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58:3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胃蛋白酶原,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胃蛋白酶原;荧光免疫;幽门螺旋杆菌
【中图分类号】R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784-01
胃蛋白酶原(PG)是胃蛋白酶的前体,在胃液的酸性环境中转化为胃蛋白酶。胃粘膜是PG的最主要来源,所以监测血清中的PG浓度可作为监测胃粘膜状态的手段之一。辽河油田矿区职工野外作业较多,吃饭不应时,或有生冷硬情况,故胃病较多,为了解辽河油田职工胃蛋白酶原异常情况,为防治胃病提供科学依据。自2012年1月起我们对于我院进行体检的辽河油田矿区职工采集血样,进行了胃蛋白酶原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采集
采集2012年1月-2012年12月于辽河油田第二职工医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辽河油田矿区职工血清3026份,其中男2296例,女730例,年龄24-65岁。
1.2 方法
应用荧光免疫分析法(TRFIA)检测PGⅠ、PGⅡ、PGR,分批次采集,当天化验出结果。
1.3 统计学分析
阳性计数资料采用x2 检验,检验水准a设为0.05。
2 结果
2.1 3026例标本检测的结果显示:
3026例,男 2296例,女730 例。PGⅠ降低45例,男 42例,女3例,占总人数的1.5%;PGⅡ升高431例,男 334 例,女97例,占总人数的14.2%;PGR下降190例,男 141例,女49例,占总人数的6.3%。见表1
1.2性别与胃蛋白酶原变化的关系:男性发生胃蛋白酶原异常的比例比较高,女性较低;PGⅠ降低率低,PGⅡ升高比率较高;PGR降低主要以男性为主。男性显著高与女性,有统计学意义(p
1.3 年龄与胃蛋白酶原变化的关系:
胃蛋白酶原变化与年龄有直接关系,在21~50岁年龄段,随着年龄增长,PGⅠ水平下降、PGⅡ水平上升,而PGⅠ/PGⅡ比值则下降,年龄在41-50岁胃蛋白酶原异常发生率最高,与胃病发生年龄相符。与报道有一定差别[1]。见表3
3 讨论
胃蛋白酶原(PG)是胃蛋白酶的前体,无活性,在胃内盐酸作用下,或者在酸性条件下,通过自身催化,从N端水解42个氨基酸残基后转变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根据胃蛋白酶原生化性质和免疫原性将其分为胃蛋白酶原Ⅰ(PGⅠ)和胃蛋白酶原Ⅱ(PGⅡ)两种亚群[2]。辽河油田矿区职工,尤其是在野外作业人员,由于长期的饮食不规律、睡眠不足、工作压力大、吸烟、饮酒等等原因导致胃病的发病率相对正常人要高。
我们研究结果发现胃蛋白酶原(PG)异常在辽河油田矿区职工中广泛存在, 男性发生胃蛋白酶原异常的比例比较高,女性较低;PGⅠ降低率低,PGⅡ升高比率较高;PGR降低主要以男性为主。男性显著高与女性,有统计学意义(p
健康体检人群中,血清PG水平与年龄、性别、HP感染相关,联合测定血清PGⅠ、PGⅡ,计算PGⅠ/PGⅡ比值在健康人群胃病的普查和筛查中具有重要意义[3]。血清PG水平异常较为常见,对该群体的PG异常状况应予重视,应积极对体检人群PG异常者进行分层健康管理。
参考文献:
[1] 黄荣根,王春敏,黄飚,宋成.体检人员胃蛋白酶原水平分析及异常结果处理对策[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2,2(4)71-74
【关键词】癌前病变;胃肿瘤;胃蛋白酶原类;老年人
The diagnostic significance of serum pepsinogens in elder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and precancerous changes CHEN Guo-bing,HUANG Wei,CAI Mei-zhu.Putuo District Liqun Hospital,Shang hai200333,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diagnostic significance of serum pepsinogen(PG) Ⅰ,PGⅡlevels in detection of gastric cancer and precancerous changes in elder patients. Methods 118 subjects were selected in the study including 31 cases of chronic non-atrophic gastritis, 33 cases of atrophic gastritis, 30 cases of gastric cancer and 24 cases of gastric ulcer. Serum PGⅠand PGⅡlevels were detected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 Results PGⅠand PGR( PGⅠ/PGⅡ ratio) value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both atrophic gastritis and gastric cancer groups(P<0.05).But there were no obvious different of PGⅠ and PGR values between gastric cancer and atrophic gastritis((P>0.05).If PGⅠ<70 μg/L, PGR<3 were used as positive indexes, accurate diagnostic ratio conforming to the two indexes was 23.3 %,and distinctive property was 93.3 %.But if PGⅠ<70 μg/L or PGR<3 were used as positive indexes, accurate diagnostic ratio and distinctive property were 73.3% and 76.7% respectively. Conclution Lower PGⅠand PGR levels are biomarkers of atrophic gastritis and gastric cancer in elder patients.They can be used as serum risk markers in monitoring gastric atrophy and carcingogenesis in elder patients.
【Key words】 Gastric precancerous changes;Stomach neoplasms; Pepsinogens; Elder patients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居消化道肿瘤之首。众所周知,胃癌的有效普查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措施之一。萎缩性胃炎是主要癌前病变,目前萎缩性胃炎和胃癌的诊断仍需通过胃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才能确诊。尤其在老年患者中,由于伴有心肺功能不全,对侵入性检查的耐受性差,导致延误诊断和治疗。近年来日本学者研究发现,血清胃蛋白酶原可以作为胃癌和癌前病变高危人群的血清筛查指标[1]。老年人作为胃癌和萎缩性胃炎的高危人群,胃蛋白酶原在老年患者中的变化情况目前国内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定量测定老年正常人及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亚群水平(PGⅠ、PGⅡ),探讨其在老年胃黏膜病变中的诊断意义。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我院2006年3月至2007年8月期间因“上消化道症状”行胃镜检查及经病理确诊的门诊和住院患者118例,男59 例,女59例,平均年龄(71.27±7.08)岁。在纳入本研究前1周内无特殊用药史(包括质子泵抑制剂和H2受体拮抗剂),并排除急性上消化道出血需立即治疗者。
1.2 方法 所有受检者在行血清学检查前均行胃镜检查,在胃窦和胃体各取2块组织做病理学诊断。根据我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共识意见的诊断[2]和悉尼系统标准[3],将患者分为4组,①非萎缩性胃炎组(n=31):胃黏膜正常或示轻度非萎缩性胃炎;②萎缩性胃炎组(n=33)③胃癌组(n=30)④胃溃疡糜烂组(n=24)(见表1)。
所有受检者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分离血清后-20℃保存待测。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定量检测血清PGⅠ和PGⅡ水平。试剂盒由芬兰BIOHIT公司提供,严格按说明书中的步骤进行操作,反应结束后测吸光度(A,波长450 nm),根据已知标定物作标准曲线计算样本血清PGⅠ、PGⅡ的浓度。仪器采用personal LAB全自动酶标仪。各疾病组PGⅠ、PGⅡ浓度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单位为ng/L和pmol/L,PGR= PGⅠ/PGⅡ比值。各疾病组PGR值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
1.3 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11.5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数据行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数据行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血清PGⅠ、PGⅡ、PGR水平测定结果(见表2)。与非萎缩性胃炎组相比,萎缩性胃炎和胃癌患者血清PGⅠ水平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溃疡糜烂组PGⅠ水平高于非萎缩性胃炎组,但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PGⅡ水平在4组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457)。萎缩性胃炎组和胃癌组PGR值与非萎缩性胃炎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萎缩性胃炎和胃癌两组间PGⅠ、PGR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2.2 各组病例中PGⅠ<70μg/L和 PGR<3的百分比(见表3)。与正常组相比,萎缩性胃炎组和胃癌组PGⅠ<70 μg/L, PGR<3的病例出现比例明显增高。其中胃癌组同时符合这两个指标的确诊率为23.3%,特异性较高,为93.3%。如以PGⅠ<70 μg/L或 PGR<3作为指标,确诊率73.3%,特异性76.7%。
3 讨论
胃蛋白酶原(PG)是由胃主细胞分泌的一种门冬氨酸蛋白酶前体,在胃内转变为具有活性的胃蛋白酶、水解蛋白质和多肽。PG有PGⅠ、PGⅡ两个亚群,均可在血液中检出。由于胃几乎是胃蛋白酶原的唯一来源,所以其变化能够反映出胃黏膜的功能变化。目前国内外研究都表明,胃黏膜不同部位的病变和严重程度,包括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及恶变均与血清PGⅠ含量,PGⅠ/PGⅡ的比值变化相关 [4-5 ]。
萎缩性胃炎是胃癌的主要癌前病变,国外研究表明,胃窦为主的萎缩性胃炎患者发生胃癌的危险性高于正常人18倍,而如果胃窦和胃体均有萎缩则其危险性高达正常人90倍。由于黏膜萎缩,正常腺体功能丧失,被幽门腺或肠上皮化生代替,腺体和主细胞数量减少,酶原的产生受到影响,故血清PGⅠ水平下降。本研究发现,在萎缩性胃炎组和胃癌组,血清PGⅠ水平均呈下降趋势,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可能与老年人萎缩性胃炎发病率高,易引起肠上皮化生和主细胞减少有关。在胃黏膜发生癌变后,致癌因子使胚细胞中的胃蛋白酶原基因受损突变,从而失去分泌PGⅠ的能力,基因突变胚细胞又更新黏膜腺细胞,使PGⅠ分泌持续性下降。但各组血清PGⅡ水平无明显变化,这可能是因为分泌PGⅡ的胃黏膜细胞分布较广以及幽门腺化生使PGⅡ产生增多。萎缩性胃炎和胃癌组由于PGⅠ下降,PGⅡ变化不大,最终导致PGⅠ/PGⅡ的比值下降,与国内文献结果一致[6]。消化性溃疡由于主细胞及壁细胞数量增加,胃酸和胃蛋白酶原大量分泌,导致PGⅠ、PGⅡ进入血循环的机会增加。本研究亦得到相同结果,胃溃疡糜烂组PGⅠ、PGⅡ水平均高于非萎缩性胃炎组。
在日本,PGⅠ<70 μg/L和 PGR<3.0已被广为接受作为胃癌的筛查界值。国内学者于1997~1999在中国胃癌高发区辽宁庄河利用两轮筛查法(钡剂-X线双对比造影,血清PG含量检测+胃镜及黏膜活检),对4 036例进行筛查,也认为PGⅠ<70 μg/L并 PGR<3.0更适合作为中国人胃癌的初筛标准。所以笔者以此为诊断标准,发现萎缩性胃炎和胃癌组符合诊断者比例明显高于非萎缩性胃炎组和胃溃疡糜烂组。PGⅠ单项检测胃癌的诊断率为53.5%,与PGR联合检测诊断率可达73.3%,显著提高了胃癌的检出率。因此笔者认为血清胃蛋白酶原亚群数值及比值改变,是与老年胃癌发生密切相关的高危因素,可以作为老年胃癌普查筛选的一项血清学诊断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 Miki K.Gastric cancer screening using the serum pepsinogen test method.Gasric Cancer.2006;9(4):245-253.
