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学生心理论文

学生心理论文

时间:2023-01-06 01:46: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学生心理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学生心理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应急心理危机;识别;救助;对策

正处于生理发展青春期中的大学生,由于身心急速发展,心理困扰因素多,缺乏适当的挫折心理,加上学习任务繁重,面临就业、走向社会和缺乏自我设计等问题,对于性格偏弱及强弱不均型的大学生常常诱发应急心理危机。通过对其心理特点进行分析表明,该阶段的大学生思维已达成熟,情感世界日益丰富,热情奔放易激动;自我意识进一步加强;关注自我及自我评价能力提高,自尊意识增强;表现出具有交往复杂、淡化权威、较强的心理逆反等特点。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反映在压力集中的阶段,这些压力一方面来自学业、情感、人际关系、就业,另一方面来自不正常人格发展和早期经历不良影响等。因此,预防和识别应急心理危机的产生以及对己经产生应急心理危机的大学生实施应急心理救助是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构建和谐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大学生产生应急心理危机的成因、应急心理危机的识别、预防诱发应急心理危机的对策以及实施应急心理救助的策略方法等四部分给予阐述。

一大学生应急心理危机的成因

近年来,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伦理道德和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人际交往、就业求职、适应社会等方面的冲突和压力不断加大,心理受挫几率不断增高。当问题表现和发展到一定程度而不能克服和有效解决时,往往产生应急心理危机,极易引发自伤、自杀和伤人、杀人事件。造成大学生应急心理障碍而导致心理危机的成因有五个方面:

1精神疾病是导致大学心理生危机和自杀的重要因素

抑郁是大学生中常见的情绪问题,是指大学生在遇到学习成绩落后、失恋、生活挫折、家庭中出现重大事件等因素刺激后,心理承受力超过负荷而带来的压力时出现的情绪反应。抑郁心理一般表现为:(1)对日常活动兴趣显著减退,但未丧失。(2)感到生活无意义,对前途悲观失望。(3)常想起不愉快的往事,或遇事往坏处想。(4)自觉懒惰乏力,精神不振。(5)自我评价下降,夸大自己的缺点,不愿接受鼓励和赞扬。(6)不愿主动与别人交往,但被动接触良好,愿接受同情。(7)常唉声叹气,易伤感流泪或愁容满面。(8)有想自杀的念头,但内心矛盾重重。目前,媒体和网络经常有一些关于大学生自杀或伤害人的报道。在其自杀的原因中,精神疾病为主要因素。

2人格成长中的挫折与早期经历不良

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环境对人的一生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早年形成的人格结构,会在以后的心理发展中打下深深的烙印。家庭环境包括:家庭人际关系(和睦、紧张)、父母教养方式(民主、专制、放任)、父母人格特征(平和、温情、心胸狭窄、粗暴、偏执、拒绝或过分保护)等。当早期的信任感和安全感缺乏,随着心理发展和成长,就会渐渐产生一种孤独无助的个性,很难与人相处和沟通,因而极易形成人格异常导致心理障碍,最终发生心理危机。自身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带来的矛盾没有很好地顺利解决时导致的冲突和压力,在人格成长的关键期(人格形成的关键年龄是3岁、7岁、13岁和18岁,除3岁前在家外,其它都和社会教育有关系)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与指导、家庭变故、社会不良唆使、现行基础教育中的应试观念忽视全面素质培养与人格发展,单一强调分数和学习成绩带来的高分低能与心理素质偏差、独生子女固有的依赖、不坚强个性与薄弱意志等。自我中心过强、自我期望、成就动机以及给自己确立的目标过高,而现实中自身能力达不到,就会导致心理冲突和挫折感。心理抑郁,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就极易发生心理危机。

3适应困难、交往障碍与自卑

新生入学往往会出现环境不适应,大一是最困难的时期,处于与父母亲人的心理断乳期。大一没适应好可能其全程学习都不快乐。很多学生会越来越自卑:学习不适应、人际不适应等。一些大学生在上高中时,考大学的目标非常明确,考上大学后,突然目标没有了,心中一片失落和茫然,考上大学的成就感渐渐降温。有的人开始发现大学校园并非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王国,学习紧张、生活枯燥、远离亲友、人际关系不再简单易处。于是许多人开始感到恍惚、迷惘,一些适应能力差的学生甚至产生了抑郁和焦虑心理。在应试教育模式下,中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来自家长和学校,而不是出于学生自身对知识的渴求。到了大学后,自学成为主要的学习方式,没有了教师的耳提面命,没有了家长的陪伴督促,外在的压力骤然减轻,很多人为让自己彻底放松,开始挥霍时间和精力。一旦发现成绩下降,甚至考试挂了“红灯”,焦虑和抑郁心理便油然而生。有时,一些学生为一件小事而产生抑郁和焦虑心理,这对心胸开阔的人来说不算什么,而在一和心胸不开阔、人格发展不良的人看来,这些事就会在其心理不断放大,最终成为心理危机的导火索。而人际交往不良又与诸多因素有关,如独生子女、性格内向、个性偏激、自私自卑或自负等。自卑心理是大学生的人格缺陷。自卑往往与高考、学业成就、家庭与自身因素问题密切相关;而生理缺陷、相貌不佳、才不如人、家庭困难等也都可导致大学生的自卑心理。大学生的自卑心理主要表现为在能力、自身价值等方面低估自己,并且认为自己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尤其是不被群体接纳,会使其内心失落感加重,终日忧虑不安乃至自暴自弃。一般的大学生个体或多或少在自身某个方面都体验过自卑这种消极情绪,但只要通过积极的自我调节就能减轻或消除自卑心理。如果沉湎于强烈的自卑之中不能自拔,心里很容易失去平衡。处在这种心境下的大学生个体,在外界刺激的诱导下容易发生心理危机。自卑的危害极大,不管什么原因造成的大学生自卑都会导致不良心境,其积淤和不断量变都会导致应急心理危机。

4择业、就业压力带来的心理烦恼

大学生在择业、就业方面随着时展呈现出愈来愈大的压力问题,这与大学生自身三个方面的因素有关:第一是就业观念滞后,其认知还停留在过去计划经济时期,觉得非得要找个稳妥、长远又固定、有保障的好工作。第二是自我期望值过高,认为自己是一名大学生,一定要找一个理想的工作。而现实中,由于我们国家过去是精英教育,一考定终身,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能上大学的都是人才;而当今高等的教育已逐步趋向大众化、普及化、市场化,能上大学已不是什么困难的事,加上就业的市场化,就业人数逐年增多,竞争力逐年增强,其过高的求职期望就很可能与目前这种就业现实产生矛盾。这样,就给大学生带来心理上的烦恼与挫折,当这些烦恼与挫折不断加大和上升时,心理挫折转化为心理危机。第三是对自己不自信,觉得自己各方面都不如人,尤其是那些有自身各种生理缺陷者,更是对自己没信心。在主观上也造成了很大的心理负担和压力,对自己的前途充满失望,进而对人生丧失信心,压抑久了会使这种心态在恶性循环下升级为心理危机。

5情感与性问题带来的心理困扰

大学校园恋情已经成为普遍现象,情感问题是诱发心理挫折的导火索之一。笔者曾对河北理工大学800名大学生做过一次有关情感与性问题的调查,其中,在一项关于“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可不可以谈恋爱”的问题上,有90%以上的大学生持赞同态度。这反应了一个不能不重视的现实,大学校园情感问题己经泛化,必需要有良好可行的针对性措施,进行疏通、引导和科学理顺。大学生情感问题也连带出性问题,目前大学生性问题普遍存在三方面表现:一方面是过于保守,这部分大学生所占比率不高。他们不仅在性问题上保守,而且在对待情感问题上也不从众。这部分学生往往学习较好,用心专一,性格偏内向者居多,其中不乏自我感觉不良、情感不自信者。因为保守,思想意识并不放松,心灵深处过于压抑,其中不乏自卑者。由于不自信,也相应地影响了人际交往,一定程度上造成心理亚健康或心理障碍。若遇某些挫折打击或突发事件,极易发生心理危机。另一方面是过于开放,这部分学生的比倒也不高,性格外向者偏多。由于受媒体、网络、西方性解放思潮及校园周边不良环境(如租房、日租、小时租等)的影响,一些大学生发生甚至同居;这部分学生学习不是很刻苦,且往往缺少远大目标,注重及时行乐,把主要精力放在异性上,消磨人生。再一方面是居中型,不开放,也不保守,这部分人占学生的大多数。他们在爱情到来时不拒绝,看中某一位也敢追;学习上知道努力进取,有理想目标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对待情感问题认真而慎重,但是,在面对失恋等情感挫折时,不同性格取向的人心理行为表现和承受挫折打击的能力也是不一样的。外向性格的人挫折感轻或无无妨大碍,而内向性格的人往往挫折感较强或重,产生心灵创伤时,严重者甚至发生心理危机。性问题在当今青年人中已不仅仅是性心理困惑问题,还存在道德挑战问题。

此外,还要关注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这类人群常见的心理压力是自卑,由于社会贫富差距拉大,有的学生家里经济条件比较好,吃好的,穿名牌,比享受,请客等,就会给那些贫困的大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少数大学生因家庭贫困而交不起学费,也有个别学生连吃饭都成问题。这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若处理不好也容易使应急心理危机加重。

二大学生应急心理危机的识别

从宏观方面来说,大学生心理障碍、生理疾患、学习和就业压力、情感挫折、自我期望值过高、在学习上遇到挫折后产生很大的失落感和心理落款经济压力、家庭变故以及周边生活环境等诸多因素,会导致心理危机发生。抑郁心理、孤僻性格、自卑心理、抑郁症、精神分裂等精神疾病,是引起心理危机、导致自杀等极端行为的主要原因。抑郁心理与孤僻性格往往与人格发展、早期经历不良等因素有关;自卑心理往往与自身缺陷、自我期望过高或过低等因素有关;而抑郁症和精神分裂是心理问题已经危机化了,并且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发生极端行为。从微观方面来看,识别大学生个体心理危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

1情绪变化

情绪在个体的生存适应和人际交往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情绪往往通过表情来表现,是个体行为活动中最复杂的方面。良好的情绪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不良的情绪体验是心理发生问题的主要因素,异常情绪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足以产生心理危机。异常情绪包括:抑郁、焦虑、冷漠、狂躁等。大学生的情绪突然改变、明显不同于往常,出现不良情绪反应,如:情绪低落、悲观失望、焦虑不安,无故哭泣、意识范围变窄、忧郁苦闷、烦恼或喜怒无常、自我评价丧失、自制力减弱等消极情绪时,就有发生心理危机的可能。大学生情绪变化的直接因素是,自我期望值过高、自我评价不合实际以及学业、就业、情感、人际等。恶劣的情绪也是判定个体发生抑郁症的重要临床表象。

2行为变化

人的行为是心理活动的反应,正常的行为活动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表现之一。当个体大学生出现行为异常,如:饮食、睡眠出现反常、个人卫生习惯变坏不讲究修饰、自制力丧失、不能调控自我、孤僻独行等非常态行为时,就要注意是否有心理危机问题了。行为异常也是判定个体发生抑郁症的重要条件之一。行为变化也与情绪变化密切相关,不良的情绪必然导致行为的反常变化。

3学习兴趣下降

如上课无故缺席,常迟到早退,成绩陡然下降,根本无法进行正常的学习和听课。心理学认为,学习是个体恒定、持久的心理能动状态。正常、有效、良好的学习能力是个体心理健康的前提和标准。当个体在智力正常的情况下突然丧失了学习这一功能时,就说明是心理状态发生了问题。

4丢弃或损坏个人平时十分喜爱的物品也是十分典型的识别根据。如果个体大学生不能正常有序的学习和生活,把自己平时很喜欢的东西随意丢弃或毁坏等,这意味着不正常的心理行为发生了,而且是心理障碍达到危机的程度时,才会出现的情况。

5自杀意图的流露

如谈论自己的死或与死有关的问题,或写下遗嘱之类的东西。有的甚至已经试图采取过某些手段企图自杀。

三预防诱发应急心理危机的对策

1心理教育与心理咨询

(1)针对大学生心理特点,开展丰富多彩切实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优化心理素质,培养健全人格。帮助大学生学会心理调节、自我调控情绪、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使心理压力及时得到宣泄。这也是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内在需要。还要教会学生乐观面对困境,要自信、愉悦地接纳自己,同时让学生知道在什么情况下通过哪些途径可获取有效帮助,以此来提高他们面对挑战、克服挫折、缓解危机压力的能力。

(2)开展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等形式多样化的大学生心理活动课和情绪辅导课。开展心理讲座,使他们掌握一些常用的自我心理调节技巧,提高抗挫力;及时消除不良情绪,避免心理问题加重而导致的自杀。充分发挥心理社团的作用,开展一系列有益于身心健康如大学生心理健康月、心理沙龙、心理热线、网络心理咨询、校园心理报等活动。还要有针对性开设危机干预讲座,让大学生了解自杀心理机制,以消除引发其自杀行为的导火线。充分利用大学生同伴效应进行心理支持、心灵互助、同辈陪伴。最好的教育是同龄人的榜样;最有效的关怀是同伴的接纳与支持。因此,在大学生队伍中努力培养一支可靠、高素质的伙伴心理互助队伍是至关重要的。

