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

时间:2023-05-30 09:58:2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寡人之于国也,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关键词:王力先生;《古代汉语》;杨伯峻先生;《孟子译注》;“政”;“憾”

一、 “察邻国之政”中“政”的注释分析

(一)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二)“政”辨析

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中对《寡人之于国也》中“察邻国之政”中的“政”字没有明确的注解,但在王力先生的《古汉语字典》中,“政”(去声)被译为“政治”和“通‘正’,意指恰好,只”;杨伯峻先生在《孟子译注》中对《寡人之于国也》中“察邻国之政”中的“政”字也没有明确的注解,但是根据杨伯峻先生把“察邻国之政”理解为“我曾经考察过邻国的政治”,我们可知此处的“政”被译为“政治”;祝鸿杰先生注译《白话四书》将“察邻国之政”翻译为“考虑邻国的政事”,将“政”译为“政事”;而梁海明先生译注的《孟子》将“察邻国之政”翻译为“看看邻国的君主办理政事”,在此翻译中,“政”的意思包含了“君主”之意,但也没有对“政”进行明确的注解。

《汉语大字典》对“政”(去声)的解释有14种,其中第3种解释为:“政治;政事。如政党;政权;政务”;第11种解释为:“官长;主事者。如:学政;盐政。”也就是说,“政”有“特指君主或首领”之意。

我认为把“察邻国之政”中的“政”译为“政治”和“政事”不妥,应当译为“君主”,所以我赞同梁海明先生的观点。因为,首先,“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不存在争议,都译为“没有像我这样用心治理国家的君主”;其次,根据“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这两句的前后关系,我们得知这两句存在一个比较关系。如果此时把“政”译为“政治”或者“政事”,前后两句进行对比的便是“政治”(“政事”)和“君主”,很显然,这两项对比事物不属于同类,没有可比性。所以,既然后一句表示比较的是“君主”,那么根据同类事物相比的原则,前一句表示比较的也应该是“君主”,这样前后两句对比的意义便是“君主处理国家政事的用心程度”。这样,将“政”译为“君主”既使得前后两句的事物具有可比性,而且使句子符合语义、语境原则。因此,我认为应当把“察邻国之政”中的“政”译为“君主”。

二、“是使民B生丧死无憾也”中“憾”的注释分析

(一)原文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闯兀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二)“憾”辨析

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中将“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的“憾”翻译成“遗憾”;杨伯峻先生在《孟子译注》里则将“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里的“憾”翻译成“恨也,不满也”。

《汉语大字典》对“憾”的解释为“怨恨”和“不满意”;《康熙字典》对“憾”的解释为“恨”;《古汉语字典》对“憾”的解释为“恨”和“遗憾”。

我认为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中对“憾”的翻译不妥,“憾”应该译为“不满”,所以我赞同杨伯峻先生的翻译。

在《现代汉语词典》和《汉语大字典》中,“遗憾”的意思都是指“遗恨”和“不称心;惋惜;后悔”之意。“恨”是指“怨恨;仇视”和“悔恨;不称心”,且“不满”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指“不满意;不高兴”,在《汉语大字典》中指“不充满”和“不满足”。由此可见,“遗憾”“恨”“不满”都含有“不称心”的意思(因为“恨”和“不满”是杨伯峻先生对“憾”的共同解释,而两者又都含有“不称心”之意,所以我只取“不满”与“遗憾”作为对比进行分析),但是两者还是存在不同的。“遗憾”的“不称心”主要是指由“后悔产生的不称心”,而“不满”则是指由“事物或内心不充满”或“心中感到不快”而引起的“不称心”。

根据“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前后文的语境,该段论述的主要观点是:如果国君合理分配和利用粮食,那么国家的百姓对生死就没有什么不满的。也就是说,这里涉及的百姓的“不称心”是指“对粮食的缺少”而造成的不满意,并不是“后悔”之意,所以,“憾”的意思与“不满”的意思较为接近,应该译为“恨也,不满也”。

三、小结

综上所述,与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第一册中的注释不同,我认为《寡人之于国也》里的“察邻国之政”中的“政”和“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中的“憾”应该分别译为“君主”和“不满”。

参考文献:

[1]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2.

[2]王力.古代汉语第二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2.

[3]王力.古代汉语第三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3.

[4]王力.古代汉语第四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4.

[5]许慎.说文解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6]郭在贻.训诂学[M].北京:中华书局,2005.

[7]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

[8]刘保今.《寡人之于国也》译文评析[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27(2):85-88.

