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58:4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事业单位,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明确目标,理顺职能
政府的关键是要尽快建立全国统一的事业单位分类标准体系,针对不同的事业单位,给出明确的政策导向。根据我国的实际,可将现有的事业单位分为四类:即行政职能类事业单位、经营性事业单位、中介型事业单位和公益性事业单位。笔者认为,应该针对不同的情况,对这四类事业单位,采取不同的政策进行改革。其基本思路是:对那些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有些可以直接变为行政机构,有的可以改造为行政部门的执行机构。对经营性事业单位,首先要进行坚决的剥离,脱离事业单位属性,变为经营性企业。对中介型事业单位,也应该按照政府与社会分离的原则进行改革,其主要方向是,脱离事业单位轨道,按照章程变为真正的民间组织,但不能搞成“二政府”。对于提供公益的事业单位,可以采取不同的政策进行改革。如纯公益性的,应强化政府的责任,增加政府的投入,不能走市场化道路;对于准公益性事业单位,可以采取灵活的支出措施,可以引入市场机制,增加其活力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
做好“公平”大文章
笔者以为,首先应确保行政与事业单位收入所得与公民收入基本相等,工作环境、工作过程、工作强度相当,不要太过于养尊处优,并且坚决取消同类同一地区的行业差别。其次要对所有国家单位的公共收入实行财政“统死”,不论单位职能强弱、收入多少,不能任由单位自行分配使用,一律实行财政统筹分配和再分配,确保公共收入分配的公平。
事业单位很多职能是代表国家或一级组织在履行着行政执法或公共服务、或公益性经营重任,所以必须建立健全一套科学管用、公正择优的用人和淘汰机制。应该不断创新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用人与出人体系,实行严格的以能择人、考核淘人的公正机制,确保事业队伍的整体素质。比如面向社会,因岗招人;定向培训,长久育人;因事所需,公开选人;以及绩效考核,不断淘汰出局的灵活进出机制,等等。尤其要消除领导个人随意安排进人的不良惯例,切实打开单位用工大门,按照法定程序,面向社会公开硬招硬考、当场录用良才,真正实行能者上、庸者让和以事论人、以效重用的用人机制。
加大改革成本投入
加大投入主要是对分流的人员给予优厚政策和宽阔出路。不能再搞强行分流、痛苦分流、不给出路的改革;不再沿用国企“砸饭碗”的改革老办法,因为社会公民都应在同一政策法律平等条件下进行改革,而且改革不是要人为地去拉大差距、分成九等、保护一批、损害一批,而要越改越合理、越改越公平、越改越富裕,越改越幸福,特别是共同富裕,不是让少数甚至极少数人通过扭曲社会公平的改革而非法营利发财。鉴于此,笔者以为这次事业单位大改革,首先要研究具体一点、实惠一点、给改革对象的甜头多一点,尤其是中央和省级要加大改革成本投入,让改革者真正受益、受保障,高兴服从和自然顺应改革才是。尤其是基层事业人员,必须多给实惠、拓宽活路、尊重人权而文明推进。要么通过“退老进小”录入一批新生代,增添单位新鲜血液,以成本替代法则来解决改革后患问题;要么通过补偿一笔可观的创业基金,以助他稳妥地开创就业门路来解决改革阻力问题;要么通过市场规则、整合资源、信贷、财政和社会实业集团一起上,以创新扶持一批新实体来解决改革堡垒问题。从而,为今后事业单位精简高效铺平道路,以最低的投入提供最大最优的公益事业服务。
推进绩效考核
从某种意义上讲,绩效考核机制和公平鉴定机制是社会对事业单位工作绩效鉴定有效且公道的途径,决定于公正考核和兑现结果两个方面,就是对在岗人员的工作业绩与报酬,实行严格规范的考核机制,以事业成效而获取报酬,确保事业单位求真务实,担当重任,为经济、社会乃至政治和谐稳定发挥巨大作用。笔者以为,这方面的改革必须强力推进、牢牢把握四个原则,一是守岗有责,未责必罚,即成立一个单位,必须有明确过硬的职责职能,按照责任目标,全员要尽心尽责地去完成,年度或三年五年没有完成既定事业目标的,包括单位负责人在内全员依责划定承担的程度,确定待遇多寡、留岗留任与否。二是人人有责,弹不虚发,即单位因事设岗,岗位因责定人,项项职责有人包管,包括中层干部在内,必须人人身上都有明确的责任和目标。三是年年考核,公正奖罚,即对岗对人对责任,进行着实的年度考核,以考核论英雄、给待遇、定去留;同时,考核必须算数,严格按照年初所定的兑现奖惩包括职位升迁去留。四是是非功过,社会评说,即考核中必须留有一定比重的分量,让社会开门评价单位业绩,政府或组织部门严把关口,通报与单位,公布于社会,兑现于奖惩升降结果。不严格推进这一点,改革动作再大都是枉然。
强化监督机制
[关键词]事业单位;绩效管理;考核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5082
事业单位作为以服务社会公益为目的,是由政府出资或国有资产举办,从事科、教、文、卫事业的社会组织,具有鲜明的服务型和公益性特征。随着我国人事制度的不断改革,无论是全额财政拨款事业单位还是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其人力资源管理制度都不断完善、管理方式不断转变,以适应形势的要求。在我国的一百多万个事业单位中,汇聚着众多的优秀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他们在服务社会公益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些年,事业单位逐渐认识到绩效管理的重要性,逐渐建立了有效的绩效管理制度,并努力朝着规范化方向发展。
1绩效管理的基本介绍
绩效管理最初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概念,直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才被应用于政府公共管理实践之中。它是指各级管理者和员工为达到组织共同参与的绩效计划制订、绩效辅导沟通、绩效考核评价、绩效结果应用、绩效目标提升的持续循环过程,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及基础性工作。[1]绩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具有核心地位,它对于提高事业单位每位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提高事业单位运行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尽管目前我国大多数事业单位对绩效管理的重视度不断增强,但仍有一些事业单位的绩效管理工作流于形式,将一年一度的述职考评作为绩效管理,将考核评价结果定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四个档次。这种“绩效管理”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绩效管理,还有许多需要不断完善之处。
2我国事业单位绩效管理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绩效管理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不足,影响着事业单位运行效率,不利于事业单位服务公益、服务社会职能的发挥。这些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缺乏明确的绩效考核目标
绩效管理必须有准确的定位和明确的目标,才能使事业单位绩效管理工作有效推进。然而,目前,由于事业单位的特殊性以及事业单位在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管理制度等方面的欠缺,导致很多事业单位的绩效管理十分不专业,最显著的表现就是绩效目标模糊、定位不准。有的事业单位虽然制定了考核办法,进行了考核,但不能充分利用考核评价结果,导致虽然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还有的事业单位对绩效考核的目标仅仅是为了年底发放奖金提供参考,失去了绩效管理应有的价值。
22绩效考核指标过于简单粗放
由于事业单位缺乏专业的绩效管理人员,对绩效管理工作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在开展考核时指标过于简单粗放,表现在:一是未能将考核指标与被考核人的职务、职级、工作能力、现实表现紧密关联。二是不同考核指标的权重设置不尽科学。有的事业单位所设置的重点指标所占权重较低,有的事业单位考核指标较少,权重设置缺乏说服力。三是工作人员与单位班子成员的一同考核,致使很多优秀的工作人员因与领导同时考核难以拿到优秀档次。四是考核指标操作性较差。指标内涵不明晰或缺乏具体化的考评标准、方法作支持,使得执行过程难度较大、一致性较差,影响了绩效管理公信度。[2]
23绩效考核经历的周期较长
我国大多数事业单位采取的是年度考核制度,每年进行一次考核测评,考核周期拉得过长。这不能对优秀人才实行及时激励,对工作不努力或出现工作失误人员进行及时惩罚;也容易出现“近因效应”。一些工作人员可能为了考核优秀,在临近考核的一段时间内努力工作,给领导和同事留下踏实肯干、努力向上的印象,以近段时间的表现成为考核依据,这使得考核结果不能对全年的真实情况做出准确的评价。
24绩效管理工作人员素质难以满足绩效管理目标实现
大多数事业单位从事绩效管理的工作人员都不是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他们缺乏专业的绩效管理专业知识、绩效管理工作经验不足,绩效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不能使绩效管理目标实现。
3加强事业单位绩效管理的对策分析
针对事业单位绩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这些问题,笔者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事业单位绩效管理的有关对策,以对事业单位绩效管理工作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也为切实提高事业单位绩效管理水平,增强事业单位服务社会公益能力,为我国科教文卫事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31制定具体、明确、量化的绩效管理目标
对于事业单位而言,某些工作确实很难进行量化,这主要缘于事业单位职能的特殊性。事业单位应加强对绩效管理的研究,在制定绩效管理目标时,要尽可能细化、具体,使目标明确、量化,表述清晰,容易领会和理解,使工作人员能够准确把握目标,并将个人目标与单位绩效管理目标有机结合,这是目标管理的最大优势。因此,事业单位在进行绩效管理过程中要树立目标意识,在制定目标时坚持以结果为导向,使绩效目标切实可行,真正做到量化、可考核,切莫好高骛远。这需要事业单位积极转变绩效管理观念,不断提高对绩效管理的重视程度,积极推进绩效管理,不断完善绩效考评相关制度。
32建立完善的绩效指标体系
对于事业单位而言,制定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绩效指标体系非常必要,但是难以制定统一的指标体系。这就要求事业单位根据绩效指标的特点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分别制定出量化指标体系和不可量化指标体系。在制定绩效指标过程中,要坚持主客观指标相结合、岗位与业绩指标相结合、个人指标与团队指标相结合的原则。事业单位要基于岗位职责,充分利用日常考评,将个人岗位贡献、现实表现、工作业绩计入档案,作为绩效考评的重要参考和依据。同时,要根据形势的变化和事业单位改革的新要求,及时对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进行调整,使指标考核体系始终具有弹性和灵活度。此外,要科学设置不同考核指标在整个考核指标体系中所占的权重,使考核指标体现公平性,具有说服力。
33尽量缩短绩效考核周期