(3)通过对入学新生进行心理普查和心理测量,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关注有心理问题学生和自杀高危人群。并重点关注那些有心理应急障碍和有抑郁症和精神分裂倾向、自杀倾向的大学生。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改善大学生的社会心理环境。高雅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改善大学生的社会心理环境,利于缓解不良情绪,增强心理感受,美化心灵,陶冶情操,提升幽雅情趣。如:校训可以促学业、明大志、怀天下;人文建筑与设施可以涵养有素、奋发激励等;鸟语花香的自然环境可以让人耳目清新、调节情绪等。个体大学生一旦出现情绪、行为等变化,郁闷、焦虑等症状,要及时倾吐,或倾听心理咨询专家的意见。尤其是那些性格孤僻内向不善于交际和沟通的学生要多参加集体活动,拓展自己的交往范围,多听朋友、老师的建议。同时学校要及时启动心理危机干预机制,进行有效的救助工作,力争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建立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预防自杀的主要有效手段就是进行早期心理危机干预和早期治疗。而早发现、早治疗、早干预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对减少自杀悲剧的发生至关重要。如设立心理危机干预、救助热线。向大学生公开心理热线电话号码:举办心理危机讲座和开设大学生心理危机识别及情绪辅导课;建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三级网络体系。即:学生和辅导员构成一级网络,学院有关部门、心理咨询中心构成二级网络,医院及诊疗专门机构构成三级网络:一旦发现问题可以立即投入有条不紊的工作;当发现有大学生处于危机状态时,应及时采取下列措施:(1)尽快与辅导员、宿舍管理员、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老师、医院精神医生或校医院的医生联系。(2)不要让其独处,与其保持连续接触。(3)对其表现出非常关心及深切同情,设法提出一些良好建议:(4)设法将周围可能对其造成伤害的器具除去。当意识到自己处于危机状态又无法进行有效的自我调节时,可采取:(1)尽早求助于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老师或医院精神卫生中心的医生。(2)将自己目前的状况告诉家长、信任的老师和同学,求得他们的支持。(3)避免独处。(4)周围不放置可能对自己造成伤害的器具。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以至于产生自杀的悲剧已不是单个个体现象,作为一种高危的心理病变,而具有一定的社会存在,大学生自杀已经成为一种具有特殊代表性和典型性的一种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了。肖永春教授认为,在高校自杀率统计中,大学生高于一般青年,重点大学高于一般大学,研究生高于本、专科生;同时,自杀己占到18~30岁之间年轻人死亡原因的首位;高学历、大学生占自杀者群体的50%~80%,大有知识结构越高越容易发生心理危机的倾向。大学生因心理危机导致自杀死亡的人数呈上升趋势。此问题已经引起各高校和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大学生心理危机不容忽视,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第2篇

一、抓住高中学生对物理现象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和求知欲望的前提。在物理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充分发挥物理实验的魅力,让物理实验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通过物理实验,帮助学生了解物理世界的奥妙,奥妙引起兴趣,兴趣带动钻研劲头,于是学生的热情就燃烧起来。有了对物理知识的亲切感和好奇心,学习物理就变得轻松了许多。例如,在进行“动量定理”教学时,开始上课时我演示了如下的实验:找两根粗细均匀,但长短不同(差别应大些)的饮料吸管,将牙签放入吸管中,用嘴对准管口吹气,使牙签从吸管另一端飞出。学生凭经验往往会猜测在短吸管中的牙签飞得较远。事实上,在相同条件下,吸管越长则牙签飞得越远。这种现象引起了经验与事实的冲突,吸引了学生的注意,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让他们有迫切解决问题的愿望,从而为本节课的教学起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二、抓住高中学生具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的心理特点

鼓励他们大胆猜想物理问题,培养物理学习中的创新精神进入高中阶段,学生的抽象思维占了主要地位,思维的灵活性、独立性、批判性有所发展。这些变化表明他们拥有了一定的学习研究能力,他们越来越不喜欢人云亦云,喜欢自己独立提出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此,在教学中,我们物理教师要善于抓住高中生的这一心理特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对一些物理问题进行大胆的猜想。教师要在平时的课堂上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自然、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勇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渴求解决问题,长此以往,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形成和发挥。如在“探究影响单摆周期因素”的实验中,我们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引导学生猜想单摆的周期可能与振幅、摆球质量、摆长中哪些因素有关,并让学生针对每一猜测,分别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选用合理器材进行实验验证。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对所思问题理解得会更透彻,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也会更灵活。

三、抓住高中学生具有强烈自我意识的心理特点

把物理课堂交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高中学生大多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他们开始对认识和评价自我有了浓厚兴趣,希望能在生活中、课堂上拥有表现自我的机会。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把课堂表现的机会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表自己对物理问题和现象的见解,表达他们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这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而且还可以使学生主动地学习、主动地认识、主动地接受教育内容、主动地挖掘潜能,促进自身发展。如在“位移和时间关系”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给出的某一位移时间图像,让两位学生来模拟物体的运动,而使学生深刻地领悟到图像并非轨迹。这样做既可以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又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效果要明显好于教师直接讲解。

四、抓住高中学生具有丰富情感的心理特点

在物理课上使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活跃物理课堂气氛,实现良好教学效果学生进入高中后,情感变得丰富起来。作为课堂的主体,学生情绪的变化将直接影响课堂的气氛,甚至影响教学的进程。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要努力抓住并利用高中学生具有丰富情感的心理特点,尽可能地消除师生间的隔阂,融洽师生间的关系,通过多使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进行声情并茂的讲解,使讲解的内容变得有趣。如讲述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特点“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时可用成语“同生共死”来描述;机械波的特点可用“介质中各个质点始终坚守自己的岗位,只是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并不随波逐流”来表达;第一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可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来类比。相信这样的语言一定可以让学生对物理学科中一些概念、规律有较深的印象,也可以较顺利地解决物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五、抓住高中学生具有旺盛的活动力的特点,巧设物理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物理实验

素养和创新能力高中学生正处于成长的高峰期,具有很强的活动欲望。但是,单纯的课堂教学往往难以满足学生的活动欲望和强烈的求知欲。因此,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后,必须要密切联系社会和生活实际,巧设一些与课堂内容相联系的物理课外活动,通过物理课外活动,既可以强化对所学物理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物理实验素养和创新能力。如我们可以开放实验室进行物理小制作比赛;开展物理知识竞赛;开展近代物理知识讲座;鼓励学生用身边的物品进行各种探究活动和物理实验等。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物理活动,可以使学生广泛接触社会和生活实际,让他们体验到物理带给他们的兴趣,可以使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加完整。加之课外活动没有过多的约束因素,在这种自由的氛围中,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有利于实验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总之,只要我们高中物理教师能认真研究并抓住高中生学习物理的心理特点,使平时的课堂教学措施和教学方案尽可能符合高中生学习物理学科的心理规律,那么,学生的物理学习和教师的物理教学就会变得很轻松、愉快,物理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就不再是“水中月,镜中花”了。

作者:白武 单位:甘肃省兰州新区永登五中

第3篇

关键词:本科毕业论文;论文指导;领导生命周期理论;教学模式

随着高校的扩招效应持续释放及毕业生就业压力持续上涨,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走低成为不争的事实。如何在毕业设计指导环节提升论文学术水平、提高指导成效,成为保障本科教学顺利进行和优秀人才培养目标下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近几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指导的经验,在领导生命周期理论的框架内,从师生毕业论文指导管理情境的角度,对以上问题进行探索分析。

1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应用于毕业论文指导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1.1毕业论文指导符合领导情境,为理论的应用提供了可能性

(1)领导内涵角度。一方面,指导教师作为领导者,必须有学生(被领导者)的追随,若无学生的密切配合,则这一管理情境毫无效率可言;另一方面,指导教师拥有影响学生撰写毕业设计行为的能力,如教师拥有教学环节赋予的制度权力指挥学生开展毕业设计工作,教师因在科研工作方面的知识、技能和经验方面的优势而产生的专长权力能为学生毕业设计指明方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的为人师表、优秀的道德、人格魅力等感召权力。(2)领导作用角度。毕业论文指导工作中,师生双方的互动模式也是符合领导情境的。首先,教师须发挥指挥作用,通过其专业素养判断每个研究主题的毕业设计方向,结合不同学生的特性设计出合理的培养方案;其次,教师还应发挥协调作用,形成团结互助的合作团队,还要为学生的数据搜集、调查研究等协调校内及社会资源;再次,教师在此过程中还需发挥激励作用,以保证毕业设计中学生全过程积极进取的动力。

1.2毕业论文指导的工作特性印证了理论应用的必要性

(1)毕业论文指导中主体的重要性。学生与教师作为毕业论文教学环节中最为重要与关键的两大主体,学生为当然主体,在毕业设计指导过程中处于核心主体地位,而教师则是应然主体,应承担起主导作用,领导的生命周期理论恰好能将这两大关键主体纳入同一框架开展情境研究。(2)毕业论文指导对象能力提升的渐进性。领导的权变理论中,生命周期理论所关注的最重要的权变因素为被领导者的成熟度。在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学生的科研能力与论文撰写技巧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平时的学习与积累中、在指导教师的辅助下,逐步形成与提高的。这一分化、渐进的过程,正好需要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加以分析。(3)毕业论文指导情境的多样性。在毕业论文指导环节,不同学生的知识储备、能力素养、写作意愿、配合程度都是不一样的,因而领导生命周期理论不仅能贴合毕业论文指导实际情况,而且能针对不同指导情境进行区分式管理,实现指导效能的提升。

2毕业论文指导方式范式解析

2.1毕业论文指导方式划分依据

按照工作行为和关系行为这两大领导维度,分别各自冠以“高”和“低”两个层次,组合形成了四种截然不同的毕业论文指导方式,如图1的上半部分所示。其中,工作行为这一维度主要考察的是指导方式在多大程度上以工作为中心,界定自己与学生的工作任务及角色,以完成教学目标。而关系行为这一维度主要衡量的是指导方式,关心和尊重学生情绪与意愿,并建立相互信任的指导关系的程度。

2.2四种不同毕业论文指导方式

(1)命令型指导方式(高工作行为—低关系行为)。这种论文指导方式决策权集于教师一身,由指导教师进行师生双方的角色分类,指导过程中偏重于工作行为,即注意力放在毕业论文本身。围绕该工作,教师将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及相关要求,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进行任务分解与指挥,采用单向沟通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具体而明确的指导。(2)说服型指导方式(高工作行为—高关系行为)。在这种指导方式下,高工作行为意味着教师要对其学生进行毕业论文撰写方面的详细指导。除此之外,高关系行为意味着教师也要重视与学生的沟通。创造相对轻松指导氛围的同时,双向沟通使得学生更能在心理上接受并领会教师的指导意向。(3)参与型指导方式(低工作行为—高关系行为)。此类指导方式要求指导教师较少进行命令式指挥,取而代之的是与学生双向沟通并提升学生自主决策权。教师是以参与者的身份对学生进行指导,期间发挥的主要作用就是促进毕业论文工作的推进与沟通。(4)授权型指导方式(低工作行为—低关系行为)。教师对学生毕业论文的任务分解与敦促工作将不会以更为具体而细致的形式出现,同时,师生间仅就需要的问题进行探讨,否则在毕业论文撰写期间,学生将是整个教学环节中真正的实然主体,教师的授权式管理方式会促使学生自主完成任务。

3毕业论文指导情境类型的判别及其表现形式

根据领导生命周期理论,本文将毕业论文指导对象——准毕业生的科研成熟度定义为:学生个体配合教师毕业论文指导工作、对毕业论文撰写的行为负责任的能力与意愿。

3.1情境判别的权变因素分析

据领导生命周期理论的指导,学生的科研成熟度被进一步分解为工作成熟度与心理成熟度这两大要素。工作成熟度度量的是学生的知识储备、写作能力、综合技能等方面;心理成熟度指的是学生配合教师指导工作、主动投身毕业论文撰写的意愿与动机。这两大要素各有高和低两个层次,组合形成了以下四种截然不同的学生成熟度阶段(即四种领导情境),具体如图1的下半部分所示。

3.2毕业论文指导对象科研成熟度的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不成熟阶段,M1)。M1阶段学生主要特征为低工作成熟度与低心理成熟度,这部分学生尚不具备毕业论文撰写所需的能力,同时在主动配合教师指导和毕业论文撰写意愿方面观念较为薄弱。第一,能力欠缺,这类学生在基础理论知识储备、数据的搜集与处理、科技论文写作技巧、综合素质方面可能有所偏失;第二,依赖心理强,这类学生容易将毕业论文责任与风险向指导老师转移,出现问题时倾向于推诿教师;第三,存在短视投机隐患,少数学生可能会出现抄袭、数据造假、论文等学术不端倾向。(2)第二阶段(初步成熟阶段,M2)。M2阶段的学生虽然不充分具备论文写作所需的综合能力,但他们饱有学习的热情,愿意积极配合教师的指导工作,写作意愿强烈。第一,独立科研能力有待提升,由于未接受系统的科技论文写作训练,即便有一定学年论文、课程论文、实习报告等锻炼机会,但反馈机制的缺失使得学生在论文写作技巧方面尚不成熟;第二,缺乏学术自信,初次接触规范论文写作,加上参考文献与指导教师的“学术光环”产生一定权威效应,使得学生对于接受指导与论文写作较为拘谨;第三,学习热情饱满,愿意并主动向教师寻求帮助并付诸行动。(3)第三阶段(比较成熟阶段,M3)。学生M3阶段初步具备论文写作的知识、能力等要求,但自主学习与动手的意愿并不强烈。第一,理论基础较好,这部分学生在本科四年学习中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学习基础较好,理论功底较为扎实;第二,学习能力较强,这类学生通过四年的大学积累,接受课堂与教师的引导,加上自身学习经验的调整与摸索,已经自发形成一套较优的个性化学习方法;第三,受非论文因素影响,这类学生虽然拥有较好的毕业设计自身能力与素质禀赋,但因考研、求职、公务员考试、实习等缘故,对毕业论文的重视程度并不够。(4)第四阶段(成熟阶段,M4)。学生M4阶段不仅具备一定毕业设计相关的学习能力、知识技能等,而且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的指导工作。一方面,具备一定独立科研能力,这部分学生除知识储备、学习能力、论文撰写技能等方面自身条件较好外,甚至部分学生本科阶段已经对外公开发表一定数量的学术论文;第二,对毕业设计的成果质量有一定要求,许多已经成功保送相关院校硕士研究生的学生希望通过毕业设计环节来奠定和适应未来研究工作,部分意向就业的优秀准毕业生也希望在毕业设计这一最后教学环节能有出色表现,对将来求职的理想工作岗位有所助益。

