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地域文化论文

地域文化论文

时间:2022-03-02 09:31:0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地域文化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地域文化论文

第1篇

(一)红山文化

距今五六千年前的石器时期,红山文化发源于辽宁西部大凌河与西辽河上游流域活动的部落集团中,至今,我们已经发现了近千处红山文化遗址。红山文化是一种农业文化,红山文化的原始先民们擅于饲养,兼事渔猎,细石器工具发达。因此,这一时期的艺术造型文化发展迅速,这种艺术造型文化对于现代文化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比如红山文化中的“龙形象”是中华“龙文化”的发源,红山“龙”成为一种文化发展的脉络意象,历经不同社会历史时期的发展演变,至今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红山文化中的“玉龙”是中国文化历史上的一大发现。这件“龙”作品呈现墨绿色,高26厘米,造型完整,体态蜷曲,呈C字形。它的吻部前伸,呈现略向上弯曲的姿态,嘴部紧闭,有对称的双鼻孔。这件作品概括了中华“龙形象”的特点:鹿眼、蛇身、猪鼻、马鬃。这种特征延续至今,在世界范围内成为现代中华文化的象形符号,成为“中国人”“中华民族”的永远的象征。红山文化不仅具有现代文化的历史存在,在现代文明发源的界定上也起到重要的佐证作用。在红山文化重大考古发现以前,人们所知的只有夏商周以来近四千年的中华文明史,红山文化使人们重新审视中国史前的历史,扩展了中华文明的源头。

(二)移民文化

东北地域文化还是一种移民文化,这种区域性的移民文化特点,使东北的区域文化呈现出一种丰富繁杂的大一统的现状,这种现状对于东北现代文化的发展也起到重要的作用。东北地域文化的形成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这种文化包含了三种具有代表意义的文化类型:少数民族文化、以中原文化为主导的汉文化、异国异乡文化。据考证,从原始社会开始,中原文化就是东北地区的原驻民文化。随着历史的发展,东北的社会人群增添了流民、移民和谪戍之人,这些人为东北文化中注入了山东、山西、河北等地区所具有的中原文化、齐鲁文化、岭南文化、吴越文化。总之,东北的区域文化是以中原文化为基础,发展、吸收、融和了其他地方文化,在文化的传承、融合、嬗变中发展而来的。这种移民文化的特质使现代的东北地域文化具有兼容性、包容性、开放性的特点。

二、东北地域文化的现实性在现代文化中的作用

东北地域文化的历史性特点对于现代东北文化的发展起到很多的作用。东北地域文化中的现实性特点对于现代文化的发展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一)东北方言文化

语言是文化内涵的外在显现,东北方言是东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北方言不同于其他地区的方言,东北的方言是由这个区域内部的各个不同的民族语言文化相互融合而产生的,是一种由历史的熔铸和自然的陶冶而形成的独特的文化现象。东北方言是一种多元性的文化现象,具有简洁、生动、形象,富于节奏感的特点,契合了东北人豪放、率真、风趣的社会群体性格。研究东北方言的形成,有助于了解东北方言中蕴含着的中华民族文化特色。

(二)东北饮食文化

与其他地区的饮食文化不同,东北的饮食文化具有热烈、豪放的特点。东北菜的菜码大、菜量足、菜味重。历史上,东北地区属于富足、丰饶的区域,与其他地域相比,东北地区较少出现饿死人的时期。东北饮食文化是一种物产丰富基础上的简约与丰富的综合。有学者认为,这种丰富之上的粗糙与简约是东北人将精力放在一统天下上,都没有把精力放在研究吃喝上的结果。东北的现代文化受到饮食文化的影响很大,东北饮食文化反映了东北地区人们的人生哲学、生活美学。

三、东北地域文化在现代文化发展中的意义

第2篇

地域指特定区域的地理环境,具有确定的地理位置和区域面积。文化是指人类在各种社会实践中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们精神活动的产物,是人们对自身的思考,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包括社会意识形态、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文化具有地域性,不同的地域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文化的产生与地域有关。由于地理位置的差异,人们为了适应环境,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创造了具有自己地域特色的文化,逐渐发展为地域文化。室内设计指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环境和要求的标准,运用一些技术方法和建筑设计的原理,设计出符合人们要求的,满足物质和精神需要的室内环境。室内环境除了满足人们的需求,还反映了传统文化、建筑风格、文化气息等。地域文化和室内设计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地域文化对室内设计的影响很大,而室内设计对地域文化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地域文化是室内设计的创作源泉之一,室内设计中体现出的风俗习惯、历史文脉、风土人情等特征,都是地域文化的再现。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室内设计不单单以人类栖身地为目的,而是融合了艺术、宗教、人文科学等,体现了一个地域的意识形态、生活习惯和审美情趣。作为室内设计师应该深入了解地域文化,在创作过程中,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地域文化。

2地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现状

国际主义风格盛行的时期,L.曼德福最早提出地域文化创作,但是人们并不引以为意。1964年,伯纳德•鲁道夫斯基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了“没有建筑师的建筑”的展览后,人们才开始注意地域文化。80年代,人们热衷于研究文化热和方法热。90年代,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建筑师们开始挖掘地域文化,将其运用于室内设计中。近年来,很多国内外著名的大师在设计作品时,都注重与地域文化的结合。国外设计大师黑川纪章、埃利兹、矶崎新等人,国内的设计大师如曾坚、王琼等人,在他们的设计作品中多数都能体现出当地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地域文化。黑川纪章先生在对吉隆坡机场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将地域文化与国际现代化相结合。王琼在其建筑设计中主要强调的内容就是文以载道的理念,设计大师们在探索以及模仿中不断地寻求本土性与国际性之间的平衡。

3地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呈现的特点

(1)表现形式的特征,即室内设计的造型特征。

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室内设计造型差异很大。地中海建筑室内常为拱门与回廊的结构,家具不修边幅的线条、凹凸不平的墙体、马赛克镶嵌拼贴的装饰等特征。东南亚地区室内常采用木构或木石结构,结合其大而低矮的屋檐,充分营造一种原生态的自然、恬静、清新的空间环境。对于我国的室内设计来说,总体上北方显得粗犷豪气,南方相对细腻秀气。

(2)装饰材料的特征。

装饰材料是室内设计不可少的材料,市场上的装饰材料种类很多,选用的材料不同,效果就不同。由于地理位置不同,材料产地不同,民族文化差异等,在选料上各地区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化特征。例如,石头常作为室内设计的天然材料,由于地域差异、风俗习惯等,有些地区往往使用整块石头,体现出粗犷的特质,而有些地方则对石头精雕细琢,小巧玲珑。再如在我国西南地区的傣族居民的竹楼别具风格,因为他们生活的地区气候适宜,地势平坦,盛产竹子,所以在室内装修中常使用竹子。

(3)色彩设计的特征。

色彩是室内设计的灵魂,进入一个室内空间,最先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色彩。它对室内的舒适感、温馨感等具有很大的影响。不同地域的人们对色彩的喜好不同,如广州人喜欢灰黄色,哈尔滨人喜欢米黄色,的室内设计就以白色、明黄色、褐色为主。陕西窑洞建筑与室内设计中采用土黄色为主,这些色彩的运用都与各地域居民的生活习惯和民族风俗习惯有关,具有鲜明的地域性。

4地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原则和表现手法

(1)原则。室内设计作为一个综合的艺术,室内设计者们在进行室内设计的过程中往往只是一味地追寻它的实用性及美观性,最终导致了设计师的设计目的只是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和精神享受,最终导致了人们一味地向大自然进行索取,从而使大自然遭受了不可挽回的破坏。在进行室内设计过程中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将自然、人文不断地结合,最终创造出更具文化内涵、符合人生活的空间,这就是室内设计发展的时代特征及基本走向。

(2)表现手法。人类文化在一定的时空内不断地融合、沉积,最终形成了具有多重文化属性的文化地域景观。作为和人类的生活环境相关的室内设计的发展,离不开本土地域文化的背景。因此,在室内设计的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地域性设计的语言。这其中包含在进行室内改造的过程中要与特定的室外建筑风格以及环境进行合理融合,不然将失去室内设计的最根本意义。尊重历史传统、地域文化并不就等于拘泥于传统旧制、空洞复制,而是用当代的技术和材料对传统文化、地域文化进行新的诠释,使室内设计具有时代的特征。地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表现手法多种多样,但主要有两种:首先是主题空间表现手法。其归纳起来又可分为形式主题与情节主题,形式主题以突出某一地域的物质环境来使人联想到该地域的生存状态和风土人情。例如,号称世界上第一家水下餐厅的马尔代夫的伊特哈,四周完全采用透明的丙烯酸酯材料,让顾客置身于海底,欣赏印度洋水下真实又奇幻的海景。情节主题以地域文化中的典型历史、人物、故事、神话等为联系,来塑造空间的性格。其次是符号表现手法。符号往往作为传递和负载信息的中介,是认识一项事物的简单手段。在最早的原始社会,符号起源于劳动,原始社会的人们往往不自觉或者自觉地使用符号来丰富自身的生活,从我们祖先那时候的结绳记事到目前的歌舞图腾,这都是维护社会传统秩序的信息符号。设计的符号语言其实也是一种文化在建筑空间里的描绘语言,将建筑外观、空间形态以适当的结构造型、材料质地、色彩等元素来表现社会礼俗、历史文化、时代风尚等思想情节,这体现了地域文化赋予空间的生命力。因此,将复杂又庞杂的地域文化元素符号应用到室内设计中时必须要进行分析、归纳,最终提炼出更加容易表达、具有个性化、独特性的全新设计符号,保证其具有特定的代表、象征以及暗示意义。例如,在对扬州西北绕城高速公路的双沟服务区室内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将扬州市花的花形进行进一步抽象提炼,最终应用在服务区室内设计中来,从而使服务区的室内设计强烈地反映出了扬州地区的地域文化。此外,在对服务区室内设计过程中同样还采用了扬州八怪人物的肖像诗画立于门厅的入口处作为背景墙,最终使服务区的室内设计与扬州地区的地域文化紧密结合。

