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陆游和唐婉

陆游和唐婉

时间:2023-05-30 09:58:5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陆游和唐婉,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关 键 词】《陆游唐婉》 陆游 人生

以历史人物为原形创作的戏剧或电影,不少创作者为了刻意寻求创作思路的所谓突破,或着力宣染野史趣闻,或以个人视角曲解为大多数人们所熟知的史实,甚至于对既有史家定论予以颠覆性重述、戏说甚至胡说,以致纷争不已。笔者认为,文学作品包括影视剧中历史人物的塑造,虽可转喻多方、适当虚构,以感染受众,获得审美愉悦,但应以影响历史人物的客观史实为立足点,其所反映的主要人物和事件必须有根有据,对涉及人物的基本事件应尊重历史事实,以期在残缺的历史真实中求得完美的艺术真实。在历史事件与现代情感和价值取向的契合点上进行合理的虚构,让人物形象鲜活起来,达到引起受众情感共鸣的目的。由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演出的电影越剧《陆游与唐婉》的编剧和导演,通过传统戏剧的艺术创造,体现了对陆游思想情感的准确理解和把握,以爱情为中心线索剪裁情节,在充分展示陆游作为诗人和词家的才情风华的同时,凸显其一贯的爱国主张及其与当道的冲突,鲜活地再现了在山河破碎、风雨飘摇的历史场景中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的卓立傲岸,抒发了其爱情婚姻的挫折、人生命运的坎坷和投闲置散的失意,在引起我们低徊共鸣的同时,完成了陆游历史面目的现实重见。

一、以陆游与唐婉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中心剪裁情节

情节是叙述性文艺作品描写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由此而衍生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的关键,由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具体事件构成。陆游是南宋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词家,赵翼在《瓯北诗话》卷六中是这样评价他的:“放翁以律诗见长,……实古来诗家所未见也”。[1]然诗人的一生坎坷悲辛,而且影响诗人心智情怀的事情,不可胜道。导演在繁多的历史素材中,着意表现陆游与唐婉的爱情婚姻悲剧,这是独具慧眼的。因为由此便抓住了人物的个性和命运的关节点,抓住了真正理解陆游、研究陆游的关键,成为电影《陆游与唐婉》的一大特色。电影在情节的剪裁上独具匠心,中心突出。对陆游与唐婉相识相爱的过程作了最大可能的省略,如对他们在绍兴十三年(公元1143年)的临安邂逅,一个可以大作文章的情节,编剧和导演大刀阔斧予以删除。电影一开始就把陆游与母亲的爱,妻子的爱和国家的爱的冲突直呈出来,这可以说就是陆游生活和生命的全部内容。陆游与妻子,舅舅的女儿唐婉伉俪情深,但陆游的母亲却对自己的这位侄女、儿媳十分不满。母亲的爱,妻子的爱,本是不相冲突的两种情感,可陆游却身陷两难。陆游的母亲,以“爱”的名义,以儿子“功名仕途”的名义破坏儿子的婚姻。据说在陆游出生的前一天晚上,他的母亲曾梦见过秦观,陆游故而表字务观,可见母亲对陆游的期许甚高。因而偏执地认为唐婉误了陆游的前程,亦或是影响了母子之情。唐婉的爱对陆游是一种知己之爱的欣慰,而母亲的爱则寄寓过多世俗价值观的期许,这两种爱的交织冲突必然会酿就一场人生的劫难。陆游的心始终被痛苦撕扯着。爱情与事业,仕途与爱国情怀,母亲与妻子的微妙关系等等多种复杂的情感纠葛在越剧电影《陆游与唐婉》的第一场就初现端倪。矛盾从陆游要到福建引出,陆母爱子心切而专断,阻陆游远行,要托刚刚高升礼部主事的堂侄陆仲高为陆游谋划前程。陆母把陆游远行违命这个主意的策划归罪唐婉,盛怒之下迁恨唐婉,竟致以“七出”之罪逼迫陆游休妻。尽管陆游与唐婉对此也作了最大可能的抗争,终于还是因陆母的计谋劳燕分飞。这一次失败的婚姻对陆游的打击是巨大的,这难以愈合的创伤此后又被不期然地重新撕开。让诗人的心上重新渗出了腥红的血汁。在山阴城东南四里的禹迹寺南面的沈园,陆游与唐婉夫妇在此不期而遇了。唐婉的丈夫赵士程治办了一份酒菜送给他。陆游陷入了痛苦的沉思,对着粉墙,题下了《钗头凤》:“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析。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2]电影化用蒙太奇手法,陆游与唐婉二人同时出现在舞台两侧,将陆游的题诗与唐婉的和诗交融一体:“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3]《钗头凤》由此成为传诵千古的爱情绝唱。激愤的、一气贯注的胸臆,由“黄藤酒”的催生,蒸腾迸发,不尽的韵味流传千古。唐婉留给陆游一辈子温馨的旧梦,终身难以抚平的创痛。电影在恍惚迷离的光影中,空留满壁墨痕,让人唏嘘而终。

直到三十多年之后,诗人已六十有八,他还在追怀着这段往事:“枫叶初丹槲叶黄,河阳愁鬓却新霜;林亭感旧空回首,泉路凭谁说断肠,坏壁题词尘漠漠,断云幽梦事茫茫;年来妄念消除尽,回向蒲龛一柱香”。[2]八十多岁的时候,还常常记起唐婉的“惊鸿倩影”。婚姻的悲剧对陆游一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我们应该这样看待这次感情的变故:通过这次感情的变故,家庭在陆游的眼里只是一种义务和责任,他的全部身心只在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这次变故让诗人的情感更易受到伤害,也更能面对事业失败的各种打击。家庭的悲剧,让诗人受伤的灵魂无所逃遁,诗人在人生的风雨历程中没有避风的港湾,在人生失意的时候,沉溺于醇酒妇人之中,放浪形骸,这也不能不说是一种诠释。

陆游与唐婉的爱情悲剧,是缘自精神深处的契合与共鸣,两颗不为世俗所容的孤寂叛逆之心,在相知相爱中长成相互交错的滕蔓,亦如生长在驿外断桥边的寒梅。编剧始终把陆游与唐婉的爱情作为中心事件剪裁情节,尤其是把爱情和他的抗金复国的理想交织在一起,抓住了解读陆游思想的内核。如果陆游仅仅是一个为爱情而爱情的情种,没有“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2]的英雄气概和爱国主义精神,那陆游就不是文学的陆游,历史的陆游,人们心中的陆游。

二、以壮志难酬的人生失意彰显爱国精神

电影新版越剧《陆游与唐婉》的另一特色是,抓住了陆游壮志难酬的人生失意来彰显其爱国精神。绍兴二十三年(公元1153年),陆游赴临安参加这一年的省试。主持这年省试的两浙转运使陈子茂(字阜卿),量才取士,擢陆游为省试第一,但是,由于秦桧的恃势弄权,在次年殿试中,陆游被借故黜落了,这一次挫折,在电影中是通过陆游与唐婉的对话来展示的,这个沉重的打击让他真正尝到了人的命运常常并不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滋味,感受到社会对人的不公平的待遇,诗人在愤愤不平中写道:“言语日益工,风节顾费竞,杞柳为木否棬,此岂真物胜。病夫背俗驰,梁甫时一咏,奈何七尺躯,贵贱视赵孟!”[2]这次打击对陆游的人生历炼十分重要。首先这次人生挫折对于炼就诗人沉郁顿挫的性格和诗歌的雄豪郁愤的风格,完成诗人从江西诗派兑变而为陆游风范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次这次打击,考验和磨炼了诗人的意志,使诗人能够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经受住历次打击,忍受住长期沉溺下寮,投闲置散的寂寞,在饱尝人生凄悲和世事苍凉的岁月里,诗人却能直面现实的冷暖不平,积极的面对人生,用一支饱醮人世甘酸苦辣浓汁的如橼巨笔去抒写人生,干预生活,关照历史和未来。他并不领情于堂兄陆仲高,更不逢迎当道,而是以他的词《卜算子·咏梅》来表明自己不悔的志向。梅的处境就是人的处境,但即便是零落成泥,依然要保持那份清香,保持梅花冰清玉洁的精神世界。所以诗人要积极寻求新的路径,投奔福建,而投奔福建就成了陆母迁怒唐婉的借口。爱情、亲情、爱国之情的矛盾交织在一起,使陆游的形象十分鲜活丰满。

