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闻一多的故事

闻一多的故事

时间:2023-05-30 09:58:3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闻一多的故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闻一多的故事

第1篇

我有幸,从图书馆借得一线装版《闻一多评传》,此书为刘-着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同许多八十年代的文艺经典之作一样,八三年七月印刷第一版,而我所读之书恰为八三年诸多印刷本之一。藏至今,你迈过近三十个年头的风雨历程,经多人借阅,流传于众人之手,我拿到此书时,它已破旧不堪,灰蓝色的封面仿佛一触即破,再翻书页,字里行间,古味甚浓,些许文字也与今不同,繁简混合,可这却也没有为阅读此书带来不便,反而使我对此充满好奇,捕获了我猎取未知之事的情趣。——首先要说的话

此书之序由闻家驷所作,因家驷对一多知晓甚广,且一多为其兄,故序文中言辞平实,并无夸赞炫耀之词,仅站在众人的立场,简述其得失,更多的笔墨则放在刘?@先生作此评传的过程上,由此可见家驷对刘先生作其兄评传甚为满意,至于一多先生的功过是非,且让读者跟着刘先生的评传去获悉,去赏读。

此书约三十又二万字,一直到闻一多的出生记述到死亡,也就如时光记下每一个完整人生,由生至死,无丝毫间断停息。

至于刘先生记述闻一多之生与死,确实为与众不同,不同之处在于生之平凡,死之平凡。乍一看,生与死并无惊奇迷幻,但闻一多之死却能再平常中见真实,这样反倒能加深言辞的真实性。大凡我所览人物传记抑或评传,总以生死不凡而诱惑读者,如数代帝王生之时,天必见奇云,或是电闪雷鸣,或是巨龙腾空,竟无一人生之时,天地犹如往常;曾读出生时,更是喜鹊长鸣不休,以之来暗示此人日后必成大器,叫人观之,到底怀疑,真假几分,以至于读后文时也抱着幻想与怀疑的态度,把一部人物传记当作玄幻小说来读,这也就丧失了传记或评传的意义,也违背了作者美好的初衷,实为不值也!而刘先生的反其道,走真实,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外,该评传行文流畅,语言平实但又精炼,无论从前后衔接还是因果设置来看,都不乏精巧,让读者觉得顺畅上口,在无形中填充了读者的求知欲。而构思的严谨与丰富的创意也成为该评传的一大亮点。该文基本以时间为线索展开对闻一多先生生平之事的叙述,但作者在把握时间性的同时紧紧抓住了创作的根本理念,即在原有的人物事迹上丰富了其内涵,使得故事的发生在合乎常理的同时又增添了不少戏剧性,而这种戏剧成分却不显得那么虚假,这也就从深层次上展现了闻一多本就不凡的一生;也体现了作者在平凡的写作手法上彰显独特,在独特的人物形象上寻求平凡,刘先生的评传功底与对一多的了解之深也就可见一斑了。且刘先生也常显独到之处,即在丰富评传内容的同时,又在较短的时间间隔上进行了巧妙的往复循环,这种笔法在一多的学生时代体现的尤为突出,一多在清华的八年学生时代以及他作为一个文学初学者的身份就体现了这一点,这也将一多苗头初露的社会能力以及文学事业上的成长揉为一体,进行了前后比照,反应了一个作家笔法及思想上的幼稚到成熟,而这种局部的往复循环一直贯穿了整个评传的始终,闻一多由一名学生成为诗人,由一个诗人成为社会事业者,由一个社会设业者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的拥护者,倡导者。在这一成长过程中,作者巧妙的运用间断性循环,不但让读者获悉了一多成长历程之坎坷,而且没有让读者感受到思想情绪上的重复,乏而无味,反而使读者从中得到深刻的启示,在思考评传中主人公闻一多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变化成长的同时,我们又不自觉地充当了评传的接受者与评传主人公的膜拜者。作者还善于在视角的转换中描摹人物形象。该评传通篇以细腻而老道的笔触给世人展现了这样一个充满争议的形象,这样以来,使得作者心目中的一多更加人性化,人物个性更加活泼,我们在读着文字的时候似乎就能听到闻一多激昂的演说,看到他那争锋怒斥的面容,也可以感受到他内心粗犷的喘息,对生活的感慨,对社会和祖国命运的忧虑;他不仅将这些为人熟知的鲜明个性描写出来,而且用特写的镜头将这些个性放大,成为当时奋进社会青年的个性,成为民族?I卫者应有的个性,成为社会主流所需要的人物个性。而且以此人物形象的渗透,揭示了社会现状的发展与变化。将个人命运的放大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欢喜与悲哀,可见作者在揣测闻一多生存时代背景时的细致,准确,只有在熟知这些的基础上,才很好的驾驭了个人成长与时代命运的关系,从而塑造了一个时代的典型特征,真正做到了写人物传记的目的和意义,也使行文更富有表现力,这就用一个时代的悲欢兴衰,说服了读者的思绪起伏。

再者,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用了大部分笔墨渲染的东西,也正是贯穿于全篇的一条主线,就是闻一多身上表现出来的认真执着的精神,这种精神从评传主人公一多的角度来看,是对自身生活和生命的负责,是一种积极昂扬的人生态度,不怕苦累的高贵精神品质。他广泛的涉猎,潜心研究学术几十载,翻遍了从先秦到近代数千年的文化经典,考据了近千部古代典籍,将一个诗人的成长深深打上了学者的烙印,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学者,教授,爱国主义者,反而成了他真正的代名词,他在原本不擅长的领域获得了惊人的成绩,在本就擅长的地方立足更加坚定,并将自己毕生的成果献给社会,献给水生火热中的人民,为伟大的社会理想献身,彰显了不凡的一生,作者将个人与社会联结起来,最终塑造了一个具有多重身份的形象,让我们确实能耳目一新。这是作者和主人公闻一多双重的成功。

这本评传我读了近二十天,在阅读欣赏的过程中,转变了阅读目的和阅读方法,刚开始我可能更注重作者的行文思路与技巧,想在获悉内容之后借鉴刘先生写作手法上的处理,写作思想和思路的设置,找到自己可以借鉴的东西,也使作者本身的价值在我心中无形升华,这或许是我与很多读者阅读传记时不同的地方。我这也算是一次“喧宾夺主”之举,但这倒使得自己对闻一多的了解与敬畏愈加深刻,对他命运与时代的理解更加细微。这还是我第一次以这种视角来阅读评传,正如站在局外的人本无心于局内事务,但正是这种局外人的身份,使得他们将局内事情看透,弄明白。这让我欣喜之余,更多的是诧异。

我在局外静观艺术成长的时刻,目睹了一个伟人的成长;在伟人的时光里,习得了艺术之长,真可谓是一件乐事啊!这时才发觉读书与感想犹如一本评传一样,随时间的推移,重视的东西也就不一样了,而且会随时变更,这不是我们刻意的改变,而是一种伟大的被动。但愿读书也是一种无人能言明的评传。

后记:读完此书不久,思绪在脑海中泛滥几日,总想说点什么,但我知道,在我内心没有沉淀的时候我不能说话。恰好今夜难免,想了很多,最终还是决定写点什么,于是留下了这篇凌乱的感言。

天水师院高三:樊斌

第2篇

“斗舸红旗满急湍,船窗睡起亦闲看。屈平乡国逢重五,不比常年角黎盘。”——陆游《归州重五》

关于龙舟赛的起源,有个深入人心的说法——为了纪念屈原。但闻一多有考证,认为此说并不正确。

一般认为,中国人的祖先曾以“龙”为图腾(也有反对意见,认为“饕餮”才是最古老的图腾),但既然“龙”是远古图腾,而龙舟的出现也早于屈原。舟以“龙”为饰,理应与图腾观念有更紧密的联系及用途和(心理)价值,而不大可能出于某次实际的“救生”活动。

闻一多的《端午考》说,距屈子投江千余年前,划龙舟之习俗就已存在于吴越水乡一带,目的是通过祭祀图腾——龙,以祈求避免常见的水旱之灾。祭祀之日便是端午,在水域中竞划刻着龙饰的舟船是“龙祭”的重要内容。

历史上,许多古老民族的图腾一般都是具体的植物或动物,中国的图腾崇拜却不然,这些图腾都是幻想出来的产物,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人们熟知的龙——“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超自然神灵。这与水旱之灾一直是困扰华夏生民大患可能有密切关系。诸如上古传说大禹治水表现的。因此,“龙旗”“龙舟”的出现 及其最原始的“功能”确实可能要从图腾、宗教观念中去寻找。

古代吴越地区以龙为图腾,吴越之民有“断发文身”、“以像龙子”的习俗, 祈求龙神来保护生命安全和避免蛇虫之害,每年五月初五这天, 都要举行盛大的图腾龙祭。将龙形纹饰在身体上, 把乘坐的木船刻划成龙的形状, 龙首高昂, 龙尾翘起,涂上各种色彩, 称为龙舟, 四角彩旗飞舞, 青壮年“着彩衣, 立龙首”,于急骤的鼓乐声中作龙舟竞渡。同时将装在竹筒中或裹在树叶里的食物, 抛入水中,供龙神享用。

闻一多认为,屈原汨罗江投河自杀与端午“祭龙”在时间上是个巧合。但仅仅是巧合,却又不足以解释为什么后来纪念屈原的说法可以取代龙舟竞渡的原始功能——“龙祭”。

那么,又如何看待“龙祭”的这一变迁?