5地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应用的实例

现代皖南的黔县宏村村落保持着明清建筑,居民的生活习惯保留着像古代的那种男耕女织的田园生活,村落布置井然有序,房子依山傍水,建筑外观素雅,人们生活融洽。苏州博物馆新馆是地域文化和现代科技结合而创造出来的经典建筑。设计师成功地将苏州地域文化与现代科技巧妙结合,使建筑物展现出苏州历史的悠久和浓厚的文化底蕴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就。新馆大门为玻璃重檐两面坡式金属梁架结构,既含有传统建筑文化中的元素,又赋予现代化崭新的气息。王琼设计的苏州图书馆新馆,注重室内环境设计与苏州的地域文化巧妙的结合,营造了现代图书馆的文化气氛。在做设计前,他们对苏州地域文化进行深入了解,了解苏州人民的生活习惯等,进而创造出苏州文化与现代化结合的图书馆。在入口大厅与中庭交接处,有四幅玻璃条幅隔断立于两翼,内容为天地人和与书兴风雅,空间上体现通透性,又避免了一览无余,增加了空间层次,也体现了空间中一股书卷气息。

6小结

第3篇

不同的地域产生了不同的文化,商品的包装是人类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想折射,不同地域的设计师长期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所形成的社会意识影响着他的设计。

1.何谓地域文化

人类社会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曲折漫长的积累和沉淀过程,世界的文化不是来自于同一源头,自然就有了地域性、民族性的问题,世界上每个不同的民族或不同地域的人民,由于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制约,形成了与其他民族、地域不同的语言、文化、道德、价值和审美观念,因而也就必然形成了与众不同的地域、民族文化。

2.包装的地域化设计思想

包装艺术设计是将各类不同的商品加以保护及美化,将商品的优点及形象尽量展示,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从而促进商品的销售活动。包装设计的思维是一种具有长期战略的定位思想,它包括五“W”(what、who、when、where、why)方针。其中的“where”即是“什么地点”,是指包装设计的地域依据。地域的文化特色是包装设计的灵感发源地,在设计中起着重要的基础和指导作用,设计师常常通过对地域文化特色的研究来解决设计中风格的问题。

3.地域文化在现代包装艺术设计中是不可缺少的因素

地域文化,是设计师的灵感来源,地域传统除了可以体现商品自身的个性和文化性以外,也可以使消费者更加明确自己所要选择商品的特色。包装设计思维的起始点往往是商品自身的地域文化特征,最终展现给消费者的是能够区别于其同类商品并可以传递独特文化信息的完整产品包装。

在包装设计中,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商品都可以运用设计的语言相互沟通,并在包装中体现出各自的精神追求。如英国的包装十分注重典雅的整体风格,在材料的选择、色彩的运用、图形的组织以及华丽的文字上都体现出浓烈的英伦气息;日本的包装善于吸收外来文化,同时更加重视表现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设计风格简洁大方并充满本土的文化韵味,地域特色非常明显。世界优秀的包装作品,带有地域特色的作品往往都会成为焦点,其设计观点力求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之间通过包装将民族性与国际性的交融表现出来。

二、地域文化在现代包装艺术设计中的运用

在信息社会,现代包装艺术设计更加注重包装的造型以及色彩、图案和文案,成了随商品而行的、体现地域传统文化的广告。

1.现代包装艺术设计中文化特色的运用

“文化特色”一直是商家和消费者所钟爱的包装风格形式。如何适度运用“文化特色”,将商品自身的特点与地域文化巧妙和谐地融合在一起,从而影响包装设计的发展,以下几方面设计师应加以注意和思考。

(1)设计者要从创新观念的角度进行思维

现代包装设计的构思是一种创新性的思维活动,是融分析、研究、发现、创造的复杂过程,设计师运用自己的文化知识、经验、感觉、借鉴、综合分析等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创造性,通过包装设计构成的元素表现主题,努力创造品牌特有的地域性文化。因为包装中至关重要的一点是设计必须传达商品的文化性,因此,设计者在其原创力的驱动下,始终应该坚持他的观念和构思,都应使其原始的主题和他所决定传达的信息更生动、更可信、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从而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倾向。

(2)设计者要从同类商品的文化角度进行思维

包装设计师在接到一项设计任务时,要充分地了解市场上同类商品的销售情况并研究它的成败因素,同时收集大量的国内外同类产品的典型包装,研究它们的设计特点和市场流行趋势。只有透彻充分的分析,才能对设计任务进行合理、合适的包装设计,才可能在商品上市前得到企业的认可。包装中是否运用文化性的设计风格要视产品的实际情况而定,首先要看产品的用途是不是适合文化性的包装风格,选用何种地域性的文化去表现该产品;其次是产品本身是否带有历史的文化烙印,从历史文化中选择设计风格;再者是产品提供给何种消费群体去使用等因素。

(3)设计者要从商品主要消费群体的角度进行思维

成功的商品包装应该是经过市场(商品主要消费群体)的认可,并且是能够创造经济效益的设计。任何产品如果不被市场认可,不管如何为设计者所推崇,也只能是一件艺术品而已。设计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艺术,如果不被多数人认可,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设计不仅仅表现为设计师的个人意志,而是设计者走进市场,了解市场需求后同消费方换位思考的总和,这对商品包装的成功与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设计者要从商品定位的角度进行思维

商品的设计风格定位已经变成某种物质性的文化消费。产品经过包装后就变成了商品,在上市前首先是要选择销售方式,即产品的定位,销售对象定位,产品与销售的组合定位等。同时还应了解产品销售地域的生活风俗、禁忌等问题后才能有的放矢地设计,只有销售方式的准确定位,才能受到厂家和市场的欢迎。一件好的销售包装,在定位方法上强调主要的表现方面,定位具有双重性,使不同的人因其心理状态不同,而感到这种产品包装是专门为他(她)们设计制造的,从而引起较大的购买欲。2.现代包装艺术设计中地域文化的表现形式

由于包装绝大多数是销售包装,包装设计时除了考虑对商品的保护性和宣传性以外,还要在包装上体现出明确的地域特征,通过视觉对包装语言的文字、色彩、图形等独特的传达方式,来传递各地域的商品信息,吸引消费者的注意,这是设计者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1)包装设计中以图形表现地域文化

人类在交流的活动中,或许会有碍于彼此语言上的阻隔,但是,借着对图形语言的某种共识,实现“世界语”的传播效能。图形是设计师设计思想的体现,也是设计作品的具体表现,同时进一步地影响着人们对某种商品的感性判断力。图形作为文字的辅助功能,赋予了文字具体的形象,在包装上使用具有地方特点的图形可以强化商品形象的作用,这是包装设计中常用的设计手段之一。具有地域特色的图形是一种体现内涵观念与情感的视觉语言,表现力极强,可采用地方风景、人物服饰等图片来增加特有的象征性、风俗性、奇特性,增加消费者对商品产地的兴趣。

(2)包装设计中以色彩表现地域文化

在包装设计中,色彩是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段和构成要素,能够激发人类的各种联想和情感,某些特定的颜色本身就是地域文化的体现,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人们已经完全接受和认可它所具有的代表性。包装中地域色彩的设计要点一是具有醒目的地域识别能力,二是具有色彩地域象征性来影响人们的情绪,三是地域色彩的联想与暗示作用。因而在包装设计上,可以充分发挥这些地域形象色彩的传达能力,以潜在的暗示或味觉的诱惑,吸引并打动消费者。

(3)包装设计中以符号(字体)表现地域文化

符号(字体)是重要的信息交流工具,是包装设计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形式,这种表现形式最具代表性,突出表达了丰富地域文化内涵的精神形象和情感气质,表达和发扬了各个不同时代社会普遍的审美规范和审美理想,构成了人类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每个国家、每个民族具有独特文化的表现。如中国的“太极图”、“方块字”;美国文化的显著特征标志“$”;英国的“米字格”等。通过这些识别性极强的符号作为商品包装的表现形式,保证了商品在信息传达上的独一性和文化性。符号(字体)传递设计的要点一是准确,二是识别性,同时又具有传达潜在艺术信息的功能。

(4)运用我国的文化特色进行现代包装设计、建立品牌形象

纵观国内的商品包装,文化特色类的包装占有很大的比重,如“六必居”酱菜、“酒鬼”酒、“念慈庵”中药等著名品牌,他们作为历史文化和地域性的产物,不但声名远播而且在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们不仅是经典名牌,而且一直致力于发扬传统文化的魅力,其设计风格长期影响着市场上的同类商品,也反映出地域文化特有的强大吸引力。在包装设计中恰当的表现地域的文化特色首先就应透过其形式之实把握其精神之真,更多的关注传统地域文化,将其文化内涵化为自我修养,在设计中自然地体现,传承超越本源,从形式上重构升华,赋予整个包装设计以更高的文化格调,使人能够在包装的美感中,体会出强烈的时代特征和深邃的传统地域文化精神。