陆游生于民族矛盾极其尖锐的年代,早在青少年时期就常常看到父辈“相与言及国事,或裂眦嚼齿,或流涕痛哭,人人自期以杀身翊戴王室。”他因此终身把驱逐异族,收复失地作为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南宋小朝廷屈膝求和,陆游的北进主张无法实现,因而内心异常苦闷。又因生性耿直、不合时宜屡遭排挤。陆游一生真正为官仅仅20余年,但诗人并没有摒弃尘世,归隐江湖,作红尘无事神仙,而是抒发自己对祖国山河破碎,人民惨遭涂炭的牵怀记挂。空怀报国之志而不被任用的苦楚和投报无路的无奈,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冲突,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始终是陆游诗歌的主题,也是电影《陆游与唐婉》的主题,这是陆游留给我们的最富时代精神的宝贵财富。

电影《陆游与唐婉》抒写了陆游在国家多难,报国无路的困厄中的爱情悲剧。理想与现实的巨大矛盾使陆游格外苦闷,但他并没有自暴自弃。导演以爱情婚姻为叙事线索,反复以陆游的表现爱情的词和表现高洁理想的咏梅词渲染,为我们深入了解一个具有真实性情的陆游找到了契机——至死不渝心许国,一生痛苦是婚姻。这既是电影中陆游形象鲜活感人的关键所在,也是该剧深受受众欢迎的关节所在。

参考文献:

[1]清.赵翼.瓯北诗话(卷六)[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9.

第2篇

不久,唐家听闻陆游再娶,气愤之至,便把女儿再嫁了赵士程,一日,唐婉与夫再游沈园,巧遇了陆游,两人无言,只是静看对方,眼中皆是不舍与思念。最后终是离别,唐婉与夫先行离开,泪水早已落下,那边陆游看这满园春色,又刚与所爱之人见而不语,自是此时无声胜有声,一时感慨万分,挥笔在廊柱上写下离情与愁苦: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依旧,人空瘦,泪痕红邑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写完后,转身再看看这景色,一脸愁容离去。这或许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这一别竟是永远。陆游受朝廷之命离去后,唐婉又再次游沈园,便看见了这廊柱上所题的钗头凤,顿时泪如雨下,也做了一首回应陆游: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

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长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妆欢。

瞒,瞒,瞒。她做完后转身离去,不忍在观这沈园景色,自此,回到家中,一病不起,终于香消玉殒。当陆游晚年又再次故园重游时,看到那斑驳的廊柱上遗留下的诗词,心中无比惆怅,有感而发,便写下了:

枫叶初丹桷叶黄,河阳愁鬓怯新霜。

林亭感旧空回首,泉路凭谁说断肠。

坏壁醉题尘漠漠,断云幽梦事茫茫,

年来妄念消除尽,回向蒲龛一炷香。

第3篇

――题 记

婉儿,没想到会在这里看见你。十余年不见,你还好吗?

春色满园,碧柳依依,像你如云似瀑的长发。你的眸子如漾着波浪的湖,盈满了泪水。玉指纤纤,美酒斟满酒杯。婉儿,你可知道我对你的不舍?

想当初,你我青梅竹马,最终成就姻缘,是何等幸福!只因我们八字不合,又无己出,我母亲逼我将你休去,真是大错特错!

流年暗转,你我已各自嫁娶。山盟海誓依旧在耳边回响,我却黯然发现,你的手已不在我的掌心。对你的爱呀,是巍峨的高山,坚定不移,但我们只能把爱恋葬在心底。我的愁怨像惊醒残梦的五更钟一样,如何向他人诉说?只得借酒浇愁。

为什么我们的爱不被世人理解?

游,没想到会在这里看见你。十余年不见,你还好吗?

春光明媚,尖荷初露,像你伸出的想握住我的手。你的浓眉如起伏的山脉,紧紧地锁着。你猛然举杯,一饮而尽。游,你可知道我对你的不舍?

忆往昔,你我两小无猜,最终成就姻缘,是何等幸福!只因我们八字不合,又无己出,你母亲逼你将我休去,真是大错特错!

流年暗转,你我已各自嫁娶。山盟海誓依旧在耳边回响,而我却怅然地发现,我的手已不在你的掌心。对你的爱呀,是奔腾的河流,从未停止。但我们只能把爱恋葬在心底。我的愁怨像洒在花底的三月雨一样,如何向他人诉说?只得咽泪装欢。

是什么使我们的爱只能存在于彼此理解的世界?

钗头凤

陆 游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钗头凤

唐 婉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倚斜栏。

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

瞒,瞒,瞒!

问梅槛旁,冷翠亭边,柳枝拂面,箫声哽咽。对面是已见斑驳的灰色砖壁,上面书写的便是两阕互相唱和的《钗头凤》。

这就是沈园。千年前,一位叫陆游的男子和一位叫唐婉的女子在此地重逢,留下了饮恨千年的故事。

唐婉本是陆游的表妹,自小耳鬓厮磨。两人都擅长诗词。花前月下,吟诗作对,俪影成双。两家父母也定下了这亲上加亲的婚事,婚后,陆游无心功名。陆游之母以姑姑的身份、婆婆的立场斥责唐婉,最终以两人八字不合,又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为借口要陆游休妻。素来孝顺的陆游,只好一纸休书,休弃唐婉。之后陆游另娶王氏,唐婉改嫁名士赵士程,从此断了情丝。十余年后,二人在沈园相见。“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留下两阕《钗头凤》。不久,唐婉便抑郁而终。

就在沈园,陆游和唐婉的命运交叠在一起。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此时小桥流水已无春波的绿,可惊鸿照影,可曾再有故人来?抬眼低眉之间,曾有怎样的柔情?

我常想,如果陆游和唐婉从此远离世俗,开辟一个桃花源,过着相濡以沫的日子,那该多好。可是,他们的爱不被封建礼教所容,就这样,一对天造地设的恋人被无由的孝道、世俗的功利和玄虚的八字活活拆散。

美好的往昔,无奈的世俗,都在不停地煎熬着唐婉,使她在秋意萧瑟的时节化作一片落叶随风逝去。以至陆游一次次来到沈园凭吊唐婉,写下诗篇。甚至在生命中的最后时刻也念念不忘唐婉,不忘沈园。

第4篇

关键词:诗文造园 意境美 人文美 爱情美 自然 沈园

中国古典园林举世闻名,被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而位于水乡绍兴的“沈园”也是其中的一颗灿烂明珠。沈园又名沈氏园,位于绍兴市区东南的洋河弄,是国家5A级旅游景点,在考古挖掘的基础上修复,分为“东苑”“南苑”和“古迹区”三部分,并于1963年确认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现今的沈园古朴素雅,保留了当时的曲池假山、门窗墙垣,是绍兴众多古典园林中唯一一座保存至今的宋式园林,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而南宋诗人陆游和唐婉的一场凄美爱情,以及一曲千古绝唱的《钗头凤》,更是使历代文人反复吟唱、无法忘怀,这使沈园具有不同于一般古典园林的更为丰富的人文魅力。而沈园历经历史长河的积淀,具有丰富的审美内涵。