第2篇

关键词: 之; 句子独立性; 语法功能

中图分类号: H109.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3-0199-01

一、被“之”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主谓结构作句子的主语

举例:

(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韩愈《师说》)

(2)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触龙说赵太后》)

上述各句,“之”字连接的主谓结构一旦独立出来,其有主有谓,表意相对完整,若再拥有独立的语调和句末点号,则都可成为独立的句子,如“师道不传”、“媪爱燕后”但加一“之”字后,(1)句,被“之”取消独立性的主谓短语,做整个句子的主语,是被陈述的对象。(2)被“之”取消独立性的主谓短语,仅作句子宾语部分的小主语。

二、被“之”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主谓结构作整个句子的宾语

举例:

(1)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勾践灭吴》)

本句中,“寡人”是陈述对象,是主语;“不知”是陈述内容,是谓语;“其力之不足”是“不知”的宾语。而在宾语“其力之不足”中,“其力”是陈述对象;“不足”则是陈述的内容。“其力不足”表意相对完整,若具有独立的陈述语调和句末点号,则成一主谓句。在它的主谓间加一“之”字,则使它失去独立成句的语调,失去句子独立性,只作全句的宾语。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上述(2)句,被“之”取消句子独立性后的主谓短语充当句子的宾语。

三、一个句子中,前后都用“之”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中间往往用逗号隔开,则前为主语,后为谓语或宾语

举例:

(1)邻之厚,君之薄也。(《烛之武退秦师》)

(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

(3)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初中课文《隆中对》)

(1)(2)句,属文言判断句句式,与现代汉语判断句比较,则无判断动词“是”“就是”。“邻之厚”“道之所存”是陈述对象,作主语,“君之薄也”“师之所存也”是陈述内容,作谓语。(3)句属比喻句,“孤之有孔明”是本体,是陈述对象,作主语;“犹”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比喻词“像”,作谓语;“鱼之有水”是喻体,作宾语。

四、被“之”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主谓结构作状语

分两种情况:

1.在句中作状语。如:

(1)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2)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第(1)句是一个典型的“……者……也”判断句,“五人”是陈述对象,作主语,“激于义而死焉”是陈述的内容,作谓语。“当蓼洲周公之被逮”在句中作表时间的状语。(2)句的“百姓之以王为爱”在句中是后置状语,其修饰限制的谓语动词是“无异”。

2.在句首充当时间状语。如:

(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烛之武退秦师》)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烛之武退秦师》)

第(1)句,“之”连接的主谓结构被取消独立性后,被一分为二,而不再是一个连接紧密的短语。“之”前的“臣”是全句陈述的对象,为全句的主语,“之”后的“壮”翻译时都可加上“……的时候”,成为句中表时间的状语,全句的谓语在逗号后,为“不如”。

(2)句与(1)句略有不同。被“之”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主谓结构,整体作句首表时间的状语。整个句子的主语、谓语都在逗号后。第(2)句主语被省略,为“我国”或“郑国”。

五、“之”用在主语与“于”构成的介宾短语之间,共同形成一个主谓短语作句子的主语

针对该类型,吕叔湘说:“‘于’又可以作为‘对于’讲,表对待关系。用这个‘于’字造成的附加语多数在动词之前。”“有时候这种附加语还可以连在主语后面,造成一个主谓短语。”注此类句子有:

(1)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寡人之于国也》)

(2)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齐桓晋文之事》)

(1)句“寡人之于国”在句中是吕叔湘说的“附加语还可以连在主语后面”造成的“主谓短语”,是陈述对象,作主语,后用“也”字表提顿,等待下文的陈述。“尽心焉耳矣”是对“寡人之于国也”的解说,在句中充当谓语。(2)句“君子之于禽兽也”同此。

六、被“之”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主谓结构作复句的分句

举例:

(1)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触龙说赵太后》)

(2)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张溥《五人墓碑记》)

(3)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4)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庄暴见孟子》)

(5)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屈原列传》)

(1)句为假设复句,“父母之爱子”提出假设,“则为之计深远”推论结果。(2)句为因果复句,“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为因,“不敢复有株治”为果。(3)句为条件复句,“王之好乐甚”提出条件,“则齐国其庶几乎”是推论的结果。(4)句为转折复句,在语义上,后一分句同被“之”取消句子独立性的分句相反相对。(5)句为因果复句,前一分句为果,后一分句为因。

七、“之”用在主语和“所”字结构或“所以”构成的谓语之间,被取消句子独立性后的主谓结构作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或作复句的分句

举例:

(1)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

(2)恣君之所使之。(《触龙说赵太后》)

(3)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烛之武退秦师》)

(4)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韩愈《师道》)

(5)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苏轼《赤壁赋》)

第3篇

《寡人之于国也》以慑人的气势和雄辩的说理阐明了孟子的治国之策,有力宣扬了他的仁政思想。文中所表达的顺应自然以养民的思想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孝悌化民,体现了人与人的和谐;推行仁政以利民,体现了人与社会的和谐,这些思想对我们当今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所主张的可持续性发展体现了我们的科学发展观,而文章所体现的责任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责任――需要“尽心”

梁惠王,作为一国之君,国富民强、安居乐业是他的责任,梁惠王所采取的措施是“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而梁惠王的“移民移粟”跟邻国统治者的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不同而已。“在其位,谋其政”,梁惠王应该承担起一个国君的责任,就要采取休养生息政策,鼓励生产。