结语

人们对传统的喜好是千差万别、不断变化的,因此,现代包装设计中表现地域传统的特点应在尊重人类历史风俗的习惯和各区域人们的生理感觉上,避免个性的特征与表现的主题发生矛盾冲突,在崇尚个性的时代,人们以体现地域特色作为个性象征的心理是不容忽视的。具有地方浓郁特色的包装犹如一位文化使者,创造着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人与人之间联系与沟通的纽带。对设计师而言,“为传达而设计”的信念高于一切,以“人”为本的设计是根本的宗旨,对传统文化的弘扬是设计师的义务与责任。

参考文献:

[1]宋宝峰:《包装容器结构设计与制造》,印刷工业出版社,北京,1996。

[2]杨仁敏:《包装设计》,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重庆,1998。

[3]芦影:《视觉传达设计的历史与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2000。

第4篇

建筑的本质是空间的运用,空间是建筑的灵魂所在。所以运用空间的因素是完善建筑的地域性的核心。通常来说,传统的度假酒店的设计所注重的是建筑的地理位置,基本功能和地域形态,而忽视建筑过程中环境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废弃物的回收利用以及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广义上来说,生态型度假酒店的设计是指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在适当的时间和条件下利用当代材料的科技手段,来达到保护自然环境,节约自然资源的目的。并且根据不同的地域特点,地理气候和文化特色,从而为人们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营造良好的生态系统。如依山傍水,就形而建;注重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与遮蔽,完美而充分的利用阳光,空气和水分,构建和营造一个和谐有序的环境。随着时间的更替,对于生态度假酒店有了不同的定义和衡量标准。但其原则的还是基于建筑与人类与自己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四个重要的方面。

1.1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尊重

设计生态度假酒店的前提是保护和尊重自然环境,这是一种环境共生的观念,它要求设计者在充分把握旅游生态度假酒店的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尽可能的顾及到自然景观的保护,使新的建设与当地自然生态环境和谐融洽,成为一个和谐健康的景观系统。它的意义不仅仅是满足人们的度假休闲的旅游需求,且能够让各个部分都依照生态学的原则进行,使各类建筑和休憩设施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作为人和自然中介的建筑,对外应有利于外部的地理环境与气候,对内应创造和营造适宜的内部环境。建筑本身也为环境中的一景,为人所观赏,为外在环境相契合。所以现代的旅游度假酒店更强调建筑与环境共生的原则,恰当的处理好自身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在设计风格,外观轮廓,外观及色彩上,应根据建筑物地形地势,环境气候等外在因素,来选择建筑物的朝向,定位以及布局,也应对自然环境中的山石,花草,树木,古迹等多加以推敲完美的结合。比如说,采用无污染,可再生,可再次利用的能源来降低能耗,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减轻有害因素建筑物对自然和当地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对于不同的区域,应尽可能的利用当地的技术,就近取材,就近生产,最大限度的发挥材料力学,美学的特点:建筑的绿化与周边绿化形成系统化的网格化关系。

1.2对使用者的关心

生态度假酒店的主体是休闲度假为目的游客,所以设计者在建设生态度假酒店的过程中,除了关注环境和生态,还需要给与使用者足够的重视。这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以人为本,从使用者观赏者的角度出发才能使建筑更为有效的合理的为人服务。利用科学而先进的方法和技术为游客营造舒适的环境,如温度湿度照度,光源,声音,为游客创造一次别样的度假体验。提高建筑的安全性能和各项设施的便利性,增强防灾抗灾能力;使用对人体不产生危害的建筑装饰材料,抑制和减少危害人体健康的甲醛辐射,电波辐射,和有害气体等。

1.3为使用者与自然环境的沟通创造条件

度假酒店在某种程度上充当着沟通使用者与自然生态环境的桥梁,应将自然元素有序并有效地被使用者运用。生态度假酒店,不在是一道将人类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隔离开来的屏障,而是人类崭新生活的提供和创造者。建筑与生态环境融为一体的设计是当今生态度假酒店所追求的终极目标,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根据建筑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等因素,利用自然采光,形成生态度假酒店室内室外高品质的采光系统。其次,保留和设置准确的通风位置,建立良好的空气循环系统,构造出精巧而良好的对流环境;第三,优化空间内的小气候,建立多层次的绿化系统,通过增加室内设施,如建设水池和喷泉等市内装置来设置良好有效的水循环,同时调节室内的温度。最后,生态度假酒店应营造和敞开式的空间环境,让度假休闲的享受区域延伸到自然环境中。

1.4有足够的条件面向未来发展

生态度假酒店面对未来发展时可能改变的用途,应具有足够的弹性。首先,楼体具有可生长性,这是指具有前瞻性的前期规划,包括基础的预留量,周边环境的预留等。其次,前期对于包括水,电,气等相关的进行一定的探究,设计过程中应对各项设备在发展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进行设想,保留一定的空间。第三,针对室内设计的变化性,多样性和丰富性特征,运用可以交替更换的建筑构造手法,采用耐用且可更换的装饰建筑材料,来帮助度假酒店的建筑进行保修和重新整合。

2生态型度假酒店的地域文化表达

对于室外的生态度假酒店来说,地域性主要体现在人为地建筑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也就是说,我们所说的生态环境不仅仅包括自然生态环境,更包括文化生态环境。具体来说,可以从地形,气候,地域三个方面来探究生态度假酒店的对地域文化的表现及表达。

2.1营造地域

度假酒店常常会受到地理位置和环境格局等客观因素的限制,使得外在环境代替建筑成为设计需要关注的主体。这就要求在设计的最初的选址和考察阶段,应充分考虑好周边环境,将度假酒店营造为主要被观赏的对象。因此,生态度假酒店所处的自然环境便成为设计的出发点。首先是关于规划好建筑设计,处理好地形。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是指尽可能的避免危害当地的自然环境的同时,利用好现有的地形和景观要素。生态度假酒店往往位于远离城市的自然风景区,一般为山地,有着起伏的地形地势,这就需要我们对于高低起伏的地势予以足够的重视和关注。同时,外部环境景观在生态度假酒店所占的面积比例应当远远大于城市酒店,决定着生态度假酒店与周边环境的融合程度。其次,营造出能够合理调节气候环境的建筑布局,通常是采用复合式的界面来借助自然气候中有利因素和规避的不利因素。不同的区域有着差别迥异的气候条件,比如说为了最大限度的抵御寒风和冷气流,山间的度假酒店往往采用集中式的布局来减少与外界环境的接触。相反地,为了借助海风,海滨度假休闲酒店会采用分散式的布局形式的开阔舒展的风格来达到降温作用。

2.2技术上体现文化地域性

具有度假休闲性质的生态酒店,建筑设计和技术应以实用为基本点,其技术通常有熟知的自然采光,遮阳通风,节能减排等。并且以针对当地地理环境,气候变化,历史文化相关的技术与方法,以现代的手段和当地的材料巧妙结合的运用,达到因地制宜和建筑和生态有机统一的目的。

2.3文化生态理念体现地域性

生态的概念属于一个系统的范畴,包含人类生产生活的环境,以及人类的历史文化环境。度假酒店作为了解当地文化的窗口,能够折射和体现当地的社会文化和人文素质,所以设计者应该加强对生态文化这一理念的重视。一方面,这需要我们做到整合当地的文化元素和历史元素,加以提炼具有象征意义的文字或符号,采用多样化的设计手段和新颖表现手法来表达和升华,加强整体的联系并体现在生态酒店的布局和设计中。同时度假酒店也应成为地域文化的特色建筑,无论从自然生态环境的空间布局和材料运用方面,还是表现传统特色文化方面都应成为传承和发扬的载体。

3结语

第5篇

一、基于馆主生活环境的自然生态环境知识素养

生态环境的保护好坏与人的认识程度息息相关,安吉今天良好的生态环境,与前人强烈的生态保护意识良好的自治能力和自主意识紧密相联。在讲解过程中,应善于寻找古今认识的结合点,特别是今人与馆主认识的结合点。通过对吴昌硕生平资料的挖掘,可以发现吴昌硕不仅是艺术上的大师,也是生态环境保护的支持和行动者。在1885年,吴昌硕(当时名为吴俊卿)得知家乡要拟定禁止砍伐森林树木、以保护环境的“村规民约”后,与其他几位村民制定严禁砍伐林木以保护环境的村规民约,并共同出资,在人员聚集的村东关帝庙立碑以告村人。碑文中写道:“凡山脉水口及一切公所关系等处概不许明拌暗砍,并暨有时或被水倒风挠,亦归公用,不得争取以为己有。如有贪图渔利仍蹈前辙者,鸣公究治,决不徇情”这样就把历史与现实、古人(馆主)与今人联系起来了,对普通观众来说就能达到既认识了馆主又加深了馆主家乡自然风貌的印象。