在此,古希腊“马拉松”故事可作一个很好的参照物。马拉松是进入现代奥林匹克殿堂的第一批项目,它现在已经成为风靡世界、高度商业化的运动,那个古希腊的传令兵也因这项运动的世界化而家喻户 晓。不过,按当初希腊人的想法,他们是希望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永远留在希腊故土举办的。如果当年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之父——顾拜旦同意希腊人的提议,那么就不 难想象,现代奥运会决不可能有今天这么大的影响力,马拉松跑也不可能有这么大的影响力。事实上,古希腊文化的影响力远远超出欧洲,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得益于现代奥运会这个媒介。龙舟赛与马拉松相比,在这方面正好成了一个反例。尽管今天也有所谓的“国际龙舟赛”,但实际上这项运动仅局限于华人圈,在国人的观念里,龙舟赛还是民族的。所以屈原与那个希腊传令兵比影响范围自然要小得多。现在很多人都意识到,把一项民俗竞技活动纳入世界竞技 圈,是扩大影响力的最好办法。所以韩国人极力地把跆拳道塞进奥运会,而中国人也开始琢磨如何把武术塞进奥运会,这样还能多弄几块金牌哩。

竞渡歌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使郡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瀚波飞万剑,鼓声劈 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疮眉血首争不定,输岸一朋心似烧。只将输 赢分罚赏,两岸十舟五来往。须臾戏罢各东西,竞脱文身请书上。吾今细观竞渡儿,何殊当权路相持。不思得岸各休去,会到摧车折楫时。” ——中唐节度使张封建《竞渡歌》

第3篇

关键词:中国端午节 日本端午节 龙图腾信仰

端午节的流传由来已久,在中国,有关端午节的传说和故事更是家喻户晓。在同为东亚圈的日本,也有着过端午节的习俗,只不过内容和形式与中国的端午节有区别。本文就中日两国端午节的由来进行论述,并就端午节从中国流传到日本的途径、过程以及流传时间这一点进行分析探讨,提出自己的疑问,从而更好地对中日两国端午节这一具有特色的民俗节日加以理解。

一、端午节的由来

(一)中国端午节的由来

中国端午节的由来众说纷纭,至今没有定论。流传最广的就是源于纪念屈原,另外还有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禁忌说、图腾说等。我认为,图腾说比较值得信服。萧放在《岁时生活与荆楚民众的巫鬼观念――研究之一》的论文中提到:“端午节虽然很早有了纪念屈原或伍子胥的内容,这种内容甚至在六朝以后成为端午节的主题之一,但在乡村,端午驱邪避恶的习俗依然传承。”萧放的这一论证间接证实了禁忌说或者图腾说的可信度。图腾说是来源于闻一多的考证。闻一多在论著《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中指出:“在屈原投江之前,吴越一带已有端午节存在。端午节最重要的两项活动――竞渡和吃粽子,都和龙有关,可能是迎涛神祭图腾的习俗。相传古代中国南方吴越人(今江浙一带)认为自己是龙的传人,每年五月初五举行祭图腾仪式,以求来年风调雨顺、大丰收。(中略)。另外,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该遗存的族属,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

从闻一多的论证和出土的史料中可以推测,中国端午节是来自于古代中国人有龙图腾的崇拜,每年阴历五月五日举行龙图腾的祭祀仪式,这种祭祀仪式慢慢演变为今天的端午节。而屈原说等说法,我认为是为了体现出英雄崇拜等英雄主义,以教诲众人。

(二)日本端午节的由来

日本的端午节,也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纪念端午节的习俗在中世纪初传入日本。日本飞鸟时代推古天皇(593-628年)时,日本人用五彩丝系菖蒲挂在胳膊上,用来灭灾减病。端午节时天皇在宫中举行菖蒲宴,饮雄黄酒。每年这一天规定向天皇献菖蒲。公元834年的《令义解》确定五月五日为节日,并在日本文献《续日本后纪》里初次明确记载端午节。在仁明天皇承和六年(公元839年)五月写着:“乙酉,是端午之节也。天皇御武德殿,观骑射。”不过,端午节最早在日本是属于“贵族俱乐部”享受的一个节日,通常只在皇宫内开展活动。

在古代日本,刚开始时只是宫廷内部过端午节,后来在民间,端午节和日本本身的习俗“五月忌み(避讳五月)”结合了起来,诞生了日本式的“端午の句”。进入江户时代以后,端午节“飞入寻常百姓家”,皇室、幕府、武士、庶民百姓都过这个节日了。

“五月忌み”是古代日本在插秧之前举行的一种祭祀活动。曹建南在《从女人的节日到男儿的节日》的论文中提到:日本早期社会开始插秧的时候,要祭田神,举行插秧祭。在插秧祭上担任重要角色的就是“早乙女”。被选为“早乙女”的少女,必须在神社举行奉告仪式,取得神的认可。然后被关进屋檐上插有菖蒲的“女の屋根”或“女の家”中洁身净心,直到举行插秧祭时才能出来。(中略)喝菖蒲酒,洗菖蒲澡,最早应该是“早乙女”洁身净心的一种手段。

也就是说,在日本,五月五日最早是以女人为主的祭祀仪式,中国的端午节流传到日本之后,与日本的“五月忌み”的仪式相结合,逐渐演变成现在的男孩节。

二、关于中日两国端午节的一点思考

综上所述,端午节的发源地在中国,根据图腾说,最早是一种与龙图腾相关的祭祀活动,当端午节流传到日本之后,这一节庆习俗与当地的文化习俗相结合,演变成为具有其本土特色的节日。

我认为,端午节祭祀仪式的特征在中日两个国家中均有所体现:在中国是祭祀龙图腾,在日本则是插秧祭。可见在古代社会中,祭祀仪式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祭祀仪式来满足百姓们祈求丰收的愿望。而百姓们将这一愿望通过节庆的形式表达出来,这与现代也是一脉相承的。当今在中国,人们过端午节,也是祈求风调雨顺,去病消灾;在日本,则是希望男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可见,在高速发展的今天,仍然保留着几千年来端午节的文化传统,端午文化的传承,更是记载着人类发展的进程。由此也可以看出,古代中国对周边国家文化的影响也是非常久远的。

然而,对于端午节的流传,有以下几点思考:

其一,端午节是在日本飞鸟时代推古天皇(593-628年)时传入到日本的,而在公元8世纪中叶才传入韩国。众所周知,古代中国文化的流传很多都是通过朝鲜半岛流传到日本,也就是说基本上都是从中国开始,经过百济、新罗、高句丽再到日本。为什么端午节的流传是跳过韩国而直接进入日本的呢?这一点我有些疑问,我觉得还应该查找更加确切的资料,以证实端午节传到日本和韩国的确切时间,以及端午节传入日本的途径。这一点有待继续考证。

其二,对于日本端午节的传入时间的推测。据我推测,日本传入端午节的时间要比史料记载的早。据研究,自弥生时代起,就有中国移民前往日本。日本学者把弥生时代的中国移民分两批次,第一批是指公元前三四世纪进入日本的中国燕、齐、赵的移民,第二批是公元前后进入日本列岛的中国越的移民。而中国自战国就有端午节的相关记载。大约在战国成书的《夏小正》记载:“此日蓄采众药以镯除毒气。”而在弥生时代来自中国的移民很可能已经把端午节的习俗带入到日本。据闻一多的《端午考》记载,吴地的先民应是越人,或是他们的同族。“越人的老家本在北方,后来逐渐南移,一部分停留在如今江苏境内,受着太伯仲庸的统治,所以便随着太伯仲庸的国号而被称为吴人,所以吴只是政治区域的名词,论种族,他们与越人还是一家。《越绝书》(六)《越绝外传纪・策考》‘吴越为邻,同俗并土’、(七)《越绝外传纪范伯》‘吴越二邦,同气共俗。’(中略),总之,吴越是一个民族,他们都是‘龙子’。”闻一多论述了端午节的龙舟竞渡与吴越人的图腾信仰相关,而吴越人又是在日本弥生时代迁移到日本的第二批移民,所以,我推测,早在弥生时代,端午节就已经传入日本,只是缺乏史书记载,无法寻求答案,或者是我们还没有从现有的史料中发现相关记载。关于这一推测,我觉得需要查找资料,进行研究。总之,我认为,历史上端午节传入日本的时间要比史料记载的早。