4权变式毕业论文学术水平提升模式的实现路径

根据领导的生命周期理论,本文提出了四种可供选择的毕业论文指导方式、据学生成熟度的不同所划分的四种管理情境。如何将二者有机地加以匹配,即为不同的管理情境选择相对应有效的指导方式,成为该理论应用中最后、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环,由此形成的毕业论文学术水平提升模式如图1的上、下部分匹配情况所示。

4.1模式一:对M1阶段的学生采取命令型指导方式处于M1不成熟阶段的学生,对于毕业设计任务既束手无策又不情愿,此时选取命令型(即高工作—低关系行为)指导方式最为有效。第一,提升学生论文意识,对这部分学生提升科研道德观,以往届不合格论文成果为案例,在指导初期打消学生短视投机的心理倾向;第二,确认角色与划分任务,指导教师要以高工作行为来教导学生文献的搜集与利用、文献综述的撰写、开题报告的拟定、论文框架的起草与修改等,来弥补学生低工作成熟度的欠缺;第三,明确师生责任界限,指导教师需与学生确认各自的权限与责任范围,对责任推诿与依赖行为事先预防和事后控制。

4.2模式二:对M2阶段的学生采取说服型指导方式对于M2初步成熟阶段的学生,他们缺乏能力但愿意执行毕业论文相关任务,此时应选取说服型指导方式(高工作—高关系行为)。教师应做好论文工作的划分与确认工作,采取高工作行为,比如帮学生指定合适的研究计划、研究方法的教导、划分阶段任务等;另外,适当情感激励,对学生暂时的能力欠缺表示理解,教导其学习是一个持续的动态过程等,这种高关系行为的投入会增强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感,并激励其不断学习与配合指导教师的工作。

4.3模式三:对M3阶段的学生采取参与型指导方式针对M3较为成熟阶段的学生,他们有能力,但对教师指导较为懈怠,任务完成较为拖沓与被动,这种情景下应选取参与型(低工作—高关系行为)论文指导方式。第一,提升论文意识,指导工作合理计划,针对非论文因素,也要根据学生求职、考研、考公务员等时间因素,制定更合理的安排,以取得学生的配合;第二,榜样激励,选用历年毕业设计成功案例,尤其是获得优秀毕业论文的学生在求职、、考研等方面取得的优势,使学生明确这样做对自己的好处。

4.4模式四:对M4阶段的学生采取授权型指导方式当学生位于M4成熟阶段,他们既有能力又主动配合论文指导工作,实践较为认真、主动、积极,教师应选择授权型(低工作—低关系行为)论文指导方式。第一,在原则范围内给予一定创新余地,对学生创作意愿的充分尊重也能极大地提升学生毕业设计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第二,前沿理论与方法的导入,如对M4成熟阶段学生适当拔高要求,指导其开展一定基于前沿方法的研究;第三,榜样与示范作用,指导教师不妨将这部分学生设置为团队的小组长,将教师的指导理念转化为学生立场的思想,更利于其他同学在其标杆示范作用下,理解教师的意图。本文基于领导生命周期理论,根据工作行为与关系行为的高低组合界定了本科毕业论文指导中的四种典型指导方式,针对学生成熟度的不同划分了四种不同的毕业论文指导情境,建立了四种行之有效的论文学术水平提升模式。值得一提的是,学生的成熟度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学生的学习状况、主观意识等内部因素,以及教师的思想教育、学校组织制度等外部环境因素的激发而发生变化的。因此,一方面,我们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与关爱,促使低成熟度的学生向更高阶段成熟度方向转化;另一方面,也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根据学生状态、管理情境的变化,适时调整指导战略。

参考文献:

[1]姜海滨,王婵.领导生命周期理论视野下大学生干部管理能力培养探索[J].教育探索,2014(7):87~88.

[2]彭规荣,王正平.领导生命周期理论与高校学生管理风格[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5):114~117.

第4篇

《高中地理学困生形成的原因调查———以高一学生为例》,该论文侧重于研究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学生)的学习障碍,学生群体里的个体是有差异的,其成绩有好有差,对于各个学科的学习兴趣也有浓厚有淡薄,教师的教学方法可能只适合某一部分人,还有很大一部分学生由于种种原因成绩不理想甚至很差。该论文侧重于分析学习困难学生学习障碍的主观因素。《高中地理空间概含学习困难的成因与对策》;《地理学困生学习动机影响因素与激发策略研究》;《学习困难生的学习策略研究》。这些论文大多是从学生的认知领域和学习动机等心理层次来研究并阐述学生的地理的学习障碍以及应对策略。这些的论文大多不关注学生在地理课堂上的听课、学习状态,对于每一节45分钟的地理课堂来说,教师讲授或开展的都是知识上的重点与难点,学生在课堂上没有认真学习,直接导致其在地理学科的学习上障碍重重。目前在中学地理学科上的学生学习困难的研究不够深入,理论上也不够完善。

我国学者关于LICC理论的研究基本日趋完善。渐渐地成为一个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也成为一个比教好的教育研究方法。代表性的有陈瑶编著的《课堂观察指导》一书。《课堂观察20问答》;《论课堂观察LICC范式:一种专业的听评课》;《听评课:一种新的范式》;《论指向教学改进的课堂观察LICC模式》;《论课堂观察LICC模式的专业性》;《课堂观察法》。这些研究成果主要是基于陈瑶的理论基础之上的再创新,其中崔允漷从不同的角度来说明课堂观察,将其定义为一种专业的听评课。这些论文都从理论的方面奠定了基础。《课堂观察框架与工具》;《基于科学方法论指导下的课堂观察》;《基于实证的课堂观察与教学改进研究》。这些论文从新的角度发展了LICC理论,将科学方法论和实证主义的思想和研究系统引入到LICC理论当中来。通过实证观察,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不同维度、不同视角、不同目的的记录、分析和研究,可以有效反思课堂中“教”与“学”行为的意义与效率,并可以据此提出改进“教”与“学”行为的方式与策略,促进课堂教学发生积极变化。

有关学生学习困难的研究,一般以1896年美国医学教育家摩根的研究为起始,由此可见,学生学习困难的研究由来已久。20世纪60年代,柯克首先用学习困难学生一词来描述智力正常而在课程学习上有困难学生。20世纪7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BernardWeiner)的归因理论以成败行为的认知成分为中心,从而建立了一个归因模型。20世纪70年代,前苏联教育学者巴班斯基的同心圆理论认为,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学习的可能性和教学的、发展的、教育的社会条件。20世纪80年代,日本佐野良五郎的双因素理论认为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是由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国外关于学生学习困难的归因大多关注学生本身的因素,像生理因素,心理上的认知偏差,人格角色偏差等方面。他们关注的是心理学的角度,从心理学的研究机制去归因,不考虑学生学习困难的客观因素。

国外学者关于LICC理论的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1)探索阶段。这一阶段观察仅仅是被作为一种方法被引入教育教学领域,过程也是纯粹的观察和归纳,缺乏逻辑上的系统性和内容上的全面性。(2)工具发展阶段。这一阶段进入了科学实证主义的研究阶段,出现了很多定量化、系统化的研究方法。单向窗、摄像机等设备也使得课堂观察的手段更加丰富,更加具有可操作性。(3)扩展研究阶段。这一阶段对教育研究方法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发展,课堂观察越来越成熟,逐步走向科学化、系统化,观察的方法丰富,方法和手段上能够做到优势互补。综上所述,国内外的学者都有关于学习困难的研究,但是国外的学者比较少有关注地理学科的学习困难研究。并且,在学习困难的研究领域,国内学者没有国外学者做的系统全面。但是就目前而言,还没有应用课堂观察理论指导并研究中学生地理学习障碍的先例。

作者:王延华 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第5篇

一、英语教育方向毕业论文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分析

笔者参与了我校外语系近三届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的写作指导工作,通过对这三届毕业论文的综合分析,发现英语教育方向的毕业论文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论文选题雷同率高

笔者初步统计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的2011届毕业生的229份论文,论文选题涉及语言学方向4人,文化方向38人,文学方向66人,英语教育方向120人,其他方向的1人。在教育方向的选题中,关于某种教学法或教学模式应用的文章占29%,写中小学阶段英语教育问题及对策分析的占59.2%,其他教育阶段的占0.8%,教学案例分析方面占11%,占比例较多的教育问题及对策分析方面的选题雷同率极高。这与学生过于依赖网络搜集资料,对课堂所学专业知识仅局限于接受、极少进行反思,以及平时看书少思维局限有极大关系。

(二)论文中教育方面术语运用不恰当

有些学生在毕业论文中使用教育方面术语时不严谨,存在概念混淆的情况。比如,有名学生的论文题目是实施有效教学策略提高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但在该生的论文中只提到了游戏教学法,全身动作反应法,合作学习法和讨论法,这些看似有效的策略实际上属于教学方法,该生对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理解模糊,把教学策略等同于教学方法,理解片面,把这一术语表示的含义人为窄化了。教学方法是师生互动的方式和措施,最为具体、最具可操作性,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做是教学策略的具体化。而教学策略不仅表现为教学的程序,还包含对教学过程的元认知、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在外延上大于教学方法。比如: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抛锚式教学策略,自我反馈式教学策略,随机通达式教学策略,支架式教学策略,基于Internet的探究式学习策略等。

这类错误跟部分学生论文写作基础工作准备不足,对一些基本的专业术语缺乏应有的理解,在搜集资料阶段没有进行合理的分类有关。归根结底是没有端正、严谨的写作态度,缺乏钻研、求真、求实的学习精神,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论文结构拖沓松散

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论文初稿结构混乱,无条理。有的学生论文写作时主题思想不明确,文章无中心,比如某篇论文主题是多媒体教学在英语课堂的应用,但是其行文中却屡次提到传统教学方式,其文章篇幅远远几倍于对多媒体应用的描写,导致文章主次不明。有的学生写出的论文结构安排不够紧凑,逻辑混乱,文章表达顺序有误,前后颠倒。例如,谋篇论文主题是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阅读课堂的应用,但该生把任务型教学方法的应用写在第二章,而把该教学法的介绍放在第三章。这些跟学生没有掌握应有的专业知识、技能,文字表达能力差,写作实践少有极大关系。

(四)论文内容与所学的英语教学法的一些方法以及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关联极少

英语教育毕业论文可以选择的方向有:英语教学过程分析,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教学,某种教学法或某理论在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实证研究,英语教学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相关理论在英语教育方面所体现出的影响或启示,影响英语学习者的因素,教师的教学方式分析,个体教案分析等等。

统计表明,我校英语教育方向论文内容涉及到游戏教学法,任务教学法在词汇,听力,阅读教学方面的应用较多,相对而言,对于情景教学法,交际教学法的应用较少。另外,在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如涉及支架式教学、英语学习效能感、元认知策略、归因方式、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等在本科生的毕业论文中鲜有体现。究其原因,以上现象与学生的论文写作态度不端正,知识面狭窄、思维僵化,过于依赖网络例文有关。除此以外,对已学的教育方面的知识仅限于死记硬背,没有把教育理论知识与英语教育论文写作结合起来。

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是衡量专业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英语专业师生教学相长的过程,要解决英语教育方向毕业论文出现的一些问题,需要学生、教师及学校三方的共同努力。

二、针对英语教育方向毕业论文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学生方面

1.端正写作态度,由于部分学生对论文写作的态度不够端正,导致毕业论文写作的许多问题,笔者建议学生应该高度重视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它不是应付老师和学校的作业,而是对大学四年专业学习的检验以及对将来工作实践的预演。

2.注意知识的积累,扩大专业学习阅读面,增加学生的通用知识储备量,使学生论文写作言之有物,而不是干巴巴的堆砌词语,东拼西凑,拾人牙慧。此外还应多了解英语教育专业的前沿问题和相关研究的学术论文,吸取精华,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专业知识的累积。

3.勤于思考,反复习作。不断的吸收消化所学知识、延伸思维广度,更新思维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深刻领悟英语教育与教育学及教育心理学的关联性,才有利于培养和提高未来英语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才能使论文写作更有实用性、专业性和建设性。

虽然在写作上的问题表面上看都是学生的原因所导致,但究其本质和教师及学校的教学安排及管理是分不开的。

(二)教师方面

1.提高创新意识。只有创新型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在教学和论文指导过程中,应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启发学生拓展思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为英语专业的学生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帮助其养成爱问、善问、会问的思维习惯,只有这样,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时才会更有新意。

2.增加知识储备量。一位优秀的英语教师应该拥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还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库,只有英语教师拥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才能够把自己的知识“灌输”给学生。为了让学生有更大的知识储备量,首先自己应拥有一碗水,但是要让学生拥有更多的知识,就至少要拥有一桶水,甚至是一潭水。