二、基于馆主生存时代的地方历史知识素养

名人纪念馆作为第二课堂和终身教育学校,向社会大众,特别是青少年传播历史文化知识,培养和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和历史文化素质。名人生平陈列,既是名人的成长养成史,同时又是一段地方史。因此,优秀讲解员必须拥有地方历史知识素养和运用。吴昌硕生存的时代,是中国近代最为动荡的时代,历经、天平天国、封建王朝灭亡、、军阀混战等时期。吴昌硕在家乡的时期主要是他青少年时代,吴昌硕的青少年时代,亲身经历了正史中被称为“庚申之难”的战争的惊涛骇浪,为躲避战乱,有五年的逃难流浪生涯,在战争中他失去了除父亲外的几乎所有的亲人,留下了很深的战争创伤。平定之后,吴昌硕在三十一岁那年撰写、书刻《鄣吴义冢碑记》,义冢碑记记载了吴昌硕的家乡在太平军战争之后2千多人的大村仅剩25人,故土废墟,人口凋敝的惨状,这一段历史不仅给了他个人一生以深刻的影响,锻炼了坚忍心志和刚毅人格,通过对他这一时期生平的研究,也可窥见整个安吉在天平天国运动中的遭遇,《鄣吴义冢碑记》是战争造成人口锐减的是一份宝贵的佐证史料,成了研究太平军在安吉的活动的重要的史料实物,这场战争直接导致了现代安吉的人口格局,成为移民大县。根据县志记载,1860年前后,战争严重波及原安吉、孝丰两县。战乱及瘟疫、饥饿等原因,造成本地人口的锐减。其时安吉县人口损失率96%,而孝丰县高达97.5%。1871年后,清廷实施“招垦”“招佃”政策。河南、湖北、安徽和本省宁、绍、温、台等地乡民先后迁入。从清咸丰、同治之后大规模的移民潮,到民国期间不间断的移民,致使如今的安吉人上溯祖辈,绝大多数皆为外来历史移民。历史移民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如今安吉民间习俗的差异性和乡土文化的多样化。多种移民文化的传承和融入,使安吉各地的乡土文化、民间习俗呈多样化态势。不同的移民后裔,在生产习俗、人生礼俗、饮食习惯等方面至今还或多或少表现出某种差异。至于在民间歌舞、地方戏曲等文艺活动方面,移民传承的地方差异更为明显。据2006年浙江省“民俗民间文化遗传”普查结果,安吉共有各类民俗民间文化样式119项,将近占整个湖州市总量的二分之一,仅首批民间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就达28项。安吉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数量和质量名列湖州市前茅。所以讲解员有了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就可以把个人史与地方史串联起来了,使观众(游客)能收获更多的地方文化知识。

三、基于馆主创作材料源泉的地域特色文化知识素养

地域特色文化是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长期形成的生产生活方式、历史遗存、文化形态和社会习俗等特色文化,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作为地方名人文化纪念馆,也是地域文化的一个集中体现。让观众在参观纪念馆的同时了解地方特色文化,也是一名优秀讲解员必须具备的职责。最直接的结合点是从馆主的创作题材上发挥。安吉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竹文化、茶文化、书画文化、山民文化、畲族文化、孝文化、移民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这些地域特色文化既是文化的传承又是生活和精神的支柱,特别是竹文化,安吉是著名的竹子之乡,竹林面积近60万亩,世代育竹、吃笋、用竹,在安吉的历史进程中,竹子始终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竹子那种自强不息、顶天立地的精神、清华其外、澹泊其中、清雅脱俗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这方土地上的人民。而表现地域文化的竹文化在吴昌硕的作品中多次呈现,在吴昌硕的绘画、诗作中有许多关于爱竹、种竹、颂竹、画竹的描绘与寄情。在绘画上如《竹石图》《竹梅双清》《风竹图》《竹子枇杷》等等,吴昌硕的画竹,竹叶大都用浓重的墨色从横向扫出,一簇簇一丛丛,迎风而动,以竹作画,意在体现吴昌硕先生自身坚韧刚毅性格,耿介情怀及高雅脱俗之气节,并以竹寄托节操之意。漂泊在外,吴昌硕也赋诗写竹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最著名的有《咏竹》“客中常有八珍尝,那及山家野笋香。”所以地域文化滋养着一代大师的成长,同时大师不断反哺着地方文化。讲解员通过特色地方文化知识的积累,在对外宣教中发挥积极的作用。综上所述,作为地方名人纪念馆的讲解员,不仅要具有专业上的文化素养,更重要的是作为地方文化的传播者,要具有地域文化知识素养,这样才能更大地发挥纪念馆的教育职能,更有利于纪念馆事业的发展。

作者:邱晓云 单位:浙江省吴昌硕纪念馆

第6篇

(一)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适合全体学生学习或参与的内容我们利用校本课程必修课的形式进行教学,让所有学生都能感受家乡传统文化的精深,体验家乡传统文化的广博,受到家乡传统文化的滋养与熏陶。不适合全体学生学习的内容则利用校本课程选修课的时间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

(二)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渠道,但不是唯一的渠道,要使学生全方位地了解与掌握地域传统文化,一方面要让学生充分利用身边的课程资源,在生活中学习鲜活的文化内容;另一方面还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校本课程的学习要避免单纯的说教,注重生活中的实践,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水平,养成习惯,形成素养,传承美德。

(四)继承与创新相结合

继承民族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但创新是发展的根本,因此,我们鼓励学生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学会创新,勇于创新。

二、传统文化校本课程的教学原则

(一)讲授传统文化知识与培养学生优秀品质相结合的原则

传统文化校本课程的学习,是以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为载体,在掌握相关知识的同时,使学生受到家乡传统文化的熏陶,并将传统文化的精髓内化为学生自身的优秀品质,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德行与修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停留于知识层面的学习,而要深入挖掘知识背后潜在的深刻内涵,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传统文化的内容,将知识的学习与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学习传统文化知识与主动传承家乡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原则

传统文化在其历史传承的过程中,有些得以留存并不断被发扬光大,而有一些却随着时间的推移濒临消失的边缘。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就是通过深入挖掘地域传统文化的精髓,让学生了解家乡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热爱家乡传统文化的喜爱,进而热爱家乡的情感,并主动承担起传承家乡传统文化的职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亲身体验与具体的实践操作,为学生提供亲历传统文化的机会,让学生掌握一些具体的方法和相关的技能,使他们成为家乡传统文化的新的传承者,使家乡传统文化能够在青少年一代的身上得以发扬光大。

(三)实施传统文化校本课程与落实国家课程有机结合的原则

校本课程的开发的主要依据是国家的教育方针、国家或地方的教育计划以及学校的教育计划、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本地的教育资源,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不能背离国家课程,它与国家课程应该是相辅相成的,是对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承德传统文化校本课程从课程内容、实施途径与教学方法等方面都要与国家课程达成统一。另外,承德传统文化校本课程的很多内容是对学科课程的补充,在教学过程中要与学科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作为学科教学的补充内容或拓展学习的部分。而且在实施过程中要遵循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性,照顾学生的兴趣爱好与个性差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实施集体教学、班级教学与小组教学相结合的原则

第7篇

地域文化是指因地理分布不同为基础的,以历史文化为主线的,以现实为表象的人文精神活动的总和。地域文化主要说的是一个地域与其他地域不同的地方如民间建筑、饮食文化、风土人情等,说到地域就要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一个城市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独特的特点正好反映城市的历史文化地域特征,地域性的概念要求必须是自然环境与人文背景等的结合。一个城市如果想很好地表达自身的历史文化,通过城市景观设计来表达是个非常明智的选择,以地域文化为背景的景观设计,可以让人们更多地了解过去、回忆过去,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地域情结。

2地域性文化设计元素的获取

城市景观设计应该体现城市的文化,景观设计的元素可以从城市文化方面进行获取,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特色建筑方面、材料及城市的彩色等。进行提取后可以用现代的设计手法进行分解、抽象和重构,运用到景观设计中。地域性文化设计元素的获取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获取:

2.1从历史文化方面获取

西安的大雁塔广场,祥龙造型的仿唐路灯,整个造型上是条大气磅礴的祥龙,灯柱的图案是中国典型的脸谱造型,色彩浓艳,造型大胆,让人仿佛回到盛世唐朝。除了路灯,几乎大雁塔广场上出现的所有建筑和小品都采用了仿唐设计,这样做可以很大程度上宣传城市文化。我国的历史文化丰富多彩、特色鲜明,这也为城市景观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与依据。

2.2从传统建筑符合中提取

有时我们经过一个城市会看到一些城市的公交站牌的造型设计借鉴了该城市传统建筑的造型元素,这样就会给我们留下较深的印象,同时也传达了这个城市的文化。如中国传统的合院空间、天井空间都是在历史文化与意识形态下共同建造的,是人们在实践的生产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在景观设计中运用这些具有标志性的元素可以唤起人们的情感共鸣。

2.3从传统图案纹样与色彩中提取

传统图案纹样往往被认为是当地的最能体现城市地域性文化特征的,所以称为最常见的装饰手法,图案纹样不仅本身具有很好的形式美感作用以外,背后蕴含的“意”也是人们喜欢的关键。人们对美好事物总是心存向往。因此,传统纹样蕴含的意义是非常适合于景观设计的。如西安城市广场中的公共座椅设计,木材与石材进行了完美结合,下方腿足部分加入了中国典型的莲花纹样,寓意富贵吉祥。

3地域性文化融入城市景观设计的方法

传统文化可以融入城市景观设计中。例如,四川杜甫草堂外的公共设施,其电话亭的设计就是采用传统文化石亭盖的形式进行设计的,极其富有装饰性。传统地域文化也可以运用于城市景观设施的材料和色彩设计中。例如,桂林地区多产石灰岩,所以当地人就将石山上开采的石灰岩加工后制成公共座椅,这样公共座椅不仅经久耐用而且与当地地域特征结合了起来。具体将传统文化融入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3.1通过对地域文化符号进行分解,转化成新的形式

对于具有地域性的传统文化符号采用分解转化的方法,形成新的形态运用到城市景观设计中去。经过分解可以从地域性文化符号的形态中提炼出新的形式形成设计元素,运用到景观设计中。

3.2利用对地域文化符号的打散再构运用到城市景观设计中

如原始器皿中的鱼纹、叶纹等图案装饰就运用了这种方式。它是利用分解、合成的方法对原始形态进行分解形成的。打散的方法一般有:对传统文化符号分解以后选取最有特征的符号进行重新组合,打破原来的组织形式通过变异进行重新排列,对原来的形态进行分解,保留最有特征的部分进行重新构造。