事业单位在制定绩效考核评价办法时,为使考核更具时效性,应尽量避免年度考核的做法,主动缩短考核周期。可以通过月评、季评、最长半年评一次的做法,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评价,并与年终总结有机结合。这种日常与全年综合考核评价的方法,能够帮助事业单位克服“近因效应”,弥补年度考核的不足,实现及时奖惩,有助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34加强培训,提升人事专员综合素质
事业单位领导要注重对人事专员的培训,为其创造参与绩效管理的培训机会,使其能够通过持续的学习、充电,不断积累绩效管理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在制定绩效管理制度、考评办法、确定绩效管理目标等关键环节能够信手拈来,以使本单位绩效管理真正落到实处。
4结论
绩效考核是事业单位提高绩效的重要工具,是事业单位人事决策的重要依据,是事业单位选拔优秀人才和合理使用人才的重要途径。[3]做好事业单位绩效考评工作意义重大。事业单位要立足本单位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积极整改,妥善采取有效措施使本单位绩效管理工作发挥作用,以提高工作人员积极性,提高事业单位服务效能。
参考文献:
[1]宋玲雅事业单位绩效管理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人力资源管理,2010(6):273
关键词:事业单位 会计监管 目的 现状 建议
一、引言
作为国家经济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会计监管工作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维护经济秩序、创造良好经济环境的重要前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行政事业单位占用国家大部分财政资金,其健康、有序地运行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因此,必须突出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职能,提高其财政资金使用有关的会计信息质量。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管工作。一般而言,事业单位监督包括:1)内部监管,单位内部监管主要从建立健全内部财务审核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合理配置业务部门、管理部门和监督监控部门监管的范围和内容,形成岗位之间的制约和监督,完善内部财务运行机制,从而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活动进行控制和监督。2)外部监管,主要是通过人大、审计、财政部门、会计核算中心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采取了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的监督。
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管的目的
行政事业单位是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的统称。行政事业单位行使职权或从事社会服务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资金。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就是全面、系统、连续地核算和监督行政事业单位业务收支活动过程和结果的专业会计。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管目的就是保障行政事业单位资金收支活动的合法、合规性和使用的有效性,并保证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能够为国家权力机构的相关决策提供有用信息。
三、当前事业单位会计监管的现状
尽管当前我们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管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以及事业单位体制改的不断深入,现行的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管制度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与不足,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会计监管人员负责意识低
事业单位会计监管人员只有谨守本分职责,对事业单位会计内控环境加以合理科学的控制与管理,才能确保内部管理秩序稳定。但是目前许多事业单位的各部门负责监管人员都缺乏着严格的管理手段,对会计资本资金、财政支出的核算不予重视,岗位职能秩序混乱,内部管理松弛;另外,还有些事业单位监负责人为了迎合权力机关,利用职能权限,套用出事业单位内部资产,对权力机关进行“感情投资”。这种现象,不但超越了职能所涉范畴,还玷污了其自身职业素养,同时也使得国家与事业单位都蒙受了巨大损失。因此,事业单位监管负责人的职能发挥要靠自身的严格自律意识与职业素养作以支撑,才能使他们自身发挥出领导应用的职业风范与带头监督作用。
(二)内部会计监管体制不完备
部分事业单位在缺少有效会计监管的情况下,存在收入、支出的舞弊行为,主要表现在利用单位收支项目繁多,来款挂账时部分款项结算不及时等漏洞进行违法操作;个别单位为自身利益,,自立收费项目或者提高收费标准;甚至存在将行政性收费款相私自转成服务性收费项目;不按时、足额上缴行政事业性收费,二是截留、瞒报收费。在支出方面利用各种办法将不合法支出项目合法化,表现在:对于无法通过招待费列支的项目,以虚假发票列支或由下属单位列支;以各种理由虚开发票或以各种名目采取现金支付来套取公款、贪污公物;资金账外循环,以报账不便为由,不及时解缴或进行核算报账。
(三)外部监督较弱
由于事业单位的特殊性,其内部会计信息的使用人数较少。因此,使社会大众很难有机会对他们进行真正有力的监督,这就为会计信息失真提供了外部条件。据大量有关资料显示,每年的财税检查,有许多事业单位的财务制度不够健全、账目不够清楚,存在着许多偷税、漏税、欠税现象。特别是在个人所得税的问题上,事业单位代扣代缴,有不缴或少缴的问题,没有有效的外部监督,便使人没有了做好工作的压力,他们往往会疏于业务,不认真做自己的工作,容易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同时也难以保障事业单位拥有的国有资产、公共资金被合理、高效地使用,容易滋生腐败现象。
四、加强事业单位会计监管的建议
(一)加强内部会计监管人员管理
加强会计监管队伍管理,全面提高会计监管人员专业素质和职业操守,是减少舞弊行为发生的重要方法。要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会计监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遵纪守法观念。使其能够在工作中坚持原则,依法办事。还要不断提高会计监管人员专业化知识水平和监管技能,使其能够熟悉社会经济发展下的会计实务。由于事业支出属于消费性支出,所以事业单位负责人及会计人员一定要提高对监管的认识,要将内部监管工作做在前头,要认识到会计部门依法行使监管权力是自己的本职工作,必须履行;要结合会计业务工作中现存的问题,实际认识到会计监管是会计工作的重要补充;会计监管要突破传统思维方式,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建立健全切合实际的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在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下,体现本单位经济业务活动的特点和要求,科学合理地规范本单位的各项会计工作。
(二)建立相互牵制的财务会计监控体系
建立相互牵制的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监控体系,保证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信息的合法性、真实性,是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监管体系的基本内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必须完善事业单位内部相互牵制的财务会计监控体系。一是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事业单位总会计师的业务指导和监督;二是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对同级事业单位总会计师在行政上的领导;三是事业单位总会计师与单位主要负责人在财务会计方面的分权与牵制;四是事业单位总会计师对本单位计划、财会、审计等部门在财务会计方面的领导;五是事业单位计划、财会、审计等部门与财务会计方面的分权与牵制。上述五个方面的相互牵制,将从制度上解决事业单位资产所有者主体缺位和主要负责人的行为失控并存及其产生的一系列问题,进而从根本上预防事业单位内部存在的财务收支混乱、国有资产流失、会计信息失真等现象, 保障事业单位拥有的国有资产、公共资金被合理、高效地使用, 保证事业单位的社会、经济职能得以充分地实现。
(三)强化事业单位内部成本核算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之下,事业单位已经开始逐步面临日益激烈的市场化竞争,事业单位既要以“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公益性事业发展为目标,又要根据市场经济特征,考虑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筹资渠道也变得更为多元化,事业单位的业务活动也变得更为复杂,一些业务还具有经营性的特点。因此,在事业单位资金量达到一定规模的情况之下,事业单位应当引入企业成本管理方式,制定出适合于自身的内部成本核算形式,这样一来,就能强化单位的内部成本核算,从而降低各类开支,提升经济效益。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要把经营活动与事业活动之间的成本核算予以隔离,这样才能够正确地反映出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四)革新会计委派间接监管方式
为减少事业单位不法会计行为的发生实行的会计委派间接监管方式尚有诸多不足,及时改进和完善才能发挥其应有作用。具体措施可包括:对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制定最高时限,从而保证财务报告的定期上报。要求被监管单位只能存在一个基本存款账户,特殊情况需出具财政部门的批准文件。对单位收支进行严格管理,严格禁止资金账外循环,并规定收支均要反映在统一账簿中。由监管小组定期对票据、收支项目进行核查。对重大支出采取事前告知、事中参与、事后追踪问效等方法加强管理。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管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更好的适应新形势,我们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加强对会计监管现状的分析,对暴露出来的问题与不足,采取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促进事业单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贾世森.事业单位会计委派间接监管方式探讨[J].商业经济,2010,(14)
[关键词]事业单位;支出;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52-0107-01
