五种。结合诗歌看,这首词是借景抒情,因此上阕以“描写”为主,下阕以“议论”为主。

题6考查考生对修辞的把握能力。本词使用了不少的修辞,考生做本题要按题干的要求去做,找出使用对偶和比喻的句子。所以考生首先要了解这两种修辞手法,根据定义去判断。

参考答案:1.分外妖娆2.只识弯弓射大雕3.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红装素裹”是核心句。)4.(1)含义相同。(2)“略输”与“稍逊”都是稍微之意,“文采”与“”都指广义的文化。5.描写;议论。6.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解题策略】

1.要知人论世。鲁迅说:“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就是说在鉴赏诗歌时,既要明确作者的创作背景,了解其写作动机,又要从整体上把握诗人的情感态度。例如闻一多的《一句话》:

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爆一声/咱们的中国

这话教我今天怎么说/你不信铁树开花也可/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等到青天里一个霹雳/爆一声/咱们的中国

闻一多说:“诗人主要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1925年,他留美回国,看到的是封建军阀统治下的黑暗现实和民不聊生的景象,于是用《一句话》表达出对理想中的中国的热切期盼,用自己的全部情感讴歌了一个永恒的爱国主题。

2.要抓住诗眼。诗眼是诗歌中最富有表现力的关键语句,是作者精心构思的语句,是诗歌“立言之本意”。考生要抓住诗歌中反复出现的句子或诗歌的最后一节,这里往往是诗眼所在。如《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就是全诗的“诗眼”,表现出作者对待生活的积极态度;《死水》中的“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表达了作者创造新世界的强烈愿望。

3.要分析意象。意象是作者的主观感受和客观事物相融合的产物,是通过作者的选择与锤炼,重新组合后产生的一种含有特殊意义的语言形象,是作者借助客观事物来表现其内心世界的结果。例如余光中的《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在这首诗中,作者连续使用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来揭示自己的思乡之情、思亲之苦,表达了渴望祖国早日统一的迫切愿望。

4.要知晓抒情。诗歌的抒情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直抒胸臆,即在诗歌中直接表现作者的情感态度;一种是间接抒情,即在写人、叙事、写景、状物的过程中渗透作者的感情,主要有寓情于事和寓情于景两种形式。例如艾青的《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这首诗采用了间接抒情和直接抒情的手法,借助一只鸟的形象抒发了作者对祖国的挚爱真情。

5.要明确手法。诗歌的形象性与抒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因此我们要掌握诗歌的各种表现手法,如比兴、拟人、夸张、对偶、排比、衬托、反复、象征、以动写静、小中见大、虚实结合、托物言志等,这样才有助于披文入情,更好地理解诗歌内涵。例如臧克家的《三代》:

孩子/在土里洗澡/爸爸/在土里流汗/爷爷/在土里埋葬。

诗歌运用排比句式,为我们刻画了一辈子都“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形象,写出了他们世世代代与土地为伴的艰辛,既有对农民的同情,更有对农民的礼赞。

【即学即练】

一、(2015・山东东营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我用残损的手掌》

1.作者情感随“手掌”活动而变化,试仿照示例填空。

示例:“贴”:向往与期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谈谈你对诗中“残损的手掌”这一形象含义的理解。

3.就本诗运用的一种艺术手法作简要的赏析。

二、(2015・湖北恩施卷)欣赏下面一首现代诗,完成文后各题。

雨 伞

苏叔阳

你的命运就是陪伴乌云,

注定了要一生经受风雨。

你撑开整个身躯,

为他人创造一片干净天地,

却湿透了,你自己。

(选自《苏叔阳文集》)

第12篇

一、深入开展理论学习,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一)协助学校党委在全校开展“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学习讨论活动。起草了《关于我校开展“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学习讨论活动的通知》,对学校的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进行部署安排。认真撰写每个阶段的工作总结,剖析制约学校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努力探索促进科学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新举措。

(二)承担学校党委中心组学习的文秘工作,积极协助学校党委中心组开展理论学习。指定专人负责资料准备、学习记录、学习情况及时上报和其它服务工作,保障了中心组理论学习的顺利开展。至今为止,党委中心组2009年共开展了6期专题学习。

(三)认真组织、实施全校教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组织全校党员2600多人参加市机关工委的“双学”(学习十七大精神、新)知识测验。

2、组织动员教职工参加全国法制宣传公益征集、广东省“改革开放与我的生活” 征文、佛山市的“继续解放思想,进一步推动我市组织工作” 征文、征集广东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

3、组织观看“汶川地震情牵佛山”大型摄影巡展、向抗震救灾英雄教师学习活动等。

(四)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认真组织实施每月一次“主题班会”,一次“党团活动”,一次“影视教育”、一次“形势教育”的“四个一工程”。

2、圆满完成学生第十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讨活动。共举办学习辅导会和座谈会47场次,收集学习研讨论文2102篇,经专家组评审,评出一等奖论文10篇、二等奖20篇、三等奖30篇并进行了表彰。