责任――发乎情,落于行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社会关系,其核心就是人与人的关系。只有这个关系处理好了,整个社会才可以充满温情与温暖,才会变得有序而稳定。通常,维护一个社会正常有序地发展有两种途径,一是法律制度,二是道德约束。“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供之。”儒家认为要“以德为政”,主张以道德的手段来达到治理的目的。只有搞好道德教化,才可以“一以驭百,坐以待劳”“垂衣裳而天下治”。在“百德孝为先”的古代,人们自然而然就把推行孝道放在了首位,并且在“孝敬父母”的层面上扩大了“孝”的外延,形成了处理兄弟关系的“悌”,为国效力的“忠”以及处理人与人关系的“仁义礼智信”等。儒家历来是十分重视“孝悌”的,孟子也是大力提倡推行“孝悌”之道的,认为从“孝”上可以演化出处理所有人际关系的法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我们的责任。从内心情感来讲,老人、孩子是弱势群体,帮助他们是我们的责任,不仅要“发乎情”,更要“落于行”。

责任――无畏的担当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借口可以暂时缓解内心的压力,但它却会长久腐蚀人的责任感。

只有以民为本,关注民生,而不是不顾百姓死活,一味推卸责任。只有这样,才能承担起国君的责任,才能“斯天下之民至焉”。若梁惠王能够“无罪岁”,能够自我反省,进而从为政的根本上寻找主观原因,改弦易辙,弃旧图新,推行“仁政”,结果就会使天下归服。

第4篇

1、意为:”析;劈。“

出自《诗经·墓门》:“墓门有棘,斧以斯之。”

译文:“墓门前长着枣树,就操起斧子把它砍掉。”

2、意为:“此;这。”

出自《兰亭集序》:“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译文:“后人看了,也将会对这篇文章有所感受。"

3、意为:”那么;就。“

出自:《寡人之于国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译文:”大王您要能够不归罪于荒年,那么,普天下的百姓便会归附到您这儿来了。”

(来源:文章屋网 )

第5篇

孟子,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战国时期鲁国人,鲁国庆父后裔。

蒙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韩愈《原道》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完成,倡导以仁为本。代表作有《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寡人之于国也》编入高中语文教科书中。

(来源:文章屋网 )

第6篇

一、品味实词“无言”的言简意赅

比如《我与地坛》,大家只看到史铁生双腿瘫痪的痛苦,却无法深刻体会母亲的备受身体和心理双重痛苦的煎熬,我们就要从仔细品味细微处的实词来入手。

师:在“母亲无言的帮我准备,帮我上了轮椅车”,这几句话中,该如何理解“无言”一词呢?

生:就是不说话。

师:为什么不说话,大家能联系上文来理解吗?上文提到“母亲知道有些事不宜问,便犹犹豫豫地想问而终于不敢问,因为她自己心里也没有答案”,说了儿子也不听,她干脆就不说了。

生:这个词体现了母亲对儿子的理解、关爱和默默地等待。

师:同学们能从“无言”这个词中读出这是一个怎样的母亲?

生:母亲朴实、坚韧、善解人意。

生:母亲虽然不说话,但此时无声胜有声,母亲也在承受压力,备受煎熬。

生:这里的无言,实际上表达的是自己的痛悔、自责和遗憾……

就这样,教师引导学生一步步的品味语言,终于明白了文字本身所承载的情感,明白了母亲的一片苦心,母亲和儿子的形象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感受语气词“焉而已”的意味深长

比如,在教授《寡人之于国也》这篇文章时,引导学生品味语气词,从而准确理解它背后的情感。

师: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而已。”此句中,“焉而已”都是语气词,很显然有些嗦,请问能不能只保留一个,这样是不是更简洁?

生:好像不行吧。

师:那么,请同学们联系下面梁惠王说这话的理由来看看,这些语气词后面蕴含着梁惠王怎样的心情?

生:从梁惠王积极赈灾,安置百姓来看,梁惠王的确对国事勤勤勉勉,尽心尽力了,因此,他应该有问心无愧的骄傲吧。

生:从梁惠王问孟子“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可能还表达梁惠王的不解和委屈吧。

师:说的非常好。所以大家看,这些语气词的背后,竟然有这样丰富的感情,现在看它们多余吗,能删除一个吗,显然是不行的。

通过以上的品味与咂摸,同学们更能深刻体会文字背后的意蕴,进而理解孟子设喻回答“民不加多”的原因,梁惠王的“移民移粟”跟邻国统治者的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数量上不同而已。因此,梁惠王没有必要委屈,搞搞小恩小惠并不能使民加多,必须要施仁政,行王道。

三、体悟连词“却”的不容小觑

比如,初中课本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三味书屋在小小年纪的作者的眼里是最严厉的书塾,那里有学识渊博的老宿儒,又有可爱的学伴,但那里的生活是枯燥无比的,那位老宿儒竟然不让学生提与学习无关的问题,“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所以三味书屋给同学们的印象也是极其无味的,甚至有同学认为它对于少年鲁迅来说堪比牢笼。但真的是这样的吗?