3.加强论文指导。教师除了会传道授业,还要会解惑,在实际论文指导中如何解惑对有些教师来说是个挑战。在做好教学、科研及班主任工作的同时又兼顾论文写作指导,时间、精力及自身修养等方面都面临极大考验。正因如此,教师更应该投入更多精力和耐心,为做好英语教学工作和论文指导工作而不断努力。对每个学生的指导应不少于三次,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可以安排会面,电话,QQ,电子邮件,微信等指导形式。

(三)学校方面

1.重视论文写作,加强课程建设,使课程更有多样性,针对性。为了增强我校英语教育方向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毕业论文写作能力,有必要增加对中小学英语教材分析的课程,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拓宽选题范围,提高论文内容的专业性。另外,除了《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这门课程之外,还可以考虑开设与英语专业论文各写作方向息息相关的讲座或选修课,更有针对性的解决学生在论文写作时遇到的种种困惑,例如开设与英语教育方向毕业论文写作有关的选修课或专题讲座。

2.建立更加有效的毕业论文质量监控体系。建立权责分明、行之有效的毕业论文监控体系对提升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的质量至关重要。笔者认为有必要成立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督导小组,制定统一规范的论文格式、程序及评估体系。对毕业论文写作前期的开题、中期的论文检查、后期的论文答辩等进行多角度、全过程的随机和定期抽查,发现问题并及时反馈、解决问题。通过一系列措施来加强对毕业论文质量的监控,提高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质量。

3.加强外文书籍及英语教育方面的前沿资料的建设。师范类院校的英语专业主要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为中小学培养合格的英语教师。未来的英语教师必须具备比较扎实的语言功底,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和活动的能力和良好的英语写作能力,那就需要在所学课程的基础上扩大阅读量,尤其是多阅读外语类和英语教学方面的书籍、报刊杂志。

三、结语

第6篇

 

一、毕业论文答辩的意义

毕业论文答辩是高校检阅学生毕业实习质量的重要形式之一,是对毕业生的研究能力的综合检验,也是推动高校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毕业论文答辩不但有如此重要的“检查”作用,而且还有“促进”的作用。

第一,它是检查“教书育人”质量高低的一种手段。

第二,答辩既是对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的综合检验

第三,进一步考查学生对专业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

第四,答辩是检查学生“学”与“用”的效果的尺寸。

第五,答辩,对 高校文科的教学改革能起到促进的作用.

第六,答辩,为 高校文科学生毕业后进一步从事科研、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间题,为

第七,今后评定专业职称的论文写作打下良好基础。

第八,答辩为用人单位择优用人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第九,提高毕业生质量和扩大社会影响,也有重要作用。

 

二、毕业论文答辩技巧

 

   经过毕业论文的选题、开题、设计、撰写,毕业论文进入答辩环节,毕业论文答辩是毕业论文流程的最后一关。如果准备不够充分万一失手那将是前功尽弃。

 

   毕业论文答辩之前一定要熟悉论文的内容

   毕业论文答辩的根本目的在于:在大庭广众场合,高校对每一个学生的毕业论文的真实性,不熟悉论文的内容,不对论文涉及的基本概念、原理、大意、结构、提要作深入的了解和分析,抱   着投机和侥幸的心理,势必造成被动的局面,因此学生对毕业论文答辩要充分的准备和重视,熟悉论文及相关资料,作好应答准备;预测论题,作好答辩准备

对论文的谋篇布局和论文的内容要相当熟悉,才能应答如流

三、毕业论文答辩之前一定要加强锻炼,提高自己自信心

    答辩对于学生来说是经历不多的,甚至是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严肃的考场、威严的答辩委员更加重了自我表现的心理负担。有许多毕业生在答辩场上脸红心跳、口齿不清,许多记忆中原有的信息都遗忘了,大脑一片空白。因此在答辩之前自己要对照镜子多模拟,加强训练,提高自信心,答辩之前要调整好心态,作好心理准备,在答辩场上要析事明理、针对性强、谦虚谨慎、态度平和、冷静思考、不忙不乱,灵活机动、变被动为主动

 

四、毕业论文答辩应该注重外在形象

第7篇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研员,经常能读到一线教师们撰写的教学论文,这使我受益匪浅。这“益”字包含了作者们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对我的鼓励和他们的思想、实践及行文中的许多优点给我的启迪,也包括我由此获得的一些对于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研究和撰写教学论文的想法。这里,我想就研究和撰写过程中应该考虑到的几个关系,与广大教师们讨论。

一、理论与实践

一个教学策略的诞生,总是多次教学实践的结果,也总离不开相关教学思想和理论的支持。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其论文的理论成分不应该超过它所阐述白勺实践部分的分量。因为,论文是作者自身深入教学改革的一次归纳、一次反馈、一次调整,有着阶段性和明显的个体性,对他人的启示是针对新问题如何运用新理论来实施一种新的有效的教学。因而,它应该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可为什么现在有相当一部分文章总是有那么多的思想、观点要陈述,甚至在生动可爱的教例后面还要补上一段论述,以强调某一教学事件因符合了心理学、教育学等理论中的某一个规律或原则而显示在学生能力、兴趣培养等方面的多处意义,这样重复,只会浪费时间和精力。而读者们需要的是理论和实践科学结合后形成的有效的切切实实的做法。相对于“声势浩大”的理论.某些文章中的实践则显得软弱无力,有的也无内在系统可言。即使在读者看来应该介绍一些具体操作方法的地方,可往下一读,却发现还是作者理想化的一种教学境界的描述。教学的策略、精彩的教例只在大堆理论中星星点点地散乱着。

二、个性和共性

我们知道,任何一种事物都是个性和共性的结合体,教学论文也是如此。小学语文教学,不管是研究还是在撰写论文时,应该重视对一般教学规律、原则、方法和其他相关理论的引入,而同时,又要顾及语文学科的自身特点。现在有不少论文都以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哲学等各学科的研究成果为理论支撑.但我觉得语言学、阅读学、历史学、美学等与语文学科联系更为紧密,语文学科的论文写作应以这些学科理论的指导为主。比如,研究“主体性阅读”。我们可以从阅读学的角度去探讨一下不同文体的阅读,不同年龄阅读者的价值取向。可以从阅读教学的多角度,如独立的角度、道德的角度、语言学的角度、文学的角度、交流的角度以及由此确定的阅读教学的目标群等方面进行探讨。又如,研究“语言感悟”,也可以从语言学的视角出发,先去钻研语法学、语义学,了解语言发展的规律,再去发现语言新现象,明白语言规范和语言创新的关系。如果,我们能融共性于丰富的个性中,不仅可以使我们的研究和总结更具有语文学科的特色,也会使研究更有实效性,使操作更具推广和实用价值。

三、教学和学习

在深化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学习的今天,研究学生的学习应该成为重要的课题之一。然而,在众多的研究论文中,我发现研究教师“教”的大大多于研究学生“学”的,文章中提及的教学策略也多于学习策略。而教学策略是否有效,只凭作者的主观感受在评断,并非来自于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分析,即不是根据学生学习过程中情感、兴趣、知识、技能等的变化这些客观事实来评价教学。即使是那些看似研究“学”的文章,但从其介绍的操作方法来看,也不是关于学的方法、形式等学习策略。在我所读到的文章中也不乏研究“自主学习”的,可实践者不调查、收集、分析学生方面的信息,如学生个体性格、兴趣、认知结构、学习方式等:不研究有效的学习条件,如动机、清晰的目标、适宜的学习任务、支持学生积极完成任务的信心、激励和反馈、迁移的情境。也有较多研究“合作学习”的,可实践者很少研究合作的形式如何依据学生的情绪兴趣、学习内容、学习子目标的改变而变化,即一种适合于合作学习活动的课堂组织形式。

所以,不研究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学习心理及学习后果的测评,只凭教者主观评价自身策略的优劣,何以真正体现学生的自主呢?思想和表达在动手撰写一项研究的总结性论文前,如果没有已制定好的操作程序,也应该理清思路,使行文有较强的内部逻辑。

如果操作要点是并列式的。要避免其内容的重叠性,如果是递进式的,则要避免内容的跳跃性。总之,当有了较成熟、系统的思想后,应努力做到表达的科学性和缜密性。相反,如果表达有缺漏,则证明实践过程甚至整个研究过程有必要改进。下面想通过两篇相似内容的论文在认识和表达上的差异比较来作简要说明。

我们不难发现:《开放式作文教学尝试》一文,提出的“向生活开放”、“开放语言”等概念都不够科学:策略二提出的“训练思维,搞活思路”与全文提出的几个策略的标题格式不一致:策略三中介绍的具体做法停留在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语言训练的层面上,而非作文教学过程中的言语表达指导:策略四提出的“向学生开放”又与前述策略有相融性。而《开放式作文教学的实践与研究》一文则思维严密,行文简洁1:3o当然,在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实践和总结时,除了对以上几个关系的思考,也有必要注意思辨型和实验型、大课题和小课题等一些关系。我以为,在教学一线的教师们应该多选择实验性强、口子小、费时少、周期短的问题进行研究,最后形成的论文应该是理论精辟、操作性强(有较系统的操作思路和具体的操作方法),有效果的评价、验证和再分析等。

第8篇

一、农学类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毕业论文教学计划安排未体现农业生产特点,研究时间不能保证

按照现行的教学计划,农学专业往往论文和实习结合,安排在第6学期和第7学期之间,而其他专业往往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以河南当地农业生产情况为例,小麦一般在10月份种植,来年6月份收割;紧接着是玉米种植,并在10月收割。周年生产,一年两熟。而学生的实习被集中在一段时间进行,时间安排上跟不上农事进程,也覆盖不了哪怕一季作物的全生长期。由于需要集中时间实习,另一方面也导致其他时间的理论学习时间安排很紧凑。在平时,同学们很难抽出足够的时间参加到老师的实验中去。因此,目前的教学计划,难以让同学们有充分的时间对作物整个生长期进行实习和观察,更遑论周年的观察和研究了。由于时间上不能保证,即使有同学愿意提前参加到老师的科研中,以备以后写毕业论文,也很难保证有足够的时间承担实验任务,所得到的数据质量也不高,毕业论文的质量自然容易大打折扣。

2、生产、科研与教学脱节,经费缺乏

作为地方院校,农学专业的老师课题申请竞争很激烈,不少老师基本没有课题经费支撑研究。因此,对于农业生产,往往也离得比较远。即使有部分老师有些小课题,也只能是小打小闹,脱离生产。另一方面,学校扩招,教学经费却并未相应调整。由于对毕业论文的指导,往往是由老师命题作文,出现与生产脱节,炒冷饭的现象也不少。由于研究命题本身缺乏鲜活,也难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3、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价体系存在缺陷,难以起到导向作用

尽管目前已经建立了毕业论文的监督与评价指标体系,但是其可操作性仍然不强。对毕业论文的评价,往往对格式、形式过于重视,对成绩分布、材料是否齐全较多关注,而对于实习过程监管、论文学术水平的评价等实质性的方面,缺乏行之有效的监控手段。老师们往往因为不忍心影响学生毕业,也存在放水的问题。由于这些原因,毕业论文评价指标体系并未真正起到导向作用。而同学们也往往因此而存侥幸心理,做论文时不好好做,写论文时东抄西抄,甚至有造假的情况。

4、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一些同学学习态度松懈,未能认真对待毕业论文工作。认为大四找工作忙,学校不会怎么样。而学校也因为近年就业压力大,而存在放松监管的情况。这更助长了学生们学习态度上的松懈。

知识面狭窄,求知欲不足,难以应付综合性的作业。现有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养成了学生被动受学的习惯。不少学生,在大学四年中,习惯于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的学习模式,平时很少浏览专业期刊,知识面狭窄,对行业缺乏基本的了解。这样的情况,是很难想象能够在毕业论文写作中能够写出新意和深度的。

综合素质不强,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弱。一些同学缺乏基本的分析综合能力,逻辑思维混乱,语言表达功底差。写出来的文章,不知所云。语病连篇。大学院系往往没有开设大学语文课程,使同学们失去了提高的机会。英语过级的强制要求,使得很多同学把大量的时间都用在背记英语单词上面。

二、提高农学类本科毕业论文教学质量的途径

要提高毕业论文的教学效果和论文质量,根本还在于学生,毕竟论文是要学生自己写出来的。而各种制度和教学计划,都应该围绕能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如何杜绝学生的侥幸心理进行设计和管理。为此,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实现毕业论文教学质量提高。

1、鼓励紧贴农业生产实际的选题

农学类本科生的培养,主要目的为服务于农业生产。如果学生学习时就脱离实际,毕业后即使参加农业方面的工作,也很难短时期内适应过来。当前不少农学类本科生毕业后,往往在农资行业工作。这类岗位酒需要扎实的农业生产实践经验。因此,如果在毕业论文选题时,就贴近生产实际,将有利于毕业生的能力培养。

2、根据农业特点,对教学计划作出相应调整

农业生产周期长,难以重复。因此,在毕业论文工作中,要求在实习实践,论文工作时间安排上作出调整。如刘世亮等提出的全程实习模式,能够较好地解决毕业论文时间难保证问题。但是,要实现全程实习教学,必须要在课程设置上作出较大的调整,严格控制学生理论课学习负担,以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加老师的科研工作。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取消专门的实习时间,通过教学时间表的调整,让学生自由安排时间,达到实习和毕业论文工作的目的。

三、评价指标要作导向性的调整设计

在毕业论文评价指标中,应该减轻对形式审查的重视,而把更多的注意放到学术价值评价上,同时,应该把是否联系实际,以及论文工作的过程纳入考核的内容。这样,真正从评价指标的导向上,让学生和指导老师对毕业论文重视起来,并主动地把毕业论文工作于农业生产实际相联系。院校各级管理部门应该严格把关,真正做到鼓励先进,鞭策落后。这样,从制度上杜绝学生侥幸心理。