1 事业单位支出的主要分类
第一,事业支出。事业支出是指事业单位开展各项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所发生的支出。事业支出是事业单位支出的主要内容,也是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主要内容。它是考核事业成果和资金使用效益的依据。事业单位应根据财政补助收入、财政专户返还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和其他收入等情况统筹安排事业支出,其中,财政补助收入、财政专户返还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和其他收入等只能用于事业支出,不得用于经营活动支出。
第二,经营支出。经营支出是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发生的支出,包括人员支出、日常公用支出、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固定资产购建和大修理支出等,各项经营支出的内容比照事业支出。
第三,专款支出。专款支出是指事业单位使用财政部门、上级单位或其他单位拨入的指定项目或用途并需单独报账的专项资金所发生的支出。事业单位拨给所属单位需要单独报账的专项资金以及事业单位使用不需要单独报账的资金所发生的支出,均不属于专款支出。事业单位的专款支出主要有科研课题经费、挖潜改造资金、科技三项费用指定用途的支出。
第四,基本建设支出。基本建设支出是指事业单位列入基本建设计划,用国家基本建设资金或自筹资金安排的固定资产新建、扩建和改建形成的支出。事业单位可以根据开展业务活动及其他活动的实际需要,实行内部成本核算办法。事业单位支出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规定的开支范围及开支标准。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没有统一规定的,由事业单位规定,报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备案。
2 事业单位的支出管理
第一,根据事业单位经济实力统筹安排各项支出。事业单位支出预算是财政部门、主管部门根据事业特点、事业发展计划、收支状况以及国家财政政策和财力核定的,体现了事业单位的发展重点和规模。应坚持“量入为出、自求平衡”的要求,严格按照批准的支出预算执行,根据预算确定的支出项目、内容分别制定人员经费、公务费、业务费等的开支标准,统筹安排各项支出。
第二,以经济核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实行经济核算是加强支出管理、降低劳动消耗、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有效手段。事业单位开展业务活动,虽然是以维护和实现公共利益为宗旨,但在其运作过程中,要耗费社会资源。因此,应树立成本费用意识和投入产出意识,在注重社会效益的同时,注重经济效益,建立经济核算制度,做到少投入、多产出。
第三,科学界定事业单位支出范围。如实反映事业发展规模和支出水平,事业支出与经营支出的界限,在支出核算和管理上最容易发生混淆;而事业单位中存在着经营性支出在事业支出中列支、经营支出与事业支出界限不清的现象,不能准确反映事业规模和经营成果。因此,应当正确界定事业支出的范围,严格划清事业支出与经营支出的界限,凡是直接用于经营活动的费用,应当直接在经营支出中反映;已在事业支出中统一垫支的各项费用,应如数归还;难以划清的费用,应当按照规定比例合理分摊,在经营支出中列支,冲减事业支出。
第四,按照专款专用的要求加强专项资金支出管理。事业单位从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取得的有指定项目和用途并且要求单独核算的专项资金,应当按照要求专款专用,单独核算,并定期向财政部门或者主管部门报送专项资金使用情况。项目完成后,应当报送专项资金支出决算表和资金使用效果的文字报告,接受财政部门或者主管部门的检查和验收。
3 事业单位的经营支出管理
事业单位经营支出是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的核算经营活动时发生的各项支出,以及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结转已销产品或劳务成果的实际成本。事业单位为了核算和监督单位的经营支出情况以及经营活动取得的成果,应设置“经营支出”账户。该账户借方反映支出增加数,贷方反映支出收回数,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单位当年经营支出累计数。事业单位所有非独立核算的经营活动发生的全部支出,都应纳入经营支出核算反映,且经营支出与经营收入要配比。经营支出要按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规定的事业支出“款”、“项”、“目”级科目进行明细分类核算。“经营支出”科目一般应按以下项目进行明细核算: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助学金、公务费、业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和其他费用等。经营业务种类繁多的单位,应按经营业务的主要类别设置二级科目。事业单位发生各项经营支出时,借记“经营支出”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现金”等科目。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在结转已销产品或劳务成果的实际成本时,按实际成本,借记“经营支出”科目,贷记“产成品”科目。期末结账时,应将“经营支出”科目的余额全数转入“经营结余”科目,结转后,“经营支出”科目无余额。
进行事业单位经营性管理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正确归集实际发生的费用。为了正确反映事业单位经营支出的实际情况,在经营活动中,应当正确归集实际发生的各项费用数,直接用于经营活动消耗的材料、工资等费用,应当按照实际发生数直接计入经营支出。对在事业支出中统一开支而又难以划清的费用,应当按照规定的比例合理分摊。对经营活动占用单位的房屋、设备等固定资产,应当参照企业的折旧制度提取修购基金,所提取的修购基金应当集中用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维修和购置。
第二,实行经营支出与收入配比。事业单位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充分利用单位现有的资源,向社会提供有偿服务或产品,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公共事业的发展。为了全面真实反映事业单位生产经营过程的效率和收益情况,应实行经营支出与经营收入相配比的原则,在正确归结经营支出费用的基础上,将经营支出与同期经营收入对应核算,以反映事业单位经营收益的真实情况。
第三,进行成本核算以提高经济效益。事业单位开展经营活动,是以获得经济收益来补充公共事业发展所需资金。为此,在开展经营活动中,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应当通过成本核算,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努力改善经营管理,降低费用消耗,以尽可能少的消耗获得尽可能多的经济成果,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一、会计的两大分支
会计的体系及其分支,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是适应人们管理财务活动的需要而产生的。它反映着会计各个组成部分的内在联系和区别。从古到今,从我国到外国,会计历来是按其适用范围和核算对象分为企业会计和非企业会计的。企业会计是适用于农、工、交、商、金融等企业单位的会计,是用以反映和监督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流通领域的企业经营资金活动的。再生产过程中生产、流通领域的企业,基本上属于物质生产部门,处于经济基础领域,这些部门中的企业从事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提供社会必需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并创造价值,在社会再生产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非企业会计,即我们所说的预算会计,适用于各级政府财政机关、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的会计,用以反映和监督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分配领域、精神生产和社会福利领域的政府财政资金和事业单位业务资金的。作为非物质生产部门的财政、行政、事业等单位,不直接提供物质产品,处于上层建筑领域,它们从事各种业务活动,为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在社会再生产中同样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企业和非企业的主要区别,就在于是否具有物质生产方面的职能,是否具有生产经营性。企业会计同预算会计的主要区别,则在于是否追求资本的保值增值,是否具有营利性。企业投资者投入资本以后,要求得到回报,企业终止时,投资者要收回原来投入的资本,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必须获得盈利才能维持其生存和发展。所以,企业会计要以营利为目的,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都要围绕着资本的保值增值、所有者权益而展开。行政和事业单位进行各种公务活动,公益性、社会性业务活动,其出资者投入资金以后,不要求得到回报,这些单位一般也不会终止,个别单位终止时出资者也不一定都收回资金,它们在业务活动中有的无偿提供服务,有的虽有收费但也并非足额补偿,而是由国家财政提供全部或大部的资金。所以,预算会计要以社会效益为目的,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都要围绕着社会效益而展开。非营利性是预算会计区别于企业会计的特殊性,也是预算会计各个组成部门的共同性。只有充分认识这一特征,才能明确事业单位会计必然归属于预算会计(非企业会计)的客观依据。1996年2月我国财政部的“预算会计核算制度改革要点”开宗明义指出:“预算会计是以预算管理为中心的宏观管理信息系统和管理手段,是核算、反映和监督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预算以及事业行政单位收支预算执行情况的会计,是我国两大类会计体系之一。”这一概括,为我们认识事业单位会计的地位,建立预算会计法规制度的管理体制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二、事业单位会计的特征
把事业单位会计作为预算会计中的会计分支而单独制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是这次预算会计改革的一个创举,它有助于适应形势发展而加强单位内部管理。其所以要确立事业单位会计的相对独立会计分支地位,是因为人人认识到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过程中,事业单位会计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现阶段事业单位会计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项:
1.事业单位除财政拨款外还有自己的事业收入。