一、沈园的审美内涵

(一)意境美

中国古典园林具有“形有尽而意无穷”的意境美,陈从周先生在观赏园林之后就曾发出感慨,中国古典园林“妙在含蓄,一山一石耐人寻味”[1](P13),而沈园具备这种特点。当我们踏入沈园,款款而行,留恋于山水花草之间,欣赏各处的美景建筑时,能够感受不同的意境。在“问梅槛”,我们会发现四周栽种的大多都是梅花,这与陆游喜爱梅花不无关系。而若是在冬末春初时节,恰逢梅花开放之际来到沈园,就会被园中傲然开放的梅花所折服,赞美梅花高洁、不畏艰难的品格,想到诗人陆游“仅方可化身千亿,一枝梅花一放翁”(陆游《梅花绝句》)的铮铮傲骨和不屈的品格,更不由自主地吟诵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警世贤文》之勤奋篇)。又如沈园十景之一的“半壁亭”,被称作“残壁遗恨”,暗指南宋朝廷未能收复失地。在此观赏景色,仿佛透过时间长河置身于南宋时期,看到陆游因朝廷偏安一隅,无力收复北方失地时发出的深深叹息,而产生悠远的意境,这忧国忧民的一幕在心中更是久久不能褪去。

在欣赏自然山水时,能借助其形式美升华到诗情画意的意境美。因此置身于沈园,不仅要靠五官去品味园林的古朴素雅,更要用心感受和领悟沈园所具有的诗情画意般的意境美。沈园东苑又叫“爱情苑”,苑内有一个心形水池,名为“琼瑶池”(取自于《诗经》名句“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在此苑内有一琴台,位于高台之上,游人行至此处,视野豁然开朗,可四望此苑,并产生高山流水般的音乐诗意的空间意境。

而在沈园修复时,很多景观都是利用陆游和唐婉之间的爱情故事来营造氛围的,这样使游人在游赏之中,因身处于这样的环境而有所激发,产生联想、想象,便生出一种身临其境的奇妙时空感受,从而营造出意境,产生强烈的美的感受。沈园占地很小,大致一天的时间即可游览完,但却是“江南十分美,绍兴九分九”美景的高度浓缩。在沈园门口,游人会被一块奇特的石头吸引眼球,这是一块巨大的石头,本身就长得十分巧妙,好像一颗心,但中间却又仿佛被人用利剑一把劈开,在流血、哭泣,然而却又没有完全分离,似连非连,就如陆游和唐婉之间的感情,并未因分离而完全消失。这就是沈园著名的景观“断云石”,也是因在绍兴当地的方言中,“云”与“缘”十分接近,不免使游人生出一丝惆怅之感,为唐婉和陆游之间这样感伤的结局而叹惋。

(二)人文美

在游p沈园时,不仅为其自然景观所产生的悠远意境打动,更要欣赏其丰富的人文美。园中采用大量的匾额、书画题记、碑刻,被人们称为“连理园”的南苑,得名于“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是为更好地了解陆游生平而设立的纪念馆。陆游一生爱梅,非常喜爱梅花,该园的“香袖亭”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该亭为攒尖六角亭,有七朵梅花悬于顶上,地面铺有“冰梅纹”,中间放置着梅花石桌,庭外栽植着松梅若干。游人于此亭中深刻感受到陆游爱梅之心,及其孤高雅洁的志趣,“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及“香穿客袖梅花在,绿蘸寺桥春水生。”(《十二月二日夜梦游沈氏园亭》其一)。这两篇都是咏梅的佳作,《卜算子・咏梅》中诗人以梅花自喻,以清新的情调写出了傲然不屈的梅花,暗喻了自己的坚贞不屈,而其二是陆游在梦中游历沈园,悼念妻子唐婉的作品,不仅能看出诗人喜爱梅花,更突出表达两人之间的凄美感情。诗句十分悲切,当游人到此处时,感受这氛围,难免触景生情,发出万千感慨,不仅为其品格,更是因其爱情。

园内所存的书斋、吟馆、轩亭,实则是读书吟赏挥毫之所,八咏楼、冷翠亭、春水亭等建筑内也留下许多诗篇。如陆游所写的《沈园绝句》其二:“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诗句大意是:随着时间流逝,一切都已物是人非,沈园也样如此,不再是原来的那座园子。今日再一次游览在那令人伤心的桥下,水波粼粼,依然碧绿如初,而当年我是在这里看到南惊鸿一瞥的侧影,如今已不再能够看见。游人仿佛在游经此处,见到了唐婉那美丽的侧影。而在历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赏后,大多也留下了作品,清代周晋嵘《沈园》:“池馆荒凉转瞬中,断云幽梦总成空,闲情一阕传钗凤,往迹千年感雪鸿。鬼唱秋坟红豆记,人寻坏堵碧纱笼,寺桥春水流何故?我亦踟蹰立晚风。”还有近代的《题放翁读书图》:“别驾生涯似蠹鱼,简编垂老未相疏。也知赋得寒儒分,五十灯前见细书。”这些作品现今一直挂在沈园的一座长廊上供游人观赏品味,感受当时的文人游经沈园时为陆游和唐婉之间的凄美爱情而伤感、惋惜的复杂感情。

(三)爱情美

沈园因唐婉和陆游的爱情悲剧闻名于世,更具审美内涵。陆游和唐婉原是神仙眷侣,但因唐婉无所出,陆游就被母亲逼着休妻,两人虽已分离,却仍难忘当时的美好生活景象。“孤鹤轩”内有一副书法家钱君陶先生书写的对联“宫墙柳,一片柔情,赋予东风飞白絮;六曲栏,几多绮思,频抛细雨送黄昏”,这可以说是对陆游与唐婉之间的爱情非常恰当的概括。亭的背面,一池秋水,无限凄凉。据说唐婉也是在一个秋天抑郁而终的,这是否是唐婉泪眼的摸样?池内的残荷是否也是因爱而败?而向南数步,有一石墙,上面更是题刻着千古绝唱《钗头凤》。游人立于此处注目良久,不忍离去。

上阕“红酥手,黄T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碰掮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陆游追悔莫及,悲痛万分。唐婉闻之,也是感慨万千,心如刀割,一病不起,不久,终因难遣心中愁怨,郁郁而终!病中,心意痴迷的唐婉,提笔和了下阙:“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乾,泪痕残,欲笺心事,独倚斜栏。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全词记录两人的相遇,表达眷恋深情,游人见全词,感慨万千,唯有一句“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而正是这些感人至深、千古绝唱的诗篇,令人感伤、流泪的爱情故事,才使沈园不仅成为纪念诗人陆游的地方,更是人们追求爱情、执着爱情的寄托地。在这里,曲廊上挂着相携而来的恋人们的只言片语,这是他们的海誓山盟,他们希望在陆游、唐婉的邂逅之地,能够吐露爱情的赤诚。这样挂满许愿牌的长廊,唯有宋城情人桥、九华山上的连心锁可比。因而如今的沈园,其实早已成为了有情人的聚集地。

二、审美特色

作为我国园林的典范,沈园以其特有的审美韵味、人文内涵,体现出了独特的“诗文造园”的特色。

(一)诗文造园,师法自然

古典园林,很多都是“文人园”,是饶有书卷气的园林艺术,园内布局多有诗文的痕迹,而道法自然,既指园林的总体布局要合乎自然,又指每个景象要素之间的组合合乎自然规律。

现今的沈园在考古的基础上修建,就是按照陆游和唐婉之间的爱情故事来增添景物,进行园林建造的。例如有“孤鹤之鸣”的“孤鹤轩”,双桂堂、闲云亭等,都是仿宋建筑,以便突出沈园“爱情之园”的特点,这也使沈园成为“诗文造园”的典型园林。而在院落布局上,沈园内部三个“园中之园”各自的景观组合均以山水为主题。各园之间相互呼应,形成映照,表现更多的美景。园内的景物的布置,呈现向内“聚合”的状态,即面朝水面而造所有建筑,景物的高度上也有一个从外向内跌落的趋势,这种造园手法在“东苑”最为突出,也是园林建造中非常普遍的一种手法“内向性”。[2](P3)这使游人在观赏景物时,拥有更丰富的美感。