2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胃肠病学.2006,11(11):674-684.
3 Dixon MF, Genta RM, Yardley JH,et al. Classification and grading of gastritis.The updated Sydney System.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the Histo-Pathology of Gastritis,Houston 1994.Am J Surg Pathol. 1996,20:1161-1181.
4 王平,杨力.胃癌与幽门螺杆菌和胃蛋白酶原的关系(综述).宁夏医学杂志,2003,25(12):786-788.
[关键词] 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奥美拉唑三联疗法;胃溃疡;溃疡控制效果
[中图分类号] R57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8(b)-0074-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esomeprazole based triple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gastric ulcer. Methods 78 cases of patients with gastric ulcer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2 to December 2013 were selected as study objects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omeprazole based triple therapy group,39 cases)and observation group(esomeprazole based triple therapy group,39 cases).The control effect of ulcer at different time after the treatment and serum pepsinogen,interleukin-6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in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pectively.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of two and fourth week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ulcer control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serum pepsinogen and interleukin-6 level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P
[Key words] Esomeprazole based triple therapy;Omeprazole based triple therapy;Gastric ulcer;Ulcer control effect
溃疡的临床发生率相对较高,治疗主要以促进溃疡愈合为主,在溃疡愈合过程中,与之相关的较多指标也随之改善,其中胃蛋白酶原及炎性状态均是表现较为突出的方面,其也可作为了解疾病发展转归状态的重要指标[1]。本文主要观察及研究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78例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奥美拉唑三联疗法组)39例和观察组(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组)39例。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17例;年龄21~68岁,平均(42.5±5.8)岁;病程0.5~11.0年,平均(3.0±0.8)年;病灶直径0.5~2.8 cm,平均(1.6±0.4) cm;病灶部位:胃体25例,其他部位14例。观察组:男性23例,女性16例;年龄21~69岁,平均(42.7±5.7)岁;病程0.5~11.2年,平均(3.1±0.7)年;病灶直径0.4~2.8 cm,平均(1.7±0.3) cm;病灶部位:胃体25例,其他部位14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病灶直径与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三联疗法进行治疗,即给予奥美拉唑(开开援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046)20 mg/次,2次/d;阿莫西林(吉林显锋科技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3235)1.0 g/次,2次/d;克拉霉素(哈药集团制药六厂,国药准字H20020148)500 mg/次,1次/d。观察组采用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进行治疗,即给予埃索美拉唑(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63801)20 mg/次,2次/d;阿莫西林1.0 g/次,2次/d;克拉霉素500 mg/次,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然后比较两组治疗后不同时间段的溃疡控制效果及治疗前后血清胃蛋白酶原、白介素-6。
1.3 评价标准
治愈:患者治疗后溃疡转为瘢痕期或者完全消失;有效:患者治疗后溃疡明显缩小,缩小幅度≥50%;无效:患者治疗后溃疡缩小幅度较小(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后不同时间段溃疡控制效果的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2、4周的溃疡控制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胃蛋白酶原及白介素-6的比较
两组治疗前的血清胃蛋白酶原Ⅰ、Ⅱ及白介素-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2、4周的血清胃蛋白酶原Ⅰ、Ⅱ及白介素-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3 讨论
胃溃疡是消化道常见疾病,此类患者的治疗需求较高,如疾病状态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可导致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等,因此对于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较多且重视程度也一直较高[3-4]。临床对于本类患者治疗的药物中,PPI制剂是常用的药物,其中埃索美拉唑是近年来临床肯定程度一直较高的一类药物,将其与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联合应用的成功研究较多[5-7],但是对于其综合应用效果的研究结果仍不同程度地存在差异,因此认为对其进行进一步详细的研究价值较高。另外,较多研究显示,胃溃疡患者不仅存在明显的胃蛋白酶原异常,而且炎性状态也表现极为突出[8-11],因此对于上述方面的改善也是评估药物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
本研究结果显示,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较奥美拉唑三联疗法的效果更为突出,表现为溃疡控制效果更好,同时其控制速度也更为突出,表现在治疗后2、4周均显著好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另外,患者治疗后的血清胃蛋白酶原及白介素-6等指标也处于相对更好的状态,说明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的效果相对更好。
综上所述,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相对更好,更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功能状态及炎性状态。
[参考文献]
[1] 张亚.埃索美拉唑对胃溃疡患者血清胃肠激素与炎性状态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6):68-69,72.
[2] 曾湘晖.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11):1851-1852.
[3] 温明铃,韩艳.埃索美拉唑对胃溃疡患者炎性状态、细胞免疫和红细胞免疫的影响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2, 9(30):77-78,83.
[4] 陈西勇,阴琳琳.消化性溃疡200例内科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3,3(4):184-185.
[5] 薛红.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临床对照研究[J].中国药业,2012,21(19):3-4.
[6] Kiljander T,Rantanen T,Kellokumpu I,et parison of the effects of esomeprazole and fundoplication on airway responsiveness in patients with gastro-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J].Clin Respir J,2013,7(3):281-287.
[7] 王飞,于庆功,舒敏,等.埃索美拉唑联合抗生素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J].疑难病杂志,2013,12(8):600-602.
[8] 梁国瑞,聂冰,刘俊霞.埃索美拉唑治疗中老年人胃溃疡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597-598.
[9] 胡慧,胡海燕.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比较[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3):83-84,86.
[10] 夏梅青.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联合胃达喜治疗胃溃疡临床效果对比研究[J].医药论坛杂志,2012,33(10):103-104.