2.事业单位虽然以实现社会效益为宗旨,但却具有一定的经营性,并要实行经济核算,其事业收入和事业支出大都与业务活动相联系,可通过扩大服务规模、提高服务质量,实现增收节支,争取改善自身的运营条件。
3.事业单位虽然不提供物质产品,但向社会提供精神产品(即知识形态的产品)和劳务,它具有一定的生产性。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各种事业单位,大都属于第三产业中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有人把这种提供精神产品和劳务的行业称为第四产业)。这些部门在现代社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越高,智力劳动和智力开发的作用就越显著,物质产品再生产的发展就越依赖于精神产品再生产的发展。正是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特殊性,使得事业单位会计成为预算会计中的一个单独的分支。我们研究事业单位会计的特征,是为了按照其发展的客观规律有效地制定法规制度,使之更好地适应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需要。但是,这决不意味着事业单位会计已经企业化了,已经按企业会计的规则运行了。这是因为:
(1)我国目前的事业单位尽管资金来源渠道多样化,但其绝大多数还是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其他资金来源为辅,完全不需要国家财政拨款的还是少数,有些单位虽然能做到日常收支相抵,但重大工程项目依然要依靠国家财政扶持。事业单位的财务活动同国家财政资金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应该受到国家预算管理部门的指导和约束,而且其会计法规制度的建设应该与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的建设由同一部门进行,使单位会计与财政总预算会计很好地衔接起来。
(2)事业单位的性质及资金来源,决定了绝大多数事业单位的非营利性,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水利、林业、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单位提供的是公共产品,而追求利润必然会使其业务活动走偏方向。这里还要指出,一些单位虽然能够实现收支相抵后还有结余,但这是它们加强管理、量入为出的结果,绝不等于在主观上就是以营利为目的。把事业单位会计当作预算会计体系中的一个分支来进行法规制度建设,既照顾到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需要,又维护了预算会计体系的统一性,这才是正确的选择
。三、事业单位会计的定位
事业单位是我国特有的一个名词,我国民法通则规定,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都可以取得法人资格,从而确立了事业单位的法律地位,而在西方通常则采用非营利组织一词。我国的事业单位会计在内涵上近似于西方非营利组织会计,但两者又不完全相同。为了与国际会计惯例相协调,我们对事业单位会计的适用范围需要作一些具体分析。所谓事业单位通常可理解为不具有物质产品生产和国家事务管理职能,主要以精神产品和各种劳务形式,向社会提供生产性或生活的单位。其范围习惯上涵盖较广,包括不同的行业和经济类型。从行业来看包括以下三类:
(1)科学、教育、文艺、广播电视、信息服务、卫生、体育等科学文化事业单位;
(2)气象、水利、农业、地震、环保、计划生育、社会福利等公益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比较趋同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加强会计管理,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健康有序发展,2012年12月5日,财政部部务会议修订通过了《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并从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一、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比较
1.准则定位及适用对象
旧准则包括9章54条,新准则共9章49条,从数量上进行了精简,旧准则的定位为“事业单位会计是预算会计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新准则“适用于各级各类事业单位”,“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以下统称会计制度)等,由财政部根据本准则制定”,大大拓宽了之前所界定的范围。旧准则适用于各级各类国有事业单位,新准则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各级各类事业单位,这是由于当前我国正在进行事业单位改制。事业单位改制首先是划分现有事业单位类别,在清理规范基础上,按照社会功能将现有事业单位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从事公益服务三个类别。对承担行政职能的,逐步将其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构或转为行政机构;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逐步将其转为企业;对从事公益服务的,继续将其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强化其公益属性。今后,不再批准设立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新准则去掉了“国有”两个字,表明今后事业单位无论是否国有都可适用,更好地顺应了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大潮流。
2.财务报告目标及使用者
旧准则没有提及财务报告目标,但主要体现了“决策有用观”,这是因为决策有用观符合当时事业单位会计报告的要求,能够满足会计报告使用者对预算执行情况的了解。新准则明确体现了“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即“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目标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与事业单位财务状况、事业成果、预算执行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事业单位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社会管理、作出经济决策”。旧准则没有提及财务报告使用者,新准则指出“事业单位财务报告使用者包括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举办(上级)单位、债权人、事业单位自身和其他利益相关者”。
3.会计核算基础
旧准则规定“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经营性收支业务核算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新规定“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部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的,由财政部在会计制度中具体规定”。主要是由于当前我国某些行业事业单位已经引入权责发生制,如“医院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基础”“高等学校会计采用修正的权责发生制基础”。因此,从决策有用观向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二者兼顾的会计目标转变已经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4.会计信息质量
与旧准则相比,新准则多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及时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指业务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不总是与它们外在的法律形式相一致的,当业务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与其法律形式不一致时,事业会计人员应当根据其经济实质而不是法律形式进行核算和反映。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对权责发生制的补充,和企业相比,事业单位同样处在纷繁复杂的经济环境中,如果会计核算仅仅按照业务或事项的法律形式或人为形式进行,而这些形式又没有反映其经济实质和经济现实,那么,其最终结果将不仅不会有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反而会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会计核算工作如果不及时,就很难准确地反映事业单位在一定时点上的财务状况和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5.财务报告
旧准则指出“会计报表是反映事业单位财务状况和收支情况的书面文件。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基建投资表、附表及会计报表附注和收支情况说明书等”。新准则指出“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报告包括财务报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财务报表是对事业单位财务状况、事业成果、预算执行情况等的结构性表述。财务报表由会计报表及其附注构成。会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下列组成部分:(一)资产负债表;(二)收入支出表或者收入费用表;(三)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新准则会计报表附注多了“会计报表中列示的重要项目的进一步说明,包括其主要构成、增减变动情况等”,这些变化使得事业单位的财务报告体系更为完善,更有利于信息使用者对报表的理解并据此决策。
二、新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的趋同
1.会计信息质量
新准则在第二章《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包含了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及时性、重要性等信息质量特征,清晰明了,表现出了与《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趋同,但缺少了谨慎性原则。
2.会计要素的定义、确认和计量
新准则在会计要素的定义方面也表现了与企业会计准则的趋同,按照交易和事项的经济特征确定会计要素,在相关要素的定义和确认条件与企业会计准则一致。同时要素分类与企业会计准则一致,资产按流动性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负债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新准则规定资产和负债“应当按照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进行计量”,与企业会计准则中的计量属性中的历史成本一致。