(二)山石池水,展现自然

沈园因处于水乡绍兴,多为平原,少有丘陵地貌,因此园内地形平坦,起伏较小,园中多用山石景观来营造出山林幽深静谧般的意境。元末造园家计成在《园冶》一书中说:“片山有致,寸石生情。”在入园口,放着一块“断云石”,因陆游所写的诗句“断云幽梦事茫茫”而得名,“断云”又与“段缘”因相近,而石头中间断开,却又相连,不愿分离,正与陆游、唐婉的爱情悲剧相契合,向入园的人们诉说着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东苑,又被叫做“爱情园”,因此园内的山石,大多采用太湖石,其山体灵巧秀丽、玲珑剔透,仿佛象征着陆游与唐婉之间细腻多情的爱;而南苑为陆游纪念馆,则多用黄色斧劈石,其形状修长、刚劲,隐喻着陆游那铮铮傲骨、不屈不折的品格。通过山石各自的特色来烘托各苑的主题,使游人在欣赏自然美景时,不仅能关注、鉴赏那丰富的自然美,更能品味和体会各苑所突出的主题,表现的文化之美。

(三)树木花卉,点缀自然

中国古典园林大多通过树木花卉来点缀自然,沈园亦是如此。在“钗头P”墙面四周种植梅花,不仅因陆游酷爱梅,还因其呈现的景象,梅花的开花季节在冬季和初春,春风乍起,落英缤纷,与“东风恶,欢情薄”所表达的诗意相符。而在园内种植的花木中,品种样式最多的就也是梅花,这与陆游一生爱梅是分不开的。在种植时,充分考虑周围环境,使梅花的形与神、境与意都与四周景象相容,以此表现自然、点缀自然之美,使游人能够欣赏不同的景观。

(四)园林建筑,顺应自然

亭、台、楼、阁、轩、廊等建筑在园林建筑中都是十分常见的。宋代园林建筑,就形体而言都并不大,其数量也不多,因此沈园内的所有建筑也都是与自然环境所表现出的状态相吻合的,同时这些建筑与各部分也都是自然相接的,以此来达到游人欣赏园林时的“看与被看”的效果,使沈园能体现出一种自然、古朴、素雅的艺术特色,并使游人在移步换景中欣赏不同的景色,以达到的观赏审美效果。例如“孤鹤轩”使游人在轩内能够看到园内不同角度的景观,而在轩外看,又作为景观中的一部分而存在。园内的建筑,在观景的同时,自身也作为景观的一部分,与周围的山水、花木相连,不是独立存在于园内,以此达到顺应自然的作用,使游人能欣赏不同的自然景观。

师法自然,展现自然,点缀自然,顺应自然――这是中国古典园林体现出的“天人合一”的文化所在,更是主体与客体达到自然审美终极目标“天人合一”的天成境界。艺术美将其体现为“物我合一”的艺术目标,强调艺术表现的自然而然,艺术模仿自然与人的和谐统一的境界,在艺术表现上达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效果。[3](P21)并且在景物、建筑的搭配上也都体现出“诗文造园”的特点,有着陆游与唐婉的爱情悲剧故事的痕迹在其中。

三、结语

沈园作为宋代江南古典园林的一个典型,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一颗明珠,不仅因其独特的园林布局,而且和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有关。沈园见证了不朽的爱情史诗,其文采雅致的景观名称,千古绝唱的诗词,使沈园不愧为以人文美为特色的江南园林。我国现代古典园林建筑学家陈从周在其名作《说园》中提到:“园之传,赖文以存,园实文,文实园,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1](P64)沈园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通过浅析沈园的审美内涵和特色,认识到江南古典园林能够闻名于世的原因,是其特有的美感和特色,而中国园林建筑不仅在技艺上具有世界高超的水平,其观赏价值也十分巨大。

注释:

[1]陈从周:《说园》,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第5篇

城上斜阳画角②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③照影来。

其二

梦断香销④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⑤。

此身行作稽山⑥土,犹吊遗踪一泫⑦然。

【注释】

①沈园:故址在今浙州绍兴,今已修复。 ②画角:绘有花纹的角。角是古代军队中的一种管乐。 ③惊鸿:惊飞的鸿(一种水鸟)。鸿飞动时,姿态优美,古人以之比美女。曹植《洛神赋》:“翩若惊鸿。”这里作者用以比喻其所怀念的亡妻唐氏。 ④梦断香销:比喻自己过去生活的消逝和唐氏的死亡。 ⑤绵:这里指柳絮。 ⑥稽山:会稽山,在绍兴。 ⑦泫然:流泪貌。

【赏析】

《沈园》二首是陆游为悼念前妻唐婉而作,连同此后关于沈园的多首悼亡诗,构成了一个诗歌系列。陆游被誉为“亘古男儿一放翁”,诗风豪迈,但是在抒写个人家庭的悲欢离合方面,也极尽儿女之情的缠绵悱恻。陆游和唐婉的爱情悲剧,特别是唐婉的早逝,给陆游的一生造成了极大的情感创伤。因而即使是到了晚年,陆游对往事仍然难以释怀,《沈园》二首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就的。第一首诗,“城上斜阳”,点明了傍晚的时间,惨淡的斜阳映衬着沈园,为我们渲染出一种悲凉氛围,以此作为全诗的背景。除了视觉上的斜阳惨淡之外,还配以听觉上的“画角哀”,加深了悲哀之感。在唐婉郁郁而终后,陆游多想再看到她的容颜。但这只能是空想,甚至沈园的景物在时间的流逝中也不复依旧。虽然旧物不再,诗人还是试图找寻以前生活的点滴痕迹,于是看到了“桥下春波绿”一如往日,感到似见故人。这样的旧情旧景却只是引起诗人更多的哀叹。当年的唐婉就如“翩若惊鸿”的美丽仙子,飘然降临于春波之上。两人分开之后,不期而遇所引起的只是无限伤心。一切早已无可挽回,那照影惊鸿已一去不复返了。第二首诗是诗人故地重游,唐婉已逝世四十年了。诗人用 “梦断香销”代指唐婉之死。当日沈园的柳树已老,不再飞绵,诗人此时也年逾古稀,正如园中老树,行将就木。因而下句诗人说 “此身行作稽山土”,点明自己终将化作一捧尘土埋葬在会稽山下。此句目的是反衬出尾句“犹吊遗踪一泫然”,诗人对唐氏坚贞不渝之情在这句里跃然纸上。一个“犹”字,使诗意得到升华,尽管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但对唐婉的眷念之情却不会消逝。 “泫然”二字,饱含着诗人内心的复杂感情。其中夹杂着诗人的爱、恨和无尽的悔意。《沈园》二首与陆游慷慨激昂的诗篇风格迥异,写得深沉哀婉,含蓄蕴藉。

第6篇

一纸戏言,唯愿真情不再负。

――题记

《钗头凤》,一首爱情绝唱的古词赋,总让人感到心酸落泪。也是因了这词赋,在江南园林中并不出众的《沈园》才让人牵挂。在《沈园》,我们可以跟着历史的足迹,去感受陆游和唐婉的心酸无奈,去悲呜爱情的凋零和屈服,去抨击封建礼教的无情和吃人,去假设如果历史不是这样……