3.3运用对地域文化符号的置换

也就是选择一个原始形态作为原点,再根据创意置换新的符号组合成新形。如把建筑的某一局部作为载体进行再创造或置换构成。

3.4利用地域文化符号的基本型变异的手法来进行设计

例如,借用古建筑的外部形态或者服饰造型等,在保留其基本特征的前提下进行变异设计。传统文化是具有地域性的,各具特色的文化符号是相互交融的,这样就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符号系统。本土的地域文化只有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吸收才能永葆青春,跨文化的相互交流是景观设计创新的手段,用民族文化结合外来文化使城市景观设计更有生命力。

4结语

第8篇

本文作者:李岳川工作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近代广东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研究以华南理工大学唐孝祥教授及其硕士生发表的一系列著述和学位论文为代表,在研究对象上集中在广东的三大侨乡,主要包括唐孝祥《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2003)、赖瑛《兴梅侨乡近代建筑美学研究》(2005)、吴妙娴《近代潮汕侨乡建筑美学研究》(2006)、朱岸林《近代广府侨乡建筑美学研究》(2006)。下面本文就这几部著作和论文进行详细的评析。唐孝祥的《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是一部从建筑美学视角对近代岭南建筑文化进行剖析的理论佳作,作者吸收和借鉴了现代美学和建筑美学的理论成果,在生存价值论的哲学基础上提出了有关建筑审美文化机制的四层次说和建筑适应性理论,以此为理论工具,作者对近代岭南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进行了框架式的探讨。在论证岭南三大侨乡建筑审美文化机制和建筑适应性的基础上,《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进一步提出了“文化地域性格”这一颇有启发意义的概念,用来概括广东侨乡的建筑审美文化精神,作者总结道:“从文化地域性格看,五邑侨乡建筑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强烈的时代性和独特的文化性”①、表现出“鲜明的开放性特征、兼容性特征和创新性特征②”;兴梅侨乡“聚族而居的居住模式反映了对传统儒家文化的认同和持守……形式多样的客家侨乡建筑充分显示了对自然、社会和人文的高度适应性……建筑选址的风水观念反映了客家侨乡对建筑环境的审美选择”;而潮汕侨乡建筑则表现出“博采众长的开放品格”、“经世致用的商业意识”、“精雕细刻的炫富心理”③。可以看出,相较于现有的侨乡建筑研究文献,《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表现出了相对宏观和系统的视野,它不局限于对某种单一的侨乡建筑风格进行描述,而是采用普遍联系的方法,论述了不同区域、不同建筑现象背后的共同的文化驱动力,以及受不同历史地理条件与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影响,不同地域侨乡建筑的发展所表现出的不平衡性。总的来说,《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对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特征的概括是框架和要点式的,它为建筑美学在侨乡建筑领域的研究确立了方向,并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研究方法。其方向即是坚持主客体相互契合的辩证思路原则,而方法则可以概括为反映建筑审美标准辩证性的审美文化机制四层次说和建筑适应性理论。在唐孝祥教授指导的三篇硕士论文中,这些原则和方法被遵循和应用,使得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的研究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和拓展。赖瑛的硕士论文《兴梅侨乡近代建筑美学研究》(2005)主要从审美文化背景、审美属性、建筑美的表现形态、审美文化个性几个方面来论证兴梅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特征。在审美文化背景的相关章节中,作者将兴梅侨乡的文化精神概括为:“耕读传家、崇文重教的价值取向,慎终追远、重本溯源的宗亲观念,自强不息、无私回报的文化心理”④,这是该文对主体审美文化心理的概括,而在客体方面,除了对自然适应性和社会适应性的一般性探讨外,该文主要概括了兴梅侨乡建筑人文适应性特征,即“重贵轻富的价值取向,趋吉避凶的艺术追求,进退两宜的文化心理”⑤,以及建筑美的表现形态,即“千姿百态的建筑样式,礼乐相济的文化意境,独具一格的环境模式”⑥,最后。根据主客体相契合的原则,作者概括了近代兴梅侨乡建筑的文化地域性格,即“尝试性的文化开放特征,恪守传统的美学特征,基于堂横屋的建筑性质特征”⑦。朱岸林的硕士论文《近代广府侨乡建筑美学研究》(2006)在论文结构上和赖瑛的论文基本相同。主体方面,该文将近代广府侨乡的文化精神概括为“重商崇利、开拓创新的价值取向,开放融通、博采众长的文化心理,恋祖爱乡、实业兴国的民系观念”①。客体上,广府侨乡建筑的人文适应性特征被概括为“积极主动的开放品格,汇通中西的融合思维,勇于创作的创新精神”②,在建筑美的表现形态上,该文主要从建筑造型、建筑意境、建筑环境三个方面做了一定分析。吴妙娴的硕士论文《近代潮汕侨乡建筑美学研究》(2006)比起前面两篇论文有了一些新的视角,主要体现于该文对侨资与侨乡建筑发展关系较为系统的探讨,该文总结了近代潮汕华侨投资的一些特点,包括投资房地产业比其他行业利润更有保障;地区城市人口增加,有发展房地产业的需要;以及传统心理和市政建设对房地产业的推动等。此外,该文也同样从主客体角度概括了近代潮汕侨乡建筑的文化地域性格,主体上,潮汕侨乡的民系精神表现出:“尊儒重商、开拓创新的价值取向,团结自强、博采众长的民系心理,微观技巧、经验直观的思维方式,精美细致、雅俗共赏的审美理想”③,在客体上,潮汕侨乡建筑的审美属性表现为:“因地制宜的地域性,与时俱进的时代性,内涵深厚的人文适应性特征”④。总结来说,近代潮汕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特征表现为:“(城乡)建筑形制发展的不平衡性,建筑技术的务实性及建筑装饰的炫耀性”⑤。前者来源于“潮汕民系保守与开放的二重性心态”⑥,而后者则“体现了潮汕民系务实与虚荣的矛盾心理”⑦,“这种矛盾心理深刻地反映了潮汕文化中儒家主体文化与海洋性文化的抗衡,同时体现了经验性文化及商业文化在潮汕近代建筑上的影响”⑧。以上三篇硕士论文以《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所建立的建筑美学理论为指导,深化和拓展了广东三大侨乡的建筑审美文化研究。由此我们得以更加全面的认识广东各地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特征,如广府侨乡建筑的崇商重利、积极主动的开拓创新;兴梅侨乡建筑的重贵轻富、恪守传统与尝试性的文化开放;潮汕侨乡建筑的尊儒重商,微观技巧等。若对三者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其各自的审美文化特征正是地方乡土文化、儒家主体文化、西方外来文化三者博弈之下的不同结果,由于华侨群体的建造行为正是他们在中西文化抉择中自觉与不自觉的一种心理反映。是抛弃传统的建筑观念,对西方建筑文化全盘接收,还是兼容并包,择善而从,这并不是一个单项选择,不同地域的华侨群体生存方式不同,价值取向也有所不同,由此产生多样的侨乡建筑风貌。

尽管现有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研究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总体来说该领域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作为审美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主体研究仍较为薄弱。主体审美心理没有客观的测量标准,华侨往往也不善著述,因此对其界定只能依靠对主体行为和建筑现象的解释。但现有研究往往从建筑现象做宏观的文化精神的概括,而对主体的社会构成,以及主体行为缺乏清晰的分析。第二,对于侨乡建筑文化地域性格的概括缺乏建筑学的特征。诸如“开拓创新”、“尊儒重商”等形容事实上是建筑反映出来的主体精神,这些精神特征不仅见之于建筑,也反映在服饰、家具等等其他物质资料中,而建筑本身的审美文化特征应当更加类型化。这方面研究的缺失实际上反映了对主客体联系认识的断裂。第三,关于近代广东侨乡建筑文化地域性格与经济、政治、思想等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关系,现有研究还较为表面化。社会经济政治对于建筑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但这种影响如何参与到具体建筑形态的塑形过程中去,这是研究的难点之一,也是现有研究往往回避的问题。第四,现有研究较为忽视侨乡建筑审美文化与侨乡社会变迁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就是说,虽然他们认识到侨乡建筑文化是文化冲突和融合的结果,但仍然使用相对静态和孤立的视角来考察建筑现象,而忽视其动态和过渡性的审美文化特征,以及其在整个建筑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五,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的现实意义还有待深入挖掘。侨乡建筑是中西建筑文化体系冲突、分化、整合与调适过程在民间演进的生动实例,与当代世界建筑文化多元融合的特征具有相似性,但鲜有研究讨论近代广东侨乡所发生的建筑文化适应现象对当代建筑创作的借鉴意义。