师:请同学们仔细揣摩它后面的几句,“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

生:先生对“我”态度有变化。最初对我严厉,或许是不了解我,或许是因为我向他提问“怪哉”是什么”这件事,后来对我好起来,或许是因为我很聪明吧。

师:仅仅是因为我聪明吗?如果从先生这个角度去感悟呢?请同学们联系前文看看,我在向先生行礼时看到的先生和我了解的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 对呀,最根本的原因是先生不会和学生记仇,因为“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师:那么,我们如何理解这里的小小的“却”呢?

生:老师对“我”的态度有了变化,“我”感到惊喜。老师并不是一个一味地严厉的人。

以上片段,我循着学生对三味书屋的感受,引导学生通过仔细品味虚词,既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寿老先生的人格魅力,又真切体会到少年鲁迅对知识的渴求以及读书的内在乐趣。因而改变学生对三味书屋是一个枯燥的地方的印象,从而准确理解作者微妙的情感。

第7篇

钱梦龙在《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中说“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这几年,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要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必须在文言文教学方法上下功夫。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文言文教学中充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营造一种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教学互动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处于愿学、乐学的学习状态,不失为一种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效率和效果的方法。下面就高中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的教学过程对文言文趣味性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一、激趣导入

导入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的一环,“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导入,能抓住学生的心理,立疑激趣,促使学生情绪高涨,有助于课堂教学的成功。

在教授《寡人之于国也》时,我从最近社会普遍关注的空气污染造成的“雾霾”天气导入。“最近同学们都比较关注我国北方大范围的雾霾天气,这雾霾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也引起了人们的热议甚至批评。大家都知道雾霾作为空气污染产生的原因就是人类对大自然无节制的攫取,却忽视了与大自然的和谐发展。人们只看眼前,不立足长远,终于遭到了大自然的报复。在日益严重的情势下,我们该如何做呢?”“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就需要人类注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其实,这一点不是今人的创举,几千年前的孟子就有着相似的观点。”自然而然引入新课。

设讲导入语时,可以根据课文内容,结合社会热点或者学生身边生活等导入。学生一方面比较熟悉,比较关注,容易激起学生的兴奋点;另外当这些事情在内容上与课文内容构成关联的时候,导入课文顺理成章,学生在把二者构成关联的瞬间,往往心领神会,情绪高涨。

二、设辩讨论

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对于课文字词或者内容学生存在的不同意见,可以故意不置可否,让不同观点的学生争锋说理,讨论之后再下结论。

在学习《寡人之于国也》时,开篇就有一个争论点,“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之”有不同的理解,有同学说是“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有人不认可。大家说来说去,没有定论,期待老师的裁决。我想,不如借机让学生讨论,把“之”的用法梳理一遍。于是,我让学生回忆所学过的“之”的用法,看哪一个能在这句说通。经过讨论,此处“之”并不像“臣之壮也” 一样是典型“取独”句,“寡人”和“于国”也构不成主谓关系,只能看成一般的助词,无实意。经过这样的讨论,学生对“之”的用法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以后遇到相似情况就能进行相应的判断。

在教学中,遇到观点有分歧,教师不急着下结论,可以把问题交给学生去讨论。所谓“理越辩越明”,经过讨论,学生就能更加深入地认识这一问题。教师在指导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应该教给学生思考判断的方法,让学生在以后遇到相似问题时,能够独立分析判断解决问题。

三、取譬设喻

本文开篇是梁惠王向孟子求教“民不加多”的原因。第二部分是孟子对“民不加多”的原因的分析。梁惠王“好战”,孟子就用战争中逃跑时“五十步笑百步”的道理来分析。这个比喻是文章内容上理解的难点。如何让学生轻松理解并能保持学习的热情呢?

在课堂上,学生都难以理解“五十步笑百步”和“民不加多”的关系。我让学生仔细研读第一段和第二段,努力分析他们之间存在的关联。学生通过分析,大概了解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可是在表达时还不是非常清楚。于是我说:“这样吧,我先给大家讲个‘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我们班同学身上。同学甲告诉我说他学习很用功了,可是学习成绩还是没有起色。他说同学乙每天也不如自己用功,看小说,玩游戏,可是自己成绩也并不比他好。这是为什么呢?我说你怎么用功学习了。他说我每天认真听讲,下课每科作业都认真完成,有时候晚上写作业写到12点。白天经常因为晚上开夜车犯困睡觉。我说你这不就是‘五十步笑百步’吗!学习用心不是死学看形式,而是以学为本,注意效率和方法。”经过这番引导点拨,学生都恍然大悟,文章原来是说梁惠王对百姓只是实施小恩小惠,走形式,和邻国之君一样,同样不够用心;为国用心应该以民为本,真正为百姓谋福利,这样才会赢得更多的百姓。课堂气氛因此而更加活跃,学生们一时间兴趣盎然。

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我们应改“告诉”为“引导”,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让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通过思考理解内容。