其三,日本的端午节与当地的端午节和日本本身的习俗“五月忌み(避讳五月)”结合了起来,诞生了日本式的“端午の句”。“五月忌み”是古代日本在插秧之前举行的一种祭祀活动(上文已提到)。而在萧放的《岁时生活与荆楚民众的巫鬼观念――《荆楚岁时记》研究之一》的论文中,他提到了荆楚人的祭祀仪式:迎紫姑。这与日本的插秧祭是有着相似性:紫姑是在六朝社会文化背景下酝酿出来的世俗神灵,紫姑不仅出身低贱,而且她的职司亦为同常的农桑事务,人们迎紫姑,以卜将来蚕桑,并占众事。(中略)紫姑神的出现,反映了荆楚民众对世俗生活的关注。紫姑作为知晓民间“众事”的神灵,在荆楚地方成为传承千年的预测农事、婚姻的民间百姓女神。

迎紫姑,必有一套巫术仪式,《荆楚岁时记》记,先作其形迎之,再念动咒语,祈请紫姑降临,“捉之觉重,是神来也”,然后卜问众事。

我认为,这样的祭祀仪式,与日本的插秧祭,有着相同点:(1)都是以女人为主的祭祀仪式。(2)都是与农业生产相关的祭祀占卜。(3)都与巫术信仰相关。这样的祭祀仪式,在古代中国和古代日本,有着如此相近的形式,这不禁让我慨叹古代文化源远流长。且不管日本的插秧祭是否是由荆楚的“迎紫姑”仪式流传过去的,存在如此相近的形式与内容,对于古代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研究,更是一门课题。我觉得,日本的古代祭祀仪式与中国古代的祭祀仪式有着极其相近的特点,在中日古代祭祀文化的交流方面,可以大做文章。

以上主要就中日两国端午节的由来进行了论述,肯定了端午节来源于龙图腾这一说法,同时就端午节流传到日本的途径和时间提出了自己的思考。或许能对中日古代祭祀文化方面的深入研究起到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 宋颖.端午节研究:传统、国家与文化表述[D].中央民族大学,2007.

[2] 栾超.中日端午节的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12.

[3] 萧放.岁时生活与荆楚民众的巫鬼观念――《荆楚岁时记》研究之一[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6).

[4] 闻一多.神话与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第4篇

端午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而关于端午节的由来故事也是在众多传统节日当中比较多的,那么端午节到底是怎么来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021端午节来历故事简写50字左右,欢迎大家查阅!

端午节来历故事(一)

战国时,楚国大夫屈原因苦劝楚王无果,忧愤投江自尽。楚国百姓怀念这位为人清正的大夫,于是将糯米包成包投入江中,希望鱼群吃了米而不吃屈原尸身。后世延续为传统,渐渐演化为端午节。

(二)

闻一多在《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中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有二,一是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蛟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

二是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三是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迹。

(三)

传说端午节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处,令度尚为之立碑,又令其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孝女曹娥之日。

端午节的别称有哪些端阳节:五月正是仲夏,据《荆楚岁时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故称五月初五为“端阳节”。

重午节:午属十二支,农历五月为午月,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故端午节又名“重午节”或“重五节”。

天中节:古人认为,五月五日时,太阳重入中天,故称这一天为“天中节”。

浴兰节:端午是皮肤病多发季节,古人以兰草汤沐浴去污为俗。

解粽节:古人端午吃粽时,有比较各人解下粽叶的长度、长者为胜的游戏,故有“解粽节”之称。

菖蒲节:古人认为“重午”时五毒尽出,因此端午风俗多为驱邪避毒,如在门上悬挂菖蒲、艾叶等,故端午节也称“菖蒲节”。

端午节的含义含义一

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

含义二

第5篇

关键词:诗词鉴赏 联想 想象 改写 吟诵

古代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灿烂的瑰宝,其中蕴涵着深厚的文化、文学与语言积淀,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骆玉明曾经指出,不能把古诗文看成是“死去的东西”,其中蕴涵着富有生气的、积极的、富有美感的,有创造力的,能激励人、培养人生气勃勃的精神状态的东西。对中学生来说,阅读与鉴赏古典诗词是加强人文素养必不可少的途径之一。从古诗词中汲取传统文化的营养,在其中感受魅力、陶冶情操、体味人生百态,并且有自己的见解与发挥,在诗词中读出自己,这才是我们要追求的目标。但是在现实操作中,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却不知不觉地以应试为目的,功利性的追求使诗歌鉴赏进入歧途,将诗歌分解得支离破碎,丧失了鉴赏的愉悦性。而且在阅读鉴赏中,不少学生比较多的停留在了解诗词内容和基本思想的层面上,不懂咀嚼其中的韵味,对其艺术手法等方面的体会也鲜能说出一二。其中有时代的因素,同时更有思维方法上的原因。

一、想象创造法

写作需要想象。刘勰在《文心雕龙》里写道:“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写作时充分运用想象,方能“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创造出优美的意境和感人的的艺术形象。同样读者在阅读与鉴赏作品的过程中也需要发挥想象。王朝闻曾以《红楼梦》为例论及这个问题,他说:“为什么我们重读《红楼梦》分明记得它的故事情节,却仍然愿意读下去,读了又读?这是因为读者每次阅读都依靠自己的生活实践发挥想象,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它的形象。”如果说诗歌创作时作者的想象是一种无拘无束的创造性想象的话,那么鉴赏时读者在面对特定的作品的时候主要是一种再造想象。再造想象受意象的制约,鉴赏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兴趣爱好、审美观念适当补充发挥,当然其中还包含一定的创造想象成分。因为古典诗词一般都比较简短,短短的几行字中要表达出也许我们今天要用几百字甚至上千字表达出来的情思、场景、故事,决定了古诗中有着许多凝练之处、空白之处,需要我们运用联想与想象等思维方式,把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相结合,充分发挥思维的活跃性才能勾画出诗歌所描绘的情景,补充诗人或主人公发生的故事和的情感,才能很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在鉴赏古典诗词时,在疏通诗词大意之后,调动自己的想象思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意境填补

在古诗词中,情景交融是一种常用的手法。一般情况下,诗人总是在一定感情的支配下,选取最契合自己情感的一些景物来描写,同时也使景物浸染了一定的情感色彩。作者往往会选取一些意象进行组合,最典型的莫过于“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样一些诗句,在景物与景物之间留下了巨幅的空白,这就是让我们的想象去补充的地方。补充想象,即是想象出作者作诗时可能想象到但是不必也不可能写出的全部东西。如果能够抓住诗中出现的一些相关意象,发挥想象力把它们联系组合,再辅以适当的补充性想象,那么诗歌便不再是干枯的几个词,而是一幅更为丰满的画面。

(二)换位思考

在阅读诗歌的时候,人们都习惯“披文入情”,站在作者的角度,跟随作者的遭遇与所见所闻一步一步来感受他的悲喜。这种设身处地的想象能使我们更好地融入诗歌的情境中,消除时代与个人经历的隔阂,引发共鸣与同感。不可否认,产生共鸣与同感是鉴赏体味诗歌追求的一个方面。但是除了这种方式以外,在鉴赏的时候,对一些诗歌也可以尝试发挥读者的能动性,作更高一层的想象与发挥,进行换位思维。所谓换位思维,即把感受体会的角度从主人公身上转移到其他事物的身上,以第三者的眼光从旁感受与审视。人有悲喜,设身处地的方式有时会让读者沉浸在作者一己的主观情绪中,难以用客观的眼光来看待与评价。而作为拟人化的事物或第三者,则能够从一种预定的情绪中抽离出来,作为悲喜的见证者从旁观看与感受,这种想象的发挥带有很大程度上的创造性。

(三)古诗新唱

第6篇

传统的美术教学中,教师重知轻情,教学目标分化,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枯燥,学生难以获得发展。本文分析当前美术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创设直观、生活、媒体、活动、音乐等情境的有效策略。美术教学应关注文化与生活,加强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美术的愉悦,在观察感受、情感体验、想象创造等系列学习活动中陶冶情操,促进培养创造能力,提高想象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格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仍存在美术教学脱离实际生活、远离学生认知水平的现象,不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完善和身心的健康发展。情境教学,着眼于学生的生活和知识背景,拉近生活容与生活的距离,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学生感知,促进学生思维、情感等方面的良性发展。

一、当前美术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三维目标彼此分化。部分教师困囿于传统的教法,仍以掌握知识与培养技能为主要目标,围绕能完成规定的作品设立目标,不注重学生的兴趣培养,导致学生想象力匮乏,长此以往,易对美术课心生厌倦。部分教师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而忽视了美术技能的传授,课堂看似热闹,但教学内容游离于目标之外,学生未能掌握真正的美术知识。2.教学内容单一枯燥。美术教学内容不独立于其他学科而存在,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与其他学科彼此联系,相互渗透。而部分教师一叶障目,只注重本体知识的学习,忽略了部分交叉知识的传授,忽视了教学内容的人文化、生活化,致使美术课的学习内容单一枯燥。3.重认知轻情感。传统教学中教师采用直观演示、讲授、问答、讨论等方法,这种语言传递类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认知获得发展,也获得一定的间接体验,但此种方法不足以达成教学目标。教师要施以情感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打开思维的闸门,让他们在情感体验中获得真知。