关键词:分泌性中耳炎;胃食管反流病;胃蛋白酶;鼓室积液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9-0130-02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是以传导性聋及鼓室积液(包含浆液、黏液及浆―黏液)为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症疾病[1]。其发病机制是否与胃食管反流病(GERD)有关,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其研究甚少。Tasker等[2]证明食管炎中反流的胃内容物可以进入鼻咽部和中耳,导致了中耳炎的发生;国内学者周长华等[3] 也证明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因素可能与胃食管反流病有关。
本研究在我院耳鼻喉科门诊2012.7―2013.11月抽取鼓室积液45例,采用酶联反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其中胃蛋白酶的含量,观察与分析分泌性中耳炎与胃食管反流病的关系,为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及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临床资料:采用全国最新的分泌性中耳炎诊断标准[4]为诊断依据。选取2012.7―2013.11月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喉科抽取的45例鼓室积液为样本,所有病例均填写详细的调查表格。其中男29例,女16例,年龄2-52岁,中位数30.7±4.5岁;
1.1.2 主要试剂及设备:人胃蛋白酶ELISA试剂盒(北京久峰润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Elx800酶标仪(美国BIO-TAK INSTRUMENTS.INC公司)。
1.2 实验方法
1.2.1 样本取材:使用鼓膜穿刺术(tympanotomy)抽吸鼓室液体,后将样本移入1.5ml无菌离心管,离心20分钟(3000转/分)后,收集上清液,放置于冰箱(-20℃)中保存待查。
1.2.2 观察指标:严格按照人胃蛋白酶ELISA试剂盒说明书操作,批内变异系数
1.3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均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
2 结果
45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鼓室积液使用P/N法定性测定,其中含有胃蛋白酶31例,阳性率68.9%。将胃蛋白酶稀释为0.1μg/ml-10μg/ml之间,根据在450nm出的吸光度与浓度关系制成标准曲线。根据方程可测得鼓室积液中胃蛋白酶含量为(0.659±0.46μg/ml),
由此推测反流的胃内容物可能进入鼻咽及中耳,GERD可引发分泌性中耳炎。中耳胃蛋白酶的存在可作为GERD食管外的一种表现,将来可能通过处理GERD来治疗胃酸反流导致的中耳炎,其机制为:通过抑制胃酸的反流,控制胃蛋白酶逆行上移经鼻咽部和咽鼓管进入中耳腔,从而可以避免患者接受鼓膜造口术及其他有创治疗。
3 讨论
分泌性中耳炎又称为渗出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OME)、卡他性中耳炎(catarrhal otitis media),如积液粘稠呈胶冻状者,又称为胶耳。中医称为“耳闭”。分泌性中耳炎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疾病,尤其多发于儿童,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传导性耳聋及鼓室积液,伴有轻微的耳痛,耳鸣,耳闭塞感,严重者可见极度内陷的鼓膜。国际上召开过多次关于分泌性中耳炎的专题研讨会,证明其病因可能与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病毒感染、神经性炎症机制改变、乳突气化不良、咽鼓管功能不良等有关。在引起咽鼓管功能不良的各种原因中,GERD为其主要热点之一。咽鼓管功能不良可能归因于反流后酸性环境下的黏膜炎症、胆汁酸的毒性及酸的渗透作用,尤其是胃蛋白酶的水解破坏,这一系列反应都受蛋白水解活性调节[5]。
Tasker等[2]使用ELISA法得出,82%患者中耳渗出液中有胃蛋白酶原的存在,且测出胃蛋白酶的浓度高于血清浓度1000倍。从而认为:食管炎中反流的胃内容物可以进入鼻咽部和中耳,导致了中耳炎的发生。另有Lieu等[6]实验:测得分泌性中耳炎泌出液中胃蛋白酶和胃蛋白酶原的阳性率77%。Crapko等[7]对已行鼓膜置管的2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儿的鼓室积液中的胃蛋白酶使用Western Blot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胃蛋白酶阳性率为60%, 这也证明了中耳炎的发病因素可能与胃食管反流病有关。
O’Reilly等[8]对患有分泌性中耳炎的小儿(n=509)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发现20%小儿鼓室积液中可检出胃蛋白酶,平均浓度为202.4±329.1ng/ml(12.5~2303ng/ml),结果表明胃蛋白酶很有可能是分泌性中耳炎发病的危险因素。
本研究,旨在对分泌性中耳炎和胃食管反流病的关系进行探讨。通过实验观察到:45例鼓室积液中有31例测得胃蛋白酶,其阳性率为68.9%,含量为0.659±0.46μg/ml,从而证明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因素及病理过程可能与胃食管反流病有关,以便为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黄选兆,汪吉宝,孔维佳.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848-855.
[2] Tasker A,Dettmar PW, Panetti M,et al. Is gastricrc reflux a cause of 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 in children[J]. Laryngoscope.2002,112:1930.
关键词:加味参苓白术散 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 胃功能 营养不良
Effect of Jiawei Shenling Baizhu Powder on Gastric Function Parameters in Patients Undergoing 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
LUAN Min LYU Yong ZHANG Lei SHANG Li-wen FAN Li-li
Graduate School of Anhu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Department of Nephrology,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Anhu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Jiawei Shenling Baizhu Powder on gastric function parameters in patients with the syndrome of spleen deficiency with stasis and dampness undergoing 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Methods A total of 66 CAPD patients with the syndrome of spleen deficiency with stasis and dampnes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with 33 patients in each group;6 patients withdrew from the observation during the course of treatment,and 60 patients actually completed the treatment.Both groups were given CAPD and conventional symptomatic treatment;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oral compoundα-ketoacid tablets,and tho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Jiawei Shenling Baizhu Powder in addition to the treatment in the control group,with a course of treatment of 12 weeks for both groups.The change in reflux diagnostic questionnaire(RDQ)score was observed after treatment;the serum levels of gastrin-17(G-17),pepsinogenⅠ(PGⅠ),pepsinogenⅡ (PGⅡ),PGⅠ/PGⅡ,prealbumin(PA),transferrin(TRF),and albumin(Alb)were measur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blood urea clear index(Kt/V)of peritoneal dialysis was measured and calculated to evaluate the adequacy of peritoneal dialysis.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a significantly better treatment outcome of TCM syndrome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After treatment,both groups had significant reductions in the serum levels of G-17,PGⅠ,and PGⅡ (P<0.05),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significantly greater reductions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At the end of weeks 3,6,9,and 12 of treatment,both groups had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RDQ score(P<0.05),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a significantly lower RDQ scor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t the end of weeks 9 and 12 of treatment(P<0.05).After treatment,the control group had significant increases in the serum levels of PA and Alb(P<0.05)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significant increases in the serum levels of TRF,PA,and Alb and Kt/V(P<0.05);the treatment group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levels of these indice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t the corresponding time point(P<0.05).Conclusion For CAPD patients with the syndrome of spleen deficiency with stasis and dampness,Jiawei Shenling Baizhu Powder can improve their gastric function parameters and nutritional level.
Keyword:Jiawei Shenling Baizhu Powder; 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 Gastric function; Malnutrition;
肾脏替代疗法是治疗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kidney,ESRD)的有效方法,腹膜透析是治疗方式之一。研究[1]显示,随着透析时间的增加,约61.6%的腹膜透析患者存在反酸、恶心呕吐、早饱感、餐后腹胀等消化功能异常症状,导致腹膜透析患者食欲不佳并诱发营养不良,甚至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西医常使用抑酸、促胃动力药等药物治疗,虽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患者消化道症状,但远期疗效不佳。研究[2]表明,中医药在治疗腹膜透析患者胃肠功能紊乱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少。本研究以健脾助运、化湿祛瘀为治则,以古方参苓白术散为基础组成加味参苓白术散,观察该方对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脾虚瘀浊证患者胃功能指标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1.1.1 西医诊断标准
参考《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Ⅳ》[3]胃十二指肠疾病诊断标准。诊断前6个月出现早饱、餐后饱胀、中上腹腹痛及烧灼症状,近3个月持续存在一项或多项,且无胃镜等辅助检查可解释的结构性疾病。