三、对新准则进一步完善的建议
1.会计信息质量中加入谨慎性原则
新准则在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没有提到谨慎性原则,而今后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也会面临一定的财务风险,涉及到资金的投放和举债,因此,在确认、计量、报告中也会运用到谨慎性原则,是否可以考虑计提坏账准备,减值准备等,更有利于事业单位长远利益和持续经营。
2.专款专用原则
“专款专用原则”是指对指定用途的资金,应按规定的用途使用,并单独反映,这是事业单位会计区别于企业会计的一条重要原则。在事业单位,出资者对其所提供的资金不要求取得资本收益和资本回收,但有着按预定用途使用的要求。所以事业单位的专用基金、投资基金都必须按规定的用途使用。对于事业基金也应按规定使用范围使用,不得移作他用,特别不得用于生产经营和对外投资。实行专款专用的原则,有利于保证事业单位的事业活动的顺利开展。因此,建议增设“专款专用原则”。
3.与国际准则的趋同
事业单位是我国特色,国外与我国事业单位类似的机构一般是非营利组织,西方有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我们现有的是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今后,是不是可以制定一个事业单位和民间非盈利组织通用的会计准则和制度,从而达到国际上的趋同。
参考文献:
近年来,广饶县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监督管理政策规定,完善制度,夯实基础,事业单位监督管理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
一、打基础,日常工作规范完善
一是积极推进“非法人”事业单位过渡工作。为提高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率,采取多种措施推进“非法人”事业单位过渡,重点督促财务相对独立特别是乡镇(街道)中小学校的法人登记工作。截至2012年12月31日,全县事业单位法人总数达到231个,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率达到85%。二是所有事业单位法人均建立了工作台账。台账主要内容分为法人基本情况、登记管理机关日常管理指标和监督管理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管理指标三部分,台账能全面、祥实地记录事业法人接受联合监督管理情况,为日常管理、确定信用等级、绩效考核等工作提供第一手资料。三是进一步完善办事工作流程。对事业单位法人设立登记、变更登记、现场核查和信用等级评定等事项进行认真梳理,制定了《广饶县事业单位法人设立、变更、注销登记、年检工作流程图》,制成图板并悬挂上墙,印制了业务工作办理流程、所需材料明白纸,使业务工作办理一目了然,既方便了前来办理业务的人员,又促进了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四是认真开展现场核查工作。投资近3万元购置了照像机、摄像机、录音笔等设备,用于现场核查工作。转发并严格执行《东营市事业单位法人设立及变更登记现场核查暂行办法》,建立健全各种配套文书。2012年,对所有申请设立和变更登记的事业单位进行了现场核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下发整改通知书,督促其进行整改,确保了事业单位法人登记事项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五是联席会议制度全面实施。印发了《广饶县事业单位法人监督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重点加强了与公安、技术监督部门的沟通联系,完善了事业法人信息沟通、监督管理协调配合机制,形成了事业单位法人监督管理齐抓共管、环环相扣的良好局面,有效规范了“非法人”事业单位的民事行为,维护了事业单位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管理、市场管理秩序。六是按时完成年检工作。每年都专门印发文件安排年检工作,对年检的时间、程序、内容和要求以及所需材料做出明确说明。年检中实行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履职报告制度,并要求法定代表人亲自签字,使年检工作更加真实、规范。材料审核实现了受理人、审核人、负责人依次审核、签字负责、相互监督,保证了材料齐全有效、程序规范简洁、内容完整无缺。近年来,法人年检率、年检合格率均为100%。积极做好公示工作,及时将核准登记、变更登记及年检合格的事业单位法人名单在《广饶大众》上进行公示。七是及时完成登记管理信息公开及备案工作。督促、指导事业单位法人对其设立、变更登记等事项及时进行信息公开。在信息公开及备案审核工作中,对登记管理信息公开表的相关内容,特别是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事项按相关要求进行重点审查,确保事业单位法人信息公开内容与其证书所登记的内容相一致;同时督促各事业单位法人及时将审核后的信息公开表通过网络、公开栏等方式进行公开,接受社会监督,确保事业法人证书上所登记的内容与现实情况相一致。八是档案管理更加规范。制定了《事业单位登记档案保管制度》、《事业单位登记档案查阅制度》等内部管理制度,配备了专用档案橱柜和统一的档案盒,法人档案按标准整理后依事证号顺序统一排列,明确由专人负责档案管理工作。及时对入档材料进行分类整理和完善归档,编制了档案目录索引,使档案材料既齐全、美观整洁,又查询方便、易于检索。九是法人培训效果明显。每年都组织全体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参加监督管理知识培训。2012年重点学习了省政府27号文件及事业单位监督管理有关政策,并组织了法定代表人知识答题,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重创新,监管体系逐步完善
一是信用体系建设工程全面启动。联合县人民法院等16个部门出台了《广饶县事业单位法人信用等级评定办法》,制定了信用等级评定指标体系。组织开展了2011年度事业法人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先后2次召开联席会议,确定了73个事业法人的信用等次,其中61个法人被评为AAA级,12个确定为AA级。组织召开了全县事业单位法人信用等级授牌暨培训会议,通过授牌、讲课、考试等形式,使事业法人进一步提高了认识,明确法人职责,诚实守信,为全县公共事业管理和服务不断营造诚实、自律、守信、互信的信用环境。二是绩效考核工作成效显著。制定出台了《广饶县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办法》,成立了事业单位考核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县编办,具体工作由县事业单位监督管理局承担。2012年,做好了教育、卫生系统事业单位绩效考核试点工作,从事业单位考核委员会成员单位抽调人员分别与教育、卫生相关人员共同组成考核组,对51个学校(中心幼儿园)、13个基层卫生院进行了考核。考核实行百分制量化考核,考核内容主要包括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社会评价和业务工作三部分。按照15%的优秀比例,确定了10个A级单位,每个单位由县财政奖励3万元,并在全县综合表彰奖励大会上进行表彰。绩效考核工作的开展,对于各事业单位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工作运行机制,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该项工作将于今年在全县所有事业单位全面展开。三是印章管理更加规范。为进一步加强对事业单位印章的规范管理,制定了《关于加强事业单位印章管理的规定》,与县公安局联合就事业单位印章名称、刻制程序及缴销管理等作出了明确规定,将事业单位印章管理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结合“非法人”事业单位过渡工作,对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中撤销、更名事业单位的印章进行了收缴,2012年,共收缴印章184枚,有力地维护了市场、社会管理秩序。四是机构编制评估验证工作全面启动。机构编制验证评估是指对已经研究批准、纳入机构编制管理范围的机构编制事项的规定执行、宗旨实现、职能(业务)运行等情况进行评估验证。按照《广饶县机构编制事项评估验证试行办法》,2011年以来,对22个事业单位的机构设置调整事项组织实施了评估验证,通过验证,全面地掌握了各单位机构设置调整后的运行情况,有力的督促了各单位机构设置规定的履行和落实,提升了对事业单位的监管力度。五是网上登记监管工作准备就绪。认真学习了省事业单位网上登记监管信息系统运行知识,完成了省事业单位网上登记监管历史登记数据整理和USB-KEY订购,举办了全县事业单位网上监管信息系统培训班,为开展事业单位网上监管信息系统运行试点工作做好了充分准备。
三、抓规范,自身建设不断提升
一是监督管理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县事业单位监督管理局人员编制增至7人,实际配备工作人员5名,为执法人员统一办理了行政执法证。在加强政策理论学习、熟练掌握业务知识的同时,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学习活动,近几年先后赴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参加培训,并到上海市、嘉兴市、镇江市、郯城、莒县、滕州市、乳山市等地学习事业单位监督管理工作,学习和了解外地的经验和做法,开阔了眼界和思路。二是对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的职能进行调整理顺。为进一步强化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的监管职能,县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更名为县事业单位监督管理局,内设登记管理室(验证核查室与其合署)、绩效管理室等2个股级机构。职能相应进行了调整,在保留原有职责任务的基础上,新增了负责全县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制度的建立完善和监督执行、事业单位法人信用等级评定和管理、建立和完善全县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事业单位及法人印章备案和收缴等职能。三是推行岗位管理。局内设置了绩效考核岗、登记管理岗、验证核查岗、信用管理岗、印章管理岗、评估验证岗、档案管理岗、信息调研岗等8个岗位,每个岗位都有一个主办人员和一个协办人员,实行定岗、定员、定责,做到了分工明确,责任明晰。
各乡镇(场、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县政府各部门:
为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意见〉的通知》(办发〔〕1号)和《县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方案》(办发〔〕89号)文件精神,按照省岗位设置工作领导小组要求,我县岗位设置工作必须在年12月20日前完成,为确保这一目标实现,顺利通过省检查验收,现将相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