二、美术课创设情境的策略

1.创设直观情境。教师通过展示实物、模型,教材的示范作品、黑板上的范画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等获得视觉、触觉等感受,有助于学生理解所学内容和作品要求,使难以理解的内容变得直观、简单,能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如在《蔬菜的联想》教学中,教者呈现各种蔬菜,引出师生交流话题:“这是什么蔬菜?”“茄子。”“那茄子我们会联想到什么呢?”“企鹅。”“大家为什么会把茄子与企鹅联想到一起,他们哪里相似?”这时有学生认为是形状相似,也有学生认为颜色虽不相同,但却相似,都是由深浅两种颜色组成的。“那大家再看看用什么方法能把茄子变成企鹅呢?”教者创设直观情境,让学生在观其形、察其色中自由联想,训练了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和想象力,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2.创设生活情境。美术教学要结合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创设教学情境,给学生营造一个新鲜、生动的课堂,能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他们怀着愉悦的心理融入课堂学习之中,获得观察美、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的能力。3.创设媒体情境。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的网络、多媒体功能被深入挖掘,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多媒体集文字、图像、声音、视频于一体,能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方法更加新颖、教学手段更加多样,倍受师生的青睐。在美术课堂上,借助于多媒体展示作品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展示世界各地的优秀作品,帮助学生积累素材、拓展知识面;可以丰富学生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如在《重复的魔力》教学中,教者展示《千手观音》舞蹈、“恒源祥”广告片断,提出问题“:刚才两个片断在形式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什么?“”这些重复的现象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教者通过多媒体视频,让学生感受到重复现象给人的视觉、听觉带来强烈的冲击力,使学生对重复产生全新的认识———生活中易被人们忽视的重复现象经过艺术加工后会给人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4.创设活动情境。由于小学生的注意力易分散,好奇心强,新鲜、有趣的故事能吸引他们的眼球。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情境,可以是有趣的故事,可以是诗歌朗诵,可以舞蹈表演,也可以是游戏活动。如在苏少版第12册第六课《多变的颜色》教学中,教者让学生朗诵闻一多的《色彩》:“绿给了我发展,红给了我热情,黄教我以忠义,蓝教我以高洁,粉红赐我以希望,灰白赠我以悲哀……”,继而提出问题:“色彩与人一样,不同的色彩有着不同的性格特点,闻一多先生是这样认识色彩的,说说你喜欢的色彩,它给你什么感觉?”教者以贴切的话题自然地引发学生对色彩的美好感情,通过教师的提问拉进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他们自信地表达自己对色彩的喜爱。5.创设音乐情境。各种艺术作品之间具有一定的相通性,并不是彼此割裂的,从徐悲鸿的《奔马图》中仿佛听到“马蹄声碎”的声音,从潘鹤的《艰苦岁月》中犹如听到悠扬的笛声。将音乐与美术融合起来,将音乐的节奏感、美术的视觉冲击力结合起来,给学生带来创作的灵感,为学生打开了一扇情感体验的大门,让他们消除紧张、舒缓身心,也能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当然,美术课创设情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以学生的情感体验为触点,在研读教材、把握学情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完善学生的认知能力,促进学生长远的发展。

作者:陈曙东

第7篇

【关键词】诗歌教学 现代诗歌 鉴赏水平 语文素养

当下高中语文教材收录的现代诗歌有限,高考语文试题对现代诗歌也鲜有涉及,另一方面由于网络的普及,现代诗歌的作品与日俱增,作品质量也是参差不齐,因此学生对现代诗歌鉴赏的知识既陌生又迫切,因此在教学中,我尝试让学生了解现代诗歌的特点,以获得鉴赏的依据和方法,期望他们以此提高现代诗歌鉴赏的水平。

一、现代诗歌的音乐美

我给学生的第一首诗是贺敬之的《西去列车的窗口》,这一次我没有像往常一样给学生朗诵,我问:这首诗该怎么读?学生有节奏地朗诵了一遍,顺势请他把节奏划了出来:

在/九曲/黄河的/上游/

在/西去/列车的/窗口/

是/大西北/一个/平静的/夏夜/

是/高原上/月在/中天的/时候/

一站站/灯火/扑来,像/流萤/飞走/

一重重/山岭/闪过,似/浪涛/奔流

我请学生观察,这几节诗的排列有什么特点吗?学生回答有两个特点:一是整齐匀称(每节两行均由对偶句构成,两行之间字数、音节数均相等),二是音节数量逐节递增(如第一节为四个音节,第二节为五个音节,第三节为六个音节)。我接着提问:诗歌的节奏和诗歌的内容有联系吗?学生回答:自己仿佛置身于奔驰的列车之上,似乎可以感受到车轮在有规律地飞快转动,车箱在有节奏地轻轻摇晃,甚至还感觉到,列车正在不断地加速。接着我补充道,郭沫若曾经说过:“节奏之于诗,是她的生命,没有节奏便不是诗。”

我给学生的第二首诗是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我想那缥渺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那隔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诗一投影出来,学生雀跃,因为他们初中学过。我说,我还要请同学们听一首广东歌谣:

凼凼转,圆,炒米饼,糯呀糯米团。五月初五系龙舟节啊,阿妈叫我去睇龙船,我唔去睇,我要睇鸡仔,鸡仔大我去卖,卖得几多钱,卖几多只呀,我有只风车仔,转得好好睇,睇凼凼转呀,圆,睇凼凼转呀,凼凼转又转……

听完以后我提问:这首诗和这首歌有没有共同点?不少同学很快发现,《天上的街市》有着像《凼凼转》这样儿歌式的独特旋律。郭沫若正是抓住了童谣的特点来经营诗的音乐美,一下子把我们带进了童真的境界。我们仿佛回到了儿童时代,正一面指指点点天上的星星,一面聆听奶奶或妈妈讲着天空中美妙迷人的故事。

通过这两首诗的品读,学生了解到:诗歌是一种有节奏、有韵律地表达思想感情的语言艺术。

二、现代诗歌的含蓄美

1.品味意象。说到诗歌的含蓄美,学生很熟悉,因为以某种景物的描绘作为诗人情感的寄托和象征、通过意象传达情感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悠久传统。我告诉学生这在新诗的创作中也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如闻一多的《死水》和冯至的《蛇》: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死水》

我的寂寞是一条长蛇/冰冷地没有语言/……它月光一般轻轻地/从你那儿潜潜走过/为我把你的梦境衔了来/像一只绯红的花朵――《蛇》

闻一多先生的《死水》,用一沟死水象征当时北洋军阀统治下黑暗的中国现实。冯至的《蛇》则把“我”的寂寞比作“一条长蛇”,冰冷无言,令人悚惧。

不过现代诗歌与古典诗歌在“意象”上有一些区别:现代诗歌追求一种只属于个人的“私人意象”和意象的多义性,如“蛇”等。古典诗歌的意象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传统性,由共同的价值取向和文化积淀而成,如“月”就是思乡的代名词。

2.发挥想象。诗歌的含蓄不仅体现在通过意象传达情感,诗歌留下空白,使读者发挥想象,用自己的知识、经验、情感去填补、增加美的体验也是诗歌含蓄美的重要体现。学生刚学完的《沁园春・长沙》,我给学生出了一道题:假设自己就是电影导演,现在要拍一部《沁园春・长沙》,剧本就是这首词,请用语言展现拍摄出来的画面。一说到请他们做导演,学生顿时激动兴奋起来,大家跃跃试试。其中一个学生根据“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给我们描述了她想象的画面:(空中拍摄)湘江如一条玉带般横过屏幕,向东奔流。江中的橘子洲,郁郁葱葱,生机勃勃。随着镜头的推进,树上的果实和树下金色的落叶映入眼帘。在这树林边,江渚上一个黑点越来越大,逐渐清晰,最后定格为一个高大的背景,他披着长衣,双手叉腰,脚下是静静流淌的湘江。

诗人艾青说:“没有想象就没有诗。”诗歌鉴赏是一种审美享受,同时也是一种艺术再创造。我们只有充分展开想象,才能通过有限的字句去体会诗歌阔大深远的意境,领会诗歌的感情。

三、现代诗歌的语言美

1.高度凝练的语言。诗歌的语言特别讲究凝练,它以尽可能经济的语句来表达尽可能丰富的内容,甚至要求每一个词都有极强的表现力,我给学生选了两句诗: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艾青《假如我是一只鸟》