四、回忆总结

在文言文中,不能就本文而学本文,而应该广泛回忆总结,把相同相似相关的知识回忆总结起来,有的知识构建系统,有的知识形成联系,这对于文言文能力的提升效果显著。

在学到“未之有也”这句时,学生不难判断这是一个宾语前置句,在问到是那种类型的宾语前置句时,学生却面露难色。于是我让学生回忆学过的典型宾语前置句,大家经过短时回忆,把学过的句子都说了出来。像“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大王来何操” “沛公安在”(《鸿门宴》)“何陋之有”(《陋室铭》)“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等等。我趁机让大家给这些句子归类并总结出宾语前置的几种类型: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之”“是”的提宾。通过回忆总结,学生系统掌握了宾语前置句的类型,为以后对这种句型的分析判断打下基础。

这种方法好处在于,学生的学不是局限在本课本文,而是和过去学过的知识甚至是初中的知识相互印证,把以前学的一些零碎的知识串成线织成网,通过回忆总结形成某些知识的系统。学生感觉很有成就感,因而就学得兴味十足。

五、以错激趣

学生血气方刚,年少气盛,老师在教学中如能善加利用,合理引导,也会在文言文教学中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学到“鸡豚狗彘之畜”时,因为上课已经有三十多分钟,我发现有的学生开始犯困,在齐读时把这个“畜”读成“牲畜”的“畜”。于是在大家翻译的时候,我说这句话如果直译那便是“鸡豚狗彘这些牲畜”,并故意忽略少数人轻微的质疑声继续往下翻译。学生质疑声渐多。我故意装作刚听见回过头来看,“这不是牲畜的‘畜’么,大家刚刚读的就是这个音。老师上课前专门查过。没错,不信你们查查。”学生一下来了热情,心里觉得老师不对,但苦于没有证据,就一心想把老师驳倒。于是下边查词典的查词典,查资料书的查资料书。不一会儿,学生们一哄而起,“应该读xù,是畜养的意思,在这里作动词。”

第8篇

命题方式

断句通常是拿出原文的一节要求断句或加标点。翻译则是拿出原文中有代表性的几句话要求翻译。

答题规范

断句要点

1.要分清专属名词(人名、地名、朝名、国名、官职等)与非专属名词。如“右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受人馈绢”一句话,“右骁卫大将军”是官衔,“长孙顺德”是人名,分不清就会断错。

2.要分清对话、转述及引用等不同情况。一般对话容易断清,如果对话中又有对话,或者行文时把说话的人甚至连“曰”都省略掉,断句就难一些了。如果是转述、引述,情况又有不同。如“乐天每作诗令一老妪听之问曰解否曰解则录之不解则又复易之。”加上标点则是:“乐天每作诗,令一老妪听之,问曰:‘解否?’曰‘解’,则录之;‘不解’则又复易之。”

3.注意句子结构、句式、修辞和语气。重点是抓动词,以动词为中心,前后分析出不同的结构关系,从而断句和标点。另外,文言文里常见的一些惯用句式和固定格式已成为断句的显性标志,而修辞技巧如比喻、对比、对偶、排比、顶针等也是断句的一个很重要的依据。

4.要掌握文言虚词与断句的关系。“盖、夫、惟、凡、故、今、若夫、且夫、至于、至若”等常用于句首,“是故、于是、是以、向使”等关联词和“既而、未几、俄、少间、方、有顷”等表时间的词前面常断开,“曰、言、道、云”等对话标志词,后面常用冒号,“也、乎、焉、矣、耳、哉、与(欤)”等常用于句尾。口诀:“盖”、“夫”大多在句首,“于”、“而”一般在中间,“曰”后往往加冒号,“矣”、“耳”后面加圈圈,“耶”、“乎”经常表疑问,“哉”字后面用感叹,“也”、“者”作用表停顿,或句或逗要灵活。

翻译原则

1.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字字落实,自然采点。

2.“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翻译技巧

1. 对照翻译

文言单音词对译为现代汉语双音词或多音节词。如:尝读六国《世家》。(苏辙《六国论》)可译为:我曾经(尝)读过(读)关于六国《世家》的史书。

2. 换成今语

主要是一些古今同形异义词、通假字。如:“祖父”、“妻子”、“受业――授业”、“尺寸之地”中的“尺寸”译为“一点点”。

3. 照录不译

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人名、地名、国名、年号、朝代、官职、典章制度等。如: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愈与吴郡张籍阅家中旧书。(《〈张中丞传〉后叙》)可译为: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晚上,我和吴州的张籍一同在家里阅览旧书。

4. 删掉不译

句首发语词、陪衬语素、结构助词、个别只起语法作用的连词,可删掉不译。如:“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夫”是发语词,应删去。可译为:作战,靠的是勇气啊!

5.补充省略

省略句式,主要有省略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介词几种,应把省略的内容补出。如:为击破沛公军。(《鸿门宴》)句中“为”字后面省略了宾语“我”,翻译时应补回为:为我击破沛公军。

6.调整语序

倒装句式,应按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进行调整。

宾语前置,应将宾语放回动词之后。如: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调整为:然而不王者,未有之也。

沛公安在?(《鸿门宴》)调整为:沛公在安?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调整为:不知句读,不解惑。

秋以为期。(《氓》)调整为:以秋为期。

主谓倒装,应将谓语放回主语之后。如: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调整为:汝之不惠甚矣!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信陵君窃符救赵》)调整为:公子能急人之困在安?