也不知什么原因,我两次去《沈园》都是小雨纷纷,是否这块伤心地注定了要让人感到忧伤凄凉,因而连老天也常幽泪涟涟。不过,迈进不大的《沈园》,草亭、石径、池水、房屋显得有点拥挤,游人也是摩肩接踵,少了落寞的景致,依依杨柳,和着游人的嘈杂声,扰醒了千年的凄清,多少让人觉得不太相宜。穿过细雨的石径,斑驳陈旧的砖墙横亘在前,大多数游人在此匆匆留影后,即刻逃离,倒使得此处情生凄凉,地留泪痕,没有《沈园》大门前的车水马龙,更多了些静谧和思量。我看着那三个和着血泪的“错”字,一时也心酸起来,砖墙上的《钗头凤》,字字断肠,不由得让人心生恨意,叹古人的愚从。

正在长喻短叹期间,身边不知何时多了一对情侣,看样子两人都是《钗头凤》的忠实读者,肃立了许久,看见我回望他俩,不好意思地请我为他们在此照几张照片,以作留念。原本想为他俩拍完照后,我也带着满腹的不解离开此地,不料无意中听到了他俩的一席对话,令我同感同思。

那个圆脸的男孩带着探讨的口吻说:“真想不明白,陆游这样一位不畏权势的爱国诗人,为何不能主宰自己的婚姻,偏听他母亲的话休了唐婉,真是愚从。换了我,决不可能!”

长着娃娃脸的女孩说:“那是古人,听父母的话是孝!”

男孩不服气:“这跟孝有什么关系?!好好跟母亲说道理不成吗?”

“跟你说不明白,你个现代人的思想跟古代人搭不上界!”

过了一会儿,女孩又说:“不过,我也没想明白,论“四德”,唐婉那一点都不少,为什么婆婆就不喜欢她呢?她对陆游爱得深也是错吗?”

“就是嘛,真心相爱才能长相知嘛。”

女孩忽然忿忿然地说:“这古代把丈夫的不如意都怪罪在女子身上,好没道理!要说“三从”里也没个从婆婆的,换在现在,我才不让呢!”

男孩笑了:“嘻嘻,现在的婆婆怕媳妇。”

“你坏,叫你坏!”女孩抡起小手打了男孩两下。女孩接着说:“讲起来还是你们男的不是的多,你看祝英台为了追求幸福能抗父命,忿然跃入山伯的坟中,与山伯化为一双蝴蝶永世不离,怎么就不能学学祝英台呢?”

男孩无语,思忖了半天说:“讲来讲去你也是恨陆游不争,让唐婉忧郁伤心而逝,我跟你的想法是一样的。”

“……”

听着他俩的争论,我也觉得不无道理,突然明白了一点,那陆游的愚孝,懦弱,生生地把自己一生的幸福葬送了,留下这千年的叹息,为后人做个警示。《钗头凤》交错出来的爱情悲剧,直让人叩问一个“错”字!错了真情,错了真爱,错出了千年的悔恨,也错下了千年的眼泪和惆怅,怪不得老天老让《沈园》细雨蒙蒙,它是哭伤心欲绝的唐婉为了爱情的弱者陆游而逝不值啊。

在《沈园》,也许已寻不到陆游和唐婉呆过的老亭台,千年缠绵后的花草也易了容颜。然而,《沈园》的那块土地是真实的,它记录下了这个千年扼腕的悲剧故事,也让今人唏嘘和思考。历史到了今天,普通的我们很难体会那时的人和事,只有一点是共通的,那就是:人间真情常在,真爱要知惜,莫再错,不能错,即牵手,就要风雨同舟走到头,人生短皆,无悔药,不能空留文字图悲叹。文友流萤小扇曾说过:爱情,用来喂养灵魂的,它若强壮,充满力量。我觉得这话非常有道理。如果爱强壮,就会拚弃一切世俗,灵魂就会升华,就会有壮美的蝶变!反之,则遗憾唏嘘……望着墙上的《钗头凤》,我也禁不住赋词:

真情多,人言恶,风起云涌情难落。

光留斑,字阑珊,难语心事,今人评说。

烁,烁,烁!

古今各,今非昨,一样魂牵难求索。

第7篇

许多人认为命运是很难捉摸的,其实命运也是很简单的,每个人的命运都不尽相同:有快乐,有幸福,有失落,有坎坷......

自古乱世出英雄,身在南宋的陆游正是一位命运多纣的文学家。

陆游他的一生即悲惨,又充满艰辛。他在年轻时期就十分勤奋刻苦,那就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卖力。学有所成后中的进士,由于与当权人秦桧政见不符,被罢黜了官职,这我只能感叹“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的无奈。后来,与唐婉结婚正是“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的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可是,一年后母亲因唐婉不孕,将她赶走,就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失落。一年春天,在沈园欣赏风景,却与唐婉和她丈夫相遇,也正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的心酸。陆游怀着对国家的一片赤胆忠心,奔赴战场,那就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的执着信念。年迈时,他仍然不忘“壮年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的雄心壮志。直到82岁,他还高唱“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的豪迈之情。在卧床弥留之际,他仍旧是怀着“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牵挂。

命运就是不断向前,向前,向前!

第8篇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享年85岁。这个年龄,在“人生70古来稀”的中国古代,可谓长寿。而他所经历的年代,正是北宋王朝南迁(南宋)、女真入侵的动荡时期,可以说他的生活一直是颠沛流离,戎马倥偬,而他还能在高龄时期耳不聋、眼不花,这里面的奥秘究竟是什么呢?

注重饮食,保健有方

“才智不足狂有余,此身老健更谁如?齿牢尚可决干肉,目了未妨观细书。”――这是84岁的陆游对自己当时状况的描述。84岁的诗人活得洒脱自如,叫人羡慕和佩服。

陆游很会“吃”,他主张谨慎选择食物,简约加工食物,力求口味清淡。他主张控制食量,认为合理适量进食有益养生。

“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陆游推崇食粥。粥系流质食物,老幼皆宜,味美香糯,易于吸收,营养丰富。粥在食疗中有着重要地位,在粥中加入相应的药材等辅助材料,如莲心、薏苡仁、花生米、羊肉、西洋参、胡萝卜等,可防治疾病、祛病延年。

“雪霁茅堂钟馨清,晨斋枸杞一杯羹。”――陆游钟爱枸杞子,他用枸杞子泡茶或做羹汤,晚年视力仍佳,依然读书、写诗不辍。枸杞子明目的功能尽人皆知,民间有“要想眼睛亮,常喝枸杞汤”的俗语。《神衣本草经》称它“久服坚筋骨,轻身不老,耐寒暑”。《太平圣惠方》中有“服用枸杞长生不老”之说。枸杞子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与多种药理成分,具有保护心、肝、肾、大脑,调节神经,增强免疫功能,改善动脉硬化程度,延缓细胞衰老进度及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等多种作用。国外药理专家称枸杞中所含的“维生素X”为“驻颜维生素”,又称作“祛老圣药”。陆游肯定食补的养生作用,认为不可轻易服食丹药。

除了吃,在起居方面,陆游认为睡眠是暂时摆脱忧愁和烦恼而获得宁静和轻松的方式。他还主张禁欲。他主张选择清幽素雅、山水环绕的环境居住,有利于健康,尤其注重布置居住环境。

“客稀门每闭,意闷发重梳”,“觉来忽觉天窗白,短发萧萧起自梳。”――从诗作中我们还看到,诗人非常注意“梳头”。经常梳头可以改善大脑皮质的兴奋与抑制过程,调节头部的神经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和皮下腺体分泌,促进头发生长。陆游由于坚持梳头,到了晚年,在他稀落的白发中,竞有茸茸黑发萌生,可见梳头确实有生发健身的功能。