岗位设置管理是根据事业单位的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和工作需要,设置具有明确名称、职责任务、工作标准和任职条件的岗位,划分通用的岗位等级,设定结构比例和任职条件,进行总量控制,促进规范管理。实施岗位设置管理是推行聘用制度的需要,是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制度的需要,是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需要。同时,收入分配改革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将岗位作为确定工资的主要因素,这就迫切需要完成岗位设置,为实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供依据和基础。国家人社部提出,要在年完成全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省政府通过签订年度目标责任书,要求所有省、市、县级党政机关所属事业单位在年底前必须完成岗位设置工作。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提高对岗位设置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克服畏难情绪,消除顾虑,把思想行动统一到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要求上来,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全力推进此项工作。
二、采取得力措施推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
当前,要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组织工作专班,深入到各单位进行督办指导,增强各单位做好此项工作的紧迫感。二是坚决执行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印发的《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方案》(办发〔〕14号)关于“对未按规定进行岗位设置管理的单位,不得新聘人员或将进入最低相应岗位等级的人员聘用到上一级岗位”的要求。将岗位设置与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待遇挂钩。三是对没完成岗位设置任务的单位,停止受理职称聘任,停止兑现年度工勤技能人员晋升技术等级工资。四是对不能按期完成任务的单位,县政府将严肃问责,并在年度考核中不能被评为优秀等次。
三、切实加强对岗位设置工作的组织领导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任务艰巨,时间紧迫,各单位务必警醒思想,高度重视,成立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工作人员集中经办,确保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在月20日前全面完成。
2010年中央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主要思路是,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的要求,以促进公益事业发展为目的,以科学分类为基础,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核心,总体设计、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先行试点、稳步推进,进一步增强事业单位活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公益服务的需求。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建立起功能明确、运行高效、治理完善、监管有力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公益服务新格局,形成基本服务优先、供给水平适度、布局结构合理、服务公平公正的中国特色公益服务体系。
改革的主要任务:
1.科学分类。在对现有事业单位清理规范的基础上,按照社会功能,将事业单位划分为主要从事公益服务、主要承担行政职能和主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三个类别。主要承担行政职能的,逐步转为行政机构或将其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构;主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逐步改制为企业;只有主要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继续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但要强化公益属性,改革管理体制、运行机制。
2.实行政事分开。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理顺政府与事业单位的关系。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要推进管办分离,逐步取消与行业管理部门的行政隶属关系。落实事业单位法人自,探索多种形式的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
3.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以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重点,转换用人机制,搞活用人制度,建立起权责清晰、分类科学、机制灵活、监管有力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
4.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符合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的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
5.推进以养老保险为重点的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完善事业单位参加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政策。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养老保险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单位缴费纳入社会统筹基金,个人缴费全部记入个人账户。基金单独建账,实行省级统筹。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建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职业年金制度,费用由单位和个人缴纳。做好改革前后退休人员养老保障待遇水平的合理衔接。
6.构建公益服务新格局。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放宽准入领域,推进公平准入,鼓励社会力量进入法律法规未禁止的公益事业领域。推动社会事业领域相关产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需求。
7.完善支持公益事业发展的财政政策。完善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加快形成统一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促进不同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和完善财政支持公益事业方式,按照国家政策和“以事定费”原则,对不同类型事业单位实行不同的财政支持办法。有的给予全额经费保障,有的给予一定经费补助,有的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给予支持。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作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是判断一个单位能否持续经营、能否有效发挥监管机制的必要条件。随着我国对管理透明度的强调,财务管理作为记录事业单位资金往来和资金使用情况的管理工具,在内控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效的财务管理体系不仅能够帮助管理者作出合理的决策判断,也可及时为监督机构提供真实完整的资料,确保内部控制的质量和效果。而内部控制,作为单位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的重要手段,将直接影响着预算的准确度和报告的精确度。因此,在事业单位内部,内控机制的运行离不开管理会计系统(刘永泽等,2014),而管理会计系统也直接为单位管理者服务,它将内部控制执行过程中的分类信息反馈给管理人员,进而帮助领导层和监督机构作出指导和决策。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系中,管理会计的实施也便于反映预算执行情况,事业单位可结合归口管理和项目负责制,合理分配责任,将资金使用明确到人,从而达到资源合理配置,提高支出效益的目的。也就是说,事业单位管理会计系统能够通过会计信息提供相关支撑证据来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
二、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构建前提和实践依据
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依据来自各界的相关理论、经验以及其他支撑体系的建设。体系建设过程中既可以将权变理论、行政管理学等学科研究作为理论基础,也可以预算会计体系作为管理会计体系的构建基础,同时还可参考企业管理会计的实践经验,通过有效的信息化手段来建设适合行业性质的管理会计体系。
(一)理论基础
对于管理会计体系建设,不能采用两极理论。这就是权变理论的基本观点:对任何形态的组织机构来说,不可能存在一套绝对最好的管理方法。因此,在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体系构建中应学会运用权变理论设计并建设一套与单位实际相关,但系统全面性和用户灵活性可因特定情况而不同于行业平均水平的综合性管理系统。在管理方法和业务流程上也无需追求绝对,适当提供替补措施和应急手段不仅可以有效发挥人力物力的作用,而且更能激发创造潜能。行政管理学,作为政府积极主动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产物,为构建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提供了直接依据。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行政管理学更加重视对成果和绩效的研究。在规划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目标时要考虑以公共管理决策服务为目标,而不应只追求内部发展或效益最大。在此目标基础上构建的管理体系更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从而能更有效地为决策管理和会计信息获取提供服务。行政管理学和权变理论系统相结合,可充分支撑整套理论体系。
(二)构建前提