定语后置,应将定语放回名词中心语之前。如: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调整为:铿然有声之石。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调整为:蚓无利之爪牙,强之筋骨。

缙绅而能不易其者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与?(《五人墓碑记》)调整为:能不易其志之缙绅。

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应将状语放回动词中心语之前。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两个“于蓝”在翻译时,都要放在动词前做状语。

形似酒樽,饰以篆文山龟兽之形。调整为:以篆文山龟兽之形饰。

7.译准句式

判断、被动等常见句式,要译出这些句式的特点。

判断句式,应译出“……是……”。如:

东阿者,子之东阿也。(《晏子治东阿》)应译为:东阿,是你的东阿。

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信陵君窃符救赵》)应译为:如今公子有急难,这正是我效死的时候。

被动句式,应译出“……被……”。如: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传》)应译为:赵强燕弱,你又被赵王宠信。

不者,若属皆为所虏!(《鸿门宴》)应译为:如果不这样,你们这些人都会被他俘虏!

8.落实活用

词类活用,应把活用的情况译出来。如:

(1)名词活用为动词

籍吏民,封府库。(《鸿门宴》)“籍”名词活用为动词,应译为“登记”。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游褒禅山记》)“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应译为“命名”。

(2)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善”应译为“与……友好”。

旦夫天下非小弱也(《过秦论》)“小弱”应译为“变小变弱”。

(3)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将军身披坚执锐。(《陈涉世家》)可译为:将军亲自披着坚固的铠甲拿着锐利的武器。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阿房宫赋》)可译为:燕赵韩魏收藏、经营的东西。

(4)名词做状语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可译为: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

常以身翼蔽沛公。(《鸿门宴》)可译为:常常用身子像翅膀一样遮蔽住沛公。

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它是用动宾结构表达使令式的内容。

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连,可烧而走也。(《赤壁之战》)可译为:曹操军队正好把船舰连在一起,可以用火攻使他们逃跑。

意动用法,可以译成“以……为……”或“认为……是……”或“把……当作……”。

成以其小,劣之。(《促织》)可译为:成名因为它太小,以为它是低劣的。

9.固定固译

固定用法,有固定的译法。如:“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可译为:恐怕应该责备你吧。

又如:“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可译为:拿逃跑了五十步的来耻笑逃跑了一百步的,那怎么样?

[小试身手]

阅读短文,按要求答题。

齐宣王好射,说人之谓己能用强弓也。其尝所用不过三石,以示左右,左右皆试引之,中关而止。皆曰:“此不下九石,非王其孰能用是?”宣王之情,所用不过三石,而终身自以为用九石,岂不悲哉!非直士其孰能不阿主?世之直士其寡不胜众数也故乱国之主患存乎用三石为九石也。(选自《吕氏春秋》)

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的相关句子断句。

世之直士其寡不胜众数也故乱国之主患存乎用三石为九石也

2.把划线的两句话翻译为现代汉语。

[断句和翻译答案]

1.此题抓住两个主语“世之直士”和“乱国之主”,两个表判断的虚词“也”,还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故”是解题的关键。

答案:世之直士/其寡不胜众/数也/故乱国之主/患存乎用三石为九石也

第9篇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曹刿论战

[先秦]左丘明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蹋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黑体词语。

(1)公将鼓之( )

(2)望其旗靡( )

(3)小大之狱( )

(4)牺牲玉帛( )

2.选出与例句中的黑体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把选项写在例句后面的括号里。

例:战于长勺( )

A.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B.苛政猛于虎也

C.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D.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鱼我所欲也

[先秦]孟 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黑体词语。

(1)故不为苟得也( )

(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 )

(3)所恶有甚于死者( )

(4)乡为生死而不受 ( )

2.下列对黑体词语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故患有所不辟也(躲避)

B.所欲有甚于生者(超过)

C.乞人不屑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D.此之谓失其本心(自己的修养)

3.下列选项中,黑体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弗敢加也 万钟于我何加焉

B.故不为苟得也 为宫室之美为之

C.得之则生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D.宫室之美 吾妻之美我者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2)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挂牛头卖马肉

[先秦]晏 子

灵公①好妇人而丈夫饰②者。国人尽服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裳,断其带。”裂衣断带,相望③而不止。晏子见 ,公问曰:“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者,裂断其衣带,相望而不止者,何也?”晏子对曰:“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公何以不使内勿服,则外莫敢为也。”公曰:“善。”使内勿服,不逾月,而国人莫之服。

(选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下第一》)

[注释]①灵公:指卫灵公,春秋时齐国国君,公元前581年至公元前548年在位。 ②丈夫饰:穿男子服装。③相望:彼此看得见,指到处。

1.下列选项中,黑体词语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国人尽服之 B.相望而不止者

C.不逾月 D.而国人莫之服

2.下列黑体文言虚词与其他项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公使吏禁之 B.裂其衣裳

C.断其带 D.而国人莫之服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者,裂断其衣带,相望而不止者,何也?