推开窗户/满园的欲望是多么美丽。――穆旦《春》

当学生朗诵后,我提出哪些词最有表现力时,学生几乎脱口而出:“嘶哑”、“欲望”。我进而和他们一起品读:“嘶哑”一词,充分表现了对苦难大地的哀伤、对祖国的挚爱。“欲望”一词凝结了春天里林林总总的生命活力,带给读者一种奇异的美感。通过品读,学生体会到这些高度凝练传神的词语,的确达到了言简意丰的效果。

2.创新的语言。诗歌语言享有很大的自由度,具有突出的创新特点。在诗歌语言中,词语的词性发生变化,如名词变成动词等,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词被活用后,含义增加了,给人新奇的刺激,能产生特殊的艺术效果。如:

如果碧潭再玻璃些/就可以照我忧伤的侧影――余光中《碧潭》

“玻璃”这个名词活用为动词,使之在特定的语境里软化了硬度,放大了透明度,明澈如镜,而它的透明的冷又与忧伤的情感色彩一致,使人新鲜可感。

诗歌语言除了打破固有的语言秩序外,还常常借助于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拟人、对偶、反复、排比等等,使诗句更加形象、生动、感人。如: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徐志摩《再别康桥》

康桥旁边的柳树很美,但究竟美到什么样子?诗人通过比喻,形象地写出了柳树的秀美。

四、结语

第8篇

端午节是中国最传统的节日之一,节日活动丰富多彩,“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短短一首儿歌,概括了端午佳节的众多传统活动,不过在这些活动中,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影响力最大的还要属吃粽子。端午佳节已过,人们也从短暂的休憩中重新踏上忙碌的工作征程,不过粽子淡淡的清香还在,并没有随端午的走过而离人们远去,很多人的饭桌上依然能看到粽子的身影。

提起端午和粽子很多人会联想到爱国诗人屈原,事实上端午节的诞生要比屈原更早。根据闻一多的考证,端午习俗源于古代的龙图腾崇拜。古代,江南是一片水乡泽国,人们以渔猎为生。在水中捕捞,蛇是对人最大的威胁,因此当时人们对蛇产生了一种敬畏的心理。慢慢的人们将蛇神化为“龙”这种实际上不存在的东西,并对它进行崇拜。龙舟竞渡和向江湖之中投扔粽子之类的端午习俗就是这种龙图腾崇拜的产物。但到后来,原始图腾崇拜的意味渐渐消失,只有民间习俗流传下来。

江浙一带有端午节纪念春秋时期著名军事家伍子胥的传说,而这个传说也要比屈原的传说早很多年。相传吴国战胜越国后,伍子胥多次劝告吴王夫差杀勾践彻底消灭越国,吴王不听劝说,后奸人诬陷伍子胥谋反,伍子胥悲愤自杀并说吴国早晚被越国灭,吴王非常愤怒,在端午这天把伍子胥抛尸河中,从此吴国百姓便在这天纪念伍子胥。到了战国末年,端午节才和楚国大夫屈原联系到一起,屈原的故事现在已是家喻户晓。虽然端午和粽子并非因这些故事诞生,但这些历史故事和传说对于端午习俗的流传都曾产生过巨大的推动作用。

早期的粽子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那时候有用蔬叶包黍米做成牛角状的“角黍”,以及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的“筒粽”,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东汉末年开始出现一些带馅的粽子,当时最具影响力的是猪肉粽。晋代以后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包粽子的原料也开始以糯米为主。中国历史上制做粽子的材料一直在发展之中,品种逐渐丰富,到了明代开始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松子仁、枣子、胡桃等,这时的粽子已与现代粽子非常相似。千百年来,粽子在中国盛行不衰,并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

明清以后,粽子已经非常流行,最喜欢粽子的皇帝非乾隆莫属。乾隆年间,端午节要摆粽子设“粽席”,表示人与神共同享用美味粽子。端午节当天,宫中几乎不吃别的东西,用膳全部是吃粽子。据乾隆十八年的膳单记载,当年乾隆皇帝膳桌上足足摆了1276个粽子,堆起来像小山一样!端午当天皇宫中单是摆上桌的粽子,就足有2000多个。再加上祭祀拜神用的粽子,供文武大臣们食用的粽子,以及分给太监宫女等的粽子,这一天宫中的粽子消耗量极大,以致宫中的御膳房都忙不过来了,不得不从别处借调帮厨的人,夜以继日地赶工包粽子。不仅如此,为了博得乾隆皇帝的欢心,厨师们还要绞尽脑汁开发新品种的粽子。从节日前10天起,厨师们就开始精心设计研发新型粽子,从外形、大小,到馅香选料等等,无一不考究。直到新开发设计的粽子获得了乾隆皇帝的满意,厨师们心里的一块石头才能落地。对于精制的皇家米粽子,乾隆特意写诗评价:“粽席蒲觞苓令辰,天中景物一番新。”称赞宫中粽子独特的风格和味道。

现代粽子多种多样,璀璨纷呈,不过最主流的还是用糯米做的粽子。糯米生长在南方,在北方多叫做江米,是很多黏性小吃的主要原料,也是酿造醪糟(甜米酒)的主要原料。糯米营养丰富,为温补强壮食品,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止虚汗之功效,对食欲不佳,腹胀腹泻有一定缓解作用。糯米制成的酒,也可用于滋补健身和治病。糯米与红枣、板栗、枸杞等多种食材搭配都具有非常好的滋补作用,并有着其对应的不同疗效,再加上有些粽叶也对人大有益处,因此吃粽子对人非常有益,《本草纲目》就有关于粽子的很多药用价值的记载。不过,糯米制成的粽子虽然对人有诸多益处,糖尿病及肥胖者却要慎食。现在有很多咸粽子、肉粽子等碳水化合物和钠的含量都很高,可能会引起身体的不适。另外糯米较难消化,肠胃功能不全和消化能力欠缺者也要慎食。所以粽子虽好,可不要贪嘴!

第9篇

通过书屋,汪新民不仅帮助很多村民致了富,而且使村里孩子们的课外生活不再单调。汪新民说,他的梦想就是看到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书屋实现自己的梦想,尽管在有些人看来这份“差事”太辛苦,但汪新民觉得自己的付出,值!

1998年,年近60的汪新民从学校退休,看到村里的孩子放学后没有书读,心中便有了一个想法,继续发挥教师的光和热,为村里孩子做点事。村里一个六年级的学生,非常想要一套《小学生优秀作文》,但凑不齐钱,常常在路过书店时偷偷抹泪;一个五年级的学生特别想看《格林童话》,便利用周末到县城表哥家,白天做家务,晚上抽空看书。发生在身边的故事,让汪新民心里很不是滋味,也更加坚定了他把这个想法变为现实的信念。

2003年,汪新民在自己住了40多年的砖瓦房里办起全市第一个乡村书屋。用3棵松树锯成木板钉成书柜,把多年积攒的近200本书摆在书柜上,一个简陋的小书屋就这样诞生了。

这简陋的乡村书屋,汪新民守了10年,操劳了10年。2008年7月,汪新民为书屋补充了50多本书籍,回来时,正碰上下大雨,他脱了上衣将书包着抱回家,老伴说:你这么大年纪,这样淋雨,是要书还是要命啊?汪新民笑着说:书也要,命也要,书淋湿了不能用,人病了吃点药就没事啦。汪新民的大女儿出嫁时,汪新民送了她几百本书做嫁妆,受父亲的影响,她在婆家拿着这些书也办起农家书屋。

汪新民当过老师,他借助自己的影响,倡议当地的干部群众捐书、向机关单位找书,从退休工资中挤钱买书。10年时间,在各级政府和新闻出版部门的帮助支持下,书屋的木柜换成了铁皮柜,还添置了音像设备,藏书由近200册发展到近10万册,涵盖政治、历史、文学、科技、儿童等12大类,每年借阅达1500人次以上,创造了数万人次免费借阅的记录,成为当地村民求知学习的好去处。小小的书屋犹如一盏“小桔灯”,照亮了整个山村。

汪新民农家书屋获得了全国的荣誉,书屋的影响更大了,借书的人更多了,汪新民服务群众的热情也更高了。他始终做到“三不烦”:“接待读者不烦、借书登记不烦、还书归位不烦”,全天候的开放,热情的服务,吸引了周边群众,乡亲们十里之外也慕名前来借书。汪新民经常说:富不丢猪、穷莫丢书。他相信,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可以给村民带来知识、带来希望。

养鸡大户李刚、养猪大户周继业……一个个农民从汪新民书屋找到致富窍门,学到种养技术。山多地少的羊角桥村,养猪、养鱼、养鸡人家的多了起来。

洗马镇官塘村承包了5亩鱼塘的养殖户姜小毛,他鱼塘的鱼得了一种“怪病”,眼看几万元的收入要泡汤,他听村民的介绍来到书屋求救,汪新民和他一起在农技类的藏书里面找到治鱼病的方法,很快对症下药治好了鱼病,帮他挽回了损失。