1.1.2 中医辨证标准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制定。主要表现为疲倦乏力、呕吐、食少纳差、脘腹胀满、肌肤甲错、面色晦暗、口中黏腻、舌淡胖有瘀点、苔腻、脉细涩。脾虚瘀浊证诊断需主症3项,或主症2项和次症3项以上。
1.2 纳入标准
(1)辨证符合脾虚瘀浊证;(2)符合胃功能紊乱诊断;(3)年龄为18~70岁;(4)病情稳定且行腹膜透析大于6个月;(5)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1)有明确的消化道器质性病变如肿瘤、溃疡;(2)间断血液透析患者;(3)3个月内发生腹膜感染的患者;(4)对药物不耐受者。
1.4 一般资料
66例CAPD脾虚瘀浊证患者均来自2020年9月至2021年6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门诊部及住院部,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治疗期间共6例退出(对照组2例并发腹膜感染,1例擅自停服中药;观察组1例改行血液透析,1例擅自停服中药,1例对复方α酮酸片不耐受),实际共完成研究60例。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54.73±8.73)岁;平均透析龄(48.37±25.12)个月;原发病为糖尿病肾病8例,高血压肾病5例,慢性肾炎15例,多囊肾2例;腹膜低转运8例,腹膜高转运4例,腹膜低平均转运14例,腹膜高平均转运4例。观察组男15例,女15例;平均年龄(53.27±10.03)岁;平均透析龄(47.67±25.37)个月;原发病为糖尿病肾病6例,高血压肾病6例,慢性肾炎17例,多囊肾1例;腹膜低转运8例,腹膜高转运6例,腹膜低平均转运13例,腹膜高平均转运3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透析龄、原发病和腹膜转运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性别:χ2=0.268,P=0.605;年龄:t=0.604,P=0.548;透析龄:t=0.107,P=0.915;原发病:χ2=0.835,P=0.841;腹膜转运类型:Z=-0.425,P=0.671),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号:2020AH-06)。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CAPD联合复方α酮酸片(每日3次,每次4粒,餐中服药)治疗,根据患者病情需要,给予控制血压、纠正贫血、控制血糖、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钙磷代谢障碍等治疗措施。依据患者腹膜透析方案及腹膜超滤情况,选取1.5%或2.5%腹膜透析液(华仁药业生产)2L,每日换液4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早晚采用温开水100mL冲服加味参苓白术散复方颗粒(四川新绿色药业公司生产,药物组成:党参、茯苓、白术、莲子、白扁豆、山药、砂仁、生薏苡仁、桔梗、炙甘草、丹参),疗程为12周。
2.2 观察指标与方法
2.2.1 中医证候积分和疗效判定标准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制定中医证候积分量化评分方法,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疲倦乏力、呕吐、食少纳差、脘腹胀满、肌肤甲错、面色晦暗和口中黏腻症状,依据症状轻重量化评分,轻度计1分、中度计2分、重度计3分。见表1。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分为临床痊愈(证候积分减少率≥95%)、显效(70%≤证候积分减少率<95%)、有效(30%≤证候积分减少率<70%)、无效(证候积分减少率<30%)。证候积分减少率=(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表1 中医证候积分量化评分方法
2.2.2 反流性疾病诊断问卷(refluxdiagnostic questionnaire,RDQ)评分
治疗前及治疗3、6、9、12周末分别采用RDQ[5]评价患者过去4周胸骨后疼痛、反酸、反食、烧心的发作频率和发作程度,由轻到重分为0~5级,分别计0、1、2、3、4、5分,总分的高低反映腹膜透析患者反流症状严重程度,RDQ评分为各项评分之和。
2.2.3 腹膜透析充分性评估
治疗前后采用常规生化法检测患者血清和腹膜透析液尿素氮浓度,计算腹膜透析患者血尿素清除指数(Kt/V),评估腹膜透析充分性。
2.2.4 胃功能和营养指标
治疗前后分别抽取患者空腹血液,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患者胃泌素17(gastrin-17,G-17)、胃蛋白酶原Ⅰ(pepsinogen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epsinogenⅡ,PGⅡ)水平,并计算PGⅠ/PGⅡ;采用贝克曼库尔特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型号:AU5800)检测前白蛋白(prealbumin,PA)、转铁蛋白(transferrin,TRF)、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水平。
2.3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使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连续型变量采用“均数±标准差(±s)”进行描述。组间均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均数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方差不齐的数据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3.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G-17、PGⅠ、PGⅡ水平和PGⅠ/PGⅡ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G-17、PGⅠ、PGⅡ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GⅠ/PGⅡ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G-17、PGⅠ、PGⅡ水平和PGⅠ/PGⅡ比较(±s)
3.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RDQ评分比较
治疗3、6、9、12周末,两组患者RDQ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9、12周末观察组RDQ评分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RDQ评分比较(±s)
3.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RF、PA、ALB水平,Kt/V比较
对照组治疗后血清PA、ALB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TRF、PA、ALB水平,Kt/V较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RF、PA、ALB水平,Kt/V比较(±s)
4 讨论
近年来随着腹膜透析技术的日益成熟,更多的ESRD患者选择具有操作简便、有效保护残存肾单位等优点的腹膜透析治疗。胃肠功能紊乱、营养不良、透析相关性感染、溶质清除不充分、容量超负荷等是腹膜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研究[6]发现,腹膜透析患者消化道症状发生率可达83%。在腹膜透析过程中,由于大量营养物质随透析液排出体外,导致多数腹膜透析患者存在营养不良状态;同时消化功能紊乱影响患者对营养物质的摄取和吸收,加剧营养不良。研究[7]表明,营养不良是导致腹膜透析患者退出透析治疗的主要原因。因此,改善腹膜透析患者消化道症状和营养状况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PGⅠ和PGⅡ是PG的两个亚型,属于胃蛋白酶无活性的前体[8]。PGⅠ主要反映胃液分泌情况,由胃黏膜主细胞分泌,在一定程度上随胃酸分泌而升高。PGⅡ由胃黏膜腺体细胞分泌,反映胃底黏膜损伤程度和功能的变化。G-17具有促进胃蛋白酶及胃酸分泌、营养胃黏膜的功能,G-17水平有助于准确掌握患者胃窦黏膜形态与功能的变化。当肾脏严重受损时,肾脏对PGⅠ、PGⅡ以及血清G-17清除能力减弱,致使PGⅠ、PGⅡ和G-17蓄积于体内。临床可通过检测胃功能指标,了解肾功能的损害程度[9]。
慢性肾衰竭以脾肾亏虚挟瘀浊为基本病机[10]。腹膜透析作为ESRD患者替代疗法之一,其基本病机与慢性肾衰竭一致[11]。脾为胃之柔,胃为脾之刚,脾胃功能密切相关,脾胃功能正常是人体各脏腑正常运行的关键。胃乃十二经之海,脾受胃禀,为胃行气血,濡养全身脏腑,以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腹膜透析患者脾、胃、肠等诸多腹腔脏器长期浸渍于高糖腹膜透析液中,受水湿之邪侵扰,湿邪困脾,脾失健运,无力化生水谷精微,气血生化乏源,长期易导致营养不良。在腹膜透析治疗中,在排出内毒素和代谢废物的同时,还伴随氨基酸、蛋白质、微量元素等营养精微物质的丢失,进而加剧患者的营养不良。本课题组前期研究[12]发现,加味参苓白术散可改善CAPD患者胃肠功能紊乱,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
参苓白术散源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健脾渗湿止泻之主方。相关研究表明,参苓白术散不仅可以加快胃轻瘫小鼠胃排空速度,还可以减少脾虚大鼠腹泻次数和腹泻量,对恢复动物胃肠正常功能具有双向调节作用[13];小剂量腹膜透析联合参苓白术散可以改善ESRD患者临床症状和营养状况[14]。针对CAPD患者脾虚瘀浊的病机,在参苓白术散基础上加丹参以加强活血化瘀,改善腹膜通透性[15]。药理研究发现,山药可调节脾虚大鼠胃肠蠕动和胃排空能力[16];党参可促进胃肠蠕动和胃蛋白酶分泌,改善消化功能[17];茯苓具有抑制胃液分泌、止吐、防治胃溃疡的功效[18]。本研究结果显示,加味参苓白术散可以降低CAPD脾虚瘀浊证患者血清G-17、PGⅠ、PGⅡ水平和RDQ评分,缓解反酸、反食、早饱、餐后腹胀等症状,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其对改善临床反流性疾病症状的疗效愈加明显,并可以提高ALB、PA、TRF和Kt/V水平,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及中医证候,提高透析充分性。
综上所述,胃功能障碍是导致腹膜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重要因素。本研究结果表明,以健脾助运、化湿祛瘀为功效的加味参苓白术散,对CAPD患者的胃功能指标具有显著改善作用,这可能是该方改善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重要作用机制之一,具体作用途径有待进一步实验证实。
参考文献
[1]董睿,郭志勇.维持性透析患者的胃肠道症状[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12,21(5):480-483.
[2]雷洋洋,杨波,裴明,等.扶肾颗粒联合灌肠治疗腹膜透析患者胃肠功能障碍46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8,24(4):441-446.
[3]DROSSMAN D A.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history,pathophysiology,clinical features and RomeⅣ[J].Gastroenterology,2016,150(11):1262-1279.
[4].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63-168.
[5]中国胃食管反流病研究协作组.反流性疾病问卷在食管反流病诊断中的价值[J].中华消化杂志,2003,23(11):7-10.
[6]SALAMON K,WOODS J,PAUL E,et al.Peritoneal dialysis patients have higher prevalence of gastrointestinal symptoms than hemodialysis patients[J].J Ren Nutr,2013,23(2):114.
[7]徐雪梅,陈柳,毛小玲,等.影响205例长期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生存预后的因素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21,18(3):130-133.
[8]李林,张立新,艾冬琴,等.血清胃蛋白酶原和胃泌素-17检测在胃癌筛查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5,26(22):3335-3337.
[9]ZEISBERG M,DUFFIELD J S.Resolved:EMT produces fibroblasts in the kidney[J].J Am Soc Nephrol,2010,21(1):1247-1253.
[10]沈庆法.中医肾脏病学[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7:617-619.
[11]盛梅笑,许陵冬,江燕,等.腹膜透析患者中医证型及其影响因素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4,15(1):30-33.
[12]鲍容.加味参苓白术散对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脾虚挟瘀浊证患者胃肠功能紊乱及营养不良-微炎症状态的干预作用[D].合肥:安徽中医药大学,2020.
[13]张仲林,钟玲,臧志和,等.参苓白术散对动物胃肠动力影响的实验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12):3151-3152.
[14]王丽.小剂量腹膜透析联合参苓白术颗粒治疗尿毒症患者的疗效分析[J].世界中医药,2018(1):68-71.
[15]何伟明,高坤,周栋,等.丹参注射液对腹膜纤维化大鼠腹膜通透性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9,10(12):1050-1053.
[16]傅紫琴,蔡宝昌,卞长霞,等.山药及其麸炒品的多糖成分对脾虚小鼠胃肠功能的影响[J].药学与临床研究,2008,16(3):181-183.