我国现行预算会计体系包括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等。目前,事业单位所有业务最终都通过预算系统衔接起来(孙洁,2014),因此,必须先完成对健全的预算管理系统的建立才能谈构建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体系。从2013年1月份开始,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开始实施,它打破了旧制度下现实与规定互相脱节的障碍,引入了企业常用的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的概念;全面定义了“事业结余”“经营结余”“财政补助结转”“财政补助结余”“非财政补助结转”;同时通过增加“在建项目”科目,避免账目分离造成财务信息不完整的局面。通过制度的完善,事业单位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得到提高,从而促进了预算管理工作的规范性、科学性和全面性。虽然预算会计侧重为外部利益相关者服务,而管理会计侧重为单位内部服务,但由于两者使用相同的原始资料,因此又可以相互交叉、相得益彰。
(三)实践依据
管理会计的起源要追溯到19世纪早期企业管理层对内部计量的应用。在我国,管理会计的理念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相比而言,事业单位管理会计缺乏明确的理论支撑和实践积累。由于事业单位管理与企业管理有许多相似之处,如预算管理、绩效考核、财务报告和财务分析等,所以在事业单位构建管理会计体系过程中完全可以借鉴行业中规模相似企业的管理会计实践经验。
三、管理会计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措施
基于以上理论研究的支撑,我们将配合一系列措施来探讨如何实现事业单位全面建设管理会计体系这一目标。第一,第一责任主体意识的重要性决定了单位的控制和监督意识,如同船只的平衡性决定了行程的安全与稳定。第二,管理会计指引体系的选择和建立为最终体系建设指引方向,正如指南针一样,若能精准定位即可有效节省时间成本。第三,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效率在于对工具的选择,合理有效地选择工具能够最大程度发挥作用,从而节约人力资本。第四,以上环节的核心要素就在于对操作人员的选择上,优秀的管理会计人才能够有效使用工具,能够在既定方向下制定和调整路程,但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在各要素具备的基础上才能够接近其最终目标。下面将分别就以上四个措施(结构如图1所示)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增强第一责任主体意识
良好的控制能起到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监督的作用(刘翰林等,2015)。事业单位负责人是财务与会计工作的第一责任主体,因此,在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体系建设过程中,应将强化单位负责人的“第一责任主体意识”作为首要任务。
(二)推进管理会计指引体系建设
目前,国家对事业单位管理会计指引体系的定义和范围给予了明确的说明。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体系建设也应该通过基本指引、应用指引和案例指引的过程最终科学界定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体系的边界和框架,如是否要将财务会计纳入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等相关框架类、结构类问题,就要在指引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加以讨论和解决。指引体系建设可以通过课题研究的方式来探讨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可行性、可塑性及各阶段的具体任务,然后通过借鉴示范案例和国际惯例来推动管理会计指引体系的建设。
(三)全面构建会计信息系统
我国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工具包括预算系统、预算控制系统、成本控制系统、决策管理系统、业绩评价系统以及内部报告系统。根据单位性质,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系统还应具备项目管理、会计岗位管理、审计与报警的功能。虽然这些系统工具已在不同程度上被使用,但多数事业单位仍处于各个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单独信息化、信息平台之间彼此孤立化的阶段,在《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4〕27号)中将这种情况形容为一个个“信息孤岛”。顾名思义,这种信息之间缺少整合的现象会导致单位内部信息丧失重要性、完整性、真实性等主要特性,并且在信息处理上会出现大量冗余重复现象。这些问题将导致一家单位出现与其职能和规模不相符的信息量,而信息的复杂性和信息量的庞大会直接影响决策效果,这时的信息处理结果并不能对决策和评估起到多大作用。针对以上问题,结合目前我国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和使用情况,我们可以将事业单位分为两类。一类是已经建立各子信息系统,且子信息系统适应单位实际,并能有效发挥作用,那么这类单位应当侧重于统一各子信息系统之间底层数据的标准,加强数据共享和互联互通。另一类属于已经建立个别子信息系统,但是系统并不适应单位发展新需求,这类单位应当侧重于对原有系统的升级改造,比如聘请中介服务机构进行评估和升级后的调试,再不断完善原有系统。
(四)强化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建设
管理会计工作方法相对较多,而管理会计水平主要受到会计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影响。从我国人口大国的实情看,会计人才的培养主要是围绕财务会计人才的培养,而对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相对匮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渗透,社会更需要综合性管理会计人才,他们不仅应具备管理会计知识和企业管理思想,更要掌握相应的信息技术。只有合理建设具有此类综合素质的管理人才队伍,才能将管理会计的意义在事业单位中完整地诠释出来。
四、结语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意义
1、新规则的颁布背景以及修订的基本原则
1996年10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6号文件颁布了《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已经实施了15年,财务规则的颁布对当时的企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起到指导性的作用,引导企事业单位的财务走向一个崭新的一页。随着中国加入WTO和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公共财政体制不断健全要求财政以及各项社会财政事业改革问题的不断深入,对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满足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需要,亟需出台一部新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来指导企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制定了新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新规则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68号文件的形式颁布此次财政工作准则的修改主要遵循以下一些原则:一是在我国各项财政改革的成果得到放映的时候来满足事业单位财政管理相关内容和手段的需要:二是规范细化财政事业单位财政政策管理,并按科学化的要求去管理;三是保持现有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体系框架并且体现财政改革的相关成果;四是突出事业单位公益属性的性质,在促进保障财政事业的健康和稳定发展,要着重解决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新旧单位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的主要变化
1、进一步明确《规则》的适用范围
《规则》适用于我国各级各类事业单位的财务活动,并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财务制度问题,同时适应社会力量举办的公益服务性组织和社会团体,对于某些特定项目的事业单位不适用本规则,《规则》扩大了事业单位的范围。
2、进一步强化了我国事业单位的预决算管理
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贯穿了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和执行的整个过程,是事业单位进行各项财务活动的前提和依据。其中《规则》第六条规定:“事业单位预算是指事业单位根据事业发展目标和计划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事业单位预算由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组成。如果仅仅从预算的内容来看,证明我国事业单位预算应当包括事业单位全部收入和全部支出预算,从而达到全面管理的目标。
3、规范事业单位收支管理
新规则进一步修改并完善了我国财政补助收入和支出的含义,并明确我国事业单位收支的范围,增加事业单位收支管理的有关要求。按照事业单位收支管理完整性的原则,将财政补助收支为“各类事业经费”改为“各类财政拨款”,将财政补助收入“从财政部门取得”改为“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
4、完善事业单位结转和结余资金管理
新规则分别界定了结转和结余概念,在此基础上,将结转和结余划分为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资金、非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资金两部分,并分别作了原则性规定。
5、加强事业单位资产和负债管理
新规则完善了资产的分类,修改了固定资产的定义,适度调高了固定资产的单位价值标准,规范资产配置、使用和处置管理,规范事业单位对外投资。加强事业单位负债管理中《规则》规定,必须严格执行相关的审批程序。不得违反规定提供担保。
三、颁布新《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的重要意义
1、充分体现了财政改革的相关成果
过去的十五年,是我国财政公共建设和改革十分重要的十五年,在这十五年期间我国先后施行了财政部分预算改革,我国国库的集中收付制制度改革,我国政府采购改革,“收支两条线”改革以及我国政府收支科目改革等等,这次修订工作充分体现了这些改革成果的取得。
新规定进一步规定各单位要核定收支,定项补助,超支不补,此外还要求各级各类单位应将各项收支全部纳入其每年的单位预算中,实行“一个单位一本预算”,统一核算,统一管理,从而让事业单位的收支管理全面完整。关于单位支出将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基本收支,采用定员定额的方法编制;二是项目支出,采用项目管理的规定编制,从基层单位预算开始编制,让预算编制精细化到各个具体项目中。
2、突出事业单位的公益属性,严格限定对外投资经营活动
由于我国企事业单位财政改革的相对滞后,其管理就存在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那就是事业单位管理的属性不明确。这种行为也就可能导致公益性质和目标的偏离。