“老人不复事农桑,点数鸡豚亦未忘。洗脚上床真一快,稚孙渐长解烧汤。”――陆游在82岁时作了一首关于睡前洗脚的诗。诗人总是用最省钱的方法获得最大的收益。脚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老年人由于全身动脉不同程度地出现硬化,或由于代谢紊乱、血脂增高,或由于内分泌疾病如糖尿病等,加剧血管病变,末梢循环发生障碍,末梢神经感觉迟钝,抵抗力随之下降。可以说,老年人脚部情况是全身健康状况的一面镜子。为了防止脚病的发生,老年人最好在睡前用热水洗脚。古人认为:“春天洗脚,升阳固托夏天洗脚,湿邪乃除;秋天洗脚,肺腑润育:冬天洗脚,丹田温暖。”

“一帚常在旁,有暇即扫地。既省课童奴,亦以平血气。按摩与导引,虽善亦多事。不如扫地去,延年直差易!”――除了讲究饮食和生活起居,陆游还很讲究生活情趣。他喜欢在写作之余扫地。这首诗惟妙惟肖地勾画出一幅洒扫庭院的生动图景。闲来无事,执帚扫地,既清洁美化了生活环境,又舒筋活血,比“按摩与导引”还要强,既随意又省钱,益处不知要胜过几多。

“荟兰移取偏中林,余地何妨种玉簪。更乞两丛香百里,老翁七十尚童心。”“洛阳牡丹面径尺,牡丹高丈余。世间尤物有如此,恨我总角东吴居。俗人用意苦局促,目所未睹辄谓无。周汉故都亦岂远,安得尺驱群胡!”――陆游喜欢种花,喜欢赏花。这些诗,写养花,写赏花,写生活的小情趣,也正体现了诗人处处留心美好事物的内心感受。陆游高寿,与他爱养花,喜赏花,也是紧密相连的。

动静结合,自成体系

“少年学剑白猿翁,曾破浮生十岁功”――我们大多会以为诗人是安静的,是喜欢思考不喜欢运动的,而陆游恰恰是个喜欢舞刀弄枪的人。他少年时代不仅勤奋读书,且酷爱舞剑,称得上文武双全。他9岁拜山阴侠士“白猿公”为师,开始学习舞剑,足足苦练10年,既锻炼出一副好身体,也练就了一身好武艺。由于陆游自幼就受到爱国主义思想的熏陶,20岁时立下“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报国壮志,且一生忧国忧民,为国家的江山社稷着想,写了许多荡气回肠的诗歌作品。

“整书拂几当闲嬉,时取曾孙竹马骑。区区小劳君会否,户枢流水即吾师。”――无论生活如何,无论迁徙到哪里,他都不忘闲嬉。读书作诗,难免有困乏之时,取来孙儿的竹子,当做马骑,嬉戏取闹。想想这样的画面都觉得有趣。生命在于运动,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经常运动,疾病难碰。且闲来戏嬉取闹,与曾孙儿玩玩,天伦之乐更添趣。闲嬉动筋腱,健肌肉,悦心灵,陆放翁这位“老来童”焉有不长寿之理。

“老生要是常谈尔,吐纳余闲即按摩”,“啄吞自笑如孤鹤,导引何妨效五禽。”――从这些诗作,我们能看到他有自己的“医法”,陆游深知吐纳、导引、按摩对养生的重要,吐故纳新,按摩活血,气功五禽戏,从短短几句诗中,可以窥见诗人是多么懂得医术。“解衣摩腹西窗下,莫怪人嘲作饭囊”,“解衣许我闲摩腹,又作幽窗梦一回”,“摩挲便腹一欣然”――多首诗作中又写到“摩腹”,使他受益匪浅。

摆脱杂念,精神养生

陆游认为保持情绪的平和、心境的安宁有利于健康。“灰深火可宿,炷小灯耐久。长流故不腐,易成必速朽。”――这首诗看似平常,实寓哲理:火星深埋在灰堆中,可在较长时间内不至熄灭灯芯越小,越可使燃烧时间加长。人的精力和心绪也是这样,方可延年益寿。

我一直很想到沈园一游,亲身去感受陆游与唐婉当年的千古绝唱,体会他们凄婉的爱情故事。我曾经固执地认为,爱情受挫,婚姻受阻,钟爱的表妹唐婉早逝,陆游一定是身心备受摧残,按照一般的逻辑推理,他的寿命应该不会太长。但是,陆游以惊人的毅力,活到了耄耋之年。除了上述好习惯外,还在于他有着豁达的胸襟,豪放的个性。

他一直胸怀天下,以国家的江山社稷为重。但在动荡的年代,他也蒙受了冤屈。他51岁时遭贬谪,罪名是所谓的“燕饮颓放”,他却对此毫不在乎,并说:“这罪名别致得很,就作为我的别号吧!”此后他就真的自号“放翁”,显示出在逆境面前无所畏惧的精神和达观的情怀,这种心境无疑对他健康长寿颇有裨益。

第9篇

钗在古代曾被叫做“笄”和“簪”,是女子束发盘髻的工具,而其最大的作用是装饰,“钗光鬓影”、“玉钗横斜”一直是中国古代仕女的经典意象。随着时代的发展,钗饰的形制、质地也不断发生变化,无论是金钗、银钗、玉钗还是荆钗,都是女子们的心中最爱。而在古人心中,钗的分与合也与爱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诗人陆游的一阕《钗头凤》千古流传。而在唐诗宋词中,还有大量对钗饰的描写,可见古人对这种饰品的热衷。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师曹丽芳将从钗饰的历史起源入手,讲述这种装饰品在古人审美品位中的重要地位。

钗饰之{演变}

起源 结发需用簪钗固定

簪的本名叫做“笄”,是中国古代束发盘髻的工具。在古代,汉族的结发方式,无论是辫发盘髻还是束发着冠,都要用簪钗约束固定。曹丽芳介绍说,依据礼制,女子年十五,如已许婚,则结发上笄,古称“及笄”,须行“笄礼”,以示成年,可以婚嫁。

在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中,曾经发现过陶笄。笄是簪的一种,先秦文献中,因其有特殊的礼仪用意,所以常常与簪并称。秦汉以后,则混同于簪了。在这些文化遗址中,还发现有锥形、丁字形和圆柱形的骨笄和骨簪。商代,簪的首部开始有了漂亮的雕刻装饰,如殷墟出土的簪首刻有兽头、鸟头等。西周时期,在骨簪上镶有绿松石,显得更加精致美观,另外也逐渐出现了玉制的发簪。春秋时代,出现了骨钗,现存最早的骨钗实物出土于山西侯马春秋墓。秦汉以后,笄改称“簪,而钗是发簪的一种变体。汉代刘熙所着的《释名·释首饰》中说:“钗,叉也,像叉之形因名之也。 ”是说钗的形状像“叉”,所以名“钗”。

中国传统美学认为平直多滞板,横斜生姿态,所以钗的插戴多横斜侧,以营造摇摇欲坠、温婉可怜的柔媚之态,所谓“宝钗长欲坠香肩,此时模样不禁怜”,因此“钗光鬓影”、“玉钗横斜”一直是中国古代仕女的经典意象。

流行 唐代妇女多戴花钗

钗依其功能可分为素钗与花钗。东汉妇女流行花钗制,常于发间斜插六钗,或再另加步摇。曹丽芳介绍,当时贵族妇女的发式以高大为美,“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在真发中掺入假发,梳成浓密高耸的发髻,是当时贵妇的流行发式。此种发髻须插入数根发簪方能固定,也有直接以假发做成的发髻,戴时则须以较长的发簪固定。假髻的流行使得汉代妇女发簪使用数量增多,形制增大,出土的汉簪长度多在20厘米左右,如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玳瑁发簪就长达24厘米。两汉经魏晋一直到隋唐,盛行双股素钗的形制,这与高髻的持续风行密不可分。