四、鼓励学生尽早参加老师的科研活动

大学生在进校后,应尽早完成专业教育,并在第二学期开始,鼓励学生参加到教师的科研活动中去,在具体的科研中,认识农业生产,拓宽视野。学生们只有到具体的生产实际中去体验,才有可能逐步培养专业兴趣。也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自己认识到毕业论文将从哪里出来。

五、经常举办学习交流专题报告会,分享乐趣和经验

第9篇

关键词:心理计量学;试题反应理论;测验与评量;测验与统计

中图分类号:B8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84(2012)05-0466-07

1 序言

笔者(本文第一位作者)于公元1991年6月回到台湾,在政治大学教育学系服务。旋即于《测验与辅导》与《研习信息》(1991a,1991b)期刊上,投稿发表留学美国的简短学习心得《测验理论的发展趋势》,以介绍当代心理计量学(psychometrics)在欧美国家的发展状况。后来,由于受到重视,复应邀在训育委员会委托政治大学心理学研究所承办的“心理测验之学术及实务研讨会”学术会议上,正式进行详细的论文宣读(1992)。

笔者在此,再次扼要地重点回顾该次大规模文献评阅的结果与心得如下,以作为本文的引言:(1)测验理论派别:两大一小。测验理论分古典测验理论(classical test theory,CTT)与试题反应理论(item response theory,IRT)等两大派学说理论,以及一派较小规模的推论力理论(generalizability theory,GT)。前者的使用人口较广,理论较被熟悉,相关研究文献较多;而后者的接触人口较窄,理论较为陌生,相关研究文献较少。

(2)代表人物及其著作。Gulliksen(1950,1987)的专著是古典测验理论之始;Cronbach,Gleser,Nanda和Rajaratnam(1972)的专著是推论力理论之起源;而Lord(1980)的专著则是试题反应理论的滥觞。其实,上述各家学派理论的发展,并不是断然没有交集,至今,他们仍然是并存的。

(3)两本重量级的经典作品。一为美国加州 Annual Review 公司所出版的《心理学年度评论》(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年刊,另一为美国心理学学会(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APA)所出版的《教育测量》(Educational Measurement)。前者,约每隔四至五年,即针对过去几年间有关心理计量学领域的某个研究主题文献,进行整理和评阅,并提出该主题的研究发展现况与趋势之说明。后者,乃有心理计量学食谱(cook book)或百科全书(encyclopedia)之称,约每隔二十年,即针对过去二十年来整个心理计量学的重要领域研究文献,进行整理和评阅,并提出发展趋势的回顾与展望;第一版于1951年发行,第二版于1971年发行,笔者毕业(1991)时,则刚出版第三版,由Robert L.Linn教授所主编(Linn,1989),而最近一版是第四版,则由Robert L.Brennan教授所主编(Brennan,2006)。

(4)两个发展趋势。在该次学术会议上,笔者归纳文献后,提出测验理论有两大发展趋势的看法,那就是:理论的发展愈趋向数学化,理论的应用愈趋向计算机化。

(5)三个发展方向的未来建议。笔者亦于当时提出心理计量学未来可朝下列三个方向发展下去:1)建立多向度试题反应模式(即multidimensional item response theory,MIRT)及其参数估计所需的计算机程序;2)计算机化适性测验(computerized adaptive testing,CAT);3)结合认知科学的研究,往认知诊断测验或评量(cognitively diagnostic assessment,CDA)领域发展。而此三个领域,正是当前(从公元1991年~至今)心理计量学领域中,正发展得如火如荼的研究议题与方向。

上述重点评论,后来均被收录引用在笔者的专书著作《教育测验与评量:成就测验与教学评量》(1997,2002,2011)及《试题反应理论(IRT)及其应用》(2009)里。笔者根据有关测验与评量发展史的文献评阅结果,归纳提出近百年来有关测验与评量的发展趋势如下:

(1)能力或成就的评量观点,已由传统重视单一心智能力或成就评量的纸笔测验,逐渐走向强调多元心智能力或成就评量重要性的实作评量;

(2)命题、测验编制,及施测方式,则由原本盛行的人工化复本测验,逐渐走向题库式的计算机化适性测验;

(3)测验结果的解释与做成决策,则由原先强调常模参照测验的用途,逐渐趋向重视效标参照测验的应用;

(4)测验理论的发展与应用,亦愈发趋向重视数学化和计算机化的结合。

本文的目的,即在序文的背景下,评阅近二十年来(从公元1991年笔者回台至今),心理计量学文献出版数量在台湾测验学界发展情况的回顾与展望,以作为海峡两岸学术交流的信息桥梁。

2 相关文献资料的检索

为了进一步探索这二十年来,心理计量学的研究在台湾的发展情况,笔者检索台湾现行的两大研究文献信息检索系统:一为台湾期刊论文索引系统,另一为台湾硕博士论文索引系统。前者为国家科学委员会所出资建置,后来统一委由国家图书馆负责管理,后者则为国家图书馆所出资建置并负责管理。从这两个信息索引系统中,最可以窥见这二十年心理计量学领域的学术研究在台湾的发展情形。

由于每位作者所使用的关键词未必一致,甚至对论文主题的归类,也有译名不一、类别不一、甚至到了众说纷纭的程度。因此,笔者依据书目索引的表达方式,将心理计量学列为待检索的关键词(key words),并将其相关的译名及可能归属的类别名称,如:测验与评量、教育统计、试题反应理论(IRT)、测验与统计等,凡出现在所检索的论文标题、关键词,及摘要等范围里,通通列为检索的对象。兹分别针对上述两个信息索引系统进行检索,并将检索结果呈现在表1和表2以及图1到图4里,笔者再于后续文章里针对此检索结果进行说明。

2.2011年度篇数偏少,可能是尚未完整上传建档所致。

3.检索日期:2012.8.12.

2.国家图书馆于公元2010年,将中华民国期刊论文索引系统改版,分为台湾期刊论文索引系统和HyRead台湾期刊论文数据库。

3.检索日期:2012.8.17.

从表1和表2所示可知,心理计量学在台湾学术发展的情况,确实有逐年成长的趋势。然而,相对于二十年来,整体研究人口的成长趋势来看,心理计量学还是属于相当冷门的学科。所谓的冷门,即是指这领域的研究人口,相对于整体研究人口的成长数量来看,比例是相对偏低的。由于可能撰写有关心理计量学领域的学术论文者,多半是毕业自教育学门或心理学门的人才,表3所示即为二十年来相关学门毕业的硕博士研究人口的成长情形。若以表1和表2的数据相较于表3来看,可知学位论文或期刊论文的产出比例(以每年度的硕博士学位论文数或期刊论文数,除以每年度毕业的硕博士人口数之比例)是相当低的,因此说,心理计量学在台湾算是一门冷门的学科。

2.心理学门包含在社会及行为科学学门里计算,没有单独列成一类。

3 对过去的回顾

中国测验学会算是台湾历史悠久的学术团体之一,所出版的学术性刊物《测验学刊》,至今(2012年)已历时五十九年,可说是历史久远的学术性刊物之一。该刊物算是目前台湾心理计量学领域论文的主要出版园地,但由于论文归属的分歧,心理计量学一词在台湾并没有统一的译名与界定范围,因此本文所检索的关键词就包含了其它可能归属的名称,如:测验与评量、教育统计、试题反应理论(IRT)、测验与统计等。所以,本文采用较为广泛的检索方式,凡出现在所检索论文的标题、关键词,及摘要等范围里的论文篇数,统统列为检索的对象。虽然这种检索方式无法做到十分精确,但长远看来,却也反映出长期的发展趋势。

一门学术领域的发展,若能配合政府施政政策的推动,将能如火如荼地进展与发展茁壮;以美国为例,当布什政府推动“带好每一位孩子法案”(No Child Left Behind Act,NCLB法案)时,即带动心理计量学的学术蓬勃发展,并且造成这方面人才供不应求的情形,即为明显的一例。回顾这二十年来,台湾有一项考试方式的变革,与心理计量学的发展最具有息息相关,那就是台湾教育部在2001年推动国民中学基本学力测验(简称国中基测)的升学考试变革政策,但该政策的推动结果,却没有获得如美国推动NCLB法案那般促进心理计量学发展的效果。

国中基测是台湾近二十年来,为改进高中升学考试方式所建置发展的大型测验题库(余民宁,2004)。原先即以效标参照测验(criterion-reference testing,CRT)观点设立,并以Rasch模式作为建置与计分的理论基础,初期建立各考科为1分至60分的量尺分数,现在已改为1分至80分的量尺分数。这种考试方式的变革,虽然启用了新式的测验理论(即IRT中的Rasch模式),但却缺乏全面引用欧美的专业测验制度与配套措施(如:试题回收,不再公告题型与答案等),而仅将传统100分制的考试得分,透过beta binominal transformation计分公式变成60分制或80分制的特定量尺分数,而不是采用国际上常用的量尺分数(如TIMSS或PISA等大型数据库的学业成就评比所使用者——以250分为平均数,标准差为50分的量尺分数),结果一来徒增民众认知与习惯上的困扰,二来却没有达到当初教育改革的目标之一:降低学生的考试压力,却反而增加升学的考试压力。因此,在下一轮的教育革新中,教育部拟于2014年起推动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时,即实行免试升学的方式,届时,推动十余年的国民中学基本学力测验将转型成国中毕业会考(各学科的学习成就仅分成三等级,不再使用量尺分数),不再是国中毕业生升学高中或高职的考试依据之一。国中基测的升学考试方式,届时将再由现行的常模参照测验(norm-reference testing,NRT)做法,转变回到原先预设的效标参照测验方式。

笔者省思评估此一考试方式的变革,无法像美国推动NCLB法案一样,一举推动让心理计量学成为台湾测验与评量中的主流学说,其原因有下列几点:

(1)台湾民众被传统的考试习惯所左右,认知观念已经积重难改。例如,传统的考试习惯是:考试完毕即公布试题和答案,且采用百分制计分,答对几题可以得到几分是大众可以自己计算得知的事。然而,心理计量学是一门很专业的学问,尤其是IRT的理论和应用更是如此,像国中基测如此的新式测验方式,其考题的研发系将定锚试题(anchor items)透过严谨的等化(equating)与衔接(linking)设计程序,将不同校准过(calibrated)试题参数的考题,建立在一个相同量尺上的测验题库后,再抽题组卷成当年度使用的考试题目;如此严谨、复杂、专业的作业程序,已远远超过传统考试制度的做法。但考试传统上考试完毕即公布试题和答案的做法,却正好危害到该题库的安全性与专业性,造成它在题库试题逐渐用罄之后,已成为与传统考试没有两样的测验方式。

(2)补习班及报章杂志的宣传广告、家长们对子女升学的看法,与明星学校的光环等价值观的扭曲,反映出民众认为考试不是一件专业工作的认知,这才是造成心理计量学发展的真正瓶颈所在。由于学校考试频繁,补习班、学校、出版社所出版的测验卷价格低廉,测验试题多半是剪辑自坊间的考试参考书、过去的考古题,或教师不用心命题的题目,且多半都是依据古典测验理论且采用传统百分制计分方式的考试,这些举动造成民众对心理计量学专业形象的误解,间接认为考试不是一件专业工作,不需要像IRT那么复杂的理论依据与专业做法,也可以把考试工作办好。所以,愈发强化民众对考试传统习惯作法的认知,造成新兴的测验理论(如IRT)甚难在台湾的测验与评量领域中生根与发展。

(3)考试方式变革的目的与手段不一。当初国中基测的设计目的,是在评估教育部推动九年一贯课程教育改革是否有达成既定的目标成效,因此是立基于效标参照测验观点所建置发展的,而不是在作为升学考试之用;因此,才会引进严谨的Rasch理论模式,作为建置题库、测验,与计分的依据,并以此作为教学诊断、补救教学,与改进课程纲要参考之用。然而,因为推动此方案的部长过于鞠躬尽瘁而死于任内,后继的部长不明原委,乃将它拿来作为改良式的升学考试之用,实施十余年下来,结果造成学生的考试压力不降反升的现象,台湾民众对此政策措施的批评声浪不断。

除了国中基测是政策性推动的考试变革之外,二十年来,台湾的高等教育虽然也蓬勃发展,攻读心理计量学领域的人口也有缓步增加的趋势,但专责考试业务的机构(如:大学入学考试中心、四技二专入学考试中心、考选部举行的各种国家考试等)多半仍以古典测验理论作为主流的传统考试方式,致使专攻当代测验理论(如:IRT)的人才就业状况不胜理想,且民间企业对此领域人才的需求量又不大,这也都是间接造就此领域成为冷门科学的原因之一。

由于上述几点原因可知,心理计量学在台湾的发展,已然错过许多可以成长茁壮的机会。现行考试方式在台湾的推行,可说是根深蒂固很久了,心理计量学学者在短短二十年间的努力,即想引进与推行西方新式的考试方式,可能不是那么容易做到,这还需要时间去倡导与教育民众,以及耐心的等待才行。

4 对未来的展望—代结论

在全球华人的地区,甚至受儒家文化思想影响下的亚太地区(包括:中国大陆、韩国、日本、台湾、香港、新加坡、东南亚及美加的华侨地区等),华人家长都把“接受教育”当作是促进子女往上层社会流动的一大关键所在。重视教育,是全球华人家长的共识。而如何评估子女的学习成就好坏,相较而言,当然只有诉诸于较为客观、公平、公正的考试制度。因此,全球绝大多数华人子弟的成长岁月,从小到大即是在读书与考试中度过的。华人对考试制度和精神的认知和熟识程度,俨然已融入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甚至已融入每一位华人的血液里,DNA里,想要一夕变革,谈何容易。