解决以上学术缺憾的关键在于,寻求某种视角,或是某个概念,或是某种方法,来统合主体与客体,以及各种学科视野。正如唐孝祥认为,“美学的学科边缘性和建筑美学的边缘交叉性质,决定了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研究在对象上的复杂性,在目标上的多样性和在方法上的综合性”①。这一观点对于广东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研究也同样适用。但是难点也出现在这种综合性的研究方法上,即如何将传统的建筑学重客体的研究倾向与主体研究结合起来,以及如何将传统的建筑学重现象的研究倾向与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视角结合起来。从而解决现有研究中各种视野和方法表面化和缺乏联系的问题,这里,我们试图引入“空间”概念作为建筑审美文化研究中联系主体与客体,建筑学与其他学科视角的一条桥梁。这里的“空间”不是单纯的建筑学意义上的空间,而是表现为多学科交叉视野的重合点。在社会学中体现为空间社会学,在经济学中体现为空间经济学,在心理学中体现为环境心理学等,空间概念的不同层面为各学科视角的研究提供了互通的渠道,近代广东侨乡社会处于空间转型的历史阶段,传统空间模式被逐渐消解,新的空间模式开始扩张,这是其建筑空间、经济空间、政治空间、思想空间、艺术空间等各层面空间内涵的共同特征。其中,建筑空间与其它人工环境共同构成抽象空间的物质基础,通过这种方式,各学科视角的侨乡建筑研究得以整合并系统化,同时我们也可以初步得出一个结论,即近代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体现出过渡性的文化地域性格,它既推动了社会的空间变革,同时也是社会空间变迁的结果。见表1。通过考察近代广东侨乡建筑所推动和反映的社会空间变迁特征,可以得出另一个推论,即近代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的流行性和大众性,它表现为一种“建筑风尚”。由于社会空间不会因为孤立的、偶然出现的新空间形式而发生变迁,只有当一种新的空间形式为大众予以认可时,我们才能说整体的社会空间发生了变化,也就是社会空间变迁,因此这里涉及到空间转型的动因、发展机制和结果。首先,从动因来看,任何文化模式在生长阶段都存在着空间的扩张现象,即通过对空间的占有,来实现文化原型的自我复制和繁衍。然而,客观空间的有限性则预示着增长的极限,导致了不同空间模式的冲突,近代广东社会的移民潮和西方文化的侵入正是空间冲突的表现;其次,从发展机制来看,空间文化模式转型是一种质变过程,与常态下的线性扩张不同,这一过程的空间扩张呈现指数化暴涨的特征,在物质实践上表现为某类建筑形式的流行热潮,流行既可以从原有空间模式的母体中产生,也可以通过跨文化方式产生,“当一种习俗经历了跨文化传播,就可能演变为另一文化圈内的时尚并被再次流行。当然,此时尚已非彼习俗,它是一种经过了异域文化再加工后的时尚”1,近代广东侨乡西式风格建筑的流行即符合这一规律,国人眼中的西洋建筑自然迥异于西方本国人的审美经验,在模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文化误读和自由发挥的情况,因此侨乡建筑普遍呈现出中西合璧的特点;最后,从结果来看,在流行阶段以后,空间的扩张或衰落消失、或衰趋于稳定、前者仅表现为一时的建筑风尚,后者则成为稳定的建筑风格,然而还有第三种结果,即介于二者之间,这也是近代广东侨乡建筑文化的演化结果,它们没有成为主流的空间文化模式表征,而是成为今天多元建筑文化的组成部分。

纵观近代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的相关研究,可以看出,基础研究已取得了较为坚实的成果,但仍存在广阔的学术空间有待后继者深入发掘。笔者认为,主客体研究的联系性,以及建筑学视角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性是深化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研究的关键所在。而加强联系性的途径之一即是在研究中引入广泛意义上的“空间”概念,从这一概念出发,我们可以发现建筑审美文化与近代侨乡社会空间变迁之间的互动关系。从审美文化的性质和地位上来说,侨乡建筑是近代民间建筑本土自主演进的一种途径,具有大众性、流行性和开放性的特征,它们参与到对传统地方建筑体系进行消解,和引入新的空间文化模式的历史潮流中,在民间建筑从近代到现代的转型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今天,近代侨乡建筑审美文化成为广东两省侨乡空间文化模式创新和发展的动力源泉之一,在推动广东地区的城乡建筑和社会发展,延续文化传统,促进侨务工作开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9篇

关键词:园林植物,园林建设,景观特色

 

园林植物是园林工程建设中最重要的材料。植物配置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园林工程的质量及园林功能的发挥。园林植物配置不仅要遵循科学性,而且要讲究艺术性,力求科学合理的配置,创造出优美的景观效果,从而使生态、经济、社会三者效益并举。园林植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丰富多彩的植物材料为营造园林景观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园林植物在园林建设中的运用主要有这几个方面:利用植物构成各种空间类型,利用园林植物表现时序景观,利用园林植物创造观赏景点,利用植物烘托建筑、雕塑,或与之共同构成景观,利用园林植物进行意境的创作,利用园林植物形成地域景观特色。

1利用植物构成各种空间类型

植物本身是一个三维实体,是园林景观营造成中组成空间结构的主要成分。枝繁叶茂的高大乔木可视为单体建筑,各种藤本植物爬满棚架及屋顶,绿篱整形修剪后颇似墙体,平坦整齐的草坪铺展于水平地面,因此植物也像其它建筑、山水一样,具有构成空间、分隔空间、引起空间变化的功能。

2利用园林植物表现时序景观

园林植物是一个“活”的景观,随着季节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季相特征。春有繁花,夏有绿荫,秋有硕果,冬有虬枝。这种盛衰荣枯的生命节律,为我们创造园林四时演变的时序景观提供了条件。根据植物的季相变化,把不同花期的植物搭配种植,使得同一地点在不同时期产生某种特有景观,给人不同的感受,体会时令的变化。

3利用园林植物创造观赏景点

园林植物作为营造园林景观的主要材料,本身具有独特的姿态、色彩,风韵之美。不同的园林植物形态各异,变化万千,既可孤植以展示个体之美,又能按照一定的构图方式配置,表现植物的群体美,还可根据各自生态习性,合理安排,巧妙搭配,营造出乔、灌、草结合的群落景观。论文格式,景观特色。

就拿乔木来说,银杏、毛白杨树干通直,气势轩昂,油松曲虬苍劲,铅笔柏则亭亭玉立,这些树木孤立栽培,即可构成园林主景。而秋季变色叶树种如枫香、银杏、重阳木等大片种植可形成“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景观。许多观果树种如海棠、山楂、石榴等的累累硕果呈现一派丰收的景象。论文格式,景观特色。

色彩缤纷草本花卉更是创造观赏景观的好材料,由于花卉种类繁多,色彩丰富,株体矮小,园林应用十分普遍,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既可露地栽植,又能盆栽摆放组成花坛、花带,或采用各种形式的种植钵,点缀城市环境,创造赏心悦耳的自然景观,烘托喜庆气氛,装点人们的生活。

4利用植物烘托建筑、雕塑,或与之共同构成景观

植物的枝叶呈现柔和的曲线,不同植物的质地,色彩在视觉感受上有着不同差别,园林中经常用柔质的植物材料来软化生硬的几何式建筑形体,如基础栽植、墙角种植、墙壁绿化等形式。一般体型较大、立面庄严、视线开阔的建筑物附近,要选干高枝粗、树冠开展的树种;在玲珑精致的建筑物四周,要选栽一些枝态轻盈、叶小而致密的树种。论文格式,景观特色。论文格式,景观特色。现代园林中的雕塑、喷泉、建筑小品等也常用植物材料做装饰,或用绿篱作背景,通过色彩的对比和空间的围合来加强人们对景点的印象,产生烘托效果。园林植物与山石相配,能表现出地势起伏、野趣横生的自然韵味,与水体相配则能形成倒影或遮蔽水源,造成深远的感觉。

6利用园林植物形成地域景观特色

由于植物生态习性的不同及各地气候条件的差异,致使植物的分布呈现地域性。论文格式,景观特色。不同地域环境又造就了不同的植物景观,如热带雨林及阔叶常绿林相植物景观、暖温带针阔叶混交林相景观等。论文格式,景观特色。

根据环境气候等条件选择适合生长的植物种类,营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观。各地在漫长的植物栽培和应用观赏中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植物景观,并与当地的文化融为一体,甚至有些植物材料逐渐演化为一个国家或地区象征。运用具有地方特色的植物材料营造植物景观对弘扬地方文化,陶冶人们的情操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唐学山李雄曹礼昆.园林设计.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2]卢仁,金承藻.园林建筑设计.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8

[3]王晓俊.风景园林设计.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4]宗白华等.中国园林艺术概观.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5]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6](美)约翰·〔〕.西蒙兹著,俞孔坚等译.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第三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7]尚郭,生态环境与景观.天津大学学报增刊,1999

第10篇

[关键词]民国;俄侨;文化史

民国时期是中国文化繁荣的重要阶段。其中,西方文化尤其俄侨文化助推了中国文化的繁荣,是民国时期中国整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在文化研究热的背景下,国内学者对俄侨文化给予了极大关注,出现了一批重要成果。对这些成果进行学理梳理,将有利于俄侨文化史的深入研究。

一、代表成果

迄今为止,国内学者围绕俄侨文化史共出版相关著作和80余部(篇)。现仅就代表性成果分类列举如下:

(一)俄侨文化的综合性成果:李兴耕等的《风雨飘萍――俄国侨民在中国(1917―1945)》(1)、石方等的《哈尔滨俄侨史》(2)、汪之成的《上海俄侨史》(3)、于湘琳的《民国时期哈尔滨的俄侨文化》(4)、李逸津的《近代俄罗斯侨民在天津的文化活动》(5),等等。

(二)俄侨文学:李萌的《缺失的一环:在华俄国侨民文学》(6)、王亚民的《20世纪中国俄罗斯侨民文学研究》(7)、刁邵华的《重放异彩的哈尔滨俄侨文学》和《中国(哈尔滨―上海)俄侨作家文献存目》(8)、李延龄的《论哈尔滨俄侨白银时代文学》和《中国俄罗斯侨民文学丛书》(9),等等。

(三)俄侨教育:李树笑的《哈尔滨俄侨音乐教育史初探》(10)、王琦的《20世纪初俄侨在哈尔滨的音乐教学》(11)、陈晶的《哈尔滨俄侨西洋音乐教育特点研究》和《哈尔滨俄侨专业西洋音乐教育研究――以两所专业西洋音乐学校为例》(12)、何艺;宋立权的《哈尔滨20世纪早期(俄侨)手风琴教育探究》(13),等等。