【关键词】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奥美拉唑;十二指肠溃疡在消化道疾病中, 十二指肠溃疡是较为常见的一种, 对于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除了要促进溃疡愈合, 缓解症状体征之外, 同时还要预防其治疗后复发[1]。在临床治疗中, 用药方案较多, 但结果都不尽人意[2], 可是对于联合用药效果基本得到肯定。本院对100例十二指肠溃疡患儿中的50例采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以及克拉霉素三联疗法进行治疗,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1月期间, 本院收治的十二指肠溃疡患儿共100例, 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 其中观察组患儿男28例, 女22例, 年龄2~10岁, 平均年龄(6.1±1.2)岁;对照组患儿男25例, 女25例, 年龄3~12岁, 平均年龄(7.6±1.8)岁;所有患儿中65例球部溃疡, 35例球后溃疡。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以及病程、溃疡部位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方法
1. 2. 1对照组仅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 给予对照组患儿奥美拉唑20 mg口服, 2次/d, 2周为1个疗程。
1. 2. 2观察组采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以及克拉霉素联合疗法治疗。给予患儿克拉霉素500 mg口服, 2次/d;阿莫西林1000 mg口服, 2次/d;奥美拉唑20 mg口服, 2次/d;2周为1个疗程。对两组患儿腹痛消失时间、治疗总有效率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1. 3评判标准 本次研究将疗效标准分为3个级别。痊愈:患儿检查疼痛完全消失, 无溃疡。有效:溃疡面积减小至原有面积的1/2, 患儿疼痛情况明显出现好转。无效:检查结果未达到上述标准且病情出现加重情况。总有效率=(痊愈+有效)/总例数×100%。
1. 4统计学方法本研究数据以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经χ2检验, 以P
2结果
经过本次研究后发现, 观察组患儿40例痊愈, 8例有效, 2例无效, 治疗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患儿30例痊愈, 5例有效, 15例无效, 治疗总有效率为70%。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患儿治疗效果明显较好,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在消化内科中, 十二指肠溃疡属于一种高发病、常见病, 与胃溃疡相同, 均属于消化道溃疡, 十二指肠溃疡患儿的临床表现均为节律性、周期性疼痛、呈慢性病程。有研究表明, 血清胃泌素(GAS)、胃蛋白酶原I(PGI)、生长抑素(SST)以及胃蛋白酶原I(PGII)水平是能够反映十二指肠溃疡的指标, 患儿若是出现十二指肠溃疡时, 消化道黏膜会受到损伤, 因此PGII以及PGI分泌会增加, 进入患儿血液含量也会随之升高, 因此认为血清GAS、PGI、SST以及PGII水平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除此之外, 消化道黏膜受损同时也与SST和GAS有关, 当患儿消化道黏膜受到损坏之后[3], 其胃酸、生长抑素以及胃泌素系统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 会表现出负反馈调节状态, 在血液中的含量也会不断升高。当患儿的疾病状态得到有效改善之后, 各项指标也会降低。对于十二指肠溃疡患儿治疗而言, 其用药方案相对较多, 其中联合用药是最值得肯定的[4]。奥美拉唑、阿莫西林以及克拉霉素是最为常用的一种。本次研究主要针对奥美拉唑、阿莫西林以及克拉霉素联合用药进行了观察, 发现与单纯的奥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相比, 奥美拉唑、阿莫西林以及克拉霉素联合用药的治疗效果更加显著, 患儿腹痛消失时间也明显较快。除此之外, 三联药物在降低患儿血清SST、GAS、PGI以及PGII方面也充分体现出其优势, 肯定了奥美拉唑、阿莫西林以及克拉霉素在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方面的疗效[5]。经过本次研究后发现, 观察组患儿40例痊愈, 8例有效, 2例无效, 治疗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患儿30例痊愈, 5例有效, 15例无效, 治疗总有效率为70%。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患儿治疗效果明显较好,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 范秋霞, 曹春玲, 刘俊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奥美拉唑治疗小儿十二指肠溃疡.医药论坛杂志, 2013, 27(09):190-191.
[2] 张雪芹. 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中国医学创新, 2013, 10(03):214-215.
[3] 刘剑君, 李华翔, 李延超. 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外医疗, 2013, 32(30):109-110.
[4] 刘文军, 武金宝, 王秀莲, 等. 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奥美拉唑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包头医学, 2011, 35(01):122-123.
答:胃液是胃壁上的多种腺体细胞分泌的一种混合液体,其pH值(酸碱度)为0.9~1.5,酸度很高,成人每日可分泌1.5~2.5升,它对帮助消化、保护胃黏膜免受细菌侵害有重要意义。
2 问:胃液中有何成分?作用如何?
答:下面几种主要成分的作用是:(1)盐酸:由胃腺的壁细胞分泌。它能激活帮助消化食物的胃蛋白酶原,还能杀死随食物进入胃内的细菌,盐酸进入小肠后能促进胰液、肠液分泌,还有助于铁的吸收。过去认为,消化性溃疡主要是由高胃酸所致,是盐酸对胃黏膜的自我消化造成的。现研究证明,溃疡病的发生虽不单是盐酸起的作用(尚有幽门螺杆菌对胃黏膜的破坏),但胃液的高酸状态起码是溃疡病发生的两种重要原因之一, (2)胃蛋白酶:是胃液中的重要消化酶,由胃腺的主细胞分泌。它能水解蛋白质,使食物中的蛋白质易于吸收。胃蛋白酶只有在酸性较强的环境中才能起作用, (3)黏液:由胃上皮细胞、黏液细胞以及贲门腺、幽门腺分泌。此黏液覆盖在胃黏膜的表面形成膜状物,具有食物的作用,使食物易于通过幽门口,并能保护胃黏膜,使之不受食物中坚硬物质的机械损伤,还能防止盐酸对胃黏膜的侵蚀,(4)内因子:胃腺的壁细胞还可分泌一种叫内因子的物质。它是一种糖蛋白,在胃内能和食入的维生素B12:(抗恶性贫血物质)结合在一起,下行至回肠,促使回肠上皮吸收维生素B12若内因子缺乏,可引起维生素B12:吸收障碍,产生恶性贫血。
3 问:胃液与贫血有何关系?
答:要讲清楚这个问题,先要了解铁的吸收机理。食物中的铁是高价的三铁化合物,不能直接被吸收到血液中,需要通过足够量胃液(胃酸)的消化作用,把高铁离子释放出来,还原为二价的低铁,才能被小肠上段(主要是十二指肠)吸收进入血液。红细胞的形成必须要有铁的参与,当胃酸缺乏(如患萎缩性胃炎、胃癌等病)时,食物中的高价铁不能还原为低铁,使铁吸收困难,血液中缺铁,时间一长可引发缺铁性贫血。所以,胃酸与贫血关系极为密切。
4 问:空腹胃液分析有哪些内容?有何价值?
答:分析的主要内容是:(1)、颜色:正常为无色、清晰、稀薄。如为黄色或草绿色系胆汁,提示有胆汁反流,如有大量胆汁提示十二指肠降部以下可能有阻塞(肿瘤、蛔虫等),如为淡棕色、鲜红色或咖啡渣样提示有出血存在。(2)气味;正常有轻度酸味。胃癌时可能有臭味,尿毒症时有氨味。肠梗阻时有粪臭味。(3)量:正常为10~100毫升。少于10毫升时,见于胃蠕动功能增强;多于100毫升者,见于胃蠕动功能减退、幽门梗阻、胃分泌功能过强。(4)乳酸:正常无乳酸。当胃内盐酸少而含碳水化合物(糖)食物多而滞留时,因细菌发酵产生乳酸,见于胃癌、萎缩性胃炎和幽门梗阻时。(5)细胞:正常时无细胞,患有胃炎时,可见上皮和白细胞增多;胃癌时,有时可找到癌细胞。(6)血液;正常时无血液。溃疡病活动期、胃癌、胃息肉、急性胃炎、食管静脉高压曲张破裂(如肝硬化)及其他出血性疾病时可出现血液。
5 问:诊断胃病时为何要参考胃液酸度?
答:胃液酸度由三部分组成:(1)基础胃酸分泌值(BAO):指清晨空腹(未进食、喝水,未服任何药物)的胃酸分泌量,正常值为3.28±1.89mmol/小时;(2)最大胃酸分泌值(MAO):正常值为15~20mmol/小时;(3)高峰泌酸值(PAO):正常值为21.22±9.45mmol/小时。
十二指肠溃疡时,基础、最大、高峰泌酸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值,萎缩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胃癌均低于三者的正常值-胃溃疡、胆汁反流性溃疡、皮质醇溃疡时,三者稍高于正常值,如三者低于正常值,提示患萎缩性胃炎或有癌变的可能。
6 问:患胃泌素瘤时为何要查胃酸?