然而,心理计量学在欧美西方国家兴起,也不过才百余年的事。西方人藉由科学探究的精神,百余年来,已将考试方式变成是一门科学,虽然心理计量学对西方人来说也是一门冷门科学,但近二十年来,仍朝着笔者所说的数学化与计算机化趋势继续发展下去,这不得不令人佩服西方人探究学问的精神与做法!凡是主修心理计量学的人都知道,一项专业化的考试,从组成考试委员会,邀请专家命题,修审试题,分析试题,等化与衔接,题库建置,到最后的组卷施测等过程,都是相当严谨、繁复、专业化的程序,也都是在一群专家代表(含:学科专家、测验专家、资讯工程专家、行政官员、一般教师等)负责规划、监督,与执行之下,才能顺利完成的作业。但是,华人(甚或是亚太地区的人民)的想法可不是这样,他们对考试的传统看法,已经太过根深蒂固了,想要他们尝试不同的新方式做法,恐怕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适应、调整得过来。

兹举一例如下,即可说明此现象。过度重视考试与要求考试完毕即公布试题和答案的看法和做法。民众呼吁说“人民有知的权利。不公布考题的话,民众怎知考题的对错与好坏?”,这句话听起来似乎是没有错、很有道理,让考试主办单位很难拒绝考生这项要求。但这样的看法和做法,就不容易使考试成为一项专业工作,当代的新兴测验理论(如:IRT)便无法派上用场,考试就仍停留在原始的传统做法上。殊不知民众的这种呼吁,其实是以邻(愈晚参加考试的学生)为壑——也是造成学生考试压力不减反增现象的来源之一。历届考题都公布了,愈晚参加考试的学生所需准备的考古试题就愈多,花费在准备考试的经费、时间、压力就愈大,未来的考题为避免与考古题重复,便会愈出愈叼钻、愈偏离考试与评量的原本目标——最后倒霉受害的,还是愈晚参加考试的学生莫属。结果,读书与考试即消磨掉大半年轻学子的学习热忱与探究学问的精神,难怪国际数学与科学教育成就趋势调查(Trends in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udy,TIMSS)的国际评比结果显示,参赛的亚太地区代表(包括:韩国、日本、香港、台湾、和新加坡,除新加坡外)学生数理成绩表现优异(包办国际评比成绩的前五名),但却相对缺乏对学习数理科学的兴趣与热忱(Mullis,Martin,Gonzales,& Chrostowski,2004;余民宁,韩佩华,2009)。这种现象都是由于过度重视考试的结果,学校的考试太过频繁,且每次考试之后都公布答案和试题,考题的命题已然愈趋叼钻,考试已偏离评量的原始目的,造成学生应付考试的能力很强,但却无法体会学习与考试(评量)的目的为何,更不用说能否体会出学习的乐趣与培养出探究学问的精神与热忱为何,这些现象都将不利于未来人才的培育。

考试制度是中华文化的千年传统,说要变革,以全盘引用新式的测验理论观点,谈何容易。因此,展望全球华人的地区,想要把考试方式变成像西方国家一样的专业测验方式,可能还需要透过长期的教育和倡导,才能教化民众未来能够接受更专业、更科学、更效率化考试方式的变革,而这才是心理计量学未来能在华人地区蓬勃发展的契机所在。

致谢:本文的撰稿,笔者拟感谢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101年度补助大专校院奖励特殊优秀人才之奖励经费的支持(补助文号:国科会101年7月30日台会综二字第1010050707号函)。参考文献

教育部统计处.(2012).2012年08月01日,取自http://edu.tw/statistics/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8956.

余民宁.(1991a).测验理论的发展趋势.测验与辅导,109,2186-2188.

余民宁.(1991b).试题反应理论的介绍(一)——测验理论的发展趋势.研习信息,8(6),13-18.余民宁.(1992).测验理论的发展趋势.国立政治大学心理学系研究所承办“心理测验之学术及实务研讨会”的学术会议论文宣读.台北:国立政治大学.

余民宁.(1997).教育测验与评量:成就测验与教学评量.台北:心理.

余民宁.(2002).教育测验与评量:成就测验与教学评量(第二版).台北:心理.

余民宁.(2004).从调查数据回顾基本学力测验的实施.中国测验学会主办“2004年年会暨教育与心理测验学术研讨会”木铎奖得主专题演讲及论文宣读.

余民宁.(2009).试题反应理论(IRT)及其应用.台北:心理.

余民宁,韩佩华.(2009).教学方式对数学学习兴趣与数学成就之影响:以TIMSS 2003台湾资料为例.测验学刊,56(1),19-48.

余民宁.(2011).教育测验与评量:成就测验与教学评量(第三版).台北:心理.

Brennan,R.L.(2006).Educational measurement(4th ed.).Washington,DC: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

Cronbach,L.J.,Gleser,G.C.,Nanda,H.,& Rajaratnam,N.(1972).The dependability of behavioral measures:Theory of generalizability for scores and profiles.New York:John Wiley & Sons.

Gulliksen,H.(1987).Theory of mental test.Hillsdale,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Originally published in 1950 by New York:John Wiley & Sons)

Linn,R.L.(1989).Educational measurement(3rd ed.).New York:Macmillan.

Lord,F.M.(1980).Applications of item response theory to practical testing problems.Hillsdale,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Mullis,I.V.S.,Martin,M.O.,Gonzales,E.J.,& Chrostowski,S.J.(2004).TIMSS 2003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report:Findings from IEA’s Trends in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udy at the fourth and eight grades.Chestnut Hill,MA:Boston College.

Review and Expectation of Psychometrics Literatures in Taiwan from 1911 to 2011

Yu Min-Ning Chen Po-Lin Syu Jia-Jia Chao Pei-Ching

(Department of Education,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Taiwan 11605)

第10篇

关键词:临床运动心理学;内容分析;运动表现发展;运动功能障碍;运动功能损害;运动退役

临床运动心理学(Clinical Sport Psychology)是随着体育运动事业的发展而兴起的应用心理学分支,于20世纪80年代萌芽于美国,本世纪初迅速发展并走向成熟。1988年,美国奥林匹克委员会(USOC)建立了临床运动心理学家注册制度。2005年,美国大学体育协会(NCAA)召开了临床运动心理学家大会[1]。2006 年,首部《临床运动心理学》专著出版[2]。2007 年,《临床运动心理学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Sport Psychology)创刊,为临床运动心理学开辟了专门的学术交流平台。2011年,临床运动心理学的东西方观点(Clinical Sport Psychology Perspective West And East)系列丛书出版[3]。

我国的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广大心理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已经积累了许多富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本研究旨在从基本情况、内容及方法三个方面对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论文进行分析与评价,以揭示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的现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为我国研究者提供参考,促进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进行分析。内容分析(content analysis)是一种对文献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研究技术,它按照一定维度对论文内容进行系统分类和评判,可提供学科研究状况的基本信息[4]。目前,该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心理学研究

之中。

(一)论文取样

本研究从1981年至2010年的13个目标期刊中选出临床运动心理学论文680篇。心理学期刊包括《心理学报》《心理科学进展》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体育学期刊包括《体育科学》《中国体育科技》《体育与科学》《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上海体育学院学报》《天津体育学院学报》《西安体育学院学报》《武汉体育学院学报》《成都体育学院学报》和《体育学刊》。

(二)内容分析的维度

本研究参照相关文献[5,6],按照以下程序设计了内容分析的维度系统:(1)精读2007~2008年《临床运动心理学杂志》的全部文献,初步制订分析维度;(2)对2009年《临床运动心理学杂志》的文献进行试分析,修订分析维度;(3)征求相关专家对内容分析维度系统的意见,修订分析维度;(4)经过培训的研究组成员对2010年《临床运动心理学杂志》文献进行独立分析,分析者的一致性系数在0.83~0.86之间,说明该分析维度系统信度较高,可为研究所用。对评判者容易出现分歧的维度进行讨论,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内容分析维度系统由27个因素构成。

(三) 研究过程

由研究者和经过培训且熟练掌握内容分析维度系统的6名研究生对论文进行独立的内容分析,每篇论文有两名分析者。研究者最终录入数据时检查分析不一致的地方,认真核查后加以取舍。

(四)数据处理

采用SPSS 17.0 统计软件对全部变量的频次分布进行描述性分析。

二、研究结果及分析

(一)论文的基本情况

1.论文首作者所属机构

表1.中外临床运动心理学论文首作者所属机构对比(%)

院(所)性质

中国

外国

体育学院(所)、体育教学部

91.7

34.3

心理学院(所)

4.9

37.4

医学、护理、健康学院(所)

0.9

12.1

其他

2.5

16.2

合计

100.0

100.0

表1显示,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论文首作者主要来自体育学院(研究所)和体育教学部,而心理学、医学、护理与健康学院(所)学者对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的参与度极低,这与国外学者相对多元的研究背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经分析,这种情况多年来(尤其是2004~2010年间)未出现明显变化。这非常不利于临床运动心理学这门交叉学科的发展。中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的建立与发展,需要更多临床心理学学者的参与。

2.论文的篇幅

对三十年来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论文的篇幅统计显示,平均每篇论文篇幅为4.21页,且多年来论文篇幅未出现明显增长趋势。而国外《临床运动心理学杂志》创刊以来的论文平均篇幅为16.5页[7]。这可能是由于国内期刊对篇幅的限制制约着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成果表述的完整性,影响学术交流的深度。这一问题希望得到相关期刊的充分理解和重视,以为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提供更好的学术交流平台。

3.论文参考文献

对三十年来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论文参考文献的统计显示,平均每篇有9.63条参考文献,图1显示1995年起参考文献量呈现逐渐增多的趋势,2006年开始平均每篇论文的参考文献量稳定在17条左右。目前,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论文参考文献条数不及美国《临床运动心理学杂志》论文参考文献(平均每篇文章参考文献为42条)[7]的一半。参考文献较少导致研究难免低层次重复前人的工作,提供给读者的新信息就相对较少,文章的质量也因此受到很大的影响,非常不利于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及学术交流的纵深发展。

图1.中国临床运动心理学论文参考文献发展趋势

(二) 论文内容

1.研究领域

图2.中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图2显示,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对运动表现发展的研究起步较早,在1994年以前占绝对优势。运动功能障碍研究和心理健康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逐渐增长,近年来出现与运动表现发展研究并驾齐驱的现象。由此可以看出,我国运动心理学学者对运动者心理问题的关注,已经逐渐脱离仅以高水平运动员运动表现发展为中心的情况,越来越关注普通运动者的运动功能障碍及全面的心理健康。

表2.中外临床运动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对比(%)

研究领域

中国

外国

运动表现发展

37.2

17.2

运动功能障碍

31.2

25.3

心理健康

22.6

21.2

运动功能损害

3.5

21.2

学科发展

3.2

13.1

运动退役

2.2

2.0

合计

100.0

100.0

表2显示,运动退役是中外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的薄弱领域,与国外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相比较,我国临床运动心理研究的突出特点是:对运动表现的发展研究较多,而对运动功能损害的研究较少。运动表现发展研究较多与我国长期以来注重竞技体育发展有关。运动功能损害指运动员存在着明显的临床心理问题,引起其严重的情绪紊乱和行为失调,导致其无法投入训练与竞赛[8]。运动功能损害研究被忽视与我国运动心理学学者大都来自体育学院(研究所),普遍缺乏临床心理学训练背景有关。

2.研究的理论基础

图3显示,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一直以认知行为理论占绝对优势,但近年来出现理论逐渐丰富的趋势。这与国外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情况基本一致[7]。认知行为理论在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中占绝对优势,与认知行为治疗操作性强,更易于通过实证研究检验有关。

图3.中国临床运动心理学论文理论基础的变化趋势

(三)论文研究方法

1.论文类型

表3显示,与国外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相比,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论文类型以调查研究报告、文献综述和论述较多,而临床运动心理学的质性研究和实验研究的论文相对较少。这与国内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者大多来自体育学院(研究所)有关,他们在日常工作中深刻意识到临床运动心理问题研究的必要性,但由于普遍接受的是体育科学的训练而相对缺乏临床心理学的系统训练,所以,更容易进行调查研究、研究综述和理论性研究,而深入的质性研究和实验研究相对较少。

表3.中外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论文类型对比(%)

论文类型

中国

外国

调查研究报告

36.3

32.3

实验研究报告

11.8

15.1

测验研究报告

6.3

6.1

质性研究报告

4.8

19.2

质性+量性研究报告

0.4

2.0

论述

25.7

18.2

文献综述

14.6

7.1

合计

100.0

100.0

2.研究设计

表4显示,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病理机制研究与国外一样,存在过分依靠相关设计的现象,而更能确定心理变化机制的实验研究设计与质性研究设计较少。因此,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关于病理机制的研究设计有待进一步改善,以便更深入地揭示运动者心理发展变化的内在机制。

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论文干预研究以文献综述为主,侧重具体介绍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实验研究设计较少,而国外临床运动心理学61.5%的干预研究主要通过实验研究来验证干预的效果。实验研究能为不同方法的干预效果提供充分的证据,有利于提高临床运动心理服务的科学性。因此,我国运动心理学学者应加强心理干预的实验研究。

表4.中外临床运动心理学论文的研究设计对比(%)

研究设计

机制研究(中国)

机制研究(外国)

干预研究(中国)

干预研究(外国)