新规则中就事业单位的公益属性特别突出出来,从而把握住事业单位财务活动的方向,尤其对各级各类事业单位对外的投资以及开展的经营活动严格地进行了限制,极大保障了我国事业单位的公益事业健康稳定发展。新规则还在不断地加强支出的绩效管理、资金的使用效率以及单位财务监督的重要性。
新规则强调,事业单位应当加强支出的绩效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的有效性,以及单位财务监督的重要性。
3、突出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财政部门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我国的科学发展战略,发挥财政部门的职能更好地满足依法理财、科学理财、民主理财的要求推行科学精细化管理,落实强化我国基础财政工作。
由于我国大部分事业单位在基层,为公益服务提供载体,便于我国财务管理制度的开展与管理,应大力加大财政的投入力度,满足广大劳动人民对我国公益服务的需求,让我国财政事业单位工作的科学精细化管理,使国家的公共资源能得到合理有效科学的运用。“此次规则的修订不仅体现了事业单位财政科学精细化管理的要求,而且还对一些涉及管理的条款作出了适当的修改,这将对于财务工作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推进发挥重大作用。(作者单位:江西抚州园林绿化局)
参考文献:
[1]吴山民.《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修订的主要内容.[J].中国农业会计.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7)
【关键词】 事业单位; 财务规则; 高校
《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以下简称《规则》)已于2012年4月1日起开始施行,《规则》的出台对于规范事业单位的经济行为,不断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科学性和精细化水平,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它对高校财务制度的改革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一、《规则》的创新点
《规则》从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收入、支出管理、资产管理等方面对事业单位的财务行为进行了全面规范。主要有以下几点创新。
(一)全面充分反映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
我国从1994年开始实行以“分税制”为核心的财政体制改革,历经数十年,财政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入,特别是财政支出管理方面,先后推行了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政府采购制度等。《规则》全面反映了各项财政体制改革的成果,充实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内容。
(二)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
《规则》中除了对预算的编制和执行进一步强化和规范外,主要明确了事业单位决算的有关管理要求。这充分体现了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在全面做好事业单位预算编制、执行的同时,加强了对决算工作的要求,使其为提高事业单位资金的使用效益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三)建立健全了事业单位的财务监督机制
《规则》中新增了第十一章财务监督,规定了事业单位财务监督的主要内容、监督审核机制和监督制度等。建立健全财务监督机制有利于规范事业单位的财务行为,加强财务管理,促进事业单位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四)进一步加强资产管理,严格控制对外投资
《规则》根据改革实践,重新界定了固定资产的分类和定义,将在建工程纳入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范畴,并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问题提出了修改意见。进一步加强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有利于反映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有利于资产的成本核算。《规则》对事业单位的对外投资进行了严格控制,充分体现了事业单位的公益属性,预防了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保证了事业单位的健康稳步发展。
(五)进一步规范了事业单位收入和支出管理
《规则》对事业单位财政补助收入的定义进行了修定,并对事业收入的范围和收入的管理作出了明确规定。同时,考虑到事业单位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以后,为了减少事业单位支出的不规范性,《规则》对事业单位的支出管理进行了强化,进一步完善了支出的定义及分类。规定事业单位支出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规定的开支范围及开支标准,没有统一规定的事业单位,报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备案后由事业单位自行作出规定。
(六)完善事业单位结转和结余资金的管理
《规则》对事业单位结转资金和结余资金进行了明确详尽的概念解释,并将财政拨款与非财政拨款的结转与结余进行了区分,针对结转与结余资金的使用作出了原则性的界定。
二、《规则》与《企业财务通则》的比较
高校作为特殊的事业单位,为社会提供服务。其经济活动虽与企业的生产活动有差异,但其资金的运作仍遵循一定的财务管理规律,并且其财务管理有向企业化管理靠拢的趋势。通过对《规则》与《企业财务通则》(以下简称《通则》)的比较,可以发现《规则》中仍存在不足。《规则》将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要素分为七个,分别是收入管理、支出管理、结余管理、专用基金管理、资产管理、负债管理和财务监督。与《通则》对比,结构上缺少了“信息管理”的要素,在各要素的具体内容方面,财务监督缺少了有关处罚的相关规定。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影响力无处不在,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是强化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高校对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认识还远远不足,有的仅停留在会计电算化的层面上,在高校的财务决策中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仍然是以财务核算为核心,没有充分发挥财务信息在高校发展中的作用。
在内容方面,《通则》中虽然新增了“财务监督”一章,但只提及了财务监督的主要内容等,对如何进行处罚没有涉及。在当前高校资金渠道多元化的格局下,许多高校为了自身的发展大规模举债,这无疑增加了高校的财务风险,对高校的财务监督,仅仅规定其监督的内容难以真正地将财务监督落到实处,不免形同虚设。
三、高校财务制度的改革要点
作为事业单位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其制定的法规也应当秉承《规则》的特点,并吸取企业财务管理的先进理念,笔者认为高校财务制度的改革主要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完善财务管理要素缺少的“信息管理”
《通则》中要求企业建立健全财务预警、财务评价体系等以加强财务信息管理。实现会计信息化与高校可持续发展的融合,能进一步提升高校的管理水平和抵御风险的能力。高校会计制度中应单独设立信息管理一章,主要内容应包括:高校应该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优化业务处理流程,逐步建立和完善高校的财务信息系统,逐步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高校应建立财务预警机制,对货币资金、银行贷款等进行重点监控,及时沟通高校财务风险信息,提出解决方案。
(二)不断加强资产管理,完善核算方法
高校作为事业单位,其因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取得的各项资产均属于国家,加强资产管理,可以有效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可以准确地反映资产价值和高校的教育培养成本。高校的会计制度应当与《规则》的改革相一致,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提高固定资产的衡量标准;二是明确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方法和账务处理方法。高校首先要转变核算思维和习惯,通过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的摸底调查、盘点,全面掌握高校固定资产情况。按照《高等学校教育培养成本监审办法》的规定,将高校的固定资产划分为房屋建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交通工具、图书和其他设备六大类。采用直线法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增设“累计折旧”、“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固定资产购入时,借记“固定资产”,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计提折旧时,借记“事业支出”等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三)将基建主体纳入高校财务主体
目前高校基建活动的财务核算独立于高校的财务主体之外,只有完工的在建工程才纳入高校财务主体,基建工程资金流量一般相对较大,纳入高校的财务主体有利于完整、全面地反映高校的财务状况,也有利于加强对基建工程资金流的监管,更有利于高校全面预算管理的执行。高校财务制度应将基本建设的相关内容纳入到高校财务主体,资金纳入预算管理,以进行统一筹划,综合反映高校的财务状况和成果。首先应按照高校“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撤销基建财务科,将其所有职能合并到高校财务主体进行统一核算。其次依据《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的要求设立会计科目,在收入类增设“基本建设拨款”,主要核算财政拨付的基本建设资金;支出类增设“基本建设支出”,主要核算高校用于基本建设所发生的各类开支;资产类增设“在建工程”,主要用于归集高校基建工程、安装工程等的成本等;负债类增设“应付工程款”等等。
(四)进一步强化财务监督
当前高校的资金来源越来越多元化,资金的开支范围亦多元化,为了更好地监督各项经济活动的开展,仅仅规定监督的内容,没有具体的处罚措施,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难度很大,处罚的力度也极大地减弱。为了强化法治意识,高校应对私设“小金库”、公款私存等违法活动加大处罚的力度,对各种违规行为制定相应的行政处罚和经济处罚条例,对违法行为依法进行处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