答:胃酸主要是由胃壁细胞分泌的,分泌多少由胃泌素决定。胃泌素是上胃肠道G细胞分泌的一种内分泌激素。正常情况下,G细胞的胃泌素分泌受胃内酸度的高低影响,一方面胃泌素可促进壁细胞分泌胃酸,另一方面当胃内PH值下降时,G细胞的分泌功能又受到抑制,PH达到1.5时,胃泌素分泌几乎完全停止。这种生理性的反馈作用,可以使胃内酸度维持在一定水平,以保证胃消化功能的正常发挥。高胃酸分泌是胃泌素瘤的最大特征,其分泌特点是:(1)夜间12点时胃酸分泌至少在1000毫升以上,酸度在100mmol/升左右。(2)基础胃酸分泌值至少在15mmol/小时以上。(3)基础胃酸分泌值为最大胃酸分泌值的60%以上。
[中图分类号]R722.1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8-116-01
消化道出血是新生儿常见的急症,以呕血和便血为主。如不及时查找病因及处理,可引发休克、呕吐、窒息直至死亡。病因多为应激性溃疡,大多数消化道出血的新生儿预后较好,现将我科1例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及护理报道如下。
1病例资料
患儿,女,1 d,因呕吐10余小时,吐血2次由妇产科转入。患儿系G5P2,顺产出生,羊水清,脐带绕颈,绕肩半周,无宫内窒息,哭声响亮,皮肤颜色青紫,可见较多出血点及少许淤斑。10余小时前开奶后,呕吐少许咖啡渣样物,入院前患儿呕吐2次为鲜血,量约15 ml左右。体格检查:体温37.2 ℃,呼吸52次/min,心率148次/min,精神差,面色苍白,唇周略发绀,颜面可见较多出血点,肺部未闻及音,呼吸节律不齐,呼吸音清晰,腹软,肝肋下2 cm,质软,脾肋下未及,原始反射正常引出,肠鸣音正常,入院8 h以来抽胃内容物2次,为鲜红色血液约20 ml, 暗红色血便2次,量约70 ml。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报告:白细胞14.2×109/L 红细胞4.55×1012/L,血红蛋白157 g/L,红细胞压积0.490,红细胞平均体积 107.7 fl,平均血红蛋白量34.5 pg,平均血红蛋白浓度320 g/L,血小板146×109/L,淋巴细胞比率0.349,中间细胞百分率0.056,中性粒细胞比率0.595,凝血酶原时间17.45 s,凝血酶原时间比值1.34,国际标准化比值1.54,血浆纤维蛋白原1.746 g/L,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104.95 s,血钾4.89 mmol/L,血钠136 mmol/L,血氯106.6 mmol/L,血钙 1.18 mmol/L,血清心肌酶CK1555 U/L,AST71 U/L,乳酸脱氢酶488 U/L,羟丁酸脱氢酶377 U/L,肾功能及肝功能正常。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病,保持安静和呼吸道通畅,置于暖箱中维持正常的体温,留置胃管并禁食。予以维生素k1和止血敏静脉止血,出血量多则分别给予浓缩红细胞和冰冻新鲜血浆50 ml静脉滴注来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结合血气分析,出现酸中毒时,予以纠酸。用冷生理盐水及1%碳酸氢钠洗胃,至洗出液基本清亮后注入药物,第1天胃管注入立止血0.5 ml(深圳健安医药有限公司)),3 h后注入云南白药0.25 g(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每8小时1次,2.5 d后胃管依然引流出血性液体及解柏油样便,提示止血效果不佳。即更换治疗方案使用10%葡萄糖5 ml+奥美拉唑(湖北午时药业股份有限公司)1.2 mg,每12小时1次,麦滋林0.1 g,每8小时1次,鼻饲并与消化内科自制的中药止血液交替进行,联合用药60 h后大便转为偏绿色大便,提示治疗有效。治疗80 h后大便转为黄色,提示出血停止。第1天予以1:1母乳喂养15 ml,每2小时1次,第2天予以2:1母乳喂养20 ml,每2小时1次,第3天母乳喂养30 ml,每3小时1次,以后按需喂养。14 d后痊愈出院。
2护理
2.1给予氧气吸入及心电监护患儿由于出血量多,血红蛋白携氧能力相对不足,充足的氧气能保证组织正常代谢,预防并发症。
2.2注意观察病情观察大便和呕吐物的次数、颜色与出血量的多少;观察症状及体征,可以了解出血情况,病情进展及治疗的反应。经止血、输液、输血等处理后,出血停止,说明病情好转,反之要给予紧急处理。并注意观察输液、输血反应及氮质血症的发生,了解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容积的变化,以掌握输液、输血的疗效指标。
2.3注意观察患儿神志、面色、囟门饱满度、瞳孔大小及反射情况。注意有无哭闹或嗜睡,有无其他的并发症,及时发现处理,避免搬动,以防颅内出血。
3讨论
[关键词] 仔猪黄白痢 猪大肠杆菌病 预防 治疗
仔猪黄白痢是仔猪黄痢、白痢的简称,是一种由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长期困扰着养猪业的健康发展。通常仔猪出生后一个月内发生的下痢,多数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这是在各集约化养猪场存在的一种较为普遍且十分严重的传染病。常给一些猪场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按仔猪的不同生长阶段和病原菌血清型的差异,此病可分仔猪黄痢和仔猪白痢两种。黄痢为一周龄内仔猪发生的急性传染病,发病率及死亡率均高。白痢见于一月龄内,虽然本病发病率不一,死亡率较低,但严重影响仔猪生长发育。环境因素如场址选择不当、通风不良,管理因素如卫生条件差、消毒制度不落实,气候因素如阴冷潮湿、气温变化,机体状况如营养不良、弱仔、初乳不足等都是本病的诱因。
一、发病机理
动物在消化过程中,盐酸进入小肠后,可以促进胰液、胆汁分泌和胆囊收缩,有一定的杀菌作用。致活胃蛋白原,提供胃蛋白酶所需的酸性环境,使蛋白质膨胀变性,便于被胃蛋白酶消化。胃蛋白酶由主细胞产生,初分泌出来时为不活动状态的胃蛋白酶原,在胃酸或在已被激活的胃蛋白酶的作用下,分裂出较小分子的多肽,进而转变为具有活性的胃蛋白酶。因此,在酸性环境中(pH值低于6),胃蛋白酶是具有活性的。胃蛋白酶被致活和分解蛋白质的适宜pH值约为2,在胃蛋白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分解。仔猪的致病性大肠杆菌带菌率高,据报道,对444头腹泻仔猪进行大肠杆菌的分离发现,1~5日龄仔猪的分离率为53%,6日龄至断乳仔猪的分离率为14%。该病传染源主要是带菌母猪及患病仔猪。仔猪出生后,通过吸吮或舔啃其他物体,环境中的致病性大肠杆菌经口进入消化道。由于初生幼畜胃腺发育尚不完善,胃液内胃酸缺乏,而且能使凝固的蛋白质分解为胨的胃蛋白酶含量也很少,加上有些仔猪缺乏初乳抗体的保护,从而使病原性大肠杆菌得以在肠道内定居、繁殖,并分泌毒素,引起仔猪腹泻,严重脱水、酸中毒而死亡。因此,如给仔猪饲喂一定量的稀盐酸,增加其胃内酸度,改变肠道内pH值,可达到预防和治疗该病的目的。同时,还可促进仔猪本身胃液的分泌和消化器官的发育,增强胃肠道抵抗疾病的能力。
二、发病原因
仔猪黄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发生于仔猪哺乳期不同龄的一种传染病。其发病原因是因为仔猪自身抵抗力差或外界致病因子相互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母猪胎次少,不重视清洁卫生
母猪胎次对仔猪患黄白痢有一定影响,母猪胎次增加,仔猪黄白痢发病减少,死亡率也较低,仔猪可以通过吮吸母乳而具备一定的抵抗力,主要是因为母猪自然感染有利于免疫应答的形成,母乳中具有母源抗体。猪肠道大肠杆菌多数为益生菌,是正常存在的菌群。但是由于许多原因,可导致菌群的致病力增强,如饲养管理不适宜、环境条件差、各种应激等。致病菌随粪便排出,会导致圈舍、饲料和母猪体表、等污染,间接传播给仔猪。仔猪食入致病病菌,导致感染发生,继而引发仔猪黄白痢。
2.猪舍环境差
仔猪易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因其自身机体调节机能尚未完善。如果猪舍环境差,遇气候突变而未及时采取保暖措施,容易引起发病。猪舍阴雨潮湿、饮水卫生差、清洁消毒不彻底等,极易导致仔猪发生黄白痢,或者引起发病加重。
3.仔猪抵抗力差
仔猪发病与抵抗力和机体调节机能有关。初生仔猪分泌胃酸的能力差,其胃腺发育不完善,无法有效抑制和杀灭食入的致病菌,造成细菌在胃肠道大量繁殖而扰乱了仔猪的消化道机能,从而引发仔猪黄白痢等腹泻性疾病。
4.饲料选择不当,营养不足
由于产后母猪的饲养过程中饲料单一,缺乏必需的营养,导致母乳不足或者母乳质量较差,加之许多农户饲养时补饲不及时等,容易造成机体无法合成足够的蛋白质。仔猪的代谢性疾病也是发生黄白痢的诱因之一,如硒缺乏、缺铁性贫血、VE补充不足等,导致仔猪抵抗力较差,从而引发仔猪黄白痢。
三、临床症状及剖解变化
1.仔猪白痢
仔猪白痢临床特征是突发性的腹泻,病程5~6d,发病仔猪精神沉郁,日渐消瘦,粪便呈浆糊样,灰白或者乳白色,有时粪便较稀,有特殊腥臭味,带有气泡和血丝。仔猪被毛粗乱无光泽,食欲不振,怕冷,死亡率不高。剖解变化为肠黏膜充血,黏膜脱落,出血,胃底出血,肠壁有黄白色恶臭的粥状内容物,变薄。
2.仔猪黄痢
有的仔猪患黄痢潜伏期短,出生后12h即可发病,表现为不明病因的死亡。发病仔猪精神沉郁,拉臭稀粪,粪便含凝乳块且呈黄色浆状,仔猪迅速脱水、消瘦,不吃乳,最终导致衰竭死亡。剖解肠黏膜,尤其是十二指肠,呈急性、卡他性炎症或出血性炎症,肝、肾有实质病变或出血点,肠系膜有弥漫性小出血点,淋巴结肿大。
四、实验室诊断
取病料在三糖铁培养基斜面划线和底层穿刺,于37℃培养24h,整个培养基变黄,底层无黑色。取肠黏膜刮取物,分别在麦康凯平板上划线培养,在麦康凯平板上长成红色菌落。取肝、肾、肠黏膜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观察到细小、两端钝圆的红色小杆菌。生化试验表明,该菌不产生硫化氢,不能分解尿素,能发酵乳糖、甘露醇、半乳糖、葡萄糖、赖氨酸、木糖,不能发酵卫矛醇。依据流行病学、剖检病变及实验室诊断,确诊该病是由埃希氏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黄痢和仔猪白痢。