(2)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

拓展训练

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桃花源记

[东晋]陶渊明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解释下列句中的黑体词语。

(1)豁然开朗( )

(2)阡陌交通( )

(3)便要还家( )

(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中的“咸”“ 各”“ 皆”有什么作用?

4.作者生活在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他笔下的“桃花源”其实并不存在。那么,陶渊明描写这一世外桃源有什么用意呢?

五、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螳螂捕蝉

[西汉]刘 向

吴王欲伐荆①,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②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③,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④得其前利⑤,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选自《说苑・正谏》)

[注释]①荆:楚国。②舍人有少孺子:舍人,国王的侍从官。少孺子,年轻人。③委身曲附:弯曲着身体,屈着前肢。④务欲:一心想要。⑤前利:眼前的利益。

1.下列选项中的黑体词语的古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告其左右曰

B.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谏不敢

C.如是者三旦

D.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

2.解释下列句中黑体词语的意思。

(1)吴王欲伐荆( )

(2)如是者三旦( )

(3)怀丸操弹( )

(4)子来(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第10篇

  A.《谏逐客书》

  B.《种树郭橐鸵传》

  C.《答李翊书》

  D.《答司马谏议书》

  2.成语“夙兴夜寐”出自( )

  A.《陈情表》

  B.《短歌行》

  C.《关山月》

  D.《氓》

  3.《米龙老爹》的作者是( )

  A.契诃夫

  B.莫泊桑

  C.欧•亨利

  D.托尔斯泰

  4.《新五代史》的撰写者是( )

  A.欧阳修

  B.宋祁

  C.司马光

  D.王安石

  5.杜牧是唐朝哪个时期的诗人( )

  A.初唐

  B.晚唐

  C.中唐

  D.盛唐

  6.“计中国之在海内”中的“中国”是指( )

  A.神州

  B.中国

  C.中原

  D.九州

  7.“狡兔三窟”的典故出自( )

  A.《李将军列传》

  B.《冯谖客孟尝君》

  C.《季氏将伐颛臾》

  D.《寡人之于国也》

  8.《行路难》的作者是( )

  A.白居易

  B.杜甫

  C.李白

  D.李商隐

  9.杜甫《蜀相》“两朝开济老臣心”中“老臣”是指( )

  A.曹操

  B.李斯

  C.诸葛亮

  D.王安石

  10.《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属于( )

  A.山水诗

  B.乐府诗

  C.田园诗

  D.边塞诗

  11.中唐倡导新乐府运动的诗人是( )

  A.李白

  B.李贺

  C.白居易

  D.杜牧

  12.《北方》一诗选自艾青诗集( )

  A.《大堰河》

  B.《火把》

  C.《北方》

  D.《向太阳》

  13.屠格涅夫的《门槛》是( )

  A.小说

  B.散文

  C.散文诗

  D.政论

  14.柳永《八声甘州》的线索是( )

  A.登高临远

  B.睹物思人

  C.雨洒江天

  D.佳人颙望

  15.《风波》中反复说“一代不如一代”的人物是( )

  A.赵七爷

  B.七斤

  C.八一嫂

  D.九斤老太

  16.孔子名丘,字________。

  17.所谓“四书”是指《孟子》、《大学》、《中庸》和《_________》。

  18.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____________。

  19.孟子回答了梁惠王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

  20.庄子《秋水》中体现了他的哲学本体论是__________主义的。

  21.《陈情表》选自《__________》。

  22.鲁迅原名周樟寿,改名周树人。浙江_________人。

第11篇

关键词:读;文言文;教学;方法

本文所说的“读”并不仅仅指口头上的朗读,更是指心口合一的品读美读。口头上的朗读只能帮助学生了解字词表面的意思,而要让学生读出文言文的韵味,一定要指导学生细细品味,课堂上如果能把二者恰到好处地结合起来,就可以引导学生发现文言文的

魅力。

一、在诵读中增强语感

文言文朗读教学是培养语感、进行语感训练、提高表达能力最有效的途径。如,《师说》中有不少反问句、感叹句,这些都是指导学生诵读的好例子。第一段“孰能无惑?”一句是反问,告诉学生读的时候要把声调提高,读出反问的意味来。第二段开头是三个感叹句,我先让一学生读了一遍,他读得平淡无奇,接着就让学生体会这三句话的情感,第一句是“嗟乎!”包含着作者对社会现状的感慨,要读出感慨之味,必须要拉长音;第二句是“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重点在“不传”“久”字上,读的时候这两个词语必须重读;第三句是“欲人之无惑也难矣”,重点是“难”字,也要重读,而且二三句的情感是递进式的,声调要一个高过一个,这样再让学生读,他们在诵读中增强了文言语感,提高了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文言文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入乎其内”,如入无人之境地诵读,学会摇头晃脑地尽情朗读,读出文言文的抑扬顿挫,读出文言文的原汁原味。

二、在品读中把握感情

文言文的语言很讲究语气、语调、语势、语感,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因此对文言作品必须通过朗读将无声的语言变成有感情的音响,使它充满活力,跳跃着生命,从而使学生从内容、感情、特色全面地体会作品。