描述性研究设计

16.0

相关研究设计

44.9

75.0

实验研究设计

10.2

12.6

26.7

61.5

质性+量性设计

0.6

3.1

0.5

3.9

质性研究设计

文献综述

说明

5.1

14.7

8.4

6.3

3.1

21.4

47.1

4.2

7.7

15.4

11.5

合计

100

100

100

100

3.研究被试

表5显示,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更关注高水平运动员和专业运动员,而国外临床运动心理研究更关注大学生运动员和少年运动员。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高度关注高水平运动员和专业运动员,与我国现阶段注重竞技体育的现实有关。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问题如果得到心理服务的及时介入,就可以避免进一步发展成为心理障碍。如果等到运动员形成了心理障碍再介入治疗,其难度就会很大。因此,我国应加强对少年运动员和大学生运动员的关注。

表5.中外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被试对比(%)

研究被试

中国

外国

29.0

24.3

高水平运动员

15.9

10.1

专业运动员

11.2

6.1

混合

9.0

8.1

体育专业学生

8.4

2.0

大学生运动员

7.4

20.2

少年运动员

5.9

11.1

学生

6.5

5.1

其他

4.6

13.0

合计

100.0

100.0

4. 资料收集

表6显示,中外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在资料收集上的共同之处在于较多采用问卷法和量表法,而较少采用观察法和仪器测验法,不同之处在于我国学者更多采用工作经验法和文献法,较少使用访谈法。我国研究者较少采用非常适合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的访谈法收集资料,与他们主要来自体育学院(研究所),普遍缺乏临床心理学的系统专业训练有关。

表6.中外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资料收集方法对比(%)

资料收集方法

中国

外国

问卷法与量表法

38.8

38.4

工作经验

20.4

13.1

文献法

19.6

12.1

三种以上方法结合

7.8

16.2

仪器测验法

6.4

3.0

访谈法

2.6

13.1

观察法

1.2

1.0

其他

3.1

7.1

合计

100.0

100.0

5.结果分析

表7显示,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论文中涉及多元分析的少于国外。心理现象是多层面和多维度的,其影响因素也是复杂多变的。采用多元分析法进行分析,更有助于人们了解变量之间的复杂关系,能更有效地揭示心理现象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因此,在未来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中多元分析法有待进一步推广。

表7.中外临床运动心理学论文研究结果分析方法比较(%)

结果分析方法

中国

外国

定性分析

42.2

38.4

非多元统计分析

39.0

30.3

多元统计分析

17.9

25.3

定性+定量分析

1.0

6.0

元分析

合计

100

100

中外临床运动心理研究中都尚未出现元分析(meta-analysis)的论文。元分析是对具有共同目的但相互独立的多个不同甚至相反的研究报告给予定量统计分析而综合评价某一主题研究的方法,曾被置于循证医学实践证据金字塔的顶端,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心理学研究之中[9]。自临床心理学的实证支持治疗兴起以来,元分析方法在临床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呈逐年增长的趋势[7]。元分析对文献的数量与质量都有一定的要求,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中尚未出现元分析的论文,可能是由于目前能够支撑元分析的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成果有限,也可能是由于研究者统计方法的训练不足。随着临床运动心理学的进一步发展,元分析方法的应用将越来越多。

(四) 中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发展阶段的划分

纵观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30年的发展状况,可以清楚地看出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在不同时间段呈现出明显差别。因此,可以对其进行阶段划分,以帮助研究者厘清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发展的内在线索,并能够据此展望本学科未来的发展方向。

1.中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的起步阶段

1981年到1993年期间是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的起步阶段。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是临床运动心理学的研究刚刚引起研究者的关注,研究的数量与质量都处于较低水平,具体表现如下:论文数量少,平均每年仅有9.9篇;研究极少得到基金的支持;参考文献量少,许多论文根本没有参考文献;研究内容以运动表现发展研究占绝对优势;最突出的论文类型是说明文(35.5%);主要采用工作经验法(21%)和文献法(13.8%)收集资料;论文的结果分析方法中定性分析占54.3%,仅有0.7%的文章采用了元分析。

2. 中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的快速发展阶段

1994年到2003年期间是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的快速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是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的数量与质量都表现出快速上升的趋势,具体表现如下:论文数量逐年增多,平均每年25篇;受资助项目出现逐年增长趋势;论文的参考文献呈现逐渐增多趋势;运动功能障碍和心理健康研究逐年增多;研究报告超过理论型论文,说明文的比例下降至24.9%,调查研究报告迅速增加到37.3%;以高水平运动员为被试的论文相对降低,以非高水平运动员为被试的论文迅速上升;经验总结法下降,量表测验法和问卷调查法的应用逐渐增多;定性分析逐渐减少为47.1%,多元分析上升为10.7%。

3.中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的规范阶段

2004年至2010年期间,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入成熟阶段。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是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的数量与质量都较前两个阶段大幅提高,具体表现如下:年均达45.3篇;平均每年有16.3个项目受到基金支持;平均每篇论文的参考文献量稳定在15.4条;在研究内容上,运动功能障碍、心理健康和运动表现发展三者呈并驾齐驱之势;69.7%的论文为研究报告,说明文进一步减少;以非高水平运动员为被试的论文达到60.6%;量表测验法、文献法和问卷调查法成为最重要的资料收集方法,工作经验总结法的应用萎缩;定性分析减少至33.7%,30.3%的论文进行了多元分析。

三、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1. 吸引更多临床心理学学者加盟

本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心理学院(研究所)和医学院(研究所)学者对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的参与度极低,这非常不利于临床运动心理学这门交叉学科的发展。我国需要吸引更多心理学院(研究所、系)和医学院的临床心理学学者关注运动者的心理问题,只有他们的加盟,中国临床运动心理学才能高质量地发展。因此,建议国家体育总局科研立项为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提供一定的空间,并鼓励心理学院(研究所、系)与医学院(研究所)中的临床心理学学者积极申报相关课题,以课题调动临床心理学学者加盟的积极性。另外,体育学院(研究所)要有意识地引进具有临床心理学训练背景的人才,这不仅能够促进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的深入,而且也能吸引更多的心理学学者关注临床运动心理问题。

2.加强对运动功能损害与运动退役的研究

本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论文仅有3.5%是关于运动功能损害,而国外21.2%的论文涉及运动功能损害,其研究的十大热点问题中有四个属于运动功能损害,即饮食障碍、情绪障碍、物质依赖和运动损伤后心理障碍。纵观我国极其有限的运动功能损害论文,研究主题主要为与运动相关的攻击(冲动控制障碍),研究类型主要为研究综述与理论分析[10,11],实证性的临床研究报告极少,仅有杨士荣(2010)就我国运动员的饮食障碍进行了调查研究[12]。因此,建议中国体育总局体育科研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以及各地方基金的管理者在编制课题指南时关注运动功能损害问题。同时,专家学者也要主动介入运动功能损害的研究,以提高我国运动功能障碍的干预效果,切实维护我国运动者的身心

健康。

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论文仅有2.2%是关于运动退役问题的研究。由于我国现阶段仍然是举国体育体制,且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尚未普及,所以,我国运动员对运动退役的心理准备不够充分,在运动退役时遇到的心理问题就更多。黄志剑和姒刚彦(2008)研究表明:我国高水平运动员对于从事竞技运动事业对自己人生发展的影响认识不足,对运动退役及角色转换的准备不足[13]。王进(2008)研究表明:我国面临退役运动员的自我评价、生活满意度和社会支持认知下降,焦虑和孤独感明显增加,应对退役的策略主要为回避;运动员在退役后的1~2年内社会支持感低,孤独感高[14]。目前,我国运动心理学学者虽然意识到运动员退役相关的心理问题,并就此开展了一系列现状调查、发生机制和对策研究,但针对性的实证干预研究很少,亟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3.丰富研究的理论基础

本研究显示,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是认知行为理论。过分依赖认知行为理论有悖于学术研究百花齐放的原则,不利于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的繁荣和发展。导致心理问题的原因很复杂,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各有利弊,并不存在一种唯一正确且适合于各种情况的理论与方法,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可能受益于不同的处理[15]。跨理论整合研究(transtheoretical integration approaches)是西方临床心理学研究与发展的特点。1991年,《心理治疗整合杂志》(Journal of Psychotherapy Integration)创立,为临床心理学的整合研究提供了专门的学术交流平台。目前,许多治疗师在治疗中采用整合治疗方法[16]。因此,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应广开思路,在注重认知行为理论的同时,注意吸纳近年来生理心理学、精神分析和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成果,开展跨理论的整合研究,进一步丰富研究的理论基础。诚然,后者受到循证实践验证的成果不多,但也正因为如此,它们更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4.加强临床研究方法的训练

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在方法上存在诸多问题,包括:质性研究与实验研究较少;研究被试以高水平运动员最多;研究中较少使用谈话法、观察法、仪器测试法收集数据;数据的多元分析较少,未出现元分析论文等。因此,我国运动心理学学者应进一步加强临床研究方法的训练,在开展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时注意以下问题:加强质性研究和实验研究的使用;扩大研究样本范围,更多关注青少年运动员;丰富资料收集方法,尤其要多使用访谈法、观察法与仪器测试法;加强多元统计分析;提高研究的规范性,为整合研究成果的元分析作准备。

[1] Gardner F L.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Clinical sport psychology in American intercollegiate athletics [J]. Journal of Clinical Sport Psychology, 2007, 1(3): 207209.

[2] Gardner F L, Moore Z E. Clinical sport psychology [M].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2006.

[3] Zhu Li Jing, Heil J, Wenze T. Clinical Sport Psychology Perspective West and East (Volume I) [M]. VDM Verlag, 2011.

[4] Holdford D. Content analysis methods for conducting research in social and administrative pharmacy [J]. Research in Social and Administrative Pharmacy, 2008 (4): 173181.

[5] Buboltz W C, Deemer E, Hoffmam R. Content analysis of the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Buboltz, Miller, and Williams (1999) 11 Years Later [J].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2010, 57, (3): 368375.

[6] Rhodes R E, Nasuti G. Trends and changes in research on the psychology of physical activity across 20 years: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10 journals [J]. Preventive Medicine, 2011, 53, 1723.

[7] 刘丽, 石岩. 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 现状、问题与建议[J]. 心理科学进展, 2012, 20 (9): 14951506.

[8] 刘丽, 石岩. 临床运动心理学的界定、现状及发展趋势[J]. 中国体育科技, 2009, 45 (6) : 7682.

[9] Rosner A L. Evidence-based medicine: Revisiting the pyramid of priorities [J]. Journal of Bodywork & Movement Therapies, 2011, 16: 4249.

[10] 邓铭一, 季浏, 常波. 运动攻击的理论发展及控制方法[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1998,126(3): 5559.

[11] 石岩, 王莹, 赵阳, 等. 球场观众暴力的发展趋势,研究进展与遏制策略 [J]. 体育科学, 2007, 27(1): 2440.

[12] 杨士荣. 不同类型运动员饮食障碍的比较研究 [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0, 44(3): 8792.

[13] 黄志剑, 姒刚彦. 高水平运动员的退役准备与适应: 一项定量研究 [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8, 23(5): 393395.

[14] 王进. 我国运动员退役意识与心理状态的定量分析[J]. 心理学报, 2008, 40(4): 496506.

第11篇

论文关键词:认知学习理论教育技术,先行军

 

当前,认知心理学在心理学研究中占主导地位,研究结果层出不穷,对教育技术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教材一方面要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而改变教学方式,还必须研究和应用不断发展的教育理论特别是教育心理学的认知学习理论,来指导我们的教与学,从而达到在教育技术条件下的教学最优化。因此,探讨认知学习理论的发展和研究方向,研究教育技术的观念更新,把握课堂教学的未来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认知学习理论的具体内容和具体观点。

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人类倾向或才能的一种变化,这种变化要持续一段时间,而且不能够把这种变化简单的归之为成长过程。它包括三层含义:

1. 变化的时间是相当长期的,而不是一时的;

2. 变化的内容是记忆之中的知识的内容和结构的变化,以及学习者行为的变化;

3. 变化的原因是学习者环境中的经验,而不是动机、疲倦、药物、生理条件或环境条件等原因。

由此可见,认知主义对学习的定义强调知识的变化。因此,认知学习理论认为教育教学论文,学习的效果只能够间接的确定,即在学习者行为的基础上作出判断。学习结果与行为操作不是一回事,学习到什么不能单是指外部行为操作,应包括大脑中认知结构的变化和心向、态度的变化。学习的结果是头脑中认知结构的变化、认知方式的变化,即认知策略的变化,当然也会表现为相应的行为操作上的变化。学习的过程,不是消极的接受强化的过程和尝试错误的过程,而是积极主动地去理解(或对反馈信息加以解释)的过程。

二、认知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体现。

认知理论致力于研究教学操纵如何影响内部的认知过程。如注意、编码、记忆、回忆;这些内部认知过程如何导致新知识得获得及认知结构的改变;新学来的知识或新产生的认知结构如何影响操作。由此可见,认知心理学把教和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更重视学的作用;既注意学习的外部条件,但更重视学习的内部条件。

认知学习理论认为,教学过程从本质上讲是一个认知过程,即将教材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的过程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认知过程是一种主动、积极的建构过程,同化和顺应是建构基本环节,也是两种基本的认知方式,认知过程就是由这两种基本的认知方式组成的。所谓同化,是指利用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对新知识进行改造,把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以充实、完善、发展原有的认知结构:所谓顺应,当现有认知结构不能同化新知识时,就需要学生将此进行调整,一顺应新知识的产生,重建新的知识结构,使原有的认知结构得到更新和扩展。教学过程就是认知结构不断建构并提高的过程。