五、防治措施
根据多年来对仔猪黄白痢防治心得,我浅谈以下几个综合防治措施,以供养猪户参考。
猪场的卫生环境和饲养管理不当是诱发本病的主要原因,应从环境消毒和加强种猪饲养管理着手预防该病的发生,可采取自繁自养、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夏季加强通风降温等防暑措施,减少热应激;冬季加强圈舍保暖,勤换垫草,防止贼风侵袭等应激因素造成仔猪感冒而继发仔猪黄白痢。
1.加强消毒灭源工作
仔猪的病原常来自于母猪带毒和环境中的致病菌,因此要做好消毒工作。猪舍要封闭,严禁闲杂人员出入,定期进行消毒,并注意更换消毒药。每7d进行2次全舍带猪消毒,每批母猪、仔猪调走后对产床、围栏、料槽、地面等彻底冲洗后消毒。
2.加强母猪饲养管理
一是母猪怀孕期间的饲喂要营养全面,充分保证饲料品质,严禁喂霉变饲料。为了防止母猪奶汁浓度过高,产前7d注意减少精料饲喂量约15%,以此避免仔猪消化不良。二是产前清洁消毒。母猪产前5d,用1∶100的消毒威对猪圈消毒,不仅保证产圈卫生,还要清洗母猪和,挤掉少许乳汁,同时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擦洗,清除孔的细菌和污物,尽量减少仔猪吃奶时引起感染。三是产后及时清扫粪便,保持圈舍干燥和清洁,每隔10d带猪消毒1次。
3.加强仔猪饲养管理
仔猪保温是提高仔猪成活率、预防黄白痢发生的关键措施,初生仔猪应加强保温措施,产房温度保持在18~20℃。舍内设置仔猪保温箱,箱内吊250W的红外线灯,灯距箱底面40cm,在分娩后3d内,仔猪的适宜温度是32~28℃;出生后4~7d,适宜温度为28~25℃;出生后8~30d,适宜温度为25~22℃。初生仔猪应尽早吃上初乳,使仔猪迅速获得母源抗体;仔猪出生2~3d,每头仔猪臀部肌肉注射牲血素100mg;5日龄给仔猪饮干净的水,7日龄补料,及早锻炼胃肠功能。
4.疫苗预防和药物治疗
4.1怀孕母猪产前40d和产前15d肌肉注射仔猪大肠埃希氏菌三价灭活疫苗,每次用量均为2mL。有条件的用药前要做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防止产生耐药性,同时要考虑联合用药。
4.2仔猪的预防保健:7日龄肌肉注射长效土霉素0.5 mL,完注射头孢0.5 mL,或做三针保健针;恩诺沙星3日龄肌肉注射0.5 mL,7日龄肌肉注射1 mL, 21日龄肌肉注射1.5mL。
4.3对患病的哺乳仔猪和断乳仔猪进行隔离治疗。选用恩诺沙星15mg/kg、安普霉素5~10mg/kg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3~5d,或选用诺氟沙星15~20mg/kg、黄连素0.1mL/kg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3~5d。
4.4在仔猪吃奶前投服微生态制剂止痢宁(促菌生)、调剂生(8501)等,有较好的效果。在使用微生态制剂时,尽量不用或少用抗菌素,以免破坏肠道有益菌的产生和杀灭有益菌。
五是在发病期间,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素和氟哌酸,或口服葡萄糖生理盐水,葡萄糖生理盐水的配方:1000 mL水中加葡萄糖20克,氯化钠3.5克,氯化钾1.5克,碳酸氢钠2.5克。可补充电解质,防止仔猪脱水。
参考文献
[1]余骅.猪常发病的防控[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1(2):130-131.
[2]杨亚飞,王晓梅,蔚长辽,等.浅析仔猪黄白痢发病的原因及防控措施[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1(8):114-115.
[3]侯德华.仔猪黄白痢的防治技术[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8(4):91.
[4]赵玉兰,魏晓军,刘卫疆.预防仔猪黄白痢的配套技术措施[J].畜牧与饲料科学,1998(2):35-36.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幽门螺杆菌;感染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一种常见的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因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而产生反流性食管炎及食管以外的损伤,反流物中的胃酸和胃蛋白酶是损害食管粘膜的主要因素。自从Warren和Marshell发现幽门螺杆菌(Hp)以来,Hp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及胃粘膜相关淋巴样组织淋巴瘤(MALT)的关系已逐渐得到确认,但GERD和Hp感染的关系尚存在较大争议。本文对115例GERD患者和90例轻度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进行Hp检测,以探讨其相关性。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为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患者;GERD组115例具有胃食管反流症状,如烧心、反酸、胸骨后疼痛,电子胃镜检查结果符合1999年烟台全国反流性食管病研讨会制定的标准;对照组90例,为随机抽取的经电子胃镜确诊为轻度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两组在性别、年龄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1.2Hp的检测检查前2周内患者均未行抗Hp治疗,胃镜检查时于距幽门口约2cm的小弯侧取活检、行快速尿素酶法检测,同时查14C呼气试验;两者均阳性为Hp(+),两者均阴性为Hp(-)。
1.3统计学处理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
2结果
经统计学分析,GERD患者的Hp感染率明显低于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x2=12.47,P
3讨论
GERD是临床常见的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上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主要包括胃食管连接处抗反流屏障(主要是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异常、食管清除功能异常、食管上皮防御功能减弱以及胃内压力升高和胃排空障碍等[1]。近年来大多数文献报道Hp在GERD中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随着Hp感染率的降低,食管的损伤加重;另有研究显示,在原来不伴有反流性食管炎的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经根除Hp后,糜烂性食管炎的发生率有所增加。上述结果均提示Hp感染可能对GERD的发生、发展具有保护作用。
Hp影响胃食管反流病的机制可能与如下几方面相关:①影响食管下端括约肌功能,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报道胃窦部Hp感染可以导致血清胃泌素浓度升高,间接导致食管下端括约肌压力升高,促使胃食管抗反流屏障功能得以改善[2];②影响胃酸分泌,胃体部Hp感染造成胃壁细胞损伤,甚至引起或加重萎缩性胃炎而诱发酸分泌减少,Hp被根除后壁细胞又可重新恢复功能,使胃内pH值降低;Hp产生的尿素酶分解尿素产生氨,氨中和胃酸,提高胃内pH值,减少胃蛋白酶原的激活,使反流物对食管的损伤减轻;Hp含有的脂多糖及其产生的具有抑制壁细胞质子泵活性的脂肪酸,可抑制H+/K+ATP酶的表达,从而降低胃酸的分泌;③幽门螺杆菌可能通过减少以胃体部炎症为主的患者胃反流潜力而使敏感人群避免胃食管反流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3]。
近年来,在质子泵抑制剂的广泛应用过程中,人们发现Hp感染可以提高质子泵抑制剂的抑酸效果,其可能的机制为:抑酸治疗导致Hp在胃内的再分布,Hp向胃体和胃底迁移,伴随胃窦部炎症的好转和胃体部炎症的加重,酸分泌减少;Hp产生的氨影响胃内pH值,增强质子泵抑制剂对壁细胞H+/K+ATP酶的抑制作用[4]。但Hp阳性的GERD患者长期应用质子泵抑制剂可能导致萎缩性胃炎的发生;进行的随机对照研究中,应用奥美拉唑40mg每天1次,对反流性食管炎进行为期12个月的治疗,并对Hp阳性的患者给予根除或安慰剂共1周,结果Hp持续阳性的患者,胃体部的活动性炎症进展、胃窦部的活动性炎症好转,而根除成功的患者,胃体部及胃窦部的慢性活动性炎症均好转,提示根除Hp可以阻止强抑酸药物相关性胃体炎的进展。综上所述,临床实践中对GERD患者是否进行Hp根除治疗需从整体的观点出发、联系患者的实际情况而选择;对于GERD患者合并有中重度胃炎、消化性溃疡、食管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者,Hp的根除十分必要;而单纯GERD患者可不根除Hp,待短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控制症状满意之后,可考虑换用其它抑酸剂维持治疗,应以不要长期使用为宜。
参考文献
[1]廖爱军,石巍,彭安帮.幽门螺杆菌与胃食管反流病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内镜杂志,2002,8(1):76.
[2]Hamada H,Haruma K,Mihara M,et al High incidence of reflux esohpagitis after eradication therapy for Helicobacter pylori:impacts of hiatus hemia and corpus gastritis[J].Aliment Pharmacol Ther,2000,14(6):729-735.