(五)完成教职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课题立项工作。

(六)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协助上级有关部门和学校党委做好维稳工作。

二、积极发挥媒体作用,努力拓展对外宣传

(一)做好重大节庆日和学校重大活动悬挂标语、横幅等环境布置工作,展现校园文化的独特魅力和育人效果。一年来,共制作并悬挂横幅200多条,欢迎牌100多个,此外还有充气拱门、空飘气球、彩旗、大型喷画、海报等。

(二)加强校园宣传环境管理,严格执行《校园宣传品张贴悬挂的管理规定》,做好校园宣传环境的检查、监督工作,美化校园文化环境和提高校园文化品味。

(三)充分发挥宣传橱窗在宣传阵地中的重要作用,在重大节日和重要活动前制作相关专题橱窗。今年已制作庆祝“五一”的专题宣传图片、庆祝建党87周年专题图片、50周年校庆专栏、50周年校庆活动集锦等四期宣传橱窗。

(四)做好学校重大活动的摄影、摄像工作,收集和保管好影像资料,为学校的各项重大活动留下珍贵的影像资料,并及时以简讯形式作宣传报道。

(五)加强学校广播台的建设和管理,提高广播台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在上半年,完成了对各校区广播台的检查及检修,并指导广播台学生干部进行换届选举,对新任学生干部进行培训。

(六)以50周年校庆活动为契机,加强与省、市新闻媒体的联系,努力提高学校知名度,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三、紧扣学校中心工作,加大校报深度报道

(一)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做专题报道。为增加校报的可读性、贴近性,编辑部在校报的报道内容方面,进行整体策划,以学校的中心工作为基点,当下发生的新闻为突破口,深挖新闻背后的新闻,多角度、全方位的报道事件,如本报在短短的两个月,4期报纸中开设了七个专题报道:50周年校庆专栏、记忆、创业成人、30年如歌的岁月、改革开放30年思想大解放、80后与90后、超越梦想——我的奥运等。

(二)抓校报学生记者队伍建设。学生记者是校报重要的采写骨干,编辑部利用周一下午,学生课时不多的时段,对学生记者进行新闻采访与写作技巧的培训。并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安排适合的采访任务,尽量让学生多跑多写,使他们在校报这一平台上发挥最大潜能,得到最好的锻炼。

四、精心策划周密组织,圆满完成校庆宣传

(一)组织完成校庆网站的设计、维护和更新工作。校庆网站于5月23日正式开通,截至目前,共登载各类信息115条,点击率超过5万人次。

(二)建立校庆vi系统。完成校庆标识、校歌、校庆宣传画的征集、审定、制作、使用等工作。

(三)完成校庆宣传专题片dvd的拍摄、制作及包装任务,并将其刻录了中文版5000盒、英文版500盒。该宣传片采用现代媒体手段,回顾了建校50年的光辉历程,较全面地展示了学校教学、科研、育人的巨大成就和学子校友的风采,获得广大师生和校友的好评。

(四)编辑出版《佛山科学技术学院50周年画册》(珍藏版)。完成了画册的整体策划、画面挑选、文字说明、整体风格设计、封面设计、英文翻译等各个环节,共出版画册5000本,被誉为建校以来页码最多、图片最翔实、整体设计最精美、印刷质量最好的画册。

(五)编辑出版《50周年校庆简报》3期。

(六)主办校庆文化周活动。举行“大行德广·伴你成长”暨佛科院50周年校庆大型音乐会一场。主办“岭南木棉火样红”校庆文艺晚会一场。为办校庆文艺晚会,宣传部先后到11次到各校区、各学院审查、遴选节目,3次赴三水荷花世界磋商外请节目事宜,多次组织演出单位进行连排、彩排,最后确定17个节目参演。为节省经费,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宣传部与多家知名企业商谈赞助校庆活动,得到了广东省六建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农行银行佛山市分行、佛山市三水荷花世界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解决了宣传经费紧张的问题。晚会现场挤满了热情的观众,精彩的节目引起阵阵掌声,欢庆的气氛将校庆活动推向了。

(七)营造祥和、喜庆、热烈、欢快的校庆氛围。

1、布置校庆专题宣传橱窗二期。

2、悬挂校庆宣传横幅二批共38条、张贴校庆宣传画100张。

3、空飘气球18个、搭建充气拱门4个。

4、插彩旗1000面。

5、树立大型校庆标识6幅。

(八)利用媒体进行宣传。

1、策划、设计《南方日报》、《佛山日报》校庆专版并撰写专版文稿。

2、策划、设计《佛山日报》校庆专栏,征集、审定专栏文章,从11月3日至11月8日连续刊出。

3、策划、设计《佛山日报》、《珠江商报》通栏祝贺广告。

4、邀请广东电视台、光明日报等十多家媒体单位来校现场报道校庆庆典。广东电视台、佛山电视台、南海电视台在当天的新闻中播出校庆盛况,《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佛山日报》、《广州日报》、《羊城晚报》、《珠江商报》、《珠江时报》等媒体争相报道我校校庆庆典活动,其中《南方都市报》、《佛山日报》、《珠江商报》等媒体把我校校庆的报道放在头版头条或眉眼等重要位置。

5、校报出版校庆彩色专刊一期。

五、工作中的突出矛盾、存在问题和主要差距

(一)人员配备不齐,宣传报道难免不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