关爱儿童的读书梦

羊角桥村有517人,大部分青壮年都外出打工,留守的多是老人与孩子,为了孩子办书屋,办了书屋为孩子,汪新民想出各种办法将孩子们引领进书屋学习。从2009年起,汪新民书屋利用寒暑假开办书法班、作文班;利用周末假日,举办小提琴培训班,培养了40多名学生,其中,10余人获得省、市、县奖励。2010年,汪新民组织村里部分学生到县闻一多纪念馆、县博物馆进行革命传统教育。2011年,为加强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汪新民带着20多块交通安全宣传展板到中小学进行宣传,教唱交通规则的拍拍手儿歌,发放500多份宣传资料,得到社会广泛认可。

第10篇

【关键词】:高中汉语文课堂课堂导入形式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导入更是艺术中的艺术。“导之有法,导无定法”,教师如何成功地导入新课,没有固定的模式,往往会由于教学内容、教学情境、施教者、受教者的不同而不同。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故事导入法。

高中学生课业负担繁重,但爱听故事却是他们不变的爱好,教师在上课时可适当引用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耐人寻味的故事(如寓言、轶事等)导入新课。这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拓宽学生视野、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拓展思维,丰富联想,而且可以使学生从中领悟到人生哲理。例如,在讲庄子的《秋水(节选)》时,一上课我就对学生说:“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传说庄子的妻子死了,惠施前去吊唁,看到庄子正伸开两腿,像簸箕一样坐着,敲着瓦盆唱歌。”同学顿时都笑了,觉得这个人很奇怪,怎么会这样。我趁机引导学生:“同学们,世界上没有长得一模一样的人,每个人对生与死都有着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这个故事可能不为常人所理解,但我觉得它表明了庄子有着通达的生死观,在他看来生来死去就如同春夏秋冬变化。闻一多先生曾有如此评论:‘中国人的文化上永远留着他的文化烙印,他的书成了经典,至于历代文人学者对他的崇拜,更不用提,别的圣哲,我们也崇拜,但哪像对他那样倾倒、醉心、发狂?”接着发问:“庄子如何能在千年之中拥有那么多的崇拜者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庄子的《秋水》,一起来领略他的风采。”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然地引入了新的教学内容。

二、歌曲导入法。

音乐自古以来就有教化作用,能熏陶人的性情,能抒发人的情感。现在中学生很爱听歌曲,许多人也都有MP3、MP4等,利用课余时间在听歌曲,甚至两人合用一个在听。所以我在教高中汉语文必修一时,就利用学生爱音乐的特性,让他们先熟悉音乐,提起对课文的兴趣。如在教戴望舒的《雨巷》时,就从《丁香花》入手,让学生对丁香花有一定的理解,从而明确作者的丁香情结。其实,在高中汉语文课本中,有相当多的课文都有相对应的歌曲,如上李清照的词时,就有“月满西楼”“一剪梅”等歌曲,李煜的《虞美人》,苏轼的《明月几时有》等等都有歌曲,这些歌学生也都听过,只要教师多加注意,就能作为很好的课堂导入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导入新课能否直接抓住学生的心,将直接关系到整堂课的教学效果好坏。照本宣科、平铺直叙的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教学效果定然不佳。若用歌曲开头,则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新课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视频导入法。

学生对影视还是很喜爱的,对于一些影视剧,多少也有接触过。所以我在教课文时,尽量把这些资源利用在教学上。如在教《荆轲刺秦王》时,让学生先去看张艺谋导演的电影《英雄》,学生一下子就能就说出了许多相关的知识,也更容易理解荆轲在易水送别时“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那种悲怆感情。在上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前,我先让学生去查电视剧《人间四月天》的有关资料,在课堂上我可利用徐志摩一生与三个女子的爱情故事导入,学生会更好地理解诗歌中那种情感。上到新闻《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时,因为这是写二战时纳粹对对待战俘所犯的罪恶,所以我先从电影《辛德勒的名单》电影导入。

四、诗句名言导入法。

名言警句、诗词歌赋,读来朗朗上口,本就寓意深远,既有很强的说服力,又有很高的艺术境界,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熟知的诗句名言导入新课,这有助于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如在讲韩少功的《我心归去》时,我先引用了诗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然后让学生在配乐声中欣赏台湾诗人余光中的诗《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土。”再请同学们思考: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学生被诗的意境所感染,聚精会神,教学效果自然好。我对学生的回答作简单点评,乘势小结:“强烈的思乡之情从古时吟唱到今日,就连远在异国他乡的韩少功也在心底里深切地呼唤着———《我心归去》。”这样就自然导入到对课文的学习。

五、时政新闻导入法。

这一导入方式一定要让学生把时生的时事与课文内容相结合起来,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目的性强,时代感新。如我在上高中汉语文必修一的新闻单元时,其中有《飞向太空的航程》,介绍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过程。根据当时正好我国的“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机成功返回,我让学生去收集关于“神舟”的相关材料,这样就有利于理解课文的内容。有效的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的导入,才能最大限度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激发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活他们内在的思维和创造性,进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六、仿写导入。

《汉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所以我就考虑让学生在课堂上怎样才能真正动起来,其中就是让学生要自己走进课文,而仿写就是让学生动笔的最好方法。仿写句式题近几年高考常考常新,要求学生具有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包括学生的修辞知识,语法知识,语体语境的体味、把握能力,遣词造句的能力等等。当然,在以前的教学中,我也能先写出上联或下联让学生来对对子,以激发学生预习课文,理解知识内容。通过这些对联的练习,促进学生去理解课文,概括内容,用对联来提高仿写的能力。

总之,不论是通过向种方法进行导入新课,都要使枯燥无味的汉语文课堂充满情趣,使学生感到新奇愉快,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新知识。诚然,高中汉语文课堂的导入形式是多种多样,只要我们勇于探索,勇于实践,遵循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学无定则的原则,就必然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基础写作 教学 文体拓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9C-0116-03

文体是指一定的话语秩序所形成的文本体式,文学文体是文学具有特殊形式、技巧或内容的范畴或种类。自鲁迅、茅盾等在20世纪30年代编选的《中国新文学大系》将文学文体分为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之后,这种文学文体的四分法在中国文学、文论和美学领域得到广泛传播。基础写作教学以此四分法为基础,已建立完整系统的教学训练体系,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效果。但在21世纪来临之后,基础写作教学的四分法存在一些新的挑战。本文尝试通过文体拓展来开拓基础写作教学的新空间,激发基础写作教学的新活力。

一、基础写作教学的文体拓展的背景

(一)文学文体的不断发展变化使基础写作教学的文体需要拓展。中国古代的文学最初泛指学问、文化教育和文化修养,中国古代在进行文体分类时,并未完全将文学文体与实用文体分开,但仍可粗略梳理中国古代文学文体的发展脉络: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分风雅颂,这是对诗歌文体的分类;其后曹丕的《典论·论文》和陆机的《文赋》将文学文体分为诗和赋,总结了汉代以来的散文“赋”的巨大文学成就;魏晋时期挚虞的《文章流别志论》、刘勰《文心雕龙》和萧统的《文选》对文学文体的分类不再限于诗和赋,而是包括多种文学文体。从总体上来看,中国古代文学文体以诗和散文两种类型为主。近代以来,梁启超的《小说与群治的关系》和王国维的《宋元戏曲考》将小说和戏曲提高到与诗和散文并驾齐驱的地位,文学文体也由诗和散文拓展到小说和戏剧,这种文体分类更加符合中国文学的发展史实。“五四”摧毁了中国传统的文学文体,文学文体的形态更为分化和丰富,由鲁迅、茅盾等编选的总结“五四”之后第一个十年成绩的《中国新文学大系》将文学文体分为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等四种文体。这套选集以其选材的精典和谨严在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其文学文体分类在中国文学、文论和美学领域得到广泛传播。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著名文论家郭绍虞在《提倡一些文体分类学》中还认为:“(四分法)这种分类法,一方面汇新旧之长,一方面又保持民族形式之优点。”但是,文学文体的四分法仍然只是文学文体发展的一个阶段,受社会、政治、语言、文化和心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文学文体仍将不断发展和变化。文学文体的不断发展变化,使基础写作教学的文体需要拓展。

(二)新世纪大学生对个性的追求使基础写作教学的文体必须拓展。新世纪大学生是富有个性的一代,他们充满朝气活力,乐于接触新鲜事物,具有冒险叛逆精神,追求创新时尚和一定的文化品位。新世纪大学生从出生就受到父母和亲友的呵护,在学校里受到老师的关注,在社会中受到大众文化的影响,这些都推动了新世纪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引发他们自我意识的张扬。新世纪大学生在生活中追求怪异的服装、打扮和时尚,以显示他们的别具一格;他们对通过手机和网络进行交流乐此不疲,以显示走在时代前列;他们敢于大胆创造流行语言,并以运用这些流行语言为荣。特别是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新世纪青年在文学写作中开创了青春文学的类型,受到当代文学评论家白烨的高度评价,认为青春文学弥补了和儿童文学之间的空缺:“现在青春文学——‘80后’的出现,弥补了这样一个长久以来的欠缺。”青春文学以2000年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得主韩寒推出的长篇小说《三重门》为标志,以当代青年的青春生涯和读书生涯为基本经验,以易逝的青春和有限的知性思考为主题,以鲜明的个性直抒胸臆为表达方式,在十数年间就涌现出韩寒、郭敬明、张悦然、春树等青春作家。新世纪大学生对个性的追求包括对青春文学的开创促使基础写作教学的文体必须拓展。