关键词 善宁 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垂体后叶素
为了观察善宁治疗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的临床疗效,我们对26例EVB患者使用善宁(Sand)及对23例EVB患者使用垂体后叶素(VP)进行临床对照观察,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 49例病人均为肝硬化门脉高压症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经胃镜检查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出血,Sand组26例,男性21例,女性5例,年龄31~71岁,平均51.8岁。VP组23例,男性19例,女性4例,年龄32~74岁,平均49.48岁。两组病例肝硬化病情特点及食道静脉曲张程度、Child分级等资料对比无差异。
1.2 给药方法 Sand组0.1mg首剂静推,然后按每小时25ug维持给药,一般用药2-3天;VP组0.2-0.3u/min静滴,维持24小时,视病情加用硝酸甘油,待出血停止后,逐渐减量。止血12小时后停药。
1.3 疗效判断 凡用药72小时内无继续出血、血压脉搏稳定者为止血成功。显效:48小时内出血停止;有效:72小时之内出血停止;无效:72小时以上继续出血。
2 结果
2.1 Sand组显效率68.8%, 总有效率96.9%;VP组显效率35.5%,总有效率58.1%,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
2.2 副作用 Sand 组发生恶心呕吐2例,注射部位疼痛1例;VP组发生腹痛6例,胸闷3例,心动过缓2 例,室性早搏1 例。副作用发生率Sand组低于VP组(P
3 讨论
善宁是人工合成的八肽生长抑素,半衰期长,具选择性收缩内脏血管,减低门脉压力,减少食管胃底曲张静脉血流量和迅速出现肝血流动力学的效应,此外善宁可增加食管下端括约肌张力,减少胃酸的返流,防止血凝块的脱落,从而减轻出血及再出血,而且可抑制胃酸和胃蛋白酶原分泌,对止血起协助作用。
VP也是通过收缩内脏小动脉降低门脉压力来治疗EVB,但选择性差,同时对全身血液动力学有影响。因此病人常常出现腹痛、胸闷、心律失常等副作用。
本文通过2组病人疗效比较,Sand组治疗EVB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VP组,而且副作用发生率明显低于后者。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Sand治疗EVB,止血迅速,疗效肯定,安全可靠,副作用小,病人耐受性好,应加以进一步推广使用。而受经济条件限制的病人,选用VP治疗同样有效,副作用明显、难耐受者可改用Sand治疗。
参考文献:
生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2899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
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下列选项中,属于机体内环境范畴的体液是
A、血浆
B、胃液
C、胰液
D、细胞内液
2、维持血糖浓度相对稳定的人体功能基本调节方式是
A、神经调节
B、正反馈调节
C、体液调节
D、自身调节
3、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吸收肠腔中氨基酸的方式是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原发性主动转运
D、继发性主动转运
4、适度提高离体神经纤维浸浴液中K+浓度后,静息电位“绝对值”的变化是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先增大后减小
5、神经纤维兴奋时,能发生相邻两次锋电位的最小间隔时期是
A、绝对不应期
B、相对不应期
C、超常期
D、低常期
6、能引起神经-骨骼肌接头处乙酰胆碱发生堆积的物质是
A、去甲肾上腺素
B、有机磷
C、多巴胺
D、箭毒
7、红细胞沉降率增大多由于
A、红细胞比容增大
B、血浆白蛋白增多
C、血浆球蛋白增多
D、血浆纤维蛋白原减少
8、合成血红蛋白的基本原料是
A、蛋白质和铁
B、蛋白质和铜
C、蛋白质和锌
D、蛋白质和钙
9、中性粒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A、产生抗体
B、吞噬细菌
C、参与止血
D、释放组胺
10、血液凝固的本质是
A、纤维蛋白的溶解
B、纤维蛋白的激活
C、纤维蛋白原变成纤维蛋白
D、血小板的聚集
11、当心率为100次/分时,心动周期历时约
A、O.4秒
B、0.6秒
C、O.8秒
D、1.O秒
12、心动周期中,心室腔中充盈血液的过程主要取决于
A、心室舒张的抽吸作用
B、胸腔负压的抽吸作用
C、心房收缩的挤压作用
D、骨骼肌收缩的挤压作用
l3、心室肌有效不应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
A、动作电位1期的持续时间
B、动作电位2期的持续时间
C、动作电位3期的持续时间
D、4期自动去极化的持续时间
14、下列心动周期的时期中,主动脉血压最低的时刻是
A、快速射血期
B、减慢射血期
C、等容舒张期
D、充盈期
15、可有效增强心脏泵血功能,临床作为强心剂使用的是
A、去甲肾上腺素
B、肾上腺素
C、乙酰胆碱
D、多巴胺
16、实现肺通气的直接动力是
A、呼吸肌舒缩运动
B、大气压与肺内压的差值
C、大气压与胸膜腔内压的差值
D、肺内压与胸膜腔内压的差值
17、下列化学物质中,能使气道口径增大的是
A、去甲肾上腺素
B、组胺
C、内皮素
D、乙酰胆碱
生理学1
22、胃大部切除患者出现严重贫血的主要原因涉及减少的物质是
A、HCl
B、内因子
C、粘液
D、胃蛋白酶原
23、下列关于暴饮暴食引发急性胰腺炎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与组织液激活胰蛋白酶无关
B、与胰蛋白酶抑制因子不足有关
C、胰液中蛋白水解酶不消化胰腺
D、糜蛋白酶活性异常增高
24、贲门失弛缓症发生时的吞咽困难原因是
A、食管下括约肌处压力异常升高
B、食管上端平滑肌异常强力收缩
C、胃内压过高
D、食管中段蠕动异常
25、调节体温的调定点作用途径是通过
A、外周皮肤温度感受器
B、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
C、内脏温度感受器
D、下丘脑温度敏感神经元
26、机体安静时,能量代谢最稳定的环境温度是
A、O~5℃
B、5~1O℃
C、15~20℃
D、20~30℃
27、下列部位的温度,最接近核心温度的是
A、口腔
B、腋下
C、直肠
D、头部
28、重吸收葡萄糖的部位是
A、近端小管
B、髓袢升支细段
C、外髓部集合管
D、内髓部集合管
29、尿量的增多与抗利尿激素无关的情况是
A、大量饮水
B、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
C、循环血量增加
D、静脉输入甘露醇
30、人体内最主要的排泄器官是
A、肺
B、皮肤
C、肾
D、直肠
31、与肾素分泌无关的因素是
A、交感神经兴奋
B、血K+浓度
C、致密斑兴奋
D、肾入球小动脉血压下降
32、肾脏中尿素最容易透过的部位是
A、近曲小管
B、远曲小管
C、髓袢降支
D、内髓部集合管
33、剧烈运动时,少尿的主要原因是
A、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升高
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
C、肾小动脉收缩,肾血流量减少
D、醛固酮分泌增多
34、由于眼球前后径过短或折光系统的折光能力过弱而致的屈光不正称为
A、近视
B、远视
C、散光
D、老视
35、夜盲症患者需要补充
A、维生素A
B、维生素B1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36、耳蜗的主要功能是
A、收集声波
B、传导声波
C、感音换能
D、增强声压
37、微音器电位的特点是
A、有不应期
B、有阈值
C、易疲劳
D、频率、幅度与声波一致
38、M-胆碱能受体的特异阻断剂是
A、筒箭毒
B、阿托品
C、普萘洛尔
D、酚妥拉明
生理学2
40、传导慢痛神经通路中的神经纤维类型主要是
A、Aα类纤维
B、Aδ类纤维
C、B类纤维
D、C类纤维
41、维持身体站立姿势的最基本反射是
A、腱反射
B、翻正反射
C、屈肌反射
D、肌紧张
42、交感神经节前纤维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是
A、多巴胺
B、肾上腺素
C、乙酰胆碱
D、去甲肾上腺素
43、由下丘脑促垂体区分泌的调节肽是
A、缩宫素
B、促甲状腺激素
C、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D、催乳素释放激素
44、下列激素中,当交感神经兴奋其分泌受到抑制的是
A、甲状腺激素
B、胰岛素
C、肾上腺素
D、去甲肾上腺素
45、下列关于甲状腺激素生理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生理浓度范围内,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蛋白质的合成
B、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消化道运动和消化腺分泌
C、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脑和长骨的生长发育
D、甲状腺激素能减弱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
46、分娩前没有乳汁分泌,是因为
A、血中催乳素浓度过低
B、乳腺细胞上催乳素受体发育不足
C、缺乏催产素的刺激
D、血中雌激素和孕激素浓度过高
47、幼年时生长素分泌过多会导致
A、肢端肥大症
B、巨人症
C、粘液性水肿
D、向中性肥胖
48、能诱发卵巢正常排卵的腺垂体激素是
A、生长素
B、促甲状腺激素
C、卵泡刺激素
D、黄体生成素
49、雄激素结合蛋白的生成部位是
A、生精细胞
B、支持细胞
C、间质细胞
D、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50、排卵前血液中黄体生成素出现高峰的原因是
A、血中孕激素对腺垂体的正反馈作用
B、血中高水平雌激素对腺垂体的正反馈作用
C、卵泡刺激素的作用
D、少量黄体生成素本身的短反馈作用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O分)
51、反射
52、心输出量
53、肺表面活性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