在教学《廉颇蔺相如列传》时,笔者发现其中一个有趣的问题:

“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缶。”

这句话值得玩味,开始相如为何“却立”,渑池的时候为何“前进”,仔细揣摩后,相如的智勇跃然纸上,一退一进,那种不畏死亡的精神,值得钦佩。同样廉颇的言辞也是值得玩味的: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品读之时会发现廉颇说话时最大的特点就是“我”用得多,而蔺相如是不用的,廉颇为何要说“我”呢?“我”跟“吾”从听觉上来说,“我”显得粗狂些,更有自我的意味,廉颇的“我”正是炫耀自己战功赫赫目空一切的表现,那么廉颇的骨子里流露出来的精神则

不言而喻了,因此,在这一段话的朗读中要重读几个“我”字,要把廉颇的那种狂妄表现出来,如此方能理解人物的品质和情感。

文言文中,语气词比现代汉语多,文言文语气比较丰富,学生常常把握不准,揣摩不透,所以,教师要作示范朗读,并让学生

模仿。

再如,《寡人之于国也》一开始梁惠王说的那句“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看似普通其实大有文章,“焉”“耳”“矣”三个语气词的意思是一样的,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了”,既然是一样的意思,为什么要连用三个语气词呢?只用一个或者两个行不行?让学生去掉前面两个,改为“尽心矣”读一读,学生会发现这几个语气词连用的妙处,此处三个语气词“焉、耳、矣”的连用形象地表现了梁惠王说这话时的高度自负,他以为自己对国家对百姓已经尽到了责任,有些洋洋自得才会这么说,如果只用一个语气词则语气太过平淡,不足以表现梁惠王的自负,由此可见,文言虚词的表现力不容忽视,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抓住这样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让学生多读多品,文言文的韵味就出来了,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也就更浓了。

三、在美读中体验文韵

文言文的音韵美、节奏美需要借助美读得以体现,一些古典散文简直就是语言的仓库,佳词美句成语特多,认真诵读受益匪浅。所谓“美读”就是结合自己的审美体验,在诵读中寻找课文的美点,再以声情并茂的诵读展现出来。学生只有将自己的情绪情感体验带入文本,在诵读中与作者的情思碰撞融合,才能于读中会意,于读中悟情,也才能声情并茂地读出文本之美。在教学《阿房宫赋》一文时,就我采用了美读的方式引导学生体会赋文的韵味,文中二三两段集中运用了铺叙渲染的手法,为了帮助学生熟读成诵,笔者采用了男女生接力朗读的形式,例如,男生读上句“明星荧荧”,女生接下句“开妆镜也”,就好像古人的对对子那样,教师一边点拨上下句内容之间的联系,学生一边你来我往地接力朗读,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既了解了赋这种文体的特点,又达到了背诵的目的,可谓一举两得。

总之,教师应在课堂中挖掘文言文的语言美点,指导学生反复吟咏方能使文言文教学的“文”和“言”并举,方能真正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文言阅读能力。

第12篇

1.山东 战国、秦、汉时,指华山(也称崤山)以东的广大地区,非今之山东省,因我国的行省制度到元朝才有。如:“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贾谊《过秦论》)

2.山西 指华山(也称崤山)以西的地区,非今之山西省,明代山西才成为政区名。如:“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之秦,而不免于灭亡。”(苏辙《六国论》)

3.山左、山右、山前、山后 分别指太行山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中国古代地图坐北朝南,正好与现在的地图相反,标示方位为上南下北,左东右西。因山西省的地理位置在地图上于太行山的右方,故也将山西称为山右。如:“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今安徽),江北则推山右。”(谢肇淛《五杂俎》)

4.山阳、山阴 山的南面为阳,北面为阴。如:“泰山之阳为鲁,其阴则齐。”(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二、部分带“河”字的地理位置词

1.河北、河南 分别指黄河以北、以南的广大地区,不是现在的河北省、河南省。如:“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2.河东、河西 泛指黄河以东、以西的区域。唐代以后,河东泛指山西。如:“河东、山西一地也,唐之京师在关中,而其东则河,故谓之河东。”(顾炎武《日知录》)春秋战国时,河西泛指今山西、陕西两省间黄河南段以西地区,约在陕西省的韩城、合阳、大荔一带。汉、唐时多指甘肃、青海两省黄河以西的地区。

3.河内、河外 春秋战国时期,黄河以北为河内,黄河以南为河外。如:“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寡人之于国也》)

4.河阳、河阴 在晋代,黄河北岸之地叫河阳,南岸之地叫河阴,皆泛指。如:“君居淄右,妾家河阳。”(江淹《别赋》)“与鼓子田于河阴,使夙沙厘相之。”(《国语·晋语》)

三、部分带“江”字的地理位置词

1.江东(江左) 长江在芜湖、南京间为西南东北流向,故称自此以下的长江南岸地区为江东。古人在地理位置上以东为左、西为右,故江东又称江左。如:“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史记·项羽本纪》)

2.江表 古指长江以南地区。如:“江表英豪,咸归附之。”(《赤壁之战》)

四、部分带“海”字的地理位置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