(三)文学媒介的多样化使基础写作教学的文体可能拓展。文学媒介是文学得以传播的外在物质形态及渠道,中国文学媒介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口语媒介、文字和印刷媒介、电子媒介等阶段。口语媒介以口头语言实现人际传播,文字和印刷媒介以语言符号和文本复制承担人际传播功能,电子媒介通过录音、广播、电影、电视、手机和网络等传播信息。从文学媒介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新世纪文学媒介正在经历从文字和印刷媒介向电子媒介的转型;在这一转型过程中,新世纪大学生在电子媒介的装备上占据了绝对优势。新世纪大学生从出生到成长的过程中,正是中国以电子媒介为主的大众文化一路高歌猛进的时期,录音、广播、电影、电视、手机和网络对它们形成重重包围和“狂轰乱炸”,受电子媒介的耳濡目染,新世纪大学生对电子媒介具有天然的亲和性。进入大学后,他们更是拥有各种电子产品。据包卫党在2007年对在杭的7所高校2500名学生的调查,电脑、手机、CD、MP3和电子词典已经成为新世纪大学生的5件武器,96%的人拥有手机,37%的人拥有电脑,27%的人拥有CD,62%的人拥有MP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历年的调查资料也显示,新世纪大学生在全国网络用户中的比例一直在50%以上;在大学生主要娱乐方式的13个选项中,上网排第一位,占25.1%,听音乐排第二位,占21.8%,看电视排第三位,占13.2%。此外,手机短信和QQ也受到新世纪大学生的推崇,成为大学生交流的主要方式之一。文学媒介的多样化为基础写作教学的文体拓展提供了必要条件,使基础写作教学的文体可能拓展。

二、基础写作教学的文体拓展的意义

(一)适应文学写作大众化的趋势。文学写作既具有载道的功能,也具有游戏和宣泄的功能。文学的宣泄功能在中国从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韩愈的“不平而鸣”说到欧阳修的“诗穷而后工”一脉相承。可是在传统的文字和印刷媒介时代,中国文学过于强调文学的载道功能,游戏和宣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压制。当文学写作逐渐从文字和印刷媒介向电子媒介转型时,文学写作的载道功能开始减弱,游戏功能和宣泄功能大大增强。如手机短信文学是随着社会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加大,社会大众迫切需要一个短暂缓解紧张情绪而产生的新型文学文体,具有明显的游戏和宣泄功能;网络文学写作以强烈的情感体现生命的激情活力,多数是一种没有功利的创作,充分发挥了文学的游戏和宣泄功能。文学写作特别是新型文学文体对文学的游戏和宣泄功能的强化,使文学写作初步从体制化、专业化和精英化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恢复了文学写作大众化的特色:从新型文学写作的起源来看,它们并非是作家的创作,而是社会大众创造的产物;从写作的作者来看,它们打破了传统作家的“光晕”,几乎使受过一定教育的社会大众都可进行创作;从写作的传播渠道来看,它们绕开了传统写作的体制障碍,使写作、传播和接受几乎无障碍运行。因此,新型文学写作在一定意义上打破了作家写作的专利,使广大的社会大众都可以变成“”,使文学写作大众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文学写作大众化的趋势使基础写作教学不能再划地为牢固步自封,而是应该以开放之心与时俱进,在文学写作大众化的趋势中勇立潮头引领时尚。

(二)发挥大学生的个性创造能力。从心理需要的角度看,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人的五种需要理论:生存的需要、安全的需要、交往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新世纪大学生已基本满足生存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和交往的需要,他们更注重受到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为了满足受到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他们往往在生活中独立特行,力求在各个领域标新立异,而文学写作就可以让他们施展个性展现风采。从新世纪大学生的成长来看,随着大学的逐年扩招,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的倒逼机制促使他们越来越不满足于获得一纸大学毕业文凭,而是要在大学毕业文凭之外加上某项特长,文学写作正可以为他们发挥特长助一臂之力。“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新世纪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特别是在高考的压力下,一部分写作禀赋优异的学生的才能往往受到压制,而大学相对宽松的环境和现实的需要促使这部分大学生脱颖而出。中国现当代作家的创作历程证明,青年作家一举成名的例子并不鲜见,如郭沫若创作诗集《女神》、郁达夫写作小说集《沉沦》时,都还是日本大学的学生;巴金在23岁写出小说《灭亡》,接着创作了长篇小说代表作《家》;写作戏剧《雷雨》时,还是清华大学的学生;著名作家刘绍棠的《青枝绿叶》选为中学语文教材时,还是一名中学生;王蒙写作《青春万岁》时,也只有20多岁。因此,基础写作教学的文体拓展,可以充分发挥新世纪大学生的写作才能,使他们在文学写作领域各显其才引领。

(三)激发基础写作的教学活力。从新世纪电子媒介的角度回溯,以文字和印刷媒介为前提的文学写作设置了许多似乎“不言自明”的规则,以此为前提的基础写作教学越走越窄;在文字和印刷媒介向电子媒介转型的新世纪,基础写作教学的文体拓展面向时代,面向学生,打破了基础写作教学许多人为设置的束缚,使基础写作教学唤发了新的时代活力。基础写作教学的文体拓展打破了文学写作过于注重面壁虚构的闭门造车,使文学写作既可以充分发挥大学生的想象能力,也可以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从而将文学与社会、新闻、历史、地理和科技等社会学科广泛交融,拓宽文学写作的广度。基础写作教学的文体拓展打破了文学写作过于注重载道的写作格局,使文学写作将载道与游戏宣泄相结合,在文学轻按鼠标或轻点拇指中“我手写我心”,通过“灌水”、“撒欢”、“戏谑”、“搞笑”、“幽默”、“戏仿”等手段充分发挥文学写作的快乐功能。基础写作教学的文体拓展打破了文学写作以语言和纸张为媒介的平面静态单一载体,使语言在作为主要表达媒介的同时,可以与声音、图像和视频等多媒体结合,实现媒介的多样化多媒体化;可以打破纸张存储的单一、固定和易损,实现载体存储的多样、变化和易于保留。基础写作教学的文体拓展打破了文学写作优生引领的写作模式,可以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在适合自己的文学文体中各显其能,提高文学写作的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基础写作教学的文体拓展还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教师的权威,使教师成为文学写作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引导者,使教学从传统的单向交流转向单向交流、双向交流和多向交流相结合,为基础写作教学创造更为宽松平等的氛围。

三、基础写作教学的文体拓展的途径

(一)基本途径。基础写作教学的文体拓展的基本途径包括文学文体自身的拓展、与实用文体相结合的边缘文学以及与电子媒介相结合的新型文学。

文学文体自身的拓展是指由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本身衍生出来的文学类型。诗歌根据不同的分类方式,可以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也可以分为格律诗、自由体诗和民歌体诗,还可以进一步拓展为歌词、配画诗、散文诗和对联写作等类型。散文一般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还可以进一步拓展为文化散文、骈文、日记和新散文等类型。小说表现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样,可以分为微型小说、短篇小说、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也可以分为通俗小说和非通俗小说,还可以分为拟实型小说和表意型小说;从小说写作教学的现状来看,值得拓展和训练的小说类型主要有微型小说、短篇小说、寓言小说、青春小说、武侠小说、摄影小说和非虚构小说等,还可以将电影和电视剧本改编成小说。戏剧是包括文学在内的综合艺术,可以分为歌剧、舞剧、话剧和戏曲,也可以分为独幕剧和多幕剧,还可以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从戏剧写作教学的实际来看,戏剧剧本以训练独幕剧、短剧、诗剧片断为宜,也可以将电影、电视和小说改编成戏剧剧本。

文学文体与实用文本相结合的边缘文学文体类型较多,而且类型还在不断丰富,如通讯、报告文学、传记文学、历史小说、游记、科幻文学和杂文等。通讯、报告文学将新闻和文学结合,既具有新闻的真实性和时效性,又能形象生动地反映现实生活。传记文学、历史小说融合历史和文学,既具有历史的真实感,又具有艺术的活灵活现。游记将地理和文学相结合,既能增加人们的历史地理等人文知识,又能写得优美动人。科幻文学融合自然科学和文学,既能增加人们的自然科学知识,又将科学知识描绘得形象趣味横生。杂文将社会时事和文学相结合,既具有逻辑的说服力,又具有文学的幽默风趣。