唐代妇女的发饰极为丰富,常见的有簪、钗、梳、篦、步摇、翠翘、珠翠、金银宝钿、搔头等。曹丽芳说:“唐代妇女发饰不仅品种繁多,而且插戴数目也极多,而花钗礼衣制的实行更将发饰推向极致,从传世的绘画中可略见当时花钗礼衣的绚丽多姿:盛装的贵妇们扫黛眉、描面靥,抹胭脂、施鹅黄,戴璎珞、着华服,梳高髻,配以满头的金银花钗、梳篦宝钿,让人不由得感叹盛世衣妆的繁复与奢华。 ”

造型 宋钗出现雕花

曹丽芳介绍,宋展出一种造型新异的发钗,“是在金钗或银钗的钗脚上部浮雕出一串折枝花,钗梁则如帽钉一般扣搭在顶端,帽钉通常也做成一朵单独的花,或者是梅花,或者是,而两只钗脚则几乎贴在一处。 ”元代又流行在钗脚上部做出盘旋扭结的花式,或者把两只钗脚做成盘曲的双龙形状,钗梁则常是并蒂花或并结的果儿。

明朝以后,高髻之风日渐式微,当时典型的高髻名为“牡丹头”,其高度已明显收敛。江南一带开始时兴垂式低髻,如“桃心扁髻”、“堕马髻”等。据杨用晦《冠约》记载,“妇人之髻,时样屡易,有金髻、银髻、珠髻、玉髻、发髻、翠髻、字髻”,“妇人之髻,越变越新,或曰松头,又为精头,又有重发,头有一岁而三易新样者”。可见当时妇女发式种类繁多,复杂多变,随之而来的是簪钗在使用上的细分。簪钗有长短,使用时,用于发髻正面的簪钗称为“挑心”,用于侧面的称为“掩鬓”,用于顶部的称为“顶簪”,用于发髻后部的称为“分心”。

钗饰之{质地}

美人最爱昂贵金钗

据曹丽芳介绍,钗饰的精品出自唐代和宋代较多。唐代的钗饰,依质地而分,主要有金属钗与玉钗两大类。金属钗中,金钗是最为昂贵的一种,其天然的华美之质特别适合佩戴在风情万种的美人之首,韩愈《酒中留上襄阳李相公》中写道:“银烛未销窗送曙,金钗半醉座添春。”杜牧《倡楼戏赠》也说:“无端有寄闲消息,背插金钗笑向人。 ”

银钗质量上虽次于金钗,但因其价廉物美,所以在普通人家最为普及,这在唐诗中也有不少描写,如张建封《竞渡歌》:“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诗中再现了端午节龙舟竞渡的盛况,出来观赏的大多是普通人家的女儿,所以在日光的照射之下,看上去一片银光闪闪,非常耀眼。

次于银钗的就是铜钗了,多为一般贫寒人家女儿的饰物,如王建《失钗怨》中写道:“贫女铜钗惜于玉,失却来寻一日哭。嫁时女伴与作妆,头戴此钗如凤凰。 ”家境的贫寒阻挡不住女子对美的爱恋,何况这支铜钗是她出嫁时女伴们作为嫁妆赠给她的,上面寄寓着她们之间纯真的友情,所以在她看来弥足珍贵。

贫寒女子荆枝插发

除了金属钗饰,在唐代同样流行玉钗,如沈 期《李员外秦掾斋观妓》:“玉钗翠羽饰,罗袖郁金香。”高适《听张立本女吟》:“危冠广袖楚宫妆,独步闲庭逐夜凉。自把玉钗敲砌竹,清歌一曲月如霜。”玉钗中的翡翠钗在诗中出现更多,如上官仪《和太尉戏赠高阳公》:“翠钗照耀衔云发,玉步逶迤动罗袜。 ”白居易《与牛家妓乐雨后合宴》:“玉管清弦声旖旎,翠钗红袖坐参差。 ”

唐代钗饰也常常会由两种材料合成,如温庭筠《菩萨蛮》:“翠钗金作股,钗上蝶双舞。 ”说的是金玉合成的钗饰。另外,还有以珊瑚、琥珀等材料制成的钗饰,如薛逢《醉春风》:“坐客争吟云碧句,美人醉赠珊瑚钗。”罗虬《比红儿诗》:“琥珀钗成恩正深,玉儿妖惑荡君心。 ”

至于家境贫寒到无钱购买钗饰的女子,她们只能以荆枝插发,称为“荆钗”,如李山甫《贫女》:“平生不识绣衣裳,闲把荆钗亦自伤。 ”白居易《秦中吟十首·议婚》:“绿窗贫家女,寂寞二十余。荆钗不值钱,衣上无真珠。 ”

相关诗词

钗头凤

“钗头凤”从字面意思来理解,就是发钗的头部用凤鸟作为装饰图案。这种用凤鸟作钗首的发钗,曾见于唐代张鷟《朝野签载》卷三:“杨盈川侄女曰容华,幼善属文,尝为《新妆诗》,好事者多传之。诗曰:‘宿鸟惊眠罢,房栊乘晓开。凤钗金作缕,鸾镜玉为台。妆似临池出,人疑向月来。自怜终不见,欲去复徘徊。 ’”

文人诗咏最爱凤钗

杨盈川即初唐四杰之一的杨炯,容华的这首《新妆诗》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多半是因为诗歌整体的意蕴清婉秀雅,而其中少不了“凤钗金作缕”这锦上添花的精彩之笔。中唐诗人王建《开池得古钗》诗中写道:“美人开池北堂下,拾得宝钗金未化。凤凰半在双股齐,钿花落处生黄泥。 ”这支古钗也是一支装饰有凤凰图案的金钗。凤钗的形象还出现在白居易《江南喜逢萧九彻因话长安旧游戏赠五十韵》“鬓动悬蝉翼,钗垂小凤行”,李商隐《蝶》“为问翠钗钗上凤,不知香颈为谁回”等诗句中。

在五代以及宋代的词中对于凤钗有更细致的描绘,如李璟《应天长》“一钩初月临妆镜,蝉鬓凤钗慵不整”,冯延巳《菩萨蛮》“娇鬟堆枕钗横凤”,柳永《木兰花》“美人纤手摘芳枝,插在钗头和凤颤”,洪迈《踏莎行》“钗凤斜欹,鬓蝉不整。残红立褪慵看镜”等。这些诗词中所提到的凤钗,我们今天可以从出土的文物中看到或者推断出它的大致风貌。五代吴越国康陵出土了一枚白玉饰片,出土时这枚饰片的位置安放在墓主人的头部,上面镂刻着一只神采十足的飞凤,飘扬起来的绶带衔在口中,研究者基本认定它是一支凤钗的钗首。还有一些传世的绘画中也有类似的饰物,这些都说明唐宋时期在钗头上雕刻凤鸟的造型已经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了。

记录陆游传世情愁

“钗头凤”之所以被人们所熟知,不是因为它是华贵精致的头饰,而是因其与南宋诗人陆游的那段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紧密相联的缘故。陆游与表妹唐婉本是恩爱夫妻,但因陆母不喜欢唐婉,被迫分离,后来二人各自婚娶。几年后的一个春日,陆游独游沈园与唐婉邂逅,唐婉以酒肴款待,陆游感伤万分,随即在园壁上题下一阕《钗头凤》:“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词篇感情深挚,内中有说不尽的眷恋相思与追悔悲愤。唐婉读后百感交集,含泪和词一首:“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唐婉的词绝望凄楚,催人泪下。