(四)俄侨艺术:刘欣欣、刘学清的《哈尔滨西洋音乐史》(14)、汪之成的《俄侨音乐家在上海(1920s~1940s)》(15)、高延松的《19至20世纪中叶俄侨音乐家对中国音乐的贡献和影响》(16)、王艳莉的《俄侨音乐家与工部局乐队交往历史新探》(17)、林琳;王艳莉的《哈尔滨早期俄侨音乐活动研究》(18)、孙兆润的《俄侨声乐教师霍尔瓦特夫人身世考据》(19)、王亚民的《创建于中国的世界最悠久爵士乐队――兼忆俄侨音乐家伦德斯特列姆》(20)、牛蕊的《从漂泊的“无根者”到中国早期专业音乐的“拓荒者”――俄侨音乐家嘉祉、托诺夫在华音乐史料述评》(21),等等。

(五)俄侨学术:谭英杰的《解放前俄国人在黑龙江的学术团体及其考古活动简述》(22)、林军的《帝俄在哈尔滨的东方学家协会》(23)、徐雪吟的《俄国皇家东方学会与东省文物研究会》(24)、阎国栋的《俄国汉学史》(25)、彭传勇的《哈尔滨俄侨学者的中国东北研究述论》和《黑龙江地域俄侨中国学研究初探》(26),等等。

(六)俄侨新闻出版:赵咏华的《在华俄文新闻传播活动(1898―1956)》(27)、张慧君的《哈沪之旅:一段特殊的历史―20世纪上半叶俄侨在华出版图书概述》和《一段特殊历史的见证―20世纪上半叶俄侨在华出版报刊概述》(28)、王迎胜的《1898―1949年哈尔滨俄罗斯侨民新闻报刊事业史研究》和《俄罗斯文化曾在这里繁荣――哈尔滨俄罗斯侨民图书事业回溯》(29),等等。

二、主要特点

综观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呈现出如下几个显著特点:

第一,涉猎领域众多。如上文所述,国内学者对民国时期俄侨文化史的研究领域覆盖面很广,涉及到文学、艺术、教育、学术和新闻出版等多个领域,反映了俄侨文化的多元性。

第二,俄侨文学艺术研究比较深入。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国内学者在俄侨文学艺术领域出版了5部著作(含丛书),占俄侨文化史全部著作的5/6,其中文学著作3部,占文学艺术领域出版著作的2/3;发表了大约50篇论文(含学位论文),占俄侨文化史全部论文的2/3,其中文学论文30多篇,占文学艺术领域的2/3。从以上数字可以证明,国内学者在这两个领域尤其是文学上投入了大量精力,研究相对比较深入。

第三,有些问题的研究走在了国际前沿。国内学者在俄侨文学、学术等领域取得的成果站在了国际学术前沿。《中国(哈尔滨―上海)俄侨作家文献存目》[1]是中国出版的世界上唯一一部中国俄侨文学文献的著作。该书是作者研究、整理了解放前俄侨留下来的大量报刊书籍,录存文学作品和文艺论文的篇名和书目,同时又通过俄、美、法等国的学者友人,取得了各该国大图书馆中馆藏资料辑成。《中国俄罗斯侨民文学丛书》[2](2005年该丛书出俄文版)收录了俄侨文学作品约800万字,填补了俄罗斯文学史上中国俄罗斯侨民文学的空白,为相关研究提供了便利。《世界文学园地里的一簇奇葩》[3]、《论哈尔滨俄罗斯侨民诗歌》[4]、《论哈尔滨俄侨白银时代文学》[5]等文章对俄侨文学进行了理论构建,提出了中国俄侨文学是“中俄合璧文学”、“半中国文学”、“哈尔滨俄侨白银时代文学”等学术观点。《20世纪中国俄罗斯侨民文学研究》[6]一文提出了“中国俄罗斯侨民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组成部分”的重要论点。《哈尔滨俄侨学者的中国东北研究述论》[7]一文认为中国东北地区因其特殊的地理因素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成为哈尔滨俄侨学者的重点研究对象,并就其代表性研究成果进行了分类列举,从六个方面总结了其研究特点,肯定了哈尔滨俄侨学者的研究在中俄文化交流、俄罗斯中国学、文化遗产等方面所做出的历史贡献。《黑龙江地域俄侨中国学研究初探》[8]一文首次提出了黑龙江地域俄侨中国学的概念,并进行了概念界定,根据具体的历史环境划分了黑龙江地域俄侨中国学的历史分期,列举了各个阶段的主要代表性成果,总结了其主要发展特点,对其进行了历史评价,认为哈尔滨是俄罗斯域外中国学发展的重要基地之一,最后提出了加强黑龙江地域俄侨中国学研究力度的建议。

三、几点思考

尽管国内学者在俄侨文化史研究上取得了诸多成果,但从俄侨文化史的研究内容上看,俄侨文化史的研究还有极大的研究空间。笔者试就该问题提点自己的几点思考,期待能有裨益于学界。

第一,应撰写出综合性的俄侨文化史专著。

从目前面世的俄侨史著作来看,国内学者既在全国性的俄侨史著作里论及了全国性俄侨文化,也在地域性的俄侨史著作里研究了地域性俄侨文化。然而,遗憾的是,学界至今既没有出版1部全国性的俄侨文化史著作,也没有出版1部地域性的俄侨文化史著作。因此,学界应从地域性俄侨文化史研究着手,尽早出版综合性的俄侨文化史专著。

第二,应撰写出更多专题史著作。

从目前出版的俄侨文化专题史著作来看,只出版了俄侨文学、新闻传播和音乐等领域的著作,这是远远不够的。它不利于撰写出综合性的俄侨文化史著作。所以,学界应在诸如俄侨教育史、俄侨艺术史、俄侨出版史、俄侨学术史、俄侨图书馆史、俄侨博物馆史等专题进行研究,争取早日撰写出更多专题史著作。

第三,在巩固现有研究优势上,其他领域的研究有待深入。

在上文中笔者指出了国内学者对俄侨文学艺术领域的研究相对比较深入,因而相比较其他领域的研究就显得有些薄弱。笔者认为,在继续深入研究俄侨文学艺术的基础上,加强诸如俄侨教育、俄侨学术、俄侨出版、俄侨图书馆、俄侨博物馆等领域的研究。在俄侨文学研究上,进一步挖掘史料,在哈尔滨俄侨文学与东北文学关系、上海俄侨文学与“孤岛”文学关系上给予关注;在俄侨艺术研究领域,应多研究一些俄侨绘画艺术问题;在俄侨教育、学术、图书馆、博物馆研究领域,应系统梳理;在俄侨出版研究领域,应对包括《远东报》、《亚细亚时报》、《东省杂志》等重要报刊进行重点个案研究。

参考文献:

[1]刁邵华.中国(哈尔滨―上海)俄侨作家文献存目[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1.

[2]李延龄.中国俄罗斯侨民文学丛书[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

[3]李延龄.世界文学园地里的一簇奇葩[J].俄罗斯文艺,2002(6):8―15.

[4]李延龄.论哈尔滨俄罗斯侨民诗歌[J].俄罗斯文艺,1998(2):28―33.

[5]李延龄.论哈尔滨俄侨白银时代文学[J].俄罗斯文艺,2011(5):74-79.

[6]王亚民.20世纪中国俄罗斯侨民文学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07:141―156.

[7]彭传勇.哈尔滨俄侨学者的中国东北研究述论[J].西伯利亚研究,2011(1):81―85.

[8]彭传勇.黑龙江地域俄侨中国学研究初探[J].黑河学院学报,2013(5):14―16.

基金项目:201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民国时期在华俄侨学术活动及价值研究”(13CZS041)阶段性成果。

注释:

(1)[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2)[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3)[M].上海:三联书店,1993.

(4)[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

(5)[J].寻根,2008(2).

(6)[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7)[D].兰州:兰州大学,2007.

(8)[J].求是学刊,1992(5);[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1.

(9)[J].俄罗斯文艺,2011(5);[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

(10)[J].西伯利亚研究,2001(2).

(11)[J].黑河学院学报,2012(4).

(12)[J].戏文,2005(6);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0(2).

(13)人民音乐,2010(6).

(14)[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15)[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

(16)[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

(17)[J].人民音乐,2010(3).

(18)[J].北方音乐,2011(2).

(19)[J].歌唱艺术,2012(5);2013(4).

(20)[J].人民音乐,2012(6).

(21)[J].音乐研究,2013(1).

(22)[J].北方文物,1986(2).

(23)[J].北方文物,1987(1).

(24)[J].黑龙江史志,2010(12).

(25)[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6)[J].西伯利亚研究,2011(1);黑河学院学报,2013(5).