文学文体与电子媒介相结合的新型文学主要包括影视文学、手机短信文学和网络文学,影视文学是包括文学在内的综合艺术,影视文学剧本可以分工业题材剧本、农村题材剧本和军事题材剧本,也可以分为散文体剧本、小说体剧本、诗体剧本和戏剧体剧本,还可以分为喜剧片剧本、悲剧片剧本、惊险片剧本、言情片剧本和武打片剧本,在基础写作教学的实践中,可以尝试写作相对简单的单本剧,也可以将小说、网络游戏和戏剧剧本改编成影视剧本。手机短信文学是以手机为传递方式,以短小精悍的格言体为基础的文学新文体,主要包括祝贺问候型、友谊情型、搞笑戏谑型、时政民情型和连载小说型等。网络文学通过电脑在互联网上进行即时写作,可以包括传统文学的各种类型,如网络诗歌、网络散文和网络小说等;还可以将网络与声音、图像、视频等相结合,使文学具有多媒体性;还发展出独特的网络文学类型,如只允许读者在事先设定的多重路径中作出选择,让读者与作品的交互过程中动态创造新文本以及在虚假现实中互动创作。

(二)基本途径的细分。基础写作教学的文体拓展的基本途径只是对文体拓展的粗略概括,在文体拓展的基本途径之上,每一种文体又可以细分为各种类型。如小说可以分为拟实型小说和表意型小说,拟实型小说又分故事型小说、生活型小说和心态型小说,表意型小说又分象征小说、怪诞小说、寓言小说、哲理小说、神魔小说、科幻小说和抒情小说等。诗歌可以分为格律诗、自由体诗和民歌体诗,格律诗又分为古代格律诗和现代格律诗,现代格律诗主要有闻一多的“方块体”、林庚的“九言”诗体、胡乔木的“简明”格律体和冯至的“十四行体”。试以现代格律诗为例,闻一多的“方块体”每节四行,每行九字,一律四顿,双行押韵,如《死水》“这是一一沟一绝望的一死水/清风一吹不起一半点一漪沦/不如一多扔些一破铜一烂铁/爽性一泼你的一剩菜一残羹”。林庚的“九言”诗体与闻一多的“方块体”相近,但把一行分成两段,上五下四,或上四下五,自然流畅,如《光之歌》:“飞翔啊飞翔划破边缘/在烈火之中生出翅膀/从那幽暗的物质深渊/摔掉残余的一身灰烬”。胡乔木的“简明”格律体每行四顿,每顿二三字,行行押韵,如《仙鹤》:“仙鹤啊,莫离开亲爱的人间/请留下,羽化的人性的模范/你的仪态是优雅的峰端/你的丹顶是珍惜的王冠/”。冯至的“十四行体”从西方移植,采用四四三三句式,每行四顿,每行押韵,如《原野的小路》:“你说,你最爱看这原野里/一条条充满生命的小路/是多少无名行人的步履/踏出来这些活泼的道路”。

第12篇

   6月9日晚,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播出“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滨河家园社区提前就在青少年活动群中了观看通知,辖区青少年30余人纷纷在家自行观看,并上传了照片,观看后,学生和家长都感触颇深。

   新时代好少年的先进事迹振奋人心,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五千年礼貌史的古国,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源远流长,作为中国人,让我们倍感自豪和骄傲的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我们的传统美德以德作为根本,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养成良好的品德,树立以道义为重的人生观,从小养成优良品德,这是一个做人做事的根本,只要人人心中有国家,心中有团体,心中有他人,我们的社会必须会变得更加完美。做一名新时代的好少年,不仅仅要热爱学习,更要待人有礼貌,进取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乐于助人,自强自律。

   此刻拥有幸福生活的我们,必须要懂得珍惜和感恩。要以进取向上的面貌传播社会正能量,进取拥抱新时代、奋进新时代,树立远大梦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职责、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最新中学生《新时代好少年》观后感范文    我们,是国家精心培养的花朵。幸福地沐浴在祖国和煦的阳光下,高速生长;我们,是祖国_点钟的太阳,给国家带来了新的希望,生气蓬勃;我们,是国家未来的栋梁,肩负着给国家锦上添花的重任,一往无前。因此,我们应该不负祖国的栽培,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什么是新时代好少年?是在祖国的光芒下无所事事的人吗?错!真正的新时代好少年是集礼仪,奋进,进取于一体的少年!

   古人云:“人无礼则不立。”要做新时代好少年,我们就应该讲礼仪。面对老师,我们应该主动鞠躬问好——老师们让我们学会了知识,让我们能更好地报答祖国;面对父母,我们应该早晚问安——父母生育了我们,让我们沐浴在祖国和煦的阳光下,让我们能争做新时代好少年。历代讲礼仪的人很多,比如汉文帝刘恒,有“亲尝汤药”的故事,这不就是对父母的礼仪吗?汉文帝重礼仪,使他与汉景帝的统治被称为“文景之治”。连一国之君都讲礼仪,我们要争做新时代好少年,怎么又能不讲礼仪呢?礼仪,让国家有大爱。礼仪,同样是新时代好少年的基础!

   但是,有了礼仪,而没有奋进,我们能称为“新时代好少年”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有了奋进,才能让自己给国家奉献。奋进,可以说是成为好少年的屋脊部分。

   曹植曰:“翳轻躯而奋进兮。”作为新时代好少年,我们还应该奋进!以一往无前的气势向着知识的天空飞去。现在已经不是原始社会了,而是崭新的知识的时代!唯有知识,才能让国家更加富强!而这样重任,就在我们的肩上!为了国家的富强,我们应该奋进!凭借着这股精神,我们可以像闻一多先生的“读书成瘾”一般,沉浸在书的海洋中,把时间换为知识;也可以像“韦编三绝”的故事一样将书本变为知识而烂熟于心。这样才能为国出力。所以,我们应该储蓄知识,以待到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作为新时代好少年,我们更是没有不奋进的理由!

   但是,有了礼仪,有了奋进,我们就是新时代的好少年了吗?不一定!仅有这两样,我们只能说是未来可能会对国家有帮助的人,要做新时代好少年,我们还需要最重要的一个部分:一颗想要不断完善自己的心。

   在课余时间,我们可以不把一切时间用在学习上,还可以将心思放在放在更多的地方上。如果只会读书,那不免会成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要做新时代好少年,我们更应该“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我们可以多看新闻,了解国家的动向;我们还可以多读读军事杂志,跟上国家的步伐。唯有如此,我们才能保证能对国家有用的人,才能成为一名博学的,进取好少年!

   晓礼仪,明奋进,知进取。让我们集三位为一体,共同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最新中学生《新时代好少年》观后感范文    星期天晚上八点,我观看了由CCTV少儿频道播出的电视栏目《新时代好少年》,里面介绍了董天晨、邵子衿等十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好少年,讲述了他们的故事与理想。

   董天晨梦想成为一名宇航员,去探索宇宙的奥秘。她酷爱读书,平均每年读书200本,迄今已读书约2000本。这真是一个庞大的数字,想想自己一年才读几十本书,真是自愧不如!

   张力文是一名落落大方的女生,她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主持人。她热爱中国的历史文化,喜欢为别人讲解红色延安的故事。我们也应该像她一样,做一个文化传播者。

   还有身残志坚、爱科学的颜玉宏,爱发明的邵子衿,京剧文化传播者曹语粲……他们无一不是从小就怀揣梦想,并且锲而不舍地去实现梦想的少年!

   海阔任鱼游,天高任鸟飞,我们只有一点点成长,让自己变得强大起来,才能够登上更高更大的舞台。我相信,无论他们的梦想是什么,无论实现梦想的道路有多么艰辛,只要努力着,坚持着,就一定可以成功!

   他们的故事深深激励了我,以后我也要像他们一样明确自己的目标,自强不息,奋发向前,做一个新时代的好少年!

最新中学生《新时代好少年》观后感范文    晚上八点的时候,我和妈妈准时坐在电视机前,收看激动人心的《新时代好少年》。

   第一位新时代好少年是董天晨。她勤于学习、善于学习,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高效的时间管理方法。她和我一样热爱读书,每年阅读近三百本书。哇!这个读书量真让我佩服!我读书再多也只能有这么多本了。她不仅读书多,而且还有些学习笔记的好习惯,已经记了十多本学习笔记;她还善于思考,遇到问题总是想办法解决;相比之下,我就有些粗枝大叶了,经常直线型思维、遇到事情不知道多想一想,这是我最大的毛病。

   我和她一样喜爱航模,但是相差也很多,我想,大概有十万八千里那么远吧。她乐于钻研,积极探索新的遥控飞机飞行方法和技巧,而我现在还只会按照教练教的飞,飞行方法一成不变,还偶尔会失误;她勇于担当,担任学校“鸾娃航模社”社长,我却连简单的打扫卫生都感觉吃力,更别说去组织更多同学活动了。不仅如此,她还是老师的好帮手,同学的好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