沈园相见后不久,唐婉就郁郁而卒。在85岁临去世前,陆游满怀深情地写下了最后一首沈园情诗:“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这些哀感绝世的诗词不仅是这段凄美爱情的真实记录,而且也为它增添了深邃悠长的韵味,而作为一个词牌的“钗头凤”也伴随着这个故事长久地珍藏在人们的心中。如今的沈园,陆游当年题词的墙壁已不复存在,后人为了追思这段至死不渝的感情,用陆游传世的手迹重新组合而成两首《钗头凤》词,刻成词碑。如今,人们如果到绍兴旅游,一定会去瞻仰一下沈园里的这座《钗头凤》碑。

相关阅读

钗是感情信物

第10篇

“贺监湖边,初系放翁归棹。小园林、时时醉倒。” 有人说,美景如画的绍兴鉴湖里盛满了绍兴醉人的美酒,难怪绍兴出了那么多才气横溢的名人。陆游这首《谢池春》词里提到的,正是绍兴鉴湖的两个大诗人、大书法家贺知章(人称“贺监”)和陆游(号“放翁”)。

在历代绍兴书法家队伍中,最令人称奇的大概就是贺知章和陆游了。这两位晚年隐居绍兴鉴湖的大诗人、大书法家相隔将近500年,却那么天造地设、灵犀相通,出现许多有趣的巧合。看完了兰亭,走访了青藤书屋,今天,吴老师带大家继续看绍兴,游鉴湖。

贺知章和陆游在鉴湖的旧居相去不远,两位相隔500年的大诗人,生活中有太多的相似之处:贺知章、陆游都是唐代、宋代绍兴最负盛名的诗人;都是书法家,都擅长草书;都担任过秘书监之职;晚年都住在鉴湖;都享年86岁……

不仅如此, 在杜甫《饮中八仙歌》中,第一位就是酒仙贺知章:“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陆游呢,他的诗作中,写到酒的诗作不胜枚举,如“先生醉后即高歌,千古英雄奈我何?花底一壶天所破,不曾饮尽不曾多”。从这不难看出,贺知章和陆游真称得上是名副其实而又旗鼓相当的酒仙。鉴湖山水与绍兴美酒让两位大诗人诗如泉涌,更成就了他们飘逸多姿的草书。

贺知章的书作流传至今影响最大的是现藏于日本的草书墨迹《孝经》,此帖用笔凌厉爽健,全文近两千字,一气呵成,风韵清雅。

陆游的诗中有不少有关书法的:“九月十九柿叶红,闭门学书人笑翁。世间谁许一钱直,窗底自用十年功。老蔓缠松饱霜雪,瘦蛟出海虚空。即今讥评何足道,后五百年言自公。” 这充分表达了他对自己书法艺术的自信与肯定,只有窗下十年功,付出了心血和时间的墨迹才能流芳百世、代代相传。

在绍兴另一个景点沈园的墙壁上刻有陆游以行草书题写的千古名词《钗头凤》:“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记录了一段陆游与唐婉的凄婉故事。

陆游书法以行草书最为突出,代表作是辽宁博物馆藏的晚年作品《自书诗卷》。他的行草结体近似黄庭坚,用笔近似坡,并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笔画厚重沉着又灵动飞扬。

(吴勇,江苏省书协理事,江苏省直书协副主席,江苏省硬笔书协副主席,南京林业大学化工学院党委书记、书法教师)

第11篇

??那时小谢正在咸阳上省电大普通专科班。小谢只知埋头苦读,坚信只要把知识学到手,什么疑难问题都会迎刃而解。眼看着别的同学一个个都成双结对谈朋友,而自己仍然孤身一人,难免有时感到阵阵寂寞。

??眼看就要毕业了,恰在此时,家在795厂的同学张利,映入他的眼帘,好似温馨的微风吹进他的心房。春节将至,张利邀请小谢去她家玩。小谢提了一条猴王烟和一串香蕉去了她家。一进家门,小谢热情向她的父母打招呼,问了声:春节好!然后就走到张利的房间,令他大吃一惊。张利居然能绘画,而且写一手好毛笔字。与其聊天中,小谢知道张利读了许多中外名著。从小仲马的《茶花女》、狄更斯的《大卫科普菲尔》。托尔斯泰的《复活》、司汤达的《红与黑》;从尼采的自我本我到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叔本华的《生存空虚说》。她学识渊博,才华横溢,令小谢敬佩,爱慕之心油然而生。

??听说她爱集邮,小谢回到乾县后,赶快找到在邮政局工作的表哥杨东,购了一套12属相票和《红楼梦》《水浒》《西厢记》整套票送给张利。张利喜出望外,陪小谢在渭滨公园划了一天船。

??以后小谢经常与张利一起看电影,逛公园。溜旱冰。渐渐他们俩谁也离不开谁了。此时,小谢想着自己可能毕业留不在咸阳工作,开始不抱多大热情,她告诉他,已给其父母说好了,事情吹不了。看着毕业一天天临近,小谢的担心终于来了。

??又是一个艳阳高照的晴朗天,渭滨公园冷冷清清的,没有多少行人。小谢约张利一起到公园。他们来到未央湖边的渭河歌舞厅,各自要了一杯咖啡,然后小谢送给她一本《女大学生日记》和一个影集,一张自己的照片。点了几首歌,当小谢唱到《月亮代表我的心》中“你去想一想,你去看一看,月亮代表我的心。”张利也和他一起唱了起来。小谢的眼睛死盯着张利,紧紧抱住张利,疯狂地吻她。这是小谢的初吻,也是他的初恋。张利哭了,眼泪也激动流了下来……

??回到乾县后,小谢陷入一种不可自拔的情网里,整天抄写陆游70岁怀念唐婉的诗句:“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此身留作嵇山中,犹吊遗踪一泫然。”小谢最大的心愿就是见到心爱的她。

??一月后,他来到795厂见到了张利的妈,她说:“张利回河南老家去了,不知什么时间回来。”小谢以后去了她家几回,结果都一样。他的初恋就这样结束了。

??小谢回家后整天不出家门,突然喜欢上了陆游,陆游对唐婉的眷恋深深打动了他。他抄写陆游的《钗头凤》数不清多少回。“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

??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悒鲛消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第12篇

一,

“容我再等

等酒香醇

等你弹一曲古筝”

想不明白,

为何陈先生能带着对段小姐的思念就西行取经去

当一个人对某人有了思念,

心又怎么装的下众生。

也许所谓的真经便是美女和美酒

只有这两样才能拯救世人。

只要有美女与美酒,

无论如何,

人生总是值得活下去的。

二,

爱江山更爱美人,

首先要有江山;

不为五斗米折腰,

首先要有人肯给你五斗米;

为伊消得人憔悴,

首先要有伊;

只愿君心似我心,

定不负相思意,

首先要有君心;

要想游走列国,

首先要有三千个小弟,

可以替你挡子弹,

江湖风雨多。

东方不败告诉我们:

真情不分男的和女的上床还是男的和男的上床,

真情没道理。

三,

陆游与唐婉沉醉其中,

什么科举,功名利禄全抛之脑后,

陆母见儿子不思进取,前程耽误,

便要陆游休之,

陆不敢违母意,

遂把唐给休了。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谁对谁错,谁许了谁三生诺言。

如花美眷敌不过似水流年,

心若磐石也不过过眼云烟。

四,

有女孩对你青睐,

那是三辈子修来的福份,

别轻易说不。

泰戈尔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明明无法抵挡这一股气息,却还得装作毫不在意,而是用一颗冷漠的心,在你和爱你的人之间掘了一条无法跨越的沟渠。

其实,这世上也就两种人,真弱智的和装弱智的。