(27)[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第11篇

主要成就:

一、出版了四部专著、参编著作j部、论文128篇。他的主要论著有:《中国武术咨询大全》、《中国气功咨询大全》、《使用保健气功》、《武术》等。

二、在《体育科学》等刊物上发表的论文主要讨论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结构;中国传统武术的思维方式及特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与体育振兴。

三、《中国气功咨询大全》出版后,深受读者的欢迎,1990年荣获第四届全国金钥匙奖和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4年再次荣获“第七届全国优秀畅书奖”。

四、《中国武术咨询大全》一书,1995年在美国荣获人体科学研讨会二等奖。他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并作大会发言,先后荣获“国际少林武术研讨会一等奖(金奖)”“国际形意流大会特等奖”、“第三届中国孙膑拳学术研讨会特等奖”。

五、现任中国武术学会常委,中国武术八段,主要教授武术史、民体概论、气功、武术专业技术等课程,主要研究中国武术发展战略与传统武术文化。曾获得“全国金钥匙奖”“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世界传统武术节研讨会一等奖”等称号,出版著作7部,百余篇。

六、他多次参加全国大型武术比赛,劈挂拳、长穗剑、双刀等项目曾先后获一等奖,被誉为文武双全的青年武术家。他的武术系列文化研究已由山东省教委推荐申报科技进步一等奖。1993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科研工作者;1995年,担任第二届中华民间武艺精粹邀请赛副总裁判长;1996年,担任全国首届孙膑拳武术邀请赛副总裁判长;1997年,担任全国武林精英邀请赛总裁判长。注重研究,有武术论文百余篇发表于《中国体育科学》、《中华武术》、《武林》及《武坛》(新加坡)报刊。1559年被聘为全国高校武术统编教材专家审定小组成员。

现任山东师范大学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点负责人,上海体院武术博士研究生指导小组成员,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齐鲁文化研究中心特聘教授,中国武术学会委员,全国武术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中华民族武术文化委员会常务理事。

在幅员辽阔的中华大地上,有五十六个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从洪荒野蛮的刀耕火种到现代化建设,经历了几千年的漫长的岁月,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文化是人类历史活动的产物,是人的创造。生活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有着不同历史经验的人们,他们的社会实践也不尽相同,他们各自面临的问题以及对此做出的回答-文化――当然也就不同。于是,不同的人类共同体,不同的民族都有各自独特的文化传统。武术,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也会因文化传统、地理环境的不同而形成风格各异的各种流派,这些流派在形式和内容上受到了地域条件和习惯生活方式的影响而逐渐形成了特色各异的地方拳种,带有鲜明的地域和民族特点。

武术流派的产生与我国的文化传统、地理环境、古时的生产方式等因素都是密切相关的,并在一定的角度上集中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武术是一种文化形态,它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地域文化因素的影响,又由于它基本属于纯粹的民间文化,所以它一直保留着原始古朴的风貌,基本上没有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说到武术的地域性就不可避免的要提到武术的流派。中国武术的主要流派都是从地域性文化派生出来的。武术流派是一种重要的武术文化现象,是区分拳种类别的标志,是由不同技术特点和风格形成的武术技术派别,是武术技术的精华,我们认为以少林派、武当派、峨嵋派、民间派为例并试探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是我们探讨传统武术发展战略的基础。

文化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文化的空间组合,人类活动所创造的文化在起源、传布方面与环境关系的学科。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研究武术的流派以及武术与地域文化的关系也就是研究武术的空间分类,即不同生存环境或不同的人类群体,根据自身的特点和要求在适应或改造生存环境的过程中,所创造的以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搏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第12篇

[关键词]地域文化;景观设计;园林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2-0176-01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国家和城市间的差异变小,而市场竞争已经演变成为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为了寻找城市定位和迎接竞争,很多城市也在树立自身形象、打造城市品牌。但是现状中却存在,很多城市并没有结合自身的地域和文化特征,造成了城市形象扭曲,城市定位和城市品牌脱节现状的问题。尤其是外来文化的渗透使我国在城市建设中地域文化遭到破坏。

1景观设计的趋同现象及分析

1.1设计本身与自然环境不协调

纵观国内现有的城市建设,存在部分景观不能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协调统一,破坏当地的地理地貌、自然气候、名族风俗习惯等现象举不胜举。设计本身失去了地域文化就像失去了生长的土壤,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很多景观设计还缺乏人性化。如有些城市广场没有以市民为主题,不考虑市民的休闲需要而把广场上市府大楼作为主体,甚至无任何树荫庇佑,完全不考虑人的需要和安全需求。

1.2景观建设的用时限制

建设周期过短是我国景观设计同质化的原因之一。大型的景观工程是彰显政绩的好机会,如综合性公园、城市广场等能够获取民心和美化市容,但是这些工程都被限制在极短时间内完成,从方案提交到工程实施必然导致设计紧迫雷同和敷衍了事,设计任务量之大,实施中又粗制滥造,这些也打击了景观设计的创作积极性。

1.3景观设计缺乏审核和评论

我国景观设计中,缺乏对传统景观的研究,景观设计的理论体系不完整,专业词语含糊不清,缺乏对景观设计理论层面的的评论、反思和讨论。而景观设计的专家审核形同虚设,景观设计是否通过取决于专家意见还是领导偏好值得商榷。甚至有些领导在国内外游历归来后,让设计师根据他们的资料来画图,设计师名存实亡。因此雷同化的景观作品屡见不鲜。

2地域文化的核心理念

2.1地域文化的形成

文化与环境的是双向关系的,在一定的地域内,自然地理环境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就像“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所说,不同的地域形成风格迥异的地域文化,地域文化也会折射出别具一格的地域景观。地域具有一定的界限,虽然能够表现出相似性和连续性,但是不同的地域之间更有明显的差异性,世界上任何一个城市都具有自己的地域性,这种地域性特点映射城市的经济、社会文化范畴和时空特点。

2.2地域文化的特征

地域文化是人们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经过长期历史活动中创造的,逐步发展和升华为物质和精神成果。它不仅反映地域的自然环境,还涉及当地的经济文化水平,还囊括了科技成就的范畴,其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地域文化具有地域性。它的产生是某一地域的人民在和自然、环境、经济的互动中形成,并区分其他地域文化,如三秦文化、齐鲁文化、巴蜀文化等。

(2)地域文化具有潜在性。每个个体最初对于地域文化是被迫接受的,但一个人在既定的地域文化中生活久了,便也不自觉的表现出自身的文化烙印,自己的一言一行和周围形成了默契,融入其中而不知,对于生活于其中的人来说,地域文化是具有潜在性的。

(3)人们是地域文化的欣赏者和创造者。地域文化是本地人民耳濡目染、参与其中的文化,人民既是地域文化的欣赏者,也是地域文化的创造者,他们的生产和生活活动的本身就是地域文化的体现。如提到齐鲁文化,可能会联想彪悍的山东大汉,想到山东煎饼,还有想到腰扎围裙、憨气可爱的山东大婶。每个人的出生都处在一个地域文化范畴内,他借助于地区文化进行自我生存和发展。

(4)对地域文化的忽视。在中华文化的共性面前,地域文化的个性长期以来未受到重视,同时在经济全球化下,面对欧美文化的冲击和渗透,中华文化更是逐步暗淡,甚至个别地区还产生了文化自卑心理,这都是因为地域文化的忽视而造成的。

3植根于地域文化的景观设计

针对景观设计的趋同化和地域文化的内涵、特征,我们在景观设计中应该植根于地域文化。

3.1尊重自然条件

景观设计必须继承与体现自身的地方特色,这应首先从尊重自然条件开始,包括尊重地形、尊重当地的气候,甚至尊重当地的植物、动物。

3.2对气候的尊重

气候条件影响人的视觉、触觉感受,例如南方屋顶是倾斜的,北方的屋顶是平的,这是因为在秦岭淮河以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多而造成的。在设计中就应充分考虑每个地域的气候特征和地区文化。如哈尔滨与重庆的气候条件截然不同,两处的景观设计也应该各有不同。

3.3尊重民族文化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征,涵盖心理认同、社会组织和文化现象等层面。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不同民族以聚居方式生活,民族的差异性表现在很多方面,如文字、服饰、园林环境和建筑风格等,形成独具一格的民族特征。这样的差异性民族特征应体现在景观设计中,例如在园林环境、住宅特色等景观设计方面,体现出对住宅及环境、公共空间要求的不同,充分考虑和尊重民族文化需求。如白族园林、藏族园林、伊斯兰园林、苏州园林等,都有他独特的布局,在保持民族特色的烙印地域文化。

3.4选择适宜的技术体现地域文化

景观设计离不开技术,技术虽然不是景观的全部内容,但是技术手段是景观设计体现设计思想的基础,他推动景观发展。当日新月异的技术使得景观设计无所不能,我们反而更需谨慎、冷静地选择。每一个景观设计要根据当地地域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确定技术路线,对多种技术加以继承、综合利用和创新。选择适宜的技术,将当代的先进技术与地域文化的特殊性结合起来,根据地区的实际需求和条件,寻求一条适宜,有效的技术路线。所选技术与地区历史和文化的协调,保护地域文化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不能以牺牲该地区的生态平衡和自然资源为代价;不盲目追求高新技术,注重所选技术与地区社会经济状况的协调;重视对传统技术的改进和完善,挖掘其潜力。

3.5注重地方材料和新材料的选择

材料是景观艺术的载体,每一个景观设计都要落实到材料的应用上。景观材料影响作品的空间结构和艺术效果,自然界所提供的一切材料都可以是设计的载体,景观设计师们只有掌握材料的性能和各种加工技术,才能合理使用材料和充分发挥材料的特性,进而创造出崭新的物质环境和精神氛围。

在选用地方材料上,因其就地取材、造价低廉的优点备受景观设计的推崇,并且在使用地方材料中能够挖掘材料特性,旧物改造,充分利用旧的建筑材料与构件和自然资源,有利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许多景观设计作品中,不难发现很多利用地方材料甚至废弃材料进行精心利用的例子。

4结语

随着新材料的涌现,景观设计师运用现代技术,强调技术和材料与地域文化的完美结合,根据当地文化传统、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以现实状况和地区需求为着眼点,选择适宜的技术,把弘扬文化传统和技术进行有机结合。景观设计师按照新材料的技术特征和外显情感特征,深刻地挖掘地域文化的历史内涵,创造性地使用新材料,使得景观拥有新面貌。

参考文献

[1]郑林路.基于“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滨水景观设计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5(3).

[2]熊瑛.基于地域文化的景观设计[J].山西建筑,200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