我们可以将认知学习理论的教学观分为三个主要论点:加工过程论、认知结构论和学习中心论。

1.加工过程论

认知心理学把人脑的功能与计算机的运算程序进行类比,认为认知过程就是信息加工过程。因此认知心理学关于教学的研究,主要探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何影响学生的认知过程,进而影响学习结果。教学方法只有通过影响学生的认知过程才能够影响教学结果,教学方法是影响教学结果的间接因素,学生头脑中的认知过程才是决定学习好坏的直接因素。

2.认知结构论

现代认知学习理论不仅重视认知过程,而且十分重视认知结构。奥苏倍尔认为有意义的学习就是把新知识和原有知识联系起来,将新知识纳入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之中。传统的教学方法比较注重教材的知识结构或逻辑结构,而不太重视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当代认知心理学十分重视认知结构的研究。关于学生头脑中认知结构的研究,能为我们改革教材和教法提供科学的依据。

3.学生中心论

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只有认知因素(包括认知结构和认知过程)才是决定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率的直接因素。因此,学习时的认知加工的深度和策略是决定学到什么的充分条件。总之教育教学论文,学生的学才是决定学到什么的最关键、最直接的因素。基于此,我们可以从中得到的启发是:在创造学习的外部条件时,必须加以内部的认知规律为前提;应该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应树立教学目标的新概念;应重视内在的认知动机的作用。

三、认知学习理论与教育技术相结合的意义

随着科技的不断向前发展,现代教育与信息技术已经无法分开,这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各种技术(包括视音频、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等)对支持和提高教与学的效果是肯定无疑的。在一些有条件的学校中,投影仪、幻灯机、多媒体等电教设备实施已经进入了课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特点,正确合理的使用这些电教器材,才能够真正发挥他们的作用,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此外,认真研究学生的认知结构,结合认知学习理论,潜心钻研教学教法,进行教学设计,同样能够优化教学。由此可见,将认知学习理论与教育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调动学习兴趣

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曾经说过:“儿童是个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支配,一切有成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作为内驱动程序系统中积极活跃的心理因素,对于学习起着催化剂的作用。所以说,激发和维持和维持学生内在学习动机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是指向学习活动的动机类型,,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认知内驱力是指一种掌握知识,技能和阐明、解决学业问题的需要,即一种指向学习任务的动机,求知的欲望。认知内驱力既与学习的目的性有关,也与认知兴趣有关。因为当一个人清晰的意识到自己的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与意义,并以它来推动自己的学习时,这种学习的目的就会成为一种有力的动机。而具有认知兴趣或求知欲的人常常会废寝忘食、津津有味的学习,并从中获得很大的满足。

2. 创设感知意境

心理学表明,感知越具体,表象形成就越清晰、深刻,越有利于促进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化,从而建立概念,培养能力。认知心理学认为创设感知意境就是在讲授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间制造出一种“不协调”教育教学论文,将学生引入一种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中去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多媒体教学所创造的美妙的教学情境,适时适度地为学生提供直观刺激变抽象为具体,可集中显现出时空变换的流动美,视听兼备的立体美,景色物体的色彩美,师生的和谐美。这种情境能把学习的内容在大和小、动和静、远和近,快和慢,局部整体,外表和内显之间相互转化,打破了时间、空间、宏观、微观给学生在视、听、思等方面带来的局限,学生的视野可在瞬间内完成时空的大跳跃。这就加大了教学的密度,极大的节省了教学时间,尤其是教学信息传递的增值率扩大,多次反复重现和化抽象为具体的特点。是教学内容鲜明生动,富于感染力,减轻了学生的负荷,优化了教学效果。

3.培养思维能力

认知心理学家沃特海默依据自己对在校生的实验,宣称儿童普遍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而传统的教育制度往往被传统逻辑和联想心理学理论所支配,应对阻碍儿童创造思维能力发展负责,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它具有的色彩、形象生动的画面以及富有情趣的解说会使学生处于惊奇探索的学习氛围中,既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又有利于学生创造精神的激发,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的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的思维是很活跃的,对同一个问题往往有不同的见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造一种民主的氛围,鼓励学生能够大胆的各抒己见,往往可以使他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增强其思维能力。

四.认知学习理论与教育技术相结合的方法

认知学习理论可以促进教育技术的发展,而教育技术的广乏应用又实现了教育的优化,因此如何将认知学习理论与教育技术相结合,成了教育技术领域广乏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1. 发展和培养学习者的认知策略

认知策略是“学习者用以支配自己的心智加工过程的同部组织起来的技能”,是处理内部世界的能力。在教育技术中计算机的运用不再像以前一样,只是作为教学传递的工具传递知识或训练及技能教育教学论文,现在更多的是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注重发展和培养学生的认知策略。为此,教学软件的类型也变得多样化,除了过去大量开发的练习型、辅导型、游戏型、模拟型软件外,问题解决型软件开发有了很大的进展。这类软件除了传递有关的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提出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不是简单的了解有关知识就可以完成,而是需要学习者参与到其中去,运用发现法进行学习。强调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它的特点是关心学习过程甚于关心学习结果,要求学习者主动参与到知识形成过程中。发现学习有利与策略性知识的掌握,有利于合理知识结构的形成。

2. 重视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

元认知就是指主体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认知,其中包括对当前正在发生的认知过程和自我的认知能力以及两者相互作用的认知。可以认为元认知能力的发展就是为学习者在心理上培养一位“老师”。根据认知学习理论,教学强调学生相互之间的相互合作,合作学习可促进学习者的意义建构,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这是因为:(1)学生相互之间的合作、交流有助于学生建构起新的、更新层次的知识结构;(2)在交流过程中,学习者的想法、解决问题的思路被明确化和外显化,学生可以更好地对自己的理解和思维过程进行监控;(3)在学习者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的交流中,他们要达成对问题的共同理解,建立和合适的问题空间表征,而这时解决问题的关键。

3 .注重教学媒体的认知作用

媒体的教学应用使教育技术研究与实践的重要摘要的。

第12篇

关键词:高职英语;分级教学;非材料性研究;回顾

双语教学论文的研究方法分类表

类别主要内容篇数百分比(%)非材料

性研究从理论或实践角度解析高职英语分级教学的意义3130探讨高职英语分级教学理论143高职英语分级教学的可行性研究143剖析高职英语分级教学中的问题与解决对策4174探讨分级教学模式的评估、考核方式287基于理论或现状分析的分级模式的实施构想4174详细介绍本院校分级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及效果5219对高职英语分级教学的个人看法00实证

研究在实验性研究基础上,对假设进行验证和检验143对高职英语分级教学效果的调查与分析287

课题项目: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二五”2011年度规划课题支持论文,一般课题,课题名称“高等职业教育公共英语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DEB11101]。

作者简介:袁俊娥(1980―),女,河北人,硕士研究生,北京联合大学应用科技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张洪颖(1965―),女,北京人,学士,北京联合大学应用科技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针对高职高专学生入学水平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为突出高职英语教学的实用性和针对性,2000年10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布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以下简称《基本要求》)提出了对高职英语教学“统一要求、分级指导”的原则。《基本要求》指出“鉴于目前高职、高专和成人高专学生入学时的英语水平差异较大,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分为A、B两级,实行分级指导”。响应《基本要求》的号召,结合高职院校自身特点和学生实际英语水平,全国各高职院校陆续开始了英语分级教学改革。但是,分级教学的实际效果如何,还存在哪些不足,分级教学改革进行到了怎样的广度和深度,目前这些方面的综合研究成果还十分鲜见。本文尝试对2004年~2013年十年间我国高职英语分级教学研究状况进行一次文献研究,期望能抛砖引玉,明确进一步改革方向,为提高高职英语教学质量服务。

一、文献范围和研究方法本文选取的研究成果发表的时间范围为2004年~2013年,这是因为:第一,2000年教育部颁布《基本要求》和2002年教育部批准成立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委员会之后,我国高职院校开始开展英语分级教学实践,但相关研究成果到2004年左右才陆续问世;第二,到2013年高职英语分级教学研究开展十年之多,很有必要对这期间的研究状况进行梳理。笔者以“高职英语,分级教学”为关键词,“篇名”为搜索项,通过模糊搜索在中国知网上检索2004年~2013年发表的有关高职英语分级教学的期刊论文,截至2013年11月4日共查找到文章106篇,其中发表在2012年版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目录职业技术教育类期刊上的文章仅3篇。考虑到文献研究的要求,笔者将该3篇核心期刊论文及虽刊登在普通期刊但下载次数超过50次且被引用次数超过3次的论文20篇,共计23篇文章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

本文借鉴了高一虹等(1999)有关研究方法分类的标准,将研究方法分为非材料性研究和实证研究两大类。在此基础上,对23篇双语教学研究论文根据不同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区分和归类,结果见下表。

二、研究结果

1基本特点

从下表可以看出,在2004年~2013年十年间有关高职英语分级教学的研究呈现以下特点:

第一,高水平的研究论文较少。核心期刊论文只有3篇,仅占检索到的论文总量的28%。

第二,非材料性研究占绝对多数,占研究文章总数的870%,而实证研究仅占130%。

2研究内容

十年间发表的23篇高职英语分级教学研究文章主要探讨了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

(1)高职英语分级教学的意义。研究者认为,实施高职英语分级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及教师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发展(廖新丽,2005);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愿望,实现教学目标;有利于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开展教学活动;有利于营造师生互动、学生之间协作的良好学习氛围(田南竹,2009)。

(2)高职英语分级教学实施的构想。在理论分析或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研究者探讨了分级教学实施的构想。徐国盛(2010)认为,在分级教学分班时应充分考虑差生的心理因素,需确立以能力为导向的课堂教学模式,要建立科学的测试与评价体系,还应提升管理水平。

(3)本院校高职英语分级教学实施的具体策略。介绍本院校高职英语分级教学具体实施情况的研究论文所占比例最高,占总量的219%。如:刘利平等(2013)介绍了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对2011级和2012级学生实施英语分级教学的详细过程,包括具体分级模式、不同层级目标、有针对性的层级内容、差异化教学方法和科学的评价体系。

(4)高职英语分级教学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者认为尽管分级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实施过程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如:分班的科学性有待商榷、课程建设缺乏长远规划、教学形式和内容未真正因材施教、相关部门配合尚须加强、教学实践难以摆脱应试导向、分级教学对落后生的英语学习影响等。针对这些问题,研究者们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如郭淑英(2007)提出的加强师德教育和业务培训,提高教师素质;加大宣传力度,帮助学生理解分级教学的初衷;加强沟通,争取各方面的支持与配合。楼莹(2010)提出实行分级分班动态调整;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提高学生语言学习兴趣。

(5)高职英语分级教学模式的评估、考核方式。陈恒仕(2009)认为,高职英语课程的评价体系应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并注重评价结果对教学效果的反馈作用。

(6)高职英语分级教学的理论研究。王燕(2007)从语言学、教育心理学、经济学、教学原则及国家教育政策等方面探讨了高职英语分级教学的可能性。其中,美国著名语言学家克拉申(Krashen)的二语习得理论中的语言输入假设(input hypothesis)为分级教学提供了语言学理论支撑;此外,学习迁移理论中的认知结构迁移为分级教学提供了心理学基础;效用理论中的等边际准则是分级教学的经济学基础。“根据等边际准则,我们对高职英语施行分级教学,就能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有限基础的条件下获取最大的知识量。(王燕,2007:13)”教学原则中“循序渐进”和“因材施教”原则的具体运用也可以体现在分级教学上。

三、对研究现状的思考

通过以上文献统计可以发现,2004年~2013年十年间我国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与研究已经受到了重视,不少高职院校也付诸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分级教学改革实践时间较短,各地高职院校本身存在差异等原因,在不少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并提出解决方案。

第一,高职英语分级教学改革的深度研究不够。十年间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研究论文仅有3篇,而通过模糊搜索查找到的相关主题的论文至少有106篇。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有关高职英语分级教学改革的研究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而支撑分级教学的理论又相对较少,导致现有研究的深度不够。另一方面,从事职业教育的英语教师因学历相对低而教学任务又相对较重导致科研能力相对较弱,发表高水平的研究论文存在困难。

第二,实证研究比例较低。在2004―2013年间,国内针对高职英语分级教学的实证研究论文比例仅占130%,而在这有限的实证研究中,使用统计软件对分级效果进行“假设检验”的仅有1项(王燕,2008)。绝大部分研究都属于非材料性研究,从理论或实际角度探讨分级教学的必要性、实施的构想或分级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等。诚然,弄清分级教学的理论基础有助于在实践中少走弯路,了解分级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更好地实施分级,但如果仅停留在汇报经验或探讨理论上,不使用现代统计和测量手段进行量化分析,不免使人觉得分级教学的效果没有足够的说服力。

第三,分级的标准和效果衡量缺乏科学性。英语分级教学的重要理论基础是Krashen的“i+1”语言输入理论,而为了达到分级教学的这一初衷,准确测量出学生现有的能力水平,即“i”,就显得至关重要。而迄今的分级教学中无论实施构想还是实施实践几乎都是按照学生入学摸底考试成绩进行分级,但对摸底考试的内容、形式、难度等具体信息没有任何介绍。因此要保证分级的科学性,分级考试的信度和效度是亟须解决的重要课题。对于分级教学的效果描述,几乎也都是参考或对比学生分级前后参加全国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的成绩来确定,对在满足学生需求、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方面起到的效果描述较少。

过去十年我国高职英语分级教学研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对分级教学的研究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上,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需要广大高职英语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的共同配合,在理论指导下对高职英语分级教学展开进一步地研究与实践,切实提高高职英语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白景永.高职英语教学中形成性评价的应用与实践――基于分级教学的对比实验.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3).

陈翠芳,田雨金,区颖,董亚军,喻晴,邢华欣.论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我院英语分级教学探索.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